• 沒有找到結果。

近60年來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近60年來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彭煥勝 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1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第五十四卷第一期 2009 年,54(1),1-21

近 60 年來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彭煥勝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副教授

摘要

回顧近 60 年來臺灣教育史研究的課題取向與研究方法,教育史研究不再是教育系所獨 占,而是加入歷史系所等其他領域的參與;教育系所在教育史研究方法過去較不講求一手史 料的徵引與問題意識提出的解釋觀點。教育史學科的課程發展上,逐漸退出師資培育課程, 有從大學部課程轉入研究所專題研究的趨向。教育系所在教育史的發展有三項危機:一、教 育史研究的人才斷層問題;二、教育史的研究取向與方法方面有待強化問題;三、教育史在 教育系所課程地位消長的問題。針對這三項危機,研究者提出三項轉機建議:一、擴大教育 史學研究課題與吸納歷史系所在史學方法的運用;二、重視當前教育改革問題,以歷史思維 教改的全球化與本土化辯證;三、兼顧教育史研究的學術性與通俗性作品,活潑教育史的教 學。 關鍵字:臺灣教育史、教育史課程地位、教育史學研究 通訊作者:彭煥勝,E-mail: owen@mail.nhcue.edu.tw 收稿日期:97.03.03;修正日期:97.10.14;接受日期:97.10.24。

(2)

2 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彭煥勝

壹、前言

教育史成為有系統的學科,源自日耳曼俄拉根大學(University of Erlangen)馮勞姆(Karl Von Raumer, 1783-1865)──地質學與礦物學教授,受到裴斯塔洛齊(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 1746-1827)與菲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1762-1814)的影響,對教育史產生濃 厚興趣,而在 1842 年首先探討從中世紀到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 1533-1592)的教育思想 史;隔年發表從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到裴斯塔洛齊的教育思想史;1852 年出版有 關課程與教學的教育史兼論女子教育;1854 年發表德意志地區的大學組織與教育。這四冊教 育論著,於 1857 年集結為《教育史》(Geschichte der Pãdagogik),成為當時教育史論著的權 威作品(Barnard, 1989, p. 106)。美國公立學校運動先驅巴納(Henry Barnard, 1811-1900)為美 國較早有系統引介歐洲教育思想與制度至美國本土者,他個人在教育史方面的論著以及創設 的《美國教育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對歐洲教育史的廣泛介紹,奠立教育史 在美國教育學發展上的重要地位(Kiddle & Schem, 1883, p. 828)。英國逵克(Robert H. Quick) 於 1868 年出版《論教育改革者》(Essays on Educational Reformers)(Quick, 1868)為英國教育 史論著的先驅。教育史在十九世紀中葉以後陸續蓬勃發展,而在師範學校建立起必修的課程 地位(Gaither, 2003, pp. 61-65)。

隨著教育學內涵逐漸擴充以及社會變遷與教學科技日新月異,教育學愈趨講求實用價值 傾向,教育史作為教育學的四大基礎理論之一的傳統地位(周愚文,2003,p. 1),逐漸被邊 緣化與式微化,這點反映在英國(Aldrich, 1990, pp. 47-48; Aldrich, 2000, pp. 69-70; Gordon & Szreter, 1989, p. 2)、美國(Indiana University, 2006, p. 11)以及臺灣(周愚文,1998,pp. 349- 385;鄭玉卿,2007,pp. 89-106;劉子菁,2007,pp. 1-15)的師資培育與教育系所的教育專 業課程中。本文首先回顧國內近 60 年來教育系所在教育史研究的課題與方法上,是否建立起 教育史料的嚴謹性與史觀的解釋性。其次,面對教育史在師資培育或教育系所課程地位的消 長趨勢,教育系所的教育史研究與教學將出現何種危機。最後,面對這些危機,研究者擬從 擴大教育史學研究的課題與吸納歷史系所在史學方法的運用;重視當前教育改革問題,以歷 史思維教改的全球化與本土化辯證;兼顧教育史研究的學術性與通俗性作品、活潑教育史的 教學三個層面來尋求教育史的活路與轉機。

貳、近 60 年來教育史學研究的回顧(I):在量化方面的分析

周愚文(2003,pp. 1-14)、劉子菁(2007,pp. 1-15)先後對臺灣教育史學研究(1949-2006) 在研究領域、主題、出版形式、出版時間、研究時間從量的方面作分析,兩人的研究發現如 下:

(3)

彭煥勝 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3

一、研究領域

近 60 年來臺灣教育史的論著有 1191 種,在領域上區分為中國教育史、臺灣教育史、外國 教育史、教育史學、中西教育史五類,這段期間的研究成果分布如表 1,顯示幾點意義: (一)前期中國教育史領域占教育史研究總數 71.78%,位居第一;近期則下降至 21.26%, 退居第二位。下降原因與本土化和政治意識有密切關聯。 (二)前期臺灣教育史領域占教育史研究總數 8.75%,位居第 3;近期則上升至 52.87%, 位居第一。上升原因與中國教育史領域下滑因素成反比的相關因素。 (三)外國教育史研究原本相對較少,近期的研究比例相對前期有下滑趨勢,退居第四 位。外國教育史研究受限於語言、史料取得等障礙,相較本國教育史研究較為困難。 (四)教育史學的論著相較餘前期,近期有成長的趨勢。教育史學的探討,有助於教育 史專業的進步發展。 表 1 教育史學研究領域分析表(1949-2006) 研究時間 研究領域 中國教育史 臺灣教育史 外國教育史 教育史學 中西教育史 合計 數量 730 89 188 10 - 1017 1949-2002 (前期) % 71.78 8.75 18.49 .98 - 100 數量 37 92 15 26 4 174 2002-2006 (近期) % 21.26 52.87 8.62 14.94 2.30 100 註:周愚文之研究(1949-2002)未區分中西教育史類別。 資料來源:周愚文(2003,p. 9);劉子菁(2007,pp. 2-3)。

二、研究主題

教育史研究主題區分為「通論」、「制度與政策」、「思想與人物」、「運動與活動」四類, 各類分布如表 2,有幾點意義: (一)前期「通論」的研究占 5.80%,近期則升至 24.71%,躍升的幅度較顯著。 (二)「制度與政策」前期與近期所占比例平均約 43%,變化幅度甚微,占總類相對大宗。 (三)「思想與人物」前期的研究占 47.98%,近期則滑落至 27.01%,變化幅度大。 (四)「運動與活動」的研究比例仍偏低,變化幅度亦未顯著。 表 2 教育史學研究主題分析表(1949-2006) 研究時間 研究主題 通論 制度與政策 思想與人物 運動與活動 合計 數量 59 434 488 36 1017 1949-2002 (前期) % 5.80 42.68 47.98 3.54 100 數量 43 76 47 8 174 2002-2006 (近期) % 24.71 43.68 27.01 4.60 100 資料來源:周愚文(2003,pp. 9-10);劉子菁(2007,pp. 3-4)。

(4)

4 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彭煥勝

三、出版形式

教育史學的出版形式區分為「專書」、「學位論文」與「期刊論文」三類,各類分布如表 3, 有幾點意義: (一)「專書」形式在這兩時期平均約占 14%,沒有明顯變化。 (二)「學位論文」前期占 28.12%,近期躍升為 51.15%,有大幅度的變化,此與臺灣本 土化教育史研究受到鼓勵以及臺灣研究生數量擴張發展有直接的關聯。 (三)「期刊論文」前期占 57.03%,近期滑落至 35.06%,主要原因受到「學位論文」大 幅成長的影響所致。 表 3 教育史學研究出版形式分析表(1949-2006) 研究時間 出版形式 專書 學位論文 期刊論文 合計 數量 151 286 580 1017 1949-2002 (前期) % 14.85 28.12 57.03 100 數量 25 89 61 174 2002-2006 (近期) % 14.37 51.15 35.06 100 資料來源:周愚文(2003,p. 10);劉子菁(2007,p. 4)。

四、出版時間

教育史研究的出版時間,周愚文(2003)區分為六個時期,加上劉子菁(2007)近期的 研究作為比對,各期的出版時間分布如表 4,有幾點意義: (一)1971-1980 年代的教育史研究數量較前兩期有明顯的增加。 (二)1981-1990 年代的教育史研究數量較為突出。 (三)從 1999-2002 以及 2002-2006 年代的教育史論著數量來看,近期教育史的研究每 5 年約在 150-200 種之間。 表 4 教育史學研究出版的時間分析表(1949-2006) 研究時間 出版時間 49-60 61-70 71-80 81-90 91-98 99-02 合計 數量 37 93 204 309 183 191 1017 1949-2002 (前期) % 3.64 9.14 20.06 30.38 17.99 18.78 100 數量 - - - - - - 174 2002-2006 (近期) % - - - - - - 100 註:劉子菁的研究斷代很短,故未分析「出版時間」,但研究者將近期的研究數量列出作為與前期 之比對。 資料來源:周愚文(2003,p. 10);劉子菁(2007)。

(5)

彭煥勝 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5

五、研究時間範圍

教育史的研究時間範圍區分為「通史」、「古代」、「近代」與「現代」五類,其類別分布 如表 5,有幾點意義: (一)中國教育史在「古代部分」的研究占前期的 53.70%,位居首位;後期雖仍居首位, 但比例則滑落至 35.14%,其比例下降原因,乃因轉入對「現代」的研究。這也代表中國教育 史在近期從「古代」轉到「現代」的研究興趣消長關係。 (二)臺灣教育史方面,在「古代」與「近代」的研究上,前期至後期顯現滑落的趨勢, 而後期的「現代」部分則相較前期顯示大幅度的增加,這代表近期臺灣教育史對「現代」多 元議題的關注。 (三)外國教育史方面,「通史」的研究近期相較於前期有增加的趨勢;「近代」的研究 在近期有顯著的下降比例;「現代」的研究近期也有略增的趨勢;「古代」部分則仍屬少數。 表 5 教育史學研究的時間範圍分析表(1949-2006) 通史 古代 近代 現代 合計 時間範圍 研究者 數量 % 數量 % 數量 % 數量 % 數量 % 中國教育史 95 13.01 392 53.70 221 30.27 22 3.01 730 100 臺灣教育史 2 2.25 18 20.22 45 50.56 24 26.97 89 100 1949-2002 (前期) 外國教育史 15 7.98 18 9.57 89 47.34 66 35.11 188 100 中國教育史 4 10.81 13 35.14 12 32.43 8 21.62 37 100 臺灣教育史 1 1.09 9 9.78 18 19.57 64 69.56 92 100 2002-2006 (近期) 外國教育史 3 20.00 1 6.67 4 26.67 7 46.66 15 100 資料來源:周愚文(2003,pp. 5-11);劉子菁(2007,p. 5)。 綜合上述兩人在這五方面的量化分析,在「研究領域」方面,臺灣教育史的本土化議題 目前成為時尚的焦點,背後雖具有政治意識形態的結構因素影響之外,但另方面「研究時間 範圍」近期著重「現代」部分的研究,也符應關注當代教育問題的歷史角度觀察較切合研究 者與讀者生活經驗所產生的關懷興趣。「外國教育史」的領域研究在前期已屬弱勢少數的 18.67%,在近期呈現 10.42%,愈加顯示式微與邊緣化,值得教育史學界關心。

參、近 60 年來教育史學研究的回顧(II):在方法方面的分析

上述從教育史五個面向的量化分析,可以概觀近 60 年來臺灣教育史研究的趨向。除此之 外,教育史研究的品質是否逐漸提升?這亦涉及教育史研究方法的問題。首先,從教育史研 究的系所來分析,周愚文(2003,p. 4, 8)研究指出,1949-2002 年教育史有 286 篇博碩士學 位論文,主要以教育系所占大宗,但歷史、中文、哲學、日文等系所亦加入教育史的研究行

(6)

6 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彭煥勝 列。研究者搜尋國家圖書館博碩士學位論文資料庫,鍵入「教育史」關鍵字查詢 2003-2007 年 碩博士論文,共有 994 筆資料顯示,經從題目與摘要篩選出與教育史研究直接相關者,共 231 筆,將這些學位論文畢業系所區分為「教育系所」(包含教育系所、國民教育系所、教學藝術 所、教育社會學系所、比較教育系所、教育行政與政策管理系所、課程與教學系所、人類發 展與家庭教育系所、幼兒保育系所等)、「歷史系所」、「中文系所」(包括中文系所、臺灣語文 系所、國文系所、語文教育系所等)、「日語系所」(包括日本研究系所、日語系所)、「社會教 育系所」、「藝術系所」(包括藝術系所、建築系所、視覺藝術系所、音樂系所)、「哲學」、「社 會科學」(包含大陸研究系所、美國研究所、資訊社會學系所、行政管理所、公共事務所、傳 播所、社會學系所、政治系所、中山學術系所、法學系所、東方人文系所等)、「文學」、「體 育」、「其他」(包括宗教系所、數學系所、工業教育系所)共 11 類,分布情況如表 6,呈現幾 項意義: 一、以碩士論文而言,教育系所占數量雖居首位,但比例僅為 27.18%,且與歷史系所的 26.21%相距甚小,代表教育史研究已非教育系所獨占。 二、歷史系所在教育史研究位居第二位,但其博士論文數量超越教育系所,未來有可能 在碩士論文的教育史研究會超過教育系所。 三、日語系所在教育史研究的崛起,令人矚目,主要以日治時期的臺灣教育文化為題。 四、藝術系所加入教育史研究,擴充教育史的研究材料。 五、社會科學系所從社會科學的方法論切入教育的歷史議題,亦能擴展歷史與其他研究 方法的結合,提供不同視野的解釋觀點。 表 6 教育史博碩士論文畢業系所分析表(2003-2007) 學位 畢業 系所 教育系所 歷史系所 中文系所 日語系所 社會教育 系所 藝術 系所 哲學 社會科學 系所 文學 體育 其他 合計 數量 56 54 25 17 11 12 3 13 5 5 5 206 碩士 % 27.18 26.21 12.14 8.25 5.34 5.83 1.45 6.31 2.43 2.43 2.43 100 數量 8 9 5 - 2 - - 1 - - - 25 博士 % 32.00 36.00 20.00 - 8.00 - - 4.00 - - - 100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國家圖書館博碩士學位論文資料庫。 教育史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系所領域上有何特色?教育史研究需要怎樣的研究典範?回顧 近 60 年來教育系所較有代表性的學者所做之教育史專書研究,田培林(1953)的《教育史》 係以教科書的編著方式呈現,以「教育史的敘述」傳承所謂正統教育史學派的典範,再以其 著重文化學說的觀點來敘述教育與文化之間的關聯,最後並簡單的對中西教育史的制度與思 想作比較。田培林的《教育史》含括中國與西洋兩部分,以分列敘述的以及編年的方式進行,

(7)

彭煥勝 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7 在彼時作為師範學校教育史教科書算是達到讓讀者簡明易懂的目的,惟無引用資料的註解出 處。受到西洋教育學的影響,1980 年代以前教育系所對「中國教育史」的研究少有佳績,僅 有王鳳喈(1957)的《中國教育史》、陳青之(1963)《中國教育史》、陳東原(1976)《中國 教育史》,成為此方面的權威作品,直到胡美琪(1978)的《中國教育史》問世才有較佳之作 與其媲美。1980 年代中國教育史的專書著作開始增多,伍振鷟(1982,1987,1996)的《中 國大學教育發展史》、《中國教育思想史》(先秦、兩宋)以及《中國教育史論叢》、司琦(1981) 的《中國國民教育發展史》、鄭世興(1981)的《中國現代教育史》、雷國鼎(1983)的《中 國近代教育行政制度史》、李建興(1986)的《中國社會教育發展史》、賈馥茗(2001)的《先 秦教育史 : 中華文化與教育的源流》、瞿立鶴(2002)的《清末教育西潮:中國教育現代化之 萌芽》在教育史資料的整理與敘述方面做出貢獻。吳家瑩(1990)的《中華民國教育政策發 展史:國民政府時期(1925-1940)》從國府處理學校教育制度功能、結構與適應三個層面的政 策,有系統與架構地探討這段時期的教育政策發展,條理與思路清晰,為以教育史角度探究 國家教育政策的代表性作品。周愚文(1996a,1996b,2000)《宋代的州縣學》、《宋代兒童的 生活與教育》,以及《中國教育史綱》,不僅盡量掌握一手史料,並能走出過去較為狹隘的學 校制度或教育思想史範疇,擴大教育史視野至童蒙生活與教養、婦女教育、家族與教育等主 題面向,為目前國內教育系所在中國教育史領域研究的翹楚。黃士嘉(2006)探討晚清教育 政策的背景與特色,嘗試運用菁英模式、團體模式與垃圾桶模式來解釋這時期的教育政策, 頗有新意,惟此解釋模式與史料、史實與史識之間如何融會貫通而不致草率套用,則有待進 一步商榷。 西洋教育史方面,除了田培林的《教育史》有西洋教育史的敘述和整理,楊亮功(1965) 翻譯克伯萊(E. P. Cubberley)的《西洋教育史》(The History of Education)、中華書局編輯部 編著(1965)的《西洋教育史》、劉伯驥(1964)的《西洋教育史》,在 1980 年代以前為此方 面重要的教科書參考。徐宗林(1975a,1975b,1991)的《西洋教育簡史》、《西洋教育史》、《西 洋教育思想史》以及他在(1982)翻譯自 Butts《西洋教育史》作品,為教育系所學者比較專 注心力於此領域的先驅人物,較多採取二手史料以介紹教育的思想與制度演變。林玉体(1978) 翻譯自 Brubacher 的《西洋教育史》,此書以教育主題為核心的歷史演進發展敘述,包含各級 教育的範圍甚廣;他(1980,2008)著作的《西洋教育史》主要綜合多位西洋教育史學者的 作品,但經過自身的吸收消化,並以生動活潑的文字敘述,兼及個人的史識見解,為目前此 領域必讀的教科書;此書作者經過多次修訂,2008 年為新修訂 13 版。另外,林玉体(1999, 2005)還出版兩本《西洋教育史》,一本在 1999 年由師大書苑出版,內容較前一本增多,在 〈中古大學〉、〈平民教育運動〉篇章有增補資料,〈二十世紀教育發展的重大事故〉與〈第三 世界國家的教育〉為新增部分。此書雖資料與內容較前一本為多,但稍嫌龐雜,對於大學初 學者而言較為不易吸收;另一本則在 2005 年由三民書局出版,此書以作者過去曾翻譯過

(8)

8 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彭煥勝 Brubacher的作品為架構,再加上個人的「史識」,惟對引用資料無註解出處。林玉体(1984) 《西洋教育史專題研究論文集》為他對古希臘教育、辯士、歐洲中古大學和美國高等教育等 教育史課題做敘述介紹;他(1995)的《西洋教育思想史》從古代至現代選出重要的教育思 想與實踐家,維持他一貫的活潑與生動的文筆,對於每位教育思想家多能掌握其主要的二手 史料,提供讀者相當完整的教育思想史脈絡。他在(1996)翻譯美國教育哲學家 Dewey 的《民 主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Dewey, 1916),相當精確的掌握原作者的概念,對國 內學子欲瞭解杜威教育思想做出貢獻。近來林玉体(2001,2002a,2002b,2003a,2003b,2004a, 2004b)文思泉湧,下筆極快,已陸續出版多本西洋教育史專書,包含幼兒教育思想、美國高 等教育、美國教育史等範圍,為目前國內西洋教育史著作最多者,多有個人的史識批判,惟 所引用資料較少註解出處。上述西洋教育史的通論著作之外,西洋教育史的專題研究尚有雷 國鼎(1985)《西洋近代教育制度史》,此書概括歐美幾個先進國家的近代教育行政、學校、 各級學校以及師資培育等制度的演進,具有資料整理與歸納的貢獻。伍振鷟(1998)的《英 國的公學》介紹公學的緣起、特質、演進、近況、教育設施及其問題的檢討、改進與未來展 望,提供國內對公學的初步瞭解。西洋教育史的研究往往限於一手史料的取得、考證與引用, 降低了西洋教育史研究的嚴謹與科學化要求。黃光雄(1982)的《蘭開斯特與導生學校運動》 卻在一手史料下功夫,作者親赴英國蒐集史料,對於導生制的產生背景、經過、爭論、影響 以及蘭開斯特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做詳細的敘述與分析比較,為教育系所在西洋教育史領域著 重史學方法的嚴謹性做出開創性的貢獻。 1990 年代以前,國內教育系所並無「臺灣教育史」課程,且將之置入「中國教育史」領 域範圍,因此這方面的專書研究顯得極為少數。汪知亭(1959,1978)的《台灣教育史》與 《台灣教育史料新編》,多能掌握官方的一手史料,從荷西至 1970 年代的臺灣教育在教育行 政與政策、各級學校制度的演進變革做相當完整的敘述,並提出個人對各時期教育政策與措 施的優缺點評論,頗具客觀公允的立論角度,在 1990 年代以前成為此方面非常重要的參考論 著。何清欽(1980)的《光復初期之臺灣教育》,引用一些官方文獻,將各級學校教育與社會 教育做一番整理介紹。李園會(1983,1984,1995,1997,2001,2005)著作數量頗豐,對 於日治時期與戰後的初等、師範教育著墨較多,多採用官方文獻與二手專書資料,有益於臺 灣教育史料的整理與歸納。徐南號(1993)主編的《台灣教育史》,主要為研究生所撰寫,運 用三手的史料對各級學校的歷史演進作整理。林玉体(2003c)的《台灣教育史》亦採編年的 時序進行,惟在篇章上提出「中國國民黨黨化教育」、「民主教育萌出幼苗」、「臺灣教育之評 估」的特殊「己見」,獨樹一幟。沈翠蓮(2004)的《台灣小學師資培育史》,則多採取官方 出版資料與口述歷史,整理二次戰後臺灣小學師資培育在制度、課程與教學、師範生生活等 發展過程。 歸納上述近 60 年來教育系所在教育史專書研究取向方面的回顧,有幾個特色值得注意:

(9)

彭煥勝 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9 一、專書的撰寫取向上以通論性質多於專題性質,且多為教科書的敘寫型態;二、除了極少 數的教育史學者比較著重一手史料的徵引,大多數者運用二、三手史料作為材料;三、史料 鋪陳排比的敘述方法多於分析批判的解釋方法;四、以教育脈絡為主軸的觀察,較少及於政 治、經濟、社會、文化史脈絡的相互關聯性分析探究。首先,過去教育系所在教育史專書的 撰寫多為通論性質的教科書型態,應該與教育史在過去作為師資培育的教學目的有關,而較 少作為專題研究的學術性導向目的;其次,過去教育系所的教育史專論較少重視一手史料的 徵引,除了與彼時學者當時的學術訓練並非純歷史系所非常側重史料的考據功夫,將教育史 看做是教育學的歷史發展,以教育思想、人物或制度的通論性質,著重在教育層面的理解掌 握目的;第三,敘述性多於解釋性問題,除了延續前面所述之側重在教育事實面的陳述介紹 目的外,國內教育系所的教育史學者多以美國輝格(Whig)進步史觀的觀點來立論,如同 Gaither(2003, pp. 61-65)認為輝格史觀以和諧的進步觀點較無衝突與異議之立場在十九世紀 中葉美國師資培育課程確立地位,臺灣在解嚴前的教育氛圍較少有從批判解釋的觀點來質疑 教育思想或制度史的發展空間;第四,教育系所的教育史學者過去看待教育史是以教育學的 角度來觀察,自然以教育的脈絡為主體,而與歷史系所的教育史學者從歷史學角度探索教育 的課題有所區別,這是切入點的問題。教育史到底是教育學?還是歷史學?這個問題值得深 思。從歷史系所的角度來看,大部分教育系所的教育史學者比較不看重一手史料的取得、考 證與引用,欠缺史料的嚴謹性與可信度、欠缺「問題意識」的提出、分析與解釋,傾向封閉 性的編譯作品(吳文星,2001,p. 223;許佩賢,2005,p. 132)。歷史學界在教育史研究上著 重直接史料的考證與引用,建構教育史研究的嚴謹性與可信度;採問題意識的分析與解釋, 釐清教育事件或運動的來龍去脈和衝突與回應等複雜情境,值得教育系所學者未來在教育史 研究上應當力求一手史料徵引的嚴謹性,擴展教育史的研究課題,在多元開放社會裡敘述教 育發展演進之中亦能藉由「問題意識」的提出,運用教育哲史或社會科學的理論架構來分析 與解釋教育事實。惟教育史研究若全然採取歷史系所著重在史料的考證或事件的因果關係解 釋之研究目的,這種教育史研究是否失去以教育為主體的脈絡理解、教育理論與實際之間的 對話溝通以及教育愛與關懷的倫理價值取向?關於教育史的研究價值問題,田培林(1953, pp. 10-14)認為目的有三:一、教育理論研究的基礎;二、教育實際工作的指導;三、教育之 愛的培育。周文欽與周愚文(1988,p. 26)亦認為教育學者研究教育史與一般史家在此方面 的研究目的不同,教育史的研究除需要符合歷史研究法的規範,更應彰顯教育事實中的意義、 特性與價值。歷史研究是否為科學或藝術?是否為「敘述」或「解釋」?此方面的爭論已久, 似無絕對的定論。因此,教育史學在教育系所應當是教育學,在歷史系所則為歷史學。如何 尊重不同的研究典範,不同典範之間相互學習借鏡,思索如何藉由不同的教育史研究方法, 促進良性競爭的教育史研究品質提升,才不會以「手段工具」害了「主體目的」。

(10)

10 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彭煥勝

肆、教育史課程地位的消長

日治時期臺灣師範學校課程尚未獨立設置教育史科目,國民政府治臺時期於 1946 年首次 在臺頒布的普通師範科暫行教學科目亦未有教育史的科目,直到 1950 年修訂之師範學校教學 科目始見教育史科目(臺灣省立新竹師範學校教務處,1953)。國民政府時期將中學師資培育 由師院(後來升格為師範大學)負責,小學師資由師範學校(後來升格為師範專科學校以及 師範學院)負責,教育史課程在小學師資培育受到重視,但在中學師資培育則未受重視亦無 設置教育史課程(周愚文,1998,pp. 367-369)。1950 年教育史課程在小學師資培育確立課程 地位後,歷經幾次課程修訂之變化情況如表 7,有以下幾點意義: 一、1950-1987 年師範學校普通科與師範專科學校國校師資科皆有設置教育史必修科目, 學分數大都在 3-4 學分,顯見重視教育史課程在小學師資培育的地位。 二、1987 年改制為師範學院後,教育史課程從原來部訂必修改為由各校自訂之,教育史 課程地位迅速式微。 三、1993 年部頒《師資培育法》開放一般大學開設中小學師資培育機構,將教育史列為 中小學師資學程之選修科目,由各師培機構決定是否開設之。 表 7 教育史在小學師資培育課程地位之演變(1950-1993) 學制 年代 學分數 必(選)修 開課年級 備註 1950 4 必 3(全) 1952 4 必 3(全) 1955 3 必 3(下) 注重近代教育之發展及中外偉大教育家之生活及其思想 師範學校 1963 4 必 3(全) 1960 4 必 2(上)、3(下) 甲類 - - - 甲類招收師範學校畢業生,教育史已修過,故在此不必再修 三年制師範 專科學校 1963 乙類 2 必 2(上) 招收一般初中畢業學生 1963 3 必 3(下) 1965 4 必 5(全) 1969 4 必 5(全) 1972 4 必 4(全) 五年制師範 專科學校 1978 4 必 4(全) 1987 - - - 教育史排除為部訂必修課程,至於是否為選修由各校自行決定 師範學院 1993 2 選 - 依據《師資培育法》小學師資40學分規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編(1987,pp. 84-118);教育部(2008a)。

(11)

彭煥勝 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11 劉子菁(2007,pp. 6-11)的研究,對於臺灣之師範大學與教育大學(2002-2006)有開設 教育史課程之機構進行分析,其結果發現研究者歸納為三點意義: 一、在中學師資培育機構方面,彰化、高雄師範大學均有開設教育史相關課程,但以臺 灣師範大學在教育史開課課程的數量與科目別最多,包括中國(教育史專題、近代、社會教 育)、外國(希臘三哲、西洋、西洋成人教育史與英國教育史)、臺灣教育史、教育史學與兒 童史等;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大學部的中國教育史與西洋教育史為必修,顯見對於教育史 課程的重視。 二、在小學師資培育機構方面,以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新竹教育大學以及花蓮教育大學 較為重視教育史課程,這三所教育大學之教育系大學部將教育史課程列為必修。 三、教育史課程逐漸由大學部的師資培育職前課程的必(選)修,轉為教育系所或其他 領域系所在研究所專題研究的選修,代表教育史課程轉入專門學術研究的取向。 教育史課程在師資培育一元化由師範教育院校壟斷培育時期,教育史在小學師資培育的 師範學校與師範專科學校受到重視,扮演小學師資培育必修課程的地位;中學師資培育的師 範學院或師範大學則未列入部訂必修課程,由各校自訂之。師範專科學校升格為師範學院後, 教育史的部訂必修課程則消失,改由各校自訂之。開放師資培育管道多元化政策下的《師資 培育法》(1993)公布,則將教育史改為中小學師資培育的選修課程,教育史課程是否開設往 往取決於該校是否有教育史專長的師資。2003 年教育部頒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 師資格檢定辦法」,中小學教師資格檢定的考試科目排除教育史學科(教育部,2008b),更加 不利教育史在中小學師資培育課程的地位。教育史課程逐漸被中小學師資培育課程所排除, 教育史課程有轉入研究所學術專題研究的傾向,除了教育系所的研究所之外,也逐漸加入其 他領域的研究所在教育史相關課程的開設。雖然教育史課程有轉入研究所的趨勢,但也有部 分教育系所的碩博士班被行政與課程領域優勢顯學的影響下,教育史雖列為選修科目,但往 往無法順利達到開課的規定人數,顯示教育史在研究所階段的課程仍有來自教育行政與課程 等實用取向領域的衝擊威脅。

伍、教育史學發展的危機與轉機

從上述教育史研究的歷史回顧以及教育史課程地位的消長分析,教育史的發展有三項危 機: 一、教育系所在教育史研究的人才斷層問題。 二、教育系所在教育史的研究取向與方法方面有待強化問題。 三、教育史在教育系所課程地位消長的問題。 教育史學發展在這三方面的危機,並非單一的獨立因子,三者之間有其關聯與互為影響

(12)

12 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彭煥勝 性。教育史研究人才斷層問題(如表 8),以 1994-2007 年臺灣師範大學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 系博士論文為例,兩系在教育史論文數量不到此時期總數量的 8%,顯示教育系所在教育史研 究生力軍來源的薄弱,將面臨逐漸式微的危機。教育史研究人才斷層問題,牽涉到教育史在 教育系所課程地位的消長。1987 年以前教育史在小學師資培育課程為部訂必修時期,九所師 範專科學校或師範學校尚需要教育史的研究人才,教育史一旦改為選修,則這領域教授的授 課職缺勢必隨之減縮,甚至以教育哲學或教育社會學等其他領域教授來代課或者不開設此科 目課程。教育學科領域擴增以及實用價值取向的思維,往往不利教育史的生存空間。其次, 教育史研究取向若僅固著於過往教育歷史事件、制度或人物的探討,若不能從歷史思維與視 野的角度探討當前教育問題,則不易將教育史研究價值擴增至教育政策與領導、課程與教學、 比較教育、教育社會學等領域,自然不易取得在教育領域的其他系所開設教育史相關課程的 生存空間。教育史研究方法若僅著重在二手或三手史料的徵引,僅限於教育思想、制度或人 物的敘述,不講求一手史料徵引的嚴謹性與問題意識提出之歷史解釋觀點,除了不易吸引教 育政策與領導、課程與教學、比較教育、教育社會學等領域研究人才的加入,亦難獲得歷史 學等其他領域學界的認同與交流。針對這三方面的危機,研究者思考可能的轉機途徑,拋磚 引玉期待教育史學界共同來省思。 表 8 臺灣師範大學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教育史博士論文的數量分析(1994-2007) 校別 博士論文總篇數 教育史論文數 比例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 130 10 7.69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 124 8 6.45 資料來源:整理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資料庫,以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 論文資料庫。

(一)擴大教育史學研究課題與吸納歷史系所在史學方法的運用

往昔教育系所在教育史的研究偏向教育思想、人物與制度的演進敘述,研究範圍較為狹 窄,可擴大至學校史、社會史、勞動階層教育史、婦女教育史、殖民地教育史、族群教育史、 地方教育史、啟蒙教育等課題的探討,不僅打破過去較為封閉的歷史視野,亦能有新興研究 課題的創造性價值。歷史學界在教育史研究的課題上已有這些多元寬闊的研究取向之外,歷 史系所的研究方法講求一手史料的徵引與問題意識的歷史解釋觀點,值得教育系所在此方面 學習取法。教育系所的教育史研究過去比較侷限在二、三手史料的徵引,較欠缺嚴謹性與可 信度,若能宜盡量廣泛蒐集官方出版品、學校出版品、報章雜誌、私人傳記文集及口述歷史 等一手或二手史料,再以講求史料的耙梳、考證、比較、歸納等史學方法方面下功夫,則這 方面的缺失應能有所改進。 歷史學界在教育史研究多著重問題意識與歷史解釋觀點的提出,可以作為教育系所過去

(13)

彭煥勝 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13 在此方面偏向演進敘述角度的參考。例如:臺灣作為日本殖民地教育特性為何?如何從殖民 性與近代性角度評論日治時期的臺灣教育?朝鮮與臺灣作為日本殖民地,兩者的教育政策與 措施有何異同?有這些問題意識的提出,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就不會僅侷限在敘述教育政策與 措施的「史事」面,而能深入地探究這些教育政策制訂背後的目的與跳脫「史事」面的框架 進入「史識」的層次。中國傳統書院與官學之間的關係為何?書院的形式與特質為何?科舉 社會、士人文化與書院之間的互動關係為何?科舉與士人出路的相互關係為何?傳統史觀下 的科舉是否被「污名化」而一無是處?八股文是否有其正面的價值?舉子的心理狀態與生活 有是怎樣的面貌?馬偕來臺宣教的策略為何?馬偕興學在宣教上扮演何種角色?其興學的意 義又在哪?這些問題意識與歷史事件因果關係與趨勢發展的史識意義的解釋,提供教育史研 究的學術性價值。教育史研究的歷史解釋方法,除了可以援引歷史學的方法之外,亦可加入 社會科學、科學史、中西交流史與比較教育的量化統計、理論分析與內容分析等方法,豐富 教育史研究在各學科之間的互動整合。

(二)重視當前教育改革問題,以歷史思維教改的全球化與本土化辯證

教育史的研究偏向於過去教育史實的敘述或因果關係的解釋,雖然從人文學科純學術的 角度來看待,這種研究自有其價值存在。但教育學重視理論與實際之間的連結與互動,如何 解決現實問題或作為教學技能以改善教育品質的實用取向,不利於傳統教育史的研究取向。 有鑑於教育史學發展受到實用化與市場化取向的威脅,一些教育史學者開始關注當前教育改 革問題,提出歷史宏觀思維的觀察與剖析。Lowe(2002, p. 499)認為,好的教育史著作是以 當今時代的教育問題為主軸,再藉由歷史的方法與視野予以剖析和批判。英國教育史學者阿 德利奇(Aldrich, 1996)從英國當前教育問題出發,例如:在教育政策、課程、學生測驗與評 量標準、教學品質、教育控制、經濟效益、消費者等面向為題,以歷史角度回溯英國教育改 革在這些面向的長時期發展趨勢,讓教育史觀點成為當前教育問題的剖析,有助於教育行政、 教師與社會人士理解與掌握英國教育的發展趨向。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教育 史教授賴伯力(Labaree, 2004)發表《師培機構的難題》(The Trouble with Ed Schools),即以 當前美國師資培育為問題核心,再從師資培育機構的歷史發展回溯,來剖析美國教師專業與 教師地位的困境。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教育史哲教授麥克可藍(McClellan, 1999)發表《美國道 德教育》(Moral Education in America),亦以教育史角度來分析美國自殖民時期以來到二十世 紀末道德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演進變革,從此道德教育的連續性脈絡發展,思索美國當前的道 德教育問題。教育史的研究若關注當前教育問題,則將研究課題聚焦在教育政策與領導、課 程與教學、比較教育等領域,則教育史研究便能逐漸發展教育政策史、教育領導史、課程史、 教學史、比較教育史等相關課程,教育史在教育系所的課程地位便能因為與這些實用價值領 域的結合而能有生存的空間。Peim 認為凡是對教育有知識性興趣的一般人士(不需經過史學 專門訓練),必然會涉及歷史洞見層面的問題,教育史便能提供教育在諸多方面的觀照與省思

(14)

14 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彭煥勝 (引自 Lowe, 2002, p. 496)。換言之,若教育史的研究能對這些教育實務問題深入研究,這些 實務傾向的教育系所也需要教育史的研究人才來豐富其研究方法與視野。以美國的印第安那 布魯明頓(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分校為例,研究者 2006-2007 年至此校教育學院的 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作訪問學者,教育史、教育哲學、比較教育整合為一組,隸屬於教育政 策與領導學系。研究者認為這種整合相當正確,教育政策與領導需要教育史哲與跨國比較的 理論分析。這個整合經驗,可提供國內在發展教育政策與課程教學等技術化導向做借鏡,讓 教育史作為教育政策與領導、課程與教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的基礎課程,豐富方法論與研究 視野。 新興國家往往藉由取法先進國家的教育發展經驗而進行本國的教育改革工程,但如何避 免草率移植他國教改制度而忽視自身歷史文化環境所造成的東施效顰或橘化為枳的盲從弊 病,成為教改在全球化與本土化相互辯證融合所需要理性思考的關鍵。1990 年代部分臺灣教 改領袖欲效法美國教育制度,高唱「廣設高中大學」(四一○教育改造聯盟,1996,pp. 399-401),隨後亦成為官方教改的政策。廣設大學的政策實施後,2007 年臺灣的大學錄取率 已達九成,2015 年大學招生總人數將超越高中畢業生人數,面對少子化人口急遽下降的衝擊, 未來 10 年部分大學系所將面臨招生嚴重不足的危機(〈少子化〉,2008)。另方面,隨著高等 教育急速擴張,導致教育資源分配與品質令人質疑的問題。這些高等教育的危機,將日顯嚴 重。此等教育政策的引用,未考量自身的人口與教育特質條件而導致副作用,便是一例。以 美國教育史為例,十九世紀初期曼恩(Horace Mann, 1796-1859)與巴納取法普魯士在推動公 立學校與師範學校的經驗,而將之引介至美國麻州與康乃狄克州,在推展過程中卻遭遇阻撓 或挫敗(彭煥勝,1997,pp. 154-160;Lannie, 1974, pp. 72-73)。這其中的關鍵因素在於普魯士 教育採中央集權模式與美國傳統講求地方自主的非中央集權式歷史文化環境相互牴觸衝突。 外國教育史的研究,便能深層地探討該國的教育發展特色與優劣,在援引他國教改經驗之前 便能進行理性客觀地理解其教育特性與優缺點,從而找尋與本國環境較為適切的教育改革方 案,讓全球化與本土化之間的教改工程能有理性辯證的空間,盡量避免激進的教育革命式運 動在動盪中才學到教訓。教育史若能深入研究外國與本國的教育發展特性與趨向,不僅能成 為比教育教育學科的核心基礎,亦是教育政策領域在制訂本國教育政策的重要參考來源。

(三)兼顧教育史研究的學術性與通俗性作品,活潑教育史的教學

純學術研究的作品或因專業術語與背景脈絡的複雜深奧,常使初學者或一般讀者退避三 舍。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的代表作《民主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開創 美國本土化教育哲學(Dewey, 1916),國內有林寶山(1989),林玉体(1996)兩種譯本。杜 威的實驗主義教育哲學樹立起一家之言的地位,但是此書用字遣詞頗為艱澀、思路條理亦不 甚明晰,對於當今的初學者而言能全書閱讀完畢且掌握思想精要,自屬不易。相對地,盧梭 (Jean J. Rousseau, 1712-1778)的《愛彌兒》(Emile)(李平漚譯,1989)則因生花妙筆、文思

(15)

彭煥勝 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15 條理分明而引人入勝,時至今日讓入門者閱讀仍不難接受及理解其箇中義理。英國夏山學校 創辦人尼爾(A. S. Neill)撰寫《夏山學校》(Summerhill)(王克難譯,1984),生動有趣的文 筆與兒童本位色彩鮮明的觀點,讓夏山學校的教育理念在國際間形成一股熱潮,至今仍為進 步主義教育實踐的典範,一般讀者閱讀後心得感受頗深。研究者在 2007 年上學期於大學部任 教的「教育史」課程給予學生閱讀此書,且要求學生撰寫心得報告與口頭分享,大多數的學 生反映此書給予他們心得豐富,更加認識夏山學校兒童本位的理念與實踐精神,也肯定此書 作為教育史課程輔助的閱讀課本。錢鋼與胡勁草(2003)的《大清留美幼童記》,考察歷史文 獻,親赴美國康乃狄克州、香港等地尋找這段歷史先人曾經踏過的足跡,以輕鬆、生動與活 潑的筆調,配合歷史圖片的說明,重現這百年前中國小留學生過去在學術論文中難能呈現的 寫實生活面貌,再用比較的觀點分析清朝與日本約莫同時進行的留學教育政策之異同,所造 成之後成敗的分野原因,令讀者為之動容。研究者在 2007 年上學期於大學部任教的「教育史」 課程讓學生閱讀此書,要求學生撰寫心得報告與口頭分享,所有的學生都非常肯定此書帶給 他們的震撼,讓他們瞭解清朝與日本在留學教育的差異而造成的成敗分野,也認識這些小留 學生有趣的生活軼事及其後來的發展與影響。學術研究者若能在建構學術理論之餘力,將其 理論深入淺出地運用通俗性文筆介紹給一般社會大眾瞭解,這種將知識普及化的作法,亦是 教育領域強調理論與實務之間相互對話的特性。 對於大學部的課程而言,教育史如何能吸引年輕世代學子的興趣,進而對此學科後續自 發性的研究意願,考驗教育史的教學方式。根據研究者 8 年的教學經驗以及從學生對任課教 師教學評鑑反映的意見,教育史若全由教師採講述法講述過往教育事件或人物,不易激發學 生的學習興趣與意願。教師若能使用製作精美的電腦投影片(PPT)輔助教學,從中播放相關 的教育影片或圖片,結合自身環境的尋幽探古的考察體驗,以及適度讓學生分組以戲劇表演 的方式來詮釋所要報告的主題,則活潑多元的教育史教學便能去除枯燥乏味與艱澀難懂的刻 板印象。教師的課程講述若能適當搭配人物或事件的故事,較能引人入勝,促進學生的學習 興趣,因此教育史研究也需要提供教育史人物或事件的通俗性故事或傳記,作為此方面授課 的素材。當今教學著重教學科技的運用,教育史的研究可結合教育傳播科技的技術,將教育 史人物或事件的傳記或教育問題的歷史觀察剖析,製作成教學動畫或影集,作為教育史授課 的輔助教材,應能生動活潑地吸引學生的目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育史與教育傳播科 技的結合,提供教育史發展的一條新出路。

陸、結論

回顧臺灣近 60 年來教育史研究在臺灣本土化研究課題上有大幅度增加趨勢,教育史研究 已非教育系所獨占,加入歷史、日語、藝術等其他系所,擴大教育史的研究主題與取向方法。

(16)

16 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彭煥勝 隨著本土化研究的增溫,外國教育史研究卻未見增長,全球化教育改革影響層面難能與本土 化教育發展有相互辯證對話的空間。回顧教育系所在教育史研究的方法取向上,往昔偏向以 教育人物或事件的敘事演進方式,較不著重一手史料的嚴謹與可信度考證,亦忽略問題意識 的歷史解釋與史識觀點,偏向於教科書的敘寫模式,較少教育專題的深度探討。教育系所在 教育史的研究方法與課題取向上,可取法歷史系所等在此方面的研究,擴大多元與新興的研 究主題,並重視一手史料的徵引與歷史敘事與解釋之間的辯證,在研究工具技術的精進之外, 惟仍須正視以教育為主體的研究典範。 1950 年教育部正式在師範學校課程確立教育史的必修地位,教育史在小學師資培育課程 受到重視,在中學師資培育課程則相對未有此地位。1987 年小學師資培育升格至學士程度, 教育史課程則廢除部訂必修地位,改由各校自訂之。1993 年《師資培育法》頒訂,教育史在 中小學師資培育課程列為選修,取決於各師資培育機構的師資是否有教育史專長。受到教育 部中小學師資檢定辦法的影響,教育史未列入檢定考試科目範圍,教育史逐漸退出中小學師 資培育課程,有轉入教育研究所學術研究的趨向,惟有受到教育政策與領導、課程與教學等 實用取向課程的衝擊,能否繼續站穩在教育相關系所的研究所課程,有待後續觀察。 教育史在教育系所課程地位式微的問題,導引教育史研究人才供需的市場考量。近年來 教育系所在教育史博士論文的產量比例偏低,教育史研究人才面臨斷層問題。教育系所在教 育史發展所面臨的危機,研究者提出三項轉機建議: 一、擴大教育史學研究課題與吸納歷史系所在史學方法的運用; 二、重視當前教育改革問題,以歷史思維教改的全球化與本土化辯證; 三、兼顧教育史研究的學術性與通俗性作品,活潑教育史的教學。

(17)

彭煥勝 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17

參考文獻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著)(1965)。西洋教育史。臺北市:中華。

少子化現象衝擊高教發展(2008,2 月 16 日)。自由時報。2008 年 2 月 16 日,取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216/78/tkmd.html

王克難(譯)(1984)。夏山學校(A. S. Neill 著,Summerhill)。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 1960年) 王鳳喈(1957)。中國教育史(第四版)。臺北市:正中。 司琦(1981)。中國國民教育發展史。臺北市:三民。 四一○教育改造聯盟(1996)。民間教育改造藍圖:朝向社會正義的結構性變革。臺北市:時 報文化。 田培林(1953)。教育史。臺北市:正中。 伍振鷟(1982)。中國大學教育發展史。臺北市:三民。 伍振鷟(1987)。中國教育思想史(先秦、兩宋)。臺北市:師大書苑。 伍振鷟(1996)。中國教育史論叢。臺北市:師大書苑。 伍振鷟(1998)。英國的公學。臺北市:五南。 何清欽(1980)。光復初期之臺灣教育。高雄市:復文。 吳文星(2001)。近十年來關於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史研究之動向(1991-2000)。臺灣師大歷史 學報,29,221-238。 吳家瑩(1990)。中華民國教育政策發展史:國民政府時期(1925-1940)。臺北市:五南。 李平漚(譯)(1989)。愛彌兒(J. J. Rousseau 著,Emile)。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於 1762 年) 李建興(1986)。中國社會教育發展史。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李園會(1983)。日據時期臺灣之初等教育。高雄市:復文。 李園會(1984)。臺灣光復時期與政府遷台初期教育政策之研究。高雄市:復文。 李園會(1995)。日據時期臺中師範學校之歷史。臺北市:五南。 李園會(1997)。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制度。臺北市:南天。 李園會(2001)。臺灣師範教育史。臺北市:南天。 李園會(2005)。日據時期臺灣教育史。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沈翠蓮(2004)

台灣小學師資培育史。臺北市:五南。 汪知亭(1959)。台灣教育史。臺北市:臺灣書店。 汪知亭(1978)。台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市:臺灣商務。

(18)

18 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彭煥勝 周文欽、周愚文(1988)。歷史研究。載於賈馥茗、楊深坑(主編),教育研究法的探討與應 用(pp. 1-34)。臺北市:師大書苑。 周愚文(1996a)。宋代的州縣學。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周愚文(1996b)。宋代兒童的生活與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周愚文(1998)。百年來「教育史」在我國師資培育課程中地位的轉變(1897-1998)。載於林 玉体(主編),跨世紀的教育演變(pp. 349-385)。臺北市:文景。 周愚文(2000)。中國教育史綱。臺北市:正中。 周愚文(2003)。近五十年我國教育史學門研究之探討:1949-2002。師大學報:教育類,48 (1),1-14。 林玉体(1980)。西洋教育史。臺北市:文景。 林玉体(1984)。西洋教育史專題研究論文集。臺北市:文景。 林玉体(1995)。西洋教育思想史。臺北市:三民。 林玉体(1999)。西洋教育史。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玉体(2001)。幼兒教育思想。臺北市:五南。 林玉体(2002a)。美國高等教育之發展。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玉体(2003a)。美國教育史。臺北市:三民。 林玉体(2003b)。美國教育思想史。臺北市:三民。 林玉体(2004a)。美國大學的誕生。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玉体(2004b)。教育史。臺北市:文景。 林玉体(2008)。西洋教育史(新修訂第 13 版)。臺北市:文景。 林玉体(編著)(2002b)。哈佛大學史。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玉体(編著)(2003c)。台灣教育史。臺北市:文景。 林玉体(編著)(2005)。西洋教育史。臺北市:三民。

林玉体(譯)(1978)。西洋教育史:教育問題的歷史發展(J. S. Brubacher 著,A history of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臺北市:教育文物。(原著出版於 1966 年)

林玉体(譯)(1996)。民主與教育(J. Dewey 著,Democracy and education)。臺北市:師大書 苑。(原著出版於 1916 年)

林寶山(譯)(1989)民主主義與教育(J. Dewey 著,Democracy and education)。臺北市:五 南。(原著出版於 1916 年)

胡美琪(1978)。中國教育史。臺北市:三民。 徐宗林(1975a)。西洋教育簡史。臺北市:文景。 徐宗林(1975b)。西洋教育思想史。臺北市:文景。 徐宗林(1991)。西洋教育史。臺北市:五南。

(19)

彭煥勝 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19 徐宗林(譯)(1982)。西洋教育史(R. F. Butts 著,A cultural history of western education: Its

social and intellectual foundations)。臺北市:黎明。(原著出版於 1955 年) 徐南號(1993)。台灣教育史。臺北市:師大書苑。 教育部(2008a)。師資職前教育課程。2008 年 2 月 3 日,取自 http://www.edu.tw/EDU_WEB/ EDU_MGT/HIGH-SCHOOL/EDU2890001/main/docs/2-2-1.doc 教育部(2008b)。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命題總則。2008 年 2 月 3 日, 取自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HIGH-SCHOOL/EDU2890001/main/docs/2- 5-4.doc 許佩賢(2005)。殖民地台灣的近代學校。臺北市:遠流。 陳東原(1976)。中國教育史。臺北市:臺灣商務。 陳青之(1963)。中國教育史。臺北市:臺灣商務。 彭煥勝(1997)。曼恩推動麻州公立學校教育的爭議,1837-1848。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 學報,5,149-182。 黃士嘉(2006)。晚清教育政策演變史(1862-1911)。臺北市:心理。 黃光雄(1982)。蘭開斯特與導生學校運動。高雄市:復文。

楊亮功(譯)(1965)。西洋教育史(E. P. Cubberley 著,The history of education)。臺北市:協 志工業。(原著出版於 1948 年) 賈馥茗(2001)。先秦教育史:中華文化與教育的源流。臺北市:五南。 雷國鼎(1983)。中國近代教育行政制度史。臺北市:教育文物。 雷國鼎(1985)。西洋近代教育制度史。臺北市:教育文物。 臺灣省立新竹師範學校教務處(1953)。第四屆畢業生學籍簿。新竹市:作者。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編)(1987)。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臺中市:省立臺中圖書館。 劉子菁(2007)。台灣近五年來教育史的研究與課程(2002-2006)。載於澳門大學教育學院主 辦之「兩岸四地教育史論壇」論文集(pp. 1-15),澳門。 劉伯驥(1964)。西洋教育史。臺北市:中華。 鄭世興(1981)。中國現代教育史。臺北市:三民。 鄭玉卿(2007)。危機中的轉機:試論教育史類科在師資培育課程中的價值。載於周淑卿、陳 麗華(主編),教育改革的挑戰與省思─黃光雄教授七十大壽祝壽論文集(二)(pp. 89-106)。高雄市:麗文文化。 錢鋼、胡勁草(2003)。大清留美幼童記。香港:中華書局。 瞿立鶴(2002)。清末教育西潮:中國教育現代化之萌芽。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Aldrich, R. (1990).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in England and Wales. History of Education Society Bulletin, 45, 47-53.

(20)

20 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彭煥勝 Aldrich, R. (1996). Education for the nation. London: Cassell.

Aldrich, R. (2000). A contested and changing terrain: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D. Crook & R. Aldrich (Eds.), History of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p. 63-88). London: Bedford Way Papers.

Barnard, H. C. (1989). The historiography of education. In P. Gordon & R. Szreter (Eds.), History of education: The making of a discipline (pp. 105-130). London: Woburn Press.

Dewey, J. (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Gaither, M. (2003). American educational history revisited: A critique of progres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Gordon, P., & Szreter, R. (Eds.). (1989). History of education: The making of a discipline. London: Woburn Press.

Indiana University. (2006). Bulletin 2004-2005: School of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program supplemental bulletin. Bloomington: Author.

Kiddle, H., & Schem, A. J. (Eds.). (1883). The Cyclopædia of education: A dictionary of information for the use of teachers, school oficers, parents, and others. New York: E. Steiger & Co.

Labaree, D. F. (2004). The trouble with Ed school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Lannie, V. P. (Ed.). (1974). Henry Barnard: American Educator.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Lowe, R. (2002). Do we still need history of education: Is it central or peripheral? History of Education, 31(6), 491-504.

McClellan, B. E. (1999). Moral education in America: Schools and the shaping of character from colonial times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21)

彭煥勝 臺灣教育史學發展的回顧與省思 21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Sciences

2009, 54(1), 1-21

Retrospection and Introspection on

Historiography of Taiwanese Education

in the Past 60 Years

Huan-Sheng Pe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Hsinchu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ssociate Professor

Abstract

As technique and praxis have held the reins of Taiwanese education in the past six decades, the subjects of educational history have a tendency of marginalization. This provokes a crisis in the study of historiography of Taiwanese education.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little doctoral dissertation on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history is facing a discontinued phenomenon. There are three crises for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history: (1) the discontinued problem of educational history researchers; (2) the problem of reinforcing study orientation and method of educational history; (3) the vicissitudes of educational history subject in the curricula of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 light of these three crises, researcher makes three suggestions of turning point: (1) to broaden the study themes of educational history and imbibe the historical method applied to department of history; (2) to appreciate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ink over historically the global and local debate about educational reform; (3) to research both academic and popular themes and enliven the teaching of educational history.

Keywords: history of Taiwanese education, the subject status of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curricula,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historiography

(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is essay wish to design an outline for the course "Taiwan and the Maritime Silkroad" through three planes of discussion: (1) The Amalgamation of History and Geography;

Master Taixu has always thought of Buddhist arts as important, the need to protect Buddhist arts, and using different forms of method to propagate the Buddha's teachings.. However,

Continue to serve as statements of curriculum intentions setting out more precisely student achievement as a result of the curriculum.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