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論一貫道所傳之「道」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論一貫道所傳之「道」"

Copied!
14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南 華 大 學

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論一貫道所傳之「道」

A Study of “

Tao

” of

I-Kuan Tao

研 究 生:陳立人

指導教授:釋覺明 博士

中華民國一零五年六月

(2)
(3)

I

誌 謝

此生有緣在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浸淫多年,一所由星雲大師佛心創 辦的大學,深信這是我最大的福報。自 101 學年度考入宗教所,四年修業 期間,每一位教授如黃國清所長、何建興教授、呂凱文教授、陳美華副教 授等,其等佛學、宗教學專業及治學方法等,都各有精彩,實是令我獲益 匪淺。又能與同期或是下屆學弟妹們相處,融洽互助,彷如一大家庭,也 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貴的回憶。 通過碩士論文那一個當下,沒有興奮,沒有激情,原本以為在論文口 試後會有的那些感覺都沒出現,唯一有的只是緊張後的鬆弛及疲倦感,還 有充塞內心滿滿的感恩。 最衷心感謝的是,覺明法師不嫌棄我駑鈍,接受我,成為碩士論文之 指導教授。她在宗教所所開的必、選修課程,讓我收獲最多。課堂以外, 法師親切和藹、諄諄教誨,更使我有如沐春風之感。在她指導寫作過程中, 由於我愚拙,理解總是緩慢,錯誤總不斷重複,但老師仍一本慈悲與愛心, 給予我無限的包容與勉勵。想來,真的是師恩浩蕩。 這一本論文能順利完成,也還要感恩兩位講評老師,一位是宗教所的 謝金汎老師,他以深厚且專精的學養,能不吝指點迷津。校外紀潔芳教授, 也撥冗細心給予寶貴建議,更溫暖提振我的信心。 讀小學時我就被鑑定為學習障礙生,因此功課總是在後段班,也因為 學習低成就,從小就是被霸凌欺侮的對象。幸好,我有個偉大的母親,始 終陪伴翼護。媽媽引領我在挫敗躓踣中前進,一起成長茁壯。在我遭遇不 公義、不合理的對待時,她雖弱小身軀,卻仍勇敢去對僵化的教育體制挑 戰。艱辛的人生道路上,是夾著淚水與汗水,及媽媽的支柱;讓我從未喪 失對生命的勇氣和熱情。我也要感謝父親,在求知與成長過程中,他是在 站在我背後,最重要、最有力量、也是永遠不鈍的後盾。 最後,要感謝上天,雖然我資質不敏,卻讓我生長在學佛修道的家庭。 一路走來,都能幸遇良師益友,度過難關,越挫越勇。感恩所有貴人,陪 我打完今日這場美好的仗。也祈願上天賜我智慧和勇氣,讓我能日日新又 日新,在道業上永遠精進不懈,繼續向前,也向上攀登另一高峰。

(4)

III

摘 要

一貫道又稱天道,「道」或「天道」是一貫道形上理念的最重要核心 觀念。但事實上,道並不是一貫道的專利,在淵源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中, 道可以說是華人文化中最基本的核心價值。 道不僅是先秦諸子學說中的首席概念,也是華人數千年來最為核心的 思想。在道家哲學中,道代表著最高至上的範疇,道是宇宙的根源,是萬 物的造生者,道是萬有的本體,宇宙的實體,或說世界的本體。儒家也認 為道是宇宙運行、宇宙誕生、自然變化的一切法則,道就是一切存在的根 本。道賦之於人則是天命之性,道是不可須臾離的。孔子所說的「天道」, 也是指自然萬物所依循的一定規則,是進德修業所成的完美境界。 當代的一貫道源自於清朝順治年間黃德輝所開創的先天道,一貫道大 部分的基礎理論架構,大體上都是由十五代祖王覺一所建構。而將一貫道 發展成為一個全國性傳道團體的,則是第十八代祖師張天然。張天然歸空 後,孫慧明接掌道盤,傳道中心轉移香港、台灣,並逐漸向海外擴展。至 今日,一貫道已成為一個道親遍佈五大洲之大教團,在全球八十餘個國家, 都有一貫道常設性的道場在持續傳道。 在一貫道中,道有著無比重要的地位,加入一貫道的儀式叫作「求道」, 一貫道的修行過程講的是「學道」、「修道」、「講道」、「辦道」、「行道」、「證 道」,一貫道最強調的天命是由「道脈聖傳」而來。可以說,整個一貫道 都是以道為核心的,道貫通著整個一貫道。一貫道的這個道到底是什麼? 這個道又有什麼特別殊勝之處? 在分析一貫道經典及聖訓所闡釋之道的蘊含,再佐以各宗各派對道的 定義後,研究者歸納出一個結論,即是,當一貫道提到道時,道其實是具 有四重意義的。道的第一重意義是說明「道之體」,道是萬物之奧,是宇 宙的根源,是宇宙生成的「第一因」。道的第二重意義是代表道的具體展 現「道之相」,萬物都是道的化身,萬物都是道的具體展現。而人也是秉 天命之性的道才所以存在,人就是《約翰福音》所說的:「道成了肉身。」 道的第三重意義是代表「道之用」,道就是宇宙運行的規則,自然變化的

(5)

IV 法則,道也代表著人立身處世所應該走的路。道的第四重意義是彰顯道的 神聖性,可稱之為「道之聖」,道被具體的形塑成神聖的至上神明明上帝, 也等同於靈性最終歸屬的理天聖域,道更透過天命金線與天命明師讓信徒 感受到神聖的終極救贖之道。 從這四重意義來看,一貫道的道主要傳承自中華傳統文化的道,而和 儒、釋、道甚至基督宗教的道是相通的,並且更巧妙的揉合了這些各家各 宗的道,卻又有了更完整的風貌。但是從一貫道的整個道義和運作,仍然 可以明顯看出,一貫道的道是以儒家思想為主的。 當然,對一貫道信徒而言,對道的最直接感受,可能就是「三寶心法」 了,道轉化成為天命,由天命明師傳授三寶,三寶心法成為一個修道的理 則與方法。因此,對一貫道信徒來說,透過求道儀式而得道,得的就是這 三寶,說到道,也馬上會與三寶心法聯結。 關鍵詞:道、一貫道、三寶心法、玄關竅、明明上帝、理天、天命明師

(6)

V

Abstract

I-Kuan Tao is also called Tiantao. “Tao” or “Tiantao” is the core concept of the metaphysical thinking in I-Kuan Tao. In fact, I-Kuan Tao does not monopolize Tao. In Chinese culture, Tao is the fundamental and core value of Chinese people.

Tao is not only the primary concept of Pre-Qin scholars but also the core thinking of Chinese people for the past few thousand years. In Taoist philosophy, Tao is the supreme realm,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and the creator of all things. Tao is the ontology of everything, the entity of the universe or the ontology of this world. Confucians also believe that Tao is the principle of the way of the universe, the birth of the universe, and changes in nature. Tao bestows people with the nature of heaven. Tao should not be reversed. As Confucius says, “Tiantao” (the heaven’s way) is the rule that governs all things in nature and the perfect realm of perfecting one’s virtue and accomplishments.

Contemporary I-Kuan Tao originated in Xiantian Tao, founded by Huang De-Hui during the Regime of Emperor ShunZhi of the Qing Dynasty. Wang Jue-Yi, the fifteenth generation ancestor, founded most of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I-Kuan Tao. Zhang Guang-Bi(Zhang Tian-Ran), the eighteenth generation ancestor, developed I-Kuan Tao into a nationwide religious group. As Zhang Guang-Bi(Zhang Tian-Ran) returned to the void, Sun Hui-Ming continued his legacy of Tao. Later, the center of preaching moved to Hong Kong and Taiwan, and expanded overseas. Now, I-Kuan Tao has become a major religious group with traces in the five continents worldwide. In Taoist shrines located in more than eighty countries worldwide, Tao is preached regularly.

(7)

VI

joining I-Kuan Tao is called as “qiudao” (the pursuit of Tao). In the practice of I-Kuan Tao, there are important steps, “learning Tao,”

“practicing Tao,” “preaching Tao,” “sponsoring Tao,” “fulfilling Tao,” and “witnessing Tao.” The heaven’s mission emphasized in I-Kuan Tao is passed down with the “Tao’s legacy and sages’ legends.”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Tao in I-Kuan Tao? What is special about this Tao?

Analyzing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holy writings and sages’ teachings of I-Kuan Tao with the help of the definitions of different sects, the

researcher summarized that, when the Tao is mentioned in I-Kuan Tao, it has a fourfold implication. First, it is the “Tao’s body” –Tao is the essence of all things,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and the “first cause” for the

creation of the universe. Second, it is “Tao’s appearance” – the

manifestation of Tao, which is incarnated in all things. All things are the substantiation of Tao. Human exists because of heaven’s mission and the Tao’s attributes. Humans are similar to the saying in the “Gospel of John,” “Tao has become bone and flesh.” Third, it is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Tao” – Tao is the principle of being of this Universe, and the rules of changes in nature. The Tao also represents the way people should go and the conduct people should perform. Fourth, it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Tao’s holiness. It can be called the “Sage of Tao,” which is shaped into sages or the supreme god. It is similar to the holy realm of the Tao’s heaven where the holy spirits belong. The Tao allows worshippers

understand the final salvation of holiness through heavenly golden threads and the heavenly appointed mentors.

From this fourfold implications, it is clear that Tao inherits the legacy of Tao in Chinese cultu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ao in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even Christianity. More importantly, it fuses the Tao in different sects tactfully to become more complete. From the meanings and operation of the Tao in I-Kuan Tao, we can still see very clearly that

(8)

VII

I-Kuan Tao is mainly Confucian in its thinking.

Of course, for I-Kuan Tao worshippers, they can feel the Tao directly with the “Three Treasures Heart Method.” The Tao is transformed into heavenly mission, and the heavenly appointed mentors will teach the Three Treasures, which will become a principle and method to practice the Tao. Therefore, for I-Kuan Tao worshippers, it is necessary for pursue the Tao through the ritual of the pursuit of Tao. What they obtain is the Three Treasures. When we mention the Tao, they will associate it with the Three Treasures Heart Method.

Keywords: Tao (Dao), Yi-Guan Tao (I-Kuan Dao), Three Treasures Heart Method, Xuanguan qiao, God, heaven, Heavenly appointed mentor

(9)

IX

目 錄

誌謝………Ⅰ

中文摘要………Ⅲ

英文摘要………V

目錄………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及文獻回顧 ...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7

第四節

論文架構 ... 8

第二章

華人傳統信仰中的道 ... 11

第一節

中國先民信仰的道 ... 11

第二節

儒家與儒教的道 ... 14

第三節

道家與道教的道 ... 17

第三章

各宗教所說的道 ... 27

第一節

佛教的道 ... 27

第二節

基督宗教的道 ... 38

(10)

X

第三節

中國民間宗教的道 ... 41

第四章

一貫道的發展歷史 ... 49

第一節

一貫道的道統 ... 49

第二節

一貫道在大陸時期之發展 ... 55

第三節

一貫道近代發展 ... 57

第五章

一貫道的基本信仰 ... 63

第一節

三教合一五教同源 ... 66

第二節

理氣象三天 ... 76

第三節

一元十二會 ... 79

第四節

三期末劫與末後一著 ... 83

第六章

一貫道的道 ... 93

第一節

一貫道所傳的道 ... 93

第二節

道的四重意義 ... 96

第三節

三寶心法 ... 104

第四節

庶民化的道 ... 107

第五節

道的實踐 ... 110

第七章

結論 ... 115

第一節

各家各宗都有道 ... 115

(11)

XI

第二節

道的四重意義之印證 ... 117

第三節

以儒為宗 ... 125

(12)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一、 研究動機

在二十世紀初,一貫道還只是一個侷限在山東省西部的小教派,所建 立的佛堂寥寥無幾,比起具有相同淵源,同樣源出於黃德輝,但已發展成 全國性大教團的同善社、九宮道、卍字會和先天道等,真是小巫見大巫。 民國 14 年(1925)路中一逝世時,信徒只有約一萬多人。1 民國 19 年(1930) 張天然、孫慧明同領天命掌道接祖位為十八代祖之後,一貫道即迅速發展, 很快的向四方傳開,在短短十多年間,幾乎是傳遍整個神州大陸,成為全 中國最大的教團。2到民國 38 年國民政府退守臺灣時,其時信徒已成長至 估計有一千五百萬至兩千萬人。3 1950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後,一貫道在大陸可以說很快的又全部歸 零。不過,一貫道於民國 35 年(1946)初傳入臺灣後,馬上迅速發展,很 快的傳遍全島。但也旋即遭到政府的猜忌,被政府當局強迫停止活動解散 組織,並將其列為邪教,大力取締、壓迫。但禁制、抹黑和酷刑並沒有讓 一貫道停止傳道佈教,反而促使它在更小心隱密的狀況下,不斷的成長增 加信徒,4 並且形成各組線以單線領導各自發展的方式,逐漸茁壯,乃至成 為今日臺灣一貫道有十八組及六、七十個支線的局面。5 民國 76 年﹙1987﹚ 2 月 21 日,行政院正式宣布解除對一貫道的取締以後,一貫道更是快速擴 展成兩百萬人的教團,更將「道」傳向全世界,至今日全球五大洲八十餘 個國家,都可以看到一貫道常設性的道場在傳道。6據一貫道總會的估計, 1 北林著﹙2010﹚,《白陽道脈薪傳錄》,﹙台北市:明德出版社﹚,頁 50。 2 林榮澤著﹙2008﹚,《師尊張天然傳》,﹙台北市:蘭臺出版社﹚,頁 22。 3 北林著﹙2010﹚,《白陽道脈薪傳錄》,﹙台北市:明德出版社﹚,頁 37。 4 宋光宇著﹙1985﹚,《天道鉤沈》,﹙台北市:元祐出版社﹚,頁 9。 5 林榮澤著﹙2011﹚,《一貫道發展史》,﹙台北市:蘭臺出版社﹚,頁 306。 6 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2013﹚,《一貫道通識講義第一冊》,﹙新北市: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

(13)

2 現今臺灣大約有近三百萬道親,全世界有超過三千萬道親。7 回顧這一段歷史,一貫道可說是近代中國宗教史上的一朵奇葩,在它 不到百年(從 1930 年至 2016)的發展過程中,也和世界其他各大宗教在 發展的過程中往往會歷經的階段一樣,從殘酷無情且不斷的教難,一路攀 升到國家認可的合法宗教,進而更以臺灣為中心,向全世界傳播,不僅在 華人的社會中有相當的實力,更向外國人士介紹中華文化,吸引外國人士 皈依求道。8 是什麼原因讓一貫道有如此強韌的生命力?是什麼樣的優勢讓一貫 道能如此快勢成長? 是什麼樣的信仰讓一貫道的道親有如此堅毅的信念, 像一朵壓不扁的玫瑰,在如此嚴苛的環境下仍然昂首綻放? 是領導者的個人魅力所造成的吧?但是,一貫道在張天然逝世之後, 依然繼續成長,甚至在孫慧明逝世之後,一貫道更邁快脚步將道傳向全世 界。 是獨特的教義特別能撼動人心嗎?但細觀一貫道的教義不外「三期末 劫」、「龍華三會」、「普渡收圓」的末劫救世思想,這些東西在明清以降的 新興民間宗教幾乎都可看到,而這些新興宗教在歷史的洪流下,至今卻都 已消聲匿跡。 一貫道總是特別強調,他們所傳的是「道」,並不是「教」。而在一貫 道中,「道」更是有著無比重要的地位,加入一貫道的儀式叫作「求道」, 一貫道的修行過程講的是「學道」、「修道」、「講道」、「辦道」、「行道」、「證 道」,一貫道最強調的天命是由「道脈聖傳」而來。可以說,整個一貫道 都是圍繞著道為核心的,道貫通著整個一貫道,難道是尊貴的「道」造就 了今日的一貫道嗎?

二、 問題意識

事實上,「道」並不是一貫道的專利,在淵源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中, 道可以說是從夏商周三代以降,華人文化中最基本的核心價值。 頁 173。 7 編輯部 ﹙2015﹚,〈百十年的傳揚•三千倍的成長〉,《一貫道總會會訊第》,291 期,﹙新 北市: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頁 1。 8 宋光宇著﹙1996﹚,《天道傳燈》,﹙台北縣:三揚印刷企業有限公司﹚,頁 3。

(14)

3 儒家先聖先賢所描述的理想國,應該就是《禮運大同篇》中所說的: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然則,這個天下為公所行的「大道」,究竟是 什麼?至聖先師孔子也曾感嘆過:「道不行,乘桴浮於海。」9這個行不得 而要讓孔老夫子乘桴浮於海的道,到底又是什麼? 「文起八代之衰」10 的韓愈,是唐宋時期儒家文化中興的重要人物, 他在《師說》一文中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一句話, 千百年來,在華人知識分子中,幾乎可以說是人人耳熟能詳朗朗上口。不 過,關於「受業」、「解惑」,雖然也有著各種不同層次的認知與解釋,但 大致上尚不難了解;可是,說到「傳道」,到底所傳的是什麼道?也就是說, 道究竟是什麼?恐怕就沒有那麼容易理解了。11 另一方面,幾乎所有流佈於華人間的傳統民間信仰和宗教,都會勉勵 信徒要:「學道」、「修道」,也都會特別强調「學道」、「修道」的目標就是 要「成道」、「證道」,這裡所學、所修、所成、所證的「道」,到底又是什 麼? 甚至在外來的宗教,如基督教《聖經》中也說:「太初有道,道與上 帝同在。」12 這個從太初就與上帝同在的道,又是什麼樣的道呢? 當然,華人世界所最熟知的,一定是老子道德經中所說的這一句:「道 可道非常道」了。雖然每一個人都能朗朗上口,然則,這個不可道得的道, 可又是什麼道?恐怕就沒有幾個人能講得清楚了。 上述這麼多的道,大家也都說道,但是,到底大家所說的道都是些什 麼?道有很多種嗎?還是各家各宗所說的道其實都是同一個道? 而一貫道的道和這些道是同一樣嗎?還是一貫道的道更超越了這些各 家各宗的道?因為,一貫道總是強調,他們所傳的是「道」不是「教」,就 像一貫道的老前人白水老人13 所說的:「道為本,教為末;道為密傳,教乃 9 《論語•公治長篇》。 10 宋代蘇軾在所寫的韓文公廟碑中,稱讚韓愈云:「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所謂八 代是指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 11 韓愈《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生乎吾前,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但全文 依然沒有解釋道是什麼? 12 《新約聖經》,〈約翰福音〉第一章第一節。 13 白水老人即發一組的老前人韓雨霖,晚年自號白水老人。84 年﹙1995﹚ 農曆正月 26 日成道

(15)

4 公開;道乃救劫,教有教化;道乃應時應運,教乃常有常住。」也就是說, 一貫道是「道」,但也包容了「教」,明師一指是「道」,求道以後的言語 教化則是「教」。14 一貫道常引用:「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 教。」15 來說明:「道者為體,教者為用,如樹木根源為道,枝葉為教,故 曰五教同源合一理也。」16 所以道是根本,教是枝葉。 但是,一貫道的道真的超越各家各宗的道嗎?還是如攻詰一貫道的人 士所說的,一貫道的教義只是彯竊各宗各教之教義拼湊而成的雜牌貨?然 則,如果一貫道的「道」真的是如此不堪,又怎可能造就一貫道成為今日 道傳五大洲八十餘國的一大宗教?

三、 研究目的

是尊貴的「道」造就了今日的一貫道嗎?那麽,一貫道的這個「道」 到底是什麼?這就是本篇論文所要探討的首要問題;更進一步的,本研究 也想要釐清,一貫道的這個「道」又有什麼特別殊勝之處? 基於上述這兩個研究目的,又可以延伸出下列幾個問題須要解答: ﹙一﹚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可以說是最基本的核心概念,而一貫 道在這個傳統文化的沃土上滋長,一貫道的道,和華人傳統的道,以及居 華人文化主流的儒、道兩家的道,有什麼異、同,又有什麼淵源? ﹙二﹚ 一貫道是一個源出於華人傳統社會的民間宗教,他跟明清以 降風起雲湧的新興民間宗教,又有什麼關係與淵源?而這些新興宗教至今 都已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一貫道為何卻能夠茁長成今日傳布五大洲八十 餘國的世界性宗教? ﹙三﹚ 一貫道強調三教合一、五教同源,一貫道的道,和這些各大 宗教,又有著什麼樣的關係? ﹙四﹚ 一貫道像一朵壓不扁的玫瑰,在歷朝嚴苛的打壓下仍然茁壯 成長,他的教義有什麼特別啓迪人心的力量?能讓一貫道信徒如此虔敬的 信受奉行。 歸天。 14 郭明義著﹙1991﹚,《一貫道的修持觀》。﹙台北縣:正一善書出版社﹚,頁 60。 15 《中庸》第一章。 16 佚名著﹙1995﹚,《認理歸真》,﹙台北縣:正一善書出版社﹚,頁 4。

(16)

5

第二節 前人研究及文獻回顧

在進入此篇論文寫作之前,首先即是著手蒐羅與本研究問題有關的文 獻,先整理出較為重要和確實可用的資料加以整理並歸類。 但是,一貫道早期的公開資料甚為稀少,在這個時期,大多數兩岸學 者對一貫道的了解,主要都是参考大陸學者李世瑜在 1948 年時的人類學調 查報告《現在華北宗教》的內容而來。60 年代中期以後,台灣官方強力壓 制及取締一貫道,此時以中國佛教會為主,大量出版和刊登批判一貫道為 「白蓮邪教」餘孽的負面文章也開始出現。當然,這些帶有特定目的及極端 偏頗的文章,是無法作為参考的。 直到 1998 年,大陸學者出版《一貫道的內幕》,及 2002 年出版《民國 會道門》兩書,將 1949 年左右,大批的一貫道徒在當時中共公安部門所留 下的招供內容公開,才讓外界對於一貫道在民國時期的發展,有了較多的 資料可研究。當然,這種在嚴刑逼供下所取得的口供資料,筆者個人認為, 對其確實性與可靠性,研究的學者可能也還須再作一番取捨與判斷,不能 照本全收。 而臺灣早期在戒嚴時期,有關台灣地區宗教發展的研究都是根據很片 面的資料,比如學者瞿海源與姚麗香等人的研究17 ,大多是利用官方所提 供有關寺廟與教堂的統計數字來探究宗教變遷的趨勢,在研究上當然也面 臨到不少的局限性。18此一期間,基督教牧師董芳苑博士雖曾開風氣之先, 發表了一些關於一貫道的論述,但也流於浮光掠影無法深入,且謬誤頗 多。 直到 1983 年,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的學者宋光宇,出版了他為一貫道 辯正的《天道鈎沉:一貫道的調查報告》一書之後,台灣對一貫道的學術 研究才真正開啓了新頁,這本書可以說是一貫道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台灣的宗教發展與宗教研究,解嚴前後是一個很重要的分界點。大約 在民國 70 年﹙1981 ﹚到 75 年﹙1986 ﹚,雖然此時尚在威權政府體制之下, 17 崔海源、姚麗香著﹙1986 ﹚,〈台灣地區宗教變遷之探討〉,《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台 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 655~685。 18 鄭志明著﹙2011﹚,《台灣宗教的發展與變遷》,﹙台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頁 6。

(17)

6 但是隨著經濟結構的變遷和社會力量的逐漸釋放,政府已較難完全掌控宗 教的走向。因此,原本受到管制的本土宗教有如脫韁野馬般蓬勃興起,學 術界也開始突破政治禁忌深入民間信仰與民間宗教作調查研究。尤其是一 些被視為邪教的民間教派,在宋光宇、林萬傳、王見川、鄭志明、江燦騰 等人挖掘與探討之後,揭開了其神祕的面紗,提供學界不少正面研究的素 材,對於台灣宗教學術的研究在解嚴之後的蓬勃發展,注入了強勁的生命 力。19 民國 80﹙1991﹚到 90﹙2001﹚年代以後,外在的政治禁忌限制已經解 除,台灣的宗教學術研究乃開始活絡,對於各個宗教之豐富的文化內涵, 尤其是佛教各山頭、民間信仰與民間教派等領域,在理論與實務方面都有 了相當可觀的成就,讓台灣宗教的研究建構出了新思維與新視野。20 民國 77 年,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在解禁合法之後,推出《一貫道簡介》 一書,算是一貫道總會對外介紹一貫道的官方資料。84 年﹙1995﹚,由劉 心德、劉心玉兩人共同著作的《一貫維中》,記錄了一貫道各組線前人的 行道事宜,收錄大約二十多位前人的專訪。其後北林所編的《白陽道脈薪 傳錄》,算是目前道中最完整的人物傳記大集,書中除了簡單介紹早期歷 代祖師之外,還記錄了大陸時期多位前人的辦道故事,以及來臺傳道之師 母系十八組重要前人的經歷,為近期相當完整的一貫道人物傳記。21 宋光宇也在 85 年(1996﹚,再結合新的資料發表了《天道傳燈》一書。 學者鄭志明,也陸續發表了為數頗多且內容豐富的論述及著作。一貫道學 者林榮澤,利用大陸改革開放之後新編各地方志中關於會道門的記載,配 合大陸各省出版的文史資料,加上一貫道內部史料編成了《一貫道歷史: 大陸之部》及《一貫道歷史》兩部書,考證及記錄都頗為翔實,其後並陸 續撰寫《師尊張天然傳》及《師母孫慧明傳》等,著作等身。這些著作雖 然搜羅了為數頗豐的資料,但主要都著重於一貫道歷史的記述與建構,對 一貫道的道義及理論方面著墨並不多。 19 鄭志明著﹙2011﹚,《台灣宗教的發展與變遷》,﹙台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頁 7。 20 鄭志明著﹙2011﹚,《台灣宗教的發展與變遷》,﹙台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頁 9。 21 蘇桂弘著﹙2012﹚,《從一貫道、先天大道到彌勒大道》,﹙國立台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碩士論文﹚,頁 9。

(18)

7 而後起的一貫道學者鍾雲鶯,在深入一貫道的教義及理論後,發表了 一系列大量的論文,他所提出的個人創見,以「本」與「非本」來分析 一貫道道義及精神22 ,可以說是一大發明,頗有見地,成一家之言。但是, 也沒有對一貫道所說的道,提出直接的分析與解說。 近年來,一貫道各組線也有不少年輕人進入各大學研究所研讀進修, 他們針對一貫道領域各專題所作的研究,提出了甚多精闢的學位論文,也 提供了相當豐富的素材。不過,這類論文大都偏向只針對一貫道的一些個 別現象作研究,並未對一貫道的道義理論作較深入的探索。 至於,關於華人傳統固有文化及各大宗教的資料,在坊間各大書店及 圖書館,倒是很方便的可以找到很多大師級的著作來参考。 因此,要真正深入探索一貫道的道,必然要從一貫道道中的各種經典、 乩書、聖訓來尋求答案。這當中,民國 30 年﹙1941﹚農曆潤 6 月 15 日批 示的《皇母訓子十誡》及民國 26 年﹙1937﹚頒訂的《一貫道疑問解答》是 最具参考價值的。因為這兩本書,取材最廣泛,對「道」的論述及架構相 對比較圓融與完整。當然,北海老人王覺一的《理數合解》,更是不能不 参考的著作。 2013 年間,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發行了《一貫道通識講義》套書,總 共五大冊,就一貫道的各層面,擧凡道義、歷史、修持等等,都有較完整 且全面性的介紹。這些內容,對本論文的完成,提供了相當大的助益。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本篇論文主要採文獻研究法,因此,將廣泛研讀前輩學者們有關一貫 道的論文及著作,参考其見解及其所描述並解釋之一貫道之道所蘊含的意 義,期能認識一貫道的義理及特色。當然,一貫道道中流傳的經典及文獻, 更是了解一貫道本身對道的解釋及含義必不可少的資料,透過這些文獻及 經典的剖析及整理,才能對一貫道所傳的這個道,到底是什麼道?架構出 22 見鍾雲鶯著﹙2006﹚,〈論一貫道「本」與「非本」之思想的解經模式:從《論語》的幾則解 釋談起〉,《世界宗教學刊》,第 8 期,嘉義縣: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鍾雲鶯著﹙2008﹚, 〈「本」與「非本」論一貫道解讀儒家經典的思考模式〉,《基礎雜誌》,第 240 期,台北市: 財團法人基礎道德文化基金會。

(19)

8 一個清楚的認識及輪廓。 要深入了解一貫道,對其歷史與源流作完整的研究,當然也有其必要。 這一方面,研究者大量参考了林榮澤的數本鉅著,也對照了宋光宇及北林 的著作和劉心德、劉心玉的《一貫維中》。 至於教義與義理的研究,筆者主要依據《皇母訓子十誡》及《一貫道 疑問解答》所提供的第一手資料,另外,也大量採用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 發行《一貫道通識講義》的官方說法。在一些個別的專題上,也参考不少 相關之博碩士論文的見解。 此外,從一貫道的演化歷史中,我們知道,一貫道的教義內涵主要是 以十五代祖王覺一在其著作中所建立的體系為基礎,且是以儒家思想為根 本所架構的。本篇論文也希望,能透過深入一貫道的聖訓經典,梳理出王 覺一所架構的一貫道核心教義與儒家思想的關係,進而確認一貫道以儒家 思想為本的特質。 最後,在剖析一貫道經卷及参考上述的眾多論著後,本論文更將提出, 研究者對一貫道所傳之道獨家的個人看法及詮釋,尤其是「道」的四重意 義,再將各家各宗的道拿來與這四重意義佐證及對照。

第四節 論文架構

本篇論文共分為七章,其架構及各章的內容簡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 首先闡明本篇論文之研究動機,並提出問題意識與研 究目的,也約略介紹了前輩學者對此一領域的著作與研究成果,再說明研 究方法及簡述論文之架構。 第二章 華人傳統信仰中的道 一貫道之道最早的源流,乃是承襲自 華人傳統信仰中的道。因此,本章先從華夏先民對「天」、「帝」與「道」 的信仰,來了解古代先民信仰中所說道的觀念。接著介紹華人本土發展出 的信仰,包括儒家與儒教和道家與道教,說明他們對道的詮釋和歷史演 進。 第三章 各宗教所說的道 世界其他各大宗教也都有談到道,本章探 討佛教、基督宗教所談的道到底是什麼意義。至於禪宗,雖是佛教八宗之

(20)

9 一,但禪宗是個已經徹底中國化的佛教,與原始佛教有其本質上的不同, 所以,也單獨提出來討論。而明清以來的民間秘密宗教,跟一貫道有著非 常緊密的淵源,也有必要在本章先作個瞭解,如此,在探究一貫道的道時, 脈絡會更清楚。 第四章 一貫道的發展歷史 要瞭解一貫道的道,當然必須先瞭解一 貫道的歷史,才能瞭解一貫道所傳的道到底是怎樣一個來龍去脈,而道在 這個歷史進展的過程中又有怎樣的傳承和演變。本章先說明一貫道的道統, 再就九祖黃德輝以降,事蹟比較具體的各位祖師,及一貫道大陸時期和近 代在臺灣的歷史,作個簡要的介紹。 第五章 一貫道的基本信仰 本章就一貫道的基本的信仰內容先作 個初步的認識,再進一步就建立一貫道道義的宇宙觀與末劫救贖觀這些理 論基礎,作更深入的瞭解與探討。 第六章 一貫道的道 本章就前面幾章的討論,從一貫道的觀點,對 一貫道所傳的道,作深層的解析。然後,再提出研究者的心得及體悟,將 一貫道的道,分成「道之體」、「道之用」、「道之相」、「道之聖」四重意義 加以闡釋。 第七章 結論 本章綜合全篇論文所提出之各家各宗的道,總結解釋 一貫道的道。再更進一步的,以各家各宗的道,來相對照並佐證研究者所 提出一貫道之道的「道之體」、「道之用」、「道之相」、「道之聖」這四重意 義。最後,清楚的瞭解並認知,一貫道的道,主要是傳承自中華傳統文化, 並兼容含攝了儒、釋、道三教的成分,且是以「儒家為宗」的。

(21)

11

第二章 華人傳統信仰中的道

兩千多年來,華人傳統的文化思想主要是以儒、釋、道三者為主要成 分,而在這三者當中,儒家學說歷來都較受到帝王統治階層的特別重視與 利用,儒家可說是中國歷朝欽定的正統思想。而佛教雖然是一個外來宗教, 但其義理深邃,不分官宦士人乃至庶民,信仰者眾多,影響也很大。相對 來說,道教好像看起來不如儒佛兩家,但是,道教是從中國廣大庶民社會 生活當中產生的宗教,對中國文化各個方面的影響,其實是更全面且深入 的,只是他滲入百姓日常生活當中,所以較隱而不顯。 而不管儒、佛或道,這三者卻又一致都說起「道」來,甚且也都將道 奉為最極致的目標。 從文字上來講,道字的本義其實指的就是道路,《說文解字》說:「道, 所行道也。從辵,從首。一達謂之道。」23 「道」從字面上說,就是我們 所行走道路的意思,所以,道字從「辵」﹙辵即走,亦即辶旁﹚和「首」 字,道就是首先的、首要的最主要的路的意思。但到了周朝的春秋時代, 道卻有了全新且更豐富的意義。

第一節 中國先民信仰的道

雖然到目前為止,我們對上古華人的宗教活動,所知仍然相當有限, 但是中華文化如此悠久長遠,我們的華人老祖宗必然早已經有了某種原始 型態的信仰存在,這應是毋庸置疑的。而從宗教學的研究,也不難理解, 人類原始的宗教信仰應是在氏族部落生活中自然產生的,所以,這種信仰, 沒有那一個人可以說是宗教的創造者,而宗教與原始的氏族制度也是結合 一起的,它既是宗教,也是氏族部落制度的本身,宗教觀念與全體社會生 活是混而為一的,宗教的崇拜儀式也是部落全體人員共同参與的活動。24 從殷商時代開始,因為有了甲骨文留下文字記錄,讓我們得以了解商 民族的宗教信仰。商民族信仰的神明大致有三類,就是:「帝或上帝」、 23 見《說文解字》卷三〈辵部〉1204 條:「道」。 24 馮佐哲、李富華著﹙1994﹚,《中國民間宗教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頁 5。

(22)

12 「自然神祇」與「祖先神」,這三類神明是同時並存的。25 商民族相信, 有一位神居於天之上,祂主宰自然界與人事界的命運。商民族認為這一位 在天上的至上神,具有人格與意志,他們稱呼祂為「帝」或「上帝」26 。 另外,在天上還有太陽神、月神、星神、風神、雨神、雪神等等的神,此 外,還有死後昇於天而在「帝」左右的先王先公等等,在地上也有山神、 河神、灶神及鬼等。因此,我們可以理解,華人自古就是多神教的信仰, 後來的道教或許就是承繼了此一多神信仰的傳統。27 商人認為,帝是至高的神,能賜與人豐富的收成,助人贏得戰爭。而 逝去的君王祖先會在帝左右,能夠向帝進言,君王本人則能夠與這些祖先 溝通。因此,商朝的王權雖直接來自於祖先,但一切權柄的終極來源仍然 被推尊於「帝」。28 「天」的觀念在中國起源也很早,根據周朝初期的文獻《詩經》、《書 經》來看,三代之前,中國古人就已相信,「天」是人類的造生者與世界 的創造者。《易傳》繼承這一觀念,並進而以乾坤與陰陽的原理來說明宇 宙及萬物生成的過程。譬如:「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至哉坤 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29 「天道」一詞則是緊隨著「天」或「天帝」觀念之後才出現的,在《左 傳》與《國語》二書的記述中,已可見到「天道」或「天之道」的觀念, 但這種「天道」仍帶有濃厚的初民原始的宗教色彩。 從上述的這些古代典籍,我們可以看出,在古代華人先民文化中,已 經認識到有一個形而上的存在,此超越世間現象界之形而上的東西,或名 為帝,或名為天,或稱為道。30 再由周初文獻《詩經》、《書經》來看,「天」與「帝」常常是可以 互換使用的,也因此,這兩者就有了共同的含意,「天」與「帝」都代表 著同一位至高至上的主宰。 25 傅佩榮著﹙2010﹚,《儒道天論發微》,﹙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 5。 26 傅佩榮著﹙2010﹚,《儒道天論發微》,﹙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 14。 27 林榮澤著﹙2007﹚,《道與教》,﹙台北市:圓晟出版社﹚,頁 79。 28 傅佩榮著﹙2010﹚,《儒道天論發微》,﹙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 8。 29 傅佩榮著﹙2010﹚,《儒道天論發微》,﹙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 185。 30 傅佩榮著﹙2010﹚,《儒道天論發微》,﹙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新版序頁 6。

(23)

13 (一﹚、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詩經•大雅》 (二﹚、天生烝民,其命匪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 (三﹚、君惟乃知民德,亦罔不能厥初,惟其終。《書經•君爽》 上述這些句子告訴我們:「天生萬民」,中國古人相信天為萬有的來 源,而人類生命的初始也是如此。 中國古人也認為,天雖是世界的真正主宰,但基本上,天是大公無私 的,而君王本人雖是受自天之所命,故君王常自稱天子,但是君王為了維 持他的天命,則必須滿足上天對大公無私及絕對正義的要求。所以,君王 若不修德,則上天將會剝奪其天命而令其他有德者取而代之,故商乃代夏、 周乃代商,因此可知天命不是永久的。 然而,這個觀念到了後期就慢慢改變了,天子的天命逐漸變質成君王 特權的名稱,是用來要求官吏百姓順服用的。君王既忽略了天命的道德正 義要求,天的概念就趨於沒落了。對這一點,方東美先生有極其正確的評 論,他說:「暴君殘虐,彼等雖口口聲聲假借『天命』之名,實則往往皆 背其道而行。」人民對天的態度也因此逐漸轉變,天一旦喪失神性正義的 性格,就淪為只是命運或蒼天的代名詞而己,31 天也因而喪失了其值得尊 敬的地位。因此,隨著西周王室的沒落,到了春秋時代,天已喪失了它原 來所具有的尊貴地位。 中國古代天的觀念既發生了如上所述的重大變化,因此,孔子以後開 始採用「天道」來代表原來那超越性的「天」,天道乃成為人間道德價值 的最後根源。「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32 正可以看出孔子對 「天道」的虔敬和鄭重。33 而道這一詞,更是普遍的在先秦諸子百家學說思潮中出現,道成為諸 子百家共同使用的一個概念。先秦諸子百家中的儒、墨、道、陰陽諸家都 31 傅佩榮著﹙2010﹚,《儒道天論發微》,﹙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 71。 32 《論語•公冶長篇》,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 也。」 33 傅佩榮著﹙2010﹚,《儒道天論發微》,﹙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余英時序 頁 2。

(24)

14 曾將自己的理論與方法稱之為道,道也成為從周朝開始秦漢以後,中國學 術史上最為核心的概念。34

第二節 儒家與儒教的道

「道」的原義是指人所行之路,至於「天道」一詞,大約是春秋時代 儒家才開始使用的名稱,《左傳》與《國語》就曾出現「人之道」、「國之 道」、「天之道」,或者僅稱「道」這樣的術語,如《左傳》記載,子產說: 「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這裡可以發現,道已具有道 德含意,也就是說,所指的道是正當之道或應行之道。35 很多人都認為儒家是一種倫理道德系統,不能算是宗教,但是也有學 者認為,儒家具有其他宗教所有的一切功能,當然也可以說是一種宗教。 36 尤其,由於儒家的敬天崇祖的文化教誨,在民間就形成了類似宗教的「儒 教」。37 而儒教信仰的神明也大多源自於聖賢崇拜,將人對功臣、名將與聖 人的崇敬轉而為對神明的崇拜,再與祖先崇拜合流,氏族的先人也就由於 他的豐功偉業乃轉化為神明了。受儒教的影響,官方或民間也多建有文廟 與武廟,文廟主祀孔子,武廟早期主祀周公,清朝以後主祀關公,38 就是 一個例子。 要了解儒家﹙儒教﹚,最可靠的材料當然是《論語》一書,《論語》 並不是一本系統性的著作,《論語》係孔子與弟子、時人的問答內容,間 有弟子相互言說,或者直接聽聞孔子的言語,因此是簡短對話雜有扼要評 論的合輯。孔子在世時,門人各自記錄,夫子過世後,弟子們共同編輯而 成《論語》一書。全書二十篇,近五百章經文,文字簡要,章章獨立。這 些對話與評論主要是一種對人的道德要求,每一個人都應該進德修業,進 德修業的目標是要達到一種完美的境界,而這個進德修業所成的完美程度, 就是《論語》中隨處可見到的「道」。 34 孫亦平著﹙2008﹚,《道教的信仰與思想》,﹙台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 4。 35 傅佩榮著﹙2010﹚,《儒道天論發微》,﹙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 99。 36 李雅明著﹙2008﹚,《科學與宗教:400 年來的衝突挑戰與展望》,﹙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股份有限公司﹚,頁 85。 37 鄭志明著﹙1998﹚,《神明的由來臺灣篇》,﹙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頁 130。 38 鄭志明著﹙1998﹚,《神明的由來臺灣篇》,﹙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頁 131。

(25)

15 在《論語》中,「道」佔有著最重要的地位與份量,論語中提到道的 地方無法勝數,其中較常被引用的有: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 「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 「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 也。」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 子憂道不憂貧。」 《論語》蘊含了孔子一生的思想,從這些不相連屬的經文中,我們能 夠了解孔子的學問體系,而「道」就是孔子一生講學的中心,所以《述而 篇》中,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孔子心響往之 窮其一生的志業就是道。 道,《說文解字》云:「所行道也」,道是人所應該走的道路。但孔 子所說的「天道」,則是指自然萬物所依循的一定規則。是以,孔子說: 「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誰進出房屋,而不必從門戶進出呢? 同樣的,人立身處世行事,怎能夠不經由「道」呢?孔子所說的「四時行 焉百物生焉」及「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都是對這個天道的描述。 上面摘引的這些篇章中所說的「道」,到底是什麼呢?《繫辭傳》說: 「一陰一陽之謂道」39、「天之道,曰陰與陽」,並引用孔子的話:「形而上 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可見儒家是認同:「道者,陰陽變化之理也。」 39 《繫辭》:「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26)

16 張載《正蒙誠明篇》也說「陰陽合一存乎道」。在這裡,道即是自然變化、 宇宙運行的規則,是超乎人的,是《繫辭》中所說「陰陽不測之謂神」的。 《繫辭傳》又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經集註》同樣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者,道也,兩儀者, 陰陽也,陰陽一道也。」萬物變化均由太極,再化成兩儀、四象、八卦, 而在《易經》中「太極」與「道」字是相通的,所以萬物皆是由道而生的。 《大學》也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物 之本末,事之終始,皆蘊含著道之作用。 《中庸》一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中庸》主旨在闡明人性與天 道相通的理論根據,更把道推到了極致,所以《中庸》說:「道也者,不 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40 宋儒為了將儒學推尊為最高地位,特別將《論語》、《大學》、《中 庸》、《孟子》合為《四書》,再將孔子推崇到聖人的極致,認為孔子就 是道的化身。 在儒家看來,道的應用,須立基於內在之道,而內在之道,不離性與 天道,與心性是密不可分的。《中庸》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性是天性,人人與生俱來,人人皆有,心若能依循此天性,則是有道之人, 有道之人,心念不會落入旁門左道。所以「朝聞道,夕死可矣」,也就是 說,生而為人,心心念念果真能與道契合,即使生命就此結束,也已了無 遺憾了。 唐代時,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所強調的「文以載道」,唐代柳宗元「文 以貫道」,北宋歐陽修「文以明道」,所指的都是這一個道。 韓愈也解釋:「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 藉著「居仁由義」的行為,透過人道的修持,而達到道的境界。當代學者 牟宗三先生講得很清楚:「孔子講倫理道德,大家都知道,但孔子的目的 不僅僅如此,孔子是要透過人道以達天道,天道之宗旨就是這樣。」41 綜上所說,儒家認同:「道者,陰陽變化之理也。」道是形而上的, 40 《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41 楊福榮著﹙2014﹚,〈談一貫道的信仰﹙一﹚〉,《一貫道總會會訊》,第 279 期,﹙新北市: 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頁 17。

(27)

17 是宇宙運行、宇宙誕生、自然變化的一切法則,道也是萬物之所以存在的 根本。道賦在於人則是天命之性,道是不可須臾離的。因為道既是宇宙整 個的存在,道也是宇宙森羅萬象一切事物的根源,所謂:「放之則彌六合, 卷之退藏於密。」42 而人在宇宙中,乃是秉天命之性的道才所以存在的。

第三節 道家與道教的道

在道家哲學中,道更具有著獨特的地位,道代表著萬有的本原,宇宙 的實體,或可說是世界的本體。在道的意義上,道家的老祖師老子體悟最 為深切,老子唯一留下來的思想結晶《老子》一書﹙又稱《道德經》﹚, 其中就對道提出了新穎與突破的解釋。後來繼起的莊子,沿著老子的道路 前進,更是把道發揮的淋漓盡致。 道字本來的涵義是道路,指人或物所取的途徑,當做為動詞使用時, 道字則意指「指示」或「引導」,由指示與引導再延伸為「原則」、「真 理」、「理性」、「方法」等等含意。43

一、 老子的道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老子超越所有的前代思想家,賦與道一個 全新的意義,他的道是代表宇宙的普遍根源。因此,老子的道是一個形上 學的概念,在現代的中文,甚至是近代的語言裡,都找不到一個確切的語 詞能夠完全的表達或定義老子所說的道。44 所以,老子才在《道德經》開 頭第一句話就寫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王弼45對此 的解釋是:「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 可名也。」 《道德經》也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是 說,人的法則在地裡頭,地的法則在天裡頭,天的法則在道裡頭,而只有 42 《中庸》子程子曰:「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 則退藏於密。」 43 傅佩榮著﹙2010﹚,《儒道天論發微》,﹙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 238。 44 劉孝敢著﹙2002﹚,《道教》,﹙台北市:城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 37。 45 王弼(226 年-249 年﹚,字輔嗣,三國時代曹魏山陽郡人,經學家,哲學家,魏晉玄學的主 要代表人物之一。王弼曾任尚書郎,少年有文名,曾為《道德經》與《易經》撰寫註解。

(28)

18 道的法則是自然的、本源的。這裡所謂自然,就其本身言,是自己存在, 自己如此,不加人為的。46 這個「自己存在自己如此」的「自然」,就像 基督教《聖經》裡也說到的「自有永有」的萬物「本源」。 因此,老子所說的道是統合萬有的終極概念,是整個存在界、森羅宇 宙的本源。老子描寫宇宙的創造過程時,刻意以「天地」並稱,然後說: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這個先天地而存的太初之物即名為道47 ,道是自本自根的自因之物:「吾不 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48不知道它生自何人、生自何時,所以說道是「先 天地生」。道是唯一的自存與自足之物,因此萬物的存在都必然溯源於它。 所以,天地有其「根」49 ,萬物有其「母」50 ,皆指道而言。51 老子以道為形 上學的代表符號,用以指稱萬物的本源與最終的實體。至於道實際創生萬 物的過程,老子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52

二、 道教的道

漢代開始,有些所謂道家者流(實際上就是求仙採藥的方士),其中 有很多人依附老子以自抬身價,因此使得老子乃日趨神格化,最後老子竟 成了道教的始祖。也因為方士們的依附,道家也漸漸走向宗教之路,到了 東漢末年,宗教色彩更為濃厚,老子便被尊奉為神了。 因此,學者都認為,道家有兩種型式:道的哲學(道家﹚和道的宗教 (道教﹚。道家哲學在西元前五世紀到西元前二世紀之間(戰國時代至西 漢前期﹚,與儒家及法家互相競爭又互相融入,而道教則是中國土生土長 的特有宗教,在西元三世紀之後,常與佛教及儒教並稱為「三教」。53 46 鄧新恭﹙2011﹚,《莊子寓言中的人生哲學》,﹙華梵大學:哲學學系碩士論文﹚,摘要頁。 47 《老子》,第 25 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 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 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48 《老子》,第 4 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 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49 《老子》,第 6 章。 50 《老子》,第 1 章。 51 傅佩榮著﹙2010﹚,《儒道天論發微》,﹙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 228。 52 《老子》,第 42 章。 53 劉孝敢著﹙2002﹚,《道教》,﹙台北市:城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 20。

(29)

19 道教是一個創生於中國本土的宗教,自東漢創立至今,已經存在了近 二千年。道教的思想淵源可以說是「雜而多端」,因為道教在形成和發展 過程中,大量吸收了中國龐大的傳統文化,而古代的鬼神崇拜和巫覡活動 也是道教的思想淵源之一。54 這些鬼神巫覡夾雜的信仰和民俗,先是韞釀 出了鼓吹長生成仙之術的方士,流傳到戰國中期,又吸收了陰陽五行學說。 同時,附會黃老思想55 的方士求仙方術和神仙信仰也發展起來,這些神仙 方術後來演化為道教修煉方術,後期道教中的丹鼎派與神仙崇拜和方士即 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56 道教誕生於中國社會,可算是華人的民族宗教,但道教的創立過程與 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卻很不相同。它沒有一個相對明顯的創教時期, 像釋迦牟尼的創立佛教、耶穌基督的創立基督教、穆罕默德的創立伊斯蘭 教等。因為道教的建立是一個緩慢而漫長的過程,所以對於道教創立的時 間也就有著各種不同的意見。有的認為,秦漢的方士活動即所謂「方仙道」 就標誌著道教的建立;有的認為,要到魏晉葛洪等人出現才算道教形成。 但大多數學者大致都認為,漢末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現,可算是中國道 教的正式創立。57 東漢順帝漢安元年(西元 142 年),張陵(又名張道陵)自稱由老子 親授《太上三天正法經》、《正一盟威妙經》,並命他為「三天法師正一真 人」,因此乃奉老子為教主,在今成都的鶴鳴山創立道教,道徒奉張陵為 化天行道之師,稱張天師。於是訂立教規,造作符書,為人治病以招徠徒 眾。凡入道教的人必須納米五斗,所以有「五斗米道」之稱,它的正式名 稱是「天師道」,這是道教的第一個教派。到漢靈帝時,鉅鹿郡人張角, 根據太平經創立「太平道」,「太平道」並未奉老子為始祖。58 起始於東漢末年的這兩個教,「太平道」與「五斗米道」,都是中國古 代巫術活動的大雜膾,揉合了神仙、方術、讖緯與黃老學說,再加添傳統 54 劉精誠著﹙1993﹚,《中國道教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頁 1。 55 「黃」是指黃帝,「老」是指老子。 56 劉精誠著﹙1993﹚,《中國道教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頁 3 至 5。 57 劉精誠著﹙1993﹚,《中國道教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頁 27。 58 林榮澤著﹙2007﹚,《道與教》,﹙台北市:圓晟出版社﹚,頁 82。

(30)

20 的巫覡之術,諸如祈雨、厭詛、捉鬼、符水治病等法術而成。59 因此,道 教是一個多神教,它既祭祀祖先,又祭祀神靈,把諸多的鬼神精靈都收攬 入其中。 與其他宗教比較不一樣的,道教其實並不大關心死後的生活。相較於 其他宗教,道教的獨特之處,主要在於追求長生不老和肉體的不朽,因此, 它具有較強的世俗特徵。60 道教是以 「得道成仙」為基本信仰的,很多道 教的修練者,一輩子都在努力從事奇方異術的探究,希冀能修練成仙,達 到長生不死的目的。 東晉初年,道教大師葛洪﹙西元 283 至 363 年?)進一步結合神仙說 與道術的理論,著《抱樸子》一書,並以煉丹服藥的學理,來附會易、老, 將玄學與道學、方術與金丹、丹鼎與符籙、儒學與仙學都融為一體,為江 南道教奠定了教理的基礎。61葛洪關心的是煉丹而不是傳道,道教從民間 宗教發展成為上層階級喜好的宗教派別,主要就是因為煉丹求長生不死, 葛洪是一個關鍵人物。62 葛洪自稱抱朴子,他留下的書《抱朴子》,分《內 篇》二十卷和《外篇》五十卷,《外篇.自敘》說:「其《內篇》言神仙、 方藥、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邪卻禍之事,屬道家;其《外篇》言人 間得失,世事臧否,屬儒家。」反映出作者以神仙養生為內,以儒術應世 為外的思想與修煉方法。63 除了葛洪,寇謙之﹙西元 365 至 448 年﹚也是道教體系化過程中的一 個重要人物。寇謙之對改革道教的最大貢獻,是戒律及齋儀的制度化,透 過官方的支持,寇謙之重新組織及系統化道教的戒律和齋儀。戒律的形式 仿自佛教,而其內容則來自儒家,包括忠、孝、仁、義等等。寇謙之修訂 道教的齋儀,把道教的齋儀區分為祈願、超渡、禳災、解厄等等,每一種 齋儀都規定了相應的儀式。從此道教開始成為正統的、有制度的宗教。在 歷史上,寇謙之改革後的道教被稱為「新天師道」或「北天師道」。64 59 鄭志明著﹙1990﹚,《台灣的宗教與秘密教派》,﹙台北市:臺原出版社﹚,頁 70。 60 劉孝敢著﹙2002﹚,《道教》,﹙台北市:城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 21。 61 張夢逍編著﹙2013﹚,《圖解道教》,﹙新北市:華威國際事業有限公司﹚,頁 23。 62 劉孝敢著﹙2002﹚,《道教》,﹙台北市:城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 77。 63 葛洪原著,顧久譯注﹙2006﹚,《抱朴子內篇》,﹙台北市: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頁 8。 64 劉孝敢著﹙2002﹚,《道教》,﹙台北市:城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 91。

(31)

21 由上述道教的演進可以看出,道教的內容十分龐雜,大致是在三種原 始宗教意識的基礎上演化而來:一是鬼神崇拜,二是神仙之說和方術,三 是黃老學說中的神秘主義要素。65 而在這型塑的過程中,道教也保存了甚 多原始宗教的特點,一、龐大的神仙群,反映著萬物有靈的原始崇拜,二、 多種的道術,反映著蕪雜的上古巫術內容,三、繁複的儀式,四、道士一 如巫覡壟斷了人神溝通的權力。66 因此,道教的義理結構也大概可從三個方向探討,一:是尊崇道家經 典的哲學思想﹙多為知識份子繼承﹚,二:是追求長生和崇尚養生方術的 神仙信仰﹙以貴族帝王為主要信仰對象﹚,三:是講求禳災除病、符籙醮 儀的道法技術﹙多傳播於民間﹚。這種結構的形成,應該是東漢中晚期以 後,承續原始信仰而來的禳除醮儀為基礎,再吸收秦漢神仙信仰,並於三 國魏晉時不斷朝上層發展,終於在魏晉南北朝由知識份子逐漸建立起的宗 教神學理論。67 西漢末東漢初,佛教傳入中國,到了東漢末年時,經過一百多年的活 動後,佛教此時已經有了較大的流傳和發展。佛教有其自己的一套和中國 傳統思想不相同的教義教規,更有一套禮拜、實行、齋戒的儀式,還有僧 團組織,這些都給了中國方士很大的啟示,也給他們樹立了一個榜樣。所 以道教徒一面攻擊佛教,譴責其不孝絕後,又提出什麼「老子化胡」68的 故事,用以打擊佛教,抬高道教;另一方面,卻又從佛經中,吸取其因果 報應、輪迴、劫運、慈悲等教義來充實自己。後來道教的很多齋醮儀式, 其實都是模仿佛教而產生的。69 佛道二教在中國幾乎在漢末同時興起,兩 者既互相排斥,卻又互相依存,結果是共同都得到發展。唐、宋以後,道 教對於教主太上老君(老子),也仿照佛教教主如來有三身的說法,老子 便變為一炁化三清,成為玉清、太清、上清三身。70 65 張夢逍編著﹙2013﹚,《圖解道教》,﹙新北市:華威國際事業有限公司﹚,頁 14。 66 李雅明著﹙2008﹚,《科學與宗教:400 年來的衝突挑戰與展望》,﹙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股份有限公司﹚,頁 67。 67 鄭志明著﹙1997﹚,《西王母信仰》,﹙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頁 323。 68 自東漢以來,即有老子化胡之說。約於東晉時,首部《老子化胡經》成書,傳說是西晉道士王 浮所偽作。《化胡經》記述老子入天竺變化為佛陀,教胡人為佛教之事,成為道教徒攻擊佛教的 依據之一,藉此提高道教地位於佛教之上。 69 劉精誠著﹙1993﹚,《中國道教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頁 29。 70 南懷瑾著﹙2012﹚,《禪與道概論》,﹙台北市: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 188。

(32)

22 當然,道家學說仍然是道教最重要的思想淵源之一,老子既被認為是 道教的創始人,又被放到道教神譜裡當做神而受到崇拜,其他道家人物如 莊子和列子便也都如此。道家哲學的典籍也因此轉變成了道教的經典,《道 德經》被稱為《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真經》,《莊子》被稱為《南華真經》, 《列子》被稱為《沖虛至德真經》,《文子》被稱為《通玄真經》。道教 的早期著作《太平經》和其他典籍,也都自稱起源於老子的傳授。道教當 然也從道家哲學中吸取了許多概念和觀念,如「道」、「氣」、「天」、 「德」、「自然」、「無為」、「坐忘」和「真人」等等。在道教的經典, 諸如《太平經》、《抱朴子》以及後來的著作中,引自《老子》或《莊子》 的文句和概念隨處可見。71 道家與道教當然還是有所分別的,道家是指先秦的老莊思想,屬於哲 學,而道教通常則指神仙道教,屬於宗教。雖然如此,兩者在精神上確有 一脈相承之處。有學者就主張,道教是道家思想的繼續和延展。72 道教自 創立後即奉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教徒必須誦習的主要經典。道教 闡述的道本體之性質,主要也是承自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萬物。」之說,以道為萬物的本原和創造者。早期道經「太平經」也說: 「夫道何等也?萬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天地大小,無不由道 而生者也。」73所以,我們討論道教,還是不能離開道家。

三、 莊子的道

老子之後繼起的莊子,更是把道發揮的淋漓盡致。關於莊子的歷史記 載頗少,他生前默默無聞,死後也很長一段時間乏人問津,家世淵源、師 承關係、生卒年月均不甚明瞭,大概生於西元前 369 年之後,死於西元前 286 年之前的戰國中期。在戰國時期的人物之中,除了荀子在《解蔽》中 有「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一句批評的話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的評論留傳 下來,甚至同時期的《孟子》對他也隻字未提。後世瞭解莊子生平,主要 還是通過《史記.老莊申韓列傳》及《莊子》一書。74 但是,莊子卻是老 71 劉孝敢著﹙2002﹚,《道教》,﹙台北市:城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 33。 72 林榮澤著﹙2007﹚,《道與教》,﹙台北市:圓晟出版社﹚,頁 81。 73 呂志鵬著﹙2002﹚,《道教哲學》,﹙台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頁 24。 74 鄧新恭著﹙2011﹚,《莊子寓言中的人生哲學》,﹙華梵大學:哲學學系碩士論文﹚,頁 12。

(33)

23 子之後最為傑出的道家思想家75 ,莊子在繼承《老子》理論的基礎上,更 進一步豐富了道的內涵,並將道家天人合一、萬物共生的思想推展到了一 個新的境界。 《莊子》一書應該在先秦時期就已成書,漢代時,《莊子》有五十二 篇十餘萬字,這種五十二篇的版本到魏晉時期仍然常見。至於我們今天所 看到的三十三篇約七萬多字的《莊子》,是經西晉時郭象刪訂並流傳下來 的。76 並且,今本《莊子》中,既有莊子本人的作品,也有其後學的作品。 《莊子》分為三個部分:《內篇》、《外篇》和《雜篇》,學者對這些篇 目的作者和年代也有不同的意見。一般認為,《內篇》基本上是莊子寫的, 《外篇》和《雜篇》是其追隨者所寫的。77 許多的學者認為《雜篇》中的 《讓王》、《盜跖》、《說劍》、《漁父》這四篇是後人偽作,但此說並 無定論。不過,大部分學者都認為《雜篇》的最後一篇《天下》是全書的 壓軸,也是研究先秦學術思想史的必讀之作。78 因為《天下》篇縱論天下 思想,評述諸子百家,堪稱為學術思想史上的開山之作。79 《莊子》一書是道家除了《老子》之外,另一部最重要的經典作品, 裡頭也到處闡述道的概念。莊子接受了老子對道的概念,並且賦予它一個 更清楚的面貌:「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 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80 莊子認為道是自然之原理,也是萬物的法則。莊子無疑也肯定道在造 生萬物方面的角色,像「生天生地」81 、「形非道不生」82 、「道與之貌,天 75 但也有學者並不認為老子與莊子同為道家,學者李杜就認為:「只根據莊子書中某些非儒、譏 仲尼與反傳統的話與老子的精神相合,或見莊子說道的觀點與老子相似,莊子並有不少推尊老聃 的話,即以他們同為道家。並以老子為道家的始創者,莊子為紹述者。但事實上莊子非儒、譏仲 尼與反傳統與老子的觀點並不相同,他對天與道的觀念亦與老子不同。」參見李杜著﹙1985﹚, 《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頁 142。 76 鄧新恭﹙2011﹚,《莊子寓言中的人生哲學》,﹙華梵大學:哲學學系碩士論文﹚,頁 15。 77 劉孝敢著﹙2002﹚,《道教》,﹙台北市:城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 45。 78 傅佩榮著﹙2013﹚,《消遙樂傅佩榮談莊子》,﹙台北市: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頁 16。 79 王邦雄著﹙2013﹚,《莊子內七篇外秋水雜天下的現代解讀》,﹙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 有限公司﹚,頁 463。 80 《莊子》,〈大宗師〉。 81 《莊子》,〈大宗師〉。 82 《莊子》,〈天地〉。

(34)

24 與之形。」83 。但是,莊子更說明,道是「自古以固存」,「先天地生而不 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84 道是最原初的存在。 道更是遍在萬有,充塞於宇宙、存在於萬事萬物中,沒有一切對立大 小之辨,所以,「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85 《莊子》外篇《知 北遊第廿二》中,有這麼一段:「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 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後可。』莊子曰:『在螻蟻。』 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 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東郭子不應。莊子曰:『夫子之問 也,固不及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汝唯莫必,無乎逃物。 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徧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嘗相與游乎無 何有之宮,同合而論,無所終窮乎!嘗相與無為乎!澹而靜乎!漠而清乎! 調而閒乎!寥已吾志,無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來而不知其所止,吾已 往來焉而不知其所終,彷徨乎馮閎,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窮。物物者與物 無際,而物有際者,所謂物際者也。不際之際,際之不際者也。謂盈虛衰 殺,彼為盈虛非盈虛,彼為衰殺非衰殺,彼為本末非本末,彼為積散非積 散也。』」東郭子問:「道是甚麼?道究竟在那裡?」莊子的回答大意是說: 「道是無始無終,無所不在,無從捉摸。人要學道的話,當看鼻涕蟲,當 看屎尿便溺,所有事物都不放過,才能觀見道的法則與偉大。而宇宙間所 有之物,也皆有道在其中。」 莊子的哲學大概可以這樣概括: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天地萬物的出 發點。而「道」在天地萬物生成之後,就滲透在天地萬物之中,所以莊子 說「至道是無乎逃物,無所終窮」。

四、 綜合老莊的道家

道不僅是先秦諸子學說中的首席概念,也是華人數千年來最為核心的 思想。在道家哲學中,道是最高至上的範疇,代表的是萬有的本體、宇宙 的實體或世界的本原。因此,道是宇宙的根源,是萬物的決定者。86 83 《莊子》,〈德充符〉。 84 《莊子》,〈大宗師〉。 85 《莊子》,〈齊物論〉。 86 劉孝敢著﹙2002﹚,《道教》,﹙台北市:城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 2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Pre-Qin and Han era, the theories of heaven mind and Tao mind had a different level from human mind: an individual can conduct the human mind by means of self-cultivation and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104 As shown in Figure 5, spin-restricted TAO- B3LYP and TAO-B3LYP-D3 (with a θ between 50 and 70 mhartree), TAO-PBE0 (with a θ between 60 and 80 mhartree), and TAO-BHHLYP (with a

Courtesy: Ned Wright’s Cosmology Page Burles, Nolette & Turner, 1999?. Total Mass Density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S1 Singlet-triplet energy gap (in kcal/mol) of n-cyclacene as a function of the number of benzene rings, calculated using TAO-LDA and KS-LDA.. For com- parison, the CASPT2, KS-M06L,

Total energies and Cartesian coordinates for the lowest singlet and triplet states of n-acenes (n = 2 to 46) by spin-unrestricted TAO-LDA (θ = 7 mHartree)/6-31G ∗ (S3 to S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