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小企業的技術知識獲取、知識吸納與其產品創新關係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小企業的技術知識獲取、知識吸納與其產品創新關係之研究"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中小企業的技術知識獲取、知識吸納與其產品創新關係之研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1-2416-H-009-017-SSS 執行期間: 91 年 08 月 01 日至 92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學系 計畫主持人: 王耀德 共同主持人: 洪瑞雲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2 年 12 月 15 日

(2)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

※ ※

中小企業技術知識收集、知識吸納能力與產品 ※

※ 創新績效關係之研究

※ ※

※ ※※※※※※※※※※※※※※※※※※※※※※※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91-2416-H-009-017-SSS

執行期間:91 年 8 月 1 日至 92 年 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王耀德副教授

共同主持人:洪瑞雲教授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執行單位: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學系

中 華 民 國 92 年 10 月 31 日

(3)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計畫編號:91-2416-H-009-017-SSS

執行期限: 91 年 8 月 1 日至 92 年 7 月 31 日

主持人:王耀德副教授 執行機構及單位名稱:交通大學管理科學學系

共同主持人:洪瑞雲教授 執行機構及單位名稱: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

理學系

一、 中文摘要 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體的中堅,但因 其資源有限,產品研發也就備受限制,因 此影響中小企業產品創新的因素是本研究 的主題。本研究以台灣自行車產業為實證 的對象,透過個案法及問卷調查法對從事 產品研發的自行車企業收集質化與量化的 資料,探討中小企業之組織吸納及技術知 識收集對產品創新績效的影響。研究中, 技術知識獲取以技術知識收集活動、技術 知識收集管道來衡量,技術知識收集活動 則含學術研究、產業內訊息收集活動。產 品創新績效以經理人對產品與專案的主觀 評量來衡量。知識吸納以知識獲取、知識 吸收、知識轉換及知識利用等四個變項來 衡量。研究一的目的在以個案法訪談財團 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及台灣自行車業之川 飛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日馳企業股份有限 公司,以了解目前台灣自行車之研發活動 現況。研究二則進一步對從事產品研發的 台灣自行車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共獲得49 家 自行車企業資料,回收率為 39.8%。資料 分析結果顯示,台灣中小企業的產品創新 績效可以由其技術知識收集活動、技術知 識收集管道多樣化、學術研究訊息收集活 動、研發投資、企業主技術經驗及組織之 知識吸納能力加以預測。其中,中小企業 企業主技術經驗深度與廣度對組織的知識 吸納能力解釋程度最大。由此推論,台灣 中小企業的組織學習主要繫於企業主的知 識及學習特性。研究中並根據上述的研究 發現,提出理論的意涵說明與未來研究建 議。 關鍵詞:中小企業、台灣自行車業、技術知 識收集、知識吸納能力、產品創新 Abstract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Es) have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aiwan’s economy. However, because SMEs are relatively limited in resources, their product innovation may be limited.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among SMEs’ technical knowledge acquisition, the knowledge absorption and their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We take Taiwan bicycle industry as a source of sampling, using case study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collect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Technical knowledge acquisition is measured by knowledge collection activities and diversity of knowledge sources. Knowledge collection activities are further divided into activities of acquisition from basic science research and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from industry. Product innovation is measured by manager’s self-evalution of product and project performance.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y consists on knowledge acquisition, knowledge assimilation,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and knowledge exploitation.

In the first study, we conducted in-depth interview with R&D staffs in Taiwan Industrial Research Institute and two Taiwan bike companies to get a glimpse of bike industry’s R&D activities in Taiwan. Based on the knowledge we acquired from the interview, a questionnaire was devised and mailed to 122 bike enterprises that have been engaged in product innovation. The return rate of the questionnaire was 39.8%.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49 companies indicate that Taiwan SMEs’ product innovation can be predicted from knowledge collection activities, diversity of knowledge sources, activities of acquisition from basic science research, R&D spending, enterprise owner’s past technical experiences and organization’s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y. Enterprise owner’s technical experiences are also a major contribution factor to an organization’s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y. Hence, SMEs’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seems to depend on enterprise owner’s technical experiences to a great extent. The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are discussed at the end of this thesis.

Keyword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SME, Taiwan bicycle industry, technical knowledge acquisition, knowledge absorption,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4)

3 1,2 5 3,4 圖1 本研究架構與假說對應關係 二、研究背景與目的 一個組織若要持續學習與創新,則必 須不斷地由外界各種不同來源的管道收集 所需的技術知識訊息,並對這些訊息加以 理解與吸收或傳遞。一個組織辨識、吸收 相關的訊息後,加以轉換、利用成可以創 新自己產品的知識的這種能力稱為知識吸 納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中小企業是 台灣經濟的主力之一,他們的產品創新能 力的提昇對台灣經濟的發展十分重要。但 中小企業因資源有限,其產品創新與研發 的途徑可能與大企業不同。因此,本研究 目的是在探討中小企業如何透過組織學習 的機制以提昇其產品的創新績效。本研究 預測,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不同的地方之一 是,台灣的中小企業中,環境偵測與訊息 收集的工作主要是由企業主與其核心研發 技術人員負責,這些人員的條件及其過去 由教育、工作經歷中累積的經驗便構成組 織的知識吸納能力,進而影響其產品創新 能力。 過去,組織吸納能力的研究多著重於 其在維持與發展組織競爭優勢上所扮演的 關鍵角色,及探討影響及強化組織吸納能 力之前置條件。我們推論中小企業組織的 學習與創新係透過兩個前置條件:知識收 集及知識吸納能力。然而知識吸納能力又 受組織中成員的背景知識所決定,其相互 關係如圖 1 所示,若組織學習的成果是以 產品創新的形式來衡量的話,我們的研究 問題如下: 1.中小企業企業主與其研發團隊的技術經 驗對組織知識吸納能力是否有關? 2.技術知識收集活動對中小企業的產品創 新績效是否有影響? 3.技術知識收集與企業知識吸納能力對中 小企業產品創新績效的交互作用貢獻為 何? 三、文獻探討與研究假說 (一) 知識吸納能力 知識吸納能力指的是組織吸收外部新 知識的能力,是組織獲得並利用外部知識 之 必 備 條 件 。 此 概 念 最 早 由 Cohen & Levinthal(1990)所提出,他們將知識吸 納能力定義為組織對於外界新知識的辨 識,加以吸收,並且將此知識應用於新產 品或商業目的上的能力。Zahra & George (2002)由吸納能力之內部歷程的角度重 新建構組織吸納能力的定義,將組織學習 外部新知識的運作歷程,區分成潛在吸納 能力與實質吸納能力。潛在吸納能力是指 組織有能力獲取及吸收新資訊的能力,包 含知識獲取與知識吸收兩個歷程。實質吸 納能力是指組織將獲取與吸收的新資訊與 現有知識結合並導致新知識的利用,包含 知識轉換與知識利用兩個歷程。針對知識 吸納能力此因素,本研究提出影響中小企 業的二假設: 假說1:中小企業企業主及其研發技術團隊 於該產業技術經驗愈深,組織吸納能力愈 高。 假說2:中小企業企業主及其研發技術團隊 的技術經驗愈廣,組織吸納能力愈高。 由認知的觀點來看,一個組織的吸納 能力根基於組織中個人的學習能力(Cohen & Levinthal, 1990),此個人的學習能力又 建構在此人過去已有知識、經驗上。我們 推論構成中小企業的知識吸納能力的要素 是其企業主及其研發技術團隊的技術深度 與廣度。組織中的個人或技術團隊成員的 知識經驗愈豐富、知識類別愈多,其認知 能愈具多樣性,相對的,他們能解釋的資 訊也就愈多樣,也愈能解決較困難的問題 (Daft & Weick, 1984)。

知識吸納能力 潛在吸納能力 •知識獲取 •知識吸收 實質吸納能力 •知識轉換 •知識利用 中小企業 •技術知識收集 •產業內訊息收集活 動 •學術研究訊息收集 活動 •技術知識收集管道 產品創 新績效

(5)

(二) 組織學習與創新 台灣中小企業的規模小、組織層級簡 單,企業主常在組織中扮演跨功能以及組 織技術門衛的角色(陳介玄, 1990),企 業主和其核心技術團隊的經驗深度與廣度 與他們在技術知識收集上的努力將會影響 其產品創新績效,對此本研究提出下面三 個假說: 假說 3:中小企業的技術知識收集活動愈 多,產品的創新績效愈高。 企業組織經常必須面對經營環境中的 不確定性,因此需要經由進行環境的偵 測,收集與處理環境的資訊,以因應環境 的變化。過去研究指出,高績效企業中, 其管理階層較低績效企業之管理階層從事 較 多 的 訊 息 收 集 與 處 理 活 動 (Daft, Sormunen & Parks, 1987)。此外,企業的技 術團隊若有較多的對外訊息收集活動,會 有 較 高 的 產 品 創 新 績 效 (Ancona & Caldwell, 1992)。由此我們預測中小企業的 技術知識收集活動愈多,產品的創新績效 將愈高。 然 而 , 組 織的知識訊息收集範圍甚 廣,不同知識訊息管道往往有不同的目 標,例如:政府機構、大學院校以基礎研 究為目標,而一般企業內部研發單位與業 內機構主要在發展可市場化的知識,以商 業目標為主(Omta, 1997)。然而,應用性 學科、業內、原料及設備供應商,與本業 相關性高的管道所提供技術知識訊息雖然 較具市場面(Cohen & Levinthal, 1990), 但企業創新必須具備新奇且對企業獲利有 較大潛力的活動(Souder, 1998)。組織欲 透過知識利用產生新知識,需藉由吸收與 舊有截然不同之新知識。產品或技術的創 新 通 常 涉 及 核 心 的 技 術 知 識 概 念 (core concept)的改變,或概念與技術要素的結 構(concept or component architecture)上 的重組。這兩方面的改變都需要吸收與既 有的知識截然不同的新知識,才能夠改變 舊的技術要素或技術結構(Henderson & Clark, 1990)。亦即,企業需要收集與現有 的生產技術無直接相關的知識。Cohen & Levinthal(1990)指出基礎學科、業外、 研究機構與政府單位所提供的技術知識與 本業相關性較低。因此我們將把知識收集 活動區分成學術管道收集與產業內相關訊 息的收集,我們藉此檢驗此二者對中小企 業的產品創新績效是否有不同的影響。 假說4:中小企業的技術知識收集管道愈多 樣化,產品的創新績效愈高。 企業組織可透過各種不同的管道由環 境中搜尋各種訊息,這些管道包括人際性 的、非人際性的、組織內部、組織外部的 (Aguilar, 1967;O’Reilly, 1982)。企業亦 可經由同業或研究機構的研發合作聯盟與 經 營 聯 盟 獲 取 技 術 知 識 (George et al. 2001)。由於不同管道所收集的訊息性質 不同,管道愈多樣化,訊息的性質也愈多 樣化。由此預測,企業收集產品創新所需 技術知識的管道愈多,對知識創新可能愈 有利。 假說5:中小企業的知識吸納能力愈高,技 術知識收集對產品創新績效的正向影響增 強。 組織學習是組織透過其成員,以個人 及團體的歷程收集知識訊息,並將訊息轉 換成可供組織使用的運作程序、產品、與 制度的機制。因此,組織學習的歷程必然 包含兩大議題:一為組織中個人或團體的 知識訊息的收集;另一為透過個人或團體 歷程將知識訊息予以解讀、吸納、轉換為 有形或無形的產品。過去組織學習的研究 大都偏向前者,探討訊息收集與溝通歷程 對創新表現的影響(Brown & Eisenhardt,

1995),目前則多轉向強調後者對組織創新

的影響(Cohen & Levinthal, 1990)。此二議 題間存在一個尚待解決的問題,即是創新 有賴此二者間的共同作用。即使技術知識 訊息的來源充沛,如果企業本身的知識吸 納能力不足,無從評價與運用所取得的技 術知識,則對產品創新仍不會有影響(Sock, Greis & Fisher, 2001)。因此,我們預測組 織在訊息的收集與知識吸納能力上必須同 時兼具,才能促進個人或組織新知識的學 習與創造表現。 (五) 實證研究對象 本研究中台灣中小企業的技術知識收

(6)

5 集活動、技術經驗及吸納能力與產品創新 績效等變數彼此間的關係可以圖 1 的理論 架構圖予以結合呈現。圖中的箭頭與數字 代表相對應的假說。為了檢驗此一理論架 構中變數之間的關係,本研究將以台灣自 行車中小企業作為實證研究的對象。自行 車工業雖為典型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然 在市場成熟飽和後,為刺激市場的消費必 須不斷地推出新車款,並對車架設計或零 組件定期做小改款的動作。因此,持續進 行產品創新是其必要的組織活動。 四、研究內容 研究一:台灣自行車業研發現況探討 台灣自行車的研究發展現況在過去 文獻中並未有一般性的量化定義與直接的 測量指標。因此根據前述研究文獻及理論 架構,我們先訪談經濟部工業技術研究院 機械所及川飛、日馳兩家自行車零組件廠 商,目的在了解台灣自行車產業目前之外 部環境,自行車業之組織特性,以及與自 行車業相關的各種技術知識管道的特性及 影響自行車業吸納能力的因素。 訪談資料顯示由於缺乏品牌行銷、專 利權,台灣自行車業者的產品開發以模仿 領導廠商(如:日本之島野公司)為主。近 年來許多台灣自行車業者為求降低成本移 至中國設廠,形成知識技術輸出,導致中 國自行車廠商緊追台灣自行車廠商之後。 目前台灣自行車業者僅能就部分產品依市 場導向進行研發,以維持現有產品並降低 生產成本為主要目標。台灣自行車業對外 收集訊息管道可分為兩類,一為基礎學術 研究管道,以大專院校及法人研究機構為 主,包含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及財團 法人自行車研發;一為產業內管道,包含 自行車業之上、中、下游廠商、及同業競 爭對手等。 就台灣自行車業的組織特質而言,不 論公司規模大小,企業主多具有十多年工 作經驗。企業主經驗的累積對於自行車的 產品開發相當有幫助。除了自行車本業之 外,企業主過去從事他業的工作經歷與網 路關係,也有利於公司與上、下游供應商、 法人機構等的合作。規模較大的自行車企 業在產品開發過程中比較能夠有系統地收 集同業間的產品專利、將知識技術予以文 件化記錄、積極參與法人研究機構專案, 以及成立研發獎勵制度等。資本額較低的 小企業僅能藉由累積的技術經驗、參觀年 度之自行車展覽來進行產品開發。 研究二:台灣自行車業組織學習與創新之 探討 在以訪談初步了解台灣自行車產業企 業概況,並歸納出台灣自行車業相關的組 織學習變數的內涵後,研究二的目的在進 一步對台灣自行車業的組織學習與產品創 新的關係進行實證的探討,以進行假說之 檢定。 (一) 受試者 研究二中的受試者係根據自行車工會 舉辦之2001、2002 年創新自行車暨零配件 活動的參加名單、及自行車工會名單中員 工人數在70 人以上之自行車企業中選出, 共 122 家,以公司的高層主管(總經理或 研發單位主管)為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在 回收的 53 份問卷中,實際有效樣本共 49 份,回收率為 39.8%。以下資料分析係以 此49 份有效問卷為依據。由資料得知,目 前台灣的自行車業公司約84%具有 16 年以 上的歷史,其中以16-20 年居多(38.78%), 其次為 21-25 年(24.49%)。公司規模大 多不大,員工人數在 100 人以下佔者佔半 數(51.02%)。公司資本額在 6000 萬以下 者 佔 71.43% , 以 3001-6000 萬 為 多 數 (36.74%)。公司的研發人員數目大多少 於10 人(61.22%)過去五年研發投資占年 度預算比例大多少於6%以下(75.52%), 以2%以下者佔多數(38.78%)。 (二) 研究變項之測量 研究二的自變項為與中小企業組織學 習有關的:『知識吸納能力』、『技術知 識收集』、『技術經驗』等三個變項,因 變項則為『產品創新績效』,這四變項之 測量指標描述如下。 1. 知識吸納能力之測量 知識吸納能力的測量係由知識獲取、 知識吸收、知識轉換、知識利用以四個向 度發展測量題目,共二十三題。由訪談資 料得知,1998-1999 年為台灣自行車產品發

(7)

展高峰期,因此我們要求受試者以過去五 年內的實際情形,以 Likert 五點量表對每 一題目進行評估。例如,知識獲取向度的 題目之一為:相對於公司其他部門,我們 的研發工作受到較多重視。知識吸收向度 的題目之一為:在研發過程中,我們曾參 考過的相關專利數目。知識轉換向度的題 目之一為:研發人員在專案開發過程中會 與公司的協力廠商討論。知識利用向度的 題目之一為:過去五年內,我們開發出來 的新產品件數。一個公司在以上四個向度 (知識獲取、知識吸收、知識轉換、知識 利用)分數加總,即為他們知識吸納能力 分數。 2. 技術知識收集之測量 (1). 收集活動:由訪談資料得知台灣 自行車業技術知識管道有八項,含:財團 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財團法人自行車工 業研究發展中心、自行車同業、自行車相 關協力廠商、自行車設備供應商/原料供應 商、大專院校學術單位/教授、自行車同業 相關客戶、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技術處、 工業局)等,受試者要以五點量表評估每一 管道的使用頻繁程度、並評量每一管道所 提供之知識訊息與企業現有技術知識的相 關/重要程度。此八個題目在因素分析後, 得到產業內訊息管道及學術研究訊息管道 二個因素。我們以學術研究訊息管道使用 程度的分數與其重要程度的分數相乘,以 得到一加權後之學術研究訊息收集活動的 分數。同理,亦可得一產業內訊息收集活 動的分數。學術研究訊息活動分數與產業 內訊息活動分數的和即為技術知識收集活 動分數。 (2). 收集管道之多樣化:多樣化是指 組織所經常使用的管道的類別。此變項的 測量為問卷中八項訊息管道中組織經常使 用或極常使用的的(反應是屬於有時用、經 常用、極常運用)類別數。 將自行車業技術知識收集活動的分數 與技術知識收集管道多樣化的分數進行 T 分數轉換後相加,即為自行車業技術知識 收集分數。 3. 企業主/研發團隊的技術經驗 (1). 技術經驗深度:以企業主、研發 人員從事與自行車業相關工作的平均年資 來衡量。 (2). 技術經驗廣度:以企業主個人過 去工作所包含的技術類別總數為衡量指 標,共分為四個類別:業務、研發、生產 製造、其他。研發人員的技術經驗廣度則 是以五題五點量表衡量他們過去曾涉獵的 自行車業技術領域的多方面工作經驗。 4. 產品創新績效 我們根據個案訪談的資料發展出七項 自行車產品創新指標:產品商品化速度、 技術領先的貢獻、銷售量、與領導品牌間 的比較、客戶滿意度、獲利水準、市場佔 有率等。受試者要依據其公司近五年來研 發專案的實際成果,相對於專案起始所設 定的目標,以五點量表來評估產品所達成 的創新績效。 5. 控制變數 我們以公司的全體員工人數、研究人 員數目、過五年的平均研發投資占年度預 算的比例等三個變項為控制變數。 (三) 測量工具之信、效度檢定 研究問卷之初稿先徵求自行車業相關 專家—工業技術研究院自行車傳動部門、 交通大學機械系曾參與自行車技術研發的 教授的意見,依據他們建議修正完成最後 問卷。再將回收的49 份有效問卷以項目分 析及因素分析檢定,因素結構與原先問卷 設計相同,具有建構效度。各因素之內部 一致性係數(Cronbach’s α)在 .69- .86 之間。 (四) 結果 台灣中小企業的自行車產業規模差異 極大。在有效的49 個樣本中,員工人數分 布為55 到 510 人,平均約 122 人。研發人 員數目分布為 2 到 40 人,平均約 10 人。 研發投資比例分布為 1 到 15%,平均約 5%。技術經驗深度方面,企業主的年資分 布為 7 到 40 年,平均為 20 年。研發團隊 成員的年資分布為3 到 16 年,平均年資 8 年。 與自行車業創新績效的簡單相關最高 的三個變項分別是:技術知識收集管道多 樣化(r = 0.62, p < .05)、技術知識收集活 動(r = 0.55, p < .05)、及研發投資(r = 0.48,

(8)

7 p < .05)。另一方面,組織學習的重要指 標,組織吸納能力,則和企業主的經驗深 度及其經驗廣度,以及其研發團隊的研發 經驗深度有較高的相關。其中,企業主的 經驗深度又與其所雇用的研發人數目有顯 著相關(r = 0.64, p < .05),顯示在中小企 業中企業主所扮演角色相對上比研發團隊 還重要。組織吸納能力與產品創新的績效 間也呈正相關(r = 0.41, p < .05)。以下將 分別對研究假設逐一加以驗證。所有的迴 歸分析係使用標準化後之變項分數。 1. 技術經驗背景對知識吸納能力之迴歸分 析 由於自行車業之員工人數與組織知識 吸納能力之相關不顯著(r = 0.02),因此 不加入迴歸模式中。迴歸分析結果(表 1)顯 示在企業的基本特性之外,加入中小企業 企業主與研發團隊技術經驗的四個變項, 只有企業主本身的技術經驗深度(β = .36) 與廣度(β = .22)與組織之知識吸納能力 有正相關。其研發團隊的技術經驗深度與 廣度對知識吸納能力皆未有顯著影響(β 分別為 - .01 及 .03)。由此顯示,中小企 業的組織學習活動主要繫於企業主的知識 背景。 表1 企業主及研發團隊技術經驗背景對知識吸納 能力之複迴歸分析 因變數 → 自變數 ↓ 知識吸納能力 模式一 模式二 β β 研發投資比例 0.36** 0.38** 研發人員數目 0.35* 0.12 中小企業企業主技術經驗深度 0.36** 中小企業企業主技術經驗廣度 0.22* 中小企業研發團隊技術經驗深度 -0.01 中小企業研發團隊技術經驗廣度 0.03 R2 0.33 0.74 ΔR2 0.41 F 11.11 19.44 * p < 0.05 ** p < 0.01 2. 技術知識收集對產品創新績效之迴歸分 析 由於自行車業之研發人員數目與產品 創新的相關不顯著,因此不加入迴歸模式 中。由表2 可看出自行車業之研發投資(β = .44)、員工人數(β = .27)對產品創新 績效均有顯著的正向貢獻(R2 = .30)。 在加入技術知識收集活動、技術知識收集 管道多樣化等二個與自行車業技術知識收 集相關的組織學習變項後,可增加 31%的 解釋變異量,組織從事技術知識收集活動 愈多(β = .35),技術知識收集管道愈多 樣化(β = .42),對產品創新績效均有顯 著且正面的影響。 表2 技術知識收集活動及收集管道多樣化對產品 創新績效之複迴歸分析 因變數 → 自變數 ↓ 產品創新績效 模式一 模式二 β β 研發投資比例 0.44** 0.23* 員工人數 0.27* 0.05 技術知識收集活動 0.35** 技術知識收集管道多樣化 0.42*** R2 0.30 0.61 ΔR2 0.31 F 9.71 19.62 * p < 0.05 ** p < 0.01 *** p < 0.001 表3 不同技術知識收集活動對產品創新績效之迴 歸分析 產品創新績效 模式一 模式二 因變數 → 自變數 ↓ β β 研發投資比例 0.44** 員工人數 0.27* 學術研究訊息收集活動 產業內訊息收集活動 R2 0.30 ΔR2 F 9.71 0.28* 0.09 0.39** 0.23 0.50 0.20 10.83 * p < 0.05 ** p < 0.01 就不同的技術知識收集活動對產品創 新績效的影響而言,迴歸分析結果(表3) 顯示學術研究訊息收集活動愈多,產品創

(9)

新績效就愈高(β = .39),相對的,產業 內訊息收集活動對產品創新績效並未有顯 著影響(β = .23)。此結果顯示即使是自 行車的研發工作,間接性的基礎學術研發 訊息的重要性也遠高於與產品直接相關的 訊息。 3. 知識吸納能力與技術知識收集對產品創 新績效之影響 迴歸分析結果(表 4)顯示自行車業之組 織知識吸納能力(β = .30)、技術知識收 集(β = .42)對產品創新績效均有顯著的 正向貢獻。但技術知識收集與知識吸納能 力之交互作用對產品創新績效的影響並未 達顯著程度(β = -0.22),顯示知識吸納能 力與技術知識收集對產品創新績效的效果 皆有其獨立貢獻,二者並沒有交互作用。 表4 知識吸納能力與技術知識收集之複迴歸分析 產品創新績效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因變數 → 自變數 ↓ β β β 研發投資比例 0.44** 0.27* 0.18﹢ 員工人數 0.27* 0.18 0.08 知識吸納能力 0.30* 0.22* 技術知識收集 0.42** 0.29* 知識吸納能力× 技術知識收集 -0.22﹢ R2 0.30 0.46 0.50 ΔR2 0.16 0.04 F 9.71 12.33 15.45 ﹢p < 0.1 * p < 0.05 ** p < 0.01 *** p < 0.001 4. 組織學習對產品創新績效之逐步迴歸分 析 我們以技術知識收集的三個變項、中 小企業企業主/研發團隊的技術經驗四個變 項及二個控制變項為預測變數,以逐步迴 歸方式探討每個變項對產品創新績效的相 對重要性。由表 5 可知技術知識收集管道 多樣化(β = .46)是中小企業產品創新績 效的兩個最主要因素,其次才是學術研究 訊息收集活動(β = .40)、研發投資比例 (β = .30)、中小企業企業主技術經驗深 度(β = .28)、中小企業企業主技術經驗 廣度(β = .26)。此結果顯示,一個中小 企業的成立及經營,其企業主本身所具有 的知識深度、廣度及其研發投資的決策雖 為先決條件,然而,多樣化的技術知識的 收集,是產生組織學習進而達到產品創新 績效目的的主要途徑。 表5 組織學習對產品創新績效之逐步迴歸分析 產品創新績效 因變數 → 自變數 ↓ R2 ΔR2 β F 技術知識收集管道多樣化 0.37 0.46** 38.12 學術研究訊息收集活動 0.41 0.04 0.40* 25.78 研發投資比例 0.48 0.07 0.35* 20.31 中小企業企業主技術經驗 深度 0.52 0.04 0.28* 17.68 中小企業企業主技術經驗 廣度 0.57 0.05 0.26* 13.25 中小企業研發團隊技術經 驗深度 中小企業研發團隊技術經 驗廣度 產業內訊息收集活動 研發人員數目 * p < 0.05 ** p < 0.01 五、總結與討論 本 研 究 目 的是以自行車業為實證案 例,探討中小企業的技術知識收集、組織 知識吸納能力與其產品創新間的關係。研 究結果指出,台灣中小企業的組織學習主 要繫於其企業知識收集管道多樣化及其企 業主的技術經驗的深度與廣度,以及他對 新知識收集,尤其是基礎學術性質的新知 識,與研發資金上的投入。在去除企業本 身技術知識收集管道多樣化及企業主所造 成的影響後,實際負責研發工作的技術團 隊在產品創新績效上的貢獻似乎就消失 了。此現象顯示,台灣中小企業其實還是 以企業主為主要的領導者,核心技術團隊 只是扮演輔助與實際執行研發中所有相關 技術性作業的角色。技術知識收集活動及 管道多樣化是組織學習的最主要變項,不 論是以研發人員至學術機構進修、組織內 的在職訓練課程、書面期刊訂閱的學習 等,企業主此方面的投資皆是增進組織學 習不可或缺的。 研究中也發現,學術研究性質的知識

(10)

9 才是造成組織學習與創新的關鍵。相較之 下,產業相關的訊息與知識不具任何貢 獻。此結果與一般人的直覺似乎有些不一 致,然而,產業內訊息大多只是針對市場 需求變化或成本考量,若據此以進行產品 變化與創新,則創新的程度往往不大且會 遭遇立即而強大的競爭。學術研究訊息則 是對產品或技術要素的結構與概念進行創 新與革命,其成果往往可以突破產品研發 過程中的重大關鍵性技術或迴避競爭對手 的專利。基於成本的考量,一般中小企業 往往可能會忽略學術性訊息的收集,此研 究結果再度印證了學術性知識的重要性, 值得中小企業加以注意。 最後,值得檢討的是,由此問卷資料 我們也發現台灣自行車業的企業主的相關 技術經驗多在15 年以上,而此經驗深度與 廣度構成了組織吸納能力的重要基礎。相 對的,研發人員的平均年資才 7 年,其知 識背景的深度與廣度相較之下較為不足, 因此在去除企業主的影響後,對組織知識 吸納能立及產品創新的貢獻皆不大。在這 些研發人員的管理上,中小企業如何留住 這些研發人員,讓他們的技術知識累積與 拓廣到足以產生影響,將是管理上的重要 議題。技術知識收集與知識吸納能力對產 品創新績效沒有交互作用,此發現與我們 的預測不完全相符,可能是受限於樣本數 目較少,或是還有其他可能影響產品創新 績效的因素 (如,企業主對產品創新的支 持等),值得後續的研究近一步加以探討。 六、參考文獻 [1] 陳介玄, 1990。台灣中小企業之經濟結 構及社會特質─以紡織、製鞋、機械及 資訊業為探討對象。東海大學社會研究 所博士論文。 [2] 經濟部, 1999。汽、機、自行車產業現 況與趨勢分析,工業發展年鑑。經濟部 技術處。

[3] Cohen, W. M. & Levinthal, D. A. (1990).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5,

128-152.

[4] Daft, R. L., Sormunen, J. & Parks, D.

(1998). Chief executive scanning,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ny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stud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9, 123-139.

[5] Deed, D. L. (2001). The role of R&D

intensity, technical development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in creating entrepreneurial wealth in high technology start-ups.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18, 29-47.

[6] Garud, R. & Nayyar, P. (1994).

Transformative capacity: Continual structuring by intertemporal technology transfer.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5, 365-385.

[7] Henderson, R. M. & Clark, K. M. (1990).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The 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Quarterly, 35, 9-30.

[8] Kim, L. (1998). Crisis constru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apability building in catching-up at Hyundai Motor. Organization Science, 9,

506-521.

[9] Tamura, Y. & Iizuka, Y. (2001).

Systematization of design knowledge on failures and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base for aiding design. Quality congress. Milwaukee. 334-347.

[10] Tsai, W. (2001). 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raorganizational networks: Effects of network posi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business unit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4, 996-1004.

[11] Zahra S. A., & George G. (2002).

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7,

185-20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Official Statistics --- Reproduction of these data is allowed provided the source is quoted.. Further information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Documentation and Information Centre

 培養具有檔案學基礎知識與文化知識,掌握現代資訊技術的基 本技能,能在檔案館、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檔案機構、資

Senior Secondary Enriching Knowledge for the Geography Curriculum: (5) Dynamic Earth Series – Geology of Hong Kong and Slope Safety System..

● the F&amp;B department will inform the security in advance if large-scaled conferences or banqueting events are to be held in the property.. Relationship Between Food and

 The pre-primary institution is able to design learning activities around themes to facilitate children’s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from different learning strands and

• 課程由現代的普遍取向轉向後現代的多元 取向,從根據學界所預訂的學科知識,轉

• Zero-knowledge proofs yield no knowledge in the sense that they can be constructed by the verifier who believes the statement, and yet these proofs do convince him..a.

This study intends to bridge this gap by developing models that can demonstrate and describe the mechanism of knowledge creation activ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