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设计素描 - 万水书苑-出版资源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设计素描 - 万水书苑-出版资源网"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任何“方法”都需要投入时间

任何学习方法,都只是“方法”,相对无目的学习,正确的“方法” 一定会事半功倍,但是任何方法,都无法取代精力的投入。2003 年,我在《艺 术设计基础教育的革新》一书中指出:不同的学习方法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适当的“方法”对初学者尤其重要,其中“多看先于多练,多比较作品的 异同先于比较作品的高低。”此类方法便是多年基础课教学的经验总结, 无论是在专业课的课堂上,还是在基础训练的课堂上,学生对于学习方法 的要求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基础课需要精力的绝对投 入,而这种专注得到的训练结果,不仅仅作用于眼前,更重要的是作用于 将来长远的发展。 书中的大量图例均来自于教学一线,紧密结合高考命题的最新动向, 这本书也是我多年来搜集整理的图例最全面、对设计学科应试最有针对性 的一本参考书。更多的学习参考资料可以到我的实名博客song2822.blog. sohu.com 下载,更加欢迎反馈意见,使我可以更加准确地对应教师与学生 对于参考资料的需要。 我没有以任何形式参与考前培训班的经营,出版这些资料的初衷,源 于自己在追逐梦想的年纪,为实现梦想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至今难忘。 对这本书内容的定位——适合对设计素描学习的学生,同样适合从事 设计素描教学的一线教师。在这本学习参考书中,我们“不谈艺术”。

(3)

3

“应变”能力——设计类美术高考的新标准

又一年的艺术高考都如期而至,也许应届参加艺考的学生们 已经习惯了每年的设计专业考试,但是对于设计类艺术高考辅导 的教师来说,2009 年的高考,有着重要的变革,预示着下一阶段 美术考生的较量,不仅仅是基本功的较量,也不仅仅是思路的较量, 而是新的标准——临场应变能力的较量。设计类考试的试题围绕 着“创意”与“基本功”的考察,进行了新一轮的考察角度转变。 2009 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类试题由多年的惯例——素 描头像、色彩静物、图形创意转变为素描静物、色彩静物,取消 了设计考试;与此同时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专业考试,由原 来的科目——素描(场景)、色彩风景、平面设计、立体设计转 变为速写(3 个人物的场景)、素描静物、色彩风景、平面设计; 考题转变的背后预示着思路的转变,我们是否从某种角度可以注 意到考试思路及范围的思维比重与基本功比重的互相转变呢? 2011 年,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试题,由原本注重创意发 挥的思路,素描试题开始尝试最基本的静物素描命题方式,考察 思路明显地转变为注重基本功表现的试题形式。建筑学院的设计 试题也开始注重最基本的设计形式。2012 年,考题总体回归到原 点——最简单的命题形式,相对于标准,又回归到最本质——在 都能完成的基础上,考查最基本的能力:准确、基本功、表现…… 每年的艺考如期而 至,美院本院报名点迎 来了第一批2013 年报考 的考生。

(4)

对于全国范围的设计类院校试题做针对分析,整体素描与原来的 头像逐步转变为静物与设计素描结合(素描与创意发挥),越来越多 的院校取消了设计考试,把设计考试的内容与基础速写、素描相结合 (创意速写、设计素描)。对考生的“创意”考察的比重逐步加大, 与单纯基本功的考察比例对等。 看似简单的速写与立体设计的互换,素描头像与素描静物互换, 背后所针对的应试训练方法是完全不同的,针对现在高考的形势与各 校的不同专业报考与招生比例,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最“事半功倍”的 应试教育,但是应试教育的弊端在今年大的高考形势下显露无疑;另 一方面结合各校的招生思路与招生规范考虑,悬殊巨大的报考与录取 比例下,真正能在评卷现场拉开考生的具体分数吗? 早从几年前开始,各大名校的专业分数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并 列——某名校在0.5 分的差距下,就会出现 50 名的悬殊,同样分数 的并列名次在100 名以内的范围内,出现了同一名次有 30 人左右的 重叠,这些都导致无法从分数上真正拉开差距,尤其对于某些专业 成绩与文化课成绩相加排名录取的学校来说,更是对招生产生了困 难……这一切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曾经,对所报考学校思路的了解与针对的训练是高考制胜的关键, 了解所报考的学校往年出什么题?专业考试相对的评分标准与风格差 异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了解会导致考试分数的差距,但是随着网络 信息的发达,已经使各校的高考信息完全透明化,甚至有网站因及时、 全面地公布各名校的往届试题与对应优秀试卷而闻名,现在高考的各 种信息与参考资料已经不是决定高考分数的主要因素;其次,针对训 练的方式方法决定了学生投入相对少的训练时间就会取得相对圆满的 应试效果,各大名校周围考前训练班的兴盛,从侧面证明了训练方式 方法与训练思路的竞争使其日益完善。在这样的竞争条件面前,如何 从根本上提高基础训练的效果,缩短训练时间?必须把创意训练与基 随 着 高 看 的 临 近, 应 届 的 学 生 们 在 进 行 艺 术 高 考 最 后一轮冲刺训练。

(5)

5 本功训练并重,开拓学生的视野,多看与多练同样重要。只有这样, 才能面对正在变化的高考思路。 各大名校的设计类试题的出题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全面、更有针对 性地选择学生,但是在今天,高分的学生真正能代表学生的实际能力 吗?如果在以基本功竞争为主流的高考年代,分数相对公平的话,现 在,我想大多数学生和基础课教师都茫然了……试题命题与应试思路 无法使学生拉开差距,高分的标准日益模糊与随机……这意味着什 么?意味着新一轮的高考命题变革即将展开,“创意”与“基本功” 的考察比例又面临新的侧重,新的考察方式与新的标准即将产生。 如何应对变革?如果再像往常一样听到各名校高考前重复的声 音:试题要变化了,思路要变化了……这是多么的苍白,多么的无力? 仔细阅读各大名校近年的考题,已经变化得相当“丰富”了,甚至“力 竭”……还能再变化吗?真正的变化是什么?是命题方式的转变!换 个角度思考,只有这样,面对激烈竞争、人数众多的艺术考生,校方 才能真正通过试卷,相对区别短期应试教育与学生自身素质所在的分 数区别。2009 年,央美的设计学院专业试题加入速写,2010 年的色 彩试题由多年的风景命题转为常规的静物命题……但是对于经历过系 统全面的基础教学的学生来说却都能应付自如,这就是相对标准,也 正符合了各大专院校,尤其是名校的招生原则。 对高考辅导教师来说,怎么应变?摆在面前的思路有两条:“专” 与“全”,这似乎是矛盾的统一——如果时间有限,怎么抓升学率? 怎么抓学生的考场应变能力?这对教师来说,是应试思路转变的时候 了。如果无法选择,换位思考, 我们应该用先“专”后“全”的方式 与眼光看待应试教育。在高考的问题上,并不是单纯讨论教育的目的, 而是要力求达成目标。所以作为应对高考的基础课教师,应该坚定的 是:“假如追求应试,就不谈艺术。” 一 位 腿 部 受 伤 的 考 生 在 母 亲 的 陪 同 下 拿 着 准 考 证 在 央 美 门 口 留 影。 这 一 幕 使 我 感 动, 因 为 每 个 人 都 有, 或 者 曾 有 过 梦 想, 加 油!

(6)

何谓“全”?高考究竟有多少命题方法?通过各 种途径我们可以做到信息的汇总,都尝试画过一遍, 绝对可以迅速找到自己擅长的——在我的经验里真的 有“头像”可以迅速上手但是面对“风景”始终无法 驾驭的学生,练“全”可以真正找到自己的擅长,练 “全”也可以为日后应“变”打好基础。就像几年前 开始,我在《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革新》积极倡导的 “知识的基础阶段,知识的宽度往往比单一知识的深 度更重要。” 何谓“专”?艺术高考现在以省为单位,都设置 了专业“省专业联考”,过了专业联考才有资格报考 省外学校,而联考的内容相对是最简单最普及的美术 类绘画方式。过了联考,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会 更有信心、有精力冲刺自己的最高理想,在这个前提 下,接受有针对性地“应试训练”是绝对有必要的。 针对想要报考的学校,相对生疏的命题方式,采取短 时间有针对性地应试练习。 作为基础课教师,应该通过思路的研究与分析, 首先自己理清楚思路:题目背后真正的考点在哪里? 2006 年的色彩试题“乡村一角的晴天与阴天(2 个画 面)”,大多数考生在考场上画出了“黑天与白天”, 夕阳下的央美校园像往日般的宁 静,这里放飞了众多年轻的梦想。

(7)

7 忽略了“色调”;2010 年素描试题“桌角的静物”,很多学生只画出了“桌角”, 而忽略了“透视”;“床前的静物”,学生画出了“窗户”,却忽略了“光线” 对静物的影响。题目背后隐藏了很多需要动脑筋的地方,思考“画什么?”远 远没有思考“怎么画?”更容易拿到高分。 从学生的角度,要时刻注意:应试训练就是以“考试”为目的,要时刻以 考试的特殊性、以对应设计类专业试题的态度来衡量,并作为自我评判的标准, 不要以设计、绘画,或者艺术的标准来衡量应试习作。 如果无法迅速明确应试标准,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换位思考 : 在评卷的现场 , 如果你是评卷老师, 你会致以什么样的试卷 ? 我想 , 很多标准会与单纯评判一张 作品的时候有所改变, 这些改变就是应试的“特殊性”,只有把握住这种特殊, 并且用这些特殊因素时刻作为考前训练的标准,才能在考试中发挥自己的的优 势,时刻记住“这是考试”。 想起了一直敬仰的陈丹青先生,正在积极地呼吁“分数”不能代表人的实 力与修养,这个话题所引起的争论也许是无休止的,争论本身的意义也许高于 问题得到解决的意义……但是换个角度考虑,如果没有分数,没有考试,筛选 的规则何在?有更全面的方法、更有力的标准与之替换吗?这也许正应对了进 化论:人会随着自然改变还是自然会随着人而改变?我无法回答,也没有能力 回答,但是我一直保持积极的态度:面对考试与考试的规则,如果无法改变, 我们就努力准备得更充分些吧。面对高考,不要有任何抱怨,这毕竟是最公平 的竞争方式,在分数面前,我们是平等的,唯一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就是“多拿分, 拿高分”。 某艺术院校的评卷现场,从照片中 的景象不难感受到应试标准的众多特殊 性。

(8)

写完上面的文字,我的心情又一次得到释放。十六年前我也像所有 参加艺术高考的学生一样怀揣着理想来到北京追逐理想,一直以来,我 不参与任何与高考有关的“经营”,所以能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高考命 题与考察标准的核心与思路,希望有更多有才华的学生能正确地理解高 考的方法,真正有效率地发挥自己的才华,通过努力进入更好的学校, 毕竟我看到了太多的有才华的学生,由于没有进行有针对、有效果的训 练而没有顺利地进入应该进入的学校。2012 年 5 月,书即将完稿,又迎 来了一年的毕业季节,看着四年前充满激情的学生如今羽翼丰满地即将 迎向新的天地,我更加感慨,作为基础课教师的标准也应该随着时代的 变革而变化。 本书力求全面地汇总了设计类艺术高考命题范围内的新题型所需要 的参考资料,结合最新高考命题趋势,以作品与带动知识点的学习,从 基础课教师、学生两个角度,讲述个知识点“教与学”的方式。阐述我 个人极力倡导的高考练习方法:画得快比画得好更重要,学方法比学技 法更重要,怎么画比画什么更重要……不谈艺术。 2004 年,我在即将出版的第一本书中,郑重地加上下面这句话:让 我们一起,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又 是 一 年 毕 业 的 季 节, 毕 业 展 览 在 紧 张 地 筹 备 中。 学 生 在 布 置 展 览。

(9)

9

循序渐进——从造型准确到主动创作

绘画不可以速成,但是应试可以速成。既然谈应试,如何在最短的 时间内直接提高画面效果,是每个学生都关心的。 在学习设计素描之前, 我需要首先纠正很多初学者的错误认识: 1—学设计素描(相对于学习绘画专业),不需要基本功; 2—设计素描不需要细节,只需要“大效果”。 这是初学者的误区,基本功相对于画面的第一印象来说,可能某些 画面的表达,构图、角度、创意是第一位的,但是最后落实到画面上的, 还是“绘画的技术”起到决定作用,对造型的准确度、对透视的把握、 对质感的塑造,这些都是“素描考察”的关键。我们在赢得第一眼关注 的同时,更应该在细节的表现上抓住观者的心,这一点的意义尤其体现 在应试环节。 设计素描学习的第一步——从造型准确开始。无论画面要如何表现, 准确的透视、结构表达,是画面效果的第一步,也是画面深入的前提, 否则在短期绘画的中间阶段,造型问题会更加凸显,导致越深入问题越 突出。结构素描,是解决结构相关问题最快、效果最显著的练习方式, 在练习过程中,只能用结构线来表达物体的立体感,不要考虑光影和质感。

(10)

选 择 造 型 简 单、 风 格 统一的静物作为素描练习 的 开 始, 在 观 察 中 注 意 造 型 之 间 空 间 位 置, 在 画 面 中用线的深浅表达结构与 空 间 关 系。 造 型 的 简 单 可 以使学生观察的注意力由 造型的外轮廓很自然地转 移到对结构和空间表达方 面。 对 结 构 的 表 达 掌 握 之 后,逐步加入黑白灰色调、 光 影 等 因 素, 使 画 面 的 表 现 元 素 逐 步 趋 于 完 善, 这 种训练的目的在于养成绘 画正确的步骤及方法,“千 里 之 行 始 于 足 下”, 从 结 构 开 始, 不 要 对 单 调 的 训 练 产 生 抵 触, 在 后 面 的 学 习中一定会更加顺利。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通过 YCT(三级)的考生可以用汉语就熟悉的日常话题进行简单而直接的 交流,达到初级汉语优等水平。..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下星期不考试了! ”同学们

试题管理界面左侧,按照试卷结构罗列出了 HSK(一级)至 HSK(六

通过 HSK(二级)的考生可以用汉语就熟悉的日常话题进行简单而直接的 交流,达到初级汉语优等水平。..

通过 HSK(二级)的考生可以用汉语就熟悉的日常话题进行简单而直接的 交流,达到初级汉语优等水平。..

各个几何命题是否“真实”的问题就归结为公理是否“真实”的问题。可是人们

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 程度的指标:

原來描述同一個長度 可以有好多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