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Copied!
10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自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自 行研究 報 告 中華民國 98 年 12 月.

(2) 綠 建 築 科 技 研 究 整 體 績 效 之 評 析. 內 政 部 建 築 研 究 所 自 行 研 究 報 告. 98 年 度.

(3) MM9712-0041 098301070000G2023.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期末報告). 研 究 人 員: 邱 瓊 玉 研究員.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自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自 行研究 報 告 中華民國 98 年 12 月.

(4)

(5)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RESE ARCH INSTITUT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RESE ACH PROJECT REPORT. Performance Review of the National Green Building Research. By CHIUNG-YU CHIU. December 2009.

(6)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7) 目. 目. 次. 次. 目次 .......................................................................................... I 表次 ...................................................................................... III 圖次 ........................................................................................ V 摘要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研究緣起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 研究內容 內容與方法 內容與方法 .........................................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與流程 架構與流程 ........................................... 4 第二章 資料與 資料與文獻之蒐集分析 文獻之蒐集分析 ................................................. 7 第一節 綠建築科技研究概述 ................................. 7 第二節 綠建築成本效益分析 ................................. 14 第三節 綠建築產業產值推估 ............................... 19 第三章 綠建築科技研究績效評估 綠建築科技研究績效評估....................................... 24 第一節 學術成就評估 ........................................... 24 第二節 技術創新評估 ........................................... 19 第三節 經濟效益評估 ............................................. 33 第四節 社會影響評估 ............................................. 38 第五節 科技政策與管理評估 ................................. 41 第四章 結論與 結論與建議 建議............................................................... 45 建議 第一節 結論 ........................................................... 45 第二節 建議 ........................................................... 47 附錄 ......................................................................................... 49 參考書目 ................................................................................. 85. I.

(8)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II.

(9) 表. 表. 次. 次. 表 1-1 科技計畫之 科技計畫之績效指標項目 績效指標項目 ............................................... 2 表 2-1 美國 LEED 綠建築成本增加分析表 ........................... 16 表 2-2 美國 LEED 綠建築成本效益分析表 ........................... 17 表 2-3 營建工程價值 營建工程價值(總投入成本 總投入成本)調查結果表 總投入成本 調查結果表 ...................... 21 表 3-1 綠建築與永續環境科技計畫學術成就評估 ................. 26 表 3-2 綠建築與永續環境科技計畫技術創新評估 ................. 32 表 3-3 近 3 年促成之綠建築工程價值推估 ............................. 35 表 3-4 近 3 年促成之綠建築技術投資值推估 ......................... 35 年綠建築法制化促成之綠建築技術投資值推估. 35 表 3-5 近 3 年綠建築法制化促成之綠建築技術投資值推估 表 3-6 近 3 年促成之綠建築規劃設計服務產值 ..................... 36 表 3-7 綠建築與永續環境科技計畫經濟效益評估 ................. 36 表 3-8 綠建築與永續環境科技計畫社會影響評估 ................. 39 表 3-9 綠建築與永續環境科技計畫科技政策與管理評估..... 43 綠建築與永續環境科技計畫科技政策與管理評估. III.

(10)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IV.

(11) 圖. 圖. 次. 次. 圖 1-1 研究架構與流程圖 .................................................... 5 圖 2-1 綠建築推動歷 綠建築推動歷年成長趨勢圖 .................................. 14 我國綠建築節水節電之經濟效益倍增趨勢圖...... 18 圖 2-2 我國綠建築節水節電之經濟效益倍增趨勢圖 圖 3-1 本所綠建築與永續環境科技計畫論文質量分析.. 本所綠建築與永續環境科技計畫論文質量分析 25. V.

(12)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VI.

(13) 摘. 要. 摘 要 關鍵詞:綠建築、科技計畫、績效評估、產值. 一、研究緣起 本所「綠建築與永續環境科技」四年中程綱要計畫(96-99 年) 係因應全球變遷之趨勢與衝擊,同時參據行政院生態城市綠建築推 動方案、全國科技會議、全國能源會議等結論,以及本所國家性能 實驗群設施營運與本土綠建築檢測技術開發等議題詳予規劃,推動 建築節能減碳、建築資源利用與污染防制、敷地生態環境及室內環 境控制等綠建築技術,國家所挹注之預算經費預計將達 1 億 817 萬 3,000 元。本(98)年度已進入中程計畫之第 3 年,而每年度計畫完成 3 個月內,均依行政院國科會績效評估報告所需內容進行績效評析 (表 1-1),該績效評析自 97 年度開始,擴大以系統性地包括學術成 就、技術創新、經濟效益(經濟產業發展)、社會影響(民生社會發展 及環境安全永續)、其他效益(科技政策管理及其它)等 5 類共 28 個 評估項目。其中若干項目之評估,係以資料統計呈現 (例如論文發 表數量、專利數目、形成法規、政策或國家標準數目等),係由例 行性的業務統計與調查完成,但對於經濟效益與社會影響層面,例 如經濟面的促進投資與創新產業模式,或社會面的增加就業、提昇 公共服務、增加人民及業者收入等部分,由於歷年來綠建築政策執 行,並未針對這些項目直接進行普查或資料蒐集,以真實展現綠建 築績效。. VII.

(14)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二、研究方法與過程 本研究預計以文獻回顧、資料蒐集、調查分析與統計等,針對 綠建築各項績效項目,進行完整之量化評析,本研究主要係著重在 經濟效益面向,可進一步提出綠建築產業產值,以充分展現本所綠 建築科技政策效益,並提出後續建議辦理之績效評估研究課題。 另,由於我國係由行政院核定之「生態城市綠建築推動方案」主導 綠建築推動,也是全球第一個完成綠建築法制化之國家,因此,本 研究將針對綠建築政策與法規部分,參與由國際建築研究聯盟 (CIB)TG69 工作小組預定於 2010 年發行之「Green Buildings and the Law」專書撰擬工作,撰述台灣綠建築政策與法規,促進國際接軌。. 三、 重要發現 茲將本研究獲致之研究發現分述如下: 1. 本研究依據行政院國科會科技計畫績效評估作業,初步完成學 術成就、技術創新、經濟效益、社會影響、科技政策與管理等 5 大領域 27 個項目之初步評估,結果顯示綠建築科技研究在環境 效益與施政效益方面最為顯著,學術成就部分在 SCI、TSSCI 等論文均有提升,技術創新之專利項目主要為再生綠建材,專 利數目可再取得突破。 2. 綠建築科技研究所帶動之綠建築標章評定,至 97 年 12 月底止, 已有 1,953 件公私有建築物取得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之評 定,每年估計可省電 6 億 4,779 萬度,相當於每年減少 44 萬 4,609 噸之二氧化碳排放量,另省水效益 2,790 萬立方公尺,換算節約 之效益為 18.4 億萬元,而施行綠建築政策(以國家挹注之預算為. VIII.

(15) 摘. 要. 比較基準)經濟效益至為可觀。 3. 經本研究文獻分析顯示,以美國為例,綠建築可在不增加成本 或小幅增加成本(2%以下)之情形下,完成良好之設計;本研究 初步以台北市萬華運動中心(公部門)與富邦南京大樓(私部門) 為例,「綠建築不會增加成本」亦獲得明確地驗證。 4. 本研究針對以往進行績效評估時較為缺乏之經濟效益項目,如 促成廠商投資部分,推估結果顯示,97 年綠建築標章之直接工 程價值值約有 916 億元,其中包括促成之綠建築技術投資值約 120 億元,另藉由綠建築法制化之綠建築(建築節能)技術投資值 約有 96 億元,二者總計約 1012 億元。根據其成長趨勢分析, 去年雖整體市場受景氣影響,綠建築產值仍呈現上升趨勢,上 升幅度為較前一年度之 1.42 倍。創新產業模式部分,以 97 年為 例,綠建築規劃設計服務產值推估為 36.7 億元,但期望價值應 為 44 億元,未來應對綠建築規劃設計所投注之心力有充分反映。 5. 完成「Green Buildings and the Law in Taiwan」專章,提交 CIB TG69 工作小組,以完成專書發行。. 四、 主要建議事項 本研究建議事項包括: 建議一 進行以生命周期評估法為基礎之綠建築標章整體成效評估之研 究:立即可行建議 主辦機關: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針對綠建築環境效益,在節水節電以外,期望就綠化量與二氧化碳. IX.

(16)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減量等兩項指標,再予計算其減碳效益;並建議詳就綠建築本身之 成本效益,於明(99)年度進行生命週期成本分析以及綠建築標章成 效評估之相關研究,俾向社會大眾更具體地展現綠建築經濟效益。 建議二 未來可採用本研究提出之問卷,持續蒐集、調查、擴充綠建築之工 程造價與一般造價之比較分析,以取得更具體之成本分析數據佐 證:中長期建議 主辦機關: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協辦機關:內政部營建署 本研究提出之問卷內容簡單易答,並可做為推估綠建築工程價值與 綠建築規劃設計服務產值之基礎,但本研究研究時程有限,問卷數 可再擴充,未來可供產業界與學術研究界持續運用,以取得更完整 之數據說明;而一般建築物工程造價,地政單位與建築工程單位數 據不同,落差甚有 2 倍,建議應可朝近似於市場價值之方向作出修 正,以使建築主管機關公告之統計資料可被更廣泛應用,作為具公 信且足資比較之堅定基礎。 建議三 賡續參與國際組織相關工作小組或委員會之技術交流,將台灣綠建 築推動成果持續發表於國際間,維持台灣在綠建築領域之影響力: 中長期建議 主辦機關: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本所應賡續將綠建築研究成果,透過主要的建築研究國際組織(如 CIB 等),發表於國際間,以持續不斷地維持台灣在綠建築領域的 國際能見度。. X.

(17) 摘. 要. ABSTRACT Keywords: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Research Plan, Performance Review, Green Building Value The study aims at analytically evaluat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research on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using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asurements. The evaluation items following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guidelines systematically cover many aspects, such as academic contributions, technical innovation, economic effects, social influences, as well as technology policy and management. The most significant benefits derived from the green building research, including policy initiatives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re descriptively analyzed. With respect to economic effects, the study conducts a survey on green building costs and estimates the value of the green building with scenario analyses. The findings show a strong growth trend in green building investment with 91.6 billion NTD annually for the intermediate scenario, including a 12 billion NTD direct investment on green building techniques. Through green building institutionalization, the market shows a transformation i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design with a total value of about 9.6 billion NTD in the building industry. As for green building design and professional services, an innovative service model is established with a total value of 3.67 billion NTD annually. The study also suggests that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green building certification can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in a life cycle assessment basis. XI.

(18)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XII.

(19)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研究緣起與目的 本所「綠建築與永續環境科技」四年中程綱要計畫(96-99 年)係因應全球 變遷之趨勢與衝擊,同時參據行政院生態城市綠建築推動方案、全國科技會 議、全國能源會議等結論,以及本所國家性能實驗群設施營運與本土綠建築 檢測技術開發等議題詳予規劃,推動建築節能減碳、建築資源利用與污染防 制、敷地生態環境及室內環境控制等綠建築技術,國家所挹注之預算經費預 計將達 1 億 817 萬 3,000 元。 本(98)年度已進入中程計畫之第 3 年,而每年度計畫完成 3 個月內,均依 行政院國科會績效評估報告所需內容進行績效評析(表 1-1),該績效評析自 97 年度開始,擴大以系統性地包括學術成就、技術創新、經濟效益(經濟產業發 展)、社會影響(民生社會發展及環境安全永續)、其他效益(科技政策管理及其 它)等 5 類共 28 個評估項目。其中若干項目之評估,係以資料統計呈現 (例如 論文發表數量、專利數目、形成法規、政策或國家標準數目等),係由例行性 的業務統計與調查完成,但對於經濟效益與社會影響層面,例如經濟面的促 進投資與創新產業模式,或社會面的增加就業、提昇公共服務、增加人民及 業者收入等部分,由於歷年來綠建築政策執行,並未針對這些項目直接進行 普查或資料蒐集,因此在進行績效評析時,固然直覺地認為科技計畫對這些 項目有正面的影響,但尚難提出完整的數據來強化說明。 有關社會影響之提高能源利用率部分,綠建築減碳效益近年之統計也僅 限於綠建築日常節能與節水指標等項,未含綠化量指標之二氧化碳固定量、 及二氧化碳減量指標等,明顯低估,而上述這些項目均屬綠建築最重要效益 之ㄧ,實應詳予計算,以真實展現綠建築績效。. 1.

(20)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表 1-1 科技計畫之績效指標項目 科技計畫之績效指標項目(本研究依計畫性質填寫之範例 色塊區為必填 項目 本研究依計畫性質填寫之範例, 本研究依計畫性質填寫之範例,色塊區為必填) 計畫類別. 1. 2. 3. 4. 學術 創新 技術 系統 研究 前瞻 發展 發展 (開 (開 發). 發). 績效指標 A 論文 B 研究團隊養成 C 博碩士培育 D 研究報告 E 辦理學術活動 F 形成教材 G 專利 H 技術報告 I 技術活動 J 技術移轉 S 技術服務 K 規範/標準制訂 L 促成廠商或產業團體 投資 M 創新產業或模式建立 N 協助提升我國產業全 球地位或產業競爭力 O 共通/檢測技術服務 T 促成與學界或產業團 體合作研究 U 促成智財權資金融通 V 提高能源利用率 W 提升公共服務 X 提高人民或業者收入 P 創業育成 Q 資訊服務 R 增加就業 Y 資料庫 Z 調查成果 XY 性別平等促進 AA 決策依據 2. . . 5. 6. 7. 8. 9. 政策、法 研發 規、制 環境 度、規 建構. 人才 研究 研究 其 培育 計畫 調查 他 (訓 管理. 範、系統 (改 之規劃 善) (制訂). 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9. .

(21) 第一章 緒 論 另,由於我國係由行政院核定之「生態城市綠建築推動方案」主導綠建 築推動,也是全球第一個完成綠建築法制化之國家,因此,本研究特就綠建 築政策與法規部分,參與由國際建築研究聯盟(CIB)TG69 工作小組預定於 2010 年發行之「Green Buildings and the Law」專書撰擬工作,撰述台灣綠建 築相關法規專章,以擴大國際交流,促進國際接軌。 本研究預計以文獻回顧、資料蒐集、調查分析與統計等,針對綠建築各 項績效項目,進行完整之量化評析,例如在經濟效益面向,可進一步提出綠 建築產業產值,以充分展現本所綠建築科技政策效益,並提出後續建議辦理 之績效評估研究課題。. 第二節 研究內容 研究內容與方法 內容與方法 本研究主要內容與方法說明如下: 一、 資料蒐集與分析:針對可以採用敘述統計之績效項目,如論文數目、專 利數目、形成政策、法規與國家標準數目等,提出調查成果數據;並嘗 試針對減碳效益之擴大統計(除日常節能指標外,尚包括綠化量指標、 二氧化碳減量指標等項)進行評析。 二、 問卷調查法:針對綠建築所帶動之促進投資 (例如新建建築物投入綠建 築設計與施工之成本比例),與創新產業模式(綠建築規劃設計服務業產 值)、或社會面的增加就業(綠色就業機會之創造)、增加人民及業者收 入等尚未進行過調查的績效項目,以歷年獲得綠建築評定之建築師事務 所進行問卷調查。 三、 綠建築產值初步推估:綠建築評定實施迄今,已有近 2,000 件獲得綠建 築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之建築物,又因過去在評定時,經濟方面之相. 3.

(22)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關效益並未如樓地板面積、節電節水效益等內容作過普查,因此本案擬 參酌本部營建署進行之「營造業經濟概況調查」、請領建築執照或使用 執照統計案件之工程造價、地價調查用建築改良物標準單價表、以及相 關建物成本估價之文獻,試圖提出估算出有關經濟與民生社會發展等類 績效項目之法則。 本研究預期成果包括: 1. 完成科技計畫績效評估 28 個評估項目所需之資料蒐集、調查與分析。 2. 對於歷來綠建築評定未進行普查或直接統計的項目,如業者投資(產值估 算)、增加就業、提高收入等部分,以調查與統計方法,作為推估整體績效 之基礎。 3. 本研究完成後,自 99 年起,可更為具體地評析綠建築科技政策效益,作為 本所對外政策計畫說明的參考。 4. 完成「Green Buildings and the Law in Taiwan」專章,提交 CIB TG69 工作 小組,以完成專書發行。. 第三節 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與 架構與流程 本研究架構主要依研究內容與方法進程逐次辦理,至期中報告階段已完 成綠建築效益分析相關文獻資料蒐集、敘述統計案件之完成與彙整、建築產 業產值推估相關文獻與統計資料蒐集、綠建築法規政策項目之蒐集等項,研 究架構與流程繪如圖 1-1 所示。. 4.

(23) 第一章 緒 論. 國內綠建築發展 現況分析. 綠建築效益相關 文獻回顧分析 有關產業產值估算之 理論方法蒐集與瞭解. 綠建築效益項目蒐集 與資料調查. 有關綠建築產業產值 之相關文獻蒐集分析. 綠建築整體績效 評估說明. 建築產業工程價值統 計資料蒐集. 綠建築產業價值初步 推估. 完成「Green Buildings and the Law in Taiwan」專章撰寫. 提出後續建議辦理之 研究課題. 圖 1-1 研究架構與流程圖. 5.

(24)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6.

(25) 第二章 資料與文獻之蒐集分析 第二章 資料與文獻之 資料與文獻之蒐集分析 與文獻之蒐集分析 第一節 綠建築科技研究 綠建築科技研究概述 研究概述 本部建築研究所規劃推動之「綠建築與永續環境科技計畫」,為自 96 年起至 99 年底止執行之四年中程計畫,以建築節能、實驗驗證與檢測服 務、室內環境控制、建築減廢與敷地生態環境等各領域,積極辦理基礎研 究、設計技術與材料研發等工作,並建立我國綠建築與綠建材產品驗證制 度與資訊平台,持續推動國際接軌,促進綠建築產業之蓬勃發展。 一、計畫目標 本計畫總目標在於促進人本健康、維護生態環境、帶動建築產業發 展,為開創「生活、生態、生產」,三生一體之永續建築科技。包括三大 主軸: 1. 研發創新科技,提昇生活及居住環境品質 (1)建立本土室內環境控制技術,強化室內環境品質及改善環境控制系 統。 (2)研發綠建築相關創新技術、工法、設備及產品,增進居住健康並切合 舒適節能需求。 2. 推動永續綠建築,促進建築與環境生態之共生共利,促進環境永續, 塑造地域風土綠色環境。 (1)落實建築節能政策,研發建築節能科技,提升建築節能效率,促進能 源有效利用。 (2)促進建築資源有效利用,研發可循環利用之綠色營建科技,加強廢棄 物回收再利用。. 7.

(26)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3) 推動建築水資源之節約及建築物污染防治技術之研發。 3. 擴大綠建築推廣成效,促進相關產業發展 (1)擴大推動綠建築評定,帶動綠建築相關產業發展。 (2)擴大推動綠材性能評定制度,保障國內優質建材廠商。 (3)強化營建材料品質管理,降低建材之健康風險及環境衝擊。 (4)建構綠建築與綠建材檢測與研發環境,協助產業升級。 二、計畫內容與研究重點 本計畫內容包括: 1. 推動建築性能實驗與檢測服務,擴大辦理建築節能設計方法與整 合性材料研發。 2. 開發室內環境評定與檢測技術,整合環境共生技術與室內環境品 質管理策略之應用。 3. 建立綠建築產品與綠建材驗證制度,進行再生綠建材研發、建築 減廢及營建資源有效利用等研究,開創綠建築資訊平台,促進綠 建築產業發展與關鍵技術之研發。 4. 辦理敷地生態技術研究,整合規劃生物多樣性、綠化、基地保水 等建築環境設計法令,並擴大至社區及都市尺度,開創台灣永續 建築新願景。 5. 加強辦理綠建築產業之產學合作機制,以及國際技術與人力交流 培訓。 其歷年之研究重點分述如下: (一) 96 年度研究重點 8.

(27) 第二章 資料與文獻之蒐集分析 96 年度(1/4)計畫內容包括建築節能、室內環境控制、建築減廢、 敷地生態環境、以及產業發展推廣應用等領域,以既有綠建築 技術與評估系統為基礎,加強節能法規提升與施行策略,配合 實驗驗證與檢測服務進行創新營建材料技術開發,茲分述如下: 1.建築節能科技 包括建築外殼節能設計管制效益與二氧化碳減量目標評估研 究、建築節能法令之玻璃建材參數適用性驗證、空調系統熱源主 機台數控制 α1 係數之全尺度實驗印證與 EAC 之應用、建築生命 週期 CO2 排放量評估之研究-建築空調設備 CO2 排放量解析、建 築物建置太陽能光電最佳化設計模型等研究,以有效提升建築節 能效率,並提出辦公室照明設計節能參考手冊供各界應用。 2.室內環境控制 包括建築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機制研究、研訂 CNS 建築音響量 測標準之研究、提升室內空氣品質之空調風口配置設計基準等計 畫,以提昇室內環境品質。 3. 建築減廢科技 進行中高層建築排水性能評估方法與量測標準研訂之研究, 並推動營建再生料源資訊交換網執行機制研究。 4.敷地生態環境 包括基地保水設施整體配置規劃設計研究、台灣原生植物生 態環境現況調查、以及建築基地鋪面保水量計算模式之校估等研 究。 5.評估系統與產業發展 完成生態社區物理環境指標先期研究,並進行再生透水鋪面 9.

(28)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材料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推廣研究。 (二) 97 年度研究重點 97 年度(2/4)計畫內容以既有之綠建築技術與評估系統為基礎,因 應世界綠建築發展潮流,發展完備之 EEWH 評估系統家族,並賡 續加強法規制度之探討與施行,配合實驗驗證與檢測服務進行相關 研發,並擴大推動尺度至生態社區與都市永續層次,茲分述如下: 1.建築節能科技 為加強建築節約能源,落實溫室氣體減量,本所結合性能實驗 中心實驗設施,進行建築節能科技研發與性能驗證,本年度分案辦 理節能玻璃遮陽性能耐候特性、BIPV 綜合評價、LED 室外照明之 現況調查與性能實驗等研究,並研發建築產業生命週期 CO2 減量 評估應用之設計軟體,以具體提升建築節能效率。另為落實綠建築 使用後性能評估,針對中央空調型建築物進行建築中央空調節能設 計評估制度之研究,據以建立具體可行之性能驗證檢測程序 (Commissioning),做為後續發展綠建築設計性能驗證評估之基礎。 2.室內環境品質 為提升建築室內空氣品質之設計與管理,本年度賡續辦理建築 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機制之研究,包括現場量測方法之建立、辦公建 築室內空氣品質設計準則之研訂,及兒童福利場所(托兒所)室內空 氣品質現況調查,並進行建築聲學標準及法令增修訂之研究,及協 助建築音響 CNS 標準草案修正之法制化作業。另針對醫院建築噪 音現況進行調查研究,是國內首次關切醫療院所設備噪音影響問題 之初步探討。. 10.

(29) 第二章 資料與文獻之蒐集分析 3.建築減廢科技 為發展建築減廢技術與機制,提昇資源有效利用,本年度預計 辦理包括增修訂建築技術規則給排水系統及衛生設備條文及規範 之研究、建築拆除施工規範實施策略與再生料源網維護之研究等 案,提出具體技術規範草案,供後續法制化作業及縣市政府據以實 施管制措施之參考。 4. 敷地生態環境 本年度賡續辦理基地保水設施配置規劃研究,編纂台灣原生植 物應用於綠建築生態設計指標群之圖鑑,提供建築規劃設計參考。 又為因應全球氣候暖化及都市熱島效應,特辦理城市地區熱島效應 退燒策略研究,以提出適當、可操作、易於應用之退燒策略。 5. 評估系統與配合生態城市推動 為應擴大綠建築推動至生態社區層次,本年度辦理生態社區評 估系統之研究,預計建立符合台灣亞熱帶及高密度人口居住的生態 社區評估體系,探討現行社區生態改造之潛力及評估得分範圍,建 立完整之生態社區化與質化評分體系,以逐漸發展 EEWH 評估系 統家族。另分案辦理高鐵學研生態村基地生態環境調查及先期研 究,及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或都市設計審議結合生態城市概念之研究 等,俾研提適合納入法令實施之具體建議。 (三) 98 年度研究重點 98 年度(3/4)計畫內容以既有之綠建築技術與評估系統為基礎,發 展減緩都市熱島效應相關技術,並賡續加強法規制度之探討與施 行,配合實驗驗證與檢測服務進行相關研發,提昇室內環境品質, 並擴大推動尺度至生態社區與都市永續層次,賡續研發生態社區評 11.

(30)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估系統等,茲分述如下: 1.建築節能科技 (1) 為確保綠建築設計之落實,針對綠建築完工及使用後階段,建立 適用於綠建築設計性能驗證制度(EEWH-PO)。 (2) 分案辦理零碳綠建築願景、策略及可行性之研究、住宅類建築物 節能減碳標示制度規劃之研究、舊有建築物照明節能技術應用之 研究、編纂綠建築設計手法及實例彙編研究,包括住宅與商業建 築之減碳案例圖解等相關研究。 (3) 推動既有廳舍綠建築改善,以及院校空調、舊有建築物之節能改 善等計畫。 2.室內環境品質 (1) 針對日受重視之居住環境噪音問題,辦理住宅音環境現況調查與 診斷機制之研究,研提適當策略,以有效提升居住空間音環境品 質。 (2) 賡續辦理建築物室內環境品質診斷改善及驗證制度,以及建材及 家具有機逸散物檢測評定,並進行醫院建築室內設備噪音與空間 規劃之關連性調查研究、既有建築排水橫主管系統現況調查與搬 送性能實證研究等相關研究。 3.建築減廢科技 (1) 進行建築廢棄物減量與資源化管理系統研究,同時積極進行建築 廢棄物再生利用技術研發、驗證及推廣產製,整合業界研發能量 與技術移轉。 (2) 賡續推動分類回收新建建築廢棄物之施工規範研修與再生料源 12.

(31) 第二章 資料與文獻之蒐集分析 網後續推廣之研究,強化建築資源利用整合關鍵技術研發(如再 生結合健康、節能、高性能等特性)、以及綠建材產業市場推動 機制規劃研究。 4. 敷地生態環境 (1) 為減緩都市熱島效應,針對綠屋頂技術進行相關設計、工法、或 產品之研發,並就相關技術進行環境績效與經濟效益之整合評 估。 (2) 針對台灣原生植物應用於綠建築生態指標群設計之圖鑑,考量發 展出數位資料庫檢索系統,以利建築與景觀設計者之利用。 5. 評估系統與配合生態城市推動 (1) 評估指標系統(EEWH-UD),進行一系列實例評估檢討測試,並 建立符合循環型社會概念之理想生態社區示範模型,俾使後續無 論是規模較小之街區尺度(生態街區評估系統)或更大的都市尺度 之生態社區發展,均能落實應用。 (2) 針對較大之都市尺度,辦理生態城市規劃技術與實例比較相關研 究,並就行政策略與管理制度亦進行相關探討,作為後續推動生 態城市之參考。 三、綠建築產業發展、 綠建築產業發展、國際接軌與推廣 1. 建立綠建築產品與綠建材驗證制度,並賡續辦理綠建築產業發展 與技術服務策略規劃研究。 2. 擴大推動綠建築標章與綠建材標章。 3. 綠建築推廣講習暨實例觀摩、綠建築國際接軌及綠建築標章審查 作業精進計畫等。 13.

(32)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4. 推動國際接軌、產學技術合作與相關人力培訓交流計畫。 本所推動綠建築之成效,自 89 年推出綠建築標章制度至 97 年底止, 已有 1,953 件公私有建築物取得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之評定,其成長趨 勢由推動初期之每年僅個位數案件,成長至每年 300 件以上,累計總樓地 板面積為 25,093,391 平方公尺,成長趨勢圖如圖 2-1 所示。. 400. 396 綠建築數目. 350. 321. 349 306. 273. 300 250 177. 200 150. 118. 100 50 0. 5 89. 8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年度. 圖 2-1 綠建築推動歷年成長趨勢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第二節 綠建築成本效益分析 國際間綠建築之推動自 1990 年英國之 BREEAM 系統開始,迄今已近 20 年,而綠建築之發展,也可從全球綠建築評估系統之發展浪潮(如圖 2-2) 看出,已成為最重要的趨勢之一。然而,綠建築實質的成本效益探討卻未 獲得太多研究的注意,或被徹底地分析,美國內政部(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於 2004 年所提出的「綠建築政策概況(Green Building Policy Profiles) 」報告中便提及,有關綠建築成本效益分析的研究資訊少,要追 蹤並量化其節約(節水、節電、減碳等)也相當困難。目前,美國最完整的 14.

(33) 第二章 資料與文獻之蒐集分析 綠 建 築 成 本 效 益 分 析 , 係 由 加 州 整 合 廢 棄 物 管 理 委 員 會 (California Integrated Waste Management Board)於 2003 年完成的「綠建築成本與財務 效益(The Costs and Financial Benefits of Green Building)」乙書,內容最為 豐富。其重要結論包括,綠建築設計可在不增加成本或增加相當少成本的 條件下完成,並且對綠建築而言,其在建造成本預付的投資金額(upfront investment)中,成本增加約 2%,在生命週期中可帶來初期投資成本 10 倍 之回收。另外美國麻薩諸塞州科技合作組織(Massachusetts Technology Collaborative)前曾針對麻州境內綠建築調查,其平均成本增加約為 2%, 而 美 國 總 務 署 (U.S. General Service Administration)於 2004 年 完 成 之 「LEED1成本研究」顯示,調查資料呈現,以各分級所選案件得分相同之 比較基礎下,合格級、銀級、與黃金級之建築物均可在成本不增加或增加 2%以內之情形下完成,而銀級與黃金級之綠建築變異較大,亦有建案成 本增加約 5%至 8%,但由於本研究選取之樣本少,較難引用。而加州「綠 建築成本與財務效益」報告,乃是選取 33 件獲得 LEED 評定之綠建築(樣 本數達 30 件以上,25 件辦公類建築、8 建學校建築),成本比較基準為當 地面積相當之同類型一般建物,其平均顯示成本增加為 1.84%,本研究成 果與麻州相似,增幅在 2%以內,各分級之增加情形分列於表 2-1,獲得白 金級評定之綠建築,成本增幅明顯,而銀級與金級之綠建築,成本增加約 同於平均數 2%,而僅獲合格級之綠建築,成本並無增加之情形。由於本 研究調查樣本數較高,比較基準較美國總務署所用之比較基準較能反映當 地現況,其研究結果可作為綠建築成本分析之重要參考。另外,本研究亦 提及有關美國西雅圖(Seattle)市之綠建築成本調查分析,在綠建築推動初. 為美國綠建築協會(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研發之綠建築評估系統,其新建建築物評估系統 總分 62 分,本研究案分別選擇合格級、銀 級、黃金級之案件進行評析,每分級各 件,其所選案件得分較該分級最低分高出 2 分,比較基準為 每平方呎 美元。 1. LEED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NC) 2 220. 15.

(34)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期,一座銀級的綠建築成本增加約 3%至 4%;但至 2002 年,相同為銀級 之綠建築,成本僅增加約 1%至 2%, 表 2-1 美國 LEED 綠建築成本增加分析表 綠建築分級. 成本增幅(%). 合格級(Certified). 0.66. 銀級(Silver). 2.11. 金級(Gold). 1.82. 白金級(Platinum). 6.50. 資料來源:Greg Kats, The Costs and Financial Benefits of Green Buildings,2003 在綠建築的效益方面,依據加州「綠建築成本與財務效益」報告,綠 建築的財務效益包括節電、廢棄物處理、水費、碳排放等環境成本、較低 的管理維護費、員工生產力提升與健康等項,本研究最特殊之處,係將所 有的效益接轉換為貨幣單位(如表 2-2 所示),以碳排放(CO2 Emmision)為 例,提出二氧化碳每公噸為 5 美元或 10 美元兩種計算情境之建議2,以具 體量化出減碳效益。至於員工生產力與健康,其研究調查顯示,合格級與 銀級之綠建築可提升 1%之生產力,金級與白金級則為 1.5%,換算其價值 為合格級與銀級之綠建築每平方呎 36.89 美元及金級與白金級綠建築每平 方呎 55.33 美元3。另外,LEED 必要之性能驗證與監督程序,雖增加 0.3% 至 0.6%之成本,但卻可在維護管理時,每平方呎節約 8.47 美元,經研究 分析雖然這些數據,係基於許多假設條件與計算方式,但進行綠建築效益 評析時,將各項效益貨幣化,係為良好的比較基礎之一。. 本研究另列舉若干報告結論,包括每公噸二氧化碳價值有 15 美元、25 美元等不同計算結果,但該研 究建議加州採 5 美元與 10 每元兩種價格。 健康維護相當於生產力提升,綠建築良好之室內環境預期減低呼吸道疾病、過敏、氣喘與病態建築症 候群,換算之效益 1%生產力相當於 5 分鐘工時,1.5%相當於 7 分鐘,加州員工平均每年約 6 萬 6,469 美元,平均工作面積 225 平方呎,生命週期以 20 年計之。 2. 3. 16.

(35) 第二章 資料與文獻之蒐集分析 表 2-2 美國 LEED 綠建築成本效益分析表 效益項目. 效益值(美元/平方呎). 節約能源. 5.79. 碳排放. 1.18. 節約水資源. 0.51. 廢棄物減量. 0.03. 維護管理效益. 8.47. 生產力與健康 合格級與銀級綠建築. 36.89. 金級與白金級綠建築. 55.33. 綠建築最低成本增幅. 4. 生命週期總效益 合格級與銀級綠建築. 48.87. 金級與白金級綠建築. 67.31. 註:20 年生命週期計之 資料來源:Greg Kats, The Costs and Financial Benefits of Green Buildings,2003. 而我國的綠建築效益,目前僅以綠建築標章推動之節水節電效益為 主要計算基礎,至 98 年 11 月底止,已有 2,368 件公私有建築物取得標章 或候選綠建築證書之評定,每年估計可省電 7.78 億度,相當於每年減少 52.4 萬噸之二氧化碳排放量,另省水效益 3,439 萬立方公尺,換算節約之 效益為 22.2 億萬元,併呈現逐年成長之趨勢(圖 2-2),若再加上日後建築 生命週期 40 年為計算基準,每年可節省金額乃逐年累算加總,而政府單 就綠建築標章審查工作乙項之補助每年僅約需 140 萬元,連同科技研究挹 注平均每年 2,700 萬元,換算「推動綠建築科技研究及政策」之經濟效益 至為可觀。但就綠建築本身成本效益之詳盡評析,建議將綠建築生命週期 17.

(36)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成本分析相關研究宜儘速納入綠建築科技研究中辦理。. 2,000,000. 節省水電費(千元). 1,800,000 1,600,000. )元1,400,000 千 (費1,200,000 1,000,000 電 水 800,000 省 節600,000 400,000 200,000 0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年度. 圖 2-2 我國綠建築節水節電之經濟效益倍增趨勢圖 我國綠建築節水節電之經濟效益倍增趨勢圖 本研究於期中報告階段原以南北優良綠建築建案各乙案(台達電子南 科廠辦大樓與台北縣中和國民小學和平樓改建工程等2案)進行初步分析, 以檢視綠建築建造成本與一般建物之平均成本差異是否顯著,惟其所列造 價係依據各縣市建築物造價標準表編列,與本部營建署公告之統計月報資 料庫比對,相差幾希(僅1%),實無法依據該項資料判斷綠建築建造成本與 一般建物之平均成本是否有異。復查黃良充(96年)曾於「建物成本法估價與 營造施工費之探討」乙文,以臺北市7層樓鋼筋混凝土造建築物為例,建築 物造價表約僅為地價調查用建築改良物標準單價表之二分之ㄧ,遂提出「建 築主管機關所公佈之建築物造價卻遠低於市場實際造價,實匪夷所思」之 議,並於結論中提出「目前使用之地價調查用建築改良物標準單價表乃接. 。. 近市場實際建築物造價,應為適宜」之論 鑑此,本研究再以臺北市為例, 分析台北市萬華市民運動中心與富邦南京大樓等2案優良綠建築建造成本 18.

(37) 第二章 資料與文獻之蒐集分析 是否與一般建物之成本有顯著差異。 首先,台北市萬華市民運動中心建築物為2棟地上7層、地下2層之鋼骨 構建築物,主要用途為公共設施,獲得綠化量、基地保水、日常節能、二 氧化碳減量、室內環境、水資源、污水垃圾改善等7項指標,其總工程造價 為3億6,000萬元整,總樓地板面積1萬2,337.63平方公尺,平均每平方公尺 造價約2萬9,179元整,而依據臺北市地價調查用建築改良物標準單價表4計 算,同類型建築物造價為30,300至33,200元之間,本案尚無造價較高情形。 其次,富邦南京大樓為地上12層,地下7層之鋼骨建築物,主要用途為辦公, 獲得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水資源、污水垃圾改善等4項指標,總工程 造價8億9,862萬1,299元整,總樓地板面積2萬4,884平方公尺,平均每平方 公尺造價約3萬6,112元整,較同類型建築物造價為3萬5,900元以上(本案地 下為2層以上),相差亦於1%以內,經上述兩個案之初步分析,與美國相關 文獻調查之結果資料類似,綠建築可在不增加成本或小幅增加之情形下, 完成優良之永續環境設計,但這些綠建築所帶來之實質效益,除節水節電 外,在生態、健康等效益部分仍須進行更詳細之調查,始能同樣以貨幣化 之單位,進行比較分析。. 第三節 綠建築產業產值推估 一般所稱「產值」,係企業在一固定營業期間中,各種經營活動所獲 得之效益,主要表現於營業收入的消長,可藉此比較營業收入之增減變動, 預知營業成長之盛衰趨勢。任何企業如欲獲得豐厚之營業利益及良好之經 營效能,除需積極開拓市場以增加其營業收入外,對於產品之直接成本與 各項產銷及管理上之支出,亦需作有效控制,才能達成企業獲利的目標。 4. 本表係 97.03.11 北市地二字第 09730631900 號函修正,資料來源:. http://www.land.taipei.gov.tw/site/41f5d1af/44272313/4448abd5/444de00e/47d87e72/files/970311.doc 19.

(38)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而「營收」(revenue)在會計上的定義為:「營收是企業在銷售活動(包括 商品及勞務的提供)中所產生的收入,代表企業體所接收的經濟資源流入 量。」產值有二種計算方式,最終產值法(Final product)與附加價值法(Value added)。最終產值法為GDP 生產面的計算方式,計算時將所有產品分為中 間產品及最終產品二大類,然後計算最終產品之銷售總額,並以最終產品 總額為一國內生產總產值。至於中間產品(intermediate product)是指在生產 過程中原材料所消耗的財貨,以及為協助生產而向其他「產業」購買的勞 務,中間產品之價值已經計入其他產業,實際上除了我國的工商及服務業 普查,很少直接調查某產品(或產業)之中間產品價值,建築工程即為一例。 一般多利用抽樣調查估計此類產品之生產成本,已取得該中間產品價值。 目前國內針對建築工程最詳細之產值估算調查,為行政院主計處經常 辦理之「建築工程概況調查」,該項調查係以臺灣地區完成開工程序之在 建工程個案的起造單位為調查對象,蒐集臺灣各月建築工程實際投入之成 本,作為國內建築工程投資與營造業產值估算之參考。調查項目包括: 1.. 建案基本資料:建照字號工程名稱及地點、總樓地板面積、建物使用 性質、開工日期、預定竣工日期、完全竣工日期等。. 2.. 建案成本:包含全部建造成本(含發包金額及自行提供之建造材料及 人工等成本)及相關成本(含設計費等相關雜費、廣告、銷售及代 銷費用、本建案攤配之總公司管理費用、自購之建案專用機具及辦 公設備等資本支出、土地取得成本及其他等)預估、各月所有包商 請款金額及自行提供之建造材料及人工等成本實際付款金額,以及 竣工時尚未請領之建造成本與相關成本實際金額。 其統計方法為分層隨機抽樣法,以北、中、南、東等區域及建築物使. 20.

(39) 第二章 資料與文獻之蒐集分析 用性質別分層,各層樣本數以層內母體數占全部母體數比例配置,樣本家 數約 600 件,為因該項調查係為國民所得投資編算,並未單獨發佈產值資 料。但以實際面向操作而論,由於營建統計調查詳盡以及政府資訊公開, 取得總體性之建案工程造價資料(如總值、平均數等)相當容易,因此,依 據行政院主計處之調查表格,可在總工程造價之基礎上,另由文獻取得規 劃設計費比例、廣告代銷比例、管理費比例等資料,即可進行建築產業產 值之推估,至於其中有關土地取得成本,係與基地區位與條件相關,以及 廣告代銷費用等,與綠建築設計關聯性低,本研究暫不納入估算。 而本部營建署亦於營造業經濟概況調查報告中,表列各項營建工程之 施工價值(如表 2-3),調查結果顯示每年住宅工程與其他房屋工程之和與 營建署歷年統計月報(建造執照與使用執照統計)相近,並且至 96 年營建工 程價值仍有遞增之情形。 表 2-3 營建工程價值(總投入成本 營建工程價值 總投入成本)調查結果表 總投入成本 調查結果表(單位 調查結果表 單位: 單位:千元) 千元 項目. 92年度. 93年度. 94年度. 96年度. 住宅工程. 70,398,914. 114,611,011. 160,844,828. 168,692,654. 其他房屋工程. 66,738,434. 78,647,032. 121,005,158. 98,044,322. 公共工程. 179,780,895. 183,522,001. 164,083,841. 198,285,225. 機電、電路、管道. 12,614,041. 12,956,151. 22,606,598. 19,442,948. 其他營造工程. 74,222,860. 81,758,906. 87,003,113. 84,246,825. 總. 403,755,145. 471,495,101. 555,543,538. 568,711,974. 計. 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中華民國 96 年營造業經濟概況調查報告,98 年 1 月。. 而黃良充(96 年)於「建物成本法估價與營造施工費之探討」所提出之 成本計算模式,包括營造或施工費、規劃設計費、廣告銷售費、管理費、 稅捐及其他負擔、資本利息、開發或建築利潤等之總和,其中規劃設計費 按營造施工費之 2%至 3%計算,廣告銷售費用以總成本 4%至 5%估算, 21.

(40)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管理費以總成本 3%至 4%推估,稅費約總成本之 0.5%至 1.2%,資本利息 以前項總額乘以利率,至開發利潤本研究暫不納入。而張俊立(93 年)於「建 築工程造價之預測與探討」論文中,則依一般性原則列為規劃設計總成本 之 1%至 4%,廣告代銷 6%至 9%,管理費 3%至 7%,稅捐利息等 7%至 9%之間,該比例亦可作為推估建築產業相關之服務業產值之參考。 有關綠建築產值推估之相關文獻,目前國內僅有經濟部技術處 97 年 辦理之「2015 台灣產業新願景」報告中,於綜合領域之「永續建築」項 下堤及其產值推估,依據該報告推估:「目前不含土地投資成本在內建築 業年產值達 4,000 億以上,室內外營建材料設備等相關產業產值將達 2,000 億元以上。預估 2015 年約有 30 %以上產業價值為鎖定在綠建築相關產業 上,預估相關產業之直接產值每年至少增加 600 億元。若與文化、傳播媒 體、休閒產業結合,間接帶動產值更可增倍。」惟本文並未直接提出其假 設條件與計算基礎,較難直接引用於本研究綠建築之經濟效益評估,但因 係屬專家智慧,仍具比對之重要參考價值。 另外,以中國大陸綠建築產值估算為例,大陸前科技部副部長、現任 中國技術創業協會理事長馬頌德於本(98)年 10 月之「2009 李國鼎論壇」 指出5,其以建築節能為例,大陸近年大規模城市化,近 50%人口居住城 市,在政府推動新建住房節能標準後,綠建築面積將由現有的 400 億平方 公尺,在 2020 年達到 700 億平方公尺。其以簡易之附加價值法計算方式, 以每平方公尺增加人民幣 100 元成本推估,得出綠建築新建市場為 3 兆 元,綠建築改造估計也有 2.6 兆元市場,因此,估計中國單是綠建築市場 就達人民幣 5.6 兆元。 至於創造就業機會部份,依據行政院經建會 97 年分析資料顯示, 「綠. 5. 98 年 10 月 29 日中央社報導「大陸專家:中國綠建築市場可達 5.6 兆元」。. 22.

(41) 第二章 資料與文獻之蒐集分析 色就業」理念亦已獲許多國家地方政府響應與推動,例如 2007 年美國加 州積極推動地方性的「綠色就業(Green Jobs)」行動方案,希望透過培訓失 業或貧困者,在企業及住宅從事安裝太陽能板,兼顧在地就業與環境保 護,其引述美國時代雜誌(2007 年 12 月)資料,至 2015 年美國綠色就業機 會(包括建造綠建築、安裝太陽能板及在有機農場工作)將可達 630 萬個。 而近年來,政府亦積極鼓勵環保及能源科技研發,營造綠色產業商機, 「估 計 98 年台灣綠色產業(包括發展再生能源、太陽光電、清潔生產、節能產 業等)產值將達 1,920 億元,104 年甚至擴增至 6,400 億元,平均年增率達 22.2%。文中根據 2007 年歐盟環境政策機構(Institute for European Environmental Policy)資料顯示,歐盟 27 國環境相關產業的平均就業乘數 介於 1.49 至 1.7,若依此估算,隨著台灣綠色產業的蓬勃發展,其就業創 造機會潛力亦將相當可觀。因此,台灣在綠建築所創造之就業機會中,亦 可進一步調查研究,以確切掌握綠建築可創造之新興就業績會,並可兼顧 生態保育。. 23.

(42)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第三章 綠建築科技研究績效評估 本所「綠建築與永續環境科技」四年中程綱要計畫以既有綠建築技術 與評估系統為基礎,規劃加強節能法規提升與擴大施行之策略,配合創新 營建材料與技術之開發,積極推動建築節能、資源有效利用與永續健康居 住環境之課題,開創新興綠建築產業與永續環保之營建技術。茲依學術成 就、技術創新、經濟效益、社會發展、科技政策及管理等 5 大面向進行績 效評估。. 第一節 學術成就評估 本計畫有效厚植本土綠建築學術研究能力,培養建築研究人才,建立 實驗室與研究團隊,並積極進行國際交流合作與接軌,近 2 年(96 至 97 年) 完成研究報告 25 案,發表論文 20 篇,專書 8 冊。另積極參與世界綠建築 國際組織之活動,舉辦 2007 年環亞熱帶綠建築國際會議,以及積極參與 永續建築國際會議 SB07、SB08 等並發表論文,將我國綠建築與綠建材研 究成果推展至國際,使國際間廣泛瞭解台灣綠建築評估系統以及綠建築及 綠建材推動現況,本計畫有效促進國內外綠建築推動經驗交流,提升台灣 於綠建築領域之國際影響力,無論在英文論文或期刊論文之數量與比例上 均有提升,如圖 3-1。. 第二節 技術創新評估 技術創新部分,前期研究已辦理:(1) 10 種再生綠建材與低甲醛黏著 劑之研發、(2)空調變頻節能設計參數、能源使用管理相關的 BEMS 系統 開發與 ESCO 節能產業的評估與推廣等空調節能設計技術之創新發展、(3) 辦公建築使用階段 CO2 排放量解析模式、(4)完成建築音響空氣音、衝擊. 24.

(43) 第三章 綠建築科技研究績效評估. 圖 3-1 本所綠建築與永續環境科技計畫論文質量分析.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音、吸音率、消音箱及聲功率位準等實驗檢測作業標準作業程序訂定建 立、(5)建立綠建築分級評估制度、(6)建立建築排水系統空氣壓力變動與 排水橫管污物搬送性能試驗程序、(7)雨水利用部分,前階段計畫已建立區 域雨水貯集系統容量最佳化設計模式,研究成果並轉換成套裝軟體,可提 供建築師或設計師應用參考的工具、(8)建立建材性能資料庫、(9) 3 種再 生木質、發泡木質水泥板之研發、(10) 空調系統設計參數實驗驗證與 EAC 參數等空調節能設計技術之創新發展、(11)建築空調設備 CO2 排放量解析 模式、(12)完成建築音響國家標準制修訂建議、(13)擴大綠建材評定項目 與基準、(14)建立建築排水系統洗淨能力測試、橫主管搬送性能測試、攜 帶式排水壓力管路檢測方法等、(15)建立建材性能資料庫。本所未來仍將 持續強化水資源利用、再生綠建材整合健康、節能等技術之創新發展,並 與行政法規之調和,以提高科技研發對政策措施服務之功能,彙整如表 3-2。. 25.

(44)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表 3-1 綠建築與永續環境科技計畫學術成就評估 學術成就. 96 年. 績效指標. 初級產出量化值. A 論文. ( ) (SCI TSSCI ) 1.Liaw, C.H., Y.L. Tsai, W.M. Huang, C.Z. Huang, and J.L. Chen, “Pilot On-Site Tests to Evaluate the Permeability of Infiltration Gutters,” 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 79(8): 821~827, 2007 (SCI). 2. ISO (TSSCI)62 ( ) 96 12 1~18 3. (TSSCI)62 ( ) 96 12 19~34 4. ISO ASTM. 一 期刊論文 、. 等. 江哲銘等,健康綠建材與國際 標準接軌在本土氣候特性之 應用研究,建築學報 期 增刊 技術專刊 , 年 月, 。 何明錦等,節能玻璃設計方法之 建立,建築學報 期增刊 技術專刊 , 年 月, 。 邱瓊玉、楊閔隆, 及 建築樓板衝擊音量測法比較實驗 設計,建築學報(TSSCI)62 期增刊 (技術專刊),96 年 12 月,35~50。 5.林霧霆等,木質建材之甲醛及 VOC 逸散測試方法 CNS 化之研 究,建築學報(TSSCI)62 期增刊(技 術專刊),96 年 12 月,149~162。 6.羅時麒,綠建築政策二氧化碳減 量效益與發展潛力分析,工業污 染防治,第 102 期,2007, 145-161。 (二)研討會論文. 7.Ming-Chin Ho, Sustainability, Efficiency, and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Research, Promotion,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for Green Building in Taiwan, 2007 Subtropical Green Build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GBIC). 8.Hsien-Te Lin, The Policy of CO2 Discharge Reduction in Architectural Life Cycle, 2007 SGBIC. 9.Che-Ming Chiang, Taiwan Cases: The Improvement of Existing Buildings toward Eco-city in Subtropical Region, 2007 SGBIC. 10.Shih-Chi Lo and Jyh-Ting Yau, Developing an Integrated Assessment Framework between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and Indoor Air Quality for Office Buildings, 2007 SGBIC. 11.. 高嘉隆、徐虎嘯,生態工程滲 透陰井之孔隙阻塞對滲透效率影 響之探討,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 26. 效益說明. 論文發表在重要期刊(SCI、 TSSCI 等)共計 5 篇,國際研 討會 7 篇,國內期刊與研討會 8 篇等、合計 20 篇,顯示各 案研究成果均考量時效與競 爭潛力,得於國內外相關期刊 或研討會中具文發表,本計畫 已逐步提升本所建築基礎、應 用與實驗研究團隊之全球 觀,並驗證本所之研發能力。. 重大突破.

(45) 第三章 綠建築科技研究績效評估 學術成就. 績效指標. 初級產出量化值. 屆第 1 次研究成果發表會,96 年 5 月。 12.徐虎嘯、高嘉隆,生態工程滲 透陰井容量設計之保水滲透性能 影響分析,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 19 屆第 1 次研究成果發表會,96 年 5 月。. 效益說明. 重大突破. 19. 13. Lo, Shih-Chi, Bor-Shyun Chen, Hwong-wen Ma, Chia-Wei Chao, 2007. “Identifying Priorities of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Policy for Buildings Using Life-Cycle Approach,”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fe Cycle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Zurich at Irchel, August 27-29, Zurich. 14.. 羅時麒、陳伯勳,生命週期方 法應用於綠建築二氧化碳減量政 策優先度評定之研究,2007 年生 命週期評估與管理研討會。 15.江哲銘等,”外氣引入量對全尺 寸複合木地板揮發性有機物質移 除效率之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 會第十九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論文集。. 16.W.T. Yang, C.M. Chiang and P.C. Chou, A Study on the Procedure of Indoor Air Quality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Using a Photocopying Room of a Public Library in Taiwan as Case Study, 2007 Reg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Hong Kong, 2007. 17. P.R Chung, C.M Chiang, K.S Liu, Y.P Lin and H.J Su , A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door Environment Quality” with aspect of Health in Taiwan, Sustainable Building Conference Hong Kong, December 4-5, 2007. 18. 2007. 郭清香等,不同施工法之輕隔 間隔音性能, 中華民國音響 學會年會暨第二十屆論文發表會 論文集,96 年 11 月。 19.陳瑞鈴等,辦公室照明的照度 與節能之實驗分析,2007 年台灣 照明學會年會論文集,台北,96 年 12 月。 20.楊閔隆,迴響室法吸音係數量 測不確定度探討,第十五屆中華 民國振動與噪音工程學術研討 會,96 年 6 月。. 27.

(46)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學術成就. 績效指標 B 研究團隊養成. C 博碩士培育 D 研究報告. E 辦理學術活動. F 形成教材. 其他 28. 初級產出量化值. 建立系內、校內跨領域、跨校或 跨組織合作團隊數目共 5 研究團 隊,綠建築與綠建材審查及改善 工程共 12 團隊,實驗室服務團隊 共 4 團隊。 1. 成立以本所為主之跨組織產 學合作綠建築與綠建材政策 發展與推動團隊。 2. 持續推動綠建築與綠建材標 章審查委員會(分別包含北、 中、南各 3 團隊,共計 6 團隊)。 3. 養成跨組織產學合作綠建築 改善技術研究團隊(6 團隊)。 4. 各研究案團隊 (系內、校內跨 領域、跨校合作)共 4 團隊。 5. 建材逸散模擬實驗室建置,以 及研發與檢測服務團隊養成。 6. 建立建材逸散模擬實驗室標 準試驗方法及研究方法。 7. 熱環境實驗室與設施之建置 及研發檢測服務團隊養成。 8. 人工光及自然光實驗室相關 設施建置,以及研發與檢測服 務團隊養成。 9. 再生綠建材製程檢測實驗室 建立,成立綠建材推動團隊。 培育博士 3 名,碩士 7 名 產出建築外殼節能設計管制效益 與二氧化碳減量目標評估研究、 建築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機制之研 究、基地保水設施整體配置規劃 設計研究、台灣原生植物應用於 綠建築生態指標群設計之研究等 12 案研究報告。 1.辦理 2007 環亞熱帶綠建築國際 研討會 1 場及區域合作論壇 1 場。 2.辦理綠建築審查訓練研習 3 場。 3.辦理兩岸三地都市微氣候研討 會 2 場。 4.辦理 2007 國際綠建材認證接軌 與推展應用研討會。 1. 產出 2007 年綠建築解說與評 估手冊及 2007 年綠建材解說 與評估手冊。 2. 形成綠建築審查教材-綠建 築審查實務 Q&A、綠建築審 查指導手冊及綠建築標章審 查作業精進計畫訓練手冊。 3. 產出 2007 年綠建築在台灣- 第五屆優良綠建築專輯。 4. 產出建築物外遮陽暨屋頂隔 熱設計參考手冊。 5. 完成研討會論文集 3 冊。. 效益說明. 形成建材逸散物檢測、建築音 響、再生綠建材檢測與製程、 光環境、熱環境、衛生管路設 備等實驗室數目共 6 座,本所 建築實驗研究團隊完整成 立,並已建立檢測服務能力, 同時培育專長人力資源,可充 分對應國內建築技術或研究 服務之需求。. 重大突破. 1. 建 立 國 家 建築實驗設 施之實驗基 礎,建構持續 且紮實的技 術基礎。 2. 提 升 國 家 營建技術與 政策制度之 水準,藉以開 創新興營建 產業,創造永 續建築環境 科技的新經 濟目標。. 研究生畢業後均從事之相關 行業。 做為研訂綠建築、綠建材、室 內環境品質等相關推動政策 與規範基準之參據。 辦理主要之國際研討會共 2 2007 環亞熱 場次。 帶綠建築區 域合作論 壇,並簽署永 續行動宣 言。 本項個人或團體加值利用次 數包括 96 年度綠建築及綠建 材解說與評估手冊等使用約 3000 餘次。.

(47) 第三章 綠建築科技研究績效評估 學術成就. 績效指標 A 論文. 97 年. 初級產出量化值. 一 期刊論文 、. 等. 效益說明. 論文發表在重要期刊(SCI、 EI、TSSCI 等)共計 10 篇, 國際研討會 7 篇,國內研討會 3 篇等、合計 20 篇,顯示各 案研究成果均考量時效與競 爭潛力,得於國內外相關期刊 或研討會中具文發表,本計畫 已逐步提升本所建築基礎、應 歐文生、何明錦、陳瑞鈴、陳建 用與實驗研究團隊之全球 富、羅時麒, ,台灣太陽能 觀,並驗證本所之研發能力。 設計用標準日射量之研究,建築 學報 64 期,pp.103-118 (TSSCI)。 3.蔡燿隆、廖朝軒、林憲德、陳瑞 鈴,2008,綠建築基地保水指標 中滲透及時間因子影響探討,建 築學報第 64 期技術專刊,pp.59-73 (TSSCI)。 4.徐虎嘯、高嘉隆,2008,生態工 程滲透陰井之保水滲透性能分 析,建築學報第 64 期技術專刊, pp.75-90 (TSSCI)。 5.羅時麒、陳伯勳,2008,生命週 期方法應用於室內環境政策之優 先度評估,建築學報,第 64 期技 術專刊,pp. 91~107 (TSSCI)。 6.姚志廷、蕭良豪,2008,綠建材 產業分析及管理機制之研究,建 築學報,第 66 期技術專刊,pp. 35~46 (TSSCI)。 7.王佑萱、李訓谷,2008,屋頂隔 熱性能檢測技術與節能效益模擬 分析研究,建築學報,第 66 期技 術專刊,pp.23~34 (TSSCI)。 8. 陳伯勳、羅時麒,2008,建築 分間牆隔音性能與法規應用之研 究,建築學報,第 66 期技術專刊, pp. 75~89 (TSSCI)。. 重大突破. ( ) (SCI TSSCI ) 1. Ho, Ming-Chin, Che-Ming Chiang, Po-Cheng and Chia-Yen Lee (2008) “Optimal Sun-shading Design for Enhanced Daylight Illumination of Subtropical Classrooms,” Energy and Buildings, 40, 1844-1855 (SCI). 2. 2008. 9.Yau, Jyh-Tyng, Shih-Chi Lo and Jyh-Dong Lin(2008) “Development of Recycling Green Building Material Evaluation and Labeling System in Taiwan,” Journal of Solid Wast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741-747(EI). 10. C.L. Cheng et al. (2008), “Decision-making and assessment tool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 drainage system,” Journal of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Volume 17, Issue 8, pp.897–906 (SCI). ( ) 11. Ming-Chin Ho, Jui-Ling Chen, C. Chiang, Chiung-yu Chiu, Jyh-Ting Yau, and T. Hsieh, “Taiwan Green Building Material. 二 研討會論文. 29.

(48)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學術成就. 績效指標. 初級產出量化值 Labeling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Sustainable Building in Subtropical Zone,” SB08 proceedings, Sep.21-25, 2008, Melbourne, Australia. 12. Cheng-Li Cheng, Ming-Chin Ho, and M.C. Liao, “A Sustainable Approach of Energy Conservation in Improving the Envelope of Existing Buildings in Taiwan,” SB08 proceedings, Sep.21-25, 2008, Melbourne, Australia. 13. Yang and Ming-Chin Ho, “The Green HVAC Concept-Analysis of a National Research Program on HVAC System Renovations,” SB08 proceedings, Sep.21-25, 2008, Melbourne, Australia. 14. Ming-Chin Ho, Jui-Ling Chen, C. Chiang, Shih-Chi Lo, and Po-Ren Chung, “The Execu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Technology for Improving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Taiwan,” SB08 proceedings, Sep.21-25, 2008, Melbourne, Australia. 15. (2008) “. 楊武泰、江哲銘、李俊璋、何 明錦、陳瑞鈴、羅時麒 , 辦 公及寺廟建築室內空氣品質現場 檢測方法之研究”,第 20 屆第 1 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16.李鎨翰、陳秋銓、吳振發、陳 瑞鈴、卓雯雯(2008),“可用於綠 建築綠化之台灣原生植物建議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 20 屆第 2 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17.陳炯堯等(2008),“台灣中部醫 院建築室內噪音防制與行為之關 連性調查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 會第 20 屆第 2 次建築研究成果發 表會論文集。 18. C.L. Cheng et al (2008), “Empirical study on terminal water velocity of drainage stack,” CIB-W62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Hong Kong) , pp.491-505. 19. C.L. Cheng et al. (2008), “The research on pipe age of Building drainage systems assessment and visualization of the design tactics for decision-making tool,” CIB-W62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Hong Kong), pp.460-471. 20. W. J. Liao, C.L. Cheng, K.C. He, C.J. Yen (2008), “Testing Method and verification of a. 30. 效益說明. 重大突破.

(49) 第三章 綠建築科技研究績效評估 學術成就. 績效指標. 初級產出量化值 portabl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for Air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the Stacks of Building Drainage Systems,” CIB-W62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Hong Kong), pp264-273.. B 研究團隊養成. C 博碩士培育 D 研究報告. E 辦理學術活動. 建立系內、校內跨領域、跨校或 跨組織合作團隊數目共 5 研究團 隊,綠建築與綠建材審查及改善 工程共 12 團隊,實驗室服務團隊 共 4 團隊。 10. 成立以本所為主之跨組織產 學合作綠建築與綠建材政策 發展與推動團隊。 11. 持續推動綠建築與綠建材標 章審查委員會(分別包含北、 中、南各 3 團隊,共計 6 團隊)。 12. 養成跨組織產學合作綠建築 改善技術研究團隊 ( 共 6 團 隊)。 13. 各研究案團隊 (系內、校內跨 領域、跨校合作)共 4 團隊。 14. 建材逸散模擬實驗室建置,以 及研發與檢測服務團隊養成。 15. 建立建材逸散模擬實驗室標 準試驗方法及研究方法。 16. 熱環境實驗室與相關設施之 建置,及研發與檢測服務團隊 養成。 17. 人工光及自然光實驗室相關 設施建置,以及研發與檢測服 務團隊養成。 18. 再生綠建材製程與檢測實驗 室建立,成立綠建材推動團 隊。 培育博士 3 名,碩士 7 名 產出生態社區評估系統之研究、 建築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機制之研 究、基地保水設施整體配置規劃 設計研究、台灣原生植物應用於 綠建築生態指標群設計之研究等 13 案研究報告。 1.辦理生態城市綠建築講習會及 實例觀摩北中南各 3 場次。 2.辦理綠建築審查訓練研習營 3 場。 3.籌劃 2009 綠建築邁向生態城市 國際研討會(GBTEC 2009)。 4.辦理 2008 綠建材講習會。. 效益說明. 重大突破. 形成建材逸散物檢測、建築音 響、再生綠建材檢測與製程、 光環境、熱環境、衛生管路設 備等實驗室數目共 6 座,本所 建築實驗研究團隊完整成 立,並已建立檢測服務能力, 同時培育專長人力資源,可充 分對應國內建築技術或研究 服務之需求。. 1. 建 立 國 家 建築實驗設 施之實驗基 礎,建構持續 且紮實的技 術基礎。 2. 提 升 國 家 營建技術與 政策制度之 水準,藉以開 創新興營建 產業,創造永 續建築環境 科技的新經 濟目標。. 研究生畢業後均從事之相關 行業。 做為研訂生態社區、綠建築、 綠建材、室內環境品質等相關 推動政策與規範基準之參據。 1.各講習會與研討會共 1587 人次參加,具推廣效益。 2.本年度完成與重要國際組 織 WGBC 與 CIB 合作辦理國 際研討會(GBTEC 2009)事 宜。. 31.

(50)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學術成就. 績效指標. 初級產出量化值. F 形成教材. 6.. 其他. 產出亞熱帶綠建築的挑戰專 書。 7. 形成綠建築審查教材-綠建 築審查實務 Q&A、綠建築審 查指導手冊及綠建築標章審 查作業精進計畫訓練手冊。 8. 產出綠空調實踐與應用。 9. 產出建築物外遮陽暨屋頂隔 熱設計參考手冊。 10. 完成室內環境品質簡易自評 手冊。. 效益說明. 本項個人或團體加值利用次 數包括綠建築及綠建材解說 與評估手冊等使用大 4,000 餘 次。. 重大突破.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 3-2 綠建築與永續環境科技計畫技術創新 綠建築與永續環境科技計畫技術創新評估 技術創新評估 技術創新. 績效指標 G. 專利. 技術報告 I 技術活動 H. 96 年. 97 年. 32. J. 技術移轉. S. 技術服務. 其他 G 專利 H 技術報告 I 技術活動. 初級產出量化值. 效益說明. 完成木質水泥板綠建材製備方法 本計畫再生綠建材之研發,開 之專利申請乙案。 發特殊前處理技術,克服木質 纖維與水泥不易相容之問題 提升我國再生建材產品競爭 力。 1.完成辦公室照明節能手冊、 有效推廣辦公室照明節能以 2.完成綠建材採購指南。 及綠建材之使用。 1.完成 1 場綠建築主題展示活動。 發表於主要之國際研討會 2 2.完成 1 場舊有建築節能改善成 場次。 果發表會。 3.完成 1 廠建築排水系統技術座 談會。 4.辦理 6 場綠建築推廣講習及 5 場綠建築實例觀摩活動。 5.辦理綠建材廠商說明會 2 場次 及綠建材標章制度座談會 3 場次。 輔導 1 廠商進行屋頂隔熱磚綠建 推廣再生建材之試量產 材之試量產研究 1.評定審查金額約 140 萬元。 1.辦理綠建築評定審查 396 案。 2.辦理綠建築暨學校改善服務共 2.帶動改善金額 8,400 萬元。 17 案,舊有建築物節能改善建議 3.帶動改善金額為 8,500 萬 及諮詢服務共 39 案。 元。 3.辦理中央空調節能改善服務共 16 案。 木質水泥板綠建材製備方法之專 利刻正進行審查。 完成綠建材採購指南。 有效推廣綠建材之使用。 1.完成 3 場綠建材主題展示活動。 於主要國際研討會 SB08 展出 2.完成 1 場 2008 健康室內環境診 台灣綠建材,並與澳洲 Good 斷諮詢講習會。 Environmental Choice Label 3.完成營建再利用產品說明會 3 及 Ecospecifier 建立國際交換 場次。 認證之聯絡窗口。 4.再生綠建材推廣座談會 1 場次。 5.辦理綠建材廠商說明會 3 場次 及綠建材標章制度講習會 2 場次。. 重大突破. 促進再生綠 建材產業發 展. 成功將台灣 綠建材標章 制度推廣於 國際。.

(51) 第三章 綠建築科技研究績效評估 J S. 技術移轉 技術服務. 其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辦理綠建築評定審查 349 案。 辦理綠建築更新診斷與改善計 畫共 14 案。 3.辦理建築能源效率提升計畫共 38 案。 4.服務 137 家再生建材廠商。 97 年 7 月本所性能實驗中心再經 TAF 評鑑通過取得消音箱消音性 能試驗、半無響室聲功率試驗、 全無響室聲功率試驗、照明燈具 配光曲線試驗、人工光源全光通 量試驗、玻璃遮蔽係數試驗、立 體、偏光顯微鏡石綿鑑定分析法 等 7 項增項認證。. 1. 2.. 1. 2. 3.. 評定審查金額約 140 萬元。 帶動改善金額 5,300 萬元。 帶動改善金額約為 1 億元。. 經 TAF 認證與更完整的檢測 服務,大幅提升國家性能實驗 設施實驗研究、檢測、與性能 驗證之能量。. 第三節 經濟效益評估 歷來本所辦理綠建築科技計畫審議,均有評審委員提及強化經濟效論 述之建議,原本所綠建築經濟效益評估中,有關 L 促成廠商或產業團體投 資、M 創新產業或模式建立等項並未予填列,但至 97 年度獲得評定之綠 建築,已近 2,000 座,本研究應嘗試推估出綠建築之投資(或稱其產值、價 值)以及創新產業模式等加以推估,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針對綠建築 技術佔該建築造價之比例進行調查,以推估綠建築之產值。綠建築技術價 值與附加價值計算方法不同,綠建築設計技術為綜合性技術,並非附加於 建築設計之外,乃是一種轉化的(transformative)、替代性(alternative)的設 計,將不環保節能的設計手法,轉變為環保節能的作為,因此在調查上, 確時具備建築成本雖不增加,但卻內含豐富之綠建築技術、工法、材料、 設備等相關之產值。 本研究之問卷調查表詳如附錄三,問卷對象為曾從事綠建築設計之建 築師,內容包括建築基本資料、總工程造價、總樓地板面積,平均造價, 分項工程造價(假設工程、基礎工程、軀體工程、外裝工程、內裝工程、 開口工程、環境工程、雜項工程、設備工程、其他管理費稅捐與利潤等)、 33.

(52) 綠建築科技研究整體績效之評析 以及規劃設計等項,並在各分項工程中調查推估之綠建築技術百分比,以 推算綠建築技術衍生之產值,最後並請受訪建築師提出進行綠建築設計應 得之規劃設計費價值。 首先,在促成投資部分,依據目前所蒐集之問卷結果,綠建築技術佔 總建築工程造價之 6%至 20%間,等級愈高之綠建築,綠建築技術項目涵 蓋產值愈高,其中外裝工程、內裝工程、開口工程、環境工程、雜項工程 中之隔熱工程、設備工程之空調工程等所佔比例較高。因此,本研究可將 每年之綠建築產值(或做綠建築工程價值)推估式寫為: 綠建築工程價值 = 綠建築總樓地板面積×平均造價×市價調整值 其中平均單價仍以本部營建署統計月報資料推估之,因此必須乘上一市價 調整值6,始能獲得近似於市場價值之綠建築工程價值;而綠建築技術比 例,依據問卷調查結果,本研究以情境分析將綠建築所佔比例分為保守情 境(6%)、中間情境(13%)、樂觀情境(20%)等三種情境計算之,綠建築技術 投資總值可寫為: 綠建築技術投資值 = 綠建築工程價值×綠建築技術所佔比例 綜上所述,本研究推估建築工程市值結果如表 3-3 所示,以 97 年為例, 綠建築工程價值約在 916 億元,其中促成之綠建築技術投資估計約 55 至 183 億元間(表 3-4),以中間情境估算約為 120 億元,該產值之推估僅包含 綠建築標章部分,如納入 94 年以後之綠建築法制化成效,其促成之綠建 築投資更高。綠建築法制化後,以節能設計為例,受管制比例已高達 78%, 依據本研究問卷調查顯示,建築外殼節能相關之綠建築技術比例約佔總工. 本研究以臺北市為例,較近似市價之地價調查用建築改良物標準單價表為建築物造價表之 2 倍,該市 價調整值為 2。. 6. 34.

數據

表 表 表 表 1-1    科技計畫之績效指標科技計畫之績效指標科技計畫之績效指標 科技計畫之績效指標項目項目項目 項目(本研究依計畫性質填寫之範例本研究依計畫性質填寫之範例本研究依計畫性質填寫之範例 本研究依計畫性質填寫之範例,,, ,色塊區為必填色塊區為必填 色塊區為必填) 色塊區為必填 1  2  3  4  5  6  7  8  9  99 計畫類別  績效指標  學術 研究  創新 前瞻  技術發展(開發)  系統發展(開發)  政策、法規、制度、規範、系統之規劃 (制訂)  研發環境建構(改
Table 1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Plans in Taiwan                  (Unit: 1,000 NTD*)  No
Figure 1 Average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relative humidity of Taiwan
Figure 2 Current condition of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 Taiwan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 Introduction of language arts elements into the junior forms in preparation for LA electives.. Curriculum design for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These programmes are operated by 11 degree-awarding self-financing institutions registered under the Post Secondary Colleges Ordinance (Cap. 320) or statutory

In order to facilitate school personnel of DSS schools in operating their schools smoothly and effectively and to provide new DSS schools a quick reference on the

Using this formalism we derive an exact differential equation for the partition function of two-dimensional gravity as a function of the string coupling constant that governs the

This kind of algorithm has also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solving many oth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cluding symmetric con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15, 16, 20–22], symmetric

• Contact with both parents is generally said to be the right of the child, as opposed to the right of the parent. • In other words the child has the right to see and to hav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