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的新貧階級形成及社會政策因應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的新貧階級形成及社會政策因應之研究"

Copied!
3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報告題名:

台灣的新貧階級形成及

台灣的新貧階級形成及

台灣的新貧階級形成及

台灣的新貧階級形成及社會

社會

社會政策因應之研究

社會

政策因應之研究

政策因應之研究

政策因應之研究

作者:張芳寧

系級: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班

學號:M9612268

開課老師:黃智彥

課程名稱: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開課系所: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班

開課學年:九十六 學年度 第 二 學期

(2)

中文摘要

自 1980 年代以來,全球化快速變遷,資訊科技日益精進,國際政治經濟的迅 速轉變,經由蘇聯瓦解成十幾個國家、東西德合併、南北韓和解,到至今看來, 世界已經面臨了一種全球結盟或競爭的局面。但也由於整體結構轉變,對個人、 家庭及社區的影響驟增,除了生命延長、終生學習成為必要性的課題之ㄧ外,而 最重要的社會問題──失業、貧窮及社會排除問題也逐漸浮現。台灣的整體趨勢 迅速轉變,許多介於貧窮邊緣的人口逐漸浮現,而現今的社會學家以及學者們, 紛紛定義為『新貧階級』。 本研究企圖以新貧階級、學者、社會大眾的角度去了解新貧階級的形成狀況, 面對此一政府來不及定義並且給予救助的群體,新貧族以及政府如何應對。針對 新貧階級可能面臨的四大方面社會問題,包括經濟問題、社會問題、教育問題以 及健康問題去深入探討,分別以新貧階級的五大族群,包含了單親家庭(由其是 女性單親家庭)、工作的貧窮者、低度就業者、低教育者以及子女數多者的家庭為 主要的研究對象,採以質化研究、量化研究為輔。分析的技術將以因素分析方法 以及三角交叉檢定法。此外,在研究開始至結束,研究者撰寫分析備忘錄來記錄, 由這樣的方式來重新檢視編碼的資料。 研究中發現政策立法與實務工作之明顯差距,在於中央與地方及政府與民間 欠缺協調連繫,救助業務與福利服務欠缺銜接配合,資源不足與分配不均,以及 積極性救助工作之落實問題等現象,顯示目前社會救助體系之整理結構與功能極 待強化。面對著愈趨動態複雜的社會,以及不斷昇高的社會安全需求,救助體系 的角色、功能極待重估,救助工作實施極需調整,以因應環境的變化。 【關鍵字】工作貧窮、近貧、全球化、社會排除、新貧

(3)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P.5 第二節 研究目的………P.7 第三節 研究流程………P.8 第四節 研究限制………P.9 第五節 預期成果………P.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新貧議題的浮現以及對於社會的衝擊……… P.10 第二節 國外新貧之研究現況……… P.11 2.2.1 國外對於新貧的相關理論……… P.11 2.2.2 國外的新貧問題現況……… P.13 第三節 國內新貧之相關研究 2.3.1 國內對於新貧的專家論點……… P.15 2.3.2 國內的新貧問題現況……… P.17 第四節 新貧相關定義 2.4.1 新貧與全球化……… P.18 2.4.2 新貧與社會排除……… P.18 2.4.3 新貧階級與新貧族……… P.19 2.4.4 新貧與工作貧窮……… P.19 2.4.5 貧窮女性化……… P.19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 P.21 第二節 資料蒐集方法……… P.22 第三節 樣本與母群體……… P.23

(4)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P.23 第四章 參考文獻 一、英文部分………P.24 二、中文部分………P.29 附錄一:訪談大綱………P.34

圖目次

圖 1-3 研究流程

………P.8

圖 2-2 美國、法國以及台灣對於貧窮、新貧、舊貧的比較

………… P.14

圖 2-3 新貧與舊貧的比較

……… P.15

圖 3-1 研究架構

………P.21

(5)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我們強烈支援公平的全球化,使包括婦女和年輕人在內的所有人,都能享有 充分的生產性就業和體面工作。我們決心將這一目標,作為國家和國際政策以及 包括減貧戰略在內的國家發展戰略的中心目標,以此作為我們實現千年發展目標 工作的組成部分。(聯合國大會,2007) 自 1980 年代以來,全球化快速變遷,資訊科技日益精進,國際政治經濟的迅 速轉變,經由蘇聯瓦解成十幾個國家、東西德合併、南北韓和解,到至今看來, 世界已經面臨了一種全球結盟或競爭的局面。 但也由於整體結構轉變,對個人、家庭及社區的影響驟增,除了生命延長、 終生學習成為必要性的課題之ㄧ外,而最重要的社會問題──失業、貧窮及社會 排除問題也逐漸浮現。根據瞿海源在社會學的研究,社會問題現分為兩大類,分 別為貧腐敗行、生活困難。以此不難看出,在所有的社會問題中,貧窮一直可以 說是萬惡的根源。 由於貧窮一直是從古至今無法徹底根除的問題,凡是有人存在的地方,似乎 就伴隨著貧窮問題的存在。而自有文明以來,所有執政者皆總為此深感困擾,下 層階級的人民也總難以擺脫此種文化。近幾年來,由於社會變遷快速,造成原先 就難以定義的貧窮更加模糊界線。 M型社會的到來,造成有錢的人越來越有錢,而鎮日擔憂一頓溫飽的人卻變 成需要開始學著習慣這種情況的惡化。在這樣的環境下,每個人似乎都須體悟到, 只要是身為這個地球的一份子似乎都可能被排除在社會之外的體驗化。 關於「趨貧」與「新貧」的論述思考:前者直指著的是因應於大環境條件而 來的社會事實,亦即,景氣蕭條、產業出走以及大規模失業潮等等的結構性因素 取代了過去個體層次的道德敗壞,這除了讓中產階級從經濟性指標的階層化效果 擴及而成為某種的中間階級外,一種對於未來性的恐慌與畏懼,更是深化了原有

(6)

的不確定性、不安全感以及相對剝奪感。(王順民,2007)由此可知,台灣的整體 趨勢迅速轉變,許多介於貧窮邊緣的人口逐漸浮現,而現今的社會學家以及學者 們,紛紛定義為『新貧階級』。 在許多關於貧窮的研究中,不難發現新貧階級也成了最新必須解決的問題。 許多學者也紛紛強烈建議政府需提出有效的政策因應。…除了貧富差距日益加大 外,近幾年來失業率、犯罪率與自殺率也跟著不斷的升高。不僅低收入戶戶數及 人數持續增加,大學生繳不起學費、國中小學生繳不起營養午餐費與代收代辦費 的人數亦逐年增加。因此,要改善貧富差距擴大所帶來的社會衝擊,除了發展經 濟、增加就業機會外,在社會福利政策方面,不僅要強化現行的社會救助體系, 政府還必須關注越來越多被邊緣化的「新貧」與「近貧」。…(詹火生、林建成, 2007) 也有學者提出了現今的社會政策對於新貧的問題儼然已經不敷使用。…然而, 這樣的制度設計在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動下卻不盡適用,因為就業機會本身即是一 個強烈的不確定因素,有工作能力與意願但卻無法就業的情形,在現代社會中的 可能性正與日遽增。社會救助的範圍已無法再侷限於舊有的老、弱、病、殘,而 必須充分納入「新貧」的概念,才能連接就業服務方面的相關措施,作為一個有 效的生活安全網。(古允文,2003)。 總之,對於現今的社會而言,不論有無工作似乎都可以一不小心就陷入了貧 窮的陷阱之中,所以也出現了 Working Poor 一詞,而面臨這樣標準嚴苛又難以取 得的社會救助,人們幾乎是毫無招架的能力的。大學的四年裡對於社會工作有了 深一層的了解後,這些問題自那時以來,就一直想要瞭解問題所在,加上整個大 時代變遷後,造成家中也成為新貧階級的一份子, 對於我來說,此研究是上研究 所的目的以及試圖找出真相的原因。

(7)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研究欲了解以下幾點: 台灣的新貧階級形成背景; 台灣的新貧階級目前的狀況為何; 台灣的新貧階級對台灣社會及一般民眾造成的影響為何; 面對新貧階級的社會問題台灣政府的因應情形; 未來台灣政府的政策對台灣新貧階級的相關應對方式; 最後,是探討新貧階級的未來方向。

(8)

第三節 研究流程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界定研究方向與研究動機

相關文獻收集與探討

確立研究範圍與問題定義

資料整合與分析研究

建立因果關係模型

研究結論與建議

(9)

第四節 研究限制

投注於貧窮的學者相當多,也提出了許多針對於貧窮的研究。但不可否認的, 貧窮的問題無法因為一篇研究而作出什麼大的改變或是大的政策。本文雖有意對 整個大社會做出些許貢獻,但由於此篇論文無法克服金錢、時間、空間的限制, 所以無法代表整體新貧階級的問題。 不可諱言的,新貧以及近貧的人數以及實際所面臨的情況難以掌握,對此深 表遺憾,此外,基於研究倫理,所以,無法呈現最原始的資料,但還是會將誤差 降至最低,以免影響研究過多。無法做到全國普查的深度,所以將限定於從台中 市找出樣本,故無法考慮到是否因為北、中、南地域性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結果或 是致貧因素。分別列點於以下: 1. 人數難以掌握 2. 時間的限制: 3. 研究倫理: 4. 個案選擇方式過於集中

第五節 預期成果

1. 瞭解目前台灣的新貧階級的形成問題。 2. 蒐集各界對此項問題的認知以及所提出的解決辦法及建議。 3. 瞭解相關的解決辦法以及建議並做出整理及評估。 4. 了解各國(主要國家)在面臨此一問題做出的因應方法及自我檢討面向。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新貧議題的浮現以及對於社會的衝擊

我們強烈支援公平的全球化,使包括婦女和年輕人在內的所有人,都能享 有充分的生產性就業和體面工作。我們決心將這一目標,作為國家和國際政策以 及包括減貧戰略在內的國家發展戰略的中心目標,以此作為我們實現千年發展目 標工作的組成部分。(聯合國大會,2007) 有些人因為全球化而被貧窮襲擊,所以認為全球化就是恐怖主義。而社會包 容反對由全球化所產生的社會排除。自 1980 年代以來,全球化快速變遷,資訊科 技日益精進,國際政治經濟的迅速轉變,經由蘇聯瓦解成十幾個國家、東西德合 併、南北韓和解,到至今看來,世界已經面臨了一種全球結盟或競爭的局面。 但也由於整體結構轉變,對個人、家庭及社區的影響驟增,除了生命延長、 終生學習成為必要性的課題之ㄧ外,而最重要的社會問題──失業、貧窮及社會 排除問題也逐漸浮現。根據瞿海源在社會學的研究,社會問題現分為兩大類,分 別為貧腐敗行、生活困難。以此不難看出,在所有的社會問題中,貧窮一直可以 說是萬惡的根源。

在社會學中關於貧窮、階級的相關理論,以社會學大師韋伯的分析中確定社 會階層有三個方面影響,分別為:財富(經濟地位)、權力(政治地位)和聲望(社 會地位),而這個分析至今仍是在研究社會不平等問題的基礎,也就是因為這三個 方面的影響,造成社會上絕大部分的貧富不均。 多數的社會衝突理論學者認為衝突的起因是因為社會地位、文化規範、社會 結構等變數來解釋進攻與戰爭這樣的社會現象,而劉易斯‧A寇舍(Lewis A. Coser,1913-)沒有深入探討這些變數,但能看到社會客觀變數的作用,他表明遵 循涂爾幹『一種社會現象要用其他社會現象來說明』的社會學方法論原則。而他 認為,衝突的起因有以下幾點,分別為:不平等社會系統、下層被剝奪狀態、對 群體或社會的忠誠、親密關係。

(11)

由於貧窮一直是從古至今無法徹底根除的問題,凡是有人存在的地方,似乎 就伴隨著貧窮問題的存在。而自有文明以來,所有執政者皆總為此深感困擾,下 層階級的人民也總難以擺脫此種文化。近幾年來,由於社會變遷快速,造成原先 就難以定義的貧窮更加模糊界線。

第二節 國外新貧之研究現況

2.2.1 國外對於新貧的相關理論

提到貧窮,就不能不想到英國學者亨利梅葉(Henry Mayhew)。他是首先開始 從事貧窮現象的系統分析,曾經發表過『倫敦勞工與倫敦貧民』的書,這在當時 的英國社會造成軒然大波,但貧窮的問題自此開始獲得一連串的研究以及其他學 者的注意。就目前來看,評論貧窮產生的理論可以由以下幾個闡述(引自徐震等, 2000):

第一, 人力資本論(Human Capital Theory)

此一理論認為貧窮被視為個人特質作用的結果。因為貧窮者可能本身先天殘 障;或生活習慣忽視衛生保健而體弱多病;或擁有懶惰、缺少工作動機、酗酒賭 博等生活惡習;或嗜好不良徒增消費、缺乏維持家庭經濟有關之技能;或欠缺教 育及謀生所需的知識技能;或無能維繫或運用社會支持網絡資源等。

第二,雙重勞動市場論(Dual Labour Market Theory)

此一理論認為貧窮問題肇因於不公平的勞動市場結構而非個人特質。在資本 主義經濟制度的社會中,由於鼓勵自由競爭,必須以價格來調節市場供需,因此 並非是一個完全自由競爭的市場。在此種情況之下,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就非如人 力資本論所指,是生產、分配最有效的一種制度。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不公平社會 制度造成貧窮問題的累積。所謂社會制度不公是指出及勞動市場(Primary labor market)與次級勞動市場(secondary labor market)的資源分配不均。

(12)

功能論者以社會體系的存續關係來解釋貧窮的功能。社會是由若干個關係次 體系所構成,各體系之間不但具有互賴關係,且每一個體系對總體系而言都具有 某種作用,具備功能性之重要存在(functional importance)。所有社會中的人們都 分別立於不同的社會位置或地位(positions or statuses)。為了保證所有的位置都有 成員,每個位置有其對等的固定薪資,而分配於不立社會位置的人們,會有上升 的動機達到更高的位置。因此,不平等的社會結構是必要的,而貧窮也是一樣的 『必要的惡』。 第四,貧窮文化論(culture of poverty) 貧民之行為模式、時間意識、團體意識、消費模式、價值系統、家庭結構、 親族關係、及宇宙觀等生活方式有許多共同之處並跨越地域而存在,形成一種獨 特的、永久的次社會或次文化。在此文化下的人們將會產生特殊的特質,不僅形 成一種習慣性的生活型態,亦將透過社會化的過程代代相傳,而使下一代更難逃 避貧窮的厄境。 第五,貧窮的病態學觀點(pathological approach) 將社會比擬為一個有機體,就像受病毒侵襲的人體會產生的病狀一樣,社會 問題就是社會的病態症狀常使干擾其正常運作。為什麼會出現病態症狀呢?部分 個體無法適應整體社會的變遷水準(社會化失敗);或社會內部的發展失衡;或整 個社會無法跟上世界體系的腳步等,都是造成社會病態的原因。此觀點即是將貧 窮視為是社會化過程不順利的個人及家庭所製造的社會病態之一。社會化失敗的 個體吳學習與發展的動機,具較差的身心社會條件,因此在收入及發展機會各方 面常受到限制,而身陷貧窮的境界,形成貧窮循環(cycle of poverty)。 以上五個理論接試圖尋找貧窮最根本的原因。但由於貧窮的問題隨著各個時 代的轉變而有所不同。筆者的觀點認為,現今沒有一個單純的理論可以去完全解 釋貧窮,而這五個理論皆有其說詞以及著力點,每個皆可以說明貧窮,但卻都無 法完全解釋它。

(13)

2.2.2 國外的新貧問題現況

羅婉云(2007)於碩士論文中提到,Harrington 指出在六○年代後,英美國家形 成一種新的貧窮;相對於舊貧(old poverty)指的是無法滿足正常生活條件,新貧 (new poverty)係指「那些在快速邁向富裕之落後者的貧窮」(a poverty of low aspirations among people who had been left behind in the rush to affluence);這些低 成就落後者,Harrington 稱之為「被拋棄的人」(the rejects)。對這些人而言,技 術革命不僅沒有帶來好處,反而將他們從新就業模式中排除(引自黃志鑫、林志 鴻、林昭吟 2003)。新貧(New Poverty)時期對貧窮現象所強調的是,致貧因素 原本就具有著複雜性和異質性,再加上工作者所面臨的就業不安全感,以及貧窮 者在結構上的顯著轉變等等因素的探討,進一步地開啟了英美等自由主義國家關 於工作貧窮的研究。 吳珮瑩(2005)在研究中所談及的,對美國而言,「新貧」問題主要是指在一 九八0年代之後,貧窮人口的大幅增加(特別是相對貧窮),以及貧窮人口組成 的特徵改變:除了新貧人口中的女性單親家庭和無家可歸者以外,還包括為了降 低失業率而造就的許多隱藏低薪工作窮人(working poor)。不僅如此,她更進一 步歸類出,造成失業的原因是因為不穩定就業使得失業率提高,失業人口的結構 比例多半為青少年,而之所以問題會如此嚴重,則是因為這些失業的時間,都是 長期的。由此可以知道,一旦落入失業的陷阱之中,時間一長,將難以擺脫貧窮 的狀態。 許多人認為,提到貧窮就無法不去注意到社會排除的問題。的確,在吳珮瑩 的論文中提到排除的概念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狀態,指出在社會關係中被烙印或 是負向的態度,無法融入在與他人不同的社會連結中。社會排除主要有三個典型 的不同面向(引自Choffe, 2001: 207): 1. 在經濟面向,包含了失業與沒有工作機會,長期或不斷重複處於收入不足的狀 態下,是判別貧窮典型的基準點。

(14)

2. 不知道或不會使用社會、公民以及政治上的權利。 3. 在社會關係上,所描繪的是一種社會底層的形式,他們遭遇經濟上的危機,以 及缺乏由個人、家庭或社會群體中所產生的權利的一種狀態。 由此上幾篇可以知道,新貧問題不僅止於台灣社會。在歐美以及各個國家似 乎也面臨這樣的窘境。而新貧問題值得注意在於,它往往是伴隨著失業或是社會 排除這些情境。而家庭結構以及其他的社會因素也可能造成新貧的出現,這雖然 是一個新興的議題,但卻值得世界各國的人注意以及關心。圖為美國、法國以及 台灣對於貧窮、新貧、舊貧的比較,由此我們可以得知,新貧在各國的狀況皆不 同,當然政府必須因應的政策也無法移植他國。 資料來源:羅婉云(2007)

(15)

第三節 國內新貧之相關研究

2.3.1 國內對於新貧的專家論點

在表格中,可以清楚的發現,從過去至今,對於貧窮的定義越來越難。而也 在社會的快速變遷中,家庭型態以及勞動市場的轉變,不僅僅是就業型態轉變, 人口特質也與過去大不相同。 資料來源:吳珮瑩(2005) 的確,很多學者為此紛紛發表了許多相關的文章,不只是將矛頭對準全球化 所帶來的衝擊,也試圖尋找責任歸屬。以下蒐集了幾篇文章,試著從經濟的角度、 全球化的趨勢下以及社會層面來看現今的新貧問題。 1. 李紀珠(2007)在文章中認為,政府心向優勢權貴,漠視弱勢族群困境的資 源分配方式,加重台灣近年貧富不均及社會階級流動停滯的現象。使近六年, 低收入家庭戶增加三萬,而每五個貧窮家庭,就有一個陷入二代的貧窮循環。 2. 薛承泰(2007)M 型社會係指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富者在知識優勢中,大賺全 球的錢,財富快速攀升;另一方面,隨著資源重新分配,中產階級因失去競

(16)

爭力,而淪落到下階層,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M 的左邊是低收入者,右邊 是高收入者,兩者人數會越來越多,中間的中產階級人士則越來越少,在中 間這塊,有了很大的缺口,跟「M」字型一樣。…因近年來台灣的一般薪水階 級收入原地踏步,可是油價節節上升,日常生活必需品價格不斷上漲,子女 的教育與養育成本更是令人吃不消,愈來愈多人自認為是所謂的「近貧階級」 (near poor),如果因就業不穩定乃至於失業,還可能成為「新貧階級」(new poor)。…由於 M 型社會乃是個趨勢的描述,正確的說法應為 M 化的社會型 態。換言之,如果一個社會的財富分配原本接近一個鐘型(常態分配曲線) 或倒 U 型,那麼中間部分比例逐漸減少而令兩端凸起,即是 M 化。然而中間 部分比例減少,並不一定會均勻地推向兩端。…台灣當前除了傳統的「貧窮」 有增加趨勢,更重要的是「趨貧」(approaching poor)或「近貧」(near poor) 現象的存在。當大量的中產階級的收入沒有隨著物價上升,家庭日常生活費 用以及子女的養育與教育成本又不斷提升,負擔與壓力一旦持續下去,中產 階級將逐漸「普羅化」,甚至向貧窮靠近。一旦家中主要負責家計者,失業、 欠債、生病,家庭即易陷入困境;可是現行的社會救助對於此類的「急難」, 能發揮的功能相當有限!…。 3. 鄧欣怡(2007)。經濟成長率的數字雖然十分亮眼,導致執政黨沾沾自喜, 可是大多數位於 M 型社會底層的民眾可能高興不起來,因為 07 年 10 月與民 眾息息相關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高達 5.34 ﹪,創下十三年來的 新高。…對於M型社會底層的廣大民眾而言,經濟成長率的數字再高再亮眼, 但是如果薪水沒漲,工作沒著落,物價飆高,那麼高經濟成長率一點意義也 沒有。 4. 王順民(2007)。基本上,無論是原始的抑或是調整後的所得差距倍數,應 該要正視的是貧富差距背後所可能隱含的累積性、滾動性以及多重性的發展 後果;連帶地,對於所得差距之形成原因、經驗事實以及構造影響,三者之 間的貫通與串聯,理應要有通盤結構性的深究、討論,否則,漂亮數字的背

(17)

後所直指的還是一種不斷深層、惡化的人身剝奪感受。…這也使得取得中低 收入資格的『舊貧』、接近中低收入標準的『近貧』以及深感所得不穩定和 經濟不安全的『新貧』等等的貧困現象,是有可能將台灣地區的 M 型社會從 高狹峰朝向低闊峰的分佈型態前進…。 國內雖有許多學者對於新貧提出了想法以及觀點,但卻可以明顯發現對 於社會衍生問題的注意,卻始終難以排除政治因素。查詢關於貧窮問題的文 章,執政黨的智庫對此多半閉口不提,而在野黨的方面卻和執政黨大相逕庭。 不論政黨為何,我們都必須承認,貧窮的問題已經變形。它的型態已經與以 往大不相同,當然,政府也就不能再以過去的應對方式來敷衍這些問題。筆者在 此雖然可以發現對於新貧問題的產生許多學者以不同的角度來解讀以及提出建議, 或許有些很難不帶以些許的政治色彩,但也可以發現不只是數字會說話,現今所 面臨的局勢也是如此。

2.3.2 國內的新貧問題現況

關於直接研究國內新貧階級的肇因的論文,實在有限。本文找到間接提及關 於新貧階級問題。以吳珮瑩(2005)所整理出的新貧問題是由家庭型態、勞動市場 以及社會政策三者交叉變化所產生的產物。故由家庭以及結構性失業找到許多相 關的文獻。面對這樣一個新貧人口攀升的時代,有些學者甚至ㄧ語道出了『一個 國家,兩個社會!』。對此,我們不得不承認新貧的問題實際存在於社會之中,但 卻難有完全根除的辦法。

(18)

第四節 新貧相關定義

2.4.1

新貧與全球化

新貧與全球化:何謂新貧?在歷史上,每一次的新貧問題都與資本主義的發 展息息相關,第一波是商業革命,第二波是工業革命,而第三波新貧則肇因於全 球化、資訊革命與後工業時代的社會結構轉變。一九九八年,歐洲知名社會學者 迪克森(John Dixon)和馬夸洛夫(David Macarov)就指出:「一種全球性貧窮, 正透過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社會經濟效應而逐漸形成。」此刻的新貧議題,正是歷 史上的第三波貧窮,它正影響著地球村的各個角落。二十年前,它率先衝擊歐、 美各國,現在,它登陸台灣,即將顛覆大家過去對貧窮的認知。除了標準過苛外, 一個相當弔詭的邏輯是,在計算家庭是否符合低收入戶標準時,只要是有工作能 力的人,政府都以基本工資計入家庭收入,但其實,他們是沒有收入的。如果你 要尋找台灣的新貧面貌,無法在低收入家庭裡發現他們。問題是,這條貧窮線(低 收入戶)的制訂標準是以政府的社會福利預算考量,與實際狀況有極大差距。曾 經參與台灣貧窮線修訂的林萬億估計,台灣的新貧階級的比率,早已超越五%, 是絕對貧窮人口(低收入戶)的六.六倍,但這群新貧卻沒有機會進入救助系統。 台大社會系教授林萬億指出:「這群新貧階級是台灣最苦、最窮的一群人。」因為, 這群新貧階級八成以上,被排除在社會救助體系大門之外。 2.4.2

新貧與社會排除

社會排除(social exclusion):由法國學者 Lenoir 於 1974 年提出,是一個多元 的概念,它不但含有經濟資源上的長期匱乏,尤為關注的,是人在社會關係上、 心理上、文化上和政治參與上被長期隔絕的狀況.這種可稱之為個人長期無法實現 的某種能力和功能的匱乏(Sen,2000),不僅可能導致經濟貧困,甚至使被排斥者 不能享受到公民地位(citizenship)所賦予的公民政治及社會權利(Room,1995; Atkinson,1999)。而這種權利不可能依靠提供經濟援助和保障救濟來賦予。影響社 會排斥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缺少工作機會、低學歷、缺少技能、體弱、缺

(19)

乏政治和社會參與等因素相互惡性影響,導致社會關係網路喪失而陷入邊緣困局。 近年來,歐洲學術界在社會政策的研究中非常重視社會排斥概念,凡有關貧困及 社會不平等的研究都把注意力投向反對社會排斥,增加社會融合(Social Integration) 上。

2.4.3 新貧階級與新貧族

新貧階級:瞿海源(2005)1970 年代末期,隨著全球資本主義的發展,讓富 裕社會中出現一群社會邊緣者,由於不穩定的就業、家庭結構的變遷與社會保障 的限制,因而出現了新貧問題(New Poverty),這群新貧者包括失業者、就業不 安定者、單親家庭、遊民等,而此一族群又稱之為新貧族。

2.4.4 新貧與工作貧窮

工作貧窮(working poor):是勞動底層的弱勢工作者,亦可稱之為低收入者、 低薪工作者、低度就業者、弱勢者。由於他們是最底層的工作者,因此勞動結構 的變遷都將直接衝擊到他們。Miller(2002)

2.4.5 貧窮女性化

貧窮女性化(Feminization of poverty):由Diana Pearce 提出的概念,近三十年

來學術界累積許多貧窮女性化的討論。由於貧窮女性化一開始是描述貧窮女性比 例偏高的現象,故並無明確的操作型定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5年提出「貧 窮女性化」的觀點以表達貧窮在階級之間所出現的差距外,更提出就兩性之間在 取得資源差異而引申的貧窮問題。有關概念亦有效套用在現今香港的現況,包括︰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陷於貧窮的處境,在貧窮人口中,女性的數字比男性高;全球 以女性為戶主的家庭普遍以比男性為戶主的家庭貧窮;貧窮是一個循環︰當女性 因種種社會因素而陷於貧窮時,除非婦女處身的社會擁有完善的社會保障和平權 政策助婦女脫貧,否則這個家庭要離開這個貧窮循環比較困難,而且不單只婦女 個人面對貧窮,而是婦女的下一代亦會因缺乏社會支援而繼續處於貧窮狀況。(王 德睦、何華欽,2006)

(20)

第三章研究設計

台灣新貧是絕對貧窮人口的六 台灣新貧是絕對貧窮人口的六 台灣新貧是絕對貧窮人口的六 台灣新貧是絕對貧窮人口的六‧‧‧六倍‧六倍六倍 六倍 目前這群新貧族最具代表性的三個族群就是:低薪的貧窮工作人口(working poor)、 有工作能力卻失業的人口,以及女性單親家庭。以下試著以幾個實際的例子來簡 述目前的新貧問題: 陳進義 陳進義陳進義 陳進義,,,,賣命卅年賣命卅年賣命卅年,賣命卅年,,,遭資遣遭資遣 遭資遣遭資遣 原以為是鐵飯碗的工作沒了原以為是鐵飯碗的工作沒了原以為是鐵飯碗的工作沒了原以為是鐵飯碗的工作沒了 現在最現在最現在最現在最 欠缺的 欠缺的欠缺的 欠缺的,,,,不是錢不是錢不是錢不是錢,,,,是希望是希望是希望是希望!!! ! 林定娜 林定娜林定娜 林定娜,,,,卅四歲卅四歲卅四歲,卅四歲,,,單親媽媽單親媽媽 單親媽媽單親媽媽 經營五股家具工廠倒閉經營五股家具工廠倒閉經營五股家具工廠倒閉經營五股家具工廠倒閉 擺麵攤月入擺麵攤月入擺麵攤月入擺麵攤月入 六千 六千六千 六千,,,,養五個小孩養五個小孩養五個小孩養五個小孩 梅花 梅花梅花 梅花----卅七歲卅七歲卅七歲卅七歲,,,,單親六年單親六年 單親六年單親六年 前夫曾是年入百萬的工廠老闆前夫曾是年入百萬的工廠老闆前夫曾是年入百萬的工廠老闆前夫曾是年入百萬的工廠老闆 如今車如今車如今車如今車 布邊 布邊布邊 布邊、、、、打零工扶養女兒打零工扶養女兒打零工扶養女兒打零工扶養女兒

(21)

第一節 研究架構圖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工作的貧窮者

社會政策

社會政策

社會政策

社會政策

 失業問題

 家庭問題

 心理健康

 債務問題

 住宅問題

 健康照護

 收入不穩

低度就業者

子女數多者

單親家庭,由其是女性單親家庭

低教育者

新貧階級面臨的社會問題

新貧階級面臨的社會問題

新貧階級面臨的社會問題

新貧階級面臨的社會問題

1.

經濟問題

2.

社會問題

3.

教育問題

4.

健康問題

(22)

第二節 資料蒐集方法

一、主要資料 (一)問題建構法 (二)非參與觀察 (三)觀察記錄:以敘述以及說故事的方式,先整理逐字稿內容,再擷取相關 需要的部分加以檢驗。 (四)半結構性的訪談

(五)問卷調查:社會判斷理論(Social Judgment Theory,簡稱 SJT)建構研究 的評估架構,進行抽樣問卷調查。 二、次級資料清單 (一)政府或半官方機構之刊物 政府機關的相關統計數據以及研究,包含內政部社會司、地方機關的社 會局,或是智庫的資料蒐集。 (二)早期研究  主要蒐集一些在此領域研究頗富盛名或是有特殊見解的專家學者, 包含國內學者王順民、王篤強、官有垣、林萬億…等等,國外學者 有Amartya Sen…等等。  相關的論文研究包含,吳佩瑩. (2005). 新貧問題與社會救助政策 的改革.…等等。 (三)個人紀錄 在此領域相關的資料蒐集以及書籍閱讀。 三、調查方法選定  社會指標研究  半結構化研究  個案訪談

(23)

第三節 樣本與母群體

對象設定為貧窮領域中的新貧階級,新貧階級在台灣目前約可以粗分為三大 人口群:包括了工作貧窮的人口、有工作能力但失業的人口以及女性的單親家庭, 而其中的有工作能力但失業的人又可以分為隱藏性失業者、低度就業者。 母體:台灣的新貧階級的家庭 樣本: 1. 低教育者 2. 單親家庭,由其是女性單親家庭 3. 子女數多者 4. 低度就業者 5. 工作的貧窮者 以分層隨機抽樣的方式,在以上這五個新貧的群體中按照所佔的比例抽樣, 是依照母體的特性把他們分成幾個層級,然後以他的百分比抽取樣本當作研 究樣本。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本文採以質化研究以及以量化研究為輔,此外,本研究中所談到的研究方 法,將試圖蒐集整理台灣新貧階級相關的社會指標資訊以達到瞭解目前在台灣 呈現的新貧階級的相關問題,而國內外相關學說文獻也將有助於整理分析此項 研究的問題,也能了解到國內外學者對於新貧階級的看法以及研究。 分析的技術將以因素分析方法以及三角交叉檢定法。此外,過程中也會資 料進行編碼,以開放式編碼進行,主要是將關鍵字、事件、主題…編碼,因為 企圖把大量資料濃縮成幾類;接著使用主軸式編碼,在這個部分會將焦點放在 先前的編碼主題,而較不是資料本身,最後是選擇性編碼,此時可以再一次的 掃描資料和之前的編碼。在研究開始至結束,研究者撰寫分析備忘錄來記錄, 由這樣的方式來重新檢視編碼的資料。

(24)

參考文獻

一、英文部分

1. The Working Poor. (1978).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502(5:3), 20. 2. 'Welfare wall' punishes poor. (2008). Toronto Star from

http://search.ebscohost.com/login.aspx?direct=true&db=nfh&AN=6FP107056205 7&site=ehost-live

3. ALWANG, J. (2004). Poverty, Policy, and Space: Discussion. Am J Agric Econ, 86(5).

4. Ansoms, A. (2007). How Successful is the Rwandan PRSP? Growth, Poverty & Inequality. Review of African Political Economy, 34(112), 371-379.

5. Bauman, Z. (2004).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2nd Edition) from http://140.134.131.109:9797/MuseSessionID=ff65974d398192e5b06c6698dbaefb1 6/MuseHost=site.ebrary.com/MusePath/lib/fcu/Top?channelName=fcu&cpage=1& docID=10161371&f00=text&frm=adv.x&hitsPerPage=20&layout=document&p00 =%28%22new+poor%22+OR+poverty%29+OR+%22working+poor%22&sch=% A0%A0%A0%A0%A0Search%A0%A0%A0%A0%A0&sortBy=score&sortOrder =desc

6. Bhalla, A. S. (2004). Poverty and Exclusion in a Global World from

http://site.ebrary.com/lib/fcu/Top?channelName=fcu&cpage=1&f00=text&frm=ad v.x&hitsPerPage=20&id=10103768&layout=document&p00=%28%22new+poor %22+OR+poverty%29+OR+%22working+poor%22&sch=%A0%A0%A0%A0% A0Search%A0%A0%A0%A0%A0&sortBy=score&sortOrder=desc

7. Bryant, C. (2005). Reducing Poverty, Building Peace from

http://140.134.131.109:9797/MuseSessionID=a863f1d6c9bd4f9bc9c247ea85e20d6 /MuseHost=site.ebrary.com/MusePath/lib/fcu/Top?channelName=fcu&cpage=1&d

(25)

ocID=10141028&f00=text&frm=adv.x&hitsPerPage=20&layout=document&p00= %22social+exclusion%22+OR+%28globalization+AND+poor%29&sch=%A0%A 0%A0%A0%A0Search%A0%A0%A0%A0%A0&sortBy=score&sortOrder=desc 8. Chilman, C. S. (1991). Working Poor Families: Trends, Causes, Effects, and

Suggested Policies. Family Relations, 40(2), 191-198.

9. Devarajan, S. R., Ritva. . (2003). Making Services Work for Poor People 10.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from

http://140.134.131.109:9797/MuseSessionID=a2cac78f15b19a2b1dfe9b759c51c54 /MuseHost=www.netlibrary.com/MusePath/Reader/

11. Dixon, J. (1998). Poverty : A Persistent Global Reality from

http://site.ebrary.com/lib/fcu/Top?channelName=fcu&cpage=1&f00=text&frm=ad v.x&hitsPerPage=20&id=5001959&layout=document&p00=%28%22new+poor% 22+OR+poverty%29+OR+%22working+poor%22&sch=%A0%A0%A0%A0%A0 Search%A0%A0%A0%A0%A0&sortBy=score&sortOrder=desc

12. Dohan, D. (2003). The Price of Poverty : Money, Work, and Culture in the Mexican-American Barrio from

http://140.134.131.109:9797/MuseSessionID=5f426e9b9b71d4bed611ee95469145 1d/MuseHost=www.netlibrary.com/MusePath/Reader/

13. DOYLE, R. (2003). Defining Poverty. Scientific American, 288(4), 1.

14. Easterly, W. (2006). Reliving the 1950s: the big push, poverty traps, and takeoff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J Econ Growth, 11, 289–318.

15. FINLEY, S., & BARTON, A. C. (2003). The power of space: constructing a dialog of resistance, transformation, and homelessness.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 16(4), 483–487.

16. Fotopoulos, T. (2008). The "elimination" of pover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clusive Democracy, 4(1), 8.

(26)

17. Grodem, A. S. (2008). Household Poverty and Deprivation among Children: How Strong Are the Links? Childhood: A Global Journal of Child Research, 15(1), 107-125

18. Guruswamy, M., & Abraham, R. J. (2006). Redefining the Poverty Line in India. Public Policy Research, 13(3), 191-199.

19. Haddad, S., Nougtara, A., & Fournier, P. (2006). Learning from health system reforms: lessons from Burkina Faso. Tropical Medicine & International Health, 11(12), 1889-1897.

20. Henke, R. (2007). Comparing Poverty: Fictions of a 'Poor Theater' in Ruzante and Shakespeare. Comparative Drama 41(2), 193-217.

21. Hicks, A. (2006). Comment on Somers and Block, ASR, April 2005: Free-Market and Religious Fundamentalists versus Poor Relief.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1(3), 503-510.

22. Hicks, D. (2004). Growing up Girl in Working-Poor America: Textures of Language, Poverty, and Place. Ethos, 32(2), 214-232.

23. Hrinak, S. S. D. (2005/2006). Poverty and Globalization. National Interest, 82, 117-122.

24. J, K. (2008). BUILDING ON A FIRM FOUNDATION. Science, 319(5864), 755-755.

25. K.Meyers, M., & M.Lee, J. (2003). Working but poor:How Are Families Faring?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5(3), 25.

26. Kabeer, N. (2003). Gender Mainstreaming in Poverty Eradication and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A Handbook for Policy-Maker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IDRC/CRDI.

27. Kanji, G. K., & Chopra, P. K. (2007). Poverty as a System: Human Contestability Approach to Poverty Measur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Statistics, 34(9),

(27)

1135-1158.

28. Knight, J., & Li, S. (2006). Three Poverties in Urban China.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0(3), 367-387.

29. KORTEWEG, A. C. (2003). Welfare reform and the subject of the working mother:‘‘Get a job, a better job, then a career’’. Theory and Society, 32, 445-480. 30. Lavin, C. (2005). Who Responds to Global Poverty? So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31(1).

31. McCoy, L. P. (2008). Poverty: Teaching Mathematics and Social Justice. Mathematics Teacher, 101(6), 456-461.

32. Mead, L. M. (2007). Crying Poverty. Commentary, 124(2), 45-49.

33. Miller-Adams, M. (Ed.). (2002). Owning Up : Poverty, Assets, and the American Dream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34. Molyneux, M. (2006). Mothers at the Service of the New Poverty Agenda:

Progresa/Oportunidades, Mexico's Conditional Transfer Programme. 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 40(4), 425-449.

35. Monnickendam, M., Monnickendam, S. M., Katz, C., & Katan, J. (2007). Health care for the poor?n exploration of primary-care physicians??perceptions of poor patients and of their helping behaviors.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64(7),

1463-1474.

36. Moser, C. O. N. M., Cathy; Holland, Jeremy (1997). Household Responses to Poverty and Vulnerability. Vol. 3, Confronting Crisis in Commonwealth, Metro Manila, Philippines. from

http://140.134.131.109:9797/MuseSessionID=98263ce977bde78743799b9850d274 49/MuseHost=www.netlibrary.com/MusePath/Reader/

37. Munck, R. (2004). Globalization and Social Exclusion : A Transformationalist Perspective from

(28)

http://140.134.131.109:9797/MuseSessionID=bfb588e890d3ace6aa0db47bd235d/ MuseHost=site.ebrary.com/MusePath/lib/fcu/Top?channelName=fcu&cpage=1&d ocID=10141032&f00=text&frm=adv.x&hitsPerPage=20&layout=document&p00= %22social+exclusion%22+OR+%28globalization+AND+poor%29&sch=%A0%A 0%A0%A0%A0Search%A0%A0%A0%A0%A0&sortBy=score&sortOrder=desc 38. Munkhammar, J. (2007). BIG GOVERNMENT: HOW TO CREATE POVERTY.

Economic Affairs, 27(3), 39-45.

39. Murray, C. (1987). In Search of the Working Poor. Public Interest (89), 17. 40. OLEJNICZAK, W. (1990). Working the Body of the Poor: The "Ateliers de

Charité" in Late Eighteenth-Century France.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 24:1. 41. Pogge, T. (2005). World Poverty and Human Rights. Ethics &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1), 1-7.

42. Price, D. (1983). Photographing the Poor and the Working Class. Framework (22/23), 20.

43. Rank, M. R., & Hirschl, T. A. (2001). The Occurrence of Poverty across the Life Cycle:Evidence from the PSID.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20(4), 737-755.

44. Romero, S. (2006). Lost Ground: Welfare Reform, Poverty and

Beyond/Washingtnn's New Poor Law: Welfare "Reform" and the Roads Not Taken, 1935 to the Present.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38(3), 421-424.

45. Schiller, B. (1994). Who are the Working Poor? Public Interest (115), 11. 46. Schwartz, J. (2000). Fighting Poverty With Virtue : Moral Reform and America's

Urban Poor, 1825-2000 from

http://140.134.131.109:9797/MuseSessionID=9d49ba4edad35ba21a242ca248a2c/ MuseHost=www.netlibrary.com/MusePath/Reader/

(29)

http://140.134.131.109:9797/MuseSessionID=5fa02269bd765e37f6dc4ce892d2fd2 6/MuseHost=site.ebrary.com/MusePath/lib/fcu/Top?channelName=fcu&cpage=1& docID=10064410&f00=text&frm=adv.x&hitsPerPage=20&layout=document&p00 =%22social+exclusion%22+OR+%28globalization+AND+poor%29&sch=%A0% A0%A0%A0%A0Search%A0%A0%A0%A0%A0&sortBy=score&sortOrder=des c

48. Suyderhoud, J. P. (1994). Cumulative Tax Rates on the Working Poor: Evidence of a Continuing Poverty Wall.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28:1.

49. Tickamyer, A. R., & Duncan, C. M. (1990). Poverty and Opportunity Structure in Rural America.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6, 67-86.

50. Wallace, G. L., & Haveman, R. (2008). Work and earnings of low-skilled women: Do employee and employer reports provide consistent inform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 Social Measurement, 32(2/3), 149-176.

51. WRIGHT, D. (2000). Learning Disability and the New Poor Law in England, 1834–1867. Disability & Society, 15(5), 731–745.

二、中文部分 1. 尹怡君. (2005). 不安世代與浮動的新貧窮線. 卓越雜誌(245、246), 第 20-23頁. 2. 王仕圖, & 官有垣. (1999). 社會政策過程中行政科曾與國會互動之研究:以 1997年社會救助法之修訂為例.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 3(1). 3. 王順民. (2007). 應正視的是貧富差距背後的累積性、滾動性與多重性影響 --關於「2006年家庭收支調查」的人文思索.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 會, 社會(評)(096-139). 4. 王順民. (2007). 關於貧困現象的人文思索.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社會(析) (096-009 ). 5. 王順民. (2007). 關於舊貧、近貧、真貧、偽貧、趨貧與新貧的人文思索.

(30)

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社會(評)( 096-161 ). 6. 王德睦, & 何華欽. (2006). 臺灣貧窮女性化的再檢視 人口學刊, 33, 103-131. 7. 王篤強. (2007). 新貧與激活:當代社會救助政策發展方向與能力取向的闡 釋. 社區發展季刊, 116, 頁123-141. 8. 吳佩瑩. (2005). 新貧問題與社會救助政策的改革. 9. 吳怡靜. (1994). 富國的難題. 天下雜誌, 156. 10. 吳迎春. (2001). 新貧窮時代來臨. 天下雜誌, 246. 11. 吳惠玲. (2004). 失業者的尋職過程與工作期待. 12. 呂朝賢. (2007). 貧窮動態及其成因--從生命週期到生命歷程 臺大社會工作 學刊, 14, 167+169-210. 13. 巫懿真. (2005). 府城低收入單親女性與工作貧窮:勞動政策與社會安全之 檢視. 14. 李易駿. (2006). 社會排除:流行或挑戰.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 10(1), 1-47. 15. 李昱瑩. (2006). 全球化與貧窮. 16. 李紀珠. (2007). 政府的無能 加速台灣M型社會成形.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 究基金會, 財金(評)(096-030 ). 17. 李淑容. (2007). 台灣新貧現象及其因應對策 [Electronic Version]. 東吳 社會工作學報, 17, 193-219, 18. 李雪莉. (2006). 多些經濟 少些政治惡鬥. 天下雜誌, 338. 19. 李雪莉. (2008). 企業家精神 說服人民勇敢變. 天下雜誌, 392. 20. 汪浩. (2002). 試從歐盟看我國兒童津貼政策之可行性--兼從全球化的觀點. 社會發展研究學刊, 4, 頁31-58. 21. 周永新. (2003). 全球化與社會福利.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 7(2), 1-13.

(31)

22. 周佩潔. (2003). 新貧冰風暴:家中主要生計者失業對青少年子女影響之初 探. 23. 林宇文. (2005). 貧窮議題法規範之研究. 24. 金玉梅. (2008). 誰讓窮國翻不了身?. 天下雜誌, 392. 25. 姜義雯. (2005). 影響台灣階層化因素、生活機會與五個貧窮家庭比較研究. 26. 施建生. (1983). 福利論:「安全網」與「貧窮牆」. 天下雜誌, 14. 27. 紀宏, & 阮敬. (2007). 親貧困增長模型與反貧困效果研究 智慧科技與應用 統計學報, 5:2, 46-55. 28. 韋伯韜, & 周信佑. (2007). 中產階級消失,M型社會來臨. 財團法人國家 政策研究基金會, 財金(評)(096-054). 29. 徐震等. (2000). 社會問題. 台北: 學富. 30. 祝建華, & 顏桂珍. (2007). 我國城市新貧困群體的就業特徵分析. 中洲學 刊, 3. 31. 高希均. (1984). 掙脫貧窮、擺脫落後. 天下雜誌, 39. 32. 張世雄. (2001). 西方社會福利思想的四個傳承--當代社會救助政策思想脈 絡的探索.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 5:1, 頁99-144. 33. 張世雄. (2001). 社會救助、新貧窮問題與多層次--多面向分析. 社區發展 季刊, 95, 頁55-71. 34. 張翔一. (2007). 向有錢人學理財. 天下雜誌, 365. 35. 莊士棋, 何琦瑜, & 芃, 王. (2005). 從數字看台灣家庭變貌. 天下雜誌, 335. 36. 莊素玉, & 黃亦筠. (2007). 超越貧窮線. 天下雜誌, 387. 37. 陳心怡, & 龐寶宏. (2005). 臺灣工作貧窮初探. 社會文化學報, 20, 頁 103-128. 38. 陳雅慧. (2002). 中產階級的新貧恐慌. 挑戰貧窮時代1:台灣現況, 259. 39. 程曉樵. (2002). 新富裕者階層和新貧困者階層的受教育機會. 基礎教育學

(32)

報, 11:2, 頁199-207. 40. 黃世鑫, 林志鴻, & 林昭吟. 新貧問題與社會福利政策 - 科學vs. 價值&菁 英vs.普羅 --. 41. 黃貴櫻. (2004). 美國、台灣以及法國政府反貧窮政策(1980-2002)之研究. 42. 楊艾俐. (2003). 扁政府的成績單. 天下雜誌, 286. 43. 楊淑娟. (2006). 美國的中產階級消失中. 天下雜誌, 342. 44. 詹火生. (2000). 當年失業問題與對策.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社 會(研)( 089-001 ). 45. 詹火生. (2007). 從「就業安全」到「所得安全」:一些相關政策的省思. 財 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社會(析)( 096-001 號).

46. 詹火生, & 林建成. (2007). New Poor in Taiwan: Problem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社會(析)(096-002). 47. 詹火生, & 林建成. (2007). 如何以社福政策因應台灣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社會(析)(096-018). 48. 廖逊. (2006). 和谐的选择:鼓励富人投资 增加穷人就业. 中央社會主義 學院學報, 6, 93-96. 49. 劉敏軍. (2005). 論社會政策主流化.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8(4). 50. 鄧岱賢. (2007). 政府應審慎因應M型社會的來臨.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 金會, 國安(評)( 096-021 ). 51. 鄧欣怡. (2007). 經濟成長率上升,但多數民眾薪水沒漲!. 財團法人國家 政策研究基金會, 財金(評) (096-138 ). 52. 盧政春. 台灣社會安全體系之問題與對策 o. Document Number) 53. 蕭新煌. (2007). 台灣社會的貧富差距與中產階級問題. 臺灣民主季刊, 4(4), 143-150. 54. 賴俊達譯. (1976). 新貧窮. 綜合月刊, 91, 頁54-59.

(33)

55. 聯合國. (2007). 社會發展︰社會發展問題世界首腦會議和大會第二十四屆 特別會議成果的執行情況 . 56. 薛承泰. (2007). 一個台灣 兩個世界.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社會 (評)(096-112). 57. 薛承泰. (2007). 台灣是個M型社會嗎?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社會 (研)(096-006). 58. 瞿海源. (2005). 台灣的社會問題2005. 台北: 巨流. 59. 羅春暉. (2002). 新貧消費時代來臨. 動腦, 319, 頁33-36. 60. 羅婉云. (2007). 台灣工作貧窮現象之實證分析. 61. 张全红, & 张建华. (2007). 全球化与城市贫困:基于中部六省的实证分析. 財貿研究, 3, 16-20. 62. 鲁晓东. (2007). 全球化与贫困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經濟學家, 6, 118-125.

(34)

附錄一:訪談大綱 未來將更精確的去編輯以經濟面、社會面、政治面為重點的訪談,為求訪談順利 流暢以及嚴謹度,本研究暫擬定訪談大綱為下: 壹、基本資料: 個案身分別、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居住地區、職業有無固定的居住地、 家庭狀況、家庭人口、子女數、家庭總收入、無就業能力人口、有無債務… 等基本資料。 貳、心理層面: 透過觀察以及詢問瞭解新貧造成的問題是否影響到訪談對象的心理健康。主 要詢問包括:失業或是其他成 為新貧階級的過程後,是否造成失落、抑鬱、 擔憂、焦慮、緊張…等等,而孩子是否因此而無法全心唸書或是家中其他成 員是否無法專心做其他事情? 參、福利使用: 是否有使用福利服務以及福利使用的項目、使用的頻率以及福利的來源為何? 在使用福利的同時是否會感到他人異樣的眼光或是有烙印化的現象產生?健 保有無? 肆、與外界的互動: 成為新貧階級後,是否會影響到與他人互動模式?他人的對待方式是否有不 同的地方?而經由媒體的傳播過後,對於新貧的看法是否有無改變? 伍、對未來發展以及對政策的期望: 是否有無規劃或是對於政府有無特別的期望?對於現今的對新貧階級政策有 什麼想法?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4 Apabila Badan Pelayanan Usaha Swasta Taiwan tidak mendapat surat kuasa dari pihak majikan atau Warga Negara Asing untuk mengurus dan memungut biaya

In particular, we present a linear-time algorithm for the k-tuple total domination problem for graphs in which each block is a clique, a cycle or a complete bipartite graph,

 Direct taxes: salary tax, increase in tourist expenses would result in an increase in income of people working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 Indirect taxes, departure tax and hotel

5.14 With regard to children aged 0 to 3 attending DCs/DNs, we recommend that financial assistance should continue to be available to those with social needs attending

Based on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Hong Kong Schools – Evidence of Performance” published in 2002, a suggested list of expected evidence of performance is drawn up for

形成 形成 形成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形成問題 形成問題 形成問題 形成問題 的步驟及 的步驟及 的步驟及 的步驟及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Time Discounting and Time Reference: A Critical Review.” Journal of Economic

The case where all the ρ s are equal to identity shows that this is not true in general (in this case the irreducible representations are lines, and we have an infinity of w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