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幼教人員網路社群合作對教學認知實用的影響: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效果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幼教人員網路社群合作對教學認知實用的影響: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效果"

Copied!
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陳儒晰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1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第六十卷第三期 2015 年,60(3),1-26 doi:10.6209/JORIES.2015.60(3).01

幼教人員網路社群合作對教學認知實用的

影響: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效果

陳儒晰

* 育達科技大學 幼兒保育系

摘要

幼教人員對網路融入教學活動所表現的實用效益之思考,不只受到參與網路社群進行專 業合作和互動討論意向的影響,亦與網路促進社會互動與凝聚社群意識的認知有關。研究者 使用問卷調查探討幼教人員對網路社群教學實用態度的影響因素與干擾作用,自編問卷涵蓋 「網路社群合作」、「教學認知實用」、「網路社會連結」等潛在構面,運用結構方程模式分析 問卷資料,並採取偏最小平方法檢定干擾變項的交互效果與統計顯著性。研究結果指出,幼 教人員對網路提供多元人際互動所扮演的社會交流功能之看法,干擾其參與網路社群進行教 學專業經驗分享和輔助教學活動的實用價值之態度。最後,研究者針對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 提出未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字:干擾、幼教人員、教學認知實用、網路社會連結、網路社群合作 通訊作者:陳儒晰,E-mail: chenrs@ydu.edu.tw 收稿日期:2014/06/16;修正日期:2014/12/19、2015/02/23;接受日期:2015/03/03。

(2)

2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陳儒晰

壹、前言

網路對人類活動最主要的貢獻之一,在於跨越時空距離的資訊傳遞與交流互動之連結效 益,協助使用者參與網路社群(online community)凝聚共識以建立社群意識,有助於其透過 此工具來分享不同的想法與進行專業討論以提升生活或工作品質。就網路融入教學活動的應 用價值而言,不只激發學校教育實務工作的革新作為,省思與更新教學目標、學習期望和教 育夥伴之實踐社群行動(Meneses & Mominó, 2012);亦連結或交換不同教育夥伴對教育革新 的看法,凸顯網路對提升學校活動品質的專業合作、教學參與和績效責任之工具價值,促進 教學、學習與行政實務的社群合作發展。

網路使用技巧與教學融入知能,已成為幼教人員專業發展的一部分;其認同此工具對幼 兒學習興趣與表現的輔助效益,展現教學應用價值以協助幼兒更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 (Gialamas, Nikolopoulou, & Koutromanos, 2013; Liang, Chai, Koh, Yang, & Tsai, 2013)。幼教人 員可透過網路社群協同發展高品質的教學互動技巧,從專業諮詢與回饋機制的支持架構中, 獲得更多的教學專業知能、專業發展、教學意識及自主教學革新之交流,提升幼教人員的教 學專業分享與社群互動品質(陳儒晰,2012;Downer, Kraft-Sayre, & Pianta, 2009; Pianta, Mashburn, Downer, Hamre, & Justice, 2008)。當幼教人員表現更有效率的教學融入意向,且願 意持續地發展網路素養,有助於其建構網路融入幼教實務工作的教學效能與績效表現圖像。 為求深入理解幼教人員對網路內嵌的多元想法交流與人際互動平台功能之想法,探討其 使用網路進行教學專業對話、討論、溝通與互動之意向,以及網路教學應用活動的認知實務 價值對發展教學專業想法之影響。本研究關注幼教人員對網路社群的合作互動功能之想法, 分析其使用此工具交流教學經驗與分享教學專業的態度,以及運用網路提升教學品質與教學 知能的實務應用價值之意向;進而探究幼教人員對網路促進人際互動與凝聚社群意識的社會 交流想法,及其在網路社群合作與教學認知實用(perceived usefulness)關係所展現的態度差 異。研究者透過問卷調查資料的統計分析,考驗幼教人員網路社會連結態度對網路社群專業 互動與教學實用效益的影響關係之干擾效果,以為相關單位建構幼教人員應用網路輔助教學 對話與專業發展的參照架構及行動方案。

貳、文獻探討

教師對網路教學應用實務的使用意向與行為態度,不只受到其應用網路輔助教學活動的 學科內容知識與教學知識之影響,進而應用相關知能與設計教學活動來支持和提升學生學習 成效;亦有助於其進行教學實務變革的創新思考作為,協助學生對教學活動更有興趣也更願 意參與學習任務(Owston, Sinclair, & Wideman, 2008; Postholm, 2012)。網路社群協助教師同儕

(3)

陳儒晰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3 擁有許多教學經驗、資訊與資源的分享機會,引導其批判思考教學和學習活動的日常作為, 革新與轉化既有教學實務以發展創新教學。教師透過教學經驗的社群對話與討論之中介,發 展與他人教學合作關係並實踐省思活動,連結更有效率的教學經驗以扮演好教師之教學角 色。基於前述,以下探討網路社群合作互動、教學實務應用價值與網路社會連結意向等因素 的意涵及影響關係,以為後續理論建模的參照。

一、網路社群合作與教學認知實用的關係

網路提供人們更多的社會互動機會與接觸模式,協助使用者喜歡使用網路來進行社會互 動,滿足其人際溝通與互動需求(Duncan-Howell, 2010; Lai & Gwung, 2013)。網路社群意指一 群電腦網路的使用者,利用網路或網站的電腦中介傳播工具與其他使用者互動,此網路互動 聚焦於不同使用者之間有共同興趣的議題討論為主(Matzat, 2004)。Francis-Poscente 與 Jacobsen(2013)指出網路社群是一組使用者成員關係的結合,使用者基於個人理由連上網路, 且與他人進行人際互動和連結;並透過資訊交流方式,參與問題解決歷程以促進知識創新。 Pi、Liao、Liu 與 Hsieh(2010)認為網路社群有助於不同使用者分享知識與產出新觀念,允許 社群成員分享學習經驗,並從訊息評論、連結與回應中獲得多元資訊,建立與維繫彼此之虛 擬人際關係。 此類利用網路進行持續性社會互動的使用者群體,成員彼此之間擁有類似的技術、社會、 經濟或特殊利益之需求,共享一致性的信念、興趣與價值,願意遵守虛擬社群規則來進行人 際互動,表現出微妙且顯著的共同網路行為(Pitta & Fowler, 2005)。使用者對網路表達更熱切 的近用與使用需求,應用此工具快速地與他人建立社會聯繫、人際關係與夥伴情誼,並喜歡 參與線上聊天室和討論群組的意願和使用行為。 網路社群提供一個虛擬交流空間,讓新參與或已在此社群活動很久的使用者,有機會與 不同成員學習與交流彼此感興趣的共同議題;並藉由持續性的故事分享、回應、交流來建立 集體認同,建構使用者在網路社群裡的自我角色定位與有意義之社群互動圖像(Gray, 2004)。 網路社群有效連結使用者建立專屬其群體的共享目的之集體意識,尊重與支持社群成員之間 的互動關係與信任感,劃分與建構屬於自我群體和他者群體之間的界限或身分認同,建立和 維繫與網路社群行為有關的規則或規範(Vesely, Bloom, & Sherlock, 2007)。

網路有助於使用者跨越時空限制,開啟社群合作機會與實踐網路專業發展活動。就網路 對教學社群與專業合作的輔助效益而言,此工具所建構的虛擬互動與意見交流情境,不只提 供教師與教育夥伴更多的聯繫機會,亦協助不同教師在此專業互動空間裡從事對話討論。Yuen 與 Ma(2008)指出教師對網路社群使用態度,反映在使用網路社群提高表現、更快完成任務、 增進教學效能、提高生產力,以及網路社群對使用者的實用意義等想法。Yang 與 Liu(2004) 認為網路社群輔助教師專業發展的思考意向,可透過教師參與網路社群發展專業態度、與他

(4)

4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陳儒晰

人互動品質、建立專業發展價值與效能,以及參與網路社群所獲得的成就感等面向來進行測 量。

網路社群提供不同教師超越原本所處的教室圍牆邊界之交換想法與經驗的機會,支持教 師專業發展的社群實踐,鼓勵不同教師彼此分享教學新知與實務的創新作法,以成功地達成 教學目標(Smith & Sivo, 2012)。此工具適時地扮演教學專業發展與學習管理機制的支持角 色,協助教師近用與使用此工具,連結具有嵌入、回應且個別化之社群互動性質,提升不同 所屬地域或學校教師之間的合作機會(Holmes, 2013)。教師藉由教學經驗的網路分享機制, 描述、解釋與分享其教學經驗和心得,獲取更豐富的教學資源,以提升學科教學專業與探究 省思的能力;凸顯其參與網路互動的認同感,優質化教學實務與專業發展品質的表現。 網路社群成為教師持續接觸與發展教學專業的來源,教師透過網路社群更容易獲得多元 且彈性的專業支持、教學輔導與生涯激勵資訊,並經由組織化或系統化的專業主題領域之討 論,深化教師精進教學素養的真實歷練與專業知能,凸顯資訊分享的社會演化歷程之專業協 同發展價值。當教師認同網路社群的連結與溝通價值,有助於持續使用此工具進行教學對話 的使用意願,支持其更有信心地參與網路社群,並因應教學認知、專業互動與解決教學問題 的專業需求,與教育夥伴建構專業價值體系以實踐有意義且有效益的實務作為。 就網路應用實務對教師的認知實用意向而言,認知實用意指使用者認為特定工作系統可 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與表現程度,協助使用者更有生產力且不會花費太多心力,從事許多有 趣且富有想像力的工作,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Teo, 2008)。就教學認知實用相關文獻觀之, Liu、Chen、Sun、Wible 與 Kuo(2010)指出使用者對應用資訊系統以提升工作效率的思考, 主要與資訊系統增進教學表現、教學效率、教學品質與輔助效益等看法有關。Ngai、Poon 與 Chan(2007)認為使用者對網路應用有助於教學表現的想法,反映在教學更容易、增進教學 表現、提高教學效能、控制教學流程與教學效益等態度。

Saadé 與 Bahli(2005)對教師使用網路的認知實用態度之看法,可透過提升教師課堂表 現、教學策略選項之一、強化教學知能、輔助學習評量與提升教學效率等面向來進行測量。 Cao、Ajjan 與 Hong(2013)對教學認知實用的思考意向之分析,聚焦於網路提升學生學習表 現、豐富教師教學資源、促進教學效率、提高教學滿意度,以及增進學習表現等面向之態度 表現。簡言之,教學認知實用則指涉使用者運用或應用網路來增進工作表現,正向看待此工 具所帶來的教學創新或輔具效益之想法,有助於使用網路教學連結模式以提升教學品質、豐 富教學資源並達到教育績效目標(Mahdizadeh, Biemans, & Mulder, 2008)。

教師透過網路使用增強其在教學活動應用實務的使用頻率及專業作為,有效地實踐教學 研究、經驗交流、互動討論、專業管理與社會角色的專業互動作為(Rolando, Salvador, & Luz, 2013)。教師運用網路取得多元的學科內容資訊,因應課堂教學與專業成長的使用需求,協助 學生沉浸於豐富且有意義的資訊交流氛圍,增進學習內容和學習機會的深度與廣度。當教師

(5)

陳儒晰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5 對網路素養的自我效能認知較高,且有能力應用網路於教室情境或教學活動中時,則更有信 心使用網路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表現,並協助學生從網路教學活動中建構知識,進行有意義的 教學活動。 由於教學活動被視為是知識交流、意義建構與概念理解的社會互動模式,我們可透過一 個具有支持性且和諧的社會學習環境,協助教師基於個人學習與專業發展需求,增進教學專 業素養與進行專業合作(Petko, 2012)。網路所展現的專業合作價值與社群連結意義,適足以 協助其更容易地使用此工具來深化教學使用與實務活動之發展。擁有網路連線設備且對網路 使用知能擁有正向經驗的教師,關注網路使用的最新趨勢與應用實務,認同運用網路來蒐集 資料或進行社群互動的實務使用價值;亦有意願連線網路參與教學社群,對教學經驗與教學 問題進行專業互動和溝通討論,以提升網路社群對教學輔助與專業發展的應用效益。基於前 述,研究者提出下列假設: 假設 1:「網路社群合作」正向影響「教學認知實用」。

二、網路社會連結與網路社群合作的關係

網路社會連結意指使用者利用網路來進行訊息交流與人際互動,凸顯媒體訊息的形成與 詮釋之網路傳播價值,強調網路應用對使用者與其夥伴或朋友的社會連結功能,形塑網路維 繫社會關係的利社會應用思考與認知意向(Erdem Aydin, 2012)。就網路社會連結(online social connection)相關文獻觀之,Chai、Das 與 Rao(2011)指出網路有助於使用者與他人建立親密 的社會關係,樂於與他人互動,且表現出經常性的虛擬溝通、分享與回應。Kalpidou、Costin 與 Morris(2011)認為網路使用有助於不同使用者建立正向的社會連結關係,除了和已認識的 朋友維繫友誼,與陌生人進行網路聊天也不會無聊,更可以讓陌生人看到自己與朋友在網路 上的回應訊息。 Ledbetter 等(2010)指出網路社會連結態度之分析,反映在使用者喜歡運用網路與朋友 溝通、重視網路是個人與朋友之間的重要橋梁、提升社交生活品質等想法,亦關注使用網路 與朋友有更多互動、改變個人社會生活,以及此工具對社交生活的重要價值等思考意向。Chen (2012)認為網路對使用者思考社會連結價值的態度,可透過想要他人閱讀我的網路文章、 喜歡部落格或網路所發展的社群、喜歡線上交友,以及建構網路社群一份子的身分認同等面 向來進行測量。 網路互動平台與社群網站的出現,一方面提升網路社會連結功能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凸 顯網路對社會互動、共視歷程與人際關係之再現價值(Haridakis & Hanson, 2009; Papp, Danielewicz, & Cayemberg, 2012)。使用者與家人或朋友共同觀看、分享和討論網路資源,亦 與陌生人或網路社群成員觀看與聯繫網路內容,改善人際關係、分享社交資源與增進社群互 動。

(6)

6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陳儒晰

網路是一個允許個人分享資訊與知識的溝通平台,使用者喜歡使用網路來分享個人資訊 的主因,在於參與網路議題討論或所屬社群時,可得到更多的自我實現與社會情感(Chang & Chuang, 2011; Chang & Lee, 2013)。網路使用行為會受到不同社會資本與使用動機的影響,且 成員異質性也形塑不同的知識分享、團體認同、平等互惠與資訊分享之網路連結圖像。使用 者很容易因為社群成員彼此之間的尊重與公平對待,願意分享自己的想法,表現更積極的網 路參與行為,並與所屬社群建立高度信任感來建立團隊合作精神。

使用者藉由網路或創生的線上語言媒介,將個人想法與文字意義告訴其他使用者,連結 語義上的深層探究和思考意向,並藉由特定的參考架構和理解策略,協助不同使用者更容易 地理解網路資訊以增進線上互動品質(Menchik & Tian, 2008)。雖然網路使用者無法像在面對 面溝通情境時,表現多元的非語言線索與可見姿勢來促進意見交流,但透過網路文字的語義 與語言之交換特質,仍有助於社群成員更有效且達意地進行人際溝通與意義傳遞。

網路社交功能的虛擬與即時連結特徵,一方面減少使用者參與線上社群進行知識分享活 動所面對的社交能力不足問題,另一方面提升社群成員的信任感,表現出更積極的參與和融 入行為,以建立具有高度信任感、投入感和參與度之網路社群(Kalpidou et al., 2011; Matzat, 2010)。使用者以匿名方式連結網路社群,可減少面對面溝通模式的參與議題討論所產生之人 際壓力或溝通障礙,克服實體情境的社交能力不足問題,且更容易將自己的想法,訴諸於知 識分享與社群互動之溝通平台,提供社群成員多元的思考想法,亦願意與不同網路使用者建 立更穩定的社群關係。

網路有助於教師形塑和參與具有社會連結及團體凝聚特性的專業社群,並提供社會誘因 和人際動機使其表現出積極參與社群的融入態度(Chai & Tan, 2009; Yuen & Ma, 2008)。網路 社會連結功能對網路社群的影響,主要在於提供教師有機會參與同步或非同步之線上學習活 動,並透過專業連結來支持教師持續發展專業素養,增進認知、社會與教學層面的專業知能。 教師可藉由友善且溫暖的人際互動之虛擬情境,有更多機會參與開放且分享的網路社群,反 思教學經驗、知識與情緒,且參照其對網路社群所建立的信任感來凝聚社群意識,與其他教 師基於互惠原則來分享與交流教學經驗,思索因應學生需求與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的教學作為。 簡言之,網路所展現的社會連結、社交互動、知識分享與意見交換功能,協助教師藉由 社群力量來凝聚共識與建構團隊意識,引導其更深入且實用地針對教學與學習問題,進行認 知思考與理解分析以形塑教學行動方案。當教師認同網路社會連結價值且願意參與網路社 群,分享與討論自我教學歷程所面對的真實問題,則有助於結合不同教師夥伴以社群力量來 思索多元問題解決策略,增進教師專業素養與自主解決教學問題的實踐知能。基於前述,研 究者提出下列假設: 假設 2:「網路社會連結」正向影響「網路社群合作」。

(7)

陳儒晰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7

三、網路社會連結與教學認知實用的關係

網路內嵌的多元節點與互動分享之環境,有助於教師表現知識建構與教學實踐的賦權作 為,除了消弱教學規訓取向與知識專家獨裁角色,亦滿足學生個別學習與教師創新教學的自 主需求(Bishop & Foster, 2011; Karno & Glassman, 2013; Kordaki, 2013)。網路架構的虛擬互動 與即時溝通之連結功能,協助教師超越時空限制對人際互動的邊界影響,使其有意願且表現 更積極的專業發展活動之參與度,並與社群成員建立更多的信任與情感聯繫(Matzat, 2013)。

教師利用人際交往與社群合作的社會連結模式,協助學生在網路學習情境裡進行有意義 且成功之學習活動,並主動選擇與編碼網路訊息以提供學生接收多元資訊的機會,分享與討 論不同的教學思想、學習文化、教學經驗和群體歸屬感之社會連結與教學專業表現(Slagter van Tryon & Bishop, 2006)。此正向的社會連結關係,有助於教師積極進行同步的線上溝通活動; 或採取非同步互動方式,統整連結或離線的教學資訊以拓展專業知能。當教師願意持續地關 心與深入瞭解其所關注的教學專業發展主題,可學習更多教學資訊以發展專業素養,並透過 更完整的社群經驗分享與專業發展融入機制,增進教師教學能力的顯著成長,提升對主要教 學領域的實質理解能力。 以網路為主要建構系統的教學環境,不只有助於教師使用富於教學意涵與提升學習效益 的軟、硬體工具,亦建構更適合學生學習的有意義之學習情境來提升學習成效。網路輔助教 學協助教師建構優質的教學專業信念,設計有效率且容易獲致學習成效的教學活動,擴展學 生獨立自主能力以進行學習思考(Rogers & Twidle, 2013)。對教師而言,網路融入教學活動的 創新價值,在於提升教師進行教學活動並達到學習目標之素養能力;一方面增強教師對教學 技巧的覺識與實踐素養,另一方面協助師生在此互動情境中發展新興且多元的教學互動連 結,並連結其他教師進行專業互動發展與反思行動。 教師對網路自我效能、使用素養與應用價值之思考,有助於精進教學技巧與專業知識, 豐富教學內容與關鍵學習經驗,促進教學與學習活動的反思性思考實務。教師可藉由網路內 嵌的經驗分享與教學對話機制,分享教室現場實務作為的真實描述,增進專業夥伴之間的互 動溝通與專長互補,展現網路對教師發展教學專業的合作學習與教練支持功能(曾賢屹、張 世忠,2009;Marsh, Mitchell, & Adamczyk, 2010)。網路使用有助於教師再現創新教學的多元 可能性,協助學生以更有效率且符合自己需求的方式參與學習活動,賦權師生有能力自主決 定教學和學習活動,減少傳統教學時空限制脈絡所造成的學習片斷困境,且基於師生需求與 教育目標來提升教學品質。

簡言之,網路內嵌的網路開放與社會互動機制,協助教師超越班級教室的牆壁邊界,與 其他網路使用者或社群成員進行更多的教學經驗分享活動,擴展、提升或輔助面對面的課堂 學習活動之外的專業交流表現(Hung & Yuen, 2010)。網路的社會連結功能打破我們對班級社 會體系的實體邊界,有助於教師使用網路資源或社群網站來增進教學多樣性的發展;一方面

(8)

8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陳儒晰 經由網路的簡易操作與開放性學習近便性,蒐集更多有益於學生學習之網路資源,以開拓學 生學習視野,凸顯使用網路提升教學品質與豐富性的實務應用價值;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建構 虛擬課堂社群的集體認同與學習動機,並藉由網路社會連結功能來凝聚學習共同體意識,有 效且有意義地增進學生學習品質以獲致教學目標。基於前述,教師藉由網路所提供的社會互 動與學習策略來深化專業發展內涵,透過開放式且民主地參與、對話、提問與討論方式,提 升專業知識學習成效,以社群合作方式來支持教學知識意涵的共同協商與建構。基於前述, 研究者提出下列假設: 假設 3:「網路社會連結」正向影響「教學認知實用」。

四、網路社會連結對網路社群合作與教學認知實用的關係之干擾作用

網路展現的節點對節點之互動特色,不只有助於個別互動的連結頻率與品質,亦增進群 體內部的社會凝聚與團體動力之發展(Ling & Stald, 2010)。網路使用凸顯社群形成與團體歸 屬的社會連結效益,使用者在所屬社群中感受到虛擬卻與之進行真實思考交換的社群成員, 願意投入彼此有興趣的議題討論;且會因為想法同異而產生溝通與對話的可能性和多元性, 發展虛擬團體歸屬感的情感交流和社會關係(Tsai, Joe, Lin, Wang, & Chang, 2012)。網路社群 成員可與家庭成員和朋友共同參與議題討論及情感交流,建立親密的社會互動連帶關係,凝 聚社群意識以維繫社群建構之和諧互惠現象。 就網路教學實用價值與教師專業社群互動而言,教師對不同專業領域的思考與實務之對 話活動,凸顯教師專業學習的社群分享價值之重要性。網路社群所提供的合作學習溝通模式, 有效地協助教師發展教學專業的互動與交換功能,引導教師透過網路社群進行有意義的專業 對話,展現教師教學省思與專業對話的社群交流互動價值,增進教師建構優質的教學學科知 識與實踐教學行動策略(陳彥廷,2012;劉明洲、張逸祥,2011)。 教師教學社群對教學知識的共同建構與社會交流,以及彼此之間對不同教學議題的溝通 討論與教學經驗之心得分享,皆有助於教師展現實踐社群價值來提升教學專業素養(朱子君, 2013;Hull & Saxon, 2009; van Kruiningen, 2013)。教師使用網路社群協助學生接觸與吸收更新 的資訊流,提升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度,以及彼此之間的溝通討論頻率;並藉由同儕互動機 會來進行合作學習,提升網路融入教學品質(于蕙清,2010;Liu et al., 2010)。 不論是以同步或非同步運作方式所進行的網路社群或討論區,皆有助於師生在適合時間 或適合地點進行同儕互動與學習交流(Chang, 2010)。網路提供的學習資源之多元與互動討論 之豐富程度,影響教師採取網路輔助教學活動的實用性與後續使用意願之主要思考,亦反映 師生雙方共同參與網路學習活動,並從中獲得有意義的學習成效之教學認知與學習自主的滿 意程度。不同教師使用網路社群從事多元學科理解與意見交換活動,促進不同教學專業知識 與教學技巧之交流,並藉由教師社群的人際互動與溝通討論機制,建構教師專業意識與素養

(9)

陳儒晰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9 的互為主體性之專業圖像。 網路社群的使用者會在網路互動工具或社交網路上張貼與分享許多訊息,扮演重要的知 識傳播與中介角色,但此行為不一定再現為使用者透過網路社群來連結知識分享的互惠行為 (Chai et al., 2011)。當使用者認同網路使用可增進社群和諧互動與提升個人幸福狀態的社會 實用價值,且在網路社群價值生成與使用者回饋占有積極角色的話,則會因為其想要幫助別 人的心意,更加重視社群網站的人際互動之重要性,較少主動發展行動策略以提升與他人進 行知識分享的自我效能(Hsu & Lin, 2008; Wirtz, Piehler, & Ullrich, 2013)。

雖然網路有助於教師運用此工具活化教學任務的多元化發展,且基於平等互惠原則與網 路社群成員分享教學經驗和進行教學專業交流;但教師對網路社群內嵌的社會連帶與連結功 能之社交效益,卻不一定能有效地促進教師認同網路社會連結價值,或參與網路社群而展現 積極的知識分享與專業交流行為。倘若教師在網路社群上的知識分享與經驗交流行為並非出 於自願,而是受到外在壓力或強迫性社會規範才如此做的話;此網路互惠關係的專業發展, 則偏向於消極被動的知識傳遞或單向度張貼訊息作為。此外,教師亦有可能太過於重視社群 網站的人際互動功能,而忽略使用網路社群來進行教學融入活動或專業發展活動,限制網路 教學應用價值的真實推展與輔助效益。 基於前述,教師對網路社會連結功能的認知態度,不只影響其應用網路社群輔助溝通互 動與教學討論的專業發展圖像,亦形塑有意義的教學活動氛圍之正向建構與提升學生學習成 效的態度表現。本研究探討幼教人員對使用網路輔助專業社群教學互動與討論的思考意向, 分析其參與網路社群進行教學分享和專業發展的實務應用想法(網路社群合作),以及運用此 工具輔助教學素養與專業品質的教學實用態度(教學認知實用)。在此影響關係中,幼教人員 亦受到其對網路內嵌的人際溝通互動、專業對話討論與凝聚社群意識之社會連結功能的價值 思考之影響(網路社會連結),形塑其連結網路社群進行專業對話以分享教學經驗與解決教學 問題的差異態度。研究者彙整前述思考而提出下列假設,並依據研究假設繪製理論模型(如 圖 1)。 假設 4:「網路社會連結」干擾「網路社群合作」對「教學認知實用」的關係。

參、研究方法

研究者使用問卷調查蒐集幼教人員對網路社群合作與教學認知實用的看法,探討網路社 會連結態度在此影響關係所表現的干擾作用。本研究採取偏最小平方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對問卷樣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考驗干擾變項的交互效果;偏最小平方法結合主成分分 析與多元迴歸分析,有助於探究潛在構面及其影響關係的最大解釋力,減少樣本資料的非常 態性及觀察變項之測量誤差的影響,以準確地估計潛在干擾變項的交互效果(蕭文龍,2013;

(10)

10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陳儒晰

圖1. 研究假設之理論模型

Esposito Vinzi, Chin, Henseler, & Wang, 2010; Hair, Hult, Ringle, & Sarstedt, 2014; Kline, 2010; Lowry & Gaskin, 2014)。研究者先檢定潛在構面與觀察變項的反映關係及模式品質,進行測量 模式的信度與效度分析;再考驗結構模式的路徑係數與解釋力,估計干擾變項的交互作用、 統計顯著性及效果值,以檢定干擾變項的影響關係。

一、測量工具

研究者依據前述文獻分析與理論假設之潛在構面設計觀察變項,諮詢三位幼兒教育與資 訊科技領域學者專家,進行問卷題目內容的評估與修正。研究者平日透過閱覽學術期刊與參 加研討會的學術交流活動,接觸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且有一些合作交集經驗。研究者邀集二位 網路教學應用學者與一位幼兒資訊教學應用領域的實務專家,利用課餘時間與學者專家面對 面討論研究構想,分析與討論研究假設的潛在構面和觀察變項之立論基礎,並尋求其對問卷 題目內容的審訂建議。最後,研究者綜合三位學者專家的審視意見與參照個人學思心得,設 計「網路社群教學實用態度問卷」原始題目為 15 題。 根據結構方程模式理論的要求(Bollen, 1989; Kenny, 1979),每一潛在構面應至少具有三 個以上的觀察變項,三至五題較佳。研究者即參考此建議設計各潛在構面的問卷題目為五題, 內容涵蓋「網路社群合作」、「教學認知實用」、「網路社會連結」等三個潛在構面,探討幼教 人員對應用網路輔助社群互動討論及教學專業發展的思考意向。問卷採取李克特五點量表 (five-point Likert scale)選項設計,從「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分別計分為五分、四分、 三分、二分、一分,請受試幼教人員填答符合自己對網路社群與教學討論應用活動的使用意 向和思考態度。

網路社會連結

(11)

陳儒晰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11 問卷得分愈高的幼教人員,對網路社群的使用意願較高,具有正向且積極的教學融入與 實務應用態度;且認同網路對不同群體的溝通互動與社會交換效益,重視網路有助於提升教 學品質與增進教學效能之使用價值,願意參與網路社群增進專業夥伴的教學經驗分享和解決 實務問題,提升教學專業素養與生涯發展能力。研究者自編「網路社群教學實用態度問卷」 各潛在構面之敘述如下: (一)「網路社群合作」構面:測量幼教人員對使用網路參與教學社群分享教學經驗與尋 求教學合作解決問題的思考態度。研究者參考 Francis-Poscente 與 Jacobsen(2013)、Pi 等 (2010)、Yang 與 Liu(2004)、Yuen 與 Ma(2008)等學者之研究文獻來設計問卷題目,涵蓋 網路社群經驗分享、教學合作與專業對話等面向。

(二)「教學認知實用」構面:測量幼教人員對使用網路輔助教學知能與達到教學目標的 實務效益之認知意向。研究者參考 Cao 等(2013)、Liu 等(2010)、Ngai 等(2007)、Saadé 與 Bahli(2005)等學者之研究文獻來設計問卷題目,涵蓋網路應用提升教學品質、充實教學 資源與增進教學知能等面向。 (三)「網路社會連結」構面:測量幼教人員對網路使用提供的人群和諧與促進多元想法 交流和凝聚社群情感的思考意向。研究者參考 Chai 等(2011)、Chen(2012)、Kalpidou 等 (2011)、Ledbetter 等(2010)學者之研究文獻來設計問卷題目,涵蓋網路使用有助於社會和 諧、凝聚意識與人際互動等面向。

二、樣本特徵

研究者以桃園縣、新竹市、新竹縣與苗栗縣幼教人員為研究對象,根據研究假設的潛在 構面與觀察變項等參數,考量經驗法則與預算成本推測合理樣本數,共發出 550 份問卷;問 卷調查期間為 2014 年 1 月至 3 月。研究者先以電話詢問受試幼兒園填答意願,再由研究者親 自發放或郵寄問卷請幼教人員填答;扣除未回收、未填答與填答不全的問卷,有效問卷 435 份,占樣本數 79.09%。受試幼教人員以女性居多(424 位),占樣本數 97.47%;年齡大多介於 25歲至 40 歲(309 位),占樣本數 71.03%;學歷以大學為主(276 位),占樣本數 63.45%;服 務單位以私立幼兒園為主(345 位),占樣本數 79.31%;網路使用經驗 6 至 10 年為 185 位(占 樣本數 42.30%),11 至 15 年為 133 位(占樣本數 30.57%);此樣本結構適度符合抽樣區域幼 教人員的母體特性。

三、資料分析

本研究採用 Smartpls 軟體(Ringle, Wende, & Will, 2005)讀取原始問卷資料,運用偏最小 平方法分析基於理論假設所建構的潛在構面與觀察變項之反映關係,檢定測量模式的品質以 考驗資料適配和模式估計之合理程度。研究者採取驗證性因素分析檢定潛在構面與觀察變項 是否反映預設因素結構,估計不同問卷題目的因素負荷量,運用自助法(bootstrap)進行 2,000

(12)

12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陳儒晰 次模式估計統計顯著性。為提高測量模式的內在品質,研究者刪除因素負荷量小於 .700 的題 目。研究者計算潛在構面的收斂與區別效度,估計 Cronbach’s α 信度、組合信度、平均變異萃 取量和相關係數,檢定潛在構面與觀察變項的信度和效度,考驗測量模式的內在品質。 就結構模式的檢定而言,研究者考驗假設路徑的標準化迴歸係數與解釋力,計算相關參 數之統計顯著性,並報告理論模型的 Gof 指標、整體效果與 t 統計量,考驗整體模式的適配情 形。基於結構方程模式對干擾變項的交互作用效果之檢定原則(邱皓政,2011;蕭文龍,2013; Baron & Kenny, 1986; Chin, Marcolin, & Newsted, 1996; Esposito Vinzi et al., 2010),研究者先將 自變項與干擾變項轉換為標準化分數,計算交乘項的交互作用之參數值;並檢定交乘項的路 徑係數與統計顯著性,以考驗干擾變項在自變項對依變項關係的干擾效果。

四、驗證性因素分析

研究者運用偏最小平方法考驗測量模式的潛在構面與觀察變項之反映關係及模式適配 度,以不影響潛在構面的建構及反映意涵為原則,刪除因素負荷量低於 .700 的題目,原先 15 題「網路社群教學實用態度問卷」刪改為 12 題(如表 1)。幼教人員在「網路社群教學實用態 度問卷」題目的平均數介於 3.382 至 4.241,標準差介於 0.727 至 1.093,標準化因素負荷量介 於 .755 至 .915。研究者採取自助法進行 2,000 次模式計算標準化因素負荷量的 t 統計量皆大 於 3.29,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p < .001)。前述分析結果指出,觀察變項有效反映潛在構 面的理論假設意涵,潛在構面亦合理解釋觀察變項的變異程度,顯示測量模式具有合理的適 配情形。 依據結構方程模式的理論要求,可運用組合信度、平均變異萃取量、收斂效度與區別效 度計算問卷資料的信度和效度;組合信度測量潛在構面的觀察變項之內部一致性,平均變異 萃取量計算觀察變項對潛在構面的平均變異解釋力(吳明隆,2007;邱皓政、林碧芳,2009; 張偉豪,2011;Schumacker & Lomax, 2004)。「網路社群教學實用態度問卷」各潛在構面的組 合信度介於 .885 至 .929,達到檢定標準 .700 之要求;平均變異萃取量介於 .658 至 .766, 符合 .500 的檢定標準(如表 2 所示)。 收斂效度測量潛在構面內部不同觀察變項的相關程度及一致性,檢定標準為觀察變項的 因素負荷量應大於 .700,多元相關平方應大於 .500,潛在構面的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係 數與組合信度應大於 .700,平均變異萃取量應大於 .500(蕭文龍,2013;Hair et al., 2014; Kline, 2010)。「網路社群教學實用態度問卷」不同題目的因素負荷量與多元相關平方皆符合標 準,各潛在構面的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係數介於 .827 至 .898,組合信度與平均變異萃取 量亦符合理論要求,表示潛在構面具有合理的測量信度與聚斂能力,故具有收斂效度。

(13)

陳儒晰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13 表 1 問卷題目的平均數、標準差與因素負荷量摘要 潛在構面 問卷題目 平均 標準 負荷量 因素 統計量 t 網路社群合作 v1我認為網路社群促進教師之間的教學經驗分享 3.915 0.955 .780 21.358*** 網路社群合作 v2我認為網路社群協助教師進行教學合作 3.984 0.824 .875 20.984*** 網路社群合作 v3我認為網路社群協助教師增進教學問題討論 3.910 0.903 .874 24.638*** 網路社群合作 v4我認為網路社群協助教師進行教學專業對話 3.956 0.883 .871 26.878*** 教學認知實用 v5我認為使用網路可提升教學品質 4.209 0.795 .878 29.280*** 教學認知實用 v6我認為使用網路可充實教學資源 4.110 0.843 .915 37.909*** 教學認知實用 v7我認為使用網路可達到教學目標 4.241 0.727 .868 34.350*** 教學認知實用 v8我認為使用網路可增進教師教學知能 4.018 0.866 .836 27.570*** 網路社會連結 v9我認為網路使用促進社會和諧 3.533 1.093 .755 16.141*** 網路社會連結 v10我認為網路使用提供人們許多不同的想法 3.382 1.035 .796 16.986*** 網路社會連結 v11我認為網路使用有助於社群凝聚力 3.975 0.801 .855 19.589*** 網路社會連結 v12我認為網路使用提供更多人際互動機會 3.839 0.939 .836 17.843*** ***p < .001. 表 2 潛在構面的 Cronbach’s α 信度、組合信度、平均變異萃取量與相關係數矩陣 相關係數矩陣 潛在構面 Cronbach’s α信度 組合信度 平均變異萃取量 (1) (2) (3) 網路社群合作(1) .873 .913 .724 .851 教學認知實用(2) .898 .929 .766 .747 .875 網路社會連結(3) .827 .885 .658 .553 .569 .811 註:對角線數值為平均變異萃取量的平方根,非對角線數值為相關係數。 區別效度計算不同潛在構面的相關程度,檢定標準為潛在構面的相關係數小於相鄰潛在 構面之平均變異萃取量的平方根(蕭文龍,2013;Hair et al., 2014; Kline, 2010)。各潛在構面 的相關係數介於 .553 至 .747,皆未高於相鄰潛在構面的平均變異萃取量之平方根,顯示潛在 構面之間具有區別效度。基於前述檢定結果,「網路社群教學實用態度問卷」的測量模式內在 品質符合結構方程模式之理論要求,可繼續進行路徑關係的結構模式之檢定工作。

(14)

14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陳儒晰

肆、研究結果

一、結構模式

圖 2 顯示幼教人員在「網路社群教學實用態度問卷」的結構模式之路徑係數及相關統計 量,「網路社會連結」對「網路社群合作」的標準化迴歸係數值為 .553,t 統計量為 13.168, 可解釋潛在構面 30.6%的變異量;「網路社群合作」與「網路社會連結」對「教學認知實用」 的標準化迴歸係數值為 .622、 .225,t 統計量分別為 14.131、5.021,可聯合解釋潛在構面 59.3%的變異量。研究者採取自助法 2,000 次的估計程序來檢定結構模式的路徑係數之統計顯 著性,所有參數皆達 p < .001 的顯著水準。Gof 指標為 0.567,高於 0.36 的檢定標準(Wetzels, Odekerken-Schroder, & Van Oppen, 2009),意指理論模型具有合理的模式品質和解釋能力,整 體適配度良好。 圖2. 結構模式的標準化路徑係數 假設 1 指出幼教人員認同網路社群輔助教師分享教學經驗並進行教學合作行動的價值, 此意向增進其使用網路來充實教學資源的態度,願意藉此工具來提升教學品質以達到教學目 標(「網路社群合作」對「教學認知實用」的整體效果為 .622)。假設 2 指出幼教人員認同網 路使用可增進社會凝聚力,提供更多與他人互動機會,並促進正向人際關係;此思考意向有 .755 .796 .855 .836 v9 v10 v11 v12 .225 .553 .622 .780 .875 .874 .871 v5 v6 v7 v8 .878 .915 .868 .836 v1 v2 v3 v4 網路社會連結 .306 網路社群合作 教學認知實用.593

(15)

陳儒晰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15 助於其參與網路社群,強化教學協同合作與專業對話討論的態度(「網路社會連結」對「網路 社群合作」的整體效果為 .553)。假設 3 指出幼教人員對網路連結不同人群想法與促進社會和 諧的看法,增強其使用網路增進教師教學效能以提升教學品質的思考意向(「網路社會連結」 對「教學認知實用」的整體效果為 .569)。前述假設路徑皆具有正向影響關係,研究假設均獲 得支持。結構模式的路徑分析之標準化效果如表 3 所示,所有參數皆達到統計顯著水準。 表 3 研究假設的路徑係數與整體效果之顯著水準檢定摘要 研究假設 路徑係數/t統計量 整體效果/t統計量 假設1:網路社群合作→教學認知實用 .622, 14.131*** .622, 14.131*** 假設2:網路社會連結→網路社群合作 .553, 13.169*** .553, 13.169*** 假設3:網路社會連結→教學認知實用 .225, 05.021*** .569, 13.577*** ***p < .001.

二、干擾效果的檢定

研究者運用 Smartpls 軟體先將自變項與干擾變項轉換為標準化分數後,再進行交乘項以 估計交互作用,並運用自助法進行 2,000 次運算來檢定統計顯著性。統計結果指出「網路社群 合作」與「網路社會連結」交乘項對「教學認知實用」的路徑係數為 -.107,t 統計量為 2.244, 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p < .05),意指「網路社會連結」對「網路社群合作」與「教學認 知實用」關係產生負向干擾作用。主要效果解釋力為 .593,干擾效果解釋力為 .604,干擾作 用的效果值為 .027,表示幼教人員「網路社會連結」在「網路社群合作」對「教學認知實用」 的影響關係中,造成弱的干擾效果。 基於前述,幼教人員的網路社會連結態度所產生之負面干擾效果,降低其認同網路社群 合作對教學實用態度的影響作用。對網路社會連結態度持較積極思考意向的幼教人員,重視 網路對促進社會和諧與社群凝聚力之價值,且有能力從不同社會互動角度來展現網路社群或 社群網站的社交行為;其傾向於使用網路社群與不同成員進行溝通討論和多元人際互動,也 願意花費比較多的時間在生活訊息分享與情感支持交流以提升人際關係。當幼教人員認同網 路內嵌的社會連結功能與虛擬互動價值時,則影響其對網路社群所產生的教學與專業輔助效 益之認知實用價值,亦較少關注網路使用可提升教學品質與教學專業的實務應用價值,也不 一定花費心力來運用網路社群分享教學經驗與進行專業對話討論。此現象描繪幼教人員很會 使用網路分享生活經驗與促進社群情誼的網路使用圖像,卻也提醒我們重視其很少將此用途 連結幼教專業發展與教學素養的提升作為之使用心態。 相反地,具有較低網路社會連結態度的幼教人員,因其較忽視從網路獲得不同想法或建

(16)

16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陳儒晰 立更多元或正向的人際互動關係之使用價值,反而願意正視網路使用有助於蒐集更多教學資 源,並認同此工具可提升教學品質與增進專業發展的實務應用價值。由於幼教人員較少接觸 網路社群的社會連結意涵與使用經驗,較不會受到運用網路社群進行人際互動和合作模式的 多元使用作為之負面影響。幼教人員可專心地透過網路社群的專業討論與經驗分享機制,接 觸多元教學資訊以交流與討論教學經驗和心得,並與教學社群成員建立夥伴支持關係,提升 自我教學效能與教學品質以增進教學專業表現。

伍、結論與建議

幼教人員對教學任務的認知意涵、實務作為與教學品質,不只受到當代網路科技或網路 社會的傳播媒介功能及社會連結互動品質之影響,亦因此工具而有效協助幼教人員因應教學 挑戰來處理教學問題。當幼教人員正視應用網路輔助教學實務的實用價值,可增強其對網路 社群或社群媒體的認同感與專業態度,且更有意願、樂意地近用網路以提升幼教社群之專業 發展。如同前述文獻分析所述,幼教人員透過網路社群的教學經驗分享與交流專業心得,有 助於統整教學理念、實務經驗與教學省思之實踐作為,並透過社群互助氛圍的專業夥伴之情 感支持力量,更願意奉獻心力於教學活動且展現專業信心,發展與實踐適性且符合幼兒學習 需求的教學模式和學習輔助作為。本研究價值即在探討幼教人員應用網路社群輔助教學活動 與專業發展的認知實用及影響關係,分析幼教人員對網路社會連結態度在此關係中的干擾作 用與差異思考,以為幼教人員運用網路社群增進教學專業認知和實踐素養的行動參照。

一、學術上的貢獻

研究者運用結構方程模式分析問卷調查所蒐集的原始資料,採取偏最小平方法來檢定「網 路社會連結」對「網路社群合作」與「教學認知實用」關係的干擾效果。研究結果指出,幼 教人員對網路促進人際互動與凝聚社群意識的連結態度,干擾其認知網路社群合作以實踐專 業討論及提升教學品質的思考意向。具有較低網路社會連結態度的幼教人員,更重視網路社 群對教學經驗分享與精進教學品質的實用效益。換言之,對網路社會連結態度表現較正向看 法的幼教人員,關心網路社群對網路夥伴或陌生成員進行社交活動的人際互動價值,且有較 強的意願參與網路社群與表現多元的生活分享和情感聯繫之社群使用行為;卻消弱其運用此 工具提升教學專業素養與輔助教學活動品質的認知思考,亦較少在網路社群表現經驗分享與 專業對話的交流行為。 此研究發現與前述文獻指出網路社群、教學實用與社會連結具有正向關係的研究結果稍 有出入(Hull & Saxon, 2009; Tsai et al., 2012; van Kruiningen, 2013),且指出正向網路社會連結 態度不一定有助於使用者運用網路社群從事知識分享與專業互惠行為(Chai et al., 2011; Hsu & Lin, 2008; Wirtz et al., 2013),意即網路社會連結態度對幼教人員使用網路社群輔助教學專業表

(17)

陳儒晰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17 現思考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我們更應關注網路社群有助於幼教人員表現更有意義且更有效 率的教學應用之實務作為,並重視幼教人員對網路社會連結態度的思考差異所反映出不同的 網路融入教學認知實用態度與使用意願,以協助幼教人員善用此工具來提升教學專業素養並 增進教學品質。

二、實務上的貢獻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或行動學習已成為當前政府教育施政方針,我們應關心且慎思此波教 育革新浪潮對幼教場域實務作為的影響。許多幼教人員擁有最新的網路科技或行動載具,願 意使用新穎且有趣的社群網站或通訊軟體與他人互動,具體表現網路世代或行動世代的數位 原民特徵。但幼教人員對網路融入幼教場域實務及幼兒教學模式大多抱持中立或消極心態, 較重視幼兒應以實物操作或生活經驗為學習主題之教學心態,關心幼兒提早接觸電腦或網路 而受到科技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此思考意向導致許多幼教人員雖會利用網路社群或社群 網站和幼教夥伴與家長分享訊息和聯繫感情,卻鮮少將此作為連結至教學輔助或提升幼兒學 習品質的教學融入之專業表現,忽視網路對提供幼兒多元教學資源與發展創新幼兒學習活動 設計的實務應用價值。 為了協助幼教人員正向看待網路連結的社會凝聚及情感支持功能,進而參與網路社群展 現教學合作互動及專業對話之使用意向,建立其應用此工具輔助教學活動的實用效益之正向 態度。我們應該支持幼教人員認同網路社群所扮演的教學經驗、專業對話、教學互動與合作 機會之角色功能,協助其願意參與網路社群以尋求多元教學資訊分享與建構協同教學的專業 夥伴意識,以利於其運用網路實踐社群互動的使用意向與後續使用態度。我們可鼓勵幼教人 員善用網路提供幼兒多元學習資源,運用網路社群分享文字、圖片、影音、動畫或遊戲等主 題教學資訊,交流相關主題資源以節省教學夥伴蒐尋學習資源的心力,並將寶貴時間投入於 深化教學設計或展現更有意義的教學歷程,協助幼兒在網路融入教學活動中展現更有意義的 學習實踐表現。 對於認同網路可縮短不同時空限制而提供多元意見交流價值的幼教人員而言,更應凸顯 與連結網路社群對幼教場域的教學情感聯繫與專業發展合作之社交功能,自在地進行教學心 得分享與教學經驗互動。隨著社群網站與通訊軟體的蓬勃發展,許多幼教人員已熟悉網路社 群的文字或圖片之群組分享功能;但此用途大都集中在生活或娛樂方面,較少連結至幼教領 域之專業夥伴交流與互動發展。我們應鼓勵幼教人員利用社群網站或通訊軟體建立幼教專業 夥伴群組,除了交換生活訊息或開展人際互動外,亦可協助其自由且無拘無束地公開與分享 自我教學理念和教學困擾;透過此具有支持與和諧氛圍的人際互動之網路社群平台,尋求志 同道合的幼教夥伴對自我教學工作之認同與肯定,凝聚專業意識以建構幼教專業實踐的社群 圖像。

(18)

18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陳儒晰 幼教人員應藉由參與網路社群以實踐教學互動和專業發展歷程,認同網路社群的專業夥 伴之經驗分享與意見交流價值,並使用網路充實教學資源與發展多元教學知能的實務作為, 以達到教學活動的品質提升與目標達成之實用效益。事實上,許多幼教人員並未重視網路應 用或網路社群所扮演的教學實用功能之使用價值,除了想要在茫茫網海裡蒐集幼教資訊頗為 費力外,亦受到幼教人員鮮少建立分享與交流的合作心態之設限。幼教人員可透過社群網站 或通訊軟體所建立的好友群組,交流幼兒教學活動歷程並與專業夥伴省思教學經驗,尋求不 同社群夥伴的專業支持以提升幼教專業素養。相關單位亦可辦理網路社群或行動學習研習課 程,協助幼教人員認知網路社群對專業發展的社會交往與溝通互動之輔具價值,並藉由專業 對話與討論來確立教學品質,提升幼兒學習效益及教學品質,凸顯網路社會連結功能所再現 的交流想法、溝通互動與凝聚情感之實踐圖像。

三、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本研究聚焦幼教人員對「網路社群合作」、「教學認知實用」與「網路社會連結」等潛在 構面之分析,探討干擾變項的交互作用及影響效果。由於干擾效果呈負向數值且影響作用較 少,尚有可能存有其他因素而未能在本研究中進行分析。未來可在此基礎上,應用與修改「網 路社群教學實用態度問卷」的潛在構面與觀察變項,思考其他潛在構面或路徑關係的影響作 用,並探討不同干擾變項對此關係的干擾效果。研究結果亦指出,幼教人員對網路連結所展 現的社群凝聚及人際互動交流之思考意向,對其應用網路社群從事教學品質與專業發展的提 升造成干擾效果;未來可訪談幼教人員與觀察教學活動以蒐集質性資料來進行概念分析工 作,並結合不同論述,以持續探究幼教人員應用網路社群進行教學品質提升與專業發展合作 之思考意向及實踐行動。 基於前述,幼教人員對使用網路輔助教學活動以充實教學資源和提升教學品質之思考, 不只受到參與網路社群進行教學經驗分享與教學問題討論的影響,亦與其對網路提供不同群 體實踐多元人際互動與意見交流的工具連結之看法有關。幼教人員的網路近用與使用經驗, 成為其應用此工具進行社群合作的專業互動討論之關鍵因素;但幼教人員對網路所扮演的社 群互助與凝聚共識之社會連結功能的思考,更在其參與具有支持性的教學合作氛圍以實踐專 業社群行為時,表現出更多的影響力與態度差異。幼教人員應凸顯網路融入教學活動的輔具 價值與協助解決問題之實用效益,應用網路社群分享教學經驗與進行教學對話,並連結幼教 夥伴開啟專業合作之協同行動以增進專業素養與實務作為。

誌謝

感謝匿名審查委員的修改建議。

(19)

陳儒晰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19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于蕙清(2010)。以非同步討論小組進行合作式學習-「現代世界史」為例。高醫通識教育學 報,5,15-34。

【Yu, L. H.-C. (2010).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asynchronous discussion groups-The modern world history as an example. KMU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5, 15-34.】

朱子君(2013)。知識就是力量-幼教工作者知識分享意願研究初探。幼兒教育,311,20-33。

【Chu, A. Z. (2013). A study of the willingness of knowledge sharing of preschool worker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311, 20-33.】

吳明隆(2007)。結構方程模式:AMOS 的操作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Wu, M.-L. (2007).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MOS. Taipei, Taiwan: Wu-Nan Book.】

邱皓政(2011)。結構方程模式:LISREL/SIMPLIS 原理與應用(第二版)。臺北市:雙葉書 廊。

【Chiou, H.-J. (2011).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ith LISREL / SIMPLIS (2nd ed.). Taipei, Taiwan: Yeh Yeh Book Gallery.】

邱皓政、林碧芳(2009)。結構方程模型的原理與應用。北京市:中國輕工業。

【Chiou, H.-J., & Lin, P.-F. (2009).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Beijing, China: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張偉豪(2011)。SEM 論文寫作不求人。高雄市:三星統計。

【Zhang, W.-H. (2011).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Kaohsiung, Taiwan: Tri-Star Statistic Service.】

陳彥廷(2012)。非同步網路數學教學案例討論之互動歷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7(1), 79-111。doi:10.3966/2073753X2012035701004

【Chen, Y.-T. (2012). Communic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an asynchronous discussion net environment.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Sciences, 57(1), 79-111. doi:10.3966/2073753X2012035701004】

陳儒晰(2012)。資訊科技融入幼兒學習活動的教學互動、同儕學習與專業認知之探究。教學 科技與媒體,101,2-22。

【Chen, R.-S. (2012). The exploration of the issues about pedagogical interaction, peer learning, and professional cognition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learning activities for young childre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 Media, 101, 2-22.】

曾賢屹、張世忠(2009)。整合網路與協同教學在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之行動研究。教育理論 與實踐學刊,19,229-266。

【Zeng, Y.-Y., & Zhang, S.-Z. (2009). The action research of integrating web technology and team-Teaching in seconda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asses. Bulletin of Research on Elementary Education, 19, 229-266.】

劉明洲、張逸祥(2011)。網路化教師專業社群之合作學習歷程溝通內容分析。課程與教學, 14(2),29-53。

(20)

20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陳儒晰

【Liu, M.-C., & Chang, Y.-S. (2011). Collaborative learning process and communica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web-based teacher professional community. Curriculum & Instruction Quarterly, 14(2), 29-53.】

蕭文龍(2013)。統計分析入門與應用:SPSS 中文版+PLS-SEM(SmartPLS)。臺北市:碁峰 資訊。

【Shiau, W.-L. (2013). An int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SPSS and PLS-SEM (SmartPLS). Taipei, Taiwan: Gotop Information.】

二、外文文獻

Baron, R. M., & Kenny, D. A. (1986).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6), 1173-1182. doi:10.1037/0022-3514.51.6.1173

Bishop, C., & Foster, C. (2011). Thinking styles: Maximizing online supported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44(2), 121-139. doi:10.2190/EC.44.2.a

Bollen, K. A. (1989). Structural equations with latent variables.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Cao, Y., Ajjan, H., & Hong, P. (2013). Using social media ap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outcomes in

college teaching: A structural equation ana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4(4), 581-593. doi:10.1111/bjet.12066

Chai, C.-S., & Tan, S.-C. (2009).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for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 knowledge-building approach.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11(5), 1296-1327.

Chai, S., Das, S., & Rao, H. R. (2011). Factors affecting bloggers’ knowledge sharing: An investigation across gender.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8(3), 309-342. doi:10.2753/MIS 0742-1222280309

Chang, C.-K. (2010). Acceptability of an asynchronous learning forum on mobile devices. 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9(1), 23-33. doi:10.1080/01449290701806337

Chang, H.-H., & Chuang, S.-S. (2011). Social capital and individual motivations on knowledge sharing: Participant involvement as a moderator.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48(1), 9-18. doi: 10.1016/j.im.2010.11.001

Chang, W.-L., & Lee, C.-Y. (2013). Trust as a learning facilitator that affects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the Facebook community: An investigation in a business planning writing course. Computers & Education, 62, 320-327. doi:10.1016/j.compedu.2012.11.007

Chen, G. M. (2012). Why do women write personal blogs? Satisfying needs for self-disclosure and affiliation tell part of the stor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8(1), 171-180. doi:10.1016/j. chb.2011.08.024

(21)

陳儒晰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21

variable modeling approach for measuring interaction effects: Results from a Monte Carlo simulation study and voicemail emotion/adoption stud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Cleveland, OH.

Downer, J. T., Kraft-Sayre, M. E., & Pianta, R. C. (2009). Ongoing, web-mediat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cused on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s: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usage rates and self-reported satisfaction. 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 321-345. doi:10.1080/ 10409280802595425

Duncan-Howell, J. (2010). Teachers making connections: Online communities as a source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1(2), 324-340. doi:10.1111/j. 1467-8535.2009.00953.x

Erdem Aydin, I. (2012). Attitudes toward online communications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3(4), 333-346.

Esposito Vinzi, V., Chin, W. W., Henseler, J., & Wang, H. (2010). Handbook of partial least squares: Concept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 NY: Springer Handbooks of 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doi:10.1007/978-3-540-32827-8

Francis-Poscente, K., & Jacobsen, M. (2013). Synchronous online collabor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elementary mathematics teacher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14(3), 319-343.

Gialamas, V., Nikolopoulou, K., & Koutromanos, G. (2013). Student teachers’ perceptions about the impact of Internet usage on their learning and jobs. Computers & Education, 62, 1-7. doi:10. 1016/j.compedu.2012.10.012

Gray, B. (2004). Informal learning in an online community of practice.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9(1), 20-35.

Hair, J. F., Hult, G. T. M., Ringle, C. M., & Sarstedt, M. (2014). A primer on partial least squar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PLS-SEM). Thousand Oaks, CA: Sage.

Haridakis, P., & Hanson, G. (2009). Social interaction and co-viewing with YouTube: Blending mass communication reception and social connection.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53(2), 317-335. doi:10.1080/08838150902908270

Holmes, B. (2013). School teachers’ 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an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 Lessons from a case study of an eTwinning learning event.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48(1), 97-112. doi:10.1111/ejed.12015

Hsu, C.-L., & Lin, J. C.-C. (2008). Acceptance of blog usage: The roles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social influence and knowledge sharing motivation.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45(1), 65-74.

(22)

22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陳儒晰

doi:10.1016/j.im.2007.11.001

Hull, D. M., & Saxon, T. F. (2009). Negotiation of meaning and co-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asynchronous online instruction. Computers & Education, 52(3), 624-639. doi:10.1016/j.compedu.2008.11.005

Hung, H.-T., & Yuen, S. C.-Y. (2010). Educational 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15(6), 703-714. doi:10.1080/13562517.2010.507307 Kalpidou, M., Costin, D., & Morris, J. (201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ebook and the

well-being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4(4), 183-189. doi:10.1089/cyber.2010.0061

Karno, D., & Glassman, M. (2013). Science as a web of trails: Redesigning science education with the tools of the present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future.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22(6), 927-933. doi:10.1007/s10956-013-9439-7

Kenny, D. A. (1979). Correlation and causality. New York, NY: Wiley.

Kline, R. B. (2010).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3rd ed.). New York, NY: Guilford.

Kordaki, M. (2013). High school computing teachers’ beliefs and practices: A case study. Computers & Education, 68, 141-152. doi:10.1016/j.compedu.2013.04.020

Lai, C.-H., & Gwung, H.-L. (2013). The effect of gender and Internet usage on physical and cybe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Computers & Education, 69, 303-309. doi:10.1016/j.compedu.2013. 07.009

Ledbetter, A. M., Mazer, J. P., DeGroot, J. M., Meyer, K. R., Mao, Y., & Swafford, B. (2010). Attitudes toward online social connection and self-disclosure as predictors of Facebook communication and relational closene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8(1), 27-53. doi:10.1177/ 0093650210365537

Liang, J.-C., Chai, C.-S., Koh, J. H.-L., Yang, C.-J., & Tsai, C.-C. (2013). Surveying in-service preschool teachers’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9(4), 581-594.

Ling, R., & Stald, G. (2010). Mobile communities: Are we talking about a village, a clan, or a small group?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53(8), 1133-1147. doi:10.1177/0002764209356245 Liu, I.-F., Chen, M.-C., Sun, Y. S., Wible, D., & Kuo, C.-H. (2010). Extending the TAM model to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intention to use an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 Computers & Education, 54(2), 600-610. doi:10.1016/j.compedu.2009.09.009

(23)

陳儒晰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23

for building and testing behavioral causal theory: When to choose it and how to use it. Retrieved from http://ssrn.com/abstract=2410803

Mahdizadeh, H., Biemans, H., & Mulder, M. (2008). Determining factors of the use of e-learning environments by university teachers. Computers & Education, 51(1), 142-154. doi:10.1016/j. compedu.2007.04.004

Marsh, B., Mitchell, N., & Adamczyk, P. (2010). Interactive video technology: Enhanc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in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Computers & Education, 54(3), 742-748. doi: 10.1016/j.compedu.2009.09.011

Matzat, U. (2004). Cooperation and community on the Internet: Past issues and present perspectives for theoretical-empirical Internet research. Analyse & Kritik, 26(1), 63-90.

Matzat, U. (2010). Reducing problems of sociability in online communities: Integrating online communication with offline interaction.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53(8), 1170-1193. doi: 10.1177/0002764209356249

Matzat, U. (2013). Do blended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enhan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re than purely virtual ones? A large scale empirical comparison. Computers & Education, 60(1), 40-51. doi:10.1016/j.compedu.2012.08.006

Menchik, D. A., & Tian, X. L. (2008). Putting social context into text: The semiotics of e-mail intera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14(2), 332-370. doi:10.1086/590650

Meneses, J., & Mominó, J. M. (2012). Quality schooling in the network society: A community approach through the everyday use of the Internet.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23(3), 327-348. doi:10.1080/09243453.2012.662156

Ngai, E. W. T., Poon, J. K. L., & Chan, Y. H. C. (2007).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adoption of WebCT using TAM. Computers & Education, 48(2), 250-267. doi:10.1016/j.compedu.2004. 11.007

Owston, R. D., Sinclair, M., & Wideman, H. (2008). Blended learning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 evaluation of a program f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teachers.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10(5), 1033-1064.

Papp, L. M., Danielewicz, J., & Cayemberg, C. (2012). “Are we Facebook official?” Implications of dating partners’ Facebook use and profiles for intimate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5(2), 85-90. doi:10.1089/cyber.2011.0291 Petko, D. (2012). Teachers’ pedagogical beliefs and their use of digital media in classrooms:

Sharpening the focus of the ‘will, skill, tool’ model and integrating teachers’ constructivist orientations. Computers & Education, 58(4), 1351-1359. doi:10.1016/j.compedu.2011.12.013

(24)

24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陳儒晰

Pi, S.-M., Liao, H.-L., Liu, S.-H., & Hsieh, C.-Y. (2010). The effects of user perception of value on use of blog service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8(8), 1029-1040. doi:10.2224/sbp.2010. 38.8.1029

Pianta, R. C., Mashburn, A. J., Downer, J. T., Hamre, B. K., & Justice, L. (2008). Effects of web-mediat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sources on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s in pre-kindergarten classrooms.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23(4), 431-451. doi:10. 1016/j.ecresq.2008.02.001

Pitta, D. A., & Fowler, D. (2005). Internet community forums: An untapped resource for consumer marketers.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22(5), 265-274. doi:10.1108/07363760510611699 Postholm, M. B. (2012).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 theoretical review. Educational

Research, 54(4), 405-429. doi:10.1080/00131881.2012.734725

Ringle, C. M., Wende, S., & Will, A. (2005). SmartPLS 2.0 (beta). Retrieved from http://www. smartpls.de

Rogers, L., & Twidle, J. (2013). A pedagogical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innovative science teachers with ICT. Research in Science &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31(3), 227-251. doi:10. 1080/02635143.2013.833900

Rolando, L. G. R., Salvador, D. F., & Luz, M. R. M. P. (2013). The use of Internet tool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by in-service biology teachers: A survey in Brazil.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34, 46-55. doi:10.1016/j.tate.2013.03.007

Saadé, R., & Bahli, B. (2005). The impact of cognitive absorption on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in on-line learning: An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42(2), 317-327. doi:10.1016/j.im.2003.12.013

Schumacker, R. E., & Lomax, R. G. (2004). A beginner’s guide to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2nd ed.).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lagter van Tryon, P. J., & Bishop, M. J. (2006). Identifying “e-mmediacy” strategies for web-based instruction: A Delphi study. Quarterly Review of Distance Education, 7(1), 49-62.

Smith, J. A., & Sivo, S. A. (2012). Predicting continued use of onlin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presence and sociability.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3(6), 871-882. doi:10.1111/j.1467-8535.2011.01223.x

Teo, T. (2008). Pre-service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s computer use: A Singapore survey.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4(4), 413-424.

Tsai, Y.-H., Joe, S. W., Lin, C.-P., Wang, R.-T., & Chang, Y.-H. (2012). Mode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mediated 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support: Key mediating mechanisms of sense of

(25)

陳儒晰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25

group.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79(9), 1592-1604. doi:10.1016/j.techfore. 2012.05.013

van Kruiningen, J. F. (2013). Educational design as conversation: A conversation analytical perspective on teacher dialogue.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9, 110-121. doi:10.1016/j. tate.2012.08.007

Vesely, P., Bloom, L., & Sherlock, J. (2007). Key elements of building online community: Comparing faculty and student perceptions. MERLOT Journal of Online Learning and Teaching, 3(3), 234-246.

Wetzels, M., Odekerken-Schroder, G., & Van Oppen, C. (2009). Using PLS path modeling for assessing hierarchical construct models: Guidelines and empirical illustr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Quarterly, 33(1), 177-195.

Wirtz, B. W., Piehler, R., & Ullrich, S. (2013). Determinants of social media website attractiveness.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14(1), 11-33.

Yang, S.-C., & Liu, S.-F. (2004). Case study of online workshop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6), 733-761. doi:10.1016/j.chb.2004.02.005

Yuen, A. K., & Ma, W. K. (2008). Exploring teacher acceptance of e-learning technology. Asia-Pacif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6(3), 229-243. doi:10.1080/13598660802232779

(26)

26 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 陳儒晰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Sciences 2015, 60(3), 1-26

doi:10.6209/JORIES.2015.60(3).01

Cooperation in Online Communities on the

Perceived Usefulness of Instruction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The Moderation of

Online Social Connection

Ru-Si Chen

Department of Child Care and Education, Yu D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perceptions of the useful values of the Internet when integrated into instruc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professional cooperation and interactive discussions through the Internet. These perceptions articulate the moderation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attitudes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interaction and community cohesion by using the Internet. By conducting a survey,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moderating effec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attitudes toward Internet communities and instructional usefulness. The questionnaire consisted of three factors: online community cooperation, perceived usefulness in instruction, and online social connection. Sample dat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esting moderating effects and interactive effects, and determining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ith the moderating factor by using partial least squar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perceptions of the social connection of multiple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on the Internet moderated their attitudes toward the relationship of sharing instructional professional experiences and assisting instructional usefulness through the Internet.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ere discussed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were derived.

Keywords: moder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perceived usefulness of instruction, online social connection, cooperation of online community

Corresponding Author: Ru-Si Chen, E-mail: chenrs@ydu.edu.tw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Office of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Virginia Department of Social Services (2013). Milestones of child development: A guide to young children’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from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industry's issue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midst of pandemic disruption..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Master Taixu has always thought of Buddhist arts as important, the need to protect Buddhist arts, and using different forms of method to propagate the Buddha's teachings.. However,

Continue to serve as statements of curriculum intentions setting out more precisely student achievement as a result of the curricu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