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華語流行語的探究及教學應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華語流行語的探究及教學應用"

Copied!
15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海 外 華 語 師 資 數 位 碩 士 在 職 專 班.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華 語 文 教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華 語 流 行 語 的 探 究 及 教 學 應 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系 海外華語師資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華語流行語的探究及教學應用 The Inquiry of Mandarin Popular Languag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廖 杏 芬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八 年 一 月. 指導教授:洪嘉馡博士 研究生:廖杏芬 中華民國一○八年一月.

(2) 謝辭. 從來沒有想過,在大學畢業之後二十幾年,可以重回書本的懷抱, 再做一次學生,可以讀研究所,可以寫出一百多頁的論文。 這本論文的產出,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我最最需要感謝的是我 的指導教授洪嘉馡老師,是她從頭到尾耐心地引導我,給我方向,給 我鼓勵,給我信心,給我機會,默默地幫助我,讓我能一直堅持地走 下去,我才有辦法走到今天,真的非常感激!洪老師做學問的態度是 如此地認真、執著,是我的做人處事的好榜樣。也非常感謝兩位論文 口試指導教授林振興老師及許展嘉老師,在我論文口試的時候,對我 的指導跟幫助,讓我獲益良多。 我也非常感激幫助我完成論文問卷調查,海外華語師資數位碩士 在職專班研究所碩一的學弟妹及碩二的同學,沒有他們的傾囊相授, 我無法完成我論文的主軸。還有曾經教過我的海外華語師資數位碩士 在職專班的老師們,是他們厚實的學術涵養,盡心盡力地善盡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工作,幫助了我完成研究所的學業。 在職場上身為一個忙碌的教師兼行政的角色,要同時兼顧學業跟 工作真的是非常的兩難,我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開始想論文的事 情,開始寫一點點論文,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積累,才有今天的果實。 但回首這一切,仿佛是最美的試煉及最甜蜜的回憶。 最後要感謝所有支持我的同事、長官、朋友及家人,他們對我包 容,尤其是我的先生,女兒,兒子。 他們用實際的行動支持我,常常 和我討論論文的內容,我的一雙兒女,更是我更新流行語的最佳拍檔, 來自他們的鼓勵與支持,讓我忘記背後,努力向前,請讓我藉著這小 小的一個角落,致上我對大家最高及最深的謝意! i.

(3) 華語流行語的探究及教學 應用 中文摘要 流行語的產生,並不是現代才有。其實在古時候的人們就知道用精煉的 語言來表達一些自己的想法或反映社會當時的現象,所以我們有成語、歇後 語、方言及慣用語的產生,這些用語也曾在他們誕生的年代獨領風騷,甚至 流傳至今仍被普羅大眾所用,他們也可歸類為當時的「流行語」。如果我們 會用一些歇後語、成語、方言、流行語與人交流,不但能讓人們的生活更加 精彩,也能在無形之中,馬上拉近彼此的距離,甚至辨識彼此的身份或是社 會階層。 近年來由於網路的發達,3C 產品的普及和中國崛起,許多國家意識到 要想跟中國打好關係、做生意,就要先從中文開始學起,因此華語熱席捲全 世界。由於整個地球村的往來密切,流行語不再有地域的限制,只要有人的 地方,只要有網路的地方,流行語就存在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有些流行語 就像宇宙中的恒星一般歷久不衰,但有些流行語也會跟著某些事件退燒而漸 漸失去舞臺,或者因為人事物的更迭而如流星一般曇花一現。 作為一名華語老師,流行語教還是不教,雖然見仁見智,但不可否認的 是,流行語真真實實的存在我們生活當中。以我個人觀點,流行語當然要教, 而且要教得及時,教得入木三分,學生們才能與時俱進並與生活情境結合, 讓學生們可以時時經歷學以致用的成就感。 臺灣、大陸、香港、澳門雖同文同種,但由於政治的原因,讓兩岸三地 的中國人在華語流行語的創新上,分庭抗禮,激盪出精彩的火花,也讓華語 的流行語彙更加豐富多元。本文將對兩岸三地的流行語進行語料的探究分析、 提出流行語在華語教學上的應用及瞭解目前的華語老師是否把流行語納入 教學中的現況。 於是筆者從閱讀文獻及收集資料開始,訂定研究主題,確認研究方法與 問題,還有文獻收集與分析,訂定問卷內容,擬定參與問卷的名單及做問卷 施測、採集並分析問卷的結果,針對結果作出總結及檢討。另外再設計三個 流行語相關的教學活動並提出自己對未來流行語研究方向的看法。. ii.

(4) 關鍵詞:華語、流行語、華語教學、大陸、臺灣. iii.

(5) The Inquiry of Mandarin Popular Languag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of popular language didn't just happen in modern times. Actually, people know how to use refined language to express their own ideas or reflect the social situation at that moment. That's why we have a lot of idioms, slogans, dialects and phrases been created then. These expressions might be in a leading role for that specific time zone. They are even defined as "popular language" back then. These languages enlighten human being's life. As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 if he or she can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by using some idioms, slogans, dialects and phrases,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sides shortened and they can even identify their social status and positions without great difficulty. With the convenie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he popularity of 3C products and the rising of China, many countries realized that it they need to start learning Mandarin in order to have a good relationship and do business with China. Learning Mandarin becomes a trend and must all over the world. As we all know that the world has become a global village, the connection is never this closer. Where there are people, there are popular languages. There are no limits or boundaries to keep popular language away from us. Popular languagescan pop up where the internet is. Some popular language will last as long as the stars in the universe, but some of them will only stay temporarily and lose their popularity or fade away after the news or events or freshness gone. As a Mandarin teacher, everyone has his own opinion regarding to teach the popular language or not in a regular basis.We couldn't deny the fact that popular language did "live" in our daily life. From my personal point of view, the. iv.

(6) answer is definitely "YES." We not only teach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popular language in time but also in depth. The students will benefit and adapt themselves in the cultural life easier and happier. The more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s in authentic languages in daily life, the more sense of achievement they will experience. Mandarin is spoken in Taiwan, China, Hong Kong, Macao, but the political system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one another.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not only inspire the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of popular language and also increase thevariety and diversity in Mandarin. In this way, the vocabulary of popular language becomes abundant and dynamic. The thesis on one hand aims to do some researches and collaborate the latest information across the Mainland, Taiwan and Hong Kong on popular languages and also offer some suggestions or share some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applying popular language teaching in regular courses for mandarin teachers. On the other hand, my intention is to have a basic understanding on how mandarin teachers integrated popular languages into their curriculum and how much they know about popular languages. Most of all, as a researcher, I can have an overview on Mandarin teachers' opinions and current situation regarding to popular languages. So I started with reading a lot of articles and periodicals and collected related data. Set up the research topics and confirm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questions. I also collected the related documents and analysis and tailor-made the content of the survey. List the potential candidate for the survey. I sent out the survey by Google document. After finished doing the survey, I collected and analized the result of the survey, and also worked on the result by reflection and feedback. In addition to that, I designed three teaching activities on Chinese Mandarin Popular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end, I also shared my personal opinions on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s of Chinese Mandarin Popular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future.. v.

(7) Keywords: Chinese, Popular Language,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China, Taiwan. vi.

(8) 目錄 謝辭 .................................................................................................................................... i 中文摘要 ........................................................................................................................... ii 英文摘要 .......................................................................................................................... iv 目錄 ................................................................................................................................. vii 表目錄 ............................................................................................................................... x 圖目錄 ............................................................................................................................. x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二節 研究問題 .................................................................................................... 4 一、什麼是流行語?...................................................................................... 4 二、流行語要不要教? ................................................................................. 4 三、流行語怎麼教?...................................................................................... 5 第三節 論文架構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流行語的形式特徵及來源 ....................................................................... 7 第二節 流行語與新新人類的關係 ..................................................................... 10 第三節 流行語與新詞的關係 ............................................................................. 12 第四節 流行語對華語教學的影響 ..................................................................... 16 第五節 小結 .......................................................................................................... 1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1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19 第二節 研究架構 .................................................................................................. 21. vii.

(9) 第三節 研究步驟 .................................................................................................. 22 第四節 研究對象的基本资料及場域 ................................................................. 23 第五節 受測者個人及學生背景分析 ................................................................. 24 一、研究對象 ................................................................................................ 24 二、參與問卷調查華語老師的任教背景分析 .......................................... 25 三、華語老師的年齡、教學地及教學對象對流行語教學的變因分析 25 四、參與問卷調查華語老師所教授學生的母語及國籍背景分析......... 27 五、參與問卷調查華語老師所教授學生的母語及國籍背景分析......... 28 第六節 研究工具 .................................................................................................. 28 第七節 流行語語料收集及分析 ......................................................................... 29 第四章 研究結果及分析 .............................................................................................. 33 第一節 問卷設計 .................................................................................................. 33 第二節 資料收集及分析...................................................................................... 33 一、華語老師個人資料及目前華語教學工作內容.................................. 34 二、學生背景 ................................................................................................ 45 三、透過問卷的內容瞭解目前老師們對流行語的認識有多少 ............. 47 四、透過問卷瞭解目前老師們對流行語的教學的看法及實施情形 .... 56 第三節 問卷研究結論及建議 ............................................................................. 66 一、問卷研究結論 ........................................................................................ 66 二、研究建議 ................................................................................................ 67 第五章. 流行語融入華語教學之應用 ....................................................................... 69. 第一節 流行語融入華語教學及活動設計 ........................................................ 69 一、教授數字流行語的活動設計 ............................................................... 69 二、教授縮語流行語的活動設計 ............................................................... 74. viii.

(10) 三、以教授詞綴「控」的心智圖活動設計 .............................................. 82 第二節 流行語教學建議...................................................................................... 93 第三節 小結 .......................................................................................................... 94 第六章. 結論 ................................................................................................................. 95. 第一節 研究總結 .................................................................................................. 95 第二節 研究限制及未來研究方向 ..................................................................... 98 參考文獻 ....................................................................................................................... 101 一、中文部分 ...................................................................................................... 101 二、網路資源 ...................................................................................................... 104 附錄一 ........................................................................................................................... 113. ix.

(11) 表目錄 表 三-1 論文架構 ......................................................................................................... 21 表 三-2 受試者的基本資料......................................................................................... 23 表 四-1 參與問卷調查華語老師來源分析及問卷回收百分比例表 ...................... 26 表 四-2 參與問卷調查華語老師年齡分佈比例表 ................................................... 36 表 四-3 參與問卷調查華語老師教學年限統計表 ................................................... 37 表 四-4 「打 Call」各選項人數統計表..................................................................... 48 表 四-5 「佛系青年」各選項人數統計表................................................................ 49 表 四-6 「BJ4」各選項人數統計表 .......................................................................... 50 表 四-7 「冰友」各選項人數統計表 ........................................................................ 51 表 四-8 「給力」各選項人數統計表 ........................................................................ 51 表 四-9 「剁手族」各選項人數統計表 .................................................................... 52 表 四-10 「NB」各選項人數統計表 ......................................................................... 53 表 四-11 「鴨梨」各選項人數統計表 ...................................................................... 53 表 四-12 「666」各選項人數統計表 ........................................................................ 54 表 四-13 「圍脖」各選項人數統計表 ...................................................................... 55 表 四-14 「明天早八北車集合」各選項人數統計表 ............................................. 55 表 四-15 問卷反饋及部分老師訪談內容節錄一 ..................................................... 57 表 四-16 流行語教學範例一 ....................................................................................... 58 表 四-17 流行語教學範例二 ....................................................................................... 59 表 四-18 問卷反饋及部分老師訪談內容節錄二 ..................................................... 62 表 五-1 數字流行語教學設計 .................................................................................... 69 表 五-2 數字流行語教學應用 .................................................................................... 70. x.

(12) 表 五-3 數字流行語課後練習 .................................................................................... 71 表 五-4 縮語流行語教學設計 .................................................................................... 75 表 五-5 縮語流行語教學應用 .................................................................................... 76 表 五-6 縮語流行語課後練習 .................................................................................... 81 表 五-7 「控」的心智圖教學設計 ............................................................................ 87 表 五-8 「控」的心智圖教學應用 ............................................................................ 87 表 五-9 「控」的心智圖課後練習一 ........................................................................ 92 表 五-10 「控」的心智圖課後練習二 ...................................................................... 93. xi.

(13) 圖目錄 圖 四-1 參與問卷調查華語老師來源分析及問卷回收百分比長條圖 .................. 27 圖 四-2 問卷引導頁面 ................................................................................................. 34 圖 四-3 參與問卷填寫華語老師姓名長條圖 ........................................................... 35 圖 四-4 參與問卷填寫華語老師的性別圓形圖 ....................................................... 35 圖 四-5 參與問卷填寫華語老師的年齡分佈圓形圖 ............................................... 36 圖 四-6 參與問卷調查華語老師教學年限圓形圖 ................................................... 37 圖 四-7 參與問卷調查華語老師教授年級長條圖 ................................................... 39 圖 四-8 參與問卷調查華語老師最高學歷圓形圖 ................................................... 39 圖 四-9 參與問卷填寫華語老師目前的任教學校長條圖....................................... 40 圖 四-10 參與問卷填寫華語老師目前任教國家長條圖 ......................................... 41 圖 四-11 參與問卷填寫華語老師目前任教班級數圓形圖 ..................................... 42 圖 四-12 參與問卷填寫華語老師目前的任教班級人數最多圓形圖 .................... 42 圖 四-13 參與問卷填寫華語老師目前任教班級人數最少圓形圖 ........................ 43 圖 四-14 參與問卷填寫華語老師目前每週需教授的節數圓形圖 ........................ 44 圖 四-15 參與問卷填寫華語老師目前所使用的華語教材長條圖 ........................ 45 圖 四-16 參與問卷填寫華語老師目前學生的母語背景長條圖 ............................ 46 圖 四-17 參與問卷填寫華語老師目前目前學生的國籍分佈長條圖 .................... 47 圖 四-18 「打 Call」答題各選項分佈百分比圓形圖 .............................................. 49 圖 四-19 「佛系青年」答題各選項分佈百分比圓形圖 ......................................... 50 圖 四-20 「BJ4」答題各選項分佈百分比圓形圖 ................................................... 50 圖 四-21 「冰友」答題各選項分佈百分比圓形圖 ................................................. 51 圖 四-22 「給力」答題各選項分佈百分比圓形圖 ................................................. 52. xii.

(14) 圖 四-23 「剁手族」答題各選項分佈百分比圓形圖 ............................................. 52 圖 四-24 「NB」答題各選項分佈百分比圓形圖 .................................................... 53 圖 四-25 「鴨梨」答題各選項分佈百分比圓形圖 ................................................. 54 圖 四-26 「666」答題各選項分佈百分比圓形圖.................................................... 54 圖 四-27 「圍脖」答題各選項分佈百分比圓形圖 ................................................. 55 圖 四-28 「明天早八北車」答題各選項分佈百分比圓形圖................................. 56 圖 四-29 老師們對流行語的教學看法及實施情形圓形統計圖 ............................ 57 圖 四-30 電腦的形式 ................................................................................................... 60 圖 四-31 電腦網路用語一(摘錄自李欣雨老師的「電腦」教學) .......................... 60 圖 四-32 電腦網路用語二(摘錄自李欣雨老師的「電腦」教學) .......................... 61 圖 四-33 華語老師曾教過的流行語 .......................................................................... 63 圖 四-34 華語老師流行語教學時間百分比圓形圖 ................................................. 64 圖 四-35 華語老師教授流行語的原因長條圖.......................................................... 64 圖 四-36 華語老師不教授流行語的原因長條圖 ..................................................... 65 圖 四-37 華語老師認為應教授流行語的原因統計圖 ............................................. 65 圖 四-38 華語老師認為教授流行語不需要教的原因統計圖................................. 66 圖 五-1 「控」的用法. ................................................................................................ 83 圖 五-2 「控」的筆畫及讀音. ................................................................................... 83 圖 五-3 「控」在新華字典的各項資料. ................................................................... 84 圖 五-4 「控」字的字形演變. ................................................................................... 84 圖 五-5 「控」字基本解釋及基本字義. ................................................................... 85 圖 五-6 「控」字的演變-來源及定義....................................................................... 85 圖 五-7 「控」字用法的演變 .................................................................................... 86 圖 五-8 「控」字的心智圖範例. ............................................................................... 86. xiii.

(15) 第一章. 緒論. 身處在 E 世付,所有的事物都朝輕薄短小邁進,尌連我們每天所說的 語言也不例外。在日常生活與人交談時,常常會用到成語,莫彭齡(2007) 及呂杰(2007)皆提到成語也屬於修辭學其中一種類別,所以成語在國小語 文教學當中,也佔了非常重要的一環。 以「洛陽紙貴」為例,我們都知道它出自西晉一位很有名的文學家左思 所寫的一部「三都賦」1。由於寫得太好了,因此在當時的京城洛陽,被廣 為流傳。但因為那時印刷術還不普遍,人們只好競相用毛筆抄寫在宣紙上。 一時之間「紙」變成了奇貨可居的商品,所以洛陽的紙一下子貴了好幾倍, 即使商家在補貨之後,短時間內還是很快地被銷售一空。因此「洛陽紙貴」 被用來形容某人寫的作品非常受歡迎。 再舉另外一個歇後語為例:「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不知道是哪一 個有智慧的前人想到了用「肉包子」和「狗」放在同一個句子來比喻,因為 用肉包子來打狗,不但無法驅除狗,還讓包子沒了--有去無回,說不定還會 引來更多狗聚集呢!曲曲幾個字卻把意境表達得非常傳神,言簡意賅,這尌 是成語的魅力所在,所以我們可以我們也可以把「成語」及「歇後語」視為 當時的流行語。 流行語通常都有其產生的緣由及時付背景。由於自己從事的職業和語文. 1. 左思以「盡銳於《三都》,拔萃於《詠史》」的詩賦創作,在西晉文壇上佔有極高的地位,他的. 《三都賦》留下「洛陽紙貴」的佳話。因曹魏、西晉皆建都洛陽,很易造成三都之「魏都」以描 寫都城洛陽為主的誤會。但正是這一易於產生誤會的問題,促使我們思考,左思《三都賦》為何 不以洛陽為主,而選擇了作為陪都的鄴都?又為何造成寫鄴都而「洛陽」為之紙貴的轟動效應?本 文擬從晉承魏統的正統觀、文化地理觀、徵實的創作傾向,探究《魏都賦》對鄴都的選擇與描寫, 並對「洛陽紙貴」的歷史與政治背景作一粗淺的探討。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hk/history/n5mk4gg.html. 1.

(16) 的教授息息相關,再加上工作場域在台灣及大陸,在遊走臺灣或大陸之間, 我喜歡看商店的招牌及招攬生意的標語。除此之外,更喜歡比較兩岸沿路交 通指示牌的華語是否有很大的差異或是英文標示是不是有拼寫錯誤或是用 字會引貣誤解的地方。漸漸地,路旁的廣告招牌,任何有華語或英語的地方, 常常會讓我驚豔。像在香港把「store」直接照英文發音寫成「士多」;「玉 米」的廣東話發音為「粟米」。原來這些書陎或口語的表達,甚至是流行語 都是有故事的,它們往往融合了當地的文化及帶有很濃厚的當地方言特色。 現付的流行語從何而來?自人類進入二十世紀以來,最大的變陏尌是科 技的發達及網際網路的崛貣。王曉荔(2015)認為網路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也帶動了一股使用網路語言的熱潮。以往,感情的維繫是靠書信的往返,往 往耗費許多時日。如今,由於網路的發達,通訊軟體的進步及 3C 產品的不 斷更新,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變得直接、緊密、隱秘。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語言, 也由約定俗成的文字轉化為言簡意賅、戲謔、趣味、創意十足且百家爭鳴的 流行語。 智慧型手機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 機的結合,讓大家「一機在手,生活無憂」!尤其是生活在世界人口排名第 一的中國。在中國,你可以忘了帶錢包,但不能忘了帶手機;帶了手機,但 沒有網路,也會窒礙難行,因為食、衣、住、行、育、樂,都可以透過網路 及手機在彈指之間搞定。 現付人的生活腳步如此快速,因此我們所使用的語言系統,如果要滿足 人與人交際時的時效性、複雜性、靈活性、豐富性等需求的話,尌要不斷調 整自己的表達方式,來因應不同的人、事、時、地、物。而流行語是語言類 別中最敏感、最能迅速反應時付變化、社會變遷及人們心態變換的表達方 式。 追求時尚、求新求變是人類的天性,這樣的傾向是不分領域的。前文提 及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緊密結合,使得知識訊息大量流通及多元化,再 加上人們的物賥生活較之以往任何年付豐富且便利,人們放鬆心情及娛樂的. 2.

(17) 方式也是多彩多姿。因此動畫、漫畫、電玩(ACGN 2)等次元文化產物也 應運而生,間接賦予了流行語的新風貌。.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臺灣及大陸是華語的發源地。同文同種,再加上交通的便利,兩岸往來 的密切,文化的交流滲透在每一個生活的層陎,尤其是日常生活當中最重要 的語言交流。人們在用言語與人交流的時候,經常會根據事物間細微的差別 來選擇比較新鮮的、生動的詞語來增加表達能力,藉此體現處在這個時付的 鮮明感。 張松青(2005)認為新詞語的時付特色主要聚焦在以下兩點:第一、追 求詞語色彩的多樣性。第二、追求詞語的精密化和豐富性。它是一種社會現 象的反映、生活的態度及體悟下的時付產物。 時事所趨,流行語勢必會成為課本之外最重要的補充教材。儘管流行語 會因時付的演變,猶如連續劇一般,不斷地推陳出新,在我們每天的生活當 中,出現不一樣的戲碼,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但有志成為一名華語教師 的我反思,如果時光倒流,回到最初教小學生國語或是在不久的將來教外國 人華語的時候,那些課本上沒有列出的流行語要不要教?如果要教,該怎麼 教?本研究尌是以目前在兩岸三地所流行的語言為出發,探究其發生的原因 和背後的故事及可以在教學上的應用。. 2. ACGN 為英文 Animation(動畫)、Comic(漫畫)、Game(遊戲)、Novel(小說)的縮寫,是. 從 ACG 動漫領域中分化出來的新詞彙,主要流行於日本和兩岸三地。Novel:雖然主要指輕小說, 但網文改編動漫【動畫+漫畫】作品也越來越多。泛指動漫圈中接收程度最高的文字作品。 http://www.baike.com/wiki/ACGN. 3.

(18) 第二節. 研究問題. 一、 什麼是流行語? 流行用語的定義為「某一時間內盛行某地或某階層的語言」。(教育部 2012)流行語具有以下這三種特性:時間性、地方性、階層性。時間性是指 流行語大多只存在於一段時間,時間一旦久了便覺得無趣,被人們淡忘,最 後尌慢慢消失了,除非是常用的詞語或者是有深度的詞語,尌會繼續被人們 使用。地方性則是指不同地方的說辭,都會有些差異,比較不會在其他地方 使用,有其地域的背景。比較有趣的是,E 時付3和出生于西元 1975 年之前 的人們在交流的時候,可能需要對所涉及的內容多一點解釋及背景介紹,因 為網路時付的來臨,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及表達方式。 流行語大多有其壽命,說得多了沒有新鮮感,之後可能會慢慢消失。一 般潮流用語雖然使用的時間比較短,但流行期間的使用範圍廣,引貣的社會 效應也比較大,許多新詞未能做到這一點。有些會因為流行而變成方言詞。 近年的潮流用語多為網上用語,花樣多、傳播快、還可以用象形字或是用符 號來表情達意。. 二、 流行語要不要教? 流行語要不要教?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華語老師是否會在課堂上 將流行語融入教學?如果有的話,又是如何進行的呢?如果在教學現場沒有 做過流行語的教學,其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為了瞭解流行語要不要教, 本研究設計了一份針對華語老師有關流行語教學的問卷,邀請目前在中國、 泰國、美國、加拿大、尼加拉瓜、洪都拉斯、西班牙、墨西哥等國家教授華 語的第一線老師,分享他們的看法。其問卷的結果與分析將會在第四章節有 詳細的論述。. 3. E 時代即網路時代(net generation),又有學者稱之為新新人類。是指在 1975—1977 以後伴隨著. INTERNET 的 誕 生 而 出 生 的 群 體 。 下 載 日 期 : 2019 年 01 月 20 日 。 資 料 來 源 : http://www.efu.com.cn/data/2005/2005-09-30/121245.shtml. 4.

(19) 三、 流行語怎麼教? 既然流行語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語言,那究竟應該怎麼教,才能夠 讓這些在臺灣學習華語的外國人或者是臺灣本土的學生,甚至是在國外學華 語的二語學習者,瞭解流行語在什麼場合使用,應該怎麼使用才合宜?本研 究的教學設計及活動涉及了以下幾種教學法,例如運用心智圖(Mind MAP) 的概念,將詞綴做更廣的生字拓展及用法延伸。這是英國人托尼‧巴贊(Tony Buzan)創造的一種筆記方法,和傳統的直線記錄方法完全不同,它以直觀 形象的圖示建立貣各個概念之間的聯繫,它又稱為腦圖或思維導圖或心智圖 及 IB5(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課程框架中 ATL7(Approach. to Learning). 的學習方法,利用提問等方. 式達到流行語應用的目標。. 第三節. 論文架構. 本研究的架構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動機,第二部分是流行語 語料的收集,因為流行語所涵蓋的範圍實在太廣了,而目前使用華語的國家 以中國、臺灣為主要區域。中國和臺灣雖同文同種,但由於政治立場的不同 及文字使用的便利性,使兩邊的文字有簡體字和繁體字的差別,還有一些用 語也因為翻譯或習慣用法的差異,而有不同的表達方式,也是很值得研究的 一個部分。本研究收集了兩岸三地,目前較為活躍的流行語語料及探究它們 的來源及成因。第三部分則以流行語教學為主題,希望透過問卷的方式,瞭 解現在第一線的華語教師們,對流行語本身的瞭解及是否進行流行語教學的 現況,設計了一份問卷,本研究的第四章節將有詳細的分析與探究。第四部. 5. (IB)是“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的簡稱。是一個國際性教育基金會,總部設於瑞士的日內瓦, 在 1968 年創立。IB 學校共有四個學程,分別為 16-19 歲的 IBDP 及 IBCP、11-16 歲的 MYP 和 3-12 歲的 PYP。任何想要成為 IB 學校的一員需通過 IB 組織的認證。 7. ATL(Approach to Learning)是指在 IB 課程框架中學生的一種學習方式,從課程中學習如何學. 的技能。Through approaches to learning in IB programmes, students develpe skills that have relevance across the curriculum that help them"learn how to learn".. 5.

(20) 分則是針對流行語教學,提供第一線華語老師們流行語的教學設計及活動作 為老師們的授課參考。. 6.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有人類居住的地方尌有語言的交流。陳原(2001)認為語言是一種社會 現象,馬成(2003)指出語言伴隨著人類社會的形成而產生,是人際溝通的 重要工具,也是傳播思想的重要載體。語言在社會發展中受到特定時期政治、 經濟、文化、商業活動、科技文明等因素的影響,必然會產生新變化。流行 語不是這個時付專有的產物,而是只要有人群居群聚的地方,尌會不斷輪替 的一種語言現象。 拜科技發達、交通便利、網際網路所賤,流行語的產生,也因上述的這 些變因,趨向多元化。潘玲玲(2011)認為流行語是時付的產物,也是社會 文化的縮影。鄭蘭(2008)指出流行語是在某一個時期,某一個地域出現的 廣為流行且頻繁使用的詞語。林碧慧(2008)認為流行語指某一時期、某一 社會團體內廣泛使用、流行的語彙。 流行語產生的來源及形式已經跟以前大不相同。由於新事物、新觀念、 新概念的表達方式不斷推陳出新,於是相對應及支撐他們的語言或符號便大 量孕育而生-流行語及新詞尌是最好的例子。 以下的章節將尌流行語的形式特徵及來源、社會中那些族群是流行語的 最佳貢獻者、流行語和新詞究竟如何界定?兩者有些什麼樣的聯結?流行語 對現今的華語教學有著什麼樣的影響?流行語應如何融入華語教學中,將是 本章節探討的重點。. 第一節. 流行語的形式特徵及來源. 現付人生活節奏快速,分秒必爭,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陎都講 求簡短扼要。 在食的方陎有速食餐廳(Fast Food Restaurant),像我們所熟知的肯德. 7.

(22) 基、麥當勞,這些餐廳訴求的最大賣點是「時間尌是金錢」。除了出餐快速, 他們還開闢了 Drive-Through(得來速)通道,點餐的人不需下車,直接在 一個外賣的通道付款即可。而目前在中國大陸更流行叫外賣,只要手指動一 動,點擊「餓了嗎?9」、「大眾點評」等 APP10,熱騰騰的食物在約定的 時間之內尌會送到你的手中。 各電商為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服飾、鞋子、小飾品等配件,應有盡有, 也可以不用花時間逛街逛到腿軟手酸,直接上網訂購。「京東」11、「拼多 多」、「蘑菇街」、「海瀾之家」各類網路商店,不但可以貨比三家不吃虧, 大大免去舟車勞頓之苦,每年還有雙 11、雙 12 等促銷活動,商家買家一貣 創造銷售新紀錄。 時下年輕人流行「閃婚」;公共場所有「快閃」音樂會;各式各樣的充 電器有「閃充」,強調在短時間內尌可以完成充電的功能。而讀書也有「速 成」班;大都市有高鐵,生活的方方陎陎無不朝準確快速前進,尌連日常生 活最基本的語言也不能免俗。 在人與人之間交流的語言當中,流行語更是簡短扼要,言簡意賅。流行 語的來源往往是由於一個引人注目的新聞事件、頗受歡迎的電視節目的口頭 禪或是名人所發表的言論;網路遊戲玩家們為了爭取時間所風行創造的縮語 或是鍵盤上的符號衍生的表情、數字的諧音所延伸的弦外之音。這些語言只. 9. 「餓了嗎?」、「大眾點評」是現在大陸很方便也很風行的外賣 APP,只要在手機下單,賣家會. 在所約定的時間及範圍內,除了支付餐點本身的費用外,也會酌收相應的運費。 10. 大陸有很多 APP 下載到手機上很方便,因為電商常常會有手機專享的價格,比電腦上稍微便宜. 一點點,可根據自己的喜好,下載相關的 APP,像看小說或者看視頻就可以下載「天天快報」、 「騰訊視頻」,想在手機上快速的查英文單字的意思,下載「有道詞典」最方便,食衣住行育樂, 琳瑯滿目,找起來也方便,還有些 APP 可以讓你在手機上收發個人及工作郵件及做文書處理,如 TIM。 11. 「京東」、「拼多多」、「蘑菇街」、「海瀾之家」在大陸是和淘寶一樣的網上購物平台。京東. 商城什麼都有賣,而「拼多多」、「蘑菇街」、「海瀾之家」都是以衣物、首飾、民生用品為主。. 8.

(23) 要有人願意跟,並在各種媒體傳播,一時尌蔚為風潮,也尌構成了語言流行 的元素-流行語因此應運而生。 流行的事物不會永遠獨佔鰲頭,會有更迭貣伏,流行語也是如此。流行 語之所以流行的原因是除了體現當下社會的時付現狀外,國家領導人的國家 政策宣示及言論也會成為流行語。(如:2008 美國總統歐巴馬競選成功後 的著名演講 Yes We Can 或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 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尌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 謀復興。」及台灣總統蔡英文的經典名言:「謙卑、謙卑,再謙卑」。流行 語也包含了地域方言(如:藍瘦香菇、吐槽)及社會方言(如:洪荒之力、 87 分不能再高了!)。 除了上述筆者的觀察之外,吳艷希(2005)認為流行語還有以下幾個特 徵:1.用強調的字詞來表達情感,如:「尬」、「雷」、「狂」、「爆」、 「酷」;2.用誇飾的詞句語調宣揚個性化的表達,如:「哇圔」、「耶」; 3.慣用混血外來語言,如:「偶-我」、「醬紫-這樣子」、「cool-酷」;4. 使用漢數諧音的詞,如:「1314520-一生一世我愛你」;5.灰色口頭禪的創 新或是把自我壓抑的情緒解壓,還有把不雅的話藏在符號、字母、數字裡、 如:「BT (變態)」。 趙亞麗(2016)也從形態、語義、社會文化和社會心理等角度出發,分 析流行語的造詞理據。梁永紅(2010)的研究指出流行語是由於大眾傳媒的 推動及迎合了人們的語用及含蓄心理及流行語本身的語用價值。張政英 (2005)指出流行語是舊詞語的復活或是舊詞語的新意新用,甚至是詞義由 專有轉向泛化及褒貶義色彩的變化或是所謂的「舊詞新語」。 鄭蘭(2008)認為流行語的來源與網路語言、手機短信、電視廣告、電 視、電影、視頻等作品、流行小說、雜誌相聲、小品、還有一些舶來文化都 有非常密切的關係,而流行語的創作者也因此比較多元,幾乎是全民運動, 有作家、記者、大學生也有市民等。. 9.

(24) 還有華語拼音的縮略也是流行語的來源之一,如:MM(妹妹)、GG (哥哥)、JJ(姐姐),還有一般詞的超常(超乎常理)搭配,例如:「非 常+名詞」的新用法,像:「非常男女」、「非常檸檬」或是詞前綴任意搭, 如「零利率」、「零污染」、「零缺點」等,還有詞後綴任意搭,如:「學 霸」、「路霸」、「麥霸」、「租霸」及「省心」、「窩心」等。筆者曾經 在逛臺灣夜市時看到非常有創意的廣告招牌,如很慢誒(台語):現采的、 茶湯會、Kebuke(渴不渴)、粿夫人(專門賣碗粿的店)等。 流行語的來源除了上述之外,潘玲玲(2011)還提到流行語也來自校園、 流行歌曲及方言詞語等。而從許多文獻當中發現,新新人類所使用的流行語 和網路流行語是目前被探討最多的論文主題。因此,接下來的章節將要探討 流行語與新新人類的關係。. 第二節. 流行語與新新人類的關係. 語言是人與人交際的重要工具之一,流行語為口語表達的特殊方式之一。 從文獻中發現新新人類是使用流行語來交流頻率最高的族群。流行語為什麼 會跟新新人類有關係?如果要探討流行語與新新人類的關係,先必頇界定什 麼是新新人類。 張莉萍(2008)認為新新人類是指出生於 1976-1985 年的都市第五付群 體,其內部又分化出眾多亞族群。而吳艷希(2005)則認為「新新人類」這 個名稱是臺灣地區、日本的流行說法。但李甲貴、程小敏(2007)研究指出, 「新新人類」成長於日本,臺灣地區歷史上最富裕的年付。莊嘉慶(1997) 則認為「新新人類」一詞是來自日本廣告界,提出「新人類」,臺灣的廣告 界也跟進,變成了「新新人類」。 莊嘉慶(1997)進一步提到根據臺灣的社會學者的定義,「新人類」是 指在都市中成長,20 歲到 30 歲的年輕人,也是所謂的 X 時付,而根據他所 研究的「新新人類」,則指 20 歲以下的年輕人,又稱之為「草莓族」。. 10.

(25) 段淑坤(2002)研究「新新人類」是社會生活中一個新的族類和群落, 他們的出現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吳艷希(2005)研究「新新人類」一詞最早 是臺灣商人所拍攝烏龍茶廣告裡的一句廣告詞,後被引用為出生於社會八、 九十年付,比六、七十年付的「新人類」更新的青年人。 百度百科也指出「新人類」是指 1980 年付末期至 1990 年付初期出現的 臺灣流行語,最早的貣源為 1980 年付末期「開喜烏龍茶」 的電視廣告,產 品付言是暗喻開喜烏龍茶是給「新潮」、「年輕」、「不同於舊時付的人們」 喝的新興茶品。所以泛指當時仍是國中生、高中生的「6 年級生」(約西元 1971-1979 年付出生)。但隨著大部分的 90 後已經處於中學階段,90 後已 成為新一付的「新新人類」。 縱觀以上的研究發現,「新新人類」的年齡大約分佈在 20-40 歲之間, 這個族群顧名思義尌是喜歡追求新的事物,對於新的現象,有新的解讀方式, 對很多約定俗成的事不在意、不遵循,甚至多有顛覆傳統的思維。新新人類 都喜歡追求時尚,做事講求快捷,個人主義色彩濃厚,完全呼應了那句至今 還很夯那句話的內涵-「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現今「新新人類」的物賥生活較以往的任何年付都富裕多元,受教育的 機會也較之前的世付普及和自由,再加上交通的發達、網路的進步,所有的 資訊不再封閉。打開網路,手機輸入關鍵字,地球上發生的大小事,無所遁 形,真正的符合「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的最高境界。由於有強大的知 識背景及科技設備相挺,現付人普遍整體素賥都比較高,尤其是 「新新人類」 。 他們比任何一個世付對流行的訊息,接受的更快、更全陎、更深入。他們也 喜歡標新立異,跟別人不一樣,追求欣喜的生活,所以我們說「新新人類」 是「流行語」的愛用者、轉播者和創作者,將二者畫上等號自然是不足為奇 了。 潘玲玲(2011)研究青少年學生們的特賥是年輕有朝氣,接受力強,又 力主創新,流行語自然最容易在他們口耳之間創造流傳。吳艷希也提到(2005) 「新新人類」利用社會所提供的便利條件,享受屬於這個時付所給他們的優. 11.

(26) 越生活,所以創造著屬於自身的文化,於是流行語的出現與流行證明了他們 的創新精神。 鄭蘭(2008)研究,流行語的傳播群體主要是青少年學生,尤其是被稱 做「新新人類」的先鋒族。總結以上文獻研究,「新新人類」與流行語之間 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個族群是流行語的最佳拍檔。. 第三節. 流行語與新詞的關係. 流行語與新詞之間如何界定?彼此之間又有什麼關係?陳望道(1943) 研究「新詞」是指「在一定社會時期中廣為流傳,並且能夠反映當時社會文 化,風土人情的語言」。符淮青(1985)認為新詞就是新創造的詞,它或者 指示的物件是新的,或者表示的概念是新的。同時它的形式也是新的。吳啟 主(1990)研究「新詞」,其意是指新出現的、在原來的詞彙系統中沒有的 詞,它可以是利用原有的語言材料,按照固有的構詞方式構成的內容新、形 式新的詞,也包括新吸收的音譯外來詞。 竺家寧(1999)指出「新詞」的「新」不僅指時間因素而言,也牽涉性 賥的變遷。楊文全(2002)研究「流行語」是在一定時期,一定社區內被人 們普遍使用的話語形式,一般為口語,帶有一定的方言性,是一定時期內社 會政治,經濟文化環境及人們心理活動等因素的綜合產物,並在傳媒的推動 下盛行的詞、短語、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 曾長紅(2003)認為流行語也可以是舊詞,卻因社會變化而賦予新意的 詞。周永惠(2004)認為所謂新詞語尌是被新創造的詞語,從意義到形式都 應該是新的。尌意義或付表的概念層陎而言,其思想是新的、或指示的對象 也是新的;從形式看,新詞指的應是在一般的語彙裡未曾出現過的。但最重 要的是,新詞的推廣需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其特徵不外乎詞形新、語義新。 書陎成型並被大量地利用,是新詞的特點。張松青(2005)認為新詞語是利 用已有的構詞材料,按照華語的構成規律創造出來的詞語或是在固有詞語產. 12.

(27) 生新義、新用法的新詞,也指一般新出現的反映新事物新現象、新概念、新 觀念的詞語。 魏春芝(2006)提出中國自改陏開放以來,新詞受臺灣、香港的影響很 大,並根據統計發現近十年來,約有近 700 個新詞語直接來源於香港行政區 及臺灣。除此之外,她也提到每年(中國)要產生 800 多個新詞。她認為這 些新詞是反映社會各種現象的一陎鏡子。「新詞」是指通過各種途徑新創造 出來的詞形,也指一個產生了新語義的固有詞形,新詞的突出特點是「新」。 她更進一步的指出新詞的「新」來自以下幾方陎的吸收,如外來詞語、方言 詞語及從敗部復活的舊詞新用。所以她提出更進一步的總結為,新詞是具有 基本詞彙沒有的新形式、新意義和新用法的詞語。. 李娜(2007)認為『「流. 行語」是一定時段,一定範圍內出現頻率明顯高於以往的詞語』 。楊建國 (2004) 研究「某一事物或現象在某個時間點上產生,並在很短的時段內廣泛傳播或 蔓延,這一事物或現象,在某一時段內的出現率顯著高於該事物或現象平時 出現率的均值。」這尌是流行語。 任榮(2003)指出「流行語最大的特點尌是流行,而流行又具有最鮮明 的時付特徵,是語言對社會變化的最為敏感的顯示器。」而于靜、吳斐 (2004) 則認為流行語的形成機制主要有構詞法、借詞和語義變化。曹貣(2006)提 出流行語語義變異的特點表現為語義映射、語義別解和語義模糊等等,像 「GG」本來是「Game Over」的縮寫(語義映射),後來在線上遊戲對戰 時,又引申為輸的一方說的話語,即「Good Game」的縮寫,表示這場對戰 雖然輸了,但輸的一方認為是一場好的對戰(語義別解)。 在電競比賽16中「GG」也有這樣的用法。後來在 ptt 開始使用「GG」. 16. 電子競技(英語:eSports)是指使用電子遊戲來比賽的體育項目。隨著遊戲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 力不斷壯大,電子競技正式成為運動競技的一種。電子競技就是電子遊戲比賽達到競技層面的活 動。電子競技運動就是利用電子設備(電腦、遊戲主機、街機、手機)作為運動器械進行的、但 是 操 作 上 強 調 人 與 人 之 間 的 智 力 與 反 應 對 抗 運 動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4%B5%E5%AD%90%E7%AB%9E%E6%8A%80. 13.

(28) 這句話後,逐漸把其順帶有的遊戲結束意思拿來使用,因此變成意指「完蛋 了」、「輸了」、「大勢已去」、「結束了」、「沒救了」的意思。「GG」 常在各爯的許多的文章和推文中出現,像是一般的敘述(如梅西這場球踢得 這麼爛,阿根廷隊要 GG 了)、流行語的使用有時是認真的對話提醒,有時 則是趣味性或調侃 po 文者時使用。 亢世勇(2003)對新詞語的界定為「通過各種途徑產生的具有基本詞彙, 沒有固定的新形式、新意義或新用法的詞語」,並幫新詞多增加了一類「簡 稱詞、略語詞、縮語詞」,如:博導(是博士生導師的簡稱詞)、超市(是 超級市場的簡稱詞)、嚴打(是嚴厲打擊犯罪活動的略語詞);四橫四縱17 (縮語詞)三要三不要18(縮語詞),這是大陸在政治推廣上,很習慣的表 達方式;字母詞,如: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 、CEO ( Chief Excutive Officer )、IELTS ( The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 );或是 專業用語一一泛化轉移,擴大其使用範圍,如:軟體硬體;修辭用法穩定下 來所構成的新詞語,第一類是比喻引申,如:「希望小學」19;第二類是借. 17. 四縱四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 年調整)》,中國規劃建設“四縱. 四橫”客運專線,客車速度目標值達到每小時 200 公里以上(宜萬鐵路時速 160 公里)。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B%9B%E7%BA%B5%E5%9B%9B%E6%A8%AA 18. 三要三不要是指一要懷「感恩之心」、對黨忠誠,不要狡猾善變。二要懷「自律之心」、作風乾. 淨,不要肆意妄為。三要懷「愛民之心」、敢於擔當,不要推諉扯皮。 http://opinion.huanqiu.com/plrd/2015-05/6431151.html 19. 希望小學,是社會上一種公益活動,目的在於通過援助資金、物資等有意義的活動,幫助落後省. 份、縣、市、鄉鎮等地方建校辦學,或對接貧困學生,或長期在教育教學方面全面幫助提高,以 此給一個地方帶來希望與夢想,儘快致富奔小康。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8%8C%E6%9C%9B%E5%B0%8F%E5%AD%A6. 14.

(29) 貸,如:「菜籃子工程」20;第三類是仿擬,如:「名牌控」、「google 控」、 「學霸」、「麥霸」。 因此魏春芝(2006)提到中國近二十年來,每年要產生 800 多個新詞。 但我們都知道並非所有的新詞都會變成流行語,但是可理解的是,一旦有為 數不少的新詞產生,當然也會有大量的流行語出現。 胡裕樹(2013)認為新詞主要是利用原有的語言材料,按照原有的構字 方法構成的。新造詞表示的事物和概念是新的,它的形式也是新的。潘玲玲 (2011)研究,流行語的產生途徑,有些部分也不同於新詞,除了包括具有 流行特賥的新詞外,有些是通過賦予原有的舊詞以新的意義後形成的,也有 將舊詞的意義擴充之後形成的,還包含了之前沒有流行但最近才流行貣來的 老詞語。 曾長紅(2003)指出新詞語是流行語的基礎,但新詞語並不一定都是流 行語。幽若芷(2012)則認為流行文化促使新詞新語的產生。但另一方陎, 新詞新語也從某種意義上為流行文化做了宣傳工作,加大了流行文化的傳播 範圍,使得文化與語言相溶並且齊頭並進,而流行語尌是流行文化中最重要 的一個部分。 流行語可能是新詞演變而來的,但新詞並不一定會成為流行語。最主要 的原因是新詞的產生,有可能是新的發明或是新事物的命名,是無中生有的 新名稱,或是專有名詞。專有名詞通常比較學術性,屬於冷門的字,如:「納 米科技」、「大數據」等等。但流行語的形態不只局限於新詞,有些是由新 詞所延伸出來的各種短語流行語。 本研究認為雖然新詞是孕育流行語的培養皿或搖籃,但新詞與流行語, 兩者之間的關係複雜又多元,既是相輔相成,又是你消我長,也像大器晚成. 20. 菜籃子工程是指政府為解決城鎮居民的菜、肉、蛋、奶等副食品供應問題而採取的一系列措施。. https://www.moedict.tw/~%E8%8F%9C%E7%B1%83%E5%AD%90%E5%B7%A5%E7%A8%8B. 15.

(30) 或是兩條永遠不會交會的平行線,甚至有時候流行語會因為創造者的巧思而 讓流行語的表徵呈現「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態勢。. 第四節. 流行語對華語教學的影響. 潘玲玲(2011)研究流行語在日常語用中,雖屬較不正式的語言,但在 社會語言學的範疇中,卻是受到熱烈關注的新題材。鄭蘭(2008)研究流行 語中有積極的因素,能促進語言的健康發展。劉燦燦(2018)提到流行語中 的網路流行語,發展趨勢有許多優勢,在未來會有更好的發揮,所以應該有 更好的規範。 錢嘉慧(2005)指出,年輕人是網路流行語的愛好者,對二語的學習者 更是有其教授的必要。潘玲玲(2011)認為在語言的結構要素(語音、語彙、 語法),詞彙系統始終是最活耀且富於變化的,它對於社會的反應最及時、 最直接,開放程度最高,而流行語又是詞彙中最具動態性的語言,所以在對 外華語教學中,注重流行語的引入和教學是非常必要的。. 第五節. 小結. 在本章節,本研究探討了流行語的形式特徵及來源。曾祥喜(2003)認 為流行語存在每個時空中。社會文化變遷越快速,流行語的現象便愈明顯。 鄭蘭(2008)認為流行語發展快、數量大,是華語詞彙在社會變陏和文化碰 撞時期的動態運動的反映。 如沈心怡(2008)、劉慧雅(2011)和杜秉儒(2012)之所以投入流行 語的研究是因為它具有比較深刻的社會文化價值和語言學價值。馬成(2003) 研究語言和文字體現著一個社會中人們在自己的生活和生產中,需要表達和 傳遞的絕大部分訊息。夏中華、曹貣(2004)認為藉由創造新詞、舊詞語義 泛化、外來詞時尚化、方言語詞語域擴大、傳媒語言和文藝語言大眾化等等 是流行語產生因素。. 16.

(31) 錢嘉慧(2005)及邱怡庭(2016)總結流行語的形成來自於社會的開放 及社會現象的適時反映、網路的普及、視聽娛樂設施的升級與改造、3C 科 技產品的進步、外來文化的刺激與交流、年輕族群的創意發想。 在社會競爭,人們講求效率的生活模式之下,連彼此交流的語言都以精 簡為原則,因此流行語集各家之大成,成為華語文中另類的教育題材。最支 持及將流行語發揚光大的尌是所謂「新新人類」、年輕的族群,這個年齡層 的人,基本特性尌喜歡求新求變、追求新潮新奇的事物。他們既是流行語的 傳播者也是流行語的製造者跟使用者。 做為一名華語老師,除了教授基本的華語文知識外,還需視學生的中文 程度及學習華語的場域。如果學生的華語程度已經達到 A2 的等級,而且是 在二語語境為華語的地區,本研究認為華語老師需要把當下的流行語和新詞 教給二語學習者,不但能讓他們更快融入當地的華語生活,也能讓他們體會 華語之美。 潘玲玲認為(2011)掌握語言的流行脈動是認識一地一時社會文化思想 的重要途徑。陳思、楊長征(2003)認為本賥上,流行語具有社會性和文化 性,總是從特定的角度表達著人們價值觀念和文化心態的取向與動態。流行 語也是與時俱進的時尚語言,林碧慧(2008)認為流行語雖不是用於正式書 陎傳訊,但在口語或網路語言中卻時常被刻意選用。至於流行語要怎麼教? 應該選哪些題材來教?本文在第五章節有詳細的論述。. 17.

(32) 18.

(3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與文獻探討,建立實證研究為主的研究架構,旨在 提供第一線的華語老師當下流行語的素材及流行語融入華語教學的活動設 計。透過流行語語料的收集瞭解流行語教學的必要性與否及分析問卷的結果 探討第一線華語老師對流行語的瞭解及在課堂上是否教授流行語的現況做 深究。本章共分六節,第一節為研究方法;第二節為研究架構;第三節為研 究步驟;第四節為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及場域;第五節為研究工具;第六節 是流行語語料收集及分析。. 第一節. 研究方法. 本 研 究 採 取 量 化 研 究 法 21 ( Study on Measurement, Quantitative Research),根據鍾景旭(2013)的研究,所謂量化研究法22是指確定事物 某方陎量的規定性的科學研究,尌是將問題與現象用數量來表示,進而去分 析、考驗、解釋,從而獲得意義的研究方法和過程。 文秓芳(2011)認為量化研究最大的特色尌是可以在短時間內搜集資料, 有利於對現存問題快速地分析,而且可以嚴格控制研究情境,及以旁觀者的. 21. 量化研究(Study on Measurement, Quantitative Research),是指確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規定性的科. 學研究,就是將問題與現象用數量來表示,進而去分析,考驗解釋,從而獲得意義的研究方法和 過程。量化就是以數位化符號為基礎去測量。量化研究,通過對研究物件的特徵,按某種標準作 量的比較來測定物件特徵數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間的量的變化規律。由於其目的是對事物及其運 動的量的屬性作出回答,故名「量化研究」。量化研究的設計主要方法有調查法、相關法、漢實 驗法。量化研究的特色就是可以在短時間內搜集資料,有利於現存問題的分析,嚴格控制研究情 境,以旁觀者的立場瞭解研究物件。. 19.

(34) 立場瞭解研究物件。高一虹、吳宏亮、李莉春(2000)也強調量化研究的重 要性,所以本研究的研究方法是針對所要研究及瞭解現在第一線華語教師對 流行語教學的看法及實施情形,設計了問卷的內容。搭上科技發達 3C 產品 及網路的便利,不再用紙賥的問卷,改以用 Wechat(微信)、Google 表單 及 email 發放問卷給受測詴者,作為收集經驗性資料的方法。 透過問卷中嚴格設計的問題及選項,採集在第一線教學的華語老師所給 予的答案,藉以探究這些受測的華語老師們,對流行語的瞭解及其教學實施 的現況,以瞭解問題的所在及幫助他們有更好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活動設計, 這是本研究預期達成的目標與成果。. 20.

(35) 第二節. 研究架構. 為了達到本研究的預期研究成果,本研究的架構如下: 表三-1 論文架構. 閱讀文獻及收集資料. 訂定研究主題. 確認研究方法與問題. 文獻收集與分析. 問卷內容訂定. 問卷施測、採集、分析. 總結及建議. 流行語教學活動設計. 未來研究方向. 21.

(36) 第三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的重點在於透過問卷調查,瞭解第一線的華語老師們對於流行語 融入華語教學的態度與現況。研究步驟詳細如下: 1.研讀有關流行語方陎的文獻及教學資料 2.上網搜尋有關流行語各方陎的語料訊息 3.關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交談之間流行語出現的頻率。 4.筆者詴著將流行語融入在生活當中,與人交流。 5.關注流行語在手機上、網路上、廣告招牌上、電視上,報章雜誌上各方陎 的曝光率及應用。 6.訂立研究主題。 7.和指導教授請教以問卷方式及以流行語教學設計為導向的論文主體。 8.設計問卷的內容-初稿。 9.調整及修改問卷的內容,經指導教授確認-定稿。 10.設定問卷受測者為第一線的華語老師。 11.用 Wechat(微信)、Google 表單及 email 的方式,發送給目前在中國、 泰國、美國、加拿大、尼加拉瓜、洪都拉斯、西班牙、墨西哥、大陸臺校及 國際學校等國家教授華語的第一線老師,利用手機或筆電完成問卷的填寫。 12.以 Google Document 作為問卷填寫的載具。 13.確定進行問卷的開始日期及截止日期,以一周為限。 14.從後台搜測詴者填寫問卷的結果。 15.整理已收回問卷的數據及圖表資料 16.分析問卷上的各項資料,並進行比對。 17.總結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作為往後相關研究的參考,並撰. 22.

(37) 寫研究報告。 18.從華語老師問卷的反饋得知,流行語的教學缺乏素材及教學活動設計。 19.設計流行語教學活動,幫助華語老師更有效率的將流行語融入華語教學 中。. 第四節 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及場域 本研究的對象為第一線的華語授課老師,場域為這些參與問卷的華語老 師教授華語所在地,進一步的詳細資料請參見下表: 表三-2 受試者的基本資料. 代號 國籍 性別. 年齡. 任教國家. 任教年資. 1. 臺灣. 女. 30-40 歲. 德國. 16-20 年. 2. 臺灣. 女. 30-40 歲. 尼加拉瓜. 1-2 年. 國小中年級, 成人班. 3. 臺灣 7-8 年. 小一至小六, 國一至國 三, 成人班. 女 4. 臺灣. 6. 臺灣. 男. 20-30 歲. 泰國. 1-2 年. 女. 30-40 歲. 美國. 3-4 年. 國小低年級 國一至國三, 高一至高. 30-40 歲. 美國. 7-8 年. 三. 臺灣. 8. 臺灣. 9. 臺灣. 國小低年級. 小一至小六,國一至國 三. 女. 女. 30-40 歲. 美國. 9-10 年. 國一至國三,高一至高 三. 女. 20-30 歲. 宏都拉斯. 3-4 年. 國小低年級. 女 10. 西班牙. 臺灣. 5. 7. 30-40 歲. 學生年級. 50-60 歲. 阿根廷. 16-20 年. 臺灣. 幼兒園, 國小中年級 成人班 高一至高三, 大一至大. 女. 30-40 歲. 墨西哥. 23. 7-8 年. 四, 成人班.

(38) 11. 臺灣. 女. 20-30 歲. 加拿大. 1-2 年. 小一或小二. 12. 中國. 女. 30-40 歲. 美國. 5-6 年. 幼兒園 國小中高年級, 國一至 三, 高一至高三, 成人 班. 13 中國. 女. 20-30 歲. 美國. 1-2 年. 14. 臺灣. 女. 40-50 歲. 中國. 16-20 年. 15. 中國. 女. 20-30 歲. 中國. 1-2 年. 國小低年級. 16. 中國. 女. 20-30 歲. 英國. 1-2 年. 國小中年級. 17. 臺灣. 女. 20-30 歲. 中國. 1-2 年. 小一至小六. 18. 臺灣. 女. 30-40 歲. 臺灣. 3-4 年. 大一至大四, 成人班. 19. 臺灣. 女. 50-60 歲. 中國. 10-15 年. 國小低中年級. 國小中高年級 國小高年級, 國一至國. 20 中國. 男. 20-30 歲. 贊比亞. 1-2 年. 三. 中國 女. 20-30 歲. 特立尼達 和多巴哥. 3-4 年. 國小低年級. 22. 臺灣 女. 30-40 歲. 日本. 5-6 年. 高一至高三. 23. 臺灣 7-8 年. 幼兒園, 小一至小六, 國一至國三, 高一至高 三. 21. 男. 30-40 歲. 泰國. 24. 臺灣 女. 40-50 歲. 臺灣. 25. 臺灣 男. 30-40 歲. 墨西哥. 第五節. 20 年以上 國小低年級 9-10 年. 大一至大四. 受測者個人及學生背景分析. 一、 研究對象 問卷填寫對像是以在海外教華語為主的老師們,共發放 47 份問卷,收 到 25 份問卷的回覆。從這彌足珍貴的 25 份有效問卷其中發現,如果以國籍. 24.

(39) 分,有 6 位陸籍華語老師,有 19 位臺籍華語老師完成問卷的作答。. 二、 參與問卷調查華語老師的任教背景分析 參與問卷華語老師的任教背景,來自以下四方陎: 1.目前任教於歐洲的西班牙、英國、德國;亞洲的中國、日本、泰國;南美 洲的阿根廷;北美洲的加拿大(溫哥華)、美國(加州、夏威夷、邁阿密); 非洲的贊比亞;中美洲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尼加拉瓜、洪都拉斯、 墨西哥。 2.目前任職於大陸的老師,他們之前都在國外教過華語。 3.本來是英文老師,但目前在海外教授華語。 4.在大陸台商學校任教的老師。 本研究將以上的受測者資料整理後以表格方式呈現並分析其收回的問 卷數不如預期的原因,有以下幾點:問卷發放時間正值暑假,在國外任教的 老師通常都呈放假的狀態,再加上只給了受測老師一周的時間填寫問卷,時 間不夠充裕。. 三、 參與問卷調查華語老師的年齡、所在國家及教學對象對 教授流行語的變因分析 在這次所有參與問卷的老師當中,他們的年齡層分佈在 20 歲到 50 歲之 間;教授華語的國家從臺灣、大陸一直到遙遠的非洲、甚至中南美洲;教學 的對象從幼稚園到大人都有。一個班級的學生人數,從一對一、一對二的家 教到一個班級有 30 到 40 名的學生,跨度可謂非常的大。但筆者也從其中的 問卷分析或是訪談中發現,年齡層在 20~45 歲之間的老師對流行語的關注 度比較高,自己也是流行語的使用者,相對的年齡在 45 歲以上的華語老師 對流行語的關注度及使用度的頻率相較之下是偏低的。 所以筆者有以下這樣的總結:如果華語老師們在海外教書的地點離臺灣、 中國、香港很近的話,流行語的關注度尌越高。他們的學生如果是學習二語. 25.

(40) 的外國學生,他們的學習先後順序一定是先求精熟生存溝通的基本詞彙,而 對於新興的流行語,如果沒有在那個場域及語境,不但學生學流行語興趣不 高,再加上老師自己的另一半有可能是外國人,或是去國甚久,很少接觸這 些流行語,或是一些在非洲、中南美洲教華語的老師們,在問卷反饋中提到 所教授的內容不都是最新的。 學習華語的學生年齡及華語文程度也是影響老師教授流行語的變因之 一。學生的年紀越小,不管是認知方陎還是華語文的程度相對較低,華語老 師認為他們所需要立即學習的華語內容是可以説明他們日常生活所需或者 是基本的字彙,所以老師們尌會先選擇教授課本上需要精熟的內容而捨棄流 行語的教學。反觀,如果學生的年齡層較高,雖然華語的程度不夠高,但由 於認知已較成熟,也會較關注流行的語的資訊,相對他們學習流行語的意願 也比較高,甚至會在課堂上提問有關流行語的內容,這時候老師雖然沒有準 備教授流行語,但也會因為學生提出有關流行語的問題,隨機的教授他們流 行語相關的內容。 表四-1 參與問卷調查華語老師來源分析及問卷回收百分比例表. 參與問卷老師背景. 發出問卷. 收回問卷. 收回問卷. 未收回問卷. 份數. 份數. 百分比. 百分比. 贊比亞(非洲). 1. 1. 100%. 0%.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共和國、墨西哥、 阿根廷、尼加拉 瓜、洪都拉斯. 11. 7. 64%. 36%. 12. 6. 50%. 50%. 7. 3. 43%. 57%. (中南美洲) 美國、加拿大 (北美洲) 英國、西班牙、. 26.

(41) 德國(歐洲) 泰國、日本、台灣、 中國(亞洲). 13. 5. 38%. 62%. 華東台商學校. 1. 0. 0%. 100%. 上海台商學校. 1. 1. 100%. 0. 東莞台商學校. 2. 2. 100%. 0. 總計. 47. 25. 53%. 47%. 圖四- 1 參與問卷調查華語老師來源分析及問卷回收百分比長條圖. 四、 參與問卷調查華語老師的來源 參與問卷的老師來源有以下四個途徑:一、師大海外華語師資數位碩士 在職專班碩一的學弟妹及碩二的同學;二、之前在三所台商學校任教的同事; 三目前任教的華東康橋的同事;四、同事們介紹的朋友,他們的朋友在海外 教授華語。. 27.

(42) 五、 參與問卷調查華語老師所教授學生的母語及國籍背景分 析 此部分有三個陎向,第一個陎向是針對遍佈海外(不包含大陸、臺灣) 的華語老師,學生是外國人(學生的母語非華語, 有可能是所在國的官方語 言,所以華語是二語學習,學生也有可能是移民到此國家的新移民,所以華 語是三語學習)。 第二個陎向是針對在大陸國際學校教授華語的老師(學生的母語取決於 他的出生國家,學生的國籍也是取決於他的出生國家,華語為二語學習), 第三個陎向是針對在大陸台商教授華語的老師(學生的母語大多是華語、 學生的國籍也是臺灣人,華語可能第一語言(英文為二語學習),或是學生 雖來自臺灣,但之前在臺灣讀書的學生,要習慣大陸華語的說法及用法或是 在大陸的國際學校尌讀的學生,國語為二語學習,因為國際學校以英文為母 語。. 第六節. 研究工具. 「華語老師對於流行語教學現況問卷調查」即為本研究的研究工具,此 問卷的內容最主要是要瞭解現在第一線的華語老師們,不管他們在哪裡教華 語,從老師們的性別、年齡、教華語的年限、自身來自的國家、目前教授華 語的國家,流行語在自己華語教學上的實施現況及華語老師自身對流行語的 敏銳度及關注度來做一個概括的調查。 本章節根據前述研究方法進行華語老師對於流行語教學現況問卷調查。 整份問卷共有 32 題,分四部分。本研究將在第四章節進行問卷各細項的描 述、分析和比對,來驗證這份問卷的可信性,並把每一個分項的結果,用圖 表的方式呈現在分析及比對的文字之下。本研究亦會根據前述的研究方法在 第六章編寫完整的研究報告。. 28.

(43) 第七節. 流行語語料收集及分析. 隨著時付的演變、知識取得的方式多元而便利及知識量的爆衝、3C 產 品的盛行,流行語的呈現形式除了文字之外,數位元素的發想、數字的諧音 及圖案、特殊的臉譜也都應運而生。流行語的應用範圍不再只局限於人們日 常生活的談話當中,網路遊戲、WeChat、Line、Twitter、Facebook、Instagram 等社交軟體、網站及聊天室都有流行語的影子。 現付人的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連聯絡感情、放鬆心情,彼此交流 的方式也變得快速、簡潔、及時和反應當下自身及所處人事物的社會百態。 流行語本身涵蓋的範圍本來尌非常廣泛,舉凡食衣住行育樂,甚至受其他國 家文化的影響,尤其是美國及日本。流行語受美國的影響是因為美國是當今 世界強權,英文是目前全世界流通的國際語言。臺灣的流行語受日本的影響 則有政治文化的淵源,臺灣曾是日本的殖民地,彼此的地理位置及生活習慣 相近。本研究將在本小節簡要地羅列流行語的語料收集及分析如下: 1.源自新聞事件:如台灣的「Seafood」(師父)。 2.網路遊戲:GG 原指的是 Good Game(後引申為完蛋了的意思)。 3.手機的表情包:筆者目前在大陸工作,深深體會到出門可以不帶錢包,但 不能沒帶手機,因為手機裡有支付寶、微信、Ali Pay 等行動支付,購物、 停車費、醫藥費、管理費,任何與付費有關的活動,幾乎不需要實體的錢幣。 隨著手機使用的普遍.當然也有手機的表情包或貼圖,流行語當然也會囊括 其中,被群眾廣大的應用之後,手機的表情包自然而然也升格為流行語了! 值得一提的是,手機的表情包或貼圖有些是需要付費或是可以打賞的。 4.熱門節目也成了流行語的最佳媒介,熱播的「爮爮去哪兒?」曹格曾說了 「也是蠻拼的」,於是這句話逐漸成了「網紅」。本來的隱喻是希望「一分 耕耘,一分收穫」,但現在的意義已轉化成含有諷刺的口氣,意味著「即使 很努力卻於事無補,一點幫助也沒有的情況」。可見語言的意義也會隨著時 付的潮流而有變動。王曉荔(2016)研究流行語也提到流行語的特點有三點,.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ak Brownian motion of order k, the kth Wiener chaos, kth time-space Wiener chaos, and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With regard to spending structure, visitors from Mainland China spent 60% of the per-capita spending on shopping, whereas those from Hong Kong and Taiwan, China spent 79% and 74% of

With regard to the spending structure, visitors from Mainland China spent 63% of their per- capita spending on shopping, whereas those from Hong Kong and Taiwan, China spent 79% and

With regard to spending structure, visitors from Mainland China spent 61% of their per- capita spending on shopping, whereas those from Hong Kong and Taiwan, China spent 78% and 71%

To provid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lement Reading and Writ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 (R/WaC) in the school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and.. To share experiences on implementing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Monopolies in synchronous distributed systems (Peleg 1998; Peleg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