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德國師資培育邁入標準導向紀元/ 115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德國師資培育邁入標準導向紀元/ 115"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德國師資培育邁入標準導向紀元

周玉秀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教育學系副教授

壹、前言-德國師資培育推動標

準與評鑑規範

去年(2014)六月,德國各邦師 培教育系統正式有了第一本完備的師 資培育標準。距離 2004 年 12 月 16 日 各 邦 文 教 部 長 會 議 ( Kultusminister- konferenz)推出師資培育-教育學標 準,這份文件實驗發展了十年。 草案嘗試定義德國師資培育教育 學的基本範疇與內容,提供各邦師培 系 統 一 個 共 同 研 究 比 較 的 基 準 (Lütgert & Kleinespel, 2007;KMK, 2014)。各邦文教部長當時協議(頁 2),自 2005/2006 年起,德國各邦師資 培育皆參照該教育學標準,規劃邦內 大學師資職前培育課程、師資畢業生 學 校 實 習 與 在 職 進 修 教 育 ( KMK, 2004a; 2014a)。 繼 教 育 學 標 準 之 後 , 2008 年 (2008.10.16)各邦文教部長會議提出 學 科 知識 與教 材教 法 之內 容標 準 。 2012 年 12 月 6 日則對畢業生各場域預 備服務期(Vorbereitungsdienst)教育 實 習 課程 模式 與考 核 發佈 共同 要 求 (KMK, 2012)文件中都註明,該文件 將隨著教育學術與學校實務的發展接 受檢核與繼續發展。 2014 年 6 月 12 日各邦文教部長會 議於新聞稿公告教育學新標準。研究 者比較分析 2004 年與 2014 年兩版的 師培教育標準,發現新版序文完全將 「自 2005/2006 年起,德國各邦皆參照 新制定之師資培育標準,規劃邦內大 學師資職前培育課程、學校實習與在 職進修教育」文字拿掉,改以「教育 系統的繼續發展改變了教師的能力圖 像。教育學標準必須遵循學校發展、 學校變革、學生組成、相對改變的教 師能力等方向」(KMK, 2014a)。 2014 年新發布的師培教育標準, 將十年前的規範條文改為教育標準的 理論原 則,固然是 因 為各邦 協議引 用、轉化師培標準於學科知識、教材 教法、教育學和學校實習等職前課程 1 ,(KMK, 2012; KMK, 2014b; 2014c) 實質上,也是回應了教育界過去幾年 來反對由上而下的根本辯證論述。協 議文字表明,各邦文教部長會議充分 瞭解這些德國師培教育標準並不具規 範各邦師培教育的法制效力。 由於,教育文化向來為德國各邦 自主權限,16 個邦,每邦有其個殊的 政治脈 絡、教育制 度 與學校 培育模 式,全國性的教育政策只能透過各邦 文教部長常設會議溝通協調達成共識 決。各邦文教部長會議意識其職掌與 權限,推出首部規範性的全國師培教 育 標 準 時 , 各 邦 文 教 部 長 ( KMK, 1 2014 年的師資培育調查報告中,各邦皆已引 入 師 培 標 準 , 布 萊 梅 邦 實 驗 模 式 研 究 至 2013.09.30 、 柏 林 邦 的 實 驗 模 式 研 究 至 2014.09.30. (KMK, 2014b).

(2)

2004a)即在序文的第三頁強調,建構 之師資培育能力與標準,援用了各邦 學校法中對教師能力的要求;所理解 之教師專業形象「教師是教與學的專 家」也與 2000 年(10 月 5 日)全國教 師會代表與各邦文教部長之共同聲明2 一致。 建立師培教育標準,既在提昇保 證全國 16 個邦各邦師資培育教育的品 質、效能與發展,各邦也協議在共同 的教育標準之基礎上,定期評鑑師資 培育教育,讓德國師資培育體系進入 嚴謹的實證研究階段(Oser, 2004)。隨 之而來的研究重點,乃是積極掌握各 邦如何轉化、轉化層面與實踐程度。 為了瞭解各邦實踐現狀,德國每 年二月暨八月彙整完成師培教育進展 報告3 ,報告中以細目表結構地呈現各 邦在師資職前教育轉化師培標準的進 程、師資畢業生於「預備服務期」教 育實習與各類科課程的設計比重。根 據 2014 年八月調查報告,各邦都正式 或 是採 實驗模式將標 準轉化至教育 學、學科知識、教材教法和學校實習 等職前課程。各邦也因應標準陸續修 正其師資培育法(KMK, 2012; KMK, 2014b; 2014c)。 本文嘗試探究德國推動師培教育 標準之背景脈絡,介紹該標準及近來 年各邦實踐標準政策之歷程。 2 Bremer Erklärung 2000。 3 以 2014 年 8 月 彙 整 的 Sachstand der Lehrerbildung 為例,研究者回頭比較先前的 兩冊,發現各邦師培法乃至結構確實依循著標 準轉化,且持續校正中。

貳、建立教育學標準之背景脈絡

1990 年代,德國各界對師培品質 殷切期待,加上批評聲浪不斷,各邦 文教部長早有主導師培改革行動之決 心。1998 年各邦文教部長會議,公開 「不滿」現況,具體點出 1. 德國師培教育在大學邊緣化 2. 各邦、各大學各自詮釋教育學內 涵,開展不同重點 3. 職前養成課程與學校實習教育之 間的落差 4. 專門學科屈從教材教法 5. 壓縮教材教法與教育實習專業不 足等問題(KMK, 1998)。 大動作評議後,中央委任教育專 家委員會評估德國師培現況。次年, 以 Terhart 教授主導的德國師培報告指 出師資培育學科內容、教材教法與教 育學課程有如一幅不協調的拼貼地毯 (Terhart, 2000, 27 頁)。報告也點出服 務預備期的實習輔導課程、評量與職 前教育缺乏關聯性(28 頁)。報告書以 全球觀點提出「德國師資培育願景」, 建議德國大學投注更多研究能量於師 培教育,重整師資培育結構,特別要 求兩階段課程之間的結構性;建立師 資畢業生、師培機構、系統三層面的 標準。結論具體要求全國各邦對師資 培育各歷程、機構進行學術性的外部 評鑑,儘速建立教師能力的實證資料。

(3)

德 國 學 術 評 議 會 (Wissenschaftsrat, 2001)則是另一批 判 力 量 , 早 已 經 搭 著 波 隆 納 進 程 (Bologna Process)改革歐盟會員國高 等教育的列車,搶先對師資培育提出 結構性建議4 ,該文件多次引述各邦文 教部長會議過去之立論,建議大學 1. 研究發展改革師資培育結構 2. 建立專業標準 3. 以專業標準調整課程 4. 建立實証研究資料 論述德國「師資培育標準」以來,學 者、教育學會及教師團體嚴詞批判, 挑 戰 標 準 化 帶 來 的 齊 一 ( Keuffer, 2002;Oser, 2004)、去學術性(Müller, 2009; EWFT, 2004; GEW, 2009; Casale et al., 2010)。教育界及學界對於教育 標準、能力指標的理論基礎及其帶來 的 目 的 性 「 新 管 控 」( Terhart 2002; KMK, 2004b; Dietrich, 2011)、工具性 (Blömeke, 2006)多持批判論證。 另 一 類 質 疑 的 論 述 主 要 是 針 對 2008 年(2008.10.16)籠統定讞的 20 門 學科標準。 追蹤德國師培教育標準之文獻, 可以看見提升學校教學歷程與品質的 文本,無不與教師圖像、專業能力、 標準、評鑑等論述相互關聯,互為體 用。

4 該建議書為 Empfehlungen zur künftigen

Struktur der Lehrerbildung。

參、師資培育教育學標準之內涵

2014 年的教育標準回應教育界的 論述,因應融合教育等實務需求,重 視教師反思學習的能力及教育研究發 表的實徵調查。標準能力強化動態發 展,看重教師在各種教育脈絡下進行 研究的 能力,課程 重 點將差 異教育 學、補救教育等教師專業正式寫入文 本,理論儘管顯得周延,文字則更為 簡潔(KMK, 2014a)。本節試著摘述師 培標準 的 理 論與實務 能力 及 課程重 點。 (一) 能力-理論基礎 Terhart ( 2000 ) 將 能 力 (Kompetenz)解釋為擁有知識、教學 程序及反思模式,能依據目標與情境 準確行動(handeln)。作為教師養成教 育的第一階段機構,大學必須傳遞該 專業相關的學術基礎。學科知識、教 材教法知識、教學行為與教育學理論 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場域專業工作的 反思能力(ability)。對於 Oser(2002) 而言,標準嘗試處理知識與行動間的 差距,標準是一連串複雜、跨越的知 識結構,包含著行動知識。相較於一 定的知識內涵、認知結構,發展出實 踐知識的行動準則。他將標準視為將 知識轉化為專業反思行動的指標,其 理論定位於教學科技。 (二) 教育學標準 師資培育標準包含教育學與學科 內容,後者簡要定義了 20 門學科專門 能力標準與學科內容標準。

(4)

教 育 學 標 準 以 各 邦 學 校 教 育 法 (Schulgesetz)之教育目標為論述基 礎,精要地將教師定位為教與學的專 家,看重教育與教學等專業品質。教 師的核心工作乃在有意義的參酌學術 與研究知識,計畫、組織並反思、評 鑑自己的教學歷程。 文本篇幅不到八頁的 2014 版教育 學標準勾勒出系統評鑑圖像,將教師 的教育學專業分教學、教育、評量輔 導與創新四專業標準面向,共 11 項可 檢核之教育學核心能力。 新的師培教育學標準,強調差異 化教學、融合教育、掌握學生動態發 展、教師專業反思、與同儕及其他專 業 機 構合 作及 服務 預 備期 的研 究 學 習。教師各面向之專業要求轉化為 11 項具體能力:前 3 項詮釋教學能力, 4-6 項為教育能力,7-8 項為評量能力, 9-11 項為創新能力。每一項能力分別 規範了理論與實務(實習課程)兩層 面,各個層面又列出 2-7 條不等之重 點。茲譯介 11 項核心能力如下: 1. 教師掌握學科知識,準確計畫課 程,同時考量學生不同的發展以及 學習歷程進行教學 2. 教師能安排情境,支持學生學習。 教師能鼓舞所有學生有能力學習 去建立關聯性,應用所學 3. 教師能提升(fördern)學生自主學習 的能力 4. 教師能認識學生生活的社會與文 化條件,對於各種不同類型的弱 勢、歧視與不利,能在學校中正面 影響其個別發展 5. 教師能傳遞價值與規範,傳遞出尊 重、認同差異的態度,支持學生自 我決定的判斷與行動 6. 教師能有方法處理學校與教學中 的困境與衝突 7. 教師能診斷出學生的學習狀態及 學習歷程,能有計畫地輔導學生學 習;提供學生與家長相關的教學建 議 8. 教師能掌握學生的能力發展,在客 觀透明的評量基礎上評估學生的 學習與能力 9. 教師能清楚意識教師專業要求,能 理解其專業為特殊職責與義務的 公職人員 10. 教師理解其專業為一持續學習的 任務。 11. 教師能參與規劃,轉化落實學校計 畫。 讀者由下文中第一條核心能力要 求(表 1),殆可理解德國師資培育教 育學標準在教學能力回應差異化及教 師教學反思發展之趨勢(詳見表一中 畫線部分的文字)。

(5)

表 1 專業能力 1:教學 教師掌握學科知識,準確計畫課程,同時考量 學生不同的發展以及學習歷程進行教學 理論面的培育標準 實務面的培育標準 師資培育畢業生 1. 了 解 相 關 教 育 學 與 教 育 理 論,理解教育學 與 教 育 理 論 之 目 的 及 所 導 引 之標準,能批判 反思此標準 2. 了 解 一 般 及 學 科教學原理,知 道 設 計 課 程 單 元 時 要 關 注 到 能力異質小組 3. 了 解 不 同 的 教 學方法、教學活 動 長 度 及 形 式,知道妥切運 用 於 不 同 條 件 需求與情境 4. 了 解 媒 體 教 育 與 媒 體 心 理 學 的 概 念 及 在 課 堂 上 依 需 求 及 情 境 運 用 媒 體 的 可 能 性 與 限 制 5. 了 解 評 鑑 教 學 成 效 與 課 程 品 質的方法 師資培育畢業生 1. 能 由 相 關 教 育 學 與 教 育 理 論 推 論 導 引 教 學 目 標 願 景 與 行 動原則 2. 結 合 學 科 專 門 知 識 與 學 科 教 材教法論證,考 量 學 生 能 力 異 質 性 設 計 課 程 並實際教學 3. 參 考 課 程 與 個 別 的 輔 導 計 畫,選取教學內 容、教學方法、 活 動 與 溝 通 形 式 4. 教學時,有意義 地使用媒體,融 入 現 代 資 訊 與 溝通科技,並能 反思之 5. 檢 核 自 己 的 教 學品質,能反思 其 教 學 對 於 學 生 學 習 狀 態 及 學 習 需 求 的 適 當性 資料來源:KMK(2014a) 按著德國的學制系統,小學四年 結業進入中學,學生適合念那一個類 型的文科中學、理科中學、主體學校 或是綜合中學,幾乎全信賴小學老師 手上的乙紙評量建議書。面對專業的 升學輔導機制與評量文化脈絡,德國 教師的評量素養就顯得特別的關鍵。 新的標準共列有 7、8 兩項評量能力, 與 2004 年的標準相較,去年(2014) 新頒布的第 7 項標準能力,理論面由 4 條擴增至 7 條,多了異質化教學理論、 補救教育與專業合作學習。目前,國 內實施十二年國教,要實現「適性揚 才」的目標,教師更是在輔導發展不 同特質學生學習中,扮演著一個推手 的重責。德國師培標準要求教師面對 多元差異的評量能力或許有足供我們 參酌之元素。本文嘗試轉譯德國中小 學教師評量能力 7 之標準(見下表 2), 以為師 資培育者與 師 資培育 機構研 究。 表 2 專業能力 7 : 評量 教師能診斷學生的學習經驗以及學習歷程,能 針對學生學習需求進行輔導;準確地與學生、 家長諮商。 理 論 面 的 培 育 標 準 (教學目標) 實務面的培育標準(教 學目標) 師資培育畢業生 1. 了解(kennen) 異 質 性 與 差 異 性 的 概 念 與 特 質。 2. 知道(wissen) 影 響 學 習 歷 程 的 多 元 因 素 及 其 對 學 業 成 就 的意義。 3. 知 道 不 同 學 習 條 件 如 何 影 響 教與學,知道教 學 時 如 何 對 學 生異質小組,正 向 應 用 其 不 同 的學習條件。 師資培育畢業生 5. 知覺(erkennen) 學 生 的 發 展 情 形、學習潛力、 學習困難、以及 進步歷程。 6. 了解(學生的) 學習起點,實施 額 外 的 補 救 可 能。 7. 知覺資賦優異, 並且知道激發出 學生這些潛能的 方法。 8. 對學生的學習要 求與其學習條件 切合 能之差異。

(6)

教師能診斷學生的學習經驗以及學習歷程,能 針對學生學習需求進行輔導;準確地與學生、 家長諮商。 理 論 面 的 培 育 標 準 (教學目標) 實 務 面 的 培 育 標 準 (教學目標) 師資培育畢業生 4. 認 識 資 優 或 是 特 殊 專 才 的 各 種形式。 5. 了 解 學 習 歷 程 診 斷 過 程 的 基 礎。 6. 了 解 輔 導 學 生 和 家 長 的 原 則 與理論。 7. 了 解 不 同 性 質 的合作夥伴,能 掌 握 與 不 同 專 業 及 機 構 合 作 的觀點。 師資培育畢業生 5. 對 學 生 的 學 習 要 求 與 其 學 習 條件切合 6. 能 針 對 不 同 情 境 準 確 運 用 不 同 的 輔 導 策 略,能區辨輔導 與 評 估 效 能 之 差異。 7. 診斷、補救及輔 導學生時,能與 同事及校內、外 其 他 專 業 機 構 合作。 資料來源:轉譯自 KMK (2014a)。 (三) 課程重點 教育學標準要求全國各師培學系 開設 11 個課程重點:(1)教育與教學、 (2)教師志業與角色、(3)教材教法 與方法論、(4)學習發展與社會化、(5) 成就與學習動機、(6)差異化、融合 與補救教學、(7)診斷與評量、(8) 溝通與衝突處理、(9)媒體教育、(10) 學 校 發展 、( 11 )教育 研 究 ( KMK, 2014b)。 上述德國師培教育學標準以教師 「教 與 學 」 專業形象 發展的課程重 點,無一不為國內師資培育目前推動 重點。其中,如:第 2、3、6、11 項 的教師志業與角色、教材教法、差異 化 、 融合 教育 與補 救 教學 及教 育 研 究,皆為師培教育之核心價值,內容 指向教師在教學現場中的專業學習成 長。以第 2 個課程重點「教師志業與 角色」為例,三個子題共同指出教師 專業為動態歷程,教師職涯即為學習 生涯: 1. 教師專業化 2. 教師專業場域為學習任務(挑戰) 3. 處理教師專業相關之衝突與抉擇 情境。 (四) 教學取向 關於師培者如何在教育學課程中 傳遞專業能力或選取合宜可應用之教 學理論,KMK 建議了以下 8 種的取 向: 1. 情境取向 2. 案例與實務引導 3. 問題解決策略 4. 學習方案規劃 5. 傳記式反思研究 6. 脈絡導向 7. 現象學取向 8. 研究導向 第 2 項新增「以文字描述詮釋理 論時,加上案例實務引導」,及第 8 項 補上 「教育實習階段 的反思研究學 習」,皆為 2004 年實踐後新發展的教 學取向。

(7)

肆、轉化案例

擁有百年教育大學學制傳承的巴登-伍 騰堡邦(Baden –Württemberg),境內 共有六所教育大學。除了培育國小師 資,教育大學也和其他大學合作共同 培育職業學校各類師資,如:電子能源 或系統工程等師資。本節以巴登-伍騰 堡 為 例, 論述 職前 培 育制 度第 一 階 段、第二階段因應教育標準改革課程 之現況。 (一) 第一階段–大學課程 自紅(SPD)綠(Grün)聯合執政 後,德國南部的巴登-伍騰堡邦於今 年(2015)冬季起推動學士碩士兩階 段師資養成教育。本節以國小師資培 育為例,簡述該邦教育大學之課程結 構,課程分別涵蓋四領域: 1. 教育科學:教育學、心理學(15 學 分5)、教育的神學、教育的哲學、 社 會學 政治學基礎、 語言與跨領域 計畫 2. 學科領域:兩門核心學科(各 30 學分)、四個能力領域(各 20 學分, 計 80 學分) 3. 實習課程(30):規劃實習學期(21 學分),深化理論與實務, 如: 課 程分析與計畫 4. 學術研究論文(10 學分) 15 學分的心理學包含混齡教育與 5 每一學分約 25-30 小時。 學習診斷。相較於國內國小教師於此 專業之要求,德國以為小學低年級學 童更需要教師專業診斷與引導。實習 課程旨在以教學實務案例詮釋理論, 將經驗轉化為知識,實習課分導引、 實際體驗與專業三個階段。另外,與 我們非常不同的是,德國師培職前教 育設計了 13 週的實習學期,課程重在 轉化理論,個別化教學、體驗教育實 際以及輔導專業。 學校實習課程被賦予整合職前及 預備服務期兩階段的教育 (Bastian, 2007)。第一階段由理論開啟詮釋教學 實務,第二階段重在於實踐中反思理 論。 該邦本學年起(2015),採行學士 加碩士兩階段養成體系,將教師志業 抉擇由 17 歲入學的學士階段,放寬至 21 歲的碩士,當師資生確認職志後, 更能有效發揮高等教育投資成本。培 育過程 中,該邦強 化 教師的 輔導能 力、 兩專門學科知識 與學科教學能 力,培養教師以差異化教學回應學生 學習(SIR, 2013)。

伍、結語

這幾年,德國師資培育處於一個 恆常變革的狀態。全國 16 個邦,各邦 教育文化自主,當巴登-伍騰堡邦六所 教育大學今年(2015)年底跟進,實 施學士加碩士的師培體系後,全國各 師培體制皆有了一個相同的組織結構 基礎。

(8)

回 顧 各 邦 師 培 變 革 的 廣 度 與 深 度,層面包含師資培育法、組織、課 程與考評一再修訂。(Gr 顧各邦 hner & Lütgert, 2007)強化實習課程,大學建 立教育專業學校,師培課程改革從簽 署歐盟國家波隆那協議開始即持續不 斷。新制的學士加碩士師培課程結構 未及檢核其實徵研究成果,又嘗試因 應教育標準調整其課程重點、實習內 容、年限與學分,考試內容與形式。 德國對於師資培育品質與教師專 業 能 力的 關切 與企 圖 心 ,可 由 聯邦 (KMK, 2014a)先頒布師資培育教育 學標準,十年後修正,啟動師資培育 評鑑與認可機制的連串措施顯示之。 各邦儘管推出師培品質政策與課程改 革計畫,期能務實深化地執行之,卻 因政治自主,表現出多樣性(EWFT, 2004; Terhart, 2007; Lohmann et al, 2011)。 師培教育標準是一份基本簡要的 教師專業指引,從 2004 年到 2014 年 六月的新版師培教育標準,積極符應 社會變遷的脈絡,要求教師對專業實 務具有批判反思的能力,獨立解決問 題 的 能力 ,面 對多 元 差異 的班 級 學 生,能自行發展出教育與教學方法。 對於複雜的社會組織與傳統傳記式培 育歷程,德國學界以為這一部教育標 準不足也不可能詳實掌控師培品質, 各邦師培學系企圖達成的教師專業遠 比標準要求的更多。 參考文獻  陳振益(2014)。教師專業標準的 發展趨勢。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4), 頁 116-122。

 Casale, Rita; Röhner, Charlotte; Schaarschuch, Andreas; Sünker, Heinz. (2010). Entkopplung von Lehrerbildung und Erziehungswissenschaft: Von der Erziehungswissenschaft zur Bildungs-wissenschaft.

Erziehungswissenschaft, 21 (41), S. 43-66.

 Dietrich, F. Heinrich, M. Thieme, N. (ed. 2011). Neue Steuerung – alte Ungleichheiten? Steurung un dEntwicklung im Bildungssystem. Waxmann.

 EWFT(2004). Prüffragen zu konzeptionellen Modellen für die Lehrerbildung im Bachelor-Master-System. Bielefeld.  GEW(2009). Endstation Bologna? - Die Reformdebatte zur LehrerInnenbildung in den Ländern, im Bund und in Europa.

 Gröschner, A. & Lütgert, Will (2007). Reform durch Standards – Pädagogische und fachdidaktische Perspektiven für die Lehrerbildung. Jena: /Zentrum für Lehrerbildung und Didaktik forschung.

(9)

 Kayser J. Herpell, A. Kühne, J. et al. (2014). Handbuch Vorbereitungsdienst. Materialien für den refomierten Berliner Vorbereitungsdienst. Berlin

 Keuffer, J. (2002) . Reform der Lehrerbildung durch Professionalisier-ung, Standards und Kerncurricula. In: Die Lehrerbildung der Zukunft: Eine Streitschrift.

 Breidenstein, G. (Ed); Studien zur Schul- und Bildungsforschung, Opladen: Leske u. Budrich: 97–110.

 KM Baden-Württemberg (2013). Verordnung des Kultusministeriums über die Erste Staatsprüfung für das Lehramt an Grundschule vom 20. Mai 2011, 12.12.2013 aktualisiert. § 10 Verteilung der Leistungspunkte. Juris GmbH.  Konferenz der Kultusminister. (以 下簡稱 KMK, 1998) . Zur Situation der Lehrerbildung: Zustandsanalyse und Problembeschreibung, 11. Mai. in: Köhler, G. et al. (Hrsg.), Professionalität und Polyvalenz, Dokumentation der 18. GEW-Sommerschule(S. 331-379).  KMK (2003). Ländergemeinsame Strukturvorgaben für die Akkreditierung von Bachelor- und Masterstudiengängen (Beschluss der Kultusministerkonferenz vom 10.10.2003.

 KMK. (2004a). Standards für die Lehrerbildung: Bildungswissenschaften (Beschluss der Kultusministerkonferenz vom 16.12.2004). Berlin/ Bonn.

 KMK. (2004b). Standards für die Lehrerbildung. Bericht der Arbeitsgruppe. Berlin/ Bonn.

 KMK. (2010). Ländergemeinsame inhaltliche Anforderungen für die Fachwissenschaften und Fachdidaktiken in der Lehrerbildung (Beschluss der Kultusminister- konferenz vom 16.10.2008 i. d. F. vom 16.09.2010). Berlin/ Bonn.

 KMK. (2012). Ländergemeinsame Anforderungen für die Ausgestaltung des Vorbereitungsdienstes und die abschließende Staatsprüfung. (Beschluss der Kultusministerkonferenz vom 06.12.2012). Berlin/ Bonn.

 KMK. (2014a). Standards für die Lehrerbildung: Bildungswissenschaften (Beschluss der Kultusminister-konferenz vom 16.12.2004 i. d. F. vom 12.06.2014) KMK. (2014b). Sachstand in der Lehrerbildung. Berlin/ Bonn. (17.02.2014)

 KMK. (2014c). Sachstand in der

Lehrerbildung. Berlin/ Bonn.

(10)

 Kunter , Mareike(2011). Theorie meets Praxis in der Lehrerbildung –

Kommentar. Erziehungswissenschaft,

43, S. 107-112.

 Landmann, M. (2013). Standards für die Lehrerbildung: eine empirische Untersuchung zur Sicht angehender LehrerInnen. Budrich.

 Lohmann, V., Seidel, V. & Terhart, E. (2011). Bildungswissenschaften in der universitären Lehrerbildung: Curriculare Strukturen und Verbindlichkeiten. Eine Analyse aktueller Studienordnungen an nordrhein-westfälischen Universitäten. Lehrerbildung auf dem Prüfstand, 4(2), 271-302.

 Lüders, M./Wissinger, J. (2007 ed.): Forschung zur Lehrerbildung, Kompetenzentwicklung und Programm-Evaluation. Münster.

 Lütgert, Will & Kleinespel, Karin (2007). Know that – Know how – Know why. Oder: Können Standards die Lehrerbildung verändern? In Gröschner, A. & Lütgert, Will. Reform durch Standards – Pädagogische und fachdidaktische Perspektiven für die Lehrerbildung. (pp.6-17).

 Ministerium für Schule und Weiterbildung NRW (2013). Entwicklungsstand und Qualität der Lehrerausbildung Bericht an den

Landtag 2013. Düsseldorf.

 Müller, Hans-Joachim (2009). Entgrenzung durch Standards. In: Arnold/ Müller/ Schüßler Grenzgänge(r) der Pädagogik. Baltmannsweiler. pp. 63-90.

 Niedersachsen Wissenschaftliche Kommission (2002). Empfehlungen zur Weiterentwiclung der Lehrerbildung in Niedersachsen. Hannover.

 Oser, F. (2002). Standards in der Lehrerbildung – Entwurf einer Theorie kompetenzbezogener

Professionalisierung. In: Journal für lehrerInnenbildung 2(1), S. 8-19.

 Oser, F. (2004). Standardbasierte Evaluation der Lehrerbildung. In: Blömeke, S. Reinhold, P. Tulod-Ziecki, G. & Wildt, L. (2004). Handbuch Lehrerbildung. Bad Heilbrunn, S.184-205.

 Prömel, Hans Jürgen (2009). Gute Studiengänge für die Lehrerausbildung. KHU-MI-Nr. 2/2009. Darmstadt

 Reh, Sabine (2005). Die Begründung von Standards in der Lehrerbildung. Theoretische Perspektiven und Kritik. Zeitschrift für Pädagogik, 51(2), S. 259-265.

(11)

 SIR/dpa (2013). Lehramtsstudium

wird auf Bachelor und Master

umgestellt. 03.12.2013. Stuttgarter

Zeitung.

 Terhart, E. (2000). Perspektiven der

Lehrerbildung in Deutschland.

Weinheim.

 Terhart, E. (2002). Standards für die Lehrerbildung - Eine Expertise für die Kultusministerkonferenz. Zentrale Koordination Lehrerausbildung (ZKL– Texte Nr.23). Westfälische Wilhelms– Universität Münster. (ISBN 3-934064-29-9).

 Terhart, E. (2005). Standards für die Lehrerbildung - ein Kommentar. Zeitschrift für Pädagogik, 51(2), S. 275-279.

 Terhart, E. (2007). Standards in der Lehrerbildung - eine Einführung. Unterrichtswissenschaft, 35(1), 2-14.  Winter, M. (2009). Das neue Studieren.Wittenberg.

數據

表 1      專業能力 1:教學  教師掌握學科知識,準確計畫課程,同時考量 學生不同的發展以及學習歷程進行教學  理論面的培育標準  實務面的培育標準  師資培育畢業生  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

在學校行之有年的培育實習教師優良傳統風氣之下,我以擔任教育實 習輔導教師為榮,透過 開放自己的教室 (擔任校內輔導教師、集中實習輔導教 師) 、

複選通過標準:國語文性向測驗成績達平均數正 2 個標準差或 PR97 以上,外 語文性向測驗成績達平均數正 1.5 個標準差或 PR93

(二) 依【管道一】複選鑑定,國語文性向測驗成績達平均數正 2 個標準差或 PR97 以上,外語文性向測驗成績達平均數正 1.5 個標準差或 PR93

一、學雜費:28 小時* 21 元=588 元 (依本中心工藝文創產業人才培 育訓練、研習課程學雜費收費標準規定,每人每日以 8 小時新臺幣 168 元/每小時新台幣 21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level of the variables to pension reform,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job characteristic,

1.本系為全師培學系,但經本入學管道錄取者為外

 在公元前第三世紀后期,印度阿育王(公元 前269~232)護持佛教,舉行第三次 結集後,向外地派遣九個傳教僧團,其中一 支由 摩哂陀長老 ( 阿育王的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