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教師教導態度與學童生活適應之關係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小教師教導態度與學童生活適應之關係"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灣師範犬學教育心理學系 教育心理學報,民73 , 17期, 99-120頁 • 99 L

國小教師教導態度與學童生活適應之關係

簡洗發 本研究旨在探討園小兒童所知覺的教師教導態度對其生活適應的影響,並分析此種影響 是否因學童的內外控信念之不同而異。研究對象為臺北市夫安國小六年級學生 256 名。研究 工具包括「教師教導方式問忿」、「修訂兒童內外控傾向量表」和「小學人格測驗j 。問念 與測驗係在平常教室情境中實施之。調查與測驗所得資料以變因子變異數分析、夏民檢定法 及多元翹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處理,獲致不列五項主要的發現:科在「高關懷、高權威j 和「高關懷、低權威」兩種教師教導態度下的學宜之適應較佳;而在「低閻健、高構成J 和 「低閻健、低權威j 兩種教師教導態度下的學畫之適應較差。口教師教導行為的「閱價」層 面比「權威j 層面對學宜生活適應更具有影響力。臼就學童的各項生活適應而言,內接者使 於外益者。個教師教導態度和學童內外接信念對學童的「相屬憲議」和「社會標車」具有顯 著的交互作用。因教師教導態度和學章內外控信念可解釋學童個人適應、誼會適應及總適應 之總變異量的百分之主十三至七十四。 家庭與學使是學董生活作息的主要場所,女母和教師的教導態度對學葷的人格發展及生活適應具 有重大的影響。在國民小學見量的心目中,教師的地位正如父母→樣崇高,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學 凡歡師的性別、專業熱位、教學經驗、教導態度、人格特質等,均與學量的學習行為及生活適應息息 相閱(吳武泉、陳秀蓉,民67 ;郭生玉,民的;盧美賞,民的; Ausubel, Novak & Hanesian,

1978; Ausubel, Sullivan & Ives, 19助 Baird, 1973; Braun, 1976; Brophy, 1979; Glidewell et al., 1使i6; Keane, 1976; Rosenthal & Jacobson, 1968; Shavelson &

Dempsey, 1976; Stake & Ka妞, 19;位 Strain et al.~ 19自; Vopalensky, 1982; WbrraII,,,

WorraII & Meldrumj 19間)。兒童的生活適應包括個人適應和社會適應兩方面,前者以個人安全 感為基謹,接者以社會安全感為中心(路君約,民58) 。個人適應的關鍵在於自我觀念的建立與發展 ,而社會適應則注重在社會環境中成為→個有教率的成員,而能基於適當的軍己關係'表現社會化的 品格和行為。欲使學童聲致健全而均衡的生活適應,必讀提供適當的學習生活環境,給于合理的管

教和輔導,以溝足其在生理、心理、情緒和社會各方面發展的需求(簡茂麓,民 67; Aùsubet,

-Su1livan & Ives, 1980; Biehler, 1974; Clausen, 1揭8; Kohlberg, 1969) 。

HoyJe (1969) 認為教師在車級教學過程中有兩項任重寄:村教導性角色任麓,師教學、哥f[導及 評量工作;臼助長性角色任聲,即引起學生學習動摟、維持歡室秩序、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與創造有

利的學習環壇。經由教導和助長功能之發揮,教師對學生產生多方面的影響。 Rosenthal,

Under-wood

&

Martin (1969) 研究發現:在溫暖、閻健型數師的數導之下,學生會有較佳的學習成績 與社會適應,而且情緒也較種定。關於教師教導類型的創分,教育與心理學者在研究上所據用的卦頸、 方法不盡相同,大體上可分為單層面 (unidimensional)、雙層面或三層面 (bi-dimensional or

tri-dimensional)等方式。 K. Lewin 及其同事會←九三九年實驗研究領導類型對團體及個人行

(2)

• 100 • 敬背心理學報

(1975) 將教師教導革方式分為教師中心型、學生中心型及師生交互作用型。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企業研 究中心 (The Bureau of Business Research, Ohio State University) 提出雙層面的領 導理論,將領導行為從倡導與關懷兩個層面加以衡量而區分為「高倡導、高關懷」、「低倡導、高關 懷」、「高倡導、低關懷」、「低倡導、低關懷」四種領導方式,發現第→種領導方式所產生的教果 最佳 (Finch et al.

,

1976) 。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國小見量生活適應是否受教師教導態度的影響,並分析此種影響是否因 學量的內外控信念之差異而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待答問題有三: 一、在不同的教師教導態度下,學童的生活適應是否有顯著的差異? 二、教師教導態度對學量生活適應的影響是否因學量的內外控信念不同而其? 三、學童的生活適應狀態能否但按其所知覺的教師教導態度及個人的內外控信念而加以預測? 克法 -、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主要受試者為臺北市大安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256名,其中男生 130名,女生 126名。大 安國小位於臺北市大安區的東部,係→所的有四千名學童的大型學校,學生家長的歡育程度和職業類 別相當紛歧,故取樣時曾顧及學生家庭的社經水車,使其維持適當的比例分配。由於本研究係按教師 教導態度及學生內外控信念分組,放初次取樣的學量多達 406 名,先接受「教師教導芳式問卷」和「 修訂見量內外控傾向量表」的測驗,然後根攘他們在這兩個測驗上的得分,再選出符合內控、外控、 高關懷、低關懷、高權威、低權威等標準者,而構成 2X4 的入組人數相等之樣本,進而施以「小學 人格測驗」。其人數分配如下: 要- 雄本人數封酷

法?

肉控|女

男+女 男 外控|女 男+女 .è-H 計 高關懷 高權威 16 16 32 17 15 32

64

高關愷 E 低權威 16 16 32 14 18 32

64

懷威一 關權

-mum-叮扭扭~“ 低高一 而且 低關懷 N 低權威 16 16 32 16 16 32

64

k-日 計 的 62 1認

64

64

128 2時 三、研究工具 一抖「歡師教導方式問卷」一一係筆者和黃昆輝、盧美貴共同設計編製而成,旨在撞取學童知覺中 的教師教導行為在「關懷」和「權威」兩個層面的量化資料,作為衡量教師教導態度的指數。本問卷 共有三十六題,單數題屬權威層面,雙數題厲關懷層面,踩五點量表方式,正面敏述旬踩五分、四分 ‘二分、→分記分,反面故述句貝。據反向記分,未填答者給三分。得分愈高,表示愈關懷、愈權威; 得分愈低則反之。每個層面最高可得九十分,最低可得十入分。本間各係經預試、項目分析等步驟而 緝成,各題均有相當的鑑別力,其重測信度為0.83 ,以國小組任老師的評定為按標的故度為0.78 ,均

(3)

國小教師教導態度與學重生活適應之關係 , 101 ,

達非常顯著水準(盧美貴,民69) 。

目「修訂兒童內外控傾向量表」一一係黃堅厚教授根攝 Nowichi , Jr.

&

Strickland 所緝的 「見量內外控傾向量表J (Nowichi-Strickland Locus of Control Scale for Children) 修 訂而成。本量表包含40個是非式題旬,作答容易,實施簡便。原量表經譯為中文後,先配合我國情況 ,將其修訂,再以極淒厲的語句寫成,國小學童均能瞭解其題意。計分很簡易,凡與標準答案相符者 給→分,最高分數為40 ,分數愈高,表示內控傾向愈強。原量表的折半信度為0.63-0.81 ;教度方面 ,以 Crandall 諸氏所緝的「心智成就責任問卷J (Intellectual Achievement

Responsibi-ity) 為教標,三年級 (N=182) 為0.31 ,七年級 (N=l71) 為0.71 '均達顯著水準。國內修訂本 用於國中一年融學生,其重謝信鹿為0.74 '連顯著水準(黃堅厚,民68) 。

目「小學人格測驗」一一係路君約教授等根據「加州人格測驗J (California Test of

Per-sonaIí ty) 修訂而成,旨在衡量個人適應與社會適應兩方面的人格特賀。前者以個人安全感為基礎, 包括自恃、個人價值意識、個人自由意識、相屬意識、退縮傾向、神經症狀;後者以社會安全感為中 心,包括社會標準、社會技能、反社會傾向、家庭關係、學投關係、社團關係。本測驗共有一百四十 四題,分為十二類,信每獄十二題,就學童日常的適應行為發悶,以「是」萬「否j 岡答,得分高者表 示適應良好,得分低者表示適應欠佳。本測驗的個人適應部分與社會適應部分之穩定係數分別為0.77 和0.79 (N= 鉤,相隔兩個月) (徐梅照,民65) 。 三、實措程序 本研究的問卷與測驗之實施,係由筆者會向各直級任導師,在日常教室情揖中,按照規定的程序 ,以團體方式進行之。為暸解大安國小六年級學生的家庭社經抉況,以便取按時納 λ考慮,俾使各組 受試者的基本條件相近,筆者事先借閱有關資料,並設法與某些直級導師洽談,從中了解其領導作風 及對待學生的態度。本研究資料的蒐集工作開始於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先請各單學生填答「教師教 導方式問卷J '接著施測「修訂見重內外控傾向量表J '閻部閱忿計分,進行初步的統計分析,訂定 向控、外控、高關懷、低關懷、高權威、低權威的區分標車,據以選出合乎條件的八組受試者,進→ 步接受「小學人格測驗J '合作情形十分良好,此項工作於民國七十三年二月下旬完成。 四、資科處理 付「敢師教導方式問卷」所得資料的統計分析一一依問卷中題目的性質,分為「關懷」和「權威」 兩個層面計分,求出每個受試者的兩項分數,據以計算全體受試者的平均數與標準差。再分別以「關 懷」和「權威」兩項分數的平均數為基準點,各力日滅0.25標準差,作為劃分高低組的界限。 口「修訂兒量內外控傾向量表」所得資料的統計分析一一按規定方式計分,求出每個受試者的內 外控分數,接以計算全體受試者的平均數與標準差,進而以平均數上下各0.25標準差處作為劃分內控 、外控的界限。凡得分在平均數之上0.25標準差以上者為內控組;得分在平均數之下0.25標準差以下 者為外控組。 同「小學人格測驗」結果的統計分析一一符合上述分組標準的受試者在「小學人格測驗」上的結 果,按規定方式計分,每個受試者可得十二項分測驗及個人適應、社會適應、總適應的分數,進而計 算各紐曼試者在這十五項分數的平均數與標車差,並以雙因于變異數分析 (two-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和夏民核定法 (Scheffé method of multiple comparisons) 進行組間差異 顯著世之考驗。

岫男女學量的個人適應、社會適應、總適應三項分數與教師教導態度及學量內外控信念分數之間 的多元姐歸分析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一一以個人適應、社會適應、總適應三項分數 為標車變數 (criterion variables) ,教師教導態度的關懷、權威兩項分數及學童內外控信念分數

(4)

• 102 • 教育心還學報 準變數與所有預測變數之間的檀相關係數,進而檢定其顯著性。 結果 -、教師教導態度與學:&內外擅信念分數的平均數與標準聲: 國小六年級學生接受「教師教導方式開卷」和「修訂見畫內外控傾向量表」之測驗者共有 406 名 ,其得分經統計後的平均數與標準差墨現在表二中。表二也列出低關懷、高關懷、低權威、高權威、 外控、內控的分組界限。 要二全體受智者 (N=406) 測驗分散的平均數與標準羞及寓低 5t組界臨

測驗項目|平均數|標準羞 I M一0 的D

_1

M+O 街

的 .22 8.90 57.995 62.445 權 威 但 .73 9.47 62. 泊3 67.098 的 外 控 24.35 4.36 23.2的 25.440 依撞上列「關懷J 和「權威」兩層面的高低分組界限,跳選出 F高關懷、高權威」、「高關懷、 低權威」、「低關懷、高權威」、「低關懷、低權威」的四紐曼試者,分別以 I 、 E 、 E 、 N 表示之 。為便於進行雙因子變異數分析,乃以人數最少的一組為準'依隨棧原則使各組人數相等,詳見衰→ 。表三所列者為四組受試者在關懷、權威、何外控三項分數的平均數與標準差。 要三 四種教導攝型曼說看測驗分數的平均數與標潛差

心一時Ei\

高關懷 高關懷 低關懷 低閱價 I E E N 高權威 低權威 高權威 低權威 X 65.78 65.75 53.95 53.89 關 懷 S 3.57 4.24 4.73 4.16 X 69.95 59.67 69.69 59.13 權 威 S 4.08 4.26 3.35 5.26 X 24.52 24.28 22.81 22.83 內外控 S 5.32 5.31 6.04 5.81 二、各組學蜜之間在各項適應分數上的比較: 表四為各組學童在「小學人格測驗」上十二項分測驗及個人適應、社會適應、總適應的分數經統 計而得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從表四中可看出不同教師教導態度下的學畫,隨著個人向控或外控的傾向 ,而在各項適應分數上頗有差異。為了比較各組學量在人格適應上的情況,乃以雙因于變異數分析和 真民核定法考驗各組平均數之間的差異顯著性,其結果分列在表五至衰三十六中。

(5)

團今灣蔔嬋街游回 m 濁幅 Mmh 防部嵐攝 Ngh 如 .、 HOω ﹒ 各組學靈之人格測驗分數的平均數與標準聾

L圖

I~圍自說.主\a?\

量\儡觀f盟、。'J

I 高關懷、高權威 E 高關懷、低權威 E 低關懷、高權威 N 低關懷、低權威 A日h 計

I 間|叫 I+E

1

~tÆl 叫 I+E

I 牌|叫 I+E

I 間|叫 I+E

-I 內控 主 6.75 6.22 6.48 6.34 6.22 6.28 5.69. 4.78 5.23 6.05 5.51 5.78 自 4恃 1.閏

s

1.97 1.64 1.82 1.99 1.88 1.92 1.73 1.45 1.65 1. 1. 1. 1.85 1.77 個人價值 X 6.50 5.81 6.16 6.38 6.13 5.13 4.34 4.73 5.16 4.34 5.79 5.16 5.47 的令意識

s

1.52 1.93 1.76 1.96 1.76 1. 1.83 1.72 1.80 1.82 1.68 1. 1.89 1.93 1.但 個人自由 X 8.13 6.97 7.55 7.75 7.44 7.59 7.06 6.09 6.58 7.13 6.44 6.78 7.52 6.73 7.13 的意識

s

1.77 1.71 1.83 1.76 1.63 1.69 1.

66

1.87 1.82 1.77 2.08 1.95 1.78 1.88 1.87 棺屬的 X 9-.47 9.50 9.48 9.84 8.34 9.09 5.94 6.70 5.84 6.77 8.62 7.41 章“呵聶

s

1.78 1.39 1.自 1.27 2.03 1.84 1. 2.14 2.04 1. 2.是5 2.32 1.93 2.56 2.34 X 7.38 7.021' 6.28 7.08 5.31 4.22 4.81 4. 自 6.34 5.35 5.85 退縮傾向 S 2.31 1. 2.02 1. 1.97 2.08 2.01 2.∞ 2. 1.94 2. 2.06, 2.41 2.26. 2.38

x

9.34 9.19 9.27 9.22 8. 切 6.77 7.34 6.44 6.89 8.29 7.的 7.95 神經症狀 1.741 2.10 - -咱們

s

2.28 1.87 2.07 2.08 2.46 2. 1.97 2.03 2.24 2.17 2.25 2.50 2.40, X 11.19 11.28 11.23 11.53 11.39 10.19 9.84 10-.02 1(}.72 9.72 10.22 10.91 10.52 10.71 社會標晶體 1.26 1.41 S 0.86 0.96 0.90 0.72 O. 0.79 1.48 1.37 1.02 1.42 1.33 1.10 1.27 X 7.78 7.38 7.58 7.78 7.84 7.81 6.41 5.97 6.19 6.44 5.84 6.14 7.10 6.76 6.931 社會技能 2.17 S 2.25 1.72 2.00 1.81 2.07 1.93 2.00 2.31 2.15 2;20 1.94 2.08 2.16 2.18 要閻

(6)

-HOAR-變F Z時 崗 ﹒蹦 直街 h E芳 , 各組學宜之人格測臨分數的平均數輿標響聲(續)

VUI

1 高的權威

E 高閱價、低權威 E 低關懷、高權成 W 低關懷鳴低權威 合計|

數 I 叫叫控 11

+E

I 雕|叫 1

+ E

I 蝕|叫 I+E

I 雕 IE 外控 11

+E 反社會 文 9.50 8.94 9.22 9.75 9.25 9. 切 7.88 7.19 7.53 8.47 7.13 7.80 8.90 8.13 8.51 的傾向 S 1.59 1.34 1.49 1.16 1.52 1.37 1.50 2.07 1.83 1.29 1.98 1.79 1.58 1.99 1.83. 文 9.84 9.38 9.61 10.19 9.22 9.70 7.13 6.72 6.92 8.38 6. 臼 7.50 8.88 7.98 8.43 家庭關係 2.46

s

1.87 1.98 1.92 1.84 2.28 2.11 2.32 2.30 2.30 1.86 2.18 2.20 2.31 2.53 文 8.56 8.06 8.31 8.66 7.53 8.09 6.09 6.06 6.08 6.56 5.69 6.13 7.47 6.84 7.15 學投關係 1. 9日 S 1.52 1.69 1.60 1.60 1.74 1.75 1.86 1.52 1.68 1.90 1.35 1.70 2.06 1.85 X 9.13 8.91 9.02 9.69 9.22 9.45 8.69 8.09 8.39 9.06 7.97 8.52 9.14 8.55 8.84 社團關係 S 2.09 1.73 1.91 1.53 1.88 1.72 1.64 1.65 1.66 1.46 1.60 1.61 1.71 1.78 1.

77

X 47.84 44.34 46.09 47.53 42.91 45.221 37.94 31.的 34.80 34.84 42.72 37.76 40.24 個人適應 6.66 4.43 6.55 4.18 5.931 4.10 5.68 5.85 5.911 6.45 7.88 8.15 S 5.88 6.72 7.67 X 55.75 53.94 54.84 57.59 54.09 55.84 46.97 44.47 45.72 49.63 43.09 46.36 52.48 48.90 切 .69 社會適應 4.80 3.86 4.42 5.20 4.96 5.04 7.03 6.20 6.33 6.37 6.31 7.23 S 4.09 4.51 7.66

型:

103. 描 98.28 100.92 105.13 97.31 101.22 84.88 76.03 80.45 87.19 75.22 81.20 95.19 86.71 90.95 9.53 5.52 8.17 9.22 5.58 8. 自 6.30 10.54 9.70 7.15 10.99 11.00 12.27 13.99 13. 別 要回

(7)

國Ij、教師教導態度與學童生活適應之關係 • 105 • 要五小學見量的「自恃」分數之變異數分析 變異來聽 離均差平方和 自 由度 方 F 值 教導類型 ω 94.34 3 31.45 10.61串串 內外控(B) 19.14 1 19.14 6.46* A × B 5.02 3 1.67 0.56 誤 差 735.23 248 2.97 總 和 853.73 255 車p<.05 料p<.01 要六不同教師教導態度下回組學童「自恃」平均數之間差異的 F 值 組 !iJ1j E mu N EA 甘 HHm 山 0.14 5.61料 3.96料 6.55神 4.75紳 0.04 料p<.01 從表五和表六可知:教導類型和內外控之閉的交互作用不顯著,但不同教導類型及內外控組別之 間的差異分別達到 .01 和 .05顯著水準。內控者在自恃方面較外控者為佳。高關懷的教師易使其學童情 緒穩定,仰仗自己,不依賴別人,且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至於教師權威性的高低,對學童的自恃行 為並無決定性的影響。 要七小學見童的「個人價值;1;讀」分數之變異數分析 變異來聽 離均蓋平方和 自 由度 方 F 值 教導類型 ω 1描 .89 3 45.63 14.40紳 內外控(B) 25.63 1 25. 由 8.09料 A × B 3.26 3 1.09 0.34 誤 差 786.01

248

3.117 總 和 951.79 2臼 紳p<.OI

(8)

• 106 • 教育心理學報 要八不開教師教導蟬度下四組擊 .r個人價值..J 平均數之間聾裊的 F 值 組 ~tl E E

N

I 0.03 6. 倒轉 6.6~伊* E 7.77牌 7.5抖* E 0.00 **p<.Ol 從表七和表入觀之,教導類型和內外控傾向並未對學葷的個入價值意識形成有意義的交互作用, 但單因于組到間均有顯著的差異。內控者的個人價值意識較強,外控者則較弱。就教師教導態度而言 ,高關懷的教師所輔導的學童對自己將來的成功較有信心,且覺得自己具有超出一般人的能力,別人 也看重他;高權威的教師往往阻磚了學畫個人價值意識的發展,但尚無顯著的影響。 從表九和表十來看,教導類型和內外控傾向對學葷的個人自由意識並無交五作用,但內控組顯著 使於外控組,高關懷、低權威組最佳,高關懷、高權威組次之,均顯著使於低關懷、高權威組。由此 可知:高關懷的教師有助於學童個人自由意識的發展,但低關慎而高權威的數師對其學生嚴背而缺乏 情麓,易使學量動輒得咎,無法決定個人蔚為及自己生活的方式 b 費丸小學兒宜的「個人自由麓8J ~敵之變具擻骨折 變異來聽 離均差平方和 自由度 『方 F 值 教導類型 ω 52.16 3 17.39 5.44紳 內外控(6) 39.06 1 39.06 12. 自轉 A × B 6.47 3 2.16 0.68 誤 差 792.29 248 3.20 總 和 明,9.98 255 制p<.01 要+ 不同教師教導態度下四個學 ar個人自由窟攝J 平均數之間聾真的 F 值 組 ~tl E E N I 0.01 3.14* 一1. 98 E 3. 晶* 2.19 E 0.13 *p<.05

(9)

國,1、教師歡導態度與學童生活適應之關係 • 107 • 從表十→、表十二和表十三可知:國小學量的相屬意識同時受教師教導態度和學量內外控信念的 影響,其交互作用已達顯著水嚕。因此,必須進一步比較教導類型和內外控傾向對相屬意識的單純放 果。根攘多重比較的結果,除第→組外,其餘三組中內控者的相層意識均較外控者為強;說內控者而 言,第→、二組與第三、四組之間皆有顯著差異,前者優於後者;就外控者而言,其差異情形亦然, 但第→組與第三、四組之間的差異尤為顯著。 要十一小學兒聾的「相團賣自IJ 分散之變異數分訢 變異來觀 離均差平方和 自 由度 方 F 值 教導類型 ω 422.70 3 140.90 41. 2伊* 內外控倒 93.85 1 93.85 27.50紳 A × B 34.07 3 11.36-' ' 3.33* 誤 差 846.32 2品 3.41 白白白 F 白.~..--.“白叮戶戶戶叮叮叮 叮叮_..….-._-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向旬,“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_-.白﹒.-……﹒-一.._...…-一---_._..-.__.. 總 和 1396.94 255 *p<.05 料p<.01 要+二各組學車內撞者與外擅脅之間「祖屬意當」平均數差異的 F 值

IJ想|

I E E N 0.00 10. 時紳 10.98** 16.06牌 要+三 肉擅及外撞擊直在不同教導類型組到之間「相屬賣聲」平均數差異的 F 值

品Zhl

1 - II 1 -

m

1 - 1V II -

m

所層類型 內 0.21 6.2伊* 4.96紳 8.78輛 7.23'牢* 0.08

控~

19.82料 20.95** 9.01料 0.02 神p<.01 從衰十四和表十五來看,教導類型和內外控傾向之間的交互作用不顯著,但單因于的主要放果均 達非常顯著水準。們控者的退縮傾向較小,其適應較外控者為佳。高關懷的教師比較不致造成學量的 退縮傾向,但低關懷的教師易使其學生敏感、孤獨和自我關切。至於教師權威性的高低,對學葷的退 輔傾向,並無顯著的影響。

(10)

• 108 • 教育心理學報 安+四 小學兒宜的「過輔傾向」分數之變異數分析 變異來源 離均蓋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值 教導類型 ω 肉外控(B)

A

x

B

370.04 63.00 10.11 1∞5.88 313 晶 nL 123.35 63.00 3.37 4.06 誤 差 總 和 1449.03 255 料p<.01 30.41** 15.53牢牢 0.83 要+五不同教師教導態度下自組學宣「退描個向」平均數之間差異的 F 值 組別 II

m

N TL 甘 um 山 0.01 13.3伊* 14.02串串 16.29串串 17.08牢牢 0.15 串串p<.Ol 要+六小學兒童的「神經症狀J ~Jt之變異數分析 F 值 變異來源 離均差平方和 自 由度 方 教導類型 ω 325.30 3 108.43 的外控。3) 30.25 1 30.25 A × B 6. 品 3 2.19 誤 差 1105.10 248 4.46 '‘..---_._._-_._----平‘--.-..---置 ._.._.__.h... ‘---""‘兩-_..__..---.--.-...一一 ....一一 ...一兩R 句句...、..一. "'--一 一一一 總 和 1467.21 255 料p<.Ol 實+七 不同教師教導態度下四組學章「神經症狀」平均數之間差異的 Ffí直 24.33:牢牢 6.79*本 0.49 組 車。 E E N I 0.40 14.95牌 13.55串串 E 10.45料 9.28串串 E 0.03 料p<O.l

(11)

國小教師教導態度與學童生活適應之關係 • 109 • 從表十六和表十七可知:教學類型和內外控傾向對學量不適應的神經症狀並無交五作用,唯不同 教導類型及內控、外控組別之間的差異已達非常顯著水準。高關懷教師教導下的學童及內控者有較佳 的情緒適應,神經症狀較少;低關懷的教師,尤其是權威性較高者,易造成學量不適應的各種生理症 候。 從表十八、表十九和表三十觀之,學童在遵循社會現範方面的表現,同時受到教導類型和內外控 信念的影響,其交五作用已達顯著水車。其單純放果經多重比較接顯示;在低關懷、低權威的教師敢 導下,內控的學量比外控的學量較能尊重他人的權利,了解是非標準;就外控的學量來說,第一、二 組與第三、四組之間皆有非常顯著的差異,但內控的學童在第一組和第四組之間的差異均不顯著,其 餘均指出高關懷的教師較能使學童認識適當的社會標單而遵守之。 要+八小學兒童的「社會標準」分鐘tz變異數分析 變其來源 離均差平方和 自 由度 方 F 值 教導類型 ω 93.54 3 31.18 25. 伯特 內外控(13) 9.38 1 9. 泊 7. 72'牌 A × B 9.92 3 3.31 2.72:串 誤 羞 301.扭 248 1.22 總 和 414.18 255 *p<.05 料 p<.Ol 各組學車內控告與外控告之間「社會標準」平均敏差異的 F 值

LJ?士|

I E E lV 0.11 1.03 1.61 13.11紳 要二+ 內控及外控學賓在不同教導類型組別是間「社會標準」平均數差異的 F 值

品fl

1 - II 1 -

m

1 - lV II -

m

II - lV

m-

1V 所屬類型 內 0.51 4.37牢牢 0.97 7.8伊* 2.87* 1.

23

外 0.00 9.06林 10.64料 8.69牌 10.23神 0.06 *p<.05 料 P<.Ol

(12)

• 110 • 教育心理學報 從表二十→和表二十二來看,學葷的社會控能並不囡內外控傾向而異,但隨著不闊的教師教導態 度而有所差別。高關值的教師通常提供學童各種社會學習的嘴脅,比較有利於學畫社會技能的發展, 而低闢梭的數師平日未能給于學重克分的照廳,以致社會控能較差。 要三+-小學兒童的「社會按能」指數是變異數分訢 贊其來聽 離均蓋平方和 自由度 方 F 值 教導類型 ω 151.89 3

50.63

12.1伊* 內外控叫 7.56 1 7.56 1.81 A × B 3.84 3 1.28 0.31 誤 蓋 1037.42 248 4.18 總 和 1200.71 255 料 p<.01 要三+三不間教師教學餾度下四組學童「社會控能」平均數之間差異的 F 值 組 !iJ

tl

E E N IEE 0.13 4. 招牌 6.7阱串 5.29紳 7.1伊* 0.01 1 輛 p<.01 要三+去,小學島蜜的。 r&:社會價向 J 分數之變異數分析 變異來頓 離均差平方和 自由度 F 值 教導觀型 ω 1甜 .73 3 62.91 25.02:牌 內外控 æ> 站 .29 1 品 .29 15. 扭轉 一 A

.-

× B 7.23 3 2.41 0.96 誤 差 623.70 248 ; 2.52 總 和 857.95 255 料 P<.Ol

(13)

111 •

N

8. 扭轉 12.2伊* 0.31 國小教師量生司,態度與學Z宜生活適應之關係 要三+四 E 12.0伊*

l'

.43"'* E 到 0.33 I E E 紳 P<.OI 組 從表二十三和表二十四觀之,學葷的反社會傾向與教師教導態度及學童內外控信念有關,但兩者 的交互作用不顯著。高關懷的教師所激導的學量較無反社會傾向,有r比較正常的適應:低關懷的教師 未能給予學童充分的愛和安全感,易致情感上的不浦足,而常典人爭吵,或訴諸不正當的方式浦足自 己的需求。內控的學量較能反求諸己,約束自己的言行,放在此方面的適暉侵於外控的學量。 表二十五、表二十七和表二十九分別列出家庭關保、學校關係和社團關係三項分數的變異數分析 結果,在教導類型和內外控傾向之間皆無交互作用,但單因子組別之間的差異均達非常顯著水草。從 表二十六、表二十八和表三十可知:在家庭關保和學投關係兩方面,第→、二組與第三、四組之間皆 有非常顯著的差異;在社團關係上,第二組與第三、四組之間的差異追到閣著水準。在高關懷教師的 教導下,學量在家庭、學校、社團的生活適應和人際關係均較佳;低關懷的教師未能給于學童情感上 的充分支持,無安全的保障,更談不上積極的激勵,以致在各項關係的發展上,無法發揮社會助長的 作用。一般言之,的控者較能克己復禮,見賢思齊,並樂於蓮~tJ日社團活動,故其人際關侮的適廳較外 控者為佳。 小學兒童的「富唐聞係J~敵之聲..~折 要=+五 泊的叮叮… 4 心啥叫 BOa-… ii . 313

絢…如

前 mwmm 一… m

mmumw

一呦

ωωB 蓋…和

型控

類× 導 F 外 數內 A 誤一總 值 別 .05'牌 11. 昀牌 1.

41

F 方 均 度 由 自 離均蓋平方和 頭 來 異 變 N 10.87牌 1 1. 81'料 0.82 E 17.的精 18.描紳 E 。.02 紳 p<.01 !iJ

'J

特 p<.Ol 聖賢=+六 --TL 甘 H 帥, mmm 組

(14)

• 112 • 歡育心理學報 要二+七小學兒童的「學校聞係」分數之變異數分析 變異來源 離均主金平方和 自由度 F 值 輔料 "。月 iqu auqd 呵。 扭 91 RU 呵。而 Oa4 司 tauav 月t aaτFO 呵。 qo nudwnL 3138 一隅。 叫“一站 nO 呵。 nudno-aq 2 后 AZ 一 o a4RMAUnOEnv ∞的 21

昕一的

ωωB

差一和

型控

類×

導外…

教內 A 誤一總 料 P<.OI 要=+八 組 !iJJJ I E E 料 P<.OI 不同教師教導態度下四組學宣「學校開係J 平均數是間差異的 F 值 E E E 0.19 19.36牌 15.73** 18.50牌 14.96串串 0.01 要二+丸小學兒童的「社團閣部」封敵之變異數封析 變異來源 離均蓋平方和 自由度 方 F 值 教導類型 ω 45.69 3 15.23 5. 招牌 內外控(8) 22. 呵 1 22. 時 7.74紳 A. × B 6.50 3 2.17 0.74 誤 差 722.98 248 2.92 ...血, 可一 ...﹒-一-.-...-..._-....--_....----...-...._...‘ ...h...."...n...n...n...h..._...~...n...﹒ 總 和 797.73 街5 料 p<.OI 要三+ 不同教師教導蝕度下四組學 ar社團關保」平均數之間差異的 F 值 組 !iJJj E E N I O.的 1.45 0.91 E 4.1伊* 3.16:串 E 0.06 *P<.05 串串 P<.Ol

(15)

國小教師教導態度與學章生活適應之關係 • 113.. 表三十一和表三十二的「個人適應」分數是由自恃、個人價值意識、個人自由意識、相屬意識、 退縮傾向、神經症狀六項分數合成,代表自我層面的人格適應狀態。從表三十一觀之,教導類型和內 外控傾向對個人適應的影響,並無顯著的交五作用,但單因于所造成的組間差異已達非常顯著水準。 表三十二指出,第一、二組與第三、四組平均數之間有顯著的差異。從表四所列各組學童個人適應的 平均數來看,內控者優於外控者;高關懷教師所教導的學量之適應較佳,低關懷教師所教導的學量之 適應較差 i 至於教師權威性的高低,對學量個人適應並無決定性的影響。 要三+- 小學見宜的「個人適應J 分數是變異,處分析 變異來聽 離均蓋平方和 教導類型 ω 肉外控。3) 7自9.29 1575.10 自 由度 方 F 值 3 2513.10 80.48串串 1 1575.10 切 .44艸 3 22.49 0.72 248 31.23 A

x

B 67.48 誤 差 7744.27 總 和 16926.14 255 料 P<.01 要三+二 不間教師教導脂度下四組學宣「個人適應」平均數之間差異的 F 值 組 !iJ1j E E H Tinummu 0.26 43. 自紳 37. 的特 43.23:峙 36.80牌 。.∞ **P<.01 表三十三和表三十四的「社會適應」分數是由社會標單、社會技值、反社會傾向、家庭關保、學 校關係、社闡關係六項分數合成,代表社會層面的人格適應狀態。從表三十三觀之,學葷的社會適應 因教師教導類型及個人內外控傾向而異,但兩者的交五作用未達顯著水準。表三十四是教學類型主要 放果多重比較的結果,第→、二組與第三、四組之間的差異均達非常顯著水車。從表四所列各組學畫 社會適應的平均數來看,無論教師權威性高或低,高關懷教師所教導的學童皆優於低關懷敬師所教導 的學董;內控傾向的學董亦使於外控傾向的學量。

(16)

• 114 • 歡育 Jt\ 31. 學報 要三+三小學兒宜的「社會適應」分數之變異數分析 變異來跟 離均差平方和 自 由度 方 F 值 教導類型 ω 5自6.07 3 1862.02 “.6戶# 內外控包車 822.97 1 822.97 30.35:料 A × B 208.11 3 69.37 2.56 誤 羞 6725.16 248 27.12 總 和 13342.31 255 特 P<.Ol 要三十四 不同教師教導態度下四組學童「社會適應」平均數之間差異的 F值 組 JjJj E E lV IEE 0.39 32.71峙 的.招牌 28.28:神 35.3伊* 0.16 料 p<.Ol 表三十五和表三十六的「總適應」是由上述的個人適應、社會適應兩項合數合成的總分,代表完 整的人格適應狀態。從表三十五觀之,教導類型和內外控傾向對學量的總適應之影響,並無顯著的交 宜作用,但不同教學類型組則問及內控、外控之間的差異皆達非常顯著水準。從表四和表三十六可知 r高關懷、高權威」和「高關懷、低權威」兩種教師教導態度下的學畫之適應較佳 r低關懷、高 權威」和「低關懷、低權威j 兩種敢師教導態度下的學畫之適應較差;內控傾向的學畫之適應亦僵於 外控傾向者。因此,高關懷的教師有助於學童的生活適應及人格發展,低關懷的教師則有不利的影響 ,而教師的權威性並非學重適應良否的決定因素。 5度三+五小學見靈的「鱷適應」份數之變異數5}析 變異來聽 離均蓋平方和 自 由度 方 F 值 敢導類型 ω 26244.57 3 8748.19 124.8戶* 肉外控叫 4598. 自 1 4598.54 65.扭轉 A × B 367.70 3 122.57 1.75 誤 差 17375.13 248 70.06 總 和 48585.94 255

**p<.01

(17)

國小教師教導態度與學童生活適應之關係 • 115 • 要三+大 不同教師教導蟬度下回組學童「組適應」平均數之間差異的 F 值 組 !iJtl E 0.01 E 63.8伊* 65.的神

N

59.21牌 61. 02'牌 。 .09 IEE 料 P<.01 主、男女學宜的個人適應、社會適應、組適應與教師的關值、權威及學宜的內外控信念封數之相關分 析: 為了探討教師的教導態度及學量的內外控傾向是否足以影響國小學葷的生活適應狀態,乃以學葷 的個人適應、社會適應、總適應三項分數為標準變數,以數師的關懷、權威分數及學童的問外控分數 為預測變數,進行相關分析。男生、女生及全體學量的上述分數之間的相關係數分別陳列在表三十七 和表三十入中。表三十七對角線右上部數字為男生組的相關係數,左下部數字為女生組的相關係數。 無論男生組或女生組,個人適應、社會適應和總適應三項分數之間皆有顯著的相關,各項適應分數與 教師的關懷分數及學量的內外控分數之間的相關係數均達非常顯著水準,但與教師的權威分數之間則 為不顯著的負相關。從表三十八觀之,就全體學重而言,其各項分數之間的相關係數,大致和上述男 生、女生的情形相蝕。 表三十九為男生、女生及全體學童的個人適應、社會適應、總適應分別與教師的關懷、權威及學 量的內外控信念三項分數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的結果。就個人適應而言,三項預測變數能決定其總變其 量之百分比,男生高於女生,分別為 65.39好和56.66錯,若男女生合併計算,則為 60.87佑。就社會 適應而言,三項預測變數能決定其總變異量之百分比,女生高於男生,分別為,61. 07~苦和53.44巧,若 男女生合{jf:計算,則為 57.21 訝。就三項預測變數可決定男生、女生及全體學量的總適應之體變異量 百分比而言,均比個人適應和社會適應為寓,分別為74.10彩、 72.46%和73.25% 。 要三+七 圖小男生 (130人)和女生 (126人)的個人適應、社會適應、組適應、 內外擅信念及教師的閱價、種威分數之相關矩陣

目|個人適應|社會適應!總適應|關

懷|權

威|內外控

個人適應|\

9仰

一仰

社會適應 .61輛 .郎神 .65'紳 一 .07 .49輔 總適應 .92牌 .8伊* .75'牌 一 .08 .郎神 關 .6伊* .70料 .75料 可、巴.... ‘ -.昀旬--.‘ ~ .12 .28牌 撥 威|一 .05 一 .12 一 .10 .09 一 .ω “ 內外控 .53料 .5伊* .57牌 .招牌 一﹒ 06\\\ 對角線右上部數字屬男生組;左下部數字屬女生組。 紳 P<.01

(18)

• 116 • 教育心理學報 費三十八 國小學童 (N= 256) 的個人適應、社會適應、總適應、拘外撞信念及 教師的關懷、權威分數之相關矩陣 項

目|個人適應|社會適應|總適應|關

‘ 個人適應 .61牌 .91紳 .6戶串 一 .06 .56牌 社會適應 .伯特 .67牌 -.10 .4伊串 總 適 .7&牌 一 .09 .5伊* 關 懷 .11 .28串串 權 威| 一 .07 內 外

控|

ι. 、 九\ \ 、 串串 P<.Ol 要三+九 園小學童的個人適應、社會適應、組適應與教師的閱價、種威及學童的 肉外控信念之樓相關係歡和顯著性續建

忘竺

復相關係數 決定係數 F (R) (R2 ) 自 自 值 男 生 .8086 .6539 3

,

1前 79.35:串串 個人適應 女 生 .7527 .5666 3

,

122 53.17料 男生+女生 .7802 .6087 3

,

252 130. 的料 男 生 .7310 .自44 3

,

1泊 48.21料 社會適應 生 .7815 .6107 3

,

122 63.79串串 男生+女生 .7時4 .5721 3

,

252 112.31** 男 生 .筋。8 .7410 3

,

126 120.16牌 總適應 生 .8512 .7246 3

,

122 107.00料 男生+女生 .8559 .7325 3

,

252 230.02料 神 P<.Ol

(19)

國小教師教導態度與學童生活適應立關係 117 • 討論 一、教師的教導類型與學童的適應佇靄 國小學量的適應行為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適應是否良好係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在兒童 心目中,父母和教師是最重要的人物,言教和身教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尤以學齡階段師生之間自然 的長期接觸,經由認同和教導,最能發揮潛移默化的功能。本研究從兩項主要的層面分析敢師的教導 行為,根攘縱橫交織的原理,構成四個象限,把教師的教導類型區分為四組,進而比較四組不同教導 類型下的學童在生活適應各方面的表現。研究結果顯示:在「高關懷、高權威」和「高關懷、低權威 」教師所教導的兩組學畫之適應較佳;而在「低關懷、高權威」和「低關懷、低權威」教師所教導的 兩組學畫之適應較差。就國小學童而言,其在生活適應上最需要的是教師無徵不至的關懷、尊重及充 分的支持,至於常規要求之寬嚴或行動自由之尺度,則不在意,也無關緊要。因此,教師關懷程度的 高但對學重適應行為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而其權威性的大小並未造成學童在適應表現上的顯著差異。 二、學童的崗外擅信念輿適應行揖 影響學童內外控信念的因素很多,包括家庭社經水準、父母管敘方式、教師教導態度等。國內外 學者(淇有義,民的;黃堅厚,民的 Bryant , 1974; Lambert, 1976; Rotter, 1966) 認為內 外控信念是人格的重要變項,與其他人格特質有密切的關係。內控者與外控者之間,在某些行為特徵 上有所不同。內控者較有自信和洞察力、積極主動、獨立果斷、堅忍、上進;外控者缺乏自信和洞察 力、消極退縮、優柔寡斷、易受外力影響、常有焦慮傾向。本研究發現內控者在個人適應、社會適應 與總適應等各方面均優於外控者,與大多數學者研究結果相符合,可根接上述對照比較的人格特質加 以解釋。至於本研究所欲探討的第三個問題,臉「相屬意識」和「社會標準」外,國小學童所知覺的 數師教導態度對其生活適應的影響,並未因其內外控信念之不同而異。 三、位教師的教導態度與學宜的肉外控信念取預測學童的生活適應妝態之可能性問題 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結果顯示:教師有積極而適當的教導態度者,其學生大多生活適應良好,表現 建設性的適應行為;而教師有不適當的消極教導態度者,其學生大多生活適應欠佳,反社會行為的傾

向較大(吳武典、陳秀蓉,民67; Baird, 1973; Brophy, 1979; Keane, 1976; Vopalensky,

1982; Worrall, Worrall & Meldrum, 19間)。本研究發現國小學童的個人適應、社會適應及 總適應與教師的關懷程度及學量的內控傾向之間均有顯著的中度相關。經多元起歸分析的結果,在個 人適應方面,男生的預測控高於女生;但在社會適應方面,則女生的預測性高於男生;就總適應而言 ,男生、女生的預測性相近,幾達四分之三。因此,根據歡師的教導態度預測學葷的適應行為之時, 須以關懷層面為主,尚須參照學童的內外控信念,顧及性別和其他有關的因素,以提高其正確可靠 性。 吾吾考丈獻 吳武典、陳秀蓉〈民67年〉 教師領導行為與學生的期待、學業成就及生活適應。師大教育心理學報, 11期, 87""104頁。 棋有義(民66年〉 園中學生內外制鐘與適應問題的關係。師大教育心理學報 '10期, 107"""'122頁。 徐梅熙(民65年〉 小學人格測驗的緝製。中國測驗學會湖數年刊, 23輯, 71"""'77頁。 郭生玉〈民69年〉 教師期華與教師行為及學生學習行為關係之分析。師大教育心理學報,第 13期, 133"""'152頁。

(20)

• 118 • 教育心理學報 黃堅厚〈民68年〉 國小及園中學生內外控信念之研究。師大教育It\理學軸 .12期. 1 ...14頁。 露露景?這話藹可歌輸車指導論1萬r*~單:儲存學社γ一一元主士早二三

..

~_~Äo";i 長互為字?問:在師罵法兵車主持在為王民係吧?屆主鶴的範玄學教育研究鵬主哥王: 戶呵--~戶串串~司主告~~一中叮叮~-~月有 叫‘1,;" 恥 之 ,吋 t遺書記述 簡茂發(民67年〉一父母教養態度與小學兒量生活適應。師大教育,心理學報 .11 期 .63...86頁。

Ausubel, D P.叮 Novak, J.口, & Hanesian,且 (1978) Educational þ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2nd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Ausubel, D P., Sullivan, E.

V

, & Ives, S. W (1980) Theory and ρ rodlems of child

eE~~dezyefopmtftt.(3rd ed.):New York:Crune&SMattor1.

SZird, L L <1973> Teaching styles:An

exploratory 圳dy

of dimensions and

聶醬缸.~!.""一 effects. Journal

01

Educational Psychology,~64,~15-21.

Biehler, R. F. (1974) Psychology aþρ lied to teaching. (2nd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Braun. C. (1976) Teacher expectation: SociopsychologicaI dynamic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

46

,

185-214.

Brophy

,

J.

E. (1979) Teacher behavior and its effec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71

,

733-750.

Bryant, R K. (1974) Locus of controI related to teacher-chiId interperceptual experiences. Child Develoþment, 錯, 157-164.

Clausen, J. A. (1968) Perspectives on childhood socialization. In J. A. Clausen (Ed.), Socialization and society. Boston: Little Brown.

Finch, F. F.,et al. (1976) Managing for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New York:

McGraw-HilI.

GIideweIl, J. C, Kantor, M. c., Smith, L. M., & Stringer, L. A. (1966) Socialization

and =sociaI 士structure in the 二cIassroom. In M L. Hoffman & L. M Hoffman (Eds.), Review of child develoρ mental research (Vol. 2).

New York: RusselI Sage Foundation.

Hoyle, E. (1969) : The role

01

the : teacher. London: RHP.

Keane, F.

J.

(1976) The relationship of sex, teacher leadership style, teacher Ieader behavior in teacher student interaction. Dissertation Abstracls

International

,

37 (3-A)

,

1497.

Kohlberg, L. (1969) Stage and sequence: The cognitive-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socialization. In

n Godlin (Ed.)

, Handbook

01

socialization. Chicago: Rand McNaIly.

Kraft, A. (1975) The living classroom: Putting humanistic education into þractice. New York: Harper & Row.

Lambert, M J.. Dejulio, S. 皂, & Cole, A. M (1976) Internality vs externality

and personal adjustment: A factor analytic study. Psychological

Reports

,

39

,

920-922.

Ro的sen叫1

and ρUjμ/Jils' intellectual develojρ/Jm仿ne1叫zt. New York: Ho1t Rinehart and Winston.

(21)

國小教師教導態度與學童生活適應之關係 • 119

Rotter, 1. B. (1966) 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 Psychological Monograph, 帥, No. 1.

Ryan. K., & PhiIIips, D H. (1982)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In H. E. Mitzel, et al.

(Eds.), Encycloρedia 01 educational research. (5th ed.) New York: Free Press.

Shavelson, R., & Dempsey, N (1976) G.eneraIizabiIity of measures of teacher behavior. Review 01 Educational Research

,

46

,

553-613.

SiIberman, M. L. (1969) Behavioral expression of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01 Educational Psychology, 帥,

402-407.

Stake,

J.

E., & Katz,

J.

F. (1982) Teacher-qupiI relationship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cIassroom: Teacher-gender and pupiI-gender difference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

19

,

465-471.

Strain, P. 缸, et al. (1983) NaturaIistic assessment of chiIdren's compIiance to

teachers' requests and consequences for compIiance. Journal 01

Applied Behavior Analys心, 16

,.

243-249.

Vopalensky,

J.

(1982)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 personaIity on the formation of pupiI personaIity.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3, 57-62.

White, R., & Lippi肘, R. (1968) Leader behavior and member reaction in three "social cIimates". In D Cartwright & A. Zander (Eds.), Group- φ namics:

Research and theory

.

New York: Harper & Row.

Worrall,已, Worrall,斑, & Meldrum, C. (1983) The consequences of teacher

(22)

• 120 • 教育心理學報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84, 17,的一120.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China.

tHE EFFECT OF TEACHER LEADERSHIP STYLE ON

ADJUST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MAW-FA CHIEN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ceived teacher's instructional attitudes

,

children's locus of control

,

and their adjustment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Two hundred and fifty-six

sixth graders from one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pei City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The Teacher's Instructional Leadersh鈔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 the

Revised Form 01 Nowichi-Strickland Locus 01 Control for Children, and the

Chinese Revision 01 California Test of Personality were administered to the

subjects in regular classroom settings. The obtained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treated by analysis of variance, Scheff是 method of multiple comparisons.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technique.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 consideration dimension of teacher's instructional behavior had more effect than its authority dimension on the personal and social adjustm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2. School children of warm-restrictive and warm-permissive teachers were better than children of hostile-authoritarian and hostile-neglectful teach-ers in their pteach-ersonal and social adjustments.

3. The personal and social adjustments of internallocus-of-control students were beUer than those of external locus-of-control students.

4. All measures of teacher's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and student's locus of control together significantly accounted for 5396 to 7496 of variances in the personal and social adjustm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依據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1070199256 號,辦理國小全英語教學之教師專業成長工作

依據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1070199256 號,辦理國小全英語教學之教師專業成長工作

•In a stable structure the total strength of the bonds reaching an anion from all surrounding cations should be equal to the charge of the anion.. Pauling’ s rule-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ii) “The dismissal of any teacher who is employed in the school – (a) to occupy a teacher post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ff provided for in the code of aid for primary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John studies hard and in 1911 he left the city of Melbourne and went to work in South Australia for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The church wanted to help the sheep farmer s who

The case where all the ρ s are equal to identity shows that this is not true in general (in this case the irreducible representations are lines, and we have an infinity of w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