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培育國際移動力之世界公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培育國際移動力之世界公民"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培育國際移動力之世界公民

黃芳芷

*

校長

江函芸 教師

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

壹、前言

臺灣學童有無限潛力,學校應是替他們擴展視野、提供機會的角色。這批「

90

後」 的學生未來合作的對象,不一定會說中文;他們要競爭的對手,也不只在島內。隨著資 訊科技進步,世界變遷的腳步越來越快,全球化已經不是選擇,而是事實。

21

世紀之地 球村概念興起,國與國之間透過正式組織或非營利組織的合縱連橫,在競爭與合作之 間,擺盪平衡!因此,今日學校不能再僅僅以傳道為主要教學方式,而要能夠培育新世 代學子具備「溝通力」、「適應力」、「專業力」及「實踐力」,以培養全球移動力,才是 國際教育的趨勢(教育部,

2016

)。 教育部於

2011

4

月公布「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揭示臺灣推動中小學國際教 育之決心。其主要策略為兼顧國際教育深度與廣度,以「執行四軌」做為各校深度推動 的方針,包含:課程發展與教學、教師專業成長、國際交流與學校國際化。同時以國際 知能及地理區域增廣作為廣度擴張的面向,期望依此提升臺灣青年學子的全球責任感 (

global responsibility

)與全球競爭力(

global competitiveness

)。此白皮書以

2011

2021

年為推動之黃金

10

年,至今已過

5

個年頭。在此期間,教育部提供中小學「學校本位

國際教育計畫」(

School-base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oject, SIEP

)申請的機會。藉由此 計畫,國際教育的種子散播於各個城市及鄉鎮中小學,並如雨後春筍般,使下一代的臺

灣學子於國際視野中成長茁壯。適值

2016

年的英國脫離歐盟以及美國總統大選,對許

多國家產生衝擊,也造成反全球化效應席捲全世界。因此在國際教育推行中,各校如何

(2)

以積極謹慎的角度,拓展年輕學子的視野及思維,並且展現在地行動,是教育現場的教 師責無旁貸的使命!

筆者們所任職的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中學,位於新竹科學園區,校內的雙語部通 過美國西部校院協會(

Western 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Colleges, WASC

)認可制校務 評鑑。此認證目的在評鑑學校整體的運作能力及教育效度,其評鑑精神亦成為本校雙語 部長年辦學之方向。雙語部以學生學習素養為主軸,形塑辦學願景,並以之架構課程地 圖(

Curriculum Map

)。教師依據課程地圖實施教學歷程後,再以學生多元學習成效作為 課程評鑑依據。這整個教育實施過程與今日教育部推動十二年國教以核心素養為主之作 法不謀而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的主軸為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 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 培養自發、互動、共好的終身學習者。

2016

年,本校高中部以優質化建構

107

課綱所推 動之多元選修;國中部及國小部進行「十二年國教課程前導學校計畫」,發展校本特色 彈性課程;雙語部亦進行自我評鑑報告書(

Self-Study Report

)之撰寫,及針對校務弱項 凝聚共識後,產出了行動計畫(

Action Plan

),預備迎接

2017

3

月進行之每六年一次 的

WASC

校務評鑑。全校在共同戮力於課程發展與課程評鑑的氛圍下,將國際教育融 入各科領域與活動中,彰顯出本校地理環境、家長期望、學生背景與數位教育的特色。 「培育具國際移動力之思辨世界公民」因而成為本校各部門辦學的共同願景。不分教學 語言為中文或英語;不分學生國籍為臺灣或境外,國際教育的脈絡在竹科實中開展,呈 現出中西合璧、全球思維在地行動的樣貌!

貳、國外培育學生能力的政策

一、美國

美國教育部訂定之

2012

2016

年國際教育政策,目的在提升全美學生全球能力、 汲取他國經驗,提升美國聯邦、州及地方教育政策與實務,創造美國及海外教育的卓越 與創新、積極教育外交、研究、監督及持續改善國際教育政策與活動,強調美國教育須 符合全球化的需求與趨勢(梁琍玲,

2015

)。 其中針對

21

世紀的世界公民,具體指出應具有下列四種重要的能力:

(一)探索世界(investigate the world)

學生應可以確認議題,提出問題及說明重要性,並可以使用外語、資源與媒體蒐集 相關證據,透過整合分析再作具體回應,最後發展出令人信服、可辯證的結論。

(3)

(二)觀點辨識(

recognize perspectives

可以確認並解釋自己的立場、驗證別人的觀點,從中了解可能影響的因素。能說明 文化衝擊的交互影響,闡明知識、科技和資源上的差異是如何影響彼此生活文化和觀點。

(三)溝通想法(

communicate ideas

從不同觀點之聽者的角度思考影響溝通的因素,知道從科技或媒體中選擇有效的方 法,在多元的人際之間做有效的溝通。在互相依存的世界中,可以反映出溝通能力是如 何影響人與人的合作與互相理解的。

(四)採取行動(

take action

為了改善當前情況,主動創造個人或合作的機會。可以透過當前的證據和潛在的影 響因素,來評估選項以及有計畫的行動。並且,不管是個人的或合作式的行動,透過有 創意且具道德觀的作法,評估行動以後的影響,在改進的項目上有所貢獻。

二、英國

英國「將世界融入國際級教育」之國際教育政策(

Developing the global dimension in

the school curriculum, 2005

),包含為孩子、青年人及成人在全球社會生活及全球經濟工 作做好準備,與國際夥伴交流合作以實現彼此的目標,增進教育暨訓練部門與大學研究 在對外貿易和對內投資上的貢獻等三個目標,並提出包含從學齡前到十六歲以後的五個 學習階段的學校課程,應結合八個關鍵指標,發展學生國際觀:

(一)全球公民素養(

Global citizenship

獲得成為一個有活力、有見地且有責任感的全球公民所需具備的知識與技能。

(二)尊重多元(

Diversity

展現對於不同的人性的尊重與了解。

(三)人權(

Human rights

了解人權內容,包含聯合國兒童權利協定(

UN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

(四)相互依存(

Interdependence

了解在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包含:人、地域、經濟及環境,如何密切的對全球產 生影響。

(五)解決衝突(

Conflict resolution

了解衝突的本質,這些衝突是如何對人類發展造成影響,以及解決他們的必要性, 希望可以透過溝通與協調,得到促進和諧的解決之道。

(4)

(六)社會正義(

Social Justice

瞭解社會正義是永續發展和促進人類福祉的重要因素,包含過去的不正義如何對現 在的本土與全球政策訂定造成影響,以及如何可以形成更正義的世界。

(七)價值與認知(

Values and perceptions

對於全球性議題提出關鍵性的評價,並瞭解即尊重人們形成價值觀的來源,深深影 響人的行為與決定,透過各種議題建立兒童及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

(八)永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瞭解如何可以在不影響下一代或地球造成傷害的前提下,維持以及提高生活品質。

三、歐盟

歐盟國家就是個對於多元環境展現尊重與包容的典範。各同盟國在種族、語言、社 會文化、經濟條件不同的背景下,可以透過共識達成協議,並在協議之下又各自保有特 色。歐盟國家對於國際化教育的策略,可由歐洲議會文化教育委員會

2015

年發表的研

究報告(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窺知。這份報告全面檢視全球及歐洲高 等教育國際化的趨勢,以及各國大學的相關策略,並探討國際化的定義及未來發展方

向。其中值得關注的是,部分國家的國際化策略將在地國際化(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

)納為目標之一。

四、紐西蘭

紐西蘭所提出的國際教育議案:

2007

2012

年策略(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genda: A strategy for 2007-2012

)屬綜合性政策。希望經由國際教育達到:學生具備 面對世界相互連結的能力、國際學生可獲得豐富的教育與生活經驗、教育機構能強化

學術與財務能力、紐西蘭可獲得更多經濟與社會利益等這四大目標(洪雯柔,

2012

)。

對於培育中小學學生國際素養,則在

2010

年起實施的課程綱要(

The New Zealand

Curriculum

)中將全球化納入各科議題,希望學生是具有:

(一)思考力(

Thinking

對所有事物的好奇心,可以驅動學生具有創造、批判性、統整所有訊息、經驗和意 見的能力,並將之應用於理解、決策和建構知識,學生成為有思考能力的人,會尋找與 解決遇到的問題。

(二)使用語言、符號和文字(

Using language, symbols, and texts

(5)

(三)自我管理(

managing self

能透過建立和執行自我目標,變得可靠靈活、積極進取以及足智多謀。

(四)與他人聯結(

relating to others

與各式各樣的人相處溝通,在過程中學習到自己的言行舉止,如何對其他人造成影 響。培養傾聽的能力,了解不同觀點以及互相分享意見。

(五)參與及貢獻(

participating and contributing

積極參與各種組織,可以是地方的、國家的,甚至全球性的。經由在組織中的角色, 了解權力平衡、培養責任感,為別人創造機會,以建構永續的社會文化和經濟環境。

五、澳洲

澳洲於

2016

年發布三項關於國際教育的重要策略,分別為「

2025

國際教育全國策 略」、「澳洲全球校友策略」以及「澳洲國際教育

2025

發展藍圖」,從創新政策、校友網 絡和市場開拓三個面向全面推動整合國際教育產業、建立全球合作夥伴關係(教育部電 子報,

2016

)。對於中小學教育,

2002

年編制完成「全球視野:澳洲學校全球教育架構」

Global Perspectives: A framework for global education in Australia schools

)手冊,提出學 生須朝五大學習重點發展:

(一)互賴性與全球化(

Interdependence and globalization

瞭解複雜的社會,瞭解人與人之間在經濟和社會連結,與相互的影響。

(二)一致性與文化差異(

Identity and cultural diversity

瞭解自己與他人的文化,對他人文化抱持開放的心胸。

(三)社會正義與人權(

Social justice and human rights

瞭解不公平和歧視的衝擊、瞭解捍衛個人權利的重要性、瞭解尊重他人權利的重要 性。

(四)建立和平與弭平衝突(

Peace building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瞭解建立、維持積極與信任關係的重要性、瞭解避免和弭平衝突的方法。

(五)永續的未來(

Sustainable futures

瞭解如何在滿足我們目前的需求時,也同時避免減低環境品質或降低後代生存能 力。

(6)

由上述各國所推行國際教育政策可見溝通力的重要,如:溝通想法(美國)、解決 衝突(英國),各國間的協議與共識(歐盟),使用語言、符號和文字、與他人連結(紐 西蘭)等;而觀點辨識(美國),尊重多元、相互依存(英國),參與與貢獻(紐西蘭)、 互賴與全球化、一致性與文化差異(澳洲)等,皆是建構全球視野與責任感的能力。雖 各國政策推行因國情與文化的考量而不同,但藉由課程發展,欲培育學生全球化、國際 化所需具備的核心素養,卻是大同小異!

參、結合

二年國教之核心素養,形塑校本特色課程

教育部於 2012 年 11 月發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揭開臺灣教育 史上嶄新的一頁。總綱以「核心素養」做為十二年國教課程發展的主軸,強調培養以人 為本的「終身學習者」,並與「自發、互動、共好」的基本理念相連結,提出「自主行 動」、「溝通互動」及「社會參與」等三大面向。因此以「核心素養」為課程發展之主軸, 其重點在於「素養導向教學」,同時藉由校本特色課程的開設,彰顯各校不同的光彩。 以本校為例,新竹科學園區之產業全球化、家長背景為科技移動人才者居多,加以雙語 部之國際課程實施,「培育國際移動力之世界公民」的理念於焉生根於全校文化,成為 學生圖像,亦即本校辦學願景。再細分各個教學部門之課程實施,國小部以國際交流之 課程開設,藉學生出國實地訪問,根植國際教育種子,培育國家認同與國際素養之中小 學國際教育能力。國中部進入知識殿堂,以英文小說閱讀,培育閱讀素養之外,加深文 化了解與剖析。除尊重與欣賞世界不同文化價值,並具備跨文化的反思能力。高中階段 則以思辨世界公民為目標,培育全球競合力與全球責任感為主。除進行模擬聯合國會 議,關注國際議題與學習國際會議辯論方法之外,同時透過珊瑚礁大使或跨國視訊計 畫,開展學生全球思維並進行在地行動。另外,雙語部開設18 門美國大學先修課,辦 理或參與各樣學生或教師之國際會議,更讓本校師生觸角遍及於國內外的國際議題與教 育場域。 十二年國教抽象的核心素養,可以導引課程規劃、教學設計及教材發展。惟如何定 位校本學生理想圖像,落實到課堂運作,需透過學校行政同仁及教師持續不斷的理解、 對話;並且在課程實施之後,尚需檢視其成效,進行省思及修訂,方能培育學生「真正 的核心素養」。於此教育改革之際,本校遂依此為軸,在進行全校各部門課程重整與發 展的同時,推動國際教育之「課程發展與教學」、「教師專業成長」、「國際交流」、「學校 國際化」執行四軌,同時激盪出「以培育學生成為具有國際移動力的思辨世界公民」為 辦學願景,引導學生從臺灣航向世界。

(7)

肆、竹科實中推動國際教育現況

在全球化腳步如此快速之今日,教育應培育學生具備帶著走的能力,使其在面對劇 烈改變時,能夠創新及應變,溝通力、適應力、行動力則是核心素養。而培育具有思辨 的世界公民,更是我們在見識各項非理性的公民運動之後,深覺教育場域中責無旁貸的 使命。因此「培育國際移動力之思辨世界公民」就成了竹科實中的 DNA。 竹科實中有好的條件完備此任務,並提供學生不同的學習機會。因為我們位於臺灣 全球化腳步最快的地點─新竹科學園區,學校整體分為五個部門,分別為幼兒園、國 小部、國中部、高中部及雙語部(Gr.1~12),十四年一貫、縱橫四個學程,是完整的教 育環境。我們擁有一校多元背景的學生、一群願意支持學校願景的家長、一支有國際觀 的行政團隊,以及一群願意為學生而努力的教師們,這些都是成就本校配合十二年國教 及推動國際教育的利因。 本校目標在培育「具國際移動力的思辨世界公民」,其中所謂的「國際移動力」與 教育部「提升青年學生全球移動力計畫」重點策略之培養學生具備的三種能力相同。本 校略作修訂如下: 第一種能力:溝通力─英語為第一外語、第二外語展現優勢、數位學習(讓學生 具備語言及科技溝通力)。 第二種能力:適應力─文化共融、全球責任感(讓學生具備國際視野)。 第三種能力:行動力─在地行動、全球思維(讓學生具備跨領域行動力及參與國 際志工)。 本校推動國際教育係主動將其融入課程,而非以申請教育部補助之 SIEP 為主。以 下依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之執行四軌,簡介本校推行現況:

一、課程發展與教學

(一)辦理中小學國際議題及國際教育融入課程

1. 「珊瑚礁大使計畫」 (1) 自2014 年起,本校積極與屏東縣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及國內潮州高中等 6 校 聯合推廣海洋生態保育教育,課程主軸為「國際珊瑚礁生態保育」。參與老師 為本校高中部揭維邦老師及雙語部林燕靖老師,合作指導教授為國立海生館樊 同雲主任。參與學生為高一所有生物課學生及高二生物選修學生,以及雙語部 九年級所有生物課學生與美國大學先修課(AP Biology)的學生。此計畫分為 三大部分,分別是課程發展與教學、服務學習及國際交流。

(8)

(2) 課程發展與教學之內容為國際海洋生態保育、國內鼻頭角和墾丁珊瑚礁潛水調 查研究、國際交流深入了解美國加州海洋藻礁生態比較,由近而遠擴展地理區 域的廣度。 (3) 服務學習則藉由舉辦導覽員訓練、志工訓練、潛水生態調查及講座等活動,進 行珊瑚礁保育推廣合作學習。其活動由近至遠區分如下: a. 校內海洋生態保育推廣: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五部學生及教師環境教 育研習及導覽。 b. 配合教育部海洋政策白皮書及新竹市推動海洋教育實施計畫,提供新竹市中 小學「珊瑚礁生態教育網路資源分享及實地珊瑚礁生態缸導覽解說」。 c. 珊瑚礁大使計畫夥伴學校(含潮州高中、恆春工商、車城國中、恆春國中、 恆春國小及墾丁國小)及其他國內外中小學珊瑚礁保育課程網路服務。 d. 於寒暑假赴國立海生館之導覽員解說志工服務。 (4) 國際交流: a. 2015 年師生利用寒假赴美國加州高科技中學進行交流與宣導、參觀 Birch 水族館、執行「關懷生命─地球秀秀」計畫,增加潮間帶課程及赴國立海 生館參觀水族館後場養殖與照顧。 b. 2016 年「悠遊藍海─珊瑚礁大使」國際教育計畫,珊瑚礁大使於寒假期 間前往美國夏威夷進行交流,參訪兩所高中外,也參觀夏威夷海洋生物機構 (HIMB)及 Waikiki 水族館、動物園等機構,加強對海洋生物及珊瑚礁的 接觸與認識。目前已培訓約 50 名珊瑚礁大使,持續關注海洋相關議題。 (5) 本校此國際教育計畫受邀於教育部 2015 國際教育之「課程與教學」進行方案 發表。 2. 模擬聯合國計畫:

(1) 本校為臺灣將模擬聯合國(Model United Nations, MUN)會議引進高中之創始 學校。這裡有個小故事:十餘年前,當全國瀰漫著「以臺灣名義加入聯合國」 是否適合公投而爭論不休的年代,竹科實中雙語部的教師則在思考如何引領學 生擺脫數字週刊的八卦新聞,超越各大媒體僅僅關注臺灣島內政治風暴的狹小 觀點?如何擴展學生國際視野?如何培育具全球責任感及競合力?以及如何 準備好我們的下一代有機會昂首闊步於國際組織?因此,2004 年10 月底竹科 實中邀集新竹女中、臺南一中、臺南女中以及臺灣島內許多外僑學校,開辦了 第一場以英語辯論的全國高中模擬聯合國會議。第一屆新竹模擬聯合國會議 HsinMUN 於焉誕生。

(9)

(2)

此活動充分結合了學校英文科、社會科及綜合領域等課程。參與者透過模擬各 國外交官的角色,依照現實國際狀況,針對多項國際性議題發表意見,並透過 演說、討論、辯論、遊說的方式,整合各國意見。經由簡化的聯合國議事規則, 撰寫會議決議文草案,透過實踐民主機制的投票,通過「聯合國」的最終決議。

(3)

學生透過會議,能夠瞭解多邊外交操作的藝術,聯合國決策的流程,同時也能 促進世界各地學生的交流。在增進國際素養及競合力的同時,培育下一代之外 交人才。

(4)

學生針對年度主題蒐集代表國資料,進行議程主持和答辯的練習,最後藉由培 訓與甄選,得以主持模聯會議,並於議會中深入地辯析與研討。

(5)

為開拓學生國際視野,每年的新竹模擬聯合國會議

HsinMUN

皆邀請具「成就 不可能任務」之特質的來賓擔任大會演說者。以

2015

年為例,無國界醫生組 織香港分會會長蒞臨演講,以親身經歷描述在非洲的無國際界醫生面臨的困 難、人道救援與戰爭的衝突、生命的尊嚴與生存的矛盾。

2016

年邀請美國的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主席

Mr. Guy Djoken

蒞臨演講。述說他的生命故事:

一個來自非洲中西部喀麥隆共和國的異議份子,如何於

22

歲被自己的祖國驅 逐出境後,尋求美國政治庇護。在異鄉自力更生,終於出人頭地,並將自己餘 生定位為培育更多國際視野兼具全球責任感的下一代。那一夜,我們的學生 了解人的潛力及責任(

Everything is possible

)。

(6)

經過

12

年,本校辦理之高中模擬聯合國會議規模已達來自

25

個包含國內外各 高中與外僑學校,約

450

名高中生出席,共組至少

12

個委員會。此次會議以反 全球化為主軸,討論英國脫離歐盟以及美國總統大選的可能衝擊。詳細內容 記載於第十二屆新竹模擬聯合國會議

HsinMUN

網站:

http://www.hsinmunxii.

org/

(7) 2016

11

月本校辦理之新竹模擬聯合國會議

HsinMUN

通過模擬聯合國海牙 總部之加盟認證,正式成為全球性模擬聯合國之國際會議。詳見模擬聯合國海 牙總部之網站:

http://www.thimun.org/index.php/conferences/affiliation-programme

/affiliated-conferences

(10)

(二)研發並辦理中小學國際交流數位教學模式(ICT)

1. 國小部與泰國中華國際學校進行跨國視訊 (1) 2013 年 5~6 月,本校國小部四年級利用每週 2 堂課,與泰國中華國際學校進 行 5 週的交流。 (2) 以英文課為主軸,人手一臺 iPad 參與討論,每週進行一次的網路視訊交流。 (3) 內容涵蓋自我介紹、官方語言及方言的學習、教育體制認識、家鄉文化特色等。 2. 國小部與胡志明市臺灣學校(國小年段)進行網路視訊交流 (1) 2016 年與越南胡志明市臺灣學校(國小年段)進行 6 週,每週 2 堂課的網路 視訊交流。課程內容融合英文、資訊、社會等科目,期望藉此對越南及其文化 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2) 2016 年 12/12-12/16 國小部 24 位六年級學生與隨團 6 位「實小新聞臺」小記 者,在校長、三位組長與五位家長的陪同下,完成越南胡志明市的「新南向之 旅」。 3. 本校雙語部於 105 年起進行「跨國視訊學習與交流計畫」,目前與克羅埃西亞的 中學進行跨國視訊,主題為綠能在臺灣。

(三)辦理開設外語課程及文化課程相關活動

1. 本校高中部及國中部開設第二外語課程,包含:國二選修日語、高一法語必修、 高二法語選修。2014 年增設德語特色課程,除增進學生對德國文化的深度體認 並強化第二外語的國際體驗。 2. 本校高一及高二年段的特色選修與雙語部的選修時段(包含:美國大學先修課) 對開課程,提供兩個教學部不同背景的學生能互相選課,也增加不同族群學生的 互動機會。

(四)其他

1. 雙語部高中生參加國際性組織 Global Issues Network(GIN),組成社團,協助鄰 近社區之外籍配偶,學習中文、認識臺灣文化,藉以幫助他們融入社區生活,縮 短他們與臺灣文化之差異。

2. 雙語部高中生之 GIN 社團,試圖以在地化角度,解決全球性存在之外籍配偶問 題,正符合 GIN 的「全球思維、在地行動」宗旨。

(11)

二、國際交流

(一)外國學校、師生來訪活動暨中小學生訪問研習

1. 本校與外國學校師生進行科學專題之發表、文化交流、共同分組及課程參與等活 動。並接待美國、泰國、日本、緬甸等教育參訪團體到校交流,安排外賓入班觀 課,實際體驗學校課程規劃,討論雙方未來互相合作之可能性。 2. 2016 年秋季,本校高中部之科學班與數理資優班兩班學生出訪日本千葉縣船橋 高中,以專題發表作為互訪基礎,並進行文化交流。2017年3月,日本千葉縣船 橋高中則回訪本校,入班共同學習,參與討論與發表。

(二)本國學校、師生出訪活動

1. 本校高中部及雙語部高中生一起藉由「珊瑚礁大使計劃」,赴美進行校際合作計 劃,宣導珊瑚礁保育,以及學術研究交流。 2. 國小部學生則徵選 30 位學生,與 3 名教師於今年 12 月共同出訪越南胡志明市。

(三)參與國際會議或競賽

1. 參與新加坡國際模擬聯合國會議(THIMUN Singapore) (1) 自 2001 年起,本校每年由雙語部教師帶領約 25 位學生參與新加坡國際模擬聯 合國會議 THIMUN Singapore。 (2) 國際模擬聯合國總部位於荷蘭海牙(THIMUN Office),新加坡模擬聯合國則 為該機構在亞洲舉辦的會議。 (3) 透過亞洲精英的匯聚,本校莘莘學子能夠對不同全球議題展開深入研究調查、 撰寫官方文件,並透過溝通協商解決衝突,從而獲得難能可貴的批判能力、學 會尊重多元文化、感受全球公民責任,更進一步在國際舞臺上發光發熱。 2. 參與國際競賽 (1) 學生在國際競賽方面表現傑出,屢獲佳績。2014 年至 2016 年間於各種國際賽 中奪得 8 金 5 銀 7 銅的成績。 (2) 參賽種類為國際資訊奧林匹亞競賽、印尼國際小學數學及科學奧匹競賽、荷蘭 國際環境及永續發展競賽、亞塞拜然 INEPO 國際科學競賽、亞洲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亞太數學奧林匹亞競賽、國際學生軟體競賽(ISSC)、國際小學數學 及自然科學奧林匹亞競賽(IMSO)等。

(12)

(3) 2016

年國際競賽成績亮眼,國中部及高中部學生分別榮獲下列殊榮:

a.

國際地理奧林匹亞銀牌。

b.

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銀牌。

c.

國際資訊奧林匹亞比賽金牌。

d.

國際物理奧林匹亞競賽勇奪金牌。

e.

國際青年學生物理辯論競賽(

IYPT

)金牌。

f.

荷蘭國際環境及永續發展競賽,以「利用三階段迴歸修正法修正建築物場址 效應對地震預警之影響」為題,奪下大會金牌獎。

(四)其他

2015

年應新竹市政府教育處之邀,承辦新竹市第一場青少年全英語論壇活動。邀請

南非索威托青少年非營利組織(

Soweto Kliptown Youth, SKY

)、臺北道明學校及新竹市

各國中師生參與。論壇中,

SKY

創辦人

Bob Nameng

以「自我成長」為主題發表演說,

新竹市各國中學生代表則以「

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

」進行主題發表,兩地學生並

分組進行小組文化交流討論,分享兩國文化及生活上的異同。

三、學校國際化

(一)校園國際化

1.

本校網頁有中英文版本,並且備有中英文宣傳文宣及宣傳影片。

2.

校內教室、專科教室及公共區域皆有中英文標誌。

(二)人力國際化

1.

本校以教師兼任國際教育執行秘書方式,設置專門辦理國際教育事務之單位。

2.

校內國小部、中學部及雙語部皆派出行政人力,共同成立校內國際教育執行團隊。

(三)行政國際化

1.

因應本校有許多外籍師生,故行政及教學皆有雙語表單可供使用。因本校常有外 籍師生教育團體參訪,故一般行政人員皆有基本國際事務行政能力。

2.

雙語部輔導室除本國籍行政教師之外,並有外籍教師協助。

3.

本校將於

106

4

月接待

Cupertino

地區來訪師生一週,將建置接待家庭資料庫並 辦理培訓。

(13)

(四)學習國際化

1. 科技支援

(1)

因應網際網路及科技化的時代,為使教學方便,於校內設定密碼控管的全區

wifi

,並配置行動

iPad cart

或是

Chrome Book Cart

協助教學。教師依據教學需

求於各班教室使用行動載具,每位學生可以即時看見教師呈現的電腦畫面,使 每間教室皆可成為電腦教室。

(2)

本校於

2016

6

月經

google

認證,正式成為

google perference school

。 2. 外語課程 除雙語部K到

12

年級有完整的雙語教學環境;國小部、國中部皆有英語外 師協同教學,提供學生加強英語實用能力;高中部則推動第二外語,學生於畢 業前皆需完成一份專題研究,教師於教學期間給予協助,也趁機鼓勵學生參與 各項國內外專題競賽。 3. 國際議題 本校歷年辦理

MUN

模擬聯合國活動,選擇當年度受關注的全球性議題為主 例如:水資源、難民、女性/女權等,以及參與

UNICEF

國際兒童基金會募款計 畫、國際珍古德協會根與芽計畫等,透過多元活動,使學生於生活中自然展現 同理心,拓展國際觀。

(五)課程國際化

各部教師藉教學研究會,討論校本國際課程內容,及跨領域課程編撰。各相關課程 以

SIEP

計畫為軸,規劃完整而通盤的校本國際課程。

(六)建立國際夥伴關係

1.

學校參訪:自

2014

年迄今已有日本船橋高校、福島高校、大分舞鶴高校、新加 坡立化中學、泰國教育參訪團、日本德島縣教育委員會、

IMSO 2015

與會代表、 多倫多大學教育參訪團、日本福島會津學鳳高校、日本德島脇町高校、福島高校、 緬甸校育參訪團等蒞校參訪。

2. 105

年本校國小部六年級學生約

180

人與越南胡志明市臺灣學校(國小年段)學 生,透過

6

12

堂的視訊交流課程,加深對彼此語言、文化的熟悉度。

四、教師專業成長發展

本校為普及國際教育之推行,自

2013

年起組成臺灣教育聯盟(

Taiwan Educators

Association, TEA

)邀請國外知名學者至本校進行教育論壇。議題包括:以學生為中心的

(14)

翻轉教室、雲端學習、有效教學及課程評鑑、二十一世紀創新課程設計等。自 2014 年 起,校內每年皆舉辦國際教育初階研習,以及 2015 年起舉辦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知 能研習、國際教育 SIEP 計畫撰寫研習。目前已有 50%教師獲得初階研習證書,並有一 名教師取得國際教育進階研習證明。除上述國內研習,本校也持續派員參加東亞學校委 員會(East Asia Regional Council of Schools, EARCOS)會議研習,提高行政團隊領導力, 更透過此會議連結亞洲區國際學校的資源,將他校作法作為本校參考,也增進合作機會。

伍、執行過程之挑戰與克服策略

2011 年教育部起步推動國際教育,希望借鏡本校經驗,協助國際教育四軌之執行。 筆者有幸擔任教育部國際教育指導委員會、教育部 SIEP 評審委員及教育部國際教育之 人才庫成員。在校內推動之初,先將校長室原本協助行政之秘書一職,定位為國際教育 推動秘書,藉此組成全校性的國際教育推動委員會,下設國小部、國中及高中、雙語部 三個大組。經過許多次會議、自我檢視及對話,凝聚以「培育具國際移動力之思辨世界 公民」為本校辦學願景之共識。各教學部門則接著思考如何將其融入在自己的學程佈局 與課程中,國際教育的種子於焉孕育發苗,乃有今日生機蓬勃的發展。 在教師方面,計畫推動之初,教師難免誤以為國際教育為外加課程或活動,而心生 抗拒,無願意配合。因此各項計畫之推動以徵召種子教師開始,以建立課程模組為主軸。 藉由各公開場合肯定種子老師努力,並積極宣導,減低教師的排斥心理。近年來透過教 師社群的激盪熱情,適逢教育改革契機,並各項會議中的積極引導與討論,各教學部門 漸漸形塑自己的國際教育色彩於光譜儀上。 在學生方面,從傳統的教育 1.0 的教與學,成長為教育 2.0 的創新與合作,學生真 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從外觀上,成就的是提供學生跨領域、以核心素養為主的多元學習 方式,而真正內化的是老師們對課程發展的概念漸臻成熟,這兩股力量相互激盪,就是 竹科實中的軟實力。 在學校方面,為支持許多教學需求或出訪計畫,必須積極尋求經費來源,因此教育 部的 SIEP 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計劃、高中優質化計畫、高中均質化計畫、家長會協助以 及積極向外募款,就成了竹科實中的全民運動。數年來,行政同仁與教師積極參與各項 國際會議,也成為許多國際組織正式會員;國外教育團體之參觀絡繹不絕,外國學生來 訪與本校學生出訪人數與次數十分龐大,建立的國際友伴關係也眾多。凡此種種,漸漸 形塑出不僅在國際競賽有亮眼成績的學生,也養成關注國際時事、同理心與公民素養、 實實在在具有國際移動力之世界公民。

(15)

陸、結語

竹科實中位於高科技產業聚集的新竹科學園區,學校國際化的腳步從未停止。美國 作家

Eric Hoffer

有句名言說:「世上最難的數學是細數自己的幸福。」(

The hardest

arithmetic to master is that which enables us to count our blessings.

)這句話用在竹科實中的 學子身上是最貼切不過了。外人總以為這是一個全美語,或者至少是雙語教學的學校。 其實本校與坊間各式國際學校及雙語學校有所不同。本校所有的教學部門,從

4

歲的幼 兒園學生到

18

歲的高中三年級學生,英語不是必然的工具,而是在各式各項課程及活動 的安排下,自然而然的身處於多元文化的國際教育環境。從創校校長張玉成校長立下 的校訓「誠懇、踏實、創新、超越」就可看出本校跨越藩籬的治校格局。惟如何治理校 務、創新課程發展、以及五部一同善用固定的公務預算及爭取社區資源,全校為同一個 學校願景而努力,則需要智慧和努力。 本校是推動國際教育的一個特殊的例子,卻也是一個願意耕耘的好例子。經由多年 耕耘,本校建立的許多課程模組,可以與他校分享;所推動的國際會議,可以邀國內外 學生參與。全校的國際教育推動以及

SIEP

計畫,使各教學部門對於接待外賓、介紹學校 特色、外國學生團體入班上課一同活動、以及本校學生出訪等流程,皆已純熟自然;善 用數位學習與網路社群,也呈現豐碩的成果,但我們隱含著不以現況為滿足的基因。行 政同仁與教師們多年來即以求新求變的精神,追求教育的創新與超越。而因緣際會,在 教育改革的浪潮推波助瀾之下,藉由以核心素養為主軸的十二年國教,聚焦於各個教學 部門、不同學程的校本特色,融入國際教育的執行四軌,乃有今日之成就。準此,竹科 實中足以培育具國際移動力之思辨世界公民,踏出新竹科學園區,望眼全世界!

(16)

參考文獻

范信賢(

2015

)。核心素養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導讀《國民核心素養:十 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 DNA》。取自

http://12cur.naer.edu.tw/category/post/298

。 洪雯柔(

2012

)。紐西蘭中等學校推動國際教育之現況分析。教育資料集刊,54,

207-

230

。 梁琍玲(

2015

)。美國國際教育政策。國家教育訊息電子報,81。取自

http://fepaper.naer.

edu.tw/index.php?edm_no=81&content_no=4553

。 教育部(

2011

)。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臺灣。 教育部(

2014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灣。 教育部(

2016

)。提升青年學生全球移動力計畫。臺灣。 蔡清田(

2014

)。國民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 DNA。臺北:高等教育。 駐澳大利亞代表處教育組(

2016

)。澳洲政府公布國際教育

10

年藍圖:著眼重整全球教 育合作夥伴。教育部電子報,715。取自

http://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

sn=18328

Australia Goverment (2016).

National Strategy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25,

Australia.

Developing the global dimension in the school curriculum. (2005). 8. British.

European Parliament, (2015).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 Europe.

International Affairs Office,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12).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trategy 2012-1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75 應用電子 佳作 呂祐傑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附屬桃園農工高級中等學校 /

計) 正取 黃正昕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國立彰化師 範大學附屬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安捷企業社 04 機電整合 正取. 04

私立大成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廖晁偉 1 國立台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陳昭儒 1 國立台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王為 2 國立淡水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37

05 CAD機械設計製圖 018 陳亦恆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國立永靖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05 CAD機械設計製圖 028 陳彥豪 國立嘉義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國際學術機構 QS 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或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 大學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國立花蓮高級農業職業學校、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國立花蓮特殊教育學

表演藝術:1.認識 世界傳統舞蹈類 型實際學習體驗 原民舞蹈與文化 2.實際體驗舞台 與劇場藝術魅 力。3.透過街頭 藝術、國際藝術 節的介紹,體驗

A02 臺北市立實踐國民中學 翻「閱」時空,悅「讀」人生 A03 桃園市立建國國民中學 流動的饗宴-讀出建國真滋味 A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