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聞訪問與敘事---理論建構的提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新聞訪問與敘事---理論建構的提議"

Copied!
9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新聞訪問與敘事:理論建構的提議(第 2 年)

研究成果報告(完整版)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96-2412-H-004-011-MY2 執 行 期 間 : 97 年 08 月 01 日至 98 年 07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計 畫 主 持 人 : 臧國仁 共 同 主 持 人 : 蔡琰 報 告 附 件 : 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 處 理 方 式 : 本計畫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2 年後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8 年 08 月 29 日

(2)

■成果報告 □

期中進度報告

新聞訪問之敘事觀 –

以「自傳式生命故事敘述」為核心之理論提議

計畫類別:

■ 個別型計畫

□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 96-2412-H-004-011-MY2

執行期間:

2007 年 08 月 01 日至 2009 年 0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臧國仁(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共同主持人:蔡琰(政治大學廣電系教授) 協同主持人:孫曼蘋(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計畫參與人員: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班景崇剛賴玉釵、張煜麟,碩士班陳安 駿、陳玟錚、華婉伶,新聞系吳柏軒、周羿伶、林佳儀、黃芮琪、楊癸齡、 劉思敏;廣電研究所黃嘉文、錢怡安;公共行政所碩士班王暉;財務管理系 陳盈曉(已畢業);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所博士班楊雁舒、劇本創作所碩 士班章元莊、藝術管理所碩士班許雁婷;世新大學口語傳播所宋育泰;歷史 系臧信芝(參見網站 http://www3.nccu.edu.tw/~kjt1026/gerontology/)。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精簡報告 ■完整報告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處理方式:除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畫、列管計畫 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執行單位: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 中華民國 2009 年 08 月 31 日

(3)

新聞訪問之敘事觀 –

以「自傳式生命故事敘述」為核心之理論提議

臧國仁

(政大新聞系)

kjt1026@nccu.edu.tw

蔡琰

(政大廣電系)

yean@nccu.edu.tw 本結案報告源自國科會一般型專題研究計畫(2007.08.01 至 2009.07.31)「新聞訪問與敘事:理 論建構的提議」(NSC 96 - 2412 - H - 004 - 011 - MY2),作者感謝政大傳播學院「老人傳播 研究群」成員在研究期間之協助。

(4)

摘要 有感於傳統資訊觀點常造成新聞記者訪問時多採「目標(結果)導向」而汲汲於從 受訪者套取訊息以迅速完成報導任務,問答雙方易生間隙甚至衝突,本文建議另採「敘 事觀點」以彌補上述缺失並重新定義新聞訪問。 本文認為,除去一些受到截稿時間所限之採訪實務工作外,其他較無時間壓力之新 聞訪問應可視為一段「對話」(dialogic)過程,問答之間並非索取資訊而係交換故事, 需要受訪者整理記憶後透過語言而將其極端複雜之人生經驗組合成為有情節、有系統、 有連貫性之故事。換言之,記者訪問對象之任何講述並非一般言說行為而已,而係來自 講述者個人生命記憶之自傳式敘述。 本文因而定義新聞訪問為「一段記者與受訪者交換故事並分享生命經驗之歷程,雙 方平等地聆聽、表白、交換意見並接受(或挑戰)彼此對人生經驗之不同看法,分從各 自記憶(含集體記憶)裡抽取與個人及團體身份(identity)相關之事件,以自我敘事方 式講述正或負面之經驗以便相互溝通,回顧過去並砥礪未來,完成情感互動」。 關鍵詞:新聞訪問、敘事、自我、自傳式敘述

(5)

-- 我們對大自然的認知,起源於欣賞感動,繼之以分析思辨,最終接觸到自然現象背後的物理 定律。說來簡單,但是這條路並不好走,原因就在於日常經驗所培養的「直覺」,常會帶我 們走上叉路(孫維新,2009)。

-- 我們並非認為研究方法只有一種,或我們的研究方法最優或傳統方式不好,我們只是認為, 這是概念化這個領域的方法之一且頗為有用(useful;Denzin & Lincoln, 2000: xiii)。

楔子 2009 年五月是政治大學校園最古老建築物「四維堂」落成五十週年紀念,學校特別 籌辦了包括「校友記往」在內的各類慶祝活動,撫今追昔之餘兼有繼往開來之意。某廣 告招牌公司陳姓老闆十多歲方是學徒時即已追隨師傅在政大校園包攬各類裝置工程,因 而當年曾經受託在落成典禮前將于右任先生親書墨寶題字掛上,如此往事若能由其親口 道出當屬難得且有趣之校園記事。 其後校方找了校園實習記者前往邀訪卻遭婉拒,打聽之後才知小記者的訪問出了差 錯,其預擬題目竟是:「請問當年為何選擇『四維堂』三字」、「請問您當年有什麼感想」, 陳老闆深覺難以回答因而拒訪。 這位小記者並非生手,已在《大學報》實驗課程裡經歷一整學年(上下學期各十四 週)的新聞實務淬鍊,專業訓練卻猶顯不足。但追根究柢,其「不足」之處可能並非「經 驗不足」而是缺乏後設理論,錯將需要花費時間讓受訪者從記憶裡探索「生命故事」的 歷程卻以一般單純問答方式索取資訊,以致白白浪費了好題材。 此一缺失又非意外,翻閱大部分中外新聞採訪教科書便知其來有自。舉例來說,新 聞學領域的「葵花寶典」《新聞採訪學》(王洪鈞,1955)即曾如此描述訪問一事:「記 者在訪問時應該是個餓狼,永遠貪求無饜,他絕不可在得到全部答案前停止發問,亦不 因為已得到預想的答覆為滿足。他要在不使對方失去忍耐的限度內,竭力爭取更多一點 的材料」(頁 112;底線出自本文)。 雖然作者也曾在該章(第八章:訪問)談及其他如「解除對方恐懼」、「採用進取方

(6)

法」、「談話的藝術」等訪問要領並建議訪問前即應瞭解問題核心以能與受訪者感情交 流,但此處的「餓狼」比喻顯然相當程度地反映了該書作者認定的新聞訪問歷程似與索 取資訊、尋求資訊、挖掘資訊、報導資訊相關,且訪問者應力求達成報導任務方休。 其他較新教科書亦有類似說法,如方怡文、周慶祥(1999)之描繪 :「對於敏感的 新聞,記者常不容易得到受訪者正面的答覆,所以必須運用一些技巧,才能套到一些新 聞,而『旁敲側擊』與『激將法』常是最有效的方法…」(頁 63,底線出自本文)。 上述教科書所取樣本數量雖然有限,但其所觸及之「餓狼」、「旁敲側擊」、「激將法」、 「套到」等採訪策略顯非無的放矢,十足反映了教科書撰寫者習將新聞訪問視為一段由

記者向受訪者「索要資訊」(information requesting)的過程,以致 Huber & Diggins 的訪 問專書中譯本甚至以「套出真相」為其書名(徐炳勳譯/Huber & Diggins,1993/1991)。

又如 Biagi(1986: 87)曾如此描述美國資深電視新聞記者 Sam Donaldson 對良好訪 問的定義(底線與添加語句均出自本文): 好的【訪問】問題就在於其能引起受訪者興趣並針對問題提供有趣且資 訊豐富(informative)的答案。你的問題要清晰尖銳(sharp edge),總不能期 望碰到個人就問他『有什麼新聞嗎?』,而他回你『老天爺』,你倆就這麼糾 纏下去永無止境。 上述方怡文、周慶祥所提之「有效方法」以及 Sam Donaldson 所稱之「有趣且資訊 豐富答案」當屬多數新聞工作者每日採訪面臨的實情。由於截稿時間在即,記者常無法 慢工出細活地擬定問題旁敲側擊,總盼受訪者均能隨時針對訪問問題提供「有趣且資訊 豐富」的「有效」訊息以便完成報導任務。正如臧國仁(1999: 116)所述 ,「時間常規… 是影響新聞取捨的重要考量,…新聞組織依時間生存,任何事件要被報導,都須與新聞 媒體的時間齒輪相容」。 影響所及,此一採訪模式常使新聞訪問充滿「目標(結果)導向」(參見章倩萍,

(7)

1994),以能愈快取得相關資訊(即答案)愈佳。國內資深記者李四端(2007: 29)亦曾 如此說明記者訪問之即時性與資訊性:「一個會發問的記者,自然懂得穿透受訪者的層 層防衛,直接刺入問題核心。相反的,一個不懂發問技巧的記者就好像對著一團棉花揮 拳,辛苦了半天換來的只是滿室飄舞的棉絮」(底線出自本文)。 但訪問(尤其是新聞訪問)畢竟不僅是訪問者(如新聞記者)的工作而已,其效果 端賴另方之配合,一旦問者咄咄逼人急於套出「真相」,反倒易於引起答者不耐而致拒 訪(如本文稍前所述之「小記者」個案)。何況,面對後現代思潮之興起,由答者所述 取得事實並信其為真之傳統實證觀點業已面臨挑戰,乃因語言無法反映事實也難以查 證,以致所有訪問所得可能僅是「難以驗證之事實」(Rosenblatt, 2002)而非「真實」 遑論「真相」。 回顧新聞採訪實務工作如此趨於「資訊導向」或「目標導向」,實與近代大眾傳播 學之學術發展自始就沾有濃厚「效果」色彩有關,1 一向隸屬於大眾傳播領域之新聞學領域慣採「資訊導向」為其核心意涵因而並不令 人意外,如新聞工作者常面臨組織內如截稿時間之常規壓力,習視新聞訪問為一段由記 者發動並「向事件關係人或當事人藉親自交談取得新聞資訊的採訪過程」,主要內涵包

括「訪問事實、「訪問意見」、「特寫訪問」。另如 Stewart & Cash(1988: 3)稍早之實務

定義即已凸顯了「訪問」實屬兼具行為與動機目的的資訊交換過程:「一個雙方互動的 旨在協助瞭解何種傳播訊息過程之 設計較為「有效」、如何「有效」、為何「有效」,研究方法則專注「實驗法」兼及「社 會調查法」、「內容分析法」,重心多在理解「訊息製作者」(又稱「傳播者」,如政府機 關、菁英階級、大眾媒體)之結構為何、如何傳遞訊息以及如何將此訊息順利(並有效 地)傳遞。 1 美國傳播學者 J. Carey(1989)過去曾迭批評傳播研究過於篤信「資訊傳輸模式(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odel,可定義為『傳播係由啟動者透過中介媒介傳送訊息給接收者的過程』,

見 Grossberg, Wartella, Whitney, 1998: 16)」,提議改以「文化儀式」觀點討論傳播行為,強

調社區成員間如何相互溝通、連結、共享:「儀式觀點的傳播討論並非著重於如何在空間中

延伸訊息,而是如何長時間維繫社會;並非將資訊分隔,而是再現共有的信仰」(Carey, 1989:

(8)

過程,乃係具有預先動機與目的設計的傳播相關行為,藉由一問一答的語言活動展開」 (中文譯文改寫自翁維薇,2000:第一章;底線出自本文)。 延續本文作者稍早之「傳播敘事學」提案(臧國仁、蔡琰,2008),本文建議新聞 訪問之定義應從前述「由記者發動並向受訪者索取訊息」之說調整,增列以「新聞訪問 如敘事」角度重新詮釋此一歷程,理由至少有二: 第一,上述資訊觀點易於「托大」記者(或新聞媒體)在新聞產製過程之重要性, 形成新聞訪問兩造權力不等以致雙方衝突迭生情況。如英國傳播學者在 1990 年代即曾 提出「媒介中心」(media-centrism; Schlesinger, 1990, 1989)批判論點,認為「以記者為 中心」之新聞理論(journalists-centered theories)誇大了新聞工作者/媒體自身判斷的 重要性,實則「新聞媒體並無創造新聞之效,而是定期被可靠機構消息來源引入(cue in) 特定新鮮話題」(Hall, et al., 1981: 340)。改從敘事理論重省新聞訪問之互動內涵,或能 校正上述偏見並也舒緩記者篤信「凡訪必有所得」之壓力,進而樂於以「交換故事」角 度與他(受訪)者互動。 其次,新聞訪問本屬採訪實務工作之重要內涵,但無論中外新聞傳播研究者迄今均 猶未重視,英文論著僅有兩本(Jucker, 1986; Clayman & Heritage, 2002),中文亦僅出版 編著專書一冊(臧國仁、蔡琰,2007a),顯示其理論內涵尚待建立。由敘事觀點重新審 視訪問過程之兩造(訪者與聽者)如何互動,或有助於此一領域另闢蹊徑並重展新局。 本文認為,新聞訪問並非僅是「新聞記者從與某一事件有關係的人口中【探取】所 要知道的事【實】」之過程(于衡,1970: 82;添加語句出自本文),而是「『訪問者』(記 者)與『受訪者』(消息來源)生命故事之交換與再述,雙方透過語言及行為共同建構 了談話互動,探索彼此人生智慧」(臧國仁、蔡琰,2007c: iv)。 此一觀點乃建立在「共同建構」(co-construction;臧國仁,1999;Rosenblatt, 2002) 概念,指新聞報導之複雜多樣內涵遠非新聞媒體工作者所能獨立完成與獨享,而係由「新 聞媒體」成員(記者)與「消息來源」各自動員相關社會資源進行「框架競爭」(framing

(9)

competitions)後始能透過語言或符號表述呈現(臧國仁,1999)。

此一想法也與敘事心理學(narrative psychology)近年發展有關,結合「敘事」與

「記憶」相關研究並呼應了「自傳式研究」(autobiographic research)對社會科學之影響

(見 Rivush & Haden, 2003),認為任何事件之講述(包括受訪者之回答及記者之提問) 均係透過敘事形式進行,且任何人都需整理記憶並透過語言而將極其複雜之人生經驗組 合成為有情節、有系統、有連貫性之故事。換言之,新聞訪問對象之任何講述並非一般 言說行為而已,而係來自講述者個人生命記憶之自傳式敘述(narrative self; p. viii)。

下節將依序討論相關主題與文獻,包括:「訪問與新聞訪問之相關領域與研究」、「以

生命故事為核心之敘事理論」、「新聞訪問之敘事觀–自傳式生命故事之研究模式」等。

本文認為,新聞訪問非如 Cohen & Mannion(1980)所稱之「技術性工作」(其論點較為

偏向教育研究之訪談;引自 Dillon, 1990),更有深厚學術意涵且應引入相關理論概念,

以便學習者(指新聞系學生)與實踐者(指實務工作者)能藉此提升「提問」之深度。

二、「訪問」及「新聞訪問」之相關領域與研究

依 Gubrium & Hostein(2002: 4)之追溯,「訪問」成為社會常態始因約與二次大戰

前後行為主義盛行有關,其時如「蓋洛普」(the Gallup Poll)公司成立(1935 年)並以

問卷方式探索經抽樣取得之民眾意見,整理其結果以為公眾態度之重要表徵。此後「一 問一答」之訪問類型逐漸成形,使得個人意見得以匯集為「民意」(public opinion)進 而影響政府施政,訪問因而成為二十世紀中期以後民主政治之重要推手。 時至今日,「一問一答」形式不但在政治領域常見,亦屬日常生活內涵,一方面眾 人扮演「答者」角色常在電話或街頭接受他人詢問,另方面也迭需以「提問者」身份向 醫生(Mishler, 1984)或教師(Florio-Ruane, 2001)索取答案。總之,訪問已是現代生 活常態,能提出好問題且擅於回答他人提問皆屬現代公民在「訪問社會」(the interview society)所應必備之「現代氣質」(modern temper; Gubrium & Holstein, 2002: 4)。

(10)

與 前 述 「 訪 問 」 相 較 , 新 聞 訪 問 廣 受 矚 目 則 多 與 新 聞 成 為 專 業 (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並納入採訪所得有關(見 Clayman, 2001: 10643)。如新聞史研究者

Schudson(1995: 72)即曾指出,早在一九八0年代美國華府新聞工作者幾已有三分之 二之報導內容來自訪問而非任何文件資料(documents)。

然而 Altheide(見 2002: 415 之 Table 20.1)認為,受到廣電媒體之娛樂性質所致, 現代新聞訪問之內涵已從傳統平面媒體素來強調之「尋找事實」(collect the facts)改以 「主題式」(thematic)訪問頻頻訴求「情感與情緒」(feelings and emotions)。

舉例來說,報紙盛行時期新聞記者透過一問一答取得資訊後即可撰寫報導。此種形 式在廣電媒體興起後已不易達成,乃因訪問者必須適應其所帶來之商業色彩與娛樂效 果。首先就是視/聽覺導向,指廣電新聞節目(如晚間 call-in 節目)訪問者持續以能引 起受訪者情緒波動為最大考量。其次,無論受訪者或提問者之功能皆在娛樂閱聽眾或製 造節目效果,所談內容之真實程度並非重點所在(此點與平面訪問性質殊異)。第三, 好的廣電訪問問題就在於能在短時間內引發觀眾注意,持續受到吸引並樂於與訪問主持 人針對話題互動直至節目結束(Altheide, 2002)。 以上這些特質使得「名人(celebrities)訪問」最受廣電媒體重視,乃因觀眾喜愛觀

看名人之一言一行,或可稱之為「為付費而說」(talk for pay)的訪問形式(Altheide, 2002:

417);此點亦與平面媒體習於訪問一般民眾大異其趣。愈是名人(無論是政治明星或是

影劇藝人)之娛樂效果可能愈佳,若其能「恰如其份」地扮演相關角色則受歡迎程度愈 高(「恰如其份」原文”doing being something or somebody”出自 Sacks, 1984,指「領導人

就要有領導者之模樣,醫生也要有醫生之扮相…」,見 Nelson, 2006: 95)。

專研廣電新聞訪問之英國研究者 Clayman(2001)認為,「新聞訪問」有其特殊架

構與社會規範(social norms),本身已具可資研究的社會機構(social institution)形式。

舉例來說,一般平面媒體的新聞專訪者常需保持中立角色(neutralistic posture)並在對

(11)

常挑戰受訪者所言並表達不同意見(adversarialness),以 便撰稿時能符合「正反併陳」 之客觀意理要求;這種既中立又對立的矛盾兩難,足以凸顯新聞訪問之不易。

至於「訪問」研究,臧國仁、蔡琰(2007a)曾歸納文獻後提出三個相關領域。2

舉例來說,Grice 之「語用合作原則」(Grice’s cooperation principle,引自 Levinson,

1983: 101-188)認為溝通暢通必須符合下列原則,包括:「數量準則」,指交談者須提供 足夠資訊但不得過量;「品質準則」,勿說出自己認為錯的事情,也不應提及無足夠證據 之事;「關係準則」,指談話內容須與所述主題相關,否則即易產生不連貫情事;「態度 準則」,指談話者應避免隱晦、模糊且應簡短、有序;「一致準則」,指溝通雙方應避免 內在不一或語法矛盾(oxymoron)。Grice 強調,即便問題內容錯誤(如誤植人名),答 者基於合作原則常也未予計較而逕行回答。 首 先是來自語言學之研究興趣,尤以「語用學」(pragmatics)與「社會語言學」(social linguistics)針對「說者」、「聽者」、「文本」、「情境」四者如何影響談話間之語言使用並 完成說話目的,以及此一說話目的如何受到社會情境影響最為重要。

其後 Bull 等人(如:Bull, 2002, 2000, 1998, 1994; Bull & Mayer, 1993)之一系列「模 糊傳播」(equivocal communication)研究受到 Grice「語用合作原則」啟發,從而發現 訪問過程(尤其政治新聞訪問)之答者常違反上述合作原則改採「迴避」(evasiveness) 方式而對提問含糊以對,迫使問者透過不斷「追問」方得瞭解其言為何。如翁維薇(2000) 即曾發現,短短三十分鐘之訪問過程裡新聞記者發動了多達二十次之追問程序「逼問」 對方,問答間之密集「攻防」可見一斑。林金池之近作(2009)則延續英國學者 Culpeper (1996)與 Bousfield(2008)等人之「不禮貌策略」(impoliteness strategies),發現台灣 報社之社會路線記者訪問時常以婉言相勸、閃躲、打哈哈、口頭威嚇、直接修理等不同 語言技巧與消息來源互動。

另如人類學者過去亦曾涉獵「訪問」,認為若要「適當地」傳播,除語言本能外猶

2

Graesser, McMahen, Johnson(1994)稍早提出訪問相關研究領域,包括心理學、語言學、傳播 學、社會學、教育學、人工智慧等。在該文中,作者集中討論問答之語意、語用、概念內涵, 但自承未能觸及有關句法(syntactic)與語音(intonational)結構,與本文所述接近。

(12)

需在眾多文法正確的語言內涵中選擇符合傳播社區規範的語文意義(social meanings; Hymes, 1974; Paulston & Tucker, 2003: 27-28),因而常透過民俗誌學(ethnography)討論 「傳播社區」或「口語社區」中之人際互動表現。

這些人類學者尤其強調「情境提示」(contextualization cues)作用,可定義為「某

種協助產生情境前設之語言形式」(Gumperz, 2003: 140),最為重視說者如何審度文化符

號情事以便有效溝通(如:Auer & de Luzio, 1992; Duranti & Goodwin, 1992)。

舉例來說,電視新聞訪問常被視(或期待)為社會真相之揭露,但受到「媒介邏輯」

(media logic)常規之影響,其內容在播出前都需經歷「去情境化」(de-contextualization,

如原始事件發生在室外但訪問在室內進行)與「再情境化」(re-contextualization,如新 聞播出時因擷取其他片段而與原始訪問流程不同,或單一訪問內容隨後加入了其他訪問 者的意見),若再強調其(訪問內容)與真實無異實屬「緣木求魚」(Ekström, 2001)。 第三個相關領域則為源自互動社會學者之「會話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最 早係由 E. Goffman 弟子 H. Sacks 與 E. Schegloff 等人針對「洛杉磯自殺科學研究中心」 電話防制專線對話記錄之分析,而後因研究者大量使用錄音機紀錄而發展出一套專有分 析方式並成為這個領域的共通語言,從而創造了新的學術典範(ten Have, 1999: 7)。 這些研究者之主要貢獻乃在提出如前述 Clayman 述及之「機構性談話」(institutional talks)特質,意指某些特定機構內的特殊對話方式,如醫院內醫師與病人間的對話、法 庭內之法官、律師、檢察官間的詰問與答辯、教室內師生問答、飛機艙內駕駛員間的對 話、徵人面試、新聞訪問等。而以新聞訪問來說,其最大「機構性談話」特質就是記者 「只問不答」,與其他機構之談話方式殊異。 隨後會話分析者持續針對訪問內涵提出極具創意之結構分析,指出任何會話(包含 上述機構性談話)均有其隱性內涵,包括「開端與結尾」(如一般新聞訪問多由記者起 始並結束)、「順序」(sequence,指問答間有一定次序,一旦改變則將造成插話或打斷)、 番的轉換(turn taking,指每個問題的提出與回答都有固定語用意義)、「話輪轉移點」

(13)

(transition relevance point, 指一些有助於「談話番」轉換的語助詞如耶、啊、嗯等)。

根據臧國仁、蔡琰(2007a),以上三個與訪問(以及新聞訪問)相關領域多受 Goffman

(1983)社會互動論之「互動秩序」(interaction order)概念啟發,強調任何兩者間的談

話「不只是語言的使用,也是在特殊情境下之完整個體之所有行為的表現,包括身體移

動、空間位置(spatial orientation)、眨眼、表情等,其間充滿了互動符號」(引自 Kendon,

1988: 23)。簡單來說,Goffman(及其弟子)認為訪問(即使透過電話)無論形式為何,

總有如上節提出之「結構」或「秩序」,而這些秩序不僅是語言問題,且與社會文化習 俗有密切關係(出自 Schegloff, 1987),如「面子」問題就常影響訪談是否順利進行。

在傳播領域,上述訪問研究也曾引發 Giles 等人提出「談話適應理論」(speech accommodation theory; 見 Giles, Mulac, Bradac, & Johnson, 1987),旨在說明人際互動間

常為適應他人而產生語言腔調「聚合」(accent convergence)及「歧異」(divergence)現

象。研究者認為,談話速度、字句長度、音韻變化、音量大小、文法、聲音等語言(或 語用)行為之變化均易產生聚合或歧異,協助人們達成溝通目標。而個人為了取得認可 並獲社會正面認同或達成溝通目標,均會進行語言或非語言行為的適應調整。 蘇惠君(2004)即曾發現,新聞記者提問時常易根據受訪者年齡刻板印象而改變聲 調甚至產生如「娃娃腔談話」式的施惠語言(patronizing speech),藉此討好受訪者以獲 取有利消息,但另方面記者也可能因對受訪者有負面年齡刻板印象(如老弱)而故意以 「去個人化的語言」、「第三者談話」、「刻意表現情緒的語調」進行訪問。 以上簡述了來自語用學、人類學、社會學與傳播學的相關研究,3 3 除此地所引相關研究領域外,如 Graesser, et al.(1994)所指,語言心理學(psycholinguistics) 亦常針對哪些問題較易取得回答以及回答時間快速與否進行測試,本文省略未談。另如 Tanur (1992)則係討論調查法之問題如何擬定,亦非本文重點。 顯示「訪問」早 已在社會科學各次領域廣受重視。這一系列研究潮流由分散而整合,大致上均環繞在 Goffman早期針對社會互動秩序所提出之卓越觀點,強調人際互動(如訪問及新聞訪問) 不僅是社會、心理學家所應關心之對象,亦是語言(用)學者擷取研究素材之絕佳場域,

(14)

乃因人與人之互動除兼受互動本身之語言、符號行為影響外,亦更受到難以觀察之社會 情境所傳承之文化習俗作用,因而屬於極為複雜之社會行為。 由此,我們或可依循 Goffman 及其他相關學者對訪問(以及新聞訪問)之見解,提 出如【圖一】之說明。簡單來說,來自語言學、人類學、社會學、傳播學之觀點由於受 到上述 Goffman「互動秩序」概念影響,多強調訪問(含新聞訪問)乃係有結構、有順 序、一來一往(一問一答)之交換過程,問者與答者透過語言與符號共同建構了傳播社 區所規範的語文意義。而此過程受到情境影響甚深,包括問與答之各自語文情境、問答 過程中的傳播情境、問答間所處社會情景,三者可合稱為「情境矩陣」(contextual matrix),導致問答雙方權力(話權)快速變化不易察覺卻易引發緊張氣氛;如 Schudson (1995: 75)之觀察,「提問(questioning)將問答互動雙方緊密綁在一起」。 --- 圖一約在此處 --- 三、以生命故事為核心之敘事理論 上節已就訪問與新聞訪問之相關研究提出文獻回顧,顯示其在過去四、五十年間早 已發展成為跨領域重要主題,吸引了不同學派研究者分自語言、心理、情境、傳播等面 向探索問話者如何與答話者互動。整體而言,這些研究者無論歸屬學派為何,常將訪問 過程視為一段尋找真實(相)之歷程,假設了問答背後均有客觀具體真實可資對應與驗 證(如相信受訪新聞消息來源所述皆當屬實),且問答者間之語言或符號使用亦屬理性 行為,雙方皆可掌控自己所言以及所欲表達之企圖(Edwards & Potter, 2005)。

然而正如 Ellis & Berger(2002)之言,眾多社會科學研究者(尤以女性主義者為然) 近年號召放棄「價值中立之科學探索」,改而鼓吹研究者承認其「個人、政治、專業興

趣」與研究對象間常有互動關係,進而將「訪問」建構為「充滿權力、情緒、詮釋的過

(15)

者除像過去一樣重視訪問「結果」外,也應關注產生這些過程的互動與合作過程,也就 是「參與者的態度、感覺、思想如何影響(以及被影響)雙方的互動」(p. 851)。

Ellis & Berger(2002)接著強調,「訪問」如對話(dialogue)但非質詢(interrogation), 受話者(respondents,可同時為訪問者或受訪者)接話後即能隨時成為敘事者(narrators) 而將其對問題(或答話)之看法提出即興式回應。Gubrium & Holstein(2002)在其首 章亦稱,雖然某些機構性訪問(如新聞訪談、醫病互動、人事晤談)之談話規則較為固 定(如新聞訪問之記者只問不答),情境中仍有諸多「敘事資源」(narrative resources) 可供使用以便此類訪問能更具「藝術性」(artful)而非只是角色扮演(如前述「問者只 能提問而答者只能回答」;p. 28)。 即以下列新聞訪問為例(見【2007/10/05 聯合報】特派記者林以君、報系記者廖廷 儀/克利夫蘭報導】;全文見【附錄一】): ……當王建民被問到,「你覺得自己是王牌投手、當你看著自己,你認為 自己…」問題還沒完,王建民已答:「不是(王牌)。」再答:「大家都一樣, 洋基有很多好投手。」一邊的球團公關早就笑得合不攏嘴,還伸出大拇指對 著王建民打 PASS。 倒是被問到較接近核心的問題時,「你總是很冷靜,你認為這對你在季後 賽比較不緊張、興奮有幫助嗎?」… 在此新聞中,記者以「你覺得自己是王牌投手、當你看著自己,你認為自己…」相詢, 其內容有「主角」(你,指王建民)、「時間」(「當」)、地點(省略)、情節(「認為自己」), 也有意見(「覺得自己是王牌投手,…看著自己,認為」),足以 視其類同一般故事之基 本架構。而王建民之回答雖極簡短(「不是(王牌)」…「大家都一樣,洋基有很多好投 手」),也有 「角色」(我,省略)、「時間」(省略)、「地點」(省略)、情節(「大家都一 樣,洋基有很多好投手」),情節轉變亦如一般故事。

(16)

但何謂敘事?訪問為何可以敘事方式分析?此節將先簡略介紹敘事(學)理論,並 以「生命故事」為其核心旨意說明,下節接續討論如何得以敘事角度分析新聞訪問。

簡單來說,「敘事學」來源廣泛,一般多將其源起歸功於眾多結構主義批評家在一

九七零年代前後的努力(Onega & Landa, 1996)。而敘事學(narratology)一詞係由保加

利亞裔法國文學理論家屠德若夫(Tzvetan Todorov)於 1969 年提出(引自Riessman, 1993:

1,其自承該說法出自Godzich, 1989: ix),指透過書寫語言方式再現真實或虛構之一件事 或一系列事件,可簡稱為「說故事」(storytelling)的分析。4 不過,現有「說故事」研究則源於一九二零年代俄國民俗學者 Vladmir Propp(卜羅 普氏,1922)之故事結構討論,其功用在於促成人們從各種敘事模式中了解傳播意義, 而敘事方法恰可協助人們選擇採取何種行為批評現實社會。簡單來說,卜羅普氏認為凡 敘事皆有類型(genre)或結構,而凡類型皆有其組成元素(可稱之為「公式」),類型與 公式之組合模式因而反映了敘事者的溝通意圖與策略。 一般而言,敘事學/理論/研究早年係以文學取向為重(Chatman, 1980)並深受結 構主義影響(參見 Bal, 2004 各章),關注小說、電影或戲劇等虛構文學作者如何創作情 節、如何展現其意、如何掌握讀者(或閱聽眾)心理(張方譯,1997),最後甚至「跨 出最初疆界」(馬海良譯,2002/Herman, 1999: 177)打破了虛構與紀實的分界,更突破 僅重視寫作形式與體裁的傳統進而與心理、歷史、社會、教育、人類學連結,使得各領 域間不再涇渭分明(如 Geertz, 1979 所稱之「類型模糊」blurred genres)。

八0年代以降,敘事研究成為多元且內涵豐富之學術範疇(參見 Bal, 2004 之四本 巨著),專注於探究創作者、讀者、文本等基本元素及其間互動之深層意涵,尤視敘事 分析為「呈現意義的過程與責任」,接近後結構主義的說法(Josselson, 2007)。影響所 及 , 眾 多 研 究 者 受 其 啟 發 而 生 「 思 想 悟 變 」( Randall, 2001: 33 稱 此 悟 變 為 “it 4

Brockmeier & Carbaugh(2001: 4-5)認為敘事學堪稱係「法國結構主義之子」與「俄國及捷克

形式主義之孫」,而後始成為獨立領域:「如果說,結構主義者大致上關注於話語及特定系統

或實踐下的規則(code)而非即時性(instantiations),則敘事學之焦點就在敘事語言而非敘 事言語。但現有敘事理論較為接近後結構說法,重視文本呈現意義的過程與責任」。

(17)

transformation”,簡稱 IT),甚至形成整個學術世界觀的調整並被視為對抗「笛卡爾理性

典範」的重要行動(Brokmeier & Carbaugh, 2001: 9),習被稱為「向敘事轉」(the narrative turn; 見 Riessman, 1993: Introduction; 2002)之新思潮。

近二十年來,敘事研究者尤其關注「說故事者」(storytellers)如何在敘事文本中揭

露「自我」(narrative and identity; Brockmeier & Carbaugh, 2001)、如何述說生命經驗、

如何建構生活、如何與言說情境互動(Quasthoff & Becker, 2005)、如何儲存並取回個人

經驗轉換為故事(McAdams & Janis, 2004)或如何在述說文本中與他人建立關係 (Reissman, 2002: 696),因而分與心理學(「敘說心理學」narrative psychology)、老人 學(「敘事老人學」narrative gerontology)、質化研究(「敘說探究」narrative inquiry)、「生 命故事訪談」(life story interview)等領域結合而持續出版專書並廣受重視。

依 Atkinson(2002: 123)之追溯,此一「生命故事」之新起傳統與「口述歷史」(oral

history)、「生命史」(life history)、「民俗誌學」、「引導式自傳」(guided autobiography) 等研究取徑相近,皆在透過當事人之生命述說(life accounts,無論其為生命高潮、低潮、 轉捩點、片段或一生)來蒐集相關資訊,藉以瞭解特定時空之生活意義,屬質性研究(參

見丁興祥等譯,2006),早期多受 S. Freud(1957)啟發,源自其從病人自述故事所建立

之心理分析(psychoanalytic interpretation)。其他心理學家如 Allport, Sarbin, Bruner, H. Murray 等亦相繼透過個人所述文件分別探析性格發展、人生經驗、人生構成因素等,逐 步形成與傳統心理實證研究不同之研究取向。

而在 Sarbin 自述(1986)中曾多次提及其早期對在實驗室之心理研究感到失望,甚

至認為其已造成「【心理學】領域危機」,因而改從人文學探索新的研究取向。初期常以

「故事如隱喻」(metaphors,如「人生如流水」)為旨討論一般人如何以故事自述生命,

其後因受歷史學家 Haden White 所撰Metahistory(1973)一書啟發從而深信「敘事研究」

亦可應用於心理分析,認為透過上述「生活史」途徑遠較實驗法習以「無名、無臉」 (nameless, faceless)方式呈現受測者所思所述來得更為有趣。Sarbin 隨後自創「敘事心

(18)

理學」一詞藉以凸顯此二領域(敘事與心理)之緊密關連,多年來早已發展為心理學之 重要子領域。 時至今日,生命故事研究如前述並不限於心理(或敘事心理)領域,亦在其他社會 科學相關範疇開花結果。如敘事老人學者討論「生命故事」概念時即多強調,社會科學 研究者的責任就在透過敘事來關切一般人(尤其是老者)如何娓娓道出其生命故事以及 此些故事如何影響其生活行徑。哲學家 Kenyon(2002)認為,社會科學不應自絕於日 常生活而應進入每個人(尤其是老人)的生活述說以探訪其生命意義,深刻體會「生活 即智慧」之意涵(Randall & Kenyon, 2001)。

隨後,Kenyon 與 Randall(2001)之《敘事老人學》專書提出了五個重要假設: 一、講述故事(即敘事)乃人類基本能力(或如 Gubrium & Holstein, 2002: 122 所 稱,「故事存於【人類】血液中」),「【人們】生而能講【自己的】故事」(添加語句出自 本文)。此處之「故事」除個人生活自述外,也包含了個人故事所發生的大時代故事(larger stories)。他們認為,任何個人故事都與大時代故事處於「合著」(co-authored)狀態也 受其牽制。 二、故事人生由「事實」(facticity,可譯為「似真性」)與「可能」(possibility)組 成;前者與故事之外在社會及結構層面有關,也與講述者情緒(樂觀或悲觀)相關。「可 能」涉及了生命的變化與新意,可因「再述」(restorying)而變更(有關再述之討論, 可見 Norrick, 2000: 67-91),表達出講述者在不同時間所選擇之不同主題與內容。換言 之,故事講述者會因講述對象不同、講述時間不同而變化故事情節,顯現各種「如果… 就」的情感異動。 三、在敘事中,時間與意義乃與人生連結而成故事。亦如上述,「再述」乃常見之 講故事方式,經常改變某些情節的時間流動因而造成前後文脈不同,尤常發生在講述者 因年齡漸高而對同一事件的可能影響產生之不同說法。如「當時如果…」則「現在就 應…」,其間之「現在」時間會隨著講述者之年齡增長而改變,兩位作者稱此為「可隨

(19)

時重組結構之過去」(a past that is open and subject to reconfiguration)。 四、人生故事涉及四個層面:「社會結構」(指故事發生之社會政策、權力關係、經 濟現狀等)、「社會文化」(如年齡之特殊社會意義)、「人際層面」(如故事涉及之他人與 說故事者間的關係)、「個人層面」(即個人在故事中所創造的生命特質),因而故事不但 是個人的生命展現,也因個人故事而締連社區與文化,強化了人與他人間的互動關係。 五、生命故事內容常相互矛盾、似是而非(paradoxicality),一方面顯現講故事者之 獨特性(idiosyncrasies),另方面這些獨特內涵卻永遠無法查證,充滿曖昧與不明。 整體而論,敘事老人學者受到前述敘事心理學之影響甚深,常呼應如 Sarbin, Bruner, 等人之「人生即故事,故事即人生」提議,強調老人不但總有其人生閱歷可資述說,人 生根本就是故事「所在」(in situ),十足反映了「敘事典範」的本體論意涵。較新研究 則進一步討論老人敘事之「詩性」(poetics of aging; Randall & McKim, 2004: 236),引述

存在主義大師 Satre 之言指出,「人生結構就像是一篇篇文學章節,且自己的故事也像是

文學作品,或更像是小說」。

至於探索「生命故事」之方式,社會科學領域過去曾有諸多相關途徑,如「生活敘 事研究」(life narrative research, H. Murray, 1938, 1955)係早期心理學者透過當事人自述

探詢「個性」之研究途徑;「心理傳記學」(psychobiography;丁興祥、賴誠斌,2001)

以心理學理論及知識將個人生命轉換成有內在連貫的故事;「生活歷程取徑」(life course/life span approach; Giele & Elder, Jr., 1998)多用在發展心理學或社會學;「敘說探

究」(narrative inquiry;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多用於教育(如幼教)領域,旨在強

調敘事所能呈現之三個重要層面:內/外(個人/社會)、時序(過去/現在/未來)、 空間(位置);「證言式敘事」(testimonial narrative or testimonio; Beverly, 2003)流行於 拉丁美洲左翼文學,強調被壓迫者目睹某些事件後的個人生活經驗自述;「自傳式民俗

誌學」(autoethnography, Elligson & 2008),指將「我」置於民俗誌學書寫之研究方法。

(20)

重要性,而不同概念也能反映不同領域關注之特殊切點。此中又以 Cohler & Cole(1996) 之整理最引人注意,他們認為敘事導向特別重視幾個領域的合併(如 life stories, life histories, biographies 等)並超越其分類所限,關心研究者與被訪問者(指受訪對象)如 何共同建構生命故事,重點在於對「過去在現在的位置」的重視,尤其是如何由說者與 聽者共同表述此一生命位置,亦即「參與者如何共同建構述說」(p. 67)。 本文仍以前述 Goffman(1983)之「談話互動」論為基礎,並依其所述之人際互動 「共存」(co-presence)概念認為:「任何兩人並存時,必因距離相近而彼此感知所作所 為,包括對他人的經驗以及對他人經驗的感知」。Kendon(1988: 21-22)隨後延伸認為, 若甲(如訪談之問者)感知到乙(如答者)之存在,必也意味著乙不但感知甲之存在, 並也察覺甲能感知乙之存在,兩者互動因而有賴雙方遵循某些「規則」(rule)方能維繫 (如尊重前述「談話番」之存在);此點對敘事訪問極有啟發性,也可供生命故事實際 執行時參考(研究步驟可參閱 Norrick, 2000; Tagg, 1985)。 在結束本節有關「以生命故事為核心之敘事理論」討論前,仍應引述 Misher(1986) 針對訪問過程(其觀點多係討論如調查法之結構式訪問)提出之卓越觀點。他認為,研 究者應避免將訪談流程「標準化」(standardized)並讓訪/答間有如「刺激與反應」,而 須努力促成兩者進行「論述互動」,相互關心彼此的「口語活動」並鼓勵發聲說出自己 的故事,共同建構訪談意義。Mishler 進而提出「回應者賦權」(the empowerment of

respondents)建議,強調若無「答者」(亦即民調的受測者)積極並主動地參與訪談並

賦予提問意義,則任何形式之訪問均僅是訪者的自問自答。

Mishler(1986)也曾舉列「意義共構」(joint construction of meaning)概念,重視

「問者」與「答者」如何平等地(而非偏重於問者)在各自論述中建構談話情境(context),

強調生命故事的敘述常受此「情境」影響而每次未必講述相同故事;即使主軸相同,再 述時仍可能產生不同情節。而此「情境」之另一意涵則是,訪問當刻的任何語言或非語 言信號(tokens,如嗯、喔、好)皆對互動雙方有暗示作用,極易產生激勵,使得對話

(21)

流程更為順利或反之出現負面作用。

Mishler 專書雖以「訪問研究」(research interviewing,如社會調查)為題而非討論

一般會話,但其所述亦適用於包括敘事訪談之日常對話或如新聞訪問之機構性談話,乃 因任何形式之訪問不但倚賴他人回答以獲取資訊,也常回答他人提問以分享生命故事。 依此敘事模式,新聞訪問即可暫時調整為:「新聞記者(訪問者)經由一問一答之 提問方式與消息來源(受訪者)互換生命故事,包括生命經驗、情緒(情感)與記憶。 無論類型為何,訪談過程常都涉及了問者(如記者或電視新聞訪談節目主持人)與受訪 者(消息來源或受訪來賓)間的共同建構,雙方平等地聆聽、表白、交換意見並接受(或 挑戰)彼此不同人生經歷」。雖然此一定義與前述資訊觀之新聞訪問大異其趣,但因尚 未深入生命故事之自述內涵,有待下節續予補實。 以上簡述了以生命故事為核心之敘事理論,並也觸及了訪問(含新聞訪問)為何可 以「生命故事」概念探討。依 Atkinson(2002: 127-128),生命故事訪談之優點包括(但 不限;添加語句出自本文): -- 透過分享故事,我們較能理解個人經驗與感覺,因而更能體會生命意義; -- 透過分享故事,我們較能掌握自知之明(self-knowledge)而可提昇自尊; -- 透過分享故事,我們較能與他人分享人生經驗與洞察力; -- 分享故事能帶來歡樂、滿足感與內心的平靜【感】; -- 分享故事能抒發【內心】負擔並確認個人經驗; -- 分享故事得以協助建立社區,顯示我們與他人間有眾多共通; -- 透過分享,我們得以協助他人珍惜所有(或與他人不同處),因而鼓勵其改變生 活中的負面趨向; -- 共享故事時,他人得以過去未知之方式更為瞭解我們; -- 透過分享故事,我們較知如何結束故事,或甚至讓故事有個「好的」結局;而一 旦我們知道過去與現在【之內容】,未來目標當能清晰可見。

(22)

三、新聞訪問之敘事觀 – 自傳式生命故事之研究模式

「新聞」與「敘事」原屬兩個毫不相干的領域:「新聞研究」係以社會科學方法論 為主,強調對真實、客觀、正確等項條件的追求,而「敘事領域」則如前述早期係以虛 構文學(如小說、電影、戲劇)為核心隨後轉向重視語言、符號、文化情境等變項。兩 者相關研究不多,但受到前述「向敘事轉」的學術典範遷移之衝擊,從一九八零年代以 降雙方交會之處已愈形明顯,以致文化人類學家 Bird & Dardenne(1987)大膽提出「新 聞即故事」(news as story)概念後,「新聞敘事」的跨疆界思考模式已次第開展。

Bird & Dardenne 認為,新聞並非現代社會獨有之故事形式,但的確協助現代社會建

立社區文化意涵,將分散四處且無聯結意涵之社會事件結合起來,產生如「神話」(myth) 或「民間軼事」(folklore)般的傳統社會儀式作用,從而具有文化、教育、傳播內涵。 換言之,他們認為新聞報導不應只具如實證主義方法論所示之探索「社會真相(實)」 功能,更應協助大眾藉其內容判斷社會與文化之好與壞、對與錯、美與醜。 尤以新聞報導常涉及一般受訪者之生命經驗,其所撰內容本就與前節討論之敘事功 能相近,可提供眾多生命故事讓社會大眾彼此分享。如有關自然災害(如颱風、地震) 之民眾受難報導就常能激起「民胞物與」情懷,繼而啟迪人心、滌清情緒(臧國仁、蔡 琰,2001),反映了敘事理論特別關注之人文(humanistic)與美學精神。 然而何謂敘事?Coates(1996: 72)認為,無論自述或是他述(anecdotes)都需符合 「開始、中間、結尾」結構。而 Labov(1972: 359-360)的著名定義則強調任何敘事皆 須包含對過去經驗的摘述(recapitulating),以與原始事件發展次序吻合的方式表述(原

定義使用「口述」verbal 一字)。Labov 並曾以「摘要」、「方向」(orientation)、「行動」、

「評估」、「解決」(resolution)、「結尾」(coda)等要項說明敘事內涵,強調需以至少兩

個子句完成故事所需鋪陳的情節要項。

(23)

也能完全套用 Labov 及其他定義則亦未定(見 Schegloff, 2003 之討論,尤其針對 Labov

僅及「口語」表述之批評)。如 van Dijk(1987)分析新聞言說時就曾列出與此不同之結

構(雖然言說與敘事兩者仍然有別),Thornborrow & Fitzgerald(2004)之研究更指出新

聞故事之時間走向既非如一般虛構敘事之「歷時性」(chronological,指按事件發生之開 始、中間、結尾順序 ),亦非傳統新聞教科書所述之「倒寶塔」(inverted pyramid)結構, 而是隨著事件發展而從標題(即前述「摘要」功能)開始述明事件發生時間,並在其後 各段落間逐步「加強」(thickening)時間之流動與延伸直至報導結束。 至於新聞訪問之「時間性」(temporality)則與前節所稱之「情境提示」作用有關, 其旨常在引導受訪者在特殊指定情境作答。如前引王建民訪問之「當你看著自己,你認 為自己…」,「當」 字就明顯地「要求」王建民只能回答「自己【現在】是不是王牌」, 而其答案「不是(王牌)。大家都一樣,洋基【現在】有很多好投手」一方面凸顯了王 建民的謙懷個性,另亦可看出他身處美國棒球大聯盟之小心翼翼心情。此一簡短問答因 而充滿「故事性」,極易引發讀者有意知道更多有關「王牌」之其他內情與後續發展, 十足反映了 Thrusby(2006)之說法:「故事所能引發的想像力,就像地球大氣層 (atmosphere)裡的空氣一樣」(p. 2),故可稱之為「神秘氣層」(mythosphere),乃敘 事問答的積極功效之一。 又如上節所引「生命故事」文獻所示,任何論述內容均包含問/答者間的情感(緒) 互動(如王建民在記者尚未問完前即已作答,因而引起記者注意到旁觀之球團公關「早 就笑得合不攏嘴」),不但前者(訪問者)有意藉由提問問題來打動聽者以便其能盡快採 取言說行動說明生命經驗,聽者(受訪者)也常因某些提問觸及其人生特定階段之苦樂 經驗而引發欷噓感嘆,繼而長篇表述。

Schroots(1996; Schroots and Birren, 2002)因而認為,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不同,所 能追溯之情感起伏與時間定點亦皆有異。透過訪談而獲取之人生故事述說充滿因人而異 之獨特趣事或悲傷經歷,此即新聞訪問最為迷人之處,乃因人生固如故事,而故事情節

(24)

也實如人生,兩者均屬獨一無二且難以取代;愈多聽/講故事,就愈能讓問答雙方彼此 體會人生之美好與苦楚。

除「時間」與「情感」外,問者與答者如何在訪談間「自述」生命故事亦是新聞訪 問研究敘事觀之重要議題。Brockmeier & Carbaugh(2001: 7)即曾指出,敘事理論之自 述分析受到俄國文學家 M. Bakhtin 影響甚深,其針對杜妥也夫斯基小說的論述研究開啟 了有關敘事「多義性」(polysemic)及「多聲性」(multi-vocal)概念的先河,從而連結 了一向強調「思維」與「回憶」變項之心理學傳統以及長期關注「自我對話」之人文學 研究傳統內涵,具體反映了人生常透過敘事建構生活內涵的特性: 每個敘事自述(narrative account)都與生活有關,且每個說故事者所述 皆為其生活內容…,兼有互動與溝通、企圖與幻想、模糊與不明,因而當不 同情境發生時無時不有下個及另個故事可資講述。這個觀點造成了【敘事之】 動態性,即實際生活的真實故事與未來生活的可能故事兩者間不斷合併,最 後 使 得 「 生 活 敘 事 」 可 視 為 開 放 而 無 結 束 的 文 本 , 即 「 無 結 束 性 」 (unfinalizable),因其不斷開放選擇(在真實與虛構間),包括更多意義、更 多身份,也造成更多解釋,甚至超越生活故事所能表達…。每個人的生活裡 永遠有尚未發現的可能性、尚未確認的需求、尚未完成的身份選擇。因而 Bakhtin 說,『所有現有的衣服都太緊了』,這點使得人生更為人性或人情 (human)。…由此可知,敘事研究不只是為了結合實際及特殊生活世界,也

為了變身為人們身份建構的可能實驗室(Brockmeier & Carbaugh, 2001: 7-8;

添加語句出自本文)。

Brockmeier & Carbaugh 進而認為,生命故事研究廣受重視後不但引發前述「向敘事 轉」之重大觀點巨變,二十世紀最後二十年也因敘事研究持續鑽研自述故事與生活世界

(25)

術典範轉移,其重點乃在「將個人主體(the subject)置於【學術】舞台中央…,認為

人是說故事的個體,分以個人或社會方式帶領具有故事性的人生。研究敘事因而就是研

究人如何經驗世界,…透過解釋並說出故事中的身份主題(identity themes),個人就能

了解自身所具的生活力量,藉此改變人生路徑,甚至釋放歷史應有路徑或認知」(Lapadat,

2004: 115;添加語句出自本文)。

Kenyon(2002: 38)亦稱,「說故事並非僅是日常行事,而是創造自身(the Self)

之過程,也是藝術工作之核心;沒有故事就沒有自身」。因此,此類研究的重點就在觀

察說故事者(包括訪問之問者與答者)所述之自身與故事文本間的「關係」,藉此體驗 生命意義。

依 Birren & Birren(1996),任何由說話者所撰之親身經歷或故事均可稱為「自傳 (述)」,而「引導式自傳」則是將經歷過的生命史根據某些主題加以組織之研究方法, 常以小團體方式讓眾人自由發揮以將其成長過程回憶出來,包括人生重要轉折、愛與 恨、瀕臨死亡經驗、生命目標與期望等,進而可提高自我感知、社會接納度及自我尊敬 程度。這種研究方法過去多用在心理諮商領域,但顯應同樣適用於新聞訪問,乃因問答

對談內容多涉及 Birren & Birren 所述之幾個與自我有關之層次,包括「真的自我」(real

self;可定義為個人詮釋之自我)、「理想自我」(ideal self;指自己有意達成之完美自我)、

「社會形象自我」(social-image self;指個人想像他人眼中之自我)。

因而任何自述內容並非講述者的純粹「自我存在(being for itself)」表達而已,除 必然涉及個人從記憶庫裡所勾選的部分生命長河外,亦將包含在某個特定時空所親身經 歷之苦痛與快樂事蹟、與他人在此親身經歷事蹟(「他人存在」,being for the others)之 互動、聽聞當時他人之動態及社會背景等,凸顯了生命敘事自述內容與他人間(如家人、 同僚、有人等)之密切關係(引自 Randall & McKim, 2004: 245)。

新聞訪問之敘事觀同樣認為回答者之內容並非單純來自個人之記憶自述而已,並也 與 他 人 之 互 動 有 關 。 換 言 之 , 儘 管 自 傳 ( 或 自 述 ) 乃 個 人 生 命 故 事 之 自 白 表 述

(26)

(confessions),但其 所述勢將涉及自我(身份)、他人(人際關係)、社會(時空背景), 並非獨白而已,K. Gergen(1999)因而稱此為「關係自我」(relational self)。5 邱惟真與丁興祥(1999)曾經長篇累牘地解釋「自我」研究概念之發展趨勢,強調 以「敘說(事)建構」(narrative construction)觀點討論自我涉及之典範轉移乃從過去實 證典範之「物化」(reification)假設轉引至「相互主觀性」(intersubjectivity;如訪問雙 方之對話),改而認為「『自我』是社會互動的結果,是互為主觀的。…自我是在敘說者 所說的故事中被建構出來,…因此,『自我』並不是一個靜態的『概念』,…,乃個體與 社會互動下的產物,是與他人所共同建構的」,…而『自我敘說』事實上,則是這在關 係網絡中的人們所建構出來的語言工具,並且在關係中使用。也就是說,『自我敘說』 是在社會建構下的產物(頁 212-214)。 邱惟真與丁興祥所強調的自我與自我敘說之「社會性」,在其他文獻中亦清晰可見。

如 Josselson, Lieblich, & McAdams(2007)即曾專事討論敘事內容所涉及之「關係」

(relationship),指出傳統社會科學所強調之受訪者「獨立」、「個人 」、「自力更生」等特

性,已在二十世紀末期「相關」、「互賴」、「共構」等概念取代,甚至進一步形成了「向

『關係』轉」(the relational turn)的學術新思潮。

Josselson, et al.(2007)因而改以「共有」或「共享」(communion)角度解析自我

敘事,認為如何在人生故事自述裡適當地呈現(或遺忘)他人皆屬重要研究素材,原因 即在於「從生命之初至一生,關係對自我之建構與陳述皆屬核心,…【即便】要精準地 從科學性語言裡瞭解人際關係實是極大挑戰」(pp. 3-5)。 再以前述王建民之訪問為例,新聞中曾提及他未待記者問完就急忙答說「不是。大 家都一樣,洋基有很多好投手」,導致站在一旁之球團公關早就笑得合不攏嘴,還伸出 大拇指對其打 PASS,其因可能在於王建民深恐記者提問會讓他得罪「其他投手」,於是 急忙以簡短回答「堵住」記者之口以免其繼續在此問題上打轉,方會在此短短四十六個 5

Sparks & Smith(2008)近作曾將自身內在(inner self)回憶之心理敘事名為「個人之敘事建構

主義」(narrative constructivism),以與一些與他人有關之敘事有所區別(社會的敘事建構主

(27)

字的訪問過程中出現此一有趣互動(指王建民與不在現場之洋基其他球員,類似上節所 引之 Goffman「不在現場之旁觀者」(overhearing)現象;見【圖一】中間)。 顯然上引王建民之例反映了受訪者之敘事自我與其人際互動有密切關係,而此人際 互動又奠基於述說者之人際智能,包括其對自我身份(好投手)之瞭解以及前述「社會 形象自我」之認定。簡單來說,依該新聞報導者之描述,王建民平日本就不甚多言,面 對記者訪問時恐更謹言慎行,其「自我」展現方式與一般能言善道者多有不同。一旦記 者提問內容涉及了「他人」(其他投手),王建民之回答就更為小心,而一旁洋基公關人 員之工作即在防備其「失言」,顯示記者提問固屬不易,答者所言更因其在公開論述後 常被人曲解引伸而更顯困難重重,此點與前述邱惟真與丁興祥(1999)之言相近:「『自 我』不是一個靜態的『概念』,…,乃個體與社會互動下的產物,是與他人所共同建構 的」;Ezzy(1998: 249)因而稱此為「說故事的政治【學】」。

Birren & Schroots 近作曾經回顧「敘事自我」(narrative self)與「自傳式記憶」

(autobiographical memory),顯示此一領域業已累積相當成果,連結了從實驗心理學之 實證傳統與來自存在主義/現象學之建構觀點間之論辯。他們認為,「自我」乃從生命 事件及詮釋中浮現,透過論述而將此些事件與詮釋編織為對己身有意義的故事。因而「敘 事自我」乃個人告訴自己與他人「我是誰」的述說,顯現了獨特性與存在意義,亦可視 為主觀穿梭於時間的能力,不僅回顧過去並也前瞻未來(p. 479)。 B. Johnstone(1991)& K. Basso(1996)的研究也與此趨勢一致,他們關心故事如 何引發個人(回憶)與社會間的辯證(dialectic)關係,因而發現不同個人身份與社會 關係乃同時在敘事過程中建構出來:「故事在何處出現,就顯示出他們【說故事者】是 誰」。換言之,任何故事均需透過某些敘事時空始能完成述說,此即 Plummer 所稱「故

事社會學」(a sociology of stories)之意(引自 Brockmeier & Carbaugh, 2001: 12-13)。 當然,討論故事之自述無法捨棄個人記憶不顧。但 Randall & Kenyon(2001: 第三 章)指出,心理學者早已放棄所謂的「可計數【記憶】模式」(computer model),轉而

(28)

討論「自傳式記憶」,乃因其包含了「自我指涉」(指與自我相關)與「自我感知」概念, 亦即記憶實與客觀事體無關,而是自我經驗的詮釋結果,既非事實亦非錯誤,而是兩者 間的合成物,其內容即前曾述及之「似真性」:「記憶就是故事的記憶,也是故事的創造、 儲存、取用」。 以上延續前節討論提出了以「自傳式敘述」(自述)為主的新聞訪問敘事觀內涵。 由本節所引文獻可知,社會科學各領域在過去二十年間已打破傳統疆域,逐步形成了「向 敘事轉」、「向自傳式轉」、「向關係轉」等多項學術新典範,顯示一向以實證主義客觀義 理為核心的新聞/傳播學術領域也正/將面臨重大挑戰。 本節援引相關文獻發現,新聞訪問除可如上節所示之「生命故事互換過程」定義外, 更可進一步將此類「機構性談話」視為訪答雙方各自針對自己生命經驗之「自傳式故事 敘述」,包括從個人記憶裡所篩選之生活經歷、與他人之互動、特定時空下的社會文化 脈 動 紀 錄 。 又 因 任 何 述 說 總 不 免 涉 及 個 人 如 何 面 對 情 境 選 用 適 當 言 說 語 詞 表 達 (Jørgensen & Phillips, 2002),而其所選也將影響對談是否以及如何延續,因而說者之 社會智能常能展現講話者之言說智慧(臧國仁、鍾蔚文、楊怡珊:2001);此點在新聞 訪問中尤其清晰可見。 延續前節所述,可續以「自傳式敘述」為基礎重新定義新聞訪問為「一段記者與受 訪者交換故事分享生命經驗之歷程,雙方平等地聆聽、表白、交換意見並接受(或挑戰) 彼此對人生經驗之不同看法,亦分從各自記憶(含集體記憶)裡抽取與個人及團體身份 (identity)相關之事件,以自我敘事方式講述正或負面之經驗以便相互溝通,回顧過去 並砥礪未來,完成情感互動」(參見【圖二】)。 --- 圖二約在此處 --- 四、結論

(29)

本文撰寫期間正值中度颱風「莫拉克」重創台灣中南部,平面媒體與電視新聞記者 穿梭於災區不但拍攝影片凸顯天災人禍之苦境,亦常訪問災民聽其哭訴失去親人之痛, 其情其景令人難以不被大自然之巨大力量而震攝,且又為災民所受之苦而感動容。因而 憶起約近十年前台灣發生「921 大地震」後臧國仁、蔡琰(2000);所言,「讀者或觀眾 常透過此類【災難】事件之揭發報導而感到人生之可貴,因而較平日更為珍惜所有;或 因同情受害者而有『痛感』或『惡感』,其後更為樂意提供援助或投入救災行動」(增添 語句出自本文)。 此即「新聞美學」之起點,乃因新聞除屬事件如實報導外,亦「一再地引發我們的 情感 -- 我們對地震、土石流等天然災害必然產生敬畏恐懼之情,對謀害無辜的殘暴兇 手必然產生憤怒不容與誅而後快之感,而看到戰爭中失怙的兒童或受虐的老婦又會自然 地產生憐憫… …」(蔡琰、臧國仁,2003)。因而在重大事件發生後,新聞媒體也大量地 報導了「互助」、「救援」、「善行」這些人類獨特情操,產製一些易於引發閱聽眾美感的 文本,以致有「文字敘述感人,災難新聞大賣」的現象。 以上「新聞美學」觀點代表了與傳統新聞學理不盡相同的一些芻議,但也引發後續 研究興趣(如賴玉釵,2009),促成相關學術思潮之再省。本文之旨亦在延續此類對傳 統新聞觀點之挑戰,指出教科書習視新聞訪問為「目標(成果)導向」、「資訊(索取) 導向」甚至以「餓狼」比喻訪問者,久之易於形成「以記者為中心」之專業觀點,導致 訪問過程充滿爾虞我詐、機鋒處處,問者與答者間之衝突時有耳聞。 類似問答間不協調現象過去亦常見於醫病關係,如 Mishler(1984)即曾指出醫學 教育一向以提升臨床能力並改進醫病技巧為最高鵠的,只關心處理重症及緊急症狀而對 他事皆無耐性。久之醫生多被塑造為「英雄」角色,而病人則被簡化為極端依賴醫生的 弱勢,因而醫病訪談常以醫生為中心而其無耐於病人對病情之詢問,「以病為師」之良 醫不復可求。Mishler 因而(1986)已如前述提出「回應者賦權」概念,強調訪問過程 之問答雙方理應平等地共同建構談話意義;其觀察當對新聞訪問頗有啟發價值。

(30)

本文因而認為,新聞訪問除包括前述教科書已發展多時之實務運作外,亦應推動以 「敘事觀」為核心之「生命故事」訪問方式,適用於非即時性之對象,兩者皆屬新聞訪 問主要類型,各含「一對多」(指多數記者面對單一受訪者,如記者會或電視訪問節目) 與「一對一」(即一般所稱之面對面訪問)等次類型(subgenres;見【表一】)。 --- 表一約在此處 --- 首先,在「資訊模式」之新聞訪問過程中,重點在於建立如 Schegloff(1972/1986) 關心之「會話順序」(sequence)或如 Heritage(1997)強調之「機構訪問秩序」(institutional

order),尤 重訪問之結構、連貫性、語言機制、情境等基本要項(參閱臧國仁、蔡琰,

2007a)。如本文第一節所示,此類新聞訪問研究多延續 Goffman 之互動秩序概念,認為

任何「機構性對話」(如新聞訪問)皆有其特殊規則與秩序(order),訪問雙方常因「提

問-回答-再提問」之番的轉換(換番)而交替話權,形成談話互動之「微型社會結構」 (見 Zimmerman & Boden, 1993) 。

而在「敘事模式」,話權轉移或問答結構則非要領,雙方如何在逐漸加溫的對話情 境裡建立共識並達成意義建構(meaning making; Koro-Ljungberg, 2008)方是重點所在。 問者與答者透過生命故事之交換,彼此各自從記憶裡搜尋相關主題後陳述經驗,也常因 此些經驗陳述多觸及個人身份、團體身份、時代背景而易激起情緒(感)互動。無論如 何,「資訊模式」強調之一來一往問答規則在敘事模式中並非關注對象,問答雙方可隨 時插話、鼓勵、靜默、重疊,也常在交談過程裡更迭互換問與答者角色,乃因其所追求 者乃是如敘事典範(Fisher, 1987)所強調之「好看」、「好聽」、「好玩」、「好記」之人生 故事,藉此達成意義溝通。

延續本文稍前所引 Coher & Cole(1996)之言,生命故事研究特重任何文本(含談 話文本)參與者如何共同建構述說,而以自傳式敘述為核心之新聞訪問敘事觀亦強調問

(31)

如 Kenyon(2002:45)所稱 ,談話雙方之旨皆在於讓說故事者能建構「智慧環境」(a wisdom

environment)以便暢所欲言:「自傳式研究如能邀請我們講述或分享故事而無其他目的

就屬有效,… 並無固定故事情節以資遵循,每個人均可自行決定揭露哪些或如何揭露

故事,也可在講述過程中隨時改變心意。如果成功,自傳式研究所創造的氣氛就像是朋

友間共享咖啡【般地輕鬆】」(增添語句出自本文作者)。Kenyon 稱此共享故事的歷程為

「尋找常民智慧」之路,並稱藉此「我們與他人皆能感到通體舒暢」(feel good in our skin

and with others;頁 44)。

總之,本文由傳統資訊模式入手,試圖說明與「自傳式生命故事敘述」接近之敘事 模式如何亦可適用於非時間性之新聞訪問。本文認為,除了即時性報導之專業訪談外, 新聞訪問也常以一般說故事形式與受訪者交談,以交換生命經驗方式聆聽陳述。如

Florio-Ruane(2001: 53)所言 ,conversation 一字之拉丁語根源本就包含「一起生活」、「陪

伴」、「轉身」(to turn around)、「改變意見」(to oppose)等意涵,顯示其意在於發展「相

互陪伴之生活形態,彼此誠實地談話以交換對立之想法:「這種互換(interchange)的最 佳狀況,就在於參與者無意於不耐地結束談話,而是花費相當時間深入並強化對任何想 法之瞭解…」。 以 Koro-Ljungberg(2008)之言,任何訪問(其文乃在討論訪問研究)所得成果無 法事先決定,也難以透過結構式研究方法(如社會調查法)取得,而是一段問者與答者 的「協商過程」,包含了雙方面對問題之即興演出(performance)、經由交談所產生的社 會意義、雙方經此共同促成之知識交換等,因而訪問皆屬「社會建構」形式。 若與本文稍前所述之 Propp 敘事類型相較,本文所提出之新聞訪問「資訊模式」與 「敘事模式」顯嫌粗糙,有待未來持續針對上述模式比較其實施方式,藉此分析適用之 新聞訪問情境。舉例來說,如【表一】所示,敘事模式似較常見於一般平面媒體之雜誌 訪問或非即時性訪問(如專題訪問),但就實務工作而言,突發事件以外之新聞訪問是 否皆可歸於此一類型猶待討論。此外,敘事訪問是否亦如資訊模式有其一套規則與秩

(32)

序,相關文獻闕如,未來亦可繼續探索。此外,如本文所舉之例,新聞訪談內容(如王 建民談及其紐約洋基隊友)多屬公共敘事(public narrative),其與敘事自我間之關係猶 待釐清,值得鑽研。

(33)

表一:新聞訪問之類型(genres) 訪問之互動秩序(隱藏規則特色) 訪問之結構(問問題內在結構) 一對多(記者會) 問題之連貫性(「番」之轉換) 資訊 訪問之語言機制(用語、中立性) 模式 訪問之情境(閱聽眾、姿態等) 新聞 一對一(一般訪問) 訪問與寫作報導之關連 訪問 類型 訪問之談話互動關係 一對多(電視專題 訪問之意義共構(co-construction) 敘事 訪問節目) 訪問者之自我敘述(self -narrative) 模式 訪問者雙方交換生命故事之過程 一對一(雜誌專訪) 訪問者雙方記憶與經驗之互動 訪問論述之情感(情緒、悲傷、喜悅)

(34)

情境矩陣 contextual matrix 傳播情境 旁觀者 問者情境 答者情境 問題文本結構 一問一答 回答文本結構 閱聽眾 互動秩序 讀者 (新聞工作者) (消息來源) 表意/ 問者之認知 做人/ 答者之認知 與策略 作文 與策略 * 新聞訪問中的說者與聽者並非處於「平衡」(symmetrical)常態,反而常因雙方立足點、權力 位置、參與程度、專家知識能力不同而有不平衡對話情境,使得氣氛緊張或調和。 **「表意」、「做人」、「作文」之意在於說明問答過程涉及了雙方對「語意」之瞭解、對人際關係

的維持、對問答文本之建構(Halliday, 1973; Halliday & Hasen, 1976,中文譯名出自鍾蔚文、 臧國仁、陳百齡、陳順孝,1997)。

***上圖中間之「旁觀者」(overhearing audience)引自 Schudson, 1995: 75。他認為(此乃出自

Goffman, 1981 立足點(footing)早期觀察),任何訪問(含新聞訪問)均至少涉及三者,除

訪者、答者外尚有隱形之「第三者」(the third party),指不在現場之閱聽眾(the absent audience)

以及訪問者所代表之媒介組織。因而訪問者常提問說,「外界認為…」,而答者也據此回答彷

彿觀(聽)眾就在現場。受到這些隱形因素的影響,知名媒介組織的記者就能獲得較優「待 遇」,反之默默無聞之新聞媒介派出之新聞工作者偶會無人理睬。

圖一:依「共同建構」概念所擬之新聞訪問互動模式 (來源:修改自臧國仁、蔡琰,2007a: 252)

(35)

日常智慧 自傳式回憶(autobiographical memory;正面或負面回憶) 個人身份之建立 (以前記憶 retrospect) (未來期望 expectation) 生命 自我敘事 narrative self 情感互動 (生命意義) 敘事情境(傳播) 好看 敘 事 好聽 講述者 與談者 好玩 故事 論述 好記 (傳播意義) 文化自我(cultural self) 歷史 團體身份之建立 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 正面或負面回憶) 人際關係 圖二:以「自傳式生命故事敘述」為基礎之新聞訪問敘事觀

數據

Table 1: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ge groups in presenting the final project
Table 1: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ge groups in presenting the final project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tudents are provided with opportunities to learn and develop the skills, strategies and confidence needed to participate in Guided and Independent Reading as well as the

How would this task help students see how to adjust their learning practices in order to improve?..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a) The principal of a school shall nominate such number of teachers of the school for registration as teacher manager or alternate teacher manager of the school as may be provided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simple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opinions on familiar topics with some elaboration.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To this end, we introduce a new discrepancy measure for assessing the dimensionality assumptions applicable to multidimensional (as well as unidimensional) models in the context of

The case where all the ρ s are equal to identity shows that this is not true in general (in this case the irreducible representations are lines, and we have an infinity of ways

Therefore, this paper bases on the sangha of Kai Yuan Monastery to have a look at the exchange of Buddhist sangha between Taiwan and Fukien since 19th century as well as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