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民小學校長之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民小學校長之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研究"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 國民小學校長之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研究 ※

※※※※※※※※※※※※※※※※※※※※※※※※※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90-2413-H-004-015

執行期間:

90 年

8 月 1 日至 91 年

7 月 3 1

計畫主持人:陳木金博士

研 究 員:邱馨儀、吳春助

研 究 助理:陳慕賢、黃玉英

執行單位:國立政治大學

國 九 十 一 年

月 三 十 一 日

(2)

國民小學校長之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研究

The Research Of Chaos Sensibility By Elementar y School Pr incipal. 計畫編號:NSC 90-2413-H-004-015 執行期間: 90 年 8 月 1 日至 91 年 7 月 3 1 計畫主持人:陳木金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程中心副教授) 研究員:邱馨儀、吳春助 研究助理:陳慕賢、黃玉英 中文摘要 本研究從混沌現象敏銳度理論探索 學校學習型組織文化,主要係以研究混沌 現象敏銳度之「校務發展敏銳度」、「行政 管理敏銳度」、「教學領導敏銳度」、「公共 關係敏銳度」、「專業發展敏銳度」理論啟 示,促使行政領導者運用決心、直覺、理 想及熱情四個原則開始行動,形成推動學 校行政的動力,注意找出塑造優質學校學 習型組織之「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 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 統思考」的軌跡及規律秩序的線索。因 此,學校行政領導者應該在可尋求校務行 政體系之教務、訓導、輔導、總務、會計、 及人事管理六大動力系統的積極合作,由 他們扮演促動行政革新的表面領導者,形 成一種革新的奇異吸子模式的動力吸引 系統,塑造有利於優質學校學習型組織 「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 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的推 動。 其次,因為塑造優質學校學習型組織的 「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 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工作 的推動可說是一項範圍廣、時間長、程序 繁、耗費大、責任重的工作,必須重視團 體的運作歷程,成立規劃委員會,透過參 與、整合與落實的原則,發揮集思廣益的 力量,講求主動、效率、適用、創新的精 神,參考學校傳統特色、社區背景及未來 發展,訂定學校行政革新藍圖,使其在整 體規劃下逐步辦理,並展現學校特色,發 揮學校之「校務發展敏銳度」、「行政管理 敏銳度」、「教學領導敏銳度」、「公共關係 敏銳度」、「專業發展敏銳度」的教育功 能,以創建最佳的學校行政成效與教育情 境,進而能激勵學生向善向學,以提高教 學與學習的成效,產生教育的功能。從校 長混沌現象敏銳度研究學校經營效能,必 須重視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方法並用,透 過參與觀察、文件分析、訪談與問卷調查 的方式,期望從分析學校傳統特色、社區 背景、未來發展及校園規劃藍圖,研究校 長如何塑造及展現學校經營效能,發揮學 校經營效能的教育功能。「混沌現象敏銳 度」這個混沌現象的科學理論非常值得引 進作為「學校經營效能」領域來深入研 究,因為我們能夠深刻體認校長之學校經 營效能的塑造是永久性的教育投資,除了 關係著學校未來的發展,也肩負化育莘莘 學子在此求真、求善、求美的任務,是國 家紮根的百年大計,必須謹慎周詳的評估 與考量學校經營效能塑造功能,以創建一 個優良有文化的校園,充分發揮學校行政 領導效能,以創建最佳的學校經營效能與 教育情境,進而能激勵學生向善向學,以 提高教學與學習的成效,產生教育的功 能。 關鍵詞:混沌理論、混沌現象敏銳度、 學習型組織、國民小學、校長

(3)

3

Abstr act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following topics. The first were to understand the reality for principal Chaos sensibility and the school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from Taiwan Elementary School.

Secondary,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hool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and principal Chaos sensibility.

Thirdly, the researcher also investigated the differences of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mong the

school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and principal Chaos sensibility.

Finally, the study also helps to probe the influence of demographic variables,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the school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on principal Chaos sensibility.

Keywords : Chaos Theory 、 Chaos Sensibility 、 the school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Elementary School、Principal 壹、緒論 混沌(Chaos) 是目前學術界一個重 要的專有名詞,它已經被應用於氣象學、 物理學的研究,近年來也廣泛地受到學校 行政界的討論與研究。根據Gleick(1987) 指出:混沌現象的相關研究普遍地受到它 的第一個研究──羅倫斯的氣象學理論 研究:天氣系統 (weather systems)和地 球氣壓(earth atmosphere) 的混沌之影 響,並嘗試建立混沌現象的發展模式,引 起各界廣 泛的注意。Curtis(1990)強調當我們使用 混沌理論或混沌科學時,或多或少已隱含 著雜亂隨機(randomness)現象的意思,並 且指出「混沌現象」涵義包括兩種觀點: 1.混沌是規律秩序的預兆。2.混沌是強調 存在於雜亂現象之內的潛藏的規律秩序 結構。Wertheimer & Zinga(1997)指出: 當我們將「混沌」應用到許多領域時,會 比前一種觀點產生更美好的結果。 校長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就是將混 沌理論運用在協助校長經營管理學校方 面的研究。校長如何找出存在於學校各種 雜亂現象之內隱藏的規律秩序結構,有效 掌握因應學校裡的混沌現象,使得學校的 各項活動能依教育的原理正常運作,良好 的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能幫助校長從忙 碌的學校工作中理出頭緒、把握重點,有 效推動各項學校工作的系統運作,以提昇 學校效能。 在此變動不拘的時代中,「學習」是 因應變局,永保卓越的關鍵,片段局部的 思考方式是造成組織智障的主要原因,而 組織智障不但嚴重影響組織的生機、學 習、與成長,更有甚者,組織終將被一種 看不見的巨大力量所吞噬。有鑑於此,企 業界紛紛將「學習」的觀念納入組織當 中,期使組織成員不斷的發展其能力,一 方面實現成員追求成長的願望,同時在組 織中培育出創新及具影響力的思考模 式,鼓勵成員凝聚熱望並繼續不斷的在團 體中學習,使整個組織不斷的成長,繼而 提升組織的整體競爭力。在這股企業組織 變革的呼聲中,Peter Senge (1990)提出 以「系統思考」、「自我超越」、「改善 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 學習」等五項修練為內涵的「學習型組 織」,將個人的發展與組織的進步結合,

(4)

正符合企業界的要求,因此,企業界紛紛 引進「學習型組織」的理念,並具體落實, 成為企業界組織變革的主要策略。例如: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福特汽車 (Ford)、摩托羅拉(Motorola)以及國 內的中德科技公司、百略關係企業公司、 松誼企業管理公司等都已實際在推展學 習型組織的修練,而且獲得相當好的成果 (洪榮昭,民87)。 學校亦是一種組織,由教師、學生、 行政人員、學生家長等所組成,以培育能 適應未來的兒童為主要目標。過去傳統的 學校組織結構偏重於科層組織:權責分 明、一切依法行事,但卻流於僵化、缺乏 彈性,已難因應多變社會之所需;且學校 組織特性一向比較保守,缺乏創新進步的 動力,變革也較為被動,然而受到社會變 遷及企業界組織變革的啟示,學校組織與 成員均體認到,若非大力改造,以團隊學 習的精神,型塑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將 無法跟上時代的腳步,因此,學校組織再 造,促使學校組織新陳代謝,賦予組織活 力,提昇學校效能,乃成為當前國際性教 育改革的重點。而學校的發展與成長,校 長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校長如何發揮 其影響力,帶領全校同仁面對此波教育改 革浪潮的衝擊,亦相對顯得重要。 因此,本研究首先探討校長學校混沌 現象敏銳度意義與特性,希望分析出校長 經營學校的混沌現象敏銳度取向;其次, 探討學習型組織的特型及塑造學校成為 學習型組織的策略,最後,歸納校長學校 混沌現象敏銳度理論對學校學習型組織 塑造的啟示,作為推動學校行政革新之參 考。 貳、研究問題與研究取向探討 一、研究動機 (一)期望協助國民小學校長從學校的混 沌現象中,找出塑造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 的先機。 學校本身也是一個具有特色、複雜的 小社會;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因此他對 學校混沌現象的掌握與處理,對學校的運 作有直接的影響。而學校組織的特性對學 校的運作與發展,同樣有深入與長期的影 響。諸如:成員的價值信念、行為準則、 信仰態度、慣用語言、象徵物、動作、訊 息表達方式、溝通模式……等,都會受到 學校組織文化的影響。因此,本研究期望 協助校長從「學校混沌現象」中找出塑造 學校成為學習組織的先機,此乃本研究動 機之一。 (二)找出存在於學校雜亂現象之內潛藏 的規律秩序結構,作為校長塑造學 校成為學習型組織之參考。 國 民 小 學 學 校 經 營 的 內 容 相 當 繁 雜、所要處理的事務很多。校長必須找出 存在於學校雜亂現象之內潛藏的規律秩 序結構,才能進行良好的學校運作。而如 何協助他將忙亂的工作理出頭緒、把握重 點,使得學校的各項活動能依教育的原理 正常運作,此乃本研究動機之二。 (三)研究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的內涵指 標,作為校長塑造學校成為學型組織之參 考。 研究混沌現象的學者指出混沌理論 應該可以應用到學校教育的研究上,他們 強烈地感受到混沌理論可以統整過去學 校教育研究的其他領域,並在教育研究界 產 生 很 大 的 回 響 (Griffiths, Hart,& Blair,1991)。國內將混沌理論應用在教 育上的研究甚少(徐振邦,民 89;秦夢群, 民 88;陳木金,民 85;陳木金,民 88; 陳木金,民 89a;陳木金,民 89b);應用 於校長塑造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的研究 者,更有如鳳毛麟趾。因此,研究混沌現 象敏銳度的內涵指標,作為校長塑造優質

(5)

學習型學校之參考,乃本研究動機之三。 (四)找出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之內涵指 標及策略,作為校長塑造學校成為學習型 組織之參考。 塑造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有助於推 動學校優質文化的建立與學校革新,亦可 協助校長將忙亂的學校事務化繁為簡,使 得學校的各項活動能依教育的原理正常 運作。Peter Senge (1990)提出以「系統 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 「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等五項 修練為內涵的「學習型組織」,可以協助 校長塑造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的內涵指 標及策略之參考,此乃本研究動機之四。 (五)探討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與塑造學 校成為學習型組織之間的關係,作為校長 塑造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之參考。 混 沌 理 論 的 研 究 進 步 是 有 目 共 睹 的,應用範圍日漸廣泛,已漸成為許多管 理科學倚重的工具,因此瞭解混沌現象, 有效利用混沌系統的原理提高工作效率 與效能,是現代從事任何行業人員所應具 備的素養。陳木金(民 89b)研究「國民 小學教師教室混沌現象敏銳度」所指出的 「蝴蝶效應敏銳度」、「混亂的起源敏銳 度」、「驅散結構敏銳度」、「隨機龐雜震憾 敏銳度」、「奇異吸子敏銳度」、「迴路遞移 對稱敏銳度」、「回饋機制敏銳度」等七個 層面,可以當作學校行政混沌現象的內涵 指標去分析與了解。學校行政混沌現象敏 銳度指標對校長塑造學校組織文化的具 體影響如何,目前仍然沒有一個客觀的指 數作為參考來說明。所以,瞭解混沌現象 敏銳度指標與學校組織文化兩者之間的 關係,不論是就校長學校行政實務工作或 學校組織文化研究的那一個向度來看,均 顯現出它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是為本研究 動機之五。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根據以上五個研究 動機而形成下列研究目的: (一)探討國民小學校長學校混沌現象敏 銳度及其塑造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的內 涵與現況。 (二)瞭解不同背景變項的受試者,在國 民小學校長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 及國民小學校長學校學習型組織 塑造上得分的差異情形。 (三)瞭解國民小學校長學校混沌現象敏 銳度與國民小學校長學校學習型 組織塑造兩者之間的關係。 (四)根據研究結果,從國民小學校長學 校混沌現象敏銳度與國民小學校 長學校學習型組織塑造的探討,建 構一套塑造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 的指標,並提出建議以供師資教育 訓練機構、教育行政機關、國民小 學校長、國民小學學校行政人員、 國民小學教師及未來研究者之參 考。 三、研究待答問題:依據前述研究動機與 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討的具體問題如下: (一)探討國民小學校長之學校混沌現象 敏銳度的指標內涵及現況如何? (二)探討國民小學校長之學校學習型組 織塑造的指標內涵及現況如何? (三)以不同背景變項受試者為自變項, 以國民小學校長學校混沌現象敏 銳度為依變項,了解不同背景變項 受試者在國民小學校長學校混沌 現象敏銳度之得分的差異情形?

(6)

(四)以不同背景變項受試者為自變項, 以國民小學校長學校學習型組織 塑造為依變項,瞭解不同背景變項 受試者在國民小學校長學校學習 型組織塑造之得分的差異情形? (五)探討國民小學校長之學校混沌現象 敏銳度與學校學習型組織塑造的積差相 關情形如何? (六)以國民小學校長之學校混沌現象敏 銳度為自變項,以學校學習型組織 塑造為依變項,探討學校混沌現象 敏銳度得分之低中高三組受試者 在校長學校學習型組織塑造上得 分的差異情形? (七)驗證本研究建構的國民小學校長學 校混沌現象敏銳度與校長學校學 習 型 組 織 塑 造 模 式 的 適 合 度 如 何? (八)探討國民小學校長之學校混沌現象 敏銳度對其學校學習型組織塑造的影響 力如何? 參、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用之方法以文獻分析法及 問卷調查法為主,文件分析法、訪問調查 法為輔。研究相關文獻之蒐集主要係透過 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大學圖書館的光碟資 料庫系統中的「教育資料與訊息中心光 碟 」 (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ERIC)、「博士論 文摘要光碟」(Dissertation Abstracts

Ondisk , DAO) 、「 社 會 科 學 引 用 索 引 」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 SSCI) 、「一般期刊光碟索引」(General Periodical Ondisk,GPO)、及 「心理學 光碟資料庫」 ( Psyc Info Department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PSYCLIT) ,及政大社會科 學資料中心的「全國博碩士論文區」蒐集 有關於「混沌理論」、「混沌現象敏銳度」、 「學校學習型組織」在教育研究的應用之 相關博碩士論文,並透過「臺灣學術網路」 (TANET) 上的各大學圖書館系統查詢相 關的文獻,以了解「混沌理論」、「混沌現 象敏銳度」、「學校學習型組織」在教育研 究及其他領域之應用情形,作為本研究建 立研究架構與待答問題之依據。茲將本研 究之研究架構、研究對象、研究工具、資 料處理、研究流程與進度分別予以說明。 一 、 研 究 架 構 從圖 3-1 得知:本研究架構包含了背 景變項、歷程變項及結果變項等三個部 分。其中背景變項有人口變項與環境變項 等兩項,人口變項包含性別、年齡、學歷、 年資、職務等向度;環境變項則包含學校 歷史、學校區域、學校大小等三個向度。 歷程變項是校長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的 包含:1.校務發展敏銳度、2.行政管理 敏銳度、3.教學領導敏銳度、4.公共關係 敏銳度、5.專業發展敏銳度等五個向度。 結果變項則是學校學習型組織塑造包 含:1.自我超越、2.改善心智模式、3.建 立共同願景、4.團隊學習、5.系統思考等 五個向度。 人口變項 1.性別

(7)

2.年齡 3.學歷 4.服務年資 5.現任職務 環境變項 1.學校歷史 2.學校區域 3.學校大小 學 校 混 沌 現 象 敏 銳 度 1.校務發展敏銳度 2.行政管理敏銳度 3.教學領導敏銳度 4.公共關係敏銳度 5.專業發展敏銳度 學 校 學 習 型 組 織 塑 造 1.自我超越 2.改善心智模式 3.建立共同願景 4.團隊學習 5.系統思考 背景變項 歷 程 變 項 結 果 變 項 圖一 本研究之理論架構

(8)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以台北市、台北縣地區 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範圍。抽樣的原則採 多階段抽樣 (multistage sampling)。第 一 階 段 採 分 層 隨 機 抽 樣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首先以「台北市、台 北縣」作為第一個分層的標準,再依「學 校規模大小」為第二個分層的標準,隨機 抽取若干所學校為樣本學校;第二階段再 以 簡 單 隨 機 抽 樣 (simple random sampling) 方式抽樣若干位校長,做為研 究的樣本。 (一)、預試問卷研究對象 本研究係依據中華民國九十年台北 市、台北縣教育統計作為分層的標準,隨 機抽取台北市八所學校、台北縣共十二所 學校。研究者就所抽樣的學校,委託該校 一位主任負責協助施測,並函請其就學校 教師名錄中,以隨機抽樣方式抽取十位教 師,預計抽取預試樣本 200 人。此外,亦 在每份研究調查問卷說明研究目的,冀能 得到受試者的協助與合作。 (二)、正式問卷研究對象 本研究係依據中華民國九十年台北 市、台北縣教育統計,作為分層的標準, 隨機抽取台北市四十所、台北縣六十所學 校。研究者就所抽樣的學校,委託該校一 位主任負責協助施測,並函請其就學校教 師名錄中,以隨機抽樣方式抽取十位教 師,本研究問卷預計抽取樣本 1000 人。 此外,亦在每份研究調查問卷說明研究目 的,冀能得到受試者的協助與合作。 肆、研究結果一: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與 學校學習型組織塑造 的內涵 壹、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 「混沌現象敏銳度」是混沌理論的重 要概念,因此所有的學校工作者必須瞭解 更多有關混沌現象的主題。學校混沌現象 敏銳度係指學校人員如何找出存在於學 校雜亂現象之內隱藏的規律秩序結構,有 效掌握因應學校裡的混沌現象,使得學校 的各項活動能依教育的原理正常運作,良 好的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能幫助學校人 員從忙碌的學校工作中理出頭緒、把握重 點,有效推動各項學校工作的系統運作, 以提昇學校效能。 本研究所指的學校行政混沌現象敏 銳度是指受試者在「國民小學校長學校混 沌現象敏銳度量表」之測量的得分情形, 向度內容包括:1.校務發展敏銳度、2.行 政管理敏銳度、3.教學領導敏銳度、4.公 共關係敏銳度、5.專業發展敏銳度。國民 小學校長若在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量表 之得分愈高,代表其學校混沌現象的敏銳 度愈高,則其處理學校事務的混沌現象能 力愈強。 貳、學校學習型組織塑造 學校學習型組織塑造係指學校人員 如何透過一些方法或策略,依據學習型組 織的五項修練,作為全校教職員工共同遵 循一定的準則,藉以適當而有效地處理與 推動學校中的人、事、物等各項事務,進 而能夠維持一個有效率的教育系統,營造 良好的教學環境與師生關係,並促進有效 教學與成功學習的實現,使學校成為學習 型組織。塑造良好的學校學習型組織,有 助於學校的正常運作與發展,使得學校的 各項活動能依教育的原理正常運作,以提 昇學校效能。 本研究所指的學校學習型組織塑造 是指校長在「國民小學校長學校學習型組 織塑造量表」之測量的得分情形,向度內 容包括:1.自我超越、2.改善心智模式、 3.建立共同願景、4.團隊學習、5.系統思

(9)

考。國民小學校長若在「學校學習型組織 塑造量表」之得分愈高,代表其塑造學校 成為學習型組織的能力愈強。 伍、研究結果二: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對 學校學習型 組織塑造 的影響 本研究探討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對 學 校 學 習 型 組 織 的 影 響 分 析 , 採 用 Joreskog & Sorbom(1989)所發展線性結 構 關 係 (linear structural relationship,簡稱 LISREL) 模式及設計 的 LISREL 8.02 統計套裝軟體程式來進行 分析。其考驗模式指標之各項評鑑項目有 一定之規則,如 Bollen(1989)指出評鑑互 動影響模式指標的目的,乃希望從各方面 來評鑑理論模式是否能解釋實際觀察所 得資料,因此宜從不同角度,並參照多種 指標來做合理的判斷。有關評鑑互動影響 模式指標的標準,Bagozzi & Yi(1988)指 出:應該從「基本適配標準」(preliminary fit criteria)、「整體模式適配標準」 (overall model fit)、「模式內在適配標 準」( fit of internalstructure of model) 三方面來評鑑。本研究所得結果如下: 一、本研究之互動影響模式的基本適配標 準評鑑結果分析 從表 5-27 可看出,所有參數估計數 (即λ值)皆達顯著水準,而且誤差值都沒 有負值,γ值也達顯著水準,可以看出本 研究之互動模式的基本適配度良好。 二、本研究之互動影響模式的整體適配標 準評鑑結果分析 整體的適合度指數(goodness of fit index, GFI)是 0.99,調整後的適合度指數 (adjusted goodness of fit index, AGFI) 是 0.99,與最大值1很接近,表示本研究 所假設的互 動模式 與 理論上的模 式相符 合,本研究之互動影響模式的可信度高; 而 且 本 研 究 的 最 大 正 規 化 殘 差(largest standardized residual, LSR)是.965,都 符合互動影響模式指標評鑑的標準,可以 看出本研究之互動影響模式的整體適配度 良好。 另外,本研究之互動影響模式的Q─ Plot 圖的殘差分佈線斜度大於 45 度。所以, 本研究所擬探索的國民小學校長學校混沌 現象敏銳度對學校學習型組織塑造的互動 影響模式,經由線性結構關係模式的分析 後,其建構之互動影響模式結構關係被證實 是存在的。 三、本研究之互動影響模式的內在結構適 配標準評鑑結果分析 各測量指標的信度:學校混沌現象敏 銳度之 X1 至 X5 的五個指標的R2 從在.81 到.96 之間;學校學習型組織塑造之 Y1 至 Y5 的五個指標的R2 從在.77 到.92 之 間,顯示本互動影響模式之各項指標的信 度皆佳,顯示本研究之互動影響模式的內 部結構適配度甚佳。

(10)

表一 國民小學校長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對學校學習型組織塑造之影響模式的參數估結果 參數λ值 SC 估計值 參數 誤差估計值 R2 評鑑指標 X1.校務發展敏銳度 .96 δ1 .08 R2(X1)= .92 X2.行政管理敏銳度 .95 δ2 .09 R2(X2)= .90 GFI= .99 X3.教學領導敏銳度 .98 δ3 .05 R2(X3)= .96 AGFI=.99 X4.公共關係敏銳度 .90 δ4 .20 R2(X4)= .81 RMSR= .25 X5.專業發展敏銳度 .97 δ5 .06 R2(X5)= .94 LSR=.965 Y1. 自我超越 .88 ε 1 .22 R2(Y1)= .77 γ 11=.948 Y2. 改善心智模式 .92 ε 2 .16 R2(Y2)= .85 ζ 1=.101 Y3. 建立共同願景 .94 ε 3 .12 R2(Y3)= .88 Y4. 團隊學習 .91 ε 4 .17 R2(Y4)= .83 Y5. 系統思考 .96 ε 5 .08 R2(Y5)= .92 圖二 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與學校學習型組織塑造互動影響模式圖 .08 .17 .12 .16 .22 .96 .91 .94 .92 .88 .948 .97 .90 .98 .95 .96 .06 .20 .05 .09 .08 ξ1 校長學校 混沌現象 敏銳度 η1 學校學習 型組織塑 造 X1 X2 X3 X4 X5 Y1 Y2 Y3 Y4 Y5 ζ1 γ11 δ1 δ2 δ3 δ4 δ5 ε1 ε2 ε3 ε4 ε5 .101

(11)

四、本研究模式的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對 其學校學習型組織塑造影響分析 本研究探討國民小學校長學校混沌 現象敏銳度對其學校學習型組織塑造的 影響情形。歸納前述三項研究「國民小學 校長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與學校學習型 組織塑造互動影響模式之結構模式」的適 配度研究發現:1.在模式基本適配標準評 鑑結果適配度佳;2.在模式整體適配標準 評鑑結果適配度佳;3.模式內在結構適配 標準評鑑結果適配度佳。前述三項評鑑結 果都支持本研究之互動影響關係模式的 成立。因此,也可以支持和解釋國民小學 校長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對學校學習型 組織塑造有互動影響的關係存在,其各項 指標間的關係詳見於表一及圖二所示。以 下分別從:1. 本研究模式之上游潛在變 項「國民小學校長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 之結構模式;2. 本研究模式之下游潛在 變項「國民小學校長學校學型組織塑造」 之結構模式;3. 國民小學校長學校混沌 現象敏銳度對其學校學習型組織塑造的 影響效果加以分析與討論。 由圖二可以看出X1 到X5 五個測量 指標:校務發展敏銳度、行政管理敏銳 度、教學領導敏銳度、公共關係敏銳度、 專業發展敏銳度愈佳,則「推」國民小學 校長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的力量愈強。由 圖二可以看出上游潛在變項「國民小學校 長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的觀察變項「校 務發展敏銳度」、「行政管理敏銳度」、「教 學領導敏銳度」、「公共關係敏銳度」、「專 業 發 展 敏 銳 度 」 之 結 構 係 數 分 別 為 .96、.95、.98、.90、.97,其t值皆 達到顯著水準。可以看出X1 到X5 五個 測量指標也都測量到相同的潛在因素ξ (推的力量)。左邊模式圖的涵義可以解釋 如下:當國民小學校長學校混沌現象之 「校務發展敏銳度」愈佳、「行政管理敏 銳度」愈佳、「教學領導敏銳度」愈佳、「公 共關係敏銳度」愈佳、「專業發展敏銳度」 愈佳,則「推」國民小學校長學校混沌現 象敏銳度的力量也愈強,此結果將本研究 中「推的模式」假設關係予以結構化。 由圖二可以看出:Y1 至 Y5 測量指 標: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 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愈佳,則「拉」 校長學校學習型組織塑造的力量愈強。由 圖 5-3 可以看出下游潛在變項「學校學習 型組織塑造」的觀察變項「自我超越」、「改 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 習 」、「 系 統 思 考 」 之 結 構 係 數 分 別 為.88、.92、.94、.91、.96,其t值皆 達顯著水準,可以看出 Y1 到 Y5 五個測 量指標也都測量到相同的潛在因素 η (拉的力量)。右邊模式圖的涵義可以解釋 如下:當校長學校學習型組織塑造之「自 我超越」愈佳、「改善心智模式」愈佳、「建 立共同願景」愈佳、「團隊學習」愈佳、「系 統思考」愈佳,則「拉」校長學校學習型 組織塑造的力量也愈強,此結果將本研究 中「拉的模式」假設關係予以結構化。 綜合上述三項評鑑互動模式指標的 標準,本研究模式在「基本適配標準」方 面佳、在「整體模式適配標準」方面亦佳、 在「模式內在適配標準」亦佳。因此,測 量影響國民小學校長學校混沌現象敏銳 度的五項測量指標:「校務發展敏銳度」、 「 行 政 管 理 敏 銳 度 」、「 教 學 領 導 敏 銳 度」、「公共關係敏銳度」、「專業發展敏銳 度」,整體而言,其實發揮了一股潛在且 看不見的「推力」,以校長的學校混沌現 象敏銳度的強度將校長推向對於學校學 習型組織塑造;而測量影響學校學習型組 織塑造的五項指標:「自我超越」、「改善 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 習」、「系統思考」,整體而言,其實亦發 揮了一股潛在且看不見的「拉力」,以對 校長學校學習型組織塑造的強度將校長

(12)

拉向對於學校學習型組織塑造。由於「校 長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校長學校學習 型組織塑造」這兩個潛在變項間的推拉力 量,於是造成校長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與 學校學習型組織塑造間的互動關係,這關 係正可以用圖二的結構方程式互動影響 模式來加以解釋。 從圖二互動影模式圖來分析,在「校 長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至「學校學習型 組 織 塑 造 」 的 主 要 徑 路 上 , 徑 路 係 數.948,其t值為 19.635,已達.001 顯 著水準。亦即「校長學校混沌現象敏銳度」 上游潛在變項對「學校學習型組織塑造」 下游潛在變項有顯著的影響效果。由此結 果,可以看出國民小學校長之學校混沌現 象敏銳度對校長之學校學習型組織塑造 的影響力很大,其影響力係數高達.948。 陸、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從混沌現象敏銳度理論探索 學校學習型組織文化,主要係以研究混沌 現象敏銳度之「校務發展敏銳度」、「行政 管理敏銳度」、「教學領導敏銳度」、「公共 關係敏銳度」、「專業發展敏銳度」理論啟 示,促使行政領導者運用決心、直覺、理 想及熱情四個原則開始行動,形成推動學 校行政的動力,注意找出塑造優質學校學 習型組織之「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 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 統思考」的軌跡及規律秩序的線索。因 此,學校行政領導者應該在可尋求校務行 政體系之教務、訓導、輔導、總務、會計、 及人事管理六大動力系統的積極合作,由 他們扮演促動行政革新的表面領導者,形 成一種革新的奇異吸子模式的動力吸引 系統,塑造有利於優質學校學習型組織 「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 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的推 動。 其次,因為塑造優質學校學習型組織 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 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工 作的推動可說是一項範圍廣、時間長、程 序繁、耗費大、責任重的工作,必須重視 團體的運作歷程,成立規劃委員會,透過 參與、整合與落實的原則,發揮集思廣益 的力量,講求主動、效率、適用、創新的 精神,參考學校傳統特色、社區背景及未 來發展,訂定學校行政革新藍圖,使其在 整體規劃下逐步辦理,並展現學校特色, 發揮學校之「校務發展敏銳度」、「行政管 理敏銳度」、「教學領導敏銳度」、「公共關 係敏銳度」、「專業發展敏銳度」的教育功 能,以創建最佳的學校行政成效與教育情 境,進而能激勵學生向善向學,以提高教 學與學習的成效,產生教育的功能。 柒、參考資料 丁 虹(民76) 。企業文化與組織承諾之 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研究 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吳璧如(民79) 。國民小學組織文化與組 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 許志強(民79) 。企業文化對組織酬諾之 影響研究。淡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木金(民85)。混沌現象對學校行政的啟 示。教育資料與研究,9,69-75。 陳木金(民88)。混沌理論對學校組織變革 因應策略之啟示。學校行政,1, 61-68。 陳木金(民89)。從奇異吸子理論談新世紀 的學校行政革新。學校行政,第5 期,頁30-44。

(13)

邱馨儀(民 84)。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 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台北:台北市 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 秦夢群(民88)。教育行政。台北:五南出 版社。 Argyris,C. (1989). Overcoming

Or ganizational Defenses.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 Asbby,D.E. & Krug,S.E.(1998). Thinking

through the pr incipalship. N.Y.: Eye

on Education.

Cistone, P. J. & Stevenson, J. M.(2000). Perspectives on the Urban School Principalship. Education and Ur ban

Society,32,4, 435-442.

Curtis,R.K. (1990). Complexity and

predictability:The application of chaos theory to economic forecasting.

Futur es Resear ch Quar ter ly,6(4),57-70.

Cziko,G.A.(1989). Unpredictability and indeterminism in human

behavior:Argume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research . Educational

Resear cher ,28,17-25.

Friedrich,P.(1988). Eerie chaos and eerier order. J our nal of Anthr opological

Resear ch,44,435-444.

Fullan, M.(1997). What wor th fighting for

in the pr incipalship. Columbia

University: Teacher College. Gleick,J.(1987). Chaos:Making a new

science. New York:Penguin.

Griffiths,D.E.,Hart,A.W.,&Blair,B.G.(1991). Still another approach to

administration: Chaos theory.

Educational Administr ation Quar ter ly,27(3),430-451.

Hayles,N.K.(1990). Chaos bound: Or der ly

disor der in contempor ar y liter atur e and science.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McCall, J.(1994). The pr incipal’s edge. N.Y.: Eye on Education.& Bacon. McCune,S.D. (1986). Guide to Str ategic

Planning for Educator s . Alexandia,

V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tt,J.S.(1989).The or ganizational culture

per spective. Californi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Ouchi,W.G.(1981).Theory Z: how American business can meet the J apaness challenge. Reading,MA:

Addison-wesley.

Prigogine,I.,& stengers,I.(1984). Or der out

of chaos: Man' s new dialogue with natur e. New York:Bantam.

Robbins,S.P.(1991). Or ganizational

Behavior : Concepts , Controver sies, and Applications(5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Schein,E.H.(1992). Or 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 ship. San Francisco:

(14)

Senge, P.M.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 t and Pr actice of the lear ning or ganization. New York:Doubleday

Dell Publishing.

Sergiovanni, T. J.(1995). The pr incipalship:

A reflective pr active per spective. Boston:

Allyn

Sterman,J.D.(1988).Deterministic chaos in models of human

behavior :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ystem

Dynamics Review,4,148-178.

Sungaila,H.(1990). Organization alive: Have we at last found the key to a scienc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tudie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 ation,52,3-26.

Wertheimer,R. & Zinga,M.(1997).

Attending to the Noise: Applying Chaos Theor y to School Refor 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Understanding and inferring information, ideas, feelings and opinions in a range of texts with some degree of complexity, using and integrating a small range of reading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opinions on familiar topics with elaboration.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 To explore the roles of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leaders in planning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n primary schools under Learning to Learn 2.0.. • To introduce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 Examples of items NOT recognised for fee calculation*: staff gathering/ welfare/ meal allowances, expenses related to event celebrations without student participation,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simple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opinions on familiar topics with some elaboration.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Why is the transition from kindergarten to primary school so important for children?...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