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中學生應用勒沙特列原理判斷非均勻相系化學平衡的迷思概念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中學生應用勒沙特列原理判斷非均勻相系化學平衡的迷思概念探討"

Copied!
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高中學生應用勒沙特列原理判斷非均勻相系

化學平衡的迷思概念探討

李世峰

1

* 李田英

2 1國立金門高級中學 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科學教育研究所

本 研 究 探 討 高 中 學 生 應 用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判 斷 非 均 勻 相 系 化 學 平 衡 的 迷 思 概 念 。 參 與 研 究 之 學 生 為 桃 園 市 某 校 高 三 學 生 332 名, 研 究 工具 為 研 究 者分 析 學 生 在開 放 式 試 題結 果 所 得 資 料,設 計 一 份 涵 蓋 七 個 中 心 概 念,總 數50 題 的 二 段 式測 驗。試 題的 第 一 部 份是 檢 驗 學 生 對 知 識 了 解 的 正 確 性 , 第 二 部 份 則 是 探 究 學 生 之 所 以 持 此 種 認 知 的 理 由 。 試 題 內 容 效 度 經 由 四 位 具 化 學 專 業 的 高 中 化 學 教 師 審 核 評 定 , 測 驗 的 庫 李 信 度 為0.81。測 驗 資 料 分 別 以 描 述 性 統 計 及 皮 爾 遜(pearson)積差 相 關分 析,結 果發 現 41 項 有關 勒 沙 特 列原 理 之 迷 思 概 念 , 其 中 有 19 項乃 國內 外 研究 類 似 之 發現 ,另 22 項為 本研 究 所特 有 。 最 顯 著 的 迷 思 概 念 有 :1.不 論 反 應 物 種 的 濃 度 改 變 與 否 , 59%的 學 生 認 為 平 衡 前 正 反 應 速 率 等 於 平 衡 後 正 反 應 速 率 , 同 理 平 衡 前 逆 反 應 速 率 亦 等 於 平 衡 後 逆 反 應 速 率 ;2.在 鹽 類 溶 解 度 平 衡 中 ,41.6%學 生 認 為 難 溶 性 鹽 類 易 解 離 或 是 以 為 鹽 類 皆 可 溶 , 使 濃 度 改 變 造 成 平 衡 移 動 ;3.定 容 、定 壓 下 ,30.9%的 學生 認 為 加 入惰 性 氣 體 不影 響 平 衡 ;4.有 31.6%的 學 生 認 為 體 積 加 倍 , 活 動 空 間 變 大 , 碰 撞 機 會 變 小 , 正 、 逆 反 應 速 率 改 變 。 建 議 能 在 教 學 前 先 了 解 學 習 主 題 主 要 的 迷 思 概 念 類 型 , 區 分 特 質 編 寫 化 學 教 材 提 供 學 生 正 確 知 識 , 搭 配 反 應 速 率 對 時 間 作 圖 的 方 式 教 學 , 讓 學 生 從 圖 形 概 念 中 體 會 速 率 與 時 間 在 濃 度 、 壓 力 、 溫 度 等 因 素 變 化 下 的 相 對 關 係 , 可 幫 助 學 生 對 化 學 平 衡 建 立 正 確 概 念 減 少 迷 失 。 關 鍵 詞 :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 非 均 勻 相 系 , 二 段 式 測 驗 , 迷 思 概 念

壹、前言

化 學 平 衡 是 化 學 學 習 中 重 要 的 概 念 , 它 不 但 是 學 習 相 關 化 學 概 念 的 基 礎 , 同 時 在 其 它 自 然 科 學 及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應 用 也 相 當 廣 泛 。 不 過 在 化 學 領 域 的 學 習 中 , 化 學 平 衡 的 概 念 對 學 生 而 言 是 難 理 解 的 單 * 為本 文 通 訊 作者

元(Finely, Stewart & Yarroch, 1982)。 化 學 平 衡 的 重 點 包 括 平 衡 狀 態 、 平 衡 常 數 、 平 衡 移 動 的 原 理 、 溶 度 積 常 數 等 , 學 生 必 須 具 備 如 莫 耳 數、化 學 計 量、濃 度、 分 壓 、 理 想 氣 體 定 律 等 先 備 知 識 及 有 關 的 數 學 運 算 能 力 , 才 能 對 化 學 平 衡 有 較 佳 的 概 念 。 學 生 先 備 知 識 不 足 時 常 會 感 到 困 難

(2)

並 容 易 產 生 迷 思 概 念 或 發 生 解 題 困 難 的 情 形(Wheeler & Kass, 1978; Hackling & Garnett, 1985; Gussarsky & Gorodetsky, 1988;Voska, Kirk W. ,Heikkinen & Henry W.,2000)。 國 內 相 關 的 研 究 中 亦 顯 示 學 生 在 學 習 化 學 平 衡 時 會 產 生 不 少 迷 思 概 念 (林 宏一,民 79;蔡 玟 錦,民 81;邱 美 虹 , 民 83; 高 紹 源 ,民 85; 洪 瑞英 , 民 87; 劉 嘉 茹,民89;鄧 雅 文,民 92;陳 定 惠 , 民93)。 在 Wheeler 和 Kass(1978)對 99 位 12 年 級 的 學 生 測 驗 , 發 現 有 六 個 主 要 的 化 學 平 衡 迷 思 概 念 類 型 : 迷思概念類型 比 例 1. 質量和濃度(mass vs. conc.) 29% 2. 速率和程度(rate vs. extent) 29% 3. 平衡常數的恆定性 (constancy of keq) 47% 4. 勒沙特列原理的誤用 (misuse of Le chatelier) 95% 5. 濃度不變 (constant concentration) 84% 6. 競爭平衡 (competing equilibria) 60% 其 中 學 生 對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的 迷 思 概 念 比 例 高 達95%,國 外 文 獻指 出 學 生 在對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應 用 於 化 學 平 衡 的 判 斷 上 及 在 學 習 上 有 相 當 的 困 難 , 且 在 非 均 勻 相 系 統(heterogeneous systems)的 化學 平 衡 ,學 生 不 考 慮 反 應 物 與 生 成 物 的 相 態(phases) 而 造 成 誤 用 。 此 非 均 勻 相 系 的 化 學 平 衡 於 國 內 的 相 關 文 獻 甚 少 討 論 , 本 文 第 一 研 究 者 教 學 經 驗 中 , 感 覺 到 學 生 對 於 學 習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並 不 困 難 , 而 對 國 外 學 生 有 如 此 高 比 例 的 迷 思 概 念 甚 覺 訝 異 。 因 此 , 研 究 者 想 了 解 國 內 學 生 在 應 用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判 斷 化 學 平 衡 時 , 是 否 也 感 覺 困 難 , 而 其 所 遭 遇 的 困 難 又 有 那 些 。 研 究 者 以 二 段 式 選 擇 測 驗 方 式 來 探 討 學 生 在 化 學 平 衡 中 應 用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時 所 持 有 的 科 學 概 念 及 其 理 解 的 程 度 , 也 想 了 解 學 生 在 相 關 的 評 量 測 驗 中 , 圈 選 答 案 的 背 後 , 是 根 據 何 種 理 由 去 推 理 的 , 並 具 那 些 概 念 , 整 理 歸 納 這 些 結 果 , 將 有 助 於 教 師 確 認 學 生 的 迷 思 概 念 。

貳、化學平衡迷思概念相關研究

學 生 學 化 學 平 衡 為 何 會 非 常 的 困 難 ? Huddle 和 Pillay(1996)認為有兩個原因:1. 化學平衡包含了許多抽象的概念;2.科學與 日 常 生 活 上 的 名 詞 及 用 語 常 代 表 不 同 的 意 義。而Quilez-Pardo 和 Solaz-Portroles(1995) 則認為學生對化學平衡有許多的誤解,學生 不知如何運用化學平衡的原理與原則,且不 能 將 這 些 原 理 轉 換 到 新 的 或 不 熟 悉 的 情 境,這是學生在學習化學平衡時會覺得非常 困難的主要原因。同樣的,對高中化學老師 來說,在高中化學課程裡,教化學平衡和熱 力學一直是很大的挑戰,因為學生會面臨非 常多抽象且困難的概念(Banerjee, 1995)。有 許多學者曾針對化學平衡概念進行研究,這 些 研 究 有 些 是 針 對 化 學 平 衡 的 概 念 進 行 分 析,有些是設計更好的教學方法來矯正學生 的迷思概念,以提供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 作為參考。 現 將 國 內 外 學 者 在 化 學 平 衡 的 迷 思

(3)

概 念 研 究 , 整 理 歸 類 如 下 : 1. 固 定的 濃 度 : 在一 特 定 化 學反 應 中 , 無 法 察 覺 某 些 物 種 保 持 一 定 濃 度 , 反 應 物 與 產 物 在 平 衡 狀 態 時 , 二 者 濃 度 間 存 在 的 數 學 關 係 式 , 例 如 : 認 為 達 平 衡 時 , 產 物 的 濃 度 等 於 反 應 物 的 濃 度(Wheeler & Kass,1974;Johnstone et al., 1977;Gage, 1986;蔡 玟錦,民 81);

2. 左 邊與 右 邊(left and right sideness): 學 生 認 為 化 學 平 衡 方 程 式 的 兩 邊 為 不 相 關 聯 的 個 體 , 換 言 之 , 他 們 認 為 可 以 對 平 衡 系 統 的 單 一 邊 進 行 溫 度 、 壓 力 的 改 變 , 或 是 認 為 反 應 的 任 一 邊 都 是 分 開 的 物 理 本 體 , 所 以 可 以 分 開 操 弄(Johnstone et al., 1977;Gorodetsky & Gussarsky, 1986 ; Garnett & Hackling at al., 1995); 3. 化 學 平 衡 為 動 平 衡 (dynamic equilibrium) , 學 生 在 學 習 此 概 念 之 前 , 已 經 接 觸 了 物 理 平 衡(physical equilibrium),而 物 理 平 衡 屬於 靜 平 衡 (static equilibrium);教 師 在教 學 中 並 未 解 釋 二 者 的 差 異 , 所 以 學 生 自 動 將 化 學 平 衡 視 為 靜 平 衡 , 認 為 是 二 個 靜 態 獨 立 系 統 , 根 本 不 瞭 解 化 學 反 應 動 態 的 本 質 , 認 為 化 學 反 應 會 停 止 , 因 為 反 應 物 用 完 所 以 化 學 反 應 停 止 , 沒 有 動 平 衡 的 概 念 , 以 為 化 學 平 衡 不 是 動 態 的 過 程 沒 有 變 化(Johnstone et al., 1977 ; Garnett & Hackling at al., 1995;邱美 虹 等,民 88;劉 嘉 茹,民 89;鄧 雅 文,民 92;陳 定 惠,民 93); 4. 學 生對 反 應 的 原有 經 驗 為 反應 是 單 方 向 的 , 必 定 完 全 由 反 應 物 變 成 產 物 , 此 經 驗 即 影 響 了 平 衡 反 應 的 概 念 ; 許 多 學 生 甚 至 不 能 清 楚 區 分 完 全 反 應 (completion reactions) 與 可 逆 反 應 (reversible reactions) 的 不 同 特 性 (Wheeler & Kass, 1978;Hackling & Garnett, 1985);

5. 相 信 正 反 應 會 在 逆 反 應 開 始 前 結 束 (Wheeler & Kass, 1978 ; Garnett & Hackling at al., 1995);

6. 對 於 逆 向 箭 頭 的 解 釋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versed arrow convention):方 程 式 中 正 向 和 逆 向 箭 頭 表 示 的 長 度 不 一 樣 時 , 學 生 認 為 達 平 衡 時 , 箭 頭 長 度 較 長 的 反 應 方 向 速 率 比 較 快 (Johnstone et al., 1977); 7. 當 一系 統 達 平 衡時 , 若 狀 態改 變 , 則 與 平 衡 移 動 方 向 同 向 者 速 率 增 快 , 而 逆 向 者 速 率 減 慢 , 學 生 認 為 正 反 應 與 逆 反 應 是 獨 立 的 , 例 如 : 當 溫 度 上 升 時 , 吸 熱 反 應 方 向 的 速 率 增 快 , 而 放 熱 反 應 方 向 的 速 率 減 慢(Johnstone et al., 1977;Hackling & Garnett, 1985; 林 宏 一 , 民 79;高 紹 源 , 民 85); 8. 不 瞭解 化 學 平 衡時 速 率 的 特質 , 認 為 化 學 平 衡 時 , 速 率 為 零(邱 美 虹 , 民 88;劉 嘉 茹,民 89;鄧 雅 文,民 92; 陳 定 惠 , 民 93); 9. 學 生不 能 把 維 持平 衡 和 左 右兩 邊 反 應 速 率 相 等 , 速 率 和 反 應 中 的 每 一 個 物

(4)

種 的 濃 度 是 由 反 應 的 本 質 來 決 定 , 這 些 觀 念 連 接 在 一 起(連 啟 瑞 , 民 84); 10. 平 衡 系 統 其 中 一 個 組 成 濃 度 改 變 , K

值 便 跟 著 改 變 ; 另 當 氣 態 平 衡 系 統 的 體 積 改 變 ,K 值 便 跟著 改 變; K 值 與 溫 度 無 關(Granett & Hackling et al., 1995);

11. 體 積改 變 或 加 入氖 氣 所 引 起的 平 衡 移 動,會 改 變 平 衡 常 數 的 大 小(林 宏 一 , 民 79);

12.勒 沙特 列 原 理(Le chatelier’s principle) 的 錯 誤 使 用 : 無 法 在 適 當 的 狀 況 下 運 用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 不 能 判 斷 在 何 種 狀 況 下 運 用 此 原 理 及 如 何 運 用(Wheeler & Kass , 1974 ; Gorodetsky & Gussarsky, 1986); 13. 變 數的 效 應(Effect of variables),平 衡 系 統 的 溫 度 、 壓 力 或 物 種 濃 度 改 變 時 , 大 部 分 學 生 對 應 用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有 很 大 的 障 礙 (Johnstone et al., 1977); 14. 不 能判 別 非 均 勻相 系 統 中 之化 學 平 衡 的 相 關 或 不 相 關 元 素 ; 學 生 通 常 的 迷 思 概 念 是 在 回 答 固 體 的 改 變 量 時 , 誤 用 了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 例 如 在 非 均 勻 相 系 統 中 加 入 固 體 會 影 響 平 衡 系 統 , 如 果 反 應 物 是 固 體 , 加 入 反 應 物 會 向 生 成 物 方 向 移 動 (Gorodetsky & Gussarsky, 1986);

參 、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迷 思 概 念 測 驗 的

發展過程

本 研 究 以 第 一 研 究 者 教 學 學 校 桃 園 市 某 校 高 三 自 然 組 八 個 班 學 生 共 332 人 為 研 究 對 象 , 他 們 均 以 班 級 為 單 位 進 行 施 測 。 所 用 的 測 驗 為 研 究 者 所 發 展 設 計 之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迷 思 概 念 診 斷 測 驗 , 試 題 之 內 容 、 發 展 過 程 、 信 度 、 效 度 說 明 如 後 :

一、試題內容

根 據 課 本 教 材 內 容 、 文 獻 報 告 , 整 理 發 展 出 高 中 生 容 易 產 生 的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之 迷 思 概 念 類 別:(1)動 態 平 衡的 判 斷(2)影響 化 學 平 衡 的 因 素 : 濃 度 、 壓 力 、 溫 度 (3) 變 因 對 反 應 速 率 的 影 響(4)變 因 對 平 衡 常 數 的 影 響(5) 非 均 勻 相 系 鹽 類 溶 解 度 平 衡 的 影 響(6) 非 揮 發 性 溶 質 對 相 平 衡 的 影 響 (7)惰 性氣 體 對 化學 平 衡 的 影響 等,作 為命 題 設 計 的 依 據 , 每 一 道 試 題 均 含 有 一 中 心 概 念 , 並 依 迷 思 概 念 類 別 一 個 一 個 分 開 偵 測 , 且 對 每 一 概 念 試 題 做 雙 向 細 目 表 , 以 確 定 所 欲 研 究 的 迷 思 概 念 。

二、發展過程

依 據 前 述 之 命 題 概 念 , 並 參 閱 相 關 文 獻 , 設 計 一 份 以 非 均 勻 相 系 化 學 平 衡 為 主 的 六 大 題 組,內 含40 道 試 題 的開 放 式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迷 思 概 念 試 題 , 其 中 每 道 題 均 有 所 欲 測 知 的 中 心 概 念 。

三、試題的效度、信度

開 放 式 問 答 試 題 請 四 位 具 化 學 專 業 的 高 中 化 學 教 師 , 作 內 容 效 度 的 評 估 與 建 議 , 並 將 審 查 後 之 建 議 做 為 修 正 的 方 向 。 將 開 放 式 問 答 預 測 結 果 逐 題 歸 納 統 整 發 展 一 份 涵 蓋 七 個 中 心 概 念 並 包 含 有 50 道題

(5)

的 二 段 式 測 驗 , 整 份 試 題 的 內 容 效 度 , 同 樣 由 四 位 資 深 高 中 化 學 教 師 、 審 核 評 定 。 測 驗 的 庫 李 信 度(KR-20)為 0.81,顯 示 試題 內 部 一 致 性 良 好 。

四、晤談

根 據 診 斷 測 驗 結 果 , 彙 整 學 生 最 顯 著 且 重 要 的 迷 思 概 念 , 針 對 迷 思 概 念 設 計 晤 談 用 的 問 題 , 用 以 探 知 學 生 產 生 迷 思 概 念 的 原 因 ; 訪 談 過 程 全 程 錄 音 , 內 容 為 兩 項 重 要 迷 思 概 念 :1.不 論 反 應 物 種 的 濃 度 改 變 與 否 , 認 為 平 衡 前 正 反 應 速 率 等 於 平 衡 後 正 反 應 速 率 , 同 理 逆 反 應 速 率 亦 前 、 後 相 等 ;2.在 鹽 類 溶 解 度 平 衡 中 , 學 生 認 為 難 溶 性 鹽 類 易 解 離 或 是 以 為 鹽 類 皆 可 溶 , 使 濃 度 改 變 , 平 衡 移 動 。

肆、結果與討論

一 、 研 究 發 現 的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迷 思

概念

本 研 究 發 現 41 項有 關 在 非 均勻 相 系 中 應 用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判 斷 化 學 平 衡 的 迷 思 概 念,其 中 有 19 項 在 國 內 外研 究 有 類 似發 現,但 另 22 項 為本 樣 本 所 持有 的(打 *者), 茲 分 列 如 下 : (一 )動 態 平 衡 的 判 斷 迷 思 概 念 迷 思 比 例 1.平 衡是 單 向 進行 的 反 應 23.2% 2.以 不正 確 的 反應 當 成 正 、逆 反 應 5.7% *3.樟 腦丸 在 密 閉系 統 中 不 與潮 溼 空 氣 作用 , 不 會 有汽 化 反 應 3.6% (二 )濃 度 、 溫 度 、 壓 力 (體 積 )等 對 非 均 勻 相 系 化 學 平 衡 的 影 響 迷 思 概 念 迷 思 比 例 1.反 應 物種 濃 度改 變 會 造 成平 衡 常 數 改變 , 必 須 以平 衡 的 移 動恢 復 平 衡 常 數 20.5% 2.濃 度改 變 並 不改 變 平 衡 移動 10.8% *3.單 一物 種 濃 度改 變 , 其 它物 種 濃 度 沒有 依 比 例 改變 , 將 不 會影 響 平 衡 移 動 8.4% *4.壓 力(體 積)的改 變 , 致 使平 衡 常 數 改變 , 平 衡 才跟 著 改 變 9.7% *5.非 均勻 相 系 化學 平 衡 中 若有 固 體 的 反應 物 種 ,因 為 沒 有 分 壓, 平 衡 不 移 動 , 也 不 會 產 生 任 何 量 的 變 化 31.9% 6.溫 度 下降 , 平衡 向 吸 熱 的方 向 進 行 ,溫 度 上 升 ,平 衡 向 放 熱的 方 向 移 動 28.6% 7.溫 度下 降 , 造成 壓 力 改 變而 使 平 衡 移動 33.3%

(6)

(三 )濃 度 、 溫 度 、 壓 力 (體 積 )等 對 非 均 勻 相 系 化 學 平 衡 反 應 速 率 的 影 響 迷 思 概 念 迷 思 比 例 1.不 論 反應 物 種的 濃 度 改 變與 否 , 認 為平 衡 前 正 反應 速 率 等 於平 衡 後 正 反 應 速 率 , 同 理 逆 反 應 速 率 亦 前 、 後 相 等 59% *2.反 應達 平 衡 狀態 , 無 論 如何 改 變 , 其正 、 逆 反 應速 率 恆 為 一定 值 34.9% 3.濃 度 改變 , 不影 響 反 應 速率 , 反 應 速率 只 會 因 溫度 、 催 化 劑和 本 質 而 改 變 19.9% *4.體 積加 倍 , 活動 空 間 變 大, 碰 撞 機 會變 小 , 正 、逆 反 應 速 率改 變 31.6% 5.正 反應 速 率 減少 , 相 對 的逆 反 應 速 率會 增 加 16.9% *6.加 入非 揮 發 性溶 質 並 不 影響 反 應 速 率 20.2% 7.平 衡被 破 壞 時或 定 溫 定 容下 , 正 、 逆反 應 速 率 必須 相 等 16.9% *8.加 入非 揮 發 性溶 質 , 使 溶液 濃 度 改 變, 因 而 改 變反 應 速 率 16.2% *9.溶 質在 水 中 解離 後,會 和水 中 H+、OH-互 相 吸 引,使反 應 速率 改 變 16.8% 10.液 、氣 態 產 生相 變 時 , 反應 速 率 不 同 9% 11.溫度 不 變 , 正、 逆 反 應 速率 不 會 改 變 21.4% *12.含非 揮 發 性溶 質 的 溶 液不 易 蒸 發 11.4% (四 )濃 度 、 溫 度 、 壓 力 (體 積 )等 對 非 均 勻 相 系 平 衡 常 數 的 影 響 迷 思 概 念 迷 思 比 例 1.平 衡常 數 Kp 會 隨 濃度 的 變化 而 改 變 35.9% 2.平 衡常 數 Kp 會 隨 壓力 的 變化 而 改 變 18.7% *3.平 衡常 數 Kp 隨 平 衡 移動 的 方 向 而改 變 5.4% *4.平 衡常 數 Kp 隨 正 、 逆反 應 速 率 的變 化 而 改 變 6.3% (五 )非 均 勻 相 系 鹽 類 對 溶 解 度 平 衡 的 影 響 迷 思 概 念 迷 思 比 例 1.學 生單 純 的 認定 只 要 是 加入 固 體 就 不影 響 平 衡 系內 之 濃 度 11.2% 2.難 溶性 鹽 類 易解 離 或 是 以為 鹽 類 皆 可溶 , 使 濃 度改 變 , 平 衡移 動 41.6% *3.加 入溶 劑 , 體積 變 大 , 平衡 向 莫 耳 數多 的 一 方 移動 21.4% 4.加 入溶 劑 不 影響 平 衡 17.8% *5.以 鹽類 內 所 含金 屬 的 活 性大 小 判 斷 平衡 移 動 的 方向 4.5%

(7)

(六 )非 揮 發 性 溶 質 對 相 平 衡 的 影 響 迷 思 概 念 迷 思 比 例 *1.學 生認 為 食 鹽溶 解 為 吸 熱, 造 成 平 衡的 移 動 13.6% *2.平 衡反 應 式 中無 非 揮 發 性溶 質 的 反 應物 , 故 不 影響 平 衡 18.7% *3.平衡移動是因為加入非揮發性溶質後溶液的沸點上升,不易汽化造成 27.1% *4.在 液、氣 兩 相平 衡 中 加 入非 揮 發 性 溶質,平 衡 被破 壞 至 新 平衡 建 立, 未 考 慮 定 溫 下 蒸 氣 壓 為 定 值 , 因 此 誤 認 濃 度 會 改 變 26.9% (七 )惰 性 氣 體 對 非 均 勻 相 系 化 學 平 衡 的 影 響 迷 思 概 念 迷 思 比 例 1.定 容、 定 壓 下加 入 惰 性 氣體 不 影 響 平衡 30.9% 2.定 容下 加 入 惰性 氣 體 ,系 統 總壓 變 大, 平衡 向 莫耳 數 少 的 一方 移 動 23.7% *3.定 容下 加 入 惰性 氣 體 , 造成 反 應 物 種分 壓 變 大 或變 小 19.2% *4.定 壓下 加 入 惰性 氣 體 , 造成 氣 體 分 壓變 大 或 不 變 15% *5.定壓下加入惰性氣體,系統濃度增加,平衡向總莫耳數少的一方移動 12.6% *6.定 溫下 在 非 均勻 相 系 加 入惰 性 氣 體 ,平衡 移 動 至新 平 衡 建 立後 ,反 應 物 種 濃 度 改 變 33.3%

二、迷思概念討論

依 據 測 驗 結 果 , 學 生 在 七 大 中 心 概 念 下 , 應 用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判 斷 化 學 平 衡 所 具 有 的 迷 思 概 念 討 論 彙 整 如 下 : ( 一 ) 動 態 平 衡 的 判 斷 大 部 分 學 生(佔 63.3%)能 了 解 動 態 平 衡 的 三 項 條 件 : 定 溫 , 密 閉 系 統 , 正 、 逆 反 應 速 率 相 等 , 但 部 份 同 學 具 有 下 列 迷 思 概 念 : 1. 平 衡是 單 向 進 行的 反 應 。 2. 以 不正 確 的 反 應當 成 正 、 逆反 應 。 3. 樟 腦 丸 在 密 閉 系 統 中 不 與 潮 溼 空 氣 作 用 , 不 會 有 汽 化 反 應 。 在 國 外 文 獻 有 關 勒 沙 特 列 應 用 於 化 學 平 衡 的 研 究 , 大 多 是 對 外 顯 現 象 的 觀 察 研 究 , 少 有 從 學 生 先 備 知 識 背 景 去 探 討 , 例 如 從 「 定 義 」 著 手 去 研 究 , 學 生 是 否 知 道 何 謂 平 衡 ? 當 基 本 的 定 義 不 了 解 , 學 習 勢 必 產 生 許 多 迷 思 , 本 測 驗 結 果 顯 示 仍 有 23.2%的 學 生 因 為 在 定 義 上 不 了 解 而 具 迷 思 概 念 , 認 為 動 平 衡 是 單 向 進 行 的 , 這 發 現 與 文 獻 上 : 學 生 對 化 學 反 應 的 原 有 經 驗 認 為 反 應 是 單 方 向 的(Wheeler & Kass, 1978; Hackling & Garnett, 1985)提到 的 相 同 , 但 事 實 上 平 衡 必 須 具 備 三 要 項 件 : 定 溫 、 密 閉 系 統 、 可 逆 反 應 且 正 、 逆 反 應 速 率 相 等 ; 另 外 國 內 邱 美 虹 等(民 88)在 探究

(8)

高 一 學 生 化 學 平 衡 概 念 的 學 習 , 發 現 學 生 沒 有 動 平 衡 的 概 念 , 認 為 化 學 平 衡 在 開 放 系 , 且 正 逆 反 應 非 同 一 系 統 。 以 不 正 確 的 反 應 當 成 正 、 逆 反 應 , 國 內 蔡 玟 錦(民 81)亦 發 現 相同 現 象 , 至於 學 生 解 釋 樟 腦 丸 在 閉 容 器 中 不 與 潮 溼 空 氣 作 用,就 不 會 汽 化,則 為 本 研 究 3.6%同 學特 有 的 想 法 。 (二 ) 濃 度 、 溫 度 、 壓 力 (體 積 )等 對 非 均 勻 相 系 化 學 平 衡 的 影 響 探 討 濃 度 因 素 對 平 衡 的 影 響 , 在 國 外 文 獻 報 告 中 指 出 , 在 固 定 的 壓 力 及 溫 度 , 加 入 其 中 一 個 反 應 物 , 反 應 向 生 成 物 方 向 移 動 , 另 有 部 分 同 學 認 為 濃 度 改 變 並 不 影 響 平 衡 的 移 動(Qui’lez & Solaz, 1995), 此 迷 思 概 念 與 本 研 究 結 果 一 致 , 本 研 究 有 10.8%同 學 認 為濃 度 改 變 不影 響 平 衡 。 其 次 20.5%的 同學 認 為 濃 度改 變 會 造 成 平 衡 常 數 改 變 而 導 致 平 衡 移 動 , 此 發 現 與Garnett 和 Hackling(1995) 等人 同。唯 發 現 本 研 究 有 8.4%同 學 認 為 若 僅 是 單 一 物 種 濃 度 改 變 , 其 它 反 應 物 種 濃 度 沒 有 依 比 例 改 變 , 將 不 會 影 響 平 衡 , 這 是 國 外 文 獻 未 提 及 的 。 Gorodetsky 和 Gussarsky(1986) 發 現 學 生 無 法 定 義 出 非 均 勻 相 系 統 中 影 響 平 衡 狀 態 相 關 與 不 相 關 元 素 , 而 常 誤 用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判 斷 平 衡 。 從 本 研 究 統 計 結 果 發 現 有 31.9%的 學 生 認 為 在 固 態 ─氣 態 非 均 勻 相 化 學 平 衡 中 若 有 固 體 的 反 應 物 種 , 將 因 為 沒 分 壓 , 平 衡 不 移 動 , 也 不 會 產 生 任 何 量 的 變 化 ; 因 為 本 研 究 學 生 以 直 觀 方 式 判 定 相 關 因 素 , 如 固 體 存 在 就 不 影 響 平 衡 , 正 是 產 生 迷 思 的 主 因 。 平 衡 系 統 的 溫 度 、 壓 力 或 物 種 濃 度 改 變 時 , 學 生 對 應 用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有 很 大 的 障 礙(Johnstone et al., 1977),就 像 研 究 學 生 的 迷 思 概 念 : 溫 度 下 降 , 平 衡 向 吸 熱 的 方 向 進 行;此 與 蔡 玟 錦(民 81)和 林 宏 一(民 79)發現 相 同,溫 度 下降,平 衡 應向 放 熱方 向 進 行 , 而 學 生 誤 判 向 吸 熱 方 向 進 行 。 (三 ) 濃 度 、 溫 度 、 壓 力 (體 積 )等 對 非 均 勻 相 系 化 學 平 衡 反 應 速 率 的 影 響 有 16.9%的 同 學有 重 大 迷 思概 念 , 認 為 當 正 反 應 速 率 減 少 , 相 對 的 逆 反 應 速 率 會 增 加 。 且 另 有 20.2%的 同學 認 為 加 入非 揮 發 性 溶 質 並 不 影 響 反 應 速 率 。 關 於 平 衡 再 建 立 時 的 正 、 逆 反 應 速 率 之 比 較 , 有 下 列 迷 思 概 念 : 1. 不 論反 應 物 種的 濃 度 改 變與 否,平 衡被 破 壞 至 建 立 新 的 平 衡,正 反 應 與 逆 反 應 速 率 與 初 始 平 衡 時 相 同,與 Garnett 和 Hackling(1995)等的 發 現 同 ; 2. 濃 度改 變 不 影響 反 應 速 率,國 內 蔡 玟錦 (民 81)亦 有 相 同發 現 。 學 生 認 為 當 正 反 應 速 率 減 少 , 逆 反 應 速 率 就 增 加,這 迷 思 概 念 與Johnstone et al., (1977),Hackling 和 Garnett (1985)的 發 現 相 同 , 國 內 林 宏 一(民 79)及高 紹 源(民 85) 亦 有 類 似 發 現 : 當 平 衡 時 , 若 狀 態 改 變 , 有 反 應 速 率 降 低 時 , 另 相 對 的 反 應 速 率 會 增 加 , 因 為 學 生 認 為 正 反 應 與 逆 反 應 是 獨 立 的 。 其 次 , 液 、 氣 態 產 生 相 變 時 , 反 應 速 率 不 同 的 迷 思 概 念 , 國 內 洪 瑞 英(民 87)

(9)

也 有 類 似 發 現 : 學 生 認 為 蒸 發 速 率 先 增 加 , 凝 結 速 率 要 經 過 一 段 時 間 才 會 增 加 。 其 它 的 迷 思 概 念 如 下 :(1)加 入 非 揮 發 性 溶 質 並 不 影 響 平 衡 的 反 應 速 率 ( 迷 思 比 例20.2%);(2)加 入 非 揮發 性 溶 質,使 溶 液 濃 度 改 變 , 因 而 改 變 反 應 速 率 ( 迷 思 比 例16.2%);(3)非 揮 發 性溶 質 解 離 成離 子 會 與 水 中 H+、OH-互 相 吸 引 , 使 反 應 速 率 改 變( 迷 思 比 例 16.8%);(4)食 鹽 水不 易 蒸 發 成 水 蒸 氣( 迷 思 比 例11.4%);這是 本 研 究 所 持 有,相 較 國 內 外 文 獻 少 有 討 論。 溫 度 一 定 , 體 積 改 變 不 影 響 正 、 逆 反 應 速 率 , 蔡 玟 錦(民 81)指 出是 高 中 學 生常 有 的 迷 思 概 念 ; 其 它 的 迷 思 概 念 :(1)反 應 達 平 衡 , 無 論 溫 度 或 體 積 如 何 改 變 , 其 正 、 逆 反 應 速 率 恆 為 一 定 值 ( 迷 思 比 例 34.9%),(2)體 積 加大 使 空間 變 大,碰 撞 機 會 變 小 , 造 成 反 應 速 率 變 小 ( 迷 思 比 例 31.6% ), 皆 是 國 外 文 獻 未 提 及 的 迷 思 概 念 , 為 本 研 究 所 持 有 的 。 (四 ) 濃 度 、 溫 度 、 壓 力 (體 積 )等 對 非 均 勻 相 系 平 衡 常 數 的 影 響 44.9%的 同 學 能 正 確 判 斷 定 溫 度 的 改 變 而 影 響 平 衡 常 數 的 改 變 ; 但 亦 有 21.7% 學 生 呈 現 平 衡 常 數 受 濃 度 變 化 影 響 的 迷 思 概 念;5.4%學 生認 為 平 衡 常數 隨 平 衡 移動 的 方 向 影 響 ;6.3% 學 生 認 為 平 衡 常 數 隨 正 、 逆 反 應 速 率 變 化 影 響 。 平 衡 常 數 隨 濃 度 或 壓 力 的 變 化 而 改 變 , 在 國 外 Gorodetsky 和 Gussarsky(1986)及 Garnett 和 Hackling(1985)有 類 似 發 現 : 體 積 改 變 或 加 入 氖 氣 所 引 起 的 平 衡 移 動 , 會 改 變 平 衡 常 數 的 大 小 。 至 於 平 衡 常 數 隨 平 衡 移 動 方 向 或 隨 正 、 逆 反 應 速 率 的 變 化 而 改 變 的 迷 思 概 念 , 則 是 本 研 究 少 數 同 學 持 有 的 , 國 外 研 究 未 提 及 , 值 得 再 追 蹤 。 (五 ) 非均勻相系鹽類對溶解度平衡的影響 有 21.4% 同 學 以 加 入 溶 劑 , 體 積 變 大 , 平 衡 向 總 莫 耳 數 多 的 一 方 移 動 , 解 釋 平 衡 以 莫 耳 數 多 寡 來 判 斷 移 動 方 向 的 概 念 , 一 般 用 於 含 有 氣 態 的 平 衡 反 應 , 而 非 用 固 態 、 液 態 的 溶 解 度 平 衡 , 這 亦 是 學 生 常 有 的 迷 思 。 另 有 17.5%答 錯 的同 學 認為 溶 劑 的 加 入 不 影 響 平 衡 , 亦 是 重 大 的 迷 思 概 念 。 鹽 類 溶 解 度 的 概 念 是 學 生 學 習 感 到 困 難 的 地 方 , 因 為 在 非 均 勻 相 系 的 化 學 平 衡 , 學 生 應 用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判 斷 時 有 很 大 障 礙(Johnstone et al., 1977),再 加 上 不 能 判 別 非 均 勻 相 系 統 中 影 響 平 衡 的 相 關 或 不 相 關 元 素 , 學 生 通 常 的 迷 思 概 念 是 在 回 答 固 體 的 改 變 量 時 , 誤 用 了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Gorodetsky & Gussarsky, 1986)。由上 述 研 究 可 了 解 , 在 學 習 鹽 類 的 溶 解 度 平 衡 後 , 加 入 固 體 離 子 對 於 濃 度 變 化 的 影 響 與 沈 澱 量 之 關 係 , 對 學 生 而 言 是 困 難 的(邱 美 虹 等,民 88),加 上學 生 必 須 具 備 鹽 類 可 溶 、 微 溶 、 難 溶 的 先 備 知 識 才 可 作 正 確 判 斷 , 因 此 無 形 中 又 多 一 層 困 難 。 國 外 研 究 顯 示 , 學 生 無 法 意 識 某 些 物 質 在 一 些 化 學 反 應 中 顯 現 固 定 或 恆 定 的 濃 度(Wheeler & Kass, 1978);增 加 固 體 產物 的 量 會 改 變 它 們 的 濃 度 , 另 有 固 體 不 會 影 響 化 學 平 衡 , 因 為 它 們 的 濃 度 保 持 固 定 (Qui’lez & Solaz, 1995)。 由本 研 究 的 迷思

(10)

概 念 顯 示 , 只 要 鹽 類 是 固 體 , 就 不 影 響 平 衡 系 之 濃 度 , 其 中 關 鍵 概 念 是 不 了 解 鹽 類 是 否 具 有 可 溶 性 ? 若 可 溶 , 解 離 後 將 會 改 變 濃 度 而 影 響 平 衡 ; 由 本 研 究 的 迷 思 概 念 : 無 法 判 斷 鹽 類 是 否 可 溶 或 易 解 離 , 此 是 文 獻 上 少 提 到 的 。 國 外 文 獻 指 出 在 鹽 類 溶 液 中 加 酸 或 水 不 會 破 壞 平 衡(Qui’lez & Solaz, 1995), 本 研 究 17.8%學 生 有相 同 的迷 思 概 念 ,認 為 溶 劑 的 加 入 不 影 響 平 衡 ; 其 它 的 迷 思 概 念 : 加 入 溶 劑 , 體 積 變 大 , 平 衡 向 總 莫 耳 數 多 的 一 方 移 動 , 這 是 典 型 的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誤 用,這 類 迷 思 共 佔24.4%,比 例 頗 大, 但 國 外 較 少 提 到 。 4.5% 學 生 以 鹽 類 內 所 含 金 屬 的 活 性 大 小 判 斷 平 衡 移 動 的 方 向 , 是 國 內 外 文 獻 未 見 到 , 為 本 研 究 所 特 有 的 發 現 。 (六 ) 非 揮 發 性 溶 質 對 相 平 衡 的 影 響 液 、 氣 相 中 加 入 非 揮 發 性 溶 質 的 化 學 平 衡 , 在 國 外 文 獻 很 少 提 出 探 討 , 因 為 這 其 中 牽 涉 的 概 念 很 多 , 包 括 蒸 氣 壓 、 鹽 類 溶 解 , 相 平 衡 等 等 , 可 能 複 雜 , 故 國 外 文 獻 較 少 討 論 ; 本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 真 正 了 解 原 因 且 作 正 確 選 擇 的 僅 佔 16.9% 。 另 有 20.5%同 學 以 加 入 非 揮 發 性 溶 質 造 成 溶 液 的 沸 點 上 升 , 而 不 易 汽 化 來 解 釋 平 衡 , 另 有 13.6%的 同 學認 為 食 鹽 溶解 為 吸 熱 ,造 成 平 衡 的 移 動 , 這 些 理 由 雖 從 字 面 上 解 讀 沒 有 錯 , 但 並 不 是 平 衡 移 動 的 原 因 。 在 錯 誤 的 同 學 中 有 18.7%, 以 平衡 反 應 式 中無 非 揮 發 性 溶 質 的 反 應 物 , 故 不 影 響 平 衡 , 此 是 常 有 的 迷 思 的 概 念 。 研 究 所 呈 現 的 迷 思 概 念 在 液 態 、 氣 態 兩 相 平 衡 狀 態 加 入 非 揮 發 性 溶 質 時 , 平 衡 被 破 壞 至 新 平 衡 建 立 ,26.9%學 生 未 考 慮 定 溫 下 蒸 氣 壓 固 定 , 因 此 認 為 反 應 物 濃 度 會 改 變 , 這 是 國 外 文 獻 未 探 討 的 。 (七 ) 惰 性 氣 體 對 非 均 勻 相 系 化 學 平 衡 的 影 響 有 20.7%的 同 學認 為 定 容 下加 入 惰 性 氣 體 , 系 統 總 壓 變 大 , 平 衡 向 莫 耳 數 少 的 一 方 移 。11.1%的 同 學 認 為 加 入 惰 性 氣 體 造 成 反 應 物 種 分 壓 變 大 而 平 衡 移 動,8.1% 的 同 學 認 為 定 容 下 加 入 惰 性 氣 體 ,CO2 分 壓 變 小 , 上 述 三 類 同 學 顯 示 在 壓 力 的 變 因 下 , 學 生 對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應 用 於 判 斷 化 學 平 衡 具 有 迷 思 概 念 , 因 為 在 定 容 下 加 氦 氣 , 雖 總 壓 加 大 , 但 各 分 壓 不 變 , 不 影 響 平 衡 移 動 。Qui’lez 和 Solaz(1995)發 現, 加 入 惰 性 氣 體 不 會 破 壞 平 衡 , 因 為 沒 有 反 應 ; 國 內 林 宏 一(民 79)發 現, 加 入 一 大氣 壓 氖 氣 時 , 因 為 體 積 不 變 , 所 以 系 統 壓 力 增 加 , 根 據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 平 衡 應 向 係 數 較 小 的 一 方 移 動;本 研 究 亦 有 類 似 的 發 現。 至 於 定 容 下 加 入 惰 性 氣 體 , 造 成 反 應 物 種 分 壓 變 大 或 變 小 ; 定 溫 下 在 非 均 勻 相 系 加 入 惰 性 氣 體 , 平 衡 移 動 至 新 平 衡 建 立 後 , 反 應 物 種 濃 度 改 變 ; 定 壓 下 加 入 惰 性 氣 體 造 成 反 應 物 種 分 壓 變 大 或 不 變 ; 則 國 內 外 文 獻 較 少 探 討 到 , 為 本 研 究 所 持 有 。

伍、結論

1. 從 學生 先 備 知 識背 景 去 探 討,學 生 是 否 知 道 何 謂 平 衡 ? 當 基 本 的 定 義 不 了

(11)

解 , 學 習 勢 必 產 生 許 多 迷 思 , 本 研 究 63.3 % 學 生 能 了 解 動 態 平 衡 的 三 項 條 件:定 溫、密 閉 系 統、正 逆 反 應 速 率 相 等,但 仍 有 23.3% 學生 因 為 在定 義 上 不 了 解 而 具 迷 思 概 念,認 為 動 態 平 衡 是 單 向 進 行 的 。 2. 在 非均 勻 相 系 化學 平 衡 反 應中,學 生 常 以 直 觀 方 式 判 定 相 關 因 素,例 如 固 體 存 在 就 不 影 響 平 衡,或 溫 度 上 升、下 降 時 亦 常 以 直 覺 判 定 方 向 , 導 致 錯 誤 。 3. 在 非均 勻 相 系 反應 速 率 中,學生 常 有 的 迷 思:(1)加 入非 揮 發 性 溶質 並 不 影 響 平 衡 的 反 應 速 率;(2)加 入非 揮 發 性 溶 質,使 溶 液 濃 度 改 變,因 而 改 變 反 應 速 率;(3)非 揮 發性 溶 質 解 離成 離 子 會 與 水 中 H+、OH-互 相 吸 引,使 反 應 速 率 改 變;(4)反 應 達平 衡,無 論溫 度 或 體 積 如 何 改 變,其 正、逆 反 應 速 率 恆 為 一 定 值;(5)體 積 加大 使 空 間 變大,碰 撞 機 會 變 小 , 造 成 反 應 速 率 變 小 。 4. 在 非均 勻 相 系 平衡 常 數,大 部分 的 學 生 能 正 確 判 斷 定 溫 度 的 改 變 而 影 響 平 衡 常 數 的 改 變,但 亦 有 學 生 呈 現 平 衡 常 數 受 濃 度 變 化、平 衡 移 動 的 方 向、正 逆 反 應 速 率 變 化 等 影 響 的 迷 思 概 念 。 5. 非 均 勻 相 系 鹽 類 對 溶 解 度 平 衡 的 影 響,學 生 常 有 的 迷 思,認 為 加 入 溶 劑 , 體 積 變 大,平 衡 向 總 莫 耳 數 多 的 一 方 移 動,但 平 衡 以 莫 耳 數 多 寡 來 判 斷 移 動 方 向 的 概 念,一 般 用 於 含 有 氣 態 的 平 衡 反 應,而 非 用 固 態、液 態 的 溶 解 度 平 衡 ; 亦 有 學 生 延 伸 誤 用 元 素 活 性,以 鹽 類 內 所 含 金 屬 的 活 性 大 小 判 斷 平 衡 移 動 的 方 向 。 6. 非 揮發 性 溶 質 對相 平 衡 的 影響,本 研 究 結 果 所 呈 現 的 迷 思 概 念 在 液 態、氣 態 兩 相 平 衡 狀 態 加 入 非 揮 發 性 溶 質 時,平 衡 被 破 壞 至 新 平 衡 建 立,學 生 未 考 慮 定 溫 下 蒸 氣 壓 固 定,因 此 認 為 反 應 物 濃 度 會 改 變 。 7. 惰 性 氣 體 對 非 均 勻 相 系 化 學 平 衡 的 影 響,研 究 顯 示 在 壓 力 的 變 因 下,學 生 對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應 用 於 判 斷 化 學 平 衡 具 有 迷 思 概 念,因 為 不 了 解 在 定 容 下 加 氦 氣,雖 總 壓 加 大,但 各 分 壓 不 變,不 影 響 平 衡 移 動 。 8. 從 學 生 晤 談 資 料 得 知 本 研 究 兩 項 顯 著 且 重 要 的 迷 思 概 念 產 生 的 原 因 分 述 如 下 : (1) 不 論反 應 物 種 的濃 度 改 變 與否,認 為 平 衡 前 正 反 應 速 率 等 於 平 衡 後 正 反 應 速 率,同 理 逆 反 應 速 率 亦 前、後 相 等(迷思 比 例 59%), 產 生 原因 為 : A.學 生對 化 學 平衡 定 義 擴 充解 釋,達 平 衡 時 正 逆 反 應 速 率 相 等,擴 大 推 論 到 初 平 衡 正 反 應 速 率 等 於 新 平 衡 正 反 應 速 率 , 逆 反 應 亦 同 理 可 證 ; B.學 生 以 物 理 概 念 不 當 的 類 比 到 化 學 概 念,例 如 物 理 能 量 守 恆 概 念,物 體 動 能 增 加 位 能 相 對 減 少,學 生 類 比 推 論 化 學 平 衡 的 正 反 應 速 率 加 快,逆 反 應 速 率 減 慢 , 才 可 達 平 衡 。 (2) 難 溶 性 鹽 類 易 解 離 或 是 以 為 鹽 類 皆 可 溶 , 使 濃 度 改 變 , 平 衡 移 動(迷 思

(12)

比 例 41.6%), 產生 原 因 為 : A.學 生 把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應 用 只 限 於 參 與 化 學 反 應 的 反 應 物 或 生 成 物 本 身 才 會 改 變 平 衡 ; B.學生 受 傳 統 化學 計 量 的 觀念 影 響,固 體 濃 度 為 定 值,加 入 不 會 改 變 濃 度 , 不 影 響 平 衡 ; C.學生 不 了 解 固體 鹽 類 特 性,對 其 是 否 屬 難 溶 性、可 溶 性 鹽 類 缺 乏 認 知,只 直 接 判 定 是 固 體 而 濃 度 固 定,就 不 影 響 平 衡 。

陸、課程教材及教學上的建議

1. 由 本研 究 的 分 析結 果,發 現 學生 在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應 用 時 產 生 的 迷 思 概 念 共 計 41 項, 若 能 針 對學 生 的 迷 思概 念 編 寫 化 學 教 材,或 是 在 教 材 中 將 迷 思 概 念 列 為 異 例(anomaly), 也 許 可 降 低 學 生 迷 思 概 念 比 例 。 2. 在 從 事 教 學 前 先 瞭 解 學 習 主 題 主 要 的 迷 思 概 念 類 型,並 區 分 其 特 質,接 著 提 供 學 生 相 關 的 正 確 概 念,以 彌 補 先 備 知 識 不 足,教 師 再 詳 細 講 解 課 程 內 容,較 能 使 學 生 達 到 正 向 的 學 習 效 果,因 為 學 生 動 態 類 比 的 心 智 模 式 影 響 化 學 平 衡 概 念 學 習 ( 陳 婉 茹 , 民 92;陳 定 惠 , 民 93 ; Chiu,M.H., Chou,C.C. & Liu,C.J.,2002 ), 從 學 生 晤 談 資 料 得 知,學 生 常 以 物 理 概 念 不 當 類 比 推 論 到 化 學 概 念,而 產 生 迷 思。因 此 在 學 生 學 習 化 學 平 衡 時,教 師 可 用 正 確 且 多 樣 性 的 類 比 模 式 ( multiple analogical models ) 教 學 , 幫 助 建 立 化 學 概 念 ( Allan G. Harrison. & Onno De jong,2005)。 3. 在 本研 究 中 發 現,在 探 討 濃度、壓 力(體 積)、 溫 度 等 因 素 對 化 學 平 衡 反 應 速 率 的 比 較,學 生 感 覺 困 難;濃 度、壓 力 、 溫 度 三 個 向 度 的 討 論,學 生 答 錯 比 例 為 79.3%、50.6%、53.9%,從 晤談 知 道 學 生 無 論 從 濃 度、壓 力(體 積)或者 從 溫 度 去 判 斷 平 衡 的 正、逆 反 應 速 率 變 化,皆 有 一 半 以 上 同 學 產 生 錯 誤 認 知;研 究 者 建 議 化 學 教 師 在 進 行 平 衡 前 後 反 應 速 率 比 較 的 教 學,可 利 用 反 應 速 率 對 時 間 作 圖 的 方 式 教 學,讓 學 生 從 作 圖 的 概 念 中 體 會 速 率 與 時 間 的 變 化 關 係,以 幫 助 建 立 正 確 反 應 速 率 概 念,接 著 再 分 別 依 濃 度、壓 力(體 積)、溫 度 等 變因,作 速 率 對 時 間 的 相 對 圖 形,如 此 學 生 較 易 學 到 正 確 概 念 。 4. 在 有關 鹽 類 溶 解度 平 衡 的 概念 研 究,同 學 迷 思 概 念 比 例 佔 41.6%,顯 示 學生 在 判 斷 平 衡 的 移 動 上 感 到 困 難,因 此 常 誤 用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 在 國 內 邱 美 虹 等(民 88)的 研 究 , 即 指 出 平 衡 後 , 加 入 固 體 離 子 對 濃 度 變 化 的 影 響 與 沈 澱 量 之 關 係 , 均 是 高 中 學 生 感 到 學 習 困 難 的 部 份。建 議 在 鹽 類 溶 解 度 平 衡 的 教 學 上 , 可 從 鹽 類 是 否 具 可 溶 性 著 手 教 學,先 教 導 學 生 判 別 鹽 類 本 身 是 屬 於 不 溶 性 鹽 類( 溶 解 度 < 10-4M ) 或 是 微 溶 性 鹽 類 (10-4M<溶 解 度<10-1M),亦 或是 可 溶 性 鹽 類(溶 解 度 > 10-1M), 學 生 若 能 了

(13)

解 鹽 類 可 溶 性 或 解 離 性,應 該 可 降 低 學 生 僅 單 純 的 認 為 只 要 是 固 體 就 不 影 響 平 衡 系 內 之 濃 度 的 錯 誤 認 知 。 5. 在 定 容 下 或 定 壓 下 加 入 惰 性 氣 體 對 非 均 勻 相 系 的 化 學 平 衡 研 究,學 生 在 定 容 條 件 下,誤 用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的 學 生 比 例 佔23.7%,在 定壓 條 件 下,誤 用 比 例 佔 12.6%;此 顯 示 部份 學 生 在 壓力 與 體 積 關 係 及 惰 性 氣 體 的 特 性 上 無 法 真 正 了 解;建 議 教 學 上 可 從 波 以 耳 定 律 及 惰 性 氣 體 特 性 介 紹。例 如 氣 態、固 態 反 應 在 定 容 下 加 氦 氣,雖 然 總 壓 加 大,但 容 積 不 變 且 惰 性 氣 體 不 與 其 它 物 種 反 應,所 以 各 分 壓 不 變,不 影 響 平 衡 移 動,另 在 定 壓 下,加 氦 氣,造 成 容 積 變 大,致 使 反 應 物 種 濃 度 變 小 或 各 氣 體 分 壓 變 小 , 造 成 平 衡 移 動 。 學生 若 是 能 夠了 解 壓 力 與體 積 關 係,也 能 了 解 惰 性 氣 體 的 特 性,將 可 降 低 在 應 用 勒 沙 特 列 原 理 判 斷 化 學 平 衡 的 迷 思 概 念 。 6. 有 22 項 迷 思 概 念 是 本 研 究 的 特 有 發 現,雖 有 些 迷 思 概 念 人 數 不 多,但 建 議 未 來 可 再 深 入 探 討,學 生 是 否 普 遍 存 有 這 些 迷 思 概 念 。

參考文獻

林 宏 一 (民 79):大一 與 高 三學 生「 化 學平 衡 」 解 題 歷 程 與 行 為 之 分 析 。 國 立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邱 美 虹 (民 83):從 自 我 解 釋所 產 生 的 推論 探 究 高 中 生 化 學 平 衡 的 學 習 。 師 大 學 報 ,39, 頁 489-524。 邱 美 虹 、 劉 嘉 茹 、 周 金 城 和 梁 家 祺 ( 民 88):認 知 師 徒 制對 學 生 化 學概 念 改 變 的 影 響 。 論 文 發 表 於 中 華 民 國 第 十 五 屆 科 學 教 育 學 術 研 討 會 。 彰 化 市 : 國 立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 洪 瑞 英 (民 87):高 中生 的「 化 學平 衡」概 念 之 研 究 。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高 紹 源 (民 85):閱 讀 高 中 化學 教 科 書 後對 高 一 學 生 所 具 有 之 迷 思 概 念 影 響 之 研 究─勒 沙 特 列 原 理 。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陳 定 惠 (民 93):高 中 化 學 類比 實 驗 與 迷思 概 念 探 討 。 國 立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化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陳 婉 茹 (民 92):探 討 動 態 類比 對 於 化 學平 衡 概 念 學 習 之 研 究---- 八 年 級 學 生 概 念 本 體 及 心 智 模 式 之 變 化 。 國 立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連 啟 瑞 (民 84):師 院 學 生 化學 平 衡 替 代概 念 之 定 性 研 究 。 臺 北 師 範 學 報 ,18 期 , 頁289-319。 鄧 雅 文 (民 92):我 國 中 學 生平 衡 迷 思 概念 和 心 智 模 式 之 研 究 。 國 立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蔡 玟 錦 (民 81):發 展 紙 筆 測驗 以 探 究 高三 學 生 對 化 學 平 衡 的 迷 思 概 念 並 應 用 以 發 展 教 學 診 斷 工 具 。 國 立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學 報 ,12, 頁 149-174。 劉 嘉 茹 (民 89):以 研 究 綱 領與 本 體 分 類論 的 觀 點 探 究 概 念 改 變 機 制 之 研 究 。 國 立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博 士 論 文 。

Allan G. Harrison.& Onno De jong. (2005).Exploring the use of multiple analogical models when teaching and learing chemical equilibrium.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2(10), 1135-1159.

Banerjee, A.C. (1995). Teaching chemical equilibrium and thermodynamics in undergraduate general chemistry classe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72, 879-881.

Chiu,M.H., Chou,C.C.& Liu,C.J.(2002). Dynamic process of conceptual change : analysis of constructing

(14)

mental of chemical equilibrium.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9, 688-712.

Finley, F. N., Stewart, J. & Yarroch, W. L. (1982).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science content. Science Education, 66(4), 531-538.

Gage, B.A. (1986). An analysis of problem solving processes used in college chemistry quantitative equilibrium problem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8, 94a, (University Microfilms No.8709066)

Garnett.P., Garnett, P.J. & Hackling, M.W. (1995). Student’s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in chemistry: A review of research and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25, 69-95.

Gorodetsky, M. & Gussarsky, E. (1986).Mis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chemical equilibrium concept as revealed by different evaluation methods,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8(4), 427-441. Gussarsky, E. & Gorodetsky, M. (1988). On

the chemical equilibrium concept: constrained word associations and concep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5(5), 319-333. Hackling, M. W. & Garnett, P. J. (1985).

Misconceptions of chemical equilibrium.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7(2), 205-214.

Huddle, P. A & Pillay, A.E. (1996). An in-deep study of misconceptions in stoichiometry and chemical equilibrium at a South Afric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Research Science Teaching, 33, 65-77.

Johnstone, A. H., MacDonald, J. J. & Webb, G. (1977). Chemical equilibrium and its conceptual difficulties. Education in Chemistry, 14(6), 169-171.

Qui’lez-Pardo & Solaz-Portole’s (1995). Students’ and teachers misapplication of Le Chatelier’s principle: Implications for the teaching of chemical equilibrium.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2, 939-957.

Voska, Kirk W. ,Heikkinen & Henry W.(2000) In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Student Conceptions Used to solve Chemical Equilibrium.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7(2), 160-176.

Wheeler, A. E. & Kass, H. (1974). Student misconceptions in chemical equilibrium as related to cognitive level and achievement. ERIC Document, No. Ed 091236.

Wheeler, A. E. & Kass, H. (1978). Student Misconceptions in chemical equilibrium. Science Education, 62(2), 223-232.

投 稿 日 期 :95 年 11 月 02 日 接 受 日 期 :95 年 12 月 01 日

(15)

An investigation o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of applying Le chatelier’s principle

under heterogeneous systems on chemical equilibrium

Shih-Feng Lee

1

Tein-Ying Lee

2

1N a t i o n a l K i n me n S e n i o r H i g h S c h o o l 2G r a d u a t e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c i e n c e E d u c a t i o n , N T N U

Abstract

T h e s t u d y w a s a i m e d a t 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 t h e mi s c o n c e p t i o n s o f a p p l y i n g L e c h a t e l i e r ’s p r i n c i p l e u n d e r h e t e r o g e n e o u s c h e m i c a l e q u i l i b r i u m s y s t e m s f o r s e n i o r h i g h s c h o o l s t u d e n t s i n Ta i w a n . T h r e e h u n d r e d a n d t h i r t y - t w o 1 2 t h g r a d e s t u d e n t s i n Ta o y u a n w h o h a d s t u d i e d c h e m i c a l e q u i l i b r i u m p a r t i c i p a t e d i n t h e s t u d y. A t w o - t i e r t e s t w a s d e v e l o p e d b 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s t u d e n t s ’ a n s w e r s o n a n o p e n - e n d e d t e s t . T h e r e a r e 5 0 m u l t i p l e - c h o i c e i t e m s , i n c l u d i n g s e v e n c e n t r a l c o n c e p t s , w h e r e t h e c o n t e n t k n o w l e d g e w a s e x a m i n e d i n t h e f i r s t t i e r a n d s t u d e n t s ’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t h a t k n o w l e d g e i n t h e s e c o n d . T h e t e s t w a s v a l i d a t e d b y f o u r s e n i o r h i g h s c h o o l t e a c h e r s w h o p o s s e s s e d p r o f o u n d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c h e m i s t r y k n o w l e d g e ; T h e r e l i a b i l i t y ( K R - 2 0 ) i s 0 . 8 1 . D a t a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t h r o u g h d e s c r i p t i v e s t a t i s t i c s a n d p e a r s o n p r o d u c t - m o m e n t c o r r e l a t i o n . T h e 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 d a l i s t o f 4 1 p a t t e r n s o f m i s c o n c e p t i o n s u n d e r l y i n g m i s u s e o f L e c h a t e l i e r ’s p r i n c i p l e , 1 9 o f w h i c h a r e i d e n t i f i e d i n l i t e r a t u r e , w h e r e a s 2 2 o f t h e m a r e u n i q u e t o t h i s r e s e a r c h . T h e m o s t s i g n i f i c a n t k e y - m i c o n c e p t i o n s r e v e a l e d b y t h e s t u d y a r e : 1 . W h a t e v e r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r e a c t a n t m a y c h a n g e , t h e r a t e o f t h e f o r w a r d ( o r r e v e r s e ) r e a c t i o n o n i n i t i a l c h e m i c a l e q u i l i b r i u m s h o u l d b e e q u a l t o t h e r a t e o f t h e f o r w a r d ( o r r e v e r s e ) r e a c t i o n o n f i n a l c h e m i c a l e q u i l i b r i u m . 2 . W h e n i n s o l u b e s a l t i s d i s s o l v e d i n p u r e w a t e r t o f o r m a s a t u r a t e d s o l u t i o n , a n e q u i l i b r i u m i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b e t w e e n t h e s o l i d a n d i t s i o n s i n s o l u t i o n . T h e s t u d e n t t h o u g h t a l l t h e i n s o l u b l e s a l t c o u l d b e d i s s o l v e d , w h i c h c o u l d c h a n g e t h e s o l u b i l i t y e q u i l i b r i a . 3 . T h e s t u d e n t c o n t e n d e d t h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d p r e s s u r e o n c o n s t a n t , t h e c h e m i c a l e q u i l i b r i u m w o u l d n ’t b e i n f l u e n c e d b y a d d i n g n o b l e g a s . 4 . T h e s t u d e n t c o n t e n d e d a s t h e v o l u m n i n c r e a s e s , t h e p r o b a b i l i t y o f c o l l i s i o n w i l l d e c r e a s e , w h i c h m a y r e s u l t i n t h e d e c r e a s e o f t h e r a t e o f c h e m i c a l r e a c t i o n . P r o p o s e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t h e ma i n m i s c o n c e p t i o n p a t t e r n s o f t h e l e a r n i n g t o p i c , d i s t i n g u i s h i n g t h e s p e c i a l i t y a n d w r i t i n g c h e m i s t r y t e a c h i n g m a t e r i a l s t o p r o v i d e s t u d e n t s c o r r e c t k n o w l e d g e b e f o r e i n s t r u c t i n g . C o l l o c a t e w i t h i n s t r u c t i o n s t h r o u g h d i a g r a m m i n g o n r e a c t i o n r a t e s a n d t i m e t o h e l p s t u d e n t s r e a l i z e r e l a t i v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b e t w e e n r a t e s a n d t i m e u n d e r s u c h f a c t o r s a s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 p r e s s u r e a n d t e m p e r a t u r e s o a s t o h e l p s t u d e n t s s e t u p c o r r e c t c o n c e p t s o n c h e m i s t r y e q u i l i b r i u m a s w e l l a s a v o i d l o s i n g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eview a high-resolution wave propagation method for solving hyperbolic problems on mapped grids (which is basic integration scheme implemented in CLAWPACK) Describe

substance) is matter that has distinct properties and a composition that does not vary from sample

(1)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commonly used in the teaching of Music are included in this glossary.. (2) The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constant angular acceleration* 恆角加速度 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 恆角速度. constant force

The English terms, simple or compound, included in the glossary are listed in alphabetical order, e.g3. ther terms ‘active transport’ is considered beginning with the

files Controller Controller Parser Parser.

This study analyzes high school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processes in different problem representations (Verbal, Drawn-Verbal) on graph of function using Schoenfeld’s

H.(2007).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clicker classrooms: student processes of learning and involvement in large university-level courses using student response systems. Un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