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族群科學的觀點論原住民科學教育的取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族群科學的觀點論原住民科學教育的取徑"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從族群科學的觀點論原住民科學教育的取徑

吳百興*吳心楷

國立畫過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摘要 在成長與就學的過程中,社會文他是學生間相互溝通的重要橋樑'並透過社會文忱 的基礎,使學生得以建構關於科學的相關知識。然而,在原住民學生所接受之科學教育 的教學中,教師與課程鮮少針對學生的族群文他觀點進行教學,也不重視族群文他對知 識建構的貢獻,因而致使原住民學生產生學習成效不佳的情形,同時也因文他上的弱勢 造成認同低落的情形。有鑑於此,本文主要是回顧原住民科學教育相關的文獻,並從科 學知識的本質以及科學知識建構的歷程等兩個部分,對文(七導向的族群科學與當前學校 教授的標準導向西方科學,在原住民科學教育的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加以評析。透過本 文的評析發現,族群科學眼西方科學無論是在知識的本質抑或是知識建構的歷程上,雖 然具有明顯的差異,但仍存在有可相互溝通的共同基礎。透過這些共同基礎原住民科學 教育者,可以分別從教學環境的營造、教學內容的編排以及教學材料的選用等方面,來 思考原住民族群的科學教育,以接納多元文{七的思維模式進行課程設計,取代當前單一 文忱的課程主導。 關鍵詞:原住民科學、當代西方科學、共同基礎、科學知識的本質、知識建構的歷程 畫、前言 由於許多的研究都發現原住民學生 在當前漢族文他為主的學習環境下,受限 於其課程中生活實例、語言文字的不同而 致使其學習成效之低落 (Aikenhead ,

1997;

McKinley

,

2005; McKinley

,

Waiti

,

&

Bell

,

1992)

0 除此之外,亦有學者從族群認同或

學校認同的觀點進行研究,並指出此種以

優勢的主流文他為主的教育觀點,會使得 屈於弱勢的少數族群學生產生自我認同低

*為本文通訊作者

落的矛盾狀況 (Bryan

& McLaughlin

,

2005;

Kidman

,

Yen

,

&

Abrams

,

2013; 吳百興、吳

心楷, 2010) 。更甚者如 Jegede (1 996)所描 述的產生出「非公民」或「次等人」的自 我概念。 Ballenger (1997) 同樣強調如果學 生來自母體文忱的致知方法、思考方式及 其溝通內容,都不能在課室裡忠實的呈現 或表達出來,則他們將可能會認為其文他 知識所學習到的將是沒有價值的。而原住

民族群長期受主流社會文他霸權下「文他

剝奪 J

(cultural

deprivation)的影響,學校

(2)

科學教育月刊 20 凹 ·8 月. 381 期 '17-36

Science Education Monthly No. 381

,

p.17-36

,

August 2015

的科學課程主要是以主流文他為主,鮮少 以原住民族群的觀點進行課程的編排,在 生活經驗與書本中的科學敘述問產生文 t 斷層,致使原住民學生在學習成就上的表 現低落(謝世思. 1988) 。 Osborne 與 Wittrock (1985) 以學習的 建構主義觀點,強調學前所發展出之對自 然世界的想法及經驗會隨著學生開始上學 而被帶入課室學習中時,往往是不被認定 為可被接受的科學性概念,並可能會影響 其學習的發生與否。其中來自學生文忱的 經驗與概念更是直接被認為可能造成其學 習科學的阻礙。因此,亦有不少學者認為 科學課室的課程,不適宜教授學生來自於

自身文忱的經驗及其族群知識 (Good ,

1995; Matthews

,

1994; Skorupski

,

1976) 。 他們認為文他經驗與其族群知識並未接受 嚴格的知識檢驗過程,也沒有系統性的知 識體系,只能算是另有知識。因此科學課 室中若過度強調這些另有知識將會阻礙學 生的知識理解及其學習成效。 確實對於所有的學生來說,文他經驗 及其蘊含的知識概念是進入課室中學習科 學知識前,即帶有科學性的經驗與概念, 並據此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與理解;而 當學生過往所經驗的文他與學校課程的文 他之間出現差異與隔閔時,則可能會導致 學生因為無法體會而產生學習成效不好和 學習興趣低落的現象,而這種情形更是以 原住民學生的科學學習情形尤重 (Ogbu ,

1992; Ogbu & Simons

,

1998) 。因此,對於 處於 E良主流文化具有深刻差異的原住民學 生而言,施以標準忱的統一課程是否是一 個良好的學習方式?從上述兩段的文獻中 支持與反對的聲浪湧現,對於部落學校課 室裡的科學課程應該教導的是標準忱的西 方科學知識,還是應該從他們生活中的族 群科學著手來講原住民學生進行科學學 習?這個兩難的問題長久以來困擾著科學 教育學者以及現場教學的教師們。以下本 文將分別針對族群科學以及西方科學的知 識本質以及建構知識歷程進行討論,並希 冀從中整理出兩種知識系統之間存在的共 同基礎中,找出調和族群科學與西方科學 兩種知識系統的方法,以供科學教育學者 以及現場教學的教師在從事教育研究以及 教學設計時有所依憑。

貳、科學知諧的本質

過去對於原住民族群的傳統智慧是 否是一個有系統的知識體系,引發許多爭 議。例如:強調普遍主義 (universalism) 的 Siegel (1997) 與提倡多元文 t 主義 (multiculturalism) 的 Stanley 與 Brickhouse (1994 , 2001) 之間的論戰;分別針對知識的 本質與知識建構的歷程進行辯論。然而, 究竟原住民的傳統智慧是一套完整的知識 系統或是僅只是文他情境下特殊的案例, 不同的學者有不同論述。以下將從知識本 質的觀點來討論原住民科學教育的重要 性 o

一、對科學知識本質的定義

(一)普遍主義的觀點 普遍主義認為世界上存在一種

(3)

可以用來判斷任何文明及其知識的 普遍價值,也就是當前西方科學知識 及其建構知識的歷程 (Matthews , 1994) 。普遍主義者認為透過邏輯實證 等科學方法所建構的科學知識,是可 以產生一套超越文他且客觀的標 準。例如:

Merton

(1 973)提倡的科學 意索 (ethos

of

science; 即科學知識應 具有「普遍性」、「共有性」、「公正惶」 及「有組織的懷疑J ) 0 Merton 認為 科學知識是客觀的、普遍的,與科學 家的個人偏見無關,亦不會受到科學 家的個人利益、社會地位及其政治傾 向、族群文他等社會因素影響;而是 藉由不斷積累許多實徵研究所取得 的事實證據,才使科學得以不斷的發 展。

Matthews

(1994)主張科學是普世 存在的價值,並將科學視之為「發現 真理 (truth-finding)的智識活動,而這 個智識活動是不受國籍、階級、種族 或性別與其他差異的影響。即強調科 學及其知識內容是超脫於人類的各 項差異。此種普遍主義者的觀點雖然 認可(肯定)文他對科學的影響;然而 卻也強調文忱的考量並不能決定科 學具有發現真理的主張J (p.182) 。 西方科學的擁護者認為具有抽 象的理論命題可以永恆不變,並透過 不斷探討以及理論的擴張,可以讓人 們對於存在於現象背後的真實,具有 越來越清晰的特性。對多數的普遍主 從族群科學的觀點論原住民科學教育的取徑 義學者來說抽象的理論命題才是具 有更強大的詮釋力,可以去描述自然 現象的內在機制,並據此機制做出準 確的預測。普遍主義者認為當科學家 發現自然世界中存在的法則時,則是 在宣稱該現象最實在的表述,可以讓 不同的人依據這些表述進行溝通並 相互理解。這些法則是永恆不變的並 且可以延伸出一套有系統的知識體 系,如 Maxwell 方程式可以讓所有的 人明確的理解電學眼磁學;並藉此方 程式開敵人類從傳統的古典力學跨 越至電磁學的領域中。藉由抽象的理 論命題不僅使人們對物質有了微觀 足度的暸解,更是對於物理、他學... 等物質學科,透過各種觀測、度量的 考驗來詮釋這些現象。 (二)多元文化主義的觀點

多元文 f 七主義者大多抱持著文

他相對論 (cultural relativism) 的觀 點,認為各種文明具有其自身的價值 系統,並不存在統一或普遍存在的價 值 (Stanley

& Brickhouse

,

1994) 。多元

文他主義認為任何的文他皆依據其 生活環境的差異,而對自然世界有其 各自不同的詮釋,因而不能用西方文 明的科學價值去評論其他文他的知 識價值。因為不同的生活環境所衍伸 出的知識,其在本質上是有所差異 的。社會學者 Karl Mannheim 認為不 同的族群團體,都不能免於其社會脈 絡的影響,不應受到其狹義的本位主

(4)

科學教育月刊泊的 ·8 月. 381 期 '17-36

Science Education Monthly No. 381

,p.17-誦,

August 2015

義的影響。根據其所提出的觀點論認 為所有的知識應該被平等的對待,因 為任何的人類思想(包含科學知識)都 不能免於其社會脈絡的影響(引自

Berger &Luckmannm

,

1967) 。即科學 知識反映著某種角度的社會文化脈 絡,科學知識是人與自然現象藉由社 會互動的歷程中,基於其社會底蘊進 行詮釋的結果。此外,

Hurd

(1 998) 根 據社會構成論的觀點,認為科學知識 是由所處環境的事物共同作用之下 產生的成果,即存在於社會中的所有 事物對於其所建構的科學知識是互 為主體性的,均為構成這些科學知識 的一部分。由此可知,在探討科學知 識時,必須將所有參與其環境中所有 的文化資源均應一併加以討論,才能 建構出完整的知識本質。 多元文化主義認為族群科學中 所蘊含傳統智慧,是植基於其族群生 存所必需的實務知識。為了使整個族 群乃至個人得以生存,各個族群部落 會發展出只與其所處環境息息相 關,並關乎其生命延續的知識。因 此,原住民族群所發展出來的科學知 識大多都著重於「知識的應用」和「需 要知道」這兩個類別(Stephens, 2001) 。因為在原住民傳統文中可以應 用的知識與需要知道的知識,都是等 同於他們在所處環境中可以生存下 去的能力。這些知識都是透過長期與 環境互動接觸後所發展出來的知識

(Snively & Corsiglia

,

2001; Stephens

,

2001) 。例如:天文、植物學、生物學... 等。 因此,基於發展生存相關的知 識,原住民的傳統知識往往只著重於 可應用的實務知識上。例如:由於生 活中存在毒蛇的威脅,在肯亞人的傳 統文化中發展出對蛇的知識,並透過 16 種不同名稱來清楚的區分出蛇的 動作、距離、毒性...等特性,以作為 警訊告知同伴;此外,在他們的族語 中也會根據相同屬性給予相同的字 根來進行命名,顯見已然發展出具有 生物學上分類的知識 (Thomson, 2003) 。 二、爭論的議題 (一)普遍主義的批判 普遍主義者將原住民的傳統智 慧視為一種特定文化、環境下所具有 的俗民知識 (folk

knowledge)

,就西 方科學的角度認為族群科學是原住 民根據續最於生活環境的經驗,進行 對外在事物的片段認識,但卻鮮少徹

底的檢視其解釋的範圍(Solomon,

Medin

,

& Lynch

,

1999) 。於此之故, 普遍主義者對於族群科學多有批評 (如表 l 所未)。事實上,大多數的西 方科學家認為族群科學是使用日常 的經驗理論去進行看似科學的研 究,並認為這種經驗式的理論僅只是 從特定情境中長期積累而得的,不具 備完整的理論解釋更多的現象,同時

(5)

從族群科學的觀點論原住民科學教育的取徑 表 l 普通主義與多元文化主義對族群科學在知識本質上的爭論 爭論的議題 普遍主義的批判 多元主義的反駁

科義

對定

科學知識應具有普遍價值並 凌駕於任何文化階級。 科學知識為社會群體所建構的,會 受到在地文他的影響,並構成群體 成員共同可溝通的知識體系。 可共量性與否 西方科學與族群科學之間是 西方科學與族群科學皆為對自然 不可共量的兩種知識體系。 世界的詮釋,因此存在共同基礎。 對族群科學的觀點 原住民的傳統知識是由一個 族群科學是植基於生存所必需的 個特意選擇的案例所組成。 實務知識,故僅只著重於其生活有 關。 也缺乏正規的邏輯實誼的嚴格檢核

(Boyd

,

1991)

0

Seigel

(1 997)認為西方 科學與族群科學之間是不可共量的 兩種知識體系,因為族群科學僅著重 於片段現象的表面解釋,而具有普遍 性概念的西方科學則強調於現象背 後的因果機制。因此, Seigel 主張在 科學教育中教導學生這種形式的知 識,將會有礙學生學習理性進行因果 推論的能力。例如:原住民或許可以 做出月相盈虧的簡單預測,並運用於 其曆法的建立上,卻無法從中發現地 球公轉與月地相對位置的因果關條。

Good

(1 995) 也指出這些存在於 族群文 1c 中的傳統知識僅只是特 例,而這些一個個的片段只是由少數 特意選擇的片段案例所組成的。因 此, Good 認為「這些族群文化中的特 例,對課室裡所教導的科學課程來說 是很好的(負面)教材,應該被用來改 正學生在生物、 1c 學、物理等學科的 理解 J ( p.335) 。普遍主義的擁護者認 為具有抽象的理論命題可以永恆不 變,並透過不斷探討以及理論的擴 張,可以讓人們對於存在於現象背後 的真實具有越來越清晰的特性;並認 為這種抽象的理論命題以及理論擴 張的特性可能是族群科學所無法做 到的,也是族群科學最受批評之處。

(二)多元文化主義的反駁

由於族群科學知識的發展主要 是著重於可以讓其族群繼續生存的 實務知識,故往往會受限於其族群所 處環境的關條,而只有較為片段的經 驗式知識。然而,也藉由此族群科學 所包含的範圍也比較廣,生物學、植 物學、地理學、醫學、農業學...等領 域的知識,都是原住民族群為了在其

(6)

科學教育月刊泊的 ·8 月. 381 期.

17-36

Science Education Monthly

No.3剖,

p.17-36

,

August 2015

所處環境中得以生存所發展出的知 識。而其中有些存在於原住民族群中 族群生態學上的知識及其永續發展 的環境工法,亦深深影響當代西方科 學中的環境學的概念 (Snively

&

Corsiglia

,

2001) 。同樣的例子也出現 在 Glasson 等人 (2010) 的研究中,其研 究發現非洲部落所使用在農耕中的 知識與當前永續科學的知識是相互 呼應的 O Stanley 與 Brickhouse (1 994)認為 任何的文 t 皆有其對自然世界的詮 釋。西方科學是源自歐美社會基於所

處環境及其衍生之文 t 經驗對自然

世界的事物現象進行解釋;同樣的, 族群科學知識也是各個族群基於自 身的文忙、生活經驗和生存所需,而 形成對這些自然現象的詮釋。族群科 學闡述著在地社群如何透過其特殊 的文 t 與生活方式的觀點來運作他 們的生活 O 靠海的族群他們具有依據 海流與潮線的高低判斷魚群多寡的 知識,可以使他們打撈到更多的魚 獲;而居住在雪地的族群則有增加受 力面積使體重均勻分布的概念,可以 使他們穿著雪鞋而能在雪地上行走 無礙。這些概念知識的產生都是在地 族群對所處環境進行詮釋,並體現在 他們的生活文化中。雖然不見得可以 推廣延伸至各個族群,但是這些不盡 相同的知識都是各個族群賴以維 生、得以延續族群命脈的重要依憑。 例如:均於分布體重的概念,不會幫 助靠海的族群抓到更多魚,卻是雪地 族群關乎生存的重要概念。 三、知識本質的共同基礎 根據上述的論述可以發現,雖然原住 民的族群科學與西方科學之間可能存在著 迴異的知識本質,但兩者之間是具有共同 的基礎存在(如表 2 所示)。在生存所需的 目的之下,族群科學多為強調於發展生活 環境中應用性的知識以及個別現象的詮 釋。而西方科學以發現真理為首要目的, 著重於現象背後因果機制的追求以及抽象 理論的提出。然而,他們同樣都是藉由與 表 2 西方科學及其共同基礎的對照表 類別 族群科學 共同基礎 西方科學 兩者都包含對世界具有特殊的信 -巨觀與微觀現象 念與認同;都是在所處社會中得 的果機制 以延續生命的訊息。 日常生活與傳統的生 兩者都是對自然現象的理解,所 為揭露存在於事物現 存實踐的統整及應用。 提出可解釋的理論觀點。 象背後的真理。

知識一可應用的知識

兩者都是可以被用來進行預測。-抽象理論命題

本質 -個別現象的詮釋

(7)

現象互動的過程中,所建構出來對自然的 理解。同樣都有對現象的解釋且所提出的 解釋範圍都是可被接受的,並據此衍伸出 從族群科學的觀點論房、住民科學教育的取徑 也有顯著的提升 (Amara , 1987) 。其次, McKinley 等人 (1992) 也認為將毛利文化 的例子與情境,加入於學校科學課程中的 各自對所處世界的特殊信念。例如:原住 雙文化科學教育

(bicultural

SCIence

民傳統的藤編中蘊含了其族人對生存實踐 的統整,將力學中合力以及摩擦力的概念 應用在各式藤製物品上,以增加物品的使 用與實用性(吳百興、吳心槽,

2010)

;同 樣的力學概念在西方科學的知識體系則透 過模型與模式的推演,而建立出抽象的力 圖結構並發展出力平衡的概念知識。 雖然兩種知識率統在本質上具有一 些共同基礎,但在這些共同基礎上還是存 在不同文化間的張力。例如:兩者都是對 自然現象的理解作出詮釋,但由於族群科 學強調生存所需的應用知識,故其大多僅 著重於個別現象的表面詮釋;西方科學則 透過因果機制的推論來尋求現象背後的真 理。透過兩個文化之間的張力,共同基礎 提供學習者不僅可以運用西方科學的因果 機制,將族群科學中的表面詮釋進行深化 的探討;亦可透過族群科學的個別現象, 具體化呈現西方科學中的抽象理論命題。 因此,透過提升族群知識基礎的同 時,原住民學生可以藉由這些共同基礎發 展對西方科學的理解;並透過使用多重知 識體系的探索亦可以增進其對該一主題具 有更深刻的觀點(Stephens, 2001) 。例如: 在科學課室中,探討具有科學概念與原則 的族群技術;透過混和灰燼與棕擱油來製 造肥皂的探究課程,不僅可以讓學生的學 習成就得以提升,族群學生的自尊與自信

education)

,不僅不須忽略任何科學的概念 與技能,亦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 如何透過共同基礎來進行科學課程的設計 及教學對於原住民學生或少數族群的學生 來說,可以有效幫助他們學習科學知識並 增進對科學的興趣。 參、知論建構的歷程 西方科學論者強調於邏輯實證的觀 點來說明科學知識的基本要素,而自從孔 德提出實證論一詞後,實證主義儼然成為 科學的代名詞。就知識論的觀點來說,,-實 證主義認為人類的知識應當僅限於收集事 實,並尋找這些事實背後的相關聯,藉此 方能對世界做出正確的描述J (黃光圓,

1998

'頁 15) 。以下分別從西方科學與族 群科學的觀點,來探討科學知識建構的歷 程。

一、對知識建構歷程的定義

(一)西方科學的觀點 透過論據確實性、可驗證性、邏 輯性、理論間的協調一致性、開明 性、可調整性等科學方法的考驗,使 得西方科學知識成為一個具有可信 度的知識 (AAAS, 1989) 。科學是由人 類創造、建構出來對自然世界進行詮 釋的知識。而西方科學經由確切發生 的事實之實驗考驗,同時也具有邏輯

(8)

科學教育月刊 2015

'

8 月, 381 期 '17-36

Science Education Monthly No. 381

,

p.17-狗,

August 20 IS

上的論證'算是比較信實可靠的知 識。但是,基本上仍只能算是當前人 們所能想出來最能詮釋現象的理 論,至於未來由於改變新的觀點、或 有新的論據出現而提出新的理論

(Matthews

,

1994) 。 西方現代科學藉由方法學的檢 驗、邏輯的堅持、質問與邏輯實證主 義的強力把關之下,著實成功的將虛 無的形上學或偽科學等有效的排除 在科學大門之外,甚至透過這些方法 學的檢驗同時也檢驗著科學知識的 本身。此即為科學本身既作為認知體 系,亦同時作為探索世界的方法去考 驗科學,這也是科學方法之所以可做 為科學知識的把關者。所謂的「現代 的科學」、「標準的科學」、「西方的科

學」、「傳統的科學」與「官方科學 J

' 也只是二十世紀才開始出現的名 詞。提到科學的起源,一般均認為是 源自於蘇美人的天文與算數;而希臘 古哲的自然學派所提出的水、火、 土、氣四元素論或是中世紀的術士們 的煉金術...等,都是透過對事物、現 象觀察而得來的經驗法則 (Aikenhead

&

Ogawa

,

2007)

0 直至十九世紀中葉西方科學開 從巨觀的現象觀察轉為不可見的微 觀粒子世界,例如:電磁學、原子模 型等理論的提出;西方科學從經驗法 則中的現象觀察轉為自觀察中延伸 出一套規則,去進行理論辯證。因為 科學是可以被邏輯實證所檢驗的,並 使科學具有能力凌駕於觀察與實驗 等實用領域的範圍之上。因為一個新 的知識或概念的產生,在被納入科學 知識之前,仍須接受整體科學社群以 邏輯實證的科學方法共同審查、檢驗 之後,方能被稱為科學知識或教科書 的知識 (Bauer, 1992) 。 (二)族群科學的觀點 社會文 {c 經驗是詮釋意義進而 建構知識的基礎。學生在建構知識的 過程中,也是藉由社會文 {c 經驗的基 礎來獲得對自然世界的理解。科學知 識的意義是建立在生活經驗的基礎 上,所以科學知識的學習也應該從生 活經驗開始,講學生透過生活經驗中 建構知識的方式,來建構課室中的科 學知識 (Ogawa , 1995) 。不同族群由於 其生活的文他經驗的差異,而衍伸出 各自不同建構知識的方法。以下本文 從族群文忱的角度來論述原住民族 群的知識建構歷程。 每個文 {c 看待世界的方式都不 同,而這些不同也造成了不同的族群 間也許會發展出各自獨特的策略去 從事科學活動 (Murfin , 1994) 。所有的 族群(包括原住民、漢族)都具有獨特 的方式去獲得知識,每一個部落因生 活環境的差異,而有各自特殊的手法 與語吉來就其所認知的自然事物進

行對話 (Snively

&

Corsiglia

,

2005) 。也

(9)

群生存命脈息息相關的現象,故而在 與自然環境互動的過程中,發展出獲 得知識的方法。與西方文化的科學家 一樣,原住民族群同樣會透過觀察現 象並歸納出特定的知識。原住民經過 長時間的觀察與生活經驗的驗證'可 以從鳥巢窯的高低來預測今年的颱 風多寡;為了生存所需,原住民必須 製作出可以承裝更多重量的籃聾,同 樣會經過嘗試錯誤的試驗方式來發 展不同的編法來製作藤編。因此對原 住民族群來說,建構知識的方式是以 生存所需為出發點,透過對自然環境 的現象進行觀察並提出問題以進行 探討並透過實務操作的行為,確實地 去嘗試各種方式檢驗以找出該族群 關注的解答。 由於多數的原住民族群沒有發

展出文字,因此大多是用口語敘事眼

神話傳說來做為他們知識建構的紀 錄本 (Snively&Corsiglia ,

200

I) 。藉由 書老口中的隱喻與故事,將該族群長 時間以來所建構的知識與價值觀一 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對部落裡的小孩 來說,建構知識的第一堂課就是圍繞 在當老身邊,從聽著各式各樣的傳說 故事之中,學習該族群面對自然環境 所應知道的知識 O 然而,他們並不只 是一昧地接受這些族群知識的傳遞 而己,當小孩們漸漸長大並開始接觸 到這些現象時,也會透過各種試驗的 方式來驗證書老所教導的知識,並從 從族群科學的觀點論原住民科學教育的取徑 中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 凡此種種都是原住民族群透過 他們所處的特殊環境所發展出的獲 得知識的方法。例如:

Nisga'

a 族的 漁民為了避免過度捕撈造成鯉魚的 絕種,透過長時間的觀察以研究出鯉 魚的生命週期;從而訂定出捕撈的時 間與規則,只有在特定時期之內才允 許捕撈(Snively

& Corsiglia

,

200

I) 。透 過好幾代族人所建立的觀察資料,獵 人們可以仔細的研究動、植物生活習 性、地形分布、四季變換以及礦物資 源、,.,等知識,並透過這些知識的應用 來幫助他們獲得更多的獵物 (Cruikshank, 1991) 。 二、爭論的議題 (一)西方科學的批判 針對知識建構歷程,西方科學家 對族群科學提出了許多的批判,女日表 3 所示。族群文忱的致知方法僅只是 低層次的常規辨識與簡單的預測

(Siegel

,

1997) 。主張西方科學的學者 們認為族群科學缺乏對不可見的微 觀尺度進行因果推論、對未知現象提 出有效的預測以及追求事物背後機 制的能力。例如:

Matthews

(1994)的 論述中即強調「沒有任何的族群科學 可以適當的解釋無線電是如何運作 的、為何月亮或任何星體可以停留在 天上...J

(p. 193)

0 Matthews 雖然也不 能保謹主流的西方科學可以完整地

(10)

科學教育月刊 2015·8 月. 381 期.

17-36

Science Education Monthly No. 381

,

p.17-36

,

August 2015

表 3 西方科學與族群科學在知識建構上的爭論 爭論的議題 西方科學的批判 族群科學的反駁 實驗方法的使用 西方科學強調實證主義的科學 原住民傳統文他中的族群科學 方法,而認為原住民文他中是 亦有其實驗方法。透過長期的 缺乏有系統的實驗方法。 觀察與歸納形成他們對某起事 物現象的知識,並透過生活上 的實踐來驗證他們的知識 O 否定性證據的存在 可否證的阻礙 透過合理的推理過程去表述長 -口傳文他便吉老的話形成權 期觀察到的資料,並藉由反覆 戚。 的條件控制的試驗步驟,來精 -祖靈或神析文他簡他了因果 緻 f七他們的族群知識或關於個 歸因的過程。 別事物現象的知識,沒有違反 否證論。 知識檢證的過程 公開的檢證: 在地的檢證: 西方科學另一個深具效力的地 雖然族群科學僅只接受在地社 方就是其所形成的知識,可以 群的檢譚,但對於具有相同生 接受所有的科學家社群透過複 活情境的不同族群間,還是會 製來反覆檢譚。 發展出相似的知識。 回答上述問題,但他強調西方科學所 使用的科學方法是可以獲得解答這 些問題背後機制的較好方式。在獲得 「適當的解釋」與「較好的解答」的 觀點下,族群科學最為人所詬病的即 其文他包袱(例如:祖靈文他與口傳語 料) ,過多的外在因素影響原住民族群 認識自然世界的方式,而缺乏一套有 系統的方式來建構他們的族群科學 知識。

Skorupski

(1976)在<

Symbol and

theory> 一書中,提到原住民族群的文 化包袱會在知識辯證的過程中造成 「可否證的阻礙 J

(blocks

to

falsi日的 ility) 。並強調任何族群中巫術 宗教的信仰及其神祕信念,將致使其 信徒(族人)放棄去探尋直接反證的可 能存在,從而導致他們過度深信宗教 神桶的「教誨 J '而無法客觀的分析其 觀察所得的資料;反而會依據所觀察 的資料去形成符合他們信念的解釋, 並據此忽略探求觀察資料背後的其他

(11)

因果機制 (Tsai ,

200

I) 。例如:肯亞的 小孩相信彩虹是因為青蛙張開嘴巴所 致 (Amara,

1987)

;而泰雅族的孩童則 認為是祖靈前來迎接往者,所以彩虹 是連接祖靈之地與現世的橋樑。

除了祖靈或神祈文化簡t 了因

果歸納的過程之外,造成原住民族群 這種否證上的阻礙情形,族群中的口 傳文化也使得書老或父宙的話,變成 權威而不容許質疑或挑戰

(Krugly-Smolska

,

1994) 。由於'在族 群部落中大多都沒有文字,多數的知 識都是靠部落裡的書老透過口語相 傳,或藉由有經驗的長者在傳統活動 中的經驗傳承,在這些情形之下相對 弱小的部落孩童,只能單方面的變成 知識接受者,並不會有太多機會去進 行深入的探討與質疑;若隨之而來的 經驗與實踐中又獲得相同的證實,則 他們便會對書老們的話語產生根深 蒂固的信任。這兩種情形(口傳文化與 神祈文化)無疑造成族群知識的發 展,同時也深深限縮了族群知識的深 度,這也是其深受批判之處。 西方科學另一個深具效力的地 方就是其所形成的知識,可以接受所 有的科學家社群透過複製來反覆檢 證 (Broad

&

Wade

,

1990) 。透過同儕審 查與公開複製的公證系統, ,.科學無 需外在的評價,因為科學本身即具有 內在檢驗的方式 (Snow,

1959)

a J 其 中,最有名的案例即為 1989 年 3 月 從族群科學的觀點論原住民科學教育的取徑 「弗萊許曼﹒龐斯實驗」的爭議,實驗 者宣稱他們成功的發展出冷核融合 的技術 (Cold

fusion)

;即指在常溫、 常壓下發生核融合的反應,並強調透 過這個過程可以伴隨大量的能量釋 放。然而,當時許多科學家努力重複 兩人的實驗,卻發現無法再現一樣的 結果,在低重複性與未能通過同儕審 查的情形下, ,.冷核融合」被列為著 名的偽科學 (pseudoscience)之例 (Lakin

&

Wellington

,

1994) 。因此,強調西方科 學的學者認為所謂的族群科學僅只 是區域性的局部知識,這些知識只是 通用於特定情境下的應用知識;雖 然,這種知識也受到相同群體的他人 反覆驗證與審視,但也只是侷限於同 一族群的成員之間而己,而與西方科 學這種接受全球的科學社群所共同 檢證的方式之間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二)族群科學的反駁

正因為族群科學之知識本質是 著重於賴以維生及族群延續的應用 知識與需要知道的知識,因此他們的 致知方式也大多是透過實踐,來建構 並驗證知識。原住民族群的科學性探 究活動發生於日常生活的情境中,並 且其所處的自然環境都是探究研究 的場域 (Fleer,

1999)

a

Yakubu

(1

994)

唔談非洲迦納的 Mamprusi 族人,發 現在其族群知識中雖然確實存在著 精神與靈魂論的觀點,但透過合理的 推理過程去表述長期觀察到的資

(12)

科學教育月刊 2015

'

8 月, 381 期 '17-36

Science Education Monthly No. 381

,

p.17-36

,

August 2015

料,並藉由反覆的條件控制的試驗步 驟,來精緻他他們的族群知識或關於 個別事物現象的知識。 從原住民建構知識的歷程來 看, Yakubu (1 994) 認為族群科學用以 獲得知識的方法也有其檢驗的結果 亦有其形成知識的一套方法,並沒有 違反 Popper 提倡的否證論,並藉此駁 斥 Skorupski (1976) 所提出否證上的阻 礙。此外,原住民族群的口語敘事及 神話故事中,傳達的除了是對其祖靈 的敬畏之外,同時更蘊含著該族群的 文化規範、道德標準以及其價值觀

(Thomson

,

2003) 。例如:魯凱族透過將 百步蛇的神格紀,希冀透過敬畏與禁 忌來讓該族的族人可以遺離有劇毒 的百步蛇。而奮老的敘事語料中,通 常包含了該族群數代以來與自然互 動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了族群科學 知識以及獲得知識的方法。因此,無 論是神話或口傳語料都是具有特定 族群深刻的文化意涵,著實是應該被 尊重及善用於科學教育之中的。 由於族群科學是經過數百甚至 數千年的傳承,更在歲月中一再的被 檢驗與驗證。雖然個別族群所發展出 的族群科學確實因為地域與所處環 境的限制下,這些知識的檢證僅只拘 限於在地社群的。然而,就反覆檢證 的時間歷程來說,千百年來一再重複 執行相同的實務無異也是一種嚴謹 的檢驗方法 O 再者,雖然只有小部分 群體的在地檢證,但由於各個族群所 發展的族群知識都是情境相依的,因 此對於具有相同生活情境的不同族 群間,即便相隔千萬里,還是可以發 展出相似的知識並有著相似的獲得 知識的方式。例如: Glasson 等人 (2010) 對非洲 Malawi 的部落進行研究,發現 該部落為抵抗乾旱期的來臨並確保 食物無缺,會發展出特殊的方式來颺 製食物以達到食物保存的需求;而台 灣的泰雅族也基於食物保存的生存 需求,同樣的發展出酷製苦花魚的實 務及其相關的科學知識(博麗玉, 2004) 。 三、知識建構歷程的共同基礎

Stephens (200

I)認為雖然西方科學與族 群科學的建構知識方法是有差異的,但兩 者之間在建構知識方法上確實具有共同的 基礎,如表 4 所示。族群科學的知識建構 方式多為質性的口傳敘事紀錄,而西方科 學則著重於量他資料的紀錶;族群科學的 知識檢驗僅只有透過在地社群的確證以及 透過直接觀察現象所歸納而得,而有別於 西方科學是公開讓全球的科學社群,進行 確證和對抽象概念的演繹推論,從而發展 出巨觀或微觀的因果機制。然而,無論是 族群科學抑或是西方科學都是對自然環境 的實驗與觀察,都是透過反覆驗證的方式 來確證其建構的知識之有效性。

(13)

從族群科學的觀點論厚、住民科學教育的取徑 表 4 族群科學、西方科學及其共同基礎的對照表 類別 族群科學 共同基礎

構識程

建知歷

﹒實務上的實驗 ﹒質性的口語紀錄 .在地的確證 ﹒藉由隱喻與故事的 溝通來連結生命、 價值觀與行為 ﹒都是使用工具來對自然環境 的實驗觀察,並從中歸納出規 則或模式 ﹒都透過反覆驗證來確證知識 .均具有推論與預測的過程 ﹒都是從經驗中建構關於自然 世界的知識 西方科學 ﹒藉由工具來擴展觀察

與測量的尺度

﹒假說的證偽 ﹒公開的確證 ﹒量他紀錄 ﹒藉由實驗證據來支持 理論假說 就同樣使用工具來方便觀察以建構 知識的方面來看,原住民族群大抵都是著 重在發展實務性的工具。反之,西方科學 及其科學家會隨著理論假說的更逞,發現 既有的工具無法達到某種目的之觀察,進 而不斷發展新工具以擴展觀察與測量的尺 度;同時藉由使用新工具所進行的觀察, 亦可能獲得支持或駁斥理論假說的數據, 從而加速理論假說的更替。這是西方科學 與族群科學兩者之間,具有張力的共同的 基礎。因為兩者之間在工具的使用與目的 上都還是有相當大的差異,還是存在著 Matthews(l 994)所提出的疑慮一族群科學無 法解決當代科學所提出之微觀現象的問題 與理論。 正因為兩個文 t 對這些共同基礎的 使用上具有不同的目的,就科學教育者觀 點而吉,還是可以依據不同的程度與目 的,將這些共同基礎連接起來活用於科學 課程之中。例如: Glasson 等人 (20

I

0)探 討非洲部落中傳統農業以及食物保存的實 務知識,發現該族群的傳統文他中所蘊含 的知識以及所展現的實務行為,與當代永 續科學的主張是相互呼應的。所以 Glasson 等人設計社區中心的教學單元,來整合族 群科學與西方科學來發展永續科學的課 程。利用傳統文忱的耕種技術中,透過實 務行為來建構知識的方式作為教學活動, 從中逐漸引進西方科學建構知識的方式, 並讓學生可以相互應證與比較。因此,透 過這些知識建構過程的共同基礎,族群科 學與西方科學之間可以相互溝通與相互轉 換。

肆、共同基礎下的科學教育

從上述的討論中,可以發現無論是在 知識本質或是知識建構歷程上,族群科學 與西方科學之間是具有共同基礎的。雖然 兩者之間還是具有一些不同的詮釋與目 的,但這些不同的詮釋之間各自都有其優 缺點,並且存在著某些可以相互溝通的重 疊觀點 O 因此,族群科學與西方科學之間

(14)

科學教育月刊 20 凹 '8 月. 381 期.

17-36

Science Education Monthly No. 381

,

p.17-36

,

August 2015

不該相互排斥 (Murfin , 1994) 。近年來,許 多學者開始主張透過族群科學與西方科學 之間的共同基礎來設計課室裡的科學課 程,俾使這些處於相對弱勢的少數族群學 生可以從其熟拾的知識及使用其精熟的方 法,來建構課室裡所教授的科學知識 (Moll ,

Amanti

,

Neff

,

&

Gonzalez

,

1992; Star &

Griesemer

,

1989;

Tsurusaki

,

Calabrese

Barton

,

Tan

,

Koch

, &

Contento

,

2013) 。以 下本文整理各學者提出基於族群科學與西 方科學之間的共同基礎,而建立的原住民 科學教育理論。

一、「第三空間理論 J

(Third Space

Theory)

語吉學家 Bhabha (1994)提出第三空 間理論,主張整合多重知識觀點與語言的 教學環境,透過教學環境的營造來建立平 等對話,讓說話者與聆聽者可以共同建構 新的詮釋及意義。透過第三空間來的概 念,促使部落中的書者與非原住民的教育 人員進行對話、共同設計課程。藉由協商 過程來建立去特權與權威的對話,在同時 承認對話雙方的平等的地位及其話語內容 的正當性下,使族群的文化、語言與價值 成為科學課程的重要部分,以體現該文他 的方式來呈現西方科學的課程標準;也讓 西方科學的知識內容連結在地的文化資 訊,以達到相互尊重新的觀點。藉由相互 交織的對話過程,而不用犧牲或拋棄說話 者的文化經驗與其建構知識的方法

(Wallace

,

2004) 。 為了消再歐美中心與原住民知識系 統之間存在的文化疆界.Glasson 將第三 空間理論運用於原住民科學教育中;認為 對原住民學生來說族群的生活方式及其蘊 含的知識是為第一空間;而課室裡所教授 的西方科學是第二空間;最後第三空間是 學生透過共同基礎的知識本質讓族群科學 與西方科學之間進行對話,如圖 l 所示

(Glasson et a

i.,

2010; Handa

&

Tippins

,

2013) 。在課室中營造的對話空間中,所有 參與其中的關條人(包含學生、教師、課程 設計者以及社區中的書者)一起共同建構 新的意義並對科學做出詮釋。藉由共同建 構的學習過程,來幫助學生重新建構他們 的日常生活經驗和其族群科學知識,並從 中發展更加穩固的科學知識 (Glasson

et

此,

2010; Handa

&

Tippins

,

2013) 。因此,透過

營造相互平等地位的對話環境,讓學生可 以藉由對話的過程重新檢視其族群文他理 解自然的方法及從中獲得的知識,更能在 互動過程中建構對西方科學知識的學習, 從而跨越文他隔聞所造成的學習不利的現 象。 {第二空間〉 圖 l 第三空間理論示意圖,譯自 Glasson

et

a

l.

(2010) 。

(15)

二、「知識的儲金 J

(Funds of

Knowledge;

FoK)

此理論是由致力於美國墨西哥移民 及其美籍墨裔學生的教育學者們所提出之 理論, Moll 認為學生來自其家庭文忱的各 項實務經驗蘊含著各種其文他特有的知 識,稱之為知識儲金。其中包含:農業、

經濟、醫學、民俗療法(草藥學)、宗教以

及家事組織(食衣住行)等續域的知識及相 關實務(Hogg,

2011; Moll et a

I.,

1992) 。當

學生進入課室學習時他們往往會先根據自 己儲金中的知識作為基礎,來理解教授的 課程內容;若課室課程與其知識儲金相互 抵觸時,則學生將產生學習困難的。因此, Moll 等人( 1992)將學生的家事經驗或家 庭工作中所蘊含的知識儲金來做為「中介 構造 J

(mediating structures)

,以連串吉學生 在學校所學知識與其家庭的社區經驗。透 過知識的儲金的運用來進行教學與課程的 設計,可以增強族群學生的學校經驗並幫 助他們在使用傳統知識的同時更了解其家 庭文他,也更能理解並習得課室裡所教授 的知識。

三、「邊界客體J

(Boundary Objects)

邊界客體原本是用以解釋博物館工 作者如何從許多不同的群體中,透過所展 示的物件來發展共同認知的概念,即為「那 些科學性的邊界客體,它們同時存在於數 種相互交叉的不同社會群體中,且真有滿 足每一個社會世界的資訊要求。因此,這 些客體不僅真有彈性,是以適應在地需要 從族群科學的觀點論原住民科學教育的取徑 以及數個運用它們的團體的限制,更加強 韌到足以維持跨地域、文忱的差異,從而 建立對該客體共同的認同 J

(Star

&Griesemer

,

1989

,

p.

393) 。雖然被作為邊

界客體的物質或概念註 1 ,在不同的社會文 他中可能具有不同的代表意義,但透過客 體本身是真有共通結構的,個別的社會藉 此可以認可並辨識出該客體,從而達到共 享意義並重新建構理解的目的。因此,在 課室教學中,這些具有良好的轉換憑藉之 客體可以做為教真,透過這些客體連結學 生族群科學與西方科學的知識與觀點,使 其相互之間得以具有相互理解與溝通的機 會,更重要的是各自的知識與觀點可以藉 此相互轉換。 Tsurusaki 等人 (2013 )的研究中,設計 課程讓學生從事飲食中能量攝取與輸出之 動態平衡的探究活動。藉由此飲食行為活 動作為邊界客體,讓學生連接課室教學與 學生社區家庭的生活經驗(如:調查家中 的食物種類及家人的飲食習價,並於課室 中討論) ;並將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營養學、 功能轉換...等科學概念轉換至其社區生活 中(如:幫助家人養成習價購買食物之前 先依據其營養標示再進行選擇) 0

Tsurusaki

等人的研究發現透過邊界客體(直方圖、 營養標示...等)的呈現,講學生將其社區的 飲食文他與課室的科學知識產生共同意 義,在發展科學探究的實務過程中不僅可 以習得科學概念,同時也提升其文他能力 及對于土區的認同。 從上述的文獻探討中可以知道,藉由

(16)

科學教育月刊 2015 ·8 月 ·381 期 '17-36

Science Education Monthly No. 381

,

p.17-36

,

August 2015

共同基礎來發展原住民科學教育的教學單 元。不僅有助於教育者營造一個讓族群科 學與西方科學之間,可以相互對話的學習 環境;亦可透過族群中存在的邊界客體來 設計教材,讓學生從實際操作中學習其族 群科學的知識,並能夠將這些族群科學知 識轉換成課室中教授的科學知識。因此, 發展具有共同基礎的科學教育,應為當前 原住民科學教育的首要任務。

伍、總結

從知識本質及知識建構歷程的探 討,可以明確了解原住民族群科學中所蘊 含的傳統智慧是具有科學性的知識。如同

Ogawa

(1995)所吉,族群科學為眾多科學 中的一個分枝。只是族群科學所關注的是 事物現象的表面解釋及其在生活上的應 用,未若西方科學具有抽象的理論命題去 探討現象背後深層的解釋意義。故此,族 群科學與西方科學確實存在著一些不同的 觀點;西方科學強調使用邏輯實證的科學 方法來建構知識,從中建立對微觀與巨觀 現象的理論詮釋,以揭露其背後存在的因 果機制。並根據這些理論和因果機制來進 行預測。反觀族群科學則是著重於透過生 活實務上經驗的累積與歸納,從其生活環 境中發展出其族群生存所需的知識。並根 據這些知識和對自然現象的理解來延續其 族群的生命 o 縱使如此,在本文的探討中亦可發現 族群科學與西方科學之間無論是知識本質 抑或是知識建構的歷程上,還是具有一些 共同基礎存在於兩者之間。依據這些共同 基礎,教育者從教學環境的營造、教學內 容的編排以及教學材料的選用等方面,來 思考原住民族群的科學教育,以接納多元 文化的思維模式進行課程設計,取代當前 單一文化的課程主導。 對於原住民的科學教育應該不僅僅 只是讓學生知道其族群科學知識不同於西 方科學,更要講學生知道兩者之間如何不 一樣。透過不同文化的對照與爭議,藉由 展示根基於不同文化所形成的不同科學觀 點,來讓學生形成並解決重要的問題實務 知識。無論是從族群科學出發,讓學生透 過生活文{七中常見的事物做為案例,讓學

生進行深入探究以發現並連結至學校所教

授的科學知識;抑或是從西方科學出發, 讓學生先學習西方科學知識的概念機制, 再講學生透過文化經驗的實務操作去驗證 其中蘊含的科學知識。藉此良善的運用族 群科學與西方科學共同基礎的多元文化科 學教育,不僅僅適用於該族群的學生即便 是主流文t 的學生都可以藉由這些共同基 礎來學習科學知識。因此,多元文t 的科 學教育,理當是當前原住民科學教育乃至 是整個科學教育應該認真思量的方向。

陸、致謝

本文承蒙科技部研究計畫 MOST 103-2511-S-003-038-MY4經費補助。在論 文初稿階段,邱美虹教授、張文華教授、 張俊彥教授、楊文金教授對本文的批評與 指教。並戚謝郭哲宇博士、簡頌沛同學對

(17)

理論架構的多次討論、給予寶貴建議,俾 使本文得以具備完善的論點。此外,亦廠 謝兩位審查委員提供寶貴的審查意見以及 科學教育月刊予本文刊登上的協助,在此 特致戚謝。 架、附註

註 I

: Star and Griesemer

(1989)指出,邊

界客體不一定是特定物品,標本、田 野筆記、博物館與特定區域的地圖或 書老的傳說、故事等,都可以被作為 邊界客體的一種。

參考文獻

Berger

,

P.

L.,

& Luckmann

,

T.

(1967) 。知識

社會學:社會實體的建構(鄒理民

譯)。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Broad

,

W.

,

& Wade

,

N.

(1990) 。科學的騙局

(張強譯)。薑北市:久大文他股份 有限公司。

Snow

,

C. P.

(1 959) 。兩個文他及其再評價 (張振玉譯)。臺北市:驚聲文物。

其百興與其心槽 (2010) 。八年級原住民學

生在設計導向活動中的科學學習。 科學教育學刊,

18(4)

,

277-304 。 傅麗玉 (2004 )。原住民生活世界的科學 酸苦花魚篇。原住民教育季刊,

35 '

5-28 。 黃光國(1 998) 。知識與行動:中華文他傳 統的社會心理詮釋。臺北市:心理

出版社。

謝 tiLce、(1 988) 。認同的汙名一薑灣原住民 的族群變遷。臺北市:自立晚報社 o

Aikenhead

,

G.

S.

,

&

Ogawa

,

M. (2007).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science

revisited.

Culture Studies of Science

Education

,

2(3)

,

539-620.

doi:

10.1007 Is 11422-007-906 7-8

Amara

,

J. M. (1987). Indigenous technology

of Sierra Leone

and

the

science

從族群科學的觀點論原住民科學教育的取徑

education

of

gir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

9(3)

,

317-324. doi:

10.1080109500698700

90308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

989).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 a Project 2061 report on

literacy goals in science

,

mathematics

,

and

technology.

Washington

,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Bauer

,

H. H. (1992).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the myth of the

scient叭'c

method.

Urbana

,

IL:

University of

Ill

inois

Press.

Bhabl尬,

H. K.

(1

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

NY: Routledge.

Boyd

,

R.

(1991).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scientific realism. In

R.

Boyd

,

P. Gasper

&

J. D. Trout (Eds.)

,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Cambridge

,

MA: MIT Press.

Bryan

, L. A.,

& McLaughlin

,

H.

J. (2005).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rural Mexico: A

portrait

of

student

responsibility

in

everyday

school

life.

Teaching

and

1話。cher

Education

,

21(1)

,

33-48. doi:

10.1016/j.tate.2004.11.004

Cruikshank

,1.

(1

991).

Reading voices: Oral and

written interpretations ofthe Yukon's past.

Vancouver: Douglas

&

M

cI

ntyre.

Fleer

,

M.

(1

999). Children's alternative views:

Alternative

to

wha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

21(2)

,

119-135. doi:

10.10801095006999290741

Glasson

,

G.

E.,

Mhango

,

N.

,

Phiri

, A.,

&

Lanier

,

M.

(2010).

Sustainability

science

education

in

Africa:

Negotiating

indigenous ways of living with nature in

the third spa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

32

(1),

125-14

1.

doi:

10.1080109500690902981269

Good

,

R.

(1

995). Comments on multicultural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

79(3)

,

335-336. doi: 10.1002/sce.3730790

307

Handa

,

V.

c.,

&

Tippins

,

D.

J. (2013). Tensions in

the third space: Locating relevancy in

preservice science teacher prepa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

11

(1),

237-265.

doi:

10.1007/s10763-012-9364-x

(18)

科學教育月刊 20 凹, 8 月, 381 期.

17-36

Science Education Monthly

No.3訓, p.17-36,

August 2015

investigation of coherence within the

literature.

1切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

27(3)

,

666-677. doi: 10.1016/j.

tate.20 I0.11.005

Hurd

,

P. D.

(1

998). Scientific literacy: New minds

for a changing world. Science Education

,

82(3)

,4

07-416. doi: 10.1 002/(SICI)

I098-23 7X( 199806)82:3<407: :AID-SCE6>3.3

.CO;2-Q

Kidman

, 1.,

Yen

, c.-F.,

& Abrams

,

E. (2013).

Indigenous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science education:

A cross-national study in New Zealand

and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11

(1),

43-64. doi: 10.1007/sI0763-012-93

65-9

Kru

gly-Smolska

,

E.

(1

994). An examination of

some difficulties in integrating western

science into societies with an indigenous

scientific tradition. Interchange

,

25(4)

,

325-334. doi:

1O.1

007IBFOI435877

Lakin

,

S.

,

& Wellington

, 1.

(1

994). Who will

teach the

nature of science'?: teachers'

views of science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

16(2)

,

175-190. doi: 10.10801095006994016020

6

Matthews

,

M. R.

(1

994). Science teaching: The

role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science.

New York

,

NY: Routledge.

McKinley

,

E. (2005). Locating the global: Culture

,

language

and

science

education

for

indigenous

stud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

27(2)

,

227-241. doi: 10.1080109500690420003

25861

McKinley

,

E.

,

Waiti

,

P. M.

,

&

Bell

,

B.

(1

992).

Language

,

culture and scie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

I4(5)

,

579-595. doi: 10.108010

950069920140508

Merton

,

R. K.

(1

973). The normative structure of

science. In R. K. Merton (Ed.)

,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pp. 267-280).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oll

, L. c.,

Amanti,仁, Ne缸~

D.

,

& Gonzalez

,

N.

(1

992). Funds ofknowledge for teaching:

Using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connect

homes

and

classrooms.

Theory

Into

Practice

,

31(2)

,

132-14

1.

doi:

10.1080100405849209543534

Murfin

,

B.

(1

994). African science

,

African and

African-American

scientists

and

the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

94(2)

,

96-103.

doi: I0.lll

l/

j.1949-8594.1994.tb 12299.x

Ogawa

,

M.

(1

995).

Science-education

in

a

multiscience

perspective.

Science

Education

,7

9(5)

,

583-593. doi: 10.10021

sce

.3

730790507

Ogbu

,

1.

U.

(1

992).

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versity

and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η21(8),5-14.

doi: 10.3102/0013

189x021008005

Ogbu

, 1.

U.

,

&

Simons

,

H. D.

(1

998). Voluntary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A

cultural-ecological theory of school performance

with some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Anthropology

正是

Education Quarterly

,

29(2)

,

155-188. doi: 10.1525/aeq.1998.29.

2.155

Osborne

,

R.

,

&

Wittrock

,

M.

(1

985).

The

generative

learning

model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education.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

12( I)

,

59-87. doi: 10.1080103057268508559923

Siegel

,

H.

(1

997).

Science

education:

Multicultural and universa

l.

Interchange,

28(2-3)

,

97-108. doi: 10.1023/A:1007314

420384

Skorupski

,

1.

(1

976).

Symbol and theory:A

philosophical

stu砂 of

theories ofreligion

in

social

anthrop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nively

, G.,

&

Corsiglia

, 1.

(200 I). Discovering

indigenous

science: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

,

85

(1),

6-34.

doi:

10.1002

/1

098-23 7X

(200101 )85: 1<6::AID-SCE3>3.0.CO;2-R

Snively

, G.,

&

Corsiglia

, 1.

(2005). Response to

Carter's

postmodern

,

postcolonial

analysis of Snively and Corsiglia's (2000)

article

Discovering science". Science

Education

,

89(6)

,

907-912. doi: 10

.1

0021

sce.20102

Solomon

,

K.

0.

,

Medin

,

D.

L.,

& Lynch

,

E.

(1999).

Concepts

do

more

than

categorize. Trends in Cognitive

Sc

iences,

3(3

),

99-1 05.doi: I0.1 0 16/S 1364-6613(99)

01288-7

(19)

Multiculturalism

,

Universalism

,

and

Science Education. Secience Education

,

78(4)

,

187-398. doi: 10.1002/sce.3730780

405

Stanley

,

W.眩,

&

Brickhouse

,

N.

W.

(2001).

Teaching

sciences:

Th

e

multicultural

question revisited. Science Education,

85

(1),

35-49.doi: 10.1002

/l

098-237X(200

101)85: 1<35::AID-SCE4>3.0.CO;2-6

Star

,

S.

L.,

&

Griesemer

,

J.

R.

(1

989).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

1907-39.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

19(3)

,

387-420. doi:

10.1177/030631289019003001

Stephens

,

S. (2001). Handbook for culturally

responsive science curriculum. Fairbanks:

Alaska

Science

Consortium

and

the

Alaska Rural Systemic Initiative.

Thomson

,

N.

(2003).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ers

as

orthographers:

Documenting Keiyo (Kenya) knowledge

,

learning and narratives about snak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

ience

Education

,

25

(1

),

89-115. doi: 10.1080/09

500690210126587

從族群科學的觀點論原住民科學教育的取徑

Tsai

,

C. C. (2001). Ideas about earthquakes after

experiencing a natural disaster in Taiwan:

An analysis of students' worldview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

23

(1

0)

,

1007-1016.

doi:

10.1080/09500690010016085

Tsurusaki

,

B.

K.

,

Calabrese Barton

, A.,

Tan

,

E.

,

Koch

,

P.

, &

Contento

,

I.

(2013). Using

transformative boundary objects to create

critical engagement in science: A case

study. Science Education

,

97

(1),

1-3

1.

doi: 10.1002/sce.21037

Wallace

,

C. S. (2004). Framing new research in

science

literacy

and

language

use:

Authenticity

,

multiple discourses

,

and

the ?Third Space? Science Education

,

88(6)

,

901-914. doi: 10.1002/sce.20024

Yakubu

,

J.

M.

(1

994). Integration of indigenous

thought and practice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case study of Gha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

6(3)

,

343-360.doi: 10.1 080/09

50069940160308

投稿日期: 104 年 02 月 12 日 接受日期: 104 年 08 月的日

(20)

#*~~

JJ

f~

2015, 8

JJ

'381Jl}] '17-36

Science Education Monthly No. 381,p.17-36,August2015

Form indigenous science viewpoints to explore the

approach in the science education toward aboriginal

students

Pai-Hsing

Wu* and Hsin-Kai Wu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NTNU

Abstract

Societal cultural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science education that allows students to

connect their daily-life experiences with the scientific concepts and construct their knowledge about science.

In Taiwan, however, the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eldom help facilitate students to construct their

scientific knowledge through their own culture and emphasized the contribution of how indigenous cultural

facilitated students to construct their scientific knowledge. Therefore, the achievement of aboriginal students

received low performance and presented more low identifY with their own cultur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indigenous science and their roles in science education. To reach this

aim,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estern modern science and indigenous science from the

viewpoints about the nature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the ways of constructing scientific knowledge.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common grounds exist between western

modern science and indigenous science. Utilized these common grounds, the indigenous science may help

the aboriginal students to construct their scientific knowledge.

Keywords: indigenous science, western modern science, common ground, nature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ways of knowing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se strategies include hands-on and minds-on exploratory activities that allow students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sustain their interests in science

• To enhance teachers’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grammar in context through the use of various e-learning resources in the primary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 allow students to demonstrate their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target language items in mini speaking

These strategies include hands-on and minds-on exploratory activities that allow students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sustain their interests in science

How would this task help students see how to adjust their learning practices in order to improve?..

Making use of the Learning Progression Framework (LPF) for Reading in the design of post- reading activitie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that support their

To help students appreciate stories related to the theme and consolidate their knowledge and language skills in writing stories, the English Club has organised a workshop on 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