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熱處理對氧化銦錫薄膜特性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熱處理對氧化銦錫薄膜特性之研究"

Copied!
10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機電科技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程金保 博士 共同指導:劉傳璽 博士 熱處理對氧化銦錫薄膜特性之研究 The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O Thin Films. 研究生:謝敏男.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一 年 八 月 二 十 一 日.

(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碩)士論文通過簽名表 系所別:. 機電科技. 學系(研究所). 姓名:. 謝敏男. 學號: 097732110. 論文題目:(中文) (英文). 組. 熱處理對氧化銦錫薄膜特性之研究 The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O Thin Films. 經審查合格,特予證明 論文口試委員 劉遠楨 博士 台北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 阮弼群 博士 明志科技大學材料工程學系 劉傳璽 博士 臺灣師範大學機電科技學系 本論文指導教授 程金保 博士 臺灣師範大學機電科技學系 本論文指導教授 系主任(所長)簽章: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 華 民 國 一○一 年. ii. 八. 月. 二十一. 日.

(3) 摘要 藉由射頻磁控濺射(RF Magnetron sputter)技術在 P 型矽上鍍上 N 型 的 ITO 薄膜,沉積之後在不同的溫度及厚度條件下進行退火,並觀察 薄膜結構與光電特性之變化。透過 XRD 來觀察薄膜的晶態結構,發現 薄膜呈現非晶態結構,在熱退火後薄膜會朝向(222)的方向形成多晶成 長的晶格排列。從光電特性中發現,所有 ITO 薄膜在波長 400~900 nm 下擁有將近 90% 的透光率。能帶間隙大約介於 3.47~3.73 eV,實驗顯 示增加退火溫度,能帶間隙也會跟著增加,但是薄膜厚度增加,能帶 間隙反而會跟著減少。在導電特性上,在 100 nm 的 ITO 薄膜於 600℃ 以及純氮氣的退火環境下,可以得到最小片電組(24.79Ω/□)以及電阻率 (2.48x10-4 Ωcm)。從電容-電壓特性曲線所量測到的電容大小,我們可 以發現到,當 ITO 薄膜厚度為 100 nm 且 600℃的退火條件下,可以得 到較大的電容量(約為 387.5 pF)以及較大的儲存電量。因此 ITO 薄膜擁 有良好的特質並且適合做為太陽能電池方面的應用。. 關鍵字:熱處理、氧化銦錫、電阻率、透光率。. i.

(4) Abstract N-type ITO thin films were deposited on p-Si at room temperature by RF sputtering in argon ambient. The thickness of ITO film ranges from 100 to 300 nm. After deposition, the films were annealed at 400, 500 or 600℃ and the heat treatment was performed in N2 ambien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post-deposition heat treatment on structural,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ITO films. The ITO films were of good quality and therefore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s in solar cells.. Keywords: Heat treatment, ITO, Resistivity, Transmittance.. ii.

(5) 誌謝 回憶過去的研究所生活中,要感謝的人非常的多。首先,要感謝 我的指導教授-程金保教授、劉傳璽教授以及明志科技大學材料系阮 弼群教授在光電特性與薄膜製程上的指導,在此非常感謝老師在這求 學過程中耐心地指導與教誨,讓我學習正確的研究態度與方法,並對 於事情的處理上更加嚴謹、周詳。 感謝在研究與實驗過程中,帶領我認識並為我說明相關製程與量 測設備的黃任閎、歐道格同學以及指導我製作薄膜試片及研究的錢彥 興同學,感謝你們的協助,讓我更熟悉相關儀器的應用、架構與操作 方法。 感謝老師對於論文寫作的指導與建議以及同學們在製程及量測設 備上詳細的解說,讓我能夠順利完成本論文,在此感謝老師們及同學 們的指導與協助。. iii.

(6) 總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 1 1.1. 前言............................................................................................................... 1 1.2. 研究動機 .......................................................................................................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探討.......................................... 3 2.1. 文獻回顧 ....................................................................................................... 3 2.2. 透明導電薄膜................................................................................................ 6 2.2.1 薄膜材料簡介 .................................................................................... 6 2.2.2 導電性質............................................................................................ 9 2.2.3 光學性質.......................................................................................... 12 2.2.4 能隙原理.......................................................................................... 16 2.3. 銦錫氧化物 ................................................................................................. 18 2.3.1 特性 .................................................................................................. 18 2.3.2 結構 .................................................................................................. 20 2.4. 薄膜沉積 ..................................................................................................... 22 2.4.1 成核 .................................................................................................. 24 2.4.2 晶粒成長........................................................................................... 25 2.4.3 晶粒聚結........................................................................................... 26 2.4.4 縫道填補與薄膜成長 ....................................................................... 27 2.5. 濺射鍍膜技術.............................................................................................. 29 2.5.1 直流濺鍍........................................................................................... 30 2.5.2 射頻磁控濺鍍 ................................................................................... 32 2.6. 熱退火處理技術.......................................................................................... 34 2.6.1 快速熱退火....................................................................................... 35 2.6.2 傳統高溫爐退火 ............................................................................... 37 2.6.3 雷射退火........................................................................................... 38 第三章 實驗方法與步驟............................................. 39 3.1. 實驗步驟 ..................................................................................................... 40 3.1.1. 薄膜製作過程 .................................................................................. 40 3.1.2. 實驗分析方法 .................................................................................. 41 3.1.3. 薄膜試片結構 .................................................................................. 41 3.2. 薄膜製程設備.............................................................................................. 42 3.2.1. 射頻磁控濺鍍機 .............................................................................. 42 3.2.2. 快速熱退火設備 .............................................................................. 47 3.3. 實驗分析儀器.............................................................................................. 49 3.3.1. X 光繞射分析儀 .............................................................................. 49 3.3.2. 可視光分光光譜儀 .......................................................................... 52 iv.

(7) 3.3.3. 四點探針量測技術 .......................................................................... 54 3.3.4. 電容電壓量測儀器 .......................................................................... 56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分析............................................. 57 4.1. 晶體結構之探討.......................................................................................... 57 4.2. 光學特性之探討.......................................................................................... 59 4.2.1. 退火溫度改變對透光率之影響 ....................................................... 59 4.2.2. 薄膜厚度改變對透光率之影響 ....................................................... 60 4.3. 能帶間隙之探討.......................................................................................... 62 4.3.1. 退火溫度改變對能隙之影響........................................................... 62 4.3.2. 薄膜厚度改變對能隙之影響........................................................... 64 4.4. 電傳導特性之探討...................................................................................... 68 4.4.1. 退火溫度改變對電傳導特性影響 ................................................... 68 4.4.2. 薄膜厚度改變對電傳導特性之影響 ............................................... 71 4.5. 電容特性之探討.......................................................................................... 75 4.5.1. 退火溫度改變對電容特性之影響 ................................................... 75 4.5.2. 薄膜厚度改變對電容特性之影響 ................................................... 77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80 5.1 結論............................................................................................................. 80 5.2 未來展望 ..................................................................................................... 83 第六章 參考文獻 .................................................. 84. v.

(8) 圖 目 錄 圖 1 導電率與溫度之關係圖 ................................................................................. 10 圖 2 波長與光子能量關係示意圖 ........................................................................... 13 圖 3 透明導電膜光學性質 ..................................................................................... 14 圖 4 吸收係數(α)2 與光學能隙之關係圖................................................................. 17 圖 5 Sn 濃度對 ITO 薄膜傳輸電子密度的影響 ..................................................... 19 圖 6 In2O3 的結晶構造 .......................................................................................... 20 圖 7 Sn 原子與 O 原子配對的四種型態 ................................................................. 21 圖 8 薄膜成長過程示意圖 ..................................................................................... 23 圖 9 成核動作分解圖............................................................................................... 24 圖 10 晶核聚結成長示意圖 ................................................................................... 24 圖 11 晶粒成長方式分解圖 ..................................................................................... 25 圖 12 晶粒聚結分解圖............................................................................................. 26 圖 13 晶粒聚結過程分解圖..................................................................................... 26 圖 14 逢道填補過程分解圖 ..................................................................................... 28 圖 15 薄膜成長分解圖............................................................................................. 28 圖 16 直流鍍膜系統的構造示意圖 ....................................................................... 31 圖 17 射頻濺鍍系統構造圖 ................................................................................... 32 圖 18 熱處理前的晶格排列示意圖 ....................................................................... 34 圖 19 熱處理後的晶格排列示意圖 ....................................................................... 34 圖 20 快速熱退火系統(鎢鹵素燈)概略圖 ............................................................. 36 圖 21 快速熱退火系統(紅外線燈)概略圖 ............................................................. 36 圖 22 高溫爐系統圖 ................................................................................................ 37 圖 23 雷射退火處理系統架構圖 ........................................................................... 38 圖 24 薄膜製作流程圖............................................................................................. 40 圖 25 薄膜特性實驗分析方法 ................................................................................. 41 圖 26 薄膜試片結構 ................................................................................................ 41 圖 27 射頻磁控濺射鍍膜設備 ................................................................................. 42 圖 28 真空腔體內部 ................................................................................................ 43 圖 29 中度真空幫浦 ................................................................................................ 44 圖 30 高真空幫浦 .................................................................................................... 44 圖 31 氣體控制設備 ................................................................................................ 45 圖 32 射頻訊號產生器............................................................................................. 45 圖 33 濺鍍槍上的磁控模組..................................................................................... 46 圖 34 快速熱退火腔體及加熱系統 ......................................................................... 47 圖 35 冷卻系統以及溫度監控系統 ......................................................................... 48 vi.

(9) 圖 36 X 光繞射分析儀.............................................................................................. 49 圖 37 X 光繞射分析儀器結構 .................................................................................. 50 圖 38 X 光繞射分析儀控制模組 .............................................................................. 50 圖 39 布拉格定律之幾何關係 ............................................................................... 51 圖 40 UV/VIS 分光光譜儀 ....................................................................................... 52 圖 41 薄膜試片夾座 ................................................................................................ 53 圖 42 四點探針儀 .................................................................................................... 54 圖 43 導電阻抗量測儀器......................................................................................... 55 圖 44 四點探針量測儀示意圖 ................................................................................. 56 圖 45 半導體元件分析儀 [51] ................................................................................ 56 圖 46 ITO 薄膜在 400、500 以及 600℃下退火後的晶體成長結構........................ 58 圖 47 ITO 薄膜在 400、500 以及 600℃下退火後的透光率 ................................... 60 圖 48 ITO 薄膜在 100、200 以及 300 nm 厚度下的透光率 .................................... 61 圖 49 ITO 薄膜在 400℃下退火後的能隙 ................................................................ 63 圖 50 ITO 薄膜在 500℃下退火後的能隙 ................................................................ 63 圖 51 ITO 薄膜在 600℃下退火後的能隙 ................................................................ 64 圖 52 ITO 薄膜在 100nm 厚度時的能隙 .................................................................. 65 圖 53 ITO 薄膜在 200nm 厚度時的能隙 .................................................................. 65 圖 54 ITO 薄膜在 300nm 厚度時的能隙 .................................................................. 66 圖 55 ITO 薄膜在退火溫度 400℃時的電阻率變化................................................. 69 圖 56 ITO 薄膜在退火溫度 500℃時的電阻率變化................................................. 70 圖 57 ITO 薄膜在退火溫度 600℃時的電阻率變化................................................. 70 圖 58 ITO 薄膜在 100nm 厚度時的電阻率變化 ...................................................... 72 圖 59 ITO 薄膜在 200nm 厚度時的電阻率變化 ...................................................... 72 圖 60 ITO 薄膜在 300nm 厚度時的電阻率變化 ...................................................... 73 圖 61 ITO 薄膜在退火溫度 600℃時的電容變化..................................................... 76 圖 62 ITO 薄膜在退火溫度 400℃時的電容變化..................................................... 76 圖 63 ITO 薄膜厚度在 100nm 時的電容變化 .......................................................... 78 圖 64 ITO 薄膜厚度在 200nm 時的電容變化 .......................................................... 78 圖 65 ITO 薄膜厚度在 300nm 時的電容變化 .......................................................... 79. vii.

(10) 表 目 錄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表6. 透明導電材料的用途及特性 ............................................................................. 7 常用之透明導電材料及基本特質 ..................................................................... 8 產品對透明導電膜片電阻規格之需求............................................................ 11 光學能隙在不同膜厚及退火條件下的結果 .................................................... 67 片電阻在不同膜厚及退火條件下的結果........................................................ 74 電阻率在不同膜厚及退火條件下的結果........................................................ 74. viii.

(11) 第一章 緒論 1.1.. 前言 根據英國石油公司對世界能源的分析報告指出,在化石燃料方面,. 根據2003年6月英國石油公司的世界能源統計回顧的資料顯示,估計全 球石油的蘊藏量和年生產量之間的比值約為40年。在天然氣蘊藏方 面,估計全球天然氣的蘊藏量和年生產量之間的比值約為60年。在煤 炭方面,估計全球煤炭的蘊藏量和年生產量之間的比值約為204年。在 核能方面,根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估計全球鈾礦的蘊藏量和年生產 量之間的比值約將近100年,若考慮用過的核燃料經過回收再處理後的 利用率,其使用年限可增加約50倍。也就是說,未來2040年後,全球 將會進入到沒有石油的年代。 目前世界各國最主要的能源仍集中於石油、煤炭和天然氣。其中, 石油及天然氣的蘊藏量較為稀少,預估在未來的40~60年會使用怠盡。 但礙於世界各國仍舊持續追求經濟上的應用與發展,現階段還是需要 依賴石油及天然氣,因此美國能源信息署在2004年4月的國際能源展望 會中預測石油及天然氣仍會是未來25年使用最多且消耗最快的能源。 由於太陽能電池技術的可用性和零污染等優點,因此成為一個最 受矚目的替代能源。銦錫氧化物(ITO)也因為具有高透光率和良好的 1.

(12) 導電性,完全符合太陽能電池材料所需要具備的特性。. 1.2.. 研究動機 隨著光電科技的快速發展,光學薄膜應用在顯示器、光纖通訊、. 光電系統、雷射系統及太陽能等方面的應用也愈來愈多,越來越多元 化,因此對於薄膜的特性及需求也會有所不同,因此發展出不同的薄 膜沉積方式,其中薄膜的成長方式包括濺鍍(sputter) [1-5]、蒸鍍 (evaporation) [6-9]、化學氣象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10-13]、溶膠 凝膠(Sol-gel) [14-15]、脈衝雷射沉積(Pulse layer deposition) [16-18]等方法, 在這些沉積薄膜的方法中,射頻磁控濺鍍法具有控制沉積條件容易, 沉積速度較快以及基板附著性較好等優點,因使用此技術作為此次研 究中薄膜沉積的方法。 為了得到較佳且較合適的光學薄膜,薄膜表面特性的量測與改變 就成為相當重要的評估方法之ㄧ,藉由量測所得到的數據加以分析, 可以做為改進鍍膜技術的參考依據。為了瞭解性能上的影響,我們試 圖使用不同的溫度來對 ITO 薄膜進行熱退火試驗,並觀察 ITO 薄膜 在不同溫度下熱退火對光學及電特性造成的影響。. 2.

(13)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探討. 2.1.. 文獻回顧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ITO film properties and ITO/p-Si. interface” [23],該文獻透過直流磁控濺鍍技術,並在室溫條件下將 ITO 沉積在 P 型 Si 上,經過熱處理過程後來進行研究。該研究方向針對薄 膜在 100℃~400℃退火溫度下的晶體結構、導電特性、光學特性以及 ITO/P-Si 異質接面的電子特性來進行研究。 經由 X-Ray 分析指出,沉積完成未經過熱退火處理的薄膜,很明 顯的是呈現非晶體結構,並伴隨著較差的光穿透性以及電的傳導性。 對於這未經熱退火處理的 ITO/P-Si 接面的電子特性,發現到較差的電 壓-電流及及電容-電流特性。退火溫度 100℃~300℃將導致 ITO 薄膜晶 體結構、導電及光學特性的提升。舉例來說,經過 300℃的熱退火處理 後,發現 ITO 薄膜的電阻率減少為 2.5 x 10-4 Ω-cm,並且與 ITO/Si 接面的電子特性的提升具有關聯性。不過當熱退火溫度在 400℃時,對 於薄膜的電子及接面特性的產生下降的現象。. 3.

(14) “Character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ITO thin films for application in heterojunction silicon solar cells” [24],該文獻選用(In2O3: SnO2)比例為 95:5 的 ITO 材料,並對基底溫度 100℃~300℃的變化來進行晶體結構、 光學特性、導電特性以及電流電壓特性之探討,透過基底溫度的變化 來探討對 ITO 薄膜成長的影響。 這個研究對銦錫氧化物薄膜被應用於 μc-Si/c-Si 異質接面太 陽能電池抗反射層的電位差來說明,並藉由電子槍蒸鍍來沉積銦錫氧 化物並獲得異質太陽能電池的最佳化。在片電阻與能隙的實驗數據 中,可以發現到片電阻隨著基底溫度上升而下降,並在 300℃的基底溫 度時得到最小的片電阻值為 25 Ω/□。伴隨著基底溫度的增加,能隙 逐漸上升,在 230℃得到最高之能隙為 4.2 eV,接下來的能隙隨著溫 度繼續上升,能隙固定在 4.2 eV。從穿透光譜的實驗數據中可以得到 65.1% 的平均穿透率在 100℃基底溫度,88.3% 的平均穿透率在 170℃ 基底溫度以及 94.5% 的平均穿透率在 300℃基底溫度。透過 X 光繞射 光儀譜來分析不同基底溫度下的繞射光譜,在 100℃的低基底溫度下, 發現低繞射強度及寬的衍射波現象,相當於銦錫氧化物在 In2O3 以(222) 為優先方向的結構,以及 In2O3 的(400),(440),(611),(622)以及 SnO2 的(311)下的波峰。隨著基底溫度的增加,(222)衍射波的強度及窄度 隨之增強,以表示(222)結晶方向的成長。 4.

(15) “Band gap determination in thick films from reflectance measurements” [31],該文獻透過反射比的量測來推算出厚膜的能隙,並 使用分光光譜技術在半導體材料特性的研究上。 當光線進入到薄膜時,會產生折射與反射現象,所產生的折射光, 經過薄膜另一接面時,亦會產生次折射與次反射現象,依此類推並加 總,可得下列相關公式:. 對於直接能隙材料來看,其吸收係數之關係數如下所示:. 透過這兩各公式之間的關聯,就像是吸收光譜,可繪製出(αhv)2 與 hv 之間的曲線圖,並取得最大切線斜率,此斜率在(αhv)2=0 時,利 用外差法可取得該材料厚膜之能隙。 透過此方式,得到 CdS 結燒厚膜的能隙為 2.73 eV,ZnS 結燒厚膜 的能隙為 3.5 eV,Cd0.6Zn0.4S 結燒厚膜的能隙為 2.82 eV。透過半導體 膜的反射頻譜條件,足以計算其能隙值,作者藉由這各方式可以很容 易、快速且準確的推測出能帶間隙。. 5.

(16) 2.2.. 透明導電薄膜 透明導電薄膜本身兼具透明及導電兩種特性,因此在薄膜材料的. 選擇上,須具備在可見光波長 380 ~ 760 nm 範圍內,並擁有 80% 以 上的穿透率以及低於 1x 10-3 Ω-㎝ 的電阻率。. 2.2.1 薄膜材料簡介 初期在材料的選擇上已具有導電特性的金屬材料來製作薄膜,但 是因為金屬薄膜的透光性能不佳、硬度低及化學穩定性差的緣故,後 來便開始研究氧化物、氮化物以及氟化物薄膜形成的方法及物理特 性。具有金屬成分的透明導電氧化物相關文獻報導首見於 1907 年,由 Badeker 發現金屬鎘的薄膜在氧化後會具有透明又導電的性質,後續在 研究逐漸擴展到其他的金屬氧化物,並取代金屬薄膜成為透明導電膜 的主角。針對不同的透明導電材料的特性及用途,說明如表 1。 在現今眾多的金屬氧化物透明導電薄膜,較為常見且被普遍使用 的材料有 In2O3、SnO2 以及 ZnO 三種,其基本性質如表 2 所描述。 其中以氧化銦錫(ITO)最被廣泛應用,主要使用於平面顯示器、太陽能 電池和觸控面板上的電極材料。. 6.

(17) 表 1 透明導電材料的用途及特性 材料. 用途. 特性 電漿波長≒3μm. SnO2:F. 寒帶建築物低輻射玻璃 (反射式內熱輻射). SnO2:F. 太陽能電池外表面. ITO/SnO2:F. 電致變色窗戶. 熱穩定性、低成本. 化學穩定性、高透光、低成 本. ITO/SnO2. 觸控面板. 低成本、耐久性. ITO/ZnO. 發光二極體窗戶層. 高透光、低電阻. ITO/Ag. 除霧玻璃、電磁屏蔽. 低成本、耐久性、低電阻. ITO. 平面顯示器電極. 易蝕刻性、低成膜溫度、低 電阻 高溫穩定性、化學及機械耐 SnO2. 烤箱玻璃、除靜電玻璃 久性、低成本. 7.

(18) 表 2 常用之透明導電材料及基本特質 材料名稱. In2O3. SnO2. ZnO. 晶體結構. Bixbyite. Rutile. Wurtz. 導帶軌域. In3+5s. Sn4+5s. Zn4s-O2p 之 σ 反鍵. 價帶軌域. O2-2p. O2-2p. Zn4s-O2p 之 σ 鍵. 能隙(eV). 3.5~4.0. 3.8~4.0. 3.3~3.6. Sn4+. F1+、Sb5+. Al3+、Ga3+. 103. 18~31. 28~120. 1.4x1021. 2.7x1020~1.2x1021. 1.1x1020~1.5x1021. 7.5x10-5~7.5x10-4. 1.9x10-4~5.1x10-4. 主要摻雜物. 遷移率 (cm2/V-s) 載子濃度 -3. (cm ) 電阻率. 4.4x10-5(最低) -4. (Ω-cm). -4. 1x10 ~2.4x10 (一般). 8.

(19) 2.2.2 導電性質 導電率是反映物質導電能力的指數,藉由導電率可以分析材料本 身的電子傳導能力。導電率與載子濃度及與載子遷移率具有相當密切 的關聯性,而載子濃度與載子遷移率之間也會彼此互相影響。導電率 公式如下: σ = Neμ 其中,N: 載子濃度(單位體積內的載子數量,單位為 cm-3) e: 電子電量(為 1.6022x10-19 C) μ: 遷移率(單位為 cm2/V-s). 導電率本身受到溫度變化會有所改變,其變化如圖 1 所示。在中 溫區內幾乎完全解離,且電子濃度為定值,因此導電率受遷移率的影 響,溫度越大,遷移率越小,導電率越小。在高溫區,ni 急速增加,所 以溫度越高,相對導電率也越大。在低溫區,冷凝現象發生,溫度越 低,雜質解離率越低,ni 越低,故導電率也越低。. 9.

(20) 圖 1 導電率與溫度之關係圖. [32]. 電阻率能夠反應材料導電性能的物理量,為導電率之倒數。電阻 率與導體的長度、截面積大小無關,因此所呈現的是材料本身的電學 性質,但仍會受到溫度變化的影響。電阻率公式如下: ρ = 1/σ. 片電阻經常應用於薄膜材料的電性描述,當計算片電阻時,須符 合測量材料的長度與寬度須相等的條件,此時得到的電阻才可稱為片 電阻。片電阻公式如下所示: Rs = ρ/T 其中,ρ: 電阻率; T: 截面積的寬度。. 10.

(21) 現今透明導電膜產品規格大多數以片電阻的方式來呈現,也由於 產品應用及特性上的不同,在片電阻規格上的需求也會有所不同,表 3 針對各種產品特性來將所需要的片電阻需求做個簡單的分類與整理。. 表 3 產品對透明導電膜片電阻規格之需求 片電阻 (Ω/□) < 10. 產品應用 PDP、電致發光顯示器、電致變色顯示器、熱反色膜. 15~40. STN 及 TFT LCD 用的透明電極. 40~100. 太陽電池、含有細線路的 TN 型液晶電池. 100~300. TN 型液晶電池 (如手錶、計算機等應用). > 300. 防靜電玻璃、觸控面板、車用 LCD. 11.

(22) 2.2.3 光學性質 當光進入氧化物薄膜材料內部時,會有反射、吸收及散射等情況 發生,經由固態物理的理論可得知,光子(photon)若不被氧化物薄膜所 吸收時,光線將會穿過此氧化物薄膜。因此當可見光波長範圍的光線, 都可以穿過氧化物薄膜而不產生吸收現象時,此材料在人類的眼中將 呈現透明無色的狀態。 氧化物薄膜材料吸收光子的主要機制為:當光子的能量高於材料 的價電帶時,其能量會被氧化物薄膜中的價電帶(Valence band)電子所 吸收,而使氧化物薄膜中的電子躍升到能量較高的導電帶(Conduction band),則造成了光線被吸收的現象。因此當氧化物薄膜的能帶寬度 (Energy bad gap,能隙)大於可見光光子能量時,氧化物薄膜就會呈現 透明狀態。 根據波長與光子能量E 之間的關係,可由下列公式表示: E = hc /λ 其中,h: 蒲朗克常數(Planck constant); c: 光速; λ: 光的波長。. 12.

(23) 經由此公式換算後的結果表示如圖 2 所示,可見光的光子能量約 為 1.6 ~ 3.3eV,因此我們在選擇所需的透明導電材料時,該材料的能 隙必須要高於 3.3 eV 以上。. 圖 2 波長與光子能量關係示意圖. 透明導電膜能夠透光的原因在其於能隙大於可見光的最高能量, 使透明導電膜呈現透明之現象。透明導電膜在紅外線區域的低穿透率 來自於氧化物薄膜的高反射率,而在波長比 380 nm 還要低的紫外線區 域的低穿透率來自於氧化物薄膜的光吸收,此時入射光的能量會將氧 化物薄膜的價電子激發到導電帶,因此形成無法穿透之現象。圖 3 所 呈現的是典型的透明導電膜光學性質。 13.

(24) 圖 3 透明導電膜光學性質. [43]. 藉由光吸收邊緣(optical absorption edge) 的觀察是測量半導體能 隙最常用的方法,高品質的半導體晶體,價帶邊緣載子的狀態密度會 大幅增加,當入射光的能量由低到高到達能隙的大小時,光的吸收會 迅速上升。我們可以根據下列公式來推算光學能隙 Eg:. n. αhv = A(hv-Eg). 其中,α: 材料的吸收係數(Absorption coefficient); hv: 光子能量(Photon energy);. 14.

(25) n: 薄膜的折射率(直接躍遷型為 0.5,間接躍遷型為 2); A: 吸收光強度。. 透過光譜分析能得到波長與吸收光強度之關連性,再依據量子理 論推導可得到吸收係數與光學能隙,其公式如下列所示: Eg = hv = 1240/λ 其中,h: 浦朗克常數; v: 頻率; λ: 波長。. 15.

(26) 2.2.4 能隙原理. 電子存在於原子之中並繞著原子核運行,其運行範圍可稱之為能 階,以原子的能階分佈可分為內層能階與外層能階。內層能階在沒有 外加的能量條件時,原子核外所有的電子都會在內層能階並圍繞著原 子核進行運行,因此內層能階的電子能量較低且較穩定;外層能階在 有外加能量(光能或電能)條件時,電子會從內層能階跳躍到外層能 階,因此外層能階的電子能量較高,相對比較不穩定。. 在內層能階與外層能階之間的區域並不存在電子,舉例來說,電 子原本存在於內層能階,當我們對原子供給外加的光電能量,電子本 身並非慢慢地移動到外層能階,而是電子吸收了該光電能量之後以直 接跳躍的方式到外層能階。而內層與外層能階之間沒有電子存在的區 域稱之為能隙(Energy gap),而能隙的大小就是內層能階與外層能階 之間的能量差,也就是位能差。. 在能量轉移過程中電子保持一定的動量,當電子從導電帶直接躍 遷到價電帶而發出光時,此現象稱之為直接躍遷。當電子與電洞結合 並改變其動量,其躍遷過程困難且以其他形式將能量散出,此現象稱 之為間接躍遷。[19]. 16.

(27) 當我們所選擇的材料屬於直接躍遷型,此時我們可以得到的公式 為 αhv = A(hv-Eg)1/2,以此公式來對(αhv)2 與光子能量(hv)繪製其吸收 光譜曲線,並取得最大的切線斜率,因此當(αhv)2 = 0 時,利用外差法 來延伸線性部份到 X 軸交點,此時 X 軸上的得到的數據即為薄膜的光 學能隙值。同理,當我們選擇以吸收係數(α)2 為縱座標來繪製吸收光譜 曲線,亦可使用相同的方法來獲得薄膜的光學能隙,圖 4 為吸收係數 (α)2 與光學能隙(Eg)之間關係圖。. 圖 4 吸收係數(α)2 與光學能隙之關係圖. 17.

(28) 2.3.. 銦錫氧化物 銦錫氧化物(Tin−doped Indium Oxide, ITO)是藉由在氧化銦中摻. 雜錫 (In2O3:Sn) 的方式所產生的一種透明導電材料,此材料本身具有 n 型半導體的特性及寬能隙的簡併半導體,由於具有高導電率、高透 光率、高機械硬度和化學穩定性,因此它常被應用在液晶顯示器、等 離子顯示器、電致發光顯示器、觸摸面板、太陽能電池以及其他電子 儀錶的透明電極材料。. 2.3.1 特性 銦錫氧化物為摻雜錫之氧化銦(In2O3),一般為立方體結構。當 Sn(SnO2) 之 佈 值 與 氧 含 量 之 控 制 可 以 產 生 以 下 兩 種 類 型 的 施 體 (Donors):Sn4+取代In3+以及O2−空位。此時佈值濃度可高達1020 ~ 1021 cm−3,也因為費米能階(Fermi level)被提升至傳導帶內部,因此成為高 度導電性之退化(degenerated) n型半導體材料,其電阻率最低可達 1.5×10-4 Ω-cm,以及電阻率隨溫度上升而下降的之半導體導電特性。 同時,ITO 材料具有 3.3 ~ 4.5 eV 的能帶間隙(band gap),因此對可 見光具有良好的穿透率,可達 85 % 以上。[31,32] 在早期ITO的相關研究中發現,不含任何不純物的 In2O3薄膜,因 為本身的不穩定,常會形成In2O3-x的缺陷結構,導電特性容易因O2原 18.

(29) 子的不足而產生晶體缺陷,進而降低導電率。為了克服此問題,過去 研究的學者藉由在Sn加入3價的In離子,此時的晶格會被置換成為4價 的Sn離子,並接著釋放出5S軌域的電子而成為In2-xSnxO3 + ex的結構,來 增加傳輸電子的濃度,使得導電性增加。從圖5 中可以表示出ITO薄膜 中的Sn濃度對傳輸電子密度變化的影響,我們可以明顯發現含有10% 的Sn時將會得到最大的傳輸電子密度(約1.3×1021 cm-3),也就是具有 最好的導電性[34]。. 圖 5 Sn 濃度對 ITO 薄膜傳輸電子密度的影響. 19. [36].

(30) 2.3.2 結構 從圖6 的In2O3結構中,我們可以發現四種 Sn 原子與 O 原子可 能發生的配對型態,所分解之結構如圖7 所表示。透過研究中發現 Sn 添加量在 3 % 以下時,Sn+4 會完全置換 In+3 的位置而保持與 6 個 −. −. O 配對;當添加量在 4 ~ 5 % 時,Sn+4 與 7 個 O 配對,此時Sn 是 在 In2O3 晶格間並以原子狀態存在;當添加量於 6 ~ 10 % 時,會逐漸 −. 形成 Sn+4 與 8 個 O 配對的飽和中性物質(SnO2);若超過 10 %, 則 Sn 會於晶界點被釋放出,導致傳輸電子遷移率下降低、導電性下 降,且形成薄膜表面的偏析[20]。因為這個原因,在製作 ITO 薄膜時, 所摻雜的 Sn 比例會設定為 10 %。. (大球代表 In,小球代表 O) 圖 6 In2O3 的結晶構造. 20. [43].

(31) (白球代表 O,黑球代表 Sn) 圖 7 Sn 原子與 O 原子配對的四種型態. 21. [43].

(32) 2.4.. 薄膜沉積 薄膜的沉積過程中會產生適當的原子、分子或離子,然後將其傳. 輸至基板,最後沉積於基板上形成薄膜。薄膜的形成主要可分為下列 五個主要的階段與原理,說明如下: (1) 分子撞擊基板後,藉由吸附作用把動能轉移到基板上。 (2) 吸附的分子尚未與基板之間達到熱平衡,因此分子在基板上仍可移 動並和其他吸附分子形成反應,成為更大的分子團。 (3) 分子團尚未穩定時可能會脫離基板或結合,當分子團達到一個臨界 尺寸之後就會逐漸穩定下來形成晶核,並均勻的分散或排列在基 板上。 (4) 晶核密度持續成長至飽和階段,經由吸附分子平行擴散或垂直撞擊 的方式來聚合成長,逐漸形成一個小島。 (5) 小島之間互相聚結(Coalescence)以減少其表面積和表面能量的形 成,分子的吸附亦可增加大島的尺寸,就是所謂的薄膜形成。. 以上所描述的薄膜成長過程可藉由圖8 來表示。. 22.

(33) 圖 8 薄膜成長過程示意圖. [42]. 晶粒的結合會使薄膜不連續而產生間隙或針孔現象,藉由成長速 率的調整、基板的溫度改變以及後續的熱退火處理等方式,均可做為 改善薄膜的間隙或針孔問題的方法。. 23.

(34) 2.4.1 成核 當分子通過邊界層撞擊到基底表面,這些氣態分子會因撞擊而失 去動能,然後吸附在基底表面上,當所吸附的分子團半徑超過臨界值 時,此時所形成的顆粒稱之為晶核,如圖9 所示。. 圖 9 成核動作分解圖. 成核的過程中會決定奈米材料的結構,原因在於晶核孕育產生的 過程中,成核所代表的是最初的基礎,並且具有能夠穩定並持續成長 為晶核的能力。成核藉由分子與基底表面上的碰撞,組成的較大的晶 核,並持續成長,其成長過程如圖10 所示。. 圖 10 晶核聚結成長示意圖. 24. [42].

(35) 2.4.2 晶粒成長 當穩定的晶核在基底表面上開始成長後,此時的薄膜成長正式進 入所謂的晶粒成長的階段,此時晶粒以層式成長方式來持續進行,當 薄膜沈積發展到個別晶粒的成長時,晶粒成長所需的原子來源,就不 再侷限於吸附原子,而可以藉由的粒子與晶粒的碰撞而成為晶粒的一 部份。由於晶粒形成初期體積較小,無法直接藉由碰撞來吸收粒子, 所以初期還是以吸附原子的方式來成長。因此我們可以發現,薄膜在 這個階段的成長的有兩種不同的方式:一個是來自分子的直接撞擊, 並進行結合;另一種方式藉由吸附晶粒附近擴散的表面分子,並進而 持續成長。其成長方式可由圖11 來表示。. 圖 11 晶粒成長方式分解圖 晶粒的大小會受到基板溫度、熱處理、膜膜厚度和撞擊分子的動 能所影響,同時,顆粒大小也會有一定的限制,新形成的顆粒會在較 大顆粒上成長。基板溫度與熱退火處理對於後續成長較大的晶粒或磊 晶具有相當大的幫助。. 25.

(36) 2.4.3 晶粒聚結 當原本個別獨立的晶粒持續成長到與周圍的晶粒相互接觸,此時 薄膜沈積開始進入第三階段-聚結,當這些原本獨立的晶粒開始接觸, 彼此之間的內擴散便開始進行,以兩個半徑大小相接近的晶粒彼此接 觸為例,為了調降彼此間的表面能,連接兩個晶粒的頸部將在兩晶粒 間的內部擴散下形成。接著,晶粒之間的擴散將會漸漸的把頸部填滿, 以降低頸部的曲率,使得頸部的表面能下降,最後兩者在調降表面能 的驅動力下合而為一,並形成一個半徑較大的晶粒,如圖12 所示。. 圖 12 晶粒聚結分解圖 聚結是單晶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個環節,藉由聚結的成長過程來 成就單晶的連續層,當這些晶粒持續成長並逐漸形成一個島嶼,此時 將不會再容許新的晶粒持續生長,其聚結過程如圖13 所示。. 圖 13 晶粒聚結過程分解圖. 26.

(37) 2.4.4 縫道填補與薄膜成長 晶粒的聚結過程中,個別的晶粒將持續不斷的吸收周圍的原子或 晶粒,使晶粒與晶粒之間的表面能下降,如此一來,晶粒不但能持續 的擴大,且晶粒與晶粒之間的距離也將越來越小,因此在晶粒與晶粒 之間形成所謂的縫道,如圖14 所示。當這些位於晶粒間的縫道陸陸續 續被填滿後,便逐漸形成小島,當這些小島持續聚結,最後會形成一 個連續的薄膜,如圖15 所示。 聚結的方式可藉由成熟、合併和成長三種型式來形成,說明如下: (1)由於較小的晶粒蒸氣壓比較大,因此容易蒸發形成分子並被較 大的晶粒吸收,此方式稱之為成熟式。 (2)由於小島嶼本身具有相當的移動能力,因此當小島嶼撞擊大島 嶼時,就可能因此而被吸收並形成更大的島嶼,此種吸收方式 稱之為合併式。 (3)類似於晶核的成長機制,透過分子的直接撞擊和吸附分子的表 面擴散,來填補島嶼之間的空隙和針孔,並形成一個連續的薄 膜,此形式稱之為成長式。 島嶼之間的接觸如果沒有合併,就會成長為顆粒晶界。如果顆粒過 大且任意存在,薄膜成長會趨向多晶態;顆粒太小,薄膜成長成長會. 27.

(38) 趨向非晶態。沉積後的薄膜本身會具有應力存在,此應力會受到薄膜 和基板之間的晶格配置、熱膨脹係數以及晶界間互相推擠所影響。. 圖 14 逢道填補過程分解圖. 圖 15 薄膜成長分解圖. 28.

(39) 2.5.. 濺射鍍膜技術 濺射鍍膜屬於物理氣相沉積技術,在光學產業上常應用於氧化物. 或氟化物介電薄膜的形成。濺鍍過程是利用具有高能量的粒子來撞擊 靶材表面,藉由動量轉換的方式將靶材原子打出表面,進而沉積在基 板上形成鍍膜。此現象於1842 年由Grove 在直流氣體放電管的實驗中 所發現,直至1870 年才逐漸應用於薄膜的製程上。但是因為當時真空 技術尚未成熟,導致薄膜在製備過程中容易受汙染,因此隨著技術的 發展,直至1930 年後才被廣泛應用於工業上。 氣體進入反應室內,會有少量的自由電子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受 到加速,而在低壓時的平均自由路徑比常壓下的距離更長,因此能夠 獲得更高的能量。這些高能量電子經過彈性與非彈性碰撞後,藉由動 量轉移的方式使氣體分子產生離子化、激發、解離、再結合及電荷轉 移等反應過程,以形成激發態的分子、自由基或離子。藉由此反應過 程持續不斷的發生來維持電漿的穩定,並進行沉積反應。 濺鍍的方式大致上依照使用電源的不同,可分為直流濺鍍與射頻 濺鍍兩種。. 29.

(40) 2.5.1 直流濺鍍 直流濺鍍系統基本上是在高真空環境條件中充入工作氣體(氬 氣),藉著兩各相對應的金屬板(分別為陽極及陰極),施加直流電壓產 生電漿,電漿的正離子被陰極板的負電壓吸引加速,具有高能量之後, 轟擊陰極靶材表面,將離子動量轉移給靶材原子,靶材原子獲得動量 後溢出靶材表面,附著於基板上,將直流電輸入真空系統中,進行金 屬濺射鍍膜。一般來説,轟擊原子在靶材上獲得的能量約 2 到 30 eV,較傳統熱蒸鍍蒸發原子量約 0.1 eV,因此濺鍍所得的薄膜的緊密 性與附著性較佳。 圖16 為典型直流鍍膜系統的構造示意圖,靶材放置於陰極上,基 板放置於陽極上,氬氣從氣體入口進入真空室,真空抽氣設備則從抽 氣出口持續進行抽氣,使得真空室的壓力大約維持在 100 m Torr,加 入負直流高電壓(1-5 kV)於靶材之上,陽極接地,則在陰陽兩極間會有 輝光放電現象,這是氣體已經成為部份離子化的電漿。在直流濺鍍系 統中,電漿的放電電壓-電流操作區礎在非正常放電區,在此區域下正 離子均勻的轟擊整各靶面,且隨著電流密度的增大,電壓也會跟著增 加,也就是提高濺鍍功率將產生較大的電流和較高的電壓。. 30.

(41) 圖 16 直流鍍膜系統的構造示意圖. 31. [45].

(42) 2.5.2 射頻磁控濺鍍 射頻濺射鍍膜系統基本上是使用真空抽氣設備將真空室抽至高真 空環境之中,然後充入工作氣體(氬氣)於真空室內,藉由互相對應的靶 材及基底間加入13.56 MHz 頻率的交流電壓至此系統之中,使得真空 室內產生電漿,由於自身的偏壓效應,電漿中的正離子受到負離子吸 引加速,待具備高能量之後,進而轟擊靶材表面,將離子的動能轉移 給靶材原子,靶材原子獲得動能後溢出表面,附著於基板上,如圖17 所 示。簡單的說,就是將交流電壓輸入真空系統之中,進行濺擊靶材的 薄膜製鍍工作。. 圖 17 射頻濺鍍系統構造圖. 32. [45].

(43) 在功能上,射頻濺射鍍膜系統不論金屬薄膜或介電質薄膜均可進 行製鍍,原因在於射頻濺射鍍膜系統使用交流電源,正負電壓交互切 換,電子會受到正電壓的吸引往靶材方向移動,在靶材上中和正電荷, 並解決正電荷累積在介電靶材上的問題,所以射頻濺射鍍膜系統可進 行介電質薄膜的製鍍工作。 使用射頻濺射鍍膜技術時,帶電粒子均沿著電場的方向作直線運 動,以此種方式產生的電漿,一般而言游離率不高,大多數的氣體分 子無法藉由加速而產生鍍膜的現象;另外因為此種方式所產生之電漿 範圍涵蓋到整個電極,濺鍍率也會因此而降低。 磁控濺射鍍膜(magnetron sputtering)技術便是為了增加氣體之游離 率以及提升濺鍍效率而發展出的技術,一般會在陰、陽兩極之間加上 一個與電場方向垂直的磁場,使電子呈現螺旋型運動,以增加電子之 行進路徑,並提升電子與氣體分子之碰撞機率。. 33.

(44) 2.6.. 熱退火處理技術 熱退火處理的原理是藉由熱能將物體內產生的一些缺陷,以消除. 或擴散的方式使不均勻的雜質消失,所獲得的能量將會增加晶格原子 及缺陷在半導體材料內的振動和擴散,讓使原子的排列組合重新排列 組合並進行再結晶。圖18 為熱處理前的晶格排列示意圖,圖19 為熱 處理後的晶格排列示意圖。. 圖 18 熱處理前的晶格排列示意圖. [48]. 圖 19 熱處理後的晶格排列示意圖. [48]. 34.

(45) 在薄膜製作過程中,離子佈植的同時,會因為摻雜元素的轟擊造 成晶格的改變而產生成大量的間隙或原子空位所造成的缺陷,因此在 離子佈植後,必須藉由熱退火處理的方式使摻雜的元素加以活化,來 消除薄膜材料內部的缺陷密度與應力並改善其薄膜結構與特性。現今 常見的退火方式有快速熱退火、傳統高溫爐熱退火以及雷射退火處理 等方式,簡單說明如下:. 2.6.1 快速熱退火 快速熱退火系統,藉由快速升降溫度的方式與過程,能夠將薄膜 材料的表面結構重新組合來減少並改善缺陷問題,以及誘導材料相位 變化的產生,也因為升溫與持溫的時間相對較短,因此可以避免不必 要的擴散現象發生。快速熱退火設備系統可在極短的時間內將溫度提 升至 1000 ℃以上,因此能夠給予摻雜元素適當的活化與晶格修復,並 減少雜質的外擴散效應。當通入氧氣後,此系統將會具有增長薄氧化 層的功能。快速熱退火系統對於小於 100 nm 以下的淺接面,會產生 暫態加速擴散(TED)效應,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短通道效應,因此在設 備的選擇上應特別注意。 快速熱退火系統具有恆溫特性,在加熱時間過程上會大於1秒,主 要利用鎢鹵素燈或紅外線燈來加熱,可單面或雙面同時加熱。圖20 為. 35.

(46) 鎢鹵素燈之概略圖,圖21 紅外線燈之概略圖。. 圖 20 快速熱退火系統(鎢鹵素燈)概略圖. [45]. 圖 21 快速熱退火系統(紅外線燈)概略圖. [45]. 36.

(47) 2.6.2 傳統高溫爐退火 傳統高溫爐退火是藉由爐管設備來達到高溫退火的目的,其中爐 管設備的組成主要包括爐體、溫度控制系統、氣體管路系統、製程控 制系統等,如圖22 所示。加熱過程主要透過電阻式線圈在石英管之外 圍來進行加熱,當電流流經電阻式線圈時,會藉由消耗電能來轉換成 熱能,使石英管壁吸收熱能、內部溫度上升來達到加熱的目的,使原 子能在適當的晶格位置重新排列,以消除材料內部的缺陷密度來改善 薄膜特性。. 圖 22 高溫爐系統圖. 37.

(48) 2.6.3 雷射退火 雷射退火是透過雷射光束集中對準靶材,藉以產生熱來使透明導 電膜的表面產生局部性的結構變化來達到薄膜特性的提升,系統架構 如圖23 所示。當透明導電氧化物薄膜對紫外光波段光源的吸收,產生 熱量會造成熔融與伴隨的凝固等作用,使非晶質透明導電薄膜可以經 由雷射照射後提升其結晶性而減少晶體缺陷,然而透明導電薄膜對於 雷射的吸收過程不容易產生熱變形與熱效應而造成基底材料的損傷, 因此雷射退火是一項非常適合應用於軟性元件的技術。在雷射退火的 過程中,會根據氧化物薄膜可達到的最高溫度、特性以及雷射參數來 決定局部性結構的變化。對非晶格材料表面,先以熔融或加熱使方式 使表面到達結晶層,然後再加以冷卻,並且在過程中,材料將會自結 晶層再持續往表面延伸並結晶。. 圖 23 雷射退火處理系統架構圖. 38. [49].

(49) 第三章 實驗方法與步驟 我們此次的實驗條件設定在常溫且充滿氬氣的環境下,透過射頻 濺鍍方式將 N 型 ITO 薄膜沉積在 P 型矽基底上。實驗條件設定壓力為 5x10-6 torr;ITO 薄膜厚度範圍從 100 到 300 nm;薄膜退火溫度設定在 400,500 或 600 ℃;環境條件使用純氮氣。這次的研究主要針對熱退 火對薄膜晶體結構、光學、導電以及電容特性的變化來探討,其結構 特性可藉由 XRD 來分析;光學特性可以藉由紫外光可視光分光譜儀進 行研究;對於電特性部分,可透過四點探針技術來量測出片電阻值與 電阻率之改變;電容電壓特性部分,可透過半導體元件分析儀來量測 出電容電壓特性曲線,並比較在不同條件下的電容大小以及變化。. 39.

(50) 實驗步驟. 3.1.. 整個實驗的過程與步驟上,概分為薄膜的製作過程以及實驗分析 的方法兩大主軸,相關流程與說明如圖 24 以及圖 25 所示。 3.1.1.. 薄膜製作過程 基板清洗. 腔體抽真空. 薄膜濺鍍 100 nm. 200 nm. 300 nm. 400 ℃. 500 ℃. 600 ℃. 破真空. 取出試片. 進行熱退火. 系統冷卻. 薄膜試片完成 圖 24 薄膜製作流程圖. 40.

(51) 3.1.2.. 實驗分析方法. N-ITO. P-Si. 射頻磁控濺镀. 退火. X光繞射儀. 可視光近紅外線 分光光譜儀. 四點探針量測儀. C-V 量測儀. 晶體結構. 光學特性. 導電特性. 電容特性. 圖 25 薄膜特性實驗分析方法. 3.1.3.. 薄膜試片結構. 本次的實驗是透過射頻磁控濺鍍技術來製做薄膜試片,我們將 N 型的 ITO 靶材鍍製在 P-Si 材質的基板上面,以便於對 ITO 薄膜進行實 驗與分析,其薄膜結構如圖 26 所示。. ITO Si 圖 26 薄膜試片結構. 41.

(52) 薄膜製程設備. 3.2. 3.2.1.. 射頻磁控濺鍍機. 本次實驗利用射頻磁控濺鍍機來製作銦錫氧化薄膜,並將銦錫氧 化物經由射頻磁控濺鍍技術鍍製在 P 型矽上,以便於進行銦錫氧化物 的特性分析,所使用之設備如圖 27 所示。. 控制系統. 真空腔體. 圖 27 射頻磁控濺射鍍膜設備. 該儀器設備包含真空腔體、抽氣系統、濺鍍系統、加熱系統、電 源系統以及控制系統,其設備及程序說明如下;. 42.

(53) (1) 首先將清洗完畢的矽基板安裝至真空腔體中的樣品基座,預計 要鍍膜的靶材放置濺鍍槍上,設備如圖 28 所示。. 基座. 濺鍍槍. 圖 28 真空腔體內部. (2) 接下來進行抽真空的程序,首先透過中度真空幫浦粗抽至 5x10-2 torr,接下來透過高真空幫浦細抽至 5x10-6 torr。真空幫 浦如圖 29 及圖 30 所示。. 43.

(54) 圖 29 中度真空幫浦. 圖 30 高真空幫浦. (3) 藉由氣體控制設備將氬氣注滿腔體,其控制設備如圖 31 所 示。. 44.

(55) 圖 31 氣體控制設備. (4) 藉由射頻(RF)訊號產生器來提供頻率為 13.56MHZ 的交流電 壓至濺鍍槍,並在濺鍍槍上加裝磁控設備,形成射頻磁控濺鍍 機。射頻訊號產生器及磁控模組如圖 32 及 33 所示。. 圖 32 射頻訊號產生器. 45.

(56) 圖 33 濺鍍槍上的磁控模組. (5) 真空腔體內部產生電漿,電漿中的正離子受到負電位的吸引及 加速而具有高能量,進而轟擊靶材表面,將靶材的原子打出靶 材表面,並附著於基板上,形成一層薄膜。. 46.

(57) 3.2.2.. 快速熱退火設備. 本次實驗過程中的重要的因素,是針對不同條件的熱退火的溫度 來進行實驗分析與比較,來進行此次的研究。因此,快速熱退火設備 在這次的實驗過程中是主要的製程設備之一,該儀器設備包含腔體、 加熱系統、冷卻系統及溫度監控系統部分,各模組如圖 34 及圖 35 所 示。. 腔體 操作介面. 加熱系統. 圖 34 快速熱退火腔體及加熱系統. 47.

(58) 冷卻系統. 溫度監控系統. 圖 35 冷卻系統以及溫度監控系統. 下列為熱退火製作程序之簡略說明: (1) 設定預訂加熱的溫度後,將薄膜試片放置腔體中。 (2) 設定預訂加熱的溫度並啟動加熱系統,以進行試片的加熱。 (3) 加熱完成後,開啟冷卻系統並進行試片冷卻過程。 (4) 冷卻完成後取出薄膜試片。 (5) 期間透過溫度監控系統來觀察加熱及冷卻狀況下的溫度變化。. 48.

(59) 實驗分析儀器. 3.3. 3.3.1.. X 光繞射分析儀. X 光繞射分析儀是一種非破壞性的分析方式,因此被廣泛應用在 材料科學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晶相的定性與定量分析、晶粒度與內 應變的量測、殘餘應力的分析、組織結構量測與結晶度分析等。同時 也可以在不同的高溫、低溫、低壓和真空環境條件下來進行分析及研 究。在此次的研究中,我們藉由 X 光繞射分析儀來量測,並收集繞射 訊號強度來得到待測樣品的繞射圖譜(繞射圖譜是以繞射強度對繞射角 作圖),再將此繞射圖譜透過結晶面標定過程來得到待測樣品的結晶結 構,所使用儀器如圖36 所示。. 圖 36 X 光繞射分析儀. 49.

(60) 儀器中主要的功能模組包含入射光源模組、繞射光偵測模組,樣 品測試平台及控制模組,如圖37 與圖38 所示。. 待測樣品 放置平台. 繞射光 偵測模組. 入射光 源模組. 圖 37 X 光繞射分析儀器結構. 圖 38 X 光繞射分析儀控制模組. 50.

(61) 當入射光經由待測結晶體產生反射現象,但是在某些散射角下會 產生散射波,由於相鄰晶面的散射波相位相同且光程差為波長的整數 倍,因此會產生建設性的干涉,滿足此條件下產生的繞射稱之為布拉 格定律,如圖39 所示。 2dhklSinΘ=nλ 其中,d:反射原子面之間距; Θ:入射光與原子面之夾角; n:繞射階次; λ:X 光波長。. 圖 39 布拉格定律之幾何關係. 51. [36].

(62) 3.3.2.. 可視光分光光譜儀. 可視光近分光光譜儀是一種用來量測吸收光譜,吸收度、穿透率 及反射率的儀器,可適用於電子、光電、化工、材料等研究領域。在 此次的研究中,藉由可視光近分光光譜儀的波長掃描功能來量測並取 得入射光波長從 300~1000 nm 範圍的穿透率,所使用的儀器如圖40 所示。由於本次實驗針對銦錫氧化物薄膜方面來研究,在放置試片的 腔體位置須選用薄膜專用的腔體,如圖41 所示。. 樣品 放置區. 圖 40 UV/VIS 分光光譜儀. 52.

(63) 試片夾座. 試片夾座. 圖 41 薄膜試片夾座. 透過該儀器可以量測到該材料的吸收起始波長,並藉由 Eg= 1240/λonset 公式計算來得到能隙在不同的啟始波長下的變化。. 53.

(64) 3.3.3.. 四點探針量測技術 四點探針量測儀可被使用來做為量測薄膜電性以及薄膜電阻率. 的儀器,利用四點探針技術,將電壓與電流之量測探針放於不同的探 針組,並在其中兩個探針間加上固定之電流,並同時量測另外兩個探 針間之電壓差值,就可以計算出薄片電阻。圖42 為四點探針量測儀 器,透過驅動程將探針向下移動,使探針與試片接觸,搭配圖43 的電 阻抗量測儀器來計算並讀取所量測到的片電阻值。. 驅動軸承. 探針位置 試片放置區. 圖 42 四點探針儀. 54.

(65) 圖 43 導電阻抗量測儀器. 圖44 為四點探針量測的示意圖,當探針之間隔S1 = S2 = S3 = 1 mm,且薄膜面積無限大的情況下,若電流 I 加在 P1 與 P4 之間, 則薄膜片電阻 Rs = 4.53 V/I,此處的 V 為 P2 與 P3 之間的電壓;若 電流加在 P1 與 P3 之間,則薄膜片電阻 Rs = 5.75 V/I,V 為 P2與 P4 之間的電壓。通常先進的工具都會進行四次量測,以程式依序進行 上述兩種量測組態,並改變每一種組態的電流方向來減少邊緣效應以 得到更準確之數值。. 55.

(66) 圖 44 四點探針量測儀示意圖. 3.3.4.. 電容電壓量測儀器. 電容電壓量測實驗是使用 Agilent B1500A 半導體元件分析儀來進. 行量測分析,設定量測的頻率為 1MHz,直流電壓量測範圍 +2V ~ -2V,最後藉由電腦將所量測到的數據轉換為曲線圖。. 圖 45 半導體元件分析儀. 56. [51].

(67)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分析 針對此次實驗的數據以及結果,後續從晶體結構、光學特性、能 隙以及電特性方向來分析,並藉由入射角度、退火溫度及薄膜厚度的 改變及影響來做探討。. 4.1.. 晶體結構之探討 從晶體結構觀點來看,透過 X 光繞射儀的分析,該沉積薄膜屬於. 不規則成長的晶體結構,簡稱為多晶質結構(polycrystalline),但是在經 過不同的退火溫度、不同的入射角及環境含氧量的改變後,薄膜的晶 體結構將會受到影響。 對於ITO 薄膜沉積時,分別調整其退火溫度為400、500以及600 ℃,設定 X 光線入射角度為0.1度,以 X 光繞射儀來取得20~80度角 的繞射強度,其結晶強度與退火溫度之變化關係,如圖46 所示。我們 可以發現到,該薄膜屬於不規則成長的晶體結構,稱之為多晶體結構, 經過400、500以及600 ℃的溫度退火之後,ITO 薄膜的結晶成長分別 指向(211)、(222)、(400)、(440)、(622),並在31∘繞射角的位置得到最 佳的結晶方向(222),顯示ITO 薄膜在經過600 ℃高溫退火後,可以得 到較佳的繞射強度以及結晶方向。. 57.

(68) 圖 46 ITO 薄膜在 400、500 以及 600℃下退火後的晶體成長結構. 58.

(69) 4.2.. 光學特性之探討 從光學特性來看,反射率、吸收度以及光學能帶間隙皆可藉由紫外. 線可見光近紅外線分光儀來進行量測與分析。該實驗將 ITO 濺鍍在玻 璃試片上,並透過不同的退火溫度來進行薄膜的成長、並且在不同的 薄膜厚度條件下來進行光學特性之研究。. 4.2.1. 退火溫度改變對透光率之影響 當 ITO 薄膜沉積時,分別調整退火溫度為 400、500 以及 600℃, 並藉由紫外線可見光分光儀來量測其透光率,並繪製成透光頻譜圖來 記錄不同溫度下退火後的透光率,如圖 47 所示,我們可以看到,ITO 薄膜在波長 380 ~ 760 nm 可見光範圍內擁有約 85~90%的透光率,退火 溫度為 600℃時的 ITO 薄膜的透光率較 400℃及 500℃來的高。. 59.

(70) 圖 47 ITO 薄膜在 400、500 以及 600℃下退火後的透光率. 4.2.2. 薄膜厚度改變對透光率之影響 當 ITO 薄膜沉積時,分別製作 100、200 以及 300 nm 膜厚的薄膜, 並調整退火溫度為 600 ℃,並藉由可見光分光儀來量測其透光率,並 繪製成透光頻譜圖來記錄不同薄膜厚度下退火後的透光率,如圖 48 所 示,我們可以發現到,不同厚度的 ITO 薄膜,在波長 380 ~ 760 nm 可 見光範圍內仍可以擁有約 90%的透光率,但是 300 nm 膜厚的透光率在 不同的波長下,透光率會出現較大的震盪,導致薄膜的透光穩定性較 100 以及 200 nm 膜厚來的差。. 60.

(71) 圖 48 ITO 薄膜在 100、200 以及 300 nm 厚度下的透光率. 61.

(72) 4.3.. 能帶間隙之探討 經由可見光近紅外線分光儀器所得到的穿透率及反射率數據來轉. 換並計算出吸收率,藉以推算出銦錫氧化薄膜的能帶間隙。當薄膜生 長經過不同的退火溫度以及不同的薄膜厚度時,薄膜的能帶間隙透將 會受到影響而有所變化。. 4.3.1. 退火溫度改變對能隙之影響 我們在製作銦錫氧化薄膜的過程中,選用厚度 100nm 的薄膜,分 別調整退火溫度為 400、500 以及 600℃,並個別量測其穿透率及反射 率來計算出吸收率,並繪製吸收係數與能帶間的關係曲線,出藉此推 算出光學能隙。. 銦錫氧化薄膜在經過 400℃的退火後,可以得到 3.73 eV 的能隙, 如圖 49 所描述;當退火溫度設定在 500℃時,可得到 3.75 eV 的能隙, 如圖 50 所描述;當退火溫度設定在 600℃時,可得到 3.76 eV 的能隙, 如圖 51 所描述;比較三種退火溫度下所得到的能隙發現,能帶間隙會 隨著退火溫度的增加而增加。. 62.

(73) 圖 49 ITO 薄膜在 400℃下退火後的能隙. 圖 50 ITO 薄膜在 500℃下退火後的能隙. 63.

(74) 圖 51 ITO 薄膜在 600℃下退火後的能隙. 4.3.2. 薄膜厚度改變對能隙之影響 在製作銦錫氧化薄膜的過程中,分別在厚度為 100、200 以及 300 nm 的薄膜下進行 600℃的退火,針對不同厚度的薄膜來量測其穿透率及反 射率,並繪製吸收係數與能帶間隙的關係曲線,藉此推算出光學能隙。 當銦錫氧化薄膜厚度為 100 nm 時,所得到的能隙為 3.76 eV,如圖 52 所示;當銦錫氧化薄膜厚度為 200 nm 時,所得到的能隙為 3.74 eV, 如圖 53 所示;當銦錫氧化薄膜厚度為 300 nm 時,所得到的能隙為 3.50 eV,如圖 54 所示;比較此三種薄膜厚度下所量測到的能隙發現,能 帶間隙會隨著薄膜厚度的增加而減少。. 64.

(75) 圖 52 ITO 薄膜在 100nm 厚度時的能隙. 圖 53 ITO 薄膜在 200nm 厚度時的能隙. 65.

(76) 圖 54 ITO 薄膜在 300nm 厚度時的能隙. 總結上述幾項研究以及量測到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此次實驗所 製作的銦錫氧化薄膜光學能帶間隙數值約落在 3.5 ~ 4.3 eV 之間,匯整 其數據如表 4 所示,符合寬能帶間隙的特性,且當薄膜厚度為 100 nm 及退火溫度為 600℃的條件時,在可見光範圍內可以得到較高的穿透 率,符合了太陽能電池中,透明導電層所需要具備的高穿透性的特性。. 66.

(77) 表 4 光學能隙在不同膜厚及退火條件下的結果 光學能隙單位:eV 400 ℃. 500 ℃. 600 ℃. 100 nm. 3.73. 3.75. 3.76. 200 nm. 3.74. 3.72. 3.74. 300 nm. 3.47. 3.51. 3.50. 67.

(78) 4.4.. 電傳導特性之探討 對於電阻特性之分析,我們可以藉由四點探針技術來取得片電阻. 值與電阻率。根據實驗所得到的數據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到,在 100 nm 以及 600℃退火條件下會獲得最小的片電阻(24.79 Ω/□)以及電阻率 (2.48 x 10-4 Ω-cm)。因此,當薄膜生長經過不同的退火溫度及不同的 薄膜厚度改變時,薄膜的片電阻值及電阻率將會因此而產生變化。. 4.4.1. 退火溫度改變對電傳導特性影響 我們在製作銦錫氧化薄膜的過程中,選用厚度 100nm 的薄膜,分 別調整退火溫度為 400、500 以及 600℃,並分別量測其片電阻值,藉 由量測到的片電阻值來轉換取得電阻率。 當銦錫氧化薄膜厚度為 100 nm 時,在經過 400℃的退火後,我們 可以量測到 47.66 Ω/□ 的片電阻,轉換後得到 4.77 x 10-4 Ω-cm 的電阻 率;當退火溫度設定在 500℃時,可以量測到 31.09 Ω/□ 的片電阻,轉 換後得到 3.11 x 10-4 Ω-cm 的電阻率;當退火溫度設定在 600℃時,可 量測到 24.79 Ω/□ 的片電阻,轉換後得到 2.48 x 10-4 Ω-cm 的電阻率; 綜合上述量測到的數據,我們可以繪出其曲線圖如圖 55 所示,片電組 與電阻率會隨著退火溫度的增加而增加;圖 56 與圖 57 分別為薄膜厚 度 200 與 300 nm 下所量測到的電阻率,我們可以發現到,薄膜厚度 68.

(79) 200 nm 時,得到與 100 nm 類似的曲線圖;但是當薄膜厚度為 300 nm 時,曲線變化似乎有點不太一樣,從數據上來看,400℃ ~ 600℃之間 所量測到的片電阻及電阻率相當的接近且變化不大,但仍有微幅下降 的現象發生。. 圖 55 ITO 薄膜在退火溫度 400℃時的電阻率變化. 69.

(80) 圖 56 ITO 薄膜在退火溫度 500℃時的電阻率變化. 圖 57 ITO 薄膜在退火溫度 600℃時的電阻率變化. 70.

(81) 4.4.2. 薄膜厚度改變對電傳導特性之影響 我們在製作銦錫氧化薄膜的過程中,使用固定的退火溫度條件, 來分別量測並取得 100、200 以及 300 nm 薄膜厚度下的片電阻值,並 藉由量測到的片電阻值來轉換並取得電阻率。 當銦錫氧化薄膜經過 400℃的退火後,我們可以在 100 nm 厚度的 薄膜中量測到 47.66 Ω/□ 的片電阻,轉換後得到 4.77 x 10-4 Ω-cm 的電 阻率;當薄膜厚度為 200 nm 時,所量測到的片電阻值為 136.2 Ω/□, 轉換後得到 2.72 x 10-3 Ω-cm 的電阻率;當薄膜厚度為 300 nm 時,所 量測到的片電阻值為 166.8 Ω/□,轉換後得到 5.00 x 10-3 Ω-cm 的電阻 率;綜合上述量測到的數據,我們可以繪出其曲線圖如圖 58,片電組 及電阻率會隨著薄膜厚度的增加而變大;圖 59 與圖 60 分別為退火溫 度 500℃ 與 600℃ 下所量測到的電阻率變化曲線,與 400℃下退火的 電阻率變化曲線相當類似。. 71.

(82) 圖 58 ITO 薄膜在 100nm 厚度時的電阻率變化. 圖 59 ITO 薄膜在 200nm 厚度時的電阻率變化. 72.

(83) 圖 60 ITO 薄膜在 300nm 厚度時的電阻率變化. 另外,隨著薄膜厚度及退火溫度的改變,另一個受到影響的就是 薄膜導電特性的影響,薄膜厚度的改變是影響導電性的主要的原因, 熱退火的目的在於修補並改善薄膜中的晶格缺陷,在此可以降低片電 阻值,進而改善薄膜的導電特性。我們可以從表 5 以及表 6 的量測數 據以及轉換結果中發現到,銦錫氧化薄膜在 100 nm 厚度及 600℃的退 火溫度條件下,可以得到最低的片電阻值及電阻率,在此條件下的薄 膜具備較佳的導電性,亦即符合太陽能電池中所需具備的高導電特性。. 73.

(84) 表 5 片電阻在不同膜厚及退火條件下的結果 片電阻單位:Ω/□ 無退火. 400 ℃. 500 ℃. 600 ℃. 100 nm. 67.49. 47.66. 31.09. 24.79. 200 nm. 177.4. 136.2. 108.7. 99.7. 300 nm. 1.436 K. 166.8. 160.1. 107.4. 表 6 電阻率在不同膜厚及退火條件下的結果 電阻率單位:Ω-cm 無退火. 400 ℃. 500 ℃. 600 ℃. 100 nm. 6.75E-04. 4.77E-04. 3.11E-04. 2.48E-04. 200 nm. 3.55E-03. 2.72E-03. 2.17E-03. 1.99E-03. 300 nm. 4.31E-02. 5.00E-03. 4.80E-03. 3.21E-03. 74.

(85) 4.5.. 電容特性之探討 現今研究的過程中,透過電容-電壓的關係曲線可以瞭解到許. 多半導體材料的特性,其中藉由電容-電壓曲線來得到載子濃度的 分佈與變化是大家最熟知的,對半導體材料而言,其空乏區電容主 要受載子濃度、電場、介電質的厚度以及性質,這四個因素所影響, 也因此成為在半導體材料研究上的幾各主要的方向。. 4.5.1. 退火溫度改變對電容特性之影響 我們在電容-電壓曲線之量測過程中,選用厚度為 100nm 的薄膜, 分別針對退火溫度 400 以及 600℃下進行量測,電壓量測範圍為選定為 2V~-2V 之間,依照所量測到的數據繪製出不同溫度條件下的電容-電 壓曲線。. 銦錫氧化薄膜在經過 600℃的退火後,可以得到約為 392 pF 的電 容值,如圖 61 所描述;當退火溫度設定在 400℃時,可得到 315 pF 電容值,如圖 62 所描述;比較這兩種退火溫度下所得到的電容值,我 們可以發現到其電容大小會隨著退火溫度的增加而提升。. 75.

(86) 圖 61 ITO 薄膜在退火溫度 600℃時的電容變化. 圖 62 ITO 薄膜在退火溫度 400℃時的電容變化. 76.

(87) 4.5.2. 薄膜厚度改變對電容特性之影響 選擇以 600℃的退火溫度條件來製作銦錫氧化薄膜,並對 100 nm、 200 nm 以及 300 nm 厚的薄膜分別進行量測,電壓量測範圍為選定為 2V~-2V 之間,並依照所量測到的數據繪製出不同厚度條件下的電容電壓曲線。. 藉由量測到的電容-電壓曲線,我們可以發現在 100 nm 厚度的薄膜 中所得到的電容大小約為 387.5 pF,其結果如圖 63 所示;當薄膜厚度 為 200 nm 時,所量測到的電容大小約為 344.5 pF,其結果如圖 64 所 示;當薄膜厚度為 300 nm 時,所量測到的電容大小約為 252.5 pF,其 結果如圖 65 所示;綜合上述所量測到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到電容 大小會隨著氧化物薄膜厚度的增加而減小。. 77.

(88) 圖 63 ITO 薄膜厚度在 100nm 時的電容變化. 圖 64 ITO 薄膜厚度在 200nm 時的電容變化. 78.

(89) 圖 65 ITO 薄膜厚度在 300nm 時的電容變化. 79.

(90)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5.1 結論 透過晶體結構、光學、導電及電容性特性的量測與探討,我們可 以得到下列幾項結論:. 1. 經過 400 ~ 600℃高溫退火後的銦錫氧化薄膜,其晶體成長朝向 (211)、(222)、(400)、(440)、(622)等方向來結晶成長,由於(222)的 結晶方向所得到的結晶強度最高,因此整個銦錫氧化薄膜在經過高 溫退火後,會優先朝(222)方向成長,此時銦錫氧化薄膜本身仍會具 備多晶結構的特性。. 2. 經過 400 ~ 600℃高溫退火後的銦錫氧化薄膜,在可見光波長範圍 380 ~ 760nm 間仍具有 85 ~ 90% 的穿透率,其中以 600℃高溫退火 後的穿透率較高,幾乎可得到接近 90%的穿透率,因此我們可以得 知,藉由提高退火溫度的方法,可以得到較好的穿透率。. 3. 使用 100 ~ 300 nm 厚度的薄膜,同時經過 600℃高溫退火,在可見 光波長範圍 380 ~ 760nm 間皆具有約 90% 的穿透率,其中以 300 nm. 80.

(91) 厚度的薄膜穿透率較為不穩定,在不同的波長下會有將近 10%的落 差,因此對於薄膜厚度的增加,勢必會影響其光線的穿透率。. 4. 選用厚度 100nm 的薄膜並經過 400 ~ 600℃高溫退火後的銦錫氧化 薄膜,藉由可見光近紅外線分光儀器來量測其穿透率及反射率並計 算吸收率,所推算出的光學能隙分別為 3.73、3.75、3.76 eV,依據 我們量測到的數據可以發現到,退火溫度的提升將會使能帶的間隙 加大。. 5. 在 600℃的退火溫度下分別鍍上厚度為 100、200 以及 300 nm 的銦 錫氧化薄膜,針對不同的膜厚量測出穿透率及反射率並計算吸收 率,推算出的光學能隙分別為 3.76、3.74、3.50 eV,依據我們量測 到的數據可以發現到,退火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增加薄膜的厚度將 會將會導致能帶的間隙減小。. 6. 在製作厚度 100nm 的銦錫氧化薄膜的過程中,分別調整退火溫度為 400、500 以及 600℃,我們量測到的片電阻值分別為 47.66、 31.09 以 及 24.79 Ω/□,轉換為電阻率分別為 4.77 x 10-4、 3.11 x 10-4 以及 2.48 x 10-3 Ω-cm,依據量測到的數據及曲線圖,我們可以發現,片. 8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n, we tested the influence of θ for the rate of convergence of Algorithm 4.1, by using this algorithm with α = 15 and four different θ to solve a test ex- ample generated as

Particularly, combining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the two papers, we may obtain such a conclusion that the merit function method based on ϕ p has a better a global convergence and

Then, it is easy to see that there are 9 problems for which the iterative numbers of the algorithm using ψ α,θ,p in the case of θ = 1 and p = 3 are less than the one of the

A derivative free algorithm based on the new NCP- function and the new merit function for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was discussed, and some preliminary numerical results for

● Using canonical formalism, we showed how to construct free energy (or partition function) in higher spin theory and verified the black holes and conical surpluses are S-dual.

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for photodetectors with ultrahigh gain and wide spectral response. II.  Photon down conversion and light trapping in hybrid ZnS nanopartcles/Si

S15 Expectation value of the total spin-squared operator h ˆ S 2 i for the ground state of cationic n-PP as a function of the chain length, calculated using KS-DFT with various

Transforming Graphene Moire Blisters into Geometric Nanobubbles Jiong Lu, Antonion C.. Decouple graphene and merging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