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創作性戲劇教學對幼兒創造力及多元智慧發展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創作性戲劇教學對幼兒創造力及多元智慧發展之影響"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創作性戲劇教學對幼兒創造力及多元智慧發展之影響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3-2413-H-004-015- 執行期間: 93 年 08 月 01 日至 94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計畫主持人: 葉玉珠 計畫參與人員: 彭月茵、林志哲、劉佳閔、林麗娟、黃愷銘、李梅齡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4 年 8 月 8 日

(2)

創作性戲劇教學對幼兒創造力及多元智慧發展之影響

The Influences of Creative Drama Instruction on Preschoolers'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an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計畫編號:NSC93-2413-H-004-015- 執行期限:93 年 8 月 1 日至 94 年 7 月 31 日 主持人:葉玉珠 國立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計畫參與人員:彭月茵、林志哲、劉佳閔 政治大學博碩士班研究生 黃愷銘、林麗娟 德霖技術學院兼任講師及景文高中專任教師 李梅齡 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碩士 一、中文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為:(一)發展「幼兒創 造力測驗」和「幼兒多元智慧量表」,並建 立常模;(二)探討創作性戲劇和幼兒創造 力的關係;(三)探討創作性戲劇和幼兒多 元智慧的關係。本研究的參與者為公私立 幼稚園 4-6 歲的幼兒,共 467 人;所使用 的工具包括「幼兒創造力測驗」、「幼兒多 元智慧量表」、「和創作性戲劇教學檢核 表」。主要的研究發現為:(一)「幼兒創造 力測驗」和「幼兒多元智慧量表」具有良 好信、效度;(二)男女幼童在創造力的表 現無顯著差異;(三)除了自然觀察者智慧 外,女童在其餘七個智慧的表現均優於男 童;(四)年齡愈大的幼兒,其創造力和多 元智慧越高;(五)創作性戲劇教學的指 標與創造力及多元智慧的指標均有顯著相 關 關鍵詞:幼兒、創作性戲劇、創造力、多 元智慧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a) to develop a the Preschoolers’ Creativity Test and the Inventory of Preschoolers’ MI as well as to construct their scoring norms; (b)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ve drama instruction and preschoolers’ creativity; and (c)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ve drama

instruction and preschoolers’ MI. The participants included 467 4- to 6-year old children. Three instruments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the Preschoolers’ Creativity Test the Inventory of Preschoolers’ MI, and the

Checklist of Creative Dram Instruction.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 the Preschoolers’

Creativity Test and the Inventory of

Preschoolers’ MI have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b) there are no gender differences on creativity; (c) except for the naturalist intelligence, girls outperform boys on the other 7 intelligences; (d) the preschoolers’ performances on creativity and MI get better as their ages increase; and (e) the indices of creative drama instruction and those of creativity as well as those of MI are positive correlated.

Key Words: preschooler, Creative drama

instruction, creativity, multiple intelligences.

二、緣由與目的 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有一對翅膀—象 徵著真、善、美,乘著翅膀,徜徉在天馬 行空的想像中,在無拘無束中探索未知世 界,學習成長。Dacey(1989)以學習有 其關鍵期的觀點探討創造力的發展過程提 出:0~5 歲是創造力的第一個顛峰期; Arasteh(1976)認為創造力的發展有所謂 的關鍵期,而其特別強調創造力發展的第

(3)

一個關鍵期是在 5~6 歲之間。此外,多元 智慧理論強調帶領孩子認識自己的強勢智 慧、強化弱勢智能,以建立其自信心,並 主張從多元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就;即所 謂:『行行出狀元』。因此,如何在孩子有 限的經驗中,耕耘啟發「創造力及多元智 慧黃金關鍵期」,是每一個幼教教師應該深 思的問題。 近年來研究者大多同意從產品評量一 個人創造力的必要性。Mayer(1999)整理五 十年來創造力的研究發現,大部份作者認 為創造性產品必須具有兩大類的特徵:獨 創性(originality)與有用性(usefulness)。與 獨創性有關的用詞包括新穎(new)、新奇 (novel)、獨創(original)等;與有用性 有關的用詞包括有價值(valuable)、適切 (appropriate)、重要(significant)、適應 (adaptive)、有效(utility)等。 目前國外評量幼兒創造力的測驗並不 多見,主要以 Urban 和 Jellem 所提的 TCT-DP(the Test for creativity

Thinking-Drawing Production)及 Acharyulu &Yasodhara 所提的幼兒圖畫分析創造力 為主,而國內則多沿用吳靜吉與倪鳴香改 編 Torrance 的「活動與徫動創造思考測驗」 (Thinking Creativity in Action and

Movement, 簡稱 TCAM)(引自李梅齡, 2004)。因此,發展一份符合創造力評量共 識標準的幼兒創造力有其必要性。而多元 智能的理論雖已提出多年,但鮮少以幼兒 為對象,因此也缺乏一份具有信效度的工 具 具體言之,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發展並建立幼兒創造力和多元智慧 的測驗及常模。 (二)探討創作性戲劇和幼兒創造力之關 係。 (三)探討創作性戲劇和多元智慧之關 係。 (一)創作性戲劇 在歐美地區,創造性戲劇(Creative drama)應用於各科教學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引自 Linday, 1982, pp.3-4)。1930 年,美 國戲劇教育的先鋒 Winiferd Word 所出版 的(創作性戲劇術)一書中,首見「創作性 戲劇」一詞,其活動內容包括四大主要項 目:(1) 戲劇性的扮演;(2)故事戲劇化; (3)以創作性之扮演推展到正式的戲劇;(4) 運用創作戲劇於正式的演出。此教學方法 重視情意的教學,強調教育應以全兒童為 目標,而不只偏重智育。 美國兒童戲劇協會(The Children’s Theat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簡稱 CTAA) 定義「創作性戲劇」是一種以即興、非表 演性、並以過程為中心的表演形式,經由 引導者的引導下以參與者為中心,透過想 像及扮演的方式反映內心的情感及經驗。 同時,美國兒童戲劇協會為此定義做了更 進一步的解釋:在創作性戲劇中,一組學 生以即興演出的動作與對話,發展出適宜 的內容,採用戲劇的素材,以舊經驗為範 圍,產生出形式與意義。另外,英國的創 造性戲劇則稱為教育戲劇,是利用戲劇教 學的方式融入學科教學活動中,透過戲劇 所設立的情境引導學生探索學科內容及更 多相關的內容。張曉華(1999)指出創作 性戲劇是重視過程的教學方式,它主要的 目的並不是使兒童成為表演者,而是透過 戲劇的教學,讓兒童學會分享與表達與欣 賞自我,並統合自己的經驗達成人格的成 長。 綜合以上說法,創作性戲劇是透過戲 劇來進行的教學活動及方法,重視過程而 非結果,以參與者為中心並考慮其興趣, 在自由、開放的時間和空間下學習與領

(4)

悟,並透過領導者引導讓參與者身歷其境 了解學科的內容及相關知識,並發揮其想 像力與模仿力,利用肢體及口語充份表達 情緒及感受學會控制情緒,在與團體互動 過程中增進人際溝通的技巧,達到身心統 合達成人格的培育。在創作性戲劇教學 中,幼兒藉由所扮演的各種人物去面對、 去經歷在其生活週遭可能遭遇的各種情 況,透過假設的情況,在遊戲中學習口語 的表達與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力, 可以協助幼兒建立正確的生活態度與適應 社會的能力。 (二)創作性戲劇教學與幼兒創造力 創造力研究已累積了不少成果,但幼 兒創造力研究卻是寥廖可數,主要原因是 評量工具的適切性與其可靠性,大多數的 人都認為幼兒富有無限的想像力,但是否 具有創造力則是抱持著質疑的態度,所以 探究幼兒是否具有創造力,對於後續創造 力發展的研究將有所助益。 Ward(1974)認為幼兒在日常生活 中,會展現許多高品質、新奇且重要的創 造力產物,並建議評定創造力產物時由幼 兒自身觀點出發。董奇(1995)則指出兒童 創造力的特質如下:(一)兒童的創造力是 持續發展的歷程;(二)兒童的創造力較為 簡單、低層級,所以幼兒的創造力大多帶 有誇張的成份,不符合現實的標準;(三) 兒童創造力不具有目的性,表現範圍相當 廣泛;(四)兒童創造力主要表現為創造性 想像。 創作性戲劇有助於創造力與發明能力 的培育(Annarella,2000)。在創作性戲戲 教學活動中,參與者在領導者的引導之 下,去想像、實作(enact)並反映出人們的 經驗,以人類的衝動(impulse)和能力 (ability),表現出其生存世界的概念以期使 學習者了解之。可見,創作性戲劇的教學 是由教師靈活運用戲劇的各種方法,目的 在引導自發性的學習意願,以想像的創造 力,去付緒於實際的行動。 (二)創作性戲劇教學與多元智慧 Gardner(1999/2000)強調智慧是一 種潛能,文化情境將會決定個體能否充分 發展此種潛能。易言之,「多元智慧理論」 主張智力是個體解決問題,以及創造產品 的潛能,並且此種潛能將會受到文化脈絡 的影響。Gardner 主張,人類的智慧至少 包含了八種成分,亦即語言、邏輯數學、 空間、肢體運作、音樂、人際、內省以及 自然觀察者智慧。 「以學生為中心」與重視個別差異為 多元智慧理論所強調的教學理念,因此將 多元智慧運用於教學時必須提供學習者更 多樣的選擇與更彈性的發展空間,俾使學 習者的各種潛能皆有機會充分發展。研究 發現,多元智慧與教學的結合對於學生的 學 習 動 機 ( Brander, Magnelli, Oetjens, Seagren, 2001; Charbonneau & Ribar, 1999)、問題解決能力(Abbott & Warfield, 1999)、潛在能力的發掘(Fuller, 2001)、 同 儕 合 作 能 力 ( Burhorn, Harlow, & VanNorman, 1999)等能力的啟發與提升有 正向效果。 創作性戲劇使用創意活動進行自我發 現和學習,它可以包含劇院(theatre)、劇 院遊戲(如即席演出、角色扮演、默劇) 和 創 造 性 遊 戲 ( Annarella , 2000 )。 Fennessey(2000)認為創作性戲劇有助於 學生多元智慧的發展。Annarella(2000) 也指出:創作性戲劇是兒童以有創意及統 整方式進行聽說讀寫的有效工具,使用創 作性戲劇有助於創意的發展、好奇心的激 發、發問技巧的學習以及自我知覺能力的 提升。這些能力對多元智慧的發展都是必 要的條件。

(5)

許多發現創作性戲劇有助於自然觀察 者智慧的培育(Karvonen-Lee, 1997; Roper & Davis, 2000)。創作性戲劇也有助於增進 人際智慧與內省智慧。透過戲劇的經驗, 學生可以增進其自我知識、自我情緒、情 感與需求,同時其解讀及回應他人的心 情、動機、需求及氣質等能力,也會獲得 改善(Furman, 2000; Hinitz & Stamfay-Stitz, 1999; Walsh-Bowers, & Basso, 1999)。此 外,創作性戲劇有助於增進兒童的記憶和 彈性思考、增強字彙、寫作能力、豐富語 言和增進推理能力。可見它對於數理邏輯 和語言智慧的增進也有助益 (Hinitz et al., 1999; McKean & Sudol, 2002) 。可見,創 作性戲劇對於兒童潛能全方位的發展,有 正向的效果。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的參與者為公私立幼稚園 4-6 歲的幼兒。參與創造力相關測驗的幼兒有 467 人,其中公立幼稚園有 240 人,私立 幼稚園有 227 人。在公立幼稚園中,男女 生的比例為 45.8%和 54.2%;在私立幼稚 園中,男女生的比例為 54.6%和 45.4%。 接受多元智能相關測驗的幼兒有 370 人, 其中公立幼稚園有 280 人,私立幼稚園有 90 人。在公立幼稚園中,男女生的比例為 48.9%和 51.1%;在私立幼稚園中,男女 生的比例為 58.9%和 41.1%。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工具包括「幼兒創造 力測驗」、「幼兒多元智慧量表」、「創作性 戲劇教學檢核表」。「幼兒創造力測驗」原 由 李 梅 齡 和 葉 玉 珠 所 發 展 ( 李 梅 齡 , 2004),在本研究中擴大施測樣本並建立常 模。本測驗以產品新奇性及有用性為評定 準則,包含「數字聯想」與「情境問題解 決」。數字聯想分測驗選取阿拉伯數字 7 與 9 二個圖形,讓幼兒進行聯想與繪圖, 填答時間各為十分鐘。而情境問題解決的 做答時間共十分鐘,包含「好熱哦」及「嗚! 我的風箏」二分測驗,因幼稚園的孩子無 寫字的能力,所以問題情境的解決方式(工 具)以圖形方式表現之,並請小朋友根據問 題情境圈選適當的工具。數字聯想分測驗 的評分指標為新奇性,新奇性是以該產品 出現的百分比為計算依據,小於 2%給 3 分,大於或等於 2%且小於 5%給 2 分,大 於或等於 5%且小於 16%給 1 分,大於或 等於 16%給 0 分。情境問題解決分測驗的 評分指標為有用性(包含適當性與有效 性);適當性與所選擇解決工具的可獲取性 與時間性有關;有效性係指所使用工具能 有效解決問題的程度。 「幼兒多元智慧量表」共有 8 個分量 表,分別是語文、邏輯--數學、空間、音 樂、肢體動覺、人際、內省與自然觀察者。 本量表以 Gardner 所提出之多元智能理論 為基礎,並結合教師們豐富且實際的教學 經驗與觀察,在經過多次的實務與理論的 反覆驗證與修正歷程後定案。「幼兒多元智 慧量表」為五點量表,以 0-5 分代表「做 不到」到「表現極佳」。 「創作性戲劇教學檢核表」包含五個 向度:(1)實行創作性戲劇的頻率;(2) 創作性戲劇融入方式;(3)創作性戲劇教 學活動;(4)教師專業素養;(5)環境及 道具的佈置。得分越高,表示實施戲劇教 學的程度越高。 (三)研究設計與過程 本研究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並輔以訪 談法建立創造力和多元智慧常模,以及創 作性戲劇和幼兒創造力及多元智慧的相關 分析資料的收集。 因考慮幼兒的陌生者焦慮,在進行創

(6)

造力施測時,我們首先與班上老師溝通並 說明施測方式,然後由教師引導幼兒逐一 進行各分測驗。老師首先引起動機並舉例 說明如何作答數字 7 的聯想活動,然後進 行團體施測。完成的測驗的幼兒,研究者 隨即個別訪談,確認其答案。全部幼兒完 成後,隨即進行數字 9 的聯想活動。休息 10 分鐘之後,開始進行情境問題解決測 驗;此分測驗老師是以說故事的方式說明 問題情境。先完成情境一再進行情境二; 所有分測驗均以個別訪談確認幼兒的答案 及想法。離開幼稚園前,我們將「幼兒多 元智慧量表」交給園長,請其二週內完成 此量表。之後,研究者再以電話訪談園長, 以瞭解其實施創作性戲劇教學的情況。 四、研究結果 (一)測驗與量表信效度分析 1.幼兒創造力測驗 由於「幼兒創造力測驗」評分作業繁 複,因此本測驗之評分由二位經過訓練的 研究生共同完成,其在四項分測驗的評分 者信度皆達到.001顯著水準,其相關係數 為rs(19) = .94~1.00;在新奇性與有用性的 rs(19) = .97、.99,ps < .001。可見本測驗 具有良好的評分者信度。以27人為樣本, 相隔三個月的再測信度在總分、新奇性、 有用性之再測信度分別為.69、.68及.35。 李梅齡(2004)以116為幼兒為對象的 研究發現年齡、氣質、創作性戲劇、情緒 調節與創造力總分均有顯著相關,rs 依次 為= .31、.33、.55、.55,ps < .001。此外, 本研究使用年齡、八大智慧的統整層次為 效標進行效標關聯效度分析,發現創造力 之「新奇性」與年齡的r (267) =. 30,p < .001;與八大智能的rs (273) =. 23 ~.47, ps < .001)。創造力之「有用性」與年齡及 八大智能的相關,除了與自然觀察者智能 有顯著相關外,rs (273) = .147,p < .05, 其餘均不顯著。 2. 幼兒多元智慧量表 語文、數學-邏輯、空間、肢體動覺、 音樂、人際、內省與自然觀察者智能的 Cronbach’s α依次為.97、.95、.96、.95、 .95、.97、.95、.97,顯示此量表具有極佳 之內部一致性信度。以 33 人為樣本,相隔 三個月在總分的再測信度為.685。 本研究以斜交 oblimin 轉軸及 paf 抽取 法進行因素分析,結果每項智能均包含三 個因素:基礎、複雜和統整。語文智能之 解 釋 量 為 75.27% , 邏 輯 - 數 學 智 能 為 76.99%,視覺-空間為 73.59%,肢體-動覺 為 79.16% , 音 樂 為 81.07% , 人 際 為 77.52% , 內 省 為 75.08% , 自 然 觀 察 為 81.68%。驗證性因素分析也發現八大智能 均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GFI 介於.88~.94 之間。 本研究使用年齡與心智理論能力為效 標進行效標關聯效度分析,發現八大智能 與年齡均呈現顯著相關,rs = .22 ~.43,ps < .001;與八大智能中「語文智能」、「數 理邏輯」、「視覺空間」、「人際」及「內省」 有顯著相關,rs (91) = .22 ~.29,ps < .05。 (二)常模建立 1. 幼兒創造力測驗 本研究分別建立了幼兒的常模(N= 467)以及各年齡的常模,其中包含了原始 分數與 T 分數,以符合不同使用者的需 求。由原始分數可知,在數字聯想方面, 全體幼兒、男童與女童在數字七的表現較 數字九為佳;在情境測驗方面,全體幼兒 全體幼兒、男童與女童在情境一的表現較 情境二為佳。 2. 幼兒多元智慧量表 由原始分數可知,四歲幼兒在肢體-動覺能力的表現最佳,而在音樂智能的表

(7)

現則較弱;五歲幼兒在視覺-空間智能的表 現最佳,而在音樂智能的表現則較弱;六 歲幼兒在視覺-空間智能的表現最佳,而在 音樂智能的表現則較弱。換言之,各年齡 幼兒,都在音樂智能的表現較弱。 (三)人口變項差異分析 1. 人口變項與創造力 性別對創造力總分之效果並未達顯 著,F(1, 491) = .967,p = .326,η2 = .002, 因此不同性別幼兒在創造力總分上沒有差 異。由MANOVA分析也得知:性別對創造 力指標無顯著效果,Λ = .994,p = .246,η2 = .006,因此男女幼兒在「新奇性」與「有 用性」的得分上沒有差異存在。 ANOVA分析結果:年齡對創造力總分 達顯著效果,F(1, 491) = 18.28,p = .000, η2 = .073,且年齡愈高的幼兒,其創造力 測驗的表現愈好。MANOVA分析也發現: 年 齡 對 創 造 力 指 標 的 效 果 達 顯 著 ,Λ = .901,p = .000,η2 = .051。進一步分析 發現年齡對幼兒在「新奇性」(F(1, 491) = 23.966,p = .000,η2 = .619)及「有用性」 (F(1, 491) = 3.87,p = .021,η2 =.016)均 有顯著效果;在「新奇性」上,得分高低 依序為六歲組、五歲組、四歲組,而在「有 用性」上則為六歲組顯著高於四歲組。 2. 人口變項與多元智慧 性 別 對 多 元 智 慧 有 顯 著 效 果 ,Λ = .923,F = 3.768,p = .000,η2 =.077。進 一步以 ANOVA 分析發現,除了在自然觀 察能力分測驗無性別差異外,其餘七個智 慧能均為女童優於男童。 MANOVA 分析發現,年齡對多元智 慧有顯著效果,Λ = .777,F =6.031,p = .000,η2 =.118。進一步以 ANOVA 分析 得知:五歲幼兒在語文智慧上表現優於四 歲幼兒、六歲幼兒優於五歲與四歲幼兒; 五歲幼兒在邏輯-數學智慧上表現優於四 歲幼兒、六歲幼兒優於五歲和四歲幼兒; 五歲幼兒在視覺-空間智慧上表現優於四 歲幼兒、六歲幼兒優於四歲幼兒、但並沒 有優於五歲幼兒;五歲幼兒在肢體-動覺智 慧上表現優於四歲幼兒、六歲幼兒優於四 歲幼兒、但六歲幼兒並沒有優於五歲幼 兒;五歲幼兒在音樂智慧上表現優於四歲 幼兒、六歲幼兒優於四歲幼兒、但六歲幼 兒並沒有優於五歲幼兒;五歲幼兒在人際 智慧上表現優於四歲幼兒、六歲幼兒優於 四歲幼兒、但並沒有優於五歲幼兒;五歲 幼兒在內省智慧上表現優於四歲幼兒、六 歲幼兒優於四歲和五歲幼兒;五歲幼兒在 自然觀察者智慧上表現優於四歲幼兒、六 歲幼兒優於四歲幼兒、但並沒有優於五歲 幼兒。 (四)創作性戲劇與創造力 以典型相關分析創作性戲劇教學五個 指標與創造力二個指標的關係發現,可抽 取一組顯著的典型因素,Wilks’Λ = .80, p = .000,典型相關係數為 .43。就解釋量而 言,典型因素χ1可以解釋典型因素η1總 變異的19%,χ1可以解釋X變項總變異的 14% , 而 η1可 以 解 釋 Y 變 項 總 變 異 的 44%,因此X變項透過第一組典型因素(χ 1、η1)可以解釋Y變項總變異的8%。就結 構係數而言,創作性戲劇教學的「教師專 業素養」(.48) 和「環境及道具的佈置」(.45) 與創造力的「新奇性」(.72)之間的關聯最 密切。 (五)創作性戲劇與多元智能 以典型相關分析創作性戲劇教學五個 指標與多元智能八個指標的關係發現,可 抽取四組顯著的典型因素,Wilks’Λ依次 為.44、.66、.83、.92, ps < .001,典型相關 係數依次為.58、.45、.31、.28。就解釋量 而言,四組X變項的典型因素(χ1~χ4)與四 組Y變項的典型因素(η1~η4)可以互相解

(8)

釋的累積變異量為71%;其中,第一組典 型因素χ1可以解釋典型因素η1總變異的 33%,χ1可以解釋X變項總變異的14%, 而η1可以解釋Y變項總變異的3%,因此X 變項透過第一組典型因素可以解釋Y變項 總變異的1%;第二組典型因素χ2可以解 釋典型因素η2總變異的20%,χ2可以解釋 X變項總變異的25%,而η2可以解釋Y變 項總變異的9%,因此X變項透過第二組典 型因素可以解釋Y變項總變異的2%;第三 組典型因素χ3可以解釋典型因素η3總變 異的10%,χ3可以解釋X變項總變異的 43% , 而 η3可 以 解 釋 Y 變 項 總 變 異 的 15%,因此X變項透過第三組典型因素可 以解釋Y變項總變異的1%;第四組典型因 素χ4可以解釋典型因素η4總變異的8%, χ4可以解釋X變項總變異的5%,而η4可 以解釋Y變項總變異的8%,因此X變項透 過第四組典型因素可以解釋Y變項總變異 的0.6%。總計,X變項透過四組典型因素 (χ1~χ4)可以解釋Y變項的累積變異量為 5%。 就第一組的結構係數而言,以創作性 戲劇教學的「創作性戲劇實施頻率」(.58) 與多元智慧的「自然觀察者智慧」(.48)之 間的關聯最密切。就第二組的結構係數而 言,以創作性戲劇教學的「創作性戲劇實 施頻率」(.48)、「教師專業素養」(.48)、 「環境及道具的佈置」(.67)與多元智慧的 「內省智慧」(.55)之間的關聯最密切。就 第三組的結構係數而言,以創作性戲劇教 學的「創作性戲劇融入方式」(.73)、「創 作性戲劇教學活動」(.73)、「教師專業素 養」(.81)、「環境及道具的佈置」(.61)與 多元智慧的「肢體動覺智慧」(.74)之間的 關聯最密切。就第四組的結構係數而言, 以創作性戲劇教學的「創作性戲劇實施頻 率」(.40)與多元智慧的「空間智慧」(.43) 之間的關聯最密切。 五、討論與結論 (一)測驗與量表的發展 本研究的第一個目的為發展「幼兒 創造力測驗」和「幼兒多元智慧量表」, 並建立其常模。研究發現,「幼兒創造 力測驗」具有良好的評分者信度、再測 信度與效標關聯效度,「幼兒多元智慧 量表」則具有極佳之內部一致性信度、 良好的再測信度與建構效度。本研究並 建立了四歲至六歲幼兒全體與各年齡層 的分數常模以及原始分數及T分數與百 分等級的對照表,提供幼稚園教師及研 究者良好的評量工具。 從常模分數中也發現,男童與女童 創造力中的「新奇性」表現均較「有用 性」為佳,顯示對幼兒而言,判斷問題 解決方法的有效性與適當性,似乎仍有 相當程度的困 難。幼 兒正處於前運思 期,仍不能進行有效的推理與抽象邏輯 的思考,加上其累積的相關經驗和知識 也較有限,這可能是其創意較缺乏有用 性的原因。在多元智慧量表中則發現, 各年齡幼兒在音樂智慧的表現均較弱, 顯示這方面的能力有待加強。 (二)性別與創造力及多元智慧 本研究發現男童與女童在創造力總 分、「新奇性」與「價值性」的得分上均無 顯著差異,此發現與去去的研究發現一致 (李梅齡,2004)。幼兒主要是藉由遊戲來 探索及發現新事物,玩遊戲是一種自發 性、自我導向的活動,它提供孩子學習及 練習認知和社會技巧的機會(Huttenlocher & Levine, 1993),若幼稚園的環境提供男 女幼童相同的刺激,則會累積相同的知識 及經驗,使得男女幼童在創造力表現並無 顯著的差異。

(9)

在多元智慧方面,本研究則發現除了 在自然觀察能力分測驗無性別差異外,其 餘七個智能均為女童優於男童。過去並無 針對幼兒所做的相關研究,是否幼稚園的 教學活動比較有利女童的多元智慧發展? 或是幼兒時期女童在多元智慧各方面的發 展速度較快?有待進一步驗證。 (三)年齡與創造力及多元智慧 本研究發現,年齡對幼兒創造力總 分及創造力指標的效果均達顯著;在「新 奇性」上,得分高低依序為六歲組、五 歲組、四歲組,而在「價值性」上則為 六歲組顯著高於四歲組;因此年齡愈高 的幼兒,其創造力越高。此發現支持過 去研究發現創造力的表現有隨著年齡的 增加而增長的趨勢(Chae, 2003;Rostan, 1998;李梅齡,2004)。Amabile (1996) 強調創造思考需要專門領域或基礎學科 知識和技能;Gruber 和 Wallace (2001)的 演化系統取向(evolving systems approach) 也指出,創造力是由個體、過程及知識 交互作用而形成。因此,幼兒創造力的 發展與其認知程度及所具備的領域相關 知識有關,而認知程度及領域知識是隨 著年齡的增長,透過學習活動而提升的。 在多元智慧方面,也有年齡愈高,多 元智慧表現越佳的趨勢,且普遍為六歲組 優於四歲組,五歲組和六歲組則較無顯著 差異。從Gardner對多元智慧能的看法,智 慧能是可以增進的,而每一種智慧均會隨 著經驗與知識的增長而發展。因此,隨著 年齡的增加,多元智慧會隨著增加,但是 五歲可能是一個重要且快速學習的階段, 這使得四歲和五歲在多元智慧的表現上有 顯著差異。 (四)創作性戲劇與創造力及多元智慧 以典型相關分析發現,創作性戲劇教 學五個指標與創造力二個指標有顯著相 關,創作性戲劇教學五個指標也與多元智 慧八個指標有顯著相關。其中,創作性戲 劇教學的「教師專業素養」(.48) 和「環境 及道具的佈置」(.45)與創造力的「新奇性」 (.72)之間的關聯最密切。「創作性戲劇實 施頻率」與多元智慧的「自然觀察者智 慧」、「內省智慧」及「空間智慧」有密 切關聯;「教師專業素養」與「內省智慧」 及「肢體動覺智慧」有密切關聯;「環境 及道具的佈置」則與多元智慧的「內省智 慧」與「肢體動覺智慧」有密切關聯。 這些發現與過去相關研究結果一致 (Gray, 1985;李梅齡,2004;廖素珍, 1992),即實施創作性戲劇教學能有效提昇 孩童的創造力表現。柯慧貞(1993)認為戲 劇扮演的活動,能突破傳統學科的邊際融 入各學科的教學中,並且此教學活動能在 潛移默化中,促進幼兒語言、社會、身體、 情意、認知及創造力等多元的發展,並在 活動中抒發負向的情緒,達到全兒童的教 育理念。 本研究發現也支持創作性戲劇有助於 學生多元智慧的發展(Fennessey, 2000) 以及創作性戲劇有助於增進人際智慧與內 省 智 慧 (Furman, 2000; Hinitz & Stamfay-Stitz, 1999)以及自然觀察者智慧 Roper & Davis, 2000)的看法。使用創作 性戲劇有助於創意的發展、好奇心的激 發、發問技巧的學習以及自我知覺能力的 提升;這些能力對多元智慧的發展都是必 要的條件。 「創作性戲劇」是一種以即興、非表 演性、並以過程為中心的表演形式。從實 徵研究及教學實的中發現中,可以看見孩 子對戲劇教學的期待,也可以從中感受戲 劇教學的影響及魅力。幼稚園階段是創造 力與多元智慧發展的重要時期,教師可透 過創作性戲劇教學,增強幼兒的專注力與

(10)

學習興趣、主動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進而 增進其創意表現。此外,透過創作性戲劇 教學,也能使幼兒能發展其潛能、勇於表 達自己、快樂成長、並發展健全的人格。 最後,教師可透過學習過程的觀察、訪談 與學習作品,以瞭解幼兒創造力與多元智 慧發展的轉變歷程,以更有效促進及創造 力與多元智慧的發展。 六、計畫成果自評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比原計 畫更精緻與完整;研究結果除與原計畫原 預期相符外,也有意外的發現。本研究結 果將儘快整理後,投稿 TSSCI 及 SSCI 期 刊。 七、參考文獻 張曉華(1999)。創作性戲劇原理與實作。台 北:成長基金會。 董奇(1995)。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台北市: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廖素珍(1992)。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幼兒創造 思考能力之影響。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 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Amabil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Press. Arasteh, A. R., & Arasteh, J. D. (1976).

Creativity in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Schenkman Publishing Company, Inc. Abbott, L. & Warfield, A. (1999). Improving the

problem solving skills of math and science student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ERIC

Documents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39018).

Annarella, L. A. (2000). Using creative drama in

the writing and reading proces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45358)

Brander, P., Magnelli, G., Oetjens, T., & Seagren, B. (2001). Improving the reading fluency of

students in the primary grades. (ERIC

Documents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56413).

Burhorn, G. E., Harlow, B. A., & VanNorman, J. F. (1999). Improving student motivation

through the use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ERIC Documents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33098).

Chae, S. (2003). Adaptation of a picture-type creativity test for pre-school children.

Language Testing, 20(2), 178-189.

Charbonneau, N. L., & Ribar, L. L. (1999).

Increasing student motivation through the use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techniques. (ERIC

Documents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31551).

Dacey, J. S. (1989). Peak periods of creative growth across the life span.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23(4), 147-224.

Fennessey, S. M. (2000). History in the spotlight:

Creative drama and theatre practices for the social studies classroom. Westport , CT:

Heinemann.

Furman, L. (2000). In support of drama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ga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27(3),

173-178.

Gardner, H. (1999/2000). Intelligence reframed. 李心瑩(譯)。再建多元智慧。台北:遠 流。

Gary, J. S. (1985). Creative drama with

fourth-grade student: Effects of using guided imagery (Dramatic Behavior).

(UMI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 No.AAT8611061).

Gruber, H. E., & Wallace, D. B. (2001). Creative work. American Psychologist,

(11)

Hinitz, B. F., & Stamfay-Stitz, A. M. (1999, February). Peace education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through the expressive art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teacher education. Paper 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aster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Hilton Head, SC. Huttenlocher, J., & Levine, S.C. (1993).

Unpublished test and data.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Karvonen-Lee, V. (1997). Approaching nature

and science through outdoor experience and drama. Pathways: The Ontario Journal of

Outdoor Education, 9(4), 8-18.

Lindy, R. J. (1982).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drama and theatre. Greenwood Press.

Mayer., R. E.(1999). Fifty yea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 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449-46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Kean, B., & Sudol, P. (2002). Drama and

language arts: Will drama improve student

Writing? Youth Theatre Journal, 16, 28-37. Roper, B., & Davis, D. (2000). Howard Gardner:

Knowledge, learning development in drama and arts education. Research in Drama

Education, 5(2), 217-233.

Rostan, S. M. (1998).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artists: The emergence of an artistic and creative identity,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32, 278-301.

Ward, W. C. (1974). Creativity in young children.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8, 101-106

Walsh-Bowers, R., & Basso, R. (1999). Improving early adolescents' peer relations through classroom creative drama: An integrated approach. Social Work i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NETs can contribute to the continuing discussion in Hong Kong about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English by joining local teachers in inter-school staff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Monopolies in synchronous distributed systems (Peleg 1998; Peleg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戲曲在元代進入大戲階段,發展成一本四折、一人獨唱,體製

1.4 體能活動對幼兒的成長來說,其意義不單是強健體格,它還可以作為

The study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ownership structure, board characteristics and financial distress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verall, this paper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