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精神科日間留院病人戒菸專案之成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精神科日間留院病人戒菸專案之成效"

Copied!
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精神科日間留院病人戒菸專案之成效

簡題: 精神科病人的戒菸專案 林瓊慧1 陳錦茗2 戴春慧3 黃立琪4

(2)

The Effectiveness of Tobacco Cessation Program in the Psychiatric Day Hospitalization Patients

Running title: Tobacco cessation program in psychiatric patient Chiung-Hui Lin1 Chin-Ming Chen2 Chun-Hui Tai3 Lichi-Huang4

123Taoyuan Psychiatric Center,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4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Taiwan

(3)

目的:提升精神科吸菸病人的菸害認知及戒菸行為。方法:本專案是針對某精神 專科醫院日間留院62 位吸菸病人,於 2010 年 4 月 1 日至 2010 年 7 月 15 日 提供戒菸專案。戒菸專案包括:戒菸教育課程及家屬關心手冊、書寫吸菸日誌、 紓壓及運動團體、戒菸分享團體、及戒菸獎勵等。評量方法是於介入戒菸專案前、 後,及介入期間的每個月,評估病人之菸害認知、一氧化碳濃度、尼古丁依賴程 度改變情形。結果:介入專案後,病人菸害認知正確率由原70%提升至 94%、 檢測一氧化碳濃度由原14.2ppm 降至 9.2ppm、尼古丁依賴程度由原 7.5 分降 至5 分,且達統計之顯著差異(p<0.01)。結論:結果顯示戒菸專案有效的提升 精神病人菸害認知及戒菸行為。這專案提供戒菸知識和策略的整合,可為臨床及 政策的參考。 關鍵詞:精神科日間留院病人、戒菸專案

(4)

Abstracts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project is to improve the knowledge of tobacco and

behavior of quitting smoking in psychiatric patients.

Methods. The project recruited 62 patients in a tobacco cessation program from

April 1, 2010 to July 15, 2010 at a psychiatric hospital. The tobacco cessation program included tobacco cessation education courses and family manual, smoking diary, relaxation and exercise, and sharing group, and reinforcement strategies. Measurements were questionnaire of tobacco knowledge, level of carbon monoxide, and score of nicotine dependency, which were collected before, every month,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1. Score of patients’ tobacco knowledge was 70%

before and improved to 94% after the intervention; 2. Level of carbon monoxide was 14.2ppm first and decreased to 9.2ppm after the intervention; and 3. The nicotine dependency was scored 7.5 at beginning and decreased to score 5.0 after the intervention, and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p<.01)

Conclusio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effect of tobacco cessation program had

improved patients’ tobacco knowledge and behavior of quitting smoking. This project provides as a reference in incorporating the knowledge and strategies of tobacco cessation for clinical practice and policy in the hospital.

(5)

前 言 吸菸是危害健康最大的殺手,依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調查顯示, 我國每年 罹病死亡人口中有五分之ㄧ的死因與吸菸有關。〔1〕根據統計,2000 年全球約有 420 萬人死於菸害,2025 年至 2030 年時預估全球約有 1000 萬人死於菸害; 與吸菸相關的疾病統計90%與肺癌有關,75%與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有關, 以及25%與缺血性心臟病有關。〔2〕在國內每年因吸菸相關疾病的醫療花費超過 新台幣165 億元,整體經濟損失更高達 500 億元。〔1〕Lasser 等人指出精神疾 病患者的吸菸率比一般人高出兩倍以上,其戒菸意圖低而難以戒菸。〔3〕研究也 發現吸菸會影響抗精神藥物的作用,易使疾病復發。〔4〕有鑑於此,吸菸之危害 不僅影響精神病人的健康,甚至危害性命,亦增加醫療費用,因此推行精神病 人菸害防治的工作更是刻不容緩。 本單位於2009 年一位病人因吸菸使氣喘加劇,住院治療仍不治死亡;當 年精神病人因為吸菸影響咳嗽、氣喘、心臟病及高血壓等病情,使得就醫者增加 至17 人次。一氧化碳濃度及尼古丁依賴程度亦逐年增加。故本專案旨在瞭解病 人吸菸的原因並尋求解決策略,提供病人良好健康認知及行為,以提昇醫療照 護品質,營造一個無菸環境。 一、現況分析 1.單位簡介

本單位為精神科日間留院病房,總床數200 床,2009 年平均佔床率為 91.4%。醫療團隊共 19 人,護理人員 9 名(含 1 位護理長)、醫師 2 名,心理 師及社工師各2 名,職能治療師 3 名,營養師 1 名,採個案管理護理模式照護 病人。病人於每週一至週五8:00 至 15:00 到院參加治療活動,其餘時間返家或 參與社區活動。病人入院經評估後,與護理人員共同討論課程的安排,病人依課 程表作息。 2.不良現象之原因分析 分析本單位2007 年至 2009 年病人吸菸概況,吸菸率增加 2%以上,一氧 化碳濃度增加0.6-1 ppm,尼古丁依賴程度增加 0.4-0.7 分逐年增加(圖一)。

(6)

近7 成的吸菸病人無工作或經濟來源,加上菸品費用也較往年提高 30-35%; 為此,家屬與病人衝突有24 例,其中 3 位病人因此病情惡化,轉至急性病房 住院治療。 回顧單位曾於2007 至 2009 年,每年 4-5 月開設戒菸衛教課程 2 個月共 8 堂課,每年平均約 60 位病人參與。原課程因授課時間短及課程數少,介入方 法有限,缺乏自我監測及支持系統,故戒菸成效不佳。因此,重新檢審現況並討 論具體可行之方案。於2010 年 1 月 4 日成立專案小組共 4 人,包括 1 位護理 長和3 位護理師。小組成員參閱相關文獻,制定「菸害認知」及「吸菸因素」之查 檢表,由5 位專家進行工具內容效度的檢定,再與醫療團隊成員討論達成共識。 於2010 年 1 月 15 日至 29 日期間,查核 62 位吸菸病人的菸害認知和吸 菸因素。由「菸害認知查檢表」(附件)得知,正確率低於 70%之項目為:1.吸菸 不會影響性功能,正確率僅35.5%;2.吸菸時不將菸吸入肺中,就不會危害健 康,正確率45.2%;3. 吸菸容易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正確率 50%;4.吸 菸不會影響身體對藥物的吸收,正確率56.5%;5.菸害防治法規定未滿 18 歲 可以吸菸,正確率67.7%。由「吸菸因素查檢表」(附件)得知,吸菸最高因素前 四項為:不瞭解菸害認知27.4%;不瞭解如何使用戒菸方法 22.6%;戒菸動 機低19.4%;吸菸誘因多 14.5%。綜合現況分析,確立日間留院病人戒菸成效 差之特性要因圖(圖二)。 二、問題確立 經由現況分析,得知「日間留院病人戒菸成效差」,其主要原因為: 1. 菸害認知不足 2. 缺乏戒菸方法 3. 戒菸動機低 4. 吸菸誘因多。 三、專案目的 依據病人的能力,先改善現存現象的30%。因此將專案的目標值設為: 1. 菸害認知正確率由70%提升至 91%(70+70×30%)2. 一氧化碳濃度由 14.2ppm 降至 9.9ppm(14.2-14.2×30%)3. 尼古丁依賴程度由 7.5 分降

(7)

至6 分,是依 FTND 問卷評分標準,大於等於 7 分為重度依賴,6 分為中度依 賴。 四、文獻查證 針對本專案問題所作之文獻查證包括:「精神病人之吸菸行為與特性」、「影 響戒菸成效之相關因素」及「相關戒菸治療之方法」,分述如下: 一、精神病人之吸菸行為與特性 Barnes等人指出

思覺思調症

病人吸菸的盛行率約88%,比率明顯高於其 它精神疾病病人與一般人。〔5〕尼古丁是香菸成癮的主因,長期吸菸者會使腦內 神經細胞產生耐受性,一旦停用幾小時內會出現戒斷症狀,如:頭暈、注意力不 集中、煩躁易怒、渴求香菸等,因此引發持續吸菸的行為。〔6〕研究發現吸菸的

覺思調症

病人所需要服用之抗精神病藥量遠高於無吸菸的

思覺思調症

病人, 且呈現較嚴重的症狀,導致疾病復發及再住院率增加。〔4〕換言之,

思覺思調症

病人的吸菸問題不只是危害身體健康,且增加醫療費用與社會成本。 二、影響戒菸成效之相關因素 研究顯示同住家人中有吸菸者,會影響其戒菸成效。當然戒菸者除了需要極 大戒菸動機及意志力外,親朋好友的支持與鼓勵,將帶給吸菸者重要的戒菸力 量。〔7-12〕Hughes等人指出吸菸者若在無任何協助或支持的情況下,自行戒菸的 成功率低於5%。〔13〕國內文獻也針對醫護人員的介入及以團體方式進行戒菸, 可使戒菸者彼此勉勵、監督與支持,因此提高戒菸成效。〔7,14-15〕國內研究指出吸 菸量越大的人,檢測出的一氧化碳濃度越高,會影響戒菸動機與成效; 〔8〕Hyland等學者發現尼古丁依賴程度越高,戒斷症狀越明顯,戒菸也越不易成 功。〔16〕 三、相關戒菸治療之方法 (一)戒菸治療藥物 主要分為尼古丁藥物與非尼古丁藥物兩大類,所謂尼古丁藥物包括尼古丁 貼片、口嚼錠、口含錠、吸入劑與鼻噴霧劑。當吸菸者吸入大量尼古丁經由肺部吸 收後,迅速進入大腦產生刺激而導致依賴,但尼古丁藥物利用不同途徑如皮膚、

(8)

口腔黏膜或鼻黏膜進入人體,其吸收與代謝緩慢,可為戒菸者提供低量與穩定 的尼古丁濃度,以取代來自菸品的尼古丁,降低對大腦的刺激,幫助減輕戒斷 症狀。至於非尼古丁藥物包括Bupropion SR與Varenicline兩種,皆可減少尼 古丁戒斷症狀及對吸菸的渴望,以達到戒菸治療之目的。〔17-19〕 (二)非藥物治療 行為改變治療是非藥物治療戒菸常用的策略,研究顯示病人經由自我紀錄吸 菸的時間、地點、吸菸當時的情境以及對於香菸渴望程度,了解自我吸菸模式, 有意識的計劃並控制自己,進而改變自己吸菸行為。〔6, 20〕 衛生教育也是最常使用的戒菸方法,國內文獻指出醫護人員藉由衛生教育 提供戒菸方法,包括:吸菸對健康的危害知識、拒菸技巧、戒菸戒斷症狀處理的 單張、手冊、錄影帶等方法。〔8, 9, ,21-22〕研究中也證實醫護人員提供專業的戒菸諮 詢與衛教,是有戒菸成效的。〔22-23〕 其他戒菸團體活動治療,包括教導病人腹式深呼吸、肌肉放鬆等紓壓技巧; 提供娛樂活動、協助培養興趣,以及轉移吸菸注意力,都可控制菸癮的產生〔22〕 研究發現戒菸有氧運動,可增進新陳代謝,有助於戒菸期間,調整身體對尼古 丁的渴望與依賴。〔20〕學者在對社區民眾做戒菸教育介入的研究,戒菸成功者分 享戒菸成功的經驗,以角色扮演做實際拒菸演練與處理菸癮因應技巧,可遠離 吸菸的誘惑,也是有助於戒菸的方法。〔23-24〕Toll等人發現戒菸成功後,一到二年 間體重增加10到13磅,可能導致肥胖,而這體重的增加往往會阻礙戒菸的企圖 心。〔25〕David等學者亦指出飲食攝取及有助戒菸健康生活等團體活動,可增強 戒菸者的動機與信心。〔26〕 綜合上述,吸菸是一種成癮的行為,所以規劃戒菸措施是非常重要。利用藥 物治療或非藥物的治療方法,或配合其他戒菸團體活動治療,再加上醫護人員 的陪伴及親朋好友的支持與鼓勵,是戒菸成功的關鍵。 五、解決辦法 專案組員依問題確立及文獻參考,提出六項解決方案,並依決策矩陣分析給 分,以決定採行方案。給分方式說明如下:小組組員4 人投票,依 3 分計分方

(9)

式給分;3 分表示可行性及重要性高、成本低;2 分次之,最低為 1 分表示可行 性及重要性低、成本高;亦考量護理人員工作能力,以得分24 分以上者,列為 採行方案(表一)。 六、執行過程 專案期間自 2010 年 2 月 1 日至 2010 年 8 月 31 日,為期七個月,依計劃 期、執行期及評値期三階段進行及執行流程圖(圖三)。 (一)計畫期(2010 年 2 月 1 日至 2010 年 3 月 31 日) 1. 制定戒菸衛教資料:準備菸害防治衞教文宣與宣導短片 DVD,製作健康叮 嚀卡請病人隨身攜帶,及家屬關心手冊請家屬支持,提醒病人戒菸或作為 與護理人員聯絡及戒菸狀況之追蹤。 2. 規劃戒菸教育課程:

預計於

2010 年 4 月 1 日至 7 月 15 日每週四早上二 堂課為期16 週,共 16 堂菸害防治衞教課程(表二),由醫療團隊 16 位成 員授課。 並設立獎勵措施:每堂教育課程後,皆以有獎徵答方式增加課程的吸引力與 互動;書寫吸菸日誌、戒菸有氧運動及一氧化碳濃度減少達目標者亦有獎品 鼓勵。尤其是戒菸成功者,於病房會議公開表揚並贈送禮卷,以茲肯定。 3. 評量工具: 本專案使用一氧化碳濃度測量儀(型號 Micro CO,英國製),檢 測者至少於同一環境待15 分鐘以上,待測量儀器歸零,請檢測者吸飽氣後, 平順的吐氣,吐氣時間20 秒,測量檢測者吐氣一氧化碳濃度;一氧化碳濃 度1-6ppm 表示沒有吸菸或已一段時間沒吸菸,7-10ppm 表示輕度吸菸, 11-20ppm 表示中度吸菸,20ppm 以上表示重度吸菸。〔27〕在臨床上使用此 測量儀檢測吸菸者的一氧化碳濃度是最簡單快速且不具侵犯性,信度高,在 國內外戒菸研究多被採用,可提供具體客觀的依據,評估有無吸菸的正確率 達97%以上。〔28〕本專案也使用病人自填尼古丁依賴程度問卷量表

Fagerstrom Test for Nicotine Dependence (FTND),為結構式問卷共 六個問題,將尼古丁依賴程度量化評分,大於等於7 分為尼古丁重度依賴, 4-6 分為中度依賴,小於 4 分為輕度依賴。〔29〕 其量表內容信度Cronbach,s

(10)

α 值為 0.64,再測信度值為 0.88。〔30〕 (二)執行期( 2010 年 4 月 1 日至 7 月 15 日) 1. 宣導專案:於醫療團隊會議中向全體醫護成員宣導。 2. 執行戒菸教育課程:共 62 位病人參與,戒菸課程介入前,先以「菸害認知 查檢表」(附件)測量病人的菸害認知數據,做為介入前基準點。介入前病人 的菸害認知正確率為70%,一氧化碳濃度 14.2 ppm,尼古丁依賴程度 7.5 分。 戒菸課程由9:30 至 9:40 由參加病人者選出的班長負責點名開始,副 班長負責詢問病人平均 天吸菸數量 ;9:40 至 10:00 討論吸菸日誌,分享 戒菸心得或執行困難的問題;10:00 至 10:10 教導紓解壓力的方法; 10:10 至 10:30 進行戒菸衛教課程及有獎徵答;中間休息 10 分鐘,10:40 至11:00 請戒菸成功的病人分享親身經驗,病人間互相討論、學習觀摩及交 換感想;11:00 至 11:30 進行戒菸有氧運動,可降低病人對菸癮的需求, 將體內的一氧化碳排除,促進血液循環,加強心肺功能。 3. 持續監測:每月(5、6 月)檢測病人一氧化碳濃度及尼古丁依賴程度。 (三)評值期( 2010 年 7 月 16 日至 8 月 31 日) 完成戒菸教育課程之病人於 7 月 16 日做介入後測量「菸害認知查檢表」, 一氧化碳濃度量及尼古丁依賴程度。病人的菸害認知正確率為94%,一氧化 碳濃度9.2ppm,尼古丁依賴程度 5 分,並做資料整理及分析。 結 果 62 位病人參與戒菸教育課程期間,2 位病人至院外工作,2 位病人病情穩定 回社區生活,8 位病人病情變化入住急性病房,所以共 12 位病人出院,全程參 加共50 人, 50 位病人的人口變項分佈,男性居多 88﹪(n=44),未婚佔 最多60﹪(n=30),年齡 31-35 最多 40﹪(n=20),吸菸年齡 11-15 年 居多40﹪(n=20),平均每天吸菸 11-20 支菸居多 66﹪(n=33)(表三)。 本專案經三個半月之介入措施後,針對50 位病人做結果評值,菸害認知正確

(11)

率由70%提升到 94%(圖四) 正確率低於 70%之項目為:1.吸菸不會影響性功 能,介入前僅有35.5%,介入後提升至 90.2%;2.吸菸時不將菸吸入肺中, 就不會危害健康,介入前45.2%,介入後提升至 91.6%;3. 吸菸容易使心跳 加快、血壓升高,介入前50%,介入後提升至 93.4%;4.吸菸不會影響身體對 藥物的吸收,介入前56.5%,介入後提升至 92.8%;5.菸害防治法規定未滿 18 歲可以吸菸,介入前 67.7%,介入後提升至 93.7%。菸害認知 12 題前測平 均得分8.53(SD=2.11),後測部分平均得分 11.23(SD=1.04),達統 計顯著差異(P<0.001)(表四)。一氧化碳濃度由介入前 14.2ppm,一個月 介入後降至13.4ppm,二個月介入後下降至 11.9ppm,最後第三個月介入後 降低到9.2ppm (圖五) ,介入前與最後第三個月的差異達統計顯著差異 (P<0.001)(表四)。尼古丁依賴程度由介入前 7.5 分,一個月介入後降至 7.1 分,二個月介入後下降至 6.3 分,最後三個月介入後降低到 5 分(圖六),介 入前與最後第三個月的差異達統計顯著差異(P<0.01)(表四),戒菸成果 斐然。 結 論 本專案針對病人吸菸的問題導因進行改善方案,包括舉辦戒菸課程、書寫吸 菸日誌、增加紓壓方式及運動方法、提供戒菸分享團體、擬定獎勵措施等解決方 法。實施三個半月後,吸菸病人的菸害認知正確率由70%提升為 94%,尤其 對原不及七成的正確菸害認知,介入後都改正為九成正確認知。一氧化碳濃度 由14.2ppm 降低為 9.2ppm,尼古丁依賴程度由 7.5 分降低為 5 分。其中 7 位病人截至目前已戒菸6 個月,戒菸成功率為 14%。由此證明戒菸教育課程的 介入,對精神科日間留院病人的戒菸行為是確實可行且有成效。精神科病人因 受疾病之影響,以致功能退化,戒菸行為較一般人困難,所以在戒菸教育中除 了討論、講解教學外,並教導病人由角色扮演或角色互換中,學習拒菸的技巧 與對菸癮的處理方法;因模擬情境,親身經驗,使的精神科病人有明確的方法 學習,讓病人印象深刻,容易運用於日常生活,為有效學習之策略,此一教育 策略值得推廣。

(12)

家屬部份,因家屬關心手冊的使用,可讓家屬瞭解戒菸教育課程之目的與內 容,並由此一溝通方式,知道病人吸菸及戒菸情況。有90%的家屬支持且鼓勵 病人戒菸,為本專案很大的助力。精神病人的支持系統對他們戒菸動機及行為 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這與文獻是相符合的,所以應將家屬納入戒菸計畫,在每 年例行的家屬座談會,家屬們也可以交換心得與經驗,甚至有些家屬期待可共 同參加戒菸教育課程。由於家屬的肯定與鼓勵,也是本專案持續進行之支持。因 此專案雖結束,醫療團隊仍決議,將戒菸教育課程列為單位之常規課程活動之 一,以加強病人對戒菸動機及持續性。 病人部份,專案執行之初,有 20 位病人不願意配合戒菸。執行三週後病人對 戒菸教育課程團體有向心力,彼此會關心及詢問對方吸菸情形,互相提醒、鼓勵 與支持,也使得原阻抗戒菸的病人也漸漸接受並減少菸量,這是同儕間重要的 影響力,也是本專案一大助力。這在文獻中也提到以團體方式進行戒菸,可提高 戒菸成效。因此,可建議病人以組隊或團體方式加入戒菸計畫,藉由友伴及團體 的力量增強行為的動機及影響力。 專案施行過程中,4 位病人受精神症狀影響而無法全程參與,所以當精神病 人病情不穩定時,對戒菸之態度與行為是一項阻力。另有3 位病人獨居且無家屬 支持系統,在家屬關心手冊中無法做聯絡與溝通,是本專案之限制。然而,病人 回家後監控吸菸支數,無法確實達到準確値,也是一項限制。 由於菸害防治工作需持續進行,方能維持病人戒菸效果。因此對戒菸持續的活 動需要資源和經費的支持,才有永續的成效,使病人得到「人生本彩色,戒菸最 快樂」之健康生活型態。期望此專案可做為日後精神復健機構相關業務推動之參 考,提升良好的醫療品質照護。

(13)

參考文獻

1.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 96 年台灣菸害防制中文年報。http:// tobacco. bhp.

doh.gov.tw:8080/。引用 2013/9/17。

2. Mackay J, Eriksen M: The tobacco atlas 2007. Available at : http: //www. who. int/

tobacco/ statistics/ tobacco_atlas/en/. Accessed September 15, 2013.

3.Lasser K, Koyd W, Woolhandler S, et al: Smoking and mental illness: a population based

Prevalence study. JAMA 2000; 284:2606-2610.

4. De Leon J, Diaz FJ: A meta-analysis of worldwide studies demonstrates an association

between schizophrenia and tobacco smoking behaviors. Schizophrenia Research 2005;

76:135-157.

5.Barnes M, Lawford BR, Burton SC, et al: Smoking and schizophrenia: Symptom profile

related to smoking and which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 is of benefit in reducing

cigarette use?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6; 40:575-580.

6.羅于韻、劉瑞瑤、陳振文、黃信彰 : 戒菸面面觀。基層醫學2005;20 : 272-278。

7.陳宙珍、李 蘭、趙坤郁 : 門診戒菸治療之成效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台灣衛誌 2008;27 : 44-56。

(14)

8.蕭玉霜、賴瓊儀 : 「戒菸教育活動」介入成效之探討。實證護理2005;1 : 22-28。 9.薛光傑、杜明勳、葛魯蘋、周明岳、陳麗玲 : 某醫學中心門診戒菸成效。臺 灣家庭醫學雜誌2006;16 : 1-12。 10.張景然、王佩蘭、許世慧 : 影響完成電話戒菸諮商個案戒菸成效及維持成效 相關因素探討。輔導與諮商學報2009;31 : 1-15。 11.姚克武:吸菸青少年戒菸行為階段之相關因素研究:以新竹市吸菸高中職學 生為例。已發表的博士論文,2012,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 生教育系。 12.黃麗錚:影響戒菸國中生持續戒菸行為之相關因素探討。己發表的碩士論文 , 2011,台中: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

13. Hughes JR, Keely J, Naud S: Shape of the relapse curve and long-term abstinence

among untreated smokers. Addiction 2004;99:29-38.

14.蔡昆道、楊淑媚、莊舒茵 : 中西醫戒菸文獻綜述。中西整合醫學雜誌 2008; 10 : 41-48。

15.鄭秀月、李茹萍 : 戒菸門診個案持續戒菸行為與自我效能之研究。臺灣醫 學 2009;13 : 223-230。

16. Hyland A, Borland R, Li Q, et al: Individual-level predictors of cessation behaviors

among participants in the International Tobacco Control (ITC) four country survey.

Toaccob Control 2006; 15:83-94.

17.周正修、方文輝、胡昆宜等 : 戒菸治療的選擇與成效。中華職業醫學雜誌 2008;15 : 195-212。

(15)

追蹤。台灣家醫誌 2007;17 : 38-52。 19.賴志冠 : 戒菸輔助藥物之新進展。臨床醫學 2008;62 : 248-256。 20.鄭學慧、林琴玲、史麗珠、涂慧慈、蔡玉霞、藍旻暉 : 某區域醫院認知行為團 體戒菸班課程之成效。中山醫學雜誌2009;20 : 161-176。 21.李淑卿、郭鐘隆 : 跨理論模式戒菸教育計劃介入應用於大專生之成效評價研 究。衛生教育學報2005;23 : 145-160。 22.楊嘉禎、王桂芸、湯玉英、吳德敏、張乃文、彭萬誠 : 戒菸措施及其臨床應用結 果。臺灣醫學2005;9 : 540-547。 23.廖倩誼、呂喬洋、何佩玲、林怡君、邱哲宜 : 社區民眾戒菸教育介入成效研究。 北市醫學雜誌2004;1 : 63-70。 24. 方亦晴:維持戒菸者復原性適應經驗之敘說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文 , 2012, 台南:國立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

25. Toll BA, Katulak NA, Williams-Piehota P, Malley S: Validation of a 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food cravings among smokers. Science Direct 2008;50;25-32.

26. David C, Amanda LB, Robyn R, Sacha L, Diane H, Andrew J: Varenicline plus healthy lifestyle intervention for smoking cessation in psychotic disorders. Ann Clin Psychiatry 2012;24:285-91.

27.劉金蓉、封安珍、陳雅貞、劉惠珠:吸菸與吐氣一氧化碳。呼吸治療 2003; 2:15-20。

28.周桂如:吸菸之行為研究。台北:國家衛生研究院,2000。

29.Heatherton TF, Kozlowski LT, Frecker RC, Fagerstrom KO: The Fagerstrom Test for

(16)

Nicotine Dependence: A revision of the Fagerstrom Tolerance Questionnaire. British

Journal of Addiction 1991;86:1119-1127.

30.Mikami I, Akechi T, Kugaya A, Okuyama T, Nakano T, Okmura H, Yamawaki S,

Uchitomi Y:Screening for Nicotine Dependence Among Smoking-related Cancer

Patients. Jpn. J. Cancer Res. 1999;90:1071-1075.

(17)

圖二 日間留院病人戒菸成效差之特性要因圖 表一 專案之決策矩陣分析表 決策準則 解決方案 可行性 重要性 成本 總分 採行 1.規劃戒菸教育課程 12 12 12 36 ¬ 2.制定戒菸衛教資料 11 11 9 31 ¬ 3.製作戒菸衛教標準教學光碟 8 9 5 22 4.製作吸菸日誌 8 10 8 26 ¬ 5.制定紓解壓力的方法 12 12 11 35 ¬ 6.補助尼古丁替代療法之費用 7 9 4 20 選定標準:4 人評分 X 3 項準則 X 中間分數 2 分(大於 24 分為採行方案)

表二 戒菸教育課程

介入方法 內容 時間 1. 菸害防治衞 教課程 戒菸與運動、認識香菸與吸菸相關因素、吸菸對 身體的影響與害處、不戒菸的藉口何其多、戒菸 16週

(18)

的好處、拒菸的技巧、有助戒菸的健康生活、精 神疾病與吸菸、尼古丁戒斷症狀之處理、尼古丁 替代療法、如何處理戒菸的壓力、戒菸者的飲 食、菸害防制法。 2. 吸菸日誌 要求當病人吸菸時,立即紀錄時間、地點、情 境、慾望、原因、反應及其他感受,可幫助病人 了解自己吸菸動機和情境及每天吸菸量,做為 戒菸的依據,是病人戒菸的策略。 16週 3. 紓解壓力的 方法 音樂冥想、腹式深呼吸、肌肉放鬆技巧及戒 菸有氧運動等活動。 16週 表三 人口變項分析表 n=50 變項 n (%) 變項 n (%) 性別 吸菸時間(菸齡) 男 44 (88) 1-5 年 6 (12) 女 6 (12) 6-10 年 14 (28) 婚姻 11-15 年 20 (40) 未婚 30 (60) 16-20 年 7 (14) 已婚 18 (36) 20 年以上 3 (6) 離婚 2 (4) 平均每天吸菸數量 年齡 0-10 支 6 (12) 21-25 歲 3 (6) 11-20 支 33 (66) 26-30 歲 7 (14) 21-30 支 9 (18) 31-35 歲 20 (40) 30 支以上 2 (4) 36-40 歲 10 (20) 41-45 歲 6 (12) 45 歲以上 4 (8)

(19)

表四 介入方案前後菸案認知,一氧化碳濃度和尼古丁依賴程度的改變(n=50 ) 變項 前測 後測第3 月 P 值 M±SD M±SD 菸害認知 8.53 ± 2.1 1 11.23 ± 1.0 4 .000*** 一氧化碳濃度 14.2 ± 8.1 4 9.23 ± 6.0 2 .000*** 尼古丁依賴程度 7.50 ± 1.2 4 5.08 ± 1.9 9 .004** *P< .05, **p< .01, ***p< 0.001 pair-t 圖三 執行流程圖

(20)

圖四 菸害認知正確率改善前後之比較 圖五 一氧化碳濃度改善前後之比較 7 0 9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 專案實施前 目標值 專案實施後 正 確 率 94

(21)

圖六 尼古丁改善前後之比較 附件 「菸害認知查檢表」「吸菸因素查檢表」及「吸菸日誌」「家屬關心手冊」 菸害認知查檢表 題目 對 錯 不知道 1.菸燃燒後會產生一氧化碳,它是一種有害氣 體。 2 吸菸會上癮,香菸中的尼古丁是重要的因素。 3.吸菸時不將菸吸入肺中,就不會危害健康。 4.吸菸者罹患癌症的機會比不吸菸者大。 5.吸菸不會影響性功能。 6.吸菸不會影響身體對藥物的吸收。 7.吸菸容易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 8.菸害防治法規定未滿 18 歲可以吸菸。 9.菸品之包裝及廣告應有標示健康警語。 10.醫療院所皆為禁菸區。

(22)

吸菸因素查檢表 1.不瞭解菸害認知 2.不瞭解如何使用戒菸方法 3.戒菸動機低 4.吸菸誘因多 5.缺乏家人支持 6.戒斷症狀引起不適 7.缺乏戒菸資料

吸菸日誌

---觀察你的吸菸行為

每抽完1 支菸後,請留意你的感受,並請<立即>紀錄 起床時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慾望等級:1.微弱 2.中度 3.強烈 菸的編號 吸菸時間 地點 讓你想吸菸的事件或情境 慾望等級 替代方案 範例 7:05 廁所 起床後 3 喝大量白開水 第1 支 第2 支 第3 支 第4 支 第5 支 第6 支 第7 支 第8 支 第9 支 第10 支

(23)

第11 支 第12 支 第13 支 第14 支 第15 支 第16 支 第17 支 第18 支 第19 支 第20 支 第21 支 第22 支 第23 支 第24 支 第25 支 第26 支 第27 支 第28 支 第29 支 請把菸蒂保留起來,放在瓶、罐或密封袋中,於下次上課時帶來

(24)

使用家屬關心手冊,請家屬鼓勵並支持病人戒菸,

亦做為三者的溝通管道與聯絡方式。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e xfoliated oral buccal cells and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the assay of micronucleus frequency (MNF) and comet assay.. We find that there are higher MNF

Consistent with the negative price of systematic volatility risk found by the option pricing studies, we see lower average raw returns, CAPM alphas, and FF-3 alphas with higher

Since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a great number of manuscripts of Saddharmapuṇḍarīkasūtra, which belong to various editions of the text,

Total spending and per-capita spending of visitors for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11 were extrapolated from 39,900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collected; besides, data for the fourth

Total spending and per-capita spending of visitors for the third quarter of 2011 were extrapolated from 47,300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collected; besides, data for the third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2, total spending and per-capita spending of visitors were extrapolated from 43,000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collected from the Visitor Expenditure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