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國大學評鑑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我國大學評鑑之研究"

Copied!
1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 立 交 通 大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我國大學評鑑之研究. 指導教授:黃坤錦. 博士. 研究生:陳儀綸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六月.

(2) 我國大學評鑑之研究. The Study of University Evaluation in Taiwan. 研 究 生:陳儀綸. Student:Yi-Lun Chen. 指導教授:黃坤錦. Advisor: Frank Huang, Ph. D..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教育研究所 碩 士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Education June 2005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六月.

(3) 我國大學評鑑之研究. 學生:陳儀綸. 指導教授:黃坤錦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 摘. 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先進國家大學評鑑概況,建立普遍性之評鑑觀念,以及探 究我國大學評鑑制度之問題與解決之道,以及我國設置大學評鑑中心有關問題。為達研 究目的,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與問卷調查蒐集資料,針對全國公私立大學校院系進行普 查,研究對象包括:主管、教師及一般行政人員,先後寄發紙本問卷與電子問卷共 2500 份,有效回收 1051 份,運用卡方分配進行考驗與統計分析,並進行質性訪談,以求深 入瞭解。根據研究結論,希冀對教育行政機關、各大學校院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作為 未來推動大學評鑑機制工作之參考。 本研究發現主要國家大學評鑑機構,因背景因素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典範制度,其 中經討論分析後,產生五個發展趨勢: 1. 同時注重績效與品質的提昇。 2. 同時兼顧大學之自主特性與政府監督之職責。 3. 特別重視評鑑機構與評鑑人員,學校機關相互溝通與共同參與。 4. 評鑑規畫辦理單位,以專業學術同儕團或獨立學會為主。 5. 教育評鑑結果的運用均是做為自我改進與政策決定之參照,並且與經費分配決策相 關。 最後,本研究針對我國大學評鑑制度之檢討,以及未來設置大學評鑑中心之意見, 依據分析與研究結論,提出具體之建議如下: 1. 評鑑性質初期宜由政府主導,未來宜設置專屬評鑑單位,以加強評鑑的公正與公平.

(4) 性,並提昇我國高等教育之品質。 2. 改變以往外部評鑑為主的方式,與大學校院為評鑑結果共負責任,評鑑方式重視學 校自我評鑑與實地訪評。 3. 宜將教學與研究評鑑分別處理。 4. 評鑑指標應質化與量化並重。 5. 實地訪評的時間宜增加,以充分瞭解受評單位,並進而實踐評鑑的真實性與公正性。 評鑑訪視委員到校訪評的天數,以二天最適當,評鑑週期以三年為一循環。 6. 評鑑結果的處理,宜以文字敘述方式公布。 7. 評鑑過程與結果完全公開與透明化。 8. 評鑑結果的運用,應作為核定系所、招生及經費補助之依據。.

(5) The Study of University Evaluation in Taiwan.. Student:Yi-Lun Chen. Advisor:Frank Huang, Ph. D..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port is to investigate the generality of the University Evaluation in Progressive countries. Establishing a universal idea and investigat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order to accomplish what is mentioned above,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A total of 2500 copies of the questionnaires of were sent to public and private universities, and chi-square through the static software of SPSS version 10.0.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are proposed to the. authoritie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local universitie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will derive different educational evaluation systems. Although these evaluation systems differ with each other, there are 5 tendencies that are influenced by international culture exchange: 1. The promotion of efficiency and quality in University Evaluations. 2. The consideration of both the University authority and the supervising respons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3.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articpatin of the Evaluation Organization with the universities. 4. The agent selected to conduct the specialized evaluation should be assigned to profess ional academic institutes or associations..

(6) 5. The evaluation reports have been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s wall as for the allocation of funds. The study makes suggestions as following: 1. There is a need to set up a administrative body, independent from the government, to implement the evaluation proces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aiwan. 2. The ways of evaluation, which ix primarily based on external evaluation, and the departments should take as the school for their evaluation results. In order to keep the fairness of the evaluation, the process of evaluation includes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assessment. 3. The assessment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separately in the future. 4. The index of the specialized evaluation should meet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quirements. 5. The time of the field visit, while undertaking external assessment, should be increased, in order to obtain a more detailed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being evaluated. The most appropriate period to conduct the specialized evaluation is two days, and every three years is an appropriate cycle of evaluation. 6. The results of evaluation should be announced descriptively. 7. All the reports of evaluation should be published and open to the public. 8. The results of evaluation should be utilized as the criteria of the approval of establishment of university departments and the graduate institutes, student-numbers in admission, and the allocation of funds..

(7) 目. 錄. 目錄……………………………………………………………………………..Ⅰ 表目錄…………………………………………………………………………..Ⅲ 圖目錄…………………………………………………………………………. Ⅸ 中英文簡稱與全文對照表…………………………………………………….. Ⅹ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四節 重要名詞界定……………………………………………………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大學教育評鑑中心之內涵……………………………………… 8 壹、大學教育評鑑中心之組織定位………………………………… 8 貳、大學教育評鑑中心之組織功能………………………………… 9 參、大學教育評鑑中心之性質………………………………………11 肆、大學評鑑的評鑑內容與評鑑標準………………………………13 伍、評鑑結果之處理與運用…………………………………………20 第二節 我國大學教育評鑑制度…………………………………………22 壹、我國大學評鑑之歷史演進………………………………………22 貳、歷年各項評鑑辦理情形…………………………………………34 第三節 各國大學教育評鑑制度…………………………………………50 壹、美國大學評鑑機構………………………………………………50 貳、英國大學評鑑機構………………………………………………62 參、法國大學評鑑機構………………………………………………71 肆、德國大學評鑑機構………………………………………………76 伍、荷蘭大學評鑑機構………………………………………………80 陸、澳大利亞大學評鑑機構…………………………………………85.

(8) 柒、日本大學評鑑機構………………………………………………90 捌、中國大陸大學評鑑機構…………………………………………95 第四節 各國大學教育評鑑機構機構比較與啟示………………………104 壹、各國大學教育評鑑機構之比較分析……………………………104 貳、我國當前大學評鑑之探究………………………………………109 第三章 研究方法………………………………………………………………112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112 壹、研究方法………………………………………………..………..112 貳、研究步驟…………………………………………………………113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115 壹、研究對象…………………………………………………………115 貳、研究工具…………………………………………………………115 第三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117. 第四章 結果與發現……………………………………………………………118 第一節 服務於不同單位者對我國設置大學評鑑中心意見調查結果…119 第二節 服務於不同職稱者對我國設置大學評鑑中心意見調查結果…142 第三節 訪談結果分析……………………………………………………178 第五章 討論、結論與建議…………………………………………...……….184 第一節 討論………………………………………………………………184 第二節 結論……………………………………………………...……….195 第三節 建議……………………………………………………...……….208 參考書目…………………………………………………………………………216 附錄一、問卷……………………………………………………………………224 附錄二、訪談大綱………………………………………………………………231.

(9) 表目錄 表 2-1-1. 高等教育評鑑團體之種類與實例……………………………………… 9. 表 2-1-2. 評鑑與專業領域評鑑之比較……………………………………………13. 表 2-1-3. 內部自我評鑑與外部同儕評鑑之比較…………………………………19. 表 2-1-1. 2004 年研究型大學通識教育評鑑結果………………………………...43. 表 2-1-2. 我國大學校務評鑑分組類別及所屬學校表……………………………45. 表 2-1-3. 我國大學校務評鑑質性評鑑指標說明…………………………………47. 表 2-1-4. 我國大學評鑑之大事紀…………………………………………………48. 表 2-2-1. 美國六個區域認可機構之認可宗旨與目的……………………………56. 表 2-2-2. 美國六個區域認可機構之認可內容與標準……………………………58. 表 2-2-3. 美國大學評鑑制度之重要內容…………………………………………61. 表 2-2-4 2001RAE 七個評定等級制度的定義對照表……………………………65 表 2-2-5. 英國大學評鑑制度之重要內容…………………………………………70. 表 2-2-6. 法國大學評鑑制度之重要內容…………………………………………75. 表 2-2-7. 德國大學評鑑制度………………………………………………………79. 表 2-2-8. 荷蘭大學評鑑制度之重要內容…………………………………………83. 表 2-2-9. 澳洲大學評鑑制度之重要內容…………………………………………89. 表 2-2-10 中國大陸「普通高等教育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評估指標……………99 表 2-1-1. 各國大學評鑑機構與其功能定位………………………………………105. 表 2-3-2. 各國大學教育評鑑機構性質之比較…………………………………....106. 表 2-3-3. 各國大學教育評鑑機構之經費來源比較………………………………107. 表 2-4-4. 各國教育評鑑機構之評鑑人員來源比較……………………………...108. 表 2-3-4. 各國大學教育評鑑機構報告處理方式之比較………………………....109. 表 2-3-5. 各國大學教育評鑑結果運用之比較……………………………………109. 表 4-1. 各學校類型及不同執掌之問卷數………………………………………....118. 表 4-1-1. 大學評鑑中心之組織性質……………………………………………….119. 表 4-1-2. 大學評鑑中心之經費來源方式………………………………………….120.

(10) 表 4-1-2-1. 公私立大學校院之經費來源意見……………………………………..120. 表 4-1-3. 評鑑制度建立影響大學評鑑結果之重要性…………………………….122. 表 4-1-4. 評鑑目的的釐清影響大學評鑑結果之重要性………………………….122. 表 4-1-5. 評鑑單位的擇定影響大學評鑑結果之重要性………………………….123. 表 4-1-6. 辦理評鑑經費的編列影響大學評鑑結果之重要性…………………….124. 表 4-1-7. 訪評委員的擇定影響大學評鑑結果之重要性………………………….124. 表 4-1-8. 訪評人員人數的配置影響大學評鑑結果之重要性…………………….125. 表 4-1-9. 評鑑手冊的設計影響大學評鑑結果之重要性………………………….126. 表 4-1-10 實地訪評流程之安排影響大學評鑑結果之重要性…………………….127 表 4-1-11 評鑑結果報告之處理與應用影響大學評鑑結果之重要性…………….127 表 4-1-12 大學評鑑諮議委員會之於大學評鑑中心組織重要性的關係………….128 表 4-1-13 中心主任之於大學評鑑中心組織重要性的關係……………………….129 表 4-1-14 中心副主任之於大學評鑑中心組織重要性的關係…………………….130 表 4-1-15 評鑑規劃組之於大學評鑑中心組織重要性的關係…………………….131 表 4-1-16 評鑑研發組之於大學評鑑中心組織重要性的關係…………………….131 表 4-1-17 評鑑行政組之於大學評鑑中心組織重要性的關係…………………….132 表 4-1-18 異議申複委員會之於大學評鑑中心組織重要性的關係……………….133 表 4-1-19 各類專業委員會之於大學評鑑中心組織重要性的關係……………….134 表 4-1-20 教育部代表之於大學評鑑諮議委員會成員的重要性………………….135 表 4-1-21 大學校長之於大學評鑑諮議委員會成員的重要性…………………….136 表 4-1-22 學術菁英之於大學評鑑諮議委員會成員的重要性…………………….136 表 4-1-23 教育評鑑專業學者之於大學評鑑諮議委員會成員的重要性………….137 表 4-1-24 學門代表之於大學評鑑諮議委員會成員的重要性…………………….138 表 4-1-25 產業界代表之於大學評鑑諮議委員會成員的重要性………………….139 表 4-1-26 學生家長代表之於大學評鑑諮議委員會成員的重要性……………….139 表 4-1-27 大學評鑑諮議委員會之委員任期合適性……………………………….140 表 4-1-28 大學評鑑諮議委員會人數意見……………………………………………141 表 4-1-29 大學評鑑中心之中心主任性質合適性……………………………………142 表 4-1-30 曾任教育部大學評鑑委員之於中心主任的重要性………………………143.

(11) 表 4-1-31 曾任或現任大學校院的行政主管…………………………………………144 表 4-1-32 曾任或現在大學校院教師…………………………………………………144 表 4-1-33 對大學評鑑有著作或論述之於中心主任的重要性………………………145 表 4-1-34 中心主任的任期意見………………………………………………………146 表 4-1-35 教育部代表之於實地訪評人員之重要性…………………………………147 表 4-1-36 大學校長之於實地訪評人員之重要性……………………………………148 表 4-1-37 大學一級行政主管之於實地訪評人員之重要性…………………………149 表 4-1-38 學術菁英之於實地訪評人員之重要性……………………………………149 表 4-1-39 教育評鑑專業學者之於實地訪評人員之重要性…………………………150 表 4-1-40 教師代表之於實地訪評人員之重要性……………………………………151 表 4-1-41 產業界人士之於實地訪評人員之重要性…………………………………152 表 4-1-42 學生、家長代表之於實地訪評人員之重要性……………………………153 表 4-1-43 訪評人員產生方式之合適性………………………………………………154 表 4-1-44 我國大學評鑑的周期合適性………………………………………………155 表 4-1-45 我國大學評鑑實地訪查評鑑時間合性……………………………………156 表 4-1-46 我國大學評鑑是否區分整體校務評鑑與學門評鑑意見…………………156 表 4-1-47 我國大學評鑑是否要區分二個評鑑小組意見……………………………157 表 4-1-48 校務簡報之於大學評鑑訪評之重要性…………………………………...158 表 4-1-49 資料檢閱之於大學評鑑訪評之重要性……………………………………159 表 4-1-50 實地參觀之於大學評鑑訪評之重要性……………………………………159 表 4-1-51 問卷調查之於大學評鑑訪評之重要性……………………………………160 表 4-1-52 教師座談之於大學評鑑訪評之重要性……………………………………161 表 4-1-53 學生座談之於大學評鑑訪評之重要性……………………………………162 表 4-1-54 綜合座談之於大學評鑑訪評之重要性……………………………………162 表 4-1-55 量化指標之於我國大學評鑑指標之重要性………………………………163 表 4-1-56 質化指標之於我國大學評鑑指標之重要性………………………………164 表 4-1-57 學校目標與特色之於評鑑指標項目的重要性……………………………165 表 4-1-58 組織與行政運作之於評鑑指標項目的重要性……………………………166 表 4-1-59 設備與資源之於評鑑指標項目的重要性…………………………………166.

(12) 表 4-1-60 課程與教學之於評鑑指標項目的重要性…………………………………167 表 4-1-61 師資素質與員額之於評鑑指標項目的重要性……………………………168 表 4-1-62 服務與推廣之於評鑑指標項目的重要性…………………………………169 表 4-1-62-1 綜合性大學與單科性質校院之於服務與推廣為評鑑指標重要性意見 169 表 4-1-63 學生表現之於評鑑指標項目的重要性…………………………………..170 表 4-1-64 校友表現之於評鑑指標項目的重要性…………………………………..171 表 4-1-65 未來發展之於評鑑指標項目的重要性…………………………………..171 表 4-1-66 學校自我評鑑之於評鑑指標項目的重要性……………………………..172 表 4-1-67 我國大學評鑑結果是否公布之意見……………………………………..173 表 4-1-67-1 綜合性大學與單科性質校院在評鑑結果公佈方式之意見……………174 表 4-1-68 根據評鑑結果排名之重要性……………………………………………..175 表 4-1-69 評鑑結果不排名,但以分等級方式公開之重要性……………………..176 表 4-1-70 評鑑結果以文字敘述方式公開,但不做等第及排名之重要性………..176 表 4-1-71 評鑑結果是否列為經費補助之參考……………………………………..177 表 4-1-72 我國大學評鑑是否需要進行追蹤評鑑…………………………………..178 表 4-1-73 追蹤評鑑之時程合適性…………………………………………………..179 表 4-2-1. 大學評鑑中心之組織性質………………………………………………..180. 表 4-2-1-1 行政人員與未兼職教師在評鑑中心組織性質之看法…………………181 表 4-2-2. 大學評鑑中心之經費籌措方式…………………………………………..181. 表 4-2-2-1 學校行政人員與非行政人員在評鑑中心經費來源之看法……………182 表 4-2-3. 評鑑制度建立影響大學評鑑結果之重要性……………………………..183. 表 4-2-4. 評鑑目的的釐清影響大學評鑑結果之重要性…………………………..183. 表 4-2-5. 評鑑單位的擇定影響大學評鑑結果之重要性…………………………..184. 表 4-2-6. 辦理評鑑經費的編列影響大學評鑑結果之重要性……………………..185. 表 4-2-7. 訪評委員的擇定影響大學評鑑結果之重要性…………………………..186. 表 4-2-8. 訪評人員人數的配置影響大學評鑑結果之重要性……………………..186. 表 4-2-9. 評鑑手冊的設計影響大學評鑑結果之重要性…………………………187. 表 4-2-10 實地訪評流程之安排影響大學評鑑結果之重要性……………………188 表 4-2-11 評鑑結果報告之處理與應用影響大學評鑑結果之重要性……………189.

(13) 表 4-2-12 大學評鑑諮議委員會之於大學評鑑中心組織重要性的關係…………190 表 4-2-13 中心主任之於大學評鑑中心組織重要性的關係………………………190 表 4-2-14 中心副主任之於大學評鑑中心組織重要性的關係……………………191 表 4-2-15 評鑑規劃組之於大學評鑑中心組織重要性的關係……………………192 表 4-2-16 評鑑研發組之於大學評鑑中心組織重要性的關係……………………193 表 4-2-17 評鑑行政組之於大學評鑑中心組織重要性的關………………………193 表 4-2-18 異議申複委員會之於大學評鑑中心組織重要的關係…………………194 表 4-2-19 各類專業委員會之於大學評鑑中心組織重要性的關係………………195 表 4-2-20 教育部代表之於大學評鑑諮議委員會成員的重要性…………………196 表 4-2-21 大學校長之於大學評鑑諮議委員會成員的重要性……………………197 表 4-2-22 學術菁英之於大學評鑑諮議委員會成員的重要性……………………198 表 4-2-23 教育評鑑專業學者之於大學評鑑諮議委員會成員的重要性…………198 表 4-2-24 學門代表之於大學評鑑諮議委員會成員的重要性……………………199 表 4-2-25 產業界代表之於大學評鑑諮議委員會成員的重要性…………………200 表 4-2-26 學生家長代表之於大學評鑑諮議委員會成員的重要性………………201 表 4-2-27 大學評鑑諮議委員會之委員任期合適性………………………………201 表 4-2-28 大學評鑑諮議委員會人數意見…………………………………………202 表 4-2-29 大學評鑑中心之中心主任性質合適性…………………………………203 表 4-2-30 曾任教育部大學評鑑委員之於中心主任的重要性……………………204 表 4-2-31 曾任或現任大學校院的行政主管………………………………………205 表 4-2-32 曾任或現在大學校院教師………………………………………………205 表 4-2-33 對大學評鑑有著作或論述之於中心主任的重要性……………………206 表 4-2-34 中心主任的任期意見……………………………………………………207 表 4-2-35 教育部代表之於實地訪評人員之重要性………………………………208 表 4-2-36 大學校長之於實地訪評人員之重要性…………………………………209 表 4-2-37 大學一級行政主管之於實地訪評人員之重要性………………………209 表 4-2-38 學術菁英之於實地訪評人員之重要性…………………………………210 表 4-2-39 教育評鑑專業學者之於實地訪評人員之重要性………………………211 表 4-2-39-1 學校行政人員與未兼職教師在評鑑學者.

(14) 任實地訪評人員重要性看法…………………………………………212 表 4-2-40 教師代表之於實地訪評人員之重要性…………………………………..212 表 4-2-41 產業界人士之於實地訪評人員之重要性………………………………..213 表 4-2-42 學生、家長代表之於實地訪評人員之重要性…………………………..214 表 4-2-43 訪評人員產生方式之合適性……………………………………………..215 表 4-2-44 我國大學評鑑的周期合適性……………………………………………..216 表 4-2-45 我國大學評鑑實地訪查評鑑時間合適性………………………………..216 表 4-2-46 我國大學評鑑是否區分整體校務評鑑與學門評鑑意見………………..217 表 4-2-47 我國大學評鑑是否要區分二個評鑑小組意見…………………………..218 表 4-2-48 校務簡報之於大學評鑑訪評之重要性…………………………………..219 表 4-2-49 資料檢閱之於大學評鑑訪評之重要性…………………………………..219 表 4-2-50 實地參觀之於大學評鑑訪評之重要性…………………………………..220 表 4-2-51 問卷調查之於大學評鑑訪評之重要性…………………………………..221 表 4-2-52 教師座談之於大學評鑑訪評之重要性…………………………………..222 表 4-2-53 學生座談之於大學評鑑訪評之重要性…………………………………..222 表 4-2-54 綜合座談之於大學評鑑訪評之重要性…………………………………..223 表 4-2-55 量化指標之於我國大學評鑑指標之重要性……………………………..224 表 4-2-56 質化指標之於我國大學評鑑指標之重要性……………………………..225 表 4-2-57 學校目標與特色之於評鑑指標項目的重要性…………………………..226 表 4-2-58 組織與行政運作之於評鑑指標項目的重要性…………………………..226 表 4-2-59 設備與資源之於評鑑指標項目的重要性………………………………..227 表 4-2-60 課程與教學之於評鑑指標項目的重要性………………………………..228 表 4-2-61 師資素質與員額之於評鑑指標項目的重要性…………………………..229 表 4-2-62 服務與推廣之於評鑑指標項目的重要性………………………………..229 表 4-2-63 學生表現之於評鑑指標項目的重要性…………………………………..230 表 4-2-64 校友表現之於評鑑指標項目的重要性…………………………………..231 表 4-2-65 未來發展之於評鑑指標項目的重要性…………………………………232 表 4-2-66 學校自我評鑑之於評鑑指標項目的重要性……………………………233 表 4-2-67 我國大學評鑑結果是否公布之意見……………………………………234.

(15) 表 4-2-68 根據評鑑結果排名之重要性……………………………………………235 表 2-6-68-1 學校行政人員與未兼職教師在評鑑排名之看法……………………236 表 4-2-69 評鑑結果不排名,但以分等級方式公開之重要性……………………236 表 4-2-70 評鑑結果以文字敘述方式公開,但不做等第及排名之重要性………237 表 4-2-71 評鑑結果是否列為經費補助之參考……………………………………237 表 4-2-72 我國大學評鑑是否需要進行追蹤評鑑…………………………………238 表 4-2-73 追蹤評鑑之時程合適性…………………………………………………239 表 4-3-1. 對於大學評鑑中心的組織定位之意見…………………………………241. 表 4-3-2. 對於大學評鑑中心的經費來源之意見…………………………………242. 表 4-3-3. 對於大學評鑑中心的組織架構之意見…………………………………243. 表 4-3-4. 對於大學評鑑中心的中心主任經歷之意見……………………………243. 表 4-3-5. 對於大學評鑑中心諮議委員會之意見…………………………………244. 表 4-3-6. 對於大學評鑑中心之實地訪評人員之組成意見………………………244. 表 4-3-7. 對於大學評鑑中心之評鑑指標意見……………………………………245. 表 4-4-8. 對於大學評鑑中心結果運用方式之意見………………………………246. 圖目錄 圖 2-2-1. 台灣評鑑協會之組織架構圖……………………………………………44. 圖 2-3-1. 美國高等教育認可制度架構圖…………………………………………53. 圖 2-3-2. 英國大學評鑑組織演變圖………………………………………………69. 圖 2-3-3. 大學基準協會之組織系統………………………………………………91. 圖 3-1-1. 研究流程圖………………………………………………………………114.

(16) 英文簡稱、全名與中文名稱對照表 英文簡稱. 英文全名. 中文名稱. AAU. Academic Audit Unit. 學術審議會. ABET. Accreditation Bureau for Engineering. 工程與技術鑑定委員會. and Technology ARC. Australia Research Council. 研究委員會. ANU. Association of National Universities. 國立大學協會. AUQA.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Quality Agency. 澳大利亞大學品質局. CNE. Comité National d’Evaluation. 國家評鑑委員會. CNAA. Council for National Academic Awards. 全國學位頒授委員會. CHEA. 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高等教育認可審議會. CQAHE. Committee for Quality Assurance. 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委員會. on Higher Education DEET. Department of Employment, Education. 就業、教育與訓練部. and Training D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教育與科學部. DES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raining 教育、科學與訓練部. DETY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教育、訓練與青年事務部. 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 DFG. Deutsche Forschungs genmeinschaft. 德國研究會. HBO. Hoger Beroepsonderwijs. 高等職業教育機構. HEC. Higher Education Council. 高等教育委員會. HEFC. 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高等教育經費委員會. HEFCE. 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 英格蘭高等教育委員會. HEFCW. 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Wales. 威爾斯高等教育委員會.

(17) HESA. 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 高等教育統計機構. HEQC.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Committee. 高等教育品質委員會. HGF. Hermann von Helmholtz Association of. 科學促進協會中心學會. German Research Centres HRK. the Rectors’Conference. 大學校長會議. IAB. Institutional Accreditation Bodies. 機構認可團體. JUAA. Japan University Accreditation Association. 大學基準協會. LPU. League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私立大學聯盟. MSA. Middle States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Schools 中部各州大學院校協會. NA. Northwest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Schools. NACIQI. 西北區各州認可學會. 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全國機構品質與整合. on Institutional Quality and Integrity. 諮議委員會. NCA. North Centr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Schools 中北區各州認可學會. NEA. New England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Schools. 新英格蘭區各州認可學會. 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ve.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and Development PPAB. Programmatic or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PCFC. Polytechnics and Colleges Funding Council. 專業認可團體 多元技術學院及一般學院 經費委員會. QAA.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局. QAC. Quality Assessment Committee. 品質評估委員會. SHEFC. Scottish 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蘇格蘭高等教育委員會. SPCS. Souther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Schools. 南區大學校院協會. UFC. University Funding Council. 大學經費委員會. VSNU.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in the Netherlands. 荷蘭大學協會. WASC. Western 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Colleges. 西區大學院校協會.

(1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2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Institute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in Learning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Research on embodied cognitio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coexistence between d+i d singlet and p+ip-wave triplet superconductivity --coexistence between helical and choral Majorana

Professor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Chair

2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3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Tsing Hua

Department of Physics,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anghua, Taiwan. We investigate how the surface acoustic w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