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33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博士學位論文. 指導老師:陳 芳 明教授.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羅 詩 雲. 中華民國一○五年六月. v.

(2) 謝辭        . 感謝越十個年頭的政治大學臺文所,讓我與臺灣文學有了更親近的機會。臺. 灣文學史史料學、臺灣文學與東亞專題、臺日普羅文學專題、大正期與日據時代 新文學、臺灣文學理論與批評、臺日日本語文學典籍研究,以及天外飛來兩筆的 同志研究與中國新時期文學專題,每門課程的過程都有它賦予我的寶藏與回憶。 其意義不僅止成績單上列印的幾個新細明體與數字,而是化作研究動力及生命養 分銘刻於心。   . 政 治 大 感謝指導教授陳芳明老師、臺文所老師、同學、助教、TWLS 臺灣文學研究 立. ‧ 國. 學. 討論會、朋友與親愛的家人的全力支持,以及影印店阿姨對論文完稿付印的審慎 處理,在我從碩士班入學徐步至博士班畢業的路子上,縱然走來有些顛簸、不安,. ‧. 卻也能一一突破困難前行。PIN 不求回報的陪伴則是我最大的精神後援,無法以 言語訴盡內心的感謝,願往後人生能一路相互扶持、攜手前進。   . y. sit. 感謝這十年以來,陳芳明老師直到口試前一刻的嚴明建議與精神鞭策,激勵. io. er.  . Nat.  . 我堅持行至博士班最後一里路。也感謝我博士論文四位忠實的讀者與批判者,三. n. al. Ch. i n U. v. 小時緊湊的口試過程中,呂紹理老師條理分明的意見、吳佩珍老師銳利細心的提. engchi. 點、柳書琴老師明快暢達的建議,以及許俊雅老師謹慎嚴密的建言,不僅讓博士 論文的修訂方向立體具象,也讓我的研究成果有了一場精彩的思辨對話。時間迫 人,博論修改一時難以全面,但求這個課題能開啟更多的討論,讓臺灣文學的研 究愈加豐足完滿。    謹以三個感謝的段落獻給上述所有幫助過我的人。謝辭與回憶在此告一段落, 然感謝與學習是持續不止的。     .

(3)          . 論文撰寫期間. 本論文寫作獲贈慈林教育基金會 2016 年慈河獎學金. 立. 治 政 謹此誌謝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4)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論文摘要 日治時期殖民地臺灣青年在帝國政治與資本經濟擴張下流動於東亞,其間與 臺灣具有文化親緣性的中國,在地理空間、現代性、社會運動的座標上成為臺灣 知識分子企求文明開化與去殖民化的參照體。本文由臺灣民報報系的社論、時事 消息、中國通信、編輯記事,統整知識社群對中國認知之架構,再探討臺人的旅 居經驗與書寫文本。以一九二○年代活躍於臺灣社會政治運動與文化啟蒙運動, 擁有傳統漢文、殖民地近代教育背景的雙語世代,且具中國旅居經驗的臺灣日治 時期知識分子為討論對象。依據臺灣社會思想的關鍵期,分由 1920、1927、1937 與 1945 年為時點,以「中國」為參數,析論臺灣知識分子於中國各地的社會活 動及書寫。探究「中國/臺灣」的重層認同結構,是如何影響臺灣日治時期知識. 政 治 大 承此問題意識與研究進路,臺灣知識分子中國書寫的空間物景、歷史人文、 立. 分子的中國認識與文化視域。 . ‧ 國. 學. 行旅感官,無不回應其於帝國邊緣歷經殖民地社會、近代世界文明觀、資本主義 霸權之圖景。其所延伸的中國敘事、政治實踐與精神結構之階段變動,呈示臺灣 知識分子於二○年代至 1945 年以現代性與殖民性為敘事範疇,思辨位置由知識. ‧. 分子的文化啟蒙走向普羅大眾的生存現實;敘事視域從現代化與民族情感糾葛之. y. Nat. 個人探求,轉化為帝國資本與民族資本相互傾軋下現代性異化的社會考察。1937. sit. 年的歷史變革迫使臺人再次面對殖民語境,回歸個人敘事而越過殖民現實探討民. al. er. io. 族文化保存和戰後秩序重建問題;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精神結構,深受「遲. v i n Ch 國敘事之現代性意涵,由價值觀念的規範性概念走向社會情境的當下意義,再變 U i e h n c g 為戰爭現代性的時代表徵,而演化為民主政治的精神實踐。臺人的移動亦由向島 n. 到的現代性」與「脫殖民意識」的雙重焦慮所影響。故一九二○年代以降臺人中. 外探求的離心性模式轉化為內求臺灣的向心性模式,從而對中國由認同變為疏離 的心理狀態。 本文關於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經驗與書寫之討論,意在揭示臺人於 地緣移動中追求身分歸屬與文明價值的心靈框架,以及中國性、現代性及移動性 等感覺結構下「中國」之於臺灣去殖民化過程的意義變化。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 子的中國敘事展現了文化位置上處於非中非日雙重邊緣的臺灣人,歷經中國不同 時期和地域空間的文化慣習之衝擊、意識形態之改變後,如何回應自我生存問題 的思想圖景,即臺灣政治能動者其現代性主體生成的漫長過程。 關鍵詞:臺灣知識分子、中國、現代性、移動、社會運動、旅居.

(5)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Abstract When Taiwan was a colony under Japanese rule, imperial politics and economic expansion allowed Taiwanese to travel throughout Eastern Asia. During this period, China, which had a cultural affinity with Taiwan, became the point of reference for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to seek cultural enlightenment and decolonization because of China’s geographical location, modernity, and social movements.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structure of beliefs about China held by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as well as their experiences as sojourners and their written texts by examining the editorials, events, communications with China, and editors’ notes recorded in the Taiwan Minbao series. 政 治 大 rule who were active in Taiwan’s sociopolitical and cultural enlightenment 立 movements in the 1920s. In addition to being experienced in living in China, they of newspaper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under Japanese. ‧ 國. 學. were bilingual as a result of receiving both tradi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and modern colonial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ritical periods in Taiwan’s social thought. ‧. transformation, the years of 1920, 1927, 1937, and 1945 were selected as temporal points, with “China” as the parameter, to analyze how multiple overlapping identities. io. y. sit. Japanese rule.. Nat. affect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cognition and cultural vision about China under. n. al. er. According to this problematic and research route, the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i n U. v. writings regarding places and circumstances in China,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their. Ch. engchi. emotions as travelers all reflect their perspectives of and experiences with colonial society, the modern world and culture, and capitalist hegemony at the periphery of the empire. Gradational changes in their narratives about China, political practices, and mental structure demonstrate how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used modernity and colonialism as a model for their narratives from the 1920s to 1945. The focus of their speculations shifted from cultural enlightenment of intellectuals to the survival and reality of the general public. Their narrative perspective also changed from personal explorations of modernization and emotional conflicts with ethnicity to social observations of the alienation that resulted from the conflict between imperial capital and ethnic capital. Historical events and changes that occurred in 1937 once again forced Taiwanese to confront colonialism. Therefore,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Chinese narrative skips the reality of Japan colonial expansion in China intentionally,.

(6)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and discusses safeguarding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wartime reconstruction. The mental structure of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under Japanese rule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wo concerns: delayed modernity and decolonization. Thus, after the 1920s, the element of modernity in Taiwanese narratives of China diverged from normative concepts of values toward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social situations, moved onto the modern war that served as the symbol of the era, and finally evolved into the mentality of democratic politics. Furthermore, Taiwanese migration changed from a mode of centrifugal search beyond the island to a centripetal search approach within the island. Therefore, their feelings about China changed from recognition to aliena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hich examines the experiences of Taiwanese. 治 政 intellectuals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 who searched 大for identity, belonging, and 立through geographical relocation. In addition, this study the value of enlightenment intellectuals in China and their writings, was to reveal the mental framework of. ‧ 國. 學. explored how the meaning of “China,” originally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concepts of Chineseness, modernity, and migration changed in Taiwan throughout the. ‧. decolonization process. The Chinese narratives demonstrated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with double-edge position of non-Chinese and non-Japanese how to response their. sit. y. Nat. self-survival problem after going through different periods and geographical spaces of China. Their experiences and writings about China form real introspective. io. n. al. er. interpretations of modernity by Taiwan’s political actors, witnessing the gradual emergence of modernity in Taiwan.. Ch. engchi. i n U. v. Keywords: Taiwanese intellectual, China, Modernity, Migration, Social movement, Sojourn.

(7)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為何中國?──殖民地臺灣知識分子的精神結構 .................................. 1 第二節 概念釐清與研究課題 ................................................................................ 4 一、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 .............................................................................. 4 二、臺灣四個現代性時間:1920、1927、1937、1945 .................................. 9. 政 治 大 第三節 日治時期臺人中國經驗之研究回顧與評述 .......................................... 18 立 三、思考的空間座標:中國經驗與旅居書寫 ................................................ 13. ‧ 國. 學. 一、臺人的中國活動 ........................................................................................ 19 二、臺灣知識分子的中國書寫 ........................................................................ 21. ‧. 三、以地域為脈絡 ............................................................................................ 23. sit. y. Nat.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進路 ...................................................................................... 26. n. al. er. io. 第五節 章節架構說明 .......................................................................................... 28. C. i n U. v. h e n c h i.......................................... 32 第二章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現代感 g. 第一節 日治時期殖民地臺灣的對中關係 .......................................................... 32 一、臺灣總督府的對華政策 ............................................................................ 32 二、帝國殖民與臺人旅行 ................................................................................ 37 三、作為他者存在的「中國」 ........................................................................ 41 第二節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政治參與及知識論述 .................................. 46 一、狂飆的一九二○年代:從島外留學生組織到島內政治運動的分立 .... 46 二、日治時期臺人的中國旅居背景與地域活動 ............................................ 50 三、臺灣民報系列社說的文化論述 ................................................................ 65.

(8)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第三節 日治時臺灣民報系列社說的中國認識(1920-1935)......................... 77 一、閱讀中國:臺灣知識分子的對中知識渠道 ............................................ 78 二、臺灣民報系列的中國認識 ........................................................................ 82 三、「中國」作為「臺灣」的隱喻 ................................................................ 93. 第三章 啟蒙與焦慮:二○年代臺灣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1920-1927) ................................................................................................................. 98 第一節 思考現代:二○年代臺灣知識分子的中國經驗與啟蒙論述 .............. 98. 政 治 大 二、張我軍的中國經驗與思想啟蒙 .............................................................. 104 立 一、黃朝琴的語文改革論與現代化中國 ........................................................ 98. ‧ 國. 學. 三、張深切的旅居經驗與民族思考 .............................................................. 108 第二節 進入「現代」:二○年代臺灣知識分子的中國現代性體驗 ............ 118. ‧. 一、巨埠現形記:黃朝琴〈上海遊記〉的現代性圖景 .............................. 118. sit. y. Nat. 二、情感革命的追求:張我軍《亂都之戀》與 T 島青年 .......................... 124. io. al. er. 三、敗北與南奔:張深切《里程碑》的地域移動與現代性 ...................... 133 第三節 從困頓到行動:轉型期中國社會的臺人批判與活動實踐 ................ 137. n. v i n Ch 一、文化焦慮與社會批判:一九二○年代張我軍的小說北京 .................. engchi U. 138. 二、覺醒的中國:張深切的政治實踐與民族批判 ...................................... 147. 第四章 實踐與思辨:三○年代臺灣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 156 第一節 日治時期臺灣社會運動與知識分子之變貌:以 1927 年臺灣為討論中心 .............................................................................................................................. 156 第二節 踏上旅途:臺灣知識分子的政治實踐與 1927 年後中國經驗 .......... 162 一、黃旺成的社會改良主義與中國經驗 ...................................................... 162 二、謝春木的階級意識與中國見聞 .............................................................. 168.

(9)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三、陳逢源的文化主義與中國行旅 .............................................................. 172 第三節 失序的國度:三○年代臺人中國書寫的敘事空間 ............................ 179 一、不穩的中國:〈新中國一瞥的印象〉的國民政府 .............................. 179 二、社會生產關係的失衡:〈新興中國見聞記〉的資本殖民 .................. 183 三、曖昧的風景:〈南支印象記〉的帝國顯影 .......................................... 193 第四節 書遊中國:三○年代臺人遊記的現代中國及其文化視域 ................ 198 一、時間經濟的現代性考察 .......................................................................... 199 二、〈新興中國見聞記〉的身分敘事與移動視域 ...................................... 211. 政 治 大 一、民族主權的社會改良策 .......................................................................... 221 立. 第五節 改革與實踐:新興中國的臺人社會意識與問題思辨 ........................ 220. 二、複合民族社會的階層化景觀 .................................................................. 226. ‧ 國. 學. 三、反威權的革命巡禮 .................................................................................. 236. ‧. sit. y. Nat. 第五章 迂迴的戰鬥:戰時中國臺灣知識分子的文化活動(1937-1945). io. al. er. ............................................................................................................... 242 第一節 島嶼上的「北京」:以臺灣民報系列為分析場域(1920-1932)... 242. n. v i n C h ...................................................................... 一、地理北京:海外北京時事 engchi U. 243. 二、法統北京:軍閥割據與對外關係 .......................................................... 246 三、臺灣連動議題:北京社會運動與臺灣留學生 ...................................... 249 第二節 戰時北京的臺灣知識分子 .................................................................... 253 一、北京文壇與旅京臺人 .............................................................................. 253 二、周作人與臺灣知識分子 .......................................................................... 260 第三節 鄉愁與變革:戰時臺人的旅京書寫與文化活動 ................................ 264 一、回望來時:戰時北京的張我軍詩文 ...................................................... 264 二、文化救贖:張深切的北京逆旅 .............................................................. 270.

(10)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三、選擇性再現:陳逢源《新支那素描》的戰時北京 .............................. 281 第四節 北京之外的戰時中國:以上海、南京為討論地域 ............................ 286 一、魔都上海:《新支那素描》與《楊肇嘉回憶錄》的戰後光影 .......... 286 二、舊都南京:國民政府與維新政府的交疊 .............................................. 293. 第六章 結論: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中國敘事的歷史建構 ........ 302 第一節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認識 .................................................... 302 第二節 中國敘事的現代性生產 ........................................................................ 305. 政 治 大. 第三節 移動與書寫 ............................................................................................ 308. 立. ‧ 國. 學. 參考文獻............................................................................................... 311. n. al. er. io. sit. y. Nat.  . ‧. 附錄....................................................................................................... 325. Ch. engchi. i n U. v.

(11)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為何中國?──殖民地臺灣知識分子的精神結構 對照十七至十九世紀以來西方的文化發展,日治時期臺灣籠罩於日本帝國之 下的狀況, 「帝國」同樣扮演重要角色。1致使一九二○年代發韌的臺灣新文學發 展相應具有一個特殊的文化集中性,即未曾中斷的抵抗與批判之創作意識:文學 本身某種程度上不斷觸及帝國的海外擴張與殖民壓迫之反應。2薩依德(Edward W. Said)認為帝國主義及其政經文化深刻影響了當時西方社會的文學發展,讓. 治 政 大 代文學亦受其十九世紀以來帝國本身擴展的影響,「南方」相當於歐美文學關懷 立 中的海外殖民地,一八八○至一八九○年代化身潛入於類似前進南洋探險的南進 書寫者的意識成為再現的權威,文學則成為展現帝國技藝與意志的舞台;日本近. ‧ 國. 學. 小說、海洋小說之中。3足見在地域歷史的變化過程中,文學的變化亦有其相互 對應的複雜演繹。. ‧. 臺灣自十五世紀正式被納入清代版圖以來,臺灣在東方與西方國家領域的擴. y. Nat. 展上,一直為拓荒者、殖民者和旅行者短暫駐足或勘查統治的棲身之所。清領時. sit. 期多有仕宦、幕客、主持教育或修志、公務來臺者,關於臺灣遊歷、踏查的異域. al. er. io. 想像書寫。41895 年以降,臺灣文學發展以及社會生活也有類似的現象。臺灣成. v. n. 為日本的海外殖民地開始,根據馬關條約第五條規定:5在中、日兩國換文之後                                                         1. Ch. engchi. i n U.   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文化,2000.12) , 頁 108-109。薩依德直接點明此期西方文學的持續關懷為帝國:「強化宗主國英格蘭或歐洲之空 間,並經由設計、動機和發展,將之與遙遠或邊陲世界(愛爾蘭、威尼斯、非洲和牙買加)相聯 結,視其為可欲的但次等的。伴隨著這些細密地被維繫的指涉事項而來的是態度──有關統治、 控制、利潤、強化和適切性,……相似的結構可以在法國和美國的文化中被論及,以不同的理由 和明顯地不同的方式成長起來。」 2   陳芳明, 〈序言 新台灣˙新文學˙新歷史〉 , 《台灣新文學史》 (臺北市:聯經出版,2011.11) ,頁 5-6。陳芳明認為「新」指的是現代的到來,對日治時期的臺灣社會而言,現代化是殖民權力下 迅速覆蓋臺灣島嶼的全面性變革。因此,一九二○年代發軔的臺灣新文學先天帶有強烈的抵抗與 批判,不能脫離政治社會發展的因素而存在。筆者認為這樣的文學特質延續至其後各階段的臺灣 文學發展,包括臺灣知識分子的中國書寫。  3   阮斐娜(Faye Yuan Kleeman)著,吳佩珍譯,第 1 章〈「南方」的系譜〉 ,《帝國的太陽下:日 本的台灣及南方殖民地文學》(臺北市:麥田出版,2010.9),頁 33-38。  4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6),頁 65-93。  5 馬關條約第五款:「本約批准互換之後,限二年之內,日本准中國讓與地方人民願遷居讓與地 方之外者,任便變賣所有產業,退去界外,但限滿之後尚未遷徙者,酌宜視為日本臣民。」原文 內容參照黃秀政,《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 (臺北市:商務,1992),頁 345。 1   .

(12)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兩年內,臺灣人可以自由選擇回歸中國為清國子民,或留在臺灣為日本國民。此 一自由選擇國籍的規定,讓當時的臺灣人無不面臨避居中國或留臺發展的歷史抉 擇。此般時空背景下的移動或書寫,不若其後日治時期日本文人來臺所進行的各 類旅行、冒險敘事,是被視為一種帝國欲望的展現或是異國情調的追求,而是具 有回歸原鄉、身份選擇的主體意識。待 1897 年日本、中國國籍過渡期結束,日 本殖民政府對臺灣與中國兩岸的渡航交通往來管理愈趨嚴厲。然至大正期日本政 府積極實施南進政策之後,又於中國華南地區與東南各國進行經濟活動與移民事 業,以達帝國擴張之效。6於是臺人得以在這樣的時局環境下持續旅居東亞、西 進中國、書寫島外。 日治時期人口流動產生了多元混雜的文化融合與交流,使得城鄉景觀、空間. 治 政 大 何處,眾人都是在爭取一種生存的權利,和參與文化活動的機會。且移動目的是 立 為遠離或者進入帝國勢力所及之所,在近代世界思潮、日本殖民體制與新式教育 有了劇烈改變,人際關係的變異也重構東亞各地域社會的關係網絡。不論生活在. ‧ 國. 學. 多重衝擊下的臺灣知識分子,莫不積極追尋北赴日本、南進南洋或西行中國的體 驗機會,於文字裡發掘超越現實的可能性。況且臺灣近現代史的動向一直是廣義. ‧. 中日關係內一項複雜的變數。7「中國」之於臺灣人本就有血緣、文化、語言、. y. Nat. 地緣的親近性,且又受日本殖民統治的政治因素所激發,8故一九二○年代臺灣. sit. 組織性的社會運動萌發之初,尤具認同、取法中國民族主義之傾向。連帶二○年. n. al. er. io. 代起前往中國留學人數的增加、中國新文學的介紹、在華臺人學生組織的成立,. i n U. v. 皆無形強化臺人對中國民族運動與社會改革的認知,且中國、臺灣同時面臨帝國. Ch. engchi. 主義統治下如何展開近代化的課題。因此,討論日治時期臺灣知識分子的精神結 構,若去除「中國」此一表徵,將無法徹底剖析其內裡構造,以及社會或時代的 價值觀念。. 把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兩個故鄉,交疊懷抱在心中,在不同的場合,自然 而貼切地摘取,油然生起懷舊之情。我這種心理狀態,實在令人驚訝不已。 而這樣的一種情感,也許從南方(臺灣)來的留學生也會有的吧!(手記,                                                        . 6.   日治時期臺人與華南、南洋之間的關係與南進政策,參見卞鳳奎,《日治時期臺灣籍民在海外 活動之研究(1895-1945)》 (臺北市:樂學書局有限公司,2006.7) ,頁 9-36。  7   若林正丈著,臺灣史日文史料典籍研讀會譯, 《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 (臺北市:播種者出版, 2007) ,頁 189。  8. 黃俊傑, 《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 (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11),頁96-97。  2 .  .

(13)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一九四三年九月十二日)9. 引文為日治時期臺灣知識分子葉盛吉(1923-1950)手記字句,傾訴了殖民地環 境下多重性格的文化認同狀態。在他心中「日本」這個故鄉來自生活,「臺灣」 這個故鄉源於血統和傳統,處於二者之間的他卻未感到任何矛盾。足見認同並非 一系列的客體或文本,而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創製與化成的動態過程。這種精神 上兼容理性與情感的雙鄉狀態,彰顯了認同作為一種人類的文化動作,其行動性 質是可以被塑造的,同時也為個人欲力執行的選擇;臺灣新知識菁英誕生的一九 二○年代,在臺日人記者柴田廉《臺灣同化策論》 (「臺灣島民の民族心理學的研 究」)》發表了臺人心理狀態的觀察:「退無法為純支那人,進無法為純日本人,. 治 政 大 游離於中國與日本之間的認同危機,揭示身分本身的概念並非固定不變,而是隨 立 著認識主體的生命經驗而不斷變化的一種命名;而這批臺籍知識菁英面對臺灣、. 這種擺盪其間的認同危機,形成了心理上的孤寂感。」10闡述了殖民地臺灣青年. ‧ 國. 學. 日本又擁有一種矛盾心理:一方面自豪漢民族傳統,另一方面批判島民的未開 化;11倡導文明化的同時卻又拒絕文化面的日本化。因此,日治時期臺灣知識分. ‧. 子的精神結構可謂相當重層複雜。. y. Nat. 斯圖亞特.霍爾(Stuart Hall)認為文化認同源於各自特殊的歷史形構,其. sit. 論文〈文化身分與族裔散居〉(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指出文化認同主. n. al. er. io. 體因應不同的脈絡,會抽取不同的認同予以面對;12旅居異地者的觀看無疑會受. i n U. v. 到個人文化認同的限制與束縛,這種經過選擇之後的文化認同也是一種獨特的觀. Ch. engchi. 點,旅居者以此來詮釋陌生的環境,建構與解釋自我與他者。緣此,旅居經驗便 可視為一種短暫的寄託或隱喻,於情感結構中被想像、書寫而形成一種述說。日 治時期臺人地域移動的時空經驗,實呼應了人文地理學者段義孚(Yi-Fu Tuan).                                                         9.   楊威理著,陳映真譯, 《雙鄉記  葉盛吉傳:一台灣知識份子之青春・徬徨・探索・實踐與悲劇》 (臺北市:人間出版,1995),頁 18。  10   柴田廉, 《臺灣同化策論》 (臺北市:晃文館,1923) ,頁 52。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國 立臺灣圖書館) :http://stfb.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MFRl6p/main?db=webmge&menui d=index(檢索日期 2015 年 9 月 21 日) 。 11   小熊英二著,郭雲萍譯, 〈「異身同體」之夢--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薛化元主編, 《近代 化與殖民:日治臺灣社會史研究文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頁 297-298。  12 Stuart Hall,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ed by Jonathan Rutherford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1990). 中譯參見斯圖亞特.霍爾著,陳永國譯, 〈文化身份與族裔散居〉,羅鋼、劉象愚主編, 《文化研究讀本》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9) ,頁 211。 3   .

(14)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對人類的故事可以敘述為一種遷徙活動的看法。131895 年成為日本帝國版圖的臺 灣,其居民即面臨中國、臺灣之間遷與不遷的身分抉擇。其後又因日本帝國政治、 經濟勢力擴張下於東亞各地,包括中國東北、華北、華中、華南等地流動,在此 歷史脈絡討論臺灣知識分子的中國經驗與書寫自然極富意義。縱然日治時期遷居 中國的臺灣人各自帶有朝聖、逃避、流亡、考察的迥異目的,一如研究者所言, 旅行幻想這個流動的政治經濟是推動現實生活固著的心理機制,14故過程中臺人 藉助各種文化手段(教育、語言、文明化等)反倒推動了若駐足於島內所無法達 到的思考層次與文化創造。 他地旅行與旅居實是一種接觸不同文化的跨界過程,也是主體經驗文化差異 的歷程。當走入一個與自身不同的文化環境之時,不論旅居者是以何種態度來面. 治 政 大 行異地體驗,並展開自我的價值凝聚。因此,透過臺灣知識分子於帝國縫隙間的 立 中國旅居經驗及移動書寫,應能考察出臺灣人與東亞地域他者往來的諸過程,進 對、協調,主體皆透過自我眼光詮釋現實,即每一個旅居者都是帶著意識形態進. ‧ 國. 學. 而反映臺灣知識分子的心靈活動和文化關懷。承此問題意識,本文將以一九二○ 年代活躍於臺灣社會政治運動與文化啟蒙運動,且具中國旅居經驗的臺灣知識分. ‧. 子為探討對象。對應臺灣島內思想的分化階段,分由一九二○、一九三○年代與. y. Nat. 戰時(1937-1945)等時間段,析論臺灣知識分子之於中國各地的文化活動及書. sit. 寫,以呈現他們的社會意識及時代心理。即以「中國」作為空間座標,透過臺灣. n. al. er. io. 知識分子如何在殖民現代性視景中書寫中國、回望臺灣,甚而析理二者之間的關. i n U. v. 係,呈現地域移動間的中國視域與主體建構,以及政治實踐過程中的議題思考與. Ch. engchi. 精神面貌。本文課題即探究「中國/臺灣」的重層認同結構,是如何影響具有中 國經驗的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與文化活動。. 第二節 概念釐清與研究課題. 一、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 所謂的「知識分子」在身分、意義、功能等層面上的定義是動態的。就西方 文化傳統而言,知識分子不單指涉那些具備專門學術修養的文化人或專家學者, 而包含對公共社會、政治具有高度批判與關懷的一群人。薩依德(Edward W. Said)                                                         13 14.  . 段義孚(Yi-Fu Tuan)著,周尚意、張春梅譯, 《逃避主義》 (臺北:立緒文化,2006.3) ,頁 8。  廖炳惠, 〈旅行、記憶與認同〉, 《當代》175(2002.3) ,頁 104。  4 .

(15)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的《知識分子論》定義: 「知識分子是具有能力『向』 (to)公眾以及『為』 (for) 公眾來代表、具現、表明訊息、觀點、態度、哲學或意見的個人。」15換言之, 「知識分子」除了具有高超學識、社會資源外,更是不斷投注心力於理性探究與 道德判斷、於社會中具有特定公共角色的個體,並以大眾為訴求對象的一種社會 階層。因此,西方對「知識分子」的定位,主要是透過現實生活中的身分而來, 即義大利馬克思主義者葛蘭西(Antonio Gramsci)所謂一直持續行動與創造的「有 機的知識分子」 (organic intellectuals) 。知識分子的語義以及位置亦因社會歷史條 件的不同而多變,隨資本帝國主義的勢力發展,十九世紀的「知識分子」意涵更 打破地域格局,形成一普遍性格。16是故析論「知識分子」概念之意涵時,必須 考量實際的歷史文化背景與社會結構,方具有實質意義。. 治 政 大 得出一九一○年代舊學出身者比例占總人數的 48.3%,一九三○年代前期舊學出 立 身者仍占總人數的 23.9%,至一九四○年代前期舊學人數已降至 4.1%之社會領. 關於臺灣知識階層的身分界定,根據吳文星就《臺灣人物誌》名人錄的取樣,. ‧ 國. 學. 導階層學歷狀況。17然而若單以撰述作品的類型或是作者本身思想,仍難以畫分 新、舊文人。柳書琴則以文化世代的論點出發,認為傳統文人是日本殖民統治之. ‧. 初與其短兵相接的本土知識階層。其經歷割臺歷史,即舊國文化遺民的「舊」,. y. Nat. 與在西學/新學興起時,經歷一九二○年代新舊文化/文學運動中的「舊」,具. sit. 有上述雙重「舊經歷」者方才屬於「傳統文人」。18然而考量到日治時期的舊文. n. al. er. io. 人(傳統文人)面臨殖民當局對漢文化的打壓、西方思潮衝擊下新舊思想交替的. i n U. v. 劇烈變化期,二○年代之後傳統文學已無法對稱於傳統文人的身分界定標準,同. Ch. engchi. 時此際也出現具有新、舊學知識涵養的「二世文人」。19故本文所論知識分子之 界定,亦主要以所接受的教育體制及作品書寫類型為判準條件。 吳文星推論日治時期臺灣新舊領導階層的世代交替雖緩慢,但一九二○年代.                                                        . 15.   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臺北市:麥田出版,2004.1) ,頁 48。 16   葉啓政, 〈誰才是「知識分子」?〉 , 《知識份子與臺灣發展》 (臺北:聯經出版,1989) ,頁 18-19。  17   吳文星, 《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 (臺北市:五南圖書,2009.9) ,頁 132-134。吳文星 所論的「社會領導階層」未必為本文所指之「知識分子」,但可作為臺灣日治時期社會菁英學識 背景的參考資料,一定程度呈現一九二○年代投身社會運動的臺灣知識分子之舊學涵養。  18 柳書琴, 〈傳統文人及其衍生世代:臺灣漢文通俗文藝的發展與延異(1930-1941)〉 , 《臺灣史研 究》14:2(2007.6),頁 50-51。 19   「二世文人」不同於清領時期早已成人或完成學業,或日治後期受完整日治教育者,指出生 於日治前後,接受過傳統漢文教育,同時又接受日本新式教育,創作時主要以漢文寫作新舊文學 的臺灣知識分子。  5   .

(16)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後新式教育出身的知識分子已在社會扮演重要角色。20關於臺灣新知識分子的誕 生與養成,學者陳芳明認為是接受日本殖民地式近代教育制度訓練而來的,並引 領抗日運動進入另一階段。21因此,新知識分子身分界定須從日治時期的教育制 度論起。教育一向是培養近代社會領導階層的主要管道,日治之初總督府即建立 西方新式教育制度以取代臺灣的傳統教育,採逐步強化的同化態度,積極普及學 校以施行日語教育。然公學校創立之初也設置漢文科,至 1922 年因應日臺共學 政策,方將漢文改為選修,故即便是接受新式教育的臺人世代也會有漢文經驗; 另一方面,明治末期臺灣學制尚不完善之際,臺灣人亦出現了內地留學的風潮, 一邊接受內地文化,一邊接觸一戰後民主思潮的影響。就留學地區而言,可略分 為日本、中國、歐美,1907 年以來留日人數更顯急遽增加。22進入一九二○年代,. 治 政 大 動的中堅份子,以強烈的啟蒙精神組織社會團體,並於文字媒體發聲追求近代文 立 明、大眾啟蒙,以爭取殖民地臺灣的自主權。 若林正丈的抗日運動史研究便將 接受日本新式教育且具有現代意識的新知識分子,開始成為領導臺灣社會政治運. 23. ‧ 國. 學. 出身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和醫學校且帶領二○年代反殖民運動者,稱為「臺灣漢 族第一代的近代知識分子」 (台湾漢族初代の近代知識人)。24承上所述,二○年. ‧. 代崛起的臺灣知識分子多半擁有新式教育、海外經驗與殖民地社會運動參與等背. y. Nat. 景,與所謂傳統文人於活動年代、作品類型及學識養成經歷,皆有明顯不同。 . sit. 自 1897 年 5 月 8 日臺灣住民去就決定日之後,臺灣人赴中國的理由多以探. n. al. er. io. 親、就業、求學為多。從 1899 年起殖民政府便以政策性留學名義,派遣國語學. v. 校臺人學生赴日留學。25然日治初期赴中留學的臺灣人因為總督府的諸多限制,. Ch. engchi. i n U. 為數並不多,直至一九二○年代之後才漸成風潮,並發揮其對臺灣的影響力。26 而有意留學中國者多繞道日本或偷渡前往,集中於廈門、廣州、上海、北京、南 京等地學校就讀。尤其 1921 年起臺灣人留學中國的人數遽增,1922 年北京留學                                                         20.   吳文星, 《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市:五南圖書,2009.9),頁 135。    陳芳明, 《新台灣文學史(上) 》(臺北市:聯經出版,2011.11) ,頁 46。  22   吳文星, 《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頁 104-105。  23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編譯, 《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 與認同》(臺北市:麥田出版,2006),頁 316-320。  24   若林正丈, 《台湾抗日運動史研究》(東京:研文出版,2001),頁 33:「他們的生年幾乎是日 本領臺前後十年左右出生,其學齡剛好迎上日本殖民地教育的浸透期。公學校學生數超越以往教 育機關書房學生數的 1904 年。若由此點考量,點燃包含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二○年代臺灣 抗日運動導火線的知識分子們,可以說是臺灣漢族第一代的近代知識分子。」  25   陳文松,《殖民統治與「青年」:臺灣總督府的「青年」教化政策》(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2015) ,頁 103。  26   陳芳明, 《新台灣文學史(上) 》,頁 50。  6    21.

(17)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生僅 32 名,然據同年 7 月的統計廈門的臺人留學生總數達 195 人,1923 年中國 留學生增為 273 人,至 1928 年時人數也已達 344 名。留學中國者更大半投入臺 人的社會運動組織,27留學中國可以說成為臺灣青年進行反殖民統治的一種活動 選擇,具有民族運動人才培育的政治意涵。28此後隨 1905 年日俄戰爭中日本的 勝利,臺灣人亦隨日本軍事、政治、經濟、教育等勢力進入中國東北、華南一帶 活動。一九三○年代戰爭、日本對華政策之故,日本在中國的人力需求愈見增加, 屢見以軍屬、軍夫、政府公職身分前往中國的臺灣人。29 本文設定的研究對象,界定於一九二○至三○年代活躍於臺灣文化啟蒙與社 會運動,具有中國、臺灣兩地旅居移動經驗的臺灣知識分子。臺灣知識分子相關 概念,參考葛超智(George H. Kerr)戰前臺灣知識人口的構成:老年(1885 年. 治 政 大 一批臺灣新知識分子活躍的時間點二○年代,可知為葛超智所論戰前臺灣知識人 立 口的「中生」年齡世代,然就知識養成看來則包涵臺灣進入現代化社會前後的第. 以前)、中生(1885-1915)、新生(1920 年以降)三個世代之說法。30再對照第. ‧ 國. 學. 一世代與第二世代,31「世代」(generation)與環境及共同意識的形成有相當程 度關聯。卡爾˙曼海姆(Karl Mannheim)結合社會結構論述「世代」即一種特. ‧. 殊類型的社會位置(social location) ,生物年齡的相同僅是世代位置的基本前提,. y. Nat. 應瞭解同一世代者在經驗層級的同一性。可知「世代」是時代流中之「某結構」. sit. 內的個體所組成具共同經驗、思考模式、行動、情感,且彼此相涉、具一致性的. n. al. er. io. 年齡群體。曼海姆也強調處於同一歷史與文化區域的世代位置(generation. i n U. v. location)之下,亦存有不同的「實存世代」 (actual generation) ,即共同遭遇歷史. Ch. engchi. 及社會的命運連結,且享有與此命運開展相密切的觀念。然而遭遇相同歷史文化 情境的人,可能以相異方式回應,故又可區分出不同的「世代單位」 (generation                                                         27.   吳文星, 《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 (臺北市:五南圖書,2009.9) ,頁 113-114。王詩琅 譯註, 《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臺北:稻鄉,1995.11) ,頁 162、171。  28   陳文松,《殖民統治與「青年」:臺灣總督府的「青年」教化政策》(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2015) ,頁 247-248。  29   許雪姬, 〈1937 年至 1947 年在北京的臺灣人〉 , 《長庚人文社會學報》1:1(2008.4) ,頁 37。 臺人旅居中國概況,請進一步參見本文第二章第五節。  30   George. H. Kerr. Formosa: Licensed Revolution and the Home Rule Movement 1895-1945,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Honolulu, 1974, pp189-190.  31   陳芳明, 《新台灣文學史(上) 》 (臺北市:聯經出版,2011.11) ,頁 90。論者指出臺灣第一代 知識分子約莫生於一八九○年,是滿清與日本政權於臺灣更迭的時期。第二代知識分子則出生於 一九○○年代,即資本主義從萌芽到蓬勃發展的時期。兩個世代經歷的社會性質、教育思想皆有 很大落差,尤其第二世代知識分子知識領域與思維方式的提昇,社會主義思潮產生很大的影響。 本文結合上述兩個年齡世代,從知識養成兼具新學、漢學背景的角度,且相對於 1920 年代之後 接受日本新式教育、使用日語創作、思考的知識分子,統稱為「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 。  7   .

(18) 臺灣 灣日治時期知識 識分子的中國 國敘事. unitt) 。32依據日 日治時期近 近代化社會的 的情境與雙 雙語教育、中 中國經驗的 的經驗層級之 之共 同性 性,本文統稱 稱為「臺灣 灣日治時期知 知識分子」 (Taiwanese ( e Intellectuaals who grew w up in thhe Japanesee Colonial Era) E 。.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圖一 臺灣日治時 時期知識分 分子的文化位 位置33. sit. y. Nat. 關於日治 治時期的世代 代研究,有周 周婉窈接續 續 Karl Mannheim 之概 概念論述所謂 謂的. io. er. 「歷 歷史世代」(historical generationn),先後將 將二○年代以 以後臺灣議 議會設置請願 願運 動的 的一代稱為 為「乙未戰後 後新世代」 , ,甲午戰爭前 前的鄉紳階 階層稱為「遺 遺民世代」 ,戰. n. al. i n U. v. 3 爭期 期臺人年輕 輕世代稱為「戰爭期世 世代」,各予 予以定義。34 基本上, 其「世代論 論」. Ch. engchi. 指涉 涉成長於同樣環境中受 受到時代類 類似影響的人 人群,即年齡、經驗、 、思考、行動 動帶 有共 共同特殊烙 烙印的人群概 概念。透過「世代」此 此一具開放性 性的概念,得以將視角 角拉 回人 人的生命經 經驗與生活環 環境。周婉窈 窈指出近代 代學校教育為 為社會同質 質化的重要機 機制 之一 一,臺灣人的成長經驗 驗、教育與學 學習過程、 、歷史事件皆為形構「 「世代」的背 背景 條件 件。35一九二 二○年代至 至三○年代上 上半期為臺 臺灣知識分子 子的黃金年 年代,換言之 之日                                                         32.  有 有關 Karl Mannnheim(卡爾 爾˙曼海姆)的 的世代觀,參 參照蕭阿勤, 《回歸現實: 《 台灣 1970 年代的 年 戰後 後世代與文化政 政治變遷》 (臺北:中央研 研究院社會學 學研究所,200 08),頁 16-220。  33  圖 圖一世代單位 位的思想類型,參見若林正 正丈著,臺灣 灣史日文史料典 典籍研讀會譯 譯,〈第二篇 中國 革命 命與台灣知識分 分子〉, 《臺灣 灣抗日運動史 史研究》 (臺北 北市:播種者出 出版,2007) )。  34  周 周婉窈, 〈 「世代」概念和日 日本殖民統治 治時期臺灣史的 的研究〉 , 《海 海行兮的年代 代──日本殖民 民統治 末期 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市:允晨文化,22004) ,頁 2。 。  35  周 周婉窈, 〈 「世代」概念和日 日本殖民統治 治時期臺灣史的 的研究〉 , 《海 海行兮的年代 代──日本殖民 民統治 末期 期臺灣史論集》,頁 5-11。  8   .

(19)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本逐步建立臺灣殖民近代化體制、新舊思潮交替的明治、大正期,適逢本文所論 這群「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人格形成期之經驗背景,即其歷史、文化、時 代的「世代位置」。在接受政治社會變遷的同一世代位置之中,又有一群以不同 實踐形式訴求中國經驗的臺灣「實存世代」 ,參與了臺灣的文化啟蒙與民族運動。 而擁有中國經驗的實存世代憑藉各自特定的思想路線回應社會問題,於焉組構各 具其共同經驗的「世代單位」。  國族的感性基礎,是血緣、地緣、語言的共同體。而二○年代被納入日本帝 國版圖的臺灣,在國家統治機器與行政權力深入政治、社會、教育且加以政治社 會化與均質化之下,更提供了臺灣人產生近代性共同體意識的基礎條件。36若以 此歷史背景與前述「世代」概念為依據,這群成長於明治末、大正初期的臺灣知. 治 政 大 近代制度所薰陶,普遍意識到日本殖民統治下的認同矛盾問題。因此,George H. 立 Kerr 認為中生知識世代的對中情感較上一世代淺薄,同時成長階段因經歷日本對. 識分子,一方面受臺灣根深蒂固的漢民族文化影響,一方面又受殖民者所帶來的. ‧ 國. 學. 於亞洲侵略與殖民統治的野心,對日情感又較新生知識世代來得複雜。整體而 言,考察一九二○年代以來旅居中國的臺灣知識分子之身分經歷與活動屬性,可. ‧. 發現此群體吻合本文所論「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三項特性:年齡世代. y. Nat. (1885-1915)、雙語知識養成背景(具傳統漢學、殖民地式近代化教育經驗)、. sit. 海外經驗(中國、日本、南洋、歐美等)。本文目的即欲探究二○年代以降於殖. n. al. er. io. 民地臺灣發生諸多變革的歷史階段中,選擇奔赴中國實踐社會參與的知識分子,. i n U. v. 其處於多重政治與文化語境的心靈框架(frame of mind)。. Ch. engchi. 二、臺灣四個現代性時間:1920、1927、1937、1945. 討論臺灣的政治運動脈絡涉及了三個層次的因素:國際體系政經環境之外在 因素、日本帝國政經環境之外在因素、臺灣島內政經環境之內在因素。37故臺灣 殖民時期的政治運動歷史之發展結構,始終圍繞在中國、日本、自由主義、馬克 思主義此四個知識論及地理座標。38從而本文檢視臺灣政治運動萌芽的一九二○                                                         36. 陳翠蓮, 《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 (臺北市:遠流,2008.8),頁 18-19。    陳俐甫, 《日治時期臺灣政治運動之研究》(臺北:稻鄉,1996) ,頁 42-45。由於殖民地國家 權力的作用,較之一般民族國家更為複雜,故日治時期臺灣殖民地社會的特性,必須同時考量國 際與國內政經結構的分析。而國內(日本帝國)政經結構包括日本內地情勢、殖民地內部政經情 勢,以及母國和殖民地之間的互動關係。 38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臺灣與認同政治》(臺北市:麥田,2006), 頁 87-88。  9    37.

(20)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年代至左翼運動大肅清之三○年代為止,39 積極參與臺灣社會運動的社群──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之生命經驗,以及和臺灣直接相關的兩個帝國──中 國(古典帝國)、日本(近代帝國)之發展脈動,得出臺灣日治時期至戰後初期 的時間軸有四個相對關鍵的歷史時點,分別是 1920、1927、1937、1945 年,各 自代表不同歷史階段臺灣社會轉型的現代性意義,具有基本價值與知識轉變的思 想變革特質。 首先,1920 年亞洲的時空背景處於歷經極大轉折後重新出發的階段。1919 年一戰正式結束,韓國爆發三一獨立運動,中國興起五四運動浪潮,引發強烈的 民族主義情緒,日本則從西伯利亞撤兵,國內成立日本勞動黨。臺灣進入了以同 化政策為統治方針的文官總督統治時期,此間國際上則發生美國排斥日裔移民的. 治 政 大 民主共和政權正式成立。臺灣留學生受到上述事件與思潮的影響,尤其自由民主 立 與民族自決思想,於二○年代興起以民族意識為本位的政治運動。1920 年創設 民族問題。1921 年孫文在廣州組織中華民國政府,象徵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 ‧ 國. 學. 以留日學生為成員主體的政治運動團體──新民會,其目的為從事伸張民權的政 治改革,於二○年代帶動臺灣的文化啟蒙動與臺灣議會請願運動。40新民會創設. ‧. 方針包括臺灣統治的改革運動、啟發島民而刊行機關誌、謀求與中國人同志的聯. y. Nat. 繫。41新民會副會長蔡惠如往返日本、中國、臺灣三地之間,積極連結三地社會. sit. 運動力量,培養臺灣的社會運動。可知二○年代知識分子與資產階級帶領的臺灣. n. al. er. io. 政治運動,很早就將中國因素納入考量;新民會機關誌《臺灣青年》不只是思想. i n U. v. 啟蒙的載體,更牽涉殖民地臺灣知識分子對於近代知識的建構,包括其本身與西. Ch. engchi. 方、日本的接觸經驗,與來自中國的影響和作為日本殖民地的關係,所呈現的現 代知識建構之重層進路。被納入日本帝國版圖的臺灣,其二○年代在國家統治機 器與行政權力深入政治、社會、教育,且加以政治社會化與均質化之下,提供了 近代共同體意識的基礎條件。421920 年之時點可謂此歷史階段變革的起點。 1927 年之於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現代性意義,在於政治組織思想的左 右分歧正式檯面化,抗日運動於焉進入新階段,連帶影響其中國認識的構圖。二                                                        . 39.   陳芳明, 《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臺北市:麥田出版,1998) ,頁 245。陳芳明指 出臺灣在一九三○年代與戒嚴時期的一九五○年代發生過左翼運動的大肅清,其政治意義上代表 了殖民統治者在面對殖民地知識分子抵抗時所作出的相同回應。  40   陳芳明, 《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臺北市:麥田出版,2004) ,頁 213。陳芳明認 為由歷史角度看待臺灣議會設置運動是具高度的精神抵抗。使臺灣住民意識到政治自主性與文化 主體性,帶動反殖民的政治組織誕生,議會設置運動本身亦為一種去殖民化的具體實踐。  41   王詩琅譯註,《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臺北:稻鄉出版社,1995.11) ,頁 48-49。 42 陳翠蓮, 《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 (臺北市:遠流,2008.8),頁 18-19。  10   .

(21)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年代的日本在政治上進入大正民本,社會上勞農運動興起的時代。1927 年前 後發生日本勞動總同盟左右兩派分裂,社會風靡福本主義的極左翼運動,而社會 民主主義者被排斥的現象;43二○年代末的世界經濟危機影響下,帝國列強對中 國民族、資本壓迫愈趨深刻,中國左翼思想與運動隨之興起。國民政府北伐期間 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革命路線矛盾激化,國民黨在上海發起清黨運動,1927 年 以國民革命為主軸的國共合作關係正式破裂;此際臺灣文化協會作為臺灣政治運 動的統一戰線,面對二○年代中葉以來臺灣工農運動崛起、日本爆發金融恐慌, 而臺灣的階級和民族矛盾愈趨強化的環境,加諸運動過程中知識分子的主體意識 抬頭與海內外臺人知識養成之差異,所累積的意識形態對立與反殖民運動應採取 手段目標上的看法紛歧,終究造成以知識啟蒙為主的文協組織裂變。1927 年元. 治 政 大 臺灣文化協會宣告分裂,臺灣民族運動戰線從而分化。各派系團體各以其姿態實 立 踐社會運動,並進入政治經濟社會運動的全面解放階段。 可以說 1927 年對臺 月左翼社會運動者取得文協主導權,長期推動臺灣議會請願運動最力的運動機關. 44. ‧ 國. 學. 灣、日本、中國社會而言皆為社會產生極大變革的時間點,同處在階級鬥爭、民 族運動左右派系意見歧異的內部分裂,45以及二○年代末葉起世界性資本主義經. ‧. 濟危機之外部局面。. y. Nat. 一九三○年代的日本陷於世界性的政治經濟危機,為了擺脫困頓的政經與階. sit. 級鬥爭問題,轉而實行侵略戰爭以累積資本改造自身的經濟體制。隨著侵略戰爭. n. al. er. io. 的擴大發展,日本在亞洲建立了兩類殖民模式:新國家模式(滿洲國),以及中. i n U. v. 國內地偽政權模式(蒙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華北政務委員會、中華民國維新. Ch. engchi. 政府˙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模式,46加諸內地的異法地區殖民地朝鮮、臺灣,共 同組構日本殖民帝國骨架。近代東亞在日本軍國主義之下呈現去邊界化的結構重 組,尤其以 1937 年中日戰爭為契機,日本殖民統治進入全面強化的局勢,47同 年中國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各大城市陸續失陷於日本。戰爭期間中國地域政 權劃分為南京國民政府支配之地域、中國共產黨勢力支配之地域、具相對獨立性                                                         43.   謝南光,《台湾人は斯く観る;  台湾人の要求;  日本主義的没落》(東京:龍溪書舎,1974), 頁 52-53。  44   簡炯仁, 《台灣民眾黨》(臺北:稻鄉,2001) ,頁 36。  45   陳芳明, 《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 (臺北市:麥田出版,1998) ,頁 22。陳芳明認為 左、右最大分野是階級立場與革命主張。  46   張泉,〈北京淪陷期的臺灣文人群落:以共時的殖民體制差異和歷史的殖民演化型態為切入 點〉,陳建忠主編,《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臺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硏究》 (新竹市:國立清 華大學臺灣文學硏究所,2011) ,頁 334-335。 47   韓國臺灣比較文化硏究會著,柳書琴主編,《戰爭與分界:「總力戰」下臺灣.韓國的主體重 塑與文化政治》(臺北市:聯經出版,2011) ,頁 35。  11   .

(22)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的地域政權、日本統治下或影響力深刻之地域、租界為首的治外法權地域等五 類。48除了經營許久的華南與東北滿洲,1937 年後日本迅速以軍政組織對中國華 北、華中展開軍事占領和經濟操控。東北的滿洲國、華北的華北政務委員會、華 中的汪精衛南京國民政府共同支撐日本在中國的共榮圈架構,呈現以重組後的東 亞秩序之協同體內民族共存的圖景。 1937 年的中日戰爭則為臺灣對內帶來社會面的國民精神總動員、經濟面的 戰時產業調整、文化面的文壇改造等結構性變革,以及臺灣對外與其他日本帝國 地域間人口、產業、思想與資訊的流動連結。緣於日本對臺灣的經濟性侵略和政 治性驅逐,加諸日本殖民帝國之於統治下或影響力深刻之地域經營網絡,1937 年之於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而言,既是島內文學表現、社會實踐、政治參與全. 治 政 大 進入戰時體制的殖民地臺灣,同與上述不同型態的日本殖民體制地域,處於抵抗 立 或商榷新興帝國的現代經驗及其轉介知識,而展開自我民族或地方的現代主體之. 面限縮的頓挫,又是島外空間移動、閃避殖民壓迫、親炙中國文化的破立時點。. ‧ 國. 學. 建構階段。49. 戰後臺灣的復歸中國經由開羅會議得到英美承認,亦開啟了臺灣人對於民主. ‧. 價值的追求與身分正名的想望。待二次大戰結束,1945 年成為自由世界戰勝軍. y. Nat. 國主義的歷史時點,對於中國及臺灣,甚至是亞洲的其他地域,都是正式脫離日. sit. 本帝國勢力尋得民族自決的關鍵時刻;臺灣面對 1945 年的複雜性在於一脫離日. n. al. er. io. 本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便旋即進入所謂的中國「國民化」(nationalization)之. i n U. v. 歷史統合階段。50即「國家」(中國)已然存在,爾後臺灣人必須於短時間內成. Ch. engchi. 為標準「國民」加入的後進狀況,然而這國民統合的過程卻在戰後初期遭遇嚴重 的挫敗。其挫敗緣於 1945 年 9 月國民政府成立負責接收並統治臺灣的臺灣省行 政長官公署,建立別於中國各省的軍政一元化之專制行政機關;同年 10 月政府 又依據懲治漢奸條例展開臺人的政治逮捕,11 月則核定「關於朝鮮及臺灣人產 業處理辦法」,辦法中具認定臺人為敵偽的預設立場,直接損害當時旅居中國的 臺灣人權益、對中情感及國族認同。由此臺灣人在戰後初期便面對國民政府以中 國文化為中心的文化體制之強制整合,及 1920 年以降逐步具備近代民主社會建                                                         48.   エズラ˙ヴォーゲル、平野健一郎編,《日中戦争期中国の社会と文化》(東京:慶應義塾大 学出版会,2010),頁 5-6。  49   柳書琴,〈第三章 議題回顧與展望〉,韓國臺灣比較文化硏究會著,柳書琴主編,《戰爭與分 界:「總力戰」下臺灣.韓國的主體重塑與文化政治》 (臺北市:聯經出版,2011),頁 61。  50   黃英哲, 《「去日本化」 「再中國化」 :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 》 (臺北市:麥田,2007) , 頁 17。  12   .

(23)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設條件的臺灣與國府戰後施為的極大落差。這種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將臺灣人 劃為非國民身分的設定,尤其衝擊日治時期以來旅居中國的臺灣知識分子對中國 民主改革的期望,不過也形成除「中國化」外,兼及「世界化」的臺灣文化觀點。 51. 1945 年後的歷史變革雖讓臺人體認臺灣與中國的隔閡,卻也應對於此變革而持. 續尋求臺灣文化和民主化的出路。 臺灣現代社會建構的路徑上,1920、1927、1937、1945 年這四個時間不僅 相應於臺灣總督府對華政策的階段發展與結束,即第二階段的大正南進期、第三 階段相對消極停滯的中國經營,以及第四階段的大東亞共榮圈時期;52同時也相 應中國政經文化的歷史演變,從五四文化運動、國共合作分裂、中日戰爭至 1945 年的終戰背景。此四個時點各自標誌了 1920 年以來臺灣社會的四個現代性意. 治 政 大 構、戰後民主化精神的探尋。其無一不是發自臺灣殖民地知識分子的潛在抵抗意 立 識,一方面是為了抗拒殖民灌輸的價值觀念,另一方面是為了維護臺灣社會固有 義,即文明開化的追求、資本發達下的左右思想分立、戰爭期地方主體之現代建. ‧ 國. 學. 的精神原貌。53相較於中國清末以來著眼於使民族富強的「現代性」理解,偏重 當代與西方資產階級現代性的若干含義。54 臺灣在現代化之前存有殖民化的過. ‧. 程,所以二○年代以來知識分子的現代性追求是伴隨脫殖民的時代意識,加諸中. y. Nat. 國、日本、臺灣三者間社會沿革和知識譯介之考量,故本文以 1920、1927、1937、. n. al. Ch. engchi. er. io. 三、思考的空間座標:中國經驗與旅居書寫. sit. 1945 年作為論述架構的時間意識。. i n U. v. 臺灣現今的社會文化與結構基本上形成於清代,清領時期移住的漢族人口、 開墾與統治,讓臺灣進行了漢族社會的內地化(中國本土化)。551895 年日本接 收臺灣之後,認知臺灣於經濟、文化、軍事等層面概與日本、華南、中國有著密 切關係。對於臺灣人而言,其與中國的關係於宗族、民族、文化的認同問題是先                                                         51.   黃英哲, 《「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 ,頁 215-217。    中村孝志編, 《日本の南方関与と台湾》 (奈良縣:天理教道友社,1988)。中村孝志著,卞鳳 奎譯, 《中村孝志教授論文集:日本南進政策與臺灣》 (臺北縣:稻鄉,2002)。  53   陳芳明, 《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臺北市:麥田出版,1998) ,頁 265。  54   李歐梵,〈追求現代性(一八九五-一九二七)〉,《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 (臺北市:麥田,1996),頁 286-291。李歐梵指出西方資產階級的現代性含義包括進化與進步 的思想、堅信歷史的前進、相信科學與技術的益處、人道主義所制定的自由與民主理想。中國將 之結合狂熱的民族主義重新詮釋,然對改善民生、恢復人的尊嚴理想之無法否棄,導致中國的現 代性追求產生個人與集體的分裂。  55   若林正丈著,臺灣史日文史料典籍研讀會譯,〈導言〉,《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臺北市:播 種者出版,2007),頁 2-5。  13    52.

(24)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於國家認同之前,此間國籍流動性與同族同文的模糊認同狀態,對於臺灣總督府 方面,得以於治臺之初獲取商業利益與籠絡中國之效,及於中日衝突日漸高漲之 際為其所用,達到日華親善的懷柔協力。56二○年代初葉臺灣民族政治運動萌發 之際,「中國」亦為日本之外臺人積極聯絡的對象之一。尤其自一九二○年代起 臺人在中國各地積極成立各式抗日團體,將運動的舞台擴展至島外的廈門、北 京、上海、南京、廣東等城市。57臺灣知識分子的中國取向除發乎臺灣歷史發展 的特殊性,日本殖民前漢族移民的社會與鄭氏政權、清朝統治,以及中、臺共同 歷史記憶與文化遺緒,加諸二○年代後高漲的民族自決浪潮,以及中國邁向近代 化國家進程上的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國民革命等民族革命運動,皆促成臺灣知 識分子於抗日運動中存在著對「中國」的思考。58可以說臺灣民族運動的發展緣. 治 政 大 係。故討論積極參與二、三○年代臺灣社會運動的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之心靈 立 框架,「中國」是不可迴避的空間座標。 於歷史、種族、地緣、文化、經濟、近代化進程等內外關聯,始終與中國保持關. ‧ 國. 學. 回顧日治時期臺灣人海外的地域移動(migration),可謂隨日本帝國與海外 戰爭的政經文化情勢而消長,人口移住隨國家及資本活動而變化。研究者指出十. ‧. 九世紀末起隨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的勝利,日本獲得工業投資、帝國資本與勢力. y. Nat. 範圍擴張之勢,於是興起了海外觀光的休閒熱潮,臺灣成為日人海外旅遊活動的. sit. 目的地之一。59一九一○年代之後臺灣島內外的交通運輸在鐵路、公路、航空、. n. al. er. io. 船舶等運輸系統的陸續聯運下,已具備旅遊移動的基礎條件,更形助長島內社會. v. 經濟發展與旅遊風氣;60二○年代日人旅行圈以帝國領土作為活動範圍判斷,包. Ch. engchi. i n U. 括了臺灣、朝鮮、遼東半島租借地、南滿洲鐵道及其附屬地、山東半島、樺太、 61. 南洋群島等地。 至於臺灣人前往海外的旅遊移動,則受到日本政府「外國旅券 規則」的嚴格限制,需以旅券作為身分證明,出入境亦用旅券作為審核依歸。考 量臺灣社會運動、文化慣習、民族意識與中國的關係,62日本總督府為防範犯罪                                                         56.   鍾淑敏, 〈日治時期臺灣人在廈門的活動及其相關問題(1895-1938) 〉 ,走向近代編輯小組編, 《走向近代:國史發展與區域動向》(臺北市:臺灣東華,2004),頁 400-406。  57   王詩琅譯註, 〈在華青年學生的思想運動〉 , 《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 (臺北:稻鄉,1995.11) , 頁 121-248。  58   若林正丈, 〈臺灣抗日運動中的「中國座標」與「臺灣座標」 〉,《當代》17(1987.9),頁 41。  59   呂紹理, 《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 (臺北市:麥田出版,2005) ,頁 341、 347。  60   蔡龍保, 〈日治時期公路運輸之興起與交通體系之變遷(1910-1936)〉 , 《近代中國》156(2004.3), 頁 109。  61 曾山毅, 《植民地台湾とツーリズム》(東京:青弓社,2003),頁 263-264。 62   王詩琅譯註, 〈序說〉 , 《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 ,頁 1-5。總督府指出中國與臺灣有民 14   .

(25)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事宜與反日活動,兩岸渡航自然成為出入境管理的首要工作。63因此,臺灣人前 往中國多由偷渡或由第三地日本轉進中國為管道,至於滿洲、朝鮮、臺灣之間的 交通網絡,至三○年代方有突破性發展。日治時期臺灣島內外的旅遊移動,與近 代化、總督府政策、日本文化影響與本土文化等因素相關,待至三○年代以降臺 灣旅行活動由個人探險進入到制度化的階段形式。64 本文研究主軸為結合旅居者、書寫者、社會、文化運動者多重身分的臺灣知 識分子之中國經驗的「旅居書寫」 。 「旅居書寫」定義為一定時間(赴中後返臺的 非永久居留)內實踐有計劃性且富社會意識的考察、遊歷、居住等活動之後,所 創作的兼具個人感知與社會批判的論著。文本範疇依據研究對象(臺灣日治時期 知識分子)與臺灣社會轉型的時間軸(1920、1927、1937、1945),包括二○年. 治 政 大 華南、滿洲各地在住或行旅的臺人,關於留學就業、公務考察、私人旅遊之生活 立 經驗,即具自傳性意味的小說、散文、隨筆、日記、自傳、回憶錄等文學文本。 代以降至戰爭時期日本統治下或影響力深刻之中國地域,涉及北京、上海、南京、. ‧ 國. 學. 具體作品諸如張我軍《亂都之戀》與小說、張深切〈北京日記〉與自傳《里程碑》 、 楊肇嘉的回憶錄,以及黃朝琴〈上海遊記〉 、陳逢源《新支那素描》 、謝春木〈新. ‧. 興中國見聞記〉與黃旺成〈新中國一瞥的印象〉、作家日記諸作。. y. Nat. 必須說明的是,對日治時期前往中國工作的臺灣人,尤其在重慶國民黨政府. sit. 工作戰後返臺的臺灣人,即所謂「半山」書寫之討論,65考量知識分子於帝國網. n. al. er. io. 絡內的移動與記述之研究設定,以及超越國家位置討論存於東亞地域內的集團歷. i n U. v. 史經驗之視角,故於本文暫且不論,另待他文論述;而張深切自傳《里程碑》、. Ch. engchi. 楊肇嘉回憶錄、吳濁流《南京雜感》等部份文本出版時間為戰後,或有作者礙於 外緣時局無意識或有意識的自我檢閱,以及事後回顧的落差縫隙之可能,然考量                                                                                                                                                             族、語言、思想、信仰、風俗習慣的關聯。  63   王學新,〈日治時期臺灣出入境管理制度與渡航兩岸問題〉,《臺灣文獻》62:3(2011.9),頁 2。  64   日治時期臺灣旅遊活動的成形要素,參見曾山毅,《植民地台湾とツーリズム》(東京:青弓 社,2003) ,頁 320-324。旅行現代性的趨向,參見呂紹理, 《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 的形象表述》 (臺北市:麥田出版,2005),頁 341、343。  65   「半山」的定義取決於和中國黨政人士建立關係網絡與否,其定義為曾經於日治時期前往中 國與國民黨共事的臺灣人士,日後於政壇中嶄露頭角者。參見陳俐甫,《日治時期臺灣政治運動 之研究》 (臺北:稻鄉,1996) ,頁 140-141。唯本文仍討論戰後被視為「半山」的黃朝琴、謝春 木(謝南光) ,前者原因在於其作〈上海遊記〉寫成時間為作家尚未正式赴中發展前的 1920 年, 且二○年代黃朝琴陸續參與了《臺灣青年》 、 《臺灣》 、 《臺灣民報》雜誌的編輯,實有必要析論其 作所呈現的中國經驗;後者基於 1929 年發表〈新興中國見聞記〉文章前身〈旅人的眼鏡〉於《臺 灣民報》之際,謝春木活動重心未正式移至中國。而且其與中國國民黨方面的聯絡則出自臺灣民 眾黨黨務需求,非出於個人生涯規劃而行。 15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How would this task help students see how to adjust their learning practices in order to improve?..

Talent shows give people a reason to practice and perfect their 24 , and the professional panel of judges gives them advice and criticism about how to become

It better deals with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 and the contradictions posed by modernity, providing a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Kelly Besecke, “Seeing Invisible Religion: Religion as a Societal Conversation about Transcendent Meaning”, in Religions of Modernity: Relocating the Sacred to the Self and

A spiral curriculum whose structure allows for topics or skills to be revisited and repeated, each time in more detail or depth as the learner gains in knowledge, skills,

– The futures price at time 0 is (p. 275), the expected value of S at time ∆t in a risk-neutral economy is..

 Propose eQoS, which serves as a gene ral framework for reasoning about th e energy efficiency trade-off in int eractive mobile Web applications.  Demonstrate a working prototype and

In the work of Qian and Sejnowski a window of 13 secondary structure predictions is used as input to a fully connected structure-structure network with 40 hidden units.. Th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