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出版五四運動文獻之書目計量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臺灣出版五四運動文獻之書目計量研究"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摘 要  

臺灣出版五四運動文獻之 書目計量研究

王 明 玲 杜 立 中 曾 彩 娥

本文採取書目計量方法,分析《五四運動論著目錄初稿》一書中的1,567筆文 獻,探討臺灣1949至2008年所出版之五四運動文獻,在資料類型、出版年代、主 題範圍、作者生產力的概況,其中更應用布萊德福定律,找出核心期刊,並分析其 特質。本研究之目的有二:一、 探討在臺灣出版之五四運動文獻的性質與特性;

二、提供下一版《五四運動論著目錄》(定稿)具體之改進方向。研究結果歸納如 下:一、五四運動文獻以期刊文章及圖書單篇為最多;二、出版年以1989年五四 運動七十週年時為歷年最高;三、主題範圍以社會科學類為最大宗,而科學與應用 科學,研究文獻最少;四、五四運動期刊文獻分佈大致符合布萊德福定律各區比值 1:n:n2;五、核心期刊有13種,並以月刊為主,最多產的5種核心期刊為:傳記

文學、中國論壇、中央月刊、聯合文學、大學雜誌;六、生產力前6名的作者有8

位,依序為周玉山、周策縱、余英時、林毓生、侯健、周陽山、夏志清及張玉法,

關鍵詞(Keywords): 五四運動;書目計量學;布萊德福定律;專題書目;核心期刊;作者生產力分

May Fourth Movement;Bibliometrics;Bradford’s Law;Subject Bibliography;Core Journal;Analysis of Author Productivity

王明玲:國家圖書館參考組助理編輯;Email: lucia@ncl.edu.tw 杜立中:國家圖書館參考組助理編輯;Email: ftu@ncl.edu.tw 曾彩娥:國家圖書館參考組助理編輯;Email: tetseng@ncl.edu.tw

(2)

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八年第一期 (2009.6) 94

皆為男性,且具相當學術地位,但研究生涯長短與生產力無關。展望未來之五四運 動論著研究,若能擴大書目資料的蒐集範圍,例如將大陸出版之五四運動文獻,如 清華同方中國期刊網資料庫,不同語文資料庫,如WorldCat等,也列入書目資料檢 索對象,相信應可獲得更全面性的研究結果。

一、 前 言

民 國8年5月26日羅家倫於《每週評論》發表〈五四運動的精神〉一文,

「五四運動」一詞首次出現。[1]「五四運動」狹義來說,是指民國8年5月4日發 生於北京的學生抗日「五四事件」,廣義來說,則是指民國6年(1917)至民國 10年(1921)5年之間的現代化運動。[2]

「五四事件」起因為民國8年的巴黎和會上,日本要求割讓德國在山東及各 島嶼之領土權,消息傳來,「北京大學等十三校學生三千餘人舉行示威運動(以 被阻未得入使館區),搗燬交通總長曹汝霖趙家樓住宅,毆傷駐日公使章宗祥,

房屋起火,學生被軍警捕去者三十二人」。[3]其後,全國各大城市一致嚮應,學 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演變為現代化運動。

孫中山在民國9年1月29日「致書海外同志,謂五四運動為新文化運動,為 思想界之空前變化,最有價值,欲求革命成功必須思想變化」[4],語多肯定。

但在實際政治運作層面,五四運動的週年紀念,都遭政府當局之禁止,直到民 國68年(1979)五四運動六十週年以後,狀況開始改變,「……臺灣方面,

在五四運動六十週年以前,對紀念五四有相當大的禁忌;在五四運動六十週年 時,開始有專書出版,並有講演會及座談會的舉辦,主要因為當時大陸民主運 動熾烈,紀念五四有聲援的意思。從五四運動六十週年以來,一方面因為台灣

[1]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1919.5.26)。上網日期:2009.10.9。網址:http://dbo.sinica.edu.

tw/~tdbproj/handy1/index.html?

[2] 王曉波,〈「五四」運動九十年 : 兼論中國近代新文化運動〉,載於:國家圖書館參考組編輯,《五四 運動論著目錄初稿》(臺北:國家圖書館,2009.3),頁 1。

[3]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1919.5.4)。上網日期:2009.10.9。網址: http://dbo.sinica.edu.

tw/~tdbproj/handy1/index.html?

[4]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1920.1.29)。上網日期:2009.10.9。網址: http://dbo.sinica.edu.

tw/~tdbproj/handy1/index.html?

(3)

的政治逐漸開放,另外一方面因為統治階層對五四的歷史較前了解,對五四的 紀念活動漸多……」[5]

民國78年(1989)五四運動七十週年時,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五四運動 七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其後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臺灣在那年的五四研究文獻 數量,也達到高峰。民國88年(1999)五四運動八十週年時,中央研究院近代 史研究所於4月24日與25日,舉行「五四運動八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兩岸三地 及外國學者熱烈參與,會中從「五四」的歷史意義談到與台灣新文化、本土化 運動的關係,論述範疇廣博。[6]

承繼前述五四運動六十週年、七十週年、八十週年學界擴大研究之傳統,

今年民國98年(2009)恰逢五四運動九十週年,國家圖書館亦加入研究行列,

除與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共同舉辦的「主義與問題:五四運動九十週年座談會」

以外,尚出版《五四運動論著目錄初稿》一書,提供研究資料。

五四運動之歷史意義越來越明顯,並且在每逢十週年紀念時,皆有大型研 討會與專書出版,是一個適宜研究文獻成長與變化的主題,再者,《五四運動 論著目錄初稿》一書定名為「初稿」,即意味尚有改進空間,例如:書目主體 是否完整?各種類型文獻之分類法是否一致?五四運動文獻之定義是否確立?

因此,本研究之目的有二:1. 探討在臺灣出版之五四運動文獻的性質與特性;

2. 提供下一版《五四運動論著目錄》(定稿)具體之改進方向。

二、 文獻探討

五四運動研究文獻不少,但針對五四運動之專科書目而言,日本曾於1977 年 出 版 《 新 青 年 總 目 錄 : 五 四 運 動 文 献 目 錄 》 , 中 國 大 陸 亦 曾 於2004年出版

《 告 別 中 世 紀: 五四文獻選粹與解讀》。而在臺灣的五四運動文獻專科書目 並不多,經過檢視《五四運動論著目錄初稿》之內容,找出8筆資料,分述如 下:1.期刊文章有3筆,包括:〈「新青年」及五四文獻:我們斷然有救〉、

〈周策縱教授著述目錄〉、〈近年出版有關五四的著作〉;2.圖書單篇3筆,

包括:〈「五四運動研究資料」引 介〉、〈臺灣出版的「五四」研究專書書目

[5] 張玉法,〈腳踏五四,走出五四〉,《聯合報》,1989.5.4,25 版。

[6] 江中明,〈探五四歷史幽光 再創思維輝光〉,《聯合報》,1989.5.2,14 版。

(4)

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八年第一期 (2009.6) 96

提要〉、〈臺灣出版的五四研究專書〉;3.圖書1筆,即楊亮功,蔡曉舟所編

《五四:第一本五四運動史料》一書,於1982年出版;4.報紙文章1筆,即李孝 悌所寫〈我們來讀「五四」!:除了談論「五四」,也讓我們來看看出版界有 那些五四專書〉一文,刊登於《中國時報》民國79年5月4日第27版。這些專科 書目大都屬於1980年代的出版品,時代久遠,而《五四運動論著目錄初稿》一 書之出版,恰可賡續過去前輩之研究成果,提供更新穎的五四運動文獻。以上8 筆書目詳細資料,請見表一如下。

表一:五四運動文獻專科目錄一覽表 資料

類型 篇名 作者 刊名/

書名 編者 卷期 出版項 頁數

期刊 論文

「新青年」及

五四文獻 陳獨秀 中華雜誌   3 卷 5 期

總22 民54.5 頁 15-16 期刊

論文

周策縱教授著 述目錄

嚴志雄 編訂

中國文哲

研究通訊   17 卷 3 期

總67 民96.9 頁65- 112 期刊

論文

近年出版有關 五四的著作

國文天 地編輯 部

國文天地   4 卷 12 期

總48 民78.5 頁108- 113

圖書 單篇

「五四運動研

究資料」引介 周陽山

中國現代 史論集 第六集 五四運動

張玉法

主編   聯經,

民72

頁531- 536

圖書 單篇

臺灣出版的

「五四」研究 專書書目提要

楊旻瑋 從五四到

新五四

周陽山

主編  

時報 文化,

民78

頁681- 703 圖書

單篇

臺灣出版的

五四研究專書 周玉山 文學徘徊    

東大 圖書,

民80

頁351- 353

圖書 五四:第一本

五四運動史料

楊亮功,

蔡曉舟 編

     

傳記 文學,

民71

  報紙

文章

我們來讀

「五四」 李孝悌 中國時報     民79.5.4 第 27 版

(5)

三、 研究方法

本 研 究 主 要 以 《 五 四 運 動 論 著 目 錄 初 稿 》 所 收 錄 的 書 目 為 研 究 範 圍 , 該 書利用國家圖書館館藏查詢系統、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 網、全國新書資訊網、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光碟系統、中國文化研究論文目 錄、臺灣文史哲論文集篇目索引系統、新聞知識庫、國科會研究報告總目錄光 碟 v2.0等系統,以五四、五四運動、五四精神、五四新文化運動、巴黎和會、

21條等關鍵詞進行檢索,蒐集1949至2008年臺灣地區出版有關五四運動的專 書、學位論文、期刊論文、論文集論文及報紙評論等五四運動相關文獻,總計 共得1,567筆書目資料。本研究利用Microsoft Excel進行五四運動文獻的書目計量 分析。

四、 研究結果

本研究係以全部蒐集到的1,567筆書目資料,探討臺灣出版有關五四運動文 獻的資料類型、出版年代、主題的分佈情形。此外,又以712篇期刊論文為研究 範圍,探討五四運動文獻是否符合布萊德福定律,並進一步界定五四運動之核 心期刊。另外,五四運動文獻作者生產力之分析亦為本研究重點。

(一) 資料類型分析

將本研究所蒐集的1,567筆書目依資料類型統計,得知期刊論文712篇,占 45.44%;圖書之單篇文章308篇,占19.66%;報紙文章243篇,占15. 5%;會議 及紀念論文集論文137篇,占8.74%;圖書76種,占4.85%;碩士論文72篇,博 士論文19篇。由此可見,五四運動文獻的學術傳播管道相當多元,包括期刊、

圖書、會議、報紙及學位論文,其中以期刊論文及圖書單篇為最多,統計分析 資料詳如表二。

(二) 出版年代分析

在1,567筆書目中,除了〈五四愛國運動在廣東〉和〈五四運動與國父思 想〉兩篇出自「鄭彥棻先生手稿檔案」,不易判別出版年代以外,其餘1,565筆 書目,皆有出版年代,最早一篇是中央通訊社徵集部於民國34年(1945)所編 輯的〈青年問題:一般言論及紀念「五四」言論首屆青年節活動〉,最近則是民 國97年(2008年)10月,中國學者趙園在臺北人間出版社所出版的《中國現代

(6)

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八年第一期 (2009.6) 98

表二:五四運動文獻資料類型統計表

資料類型 文獻數量 百分比(%) 排名

期刊論文 712 45.44 1

圖書單篇 308 19.66 2

報紙文章 243 15.50 3

會議及紀念論文集論文 137 8.74 4

圖書 76 4.85 5

碩士論文 72 4.60 6

博士論文 19 1.21 7

合計 1,567 100.00

小說家論集》一書中的兩篇文章,分別為〈五四小說家簡論 : 盧隱、王統照、

凌叔華〉與〈郁達夫:在歷史矛盾與文化衝突之間〉。從民國34年到民國97年 之間64年的每年文獻筆數,整理分析於表三。

就表三觀之,以1989年五四運動七十週年的文獻127筆最多,在期刊文章 方面,在民國78年4月與5月,《中國論壇》就刊登7篇文章,包括文崇一的〈社 會改革, 從七十年前到七十年後:五四的七十年祭〉;民國78年5月《國文天 地》也有4篇文章,包括國文天地編輯部所編輯的〈近年出版有關五四的著作〉

一文;《傳記文學》也在民國78年5月起刊登4篇文章,其中包括周策縱〈不能 有個反民主反科學的「五四運動」:「五四」七十週年寫給中國知識份子〉一 文。在圖書單篇文章方面,以《從五四到新五四》一書27篇與《五四:多元的 反思》一書12篇最多。在論文集論文部分,則屬《論傳統與反傳統:五四 70 周 年紀念文選》17筆為大宗。 綜觀64年之間,五四運動研究在臺灣出版的情況,

分別為:1940年代11筆,1950年代60筆,1960年代109筆,1970年代276筆,

1980年代481筆,1990年代376筆,2000年以後252筆,共計1,565筆,可以看出 在1980年代達到高峰,其中尤以1989年五四運動七十週年時,所出版的文獻達 127筆,為歷年最高,而1979年五四運動六十週年時,研究文獻108筆,屬歷年 次高,茲將五四文獻出版年代分佈,以每隔10年為統計,列於圖一。

(三) 主題分析

在1,567筆書目中,依照《中國圖書分類法》[7]之十大分類觀察,筆數最多

[7] 賴永祥編訂,《中國圖書分類法》2001 年增訂八版(臺北:文華,2001)。

(7)

表三:五四運動文獻出版年代分佈表

出版年 文獻數量(筆) 總計 出版年 文獻數量(筆) 總計

1945 1

11

1980 73

481

1946 0 1981 30

1947 5 1982 28

1948 1 1983 60

1949 4 1984 16

1950 8

60

1985 25

1951 6 1986 31

1952 7 1987 48

1953 8 1988 43

1954 7 1989 127

1955 6 1990 54

376

1956 1 1991 36

1957 2 1992 59

1958 10 1993 25

1959 5 1994 21

1960 9

109

1995 29

1961 6 1996 35

1962 24 1997 24

1963 10 1998 16

1964 13 1999 77

1965 8 2000 31

252

1966 2 2001 30

1967 12 2002 35

1968 9 2003 23

1969 16 2004 37

1970 14

276

2005 42

1971 17 2006 30

1972 12 2007 20

1973 23 2008 4

1974 23 無年代 2 2

1975 9

1976 19

1977 22

1978 29

1979 108

共計1,567 筆

(8)

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八年第一期 (2009.6) 100

11

! !ᆕᢀ 75 ԃϐ໔ǴϖѤၮ୏ࣴزӧᆵ᡼рހޑ௃ݩǴϩձࣁǺ2:51 ԃ ж 22 ฽Ǵ2:61 ԃж 71 ฽Ǵ2:71 ԃж 21: ฽Ǵ2:81 ԃж 387 ฽Ǵ2:91 ԃ ж 592 ฽Ǵ2::1 ԃж 487 ฽Ǵ3111 ԃаࡕ 363 ฽ǴӅी 2-676 ฽Ǵёа࣮

рӧ 2:91 ԃжၲډଯঢ়ǴځύЀа 2:9: ԃϖѤၮ୏ΎΜຼԃਔǴ܌рހ ޑЎ᝘ၲ 238 ฽ǴࣁᐕԃനଯǴԶ 2:8: ԃϖѤၮ୏ϤΜຼԃਔǴࣴزЎ᝘

219 ฽ǴឦᐕԃԛଯǴ૟ஒϖѤЎ᝘рހԃжϩթǴа؂႖ 21 ԃࣁ಍ीǴ ӈܭკ 2Ƕ!

˃

˅˃˃

ˇ˃˃

ˉ˃˃

ڣז

֮

֮᣸ᑇ ˄˄ ˉ˃ ˄˃ˌ ˅ˊˉ ˇˋ˄ ˆˊˉ ˅ˈ˅

˄ˌˇ˃ڣז ˄ˌˈ˃ڣז ˄ˌˉ˃ڣז ˄ˌˊ˃ڣז ˄ˌˋ˃ڣז ˄ˌˌ˃ڣז ˅˃˃˃ڣז

! კ 2ǺϖѤၮ୏Ў᝘рހԃжϩթკȐ؂႖ 21 ԃȑ!

!

ȐΟȑЬᚒϩ݋!

ӧ 2-678 ฽ਜҞύǴ٩ྣȠύ୯კਜϩᜪݤȡ

\8^

ϐΜεϩᜪᢀჸǴ฽

ኧനӭޣࣁޗ཮ࣽᏢᜪ 615 ฽ǴԛӭޣࣁᇟЎᜪ 495 ฽Ǵύ୯ўӦ 443 ฽ ௨ӜಃΟǴШࣚўӦ 267 ฽௨ӜಃѤǶϖѤၮ୏܌ගঀϐ҇ЬᆶࣽᏢǴ҇

Ьឦޗ཮ࣽᏢᜪǴࣴزЎ᝘ၨӭǴԶࣽᏢឦࣽᏢᜪᆶᔈҔࣽᏢᜪǴࣴزЎ

7ᒘ҉౺ጓुǴȠύ୯კਜϩᜪݤȡ3112ԃቚुΖހȐᆵчǺЎ๮Ǵ3112ȑǶ 圖一:五四運動文獻出版年代分佈圖(每隔10 年)

者為社會科學類504筆,次多者為語文類384筆,中國史地332筆排名第3,世界 史地156筆排名第4。五四運動所提倡之民主與科學,民主屬社會科學類,研究 文獻較多,而科學屬科學類與應用科學類,研究文獻卻非常稀少,只有13篇,

表四依照《中國圖書分類法》之十大類表排列,可看出各大類文獻之筆數。

表四:五四運動文獻主題統計表

類表 文獻數量(筆)

0 總類 73

1 哲學類 66

2 宗教類 19

3 科學類 11

4 應用科學類 2

5 社會科學類 504

6 中國史地 332

7 世界史地(傳記類入此) 156

8 語文類 384

9 藝術類 20

共計1,567 筆

就 以 最 大 宗 的 社 會 科 學 類5 0 4 筆 分 析 之 , 有 3 9 9 筆 歸 於 社 會 學 類 , 佔 有 79%,五四運動之社會文化運動本質,可由此觀察之。而排名第2的語文類384 筆之中,有344筆屬於中國文學類,佔有90%,可見五四運動與新文學運動的密 切關係。 而排名第3的中國史地332筆,其中最多筆數者為中國現代史303筆,

佔 有91%,這些研究文獻呈現歷史學者的觀點。而排名第4世界史地156筆之

年代

文獻數

(9)

中,有155筆屬於傳記類,在這類文獻中,可以看到五四運動當事人的第一手見 證資料。綜觀上表所得,得知1,567筆五四研究文獻中,研究主題大都是探討社 會學、中國文學、中國現代史與人物傳記為主,共計1,201筆,佔77%。表五就 文獻筆數最多的四大類別排序,可看出五四文獻之研究主題重點。

表五:五四運動文獻主題排名表

排名 類表 文獻數

量(筆) 最大類別 最大類別文

獻數量(筆)

最大類別 所佔比例

1 5 社會科學類 504 540-549 社會學 399 79%

2 8 語文類 384 820-829 中國文學 344 90%

3 6 中國史地 332 628 中國現代史 303 91%

4 7世界史地

(傳記類入此) 156 780 傳記 155 99%

(四) 布萊德福定律

布萊德福定律(Bradford’s Law)由英國圖書館學家(Samuel C. Brandford)

研究發現[8],布萊德福定律的文字說明為:根據某學科各種期刊所含相關文獻 篇數的多寡,依遞減次序排列,這些期刊可分為一個核心區(第一區)及接連 數區,且每一區包含大約相同的文獻篇數,則各區期刊種數的比例將呈現1:

n:n2…的關係。[9]本研究所蒐集1,567筆文獻中有712篇為期刊論文,分佈於247 種期刊,以下即依布萊德福定律之分區原則,統計每一種期刊所刊登之文獻篇 數,並依篇數多寡遞減排序,就期刊數、文獻數、累積期刊數、累積文獻數及 累積期刊數常用對數值,製成五四運動文獻分佈統計表(見表六),及五四運 動文獻布萊德福分佈圖(見圖二)。

依布萊德福定律,可將表六內的247種期刊區分為文獻出版總數大致相等的 A、B、C 區,並依三區之期刊總數、文獻總數及平均每一種期刊出版文獻數,

製成五四運動文獻分區表(詳如表七)。

[8] 何光國,《文獻計量學導論》(臺北:三民,1994),頁 56。

[9] 蔡明月,《資訊計量學與文獻特性》(臺北:國立編譯館,2008),頁 143。

(10)

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八年第一期 (2009.6) 102

17

ठ಄ӝѲ๲ቺᅽۓࡓޑЎӷᇥܴǶ!

!

˃

˄˃˃

˅˃˃

ˆ˃˃

ˇ˃˃

ˈ˃˃

ˉ˃˃

ˊ˃˃

ˋ˃˃

˄ ˅ ˆ ˇ ˈ ˉ ˊ ˋ ˌ ˄˃ ˄˄ ˄˅ ˄ˆ ˄ˇ ˄ˈ ˄ˉ ˄ˊ ˄ˋ ˄ˌ ˅˃

ཚעඈټ

ีᗨ֮᣸ᑇ

კ 3ǺϖѤၮ୏Ў᝘ϐѲ๲ቺᅽϩթკ!

!

٩Ᏽ߄ 8 ᛤᇙϖѤၮ୏Ў᝘ϐѲ๲ቺᅽϩթკȐـკ 3ȑǴځᐉືࣁය т௨ӜϐԾฅჹኧǴᕵືࣁಕᑈޑයтЎ᝘Ƕว౜კ 3 ᆶ኱ྗѲ๲ቺᅽ.ሸ ϻϩթკԖ٤༾ޑৡձǶ኱ྗޑѲ๲ቺᅽ.ሸϻკ׎ڀԖ΋ѳྖޑ T ࠠԔ ጕǴ٠Ԗ΋ӛΠ໼௹ޑୃࠟǶฅԶკ 3 ᡉҢ 2:5:.3119 ԃ໔ϖѤၮ୏ޑය тЎ᝘ևጕ܄ޑ΢ϲǴ௨Ӝಃ : ޑයтࡕϐ௹౗۳΢ϲǴ௨Ӝಃ 26 ޑයт ࡕΞԖќ΋όӕ௹౗ޑ΢ϲࢤǴ׀ᆄև΢ϲ௃׎ǶѲ๲ቺᅽϩթკ௹౗ޑ όೱុ܄Ǵᓅߎථ)Ibxljot*ӧ௖૸ጕ΢ၗૻᔠ઩Ў᝘੝܄ਔҭว౜࣬ӕޑ

圖二:五四運動文獻之布萊德福分佈圖

表六:五四運動文獻分佈統計表

分區 期刊數 文獻數 累積期刊數 累積期刊文獻數 累積期刊數

常用對數表

A 區

1 42 1 42 0.000

1 24 2 66 0.301

1 21 3 87 0.477

1 19 4 106 0.602

1 18 5 124 0.699

1 16 6 140 0.778

1 14 7 154 0.845

1 13 8 167 0.903

1 12 9 179 0.954

4 11 13 223 1.114

B 區

3 10 16 253 1.204

5 9 21 298 1.322

2 8 23 314 1.362

3 7 26 335 1.415

3 6 29 353 1.462

10 5 39 403 1.591

11 4 50 447 1.699

C 區 15 3 65 492 1.813

38 2 103 568 2.013

144 1 247 712 2.393

累積文獻數

期刊排名

(11)

表七:五四運動文獻分區表

分區 期刊總數 文獻總數 出版文獻數(平均篇數)

A 區 13 223 11~42 篇(17 篇)

B 區 37 224 4~10 篇( 6 篇)

C 區 197 265 1~ 3 篇( 1 篇)

由表七可見A區有13種期刊,每種期刊出版11至42篇文獻,總計出版223篇 文獻,平均每種期刊出版17篇;B區有37種期刊,每種期刊出版4至10篇文獻,

總計出版224篇文獻,平均每種期刊出版6篇;C區有197種期刊,每種期刊出版 1至3篇文獻,總計出版265篇文獻,平均每種期刊出版1篇。此外,由表七亦可 得知,每區期刊之比為13:37:197,約等於10:40:160,亦可視為1:4:

42,換言之,A:B:C = 1:a:a2 ,大致符合布萊德福定律的文字說明。

依據表七繪製五四運動文獻之布萊德福分佈圖(見圖二),其橫軸為期刊 排名之自然對數,縱軸為累積的期刊文獻。發現圖二與標準布萊德福-齊夫分佈 圖有些微的差別。標準的布萊德福-齊夫圖形具有一平滑的S型曲線,並有一向 下傾斜的偏垂。然而圖二顯示1949-2008年間五四運動的期刊文獻呈線性的上 升,排名第9的期刊後之斜率往上升,排名第15的期刊後又有另一不同斜率的上 升段,尾端呈上升情形。布萊德福分佈圖斜率的不連續性,霍金斯(Hawkins)

在探討線上資訊檢索文獻特性時亦發現相同的現象。他認為這種現象源於線上 資訊檢索的文獻相當分散。[10]可見五四運動的期刊文獻亦有分散特性,造成布 萊德福分佈圖斜率的不連續性。

經由上述驗證,可歸納出五四運動文獻大致符合布萊德福定律。而由表六 所示,前39種期刊即刊登半數以上的文獻(403篇,占56.6%),其餘43.4%的 文獻則分佈於208種期刊,其中有144種期刊僅刊登1篇文獻,顯見五四運動之期 刊文獻分佈相當分散。

(五) 核心期刊特性

由表六得知,若以文獻數量多寡,將所有期刊區分為核心期刊、中間區期 刊及邊緣區期刊,則出版最多五四運動文獻之核心期刊有13種。為瞭解五四運 動核心期刊的特性與主題,本研究從國家圖書館中華民國期刊指南系統、期刊

[10] 同註 9,頁 185。

(12)

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八年第一期 (2009.6) 104

本身網頁及網路資源,蒐集期刊的創刊日期及刊期製成五四運動文獻核心期刊 一覽表(詳如表八)。

表八:五四運動文獻核心期刊一覽表

排名 刊名 創刊日期 停刊日期 刊期

1 傳記文學 1962.6 月刊

2 中國論壇 1975.10 1992.10 月刊

3 中央月刊 1968.10 2003.01 月刊

4 聯合文學 1984.11 月刊

5 大學雜誌 1968.1 1987.09 月刊

6 文訊 1983.7 月刊

7 中華雜誌 1963.8 1992.08 月刊

8 中國文化月刊 1979.11 月刊

9 暢流 1950.2.16 1991.06.16 半月刊

10 中國現代文學理論 1996.3 2000.12 季刊

10 幼獅月刊 1953.1 1989.06 月刊

10 書評書目 1972.9 1981.09 月刊

10 藝文誌 1965.10 1993.07 雙月刊

書目計量學的基本特性在經由量化分析與定律的檢驗來界定核心期刊,再 以核心期刊的內容特性印證其價值。茲將表8內13種期刊之特性歸納如下:

觀 察 各 期 刊 的 發 行 時 間 長 短 , 發 現 發 行 時 間 最 久 的 為 傳 記 文 學 , 其 次 為 暢流,再其次為幼獅月刊,但三刊出版的文獻數分別排名第1名、第9名及第10 名。發現發行時間最短的為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其次為書評書目,再其次為中 國論壇,但三刊出版的文獻數分別排名第10名、第10名及第2名。由此可知,期 刊發行時間長短與其出版之相關文獻並無絕對關係。

統計期刊的刊期,計有月刊10種,半月刊、季刊及雙月刊各1種,可知核心 期刊以月刊為主。五四運動核心期刊半數以上皆曾獲得金鼎獎獎項,可知其期 刊品質較優,獲得出版界之肯定。

(六) 作者生產力分析

本 研 究 針 對 每 篇 文 獻 的 第 一 作 者 做 分 析 , 探 討 五 四 運 動 文 獻 作 者 之 生 產 力,在1,567筆文獻中,扣除編者、座談會主持者、記錄者、無作者之外,共得

(13)

有1,521筆文獻,而這些文獻由937位作者所產生,其文獻數由小到大排序如表 九所示:

表九:五四運動文獻作者生產文獻數統計表

文獻數 ( 筆 ) 作者數 作者(%) 累積文獻數( 筆 )

1 710 75.77 710

2 130 13.87 970

3 38 4.06 1,084

4 15 1.60 1,144

5 9 0.96 1,189

6 11 1.17 1,255

7 10 1.07 1,325

8 2 0.21 1,341

9 4 0.43 1,377

10 3 0.32 1,407

14 1 0.11 1,421

16 1 0.11 1,437

21 1 0.11 1,458

24 1 0.11 1,482

39 1 0.11 1,521

共計 937 100 1,521

由 表 九 得 知 第 一 作 者 所 產 生 的 文 獻 介 於1 篇 與 3 9 篇 之 間 , 只 發 表 1 篇 的 作 者 有710位,佔總作者數75.77%,而發表2篇的作者有130位,佔總作者數 13.87%,所以發表1篇與2篇的作者,幾乎佔全體作者的90%。而生產力最高的 作者,如果依照文獻數排名者,發表10篇以上的作者有8位,依次為周玉山、周 策縱、余英時、林毓生、侯健、周陽山、夏志清、張玉法,這8位作者之生產力 排名,包括:出版年代、研究生涯、文獻類型、總篇數等,分析於表十。

由表十,得知生產力前6名之作者,發表文獻類型大都屬於圖書單篇,其 次為期刊論文,也就是說五四運動研究,以多位作者之單篇,共同結集出版為 主。而研究生涯最長者為余英時54年,夏志清37年次之,其餘6位作者之研究生 涯則介於14年至27年之間。至於這8名作者之背景,余英時、林毓生、張玉法3

(14)

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八年第一期 (2009.6) 106

表十:五四運動文獻作者生產力排名表

排名 作者 出版年代 研究

生涯 期刊 論文

圖書 單篇

圖 書

學位 論文

報紙 文章

論文集

論文 總計

1 周玉山 1977-2003 27 年 20 14 0 1 2 2 39 2 周策縱 1971-1995 25 年 11 4 3 0 6 0 24 3 余英時 1954-2007 54 年 3 10 4 0 4 0 21 4 林毓生 1975-1999 25 年 2 12 0 0 2 0 16 5 侯 健 1973-1986 14 年 10 2 1 0 1 0 14 6 周陽山 1979-1999 21 年 1 7 1 0 1 0 10 6 夏志清 1971-2007 37 年 2 6 0 0 2 0 10 6 張玉法 1978-1999 22 年 4 4 0 0 1 1 10

總計 53 59 9 1 19 3 144

位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其餘則為歷史、文學、政治領域之學者,以下為這8名作 者的背景與研究專長析介。

1.周玉山

周玉山現任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專任副教授,畢業於文化大學中山研究 所博士班,研究專長為中國新聞思想史、中國大陸新聞傳播等。[11]觀察周玉山 有關五四運動之研究生涯,從1977年在《仙人掌,2卷2期》所刊登的〈侯健

「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評介〉開始,至2003年在《孔學與人生,25期》所 刊登的〈五四運動與新文學運動〉止,研究生涯27年,作品39筆,主要創作力 分佈於1980年代與1990年代,佔36筆,近年其研究主題轉移至中國大陸文藝。

如以資料類型來看,期刊文章佔20筆最多,圖書單篇文章也有14筆,其中《文 學徘徊》一書就蒐錄9筆。除此以外,尚主編《五四論集》一書,書中包括多位 作者的40餘筆文章。

2.周策縱

周策縱(1916-2007)於1955年獲得美國密西根大學政治學博士,研究領 域 跨 越 歷 史 、 文 學 、 藝 術 與 政 治 , 曾 任 教 美 國 威 斯 康 辛 大 學 多 年 , 其 所 寫 的

《 五 四 運 動 史 》 一 書 , 首 次 將 五 四 運 動 介 紹 給 西 方 , 並 對 五 四 研 究 有 重 大 影

[11] 世 新 大 學 編 訂,「 世 新 大 學 口 語 傳 播 學 系 師 資 陣 容 」。 上 網 日 期:2009.10.10。 網 址:http://

speech.shu.edu.tw/tea_cho.html。

(15)

響,此書首次以英文於1960年由哈佛大學出版[12],臺灣於1980年與1989年,

分別由龍田與桂冠,出版中譯版。周策縱在臺灣出版的五四運動研究文獻,始 於1971年在《大學雜誌,48期》刊登〈五四運動告訴我們什麼 ?〉一文,直到 1995年5月29日至6月1日在《中央日報》刊登〈民初書法走過五四時代〉一文,

研究生涯25年,作品24筆。主要創作力分佈於1970年代與1980年代,共計21 筆,如以資料類型來看,期刊文章佔11筆,報紙文章6筆,圖書單篇文章4筆,

專書3冊。

3.余英時

余英時於1974年當選第10屆中央研究院院士,曾於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 學、普林斯頓大學等校任教,也曾任香港新亞學院校長,其研究專長為歷史學[13], 其研究五四運動之年代,從1954年在《人生,7卷12期》發表〈五四運動的再檢 討〉開始,直到最近2007年出版的《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一書中的〈中 國現代價值觀念的變遷〉一文為止,共計54年,作品21筆,主要創作力分佈於 1980年代、1990年代與2000年以後,分別為7筆、5筆與7筆。如以資料類型來 看,最大類型屬於專書中的文章,共計10筆,其中2筆〈「五四」文化精神的反 省與檢討〉與〈我對中國問題的反省〉收錄於《胡適與中西文化》一書,另外

〈中國文化危機及其思想史的背景〉與〈再論中國現代思想中的激進與保守〉2 筆,收錄於《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一書。

4. 林毓生

林毓生於1994年當選為第20屆中央研究院院士,研究專長為中國思想史[14], 其有關五四運動之研究生涯,始於1975年在《中外文學,3卷12期》發表〈五四 新文化運動中的反傳統思想〉一文,最近則是在1999年《五四新論:既非文藝 復興,亦非啟蒙運動》一書中所撰寫的〈中國知識份子與政治〉一文。研究生 涯25年,作品16筆,主要產生於1980年代,佔13筆,其中以《思想與人物》與

《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兩書的8筆文章為主。其期刊文章較少,除上述〈五四 新文化運動中的反傳統思想〉一文外,就是1982年刊登於《幼獅月刊,353期》

[12] 蔡振念,〈周策縱教授簡述〉,《文與哲》,10(2007.6),頁 601-607。

[13] 中央研究院編訂,「中央研究院院士會議院士基本資料查詢」。上網日期:2009.10.10。網址:

https://db1n.sinica.edu.tw/textdb/ioconas/02.php?func=10。

[14] 同註 13。

(16)

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八年第一期 (2009.6) 108

的〈五四時期全盤反傳統思想的根源〉一文。

5.侯建

侯健(1926-1990),紐約州立大學哲學博士,曾任臺大外文系主任與文 學院院長,也主編過《中外文學》,專治小說理論和文學批評[15],其最著名之

《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一書,對民國以來之新文學史,著墨甚深。侯健對 五四相關研究,最早一筆是1973年發表於《文藝復興,41期》的〈從文學革命 到革命文學〉一文,最晚則是1986年發表於《聯合文學,2卷7期,總19》〈文 學革命的源流〉一文,研究生涯14年,作品14筆。如以文獻類型來看,則以期 刊文章10筆最多。

6. 周陽山

周 陽 山 為 現 任 ( 第 四 屆 ) 監 察 委 員[16], 美 國 紐 約 哥 倫 比 亞 大 學 政 治 學 博 士,曾任職於臺大與中國文化大學等校,其對五四運動之研究生涯,起於1979 年刊登於《出版與研究》45期的〈《五四與中國》編序〉一文,最近則是1999 年在《聯合報,民國88.5.3,第15版》發表〈超越五四談民主:擺脫「民族主 義當令」的時代困境〉 一文,研究生涯21年,作品10筆。如以文獻類型來看,

以圖書單篇文章7篇最多,就以《從五四到新五四》一書,就收錄〈五四談學 運〉、〈五四時代的民主觀對中國政治發展的影響〉、〈五四與當代中國的民 主〉、〈艱難的民主路:從五四到新五四〉4筆。

7.夏志清

夏志清為美國耶魯大學英文系博士,曾任教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哥倫比 亞大學東亞語文系,專長於文學批評,其《中國現代小說史》最為著名[17]。其 五四文學研究,最早見於1971年在《幼獅文藝,34卷6期》所發表的〈文學革命

(五四運動)〉一文,最近則是2007年《夏志清文學評論經典:愛情、社會、

小說》一書中的〈現代中國文學感時憂國的精神〉一文,研究生涯37年,作品 10筆。如以文獻類型而論,則以圖書單篇文章6筆為主,就《新文學的傳統》

[15] 國家圖書館編訂,「當代文學史料系統」。上網日期:2009.10.10。網址: http://lit.ncl.edu.tw/

hypage.cgi?HYPAGE=search/search.hpg&dtd_id=1。

[16] 監察院編訂,「認識監察院監察委員」。上網日期:2009.10.10。網址:http://www.cy.gov.tw/gen_

detail.asp。

[17] 同註 15。

(17)

一 書 , 就 收 錄 〈 《 中 國 三 十 年 代 作 家 評 介 》 序 〉 、 〈 現 代 中 國 文 學 史 四 種 合 評〉、〈五四雜感〉3筆。

8.張玉法

張玉法於1992年當選為中研院第19屆院士,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歷史 研究所,曾任中研院近史所所長,研究專長為中國近代史[18],其研究五四運動 之研究生涯,始於1978年登載於《書評書目,61期》〈五四運動的時代背景〉

一文,最近則是1999年登載於《歷史月刊,136期》〈五四時期的歷史動向〉一 文,研究生涯22年,作品10筆。主要創作力分佈於1980年代,佔5筆,如以資 料類型而言,則以圖書單篇文章4筆與期刊文章4筆為大宗,圖書單篇文章又以

《中國現代史論集第六集,五四運動》一書中的3筆單篇文章最為集中,分別為

〈評《五四與中國》〉、〈評介尾坂德司著《中國新文學運動史》〉與〈五四 運動的時代背景〉。

五、 結論及建議

本研究主要以《五四運動論著目錄初稿》所收錄的書目為研究範圍,共蒐 集五四運動相關書目資料1,567筆,利用書目計量學之方法,探討五四運動文獻 的資料類型、出版年代、主題的分佈情況。並以712篇期刊論文為研究範圍,研 究五四運動期刊文獻分佈是否與布萊德福定律及布萊德福-齊夫定律相吻合。最 後對五四運動核心期的特性,及作者生產力進行分析。

研 究 結 果 發 現 五 四 運 動 文 獻 主 要 資 料 類 型 為 期 刊 論 文 , 從 五 四 運 動 六 十 週年以後,臺灣的政治逐漸開放,對五四歷史較以前了解,五四的紀念活動漸 多,因此五四運動文獻亦呈成長,尤其以六十、七十週年都超過百篇文獻。五四 運動文獻主題以社會科學類為最多,而科學與應用科學,研究文獻最少。將五四 運動文獻的期刊文獻依布萊德福定律分為三區,各區比值約為1:4:42,可 知 五四運動期刊文獻分佈大致符合布萊德福定律各區比值1:n:n2,而五四運動 文獻布萊德福分佈圖雖非平滑S曲線圖,但大致而言,還是符合布萊德福-齊 夫定律。依布萊德福定律分區,得知五四運動核心區期刊計13種,最多產的5種

[18] 同註 13。

(18)

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八年第一期 (2009.6) 110

核心期刊為傳記文學、中國論壇、中央月刊、聯合文學、大學雜誌。核心期刊 品質較優,有半數以上核心期刊曾獲得金鼎獎優良雜誌獎,其出版之相關文獻 數量多寡與期刊發行時間長短並無絕對關係。

在作者生產力方面,五四運動文獻以發表一篇文獻作者居多,生產力前6名 的作者有8位,依序為周玉山、周策縱、余英時、林毓生、侯健、周陽山、夏志 清及張玉法。高生產力作者中,研究生涯最長為余英時,其生產力居第3位,夏 志清研究生涯排名第2,其生產力居第6位,周玉山研究生涯排名第3,其生產力 居第1位,可知研究生涯長短與生產力無關。高生產力作者皆為男性,具相當學 術地位。

《五四運動論著目錄初稿》當初為配合「主義與問題:五四運動九十週年 座談會」之舉行,在時間緊迫之下,只以二至三個月的時間編輯出版,疏漏難 免,所以書目母體之完整性,尚待補充。再者,主題分類方面,因涉及不同資 料類型,其所根據之分類法相當分岐,例如圖書是根據《中國圖書分類法》,

而期刊文章取自於國家圖書館「中文期刊篇目索引」資訊系統,其分類法則依 據《中國圖書分類法》(試用本),這兩種分類法就有不同,何況還有未分類 者 , 需 要 編 者 自 己 給 號 者 , 這 些 困 難 , 可 能 影 響 主 題 分 析 之 準 確 性 。 最 後 , 五四運動文獻之定義尚待確立,具體之關鍵字與主題詞如更完整,支援研究之 功能會更提高。

未來之研究,若能擴大書目資料的蒐集範圍,例如將大陸出版之五四運動 文獻,如清華同方中國期刊網資料庫,不同語文資料庫,如WorldCat等,也列 入書目資料檢索對象,相信應可獲得更全面性的研究結果。

參考文獻

中央研究院編訂。「中央研究院院士會議院士基本資料查詢」。上網日期:2009.10.

10。網址:https://db1n.sinica.edu.tw/textdb/ioconas/02.php?func=10。

王曉波。〈「五四」運動九十年:兼論中國近代新文化運動〉,載於:國家圖書館參考 組編輯,《五四運動論著目錄初稿》(臺北:國家圖書館,2009.3)。

世新大學編訂。「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師資陣容」。上網日期:2009.10.10。網址:

http://speech.shu.edu.tw/tea_cho.html。

江中明。〈探五四歷史幽光 再創思維輝光〉,《聯合報》,1989.5.2,14版。

何光國。《文獻計量學導論》(臺北:三民,1994)。

(19)

國家圖書館編訂。「當代文學史料系統」。上網日期:2009.10.10。網址: http://lit.

ncl.edu.tw/hypage.cgi?HYPAGE=search/search.hpg&dtd_id=1。

張玉法。〈腳踏五四,走出五四〉,《聯合報》,1989.5.4,25版。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1919.5.26)。上網日期:2009.10.9。網址:http://

dbo.sinica.edu.tw/~tdbproj/handy1/index.html?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1919.5.4)。上網日期:2009.10.9。網址: http://dbo.

sinica.edu.tw/~tdbproj/handy1/index.html?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1920.1.29)。上網日期:2009.10.9。網址: http://dbo.

sinica.edu.tw/~tdbproj/handy1/index.html?

監察院編訂。「認識監察院監察委員」。上網日期:2009.10.10。網址:http://www.

cy.gov.tw/gen_detail.asp。

蔡明月。《資訊計量學與文獻特性》(臺北:國立編譯館,2008)。

蔡振念。〈周策縱教授簡述〉,《文與哲》,10(2007.6),頁601-607。

賴永祥編訂。《中國圖書分類法》2001年增訂八版(臺北:文華,2001)。

(收稿日期2009.11.1;接受日期2009.12.3)

(20)

112

Abstract

BIBLID 1026-5279 (2009) 98:1 p. 93-113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BULLETIN 2009 no.1 (2009.6)

A Bibliometrics Study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Documents Published in Taiwan

Ming-ling Wang Francis Tu Tsai-erh Tseng

The present study makes use of bibliometrics to analyze the book on “Bibliography of Works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1949-2009” which contains 1,567 documents.

It seeks to analyze publications in Taiwan from 1949 to 2008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s to data type, time of publication, subject scope, the author’s productivity profile. It uses the Bradford’s Law to discover core journals, and analyzes their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two objectives for this study:

1. To probe into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ations in Taiwan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2. To provide specific improvement direction for the next issue of “Bibliography of Works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1949-2009” (final paper).

Keywords: May Fourth Movement;Bibliometrics;Bradford’s Law;Subject Bibliography;Core Journal;Analysis of Author Productivity

Ming-ling Wang: Asistant Editor, Reference Service Division,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Email:

lucia@ncl.edu.tw

Francis Tu: Asistant Editor, Reference Service Division,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Email: ftu@ncl.

edu.tw

Tsai-erh Tseng: Asistant Editor, Reference Service Division,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Email:

tetseng@ncl.edu.tw

(21)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can be summed up as follows:

1. Most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literature are journal articles and short book articles.

2. The highest number of publications are written in 1989 on the occasion of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3. The scope of subjects treated has social sciences with the most number of publications while topics on science and applied science have the least titles.

4.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periodicals generally conforms with Bradford’s Law area ratio: 1:n:n2.

5. There are 13 kinds of core journals, mainly, monthly journals.

The five most numerous core journals are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China Forum,

Central Monthly, Union Literature, and University Magazine.

6. The top six most productive authors are Yu-shan Zhou, Ze-zong Zhou, Ying-she Yu, Yu-sheng Lin, Jian Hou, Yang-shan Zhou, Zhi-qing Xia and Yu-fa Zhang. All of them are male scholar with well-known reputation. However, the length of their research career and their productivity are not related.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of the May Four Movement publications research, it will certainly obtain a more comprehensive outcome if the scop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ollection can be expanded such as to include documents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published in Mainland China like the TsingHua TongFang Co. Ltd. Chinese Periodicals web site database and different languages database like WorldCat, and others as well.

(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particular, we present a linear-time algorithm for the k-tuple total domination problem for graphs in which each block is a clique, a cycle or a complete bipartite graph,

One could deal with specifi c topics for researching on Buddhist Literature while one has to clarify the categories and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methodology to construct “History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wo history subjects : The Centenary of Paris Peace Conference and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It is based on the goals of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on other official documents related to the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reform since 2000, including

The min-max and the max-min k-split problem are defined similarly except that the objectives are to minimize the maximum subgraph, and to maximize the minimum subgraph respectively..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population and employment of Taichung metropolitan area by economic-based analysis to provide for gover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