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什麼是 《金剛經》?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什麼是 《金剛經》?"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金剛經》 什麼是 ?

《金剛經》的漢譯版本有幾種﹖

受持《金剛經》有什麼功德﹖

上哪兒查詢《金剛經》的相關資料?

十個途徑解開您對《金剛經》的疑惑。

【去來 無住 金剛經】

專輯

十個途徑解《金剛經》

釋自衍

(2)

直覺、直觀的妙智慧,它能使人從種種 痛苦—煩惱、邪見、無明—當中解 脫出來。

波羅蜜

「波羅蜜」也是梵語音譯,意思是

「到彼岸」。即若能具足堅固、明淨、快 利如金剛性能的妙智慧,必能破除種種 的貪、瞋、痴、慢、疑等妄想執著,便 能度越生死苦海,到達寂靜的涅槃彼 岸,得到解脫。

「經」音譯作修多羅、蘇多羅、素 呾纜等,一般譯為契經、正經、貫經,

為經典的通稱。經字也當作「徑」字 解,比喻修行的一條路徑,指引我們一 條光明的路徑而走向解脫。

這部經闡釋般若智慧,而般若智慧 強大的力量就像金剛一樣,若能擁有如 金剛寶石的般若智慧,便可去除煩惱,

超脫生死,到達涅槃的彼岸,所以,這 部經便稱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經》梵文為: VajracchedikA- prajJApAramitA sUtra ,直譯為「金剛

(Vajra)能斷(cchedikA)般若(prajJA)波羅蜜 多(pAramitA)(sUtra)」。而大多數人較熟 悉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為鳩摩羅 什所譯,也是目前流通最廣的譯本。又 簡稱《金剛般若經》、《金剛經》,今就 鳩摩羅什譯本的經名詳述經題大義:

金剛

佛法常以「金剛」譬喻「般若」。

金剛是世間的寶石,般若是出世間的智 慧。以金剛寶石的三個特色形容般若的 殊勝:一是堅固,不易被破壞。二是透 明、清淨。如具足般若者,內心明淨、

清淨,不易造作惡業。三是銳利、力量 強大。金剛寶石能割劃破壞其他的礦 石,如同般若智慧能摧壞煩惱。

般若

般若是梵語 prajJA 音譯。《大智度 論》卷四十三中說:「般若者,秦言智 慧。一切諸智慧,最為第一,無上無比 無等,更無勝者。」般若是智慧的意 思,但不是指稱世間的聰明,而是一種

《金剛經》的經名是什麼意思?

(3)

間鐵缽壓倒下來,母親驚嚇地將他拉 起。鳩摩羅什從中體會到「萬法唯心」

的道理—東西的輕重完全來自於自己 的分別。一次隨母出遊,見到枯骨,體 會無常,便立志隨母親出家修道。

羅什出家之後博聞強記,專研大乘 經 典 , 參 訪 名 師 , 1 2 歲 開 始 講 經 說 法,弘法遍及天竺。 59 歲開始在長安 譯經弘法,先後譯出經、律、論、凡 74 部,三百八十餘卷。羅什通達多種 外國語言,所譯經論內容卓拔,文體簡 潔曉暢,後世稱他為三藏法師,是我國 四大譯經家之一。

《金剛經》流傳於中國的有六種譯 本,現今最常用的鳩摩羅什譯本,也是 第一本漢譯《金剛經》的譯本。鳩摩羅 什(西元 344 ∼ 413 年),龜茲人,父親鳩摩 炎,母親是龜茲國公主什婆,因合用父 母的名字,故稱「鳩摩羅什」。他在童 年時代即能開講佛法經義,大家敬他如 年高德劭的大德,年幼已具有高壽的德 行,所以,華語又譯為「童壽」。

羅什自幼聰敏, 7 歲隨母到佛寺,

見到大佛旁有供飯用的大鐵缽,心生歡 喜,恭敬地將缽放在頭上。頂在頭上 時,想到自己怎麼有力氣拿得動,剎那

中國第一本《金剛經》譯本的譯者是誰?

《金剛經》是由須菩提啟問而有,

所以須菩提是本經的當機者。須菩提,

或譯為「善現」,因他出生時,現有種 種吉祥善事,所以他的父母就叫他「善 現」。古譯為「空生」,因他誕生之時,

家中的一切器具都空了,現有空相,所 以叫空生。

須菩提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的解空第 一,因其德高望重,故以長者的身分,

代表眾人向佛陀求道。他雖已證得大阿 羅漢,是生死自在的解脫者,但不以己 身的解脫自在為足,而進一步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金剛經》中描述在 大眾坐定之後,他便代表大眾啟請如來 解說般若妙法。這種不只照顧自己的生 死解脫,還要再學習菩薩道,並欲令眾 生的生死流轉也得以解脫的精神,值得 我們大眾學習效法。

《金剛經》的當機者是誰?

(4)

以上六種譯本,以鳩摩羅什的譯本 流通最廣。除了這是《金剛經》的第一 個譯本外,羅什譯本與唐玄奘法師所譯 的 《 大 般 若 經 》 第 九 會 「 能 斷 金 剛 分」,是同本異譯。但一般認為玄奘法 師是依梵本直譯,而羅什譯本是屬意 譯,文句通順流暢,較不艱澀,所以,

流通最易最廣。

另外,羅什譯本一出,使得般若學 說的理論,即龍樹菩薩的性空學,在中 國傳播開來,佛學不再依附玄學,走上 自身獨立發展的道路。其後的五種譯 本,皆同是法相學系的誦本,如菩提留 支、達磨笈多等都是依無著、世親的釋 本而譯出。所以,這些譯本間,常有不 同之處。

也許是因為時代背景、譯本來源、

翻譯條件有別,所以,六種譯本的內容 文字有些差異,然經中所闡述的般若義 理卻是本本相同。民國時期,江味農居 士曾下過一番工夫,著有<校勘記>及

<校正本跋>,將《金剛經》的經文,

恢復到明代之前的原樣,有興趣者可以 參閱。

《金剛經》漢譯版本,有六種或 七種的說法,但其中以六種較為常見。

以下分別依譯本譯出先後,列出譯者、

經名、卷數、譯出年代、藏經出處。

1. 姚秦.鳩摩羅什 《金剛般若波 羅 蜜 經 》( 一 卷 ) 譯 出 年 代 約 西 元 401 ∼413年間 見大正藏No.235

2. 北魏.菩提流支 《金剛般若波 羅 蜜 經 》( 一 卷 ) 譯 出 年 代 約 西 元 508 ∼535年間 見大正藏No.236

3. 陳.真諦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一卷) 譯出年代約西元 548 ∼ 569 年 間 見大正藏 No.237

4. 隋.達磨笈多 《金剛能斷般若 波羅蜜經》(一卷)簡稱《金剛能斷經》

譯出年代約西元 590 ∼ 616 年間 見 大正藏 No.238

5. 唐.玄奘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 蜜經》(一卷),即《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 577).能斷金剛分》 譯出年代 約 西 元 6 4 5 ∼ 6 6 3 年 間 見 大 正 藏 No.220

6. 唐.義淨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 蜜經》(一卷),略稱《能斷金剛經》

譯出年代約西元 700 ∼ 711 年間 見大 正藏 No.239

《金剛經》有幾種漢譯版本?

(5)

伏,即是無上菩提之心。」也就是要達 到「心無所住」的境界。

星雲法師認為《金剛經》主旨可以 用 16 個字概括:「無相布施,無我度 生,無住生活,無得而修。」

也有說法,認為本經的主旨是:

「無我、無相、無修、無證。」

雖然各大德專家所表達的字詞不 同,但都在強調「心要離相」。亦即要 發成佛的無上菩提心,要能「離相無 住」、「降心離相」、「破相顯性」,也 就是破除形相,顯出這個形相內的本 性。即是要人放下執著、仇恨、貪念,

寬容處世,活得輕鬆自在,超越自我的 利害得失,以無私無我的智慧,處理一 切的人事物。

當我們「滅一切相」才能「證諸佛 心」,也就能「離一切相,為一切善。」

或「無住處生心,生心處無住。」惟應 無所住而能生實相,能不住著於任何事 物,心不著色、聲、香、味、觸等世俗 觀念和概念,不著人我相等,自然就會 有自在的清淨心。

我們今就羅什譯本來探討《金剛經》

的內容主旨。本經是從佛陀與弟子須菩 提之間的問答開啟。須菩提向佛陀提出 二個問題:凡人發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 心之後,一、云何應住?(如何安住、不退

失無上菩提之心?)二、云何降伏其心?(如

何降伏妄心?)

佛陀由此闡述一切法自性空的道 理,指出一切事物都是虛幻不實,若要 成就無上智覺,則要破除一切執著,掃 除一切法相。同時,也舉很多例子說明 破「我執」及「法執」,才能得解脫,

成就佛道。

至於本經的主旨,歷來註釋家有多 種說法。六祖惠能大師認為本經的宗旨 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江味農認為《金剛經》的宗旨,可 以說是:「信心清淨,則生實相。」

印順法師闡述此經宗要:「如佛為 須菩提說如此發心,直至究竟菩提,徹 始徹終的歸宗於離相無住。……般若無 所住,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取諸相,即 生實相,即名為佛。須知般若無住的現 覺,即離相菩提的分證。」

聖嚴法師指出全經的要旨在:「心 有所住,即離無上菩提之心;心能降

《金剛經》在說什麼?

(6)

本經反覆提到「四句偈」,但卻沒 有 實 質 列 舉 出 什 麼 是 「 四 句 偈 」。 所 以,歷來經論家不斷地加以詮釋。

有人認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 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即是 四句偈。或「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 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或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 相。」

甚至有一派認為四句偈不可能只侷 限於經文中的兩個偈頌,所以,《金剛 經》中的任何四句,或完整的一段經 義,皆可作為四句偈來受持。

我們再從經文中六處出現的「四句 偈 」 來 看 , 不 難 發 現 其 後 都 有 「 等 」 字,此或可說明若能受持本經的任何

「四句偈」,並非指固定那一句,甚至只 要修通一句,都可以得解脫。

《金剛經》全文共有六個地方,提 到「四句偈」,見如下:

1.「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 四 句 偈 等 , 為 他 人 說 , 其 福 勝 彼 。 」

(羅什譯.<依法出生分>第八)

2 . 「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 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 此福德勝前福德。」(羅什譯.<無為福勝分

>第十一)

3.「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 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 供養,如佛塔廟。」(羅什譯.<尊重正教分

>第十二)

4.「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 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

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 多。」(羅什譯.<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5.「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 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 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 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羅什譯.<福

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6.「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 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

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羅什

譯.<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金剛經》中「四句偈」指的是什麼?

(7)

取,從而破除人們對名相的執著。經中 所列舉的身、身相、心、眾生、壽者、

微塵、世界、實相、佛法、一切法等 等,乃是將所有可能發生執著的對象列 出,並加以破除。

這種三段論的方式,「非」、「則 非」或「則無」,可以詮釋為「無實相」

義,即「名稱與實際並不是同一回事。」

如「老師者,非老師。」可以解釋為

「老師」這個名字非老師的本體,僅是 一個名稱。所以,要認識名稱、概念的 侷限,並透過概念而掌握本質、本體。

另外,這類句型也可詮釋為「不執 著」義,譬如「老師者,則非老師,是 名老師。」此「非」代表著:「不要執 著」於「老師」這個相的名,因為「老 師」這個名稱,僅是一個「相」,是因 緣和合才得如此稱謂。老師這個人,有 時候是「中華民國國民」、「媽媽」、

「媳婦」的角色,這些相或名稱僅是一 個假名而已,它是空無自性的。

所以,「是名××」表明了一切法 只是假名,人們只是活在一個假名的世 界中。般若幫助我們破除人們對假名的 執著。一切法沒有自性,我空,法也是 空,一切都是空相應的緣起相。

《金剛經》中有個非常獨特的表達 方式,即「A 者,則非(無)A ,是名 A 。」或「A 則非 A 。」此類句型在經 中近 30 句,如:

「如來說人身長大,

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如來說諸心,

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

則非世界,是名世界。」

「所言善法者,

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此類句型皆是以「正、反、合」三 段論式句法,來表達真如實相,如「法 相、非法相」、「法、非法」、「眾生、

非不眾生」及「實、虛」等,採用否 定、對立的方式,傳達兩邊皆是不可執

《金剛經》中「A者,則非A,是名A」或「A則非A」 ,如何詮釋?

(8)

眾生相

生命是由五蘊假合,依此因緣成生 命體,故稱為眾生。眾生有各種形式,

如胎生、濕生等;天道、人道等;男、

女;富貴、貧窮等,這些都是「眾生 相」。另外,像我們站在整個台灣的立 場,去感受事情和想事情,也可以說是 是一種「眾生相」。

壽者相

有情眾生隨著業力所招感,從生有 到死之間的壽命,長短不一,因人而 異,此即是「壽者相」,也即是時間長 流中的種種因果變化相。凡是能夠站在 一切生命的立場來想事情和感受事情,

所感受以及所想的就是「壽者相」。

「四相」囚禁我們的心,使得我們 無法如實知見實相,而證得般若空性。

若能破除「四相」,去除身心的執著,

便 能 得 解 脫 。 用 現 代 語 詞 說 此 「 四 相」,應是:「不以我身為實有,不以 他人為實有,不以眾生為實有,不以長 住於俗世為實有。」應致力於摒除對

「我」、「人」、「眾生」、「壽者」等觀 念的執持。

《金剛經》的重點之一,即是「四 相」的闡明與破除—我相、人相、眾 生相、壽者相—在經文中也反覆出現 18 處之多。「四相」又作「四見」,以 此來代表眾生對個體身心所錯執的一切 相,包括對時間、主體、客體及空間關 係的執著。《金剛經》對此「四相」主 張,應無所住,不執著於此而行一切善 法。以下分別說明之。

我相

凡是以「我」為立場,為出發點,

所看見、想到和感覺到的各種形形色色 的 事 物 , 都 是 「 我 相 」, 如 自 己 的 姓 名、金錢、名譽等都是。而「我相」其 實是四相的總稱,因為眾生對五蘊執一 個不變的自我,所以「我相」是一切煩 惱生起的根本。

人相

我們的生命體以人的形式出現,稱 為「人相」,如人有黑白、國別、種族 等不同。而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感受和想 事情,就是「人相」,其實這也是站在 一個不同的「我」的立場去感受事情。

《金剛經》的「四相」在說什麼?

(9)

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

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 多。」(羅什譯.<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本經多處傳遞無論是以恆河沙三千 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或以無量無數的 身體、生命布施,都不如受持《金剛經》

四句偈等,為他人宣說的功德。

廣植善根

本 經 提 及 「 信 心 清 淨 , 則 生 實 相 」, 這 可 見 淨 信 的 重 要 , 如 經 文 :

「 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 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 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 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 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 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 是無量福德。」(羅什譯.<正信希有分>第六)

若有人能淨信此經,表示他已在多佛 前,種下善根,其淨信所獲功德甚大。

得無相之無量功德

凡人易受布施有相束縛,但若能不 受福德,知斷煩惱而生智慧,所獲功德 更大。如經文:「若復有人,知一切法 受持本經的功德殊勝,從《金剛經》

本身的較量功德中,歸納以下幾點:

滅罪消業

「 善 男 子 、 善 女 人 受 持 、 讀 誦 此 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 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 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羅什

譯.<能淨業障分>第十六)由此可知受持讀 誦本經,可消過去世的宿業。

「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

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 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 數、譬喻所不能及。」(羅什譯.<能淨業障

分>第十六)受持讀誦《金剛經》,若能隨 順空性法門或離相生清淨心,其功德比 起佛陀供養諸佛的功德,則要大得多。

宣說本經,功德較財施、身施更大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 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 施,……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 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 此福德勝前福德。」(羅什譯.<無為福勝分

>第十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

受持《金剛經》有何功德?

(10)

從此經出。」(羅什譯.<依法出生分>第八)

受持本經的功德非常殊勝,史上也 有很多相關的感應事蹟。唐孟獻忠《金 剛般若經集驗記》將誦持本經所得的應 驗和利益分為救護脫難、延壽愈疾、滅 罪獲福、神力護持、持誦功德、誠應如 願等六篇,可知持受本經功德利益無 量,能夠增長福德、去除業障、開啟智 慧、消除煩惱、成無上道。

受持本經功德殊勝,如同經中所說

「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 議。」

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 功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 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羅什譯.<

不受不貪分>第廿八)

悟道成道

惠能大師因聽聞《金剛經》而大 悟,歷來亦有多人因修持《金剛經》而 了悟大法。本經所傳遞的般若智慧,是 修行得解脫的要素,這亦受持本經最徹 底究竟的功德。正如經中所云:「一切 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

如何受持《金剛經》?

受持《金剛經》的方法,即是以大 乘經典中提及的「十法行」加以練習。

書寫

恭敬書寫本經,這就是修行。

供養

將經典供奉在佛塔、大殿裡,以此 誠心供養。

施他

助印本經,使經典能夠廣為流傳。

若他誦讀,專心諦聽 用心地聽聞經義。

自披讀

發淨信敬重的心,自己讀誦經典。

受持

在生活之中,受持此經並應用。

為他開演文義

將本經義理詳細地宣說,令他人也 能徹知徹悟。

諷誦

熟讀或朗誦《金剛經》。

思惟

深入義理,靜默思惟,發演經義。

修習

如所思惟,修行止觀,證入聖果。

(11)

剛經》為最多,歷代的《金剛般若集驗 記》、《金剛經受持感應錄》、《金剛經 持驗記》等書皆有明載。《金剛經》以 諷誦(有時亦含書寫)效驗馳名於中國佛教 史,可知其受持的盛況。

與禪宗的淵源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因為悟了本經的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證得無上菩提妙 法而開悟,得到五祖的認可。在六祖之 前,禪宗都以《楞伽經》印心,作為該 宗的核心經典,但自六祖之後,《金剛 經》取代了《楞伽經》,也開啟了中國 禪宗的黃金時代。

對佛教文化藝術的影響

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 品是《金剛經》木刻本;世界上最早的 木刻版畫是《金剛經》扉頁的佛教繪 畫;現存規模最大、時間最早的石刻經 文之一,是山東泰山石刻《金剛經》。

另外,柳公權、趙孟頫、蘇軾等歷代書 法家都曾書寫過《金剛經》,成為文化 的遺產。還有很多與《金剛經》相關的 文學作品,仍流傳至今。可知本經的出 現,對印刷、雕刻、繪畫、文學、書法 等文化藝術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建立般若性空思想的基礎

大乘經典中,般若類經典算是最早 出現的。而在各種般若類經典中,呂澂 先生認為《金剛經》的產生最早,約出 現於公元一世紀。雖然本經全文未提到 一個「空」字,但所談的皆是「空」的 思想,展現了大乘般若思想的特點。而 本經也是大乘經典中很重要的一部經 典,因自本經譯出後,三論宗、天台 宗、禪宗、唯識宗都將之當作重要典籍 來學習。

流傳廣泛

《金剛經》在中國流傳普遍,之所 以普及,除了具有高深的哲理,流暢的 文字外,並可作為實踐的法門。如本經 強調書寫經典的功德,因此《金剛經》

被大量撰寫,留下很多有價值的碑帖、

寫經與刊本。再從譯本、註釋及在社會 各層面的流傳去綜合衡量,《金剛經》

可說是最受中國人歡迎的一部經典,在 學術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無論高僧大 德或一般社會大眾,大都以受持、研究

《金剛經》為學佛必備的功課。

受持感應多

歷代記載諷誦效驗的典籍,以《金

《金剛經》對後世的影響為何?

(12)

若想要再進一步研讀《金剛經》相 關資料,您可以透過香光尼眾佛學院圖 書館(http://www.gaya.org.tw/library )的網頁,

連結到已整理的《金剛經》研究書目,

及網路資源。

《金剛經》研究書目 

http://www.gaya.org.tw/library/readers/gu ide-44.htm

本網頁蒐集了中、日、西文等《金 剛經》之圖書資料、學位論文、會議論 文、期刊論文、研究報告、錄音資料等 訊息。

《金剛經》網路資源

h t t p : / / w w w . g a y a . o r g . t w / l i b r a r y / b - ip/sutra/vajracchedika.htm

您可以線上閱讀《金剛經》經典原 文、解題、文章、電子書、線上講經、

佛曲音樂、動畫。

藏經目錄整合查詢系統

http://www.gaya.org.tw/library/aspdata/se arch/search.htm

歷代對《金剛經》的註釋相當多,

如印度流傳本的無著菩薩造《金剛般若 論》二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三 卷、《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頌》

一卷,天親菩薩造《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論》三卷、功德施造《金剛般若波羅蜜 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二卷等。

西藏注釋本有蓮花戒註《聖般若波 羅蜜多金剛能斷廣註》、智慧幢注《能 斷金剛的利益》等。

在中國的註釋書,數量之多更是其 他經典所難以比擬的。依「藏經目錄整 合查詢系統」檢索,《金剛經》在 11 部藏經中所收錄的註釋書,有近百種,

若再加上現代的註解本,及研究論文近 千種之多。

若想進一步研究《金剛經》 ,有那些延伸閱讀的資料?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世尊導師金剛體  心行寂滅轉法輪   八辯洪音為眾說  時眾得道百億萬   時六天人出家道  成比丘眾菩薩行   五忍功德妙法門  十四正士能諦了 

。持戒忍辱精進一心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或有行俗般若波羅蜜。不應度世。或有

  復次憍尸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閻浮提所有眾生。普令安住阿羅漢果。憍

[r]

[r]

  爾時世尊金剛瑜伽大祕密主大毘盧遮那如來。聞諸如來勸請言已即入一切佛境界

  닎娑蜜哩三合   西南位想   ꑾ底一字   西位想   Ꙙ尾一字   西北位想.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上菩薩位,當學般若波羅蜜。欲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