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傑出音樂家創作歷程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傑出音樂家創作歷程之研究"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特殊教育研究學刊,民95,31 期,221-239 頁

傑出音樂家創作歷程之研究

陳昭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本研究乃是邀請四位傑出音樂家成為研究參與者,經由深度訪談及蒐集相關文 件資料的方式進行複式個案研究,據以瞭解傑出音樂家之創作歷程。

綜合四位音樂家之創作歷程可分為以下五個階段:集材─豐富的創作源、醞釀

─音符的流動、架構─不同組合概念的形成、修正─作品精緻化、呈現─樂曲或演 奏形式之終極目標~美感經驗的追尋,茲分述如下:

一、集材─豐富的創作源

音樂家集材的目的在於累積豐富的創作源與記憶,以提供在一連串思維下的靈 感乍現,其創作源包含有各類型藝術的涉獵以及生活的歷練與經驗的影響等。

二、醞釀─音符的流動

不論是作曲家、演奏家或是指揮在進行音樂創作時,腦中或心中都有著一些音 符在流動、在迴旋。

三、架構─不同組合概念的形成~感性得來、理性整理

經過音符的組合之後透過構思的過程中,逐步汰除不必要的素材,醞釀長期累 積的構念,探索創作的可能性。

四、修正─作品精緻化

音樂的演出需要結合眾人的力量,每個環節皆是相扣的。正式演出之前,尚需 顧及運用創材的可能性以及各項事物的配合,因此作品需要不斷加以修正與改進。

五、呈現─樂曲或演奏形式之終極目標~美感經驗的追尋

這四位研究參與者不論在作曲或指揮、演奏方面,都期待達到美感經驗之追尋。

關鍵字:音樂家、創作歷程

*本文為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之部份研究成果(計畫編號:NSC-91-2413-H-003-022),承蒙參與本研究之音樂 家的鼎力相助,以及研究助理張瓊紋小姐之協助,特此一併致謝。

(2)

緒論:尋寶的序曲

黑格爾曾說:「藝術是理想的感性呈現」。

而 尋找「藝 術之美」 是如何被 渲染開來 的過 程,是我長久以來的著迷:表演藝術家如何將

「美」藉由肢體傳達出內心澎湃的情感,作家 如何將「美」藉由筆尖寫下心思細膩的思潮,

而音樂家又是如何將「美」藉由一個個躍動的

「豆芽」譜出盤旋心中已久的旋律,這些歷程 對我而言都是一個既美麗又神秘的探險,宛若 對這些創意人物進行「腦內挖寶的工程」。近 幾年我進行了一系列創意人物研究,本篇即是 系列性研究之一,係針對音樂家的創作歷程進 行分析與探究。以下將先探討創造歷程階段論 以及音樂創作歷程,接續闡述對於「創造力階 級核心份子」之研究內涵以說明本研究之重要 性。

一、創造歷程階段論

由開發創造力的角度而言,創造力如何產 生乃是最值得探討的問題,以往最普遍的說法 為階段說,如Wallas 於 1926 年所提出之四階 段說:準備期﹑醞釀期﹑豁朗期與驗證期,至 今仍為多數人所引用(引自 Gruber,1974)。

Csikszentmihalyi(1996)則認為創造歷程與其 說是線性的,不如說是轉折的。要經歷多少反 覆,包含多少環節,需要多少見解,都取決於 探 討課題的 深度及廣 度,孵化 期有時長 達數 年,有時只消幾小時。

茲 歸 納 相 關 文 獻 (Ambile, 1983; Clark, 1988;Davis, 1986;Gallagher, 1985;Mackinnon, 1978;Olson, 1980;Piirto, 1992)將創造歷程 分為以下五個步驟:(1)問題的產生:包括準 備期﹑發現問題或困難﹑洞察問題等;(2)尋 求 解決問題 或困難的 方法及作 法:包含 醞釀 期,尋找可應用的資料﹑資訊﹑資源,分析,

記憶的儲存及評價,處理,腦力激盪,探索期,

嘗試各種意見等;(3)尋獲最佳處理方案:豁 朗期﹑綜合﹑確認﹑新答案的產生﹑發現解決 方案﹑洞察階段等;(4)評估及驗證:包括驗 證期﹑評價﹑竭力完成﹑接受的發現、形成理 論或架構等;(5)發表﹑溝通與應用:溝通結 果﹑付諸行動﹑說明及利用結果等。

一 般 對 於 創 造歷 程 的 研究 大多 以 科 學或 發明為主,對於藝術創作的歷程較為少見,以 下將針對音樂創作歷程進行探討。

二、音樂創作歷程

有關音樂創造力的研究,Webster(1990)

提出四項有關的研究趨勢:

1. 強調音樂想像力(musical imagination)和音 樂心像(musical imagery)在音樂創造力教 育上的重要性;

2. 建立音樂創造思考歷程的理論模式;

3. 研發音樂創造思考性向的測驗工具;

4. 有關創造性行為的系統性觀察。

以下將就Webster 所提出的「音樂創造思 考的歷程模式」(Model of Creative Thinking in Music)進行探究,而此模式也是目前最被音 樂界廣為引用的理論,茲說明如下(Webster, 1990):

1. 音樂創思者的創作意向

創作者的創思意向或目的可藉由創作、演 奏與分析(包括書寫與欣賞)作為創造思考的 開始,它是創造思考模式的起點;同時,它們 也可被視為模式的底部。而各創思成果將會有 所差異;但是,其創作歷程是雷同的。現今學 校的音樂教育,多注重於表演、即興和欣賞,

有關創作與分析的部分應增加其內容。

2. 促成音樂創思的能力

當創作者的創思意向建立之後,必須依靠 一 組的思考 技巧,讓 創造思考 的過程得 以發 生,此時的運作方式,就得靠創作者的音樂智 能與創作的過程來發生交互作用,這一整組的 創思能力包含四種:

(3)

(1)創造者的音樂性向;

(2)音樂概念的理解;

(3)音樂的技能;

(4)音樂美感之靈敏性。

而有關音樂概念的理解、技能與美感之靈 敏性,皆會隨著年齡與經驗有明顯地成長。

3. 促成音樂創思的條件

除 了 個 人 的 一些 能 力 會驅 使音 樂 創 造的 過程產生外,尚有許多非音樂性的變數存在於 創造思考的過程中,且它們會與創造者的創思 能力巧妙、複雜地互相混合、改變,而影響音 樂的創造過程,Webster 提出四個影響條件:

(1)內外在的動機:將驅使、幫助並保持 創造者工作。

(2)潛意識的心像:當音樂創造者將其它 關注的焦點有意識地使用時,他的心 理活動會產生一種鼓舞人心的知覺,

並且幫助創造的過程。

(3)音樂的環境:指的是創造的過程,包 括了經濟的支助、家庭條件、樂器、

音響效果、媒材、社會的期望和其它 許許多多的因素。

(4)人格特質:人格因素包括勇於冒險、

自發性的、開放性的、具洞察力的、

有幽默感的、以及偏好錯綜複雜的事 物等特質,這些人格因素似乎普遍存 在於創造者的身上,並且對於促進創 造過程的產生給予支持,且具有重要 的意義。

4. 思考的過程

此部分位於創造思考歷程的核心部分,介 於擴散性與聚斂性思考兩種類型之間;創造者 在思考一個問題後,由擴散思考的方式開始運 作,進行腦力的激盪,而這過程包含了四個階 段:準備、醞釀、豁朗與驗證。第一個階段的 準備期,創造者會知覺到音樂問題的產生;在 醞釀期,創造者是採取潛意識的印象來思考手

邊的音樂問題,此階段中,擴散思考的角色相 當重要;接下來,之後的幾個可能答案,會經 由聚斂性思考而決定出解決方式。

三、對於「創造力階級核心份子」之研 究

Florida(2004)建立了一個「全球創造力—

階級指數」(Global Creative-Class Index, GccI),

以便比較不同國家創造力階級的大小。他提出 所謂之富有「創造力的階級」的名詞,他認為 其核心份子為科學家、工程師、建築師、設計 師、教育家、藝術家、音樂家和藝人,他們的 經濟作用為創造新觀念、新科技或是新內容,

這些專業人員所從事的工作中,需涉及複雜的 問題解決工作,這些工作皆牽涉到大量的獨立 判斷。而我近幾年對創意人物的研究即屬於創 造力階級的核心份子,亦即對於「菁英」的探 討。丁興祥(2005)亦指出「少數傑出人物的 成就會影響到許許多多人的生活」,因此,關 於傑出人物發展的研究便顯得相當重要。

而若要針對這些創造力階級進行探究,則

「複式個案研究」(multiple case study format) 是 近 年 來 的 研 究 趨 勢 , 如 Bloom( 1985),

Csikszentmihalyi(1996/1999), Gruber, Arnheim 及 Gardner(1993)等人對於高創意者的創造 歷 程 、 個 人 特 質 、 工 作 及 生 活 等 之 探 究

(Policastro & Gardner, 1999)。很多心理學家 對 於高創意 者的研究 對象是針 對藝術家 及科 學家的,且以脈絡取向的個案研究法較能深入 地瞭解研究對象;因為「創意人」是獨特的,

其引發個人創意的系統是具有多重原因的,如 個人特質、成長歷程、進行創作之歷程及所處 之環境與文化之影響等。經由研究這些高創意 人士的生活及工作情形,我們希冀能找到一些 規 則、基準 及原則, 以期能找 到足夠的 立論

(Gruber & Wallace, 1999 ; Mayer, 1999 ; Policastro & Gardner, 1999)。

本 研 究 即 是 以 複 式 個 案 研 究 方 法 實 施

(4)

之,針對本文的主題「創作歷程」之探究,經 查 閱國內外 的相關文 獻後發現 到針對音 樂家 的創作階段進行分析者很少見,大多為針對科 學家或發明家所探究的階段論,因此本文希冀 能探析音樂家之創作歷程與眾分享。

方法:藏寶圖

在我長久且著迷的挖寶歷程中,「音樂家」

是藏寶圖的一角,我被他們演奏的樂聲吸引而 去,踏上了生命歷程中另一段尋寶之路,意圖 拼湊出一份完整的人類智慧藏寶之圖。以下茲 將路途中的研究主體、研究程序、資料整理與 分析等內容分述如下:

一、研究主體

我們所定義的「創意人」係指「其工作是 足 以 顯 著 地 影 響 到 該 領 域 未 來 的 走 向 者 」

(Policastro & Gardner,1999)。本研究乃是以四 位傑出音樂家杜黑、盧炎、朱宗慶以及馬水龍 為主體。而邀請他們成為研究參與者,乃因這 四 位音樂家 皆曾獲得 國家文化 藝術獎之 音樂 類傑出音樂家之獎項。該獎項的設置的目的係 為 國家文化 藝術基金 會為獎勵 具有卓越 性與 累積性成就,且近年持續創作之傑出藝文工作 者,而特別設置。所謂「累積性成就」是指「文 藝工作者長期投注文化藝術工作,累積了相當 的作品,並且持續在該領域內創作獲得成就,

對社會具有傳承及影響的作用,因此與得獎者 的年齡、學歷、背景沒有必然的關係,而是以 其創意和藝術上的成就為主要考量」(國家文 藝基金會,1997)。其評選的準據如下:該領 域的傑出表現者;獲得藝術界人士之推薦;曾 榮 獲重要之 國際或全 國性藝術 類獎項並 經過 初審、複審、決審三階段縝密的評審而誕生。

因此,本研究選取四位在該領域成就有卓 越影響性及曾獲得國家文藝獎之音樂家作為研 究參與者,據以瞭解傑出音樂家之創作歷程。

二、研究取向

本研究採用複式個案研究的形式進行,以 深度訪談、文件及背景資料之分析探討等作為 蒐集資料的方法。每一個訪談與分析的結果即 是研究主體的一個獨特的生命故事,我試圖從 他 們的生命 故事中抽 取出各種 可能影響 其創 作 歷程之題 材,進而 以主、客 觀的角度 來分 析。以客觀的角度而言,個體生長的歷程、所 處 的時代背 景及生命 中重大事 件的發展 之資 料就是既定不變的客觀事實;而以主觀的角度 來看,透過自己對研究主體所知所感的角度來 詮釋其創作歷程,即是一個觀察者心有所感的 主觀意識。

三、研究程序

在進行研究之始,先查詢國家文藝獎得獎 資料後,再邀請四位研究主體參與本研究,經 由電話、傳真及e-mail 等方式與研究參與者聯 繫。本研究在訪談的部分是以半結構方式進行 訪談,訪談大綱為請教研究參與者創作歷程之 相關議題:

1. 對於「音樂創意」之詮釋?

2. 工作靈感(動機)的來源通常來自哪裡?

3. 您通常如何尋找創作的題材?如何進行該 題材的發展?

4. 您通常如何發展一個作曲(音樂會呈現)的 想法或計畫?

5. 您印象最深刻的創作(音樂會呈現)經驗為 何?請描述其歷程。

6. 創作過程甘苦談。

7. 對於作品的完成,您的感受為何?

在 與 音 樂 家 聯絡 及 訪 談期 間並 敦 請 研究 參與者提供相關之文件,如展演資料、著作、

得獎記錄、自傳、傳記、札記、報章媒體之相 關報導及照片等,以進行文件分析。訪談完畢 後將錄音帶轉謄為逐字稿與整理稿,並請受訪 者核對整理稿之真確性。資料分析的過程以圖 一之架構圖說明之。

(5)

圖一 資料分析程序

四、資料整理與分析

資 料 的 處 理 是先 以 每 一位 研究 參 與 者的 創作歷程進行個案分析;接續整理共通之創作 歷程。整個分析資料的程序為:閱讀資料-編 碼 -初步彙 整-整合 類目及向 度-尋找 主題

-閱讀文獻-歸納形成研究發現。整個研究過 程 主 要 是 採 用 「 分 析 歸 納 法 」(analytic induction),運用分析先前資料所得的結果,尋 求暫時的分類項目,再以此分類作為下一步分 析及搜集資料方向的指引。然後將所得到的結 果 持續的比 較概念類 別及特性 ,逐漸呈 現主 題,最後發展出概念。

同時在進行研究時,儘可能搜集第一手資料

(觀察、訪談及文件等),避免過多推論性的資 料。將訪談資料交給研究參與者確認、檢核,以 確定資料轉錄與分析結果的真確性。

資料的代碼依序說明如下(詳表一):第一 碼為四位研究參與者的代碼分別為ABCD;第二 碼若為本人的訪談內容為S,相關人士的訪談內 容則為O;第三碼本人第一次訪談為 1,第二次 訪談為2,若為相關人士,第一位相關人士為 1,

第 二位為 2;接著出現訪談日期共六碼。如 AS1-920121,即代表研究參與者 A 本人於 92 年 1 月 21 日第一次接受訪談的整理稿引述內容。

1. 閱讀及比對文獻 2. 歸納形成發現

以自傳、傳記、札記、相關文獻與報導為主,

進行初步彙整 閱讀音樂家相關資料

整合類目及向度 進行訪談/整理訪談稿

發展概念 呈現主題

1. 以四位音樂家的創作歷程進行個案分析,敘說「獨特性」的歷程 2. 接續整理「普同性」的音樂創意之詮釋及五階段創作歷程:

(1)集材:豐富的創作源

(2)醞釀:音符的流動

(3)架構:不同組合概念的形成

(4)修正:作品精緻化

(5)呈現:樂曲或演奏形式之終極目標—美感經驗追尋 1. 進行訪談

2. 轉謄逐字稿 3. 撰寫整理稿

4. 將訪談資料交給研究參與者確認 5. 將資料編碼

分析程序 分析之資料及內容

(6)

表一 研究參與者訪談資料一覽表

音樂家 盧炎 朱宗慶 杜黑 馬水龍

音樂專長領域 作曲 指揮及演奏 指揮 作曲

音樂家代碼 A B C D

訪談本人日期及 內容代碼

第1 次:92.01.21 AS1-920121 第2 次:92.01.24 AS2-920124

第1 次:92.07.29 BS1-920729 第2 次:92.08.26 BS2-920826

第1 次:91.04.16 CS1-910416 第2 次:91.04.23 CS2-910423 第3 次:91.05.07 CS3-910507

第1 次:93.04.21 DS1-930421

訪談相關人士 日期與代碼

第1 位:92.08.26 BO1-920826 第2 位:92.08.26 BO2-920826

發現:潘朵拉之盒

在這趟美麗又神秘的探險之中,曼妙動人 的樂曲就是藝術美學中最具吸引力的寶藏,而 音樂家創作的神秘時光,對我而言,如具有魔 力般的「潘朵拉之盒」,讓人有一窺究竟的好 奇。幾乎和所有的創意人物一般,音樂家的創 作 過程是一 個不斷循 環的動態 歷程,碰 到瓶 頸、困難時,很可能之前所花費的無數心血在 一夕之間全都化為烏有,一切又要從頭開始,

這 樣的執著 毅力亦是 我在述說 創意歷程 時最 想強調的精神。以下茲分為研究參與者創作歷 程之獨特性及普同性做歸納與整理:

一、音樂家創作歷程的獨特性

(一)盧炎─創作是生活的目標.存在的理由

「音樂的終極目的就是述說美感

─人心的感受。」(AS1-920121)

盧 炎 是 一 位 富 有 東 方 文 化 氣 質 的 作 曲 家,其作品常蘊含著中國文人思想的精神。他 說:「音樂創作是我生活的目標,也就是我存 在的理由」(陳黎,1999)。因此,雖已屆「古 稀之年」仍執著於樂曲的創作。國家文藝獎給 予其獎項的理由為:「盧炎先生致力於作曲與 教學,潛心創作,作品數量豐富,體裁類型多

元,其作品之內涵極具開創性,且能呈現中國 文人情操及個人之澹泊氣質。在美學思想上涵 蓋東西文化之精髓,有極高的藝術成就。在教 學上,孜孜不倦,以身作則,數十年如一日,

桃李滿門,皆有所成,對培育國內音樂創作人 才及提昇國內音樂創作水準,極具貢獻」(國 家文藝基金會,1998)。以下即說明其創作歷 程:

1.靈感:生活的感受

盧炎是一個晚成的作曲家,他曾自言:「一 直到最近幾年才覺得作曲比較駕輕就熟一些」

(AS1-920121)。這或許是他的謙虛之詞,然卻 一 語道出一 個傑出的 作曲家若 能用人生 的歷 練賦予樂曲生命力,則更勝於那些充滿技巧性 卻艱澀難懂的樂曲,因為音樂最重要的目的就 是能感動他人。他說:

「我的靈感多半來自日常生活中 感受的累積,例如:坐公車可以冥想、

思考,除了多欣賞聆聽音樂、汲取養 分外,美景、好電影、詩與畫,種種 美好的事物也都是靈感來源,我認為 音 樂 源 自 於 人 生 的 感 受 。 」 (AS1-920121)

正因創作的源頭來自於生活,因此其所見

(7)

所聞,常常不自覺地內化成心中美感的經驗,

而對曲風產生直接的影響性,他表示:

「我的創作中有一個直接的影響,就是建 築,如街道、房子、中國的庭院。一直以來,

中國的建築總有才氣橫溢的人物參與其中,如 此造出的建築如詩又如樂,蘊含著訴說不盡的 感受。建築與音樂是相通的,只不過建築是固 定的,而音樂是流動的。」(AS1-920121)

2.動機:音符與想像力的組合

「靈感促成動機」這個創作歷程,有時累 積的時間很長;有時幾乎是連貫且沒有分解動 作的。而盧炎的創作動機是從單一音符元素中 往「前」推至與生活感受結合;往「後」輔以 創作者必要的想像力。他說:

「我的作曲法類似動機發展-就 是自己先找幾個音構成動機,加上想 像力、對音樂各種不同組合的概念,

然後予以發揮。」(AS1-920121)

3.思考:音符的流動

音 符 與 音 符 之間 的 距 離是 音樂 家 思 考下 的 產物,是 音樂家的 思考讓音 符得以開 始流 動,繼而化成高高低低不同層次的樂曲,這也 似 乎是每一 個音樂創 作者不可 或缺的創 作歷 程。然而天馬行空的音符,究竟如何譜出動人 的音樂呢?盧炎回想自己的創作經驗說道:

「 首 先 用 鋼 琴 彈 出 來 或 者 唱 出 來 , 在 腦 子 裡 思 考 這 首 曲 子 應 該 如 何 , 想 好 幾 遍 之 後 就 知 道 該 怎 麼 做 了、或者可以將概要寫下來,再依照 著去作曲。」(AS1-920121)

4.組合:作曲技術的應用

若說內心的感受是樂曲的靈魂,那麼技巧 的應用無非是樂曲骨架,此二者相輔相成則得 以豐厚樂曲本身的生命力。而到了創作的最後

階段,他說:

「還要稍微計算一下樂曲中各個 不同的段落比例,兩段落之間的關係 或主、副題的應對與層次感等等,這 都需要運用作曲技術─例如對位等。」

(AS1-920121)

5.溝通:述說美感

一 個 樂 曲 的 形成 是 一 個音 樂家 由 內 而外 的感受表達,繼而與外界產生共鳴,最後呈現 在世人眼前,也因此我們有了美好的音樂可以 欣賞。這個過程是音樂家用美感與外界溝通的 歷程,他說:

「作曲建立在自己文化之上比較 紮 實 … 我 想 作 曲 若 是 發 自 內 心 的 感 受,就應當不難被別人接受,因為人 類都是有共同相通的地方。除非那作 曲者的想法太過奇特,或者那聽眾心 思太過偏狹。」(AS2-920124)

(二)朱宗慶─集思廣益的創作歷程

「音樂對我而言,是感動自己,

也感動別人。」(BS1-920729)

朱 宗 慶 是 樂 壇 上 極 具 親 和 力 的 打 擊 樂 家,常以輕快明亮之姿在全省各地敲打出雅俗 共賞的樂曲,並將現代音樂用更貼近生活的方 式走進人群,因此,國家文藝獎給予他的肯定 是:「朱宗慶先生自學成歸國,即以專業的音 樂素養,多年來持續努力,深入社會基層,將 打擊音樂推廣至國內各地。除普及與提昇音樂 水準外,對於培育人才及鼓勵創作方面,亦有 顯著貢獻;在國際音樂交流上亦頗具成效,普 獲樂界肯定」(國家文藝基金會,2000)。而他 的 創作歷程 會經歷哪 些階段呢 ,以下即 分述 之:

(8)

1. 靈感:貼近生活與腦力激盪

由於喜愛接近人群的個性,朱宗慶意識到 音樂不該是嚴肅且難以親近的,這應是源於他 小時候生長在鄉下,他認為:「我們的廟口就 是文化中心,大家聚在一起喝茶、玩南管、北 管 都在那個 地方,那 時候沒有 所謂的文 化中 心……當時在廟口的過年過節,布袋戲和歌仔 戲的演出那是一定有的。後來我讀初中後,就 開始模仿,常在廟口搭臺子、辦活動、唱歌、

表演,所以對我來說,這些是接觸藝術的很重 要的一個據點。」(BS2-920826)既然音樂如此 美妙就該自然地為大眾所接受,甚至成為生活 的一部份。他說:「藝術有很多種,一種是精 緻藝術,就是一點一滴都很計較,比如你錯一 個音,都會很計較。在廟口的那一種,是和生 活結合在一起的,能夠吸引一些人,所以我覺 得蠻有趣的。沒有錯,『接近廟口』是激起我 在藝術發展很重要的一個點。」(BS2-920826)

朱宗慶的演奏藝術以廟口為出發,充份展 現他「演奏家亦是二度創作」(DS1-930421)的 創造力特質,從選曲到演奏,其樂音所及之處 皆能充份感染聽眾及周遭的人,聽他那輕快的 節奏彷彿為這世界帶來了朝氣與歡樂,然而這 樣充沛鮮活的靈感究竟從何而來呢?他說:

「我是會帶動靈感的人。比如說我經常會 做筆記寫起來,做一個腦力激盪,然後找工作 人員來談,差不多半個鐘頭就把事情解決掉,

然 後大家分 頭去腦力 激盪找出 最好的點 子出 來,而我通常是做起頭和結尾,……大家一起 腦力激盪。」(BS2-920826)

2. 集材:多看、多聽、接觸各類型藝文活動 多 看 、 多 聽 甚至 是 親 自參 與各 項 藝 文活 動,都是朱宗慶儲備創作材料的活水泉源,他 同時亦鼓勵樂團的團員多面向開拓視野,為音 樂 注入新活 力而非閉 門造車的 侷限了藝 術創

作之路,與他共事已久的一位團員說:

「他相當支持平時對於藝文活動 的參與,而非目光如豆的閉門造車,

這些參與的過程都該視作為平時吸納 創作素材的基本功課。甚至都可以拿 來當做以備日後活動安排、作品構思 中不時之需的靈感來源,或是更新的 活水泉源。他希望大家接觸到的領域 不再僅是單純的音樂類,希望大家接 觸到各類藝術,養成以藝術文化作為 休閒的目的」(BO1-920826)。

而 朱 宗 慶 在 自 己 的 創 作 過 程 中 則 體 會 到:「到處看展覽、看表演,看一些奇怪的事 物,生活上就會不斷有想法出來,這是很自然 的。」(BS2-920826)

3. 模仿:創意由傳統而來

「創意是可以磨練的」(BS2-920826)朱 宗慶如是說。演奏家在舞台上迷人的丰采亦不 是一蹴即成,常常是多次的練習並且一而再再 而三地修正,他說:「很多沒創意的事,是因 為 你 沒 給 它 機 會 , 所 以 它 才 會 沒 有 創 意 」

(BS2-920826)。朱宗慶打擊樂常常以極具創 意與活潑的曲風呈現在大眾面前,這個創意的 點 子,常常 是由模仿 傳統開始 然後再加 深加 廣,他說:

「創意有時要先模仿,有模仿再 有創意。十六年前,有一次我在教會 門口看到『歡迎新鮮人』,我看了很感 動,我就把此標題改為『歡迎音樂新 鮮人』,造成很大的轟動,之後又有『歡 迎舞蹈新鮮人』,這就是模仿,模仿就 有 創 意 出 來 ; 創 意 是 不 斷 有 新 的 想 法 , 而 這 是 可 以 激 勵 出 來 的 。 」

(BS2-920826)

(9)

4. 改編:從耳熟能詳出發

創意的展現假使要能夠具體化,還需適時 地藉力使力,才能讓真正的想法或理念傳達出 來,深植人心。如朱宗慶團裡的成員所闡述的:

「打擊作品是二十世紀以後發展 出來的一個東西,所以它本身的曲目 會比較現代。而且有些樂器它本身無 音高,樂器又佔滿整個空間,數量佔 很 多 的 , 所 以 有 比 較 難 貼 近 人 的 感 覺。雖然它節奏感會讓人興奮、振奮,

可是問題是,如果它是一個沒有旋律 的東西,還是比較難有親和力。因此,

朱老師經常把一些耳熟能詳的東西,

改編成打擊樂的作品讓大家來欣賞,

也因為如此,我們就常演奏他改編的 一些打擊樂小品。」(BO1-920826)

5. 融合:結合傳統與現代多元化呈現創意 能夠「結合傳統與現代」(BS2-920826),

朱宗慶認為這是很有創意的。音樂該以多元的 方式呈現,他覺得把大家認為不同音樂風格的 作品做整理與融合,這是他創作歷程中做得最 棒的事。他驕傲的說:

「因為傳統與現代,一般人都會 覺得隔隔不入,一般人也會認為不中 不西,可是我就是要它完全融合,要 中也要西。所以我的創作,第一個就 是把中國傳統的東西,讓每一個人去 學習、去接觸、去實作;再與西洋音 樂結合後再呈現,我覺得它是令我感 到最驕傲的,也是做得最成功的創作 經驗。」(BS2-920826)

關於音樂融合的經驗,他覺得創作出來的 音樂本身要先感動自己,有感動自己的那種歷 程 後再做最 後的呈現 ,而且「 每次到國 際演 出,都讓對方非常感動,這是多年來累積而來

的成果」(BS1-920729)。朱宗慶回憶到俄羅斯 演奏時的感受:

「俄羅斯有很多著名音樂家,像 柴可夫斯基,俄羅斯還產生許多著名 的作品。聽別人說俄羅斯是個強悍的 國家,所以當初去演出的時候,心裡 有些忐忑不安;不過在演出的時候,

卻得到當地藝文界的肯定及觀眾的熱 情迴響,也提出一些評價:第一個,

他們認為我們這團是結合現代、融合 東、西方的想像,是個很獨特的表現 方式;第二個,他們說我們的演奏『是 有陽光、有笑容的』,而且願意把自己 的快樂分享給大家,這種快樂是從心 裡頭散發出去的。我說過我們的音樂 是要中要西的東西,並且是與心跳結 合的。」(BS1-920729)

(三)杜黑─堅持與社會溝通的音樂歷程

「我覺得如果能把合唱這個東西 帶進社區、帶進社會各個層次的話,

說不定古典音樂會重新再來過吧!」

(CS3-910507)

主 修 理 論 作 曲而 後 轉 往指 揮生 涯 發 展的 杜黑,有著深厚的音樂素養,他不僅關心國內 的音樂文化,更希望將具本土特色的歌曲介紹 到國外。而合唱團往往也能在他的指揮棒一揮 之下,就有著如天籟般的樂音產出,因此,國 家文藝獎給予他的肯定是:「杜黑先生以專業 的音樂素養,策畫及指揮台北愛樂合唱團,經 常 在國內外 演出,並 促進國內 外合唱團 體交 流,各種演出均具職業水準,得到國內外樂壇 一致肯定。杜黑先生對國內合唱音樂的推廣及 人才的培養,一向不遺餘力。除了推介中外代 表性曲目,並以委託創作的方式,提倡與鼓勵 國人作品,對合唱作品及演出水準的提升影響

(10)

深遠」(國家文藝基金會,1997)。以下即說明 他的音樂創作歷程:

1.靈感:創作生活化的音樂

對於藝術的紥根與推廣,杜黑深信藝術的生 活化與大眾的接受度是很重要的第一步,他說:

「 台 灣 的 合 唱 界 無 論 是 演 唱 水 準、曲目的趣味性,還有聽眾的開發,

都是值得耕耘的。我覺得這是一門可 以流傳下去的藝術,最重要的是要把 什麼樣的聽眾喜歡聽什麼樣的歌弄清 楚…我覺得台灣的音樂家如果能讓音 樂變成生活的一部分,相信聽眾的品 質就會提昇起來,而且也會有很多人 喜歡唱也喜歡聽了,我覺得這個部份 蠻重要的。」(CS3-910507)

2.選曲:精緻與特色同等重要

一個樂團精湛的演出,除了團員的配合之 外,更重要的是指揮對於樂曲的掌控,因為其 牽涉到指揮家背後強大的音樂能力,所以在選 用的曲目上,杜黑如是說:「精緻很重要,但 特色也很重要。」(CS1-910416)。

3.改編:從感動人的音樂開始嚐試 音 樂 有 人 鑑 賞, 藝 術 的發 展才 能 維 持久 遠,然而音樂呈現的形式不是恆長不變的,曲 目的選擇及改編確實有賴於指揮家的慧眼,此 時指揮家不但是一個富有生命力的創作者,更 是傑出音樂藝術呈現的把關者。杜黑如是說:

「 我 覺 得 台 灣 這 幾 年 合 唱 有 進 步,連社區的合唱團都在進步,因為他 們覺得這個歌好聽就會想唱。假使有些 流行歌寫的曲子真的是不錯,那我們也 可 以 把 它 改 編 成 合 唱 曲 。 」 (CS3-910507)

4.修正:集體創作/腦力激盪

指揮與合唱團之間的互動,每一舉手投足 間的交流都是演出的一部份,因此彼此間的默 契亦是創作歷程中一個重要的關鍵。而就與音 樂創作者之間的互動來說,杜黑會先表達自己 的需求,他說:

「這是腦力激盪。例如:創作者 說他想寫竇娥冤,我就提出我希望有 一個東西是無伴奏的想法;他說伴奏 的樂器必須要有中國特色的東西,那 我會表達希望那個東西是合唱劇場的 感覺,我們倆商量來商量去的,就出 來一個東西了。」(CS3-910507)

至於合唱團的表演方式,杜黑也常給團員 發揮的空間:「他們有時候會建議我要不要在 曲子上加一點什麼東西,我說好呀!集體創作 這樣也蠻有效果的。」(CS3-910507)

5.交流:用音樂和社會溝通

向來主張音樂是生活的杜黑,從來不曾遺 忘和群眾互動除了是生活的一部份,亦是演出 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音樂藝術最終極的目的 無非是感動人心,形成社會當中一個良善的因 子 ,一個傑 出的音樂 家,其用 心所傳達 的感 受,聽眾是能心領神會的,因此,杜黑說:「放 下身段,和社會交流是很重要的」(余怡菁,

1998)。

(四)馬水龍─「感性得來,理性整理」的創 作歷程

「所有的藝術皆要從感性得來,且 必須以理性加以整理、融會貫通,尤其 是音樂這個層面!」(DS1-930421)

小 時 候 , 馬 水龍 沉 浸 在豐 富的 傳 統 音樂 中,而以直覺的、感性的方式去領受它們;長

(11)

大後,尤其在受到嚴謹的音樂訓練之後,不知 不 覺地就會 以一種理 性的方式 去欣賞這 些音 樂的美妙之處。當他發覺這類音樂在受到西方 音樂的衝擊後,不只在民間被忽視,甚至在音 樂科系中幾乎被完全放棄時,心中就燃起了一 股對這類音樂的渴望之情。這些讓他永遠忘不 了、日後在他的創作中成為重要因素的傳統音 樂,就成了他所謂的「音源」(陳漢金,2001,

p.82)。

因 此 , 馬 水 龍在 國 家 文藝 獎得 獎 的 理由 為:「持續創作不輟,以傳統素材作為個人創 作之重要元素,為我國的現代音樂開創新的境 界 ,作品均 在國內外 引起廣泛 的迴響。 …此 外,其並以宏觀的視野推動國內音樂教育及國 際交流,影響深遠」(國家文藝基金會,1999)。

而 其作品究 竟是如何 從內在激 發而出呢 ?讓 我頗有一往探究的好奇,藉由訪談處處所見盡 是藝術大師詮釋出的細膩美感:

1、靈感:來自於內在心靈的感動

「從感性得來,以理性整理」(DS1-930421) 一 直 是 馬 水 龍 在 音 樂 創 作 歷 程 中 最 大 的 體 悟,因為唯有從內心鐫刻而來的音符才能真誠 地感動他人:「對我個人而言,若沒有從自己 內在感受出來的作品,我指的是內在的一種感 覺、一種深刻的感覺,若非如此,我大概不會 去寫曲」(DS1-930421)。

馬 水 龍 回 憶 起他 創 作 經驗 裡的 一 個 作品

《雨港素描》,在他的述說中歷歷描繪難以忘 懷的場景:

「當我在寫作這組樂曲中的最後 一段《廟口》時,因為家住基隆,時 常騎腳踏車到廟口去,就是為了吃一 碗大又便宜又好吃的紅豆冰。……有 一天,在黃昏的時候,也是騎著腳踏 車去吃一碗紅豆冰,就在吃到一半的 時候,從廟裡頭傳來一陣排演北管鑼

的聲音,就ㄎㄨㄤ……,一直不斷地 出來,我領悟到這個就是我要捕捉的 感覺─『廟口』!就是廟口了!但我 不是在描寫音樂、我在描寫的是一種 瞬間、剎那的感覺。就在這突然間聽 到 幾 聲 北 管 的 大 鑼 之 後 , 我 就 付 了 錢,連三分之一的冰都沒有吃完,就 騎了腳踏車衝回去,趕緊把這種可遇 不可求的靈感固定在樂譜上,雖然是 很突然,可是在這之前,其實已經不 曉得蘊釀多少時間了。」(DS1-930421)

2、集材:隨時記錄的創作習慣

「音源」從內在感受而來繼而進行創作,

馬 水龍的創 作習慣是 隨時紀錄 心有所感 的想 法,因而能不斷地累積龐大而豐厚的創作源:

「隨時紀錄已成為長期養成的一 種習慣,我想也不是只有我個人才這 樣。曾經有一個已經過世的前輩作曲 家,他說他的身邊永遠不能離開鉛筆、

橡皮擦和五線譜,因為當突然間想到什 麼東西就可以寫下。」(DS1-930421)

珍 惜 每 一 個 可 能 創 作 出 美 妙 樂 曲 的 機 會 ,馬水龍 以隨時紀 錄的方式 寫下內心 的感 動,於是「書寫」成了他創作歷程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份,他說:

「當我在寫一首作品時,比如說 像一個管絃樂。那麼龐大的編制,你 不可能一下子就全寫出來,所以每次 突然間感覺到什麼,來不及用音符寫 的時候,我都是用文字先紀錄下來。」

(DS1-930421)

3、醞釀:長久的創作醞釀期

貼 近 生 活 經 驗 一 直 是 馬 水 龍 創 作 的 「 音 源」,靈感對他而言,時而看似靈光乍現,其實

(12)

是蟄伏已久的感動,他有感而發的表示:「我常 常在寫一些曲子時,醞釀期都一兩個月以上,甚 至於更長久,我醞釀的時間常常比寫得時間更 多,真正寫得時間反而少。」(DS1-930421)

4、創作:用聯立求解的方式來創作 有創作經驗的人都知悉,當你專心思考創 作主題時,所思所想、所見、所聞幾乎都離不 開你所關心的主題,當然也任由天馬行空的思 緒與主題產生連結。馬水龍以更貼切的方式來 描述這種聯想運思的創作經驗,他說:

「音樂的藝術創作,事實上和科 學 很 相 似 , 表 達 的 方 式 也 許 不 太 一 樣,但事實上是很像的,一位科學家 想要發明一樣東西,還不是要大膽的 假設、小心的求證。比如說:牛頓看到 掉落的蘋果後發現地心引力,事實上 是這個現象已經產生了,他就用各種 方式來聯想、來聯立、來求證,這個 就是創作。想像力與創造有甚為密切 的關係」(DS1-930421)

5、「有中似無」的藝術創作

當「感受」由作曲家手中化成「樂曲」時,

這當中的神秘歷程,要如何去詮釋呢?馬水龍 說:「對每一個從事創作的人來說,創作是一 種內在的激發、對事件、對看法的一種詮釋,

用講得也是籠籠統統的,這個歷程是最難表達 的」(DS1-930421)。因此,他有別於一般人對 於「無中生有」的創作想法,提出了「有中似 無」的創作概念,他說:

「 一 般 人 常 常 講 說 藝 術 創 作 是

『無中生有』,但我覺得不是,絕對不 是無中生有,應該是『有中似無』,關 於這部份我覺得應該倒過來說。因為 你不斷的都有內在的一種衝擊在想這 些東西,只是沒有表達出來,等到你

胸有成竹後你才能落筆而將其完整抒 發出來……我個人覺得,像懷素那樣 寫狂草的書法家,在外人眼中看來,

也許他根本沒經過思索,但我卻不這 麼認為,因為在他要書寫之時,如果 胸不成竹,不可能寫出任何東西的,

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他在揮毫或在 寫 東 西 時 , 首 先 必 要 胸 有 成 竹 。 」 (DS1-930421)

6、融會貫通至「得意忘形」的境界 創作歷程中最高層次的藝術呈現,馬水龍 認為應該是一種「得意忘形」的境界。他說:

「所謂的『得意忘形』我稱它是 最佳的藝術呈現、最高層次的藝術鑑 賞。因為他意已經得了,形就不是這 麼 重 要 了 , 因 為 形 已 經 包 括 在 意 裡 頭,所以它用意來駕馭形了,而不是 形來表達意。」(DS1-930421)

因此,陳漢金(2001)在《音樂獨行俠馬 水龍》中深切的表達出他對馬水龍整體創作觀 的內在感受,他說:「馬老師『通而不俗』的 創作觀,雖與『通俗』只有兩字之差,其實是 相當不同的:『通而不俗』意味著他的用心良 苦,充滿著積極的意義;而頗能體現出這種精 神的《梆笛協奏曲》,則是他滿懷熱枕、展現 出相當功力與非凡品味、且流露靈性與人性的 作品。」

二、音樂創作歷程的普同性

音 樂 家 創 作 的過 程 是 如何 進行 的 呢 ?莫 札 特的父親 發現年幼 的莫札特 坐在大鍵 琴前 一再地試彈著,於是問他在做什麼,莫札特天 真地回答:「我想把那些彼此相愛的音符湊合 在一起。」作曲就是必須把「那些彼此相愛的 音 符-彼此 合得來、 彼此能產 生和諧效 果的

(13)

音,結合在一起!」(陳漢金,2001)。就如前 述 Webster(1990)所言,各創思成果會有所差 異;但是,其創作歷程是雷同的;以本研究而 言,音樂家除了在「音樂創意詮釋」上有著相 同的意蘊內涵外,其在音符追尋過程中亦可分 為以下五個階段:集材─豐富的創作源、醞釀

─音符的流動、架構─不同組合概念的形成、

修正─作品精緻化、呈現─樂曲或演奏形式之 終極目標~美感經驗的追尋,茲分述如下:

(一)對音樂創意之詮釋

研 究 參 與 者 對於 音 樂 創意 的詮 釋 如 下:

「由自身感受出發,將自己所思、所感很忠實 而誠懇地呈現出來,使人能有所啟發,感動自 身亦影響他人的過程」。他們如是說:

「實實在在從事藝術工作、感受 美感世界,……自己有話要說、自己 有所感覺,……再加上技術的熟練,

湊合起來就是自己的創意。從內心由 衷而發、誠心而做是唯一的途徑,標 新 立 異 或 出 奇 制 勝 並 沒 有 用 。 」 (AS1-920121)

「創意其實是有定義的:創意就 是新的東西、能讓人有啟發的東西、

激勵人、感動人的東西、無中生有的 的東西、以前沒有做過的東西,都可 以叫做創意。創意的激發點,對我來 說是感動自己,也感動別人。創意是 可以磨練的。不曉得這樣講會不會太 不謙虛,創意是很簡單的,有時候頭 腦突然會劈哩啪啦蹦出很多東西,有 著做都做不完的事情。……創意是不 斷有新的想法,而這是可以激勵出來 的。」(BS2-920826)

「……寫曲似寫文章一樣,……,

要能讓他人感動。」(DS1-930419)

同時創意的生產者不只是作曲家,事實上

「演奏家亦是二度創作」(DS1-930421),需用 自己的方式、理解與感情去詮釋樂曲,因此同 一首曲子經不同演奏者或指揮的詮釋後,就有 不同的呈現方式,因此亦是二度創作的過程。

「 每 個 團 體 都 有 它 的 風 格 及 特 色,不只是在曲目上的……,因為每 個團體有它特別的曲目及特色,就算 我們演奏同一首曲子,那種感覺也是 截 然 不 同 的 , 因 為 詮 釋 的 方 法 不 一 樣。……那我是覺得我們樂團那種渲 染 力 很 強 , 可 能 在 演 奏 方 式 吧 ! 」

(BO2-920826)

(二)五階段創作歷程

藝 術 家 的 創 作思 考 歷 程由 刺激 的 連 結開 始即為雙軌雙向;那是感性的主體精神抒發與 理性探求客觀條件(創材與展現空間)實現可 能性的同時進行過程。而藝術家在長期的思考 中,探索客觀條件技術突破(理性的思維)與 藝術家主體所欲產生的精神與想像(感性的意 蘊)交融下實現的可能性 (陳昭儀,2003)。茲 將 音樂家的 創作歷程 分析為五 個階段( 詳圖 二):

1.集材:豐富的創作源

音 樂 家 集 材 的目 的 在 於累 積豐 富 的 創作 源與記憶,以提供在一連串思維下的「靈感」

乍現,其創作源包含有各類型藝術的涉獵以及 生活的歷練與經驗的影響。馬水龍認為「創造 力,需有平日累積之豐富內涵(思想的表達、

追尋與呈現)以及表達能力—有足夠表達思想 之工具」(DS1-930421)。他們對於音樂創作源 有著深入的描述:

(14)

圖二 音樂家創作歷程架構

「音樂的來源就是人生的感受。

除了多聽音樂-汲取養分外、美景、

好電影、詩、畫……,種種美好的事 物都是靈感來源。創作是從自己做起 的……。單就音樂的結構組織創作,

卻沒有可以說的話,這樣的音樂聽起 來就是虛空的,沒有意義……心裡一 定要有相當的意念與感受才能做出好 的音樂,再加上個人接受的教育、幼 年文化背景的薰陶、地理環境、社會 環境的影響,就會造成個人獨特的創 作風格。創作初時總不可避免地會被

以往的研究、既有的知識影響─但最 重要的事,你的創作必須蘊含『你要 說的話』,因此要學會放開既有的知識 框架,慢慢走出來。」(AS2-920124)

「 從 事 音 樂 教 育 的 人 都 應 該 知 道,現在音樂系如果還只講求技巧的 學習,難以培養出好的音樂家,因為 技巧好的人實在太多了,如果沒有其 他人文修為的學習課程,像是電影、

建築、文學等等加以配合,也無法培 養出真正的音樂家。」(朱宗慶,2001,

集 材-- 累積豐富創作源

醞釀-- 音符的流動

架構-- 不同組合概念的形成

修正-- 作品精緻化

呈現-- 樂曲或演奏形式之終極

目標—美感經驗追尋 由創作源形成「感受」

來自於各類藝術的涉獵 生活的歷練與經驗的影響

與音樂技巧結合:

感性得來理性整理

透過想像力,讓音符 於腦海中迴旋,獲得 樂曲初步形式

作曲家藉由音符彈 奏,直到流暢滿意為 止;演奏家則經過腦 力激盪的修改歷程

一部份呈現創作者內心之感 受,另一部份則以作品與外 界溝通

(15)

p.226)

這些創作源在平日即累積於心,因此創作 絕非無中生有的,而是心中已有之意念的詮釋 過程。

「胸不成竹無法揮毫,創作並非 是無中生有的,應是有中似無,意念 形成後才能落筆………,意已得則忘 形—『得意忘形』之新解,這是藝術 的最高呈現,形包含在意中。……寫 曲似寫文章一樣,給對方看,讓他人 能感動。」(DS1-930421)

2.醞釀:音符的流動

不論是作曲家、演奏家或是指揮在進行音 樂 創作時, 腦中或心 中都有著 一些音符 在流 動、在迴旋,盧炎如是說:「我的創作素材只 是幾個音,……當我認為某些音符能夠構成很 好的表達,就將它整理整理、譜成一首樂曲。

可以把它做成十五分鐘的音樂,也可以做成二 十 分 鐘 的 音 樂 , 想 做 多 長 就 做 多 長 。 」 (AS1-920121)

當這些音符在流動時,不能任其流逝,是 要隨手記錄下來的,所以馬水龍就說明:「……

作曲家……身邊永遠不能離開鉛筆、橡皮擦和 五線譜」(DS1-930421),要趕快寫下當時的感 覺。

一位國外學者曾言:「現實或真實並非一 個人存於人之外的現成被給予物;是在追尋真 實的同時,人才將真實建構出來;是透過人創 作性的想像力作為,原初的經驗才得以獲致其 形式,並成為有意義之事物」(容淑華,2005)。

此 說法或許 可說明音 樂家之所 以能將流 動的 音符,用黑與白的五線譜彈奏成各具不同色彩 之 樂曲風貌 的緣由吧 !此歷程 真正的重 點在 於音樂家的想像力。

3.架 構 : 不 同 組 合 概 念 的 形成 — 感 性 得 來、理性整理

經 過 音 符 的 組合 之 後 透過 想像 力 與 邏輯 思 考之構思 的過程中 ,逐步汰 除不必要 的素 材 ,醞釀長 期累積的 構念,探 索創作的 可能 性,在此階段是由佈局→架構→層次之呈現,

是細部的經營。馬水龍就認為音樂是「感性得 來,理性整理」,他認為:

「像巴哈的作品,緊密的結構與 組織似數學;似乎是歌德曾說過:音 樂 是 流 動 的 建 築 , 建 築 是 凝 固 的 音 樂。……藝術是感性得來,就似萬馬 奔騰、脫韁野馬般充斥在腦中;但要 再經理性的整理與歸納才能做成一首 曲子。」(DS1-930421)

四位音樂家經由感性得來的想法,藉由理 性整理的創作歷程,此過程之經驗似乎是相通 的,此與Russ 在 1993 年研究情感與創作力的 想法是很接近的,她認為「情感歷程與認知歷 程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創造力依附在情感功 能裡面會改變發展中的認知結構,反之亦然」

(引自容淑華,2005)。然而音樂家除了感性 的思維之外,豐厚的音樂知識與專業能力更是 在 這 個 歷 程 中 最 重 要 的 工 具 。 就 如 Webster(1990)所言:當創作者的創思意向建立 之後,必須依靠一組的思考技巧,讓創造思考 的過程得以發生,此時的運作方式,就得靠創 作 者的音樂 智能與創 作的過程 來發生交 互作 用,這一整組的創思能力包含四種:創造者的 音樂性向、對於音樂概念的理解、音樂的技能 以及對音樂美感之靈敏性。

4.修正:作品精緻化

音樂的演出需結合眾人之力,每個環節皆 是相扣的。正式演出之前,尚需顧及運用創材 的可能性以及各項事物的配合,因此作品及演

(16)

出的方式需要不斷加以修正與改進。

「在合唱團的表演方面,我常給 團員發揮的空間,……這個是腦力激 盪。……大家有時候會建議說這邊要 不要加一點什麼東西,……比如曲子 本來是可以這樣子唱,後來大家都覺 得主要的旋律都在男生身上,所以讓 女團員坐下來,男團員站著唱;有些 獨唱,那到中間後面那段即興,女團 員要有點動作,也蠻好的。這就是集 體 創 作 , 這 樣 也 蠻 有 效 果 的 。 」 (CS3-910507)

在修正作品的部份,作曲家與演奏家、指 揮家有著相異的經驗,作曲家藉由音符不斷地 彈奏,直到流暢、滿意為止;而演奏家及指揮 家 則 傾 向 以 腦 力 激 盪 及 集 體 創 作 尋 求 更 美 好、更和諧的演出。

5.呈現:樂曲或演奏形式之終極目標—美 感經驗的追尋

在作品的呈現方面,一部份呈現出創作者 內心之感受;另一部份則以作品與外界溝通。

這些音樂家不論在作曲或指揮、演奏方面,都 期待達到美感經驗之追尋,而創作的過程不是 為創作而創作,而是為了要抒發心中的充沛感 受而自然流洩出的樂音,對此,馬水龍非常強 調:「定要有內在的深刻感覺才寫,很有深刻 體 驗 者 才 寫 , 不 是 為 了 寫 曲 而 寫 曲 」 (DS1-930421)。盧炎說自己對於個人目標的追 尋就是作曲,他說明:「……作曲!我心中有 許多想要表達的事物,而作曲正是最能夠表達 的途徑。透過作曲我能夠表達那些語言文字所 不能表達的感覺」(AS1-920121)。在第二次訪 談時他又詳細敘說他對於美感經驗的追尋:

「人生的意義是很多宗教、哲學

都在尋找的目標。而這也就是我現階 段的目標─研究『萬古愁』如何克服?

想要得到答案或許要經過修道─據說 修道能夠超越生死─然而超脫生死又 如何?……也許正因為我們永遠找不 到答案,所以總是以作曲的方式來述 說、面對。當然我們也可以順其自然 地 生 活, … ….我們本是自然的一份 子,如草長起來,花開了又落。雖是 這樣自然而然,但也有一種說不出來 的惆悵,這也是美感世界。和西方不 同,西方是人文主義,注重『人和人』

之間的感受,東方則是『人和自然』

的互動。不過葛利果聖歌、巴哈的音 樂就和東方的感受很相近,音樂流露 出宗教、道教、宇宙的情懷,他們不 自覺,但可以從音樂裡聽出來,所以 音樂是能說出很多文字、語言、繪畫 說不出來的東西,所以我學音樂。……

其實西方和東方的藝術精神的感受,

在骨子裡都是一樣的,不同的只是外 殼而已。」(AS2-920124)

上 述 的 說 法 亦 可 印 證 Gardner(1999) 所 言,他認為從心靈智能轉化而來的「存在智能」

(existential intelligence)之核心能力中,包含 一 個人對死 亡意義的 探討、找 尋生命的 重要 性、身體和心理世界的最終命運、愛人或全然 沈浸在藝術領域之內的深化經驗。而其多元智 能理論中的兩項智能「美學本質」及個人「內 在智能」都是音樂家需具備達的,這兩項智能 賦 予音樂家 有能力透 過音符來 詮釋內心 的感 受及世界。亦如Webster(1990)所稱之對於「音 樂美感之靈敏性」,即能捕捉音樂最深層次的 一種感覺。也無怪乎 Bailin(1988)指出「藝 術的價值乃在於提供美感的經驗」。

(17)

省思:如獲至寶

此刻,我如獲至寶,終能體會尼采所言:

「沒有音樂的生活將是錯誤的」,因為每一段 的 音樂都是 音樂家用 生命與感 受編織而 成的 時間藝術,在聆聽的那一刻獲得無以名狀的心 靈感動。而我也試著將所知所感的想法分為個 人、文化及社會層面,與著迷創造之寶的人們 分享關於音樂藝術的感動:

一、個人層面:心靈的食糧

對音樂家而言,在理性與感性兼具的創作 歷程裡,其所完全投注的心靈狀態是飽滿且充 實的,那種突破痛苦後的思緒與情緒的昇華,

是 每 一 個 創 作 者 都 曾 有 過 的 清 明 感 。 如 Csikszentmihalyi(1990)所言:創作力如此令 人 著迷的主 要原因之 一乃是那 種滿足近 乎理 想。此不僅可以成為創作者終身的心靈追求,

亦可為一般學習者追求進步的學習目標。

對鑑賞者而言,透過音樂藝術的形式與創 作者在時空的情境裡,以情感涉入和思維判斷 產生相互感應作用,進而幫助個人沈澱心靈抑 或激起熱情,皆有其情緒出口的功能,甚至也 從中提昇了聆賞者的音樂素養,豐富了個人的 心 靈,此不 就是美學 裡最高層 次的藝術 表現 嗎?

二、文化層面:希望的瑰寶

音樂在藝術的領域裡,就其深度而言,是 指對人類心靈產生良善的內化影響。因此在西 方,音樂肇始於聖歌的唱頌,意圖啟發人們對 愛 的信念; 而在東方 則盛行周 公的「制 禮作 樂」,期待成為「禮儀之邦」,音樂在其中的角 色就是一種轉化的力量,意圖發揚出人類「善」

的因子以影響其所處的環境,正所謂「樂入其 心,心入其境」。

就廣度來說,音樂則是文化的瑰寶。創造 性 人物在合 宜的時空 裡產出了 符合當代 思想

下的作品,因此我們總能從樂曲的時空背景去 窺見文化的痕跡,而我們亦有脈絡去尋訪民族 文化的根源。

三、社會層面:創作的能量

音樂家在創作樂曲時,是經過一群時間分 子 飛躍過後 ,才把整 個心境, 總結地紀 錄下 來,於是一段段分明且具體的樂章就此呈現。

或許透過指揮家的巧手給它重低音,它就悲壯 的如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加入輕音樂,它就是 曠達的彷彿老子般的無為。音樂創作的美感除 了深具文化特色的渲染力之外,其背後更有著 長 久 沈 浸 在 藝 術 情 境 裡 所 培 養 出 來 的 創 造 力,因著創造力我們不斷地思考、不斷地體驗 生活、不斷地去了解自己,進而改善生活、提 昇素養,甚至更讓生命有了新的音符、新的樂 章,如此不斷地循環,創造力也因而源源不絕 的存在著,而我們也因此相信「國家、人才的 競 爭力,其 實蘊含在 每個人的 創造力、 感受 力,以及與美更貼近的心靈上。這股看不見的 競爭力,力量更深刻,影響也更深遠」(洪懿 妍,2001)。

參考文獻

丁興祥(2005):當代台灣傑出企業家的創業發 展研究。教育資料集刊,30,257-278。

朱宗慶(2001):鼓動。台北:遠流。

余怡菁 (1998):杜黑/樂壇黑面將軍。台北:時 報。

洪懿妍(2001):世界向美走。載於天下雜誌(主 編)美的學習(24-31)。台北:天下。

容淑華 (2005):移情、思考與創作:教育劇場與 本我個體的對話。美育,147,60-75。

國家文藝基金會(1997-2000):國家文藝基金會 網 站 ─ 歷 屆 得 獎 者 。 http://www.ncafroc.org.tw/Prize/Index1_Prize.

asp?ID=1&NAME=Prize

(18)

陳昭儀(2003):傑出科學家及藝術家之比對研 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6(2),199-225。

陳漢金(2001):音樂獨行俠馬水龍。台北:時 報。

Amabile, T. M. (198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 Y.:Springer-Verlag.

Bailin, S. (1988). Achieving extraordinary ends:

An essay on creativity. Boston: Kluwer Academic.

Bloom, B. S. (1985). Developing talent in young people. New Haven, CT:College and University Press.

Clark, B. (1988). Growing up gifted (3rd ed.).

Columbus, OH: Merrill.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The domain of creativity. In R. S. Albert(Ed.). Theories of creativity. London:Sage.

Csikszentmihalyi, M. (1996/1999). 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杜明城譯。創造力。台北:時報。

Davis, G. A. (1986). Creativity is forever.

Dubuque, IA: Kendall/Hunt.

Florida,R.(2004). America’s looming creativity crisi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37, 122-134.

Gallagher, J. J. (1985). Teaching the gifted chil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Gardner, H. (1993). Creating minds. N.Y. : Basic Books.

Gardner, H. (1999). 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 for the 21st century.

N.Y. : Basic Books.

Gruber, H. E. (1974). Book review.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30(3), 213-229.

Gruber, H. E. & Wallace, D. B.(1999). The case study method and evolving systems approach for understanding unique creative people at work. 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ckinnon, D. W. (1978). In search of human effectiveness. Buffalo, NY: Creative Education Foundation.

Mayer, R. E. (1999). Fifty yea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 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lson, R. W. (1980). The art of creative thinking.

N. Y.: Barnes and Noble Books.

Piirto, J. (1992). Understanding those who create. Ohio Psychology.

Policastro, E., & Gardner, H. (1999). From case studies to robust generalizations :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bster, P. R. (1990). Creativity as creative thinking .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76(9), 22-28.

(19)

Bulletin of Special Education, 2006, 31, 221-239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R.O.C.

A Study of Creative Process of Outstanding Musician

Chao-Yi Che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were four distinguished musicians. Case studies were used as the framework for in-depth interviews and data collection. The creative process of musicians was analyzed by being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First is the materials-gathering stage: for very advanced musicians most musical “ideas” come out of an accumulated, overflowing reservoir of feelings, memories and life experiences, from which they may suddenly be drawn in a moment of inspiration. Second is the incubation stage, in which the notes seem to flow or circle around in the musician’s (composer’s, conductor’s, virtuoso performer’s) brain or heart. Third is the

“structuring” stage: here the most promising musical concepts are brought together into a form or structure, and any that now seem unnecessary to the over-all design are discarded. Fourth is the revision stage, in which the best possible fitting-together of all the elements is achieved, the greatest efficiency, clarity, thus beauty are realized.

Finally comes the presentation or performance of the musical piece (work): the musician naturally wants to perform his/her work as perfectly (as beautifully) as possible, so that his/her audience may experience the greatest possible aesthetic pleasure and joy.

Keywords: Keywords: musician, stages of creative process.

(2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培養創意 發展音樂 培養評賞音樂 認識音樂 及想像力 技能與過程 的能力 的情境. 價值觀 與

培養創意 發展音樂 培養評賞音樂 認識音樂 及想像力 技能與過程 的能力 的情境. 價值觀 與

Creative approach for counseling individual children in the school setting... Creative approach for counseling individual children in the

This painting inspired me to explore personal styles for my self-portrait, or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represent myself in my work, so that people will feel the work is unique and

{Assess business performance from a range of accounting ratios in terms of profitability,. liquidity, solvency and management efficiency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Horizontal, Vertical and Hybrid Schema in Database Systems.. -A Case Study of Wireless Broadband

Thus,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a feasibl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process parameter optimization in MIMO 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and 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 quality and

This study hopes to confirm the training effect of training courses, raise the understanding and cognition of people on local environment, achieve the result of decl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