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師培人性論之淵源及其現代轉型
∗
許 滸
∗∗摘要
劉 師 培 (1884-1919) 所 處 的 時 代 正 值 中 國 思 想 從 傳 統 邁 向 現 代 的 轉 型 時 期 , 其 人 性 論 雖 深 受 傳 統 思 想 的 影 響 , 卻 又 極 具 現 代 意 義 。 人 性 論 不 僅 是 中 國 傳 統 思 想 脈 絡 中 的 核 心 課 題 , 亦 關 乎 無 政 府 主 義 的 根 本 基 礎 , 兼 涉 傳 統 與 現 代 。 本 文 即 試 圖 分 析 劉 師 培 人 性 論 的 傳 統 淵 源 及 其 現 代 轉 型 , 從 而 蠡 測 傳 統 思 想 論 題 在 轉 型 時 期 的 變 遷 軌 跡 。 根 據 筆 者 的 研 究 , 劉 師 培 首 先 接 受 了 戴 東 原 (1724-1777) 的 思 想 , 致 疑 於 宋 明 儒 者 的 理 學 式 世 界 觀 , 繼 而 通 過 戴 東 原 所 謂 的 「 血 氣 心 知 之 性 」 理 解 王 陽 明 (1472-1529) 的 「 無 善 無 惡 之 性 」, 使 之 對 於 人 性 的 理 解 不 盡 同 於 陽 明 , 轉 近 於 一 種 自 然 人 性論 式 的 無 善 無 惡 之 性 。 基 於 此 種 看 法 , 劉 師 培 認 為 人 性 之 善 惡 取 決 於 外 在 環 境 , 進 而 期 望 藉 由 改 善 外 在 環 境 達 致 「 完 全 之 社 會」。 此 種 帶 有 環 境 決 定論 色 彩 的 思 維 模 式 不 再 以 修 身 為 第 一 義 , 根 本 地 逾 越 了 傳 統 的 《 大 學 》 模 式 。 劉 師 培 轉 向 無 政 府 主 義 之 後 , 不 再 宣 稱 人 性 是 無 善 無 惡 的 , 而 以 嫉 忌 心 、 自 利 心 與 良 善 心 等 帶 有 現 代 意 義 的 辭 彙 論 述 人 性 的 本 質 , 並 繼 續 強 調 外 在 環 境 對 於 人 性 的 影 響 , 筆 者 稱 之 為 一 種 兼 有 善 惡 的 自 然 人 性 論 。 一 般 而 言 , 無 政 府 主 義 者 多 傾 向 於 主 張 人 性 本 善 。 儘 管 劉 師 培 不 盡 然 同 意 這 種 看 法 , 仍 基 於 傳 統 思 想 中 對 於 仁 的 念 信 , 以 及 風 行 於 當 時 的 進 化 思 潮 , 將 相 互 扶 助 的 至 善 之 性 視 為 未 來 的 終 極 願 景 , 終 而 接 納 了 克 魯 泡 特 金 的 互 助 論 與 無 政 府 主 義 。 劉 師 培 人 性 論 之 現 代 轉 型 乃 於 焉 完 成 , 其 歷 程 卻 與 傳 統 思想 密 不可 分。 關鍵詞:劉 師 培 、 人 性 、 王 陽 明 、 戴 東 原 、 無 政 府 主 義 ∗ 本 文 之 寫 作 受 益 於 吳 展 良 老 師 的 指 導 與 王 遠 義 老 師 的 啟 發 , 謹 向 二 位 老 師 致 上 最 誠 摯 的 謝 意 。 兩 位 匿 名 審 查 人 專 業 而 深 刻 的 建 議 有 助 於 本 文 之 修 訂 , 亦 在 此 一 併 致謝。惟本文之一切錯誤與疏漏仍由作者負責。 ∗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生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第 51 期 2014 年 6 月,頁 1-50 DOI: 10.6243/BHR.2014.051.001一、前言
晚清民初的中國知識份子無論其價值觀或思維模式(mode of
thinking
) 都 發 生 了 重 大 轉 變 , 這 一 方 面 源 於 西 方 價 值 體 系 的 強 力挑戰,另一方面亦源於傳統內部的變化。西力入侵或許加速了 變 遷 的 腳 步 , 但 新 價 值 的 取 捨 仍 時 常 取 決 於 傳 統 內 部 的 思 想 傾 向 。 面 對 此 般 鉅 變 , 時 人 所 思 考 的 是 如 何 建 立 一 種 新 型 態 的 文 明,其牽涉層次甚為繁複、廣大,時而帶有烏托邦主義的色彩。 無政府主義(anarchism
)作為一種具有高度理想性的文明型態, 也 成 為 中 國 知 識 份 子 熱 切 討 論 的 對 象 。 劉 師 培 ( 字 申 叔 ,1884-1919
) 亦 參 與 了 此 一 論 辯 。 而 無 論 是 無 政 府 主 義 或 中 國 傳 統 學 術,兩者皆極為關心人性的基本性質。因此,本文冀望能釐清劉 師培人性論的淵源與內涵,從而揭櫫此種人性論於其無政府主義 思想中所扮演的角色。筆者發現在劉師培轉向無政府主義之前, 其無善無惡之人性論所引發的思想效應,已根本地動搖了盛行於 近世中國、以修身為第一要務的《大學》模式。取而代之的新思 維模式則帶有環境決定論的色彩,恰恰暗合於無政府主義的基本 特質。此一現象意味著我們應當注意傳統思想資源在思維轉型過 程中所可能扮演的角色。筆者認為這種新思維模式以自然人性論 與環境決定論為主要特色,截然不同於過往之思維模式,而帶有 現代意義。1 事實上,劉師培除了在1907
至1908
年間宣揚無政府主義, 先後於《天義》和《衡報》發表相關文章,亦曾撰著《倫理教科 書》(1905-1906
),全面地檢討中國之既有倫理,其中涉及了對於 人性之根本假設。劉師培出身揚州經學世家,學脈遠承休寧戴震 ( 東 原 ,1724-1777
), 曾 作 《 理 學 字 義 通 釋 》(1905
), 通 過 訓 詁 考據重新爬梳理學重要觀念的基本內涵。這同時代表著劉師培對 1 學 界 對 於 現 代 性 (modernity) 的 定 義 莫 衷 一 是 , 本 文 不 擬 糾 結 於 此 , 於 「 現 代 」 一 辭 僅 採 取 寬 鬆 的 定 義 , 即 不 同 於 過 往 一 千 年 的 理 學 思 維 模 式 而 能 與 西 方 近 現 代 思潮相結合。於 理 學 世 界 觀 的 全 面 檢 討 。 本 文 即 希 望 以 《 理 學 字 義 通 釋 》 與 《倫理教科書》兩部作品為主要線索,深入考察劉師培在傳統思 想脈絡中對於人性的根本看法,並著意於東原與陽明(王守仁,
1472-1529
)之學於劉師培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本文將進一步探 討此種人性論所帶來的思想效應,亦即對於《大學》模式的挑戰 與其中的矛盾。最後則綜合地分析劉師培的人性論與無政府主義 思想的交涉。本文之視角側重劉師培對於傳統資源之轉化如何影 響其思想取向與基本結構。過往的研究雖已注意到傳統思想對於 劉師培的意義,但專就其人性論深入研議者似鮮有之。在材料方 面,本文尤其重視文獻的斷代與編年,力求依照時間順序討論劉 氏人性論的變化。 目前學界對於劉師培已有為數不少的研究,主要關注於其無 政府主義之內涵,以及現代性的相關問題。在此類作品中,仍以Arif Dirlik
的研究最為深刻。Dirlik
認為劉師培的無政府主義帶有一 種 反 現 代 性 (
anti-modernism
), 這 體 現 於 劉 氏 對 於 現 代 經 濟 體 系與官僚體制的不滿,從而嚮往傳統的、放任式的農村生活。2此 固為精闢的分析,但Dirlik
並未論及傳統思想脈絡下的人性論於 劉師培無政府主義的意義。3不同於Dirlik
,張灝相當關注劉師培 與傳統思想之論辯。張灝雖然認識到劉師培對於理、欲、性、情 等諸多範疇的看法承襲自東原,並在此基礎上批評宋儒,但張氏 並未注意到劉師培同時以此詮釋陽明的思想。4鮑國順與曹世鉉也2 Arif Dirlik, Anarchism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pp. 100-109.
3 事 實 上 , 忽 略 傳 統 文 化 對 於 中 國 無 政 府 主 義 的 影 響 , 正 是 學 界 對 於 Anarchism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一 書的主要批評 。參見顧昕,〈中國的無政府主義與馬克 思 主義(上)〉,《哲學與文化》,24:8(臺北,1997.8),頁740。在Dirlik之外,王汎
森與Peter Zarrow亦曾注意到傳統文化對於劉師培無政府主義的影響,然皆未處理
人 性論 之相 關問 題。 參見 王汎 森,〈反 西化 的西 方主 義與 反傳 統的 傳統 主義 —劉 師培與「社會主義講習會」〉,收入《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 版 公 司 ,2003), 頁221;Peter Zarrow, Anarchism and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 39-41.
4 Hao Chang,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Crisi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pp. 149-156.中譯本:張灝,高力克等譯,《危機中的中國知識份子》(北京:
表示劉師培論性曾受到東原之影響,而近於一種自然人性論,但 兩者皆未詳細分析其繼受與轉化,以及由是引發之一連串思想效 應。5在〈轉型時代中國烏托邦主義的興起〉一文中,張灝又指出 克魯泡特金(Peter Kropotkin, 1842-1921)的互助論使中國知識份 子聯想到孟子的性善論,有助於劉師培等人接受無政府主義。6儘 管學界已認識到劉師培於無政府主義時期接受了克魯泡特金的互 助人性觀,然未能細究其接受方式與意義,又或有所不足。筆者 認為,劉師培在傳統思想脈絡中對於人性的討論,仍於此間扮演 了重要的角色,應以此為線索深入研究。同時,劉師培特殊之人 性論又根本地動搖了中國傳統之《大學》模式,進而影響其無政 府主義時期的思想。 至於《倫理教科書》所體現的思維模式究竟為何,張灝與楊 貞德分別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前者認為劉師培的《倫理教科書》 仍繼承了《大學》模式,即修養不僅是為了成就「完全之人」,亦 是成就「完全之社會」的出發點。7後者則以完全之社會為成就完 全之人的社會條件,而不是完全之人將帶來的社會結果。8楊氏的 觀點極值得注意,本文將由此進一步發揮,從而釐清劉師培之人 性論與此的關係,乃至其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基本特質。
二、「血氣心知之性」與「無善無惡之性」
人性論是中國傳統學術的核心論題,同時關乎無政府主義思 想的基本前提。劉師培之國學底蘊深厚,故釐清劉氏於傳統學術 脈 絡 中 對 於 人 性 之 討 論 , 或 將 有 助 於 認 識 其 思 想 變 遷 之 內 在 理 5 鮑國順,〈劉師培的人性思想探究〉,收入《清代學術思想論集》(高雄:高雄復文 圖 書出 版社 ,2002 ), 頁 185 ;曹 世鉉 ,《清 末 民初 無政 府派 的文 化思 想 》(北 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頁75。 6 張灝,〈轉型時代中國烏托邦主義的興起〉,收入《時代的探索》(臺北:中央研究 院、聯經出版公司,2004),頁192-193。7 Hao Chang,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Crisis, p. 158. 中譯本:張灝,高力克等譯,《危
機中的中國知識份子》,頁185。
8 楊 貞 德 ,〈 從 「 完 全 之 人 」 到 「 完 全 之 社 會 」 — 劉 師 培 的 革 命 思 想 及 其 意 涵 〉,
路。目前學界對劉師培人性論之研究,以鮑國順〈劉師培的人性 思想探究〉一文最為全面。鮑國順已注意到劉師培的人性論具有 無善無惡之傾向,而善惡均由後天的習染而定。9此皆為劉師培人 性思想的重要內涵,但鮑氏並未仔細分梳其傳統學術淵源,乃至 劉氏所謂「無善無惡之性」與陽明的異同。其他學者或識及東原 於劉師培的影響,亦未能提出細緻的分析。是故,本節將聚焦於 討論劉師培於東原人性論之繼受,以及劉師培又如何藉此理解陽 明之「無善無惡之性」。 今 欲 究 明 劉 師 培 的 人 性 論 , 必 關 注 於 此 性 之 基 本 構 成 與 傾 向。劉師培論性之構成,側重於氣質,亦即東原所謂血氣心知。 至於人性的基本傾向,孔子「性相近,習相遠」,以及告子「性無 善無不善」,皆為劉師培所認可,惟其終以為陽明性無善無惡之論 最精。故筆者將劉師培論性之最主要特色歸結於兩大端:其一, 以血氣心知為性;其二,以性為無善無惡。前者主要受到東原的 影 響 , 後 者 則 取 自 陽 明 。 陽 明 曾 言 :「 性 之 本 體 , 原 是 無 善 無 惡 的。」10但劉師培所理解之「無善無惡之性」實與陽明不盡相同。 這是因為劉師培預先接受了東原以血氣心知為性的說法。如此說 來 , 此 二 項 劉 氏 人 性 論 中 的 重 要 特 質 誠 緊 密 相 關 。「 血 氣 心 知 之 性 」 與 「 無 善 無 惡 之 性 」 皆 為 劉 師 培 轉 向 無 政 府 主 義 之 前 所 提 出,其轉向無政府主義之後雖不復強調這種看法,然細籀其思想 軌跡,仍可得見此種人性論與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密切關係。 清代揚州學派於東原之學多所繼承,劉師培為揚州學派最後 之 殿 軍 , 其 論 學 亦 深 受 東 原 之 影 響 。11劉 師 培 著 《 理 學 字 義 通 釋》,即仿《孟子字義疏證》體例,義理復多採東原之說。劉師培 學術中所見之戴學遺緒,以論理與論性為兩大端。然劉師培亦未 墨 守 東 原 之 說 , 而 別 有 新 創 。 此 三 者 又 環 環 相 扣 , 不 可 判 然 而 離。以下首先申論東原論理與論性的基本特色,從而釐清劉師培 9 鮑國順,〈劉師培的人性思想探究〉,頁193-194。 10 明.王守仁,《傳習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卷下,頁252。 11 張舜徽,《清代揚州學記》(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頁198。
人性論的根本前提。 東原論學,深詆宋儒理氣之論。理氣論乃宋儒論學之根本, 幾乎對於世界的一切看法皆緣此而起。東原既於宋儒之理氣論深 致 不 滿 , 自 不 能 同 意 宋 儒 於 孟 子 性 善 之 詮 釋 。 在 朱 子 ( 朱 熹 , 1130-1200)的認識裡,性乃人所稟受之天理,即天道之體現。朱 子曰:「性者,人所受之天理。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體。」12此 殆指天地之性。此性既稟天理而得,自然純粹至善。就其構成而 論 , 宋 儒 所 謂 性 應 由 終 極 的 天 理 大 道 派 生 、 散 殊 而 來 。 就 其 實 存 , 理 氣 固 不 可 須 臾 而 離 , 二 者 不 離 不 雜 。 東 原 於 此 則 深 感 未 安,終以為宋儒「以理為如有物焉,得於天而具於心」。13此論確 否,暫姑勿論。要言之,東原主張理斷不可離氣稟、情欲而言。 其於《孟子字義疏證》有言: 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14 在宋學的語言中,言情已涉乎氣。若理為情之不爽失者,自不可 離氣而論。蓋東原認為此理只在氣中,別於宋儒「多求理於空闊 之中」。15亦即理應從現實事項中求索。《孟子字義疏證》又載: 理 者 , 察 之 而 幾 微 必 區 以 別 之 名 也 , 是 故 謂 之 分 理 ; 在 物 之 質 , 曰 肌 理 , 曰 腠 理 , 曰 文 理 ; 得 其 分 則 有 條 而 不 紊 , 謂之條理。16 肌理、腠理、文理與條理,皆現實可見者也。由是以觀,東原論 理 確 不 離 乎 氣 稟 。 劉 師 培 於 此 亦 深 表 同 意 , 嘗 於 《 理 學 字 義 通 釋》有言: 12 宋.朱熹,《論語集注》,《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頁79。 13 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卷上,〈理〉,頁3。 14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卷上,〈理〉,頁1。 15 〈東原學案序〉作於 1905 年,可代表劉師培轉向無政府主意之前的人性理想。劉 師培,錢玄同編,《劉申叔先生遺書》(臺北:華世出版社,1975),第 3 冊,〈東原 學案序〉,頁2007。 16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卷上,〈理〉,頁1。
若 宋 儒 言 理 , 以 天 理 為 渾 全 之 物 , 復 以 天 理 為 絕 對 之 詞 。 又 創 為 天 即 理 、 性 即 理 之 說 , 精 確 實 遜 於 漢 儒 , … 近 世 東 原 戴 氏 之 解 理 字 也 , 以 人 心 所 同 然 , 情 欲 不 爽 失 為 理 , 故 能 去 私 戒 偏 。 舍 勢 論 理 , 而 解 理 為 分 , 亦 確 宗 漢 詁 , 可 謂 精微之學矣。17 其於〈東原學案序〉亦曰: 蓋 東 原 解 理 為 分 , 確 宗 漢 詁 , 復 以 理 為 同 條 共 貫 也 。 故 以 理字為公例(如以理為人心之所同然者是)。較宋儒以渾全 解 理 字 者 , 迥 不 同 矣 。 至 謂 理 在 欲 中 , 亦 非 宋 儒 所 可 及 , 宋 儒 以 蔽 為 欲 , 復 誤 解 〈 樂 記 〉 之 文 , 以 為 天 理 與 人 欲 不 兩立。18 此二段文字大意略同,即表彰東原於宋儒之批判。蓋東原不以理 為一「渾全」之物,轉訓理為分,以為現實之條理,而未離於情 欲。申而言之,戴東原與劉師培皆不願此理為形而上之範疇所專 擅。劉師培復以「人心之所同然」為據,進而以理為「公例」。此 恐未合於東原之本意,揆諸東原著述,似未見公例一說。殆其時 值西學東漸,公例與公理正漸次取代「天理」或抽換了「天理」 的內涵。倫理道德之形上學色彩逐漸衰退,恰為清末民初道德意 識轉化歷程中的重要特色。19 值得注意的是,此一現象亦側面觸及了張灝所未能詳釋之問 題,即劉師培何以能在避談宇宙論的情況下繼承東原對於理的理 解?20在理學傳統中,理氣論自然是宇宙論之根本基礎,惟較之宋 17 劉 師 培 , 洪 治 鋼 主 編 ,《 劉 師 培 經 典 文 存 》( 上 海 : 上 海 大 學 出 版 社 , 2004 ),〈理 學字義通釋〉,頁188。 18 劉師培,〈東原學案序〉,頁2006。 19 黃 進 興 稱 之 為 「 袪 除 形 上 學 的 倫 理 觀 」。 參 見 黃 進 興 ,〈 清 末 民 初 道 德 意 識 轉 化 的 幾 點 觀 察 〉, 收 入 《 從 理 學 到 倫 理 學 : 清 末 民 初 道 德 意 識 的 轉 化 》( 臺 北 : 允 晨 文 化,2013),頁173。 20 事 實 上 , 張 灝 曾 對 此 提 出 初 步 的 解 答 , 即 西 方 科 學 之 傳 入 使 中 國 知 識 份 子 難 以 繼 續 相 信 傳 統 之 宇 宙 論 , 從 而 將 焦 點 置 於 理 學 傳 統 中 的 道 德 原 則 。 Hao Chang,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Crisis, pp. 151-152. 中譯 本:張 灝,高 力克等 譯,《危 機中 的中國知識份子》,頁177-178。張灝的觀點承審查人提示,謹在此致謝。
儒,東原理氣論之形上學或宇宙論色彩已大幅削弱,其思想中涉 及宇宙論的部分多見於針對天道的討論。21劉師培則顯然有意與中 國傳統之宇宙論脫鉤,將道理解為後天設立的準則,而非天道。22 僅管如此,劉師培對東原天道論的批評似乎並未牽連其理氣論, 此殆緣於東原理氣論之形上學色彩本不及宋儒。也就是說,劉、 戴 二 人 對 於 理 氣 關 係 的 認 識 似 無 大 異 , 即 以 理 為 現 實 之 氣 的 條 理 。 因 此 , 即 便 劉 師 培 削 弱 了 東 原 思 想 中 之 形 上 學 或 宇 宙 論 色 彩,東原之世界觀依舊能夠對劉師培產生影響,張灝之論斷亦從 而得到進一步的解釋與補充。 宋儒論性本諸理氣。東原既未苟同於宋儒理氣之論,其論性 自別有所見。若劉師培繼承了東原的理氣論,同時意味著他選擇 了一種不同於宋儒的世界觀,其中自然也包含了對於人性的基本 假設。 東原於《孟子字義疏證》有言: 蓋 方 其 靜 也 , 未 感 於 物 , 其 血 氣 心 知 , 湛 然 無 有 失 , 故 曰 「天之性」;及其感而動,則欲出於性。23 東原以為此理只在氣稟之中,此性則不離情欲,只是血氣心知。 東原另於《原善》有言: 人 之 得 於 天 也 一 本 , 既 曰 「 血 氣 心 知 之 性 」, 又 曰 「 天 之 性」,何也?本陰陽五行以為血氣心知,方其未感,湛然無 失 , 是 謂 天 之 性 , 非 有 殊 於 血 氣 心 知 也 。 是 故 血 氣 者 , 天 地 之 化 ; 心 知 者 , 天 地 之 神 ; 自 然 者 , 天 地 之 順 ; 必 然 者,天地之常。24 東 原 論 性 , 有 「 血 氣 心 知 之 性 」 與 「 天 之 性 」 二 名 , 然 非 有 二 21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卷中,〈天道〉,頁21-25。 22 劉師培,《理學字義通釋》,頁187、214-215。 23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卷上,〈理〉,頁2。 24 戴震,《原善》,卷上,附於《孟子字義疏證》,頁64。
性。性即「血氣心知」,此乃東原再三強調者也。25惟其於未感之 際,又可稱「天之性」,終只是血氣心知。職此之故,東原終未能 同意宋儒別立一「義理之性」。其辭曰: 後 儒 見 孟 子 言 性 , 則 曰 理 義 , 則 曰 仁 義 禮 智 , 不 得 其 說 , 遂於氣稟之外增一理義之性,歸之孟子矣。26 論性不離氣稟為東原一貫之堅持。性既不離氣稟,自為「血氣心 知之性」。血氣心知之性固非全無義理,卻不能粹然無失,如此則 大不同於宋儒所言之義理之性,轉近於一種自然人性論。所謂自 然人性論,即以本諸血氣心知的各種生理反應為人性之本體,而 未進一步通過修養工夫認識人性。東原曾明言:「陰陽五行,道之 實體;血氣心知,性之實體。」27陰陽五行屬氣,即道之實體不離 氣稟。性亦同然。劉師培則繼承了此般對於人性的基本認識,以 血氣心知為性之實體,並於《理學字義通釋》中論性之一節徵引 了這段文字。28事實上,東原不僅以血氣心知為性之實體,進而指 出:「夫人之生也,血氣心知而已矣。」29東原認為,血氣心知只 是 一 本 , 絕 無 分 立 二 者 之 必 要 , 故 曰 「 有 血 氣 , 則 有 心 知 」。 老 莊、釋氏分論血氣與心知,即是二本。宋儒雖不滿其說,卻不脫 方外矩矱。30此殆東原所極力抨擊者也。要言之,東原以性為血氣 心知之性,絕不為抽離現實的、懸空的天理。而血氣乃心知之所 從出,彼此連續生發。 東原撰《孟子字義疏證》本為澄清孟子之本真,其論性自恪 守性善之論。曰: 善 者 , 稱 其 純 粹 中 正 之 名 ; 性 者 , 指 其 實 體 實 事 之 名 。 一 25 東原曾言:「血氣心知,有自具之能:口能辨味,耳能辨聲,目能辨色,心能辨夫 理義。」參見《孟子字義疏證》,卷上,〈理〉,頁5。 26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卷上,〈理〉,頁6。 27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卷上,〈天道〉,頁21。 28 劉師培,《理學字義通釋》,頁189。 29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卷上,〈理〉,頁19。 30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卷上,〈理〉,頁18。
事 之 善 , 則 一 事 合 於 天 ; 成 性 雖 殊 而 其 善 也 則 一 。 善 , 其 必 然 也 ; 性 , 其 自 然 也 ; 歸 於 必 然 , 適 完 其 自 然 , 此 之 謂 自然之極致,天地人物之道於是乎盡。31 蓋東原以性為自然、為具體可見之事實,而善則為其必然。亦即 現實終將歸於至善,成就自然之極致。申而言之,血氣心知屬天 地之自然,此自然之性仍有其發展之理路,且必循其理路達於至 善,即所謂必然。自然與必然如同一條路徑上的起點與終點,二 者相互依恃,成就了彼此的存在,故東原曰:「歸於必然,適完其 自然。」甚至可以說,東原的性善論實帶有發展論的色彩,僅維 繫了性善論的門面,而未合於孟子的本意。必須注意的是,劉師 培於東原之人性論,只同意其前半截(血氣心知之自然),致疑於 後半截(至善之必然)。《理學字義通釋》有載: 蓋 秉 性 而 生 , 故 《 中 庸 》 言 「 天 命 之 謂 性 」,〈 樂 記 〉 言 「民有血氣心知之性」。蓋血氣心知即性之實體。古代性字 與 生 字 同 , 性 字 從 生 , 指 血 氣 之 性 言 也 。 性 字 從 心 , 指 心 知之性言也。性生互訓,故人性具於生初。32 劉氏又言: 若 東 原 之 論 性 字 也 , 以 血 氣 心 知 為 性 。 以 血 氣 為 心 知 所 自 出 , 以 心 知 為 理 義 , 與 宋 儒 論 性 不 同 。 然 血 氣 屬 人 物 所 同 , 而 心 知 智 愚 各 別 ( 蓋 古 代 性 字 與 生 字 同 未 加 心 旁 , 指 血 氣 之 性 言 也 。 厥 後 性 字 從 心 , 乃 指 心 知 之 性 言 。 心 知 之 性與血氣之性不同,故孟子之斥告子曰:「然則犬之性猶牛 之 性 , 牛 之 性 猶 人 之 性 與 ? 是 犬 牛 之 性 與 人 不 同 , 不 得 謂 有血氣即有心知也」)。33 劉師培明白同意了東原「血氣心知即性之實體」一說。以性為血 31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卷下,〈道〉,頁44。 32 劉師培,《理學字義通釋》,頁189-190。 33 劉師培,〈東原學案序〉,頁2007。
氣心知,即通過氣稟情欲認識人性。此於劉師培而言是極端重要 的。這使他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於正統宋明理學的學術取徑。然 而 , 血 氣 與 心 知 於 劉 師 培 似 又 有 所 分 別 。 劉 氏 證 諸 古 訓 , 以 為 「 性 生 互 訓 」。 今 性 字 從 生 、 從 心 , 自 當 兼 指 血 氣 之 性 與 心 知 之 性。必先有血氣而後有心知,然有血氣不必有心知。否則犬牛之 性將與人性無別。犬牛既有血氣,何以無心知?故有血氣並不必 然有心知。此乃劉師培所不能認同東原者也。惟於劉師培而言, 此辨別義理的心知之性又緣何而生? 劉師培繼而曰: 夫 性 有 心 知 , 即 能 辨 別 義 理 , 然 性 之 初 , 無 善 無 惡 ( 告 子 曰:「性無善無不善也。」王陽明曰:「無善無惡性之體。」 〈樂記〉亦曰:「人生而靜。」人生而靜,即空無一物之謂 也),及日與外物相接,乃生辨別義理之能(人日與外物相 接 , 由 感 而 生 智 , 由 智 而 生 斷 , 故 必 有 對 待 , 然 後 有 比 較 , 有 比 較 然 後 有 是 非 。 使 不 與 外 物 相 接 , 知 心 之 義 理 何 由 見 之 乎 ) 是 則 義 理 本 性 中 所 固 有 , 特 人 性 有 辨 別 義 理 之 端耳。34 在劉師培的認識裡,辨別義理之心知誕生於與外物相接相感的剎 那,未感之際則無由得見。如此似不得不謂義理為性中所有,但 更精確地說,性中所存者乃辨別義理之端緒而已。此端緒殆指良 知,然劉師培論良知實不盡同於陽明,其辭曰: 蓋 天 下 事 事 物 物 易 與 官 骸 相 觸 , 身 有 所 感 , 則 心 有 所 知 。 然 非 以 身 近 物 , 則 人 身 感 物 之 能 不 呈 , 人 心 辨 物 之 能 亦 不 見 。 … … 蓋 知 物 之 能 為 人 類 所 共 具 , 然 非 事 物 至 於 前 , 則 知不呈。35 劉師培似主張此辨物、知物之能不必常存於性中,惟與物相感而 34 劉師培,〈東原學案序〉,頁2007-2008。 35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第3 冊,〈格物解〉,頁1590。
後見。陽明則明言「良知即是天理」,天理自然時時常在。36劉氏 思想固深受陽明影響,二人論學仍有所不同,是否服膺宋明儒以 天理為根本之世界觀乃其中關鍵。劉師培既未能服膺天理化的世 界觀,則良知不能常在,其能否提供適切的判斷亦有待商榷,遂 轉近於知覺,亦即是血氣心知。就此而論,以此性全無一絲義理 自有所不宜,然此義理又似非先天而存,惟與物相感方得顯現, 庶乎所謂「人性有辨別義理之端耳」。劉師培雖逕以之為良知,揆 諸實際,此與陽明所論誠有不同。此種端緒只存乎幾微之間,平 時又不易得見,劉師培遂進而認為人性本無善無惡,終在此關鍵 議題與東原分道揚鑣。東原既以善為必然,自不盡同於自然人性 論,但劉師培以性為無善無惡且由血氣心知構成,已可視為自然 人性論。此乃戴、劉二人之根本異同。 劉師培曾於《理學字義通釋》中明確指出: 前 儒 之 言 性 字 , 或 言 性 善 , 或 言 性 惡 , 或 言 性 無 善 無 不 善 。 或 言 性 可 以 為 善 可 以 為 不 善 , 或 言 有 性 善 有 性 不 善,……眾說紛紜,折衷匪易。然律之以〈樂記〉「人生而 靜 」 之 文 , 則 性 無 善 無 惡 之 說 立 義 最 精 。 性 無 善 惡 , 故 孔 子言性相近(相近者,無善無惡者也),而陽明王氏亦言無 善 無 惡 為 性 之 體 也 。 然 孔 子 又 言 習 相 遠 者 , 則 以 人 有 心 知 , 有 可 以 為 善 之 端 , 亦 有 可 以 為 惡 之 端 , 惟 未 與 外 物 相 感 , 故 善 惡 不 呈 。 及 既 與 外 物 相 感 , 日 習 於 善 , 則 嗜 悅 理 義 之 念 生 ; 日 習 於 惡 , 則 淫 慝 許 偽 之 念 生 。 故 人 性 本 同 , 悉由習染生區別。37 孟子謂性善,荀子謂性惡,韓愈(768-824)性三品說則以為有性 善有性不善。此數說劉師培皆未臻於滿意,其所最屬意者當為性 無 善 無 惡 之 論 。 誠 如 劉 氏 本 人 所 追 溯 , 此 種 看 法 實 源 於 告 子 (420B.C~350B.C)、《禮記.樂記》與陽明的思想。性既無善惡 36 王守仁,《傳習錄》,卷中,頁160。 37 劉師培,《理學字義通釋》,頁191-192。
可言,遂將善惡之判別歸因於後天的習染。這是劉氏立說與陽明 根本不同處。劉師培雖盛讚陽明所主張的「無善無惡性之體」,兩 者之立論基礎卻大相逕庭。38此或為劉師培本人所未及認識。陽明 此論本源於極端之性善論,終而將良知本體提升至無善無惡的境 地。於陽明而言,此良知本體全是天理。《傳習錄》有載: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靈覺處,故良知即是天理。39 又載: 蓋 良 知 , 只 是 一 箇 天 理 自 然 明 覺 發 見 處 , 只 是 一 個 真 誠 怛 惻,便是他本體。40 就此而論,良知本體全是天理,純粹至善。但進一步說,此良知 不過是個對於是非善惡的判準。陽明曰: 良 知 只 是 箇 是 非 之 心 , 是 非 只 是 箇 好 惡 。 只 好 惡 就 盡 了 是 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41 若以此衡諸良知,以之為無善無惡亦無不可。由此可知,陽明所 謂「無善無惡性之體」,係由純粹至善的義理之心脫胎而來,與劉 師培的血氣心知之性截然不同。42在此一脈絡下,陽明極重視個人 38 陽明四句教原文為「無善無惡心之體」,但劉師培均以「無善無惡性之體」為言。 究其原因,或有二端。其一,陽明亦曾明言:「性之本體,原是無善無惡的。」文 義 與 「 無 善 無 惡 性 之 體 」 不 殊 。 其 二 , 劉 師 培 受 到 西 方 心 理 學 之 影 響 , 以 心 為 腦 髓 , 專 主 思 想 , 而 不 盡 同 於 性 。 因 此 , 筆 者 認 為 , 若 陽 明 曾 同 時 以 二 者 為 言 , 劉 師培寧採性字,而不採心字。參見劉師培,《理學字義通釋》,頁202。 39 王守仁,《傳習錄》,卷中,頁160。 40 王守仁,《傳習錄》,卷中,頁182。 41 王守仁,《傳習錄》,卷下,頁241-242。 42 陽 明 高 足 王 龍 溪 ( 王 畿 , 1498-1583 ) 曾 據 「 無 善 無 惡 心 之 體 」 一 說 提 出 「 四 無 論 」, 主 張 性 無 善 無 惡 , 其 辭 曰 :「 天 命 之 性 , 粹 然 至 善 , 神 感 神 應 , 其 機 自 不 容 已 , 無 善 可 名 。 惡 固 本 無 , 善 亦 不 可 得 而 有 也 。 是 謂 無 善 無 惡 。 」 可 見 龍 溪 亦 認 為 無 善 無 惡 之 性 實 由 至 善 的 天 命 之 性 脫 胎 而 來 。 龍 溪 雖 為 左 派 王 學 之 開 山 , 所 論 多 由 陽 明 晚 年 之 思 想 推 演 而 來 , 故 此 論 仍 可 作 為 旁 證 。 明 . 王 畿 ,《 王 畿 集 》( 南 京 : 鳳 凰 出 版 社 , 2007 ), 卷 1 ,〈天 泉 證 道 記 〉, 頁 1 ; 嵇 文 甫 ,《 晚 明 思 想 史 論 》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頁20-21。
修持的重要性,一再強調「事上磨練」,時時持守良知之靈明,絕 無可能將人性之善惡表現歸諸外在環境。劉師培卻於《倫理教科 書》中明白表示,人類行為之善惡乃由習染所定,如此則轉近於 環 境 決 定 論 。 蓋 陽 明 「 無 善 無 惡 性 之 體 」 乃 百 死 千 難 中 錘 鍊 所 得,無一毫血氣人欲之私。劉師培的無善無惡之性卻以血氣心知 為本。血氣心知固然具有辨別是非的能力,終究缺乏修練基礎。 此即是東原之人性論於劉師培之關鍵影響。簡言之,劉師培實藉 著東原來理解陽明之四句教。又或者說,由於劉師培預先接受了 東 原 以 血 氣 心 知 為 性 之 實 體 的 觀 點 , 使 之 對 於 「 無 善 無 惡 性 之 體」的詮釋不同於陽明。 劉師培拒絕了東原所批評的、宋儒式的懸空的本體,而重新 將本體安頓於現實之中。然揆諸實際,宋儒論性亦未離乎現實, 朱子曾言:「非氣無形,無形則性善無所賦。故凡言性者,皆因氣 質而言,但其中自有所賦之理爾。」43明道(程顥,1032-1085) 亦曾言:「論性不論氣不備,論氣不論性不明。」44可見宋儒論性 未置氣稟於不顧。陽明亦講求良知須在「事上磨練」,何以能離乎 現實?東原與劉師培論宋儒確否,本文未擬深入研議。可以確定 的是,宋儒所謂「義理之性」與陽明所謂良知,皆是在現實生活 中 體 驗 而 得 的 、 最 純 粹 清 明 的 部 分 , 進 而 以 之 為 終 極 至 善 之 本 體。45劉師培論性則逕取東原血氣心知之說。劉氏固然也繼承了宋 明儒學的一套修養工夫,卻未以此考索人性之本然與基設。要言 之,劉師培雖然欣賞陽明「無善無惡性之體」一說,卻不具備相 應的義理基礎與修身前提。 劉師培曾於《倫理教科書》中表示: 〈樂記〉有言:「人生而靜,天地之性也。」夫所謂人生而 靜者,即無善無惡之謂也。故王陽明有言:「無善無惡性之 43 宋.朱熹,《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卷 61,〈答林德久六〉, 頁3018。 44 宋.朱熹、呂祖謙編,《近思錄》(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8),卷2,頁10。 45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4),第1 冊,卷4,頁68-69。
體 , 有 善 有 惡 性 之 用 。 」 此 語 最 精 。 蓋 性 之 為 類 不 同 , 有 本 體 之 性 , 乃 人 性 未 與 事 物 相 感 時 之 性 也 。 有 作 用 之 性 , 乃 人 性 既 與 事 物 相 感 後 之 性 也 。《 論 語 》 有 言 :「 性 相 近 也 , 習 相 遠 也 。 」 性 相 近 者 , 即 未 與 事 物 相 感 之 性 , 乃 無 善 無 惡 者 也 。 習 相 遠 者 , 即 既 與 事 物 相 感 之 性 , 乃 有 善 有 惡之性也。46 劉 師 培 論 性 無 善 無 惡 , 屢 次 徵 引 《 禮 記 . 樂 記 》 與 陽 明 之 說 為 據,藉以印證孔子所謂「性相近,習相遠」。此二者為劉師培性無 善無惡說最主要之思想淵源,應無疑義。在此條文獻中,劉師培 明確指出人性應分為兩種層次,即本體之性與作用之性。本體之 性專論其未與事物相感之際,並無善惡可言。作用之性即指血氣 心知,而兼有善惡。 劉氏曾言: 未 發 之 性 , 即 未 與 事 物 相 感 時 之 性 也 。 … … 已 發 之 性 , 即 既 與 事 物 相 感 後 之 性 也 。 未 發 之 性 無 善 惡 , 已 發 之 性 有 善 惡 , 此 性 字 確 訓 詁 也 。 … … 蓋 性 名 之 不 正 , 非 一 朝 一 夕 之 故 也 。 惟 老 莊 言 反 性 復 初 , 宋 儒 本 之 欲 全 人 性 之 本 體 , 遂 禁絕人性之作用,不知性體無善惡可言。47 又言: 蓋 血 氣 心 知 為 性 中 之 實 體 , 此 性 之 本 體 也 。 然 剛 柔 智 愚 不 得 謂 之 善 惡 , 善 惡 之 分 , 由 於 與 事 物 相 感 。 告 子 言 性 無 善 無 不 善 , 亦 指 性 之 體 而 言 。 蓋 未 與 事 物 相 感 , 人 心 不 著 一 物,並善且無,何有於惡?48 此處劉師培分言未發之性與已發之性,實即前所謂本體之性與作 用之性,一者無善惡,一者兼善惡。在此同時,劉師培又明白表 46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第4 冊,《倫理教科書》,頁2305。 47 劉師培,《倫理教科書》,頁2306。 48 劉師培,《倫理教科書》,頁2305。
示,血氣心知乃性之實體,亦即性之本體,可見其仍繼承了東原 對於人性的基本看法。而性之本體若未與事物相感,則此性不著 一 物 , 幾 未 可 得 見 , 誠 如 告 子 所 言 之 「 性 無 善 無 不 善 」。 申 而 言 之,劉師培論性,終以血氣心知為本,至於本體與作用、未發與 已發之分別,只在於血氣心知是否與事物相接、相感。在戴學的 脈絡下,本體絕無落空之可能。此須量及東原於理氣、天道的根 本看法。前文已略攫其要。血氣心知自是性之實體,未與外物相 接則無善惡可言,與物相感而後有善惡。若能由此理解劉師培所 謂無善無惡之性,自能體認其與陽明之不同。因此,劉師培所謂 的無善無惡之性,其實與有善有惡之自然人性論只隔一線。二者 皆由血氣心知所構成。這也為劉氏人性論於無政府主義時期之轉 變埋下遠因。必須注意的是,此際劉師培論性雖分作兩種層次, 實不可判然而離,只是一體二分。 綜本節而言,劉師培首先接受了東原以血氣心知為性的基本 前提,進而將人性分為兩種層次:其一為本體之性,即未與物接 的未發之性,自無善惡可言。其二為作用之性,即與物相感的已 發 之 性 , 而 具 備 善 惡 之 各 種 表 現 , 幾 近 於 自 然 人 性 。 劉 師 培 論 性,深受東原影響。東原於宋儒之學本多所不滿,人性論不過是 其中一端。蓋東原認為宋儒離乎現實以論理,論性亦復如是,轉 而主張從氣稟情欲中論理、論性。劉師培雖然欣賞陽明性無善惡 之論,卻預先接受了東原的學說,以性為血氣心知。以血氣心知 為性之實體則近乎一種自然人性論,絕不同於宋儒反覆體驗、修 證所得的「義理之性」或「天地之性」。陽明固以性之本體為無善 無惡,此至善之良知卻是從百死千難中錘煉而來,絕不只是血氣 心知。或許可以說,劉師培所理解的無善無惡之性,實缺乏相應 的義理基礎與涵養前提。劉氏繼承了東原的「血氣心知之性」,意 味著他選擇了一種截然不同於宋儒的世界觀與人性論,其於「無 善無惡之性」的認識自不能盡同於陽明。而此般對於「無善無惡 之性」的創造性轉化所引發的思想效應,將根本地動搖宋明理學 家以《大學》為本建構的治平藍圖。
三、「無善無惡之性」於《大學》模式之挑戰
劉師培以無善無惡為內涵之人性論遠源於東原與陽明,亦即 此種人性論仍從傳統思想中脫胎而來。然而,這種對於人性的認 識卻根本地動搖了宋明儒者以《大學》為底本所建構治平藍圖— —《大學》模式。所謂《大學》模式,即通過個人之修身成就理 想之社會。49而此理想之社會,以劉師培的語言言之,應包含「完 全之社會」與「完全之人」,即秩序條貫而人人皆能臻於至善。在 《大學》模式中,個人之修身屬第一義,其他外在規範或制度則 扮演輔助性的角色。劉師培以性為無善無惡的觀點卻鬆動了《大 學》模式的基本格局,但這並非劉師培的本意,而是此種特殊之 人性論依循其內在理路所必然引發的思想效應。劉師培本人甚至 未曾識及此「無善無惡之性」於《大學》模式之挑戰與突破。職 此之故,劉氏思想之內涵與《大學》模式時而契合,時而矛盾, 誠 不 易 究 明 。 學 界 於 此 之 看 法 亦 互 有 歧 見 , 張 灝 認 為 劉 師 培 的 《 倫 理 教 科 書 》 仍 以 《 大 學 》 為 模 範 , 以 「 完 全 之 人 」 為 達 致 「 完 全 之 社 會 」 的 出 發 點 。50楊 貞 德 的 看 法 則 與 此 不 同 , 進 而 以 「完全之社會」為成就「完全之人」的社會條件。51楊氏此論甚有 見地,頗值得進一步思考與發揮。本節即試圖重新梳理劉師培的 思想與《大學》模式之關係。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現象雖 見於劉師培轉向無政府主義之前,卻又暗合於無政府主義的若干 特質。若能釐清此無善無惡之性與《大學》模式的內在衝突,或 將有助於深入認識劉師培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內涵。 《 大 學 》 以 「 格 物 、 致 知 、 誠 意 、 正 心 、 修 身 、 齊 家 、 治 國、平天下」為八條目,然格物至正心皆為修身之具體內容,故 49 《大學》所提供的治平藍圖乃古今學者所共同關心,惟「《大學》模式」一辭為筆 者 自 鑄 , 旨 在 以 此 概 括 過 往 一 千 年 正 統 儒 學 所 服 膺 的 思 維 模 式 , 從 而 彰 顯 劉 師 培 對此之突破及其現代意義。50 Hao Chang,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Crisis, pp. 156-158. 中譯本:張灝,《危機中的
中國知識份子》,頁183-185。
51 楊貞德,〈從「完全之人」到「完全之社會」—劉師培的革命思想及其意涵〉,頁
朱子曰:「修身以上,皆明明德之事也。」52朱子又曰:「明德者, 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53此明德 殆指稟賦天理之心,而「心者,身之所主也」。54修身即是修心, 亦即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朱子語類》又載: 問:「看來《大學》自格物至平天下,凡八事,而心是在當 中 , 擔 著 兩 下 者 。 前 面 格 物 、 致 知 、 誠 意 , 是 理 會 箇 心 ; 後面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是心之功用。」曰:「據 他本經,去修身上截斷。然身亦是心主之。」55 格物、致知、誠意所理會者心也,心復為身之主宰。朱子認為八 條目應以修身為分野,亦即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歸結於修 身一事,修身則是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根本。簡言之,《大學》 八條目實以修身為本,治平天下,成就理想之社會亦須由修身著 手。《大學》本經亦曾明確指出: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56 據《大學》意見,修身一事是從天子到平民百姓皆應當奉行的。 學 者 亦 曾 指 出 , 以 修 身 為 實 踐 理 想 社 會 秩 序 的 途 徑 並 非 為 《 大 學》所專擅,《孟子》、《荀子》與《中庸》等儒家典籍均曾以修身 為 「 成 德 」 之 方 。 荀 子 甚 至 明 確 將 君 主 納 入 此 一 範 疇 , 不 同 於 孔、孟以士、君子為修身之訴求對象,從而為《大學》之先聲。57 儘管如此,《大學》模式仍為後世儒者,尤其是宋代以降儒者心目 中的治平藍圖。朱子影響中國近世思想甚鉅,或可以之為中國近 世世界觀的代表,從而蠡測《大學》模式於傳統士人思想世界中 的意義。 52 朱熹,《大學章句》,《四書章句集注》,頁4。 53 朱熹,《大學章句》,《四書章句集注》,頁3。 54 朱熹,《大學章句》,《四書章句集注》,頁3。 55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第1 冊,卷15,頁313。 56 朱熹,《大學章句》,《四書章句集注》,頁4。 57 黃進興,〈理學家的道德觀—以《大學》、《近思錄》與《傳習錄》為例證〉,收入 《從理學到倫理學:清末民初道德意識的轉化》,頁35-36。
朱子為理學之核心人物,大大提高了《大學》於諸多儒家經 典中的地位,其理想之政治風景自不離《大學》。又或者說,朱子 於時政之憂慮正在於現實與《大學》模式之疏離。奏劄與上封事 乃呈供御覽之作,朱子必審慎以對,最可表現朱子所想望的政治 秩序及其所見的時代危機。〈癸未垂拱奏劄一〉有載: 臣 聞 《 大 學 》 之 道 , 自 天 子 以 至 於 庶 人 , 壹 是 皆 以 修 身 為 本 。 而 家 之 所 以 齊 , 國 之 所 以 治 , 天 下 之 所 以 平 , 莫 不 由 是 出 焉 。 然 身 不 可 以 徒 修 也 , 深 探 其 本 , 則 在 乎 格 物 以 致 其 知 而 已 。 … … 而 自 秦 、 漢 以 來 , 此 學 絕 講 , 儒 者 以 詞 章 記 誦 為 功 , 而 事 業 日 淪 於 卑 近 , 亦 有 意 其 不 止 於 此 , 則 又 不 過 轉 而 求 之 老 子 、 釋 氏 之 門 , 內 外 異 觀 , 本 末 殊 歸 , 道 術 隱 晦 , 悠 悠 千 載 。 雖 明 君 良 臣 間 或 一 值 , 而 卒 無 以 復 於 三代之盛,由不知此故也。58 朱 子 心 目 中 最 理 想 之 政 治 社 會 秩 序 , 仍 本 諸 「 自 天 子 以 至 於 庶 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此即以修身為根本,齊家、治國、平 天下皆從此出。奏劄乃專供御覽之作,蓋朱子不滿於秦漢以降皆 背離《大學》模式,轉求諸釋、道二氏,遂希望在上位者以身作 則,實踐修身的工夫,通過《大學》模式復興三代之盛。藉著修 身達致理想的社會秩序乃朱子所念茲在茲,並充分體現於諸篇奏 劄與上封事之中。此種思維長期保存於朱子以降的中國知識階層 心中,真德秀作《大學衍義》,丘濬撰《大學衍義補》同樣反映了 此種思維。降及晚清,《大學》模式一直為中國知識階層所普遍接 受。然而,劉師培的無善無惡之性所引發的思想效應卻根本地動 搖了《大學》模式。 就寬鬆之定義而論,《大學》模式即社會中的每一份子皆善盡 修身之責任,從而達致理想之秩序。若以嚴格之定義論之,則必 須以家庭組織為中介,恪守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程序,終於成 58 朱熹,《朱子文集》,卷 13,〈癸未垂拱奏劄一〉,頁 409-410。朱子曾另於〈己酉擬 上封事〉提出類似的看法,參見《朱子文集》,卷12,頁394-395。
就 理 想 之 社 會 。 但 無 論 就 何 種 定 義 , 劉 師 培 皆 充 分 挑 戰 了 《 大 學》模式,其中又以無善無惡之人性論與修身信念的內在矛盾尤 為重要。 劉師培認為中國傳統倫理偏重於家族而有所不宜。他批評傳 統中國「行倫理僅以家族為範圍,中國人民自古代以來,僅有私 德而無公德。」59而真正的倫理應包括己身之倫理、家族之倫理、 社會之倫理、國家之倫理,乃至萬有之倫理。60劉師培亦嘗於《攘 書.罪綱篇》中批評夫妻與父子間過於懸隔的不平等關係。61傳統 中國社會以家庭為基本組織,整個社會或為家庭和宗族組織之擴 大、推演。一旦維繫家庭組織的綱常名教皆遭逢嚴峻的挑戰,全 體社會之組織方式恐亦有待重整。劉師培雖不至主張廢除家庭制 度,仍對於理想社會之組織型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中 國 人 民 數 載 以 前 , 不 知 社 會 倫 理 為 何 物 , 則 以 中 國 無 完 全 社 會 之 故 也 。 … … 故 欲 人 民 有 公 德 , 仍 自 成 立 完 全 社 會 始。欲成立完全社會,貴於有黨。62 所謂完全之社會,即理想之社會。而欲成就此完全之社會,劉師 培以黨為新時代的中介組織。劉師培以為不必諱言朋黨,每一個 人皆得藉由黨與社會發生聯繫,從而委身、安頓於社會之中。63蓋 劉 師 培 與 梁 啟 超 ( 1873-1929 ) 皆 亟 於 確 立 公 德 於 新 時 代 倫 理 系 譜中的地位。64此公德不同於私德和家族倫理,意指人們不應將己 身與他人的關係侷限於家族之中,即個人與社會的組織和聯繫不 再以家族為最主要的樞紐,轉以黨或其他組織局部地取代家庭的 社會功能。在此一情況下,人將更多地從家庭中獨立出來,單一 地面對社會。如此一來,由齊家推擴至治國、平天下的《大學》 59 劉師培,《倫理教科書》,頁2325。 60 劉師培,《倫理教科書》,頁2301。 61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第2 冊,《攘書.罪綱篇》,頁763。 62 劉師培,《倫理教科書》,頁2349。 63 劉師培,《倫理教科書》,頁2349。 64 梁啟超,《新民說》(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頁12-16。
模式遂被打破。但這只能證明劉師培突破了嚴格意義的《大學》 模式,其於《大學》模式的根本挑戰則以無善無惡之人性論為主 要動力,亦即將人類行為之善惡良否歸因於外在環境,而不再以 修身為第一義。事實上,以上一段引文已經透露了此種消息。若 人民之有公德,首先仰賴於成立完全之社會,則無異於將德性之 有無歸諸外在環境。此已逾越了《大學》模式中最重要之準則: 以修身為成就理想社會的首要途徑。 誠如前文所論,劉師培的人性論結合了東原與陽明的思想, 即通過「血氣心知之性」理解「無善無惡之性」。陽明所謂「無善 無惡性之體」本從至善之良知脫胎而來,劉師培以東原之「血氣 心知」認識之,一轉而為自然人性論式的無善無惡之性。此無善 無惡之性遂與有善有惡之性只隔一線。基於此種對於人性的基本 假設,劉師培進而將人類行為之善惡歸諸外在環境。其辭曰: 夫 人 性 本 無 善 惡 , 善 惡 之 分 由 於 感 物 而 動 , 習 從 外 染 , 情 自 內 發 而 心 念 生 。 心 念 既 生 , 即 分 善 惡 , 是 則 有 善 有 惡 者,情之用,與性固無涉也。65 又曰: 人 身 行 為 之 善 惡 , 悉 由 習 染 而 殊 , 若 日 與 學 術 相 親 , 則 所 習者正,不至流入歧途。66 劉 師 培 表 示 , 人 性 本 無 善 惡 可 言 , 所 謂 善 惡 必 由 與 物 相 感 而 後 起 , 亦 即 是 習 。 性 受 到 外 在 的 習 染 , 心 念 生 發 , 方 有 善 惡 。 因 此,當人置身於良善的環境中,自然有正面、合宜的表現,此皆 無涉於性。劉師培在《理學字義通釋》中同樣一再標榜孔子「性 相近,習相遠」的說法。蓋於劉師培的認識中,此性即無善無惡 之性,習則為外在環境。既將人類的行為委諸外在,修身自然落 到了第二義,這彷彿暗示了改善外在環境才是達致理想社會的根 65 劉師培,《理學字義通釋》,頁192。 66 劉師培,《倫理教科書》,頁2318。
本方法。此全然不符《大學》模式的基本前提。 事實上,劉師培在稍早的作品中即曾完整地表述此一看法。 作於 1904年之〈論善惡之名無定〉有載: 善 惡 之 名 何 始 乎 ? 始 於 感 , 繼 以 知 , 終 於 斷 。 凡 人 之 初 , 未 與 外 物 、 外 事 接 也 , 則 善 惡 亦 無 由 生 ; 使 所 見 者 , 僅 一 事 一 物 也 , 則 善 惡 亦 無 由 生 ( … … 達 者 觀 物 , 無 所 可 否 , 謂 惡 即 善 , 謂 善 即 惡 , 是 善 惡 平 等 也 。 今 之 無 善 無 惡 心 之 體 , 乃 對 心 之 用 而 言 。 體 之 無 善 無 惡 , 所 以 對 用 之 有 善 有 惡 言 也 。 何 也 ? 無 善 無 惡 , 乃 善 惡 未 發 見 之 時 也 。 善 惡 皆 儲 於 心 , 不 可 測 度 。 自 人 視 之 , 不 見 其 為 善 , 亦 不 見 其 為 惡,故謂之無善無惡也)。然則善惡果何從生乎?曰:由感 而 生 也 。 感 者 , 物 之 與 吾 五 官 百 體 相 觸 者 也 。 今 日 感 一 物 , 明 日 復 感 一 物 ; 今 日 感 一 事 , 明 日 復 感 一 事 , 積 時 既 久 , 則 有 辨 別 之 能 。 所 謂 辨 別 者 , 能 分 析 之 謂 也 , 能 比 較 之 謂 也 。 以 此 物 與 彼 物 衡 , 以 此 事 與 彼 事 較 , 則 善 惡 見 矣 。 雖 然 , 吾 之 見 為 善 、 見 為 惡 , 果 係 事 物 之 誠 善 誠 惡 耶 , 抑 由 吾 心 之 定 其 為 善 為 惡 耶 ? 使 善 惡 誠 屬 於 事 物 , 則 善惡可憑;使善惡由心而定,則善惡不可憑。67 劉師培於此明確表示,當人之初生,猶未與外事、外物相感,善 惡亦無由生。心之本體無由揣度、推量,不易見其善惡,故以無 善無惡稱之。一切善惡均由感而生。所感者必屬外物,劉師培將 善惡歸諸外在環境明矣。再者,善惡之判準似屬於經驗之產物, 必今日感一物,明日感一物,而後有所得。此經驗雖歸諸吾心, 吾心之判準卻不具絕對性。必使善惡屬於事物自身,方為可憑。 故 劉 師 培 以 為 善 惡 無 定 名 ,「 達 者 觀 物 」,「 謂 惡 即 善 , 謂 善 即 惡」,善惡實平等而不為絕對者也。 申而論之,倫理似亦不必為天造地設。劉師培嘗言: 67 劉 師 培 , 萬 仕 國 輯 校 ,《 劉 申 叔 遺 書 補 遺 》( 揚 州 : 廣 陵 書 社 , 2008 ), 下 冊 ,〈論 善惡之名無定〉,頁1610。
蓋 有 虞 之 時 , 舜 使 商 契 敷 五 教 , 是 為 五 倫 之 始 , 而 有 虞 以 前 故 無 所 謂 人 倫 也 。 人 倫 既 明 , 則 每 倫 之 中 咸 有 秩 序 , 此 即 所 謂 倫 理 矣 。 而 陋 儒 不 察 , 誤 以 為 倫 理 為 天 所 設 , 且 未 生民之初,即有倫理,無亦昧於進化之理與?68 蓋劉師培確以倫理為後天而起,乃人為之產物者也。此或可稱為 倫理之去天理化。倫理既非天造地設,善惡亦不為必然。劉師培 又曾詳細分梳善惡之定名緣何而起,並以境遇、嗜好與輿論為三 大端。不同之人群有不同之風俗習慣,習俗既成,則善惡定矣。 久而久之,復有輿論助焉,一群一國之善惡遂不便改易。再者, 人 皆 有 利 己 之 心 ,「 有 利 於 己 , 則 謂 之 善 」,「 無 利 於 己 , 則 謂 之 惡」。69綜此三端,善惡皆不為絕對而無可商榷者,轉由後天之環 境所定。 若以善惡為環境所決定,則修身是否仍有其意義?劉師培思 想中的若干特質雖然已根本背離了《大學》模式,但他仍首肯修 身之重要性。其辭曰: 蓋 人 與 人 接 , 倫 理 始 生 , … … 僅 一 人 則 倫 理 不 可 見 , 故 倫 理者,又必合數人而後見者也。鄭玄謂「相人耦為人」,章 學誠謂「道起於三人居室」,皆即此義。然倫理雖合數人而 後 見 , 仍 當 以 己 身 為 主 體 , 以 家 族 社 會 國 家 為 客 體 。 故 倫 理一科,首重修身。70 未與他者相接之際,無所謂倫理。既無倫理,自無善惡可言。其 論倫理之所由生,實與論性之無善惡如出一轍。但倫理既生,終 以己身為主體,仍須講究修身。就此而論,劉氏似又未逾乎《大 學》矩矱。劉師培繼而進一步申論修身之必要性,曰: 特身之所以當修者,其故有二。荀卿有言:「人之性惡,其 68 劉師培,《倫理教科書》,頁2301。 69 劉師培,〈論善惡之名無定〉,頁1611。 70 劉師培,《倫理教科書》,頁2301。
善 者 偽 也 。 」 說 雖 稍 偏 , 然 生 人 氣 質 各 殊 , 不 能 盡 合 於 中 行。〈洪範〉言「高明沉潛」,孟子言「狂狷」,此秉質之偏 也。孔子言「上智下愚」,此受性之偏也。……此皆氣質各 偏 之 證 , 氣 質 既 偏 , 使 順 其 性 質 之 自 然 , 則 身 操 重 柄 , 凡 用一人,施一事亦必多各有所偏(如王荊公剛愎自用是)。 由 一 人 性 質 之 不 善 而 其 害 及 於 社 會 國 家 , 此 人 身 當 修 之 故 一也。71 人生氣稟,或有所偏。性有所偏,則事必有所偏。身操重柄者若 有所偏,則行事必不能合於中道,如荊公(王安石,1021-1086) 者流。職此之故,修身的工夫終不可偏廢。此似針對統治階層而 言。統治階層若不能提供人民良善之社會環境,本性為無善無惡 的平民百姓如何得到適當的習染,從而表現合宜的行為,成就劉 師培所謂「完全之社會」?據此而論,劉師培仍然將庶民大眾之 行為良善歸於外在環境。 劉師培又曰: 人 之 有 身 , 咸 為 風 俗 習 慣 所 囿 , 文 武 興 則 民 好 善 , 幽 厲 興 則 民 好 暴 , 富 歲 子 弟 多 賴 , 凶 歲 子 弟 多 暴 , 此 善 惡 隨 時 而 區 者 也 。 齊 民 多 誇 詐 , 魯 民 多 重 厚 , 楚 民 多 輕 佻 , 秦 晉 之 民 多 雕 悍 , 此 善 惡 隨 地 而 異 者 也 。 習 於 善 則 善 , 習 於 惡 則 惡。此善惡隨習而異者也。且民有喜怒哀樂之情,「感物而 動」,「使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則惡根時時發生,日 趨 於 為 惡 , 不 自 知 其 所 以 然 。 其 始 也 , 不 過 一 人 之 不 善 , 然 同 化 之 人 日 增 , 即 為 社 會 國 家 之 大 蠹 , 此 人 身 當 修 之 故 二也。72 此文大量引用了《禮記.樂記》,證明劉師培論性雖深受東原與陽 明影響,仍不失其漢學家本色,言必本諸古典。其主張性無善無 惡,而善惡必出於外感。劉氏逐一列舉了戰國時期各地風俗之不 71 劉師培,《倫理教科書》,頁2304。 72 劉師培,《倫理教科書》,頁2304。
同,認為人民之善惡良否亦緣此而異。習於善則為善,習於惡則 為惡,即善惡由習染與環境而定。而環境乃合眾人而成,除了統 治階層以外,社會中的每一個組成份子都必須為其良善與否負起 責任。個人之善惡不徒為一人之事,通過習染與同化,其外部效 應將擴及整個社會。故一人之不善,將為「社會國家之大蠹」,身 自不可以不修。劉師培思想中對於《大學》模式之衝突與矛盾於 焉朗現無疑。 基於無善無惡之人性論,劉師培一方面認為環境決定了人類 行為之善惡,故以改善外在環境為達致理想社會的首要途徑。另 一方面,劉師培又強調個人之善惡對於整體環境的直接影響。就 統治階層而論,統治者個人之不善將有礙於理想環境之形塑,致 使國家社會未能提供人民良好的習染;就庶民大眾而論,每一個 個人皆是社會的一份子,社會作為個人之總和,能否合乎理想終 端賴其組成份子而定。在以下一段文字中,劉師培亦表現了類似 的意態: 蓋 國 家 合 人 而 後 成 , 使 人 人 能 修 身 , 咸 知 自 重 , 而 一 國 之 中 無 惡 人 。 此 政 治 所 由 日 善 , 而 刑 罰 所 由 日 省 也 , 謂 非 修 身之利益與?73 國家、社會皆由獨立之個人所構成,若人人修身自持,此社會必 歸於美善。就此而論,修身仍是達致完全之社會的重要途徑。綜 此二方面而言,劉師培其實已經陷入了循環論證的迴圈之中。他 雖然篤信《大學》模式之框架,於《倫理教科書》中再三強調修 身的重要性,同時指陳了各種宋明儒學的修身方法。但更為重要 的是,劉師培的思想內涵其實已轉而側重於如何通過改善外在環 境來成就完全之社會。即便劉師培屢屢強調修身的正面意義,卻 只是藉此改善社會環境,使每個人都得到適切的薰習,從而誘導 無善無惡之性呈現其光輝之一面。此已全然背離了以修身為第一 義的《大學》模式。換言之,修身已淪為創造良好習染的手段, 73 劉師培,《倫理教科書》,頁2304。
完全之社會才是成就完全之人的社會條件。如此看來,楊貞德的 觀點確實比張灝更為深刻。但本文所欲進一步強調的是,此一重 大之思想轉變實以劉師培無善無惡之人性論為根本動力。再者, 劉師培恐亦未能識及其於《大學》模式之挑戰,因而同時標舉修 身之重要性。74 此外,我們應當進一步注意到,無善無惡之人性論在晚清, 乃至整個清代學術界實不為特例。梁啟超嘗於《德育鑑》中批判 孟、荀,以為性善、性惡之說皆有所偏,而宗主孔子「性相近, 習 相 遠 」 之 論 , 並 以 佛 家 思 想 釋 之 。75張 壽 安 亦 曾 指 出 , 凌 廷 堪 ( 1757-1809 ) 之 人 性 論 承 東 原 而 來 , 卻 擺 脫 了 孟 子 性 善 論 的 桎 梏,走向無善無惡之人性觀,繼而提出「學禮復性」的說法。76或 許可以說,一旦以無善無惡為人性之基本假設,往往有賴於外在 的約束或習染來成就理想之社會秩序。在此一情況下,凌廷堪選 擇了禮作為保障社會秩序的要件,降及劉師培的時代,儒家的綱 常名教已成為時人熱烈攻擊的對象,劉氏本人亦對此深致不滿, 只得以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為達致理想人倫秩序的途徑。當然, 將人性之惡歸諸外在的習染,亦非劉師培的專利。 溝口雄三曾經指出,清代儒者的人性論漸漸轉向以氣質之性 為 本 之 一 元 論 , 例 如 顏 習 齋 ( 顏 元 , 1635-1704 ) 即 以 氣 質 為 善,不善則源於外在的習染,並以此為基礎挑戰宋儒分別「義理 之性」與「氣質之性」的論法。77此與劉師培論惡之來源,確有相 似之處。儘管在 1907 年 10 月發表〈非六子論〉一文以前,劉氏 皆尊崇習齋的思想,但就現有的文獻看來,猶未宜推論劉師培於 74 此 種 思 想 矛 盾 的 成 因 , 又 或 許 可 以 如 是 理 解 : 身 為 特 定 思 想 或 理 念 的 推 行 者 , 劉 師 培 仍 須 致 力 於 說 服 、 改 變 他 人 。 如 欲 說 服 或 改 變 他 人 , 則 必 須 承 認 人 的 思 想 或 觀 念 是 個 關 鍵 問 題 。 因 此 , 劉 師 培 仍 必 須 保 留 「 修 身 」 一 途 , 以 為 改 變 他 人 乃 至 社會之入手處。此一推論承審查人提示,謹在此致上謝忱。 75 梁啟超,《德育鑑》(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59),頁76。 76 張 壽 安 ,《 以 禮 代 理 : 凌 廷 堪 與 清 中 葉 儒 學 思 想 之 轉 變 》( 臺 北 : 中 央 研 究 院 近 代 史研究所,1994),頁40-58。 77 溝口雄三,索介然等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曲折與開展〉,《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 變》(北京:中華書局,1997),頁274-284。
此直接受到了習齋的影響。78可以肯定的是,劉師培的思想與其他 清代儒者存在著諸多類似的特質。劉師培之轉向無政府主義,固 然使他身列中國近現代思想史上的焦點人物之林,從而引發學界 對於現代性的討論,但仍不應忽略其學脈之所從出,以及其於清 代學術系譜中的位置。 綜本節而論,自宋代以降,以修身為成就理想社會之首要途 徑的《大學》模式始終是中國知識階層的思想基底,但劉師培無 善 無 惡 之 人 性 論 所 引 發 的 思 想 效 應 卻 根 本 地 動 搖 了 《 大 學 》 模 式 。 劉 師 培 以 性 之 本 體 為 無 善 無 惡 ,「 善 惡 皆 由 與 物 相 感 而 生 」 79,其所感者必屬外物,人類行為之善惡良否遂歸諸外在環境。營 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使之得到適切的習染,一轉而為使人人皆能 臻於至善的主要方式。此已根本地背離了《大學》模式,但劉師 培本人似未識及,故而同時提倡修身的重要性。然究其實質,修 身已淪為營造社會環境的手段,不復居於第一義的地位。或許可 以說,劉師培已不自覺地陷入了一種循環論證,而在此循環中, 劉氏仍稍側重於理想環境之形塑,從而供給良善之薰習,務使人 人 皆 達 於 至 善 的 境 地 。 縱 不 論 其 偏 重 於 個 人 之 修 身 或 環 境 之 營 造,這種思維的誕生已根本地挑戰了《大學》模式。此種背離大 學模式的思想傾向不僅意味著劉師培思想從傳統到現代之轉型, 甚或間接助益於劉師培走上無政府主義之途。
四、無政府主義時期之人性論
劉 師 培 的 思 想 延 續 了 清 代 思 潮 , 懷 抱 著 對 於 解 放 的 熱 切 渴 望。80理學在清代逐漸僵化為教條式的綱常名教,進而為思想上的 壓 迫 與 桎 梏 。 劉 氏 曾 言 :「 宋 儒 倡 說 , 以 權 力 之 強 弱 定 名 分 之 尊 78 劉師培,《劉申叔遺書補遺》,下冊,〈非六子論〉,頁813。 79 劉師培,《理學字義通釋》,頁192。 80 舉例而言,東原之主張通情遂欲與里堂(焦循,1763-1820)之看重變通與個性, 均 可 視 為 對 於 解 放 的 渴 求 。 相 關 研 究 可 參 考 錢 穆 ,《 中 國 近 三 百 年 學 術 史 》( 北 京:商務印書館,1997),頁 383-388、509-515;何澤恆,〈焦循論孟子性善義闡 繹〉,收於《焦循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頁174-177。卑,於是情欲之外別有所謂義理、三綱之說,中於民心,而君上 之尊,遂無復起而抗之者矣。」81此種觀點顯仍承東原而來。如何 從此一狀態中解放出來,正是清代思想的核心課題,並為劉師培 所繼受。降及劉氏所處的時代,知識階層所感受到的不僅是傳統 的高壓政治和道德僵化,同時包括西力入侵以後所引發的各種問 題,例如資本主義與外來種族所造成的壓迫。82西方民主與共和思 潮的傳入也改變了中國知識階層理想的政治風景,在在加劇了時 人對於政治壓迫的感受。83簡言之,劉師培所面臨的各種壓迫實更 甚前人。此種時代困境配合上劉師培的思想基底,使之轉向以反 壓迫、反強權為綱領的無政府主義。 劉師培曾於《天義》第一卷發表〈天義報啓〉,代表其無政府 主義之核心旨趣,曰: 地 球 之 上 , 邦 國 環 立 , 然 自 有 人 類 以 來 , 無 一 事 合 於 真 公 。 異 族 之 欺 陵 , 君 民 之 懸 隔 , 貧 富 之 差 殊 , 此 咸 事 之 屬 於 不 公 者 也 。 自 民 族 主 義 明 , 然 後 受 制 於 異 族 者 , 人 人 均 以 為 辱 ; 自 民 約 之 論 昌 , 然 後 受 制 於 暴 君 者 , 人 人 均 引 為 恥 ; 自 社 會 主 義 明 , 然 後 受 制 於 富 民 者 , 人 人 均 以 為 羞 。 由 是 種 族 革 命 、 政 治 革 命 、 經 濟 革 命 , 遂 為 人 民 天 賦 之 權。84 劉師培特意指陳種族革命、政治革命與經濟革命,殆以此三者為 81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第1 冊,《中國民約精義》,頁710。 82 降 及 晚 清 , 康 有 為 ( 1858-1927)《 大 同 書 》 中 「 去 九 界 」 的 思 想 與 譚 嗣 同 ( 1865-1898)《 仁 學 》 所 謂 的 「 衝 決 網 羅 」 皆 意 味 著 對 於 解 放 的 渴 求 。 康 有 為 ,《 大 同 書 》, 收入朱維錚 編校,《康有 為大同論二種 》(香港:三 聯書店,1998 ), 頁 100-103;清.譚嗣同,《仁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頁 2。相關研究可參考 蕭 公 權 , 汪 榮 祖 譯 ,《 康 有 為 思 想 研 究 》( 臺 北 : 聯 經 出 版 公 司 , 1988 ), 頁 416-428;張灝,《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頁89-129。 83 關 於 晚 清 士 人 對 於 民 主 與 共 和 的 認 識 , 或 民 主 與 共 和 思 潮 在 晚 清 的 傳 播 , 可 參 考 王爾敏,〈晚清士大夫對於近代民主政治的認識〉,收入《晚清思想史論》(臺北: 華世出版社,1969),頁 220-276;金觀濤、劉青峰,〈從「共和」到「民主」—— 中國對西方現代政治觀念的選擇性吸收和重構〉,收入《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 要政治術語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頁255-275。 84 劉師培,《劉申叔遺書補遺》,上冊,〈天義報啓〉,頁661。
中國之所必需,進而擺脫異族之欺陵、君民之懸隔、貧富之差殊 等三種最主要之壓迫。反壓迫、求解放,亦即是追求平等。劉師 培又嘗於〈無政府主義之平等觀〉中明確指出,當今世界不平等 之現象正體現於以下三者:政府之於人民、資本家之於傭工,以 及強族之於弱族。85此三者正與前所謂政治、經濟與種族三方面的 壓迫桴鼓相應,可見如何從這三種壓迫中解放出來,確為劉師培 無政府主義思想的核心課題。 在轉向無政府主義的同時,劉師培的人性論亦有所變化,即 從無善無惡之性轉變為有善有惡之性。此二者皆帶有自然人性論 的色彩,但後者更明確地表現了劉師培對於解放人性的渴望。本 節即試圖探究此種人性論及其相關思想的內涵與現代意義,以及 劉氏何以選擇克魯泡特金的互助論作為此一時期的人性論述。自 宋 明 理 學 興 起 以 後 , 性 善 論 成 為 中 國 思 想 界 對 於 人 性 之 主 流 論 述 。 劉 師 培 在 無 政 府 主 義 時 期 之 人 性 論 與 此 不 同 , 卻 又 緊 密 相 關。關於無政府主義何以能盛行於清末民初的中國,學者們紛紛 以中國思想中的性善傳統為重要因素。當時,無論巴黎的《新世 紀》或東京的《天義》,兩派無政府主義者均以克魯泡特金的無政 府主義為宗。克魯泡特金的人性論則以互助為主要內涵。張灝曾 於〈轉型時代中國的烏托邦主義〉一文中特別以劉師培為例,論 證此種人性論使中國的無政府主義者聯想到孟子性善論,從而助 益於無政府主義在中國的發展。86張九海亦強調傳統之性善精神使 中國知識份子易於接受克魯泡特金的互助人性論。87可見學界仍傾 向於主張性善論為無政府主義盛行於中國的重要原因,目前似僅 有楊芳燕注意到劉師培的人性論中同時存在著其他不善的因子。88 85 〈無政府主義之平等觀〉作於 1907年,乃劉師培無政府主義思想之核心文獻。劉師 培,《劉申叔遺書補遺》,上冊,〈無政府主義之平等觀〉,頁725-730。 86 張灝,〈轉型時代中國烏托邦主義的興起〉,頁192-193。 87 張九海,《執著的烏托邦追求—劉師復無政府主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2011),頁59。
88 Fang-yen Yang, “Nation, People, Anarchy: Liu Ship’ei and the Crisis of Order in
Modern China”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1999), pp. 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