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齡化社會、高齡學習與圖書館事業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高齡化社會、高齡學習與圖書館事業"

Copied!
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李玉瑾 Yu-Ching Lee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編輯兼代推廣輔導組主任 Editor, National Taiwan Library

【摘要Abstract】

人口老化的世紀,改變了老人的社會地位及角色功能,公共圖書館在提供全民圖書及資訊利 用之時,隨著社會變遷及人口結構的改變,實應思考將服務對象焦點予以適當的調整及規劃,即 圖書館服務之市場區隔,將老年讀者與兒童讀者、成年讀者作一區隔,提供適合老年讀者參與的 環境及推廣服務。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the elderly will change position within society during this coming century. Public Libraries should alter according to these social changes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s in the manner inwhich both books and information are provided. Libraries should consider how to adjust and plan to suit their patrons.

They should consider seperating their services between the elderly, children and adults so as to provide an environment more suited to the elderly.

【關鍵詞 Keyword】

高齡化社會;老人讀者;公共圖書館;圖書館服務

Aging Society; Old Adults; Public Library; Library Service 壹、前言

人口老化(Aging)的浪潮,正在 席捲全球,無論是已開發國家或是開發 中國家均無法倖免,人口老化現象,背 後所呈現的問題是生育率降低,理論 上,人口替代水準要維持在 2.1 人,全

球人口數才不會減少,依據聯合國西元 2004 年所做全球生育率統計:美國 2.1 人,是已開發國家最高的,臺灣 1.34 人,日本1.3 人,韓國 1.4 人,中國 1.8 人,義大利 1.2 人,香港則是全球生育 率最低的地區,僅 0.9 人。臺灣地區至 民國 93 年,65 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

Library Management of Elderly Learning in an

Aging Society

(2)

口比例為 9.4﹪,就聯合國文獻標準:

一個國家 65 歲以上人口,佔全國總人 口比例在 4﹪以下者,為「青年國」;

65 歲以上人口,佔全國總人口比例在 4

﹪以上、未滿 7﹪者,為「成年國」;

65 歲以上人口,佔全國總人口比例超 過 7﹪者,為「老年國」,顯而易見,

臺灣已邁入老年國,即高齡化社會

(Aging Society)的來臨。

人口老化的世紀,改變了老人的社 會地位及角色功能,因低出生率使每個 家庭子女數減少,社會經濟型態的改 變,促使核心家庭增多,凡此皆威脅到 老年的家庭權,親情淡薄之時,社會的 分離意識多,老人常被視為家庭的累贅 及社會的包袱,而引起大眾的憂慮。然 而,人口老化是科技醫療進步及人類壽 命延長的體現,雖然帶來許多層面的挑 戰,同時也給社會帶來許多機會,包 括:銀髮醫療保健、養生住宅環境設 計、學習才藝、休閒旅遊等退休概念之 生活延伸。我們應掌握未來高齡社會帶 來的正面功能,同時改變思維,重視老 年人權,讓老人的生活由「私」的保障 變「公」的保障,並藉由資訊社會科技 的能力,使老年更健康外,同時融入及 參與社會,並為其社區及社會作更積極 有效的貢獻,而使得社會終成老人安養 的大搖籃。

貳、老年人口成長趨勢

老年乃指從65 歲到死亡這段期間,

又稱為成年晚期(Late Adulthood),就 生理層面言,其為身體及器官老化現 象;依心理層面言,艾立克森(Erik H.

Erikson)稱其為老年期(Old Age),他 認為老年期的發展任務是統整或絕望

(Integrity or Despair),在生命的回顧 過程中,如果體會到生命的豐富和價 值,感到滿足和充滿意義,則會有統整 的體驗;否則,因感到許多過去沒有解 決的危機,心理充滿悔恨與遺憾,認為 錯失良機,心生絕望之感(註1)。

壽命(Life Span)是指人類生命的 最高極限,科技及醫藥的發達,使得人 類壽命延長,加上生育率降低,老年人 口逐年增加,根據內政部統計:民國 92 年,臺灣地區國人平均壽命為 76.15 歲;民國 75 年,國人平均壽命為 73 歲;民國60 年,為 69.4 歲。比較民國 93 年及民國 74 年臺灣地區 65 歲以上 人數,在民國74 年 65 歲以上人口只佔 全人口比例為5.1﹪,民國 93 年 65 歲 以上人口佔全人口比例為 9.4﹪。另 外,圖一為民國 94 年(6 月底止)及 民國 74 年總人口數年齡層成長狀況之 變化,由圖窺知:臺灣高齡化社會之雛 型,比較現在和20 年前 65 歲以上的人 數,即明白人類平均壽命增加及生育率 降低的現象(註2)。

行政院經建會於「中華民國臺灣 93 年至 140 年人口推計」報告中,提 出臺灣老年人口趨勢如下(註3):

(3)

圖一:總人口數(民國 94 年及民國 74 年)年齡 層之成長狀況圖

臺灣65 歲及以上人口在民國 91 年開 始超過 200 萬人,而當民國 38 年左 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生的第一次嬰 兒 潮 世 代 ( The Baby-Boomer Generation),於民國 103 年左右進入 65 歲,屆時 65 歲以上老人達 273 萬 人後將快速攀升。65 歲以上至民國 110 年近 392 萬人,130 年左右第二 次嬰兒潮世代進入 65 歲,老人將再 進入另一高峰,達661 萬人,至民國 140 年更高達 695 萬人左右。

臺灣自民國82 年,65 歲以上人口佔 總人口比例達 7﹪,即開始進入人口 老化國家,民國93 年起的 13 年後,

即民國106 年,65 歲以上人口與 15 歲以下人口同為 320 萬人,自此以 後,65 歲以上人口超過 15 歲以下人 口,臺灣邁入高齡化社會。

臺灣65 歲以上人口數在未來 20 年左 右增加1.26 倍,其佔總人口比率由民 國92 年 9.4﹪升至民國 113 年 18.8%。

因此,人口老化是未來不可避免的

趨勢,因應此一趨勢,政府除分析、承 擔老年人口的照顧及扶養負擔對國家、

社會及家庭所造成的壓力,必須長遠思 考整體人口政策及社會福利措施,以提 昇國家及社會的人口及生活品質。

參、我國老年文化及老年福 利政策

傳統老年政策所成就之老年文化,

使中華民族源遠流長,歷久不衰;但由 於近代西方文化之注入,在社會觀念與 行為上發生若干衝突,顯現出老年文化 的缺失,造成傳統與現代脫節,個人與 社會解體。在觀念上,大家都曉得敬老 崇孝的美德應繼續發揚,可是缺少一些 成就的條件,似有力不從心的感覺。此 種表現予人的印象,似有傳統敬老、現 代不敬老,個人敬老、社會不敬老或社 會敬老、個人不敬老的誤解。因此,今 日社會建設的課題,首需重整老年文 化。茲就我中國古代敬老安養制度與禮 法作一簡述,以求汰蕪存菁,來銜接

「傳統與現代」的兩級虛脫:

一、敬老制度

在中國傳統農業社會中,老人在家 庭或社會皆為安定的重心,以卓越的人 生經驗與高度的修養,領導下一輩建設 鄉黨,是非常受到大家尊敬的。曲禮 云:「年長已倍,則父事之,十年已 長,則兄事之,五年已長,則肩隨之,

群居五人,則長者異席」。曲禮又云:

「謀於長者,必操幾杖已從之,長者問

(4)

不辭讓而對,非禮也」。這些都是事長 之道,定有上下輩分及禮儀,不可踰 越。國家對老人尊重也有一定的規則,

五制所載:「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 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九十 者,天子欲問焉,則就其室以珍從」。

老人的杖,代表他的權威和尊榮,杖到 那裡,光芒即照耀那裡。年高八十歲的 長者,可扶杖行走於朝廷禁地,九十安 居在家,天子有事相詢,也要親臨其 室,並頒賜珍物,這是何等的尊貴。

二、養老制度

養老之制,自夏、商、周三代 以來,雖各略有不同,然其崇禮守 孝之精神一貫。禮記王制篇有如下 的記載:「凡養老,有虞氏以燕禮,

夏后氏以饗禮,殷人以食禮,周人 脩而兼用之。」「五十養於鄉,六十 養於國,七十養於學,達於諸侯。」

「五十異粻,六十宿肉,七十貳 膳,八十常珍,九十飲食不離寢,

膳飲從於遊可也。」「有虞氏養國老 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夏后氏養 國老於東序,養庶老於西序;殷人 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於左學;周 人養國老於東膠,養庶老於虞庠,

虞庠在國之西郊。有虞氏皇而祭,

深衣而養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 而養老;殷人冔(冠也)而祭,縞 衣而養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養 老,凡三王養老皆引年。」「八十者 一 子 不 從 政 , 九 十 者 其 家 不 從 政…,父母之喪,三年不從政,齊

衰大功之喪,三月不從政。」

三、卹老制度

孟子梁惠王篇曰:「老而無妻曰 鰥,老而無夫曰寡,幼兒無父曰 孤,老而無子曰獨。此四者皆天下 窮民而無告者也,文王發政施仁,

必先斯四者。」孔子也說:「大道之 行也,天下為公……故人不獨親其 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 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 者皆有所養。」(禮運大同篇)這是 我國古代社會思想的指導。

揆諸歷史,肇自三代,降至兩 漢、唐、宋、明代,莫不重視民生 福祉,以周濟人民之貧困為先務,

如唐之悲田院、福田院等以見其惠 澤,宋代之居養院,養濟院,更臻 於完備,迄於明清各地方之養老救 濟機構,依然存在(註4)。

如上所述之傳統文化遺產,在 今天雖因新舊文化交替衝擊下而產 生矛盾,然其禮法制度與倫理精神 之可貴處,仍為現今之典範。依此

「敬老尊長」的固有傳統文化美 德,並順應社會需要,政府於民國 69 年公布老人福利法及其施行細 則,並經民國86 年、89 年及 91 年 修正,使得在辦理老人福利工作時 有所遵循,關於現階段我國老人福 利的情況如下(註5):

老人扶養機構:為實現社會上鰥、

寡、孤、獨之貧苦老人皆有所養之理 想,政府近年來除積極擴建、改建各

(5)

公立仁愛之家院舍,及補助、輔導各 私立仁愛之家增加或改善設施,擴大 收容名額,並儘量謀求其現代化,使 就養者之生活更舒適外,為因應社會 之需要,對於一般有財力,而乏人扶 養之老人,由縣市政府督導具有發展 潛力之公私立仁愛之家,興建現代化 房舍,辦理自費安養業務,使此類雖 不具有接受政府救助條件之老人,亦 能享受到政府推動社會福利之成果。

老人安養服務機構:輔導各縣市設立 老人休閒活動中心,社區長壽(松 柏)俱樂部及老人會等,以辦理老人 育樂休閒活動,此外,亦輔導縣市設 置「長春俱樂部」,專供退休人員休 閒活動。為滿足老人「活到老,學到 老」之求知慾望,規劃辦理「長青學 苑」,提供老人進修機會,推動老人 文化性福利。

辦理老人免費健康檢查及保健醫療服 務:按照意願接受地方主管機關定期 舉辦之老人健康檢查及提供之保健服 務,公私立醫院所對老人傷病之醫療 費用予以優待,老人及其扶養義務之 親屬無力負擔者,得依法予以醫療輔 助。

推展居家老人服務:規劃辦理在宅服 務,提供老人飲食、住宅、醫療及生 活照顧等各項家庭助理服務。運用各 地醫療單位,如媽媽教室、童子軍、

守望相助組織、公私立老人福利機構 等,展開居家老人服務工作,以協助 居住家中而其子女因故不能照顧之老

人,解決日常生活困難,消除寂寞,

並提供必要之保健服務等。

經濟安全措施:依據老人福利法第十 六條的規定,老人經濟生活保障除採 生活津貼、年金保險制度方式逐步規 劃實施外,為保障老人經濟生活,針 對罹患長期慢性病且生活自理能力缺 損,需專人照顧,未接受收容安置、

居家服務、未請看護(傭)之中低收 入老人,發給中低收入老人特別照顧 津貼,以彌補因照顧家中老人而喪失 經濟的來源,目前計有 16 個縣市辦 理發放該津貼。

各類優惠措施:老人搭乘國內交通工 具、進入康樂場所及參觀文教設施,

予以半價優惠,俾鼓勵老人多方參與 戶外活動,以利身心健康。

建立老人福利諮詢服務等機構,開辦 敬老服務專線。

在高齡人口急遽增加之時,老人福 利服務益顯其迫切性與重要性,是以更 應不斷專研相關知能,分享服務經驗,

藉以提昇服務品質,因應需求拓展服務 項目,使政府機構及社會資源相互為 用,以全方位、人性化的需求導向,提 供適切的福利服務。

肆、高齡學習之特性

隨著社會的變遷,醫療科技的提 昇,人類的平均壽命不斷的延長,壽命 延長及人口老化現象,帶給個人的影響 是工作時間增長、延後退休及退休後生

(6)

活期間長,對社會的衝擊是老人照護人 力及孤立老人問題。面對該現象,除增 進老人醫療保健、居家安全等之福利措 施外,提供老人終身學習的管道與機 會,更是刻不容緩。傳統的教育觀點比 較著重於兒童及青少年的教育,順應高 齡化社會的需求,未來的教育將延伸至 高齡學習者,如辦理老人補習教育、老 人大學、老人休閒活動課程規劃等,以 落實終身學習的理念。高齡者由於生 理、心理及社會的狀況與一般成年有所 差異,其學習需求、時間、地點、內容 等均有其特性,茲就高齡學習的特性說 明如下:

一、自尊心強,學習信心低

傳統社會中,「老」意味著至高的 權力,在社會中是長輩,在家中是家 長,自尊感對老人來說是一種積極的情 緒,藉由獲得他人的尊重,其行為會朝 向維護尊嚴與榮譽的方面表現。研究發 現,在一個「敬老」的社會,老人的生 理機能縱使已經衰退,但仍然能夠使他 們有很強的動機,在社會上扮演著重要 的角色(詳如圖二),因此,規劃或辦 理活動者宜多給老人鼓勵,增加其學習 信心與動機(註6)。

圖二:社會對個體及其功能之態度關係圖

二、流質智力減退,晶質智力增加 美國學者卡提爾(P. Cattell)將智 力分為流質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及 晶質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流質智力指個人天生的能力,由兒童期 開始成長,晶質智力則來自於教育與經 驗,成人一直到中年皆不斷累積職業上 的知識,到了老年即發展非職業的知 識,如文化或嗜好的知識,因此,高齡 學習者其智力並不會因年齡增長而下 降,甚至有隨經驗的增加及終身學習活 動的進行而持續增長的可能(註7)。

三、學習以完成發展任務為目的

以艾立克森(Erik H. Erikson)發 展觀點而言,持續參與社會或學習活 動,乃是老年生活充滿活力的重要關 鍵,有助於化危機為轉機,進而使其有 連慣性及整體性的感覺,最終達到自我 實 現 的 目 的 。 此 外 , 哈 維 赫 斯 特

(R.J.Havighurst)指出成人發展階段之 晚期,即老年期,其發展任務為:

適應退休;

適應健康與體力衰退;

加強與同年齡團體的聯繫;

建立滿意的生活安排;

適應配偶的死亡;

維持統整。

老年之發展任務是他們共同的需 求,亦是其生涯中要致力完成的課題,

故規劃高齡學習課程與活動時,應以發 展理論為基礎,側重自我充實與自我成 長,以協助其發展任務的完成(註 8)。透過繼續學習以幫助老人自己有更

(7)

好的適應力,有更好的發展,以趨向於 成功老化。

伍、公共圖書館之老年讀者 服務

老人福利法第23 條:「老人志願以 其知識、經驗貢獻於社會者,社會服務 機構應予介紹或協助妥善照顧。」第 24 條亦指出:「有關機關、團體應鼓勵 老人參與社會、教育、宗教、學術等活 動,以充實老人精神生活。」公共圖書 館在提供全民圖書、資訊利用之時,隨 著社會變遷及人口結構的改變,實應思 考將服務對象焦點予以適當的調整及規 劃,即圖書館服務之市場區隔(Market Segment)。將老年讀者與兒童讀者、成 年讀者作一區隔,便利針對讀者的本質 或特性提供適當的服務,且就行銷的觀 點 而 言 , 則 可 以 採 集 中 行 銷

(Concentrated Marketing)策略,由觀 察老年讀者利用圖書館的準備過程,圖 書館員即可以大量的促銷力量來爭取老 人讀者來館使用(註 9)。以下就幾個 面向來討論公共圖書館的老人讀者服 務:

一、老人讀者服務非一般讀者服務 公共圖書館對老人的服務和一般讀 者的服務應有所區別,美國圖書館協會

(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 ALA)於 1939 年制訂的「圖書館權利 宣言」中,明白的指出讀者使用圖書館 的權利不得因為種族、背景、年齡和觀

點的原因而受到拒絕和影響。讀者不論 其年齡的大小均有使用圖書館的權利,

包括老人和小孩,然而,老人由於老化 而帶來許多心理上和生理上適應的障 礙,使其成為公共圖書館讀者群中相當 特殊的一支,並將老人歸入殘障讀者的 一環,與視障者、聽障者、心智殘障者 及肢體殘障者並列為少數的特殊讀者。

為落實圖書館對老人讀者的服務,美國 圖書館協會於 1972 年特別訂定公共圖 書館對老人讀者的責任(The Library’s Responsibility to the Aging)(註 10):

對於老人,圖書館應協助建立正面態 度;

對於退休者及準備退休者,圖書館應 提供資訊與教育;

改良圖書館計畫,便於老人讀者利用 圖書;

對於行動不便之老人讀者,圖書館應 提供適當的服務;

運用老人志工;

為老人讀者設計活動,使其參與規劃 並運用其人力資源;

與有關機構合作,以有效推廣老人讀 者服務方案。

美國圖書館協會「參考和讀者服務 協 會 」(Reference and User Service Association)之「老人人口圖書館服務 委員會(Library Service to an Aging Population Committee)」復於 1999 年依 據 1987 年所訂定之圖書館老人服務指 引修改後再提出「圖書館老人服務的指 引(Guidelines for Library Service to Old

(8)

Adults)」,作為公共圖書館服務老人的 依據(註 11):

將老年讀者的服務整合入圖書館的整 體計劃、經費預算及服務中

1. 在圖書館的經營策略及評估過程中 反應到老年讀者的需求改變;

2. 將老年讀者之書籍及服務經費整合 於圖書館的運作預算中;

3. 主動尋求老年讀者之活動及服務補 助款項。

提供老年讀者易於進入圖書館建築 物、使用圖書館資料、參與活動之各 項服務

1. 確保老年讀者能便利進入圖書館;

2. 提供適合老年讀者之照明設備、易 了解之標識及傢俱;

3. 讓老年讀者能配合其本身的身體狀 況條件,查詢各式資料及媒體;

4. 購買輔助性的器材幫助老年讀者利 用圖書館資料及參與各項活動;

5. 提供服務給無法輕易到館的老年讀 者。

以尊敬的態度辦理對老年讀者之各項 服務

1. 館員的在職教育中,需加強與老年 讀者或各年齡層的工作及溝通的技 巧;

2. 將圖書館對老年讀者的服務融入整 體讀者服務中;

3. 確保對老年讀者的服務包容了文化 的差異性及其經濟的落差。

多運用老年讀者的經驗及專長 1. 網羅老年讀者成為活動的資源或志

工;

2. 延用老年讀者成為專業及技術支援 者;

3. 鼓勵老年讀者成為社區聯絡人;

4. 為兩代之間創造出交互聯誼的機 會。

提供及積極蒐集年齡老化的資訊及資 源

1. 蒐集有關老年讀者需求之館藏;

2. 作為老年讀者及其家人、看護及專 業人士之資訊及資源交換中心;

3. 圖書館館藏中需包含技術資源、如 何上網及如何利用電腦查詢資料。

提供適合老年讀者所需之圖書館服務 1. 提供符合老年讀者及其家人所需及

有趣之活動;

2. 訓練老年讀者成為圖書館使用者;

3.提供及訓練老年讀者使用電腦及查 詢之技術;

4. 為無法輕易到圖書館的老年讀者規 劃適合之活動及服務;

5. 宣傳推廣為老年讀者所辦理之服務 及活動。

和社區老人服務中心及團體合作 1. 辨識社區中服務老人之組織及團

體;

2. 確認圖書館及社工人員的角色以便 達成兩者合作之共同目標;

3. 與地方組織合作共同推廣圖書館活 動及推動服務項目;

4. 與現存之機構及教育單位共同推動 終身學習。

未來圖書館發展將是終身學習取

(9)

向、讀者需求取向、讀者參與取向、生 活化取向及社區化取向,因此,公共圖 書館的經營主軸應是:社區資訊中心的 理念,終身教育的倡導、數位落差的弭 平、資訊安全網的建構、資訊素養的培 養及數位參考服務的提供(註12)。

二、老人讀者之資訊需求

張書銓於民國86 年針對 50 歲之銀 髮族所做「公共圖書館實施銀髮族資訊 利用教育之研究」提出五項結論:1.大 部份的銀髮族讀者皆完全不會使用電 腦,圖書館應重視銀髮族使用者資訊利 用教育;2.在理念與認知方面,館員認 知與銀髮族讀者之需求有很大的落差;

3.在滿意度與學習績效方面,學員之滿 意度甚高,但學習績效卻不佳;4.銀髮 族有生理、心理、學習特性及設備上的 學習障礙;5.銀髮族讀者之資訊利用教 育需求非常強烈(註 13)。社會一般皆 認為老人的電腦技能非常的薄弱,然 而,隨著社會變遷及科技進步,老年人 口如前所述已逐年增長,其資訊需求亦 日漸增加,圖書館應有創新的思維,就 老年讀者之需求及特性,規劃老人圖書 館,提供其於利用圖書資訊檢索之協助 及訓練,以行動及語言展現對老年讀者 的尊敬,進而幫助其社會適應。

以美國為例,隨著戰後嬰兒潮(出 生於1946 年到 1964 年)族群逐漸進入 中老年階段,過去一般認為老年人口屬 於上網的少數、較難接受上網刻板等的 印象也隨之改變。戰後嬰兒潮的老人比 起過去的老年人口不僅更能接受網路,

也 更 習 慣 且 熟 習 於 網 路 的 使 用 。 eMarketer 根據美國商務部在 2003 年所 公布的上網人口數據推估,到了 2008 年將有 31.4%的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使 用網路,而50 到 64 歲當中更有 73.7%

的人使用網路。此外據估計,美國戰後 嬰兒潮族群更帶著約一萬億美元的購買 力,進入他們的老年或退休生活。這樣 的趨勢意味著,不可再像過去一樣地忽 略老年上網人口,這個族群除了日益龐 大且購買力強之外,有許多隨著人生階 段而產生的議題正逐漸引起他們的興 趣,例如決定是否退休、投資規劃、健 康保健、家庭空巢期、學習才藝、休閒 旅遊等(註14)。

美國圖書館協會「參考和讀者服務 協會」的「老人人口圖書館服務委員 會」曾 就 圖 書 館 老 年 讀 者 服 務 提 出

「21 世紀的 21 個觀點」(21 Ideas for the 21st Century)(註 15),其中除前述 之館藏、館舍空間及活動規劃外,特別 就老年讀者之網路資源教學,圖書館應 提供如下之協助與訓練:

基本網頁搜尋之技能

網際網路之技能

如何避免網路詐欺

提供網頁上之財務資訊

網路購物之技能

現今老年讀者雖然上網的比例偏 低,但隨著人口結構的改變,其比例將 會大幅增加,針對此潛力讀者市場,圖 書館應事先做好妥善的因應策略規劃。

三、終身學習活動之規劃

(10)

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對象涵蓋了各年 齡層次的讀者,然而,公共圖書館在進 行讀者服務時,卻把所有的讀者予以一 般化,因而導致無法掌握所有的讀者需 求。老年讀者因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 老化的因素,其需求不同於一般成人讀 者,公共圖書館必須確實掌握老人讀者 的特性與需求,重新規劃服務的重點,

才能發揮公共圖書館的終身學習功能。

就如瑪蒂迪瓦特(Maddy Dychtwald)

於所著《C 型人生》(Cycle Life)所 提:到了老年之後,人生還可以再創高 峰,再學習。老年讀者有繼續學習的能 力,而且有必要繼續學習,將各種經驗 及知識加以統整,提供人類解決問題或 創造事物的寶貴意見(註 16)。一般圖 書館提供給老年讀者最多的服務與經費 是閱讀服務,包括圖書、雜誌、報紙等 傳統的紙本式印刷資料之閱覽,未來人 類的壽命將愈來愈長,漫長的退休生活 對老年讀者而言,學習變成是一種興趣 及生活的重心,因此,終身學習活動將 是圖書館針對老年讀者的另一方面的服 務重點,以本館民國 94 年度所舉辦之 第36 期(共 491 人)及 37 期(共 422 人)終身學習班(如電腦、美術、書 法、音樂等)為例,老年讀者報名上課 之比例即相當高(詳如圖三及圖四),

顯示其再學習之意願。

除終身學習方案之推動外,圖書館 應有老年讀者行銷及溝通之策略,並主 動與社區形成夥伴及合作關係,共同來 推動老年讀者活動。針對未能到館之老

年 讀 者 , 圖 書 館 應 思 考 送 書 到 府

(Home Delivery )、 郵 寄 書 到 家

(Book-by-Mail)或定點收書(Deposit Collections)之服務方案。本館自民國 91 年起與臺北市立浩然敬老院及臺北 市私立愛愛院辦理「送書到家」活動,

方式是由敬老院透過網際網路至本館網 站點選圖書,再由本館依所選書目,將 書送至該院提供老年閱讀,提供其「活 到老、學到老、讀到老」之閱讀需求。

圖三: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36 期終身學習 班年齡統計

圖四: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37 期終身學習 班年齡統計

(11)

對老年讀者而言,充分的社會參與 可以滿足社會互動的需求,並體現其愛 與自尊、參與感與自我實現之高層次需 求,圖書館除閱讀及活動參與之提供 外,亦可當作老年讀者聚會、志願服務 之場所或興趣收藏之展示空間。老年讀 者參與終身學習除了從社會中獲得自己 的成長機會之外,也是一種回饋社會的 過程,其因為再學習而更有智慧,因為 智慧而能再貢獻於社會。

陸、結語

終身學習是 21 世紀思想的主流,

1976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指出:終身 學習是個體在一生中持續發展其知識、

技術和態度的過程, UNESCO 建議將 終身學習視為一個整體的架構,可統整 現有的教育組織,提供全部的教育資 源,同年美國頒行「終身學習法案

(Lifelong Learning Act)」 鼓勵人民積 極參與學習,日本賡續在 1990 年定頒

「終身學習振興法」黽勉世人發揮固有 智能努力學習,歐盟將 1996 年定為

「終身學習年」,同年 UNESCO 出版

「 學 習 內 在 的 財 富 《Learning : The Treasure Within》一書,明確指出,終 身教育的概念,是人類進入 21 世紀的 一把鑰匙,在未來全球化的社會,人們 必須進行:學會認知(Learning to know)、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

學 會 共 同 生 活 (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與學會生存(Learning to be)

(註 17)。我國在西元 1998 年 3 月由 教育部公布「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

並於2002 年 6 月施行「終身教育法」,

希望能為新世紀的願景儲存更多的競爭 力(註18)。

後現代社會所提倡之終身學習,乃 是期望經由再學習與繼續教育過程中,

老年讀者能得到自我成長,並因此學習 及適應安度晚年的各種技能,並以更積 極的態度面對人生及發揮其生命價值,

參與社會、人群關懷、經驗傳承。如海 明威所著《老人與海》書中描寫古巴老 漁夫聖地牙哥,其與一條大馬林魚纏鬥 了三天三夜之後,又與象徵厄運的群鯊 搏鬥中雖然失敗,但老人堅韌不拔,在 面對失敗的態度上從容應對,就如書中 提到的:「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 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老年 讀者將其一生的之經驗與知識奉獻於社 會,社會應有包容及關懷的心照顧老 人,達到所謂「幼有所長、壯有所用、

老有所終」的大同世界。公共圖書館乃 公部門之非營利社教機構,於重視兒童 圖書館之同時,亦勿忽略老年讀者群之 重要性,建立老年讀者的館藏內容,提 供適合老年讀者參與的環境及推廣服 務,並引導其投入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行 列,凡此皆是現代公共圖書館應思考的 課題。

(12)

附 註

註1 ose B.Ashford、Craig W.Lecroy、

Kathy L.Lortie 著;張宏哲、林哲 立 編 譯 , 人 類 行 為 與 社 會 環 境

(台北市:雙葉書廊,民國 91 年),頁623-675。

註2 行政院經建會,「中華民國臺灣 93 年至 140 年人口推計」 <http://

www.cepd.gov.tw/upload/MANP/Pla n/842336.0088572389.report.pdf >

(檢索日期:94 年 7 月 16 日)。

註3 內政部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臺閩 地 區 現 住 人 口 數 年 齡 分 配 < http://www.moi.gov.tw/stat/> (檢 索日期:94 年 7 月 16 日)。

註4 李玉瑾,「開創老人福利的社會」

社教資料雜誌 134 (臺中市:省 中圖,民78 年 9 月),頁 5-8。

註5 內政部社會司,「老人福利與政 策」 <http://sowf.moi.gov.tw/04/01.

htm> (檢索日期:94 年 7 月 16 日)。

註6 Elizabeth B. Hurlock 著;胡海國編 譯,兒童心理學 (台北市:桂 冠,民國69 年),頁 20。

註7 黃富順主編,高齡學習 (台北市:

五南,民93 年),頁 115-117。

註8 陳清美,「高齡者的學習特性」 成 人教育 63 期 (民國 91 年 9 月),頁45-49。

註9 廖又生,「AIDA 與老人讀者推廣 服務」 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8 卷

4 期 (民國 80 年 6 月),頁 20。

註10 沈寶環,「論公共圖書館對老人讀 者的服務」 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8 卷 4 期 (民國 80 年 6 月),頁 8。

註11 “Guidelines for Library Service to old Adults” <http://www.ala.org/ala/

olos/outreachresource/elderly.pdf>

(檢索日期:94 年 7 月 16 日)。

註12 楊美華,「新論調、新步調,打造 公共圖書館新調調」 根的迴響-

慶祝建館九十週年論文集 (台北 縣: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民 國94 年),頁 36。

註13 張書銓,公共圖書館實施銀髮族資 訊利用教育之研究-以台北市立圖 書館為例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 訊學系碩士論文,民國86 年)。

註14 資策會,「網路行銷市場的新機 會 , 邁 入 老 年 的 嬰 兒 潮 人 口 」

<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 105_news_disp.aspx?news_id=3733

> (檢索日期:94 年 7 月 16 日)。

註15 Reference and User Services Association, “Library Services to an Aging Population -21 Ideas for the 21st Century”, <http://www.ala.org ala/rusa/rusaourassoc/rusasections/rss /rsssection/rsscomm/libraryservage/id eas21stcentury.htm> (檢索日期:

93 年 7 月 16 日)。

註16 瑪蒂迪瓦特(Maddy Dychtwald)

著;陳正芬譯,C 型人生=Cycle Life (台北市:商智文化,民國

(13)

92 年)。

註17 黃月純,「重要國際組織推展終身 學習之比較」 教育研究集刊 46 輯(民國90 年 1 月),頁 185。

註18 廖又生,「敘說一位日裔臺胞感人 的圖書館員生涯─記並河直廣館長 的志業與治績」 根的迴響-慶祝 建館九十週年論文集 (台北縣: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民國 94 年),頁 165。

參考書目

王振寰,臺灣社會 (台北市:巨流,

民91 年)。

沙依仁,高齡學 (台北市:五南,民

85 年)。

林勤敏,「高齡學習者的障礙與困難」

成人教育 65 期 (民 91 年 1 月),

頁44-50。

岳麗蘭,臺灣地區老年人資訊需求研 究:以新竹市長青學院為例 (淡水 大學教資所碩士論文,民83 年)。

陳文增,老人使用鄉鎮圖書館的情形及 態度調查研究:以臺北縣林口鄉圖書 館為例 (輔仁大學圖資所碩士論 文,民87 年)。

葉乃靜,多元文化下的資訊行為研究

(台北市:文華,民94 年)。

葉至誠,蛻變的社會:社會變遷的理論 與現況 (台北市:洪葉文化,民 86 年)。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各位老師,您聽過「臺灣文史教學研習」嗎?國立臺灣圖書館(以

「臺灣 OCLC 管理成員館聯盟」迄2021年已成立15年,現由本館擔任召集館。為使成員館瞭解 OCLC 與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簡稱 WOS)為引用文獻索引資料庫,可同時檢索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簡稱 SCIE,即通稱的 SCI)、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典藏服務組張端桂編審及系統資訊組蔡玉紋組員參加土耳其柯克大學(Koç University)舉辦之 Istanbul International Library Staff Week

巡迴於全國各縣市公共圖書館展示,巡展內容包括書展、海報等,從豐富的展品 及展書中呈現各國文化內涵,至今已巡展全臺超過 100 所公共圖書館,廣受各巡 展館好評,並於

館內請安靜 看書不飲食 書籍不摺損

就業服務法第 24 條第 1

Albert Leon Whiteman 紀念獎創立於1998年, 獎金由 Albert Leon Whiteman 的夫人 Sally Whiteman 捐贈。2001年,美國數學會在與美國數學協會(The Mathema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