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初期佛教「空之法說及義說」<註 1>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初期佛教「空之法說及義說」<註 1>"

Copied!
7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初期佛教「空之法說及義說」<註 1>

中華佛學學報第四期 1991.07 出版 (pp.121-167)

楊郁文

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員

初期佛教空之法說及義說(註 1) 楊郁文

提要

印順導師傑作〈空之探究〉一書,暢談「阿含」、「部 派」、「般若」乃至「龍樹」之空;引導學者對「空」之認 識,啟發作者重新閱讀《四部阿含》及《五尼柯耶》有關空 之教示,而有本文之著作。印師抉擇發明:『阿含的空,是 重於修持的解脫道。』亦以此為重心發揮灼見;兼及空之法 說、義說;有關空之類集,則依印度佛教之發展,分述於部 派之空及般若之空兩章中。由此等啟示,本文擬對《四部阿 含》及《五尼柯耶》有關空之法說、義說作整理,並且加以 討論。

首先,以「聖典 (`pali`) 語《尼柯耶 (`Nikaya`) 》 中『空』之字義」及「漢文《阿含經》中『空』之字義」對 「空義」,引《經》列舉敘述。其次,《阿含經、尼柯耶》

中已有「內空、外空、內外空、世間空、大空、第一義空、

究竟無上清淨之空」等名相之「分別施設」或「類集廣攝」

;為修心、為認識實相、為智見清淨、為證涅槃作種種開示 、說明。如是「空名相之原義」至部

────────────

(註 1) 「初期佛教/初期佛法(`adi-/Early buddhism`)」

指以北傳《四部阿含經》及南傳《五尼柯耶》所示 之佛法;避免有所諍論之「根本佛教」、「原始佛 教」等名相。

(2)

「法說(`desana`)」指佛陀說法中,開示真理 、實相、修行次第者。「義說(`vibhana`)」指佛陀 說法中,分別、解說真理、實相之內容及所施設修 、證之義理、義利。

因此,由佛陀之「法說」,弟子得「法饒益」

;由「義說」,弟子得「義饒益」;由「法說、義 說」中有關修行之「法次法說」,弟子得「梵行饒 益」。

參閱:《雜阿含 298 經》見大正.2-85 上中;《

雜阿含 404 經》見大正.2-108 中;《長阿含 10 十上經 》見大正.1-56 上。

122 頁

派佛教、大乘佛教有「衍繹原義」,乃至「開發新義」另立 名相;是等「衍義」、「新義」仍有脈絡可循,探其根柢,

出自何等《阿含經、尼柯耶》。

因篇幅所限,今文引用《經》《論》先行處理上述諸端 ,陳述心得;後文擬證明原始佛教結集《增一阿含經》時,

「以『空』代替『無我』之演變」。有關「空三昧、空觀之 如法修習」及「其他有關空之教說」,則殿後報告。

123 頁

一. 空之字義

(一) 聖典(`Pali`)語「空」之字義(註 1)

1. 「`Sunna`」

(1)作「形容詞」用──[相當於梵語'sunya']

甲. 空虛的、empty,如「`sunnam Brahma-vimanam`

(空虛的梵宮;見(註 2)DⅠ.p.17 l.-4)

乙. 無人居住的、uninhabited,如「`sunnam

(3)

arannam`(無人居住的閑林;見 SⅠ.p.180 l.-1)

丙. 無實在性、devoid of reality、unreal,如 「`panc upadana-kkhanda..sunnato..yoniso manasi kattabba`['ti].(當如理作意五受陰 ....是空─無實在性;見 SⅢ.p.167 l.-9f)

丁. 無實體的、unsubstantial,如「`sunno` loko (空世間、無實體的世間;見 SⅣ.p.54 l.+3)

戊. 無、空缺、void,如「`sunnam adun- titthayatanam antamaso saggupagena`

(乃至以生天﹙來說﹚,彼(非作業論者)外道 之所依處是空缺=不信亦不作十善業之外道,

無有生天者;見 MⅠ.p.483 l.8f)

(2)作「中性名詞」用──[相當於吠陀梵語(Vedic) `suna`]

空無、emptiness,如「 (註 3) *`Nirodha- sunnani va tini`; ( 或者,[苦、集、道]三 ( 諦 ) 是滅空=在 苦、 集、 道之中無涅槃 (`Nib=bana = Nirodha`); 見 Vism. p.513 l.9)

───────────

(註 1) 「內空、外空、內外空、世間空、一切法空」之「

空」字,巴利語為「`sunna`」、梵語為「`sunya`

」。其「語源」可能如是:`sunna=sunya hollowness(中空、空虛、無實)。

參閱 M.Monier-Williams〈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p.1085;col.Ⅰ.「`suna`」;p.1106, col.Ⅱ.「`svi`」。

參考中村元:「空之意義」見〈佛教思想6空 (上)〉

pp.9~10。

(註 2) DⅠ.p.17 l.-4:指長部經 卷一 頁十七倒數第四行 ;D=長部經、S=相應部經、M=中部經、A=增支

(4)

部經。後出同例。

(註 3) *「*」米字號,指《`Panca nikaya`(五部)》以外 出現之名相。

124 頁

2.「`Sunnata`」

「形容詞」[由形容詞 `sunna` 之從格(abl.)`sunnato`

→用作形容詞主格(adj.nom.)`sunnata`]

往往與其他名詞組成片語、名相,例如:

`sunnatanupassana`(空隨觀;見《無礙解道》`Pts`

Ⅱ.p.43 l.9)、`sunnato samadhi`(空三昧;見 D Ⅲ.p.219 l.-4)、`sunnato phasso` (空觸;見 S Ⅳ.p.295 l.13)、

`sunnato vimokkho` (空解脫;見《無礙解道》Pts Ⅱ.p.36 l.6)等等。指以「無我、無我所」為觀之業處(=空隨觀),

進入心一境性(=空三昧)之狀態;倘若從滅受想等至 (`sanna-vedayita-nirodha-samapattiya`) 出定,爾時,

心無「我、我所」之心行(=空觸);由空觀、空三昧之修習 ,成就「無我、無我所、無我慢隨眠」,即心解脫、慧解脫 (=空解脫)。因此,`sunnata`從描述「無我、無我所、無 我慢隨眠」之形容詞從格`sunnato`,轉作主格使用,構成 名詞片語,專指觀照「無我、無我所」、等持於「無我、無 我所」乃至處於「無我、無我所、無我慢隨眠」之狀態。

3.「`Sunnata`」

「女性名詞」 [ 由形容詞`sunna`抽象化所成 ]

指心處於「無我、無我所」乃至「無我、無我所、無我 慢隨眠」之狀態,亦即:「無貪、瞋、癡、煩惱,無有漏業 」之涅槃境界; 例如:`ajjhattam sunnatam` (內空;見 M Ⅲ .p.111 l.7f)、`sunnata -vihara` (空性住、 心處 於空之狀態過日;見 M Ⅲ. p.104 l.15)。屬聖者所體驗,

對凡夫來說,乃是想像之境界。

(5)

4.「`Sunnatta`」

「中性名詞」[ 由形容詞`sunna`抽象化所成 ]

與女性名詞 `sunnata` 同指心處於「無我、 無我所」

乃至「無我、無我所、無我慢隨眠」之狀態,亦即「無貪、

瞋、癡、煩惱,無有漏業」之涅槃境界;後後代之論師、文 法學家喜歡以「中性名詞」表示各種原則、原理。 `sunnatta`

一字出現於《`Atthasslini`(法集論註) 》 DhsA.p.221 (註 4)

───────────

(註 4) 聖典 (`Pali`) 語「空」之字義──參閱 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 p.717。

125 頁

(二)漢文《阿含經》中「空」之字義(註 5)

漢譯《阿含經》中,依「經文脈絡」可證實「空」字義 、同義者,先列表如下,再循序舉「經證」於後:

┌────┬─────────────────────┐

│ │ 1. 無所有 │ │ ├─────────────────────┤

│ │ 2. 無牢、無實、無有堅固 │ │ ├─────────────────────┤

│ │ 3. 空虛 │ │ ├─────────────────────┤

│形容詞用│ 4. 無常、不恆、不住、不堅固、磨滅、變易法│

│ ├─────────────────────┤

│ │ 5. 不自在、無獨存 │ │ ├─────────────────────┤

│ │ 6. 無我、無人、無壽者、無命者、無士、無夫│

│ ├─────────────────────┤

│ │ 7. 無貪、無瞋、無癡 │ │ ├─────────────────────┤

(6)

│ │ 8. 涅槃(無貪、瞋、癡之狀態) │ ├────┼─────────────────────┤

│ │ 8. 涅槃(無貪、瞋、癡之狀態) │ │ ├─────────────────────┤

│名 詞 用│ 9. 空寂 │ │ ├─────────────────────┤

│ │10. 空界、空識住、空遍、空無邊處 │ ├────┼─────────────────────┤

│副 詞 用│11. 空徒勞 │ └────┴─────────────────────┘

───────────

(註 5) 漢文「空」之字義:

(一) 漢文「空(音崆 ㄎㄨㄥ)」字義產生之途徑為「

形聲」及「會意」。甲骨文「空」字闕;鐘鼎 文「空」與小篆「空」略同。小篆「空」:從 「穴」、「工」聲,本義作「竅」解, (見說 文許箸) 乃窟竅之稱;以其中虛類穴,故從穴 。又,戴侗氏謂:『古之居室,始於營窟,故 工官之長,掌邦土居四民 曰「司空」。 』工 乃善營窟以居者,故「空」從「工」聲。「空 」之「訓義(本義、別義)」及「詞性(九品詞) 」於字典裡有:

1.作「名詞」用──(1)天曰空

(2)虛而無物之處曰空 (3)虛無所有者曰空;

2.作「動詞」用──如「使之空」;

3.作「形容詞」用──(1)空無人的,如「空村」;

(2)空無物的,如「空函」;

(3)虛而不實的,如「空論」;

(4)妄誕的,如「空華」;

4.作「副詞」用──(1)表憑白,如「兵不空出」;

(2)表窮匱,如「空居」;

(7)

(3)表誠懇,如──「空空如 也」。

(二)漢字「空」字之「破音字」與「本音」音「崆 ㄎㄨㄥ」或同義或另有別義:

1.音「控 ㄎㄨㄥˋ」

2.音「孔 ㄎㄨㄥˇ」

(參閱正中書局印行〈正中形 音 義綜合大字 典〉pp.1208~1209)

126 頁

1.無所有

(1)《增一阿含第 49 品第 4 經》:「觀外道異學,如觀 空瓶而無所有;今察內法,如似蜜瓶靡不甘美。

今如來正法亦復如是。」(註 6)

(2)《中阿含 14.羅云經=M.61.`Rahulovada`Sutta.》

:「汝復見我取空水器覆著地耶?」(註 7)

(3)《佛說水沫所漂經=S.22,95.`Phena`.》:「世 尊告曰:『此沫聚若有目士,諦觀察之、思惟、

分別──空無所有、無來、無往亦不堅固;此水 聚沫何可依怙!』」(註 8)

(4)《雜阿含 102 經》偈言:「....實空無所有,而輕 毀智者,愚癡為利故,當知領群特。」(註 9)

(5)《雜阿含 567 經=S.41,7.Godatta.》:「貪者(有)

所有,恚、癡者(有)所有;無諍者是無所有。

復次,無諍者空於貪,空於恚、癡,空常、住,不 變易空,非我、非我所。」(註 10)

「空」作形容詞用,形容人、物、境界之無所有狀態;

(8)

如人無智,頭腦空空;如空瓶無水;如泡沫只具空殼而無內 容,非如真珠有實核;證涅槃之無諍者,貪、瞋、癡一切煩 惱已無所有,無「我、我所」之見、執。為初期佛教最主要 之「空義」。

南、北傳《佛經》中, 出現甚多與「空 (`sunna`) 」 結合之名相;例如:空野(見大正.2-318 中)、空地(見大正 .2-128 中)、空澤(見大正.2-284 上)、空林(見大正.1-69 上 )、大正.2-313 上)、空車(見大正.2-318 上)、`sunnagara`

(空屋,見 SⅠ.p.219)、`sunna-geha`(空舍,見 S Ⅰ .p.106)、`sunna-vimana` (空宮,見 D Ⅱ.p.356)、

`sunnagama`(空村,見 S Ⅳ .p.173)。 以上所指境界內無 人或禽獸等,非指無曠野、無大地、無沼澤、無森林....乃 至無車輛;空井

───────────

(註 6) 見大正.2-797 上。

(註 7) 見大正.1-436 中;MⅠ.p.414。《M.61》空水器作:

`udakadhanam rittam tuccham`(空無、空虛之水盤 )。

(註 8) 見大正.2-501 下;SⅢ.p.140ff 空無所有作:

`rittakam`(空無)。

(註 9) 見大正.2-28 下;《雜阿含 102 經》≒Sn.《經集》

1,7.(vasala 賤民)領群特。

(註 10) 見大正.2-150 上;S Ⅳ.p.297 無諍作:不動心解脫 (`akuppa cet=ovimutti`);空於貪作:`sunna ragena` 。

127 頁

(見大正.2-6 下)、空缽(見大正.2-288 上),以上所指無水、

無食物等,非指無井洞、無缽器。

如是「空義」之把握,如實觀察限定之境界內無人、物

(9)

, 非無境界.... 乃至緣起命存之身心六處漏盡,空欲漏、

空有漏、空無明漏,欲漏、有漏、無明漏無所有,非無身心 六處命存。 被稱為「行空 (`sunnata viharena` 以空性住 )」。釋尊於《中阿含 190 小空經=M.121.`Cula-su=nnata sutta.》(註 11)有所敘述,為「空觀(`sunnatanupassana`) 」之主要方法之一;擬於〈續篇〉詳細討論。

2.無牢、無實、無有堅固

(1)《別譯雜阿含 269 經》:「爾時,世尊讚天曰:『

善哉!善哉!如汝所說:「....觀欲空無實,

修於念覺意;……」』」(註 12)

(2)《雜阿含 265 經=S.22,95.`Phena`.》:「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恆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

明目士夫諦觀分別時,(聚沫是)無所有、無牢、

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

如是諸所有色...比丘!諦觀、思惟、分別,(是) 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

如刺、如殺,(是)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 何?色無堅實故。....』」(註 13)

(3)《雜阿含 335 經》:「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 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

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

(註 14)

五欲無實、五蘊無堅實、六根不實等等,「無實、不實 」指無『實體(dravya)』,於聖義乃名為「空」;(註 15) 「空」即指無「自有、非緣起之絕對常、一、自主之我」。

初期佛教言:「無我」、「空」,是於第一義諦而言──「

無實體我」、「實體我是空」;然於世俗諦是承認有「空相 應、隨順緣起之相對常、一、自主之我」,亦即有「人格的 、身心統合的『主體(`nayaka`)』」,是於世俗諦承認──

「有主體我」。立體的觀察(Stereoscopical view)有情、

眾生,所言──「無我故空」,即是於勝義諦否定「實體我 」,而於世俗諦肯定「主體我」;倘若於世俗諦

───────────

(10)

(註 11) 見大正. 1-737 上中下;MⅢ.pp.104~109。

(註 12) 見大正.2-468 下;《雜阿含 1270 經》作:「五欲悉 虛空,正智正繫念。」(見大正.2-349 上)。

(註 13) 見大正.2-68 下~69 上;SⅢ.p.140ff 無實 (`tucchakam`)、無有堅固(`asaraka`)。

(註 14) 見大正.2-92 下。

(註 15) 參閱〈本文§二.(七)〉「第一義空」。

128 頁

, 否定「主體我」即為「惡取空者」、「斷滅見者」。

(註 16)

3.空虛

(1)《中阿含 187 經》:「色盛陰非果、空虛、不可欲 、不恆有、不可倚、變易法;……(覺、想、行、

識亦復如是。)」(註 17)

(2)《增一阿含第 24 品第 10 經》:「所謂空者,觀一切 諸法皆悉空虛,是謂空三昧。」(註 18)

所言「空虛」指五陰乃至一切諸法無「實體 我」,無「常、恆、永住、不變易」法。

4.無「常、恆、住、不變易法」

(1)《雜阿含 273 經》:「比丘於空諸行當知、當喜、

當念:空諸行,常、恆、住、不變易法空,無我、

我所。(註 19)

(2)《雜阿含 80 經》:「善觀色無常、磨滅、離欲之法 ,如是觀察受、想、行、識無常、磨滅、離欲之法

(11)

;觀察彼(五)陰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

心樂清淨、解脫,是名為空。」(註 20)

諸行空、五陰空,所說「空」皆指無「實體我」。「諸 行」、「五陰」皆隨順緣起;諸行無常、恆、住、不變易法 ,五陰亦無常、不堅固、變易、(終歸)磨滅之法,故諸行、

五陰皆「空─無實體我」。

5.不自在、無獨存

(1)《別譯雜阿含 108,109 經=S.6, 1,4.Bako `Brahma.

`》:「時,婆迦梵生於邪見(註 21)言:『此處 常、堅實、不壞,不復往來於其生死,若有過此 不往來者,無有是處。

───────────

(註 16) 立體的觀察有情,擬於〈續篇〉詳論。不明第一義 諦而執「有我」則墮「常之邊見」,不明世俗諦而 執「無我」則墮「斷之邊見」;此等二種邪見,於 道德上所患過失有輕、有重。如《俱舍論》所引 `Kuma=`ralabha` 所說頌:「觀為見所傷,及壞諸 善業;故佛說正法,如牝虎銜子。執真我為有,則 為見牙傷;撥俗我為無,便壞善業子。」

(見大正.29-156 上)

(註 17) 見大正.1-732 中。

(註 18) 見大正.2-630 中。

(註 19) 見大正.2-72 下。

(註 20) 大正.2-20 中。

(註 21) 大梵之邪見,《梵動經》:「我於此處是梵、大梵 ,我自然有,無能造我者,我盡知諸義典,千世界 於中自在,最為尊貴,能為變化,微妙第一;為眾 生父,我獨先有,餘眾生後來,後來眾生我所化成 。」

(12)

129 頁

....』」「佛告梵天:『此處無常、空、不自在。

』」(註 22)

「無常、空、不自在。」《S.6,1,4.》作:「`Yatrahi nama an=iccam yeva samanam 'niccan' ti vakkati`, (實因此﹙無明﹚故,即其無常者言:『常也。』) `adhuvam yeva samanam'dhuvan'ti vakkati`, (即其非恆者言:『恆也。』)

`asassatam yeva samanam'sassatan'tiva=kkati`, (即其非永住者言:『永住也。』)

`akevalam yeva samanam'ke=valan'ti vakkati`, (即其不獨存者將言:『獨存也。』)

`cavana-dhammam yeva samanam 'acavana-dhamman'ti vakkati`.

(即其變易法者言:『不變易法』也。)……」(註 23) 「`akevalam`(不獨存)」相當於《別譯雜阿含經》

所譯「往來」(見大正. 2-412 中)。

(2)《小義釋》:「由二行相觀察世間空:(一)由 不自在之等觀 (`avassiya-pavatta-sallakkhana`) ,又,(二)由空無行之正觀

(`tuccha-sankhara-samanupassana`)。」(註 24)

「實體我」──如大梵天,自以為獨存且具絕對自在義 ;然世間無有如是自在者。《小義釋》引《S.22, 59.`Panca`.

》〈§3~11〉:「色非有我,若色有我者,於色不應病苦 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 有病、有苦生,亦不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用以證明五陰世間無我、不 自在,故「空」。(註 25)有情無「實體我」;《清淨道論 》證明「無我」言:「……對[生、住、老]三處之任何 (處)皆無自在。即以此自在力是空(`Sunna ten'eva vasavattanakarena`);又,空 (`sunnato`)、非主 (`assamikato`)、不自在 (`avasavattito`)、 我之反對 (`attapatikkhepa=to`) 故無我 (`anatta`)。」 (註 26)

(13)

6.無我、無人、無壽(者)、無命(者)、無士、無夫

(1)《別譯雜阿含 284 經》:「知身空無我,觀名色不 堅;不著於名色,從是而解脫。」(註 27)

───────────

(註 22) 見大正. 2-412 中~413 上。

(註 23) 見 SⅠ.pp.143f;參閱大正 No.99(11950; No.100 (108)。

(註 24) 見 CNd p.246。

(註 25) 見 SⅢ.p.66f;CNd p.247f。

(註 26) 見 VM p.618。

(註 27) 見大正. 2-473 上。

130 頁

(2)《增一阿含第 13 品第 7 經》:「一切所有皆歸於空 ,無我、無人、無壽(者)、無命(者)、無士、

無夫。」(註 28)

(3)《增一阿含第 35 品第 10 經》:「無我者即是空也 。」(註 29)

初期佛教處處說「無我」,亦以「空」說無我;無我者 即是空,空者即是無我。然大乘佛法強調「空」,或以如實 知「空」勝過如實知「無我」;此番說辭有待商榷!

7.無貪、無瞋、無癡

8.涅槃

(1)前文〈§(二)1.之 〉所論:無所有是空義,

(14)

「空於貪、空於恚、癡」。

(2)《雜阿含 890 經》:「云何無為法?謂:貪欲永盡 、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無為法。

如無為,如是....無所有、涅槃亦如是說。」

(註 30)

「無所有」是「空」義,「無所有」是「涅槃」義,故 「空」具「涅槃」義;然「涅槃」乃是佛弟子「觀空」、「

空行」之究竟目標、目的。 如《雜阿含 110 經》:「世尊覺 一切法,即以此法調伏弟子,令得安隱、令得無畏,調伏寂 靜,究竟涅槃;世尊為涅槃故,為弟子說法。 」(見大正.

2-37 上) 空=無所有=涅槃=處於無貪、無瞋、無癡之狀態 。 後代論師如覺音(Buddhaghosa)尊者即以中性名詞 `sunna`

(空)指「涅槃」。(參閱〈本文§一.(一)1.之(2)〉)

9. 空寂

(1)《雜阿含 1179 經》:「毘梨耶婆羅豆婆遮婆羅門 晨朝買牛未償其價,即日失牛,六日不見;時,

婆羅門為覓牛故,至大林精舍。遙見世尊坐於一 樹下,儀容挺特,諸根清淨,其心寂默成就止觀,

其身金色光明焰照;見已,即詣其前,而說偈言 :『云何無所求,空寂在於此,獨一處空閑,而 得心所樂?』爾時,世尊說偈答言:『若失若復 得,於我心不亂;婆羅門當知,莫謂彼如我,心 計於得失,其心不自在!』」(註 31)

(2)《雜阿含 262 經》:「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

愛盡、離欲、涅槃。」(註 32) ───────────

(註 28) 見大正. 2-575 下。

(註 29) 見大正. 2-702 中。

(註 30) 見大正. 2-224 上、中。

(15)

(註 31) 見大正. 2-318 中。

(註 32) 見大正. 2-66 中。

131 頁

心空寂無所求,無得失心、心不亂,但心自在;甚至,

心無我、我所見,三渴愛(欲愛、色愛、無色愛; 欲愛、有 愛、無有愛)滅盡,離諸貪欲,貪、瞋、癡永盡,一切煩惱 永盡──涅槃。

10.虛空

(1)六界之一,如空界(見大正. 1-562 下)、空持(

見大正. 1-815 中)、空種(見大正. 1-266 下)、

`akasa-dhatu`(空界,見 DⅢ.p.247)。

(2)七識住之一,空處住(見大正.1-52 上)、「有諸 有情從一切色想之超越、諸有對想之滅沒、種種 想之不作意,(而只作意):『虛空是無邊也。』

(之概念),如是,空無邊處(`akasanancayatana`) 具足住;此是第五識住。」(見 DⅢ.p.253)。

(3)八解脫之一,住空處解脫(見大正.1-52 中)、「

從一切色想之超越、諸有對想之滅沒、種種想之 不作意,(而只作意):『虛空是無邊也。』 (之 概念),如是,空無邊處具足住;此是第四解脫 也。」 (見 DⅢ.p.262)。

(4)九有情居之一,「有眾生空(無邊)處住,是(第) 六眾生居。」(見大正. 1-52 下;DⅢ.p.263)

(5)十遍處之一,空一切入處(見大正. 2-143 上)、

空普(見大正.1-241 上)、`akasa-kasina`(空遍 ,見 DⅢ.p.268)。

名辭之「空界」,在印度哲學體系為組成宇宙元素之一 (註 33);為超越物質之干涉,虛空作為有情識住之行境,或

(16)

居住之境界;觀察虛空遍一切處,可作為禪那之「業處 (`kammatthana` 修定用心之手段)」,成就初禪乃至第四禪 。(註 34)

11. 徒然

《長阿含 2.遊行經》:「諸末羅(族人)來共舉床,皆不 能勝;時,阿那律(尊者)語諸末羅(族人):『汝等且止!勿 空疲勞!今者,諸天欲來舉床。』」(註 35) 相當於「空疲 勞」而作「形容詞」用之巴利語有「mogha」一字──空虛 、empty,徒然、vain,無效、 useless,愚癡、foolish 等義;同字之受格(accusative)則可作副詞用。

「空」作副詞用,表性態;憑白、白白、徒然、無效、

無益、無作用等。

───────────

(註 33) 參閱 中村元:「空之意義」見〈佛教思想6空 (上)〉p.35。

(註 34) 見清淨道論 VM p.175。

132 頁

(三) 總結「空」字義

1.「空」主要作形容詞用,形容「無所有」、「無實 」、「空虛」:

(1)形容無「我、我所」、無「常、恆、住、不變 易法」、無「自在、獨存者」、無「我、人、

壽者」,亦即指無「實體我」;

(2)形容無「貪、瞋、癡」、「貪欲、瞋恚、愚癡」

永盡──涅槃;

(3)形容限定之境界內無「人、物」,非無境界。

(17)

2.名詞用之「涅槃」、「空寂」、「空界」、「空識 住」等等。

3.副詞用之「空疲勞」,如上已述。

(四)譯作漢字「空」之 聖典(`Pali`)語

巴利語 `sunna` 漢譯作「空」之外,尚有 ritta, rittaka, tuccha, tucchaka, `akasa`, mogha 等字亦漢譯 作「空」。(註 36)

二、「初期的佛法 (`Adi`-/Fundamental buddhism)」空名 相之「原義」以及「發展的佛法 (Developmental

buddhism )」(註 37)空名相之「衍義、新義」及其脈絡

《阿含經》已有「內空、外空、內外空、世間空、大空 、第一義空」,《尼柯耶》亦有「內空、外空、內外空、世 間空、大空、究竟無上清淨之空」等名相;為修心、為認識 實相、為智見清淨、為證涅槃作種種說明。例如:為成就「

不時、不移動心解脫」者,應當多「行空─於空作意

(manasikaroto `sunnataya`)」;然欲多行空者,彼當持內 心住止令一定已,當念內空...當念外空...當念內外空...。

(註 38)例如:《雜阿含 230 經=S.35,68.Samiddhi.》以六根 、六境、六識、六觸、六受施設「世間」,(註 39)而眾生以 「五陰世間」為我、我所,或以「器世間」為我所;然 ───────────

(註 35) 見大正.1-27 下;相當之《D.16 Mahaparinibbana- suttanta.》〈第六誦分§14 節〉並無「空疲勞」

一句。

(註 36) 參閱(註 7)及本文〈§一.(二)之 10.及 11.〉

(註 37) 「發展的佛法 (Developmental buddhism )」指 「部派佛教」之《阿毘達磨論典》及「大乘佛教」

(18)

之《大乘經典、論典》所示之佛法。

(註 38) 見《中阿含 191 大空經=M.122.Maha-sunnata sutta》

大正. 1-738 中下;MⅢ.pp.111f

(註 39) 見大正.2-56 上中;SⅣ.pp.39f。

133 頁

世間是「危脆敗壞法」,(註 40)世間是「空─常、恆、不 變易法空,我[、我]所空」參閱本文〈§二.之 (五)〉

例如:為說明「甚深、明照、空相應、隨順緣起法」,對「

空」給予「大空」、「第一義空」之尊稱;或對次第專精禪 思而成就真實、空、不顛倒之智見清淨,心解脫三有漏,無 漏、無為之狀態,稱謂「究竟無上清淨之空」。

《雜阿含 110 經》:「世尊覺一切法,即以此法調 伏弟子,令得安隱、令得無畏,調伏寂靜,究竟涅槃;

世尊為涅槃故,為弟子說法。」(註 41)

《雜阿含 270 經》:「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

順得涅槃。」(註 42)

《雜阿含 23 經》指出平等慧如實觀「一切色、受、

想、行、識,一切眼、耳、鼻、舌、身、意,一切地、

水、火、風、空、識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知 、如是見者,「於此我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 所見、我慢使繫著。」如是者,斷愛欲縛、轉去諸結、

正慢無間等、究竟苦邊。(註 43)

《增一阿含第 37 品第 10 經》:「無我者即是空。」

(註 44)

如是, 「平等慧如實觀陰、處、界無我(非我、不異我 、不相在)=觀空→無『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涅槃」

(19)

是早期諸聖弟子修行之重心;為解脫貪、瞋、癡、一切煩惱 ,而對「空觀」之重視,推動「空義」之開展。復次,從《

阿含經》中有關「無所有」、「無我」「空」、「涅槃」之 教說中,衍繹舊義乃至開展新義,施設種種「空類名詞」,

方便「如理作意、如實觀想、法次法行」,乃至自作證「空 解脫、無我、涅槃」;表現於後出「發展的佛法」之《南、

北傳經、論》者如:

───────────

(註 40) 《雜阿含 231 經=S.35,82.Loka.》:「危脆敗壞法 名為世間。」 (見大正. 2-56 中)SⅣ.p.52

「`'Lujjhati'ti kho bhikkhu tasma 'loko 'ti vuccati"ti`. (哦!比丘!『破壞之。』因此,被 稱謂:『世間也。』)」

(註 41) 見大正. 2-37 上。

(註 42) 見大正. 2-71 上。

(註 43) 參閱《雜阿含 23;199;465 經》見大正. 2-5 上中;51 上;118 下~119 上。

(註 44) 見大正. 2-715 下。

134 頁

《無礙解道》(註 45)《舍利弗阿毘曇論》(註 46)《施 設論》(註 47)《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註 48)《大毘婆沙論 》(註 49)《大智度論》(註 50)《雜阿毘曇心論》(註 51) 等等有種種空之類集。例表如下:

┌───────────┐

│ 種種空 之 表解(一) │

┌────────┴───────────┴─────┐

(20)

《阿含經》《無礙 《舍利弗《施設論》《摩訶般若 《雜阿毘 解道》 阿毘曇 《大毘婆 波羅蜜經》曇心論》

論》 沙論》《大智度論》

1.內空 1.世間空 1.內空 1.內空 1.內空 1.內空 2.外空 2.空空 2.外空 2.外空 2.外空 2.外空 3.內外空 3.行空 3.內外 3.內外空 3.內外空 3.內外空 空

4.變易空 4.空空 4.有為空 4.空空 4.有為空 世間空 5.最上空 5.大空 5.無為空 5.大空 5.無為空 一切空 6.相空 6.第一 6.無始空 6.第一義空 6.有為無 為空 大空 7.鎮伏空 義空 7.本性空 7.有為空 7.無事空 第一義空 8.彼分空 8.無所有空 8.無為空 8.第一義 空 究竟無上- 9.正斷空 9.畢竟空 9.空空 -清淨之空 10.安息空 10.無始空

11.出離空 11.散空 12.內空 12.性空 13.外空 13.自相空 14.俱空 14.諸法空 15.同分空 15.不可得空 16.異分空 16.無法空 17.尋求空 17.有法空 18.攝受空 18.無法有法空 19.獲得空

20.通達空 21.一性空 22.異性空 23.忍空 24.確立空 25.深解空

26.正知者為永斷流轉一切空性中之勝義空 ───────────

(註 45) 見 PⅡ.p.177~184。

(註 46) 見大正. 28-633 上中;姚秦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

(21)

譯。

(註 47) 法護譯《施設論》並非完本,祇有「因施設」而已 ;西藏譯《施設論》尚有「世間施設」及「業施設 」。今漢譯本《施設論》並無「十種空」之資料;

引用自《大毘婆沙論》卷 104。(見大正. 27-540 上)

(註 48) 見大正. 8-250 中~251 上;後秦 鳩摩羅什譯。

(註 49) 見大正. 27-540 上;唐 玄奘譯。

(註 50) 見大正. 25-285 中~296 上;後秦 鳩摩羅什譯。

(註 51) 見大正. 28-925 中下;宋 僧伽跋摩等譯。

135 頁

( ※「阿拉伯數字」表示,在同一《經》或《論》類集一處 之「次序」;此「種種空」之依次分列,表達某些意義──

宜順序作觀,乃至以「勝義空」或以「空空」等殿後,表示 究竟之空。而各《經》《論》之間,所類集之次第互有同、

異,正表示對空觀之進行、空之認識、空之現觀,相互間因 修、證之經驗而部分或同或異?。※參閱〈本文§二.(七);

§二.(九) 〉 )

以下,先對《阿含經》固有「空之類集」以及「空之名 相」,引用經典先行解說;其次,敘述「後出《經》、《論 》」所類集「空之名相」在《阿含經》之出處,以及如何「

衍繹舊義」、「開展新義」。至於部派佛教及大乘佛教「空 之類集」有關諸問題,請參閱印順法師〈空之探究〉pp.110 ~116、宮本正尊〈根本中空〉pp.556~570。

(22)

(一)內空(`ajjhatta sunnata`;`Sk.adhyatma-sunyata`)

1.《大空經》:「若比丘欲多行空者,彼比丘當持內心住止 令一定;彼持內心住止令一定已,當念內空。」(註 52)

2.《M.122.`Mahasunnatasuttam.`》:「`Ayam kho pan', Ananda, viharo Tathagatena abhisambhddho`,(阿難!

且說,此住是如來所現等覺,)`yadidam sabbanimittanam amanasikara(即此:由不作意一切相,) ajjhattam sunnatam upasampajja viharitum.'(成就內空而住之。)」(註 53)

「多行空(`sunnataviharena bahulam viharati`)」指 每日,多以空性住而過日;(註 54)「空性住(`sunnatavihara`

)」指處於無「我、我所見」亦無「我、我所」執之狀態。

「內空」之「內」《中部註》指「`idhaniyaka' jjhattam attano pancakkhandhesu nibbattanti attho`.(此乃關於 自身、個人、自己之五陰所生[概念]義。)」(註 55);又 ,《D.22. `MahAsatipatthana-suttanta`=中阿含 98.念處 經》:「 `Iti ajjhattam va kaye kayanupassi viharati`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立念在身;...)」(註 56)關於 內身 (`ajjhattam kaye`)之「內」,《長部註》:「`'Iti ajjhattam va'ti evam attano va assasapassasakaye kayanupa`=`ssi viharati`.(如是或『內』」云云,實指於 ───────────

(註 52) 見大正. 1-738 中。

(註 53) 見 MⅢ.p.111。

(註 54) 參閱大正.1-737 上;MⅢ.p.104。

(註 55) 見 MA Ⅳ.p.161。

(註 56) 見 DⅡ.p.292;大正. 1-582 下。

(23)

136 頁

『自己之』出、入息身,成為隨觀身者而住之。)」(註 57) 所以「內空」或「內身」之「內」指「個人」、「自己」、

「自身」;且「內空」乃指關於自身、個人、自己之五陰無 我、我所見亦無我、我所執。六內處與「自己之五陰」相同 ,指有情個人之身、心;《無礙解道》《舍利弗阿毘曇論》

《雜阿毘曇心論》《放光般若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皆以六內入處無我、空,名為「內空」。(註 58)

「內空」在「空之類集」除《無礙解道》外,其他《經 、論》均列於類集之首,表示「內空」一向作為「空觀」之 始基;由內而外,推己及他,遍觀一切無我、無我所。且「

內空」→「外空」→「內外空」之次第類集,各《經、論》

皆一致。

───────────

(註 57) 見 DA p.765

(註 58) 一.《無礙解道》:「`Katamam ajjhattasunnam`?

(云何是內空耶?) `Ajjhattam cakkhum`(內(自 己)之眼,) `sunnam attena va attaniye= na va niccena va dhuvena va sassatena va aviparnnmadhammena va`,( 以我、我所、常、

恆、永住、不變易法是空;) `ajjhattam sot=

am sunnam..pe.. ajjhatam ghanam sunnam ajjhatam jivha su= nna, ajjhatam kayo sunno`, (內之耳....乃至....內之鼻[....]

內之舌[....]內之身[....])`ajjhatam mano sunno attena va attaniyena va dhuvena va sassatena va avipari va madhammena va`(內 之意,以我、我所、常、恆、永住、不變易法 是空。) `Idam aj= jhattasunnam`.(此是內空 也。)」(見`Pts` Ⅱ.p.181)

二.《舍利弗阿毘曇論》:「何謂內空?如比丘,一

(24)

切內法、若一處內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 ;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變易 空;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 內空。」(見大正. 28-633 上)

三. 《雜阿毘曇心論》:「內空者,謂內入空,作 無我思惟。」「內法」、「內入」均指個人、

自己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內入」

。(見大正. 28-925 中下)

四. 《放光般若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曾對 十八種空作分別,部分與《阿含經》及《阿毘 達磨論》義說相同,部分則作新解。(見大正.

8-23 上下及 250 中下)此二經都以六內處空作為 「內空」。

五.《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見大正. 27-37 上:「

薩迦耶見是十種空近所對治,所以偏說;十種 空者,謂: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 為空、散壞空、本性空、無際空、勝義空、空 空。」又,引《施設論》說:「空有多種,謂 :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 邊際空、本性空、無所行空、勝義空、空空;

如是十種空,如餘處分別。」(見大正. 27-540 上)。論文曾言:「如是十種空,如餘處分別。

」但,二百卷之《大毘婆沙論》找不到十種空 之分別;漢譯《施設論》並非完本,無十種空 及其分別;《大毘婆沙論》所引用者,可能是 《施設論》之〈世間施設〉或〈業施設〉部門 ,而不在〈因施設〉部門。很遺憾,不能認識 《施設論》之十種空之分別。

137 頁

(二)外空(`bahiddha sunnata;Sk.bahirdha-sunyata`)

1.《中阿含 191 大空經》:「若比丘觀時則知:念內空 ,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內空者

(25)

,彼比丘當念外空。」(註 59)

2.《M.122.`Mahasunnatasuttam`》:「`Evam santam etam Ananda, bhikkhu evam pajanati`:(正如是時,阿難!

斯比丘如是知:) `Ajjhattam sunnatam kho me manasikaroto ajjhattam sunnataya cittam na pakkhandati nappasiati na santitthati na vimuc=catiti`.(哦!作意內空之余,

心於內空並不雀躍、不信喜、不確立、不(勝)解。) `Itiha tattha sampajano hoti`.(實如是,於此時彼是正知者;) `Sobahiddha sunnatam manasikaroti`;....(彼作意外空 !....)」(註 60)

「外空」之「外」,《中部註》:「`Bahiddha ti parassa panc=asu khandhesu`.(所謂「外」,[此乃]關於他人之五 陰[所生概念義]。)」(註 61);《長部註》:「'Bahiddha va'ti parassa va assasa-passasakaye`.(「或『外』」云 云,實指於『(自己之外)他人之』出、入息身,[成為隨觀 身者而住之。])」。(註 62) 所以「外空」指關於自身、

個人、自己之「外」,「他人」之五陰無「實體我、我所見 」,亦無「實體我、我所執」。他人「無實體我」,如前文 所述,指任何他人無「常、恆、永住、不變易法」;《無礙 解道》《舍利弗阿毘曇論》《雜阿毘曇心論》《放光般若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皆以六外入處無我、空,名為「

外空」。(註 63)

───────────

(註 59) 見大正. 1-738 下。

(註 60) 見 MⅢ.p.112。

(註 61) 見 MA Ⅳ.p.161。

(註 62) 見 DA p.765。

(26)

(註 63) 一.《無礙解道》:「`Katam bahiddhasunnam`?

(云何是外空耶?)`Bahiddha rupa sunna`

..pe..((自己以)外之色,....乃至....[聲、

香、味、觸]....) `bahiddha sunna attena va attaniyena va dhuvena va sassatena va aviparinamadhammena va`( 外之法,以我、我 所、常、恆、永住、不變易法是空。) `Idam bahiddhasunnam`. (此是外空也。)」(見 Pts Ⅱ.p.181) 六外處指個人之外,他人之五陰及 器世間。

二.《舍利弗阿毘曇論》:「何謂外空?如比丘,一 切外法、若一處外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 ;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變易 空;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 外空。」(見大正. 28-633 上)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何等為外空?外法名 :色、聲、香、味、觸、法。色,色空,非常非 (斷)滅故;何以故?性自爾。聲,聲空;香,香 空;味,味空;觸,觸空;法,法空,非常非(斷) 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外空。」 (見大正.

8-250 中)

138 頁

(三) 內外空(`ajjhattabahiddha sunnata;Sk.adhyatma- bahirdha-sunyata`)

1.《中阿含 191 大空經》:「若比丘觀時則知:念外空 ,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外空者 ,彼比丘當念內外空。」(註 64)

2.《M.122.Mahasunnatasuttam.》:「....`So

ajjhattabahidd=ha sunnatam manasikaroti`;....(....

彼作意內外空!)」(註 65)

「內外空」之「內外」,《中部註》:「`Ajjhattabahiddha

(27)

ti kalena ajjhattam kalena bahiddha`.(所謂「內外」,

[此乃]時而內[有關自身、個人、自己之五陰生我、我所 之概念],時而外[關於他人之五陰生我、我所之概念]。) 」(註 66) 《D.22.`Maha-satipatthana sut-tanta`.》「

`ajjhatta-bahiddha va kaye kayanupassi viharati`.(比 丘觀內外身如身立念在身。)」(註 67);參閱《長部註》:

「`'Ajjhattabahid-dha va'ti kalena attano, kalena parassa assasapassasakaye`. (或『內外』云云,[此乃 指]時而於『自己』,時而於『他人』之出、入息身,[成 為隨觀身者而住之。])」(註 68)

所以「內外空」指時而觀察自已之陰、處、界無「實體 我、我所見」,亦無「實體我、我所執」;時而觀察他人之 陰、處、界亦無「實體我、我所見」,亦無「實體我、我所 執」。此乃作觀時,「內空」與「外空」非同時觀察;時而 觀察自己無我故空,時而觀察他人亦無我故空。

然《無礙解道》以「`dubhatosunna`(俱空)」代替「

內外空」專精禪思之過程,可有惟觀內空,惟觀外空,時而 觀內空、時而觀外空,或觀內外俱空、內外雙方皆空。

《無礙解道》《舍利弗阿毘曇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雜阿毘曇心論》《大智度論》(註 69)皆以觀察六內、外入 (處) 無我故言:「內外空」;相當於「一切空

───────────

四.《雜阿毘曇心論》:「外空[者,謂外入空,作 無我思惟;]亦如是。」(見大正.2-925 下)

(註 64) 見大正. 1-738 下。

(註 65) 見 MⅢ.p.112。

(註 66) 見 MA Ⅳ.p.161。

(28)

(註 67) 見 DA .p.292。

(註 68) 見 DA p.765。

(註 69) 一. 「云何是俱空耶?內(自己)之眼、外之色,我 、我所、常、恆、永住、不變易法是空;內之 耳、外之聲....乃至.... 內之鼻、外之香 [....]內之舌、外之味

139 頁

」。參閱〈本文§二.之(六)〉。

(四) 大空(`Sk.maha-sunyata`)

1.《雜阿含 297 經》名謂《大空法經》,是雜阿含經中 少數具有「經名」之一經;其主要內容如是:

「云何為《大空法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 故彼起;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純大 苦聚集。緣生老死者,若有問言:『彼誰老死?老 死屬誰?』彼(被問者)則答言:『我即老死;今(

「今」擬作:「或」),老死屬我,老死是我所。

』言:『命即是身。』或言:『命異身異。』此則 一義而說有種種。若見言:『命即是身。』彼梵行 者所無有;若復見言:『命異身異。』[彼]梵行 者所無有。於此二邊,心所不隨,正向中道、賢聖 、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謂:『緣生老死 ;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 、識、行,緣無明故有行。』若復問言:『誰是行 ?行屬誰?』……乃至……所謂:『緣無明行。』

諸比丘!若無明離欲而生明,(此等疑問)『彼誰老 死?老死屬誰?』者,老死則斷、則知,斷其根本 ;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乃至…

…若比丘無明離欲而生明;彼無明滅則行滅……乃 至……純大苦聚滅。是名《大空法經》。」(註 70)

(29)

本經為《中論》不一不異緣起之《經》證。以緣起之「

老死」支來觀察,非梵行者起邪見──或認為「老死」即是 「我」,或不認為老死是我而認為「老死」屬

───────────

[....]內之身、外之觸[....]內之意、外之 法,我、我所、常、恆、永住、不變易法是空。

此是俱空也。」(見`Pts`Ⅱ.p.181)

二.《舍利弗阿毘曇論》:「何謂內外空?如比丘,

一切內外法、若一處內外法思惟空,知空、解空 、受空;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

不變易空;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 。是名內外空。」(見大正. 28-633 上)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何等為內外空?內外 法名內六入、六外入;內法,內法空,非常非滅 故;何以故?性自爾。外法,外空,非常非滅故 ;何以故?性自爾。是名內外空。」

(見大正.8-250 中)

四.《雜阿毘曇心論》:「內外空[者,謂內外入空 ,作無我思惟;]亦如是。」(見大正. 2-925 下) ─────────

(註 70) 見大正. 2-84 下。

140 頁

「我」、是「我所」;亦即於「老死」具有「我、我所」之 邪見。「命」指「命者」,即是「我」之代名詞,「身」指 會「老死」之身體;如是,「我即老死。」與「命即是身。

」以及「老死屬我。」與「命異身異。」惟說話之語句不同 ,而意義相同。

正見清淨之梵行者,無「我即老死」或「老死是我所」

之邪見;亦無「命即是身」之「絕對同一」或「命異身異」

之「絕對相異」等等邊見。梵行者離此「一」、「異」二邊

(30)

,心所不隨,正向中道、賢聖、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 ;透過緣起、無常、苦、無我而把握「空」。一一緣起支之 觀察亦復如是;如此,離無明而生明,無明滅則行滅、行滅 則識滅……乃至……純大苦聚滅。如是於十二「有輪」無「

我、我所」之邪見、無「一、異」之邊見;無「無明」、無 「無明之行」……乃至……無「無明造業之異熟、苦報」,

是名「大空」、「大空法」。

2. 《中阿含 191 大空經》以「多行空者」內空成就遊 、外空成就遊、內外空成就遊、不移動成就遊,心解脫、知 五陰中我慢 (asmimana) 已滅,稱謂《大空經》;亦即究竟 成就內空、外空、內外空是「大空」。(註 71)

然《舍利弗阿毘曇論》另以一切法空名為「大空」;

(註 72) 又,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亦有異解,以十方空 名為「大空」。(註 73)

《大智度論》保留《阿含經》原義,亦注意到大乘經之 新義,而言:「聲聞法中,法空為大空;如《雜阿含大空經 》說:『生因緣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是人老死,二俱 邪見。』是人老死則眾生空,是老死是法空。《摩訶衍經》

說:『十方,十方相空。』是為大空;問曰:『十方空,何 以名為大空?』答曰:『東方無邊故,名為大;亦一切處有 故,名為大;遍一切色故,名為大;常有故,名為大;益世 間故,名為大;令眾生不迷悶故,名為大;如是大方能破故 ,名為大空。餘空破因緣生法、作法、粗法,易破故不名為 大;是方非因緣生法、非作法、微細法,

───────────

(註 71) 見大正. 1-738 上~739 中

(註 72) 《舍利弗阿毘曇論》:「何謂大空?如比丘一切法 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義空?以我空,

我所亦空,常空、不變易空;如是,不放逸觀,得 定、心住、正住。是名大空。」(見大正. 28-633 上)

(31)

(註 73)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何等為大空?東方,東 方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南、西、北 方,四維、上下,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空,

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大空。」周遍 義、無邊義為「大」,十方周遍、無邊;而十方空 ,故大空。(見大正. 8-250 中)

141 頁

難破故名為大空。……乃至……破邪見故,名為大空。」

(註 74)

龍樹菩薩對《雜阿含經》十二有輪之「無我」是「眾生 空」,「無我所」是「法空」,而以「法空為大空」;愚見 北傳《雜阿含 297 大空經》乃是指明於第一義: 「眾生空 、法空為大空」;因無我、我所即是眾生空、法空,亦即是 一切法空, 所以是「大空」。 與《大空經》相當之南傳《

S.12,35 經》,《經》中主要內容全同;然結集者命名為《

`Avijjapaccaya`(1) 》, 乃指出:透過不一不異之緣起,

如實知「無明(等十二支)之緣」及如實知「滅無明(等十 二支)之緣」為本經之重心。《 S.12, 35 經》不舉「眾生 空、法空為大空」,與北傳有所不同;然緣生十二支,每支 都是「陰」,能知一一陰皆非我、非我所,即當知十二支緣 生法皆非我、非我所,亦當知又眾生空、法空。

龍樹菩薩對《摩訶衍經》所說十方空,何以名為大空,

廣演其義;雖非牽強附會,然惟慧根增上者方能會意是等空 所以謂「大空」矣。

彌勒菩薩於《瑜伽師地論》,以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 ,略攝為一,而名為「大空」;亦即「人空」及「法空」,

合稱「大空」。《阿含經》說明「無我」、「空」,是依緣 起之「不一、不異」, 來看「即蘊無我」、 「離蘊無我」

(註 75);彌勒菩薩以「即一切緣生諸行性非實我,是無常 故。」謂「法無我」,「離一切緣生行,外別有實我不可得 故。」謂「補特伽羅無我」。( 參閱《瑜伽師地論大正 .30-832 中》)

(32)

(五) 世間空 (`sunna loka`)

1. 《雜阿含 232 經》:「三彌離提....白佛言:『世 尊!所謂世間空,云何名為世間空?』佛告三彌離提:『眼 空,常、恆、不變易法空,我、[我]所空;所以者何?此 性自爾。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 、不苦不樂,彼(一一)亦空,常、恆、不變易法空,我、

[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耳、鼻、舌、身、意(

空)亦復如是。是名空世間。』」(註 76) ───────────

(註 74) 見大正.25-288 上中。

(註 75) 見拙著〈以四部阿含經為主 綜論原始佛教之我與 無我〉§9-0-1~9-0-3《中華佛學學報》第二期 pp.29~31。

(註 76) 見大正.2-56 中。

142 頁

2. 《S.35,85.Sunna.》〈§4~11〉: 「 `Yasma ca kho Ananda suunnam attena va attaniyena va`,(阿難 !因那我或我所是空,) `t=asma'Sunno loko'ti vuccati`.

(故名『世間空』。)`Kinca Ananda sunnamatteana va attaniyena va`?(阿難!云何我或我所是空耶?)

`Cakkhumkho Ananda sunnam attena va attniyena va`.(哦!阿難!眼以我或以我所是空。) `Rupa sunna attena va attaniyena va`.(諸色以我或以我所是空。) `Cakkhuvinnanam`....(眼識....) `Ckakkhusamphasso`

....(眼觸....) pe(乃至....) `Yam-p'idam

manosamphassapaccaya uppajjati vedayitam sukham va dukkham va adukkhm asukham va`,(即此意觸因緣生受──

若苦、若樂、不苦不樂,) `tam pi sunnam attena va attaniyena va`(彼﹙一一﹚以我或以我所是空 )。`Yasma ca kho Ananda sunnam attena va attaniyena va`,(又,

(33)

哦!阿難!因那我或我所是空,)`tasma'Sunno loko'ti vuccati.(故名『世間空』也。)」(註 77)

《雜阿含 230 經》以六根、六境、 六識、六觸、六受 ,六入處集則(六)觸集,如是乃至純大苦聚集;如是名「

世間」。(註 78)而《 S.35, 68. Samiddhi.(4)》指出:凡 有眼等六根、有色等六境、有眼識等六識,於眼等六識得識 別法之處,則有「loko(世間)」或「lokapannatti(世間之 施設、世間之名義)」(註 79)《雜阿含 276 經》難陀尊者指 明:六內入處無我、六外入處無我、六識身無我、六觸身無 我、六受身無我、六想身無我、六思身無我、六愛身無我;

(註 80)八「六處」無我故,「世間」是空。《雜阿含 567》

說明由「空心三昧」觀察「世間空」,乃如實觀察[世間是 無]常、住、不變易,非我、非我所。(註 81)凡夫之世間 為其六根所對境,而為彼六識所分別;此世間一切法是非我 、非我所,此世間一切法以無我、無我所,所以是空。佛陀 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所對一切世間、一切法亦是 無我、無我所、空。因此,世間是空,而聖人有「世間空」

或「空世間」之名義施設。

「世間」之所「空」、所「無」,當然是站在第一義之 立場所說,指無「自性之可得 (`attabhavapatilabha`) 」 , 無「常、 恆、永住、不變易法 (`nicca dhuva sassata `aviparinamadhamma`) 」;(註 82) 如《淨不動道經》:

「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 此 ───────────

(註 77) 見 SⅣ.p.54。

(註 78) 參閱大正.2-56 上中。

(註 79) 參閱 SⅣ.p.39f。

(註 80) 見大正.274-上中下。

(34)

(註 81) 見大正.2-150 上。

(註 82) 參閱 SⅢ.p.144;大正. 2-67 下。

143 頁

世空,空於神(我)、神(我)所有,空有常,空有恆,空長存 ,空不變易。」(註 83)所示並非如惡取空者、虛無空見 (`sunyata drsti`) 者否定世俗諦之「依緣而起之世間」。

《雜阿含 36 經》:「有色,因色繫著色,自觀察未生 憂悲惱苦而生,已生而復增長、廣大;受、想、行、識亦復 如是。」(註 84) 凡夫如是取著五陰世間而起惑、造業、受 苦;然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見非我、我所,見五陰世間空 ,終於自覺涅槃,不起諸漏,心善解脫。如《雜阿含 34 經》

所示:「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見非我、我所;如是觀察,

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 槃。」(註 85) 結集《雜阿含經》之大德,將如理作意:「

五陰世間空」,安排於《雜阿含經》之首二卷;「六六處 ( 世間)空」安置於第十一卷。 然《無礙解道》之著作者,甚 為重視「世間空」之觀察,於「空之類集」,即把「世間空 」列於二十六空之首位。(註 86)

(六) 一切空 (`sabba sunna`)

1. 《雜阿含 319 經= S.35,23.Sabba. 》:「佛告婆 羅門:『一切者謂十二入處──眼、色,耳、聲,鼻、香,

舌、味,身、觸,意、法,是名一切。若復說言:此非一切 ,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我今捨,別立餘一切者,彼但有言說 ,問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註 87)

2. 《雜阿含 195 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一 切無常;云何一切?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若眼觸 因緣生受──苦覺、樂覺、不苦不樂覺,彼亦無常;耳、鼻 、舌、身、意亦復如是。……』如《無常經》,如是[一切

(35)

]空亦如是說。」(註 88)

六內處、六外處合為十二入處是「一切」;有情依六根 接觸六境,意所對境即「一切法」;「一切無我」《雜阿含 195 經》、「一切法無我」,(註 89)「無我即是空」;所以 「一切空」、「一切法空」。

───────────

(註 83) 見大正.1-542 下。

(註 84) 見大正.2-8 中。

(註 85) 見大正.2-7 下。

(註 86) 見`Pts`Ⅱ.p177。

(註 87) 見大正.2-91 上中;SⅣ.p.15。

(註 88) 見大正.2-50 上。

(註 89) 同(註 75)§11-0-4(乙) pp.41~43。

144 頁

由〈§二.(五)世間空〉所引《雜阿含 230 經》給予「世 間」之定義,與〈本節§二.(六)之 1.〉所引《雜阿含 319 經 》給予「一切」之定義,是初期佛教對「世間」、「一切」

之特殊、狹義之定義,不同於一般;是以十二入處或六根對 六境所緣生之識、觸、受、想、思、愛等六六法謂「一切」

、「世間」。如是,「一切」及「世間」都是有情感官所能 攀緣之境界(visaya);「一切空」即是「世間空」;「世間 空」即是「一切空」。

(36)

雖然《雜阿含經》有現成之「大空」名相(如〈本文§

二.(四)大空〉所示),然「一切法空」在《舍利弗阿毘曇論 》裡,另外名為「大空」(註 90)如是,初期的佛法名相「

大空」,在發展的佛法《舍利弗阿毘曇論》裡,不依《雜阿 含 297 經》所說「十二有輪無我、無我所之邪見,無一、異 之邊見,是大空」,亦不依《中阿含 191 大空經》所言「究 竟成就內空、外空、內外空是大空」,以「一切法空名為大 空」;然,「內外皆空、究竟無我我所」與「一切法空」,

其義相同。

(七)第一義空(`paramatthasunna;Sk.paramartha- sunyata;第一最空、勝義空)

1. 《雜阿含 335 經》名謂《第一義空經》亦是雜阿含 經中少數具有「經名」之一經;其主要內容如是:

「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 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 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耳、鼻、舌、身、

意亦如是說,除俗數法。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 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 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如]無明滅故行滅 ,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諸]比丘 !是名第一義空法經。」 (註 91)

本經為《中論》「不來不去」緣起之《經》證;《瑜伽 師地論》依本經開示「七種空」:後際空、前際空、中際空 、 常空、我空、受者空、作者空。(見大正.30-826 中)透過 八不緣起,處中如實知無常、無我,如實見常空、我空,為 龍樹菩薩及彌勒菩薩所重視。

───────────

(註 90) 同註(72)

(註 91) 見大正. 2-92 下;七種空:後際空、前際空、中際 空、常空、我空、受者空、作者空。(見大正

(37)

.30-826 中)

145 頁

2. 《增一阿含第 37 品第 7 經》與《雜阿含 335 經》相當 ,世尊言:「我今當說第一最空法,汝等善思念之....若眼 起時則起,亦不見來處,(眼)滅時則滅,亦不見滅處,除假 號法、因緣法;云何假號、因緣(法)?所謂是有則有,此生 則生;無明緣行、行緣識...」(註 92)

站在世俗諦之立場,依緣起「有業、有報」,如無明未 盡,我慢未斷,則此陰滅已,捨此故陰而取新陰,有異陰相 續生。(註 93)此業、報於第一義並非實有,「第一義之實 有」不經緣起而自有;因此,依第一義言:「無作者」,同 理當言:「無受者」。依緣而起之「業、報」,於世俗共認 而附以名數,方便溝通意思;於世俗若言:「無業報」、「

無作業、無受報」則屬惡取空者、無因果論者、大邪見者。

如實觀察緣起,洞察「不實生、不實滅....乃至....無 有來、無有去」之空相應緣起隨順法;依世俗諦而通達第一 義諦,處中道而說──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是故「俗 數法有」;又,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是故「第一義法 空」。(於)第一義法(是)空,則名為「第一義空」、「第一 義空法」或「第一最空法」。依緣起「此無故彼無」所成就 之「無為法」,或依緣起「此滅故彼滅」所逮得之貪、瞋、

癡滅盡──涅槃為「第一義」或「第一義法」。「涅槃」非 我、非我所,「涅槃」無我、無我所,「涅槃」無惑、無有 漏業、無苦;所以「涅槃是空」。《舍利弗阿毘曇論》《摩 訶般若波羅蜜經》亦以第一[義]法為涅槃而言「第一義空 」 (註 94)《大智度論》依《雜阿含第一義空經》以「無實 故」,名第一義空;又,依《摩訶衍經》及《阿毘達磨》以 「涅槃空」,名第一義空。(註 95)

《增一阿含第 41 品第 6 經》:「若彼比丘漏盡阿羅漢,…

…至於涅槃不著涅槃,不起涅槃之想;所以然者,皆由壞婬 、怒、癡之所致也。」(註 96)《大智度論》即以此而言:

「以眾生聞涅槃名生邪見,著涅槃音聲而作戲論──若有、

若無;以破著故,說涅槃空。若人著有是著世間,若著無則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Using this formalism we derive an exact differential equation for the partition function of two-dimensional gravity as a function of the string coupling constant that governs the

This kind of algorithm has also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solving many oth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cluding symmetric con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15, 16, 20–22], symmetric

Optim. Humes, The symmetric eigenvalu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 Math. Rohn, An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absolute value equation, Eletron. Seeger and Torki, On eigenvalues induced by

Due to the scope of anattan is very deep, very wid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nd difficult to realize, the method of arriving no &#34;ahamkāra, mamamkāra and mānânusaya&#34;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the following chapters intend to make a study of the structure and system of The Significance of Kuangyin Sūtra, then to have

This paper deals with Zhu Shixing and the sūtras emphasized by him, the prajñā thought of Zhi Qian of Eastern Wu Dynasty, the prajñā and dhyāna thoughts of Saṃghavarman of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e Prajñāpāramitā-hṛdaya-sūtra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is not one of the Vijñānavāda's texts, but Kuei-chi (窺基) in his PPHV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幽賛) explains 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