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些發散級數的求和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一些發散級數的求和法"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一些發散級數的求和法

余文卿

摘要

:

在這演講中

,

我們將從有限級數

S

m

(N ) = P

N −1k=1

k

m之求和公式及方法中介紹 伯努利數

B

n

(n = 0, 1, 2, . . .)

與發散級數求和的方法

;

特別是針對大家所熟知的里曼

zeta

ζ(x) = P

n=1

n

−s

,

這函數在偶數正整數與負整數的取值可完全用伯努利數表現出來

:

ζ(2m) = (−1)

m−1

(2π)

2m

B

2m

2(2m)! , ζ(1 − 2m) = − B

2m

2m

另一方面

,

由費馬小定理

a

p−1

≡ 1(mod p)

引出數論上非常重要的庫默同餘式

: B

m

m ≡ B

m+p−1

m + p − 1 (mod p)

這同餘式用於證明不規則質數有無窮多個

,

也粉碎了庫默證明費馬最後定理的美夢。

最後我們利用一些發散級數的求和導出一些有關伯努利數的恆等式。

1、 連續整數的冪次和

設 m, N 是正整數, 考慮從 1到 N − 1 連續 N − 1 個正整數的 m 次方的和

Sm(N) =

N −1

X

k=1

km

對 m = 1, 2, 3, 很多人都知道, Sm(N) 可寫 成 N 的 m + 1 次多項式, 首項係數為 m+11 , 而常數項為零:

S1(N) = N(N − 1) 2 ,

S2(N) = N(N − 1)(2N − 1)

6 ,

S3(N) = N2(N − 1)2

4 。

現對任意的 m, Sm(N) 是否有明顯的 表現式呢? 答案當然是有, 且很早就被發現, 現描述其導出過程。 設 e 是自然對數的基底, 其定義為

e= lim

n→∞



1 + 1 n



n

=

X

n=0

1 n!。 指數函數 et 的冪級數展開為

et = 1 + t +t2

2! + · · · + tn

n! + · · · 。 因而對任意數 k,

ekt= 1 + kt + k2

2!t2 + · · · + kn

n!tn+ · · · 。

43

(2)

令 k = 0, 1, 2, . . . , N − 1 而相加得

N −1

X

k=1

ekt= N + S1(N)t + S2(N) 2! t2 + · · · + Sn(N)

n! tn+ · · · 。 但上面等式的左邊是一等比級數,

N −1

X

k=1

ekt = eN t− 1

et− 1 = eN t

et− 1 − 1 et− 1。 因而所得到的初步結果是

Sm(N) = m! ×

n

函數 eN t

et− 1− 1 et− 1 在t = 0 展開式中 tm 的係數

o

。 現剩下的問題是如何展開函數 eN t

et−1 與 1

et−1, 這也是當年雅各伯努利所走過的路。

2、 伯努利數

西元 1735年, 尤拉發現了正整數的倒數

平方和 ∞

X

n=1

1 n2 = π2

6。

所用的方法是正弦函數之根與係數的關係。

函數 sin x

x 的零位在 x = ±nπ (n 6= 0), 而可表示為無窮乘積式

sin x x =

Y

n=1

h

1 − x2 n2π2

i

。 而另一方面, 這函數的冪級數展開式為

sin x

x = 1−x2 3!+x4

5!+· · ·+(−1)nx2n (2n + 1)!+· · · 。 比較的係數得出

X

n=1

1

n2π2 = −1 3!,

故 ∞

X

n=1

1 n2 = π2

6 。

他持續計算到十二次方的倒數和且進一 步推斷

X

n=1

1

n2m = (−1)m−1(2π)2mB2m 2(2m)! 。 這 B2m 是一有理數, 稱為伯努利數, 首度 被雅各伯努利(Jacques Bernoulli,1654 ∼ 1705) 引用於表示 Sm(N), 其定義式為

t et− 1 =

X

n=0

Bntn

n! , |t| < 2π。

比較恆等式 t =

X

n=0

Bntn n!

X

m=1

tm m!,

得出 Bn(n = 0, 1, 2, . . .) 所滿足的遞迴定 義式為

B0 = 1,



n

1



Bn−1+



n2



Bn−2+· · ·+



nn



B0, n≥2。

B1 = 1

2, B2 = 1

6, B3 = 0, B4 = − 1 30。 上面的遞迴定義可寫成 (B + 1)n = Bn, 用二項式定理展開 (B + 1)n, 消去 Bn

n 1

!

Bn−1+ n 2

!

Bn−2+· · ·+ n n

!

B0 = 0, 把上面式子中 B 的上標換成下標即是上面的 定義式。 這種換上標為下標的手法也用於無 窮級數上, 特別是用於

eBt=

X

n=0

Bntn n!

(3)

上標換成下標後即是伯努利數的定義式。 使 用這種記號, 則

t

et− 1 = eBt

如此 t = e(B+1)t− eBt, 因而 (B + 1)n = Bn, n ≥ 2。

現回到 Sm(N) 的求和問題上。

eN t

et− 1 − 1

et− 1= 1 t

n

teN t

et− 1 − t et− 1

o

= 1

t{eN teBt− eBt}

= 1

t{e(B+N )t− eBt} 故這函數在 t = 0 展開式中 tm 的係數為

1

(m + 1)!{(B + n)m+1− Bm+1} 即

Sm(N) = 1 m+1

m

X

k=0

m+1 k

!

BkNm+1−k。 注意到 Bm 出現在 Sm(N) 中的最後一項, 可明顯看出

Bm = lim

N →0

Sm(N) N 。

3、 里曼 zeta 函數

對 s > 1, 里曼 zeta 函數的定義為 ζ(s) =

X

n=1

n−s

尤拉所得到的式子其實剛好就是 ζ(s) 在正 偶數的取值。 這函數可經由解析延拓而定義 在複數平面上。 現我們問另一問題: 這函數

在負整數的取值為何? 現我們運用前面的類 似手法, 由

e−kt= 1−kt+k2t2

2! +· · ·+(−1)nkn

n! tn+· · · , 令 k = 1, 2, . . . , N − 1, 並相加得

N −1

X

k=1

e−kt= (N − 1) − S1(N)t+S2(N) 2! t2 + · · · + (−1)nSn(N)

n! tn+ · · · 。 但當 t > 0 時,

P

k=1e−kt 是一收斂的等比 級數, 其和是

e−t

1 − e−t = 1 et− 1。 因而

ζ(−m) = (−1)mm! ×

n

1

et− 1在t = 0 展開式中 tm 的係數

o

= (−1)mm! · Bm+1 (m + 1)!

= (−1)mBm+1 m+ 1。 注意到

F(t) = t

et− 1 + t 2

是一偶函數, 其冪級數展開中不會出現奇數 項, 這表示 B2k+1 = 0,k = 1, 2, 3, . . ., 因而

ζ(−2k) = B2k+1 2k + 1 = 0。

這些負偶數的零點稱為 ζ(s) 的顯然零點。 又 ζ(s) 滿足泛函方程式

π−s/2Γ



s 2



ζ(s)

= π−(1−s)/2Γ



1 − s 2



ζ(1 − s)。

(4)

特別是

ζ(1 − 2m) = −B2m 2m ⇔

ζ(2m) = (−1)m−1(2π)2mB2m 2(2m)! 。 有名的里曼假設 (尚未得證) 即斷言: ζ(s) 的 其他非顯然零點一定落在直線 Re s = 12上。

4、 費馬的定理

費馬 (Pierre Fermat,1601 ∼ 1665) 是數論上引起爭議最多的人物, 他在邊緣筆 記上寫下了費馬最後定理: 對任意正整數 n > 2, 不定方程式 xn+ yn = zn 沒有全 不為零的整數解。 西元 1993 年, 美國普林斯 頓大學數學系教授威爾斯提出一很長的證明, 企圖在他 40 歲之前一舉拿下數學界的最高獎 項-Fields Medal。 但事不從人願, 他的證明 中被發現有瑕疵; 直到兩年後, 他跟他的學生 理查泰勒才提出完整的證明。 但這時他已過 40 歲的生日喪失得獎的資格。

費馬在數論上的一有名定理, 被納入代 數教科書中, 通稱為費馬小定理。

費馬小定理: 設 p 是質數,a 是與 p 互 質的整數, 則

ap−1≡ 1(mod p)。

定理證明: a,2a, . . . , (p − 1)a 除 以 p 的餘數兩兩相異, 且均不為 0, 因而是 1, 2, . . . , p − 1 互換次序的另一排列, 故 a· 2a · · · (p −1)a ≡ 1 · 2 · · · (p −1) (mod p)

ap−1(p − 1)! ≡ (p − 1)!(mod p)。

(p − 1)! 與 p 互質, 可從等式中消去而得出 ap−1≡ 1(mod p)。

這定理被尤拉重新證明並加以推廣: 若 a 是與正整數 n 互質的整數, 則 aϕ(n) ≡ 1(mod n), 其中

ϕ(n) = n

Y

p|n



1 − 1 p



即是有名的尤拉函數, 表示 1, 2, . . . , n 中與 n 互質的整數個數, 是一乘性函數:

(m, n) = 1 ⇒ ϕ(mn) = ϕ(m)ϕ(n) 這性質的證明借助於有名的中國餘數定理:

中國餘數定理: 設 m1, m2, . . . , mk 是 k 個兩兩互質的正整數, 對任意 k 個整數 a1, a2, . . . , ak, 底下的同餘式有解

x≡ a1(mod m1), x ≡ a2(mod m2), . . . , x≡ ak(mod mk)。

當 k = 2 時, 解同餘式

x≡ a1(mod m1), x ≡ a2(mod m2) 相當於求整數 u, v, 使得 x = a1+ m1u = a2+ m2v 即

m1u− m2v = a1− a2

因 m1, m2 互質, 這不定方程式有解。 對一般 的情形, 先分別解出

y≡ 1(mod m1) y≡ 0(mod m2· · · mk)

(5)

y≡ 1(mod m2)

y≡ 0(mod m1m3· · · mk) · · ·

y≡ 1(mod mk)

y≡ 0(mod m1m2· · · mk−1) 若所得解分別為 y1, y2, . . . , yk 則 x = a1y1+ a2y2+ · · · akyk 是所求的解。

庫默 (E. Kummer,1810 ∼ 1893) 幾 乎把一生完全耗在費馬的最後定理上, 他發 現代數整數中的因式分解理論, 而創出交換 環中的理想(ideal), 其目標完全也擺在這定 理的證明。 他其實證明了部份的定理。

“若 p 是規則質數, 則 xp+ yp = zp 沒有顯然的整數解”。

而到底如何判定一質數是規則或不規則呢?

他也創出獨步的判別方法:

p 是規則質數 ⇔ p 不能整除 B2, B4, . . . , Bp−3 之一的分子。

他的腹案是先證明規則質數成立, 若有 辦法證明不規則質數是有限個, 再個個擊破;

但很不幸地, 他無意中觀察到伯努利數之間 的同餘式:

Bm

m ≡ Bm+p−1

m+ p − 1(mod p)。

利用這同餘式可很快證出不規則質數無窮多 個。 這也使得他的希望破滅, 但這同餘式卻使 他在數論上佔著很大的地位。

5、 史達特定理與庫默同餘式

觀察到對任意質數 p, 正偶數 m 以及任 意整數 a

am+p−2 ≡ am−1(mod p) 若能把 a 從 1加到無窮大, 豈不得出

ζ(2 − m − p) ≡ ζ(1 − m) (mod p)。

ζ(2 − m − p) = − Bm+p−1 m+ p − 1, ζ(1 − m) = −Bm

m 。

故庫默所發現的同餘式是當 p−1 不是 m 的 因數時,

Bm

m ≡ Bm+p−1

p− 1 (mod p)。

注意到 Bm 充其量只是一有理數, 而可 表為分子、 分母互質的最簡分數, 史達特定 理告訴我們出現於 Bm 分母的質因數是滿足 p− 1 可整除 m 的質數, 且

Bm = −

X

(p−1)|m

1

p+ 整數, 這也表示 Bm 分母的質因數不會重覆。

庫默的同餘式則為

若 p 是奇質數,m 是正偶數且 p−

1 不是 m 的因數, 則 Bm+p−1

m+ p − 1 = Bm

m (mod p)。

現利用這同餘式證明不規則質數無窮 多。

定理: 不規則質數的個數無窮多。

(6)

證明 設 p1, p2, . . . , pN 是一組有限多 個不規則質數, 現我們要找出一異於這些質 數的不規則質數, 取

n= r(p1− 1)(p2− 1) · · · (pN − 1) 其中 r 是一待定的正整數, 因

k→∞lim

B2k 2k

= ∞,

存在一足夠大的正整數 r, 使得 |Bnn| > 1, 因而 Bn

n 的分子有一質因數 p, p − 1 一定 不是 n 的因數, 否則 p 出現在 Bn 的分母 而被約分掉, 故 p 異於 p1, p2, . . . , pN。 令 n= m + a(p − 1), 由

Bm m ≡ Bn

n (mod p),

知 p 也整除 Bm 的分子, 但 m ≤ p − 3, 故 p 不是規則質數。

現有人反問: 到底規則質數的個數是有 限或無窮多個? 這又是另一公開的問題。

6、 發散級數的修正取值

現我們補充說明得到里曼 zeta 函數 ζ(s) 在負整數取值的詳細過程, 對任意非負 整數 m, 級數

X

n=1

nm

是一發散級數且發散到正無窮大。 現把這發 散級數的第 n 項乘上 e−nt(t > 0) 而成為

X

n=1

nme−nt

對這修正過的級數, 一定收斂且其近似值為

Z

0

xme−xtdx= m!

tm+1。 而極限值

limt→0

n X

n=1

nme−nt− m!

tm+1

o

一定存在, 這值即定為 ζ(−m)。

另一方面, 由

X

n=1

e−nt = 1

et− 1 = 1 t +

X

n=1

Bntn−1 n!

式子兩邊同時對 t 微分 m 次得

X

n=1

nme−m = m!

tm+1 + (−1)m

X

n=1

Bn n

· tn−m+1 (n − m − 1)!

ζ(−m)=(−1)mBm+1 m+ 1

=

n

函數

X

n=1

nme−nt在t = 0之漸近 展開式的常數項

o

=

n

函數

X

n=1

e−nt在t = 0之漸近展 開式的tm常數項

o

×{(−1)mm!}

上面的處理手法也適用於一般的 zeta 函數, 特別是由多項式所定出的 zeta 函數, 如

X

n1=1

· · ·

X

nr=1

(n1+ n2+ · · · + nr)−s 在負整數的取值為

(−1)nm!×

n

X

n1=1

· · ·

X

nr=1

e−(n1+n2+···+nr)t

=



1 et−1



r

在t = 0之漸近展開式中 tm 的係數

o

(7)

7、 伯努利恆等式

凡有關伯努利數之間的關係式通稱為伯 努利恆等式。 這裡介紹一導出等式的新方法。

考慮級數 Z(s) =

X

n1=1

X

n2=1

(n1+ n2)−s

組合 n1+ n2 為另一新變數 n 時, 這級數為 Z(s)=

X

n=2

(n − 1)n−s=

X

n=1

nn−s

X

n=1

n−s

=ζ(s − 1) − ζ(s)。

因而這級數在負整數 s = 2 − 2n(n > 1) 的 取值為

Z(2−2n) = ζ(1−2n)−ζ(2−2n) = −B2n 2n 。 另一方面, 我們可以透過前面討論過的 方法求 Z(2 − 2n), 由

X

n1=1

X

n2=1

e−(n1+n2)t = 1 (et− 1)2, 知

Z(2 − 2n) = (−1)2n−2(2n − 2)! ×

n

1

(et− 1)2展開式中 t2n−2 的係數

o

。 又由



t et− 1



t et− 1



= eBteBt= e(B+B)t,

知這係數為

(B + B)2n (2n)! 。 亦即

1 (2n)!

n

X

k=0

2n 2k

!

B2kB2n−2k。 因而得出恆等式

1 2n(2n − 1)

n

X

k=0

2n 2k

!

B2kB2n−2k

= − 1 2nB2n。 而可化簡為

n−1

X

k=1

2n 2k

!

B2kB2n−2k = −(2n + 1)B2n。 這又是尤拉的另一傑作。

參考資料

1. Bruce C. Berndt, Ramanujan’s note- books, I, II, Springer-Verlag, 1985, 1989.

2. Z. I. Borevich and I. R. Shafarevich, Number Theory, Academic Press, 1966.

3. Minking Eie and K. F. Lai, Bernoulli identities, Part I and Part II, Revista Matematica Iberoamericana, 14(1998), 167-213.

4. Andre Weil, Number Theory, Birk- hauser, 1983.

本文作者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數學系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牛頓, 1643 – 1727 — Euler 關於這個級數的求和方法非常有創意是一個數學系學生應該具備的常識, 但事與願 違。 我在求學的階段並不知道這段有趣的歷史,

Macdonald, Symmetric Functions and Hall Polynomials, 12-14.. —

「將正整數分成 若干集合, 其中總有一個包含任意長度的等差級數。」 根據 van der Waerden 1971 年回憶文的記載, 他於 1926 年在 Hamburg 大學數學系, 和他的朋友 Emil Artin 與 Otto Schreier

丘成桐 院士曾就讀於香港中文大 學, 他對香港的數學界有相當的感情和 瞭解。「香港的數學及其發展」 一文, 談 及四十年代以來香港數學的發展。 本 文中, 丘教授對香港數學界發展方向提

Rota, Classic paper in combinatorics, Quinn-Woodbine Inc., 1987.. —

Fano 引進的。.

— 本文 作者蘇柏奇任教苗栗縣立興華高級中學, 陳明璋任教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顏貽

哲 學博士,現任南華大學學生事 務長、曾任東海大學哲學系副 教授、中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