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術期刊評鑑制度對我國圖書資訊學期刊編輯和投稿影響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學術期刊評鑑制度對我國圖書資訊學期刊編輯和投稿影響之研究"

Copied!
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學術期刊評鑑制度對我國圖書資訊學期刊 編輯和投稿影響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Journal Evaluation System on Editors and Contributor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Journals in Taiwan

林雅詩 Ya-Shih Lin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碩士 國家圖書館專案助理

Master, E-learning Master Program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NCCU

Project Research Assistant,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E-mail: yesestee@gmail.com

曾淑賢 Shu-hsien Tseng 國家圖書館館長

Director-General,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E-mail: egret.tseng@ncl.edu.tw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瞭解期刊評鑑制度對於期刊編輯作業與投稿者投稿意願三者間之影 響關係,透過期刊編輯編務工作之流程與制定,瞭解其受期刊評鑑和投稿意願的影 響。為達前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並輔以訪談法,以圖書資訊 學領域作為範疇,研究對象為國內相關系所之專任教師和圖書資訊學領域的期刊,

分別回收 39 份投稿者問卷和 10 份期刊編輯問卷,以及 11 種期刊編輯訪談。統計分 析結果顯示(一)期刊評鑑機制會影響期刊編輯方向,期刊編輯依據評鑑標準調整 編輯作業;(二)評鑑結果會影響投稿意願,高達 84.7% 的投稿者會選擇聲譽好的期 刊;(三)嚴謹的期刊編輯作業能夠提升投稿意願,建立完善的審稿流程和編輯委員 會制度,或訂定多元主題增加稿源。

投稿日期:109 年 4 月 8 日;接受日期:109 年 5 月 4 日

(2)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journal evaluation system on editors and contributor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over the influ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journal evaluation system, editors and contributors by investigating the formul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journal editing.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are adopted.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field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he objects of the study are the full-time teachers and the journals in the field. As a result, a total of 39 contributor questionnaires and 10 journal editor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and 11 journal editor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1) evaluation indicators affect the editorial policy of a journal; (2) submission willingness is influenced by the evaluation results; (3) rigorous editing can increase submission willingness.

【關鍵詞 Keywords】

期刊評鑑、評鑑指標、期刊編輯、投稿者

Journal evaluation system; Evaluation indicators; Editors; Contributors

一、前言

期刊為周期性的連續出版物,是研究者發表研究成果的管道之一。透過期刊評 鑑制度可以評估學術期刊的質量,其等級也能夠成為期刊編輯調整期刊未來發展走 向之依據,客觀地瞭解期刊品質,對於不足之處加以改進;而投稿者亦可能會選擇 客觀且具影響力的期刊投稿,以增加研究文獻的曝光率,提升學術研究之能力。目 前由科技部辦理國內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評比,以形式指標、引用指標、問卷調查 與學門專家審查等 4 項指標進行評鑑,依據比重計算總成績,再依成績、學門代 表、委員估量分級;期刊評比將期刊評為三個等級,其中第一級、第二級皆稱為核 心期刊(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5)。依現行評鑑規定,主要分析該刊 物前三年度在當年度被引用的情形,當期刊調整或變更刊物審查方式、出刊頻率等 規定,以符合參加評比之條件,約需歷經 2 至 3 年的時間才能看到成效(傅仰止,

2011)。

(3)

國內與期刊評比排序相關之研究計畫主要集中在 2003 至 2012 年度間,自 2013 年後少有針對各學門期刊排序的科技研究計畫報告,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於 2016 年改為新制,至今(2020 年)已逾 3 年,若期刊有針對評比調整或變更刊物審 查方式、出刊頻率等規定,已屆初步成效展露之時。另外,在科技部評比新制中,

圖書資訊學與體育學二者是併入教育學門中,但過去的研究顯示此二領域皆曾被獨 立探討,又圖書資訊學領域符合學術跨學科領域研究之特性,故本研究以圖書資訊 學領域作為限制,透過期刊編輯與投稿者二種問卷,及訪談期刊編輯,探討期刊評 鑑制度與結果在圖書資訊學領域中,對期刊編輯在編輯作業、審稿機制層面與研究 者投稿意願之影響。

學界也很重視期刊評比對於學術研究發展之影響,例如投稿者以核心期刊的刊 物作為優先投稿之選擇,刊物間稿源分配不均,非核心期刊因無人投稿而沒落(廖 朝陽,2010);邱貴發等人(2001)研究針對所評估之期刊,分別進行「學者主觀評 價」、「學者投稿偏好」、「學者閱讀偏好」、「總引用次數」等四項主客觀的排序,其 結果對科學教育領域的學術發展影響或素質高低,不能代表該期刊在其他一般教育 領域的成效表現。這也說明了,期刊評鑑機制是需要分學門領域進行,依據學門領 域的特性,給予不同的評分機制,才能獲得足以信服他人之期刊排名。

本研究目的包含:

(一)瞭解期刊評鑑機制與期刊編輯方向的關係。

(二)瞭解期刊評鑑結果與研究者投稿意願的關係。

(三) 瞭解期刊編輯調整編輯作業或審稿機制與研究者投稿意願的關係。

為達成上述研究目的,提出以下研究問題:

(一)期刊編輯單位在決策期刊編輯方向時,受期刊評鑑制度的影響層面為何?

(二)期刊評鑑結果對投稿者投稿意願的影響程度?

(三)期刊編輯調整編輯作業或審稿機制,研究者投稿意願受到的影響為何?

二、文獻探討

(一)期刊評鑑的價值與意義

專家學者將研究所得的成果,透過學術專書、期刊論文、會議論文、研究報告

(4)

與學位論文等正式傳播管道將知識推廣週知(王梅玲,2003;曹添旺、王泓仁、吳 俊彥、黃粲堯,2014),期刊具固定的出版週期、論文審查制度,學術期刊評選機 制可以作為學術評鑑之依據(宋建成,2007)。學科領域中的核心期刊刊載具有權 威性、學術水準、高引用率或可以反映學術動態的論文,能夠反映學科發展動向,

彰顯期刊和文獻的學術傳播與影響力(邱炯友、陳妍如,2011)。期刊評鑑之目的 為促進國內學術期刊品質與水準之提升(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5;楊 李榮,2002),透過專業的評鑑喚起期刊編輯部門重視刊物之制度與學術影響,據此 調整期刊宗旨與相關規定,提升學術競爭力;而投稿者也能據此選擇合適的刊物投 稿,在二者相互影響之下,期刊評鑑結果能公正、客觀地反映刊物學術研究之能量 與品質(黃慕萱,2010)。

期刊可視為知識進步和科學發現的基石,研究者期望自身的論文著作能夠被有 聲譽的期刊接受,增加被引用的機會以及對學術的貢獻(Library Connect 編輯室,

2007)。期刊評鑑根據期刊收錄原則、收錄文章內容品質、審查制度、引用關係與 次數等,將同領域之刊物分級,以區分出該領域中的重點刊物,凸顯該刊物在該領 域中的影響力。然而核心期刊也可能帶來負面效益,部分學術機構以「在 TSSCI、

THCI 發表 N 篇著作來評論研究成果高低」或「獎勵研究補助金給著作被發表在 TSSCI、THCI 之學者」等各式以「著作量」為評斷之誤用,此現象並非評鑑學術期 刊之本意(傅仰止,2011)。

期刊評鑑制度為出版之學術期刊進行評論,依據刊物本身及出版文章之專業 性,給予相對應的價值分數,可以反映期刊等級。國內外機構針對期刊進行評鑑、

排名之方式主要可分為量化指標、質性指標和綜合評鑑指標;量化指標包含引用係 數、影響因子、下載量等;質性指標包含形式指標、問卷調查、專家審查(議)

等,其中形式指標以期刊出版標準、審稿制度及其內部運作等流程為主;綜合評鑑 指標係以選用前述各項量化及質性之指標,並給予適當之配分比例,建立一套標準 以進行期刊評鑑、排名。常見的期刊評鑑方法包括「專家評鑑法」、「引用分析法」、

「形式審查法」等(陳光華、吳恬安,2010),期刊品質的判定可從形式指標中透 露端倪,例如從內稿比例和退稿率的多寡解析期刊文章的品質;透過期刊編排與出 刊情形,觀察稿源是否充足、主編的影響力有無過大等情形;編輯群把關以提升期 刊文章的品質;審查制度、外審及審查意見簡略與否,將影響期刊的公信力與品質

(楊李榮,2002)。

(5)

(二)國內外期刊評鑑制度

人文社會科學之學術研究以實地查訪、歷史文獻分析等原始資料為重,其學術 論文多半是學者知識、思想長期累積的成果,與以實驗數據為主之理工、自然科 學學科等研究特性不同。因此,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之期刊評鑑多採用綜合評鑑,

而國外資料庫部分以收錄理工等自然科學學科期刊為主,其期刊評鑑之方式則以量 化指標為主。各學術領域之核心期刊通常具有審查制度、具學科專業性的期刊編輯 委員會、有固定的出版頻率、審稿者和作者來自出版單位外的機構、有被重要的摘 要或索引資料庫收錄、研究者認同該期刊刊載之文章而引用之、包含英文標題、摘 要和關鍵字、具備完整的書目資訊等特徵(Giménez-Toledo, Rodríguez-Garcia, &

Corrochano, 2009;Rousseau, 2002),研究者通常會優先選擇具權威性之期刊論文閱 讀,顯示出版商和期刊編輯的聲譽與期刊質量成正比關係(Rousseau,2002)。

整理國外期刊評比資料庫和相關機制報告,摘錄「期刊引用文獻評比統計資料 庫」(JCR)、「科技期刊引用文獻資料庫」(SCI)、「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文 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中 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世界學術期刊學術影響力指數

(WAJCI)年報」等七種評鑑機制,分別歸納出定性、定量評鑑指標與分級方式,如 表 1。

表 1

國外期刊評鑑指標表

名稱 量化評鑑指標 質性評鑑指標 分級方式 參考文獻

期刊引用文獻 評比統計資料 庫(JCR)

引用文獻次數、影響係 數、立即引用、引用半 衰期與被引用半衰期、

自我引用率

排名 陳光華、陳雅琦,

2001; 張 秀 琴,

2002;國立臺灣大 學圖書館,2011。

科技期刊引用 文獻資料庫

(SCI)

全面的被引用率、影響 係數、立即索引

期 刊 出 版 標 準、 編 輯 內 容、國際性

排名 李明冠,1998。

(續下頁)

(6)

名稱 量化評鑑指標 質性評鑑指標 分級方式 參考文獻 中文核心期刊

要目總覽

被索量、被摘量、被摘 率、被引量、他引量、

影響因子、他引影響因 子、被重要檢索系統收 錄、基金論文比、Web 下 載 量、 論 文 被 引 指 數、互引指數

專家評審 不排名 北京大學圖書館,

2015。

中文社會科 學引文索引

(CSSCI)

來源期刊

被引頻次、影響因子、

即年指標、期刊影響廣 度、地域分布、半衰期

形式審查、問 卷調查、專家 審議

不排名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 評價中心期刊部,

2017。

中國人文社會 科學核心期刊 要覽

期刊總被引、期刊影響 因子;期刊即年影響因 子、學科自引量、學科 載文量、引文率、摘轉 率

專家意見 分 頂 級、

權 威、 核 心、 擴 展 和 入 庫 等 5 個等級

中國社會科學評價 研究院,2018。

中國科技期刊 引證報告:中 國科技論文統 計源期刊

總 被 引 頻 次、 影 響 因 子、年指標、自引率、

他引率、普賴斯指數、

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 期、老化係數、來源文 獻量、參考文獻量、平 均 引 用 率、 平 均 作 者 數、地區分布數;機構 數、國際論文比、基金 論文比

核心期刊評定 動態專家委員 會

不排名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 研究所,2005。

世界學術期刊 學術影響力指 數(WAJCI)

年報

影響因子、總被引頻次 分為 Q1、

Q2、Q3、

Q4 等 4 個 區間

中國科學文獻計量 評 價 研 究 中 心、

《 中 國 學 術 期 刊

(光碟版)》電子雜 誌社有限公司和清 華大學圖書館聯合 研製,2018。

表 1(續)

(7)

臺灣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鑑制度最早係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現科技部)

委託「人文學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建置「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簡 稱 THCI)和「臺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簡稱 TSSCI)資料庫,分別收錄臺灣出 版之人文學與社會科學期刊論文引文資料,藉由分析引用文獻,瞭解文獻特性與文 獻間之關聯性,評估各期刊之影響力及學科領域的研究趨勢等(陳光華、陳雅琦,

2001;陳光華、楊康苓,2011)。自 2016 年起由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依據

「『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實施方案」執行人文與社會科學 領域期刊評比,以「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簡稱 TCI-HSS)所建置 之來源文獻及引用文獻資料作為依據,TCI-HSS 提供被引用次數、5 年影響係數、

立即引用率、引用半衰期、歷年期刊評比的等級等指標(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2017)。

申請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時,需要填具期刊所屬領域及學門、中英 文名稱、出版資訊、稿件來源與規範、編輯委員會組織、審稿程序、被哪些資料庫 收錄等期刊基本資料(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20)。科技部期刊評比標準 包括(1)形式指標(5%):期刊格式、論文格式、編輯作業及刊行作業;(2)引用 指標(15%):5 年期刊影響係數;(3)問卷調查(30%):進行期刊學術品質與學術 貢獻之問卷調查;(4)學門專家審查(50%):組成專家審查小組,依期刊論文學術 品質(60%)、評審制度及編委會之組成與運作為內容(40%)等。依據四項指標之 結果進行分級,以三級為原則,85 分以上評為第一級、84 至 75 分評為第二級、74 分以下為第三級,受評為第一、二級期刊者皆屬核心期刊,原則上各學門第一級期 刊總數占該年度申請期刊總數之 40%(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5)。現行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期刊評比流程,如圖 1。

(8)

(三)期刊、作者與評鑑形式指標

研究者針對問題進行研究,以文字或是其他形式發表成果,研究者能夠根據審 查委員的建議修正,以彌補不足之處,在研究者與論文審查者良好的互動下,學術 研究得以持續性的成長進步。透過第三者針對投稿文章之評論方式,稱之為期刊論 文審查制度,健全的學術審查具有一定的倫理,論文審查者應屏除個人喜惡,單就 文章內容給予適當的評價,協助研究者釐清該研究成果的優缺點;對於新的理論也 能理性地提出建議,促進學術研究之發展與精進(李伯重,2017)。

1. 期刊編輯的功能與定位

每一本期刊都有其發展方針與宗旨,期刊編輯必須確保論文內容與期刊宗 旨相符;符合資格之論文由 1 至 2 位以上之審查委員進行論文審查;最後由期 刊編輯或編輯委員會決議刊載論文之卷期與順序。研究者的學術聲望會隨著投 稿文章品質與被期刊接受之篇數等決定,審查方式將會影響研究者的學術聲望 累積的速度(譚令蒂、朱敬一,1990);匿名的審查者可能會用極為嚴苛的字句 評論,公開的審查者在評論的語氣上會較為圓潤,但也會影響其審查意願(Van Rooyen 等人,1999);透過審查意見評論與回覆達到學術對話與互動,有效提 升整體學術研究之發展(陸偉明,2009),期刊編輯等工作人員的素養也是期刊

圖 1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期刊評比流程圖

整理自「『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實施方案」,科 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5。

(9)

質量高低與權威性與否之關鍵(任冰,2003)。學術期刊編輯需要具備對學科領 域之專業知能,了解最新的學術動態發展,適時地透過編輯委員會討論、決策 或更改期刊發展趨勢與走向,當確認期刊宗旨或目的後,未來審查、收錄、刊 載論文均須依照該宗旨或目的進行。同時,期刊編輯也是學術論文的守護者,

制定投稿須知、論文寫作格式和稿件審查原則等,平等對待每一篇投稿的論 文,選擇合適的論文審查者與監督審查內容,作為論文作者與審查者之間的溝 通橋樑。

2. 期刊編輯與作者間的關係

學術期刊所刊載的文章,原則上均須經過期刊編輯及學者專家之審查。以 目的作區分,作者希望自己的稿件能夠通過審查並發表,以供大眾參考與利 用,成為學術上引領研究發展之一環;期刊編輯基於職掌,為期刊選擇優質且 符合期刊宗旨之論文。Galipeau et al. (2016)提到期刊編輯為即將出版之文章 論著給予一些客觀的評論,將有助於讀者瞭解該領域現況,同時確保經過審查 出版的文章能夠呈現當前學術界的重要議題,作為信賴文章質量的保證。文章 作者、期刊編輯、審稿專家三者之關係密切,期刊編輯協助所有的稿件進行審 查作業,作為審稿者與作者間之橋梁,同時維持作者、審查者與讀者良好的互 動,確保刊載論文的質量及對學術之貢獻,在論文發表後所獲得的回饋是對期 刊之客觀評價,同時也是評鑑期刊質量之依據,而學術性期刊之質量越高顯示 國家之軟實力也能越趨堅強(魏明孔,2017)。

3. 期刊評鑑制度對期刊論文審查制度之影響

學術期刊評鑑可分為「論文」與「出版」評鑑,針對稿件內容和出版業務 進行稽核評鑑,重視期刊「論文」稿件的學術價值與品質,與期刊「出版」編 輯業務和流通發行的情況(邱炯友,2008)。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透過問 卷或訪談,獲得期刊編輯以及研究人員對期刊品質之意見為「主觀評比」;利用 期刊論文的文獻資料,以書目計量法進行交叉比對分析,獲得期刊相互引用、

影響係數等數據為「客觀評比」(吳淑鈴,2005;章英華、黃毅志、呂寶靜,

2000;黃慕萱,2010)。期刊出版單位、編輯委員會組成及審稿情形等期刊的基 本特性,可以幫助投稿者了解與辨別期刊品質,也是期刊評比的影響因素之一

(Jarley, Chandler, & Faulk, 1998)。期刊編輯單位改善或建立編輯、出版、發行 制度與流程,有助於提升刊物的水準與聲望,申請參加期刊評鑑,可以促進國

(10)

內學術期刊發展邁向國際化,以吸引更多學者專家投稿,提升學術影響力(陳 光華,2009)。學術期刊也可以針對評審制度調整或改善期刊編輯政策,例如 隨到隨審機制、公布審查進程供查、建立投稿者付費和申訴制度等(黃宗顯,

2013)。

4. 投稿意願之影響因素

投稿者會因為自身的興趣與需求,進行一連串的研究與論文撰寫,最終選 擇合適的刊物進行投稿。謝英華等人(2016)研究,中國有超過 5 成的科技工 作者因職稱要求、考核要求和學位要求等因素撰寫論文發表著作。在臺灣,投 稿動機可分為「學術興趣」、「職位升等需要」及「畢業資格要求」三類,對以 升等、畢業為目標之投稿者而言,更在意投稿的著作是否能在時程之內通過審 查、被期刊接受刊登(蔡如雅,2011)。影響作者投稿因素包含期刊之編輯組 織和審稿制度、期刊編輯與審稿之公正性與合理性、期刊聲譽與影響力、刊物 準時出刊與否、以及科技期刊評鑑標準與結果等因素(李娟等人,2019;廖朝 陽,2010;蔡如雅,2011)。

當期刊參加評鑑,並獲得評鑑單位之肯定,能夠為期刊帶來名聲與聲望,

吸引較多的研究者投稿,也能提升稿件的品質。期刊編輯除了以專業、客觀、

公正的態度提升編審效率以及學術流通外,同時積極推動電子化編務及出版事 務,將審查過程公開透明化,亦能夠增加投稿者的投稿意願(陳學志,2005)。

當審稿者回覆審稿意見後,需要透過期刊編輯即時反饋予投稿者,期刊編輯若 能掌控好審稿時程、適時謹慎地處理審稿意見,有助於提升期刊之形象;而期 刊編輯單位建立明確的申訴管道,提供作者與審稿者間的雙向溝通,提升同儕 審查的公平性與公正性(王維朗等人,2019)。

透過上述文獻探討得知「期刊評鑑制度與結果」、「期刊各項編務工作」與「投 稿者投稿意願」三者間之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其相互牽動之影響層面廣,包含期刊 在出版過程中各項基本流程與制度之建立,在評鑑中以質性指標之「形式指標」來 評分,確保期刊編務工作正常之運作,完善的制度也能夠提高投稿者之投稿意願。

本研究藉此探討評鑑制度中各項與期刊編輯工作相關之評分項目及標準,進一步驗 證在評鑑制度之下,期刊編輯各項編務工作之運作方式,及其影響投稿者投稿意願 之項目。

(11)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設計與架構

本研究為達到研究目的,採用「量化研究」和「質性研究」二種方法,首先針 對期刊評鑑制度、期刊編務工作與投稿者投稿意願進行相關之文獻整理,進一步運 用問卷調查法蒐集「期刊編輯」與「投稿者」對於各期刊投稿規範、審查制度、期 刊評鑑制度之看法,作為期刊編輯訪談之依據。為增加研究之深度,輔以質性研究 之訪談法,依據「期刊編輯」問卷設計深入之訪談問題,為釐清各期刊編輯對期刊 評鑑制度的認知與看法,訪談問題會根據各期刊之特性作些微調整。

在期刊出版的週期裡,研究者(投稿者)與期刊編輯皆為不可或缺的角色,而 期刊評鑑排名結果受前述二者的影響,本研究從期刊編輯與投稿者的角度,解析期 刊評鑑排名對學術研究的影響,以期刊分級之形式審查指標來探討三者間的關聯性 以及相互影響的程度,並繪製研究架構圖如圖 2。

圖 2 研究架構圖

(12)

科技部「『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實施方案」為呈現各 學術期刊基本資料與運行作業等特性,降低因學科差異影響評鑑結果之品質,建立 期刊格式、論文格式、編輯作業、刊行作業等「形式指標」評量標準,雖然該項目 僅占評比結果百分之五,但該指標對期刊論文審查制度之影響甚大。因此,本研究 聚焦於形式指標,探討學術期刊評鑑制度、期刊編輯編務工作與投稿者投稿意願三 者間之影響層面。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教育學門中的圖書資訊學領域作為研究標的,為了瞭解期刊評鑑排名 結果對期刊編輯部門與投稿者的影響層面,將研究對象分為「期刊編輯」和「投稿 者」兩大群組。

1. 期刊編輯

選定《公共圖書館研究》、《佛教圖書館館刊》、《東海大學圖書館館刊》、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國家圖書館館刊》、《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圖 書資訊學刊》、《圖書資訊學研究》、《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圖資與檔案學 刊》、《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等 11 種期刊之編輯。科技部學術期刊評鑑制度,

是由各期刊出版單位主動提出申請,然而並非圖書資訊領域所有期刊皆提出申 請,在樣本數少的情形之下,為全面瞭解領域內期刊出版單位對於評鑑制度的 看法,本研究探討之目標期刊並不局限於參與科技部學術期刊評比的期刊。

2. 投稿者

選定於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所、輔仁大學 圖書資訊學系所、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 檔案學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 研究所等七個相關系所任職之專任教師。

(三)研究工具

為了解期刊評鑑制度對期刊編輯與投稿意願之影響,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和深 度訪談進行相關資料的蒐集及處理。問卷內容依對象分為兩大部分,「期刊編輯問 卷」和「投稿者問卷」,期刊編輯問卷主要瞭解期刊出版與內部政策制定,詢問期刊 編輯對期刊評鑑制度看法與因應的策略,以及參加與否的原因;投稿者問卷主要詢 問學者對於期刊編務、審查制度的評價,以及影響投稿意願之因素。問卷編制參考

(13)

「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評量標準、期刊品質調查問卷以及 黃毅志主持「國內教育學門圖書資訊學術期刊評比研究」、廖朝陽主持「文學二學門 國內期刊評比研究暨國際期刊調查」、方萬全主持「哲學學門國內專業學術期刊評比 排序」和陳弱水主持「103 年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報告」的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等 相關文獻。

依據研究目的,研擬研究架構和深度訪談大綱,經參酌指導教授及專家學者之 意見進行修正,完成深度訪談之題綱。訪談題綱為求廣泛而深入地蒐集受訪編輯之 意見,採開放式設計,訪談前依據各期刊編輯問卷之回覆內容,逐一設計細部問題 及調整訪談問題,以深入瞭解各期刊編務工作和其與期刊評鑑間之關聯為目標。訪 談大綱內容如下:

1. 編輯委員會成員選定方式、運作流程 2. 稿約、論文格式制定方式

3. 稿件主要來源與數量

4. 對於期刊評鑑制度與結果之看法 5. 參加期刊評鑑之意願及理由 6. 期刊評鑑之衝擊與因應

7. 評鑑結果與投稿者的意願之關聯

四、研究結果與討論

依據研究目的將「學術期刊評鑑制度與投稿意願調查問卷」、「學術期刊評鑑制 度與期刊編輯調查問卷」所蒐集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並透過期刊編輯訪談深入瞭 解各期刊之編務工作以及對科技部期刊評比形式指標項目看法與因應。

「投稿者」為任職於國內七個圖書資訊系所之專任教師,共計有 64 位,於 108 年 8 月至 11 月間進行調查。圖書資訊學涵蓋圖書館學和資訊科學等領域,本研究比 對教師著作,排除圖書資訊學相關系所中學術研究主要活躍於其他學科領域之專任 教師,計有 8 人,預估有效問卷為 56 份,實際調查後回收 40 份問卷,有效問卷共 計 39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 69.64%。

「期刊編輯」為收錄於 TCI 資料庫中圖書資訊學領域之期刊編輯人員,共計有 11 種期刊,於 108 年 8 月行文至 11 種期刊出版單位邀請協助研究,受訪對象以各期 刊主編為主,部分刊物由執行編輯、助理編輯等填答,填答內容均代表該期刊。於

(14)

108 年 8 月至 10 月間進行問卷調查,預估有效問卷為 11 份,實際調查後回收 10 份 問卷,有效問卷回收率為 90.9%。以期刊編輯問卷結果為依據、以訪談題綱為核心,

根據各期刊編輯填覆之問卷內容研擬適切之訪談問題,深入瞭解各刊物之編務工作 以及對科技部學術期刊評鑑制度的看法,並自 108 年 9 月底至 11 月間與 11 種期刊 編輯單位約定時間進行訪談,受訪編輯大部分為各期刊之主編或執行編輯,僅有一 種期刊是由編輯小組成員受訪。

科技部學術期刊評鑑制度包含四大部分,分別為形式指標、引用文獻、問卷調 查和學門專家審查;本研究聚焦在形式指標,但學門專家審查和問卷調查同時涵蓋 形式指標中之部分項目,例如編輯委員會組成與運作。整體而言,評鑑制度評鑑之 項目難以個別區分,主要以學術期刊評鑑制度、期刊編輯編務工作與投稿者投稿意 願三者間之影響層面進行探討,並依據不同之項目進行分析與討論。

(一)審稿制度

對投稿者而言,在選擇刊物投稿的時候,有 79.5% 會主動查找列入核心期刊的 刊物,其次有 46.2% 的投稿者會參考刊物審稿作業的嚴謹度,另外有 5.2% 會選擇評 價好或有 SSCI 指標的期刊及其名聲的刊物。若將核心期刊與 SSCI 期刊視為聲譽好 的期刊,有高達 84.7% 的投稿者會選擇聲譽好的期刊作為投稿之對象(參見表 2)。

表 2

投稿者選擇投稿某刊物的原因

題目 變項(可複選) 人次數 百分比

您選擇某期刊投 稿的原因為何?

(N=39)

主動查找列入核心期刊的刊物 31 79.5%

審稿作業嚴謹 18 46.2%

收到期刊之邀稿 14 35.9%

看到期刊上刊登的稿約 11 28.2%

可以迅速刊登 10 25.6%

在學術機構看到公告的稿約 5 12.8%

其他 - 評價好 / 有 SSCI 指標的期刊及其名聲 2 5.1%

其他 - 稿件主旨與該期刊相符 / 稿件主題是否符 合期刊目標與閱聽眾類型

2 5.1%

有稿費 1 2.6%

(15)

期刊建立完整、嚴謹審稿制度之目的,主要係將審稿過程流程化、系統化,可 幫助其編務工作更為流暢且公正,並公開至網路上提供有投稿需求之研究者參考。

投稿者認為國內圖資領域的期刊,若能建構完整嚴謹之投稿、審稿、編輯、發行之 機制與流程,進行系統性地評鑑,對於投稿者之投稿意願是有幫助的。投稿者認為 期刊之編務工作重點,包含論著能以雙向匿名之方式進行審查、審查者以理性的角 度審查稿件、提供退稿之申覆流程以及編輯委員會對於審稿者惡意評價之處理方式 等,同時更期望期刊編輯、審稿者、投稿人都可以更嚴謹、公正、開放、創新(參 見表 3)。

表 3

投稿者對審稿制度的建議

類別 序號 回覆

建議期刊完善審稿制度 1 應避免稿酬、審稿酬金等等傳統的費用。建構完整嚴謹 之投稿、審稿、編輯、發行之機制與流程。

2 I'm for double-blind reference process.

3 無其他建議,目前大致上軌道,期望編、審、投稿人都 可以更嚴謹、公正、開放、創新。

4 主編、副主編、執行編輯等完全避免或降低投稿所屬期 刊的情形。

5 國內圖資領域的期刊,因稿源有限,經營不易,但還是 應維持一定的學術審查標準。

6 退稿或內稿比例不是很重要,公開這些數據沒有意義。

評審給予的意見是否合理,作者被拒絕是否能申覆,以 及編委會如何處理過分嚴苛的評語比較重要。

原則上,當期刊收到稿件後會依據審稿流程制度處理,並維持公正。期刊編輯 問卷結果顯示,90% 的期刊皆建立送審制度;各期刊主要「由主編或執行編輯決 定」和「由主編或執行編輯徵詢編輯委員意見」二種方式決定稿件之審查委員名單

(各占 44.4%),部分期刊係以單位內部簽核之方式(占 33.3%);期刊在稿件送審 時,44.4% 的期刊會給 2 位發行單位或編委會以外的人員審稿,33.3% 的期刊審稿者 可能是發行單位或編委會以內的人員(表 4)。

(16)

表 4

期刊編輯對稿件的處理方式

題目 變項 人次數 百分比

貴刊對稿件是否均設有送審 制度?(N=10)

是 9 90.0%

否 1 10.0%

貴刊如何決定評審名單?

(N=9)

由主編或執行編輯決定 4 44.4%

由主編或執行編輯徵詢編輯委員意見 4 44.4%

其他―單位內部簽核由機關首長勾選 3 33.3%

由責任編輯決定 1 11.1%

由編輯委員會討論決定 0 0.0%

通常送給幾位外審(指由貴 發行單位或編委會以外的人 員審稿)?(N=9)

2 人 4 44.5%

無固定 3 33.3%

無外審 1 11.1%

1 人 1 11.1%

其他 0 0.0%

期刊編輯對於建立完善審稿制度之態度是正向的,但部分新興刊物受限於經 費、人力和基礎建設,只能力求完整,例如從實質審查開始到匿名審查制度,受訪 編輯 JE10 表示在刊物創建之初,即希望能有雙向匿名之外審制度,針對外稿會找 1 至 2 位外審委員審稿,對於推薦稿也會請推薦者評論供執行編輯參考;受訪編輯 JE07 表示該刊物對稿件處理原則為公平對待,不論是實務性或學術性論著均以雙盲 審查制度送審。受訪編輯 JE03 認為期刊之編務工作也包含檢視每一份與編輯、審 稿作業有關之文件,應持續修訂、公開、出版,將投稿須知、接受條款、接受的說 明、標準等清楚說明。

(二)編輯委員會

79.0% 的投稿者認為期刊設有編輯委員會,對提升投稿意願有幫助,97.4% 投稿 者期望期刊編輯委員會委員組成有 50% 以上是來自發行單位之外的學者專家(表 5)。

(17)

表 5

投稿者期望的編輯委員組成

題目 變項 人次數 百分比

您認為期刊設有編輯委員會,對提升您投稿意願之程 度為何?(N=38)

很有幫助 15 39.5%

有幫助 15 39.5%

普普通通 7 18.4%

沒什麼幫助 1 2.6%

完全沒幫助 0 0..0%

您認為期刊編輯委員來自發行單位內部、外部學者專 家所占比例,更能夠提升您的投稿意願?(N=38)

內外部各半 21 55.3%

外部居多 16 42.1%

內部居多 1 2.6%

表 6

期刊出版單位之編輯委員組成

題目 變項 人次數 百分比

貴刊是否設有編輯委員會?

(N=10)

是 8 80.0%

否 2 20.0%

編輯委員是否來自貴發行單位 內部或外部學者專家?

(N=8)

外部居多 6 75.0%

內部居多 1 12.5%

其他―未固定,依主題內容聘任該 期編輯委員,一期約有四位

1 12.5%

內外部各半 0 0.0%

有成立編輯委員會的期刊在各期中會詳列當期主編、執行編輯、編輯委員、助 理編輯等相關人員名單,有助於投稿者瞭解其組成,但是編輯委員會相關細節屬於 期刊內部作業,例如委員聘用、運行作業、開會內容等不會對外公開,故多數投稿 者對於編輯委員會運作之情形並不熟悉,投稿時不會將此列為主要選擇之依據;投 稿者認為如果期刊能夠公開相關內容,例如編輯委員會面對評審者過分嚴苛評語之 處理方式,將有助於瞭解編輯委員會內部作業及建立完善的審稿制度,進一步提升 投稿之意願(表 3)。

期刊在選定編輯委員時會考慮的因素相當多元,除了會聘用相關領域之專家學 者,也會顧及系所代表性、國內外成員比例、領域之間、學識專長、個性問題、配 合度以及是否持續從事研究發表等,受訪編輯 JE02 提到過去的合作經驗也會影響委 員的選定,而受訪編輯 JE11 和 JE05 會選擇仍持續從事研究發表之學者或者從事教

(18)

育工作者,顯見編輯委員是否仍持續在進行研究及教育工作是相對重要的。通常委 員組成是來自四面八方,各刊物編輯委員開會方式也不盡相同,主要以實體會議和 Email 通訊方式,進行會議主題之討論,會議主題包含邀稿狀況、營運狀況等之年度 報告和參加評鑑、主題訂定、推薦評審等之期望報告,以及編輯方針和刊物政策之 討論等。

(三)退稿率

國內圖書資訊學領域小、研究人口少以及期刊數多等因素,造成期刊面臨稿件 不足的窘境,加上國內學者可能會選擇將研究成果投稿至國際期刊,也間接影響國 內期刊的收稿數;部分投稿者認為圖書資訊的範疇廣泛,期望期刊出版單位能夠擴 張收錄稿件的多元性、對新興主題採開放之態度;也有投稿者認為按學科領域和人 口之比例來看,領域內的刊物多,形成僧多粥少的情形,建議各期刊出版單位審慎 思考未來營運之方向(表 7)。

表 7

投稿者看期刊的各項觀點

類別 序號 回覆

稿源不足 1 領域太小,易有稿件不足問題。

2 國內圖書資訊領域學者數量不多,高研究產能者往往將優秀研究 成果投稿至國際期刊,少數館員會寫研究論文,因此,國內的圖 書資訊領域期刊總收稿量不多,品質較好的論文往往集中投稿於 少數刊物。

3 圖書資訊學領域學術刊物的編輯、審查、出版作業大致良好,惟 研究人口有限,導致擠入核心期刊之列的刊物較少,是較為可惜 之處。至於對學術發展影響,其實目前各期刊大多遭遇投稿數不 足的窘境,而其又受限於研究人口,當研究人口無法做大時,來 談對學術發展之影響,其實有點本末倒置。

稿源更多元 1 稿源可以更多元及多樣性,不要侷限於圖資領域論文。

2 收稿領域可擴張,圖資文章可占較高比例 3 對新興研究主題抱持開放態度

4 圖書資訊的範疇應當包含各領域,各應用,甚至於結合新趨勢,

目前觀之,過於保守,以刊物而言首重內容,為讓更多讀者能夠 受益,期許圖書資訊海納百川。

(續下頁)

(19)

類別 序號 回覆 認為領域

內刊物多

1 國內學刊可以減少;有經費支持或學會支持的學刊存在即可,降 低每個單位編輯作業人力。集中在這些學刊後,可以每期多收錄 一些研究論文,以方便大家參考、更容易得知、分享研究資訊。

2 本領域的期刊數量不少,但研究人口數量並不是很多,除了少數 核心期刊之外,其他期刊的投稿數量不夠多,造成出刊延宕與品 質無法提升的問題。建議每個期刊出版單位認真思考期刊定位與 營運狀況,決定是否繼續營運或停刊。

在領域小的學科中,又受限於以上條件及因素,較難以高退稿率來評估期刊之 品質,本研究結果顯示 65.8% 的投稿者認為較為合理的退稿率應為 30%-50% 之間,

其次為 50% 以上、30% 以下(表 8)。

表 8

投稿者期望之退稿率

題目 變項(可複選) 人次數 百分比

您認為合理的退稿率為何?

(N=38)

30-50% 25 65.8%

50% 以上 9 23.7%

30% 以下 4 10.5%

調查各期刊實際運作時的退稿率,結果顯示如表 9,各刊物近 3 年之中退稿率以 30% 以下居多,少數刊物退稿率高於 30%。

表 9

期刊實際運作之退稿率

題目 變項 人次數 百分比

貴刊近 3 年的退稿率為何?

(N=10)

2018 年    30% 以下 7 70.0%

   30-50% 2 20.0%

   50% 以上 1 10.0%

2017 年    30% 以下 8 80.0%

   50% 以上 1 10.0%

   30-50% 1 10.0%

2016 年    30% 以下 6 60.0%

   50% 以上 2 20.0%

   30-50% 2 20.0%

表 7(續)

(20)

多數的期刊編輯認為在稿源少的狀況下,只能不斷地向外或向內邀稿以期能夠 增加稿源,受訪編輯 JE01 表示該刊物在進行審稿作業時,傾向能給予機會的文章就 儘量提供意見,相對來講也是給投稿者一個學習成長之機會;受訪編輯 JE02 認為稿 件品質重要,不會因為篇數或退稿率限制,就對文章品質放水;受訪編輯 JE03 提 到如果期刊對於稿件嚴格審查,雖然退稿率高,感覺好像品質很好,但會影響投稿 者之投稿意願,其認為若是審查委員之意見難以達到,可以透過主編溝通協調,由 主編斟酌決定稿件收錄與否;受訪編輯 JE02 提到退稿率之計算,受到領域大小以及 領域內期刊數量之限制,例如理工學門領域之內只有 2 至 3 種期刊,因為研究人口 多,各期刊的收稿數多,方能符合楊李榮(2002)研究顯示「在收到稿件比較多,

選擇比較多的情況之下,受到各期期刊一定的刊載篇數之限制,退稿率就會相對的 比較高」之論點。

(四)內稿比率

科技部對於內稿之定義為「由期刊出版(含發行)單位同仁或期刊之主編、執 行編輯與編輯委員等人員所撰寫之論文,經該期刊刊載,該篇論文即視為內稿」。期 刊內稿比率多寡,對投稿者而言影響不大,多數投稿者不會因為內稿比率而降低投 稿意願,但是仍有 34.2% 的投稿者認為若是內稿比率超過 50% 就會因此降低投稿意 願(表 10)。投稿者也提出內稿之定義需要更加明確,例如內稿是否僅指出版機構 內,或是包含編輯群、曾為主編學生之研究者等,有明確的定義才能有所依據。

表 10

投稿者期望之內稿比率

題目 變項 人次數 百分比

您認為期刊內稿比率多寡,會降低您投 稿意願?(N=38)

不影響投稿意願 18 47.4%

介於 50%-70% 之間 11 28.9%

小於 50% 7 18.4%

大於 70% 2 5.3%

(21)

調查各期刊實際運作時的內稿比率,結果顯示如表 11,90% 的期刊會將內稿比 率控制在 50% 以下,多數介於 25%-50% 之間(50%),其中有一個期刊之內稿比率 大於 70%。

表 11

期刊實際運作之內稿比率

題目 變項 人次數 百分比

貴刊內稿比率為何?(N=10) 介於 25%-50% 之間 5 50.0%

小於 25% 4 40.0%

大於 75% 1 10.0%

介於 50%-75% 之間 0 0.0%

期刊出版單位不同,對於內稿的定義容易有含糊不清的地方,也因為出版單位 類別差異,其期刊宗旨與目標亦有所不同,例如:出版單位為學校、圖書館、學會 等機構。受訪編輯 JE06 提到機構刊物與一般學術性期刊不同,除了要能海納機關 外的學術研究成果,應該更要突顯有關機關的相關研究內容,故鼓勵機構內部撰寫 與圖書館有關之實務研究文章或研究報告,以顯見機構特色。受訪編輯 JE11 也提 到如果是學校發行的期刊,校內老師將研究成果撰寫成文章,且其品質優良,在期 望能夠成為核心期刊之目標下,不可能因為是內稿而拒絕。多數期刊對於內稿比率 列為評量標準減分項目之因應對策係採被動式符合要求,沒有辦法完全規避內稿,

但尋求一個平衡之機制,例如:在收到較多稿件屬於內稿時,以延後出刊之方式,

精算每一期刊在文章之內外稿比率,以期每一期刊載文章之內外稿比率控制在 50%

以下。

(五)出刊頻率及延誤出刊

投稿者的投稿動機以發表研究成果為主,符合升等條件和計畫補助要求為次,

其中升等和計畫補助有時間之限制,因此多數投稿者期望自身論著被刊登在發刊週 期為季刊或月刊之期刊;並且投稿者希望在投稿之後的 3 個月之內收到審查結果通 知,最遲不要超過 6 個月(表 12)。

(22)

表 12

投稿者之投稿動機與期望

題目 變項(可複選) 人次數 百分比

您的投稿動機為何?

(N=39)

發表研究成果 37 94.9%

升等條件 26 66.7%

計畫補助要求 26 66.7%

產生影響 24 61.5%

與讀者分享 23 59.0%

您希望您的論著被刊登在 哪一種出刊頻率之期刊?

(N=38)

季刊 18 47.4%

其他―都可以 / 沒有特別考量 / 出刊頻率不重要,重要的期 刊水準、審查意見與接受函

7 18.4%

月刊 6 15.8%

半年刊 3 7.9%

雙月刊 3 7.9%

一年三期刊 1 2.6%

年刊 0 0.0%

您希望投稿後,多久之內 收到審查結果通知?

(N=39)

3 個月以內 35 89.7%

3-6 個月 4 10.3%

6-12 個月 0 0.0%

1 年以上 0 0.0%

期刊編輯單位在收到稿件後也都努力進行審稿相關作業,90% 的期刊會在收到 稿件後的 6 個月之內完成審查並刊登,其中 40% 的期刊能在 3 個月之內完成(表 13),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論文審查及如期出版是期刊編輯的目標。

表 13

各期刊編輯審查時間

題目 變項(可複選) 人次數 百分比

近三年貴刊從收到稿件、完成審查 到刊登的時間通常多久?(N=10)

3-6 個月 5 50.0%

3 個月以內 4 40.0%

6-12 個月 1 10.0%

1 年以上 0 0.0%

(23)

影響延誤出刊的原因,包含稿源不足、審稿速度不如預期等因素。期刊依據既 定之發刊頻率按時發行,可以反映其編務工作正常且順利的運行。受訪編輯 JE05 提 及稿件是否能夠準時完成是影響出刊之關鍵,例如期刊已設定刊登研討會主題,而 演講者未能即時回覆改寫的文章,在頁數不足的窘境下,只能延遲發刊時間;受訪 編輯 JE03 認為稿源之外,若是相關編輯人員沒有掌控好進度也會影響到出刊的時 間,必須有人負責掌控審稿、修訂、校對等流程之時間;各期刊一直努力著避免延 誤出刊,例如受訪編輯 JE05、JE09、JE10 會請機構內同仁協助謄稿或撰寫,以達成 準時出刊之基本要件;受訪編輯 JE10 表示曾經因為稿源不足而思考調整發刊頻率;

受訪編輯 JE04 表示該刊曾因為稿源不足之關係調整過發刊頻率。

(六)每期刊登經匿名審查之原創性論文

89.7% 投稿者認為學術性期刊刊登的論文需為匿名審查之原創性學術論文(表 14);然而學術性刊物也可能刊載非學術性之論文,例如重刊具有經典意義的老論文 或者是未經審查的名家觀點論文等。圖書資訊學相關領域中 60% 的期刊平均每期刊 登 3 篇以上經匿名審查之原創學術論文(表 15)。

表 14

投稿者對學術期刊刊載文章性質之認知

題目 變項 人次數 百分比

您認為學術期刊刊登的論文是否均需為 匿名審查之原創學術論文?(N=39)

是 35 89.7%

否 4 10.3%

表 15

各期刊刊載匿名審查之原創學術論文

題目 變項 人次數 百分比

貴刊平均每期刊登經匿名審查之原創 學術論文篇數為何?(N=10)

未達三篇 4 40.0%

三到五篇 4 40.0%

五到七篇 1 10.0%

八篇(含)以上 1 10.0%

(24)

受訪編輯 JE03、JE04、JE05、JE06 針對實質審查之程序進行說明,原則上屬 於學術之研究型論文一定會經過審查,其他例如觀察報告、短文論著、邀稿之通訊 或論著、研討會論文、特稿等,因為稿件類型較為特殊,故不會將此類型之稿件送 審;受訪編輯 JE07 在此有不完全相同之作法,該期刊不論稿件類型,原則上均會進 行審查作業,同時也提及在科技部學術期刊評鑑送審資料中,各刊物須自行認定三 篇(含)以上的學術性論文,並將其審查過程中所有相關文件提供給評鑑者作為評 分之依據。

(七)綜合討論

投稿者在選擇期刊的時候,87.2% 的投稿者會參考科技部期刊評比之結果,

64.1% 投稿者會優先選擇核心期刊投稿,60.5% 投稿者認為評鑑結果與自身心目中的 核心期刊名單雖然不完全一致,但仍有近 4 成的投稿者認為一致,結果顯示評鑑制 度之結果也是影響投稿者投稿意願因素之一(表 16)。

表 16

科技部期刊評比結果對投稿者的影響

題目 變項 人次數 百分比

您投稿之前,會參考科技部期刊 評比之結果嗎?(N=39)

會 34 87.2%

不會 5 12.8%

您會優先選擇核心期刊投稿嗎?

(N=39)

會,優先選擇核心期刊 25 64.1%

不一定,會參考期刊宗旨等 13 33.3%

不會 1 2.6%

您認為評比結果與您心目中的核 心期刊是否一致?(N=38)

不完全一致 23 60.5%

一致 15 39.5%

完全不一樣 0 0.0%

對於科技部期刊評鑑制度,有 80% 的期刊編輯認為參加期刊評鑑對於刊物是有 幫助的,但只有一種期刊之編輯認為非常有幫助;50% 的期刊編輯認為參加期刊評 鑑可以增加稿源,同時也有 50% 的期刊編輯認為無明顯關係(表 17)。

(25)

表 17

科技部期刊評鑑對期刊出版單位的影響層面

題目 變項 人次數 百分比

您認為參加期刊評鑑對貴刊有益 程度?(N=10)

60-80%(有幫助) 7 70.0%

80-100%(非常有幫助) 1 10.0%

40-60%(普通) 1 10.0%

未曾參加過期刊評鑑 1 10.0%

20-40%(沒有實質效益) 0 0.0%

0-20%(毫無幫助) 0 0.0%

您認為貴刊參加期刊評鑑可以增 加稿源嗎?(N=10)

可以 5 50.0%

無明顯關係 5 50.0%

不可以 0 0.0%

根據投稿者、期刊編輯問卷填答者之回覆以及期刊編輯訪談結果分析,投稿者 對於核心期刊之熟悉度較高,可能的原因為該刊物具有一定的聲譽和審稿制度、投 稿者曾任該刊編委或主編等職,而新興刊物或綜合性刊物,因尚未打開知名度,投 稿者較不孰悉,進而影響投稿意願。多數的期刊編輯認為投稿意願會受期刊評鑑結 果的影響,在升等、畢業要求下,投稿者通常會優先選擇核心期刊投稿,若無要求 投稿期刊的等級,投稿者可能會選擇月刊或者非核心刊物投稿,受訪編輯 JE08 提到 在沒有學術壓力的限制下,可能會選擇有稿費或者主題關聯強的期刊投稿,受訪編 輯 JE04 和 JE11 表示成為核心期刊與否對於稿件數量的影響不大,但是稿件的品質 確實有提升。此也意味著,學術期刊評鑑制度對期刊編輯作業和投稿意願之影響係 環環相扣的,難以區別細項,舉例來說,期刊排名影響投稿意願,期刊需要建立審 稿制度、編輯委員會運作流程以及各項編務工作之程序,並且實際運行 3 年以上,

每年平均一期刊載 3 篇(含)以上之學術性論著,才能取得參加學術期刊評鑑之門 票,對此,部分無經費支持之期刊,僅能在程序上盡可能符合條件,例如建立審稿 機制,但稿件無特殊情況時只給 1 人審查,或者成立之編輯委員會其成員同時為審 稿者,減少人力成本之支出。近半數的投稿者希望稿件能夠依據審查結果決定刊登 與否,但是期刊的處理方式多數參考審查意見,最終由主編、執編決定或徵詢編輯 委員意見決定,此與投稿者的期待不完全相符,對此期刊編輯也提到因為主編具備 一定的學術涵養,並且要負責期刊的成敗,所以希望能夠保有一定的裁量權。

(26)

有投稿者認為應鼓勵各出版單位參加科技部學術期刊評鑑,以進入核心期刊為 目標,持續完善各項編務工作,當期刊被評定為優良刊物,一方面可增加期刊之 聲譽及稿源,也能夠帶動學術風氣。又圖書資訊學之範疇涵蓋的面向廣闊且多元,

各刊物對於新興議題或是跨領域之研究,應以更寬闊的胸襟接受,當期刊能夠刊載 多元優質的論文,更能夠帶動圖書資訊學之學術風氣及其影響力,藉此突破人口結 構、領域範圍較小之局限,減緩面臨稿源不足的困境,加上期刊努力邀稿及擴展各 刊物收錄內容之範疇,期能為各刊物帶來更多的稿源;在稿源充足之條件下能夠改 善在評鑑評量標準中,因退稿率低或內稿比例高影響得分之情況。在領域小、研究 人口少、期刊多的大環境之下,目前投稿者選擇刊物投稿的對象以國外刊物和國內 核心期刊為第一優先考量,這也顯示稿件集中在少數刊物,非核心期刊稿源不足狀 況明顯。雖然多數期刊都有參加期刊評鑑之願意,希望能夠透過評鑑提高聲譽以及 客觀瞭解期刊優缺點,並以吸引更多的稿源為目標,但是往往又受限於經費、人力 和宗旨等因素之限制,部分期刊因為要向外推廣內部人員的研究成果,勢必會刊載 較多的內稿,而與評鑑指標牴觸。理想上,若能有更多刊物獲得認證,或者發展出 自身特色,可望將稿源分散。此時,若各刊能夠審慎思考刊物發展之核心理念與宗 旨,並建置完善的審稿制度,也能夠為刊物塑造專業之形象,有助於圖書資訊領域 內整體的學術發展。

本研究投稿者問卷中,主要投稿動機以發表研究成果為主(94.9%),而填答者 有近半數(43.6%)為教授,可以顯見教授不因職位而停止學術研究(表 18)。

表 18

投稿者身分與投稿動機

題目 變項 人次數 百分比

您的投稿動機為何? (N=39) 發表研究成果 37 94.9%

升等條件 26 66.7%

計畫補助要求 26 66.7%

產生影響 24 61.5%

與讀者分享 23 59.0%

(續下頁)

(27)

題目 變項 人次數 百分比 請問您目前的職稱是?(N=39) 教授(或相當之研究員) 17 43.6%

副教授(或相當之副研究員) 17 43.6%

助理教授

(或相當之助理或助理研究員)

5 12.8%

講師 0 0.0%

已退休 0 0.0%

訪談中期刊編輯也提到國內圖資領域的人口少、研究人口老化,學生不一定有足 夠的能力獨立進行學術研究,其研究論著需要老師的指導與協助。因此,各期刊目 前均面臨稿源不足的窘境,最大的影響因素為圖書資訊學領域之研究人口數相較於 理工科系少,在研究人口數不多的限制下,期刊編輯也努力對外進行稿件的邀約、

徵集與圖書資訊學相關之跨領域研究。跨領域研究的徵集與否,又受到期刊主編、

編輯委員以及期刊評鑑制度之評鑑者等視野影響,投稿者認為期刊收錄範圍應該更 廣,期刊編輯認為吻合期刊宗旨也是相當重要的,如果期刊編輯主動策畫符合期刊 宗旨的主題,也能夠找到合適的研究者撰寫,或許能夠有效地提高稿件數量;而若 是期刊要轉型或是擴展領域,可能會受到評鑑評審的主觀影響。部分刊物或評鑑者 之觀點過於保守,各刊物在刊載跨領域論著時,也會面臨一種類似賭注的情況,編 輯因該篇文章研究主題新穎而收錄,在評鑑時就會擔心該篇文章能否獲得評審之青 睞,其實圖書資訊的範疇廣,能夠涵蓋之領域多,也能夠結合新趨勢之應用,應該 以更寬闊的胸襟對新興主題抱持開放之態度。

期刊是將知識長時間延續傳播的方式之一,發行期刊之最終目標為提供優質之 研究論著,並確保期刊之品質,謹守分寸,期刊編輯對於評比結果建議之因應方式 為「若有合理的意見據以改善,若為不合理的意見提出辯解或不予理會」。但是通常 就算提出辯解也難以改變評比結果,例如某期刊收錄論著之作者以該期刊主編過去 任教之學生為多,但這些學生已成為他校之教師,以科技部內稿比率之定義其屬於 外稿,但審查委員以此判定為內稿,給予較低之分數。又科技部評量標準「論文格 式」要求,刊登之論文篇名、摘要、關鍵詞等需同時有中、英文,對於國內之稿件 處理原則上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對於國外學者所投稿之英文稿件,是否仍應補齊中 文之相關內容?若能有不同之衡量標準為佳。

表 18(續)

(28)

基本上期刊等級影響圖資系所師生在升等著作或畢業論文的審核評定,相信多 數投稿者仍會依科技部認定的核心期刊作為選擇期刊的考量,而學術刊物評比總分 比重以學門專家審查為主,容易受外審意見影響結果,非原 TSSCI 的期刊要進入核 心不容易,容易給人黑箱作業或評比結果政治化等負面觀感,其原因為科技部邀請 之學者專家人數可能不多,每個人對於各期刊一定有不同觀點,當看法不同時之評 價可能兩極化或有成見,不論是投稿者或是期刊編輯都認為調整評審標準比例,有 助於促使期刊評鑑結果更符合期待。

五、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術期刊評鑑制度,與期刊編輯單位和投稿者意願相互影響之 關係,利用文獻探討國內外期刊評鑑制度、期刊編輯之編務工作以及投稿者投稿意 願之影響因素,投稿者部分藉由問卷調查,瞭解投稿者對於評鑑結果和期刊編務工 作之認知與期待,期刊編輯部分藉由問卷調查以及訪談,瞭解期刊編輯對於評鑑結 果和徵集稿件之看法與因應措施。

(一)結論

依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加以彙整,提出以下結論:

1. 期刊評鑑機制會影響期刊編輯方向,期刊編輯依據評鑑標準調整編輯作業 評鑑指標與結果會影響期刊編輯單位對編務工作之制訂、調整,期刊編輯 單位依據評鑑指標制訂相關流程與規範,以期獲得較佳之結果,並以進入核心 期刊為目標,一方面能夠透過評鑑檢視編務工作之運作,也能夠建立期刊內部 各項制度之完整性;若能夠進入核心期刊之名單,一方面能夠獲得好的名聲,

另一方面也是對刊物之肯定,更重要的是能夠吸引更多、更優質的研究論著投 稿。如同李娟等人(2019)研究發現「期刊品牌、審稿質量與合理性、稿件審 稿效率等因素會影響作者投稿之意願」,並對此提出期刊建立完善之編輯出版流 程,能夠提高自身質量、影響力和競爭力,藉此吸引更多的稿件。

期刊編務工作會受到評鑑結果與投稿意願之影響,例如根據評鑑制度評量 項目,建立審稿制度與成立編輯委員會,以期在評鑑中獲得高分,與楊李榮

(29)

(2002)研究認為「學術期刊建立健全的編輯委員會和嚴謹的審稿制度,是提升 期刊發展潛力之必要條件」之觀點相呼應,期刊編輯可為期刊制定明確審查程 序、審查標準等制度。而期刊在規劃參加評比時,需要提供前三年度之相關資 料,也就是說期刊編輯單位至少有三年之時間可以預作準備或調整相關制度,

以達到各項評比指標之要求。在期刊編輯的問卷中,顯示刊物收到稿件後會有 審稿者負責審查,較多刊物是邀請 1 至 2 位外部的審查委員審稿,部分是由單 位內部人員負責或是視稿件狀況而定;期刊編輯認為評比項目「編輯作業(內 編比例、稿件處理、退稿率)」是影響評鑑結果最大的因素。在期刊編輯的訪 談中,多數的期刊編輯提到會考慮評鑑指標的配分,做相關工作上的調整與規 劃,以滿足評比之要求,例如成立編輯委員會、準時出刊、控制內稿比率等。

特別的是,本研究部分期刊編輯也認為,參加評鑑的目的不只是成為核心 期刊,他們認為能夠透過評鑑指標之標準檢視期刊內部編務作業運行,以及評 估各項作業是否仍有可改善、調整的空間,以期能為期刊建立更為完善的編審 制度,當期刊基礎編務工作制度化、公開化,相對也能獲得更多投稿者的青睞。

2. 評鑑結果會影響投稿意願,高達 84.7% 的投稿者會選擇聲譽好的期刊

本研究顯示投稿者之投稿意願受評比結果與期刊編務影響,在投稿者問卷 調查中,有 84.7% 的投稿者在選擇投稿期刊的時候,會選擇聲譽好的期刊或 主動查找列入核心期刊的刊物作為投稿之對象。在投稿動機中,本研究結果顯 示有 66.7% 的投稿者是為了能夠符合升等條件,66.7% 的投稿者則是為了要達 到計畫補助之要求,與謝英華(2016)研究結果「有超過半數的投稿者會因 為職稱、考核和學位要求而發表文章」一致。在期刊編輯訪談中,大部分期刊 編輯也認為研究者在學術壓力下,例如教師升等、計畫補助或畢業門檻要求之 條件下,投稿者為能達成階段性任務,會優先選擇核心期刊投稿,與李娟等人

(2019)研究結果「影響作者投稿之因素包含期刊品牌和期刊國際知名度與影響 力等」、以及 Rousseau (2002)研究結果「研究者會優先選擇具權威性之出版社 或期刊編輯所出版之期刊論文閱讀」之觀點相呼應;反之,本研究顯示當前述 各項門檻要求未敘明、要求投稿之期刊等級,少數非核心期刊也有機會收到較 多的稿件,投稿者可能會從其他優勢,例如出刊週期、收錄主題等,作為選擇 期刊投稿之依據。另外,本研究中有期刊編輯提到,參加評鑑制度獲得學術單 位認可之核心期刊,其收到的稿件總數量不一定會明顯增加,但是通常能夠收

(30)

到品質較佳的稿件。整體而言,期刊評鑑結果確實會對投稿者之投稿意願帶來 較大的影響。

特別的是,本研究投稿者問卷中,部分投稿者認為國內圖書資訊學領域之 期刊水平良好,鼓勵各期刊積極參加評鑑。此結果顯示,投稿者對於學術期刊 的期待並不亞於期刊出版單位,不論是期刊編輯或者投稿者均期望期刊能夠被 認可,指標性期刊越多也能夠帶動整體之學術研究風氣。

3. 嚴謹的期刊編輯作業能夠提升投稿意願,建立完善的審稿流程和編輯委員會制 度,或訂定多元主題增加稿源

國內圖書資訊學領域之期刊共計有 11 種,研究人口與期刊數之比例顯示期 刊多、人口少,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排除前述升等或各項要求之限制,投稿 者在發表論著時,會受到其他因素之影響。在投稿者問卷中,有多位投稿者建 議期刊能夠完善其審稿制度、成立編輯委員會、期刊收錄的範圍能夠擴張,此 結果與陳學志(2005)研究發現「將審查過程公開透明,能夠增加投稿者之投 稿意願」相呼應。

建構嚴謹之投稿、審稿、編輯、發行等機制與流程,其運作透明可以建立 期刊公正之形象,例如明確規範與執行送審制度,並提供對於不合理審查意見 之申訴管道,降低投稿者對於期刊內部各種制度不滿意之疑慮,投稿者與期刊 有良好之互動,有利於學術社群正向發展。目前各期刊編輯之做法大致相同,

即以確保所刊載之論文品質為第一要務,提供作者與審稿者溝通的平臺,降低 因編務工作影響退稿率之因素,此結果與陸偉明(2009)研究結果「研究論文 一定要經過公平公正之評論,作者與審查者可透過審查意見進行學術對話與互 動,以提升整體學術品質」、以及 Galipeau et al. (2016)研究指出「期刊編輯為 即將出版之文章論著給予一些客觀的評論,確保經過審查出版的文章能夠呈現 當前學術界的重要議題,作為信賴文章質量的保證」之觀點相呼應。因此,期 刊制定稿件處理流程與退稿原則是相當重要的,可以提供投稿者作為投稿選擇 與審查者審查之依據。

每一種期刊的宗旨與目的均不同,期刊編輯委員會負責審查投稿文章及給 予期刊編輯指導意見,其組成成員之專業性或多或少會影響期刊的風格與偏 好,如同蔡如雅(2011)和廖朝陽(2010)研究指出「編輯委員的公正性是影 響投稿意願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結果顯示約八成的投稿者認為期刊設置編

(31)

輯委員會,其編輯委員來自發行單位之外的學者專家占 50% 以上,能提升投稿 之意願,與楊李榮(2002)研究發現「由避免來自同一個單位、具學術成就的 學者組成編輯群可為期刊品質把關」相呼應。

在符合期刊宗旨之下,其所訂定之主題廣泛,可以吸引比較多的投稿者投 稿,結合各領域、新趨勢之應用與研究,並維持公正、開放、創新之立場,與 李伯重(2007)研究提到「對新的理論提出建議,能夠促進學術研究的發展與 變遷」之觀點相符。例如閱讀空間改造和策展規劃之相關主題與圖書館專利的 主題相比,前二者的主題內容與圖書館同道之業務較為相近,也能夠吸引更多 之投稿者撰寫相關議題之研究論著。當然,期刊收錄的主題範疇不宜無限度的 擴張,期刊能夠建立完善的審稿制度,以及具備獨特性的收錄主題,例如出版單 位為大學圖書館之期刊,收錄主題以學術應用為主;出版單位為公共圖書館之期 刊,收錄主題以實務應用為主。維持期刊在專業領域內聚焦的特性,當期刊具備 品牌特徵後,能夠提升競爭力、影響力,進而提升投稿者之投稿意願。

(二)建議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為促進學術期刊水準之提升,每年公告不同學門 之期刊評比作業,其動機與目的值得肯定。本研究並非挑戰現行之科技部學術期刊 評鑑制度,僅單純期望能夠瞭解在此制度之下,其與期刊編輯之編務工作和投稿者 投稿意願三者間的相互影響關係,並提出供相關單位後續之因應措施與政策調整之 相關建議。

1. 提供期刊編輯適宜的評鑑指標

適當的評鑑機制能夠反映出真實的期刊特性,目前評比配分以學門專家審 查意見為主,與期刊編輯編務工作較為相關之指標約占總體分數之 20% 至 30%

左右,包含形式指標和學門專家審查中有關評審制度與編輯委員會組成與運作 之評分,期刊編輯據此調整相關制度,以求有較佳的評鑑結果。然而,期刊刊 登論文之學術品質也為專家審查之一部分,約占總體分數之 30%,其刊載的內 容、主題是不是能夠獲得評審者的青睞也相當重要。針對期刊評鑑單位提出以 下建議:

(1)依據學科、學門特性訂定不同之評量標準,讓各學門參加評比之期刊特性能 夠展現,有助於帶動學術風氣。

(32)

(2)目前評比機制雖有形式審查和引文指標,但主要仍以學門專家審查之意見為 主,建議調整指標之比重,降低因審查者主觀意識之影響。

(3)圖書資訊學之範疇廣泛,對期刊刊載與圖書館相關之跨領域之研究論著和新 興研究主題抱持開放態度,有助於提升整體學術影響力與擴展知識之傳播。

2. 鼓勵研究與投稿

期刊刊行之主要要件為具有源源不絕之稿件,研究者將其成果撰寫為論著 發表,應不再局限選擇核心期刊作為投稿之刊物,以找到合適之期刊投稿延續 知識為目標,帶動學術研究風氣形成。針對投稿者提出以下建議:

(1)選擇投稿期刊時,參考核心期刊名單及各期刊宗旨,選擇與論著主要訴求之 對象相符之期刊進行投稿,將其研究成果發揮最大之影響力。

(2)持續進行學術研究或引領後進,並進行文獻之發表,拋磚引玉以促使整體學 術風氣之形成。

3. 帶動學術研究發展

期刊參加評鑑制度之主要目的為獲得認證,其次為透過評鑑之項目與評審 意見,檢視期刊相關之編務工作,以期能更為周延,立足於學術傳播與影響之 上;然而,在期刊運行的過程中,最大的影響因素為「稿源」,沒有稿源就如同 無米之炊的巧婦,因此期刊編輯在調整編輯作業或審稿機制之外,仍須要審慎 思考如何增加稿源。針對各期刊編輯單位提出以下建議:

(1)收錄主題擴展,增加稿源之多元性、多樣性,以帶動國內圖資相關議題之學 術研究風氣。

(2)建構完整嚴謹之投稿、審稿、編輯、發行之機制與流程,以成為圖書資訊學 領域之指標性刊物為目標,有利於學術社群正向發展。

參考文獻

Library Connect 編輯室(2007)。期刊出版流程剖析:促進學術傳播 創造研究社群(手 冊)。San Diego, CA。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期刊部(2017)。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簡介。檢自 http://cssrac.nju.edu.cn/a/cpzx/zwshkxwsy/sjkjj/20160226/1141.html

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2018)。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 AMI 綜合評價報告:第二篇:A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eachers may encourage students to approach the poem as an unseen text to practise the steps of analysis and annotation, instead of relying on secondary

A theoretical and reflexive study on cultivating literacy of mathematical culture by using lesson plans from humanistic mathematics.. Taiwan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addition to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that the teachings of Zen had on Shi Tao’s ar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this paper proposes further studies on Shi Tao’s interpretation on

5.1.1 This chapter presents the views of businesses collected from the business survey, 12 including on the number of staff currently recruited or relocated or planned to recruit

The min-max and the max-min k-split problem are defined similarly except that the objectives are to minimize the maximum subgraph, and to maximize the minimum subgraph respectively..

推 荐 期 刊 :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16] Dennis, A.R., Nunamaker, J.R., and Vogel, D.R., “A Comparison of Laboratory and Field Research in the Study of Electronic Meeting Systems,” Journal of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tourism and recreational resources and lodging industry in Taiwan, this paper conducts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