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 評估之研究-安平工業區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 評估之研究-安平工業區為例"

Copied!
9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崑山科技大學

不動產經營系

學生專題製作報告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 評估之研究-安平工業區為例

The Study on Development Issues and Strategies Evaluation of Industrial Area under Different Several Development Scenarios — A Case Study on

Tainan An-Ping Industrial Area

中華民國 一百 年 一 月

指導教授: 姚希聖 老師

專題組員: 劉亭君 學號:

4960T062

盧虹倚

4960T063

廖又賢

4960T072

李俊孝

4960T073

郭玉嬋

4960T079

鄭琇分

4981T011

(2)

隨著全球經濟體系的變動,產業與科技相互整合的潮流下,工業區之創造與 經營及產業結構的發展觀點隨時代轉變不斷的調整。在營運三、四十年後,因工 業區營運的諸多有利條件轉變、生產相關公共設施缺乏或老舊、國際競爭壓力增 加等等內外在環境與產業結構的轉變衝擊下,致使許多工業區內廠商或已退出轉 進、或仍艱苦經營而思圖轉型,產生許多工業區的土地與廠房閒置、工業區營運 績效衰退的問題。如何改善此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而研擬提升工業區相關資源利 用價值的再發展策略,實為規劃經濟發展與土地使用方面的重要課題,也是為本 研究的首要動機。

本研究除參考過去研究的考量因素外,並歸納、統整出影響工業區未來發展 之「經濟與地區發展趨勢因素」的考量,並擬以 AHP 方法,嘗試建立以「有效促 進工業區再發展」為目標、「工業區再發展影響因子」為準則、「工業區再發展策 略」為方案之評估架構與選擇集合,以作為主政者研擬與選擇出更符合可行性、

中長期、及市場性需求的再發展策略之基礎。

本研究實證擬針對台南安平工業區,進行產、官、學者問卷調查與分析,預 期研究成果諸如工業區再發展策略評估架構、安平工業區再發展策略組合等,將 能對未來安平工業區再發展策略的研擬與評選有所參考的價值貢獻。

關鍵字:工業區、工業區再發展、AHP、安平工業區

(3)

ABSTRACT

With the change of the global economic system, under the industry and mutual integral tren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reation, management and industry's structural development view of the industrial area change constant adjustment with era. After operating three, 40 years, because a great deal of advantages operated in industrial area are changed, produce lacking or old, pressure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of the relevant communal facilities to increase while waiting a moment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at environment and industry's structural transition are struck, cause manufacturer in the a lot of industrial area or backout rotate, stock, or deal in and think and pursue to make the transition hard still already, produce land and factory building in a lot of industrial areas and leave the question that the performance decline unused, run in the industrial area. How to improve this ubiquitous problem, then grinds the development tactics planning to improve the relevant resource value in the industrial areas, it is plan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portant subject of land utilization in fact, it is primary motive of this research too.

Except consult factor of testing etc. that study in the past, sum up, interconnected system produce, influence the intersection of industrial area and future testing amount of ' economic and regional de velopment trend factor ' of development exactly research this, and draft it by AHP method, try to set up by promote the industrial area to develop again effectively as the goaling, ' industrial area let's develop and influence by factor again ' to criterion, ' industrial area again development tactics ' to assessment structure of scheme and not last set, in order to be regarded as a policymaker to grind planning and choosing to set out according with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tactics again of feasibility, medium and long-term, and marketability demand.

The real example of this research plans to direct against Anping industrial area of Tainan, producing, officer, scholar's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it is expected research results such as industrial area development tactics assess structure, Anping industrial area the development tactics are made up etc. and then again, can development tactics grind planning and evaluating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consult to some exten t again to future Anping industrial area.

Key word: Industrial area, industrial area develop, AHP, Anping industrial area again

(4)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表目錄 圖目錄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流程……….…..02

第二章 文獻回顧………..……..….06

第一節 工業區定義與類型……….…..06

第二節 台灣經濟發展與工業區發展特性之關係……….…..08

第三節 工業區發展相關課題……….…..11

第四節 工業區發展再發展因素與策略……….…..12

第五節 AHP 分析方法之原理與應用……….….15

第三章 工業區再發展策略之分析架構……….……...….19

第一節 台灣經濟發展趨勢………..…….19

第二節 一般工業區再發展之課題分析……….……..25

第三節 針對一般老舊工業區策略之探討……….…..28

第四章 安平工業區現況發展……..………..………….…38

第一節 發展背景……….……….………….……38

第二節 發展概況……….……….…….…………38

第三節 現況發展課題……….……….………….……44

第五章 實證分析……….……..…..51

第一節 AHP 受訪者背景與一致性檢定……….………….………….52

第二節 ECFA 及安平商港營運對安平工業區再發展策略有影響情境下 策略相對重要性分析……….………..…….…...…53

第三節 ECFA 及安平商港營運對安平工業區再發展策略無影響情境下 策略相對重要性分析……….……….…………...…..60

第四節 ECFA 及安平商港營運對安平工業區再發展策略有、無影響情 境下之策略重要性差異分析……….……….…...……..6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68

第一節 結論……….…………..68

第二節 建議……….…………..70

參考文獻………...………...……72 附件一 廠商業種業態調查問卷

附件二 AHP 專家問卷

(5)

表目錄

表 1-1 北區工業區………..….……3

表 1-2 中區工業區……….……..…4

表 1-3 南區工業區……….……..…4

表 2-1 工業區定義彙整表………...6

表 2-2 工業區編定類型彙整表………...7

表 2-3 台灣產業發展相關研究彙整表………...8

表 2-4 工業區發展相關課題……….12

表 2-5 AHP 評估尺度………16

表 3-1 六大新興產業彙整表………24

表 3-2 工業區衰退課題……….27

表 4-1 產業類別……….39

表 4-2 員工數……….40

表 4-3 產權調查……….41

表 4-4 設廠時間……….42

表 4-5 土地使用別與面積……….43

表 4-6 廠房棟數……….43

表 4-7 銷售型態百分比……….44

表 4-8 廠外公設環境……….45

表 4-9 廠內環境……….46

表 4-10 更新意願………...………47

表 4-11 更新廠房設施………...48

表 4-12 更新計畫與產權交叉表……….………..49

表 4-13 更新計畫與規模交叉表……….………..49

表 4-14 更新計畫與設廠時間交叉表………...50

表 4-15 更新計畫與廠內環境不滿意交叉表………...50

表 5-1 問卷回收統計……….52

表 5-2 產官學專家相關背景……….52

表 5-3 有影響情境下之準則權重排序……….53

表 5-4 有影響情境下之推動誘發更新機制準則權重排序表……….53

表 5-5 有影響情境下之改善生產環境品質準則權重排序表……….54

表 5-6 有影響情境下之提升營運服務與管理效率準則權重排序表…….55

表 5-7 有影響情境下之各群組主要準則權重排序……….55

表 5-8 有影響情境推動誘發更新機制準則下之各群組策略方案權重排序 表………56 表 5-9 有影響情境改善生產環境品質機制準則下之各群組再發展策略方

(6)

案權重排表………57

表 5-10 有影響情境提升營運服務與管理效率機制準則下之各群組再發展 策略方案權重排序表………58

表 5-11 無影響情境下之主要準則權重排序………...60

表 5-12 無影響情境下之推動誘發更新機制準則權重排序表………...…60

表 5-13 無影響情境下之之改善生產環境品質準則權重排序表………...61

表 5-14 無影響情境下之提升營運服務與管理效率準則權重排序表…...62

表 5-15 無影響情境下之各群組主要準則權重排序………...62

表 5-16 無影響情境下準則推動誘發更新機制下再發展策略方案權重排序 表………63

表 5-17 無影響情境下改善生產環境品質準則下再發展策略方案權重排序 表………64

表 5-18 無影響情境下提升營運服務與管理效率準則下再發展策略方案權 重排序表………65

表 5-19 有無影響情境下之準則權重比較分析表………...66

表 5-20 有無影響情境下之策略方案權重分析表………...67

表 6-1 有影響情境下之各群組策略排序分析表……….69

表 6-2 無影響情境下之各群組策略排序分析表……….69

(7)

圖目錄

圖 1-1 安平工業區位置圖………2

圖 1-2 研究流程圖………5

圖 2-1 AHP 層級架構圖………..18

圖 3-1 有效促進一般老舊工業區之再發展策略架構圖………...37

圖 4-1 產業類別………...39

圖 4-2 廠商規模分析條型圖………...40

圖 4-3 產權分析條型圖………...41

圖 4-4 設廠時間分析條型圖………...42

圖 4-5 銷售型態分析條型圖………...44

圖 4-6 廠外公設環境不滿意分析條型圖………...45

圖 4-7 廠內環境不滿意項目分析條型圖………...46

圖 4-8 更新意願參與分析條型圖………...47

圖 4-9 更新廠房設施分析條型圖………...48

圖 5-1 安平工業區層級分析圖……….………..51

(8)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之研究 第一章 緒論

-安平工業區為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ㄧ、研究動機

自民國 49 年政府開發的第一個工業區(六堵工業區)營運以來,全台 約有超過 480 處工業區陸續投入營運,對台灣過去的經濟發展成就有相當重 要的貢獻。這些工業區,在營運三、四十年後,因工業區營運的諸多有利條 件轉變、生產相關公共設施缺乏或老舊、國際競爭壓力增加等等內外在環境 與產業結構的轉變衝擊下,致使許多工業區內廠商或已退出轉進、或仍艱苦 經營而思圖轉型,產生許多工業區的土地與廠房閒置、工業區營運績效衰退 的問題。如何改善此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而研擬提升工業區相關資源利用價 值的再發展策略,實為規劃經濟發展與土地使用方面的重要課題,也是本研 究的首要動機。

過去有關工業區再發展策略的研究,側重工業區現況發展課題與當前的 制度環境的檢視、多忽略經濟與地區發展未來趨勢演變的考量,以致工業區 的再發展策略的提出似欠缺長期規劃的適當性。另外,推動工業區再發展的 可能策略繁多、每項策略有其適用的特定條件、而各策略的效果也可能不 同,故尋求最佳化的再發展策略似乎不易,且最佳化策略是否真為最恰當的 可行策略不無疑問。因此過去研究所偏向單項最佳化再發展策略的建議,似 不足以符合工業區再發展之多樣與動態的選擇需求。

有鑑於此,本研究除參考過去研究的考量因素外,再增加影響工業區未 來發展之「經濟與地區發展趨勢因素」的考量,並擬以 AHP 方法,嘗試建 立「工業區再發展影響因子」與「工業區再發展策略」組合之方案集合與評 選權重,以作為主政者研擬與選擇出更符合可行性、中長期、及市場性需求 的再發展策略之基礎。此為本研究第二個重要動機。而針對台南安平工業區 為例的探究成果,也期望能對未來安平工業區的再發展有所貢獻,則是本研 究的第三個動機。

二、研究目的

具體而言,本研究的目的包括以下幾點:

(一)考量「經濟與地區發展趨勢因素」並嘗試建立「有效促進一般 老舊工業區在發展策略」組合之方案集合與評選權重,以作為 主政者研選工業區再發展策略之基礎。

(二)經由文獻檢視,歸納出工業區發展影響因子與發展策略的關連性。

(三)針對台南安平工業區提出再發展策略組合的建議。

(9)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之研究 第一章 緒論

-安平工業區為例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流程 一、研究內容

本研究以安平工業區為研究對象,嘗試利用 AHP 專家問卷法,藉由文 獻回顧及了解相關工業區再發展課題及策略之研究,透過產業經濟發展趨勢 的解析擬以利用問卷方式得知合適策略方案。

圖 1-1 安平工業區位置圖(資料來源:安平工業區服務中心)

安平工業區位於台南市西南方,開發時間自民國60年10月至民國64年7 月經行政院、經合會及經濟部工業局策劃。共歷時三年九個月開發完成為綜 合性工業區,計投資金額約新台幣12億元。委由國有財產局、台南市政府及 中華工程公司共同合作開發。佔地約二百公頃,原為國有出租漁塭及廢棄之 鹽田,土地利用價值極低。

附近的交通主要聯外道路台 14 線,離台南機場 7 公里,安平港 0.5 公 里,台南火車站 10 公里,台南高鐵站是 20 公里,交流道則有仁德與關廟分 別距離是 10 公里和 15 公里。

在這裡只是先蓋況提到安平工業區的設立緣起與附近主要的交通道 路,其他還有包括工業區公共設、工業區土地配置與廠商概況、工業區廠商 生產概況、業區廠商行業類別塑等,將會再作實際調查以確保數據的真實 性,會在第四章作呈現。

(10)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之研究 第一章 緒論

-安平工業區為例

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文獻回顧與 AHP 原理、工業區再發展之課題分析、

一般老舊工業區策略探討之部分。

(一)文獻回顧與 AHP 原理

整理出工業區發展相關性文獻,以建立研究理論基礎。

(二)工業區再發展之課題分析

針對工業區沒落因素做整理,瞭解一般工業區面臨之問題。本研究除參 考過去研究的考量因素外,並歸納、統整出影響工業區未來發展之「經濟與 地區發展趨勢因素」的考量,嘗試假以建立「工業區再發展影響因子」,以 利做為政府選擇適用工業區再發展策略組合的參考基礎。

(三)一般老舊工業區策略探討

參考過去研究指出的工業區再發展策略,彙整出可行再發展策略,再加 以評選合適本研究之策略方案。本研究之「老舊工業區」,是以民國 40 年到 60 年間經濟部所編定之工業區為研究對象。

二、經濟部工業局編定工業區

依建設年期觀察,高達2/3的工業區已開發超過20年,其中,有多處更 是已開發超過30年以上。伴隨我國經濟發展邁入已開發國家,知識經濟時代 來臨,工業區本身面臨設施老舊、生活機能不足、產業轉型再發展等多重問 題。

表 1-1 北區工業區

龍德兼利澤工業區 豐樂工業區 東區團隊 美崙(兼光華、和平)工業區

大武崙兼瑞芳工業區 南港軟體工業園區 五股工業區 土城工業區

基北團隊

樹林工業區

林口工業區 觀音工業區

北桃團隊 大園工業區 龜山工業區

中壢工業區 桃園幼獅工業區

桃竹團隊 平鎮工業區 新竹工業區

(11)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之研究 第一章 緒論

-安平工業區為例

表 1-2 中區工業區

台中工業區 大甲幼獅工業區 大里工業區 台中港關連工業區 中苗團隊

頭份(兼竹南及銅鑼)工業區 福興兼埤頭及田中工業

全興工業區 彰化團隊

彰濱工業區 芳苑工業區

斗六工業區 豐田兼元長工業區 雲南團隊 雲林科技工業區 南崗兼竹山工業區

表 1-3 南區工業區

民雄兼頭橋工業區 朴子兼義竹工業區 嘉義團隊 嘉太工業區

新營工業區 官田工業區

永康工業區 台南科技

台南團隊

安平工業區

永安工業區 仁大工業區

臨海工業區 大發(兼鳳山)工業區 高雄團隊

林園工業區 仁武工業區

屏東工業區 內埔工業區

屏東團隊 屏南工業區

資料來源:台灣工業用地供給與服務資訊

(12)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之研究 第一章 緒論

-安平工業區為例

研究動機與目的

文獻回顧

台灣經濟發展與 工業區發展特性

之關係

工業區發展再發 展因素與策略

AHP 分析方法之 原理與應用

安平工業區現況 發展課題分析

影響安平工業區 發展因素與發展

課題

兩岸關 係、產 業分工

安平港 未來發 安平工業區再發展策略設計

AHP 問卷設計與調查

問卷統計與分析

再發展方案與策略決策

結論與建議

一般老舊工業區發展課題與策略設計架構

設定 情境

(13)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評估之研究

-安平工業區為例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節旨在利用過去相關之文獻,分析與歸納出本研究所需之理論基礎,作 為本研究之基礎架構。將依工業區的定義與類型、台灣經濟發展與工業區發 展特性之關係、國內工業區相關課題、工業區再發展因素與策略、AHP 分 析方法之原理與應用等五個部分探討相關文獻。

第一節 工業區的定義與類型 ㄧ、工業區之定義

一般而言,工業區是指可供工業發展之土地集中規劃的區域。工業區的 設置主要是提供製造業發展的一個生產環境。管理大師波特說過:「政府無 法決定一個企業的興衰,但可藉由創造良好的產業環境,強化產業競爭環 境」。而「工業區」的概念即採整體性之規劃設計,以提供興辦工業人各項 設施與服務、在區內集中公共投資給予廠商財正補助、提供優良之交通運 輸、生產服務及勞工住宅等,形成外部性利益,加速經濟發展。國內學者林 坤龍(2000)稱工業區為「一塊經編為工業使用之土地,由政府或公民營企 業加以適當計劃開發,提供道路等公共設施,以及警衛、消防與金融機構等 設施,並加以適當管理與維護」。因此工業區內通常包含:(1)設廠用地;(2)

工業研發事業用地;(3)相關產業用地;(4)社區地;(5)公共設施等用地

(柯大鈞,2001)。又根據相關法令的定義,包括區域計劃法、都市計劃法,

依都市計劃法定義出工業區係「促進工業發展而劃定,其土地及建築物,以 供工業使用為主」。區域計劃法定義,「為促進工業區整體發展,會同有關機 關劃定者」。除前述法令外,國內另有依「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加工出口 區設置條例」等法令來規劃開發工業區。如表 2-1 所示。

表 2-1 工業區定義彙整表

層面 定義

功能面 1、設廠用地 2、工業研發事業用地 3、相關產業用地 4、

社區地 5、公共設施等用地

1、依區域計劃法定義,「為促進工業區整體發展,會 同有關機關劃定者」

2、依都市計劃法定義,「促進工業發展而劃定,其土 地及建築物,以供工業使用為主」

法律面

3、依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定義,「為促進產業升級,中 央工業主管機關得依產業發展需要,並配合各地區社 會、經濟及實際情形,會商綜合開發計劃及區域計劃,

研訂工業區設置方針,報請行政院核定」。(已廢止)

資料來源:整理自郭阿梅(2006)

(14)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評估之研究

-安平工業區為例

第二章 文獻回顧

二、工業區之類型

依據工業用地開發主體之差異,目前國內的工業區主要可劃分為四種類 型,即由各地方政府在都市計畫中劃定的都市計畫工業區、由經濟部編定開 發的工業區或加工出口區、及由國科會規劃開發的科學園區,如表 2-2 所示。

表 2-2 工業區編定類型彙整表

工業區類型 設置依據 主管機關 設置目的 都市計畫工

業區 依「都市計畫法」 內政部

都 市 土 地 使 用 分 區 管 制手段,劃設工業區,

供都市發展工業所需。

加工出口區 依「加工出口區設 置管理條例」

經濟部加工出 口區管理處

為促進投資及國際貿 易而設置。

經濟部編定 之工業區

依「獎勵投資條例」

及「促進產業升級 條例」(已廢止)

經濟部工業局 為促進國家工業化與追 求經濟發展目標而設置。

科學園區

依行政院頒「科學 工 業 園 區 設 置 管 理條例」

國科會

為 引 進 高 級 技 能 工 業 區及科學技術人員,以 激 勵 國 內 工 業 技 術 研 究創新,並促進高技術 工業發展而設置。

資料來源:整理自李立國(2004)

綜合以上文獻探討,工業區定義為:「由私人或政府機構為促進工業發展 而規劃之土地及建築物,以工業使用;其類型包括加工出口區、科技工業區、

科學園區等依照其主管機關、使用內容或規劃特性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稱。

(15)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評估之研究

-安平工業區為例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台灣經濟發展與工業區發展特性之關係

將台灣在過去五十多年來產業發展劃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探討產業結構 型態及產業用地發展,如表2-3所示。

表2-3 台灣產業發展相關研究彙整表

時期 發展內容

近口替代工業化時期(1949-1960 年)

此時期施行以農業補貼工業的發展政 策,農業生產佔GDP的比重,從1951年 之32.28%逐漸降低至1960年28.54%,同 一期間工業的比重則從21.33%,逐漸上 升至26.87%。在工業用地方面,此階段 政府未有具體開發政策,工業用地供給 極為有限。

出口替代工業化時期(1960-1973 年)

本階段是利用國內勞工的比較利益,拓 展國外市場,改善投資環境,鼓勵民間 投資及儲蓄,吸引外資進入,加速經濟 成長。此時期農業生產佔GDP的比重,

從 1961 年 之 27.68% 降 低 至 1973 年 的 12.1% , 同 一 期 間 工 業 的 比 重 則 從 26.58%,逐漸上升至43.83%;且在1962 年 , 工 業 產 值 超 越 農 業 ( 農 業 佔 24.97%,工業為28.22%),工業從此將 農業拋在後頭。1960年頒佈引導台灣工 業發展的「獎勵投資條例」,為台灣工 業區開發政策的起始。1966年在高雄首 置專以出口為目的的加工出口區,在吸 引外國投資上極有貢獻。此時期關於工 業用地供給,就政府主動編定開發者,

尚不多,但核准興辦工業人自擇農地供 建廠者則有具體貢獻。

第二次進口替代及出口擴張時期

(1973年-1986年)

1973年持續推展出口擴張的政策,為第 二次的出口擴張,1980年新竹科學園區 開始運作,使電子業的發展在第二次出 口替代工業化階段,成為出口的大宗。

另自1974年展開以基礎建設及重化工

(16)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評估之研究

-安平工業區為例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業為主的十大建設,開啟第二次進口替 代工業化路線以提升產業結構。這一階 段之產業結構特色為農業占GDP比例 由12.42%滑落至5.55%以下,而重化工 業生產於1977年首度超越輕工業,而且 比重逐年增加。在對外貿易上,進出口 總值佔GNP的比例,從1970年代開始就 維持在70%以上,更因這一階段實行第 二次出口擴張與進口替代的策略,至 1981年增加至94.9%,台灣成為一個對 外貿高度依存的經濟體系(林建元,

1994)。此時期工業區開發主要目標在 於配合各地工業發展,本時期編定工業 區的開發計有四十處,超過歷年開發處 數及面積的一半,開發區域著重在中部 及南部區域,區位多集中於一般市鎮,

開發規模則偏向於特大型及大型工業 區的開發。

產業升級時期(1986年-1995年)

整個產業結構中,比較明顯變化是工業 比 重 由 1986 年 的 47.11% 逐 漸 下 降 至 1995年的36.38%;服務業部門產值打破 維持了三十多年的穩定,開始大幅增 加,1988年已超過50%,顯見國內經濟 發展已日漸成熟,服務業的成長逐漸超 越工業。就1987至1992年經濟部工業局 所主導的產業升級政策之具體措施而 言,可概分為下列四項:(1)財稅、

金融獎勵措施;(2)政府投資;(3)

政府採購;(4)工業區開發與管理(李 宗哲,1995)。其中在獎勵措施方面,

主要是透過「獎勵投資條例」或1991年 頒布之「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及行政院 開發基金之運用等方式執行;在工業用 地開發與管理方面,主要內容有編定工 業用地及開發工業區、簡化徵收程序與 明定補償標準、明確土地使用限制、設

(17)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評估之研究

-安平工業區為例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置工業區開發基金、以及設置工業專用 港等等。行政院經濟振興方案為因應經 濟發展對土地需求的改變,1994年通過

「工商綜合區設置管理辦法」劃設工商 綜合區以供工商綜合使用。

科技及服務業主導發展時期(1995 年-迄今)

1995年5月,行政院提出的「發展台灣 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將十大新興產 業列為「重點性推動高科技及高附加價 值工業發展」項目。於2000年8月提出「知 識經濟發展方案」,知識經濟時代產業 發展競爭要素,其不僅包括以往所重視 的科技製造業,更擴及知識服務業。

2000年10月起,正式推動「全球運籌發 展計劃」,運用台灣製造業優勢,推動 全球佈局,建立競爭利基,全力提升台 灣的物流、資訊流、金流效率,協助企 業整合跨區域資源,發展高附加價值轉 運服務,使台灣成為國際產業供應鏈的 重要環節。2001年5月依全國科技會議 共 識 提 出 「 國 家 科 學 技 術 發 展 計 畫 2001~2004)」,作為台灣科技發展施政 依據。於2002年5月提出「挑戰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主要目標包括世 界第一的產品或技術至少15項、研發經 費達到國民生產毛額(GNP)的3%等。

資料來源:洪國郎(2005)

台灣的經濟發展歷程裡,特別是自1950年代進口替代發展模式,在1960 年代被出口導向工業化發展模式取代以後,台灣的發展即被緊密地整合在國 際經濟的脈動裡,成為世界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經濟體,並與之同步演化(周 志龍,2003),使台灣在全球流動空間的網路裡,發展成為世界生產系統的 一環。

台灣採取出口替代工業化發展策略以來,即與先進國家之廠商,特別是 美國、日本商建立穩固之供應鏈或代工關係,以低廉勞力納入全球經濟體系 中所扮演之角色主要為低階產品或勞力密集產業之生產代工基地。台灣在出

(18)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評估之研究

-安平工業區為例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口替代工業化發展模式下,這種以製造業為主要成長動力之經濟結構持續成 長,使台灣經濟實力逐年增加,但同時對外依賴之程度亦逐漸加重。1980 年代,隨著世界經濟形勢之變遷,台灣逐漸脫離邊陲地位而朝向中心地位提 升,被列為新興工業國或半邊陲地位(semi-periphery)(Friedmann,1986;

金家禾,2002)。其後,在策略上朝向電子資訊產業發展,所採取之模式亦 是以生產代工為主。跨國公司把資本密集的電子產業的部分工序轉移至包括 台灣在內的工資低廉地區,新國際分工的規模更擴大了。從整體看,台灣電 工業是典型的在國際分工體制下的加工出口業(隅谷三喜郎等,1993)。電 子資訊產業無疑是台灣走向全球化的尖兵。

1980 年代後期起台灣亦面臨台幣升值之問題,加上其他如環境保護、

勞工權益及地價高漲等問題,台灣出口導向廠商把傳統產業部門與電子業下 游生產線,轉往東南亞新興工業化國家與中國大陸發展,使得台灣的生產製 造系統(manufacturing system),透過跨國空間的生產網絡,擴充到東南亞 與大陸。這個台灣跨國生產網絡的發展,事實上是全球轉包發展的世界潮流 中的一環(周志龍,2003)。過去台灣的全球代工角色,也將把焦點轉移到 高科技的專業化發展,台灣也由量產型經濟體,步入後工業化社會。

至此,台灣經濟必然會由勞務技術服務的出口經濟所取代。在全球轉包 的影響下,台灣促使技術與資本密集的跨國企業來台投資,而傳統產業則迫 於生產環境不斷外移,這個產業轉型結果,使得台灣在跨國經濟中,扮演著 跨國商務樞紐功能。

第三節 工業區發展相關課題

一般老舊工業區目前仍以傳統產業發展為主,因此瞭解傳統產業現階段發展 所面臨的難題才能更清楚工業區經濟衰頹之癥結所在。陳建勛(2000)認為當前 傳統產業面臨了資金募集困難、土地取得困難、產業升級能力不足、國際競爭力 之威脅、高科技產業興起的衝擊、市場變化、環保要求日益嚴格、政府政策走向 與挹注資源日益減少等困境。晉麗明(2000)提出管理機能不足以應付組織規模、

人力資源的長期失衡、組織內外部信心危機、研發創新精神不足、經營者的限制、

資金籌措不易、資訊電腦化腳步落後,企業文化轉型不易、專注本業經營迷思、

通路革命的省思等傳統產業的十大危機。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1999年11月所進 行之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國內傳統產業所面臨的經營問題,按順序排列分別為:

一、同業競爭激烈,無利可圖;二、國內市場飽和;三、基層勞工不足;四、欠 缺管理技術人才;五、研發能力不足;六、出口訂單流失;七、營運資金融通不 易;八、匯率變動大;九、欠缺相關輔導機構支援;十、國內欠缺相關產業配合;

(19)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評估之研究

-安平工業區為例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十一、國內關鍵零組件供應不足;十二、進口貨傾銷;十三、顧客對國產口信心 不足;十四、生產自動化程度低。根據林建元(1999)和陳智斌(2002)研究指 出,傳統工業區面對e世紀產業的問題,可以從整體性、內部環境、外部環境等不 同層面來探討;彙整目前工業區所面臨之共通問題,將之彙整。如表2-4所示。

表 2-4 工業區發展相關課題

問題類型 課題

更新法令機制 促產條例相關法令不足,缺乏推動基礎 地權處理 地權私有化

產業外移或關廠或減產 產業結構改變

對新興產業無法提供適時適地的工業區供給 污染處理設施或技術不足

公共設施 交通設施配套建設無法因應需求轉變 生產機能 倉儲機能不足

擴廠用地不足 土地使用缺乏彈性 生產資源供應限制

勞動力不足,外勞引進形成人力資源扭曲 土地與資源供應

土地價格/租金

因關廠或外移使產業鏈結構面臨重整 生產環境 廠房、設備及生產環境老舊更新不易

相關投資誘因不足 產業升級課題

中小企業獨自研發能力不足

資料來源:林建元(1999)、陳建勛(2000)、晉麗明(2000)、陳智斌(2002)

第四節 工業區再發展因素與策略

本節參考經建會-林宏端「工業區再造」研議研究指出的工業區再發展 策略,大致可歸納為幾種類型,涉及不同策略。

一、修訂過時且不符時代潮流之法規

工業區開發、設置、營運管理、獎勵優惠等,從早期的「獎勵投資條」

至現行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由於產業結構的調整、時代潮流趨勢,過 去傳統的法令已無法適用,經濟部正研擬「產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草案),

(20)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評估之研究

-安平工業區為例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特別以專章明定未來如何辦理產業園區活化再生計畫等相關事項,並將活化 再生之對象及範圍涵蓋產業轉型與升級,用地變更使用,建築物及公共設施 之重建、整建、維護,或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准之行為或措施。此外,相 關部會所主管的法令如涉及「工業區再造」推動變應主動配合修正,以避免 法令競合,或滯礙難行。尤其是涉及工業用地之相關法令必須能獲得內政 部、農委會等單位及地方政府的支持。

二、結合區域發展,鼓勵民間參與

台灣工業用地的開發,自 1960 年代起,政府編定開發並兼顧區域均衡 之發展,主要規劃以生產製造為主,較缺乏有關生產之相關服務機能。但由 於產業結構轉變,產業愈走向多元化及高科技產業,工業用地的發展理念更 強調研究發展、科技產品製造,以致有科學園區之設置,提供國內新興工業 或策略性產業進駐,帶動地方傳統產業的技術升級。而在全球化國際勞力分 工體系下,為持續保有國際競爭優勢,整合及建構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與地 方創新系統,亦即更明確營造出一個讓地區創新能力再提昇、且有助於科技 產業轉型的環境,為現階段迫切面臨的情境。

「工業區再造」必須符合廠商之需求,而且民間廠商除在商機擴展上充 滿活力外,推動效率較政府部門為高。因此區內廠商如能主動發起再造,提 出構想與作法給服務中心,邀請更多區內或區外廠商共同參與,彙總各方意 見後,修正研擬更為具體可行方案。經取得有興趣參與再造廠商的共識後,

即能立即進行推動。如涉及須政府可相關事項,可透過工業區服務中心向相 關主管機關申請,並爭取支持與協。

三、建立產學合作

產學合作中,產業在一定區域內的空間聚集,並不必然意味聚集區域持 續具有競爭優勢和高度的生產能力,創新才是提升競爭優勢和廠商存活的關 鍵因素。

行政院於民國 94 年元月第 7 次全國科學技術發展會議結論中,明確揭 示推動產學合作之必要,並點出為塑造我國邁入知識經濟時代有利環境,須 強化產學合作機制,因此,本文先從文獻中掌握產學合作之意義與內涵,再 檢視政府推動產學合作的機制及計畫,以及討論推動過程中遭遇的課題,進 而針對現有課題擬出創新的產學合作模式,提供予政府、產學及學校三方面 運用,以加強後續產學合作之推動工作,建立穩定的產學合作關係,充分運 用學界研發資源、更新廠商技術、並進而提升廠商產值及國家整體競爭力。

(21)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評估之研究

-安平工業區為例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四、重新規劃工業區土地使用

目前台灣地區之工業區,都市計畫工業區及非都市土地丁種建築用地,

其使用因地方人力不足,長期缺乏有效管理,部分未能做有效利用,部分遭 受違規不合分區之使用,應於都市及區域計畫通盤檢討時,重新予以規劃,

針對台灣產業發展趨勢與地方發展特性,分別調整其使用,以促進土地有效 利用。

而政府部門開發之工業區,除科學工業園區與加工出口區可分別由其專 責主管機關針對其實際發展階段做適當之土地使用調整外,工業主管機關所 開發之工業區,應給都市及區域計畫主管機關(內政部營建署)針對各不同 階段開發之工業區擬定工業區再發展策略,由於工業土地係屬各工廠私有,

政府部門予以徵收更新不易,故宜採容積獎勵或其他獎勵措施,配合工業局 於九十年五月訂頒之「工業區土地變更規劃辦法」鼓勵廠商自行聯合更新,

由提高土地使用強度及使用別之手段成工業區土地更有效率使用目標。

五、規劃適當產業進駐工業區

目前工業主管機關主要土地均規劃做設廠用地使用,雖近十年來已有部 分相關產業區、遊憩區、文教區之使用規劃納入,惟因景氣低迷,開發進度 減緩,相關之分區多未能真正開發完成,創造工業區之新風貌。

展望未來,仍能於台灣生存之製造業,其技術層次與附加價值必然較目 前為高,且所要求之生產性服務設施亦較目前增加許多。另外配合台商營運 之全球化,提供工業區內適當規模土地供廠商設置其企業總部,建構以台灣 為中心之全球運籌總部亦為可研析重點引進之土地利用規劃。同時也可考慮 配合台灣靈活之創業投資活動及有活力之民間創業精神,加強工業區內育成 中心之功能規劃,建立全球創業者之基地,繼晶圓代工後成為另一台灣經濟 發展之基礎與契機,為台灣長期經濟發展奠定穩定之磐石。

六、產業群(CLUSTERING)之用地規劃

目前政府開發工業區產業之引進均係由廠商自行選地設廠,由於許多產 業均有其上、下游產業或支援性產業形成之產業群互相支援,若能緊鄰設置 將可有效達成相輔相成,提升整體生產效率,減少或降低生產成本之功效。

目前台商投資大陸多採上、下游一併赴大陸同一地區設廠即為一列。而台灣 地區未來產業之發展必朝向高附加價值、高技術之尖端產業發展,其相關下 游供應商由於生產成本之考量,可能散佈於世界各地區,因此,需有良好之 運籌中心協助其零件之在適當時效內送達,以減低其庫存成本,而其成品亦 需在運籌中心協助下及時配合顧客需求送達,以品質與準確之交貨期換取較 高附加價值之可能,而為讓買主能快速了解台灣廠商之產品,B2B 之電子交 易中心或展示中心亦有與工廠一併規劃之必要。因此,如何將這些活動以群

(22)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評估之研究

-安平工業區為例

第二章 文獻回顧

聚(CLUSTERING)的方式形成相輔相乘效果,提高土地利用價值,亦為 改善工業區土地利用之可行方式。

七、融資優惠

政府對於再生計畫在籌資方面之協助,可分兩種作法,一是由財政部協 調金融機構給予再生事業實施者低利融資;另一則是由經濟部設置「工業區 活化再生基金」,並由基金提供事業實施者低利融資。此外,為提高廠商或 投資開發參與再生計畫之意願,對於採協議合建方式之再生計畫,可訂定相 對較低之融資利率。

八、營業損失與遷廠補助

無論從都市更新或先前工業區推動更新及再生計畫之經驗中,可知居民 或廠家通常存在對改變現狀的排斥感,尤其當預期本身需付出高額成本代價 時,即便就長期而言能帶來更高的效益,當事人在態度上也往往趨於保留,

因此對於營業者與員工的收益補償,乃至於遷廠或暫時性安置措施的補助,

可預期必然成為計畫能否順利推展的關鍵機制。

在都市更新方面,「都市更新條例」僅於第 21 條中規定都市更新事業計 畫應表明拆遷安置計畫,關於遷移補償之相關執行內容,則由各地方直轄 市、縣(市)政府自行規範。

補償範圍涵蓋建築物或工廠生產設備及營業設備等,補償金額則按建築 物或設備之種類別與使用用途之不同,訂定補償面積之認定標準及單位面積 重建價格之計算標準;再依拆遷所影響對象之不同,分為人口搬遷補助費、

營業補助費、自行拆除之拆遷獎勵金等。

第五節 AHP 分析方法之原理與應用 一、層級分析法(AHP)之介紹

層級分析法首先由 Thomas,L.Saaty 在 l971 年發展出一套有系統的決策 模式,目的在於解決決策時所面臨的困難。其後 1974 年至 1978 年間經不斷 應用、修正及證明後,使得整個理論更臻完備。1980 年 Saaty 提出完整的方 法論,並出版“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一書(鄧振源與曾國雄,1989;

楊啟芳,1993)。

AHP 層級分析法主要應用在不確定情況下及具有數個評估準則的決策 問題上。對決策者而言,階層結構有助於對事物的了解,因此在面臨「選擇

(23)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評估之研究

-安平工業區為例

第二章 文獻回顧

適當方案」時,必須根據某些基準進行各替代方案的評估,以決定各替代方 案的優勢順位,然後找出適當的方案。

層級分析法之演進在許多決策中都會面臨許多替代方案時,而通常都是 依照數個準則加以評比,來選擇優先排序,而層級分析法即是將複雜問題以 系統化之方式,讓決策者可以有結構地分析問題,以來決定優先選擇。

在進行各因素間的兩兩比較時,AHP所使用的基本評估尺度是由文字敘 述評比(Verbal judgments ranking)而來,包括「同等重要」、「稍重要」、

「頗重要」、「很重要」、「極為重要」;與其相對應產生數值尺度(Numerical judgments)為(1、3、5、7、9),和介於其中的折衷數值(2、4、6、8),

其內容詳述於階層程序分析法之階層概要圖。如表2-5所示。

表 2-5 AHP 評估尺度

尺度 定 義 說 明

1 Equal Importance

同等重要 兩個因素具有同等的重要性相同重要 3 Moderate Importance

稍重要

根據經驗和判斷,認為其中一個因素較另一個稍 重要

5 Essential or strong

頗重要 根據經驗和判斷,強烈傾向偏好某一因素 7 Ver/strong Importance 實際上非常傾向偏好某一因素

9 Extreme Importance

極為重要 有證據確定,在兩相比較下,某一因素極為重要 2,4,6,

8 相鄰尺度間的折衷值 當折衷值需要時

資料來源:The Hierarchon: A dictionary of Hierarchies.Saaty, P A-9.

二、AHP 可運用之領域

本研究使用層級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王學弘

(1995)表示它可利用組織的架構,同時建立具有相互影響關係的層級結構

(decis ionmaking problems),可使在複雜問題上作出有效的決策,或在風 險不確定的情形下作有效的決策,或為了在分岐的判斷中尋求一致性。依 Saaty(1971)的經驗,層級分析法可運用於下列十三種類型之問題:

1.評定優先順序(setting priorities);

2.交替方案的產生(generating a set of alternatives);

(24)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評估之研究

-安平工業區為例

第二章 文獻回顧

3.選擇最佳方案(choosinga best policy alternatives);

4.決定需求條件(determining requirements);

5.分配資源(allocating resources);

6.結果預測(predicting outcomes);

7.績效衡量(measuring performance);

8.系統設計(designing a system);

9.確保系統穩定(ensuring system stability);

10.最適化(optimizing);

11.規劃(planning);

12.衝突解決(conflict resolution);

13.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

而目前國內利用層級分析法者,大體而言,運用於選擇最佳方案與評定 優先順序者較為普遍。由於本研究所探討之「工業區發展影響因子」、「工 業區再發展策略」均具有多面向、趨勢不確定、效果不確定等特性,因此適 合選擇 AHP 作為評選方法。

三、AHP 之目的與假設

鄧振源與曾國雄(1989)提到 AHP 發展的目的,就是將複雜的問題系 統化,由不同的層面將層級分解,並透過量化的判斷,覓得脈絡後加以綜合 評估,以提供決策者選擇適當方案的充分資訊,同時減少決策錯誤的風險 性。AHP 方法的基本假設,主要包括下列九項:

1.一個系統可被分解成許多種類(classes)或成(components), 並形成網路式的層級結構。

2.層級結構中,每一層級的要素均假設具獨立(independence)。 3.每一層級內的要素,可以用上一層級內某些或所有要素作為 評準,進行評估。

4.比較評估時,可將絕對數值尺度轉換成比例尺度(ratioscale)。 5.成對比較(pairwisecomparison)後,可使用正倒值矩陣處理。

6.偏好關係滿足遞移性(transitivity)。不僅優劣關係滿足遞移性

(A>B,B>C,則>C),同時強度關係也滿足遞移性(例如:

A>B 二倍,B>C 二倍,則 A>C 四倍)。

7.完全具遞移性不容易,因此容許不具遞移性的存在,但需測 試其一致(consistency)的程度。

8.要素的優勢程度,經由加權法則(weightingprinciple)而求得。

9.任何要素只要出現在階層結構中,不論其優勢程度是如何 小,均被認為與整個評估結構有關,而並非檢核階層結構的獨 立性。

(25)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評估之研究

-安平工業區為例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四、AHP 法的進行步驟

在AHP法在使用上,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層級的建立,另一個是層級評 估,AHP法是將複雜的問題,交由專家學者評估出要素之後,再以簡單層級 結構表示,接著再以尺度評估來做成要素的成對比較且建立矩陣,然後求得 特徵向量,再比較出層級要素的先後順序;之後在檢驗成對比較矩陣的一致 性,看看有無錯誤,是否可以作為參考。

鄧振源、曾國雄(1989)指出,利用層級分析法進行決策問題時,包括 三個階段。如圖2-1所示。

1.第一階段:建立層級架構 2.第二階段:建立成對比較矩陣 3.第三階段:計算層級權重

圖 2-1 AHP 層級架構圖

(26)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評估之研究

-安平工業區為例

第三章 工業區再發展策 略之評估之分析架構

第三章 工業區再發展策略之分析架構

第一節 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政策與趨勢

一、兩 岸 關 係 和 緩 , 兩 岸 貿 易 持 續 成 長

針對 IMF(國際貨幣基金)預測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為 6.5%,以及其 他幾家機構在 4.72%到 5.5%的預測值,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表示,由於實質 面與金融面都有明顯的好轉,加上兩岸關係持續和緩跟改善,促使投資增 加,台灣今年 GDP 成長率有機會超過 5%。IMF 預測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達 6.5%,是國內外預測機構中最高的;其次是高盛預估的 5.5%,Global Insight 的 5%,而中經院是 4.99%,行政院主計處的預測值為 4.72%。

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對此表示,目前不論是訂單與生產等實質面或是金 融面都有明顯的好轉,尤其兩岸關係持續的和緩、改善,人民的信心與外資 對台灣的信心都會大幅增加,除了間接投資外,直接投資也會增加。還有,

雖然在已開發國家部份沒有很明顯的改善,但新興國家的成長明顯且快速,

是新的成長動力來源,給了台灣很大的機會。胡仲英評估指出,台灣今年的 GDP 成長率有機會超過 5%。胡仲英說:『超過 5 的機會是有的,然後金融 面看起來也是不錯,然後消費的部份也不錯。』

此外,在國際景氣復甦的狀況下,調降營所稅、推動兩岸簽署 ECFA、

行政院成立「排除投資障礙促進就業小組」,推動促進就業實施計劃等因素,

都將有助提振台灣對外貿易、投資與消費力道。

二 、 ECFA 及 FTA 簽 訂

關於兩岸經濟交流採取開放的態度,政府也繼續積極推動與對岸簽署 ECFA,希望能以此突破,讓台灣能與更多國家簽訂 FTA,擴大國際貿易的 範圍。

( 一 ) ECFA( 兩岸經濟協議):

推 動 兩岸經濟協議(ECFA)目的是要 避 免 我 國 在 區 域 經 濟 整 合 體 系 中 被 「 邊 緣 化 」 。 區 域 經 濟 整 合 是 全 球 的 重 要 趨 勢 , 目 前 全 世 界 有 將 近 247 個 自 由 貿 易 協 定 , 簽 約 成 員 彼 此 互 免 關 稅 , 如 果 不 能 和 主 要 貿 易 對 手 簽 訂 自 由 貿 易 協 定 , 我 國 將 面 臨 被 邊 緣 化 的 威 脅 , 在 重 要 市 場 失 去 競 爭 力 。 而 中 國 大 陸 是 目 前 我 國 最 主 要 的 出 口 地 區 , 與 中 國 大 陸 簽 署 協 議 並 有 助 我 國 與 他 國 洽 簽 雙 邊 自 由 貿 易 協 定 , 可 避 免 我 被 邊 緣 化。( 參 考 經 濟 部 國 際 貿 易 局 ECFA 專 區 網 頁 相關報導)

推動目的:

1、推動兩岸經貿關係「正常發展」。

2、避免我國在區域經濟整合體系中被「邊緣化」。

(27)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評估之研究

-安平工業區為例

第三章 工業區再發展策 略之評估之分析架構

3、促進我國經貿投資「國際化」。

ECFA 是基於經貿合作思維下的政策。自 2008 年 5 月 20 日第二次政黨 輪替後,為促進兩岸經貿正常化,政府即不斷倡議兩岸必須逐步取消所有貨 物的貿易關稅與非關稅壁壘,並讓服務貿易自由化、建立開放和競爭的投資 機制,同時,進一步採取共同的對外關稅及貿易政策,以及逐步允許人員、

資金、勞務、商品等自由流動。但礙於政治現實,一方面大陸不願和台灣簽 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另一方面,由於台灣並非如港澳一樣為中國大 陸的特別行政區,為了維護主權,故無法接受和大陸簽署「更緊密經貿關係 安排」(CEPA),因此,政府即以「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作為兩 岸經貿正常化的「第三條路」。而這所謂兩岸經貿合作的「第三條路」,將使 得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產業,能有與其他國家公平競逐大陸市場的機會。

由於台灣是一個小型開放的經濟體,外貿一直是台灣成長的主要動能,

而由於大陸經濟崛起的事實,致使台灣不得不面對這個亞太地區僅次於日本 最大的經濟體。一般認為,若兩岸簽訂 ECFA,對台灣產生的正面效益包括:

第一,增加台灣對大陸出口。依據國際貿易理論,當兩地的經濟整合時,由 於市場的擴大,交易機會增加,因此雙方的經濟都會產生淨增加的效果。如 果台灣與大陸形成自由貿易區,台灣產品出口大陸將會增多;第二,提升台 商國際競爭力。由於兩岸之間除了貿易依存度很高以外,大陸也是台商海外 投資最多的地區。在投資帶動下,兩岸台商之間早已形成緊密的生產鏈的關 係。兩岸簽訂經濟合作協議不但可以提高台商在大陸投資的安全性,而且由 於原物料的往來可以完全免稅,因此未來兩岸之間生產鏈的關係必然會更為 緊密,而台商也可以充分的利用兩岸之間的比較利益,從而提升台商的國際 競爭力;第三,增加台灣對外貿易關係。在台灣與大陸簽署經濟合作協議的 示範下,其他國家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意願也會大大提高,因此台灣 對外貿易關係也可擴大。更重要地是,在與大陸簽署經濟合作協議後,台灣 也有更充分的理由進入東亞自由貿易區,因此台灣可以避免被排除在東亞自 由貿易區的機會。

依據經濟部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進行之「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影響 評估」,在假設「維持農業部門管制且不降稅,工業部門解除進口管制且自 由化」情境下,以 GTAP 經濟模型模擬,生產金額增加幅度較大之製造業依 序為機械業、化學塑膠橡膠業、紡織業、鋼鐵業、與石油及煤製品業。生產 金額減少幅度較大者依序為電機及電子產品業、其他運輸工具業及木材製品 業、其他製品業等。其中,由於兩岸均已為 WTO 資訊科技協定(ITA)簽署國,

相關電子產品之關稅極低,中國大陸平均稅率為 0.58%,台灣為 0.71%,故 洽簽 ECFA 對電子產業影響有限。

此次 ECFA 簽署中,早收清單,包括製造業、農業及服務業。其中製造 業大陸同意對台灣降稅之早期收穫產品清單共計 539 項,以 2009 年大陸自

(28)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評估之研究

-安平工業區為例

第三章 工業區再發展策 略之評估之分析架構

台灣進口金額計算,計 138.4 億美元,占大陸自台灣進口金額 16.1%。台灣 同意對大陸降稅之早期收穫產品清單,共計 267 項,以 2009 年台灣自大陸 進口金額計算,計 28.6 億美元,占台灣自大陸進口金額 10.5%。

大陸同意對台灣降稅的產品中,高達 20%是台灣產品在中國大陸市場面 臨東協國家激烈競爭或處於競爭劣勢的產品,包括塑膠原料、塑膠製機器及 儀器用零件、照相機模組等。另外,也包含不少的台灣相對東協國家具有競 爭優勢、但因高關稅削弱台灣產品競爭力的產品:如石化原料氯乙烯(稅率 5.5%)、正丁醇(稅率 5.5%)、鋰離子電池(稅率 12.0%)等。

零關稅還有 17%是在中國大陸市場上、台灣原本就較日本與韓國產品具 有相當競爭優勢者,如自行車及其零組件、石化原料、工具機、其他聚酯非 變形長絲布、其他放電燈管。在納入 ECFA 早收後,都有助此類產品提升在 中國大陸市場的競爭力,奪取日韓等其他國家在中國大陸的市場占有率。

早收清單也為台灣的農業、傳統中小企業開創市場先機。因為大陸同意 對台灣降稅 50%是屬於敏感性傳統產業、中小企業與農產品。包括汽車零組 件、熱水器、過濾器、小家電、手工具、服飾配件、內衣、鞋、襪、袋包箱 等產品,以及蘭花、香蕉、茶葉等農產品,此類產品在大陸面臨的稅率均高 達 10%以上。

此類產品納入 ECFA 早收後,可幫助廠商拓展大陸市場,開創新的市場 商機,進而提昇台灣產業的規模,促進產業發展。同時此類產業多屬運用勞 力較多的產業,產業規模擴大亦將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相對的,在台灣同意 對大陸降稅的早收清單,主要集中於石化產業(以塑膠原料及雜項化學品為 主)與產業機械及其零件;至於自行車及紡織等產業,亦均以中間零配件項 目為主,這可以減低我國的進口成本,有助於上述產業的生產原料及零件取 得。

另外,我們的市場開放部分,除均為原本就已開放中國大陸進口的品項 外,其中尚約有接近一半的產品係屬兩岸互惠開放的項目。至於台灣敏感性 傳統產業、中小企業較多的產業及農業相關產品,和對中國大陸管制進口及 正在課徵反傾銷稅的產品,在大陸善意回應下,均未納入台灣開放早期收穫 清單。早收清單中,還有一個重點是服務業。就廣泛的服務業而言,陸方給 予我方的項目均屬超出大陸 WTO 入會承諾。我國業者可以利用前開陸方給 予之優惠待遇,享有較韓國、日本、歐美等其他 WTO 會員更優惠條件,前 進投資與經營大陸市場。例如其他國家業者有合資的限制,而我國透過兩岸 經濟協議的協商,我業者可享有獨資經營的優惠。金融業在銀行部分,台灣 也取得市場准入時限的大大縮短、保險業五三二條款的放寬認定、證券業的 周邊利多。這讓我國金融業可以逐漸走出艱困產業的格局。

台灣雖於 2002 年加入 WTO,但在區域經濟整合趨勢下,區域自由貿易 協定如雨後春筍冒出,簽約成員彼此的關稅互免,使台灣貿易環境更為不

(29)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評估之研究

-安平工業區為例

第三章 工業區再發展策 略之評估之分析架構

利。2010 年大陸與東南亞國協將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也就是所謂的「東協

+1」,迫使台灣處境更加的孤立,政府勢必更積極尋求與其他經濟體洽簽貿 易協定,以讓台商未來能與他國企業在平等的立足點競爭。而大陸不僅是台 灣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也是主要的出口市場,先與大陸簽訂 ECFA 對台灣出 口及經濟成長將有很大幫助,且各國視兩岸互動與進展作為進一步與台灣發 展自由貿易的指標,因此隨兩岸關係改善與大陸簽署協議對台灣與其他國家 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亦有正面效益。

況且大陸與台灣經濟條件互補,加上地緣關係以及文化背景相近,ECFA 簽訂必將促進兩岸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經濟資源順暢對等,加速 流動,給兩岸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商機。面對 ECFA,台灣仍有很多人擔憂將 使台灣的資金與人才進一步倒向中國,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並非是由 ECFA 簽訂與否決定,而是由台灣產業能否找到新的利基點以及企業主如何適應下 波競爭來決定。

台灣企業往往富有創意、活潑、多元,在研發、設計、行銷、管理、科 技方面皆處於領先地位。除此之外,台灣的會計、法律、教育、公司治理、

環保、醫療這些方面也都有相當成就,台灣的軟實力其實是非常堅強的;而 大陸不管在人才、市場、國際競爭平台也都有其獨特優勢,通過 ECFA,兩 岸在各有各的優勢下,兩邊一定能找到優勢互補,互蒙其利。

當然洽簽 ECFA 也絕非讓所有產業都得利,而是各有利弊,具相對優勢 的產業有利而具有相對劣勢的產業則有害。具相對優勢的產業包括電子產 品、石化、紡織中上游、機械、以及金融產業,根據經濟學的比較利益原則 之下,一國若是相對勞力豐富則應該出口勞力密集財,另一國若是相對資本 豐富則應該出口資本密集,台灣相對中國屬於資本豐富的國家,應該是要出 口資本密集財,如果兩岸彼此之間能夠將將具有優勢的競爭產業來加以互 補,則未來在國際上更具有競爭力。同時,政府在簽署 ECFA 時,自然也會 把台灣具優勢的產業放在早期收穫計畫中優先進行降稅協商,協助企業擴大 優勢;相反的,中小型、內需型及聚落型的產業,如毛巾、製鞋、寢具、製 襪、毛衣、泳衣與內衣等,較易受到經濟自由化的衝擊,未來這些可能受衝 擊的敏感產業,政府會爭取延長降稅時程、協助運用貿易救濟措施及提供資 金融通等,同時,協助業者讓資源移轉到更有競爭力的產業,或以產業升級 來面對挑戰。

ECFA 固然可使台灣更進一步地參與經濟全球化,但對台灣產業界來 說,這個過程有其機會,但亦有其威脅。部分產業的受創,是經濟全球化下 的現實,政府必須更努力地落實輔導救濟措施,幫助這些產業轉型;與此同 時,台灣應藉此機會加速產業升級,尋求新的產業發展定位,同時善用良好 的亞太地緣區位,發展成為「高附加價值製造中心」,以保持目前技術領先 的優勢,並提升台灣在全球高科技發展的關鍵角色。當然,產業結構的調整

(30)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評估之研究

-安平工業區為例

第三章 工業區再發展策 略之評估之分析架構

及技術的升級都需要穩定的產業政策,產業結構調整及產業升級非一蹴可 幾,政策的貫徹與否,將是台灣產業是否能再次提升的關鍵。同時,若與大 陸的經濟合作是台灣產業的必由之路,那政府應事先和各產業界進行溝通,

藉此以廣納各界意見,考慮受衝擊產業或族群的困境,並在政策上予以扶 助,更多地凝聚共識,避免讓此政策造成不必要的紛擾。ECFA 的簽訂只是 個開始,未來台灣產業必須加速升級,自動化、技術密集化、知識密集化都 將是台灣產業發展的方向。與此同時,兩岸透過經貿合作產生的互惠雙贏,

也將促使兩岸更進一步的和平穩定,對產業界來說,將是一個新的契機。

( 二 ) FTA( 自 由 貿 易 協 定 ) : 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意指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濟體或主權國家,藉由降低彼此關稅、或減少其他 規費,或排除妨礙彼此進行自由貿易的障礙,進而促進彼此貿易活動之協 定,依其促進經濟整合程度,又可分成「優惠性貿易」、「自由貿易區」、「關 稅同盟」、「共同市場」、「經濟同盟」等型態。

自由貿易協定目前必須注意不可違背 GATT 第二十四條之規定:自由貿 易區之成員國相互同意消除其間之關稅及非關稅貿易障礙。但成員國仍可保 有其各自對外之關稅及貿易政策,亦即自由貿易區之成員並無共同之對外關 稅及貿易政策。

自由貿易協定的主要內容:

1.總論部分

2.貿易便捷化部分 3.合作議題部分

自由貿易協定的可能影響,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所可能產生的影響概分五類:

1.產生貿易創造效果 2.產生貿易轉向效果

3.增強經濟體強化貿易財金政策之透明度 4.增加外人投資的誘因

5.增強經濟體非經濟的好處 三 、 六 大 新 興 產 業 發 展 政 策

台灣自 1980 年代後,在政府策略性導引下投入大量資源發展資訊、半 導體、通訊及面板等產業,在全世界科技產業取得關鍵性地位,但是因為台 灣科技產業為外銷導向,易受國際景氣波動影響,以 2008 年美國金融海嘯 爆發並擴大蔓延、歐美主要國家經濟衰退為例,即造成我國科技產業出口嚴 重萎縮,企業裁員、實施無薪假造成大量失業等問題,顯示台灣產業過度集 中的風險,產業結構亟需進行調整。並因應未來節能減碳、人口老化、創意 經濟興起等世界趨勢,政府選定生物科技、綠色能源、精緻農業、觀光旅遊、

(31)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評估之研究

-安平工業區為例

第三章 工業區再發展策 略之評估之分析架構

醫療照護及文化創意等六大產業,從多元化、品牌化、關鍵技術取得等面向,

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產值及提高附加價值,在維持我國經濟持續成長的同 時,亦能兼顧國民的生活品質。如表 3-1 所示。(參考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 會相關報導)

表 3-1 六 大 新 興 產 業 彙 整 表

產 業 別 發 展 策 略

生 物 科 技

強化產業化研發能量,承接上游累積的成 果,成立生技整合育成中心及生技創投基 金,帶動民間資金投入,並成立食品藥物管 理局以建構與國際銜接的醫藥法規環境。

綠 色 能 源

以技術突圍、關鍵投資、環境塑造、內需擴 大及出口拓銷等策略,協助太陽光電、LED 照明、風力發電、氫能及燃料電池、生質燃 料、能源資通訊及電動輛等產業發展。

精 緻 農 業

開發基因選種、高效能高生物安全生物工廠 等新技術;推動小地主大佃農、結合觀光文 創深化休閒農業等新經營模式;拓展銀髮族 飲食休閒養生、節慶與旅遊伴手等新市場,

以發展健康、卓越、樂活精緻農業。

觀 光 旅 遊

以拔尖(發揮優勢)打造國際觀光魅力據點,

推動無縫隙旅遊資訊及接駁服務;以築底(培 養競爭力)改善觀光產業經營體質,培養契 合產業需求之國際觀光人才;以提升(附加價 值)深耕客源市場及開拓新興市場,成立行 政法人加強市場開拓,推動旅行業交易安全 及品質查核等評鑑。

醫 療 照 護

藉由提升核心技術,擴充現階段醫療服務 體系至健康促進、長期照護、智慧醫療服 務、國際醫療及生技醫藥產業,打造台灣 醫療服務品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文 化 創 意

以華文市場為目標,加強創意產業集聚效 應、擴展國內外消費市場、法規鬆綁、資 金挹注、產業研發及重點人才培育等環境 整備策略,推動電視、電影、流行音 樂 、 數 位 內 容、設計及工藝等六大旗艦產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為維持勞動供需平衡及促進國民就業之安定,依就業服務法第 42 條規定「為保障國民工作權,聘僱外國人工作,不得妨礙本國人

畫之社 工人員 訪視評 估確有 經濟困 難,且 有就業 意願之 失業者

市、縣 (市)政 府或其 委託計 畫之社 工人員 訪視評 估確有 經濟困 難,且有 就業意 願之失

市、縣 (市)政 府或其 委託計 畫之社 工人員 訪視評 估確有 經濟困 難,且有 就業意 願之失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9 中彰投區 特色產 業勞動 力發展趨 勢調查 -金屬 製 品製造業.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