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92 年學科能力測驗 自然考科試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92 年學科能力測驗 自然考科試題"

Copied!
2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92 年學科能力測驗

自然考科試題

壹、單一選擇題

 說明:第 1 至 40 題為單一選擇題,每題均計分。每題選出最適當的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上。每 題答對得 2 分,答錯不倒扣。

1.依食物鏈的觀念判斷,「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及「狡兔死,走狗烹」這 三則成語中出現的動物,有幾種是屬於二級消費者的動物?

(A)5 種  (B)6 種  (C)7 種  (D)8 種

【標準答案】A

【概念中心】食物鏈,能量的流轉。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第一章第二節。

【試題解析】屬於二級消費者的動物有:螳螂、黃雀、鷸、漁翁、狗,共 5 種。

【未來趨勢】此題是判斷食物鏈中各種生物所扮演的角色,算是蠻有創意的題目。最重要的概念在 於每種生物其實不只扮演一種角色,例如黃雀可以是三級消費者,亦可以是二級消 費者。

2.若以圖 1 各層的面積,代表「汙染物」「總能量」或「人口」在不同 層級的相對分布,則下列何者可用圖 1 表示?

(A)愈高消費層級體內所累積的汙染物愈多 (B)愈低消費層級所含的總能量愈高

(C)一個出生率穩定成長的族群 (D)一個趨向老年化的人類社會

【標準答案】B

【概念中心】南一版基礎生物第六章第三節、第一章第二節、第二章第二節。

【命題出處】生物累積(放大)效應、能量塔、年齡結構圖

【試題解析】(A)圖 1,為正三角形,愈往高層,含量愈少;然而汙染物濃度會隨食物鏈一直累積至 高級消費者體內。(C)依年齡結構圖來判斷,此為金字塔型,為一成長型族群。(D)同 上。

【未來趨勢】此題為漂亮的綜合題型,題目中涵蓋了三個重要的基本概念,同學們將來要特別留意 此類型題目。

3.下列有關「外來種生物」會造成危害的理由,何者錯誤?

(A)帶來當地原本沒有的疫病 (B)成為當地生物的新掠食對象

(C)與本地種產生雜交,影響族群基因

(D)在野外自行大量繁殖,排擠當地原有生物的生存

【標準答案】B

【概念中心】外來種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第一章第四節。

圖 1

(2)

【試題解析】外來種通常欠缺天敵,往往因過度繁殖,可能導致當地原有物種的滅絕,破壞原有的 自然生態平衡,因此(B)選項是錯誤的敘述。

【未來趨勢】此題十分簡單,同學們應該要記住幾種危害臺灣本土生態的外來種,例如:福壽螺、

布袋蓮、蔓澤蘭等。

4.過去 100 年來,地球平均氣溫愈來愈高,下列何者是一般認為造成地球氣溫升高的主要原因?

(A)因空氣中帶有硫酸及硝酸成分的煙塵顆粒太多所引起 (B)人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及綠色植物減少

(C)火山活動增加,加上聖嬰現象造成氣溫異常 (D)太陽輻射從臭氧層的破洞照到地表

生物解答

【標準答案】B

【概念中心】溫室效應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第六章第四節。

【試題解析】造成溫室效應最重要的氧體為 CO2,和人為活動及森林砍伐減少關係最為密切,另外 如 H2O 及 CH4亦可造成溫室效應加劇。

【未來趨勢】此題出的十分基本,相信同學們大多能順利答對。未來同學應多加注意:(1)優氧化 (2)臭氧層破洞(3)酸雨。

地球科學解答

【標準答案】B

【概念中心】溫室效應─全球增溫效果。

【命題出處】(1)南一版基礎地科第七章第一節。

(2)南一版物質科學地球科學篇下冊第二章第三節、第三章第五節。

【試題解析】人類的一些活動會改變大氣的組成,破壞大氣的平衡,例如燃燒化石燃料會增溫室氣 體,造成暖化現象。百年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每年上升的幅度有越來越大的趨 勢,也使地球平均氣溫愈來愈高。

【未來趨勢】這是很典型的地球環境問題,鑒於人類活動造成地球大氣環境發生種種變化,除了溫 室效應外,考生宜再留意臭氧破洞、聖嬰現象、超抽地下水、人為破壞森林等問題。

5.有相鄰兩塊田,一塊田種的是野生品種水稻,因受到黴菌感染,有 60%枯死,但有 40%未受影響。

鄰近的另一塊田,種植的是人工育種的水稻,同樣受到黴菌感染,但卻全部枯死。下列何者是造 成此差異的最可能原因?

(A)人工育種的品種產生突變 (B)野生品種有較好的適應能力 (C)野生品種有較高的物種多樣性 (D)人工育種的品種缺乏遺傳變異

【標準答案】D

【概念中心】生物的演化,遺傳變異與適應。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第四章第一節。

【試題解析】野生品種的水稻基因歧異度比人工育種的水稻來得大,因此對於環境的變化,適應力 也較大。

【未來趨勢】生物的演化觀念是研讀生物等重要主幹。生物要發生演化,必須產生遺傳變異,經天

(3)

擇後產生適應,才得以存活,並發揚光大才能有較多的子代。未來請同學注意演化 兩大主流學說的比較:

用  進  廢  退  說 天    擇    說 1. 變異是由環境造成的。

2. 生物均有適應環境的能力。

3. 後天獲得性(體細胞)的變異可以遺 傳給子代,而且具累積性。

4. 物種不同源

1. 變異是自然發生的而非環境造成。

2. 適者生存,不適者死亡。

3. 變異有遺傳性與非遺傳性二種,只有 遺傳性的變異才能傳給子代。

4. 物種同源

6.下列何項生態浩劫,不會因為水壩或攔砂壩的完工啟用而產生?

(A)下游土地的無機鹽及有機養分減少,影響植物生長 (B)流速減少,造成泥沙淤積及汙染物聚積

(C)下游水量減少,嚴重影響灌溉用水 (D)魚種及漁產減少

【標準答案】C

【概念中心】人類對自然環境的衝擊。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第六章第三節。

【試題解析】興建水庫或攔砂壩可解決水資源不足的窘境,但同時也對河川的生態帶來重大影響,

例如:(1)由於水道分割,造成物種近親交配,適應力降低,物種數減少(2)下游土 地無機鹽及有機養分減少(3)下游流速減緩,汙染物聚積。

【未來趨勢】未來請同學留意其他類似的題型:(1)珊瑚白化(2)畸型魚(3)超抽地下水。

7.下列哪一選項的廢棄物,最適宜以焚化爐焚燒處理?

(A)鐵鋁罐、玻璃  (B)蔬果殘渣、廚餘  (C)電路板、廢輪胎  (D)廢紙、樹葉

【標準答案】D

【概念中心】資源的有效利用。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第六章第五節。

【試題解析】此題是考垃圾分類,可燃性垃圾的種類。

【未來趨勢】我只能說,這題是送分題。不過學測的一個命題方向便是生活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 問題皆可成為命題的來源。

8.調查台灣河流,很容易發現:河流上游人煙稀少處大多水質清澈,中游岸邊開始有人類社區出 現,水中藻類增加,水色偏綠且透光度下降,魚蝦數量減少;到了下游,兩岸建築林立,河水 汙濁發臭,魚蝦幾乎絕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富營養鹽的廢水流入河流,造成河流優養化,不利魚蝦生存 (B)河流上游水流湍急,水中溶氧量高,河流優養化,魚蝦成群 (C)河流中游因河流中的魚蝦減少,因此藻類大量生長

(D)河流下游遭受汙染,連細菌都難以生存

【標準答案】A

【概念中心】溪流生態系

(4)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第五章第五節。

【試題解析】(B)河流上游流速快,不容易形成優氧化。

(C)河流中游的魚蝦種類最為豐富。

(D)河流下游汙染較嚴重,但仍有大量細菌生存其中。

【未來趨勢】溪流生態系的上、中、下游各種理化因子不同,使生存、分布其間的生物相也不同,未 來還有其他不同理化因子或生物相的命題方向。

溪流上游 溪流中游 溪流下游

分布位置 前 段 ( 較 高 處 , 多

位於山區) 中段

後 段 ( 較 低 處 , 多 位 於 平 地 , 人 口 聚 集處)

水流速度 湍急 緩慢 最緩慢

水溫 最低

水中含氧量 最低

水中營養鹽含量 最多

水的pH 值 偏鹼 偏酸 偏酸

生物種類及數量

生物例子

(以大甲溪為例) 櫻花鉤吻鮭

(a)溪哥、鯉魚 (b)水棲昆蟲及幼蟲 (c)渦蟲

(d)小魚、小蝦

(a)吳郭魚、羅漢魚 (b)低等動物

(c)藻類

9.埃及斑蚊是傳染登革熱病毒的媒介之一。有一地區在密集噴灑殺蟲劑後,此蚊族群量減少了 99%

但是一年後,該族群又恢復到原來的數量,此時再度噴灑相同量的殺蟲劑後,僅殺死了 40%的斑 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殺蟲劑造成斑蚊基因突變,產生抗藥性基因 (B)斑蚊身體累積的殺蟲劑增加了自身的抗藥性 (C)原來的斑蚊族群中,少數個體有抗藥的基因 (D)第一年的斑蚊族群沒有基因的變異

【標準答案】C

【概念中心】生物的演化,天擇說。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第四章第一節。

【試題解析】達爾文天擇說的二大要點為:(1)遺傳變異(先)(2)天擇(後)。而遺傳變異的產生 方式有二:(1)突變(2)遺傳再組合。此二方式皆為隨機方式產生,與後來的環境選 擇因子(如抗藥性)無關。

(A)殺蟲劑扮演天擇的角色,並無法造成基因突變。

(B)同上,累積的殺蟲劑和抗藥性基因的生成無關。

(D)原始的斑蚊族群即有少數的基因變異,一直到大量接觸殺蟲劑後,才使得這些基

(5)

因成為優勢,逐漸在族群中佔較多的比例。

【未來趨勢】再強調一次,生物演化的觀念是生物學的主幹,同學在思考生物學的相關問題時,皆 可以演化論為本。但必須特別注意的是演化的方向是盲目的,因為基因變異是隨機 的,它並不知道環境會往何種方向改變,基因只是不斷地產生新的變異,以備下一 次的天擇發生。將來的命題方向可能是隔離,包括地理隔離及生殖隔離的概念。

10.將掠食者與被食者依序排列可得下列模式:人→ 大魚→ 小魚→ 蝦→ 藻類與浮游生物。但人 不僅吃大魚,也會吃小魚、蝦、藻類及浮游生物。若純就能量塔觀點,下列何種消費模式可供養 活最多的人口?

(A)人均衡食用大魚、小魚、蝦、藻類與浮游生物 (B)人直接食用藻類與浮游生物

(C)人多食用小魚而少吃大魚 (D)人增加食用大魚的數量

【標準答案】B

【概念中心】能量的流轉,能量塔。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第一章第二節。

【試題解析】我們可將題目中的食物鏈依能量塔的方式畫成右圖。

由於能量在不同營養階層中轉移時,會有層層耗損現 象(約耗損 90%),因此愈低層生物的能量總和愈大

,若想供養活最多的人口,就必須減少能量耗損,也 就是直接食用藻類及浮游生物。

【未來趨勢】本題是每年必考的題目,同學們應該去體會三種生態塔所代表的意義。

11.圖 2 為大氣壓力與離地高度的關係圖,下列有關氣壓的敘述,

何者錯誤?

(A)利用氣壓與高度的相關性,氣壓計也可以作為高度計 (B)地面的氣壓相當於高約 76 公分水銀柱底面承受的壓力 (C)離地面 8 公里處的高空氣壓,大致已小於 0.5 大氣壓 (D)距地面愈高,其氣壓隨高度的變化率愈來愈大 地球科學解答

【標準答案】D

【概念中心】大氣壓力隨高度升高而減少。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地科第七章第二節。

【試題解析】由圖可看出近地表處的氣壓隨高度變化較大,而愈高空的氣壓變化率愈小。

【未來趨勢】此題在考驗學生是否能由圖形看出明顯的特性,以及能否根據圖形來作合理的結論。

圖 2

(6)

考生平常宜訓練閱讀圖表的能力並看得懂圖形的意義。

物理解答

【標準答案】D

【概念中心】大氣壓力形成原因與高度的關係。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物理課本第二章第三節(二)大氣壓力。

【試題解析】(D)在 0~2 km 時氣壓約由 75 cmHg 降至約 60 cmHg,但在 4~6 km 時氣壓約由 45 cmH g 降至約 35 cmHg,表示距地面愈高,其氣壓隨高度的變化率愈來愈小。

【未來趨勢】要求同學必須對圖形上座標軸的意義與趨勢的判斷正確,若能以斜率的概念理解也是 不錯的方法。

12.下列有關壓力或溫度,隨高度(或深度)變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A)距地面愈深處的岩壓和岩溫都愈大 (B)距海面愈深處的水壓和水溫都愈小

(C)平流層中,距地面愈高處的氣壓和氣溫都愈小 (D)對流層中,距地面愈高處的氣壓和氣溫都愈大

【標準答案】A

【概念中心】岩石、大氣與海洋的溫度、壓力垂直特性。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地科第七章第二節。

【試題解析】(B)距海面愈深處,其水壓愈大。

(C)平流層上部,隨高度升高氣溫也升高。

(D)對流層中,距地面愈高處,其氣壓與氣溫也愈小。

【未來趨勢】此題跨地質、海洋、大氣三領域,考生需加以逐一判斷才能分析其大小關係,可算是少 見的好題,不屬於記憶背誦,卻能考驗學生是否俱備推理的能力。

13.在海洋探測中,為了探測海水的性質,例如深度、壓力、鹽度、溫度等,常使用各種的儀器,其 中較常見的包括聲納與鹽溫儀(也稱為溫鹽儀、溫鹽深儀、或鹽溫深儀)。海水的性質,有些是 直接由儀器量得,有些則是間接換算而得。下列有關海洋探測儀器的敘述,何者正確?

(A)使用聲納或自動測深記錄儀,主要在探測海底地質而不在探測海底地形 (B)有多個採水瓶的輪盤式採水器,下水後無法採集不同深度的海水樣品 (C)欲知鹽溫深儀已沉到何種深度,一般都從該處的水壓間接換算得知 (D)鹽溫深儀能測得鹽度的原理是由海水的溫度和壓力間接換算得知

【標準答案】C

【概念中心】海洋觀測─聲納、採水器、溫鹽深儀。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地科第六章第二節。

【試題解析】溫鹽深儀可測量深度,但是須由水壓再換算,不是直接測量深度。

【未來趨勢】海洋觀測屬新教材,舊的教材涉獵並不深,去年度曾考出大氣觀測的觀測坪百葉箱之 設立,均為新教材才有的內容。

(7)

14

. -17 . 為題組:

根據圖3所示之非洲東部附近的板塊分界圖,回答14.-17.

題。

14.圖 3 左側沿著非洲板塊與東非次板塊的交界,發育有 斷層所構成的凹陷帶,所以形成阿法低地和其南方的 一系列湖泊(一般稱為東非裂谷)。試問東非裂谷屬於 何種板塊邊界類型?該處斷層以何種斷層型式為主?

選項 板塊邊界類型 主要斷層型式

(A) 聚合性 逆斷層

(B) 張裂性 逆斷層

(C) 聚合性 正斷層

(D) 張裂性 正斷層

【標準答案】D

【概念中心】張裂性板塊邊界─正斷層。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地科第二章、第三節。

【試題解析】自衣索比亞到坦桑尼亞的東非大裂谷目前正在張裂中,不斷有海水進入而形成一系列 的湖泊,其斷層型式為正斷層,造成東非大地塹。

【未來趨勢】板塊構造學說是門很新的學說,占地球物理相當重要的地位,這類型題目的出題率極 高,幾乎年年有考題。而且,此題還可考驗學生是否能根據圖形來說明重要科學原 理以及能否由圖形中看出明顯特性。

15.圖 3 中不論是板塊或次板塊,其底面都落在地球內部構造的哪一分層內?

(A)地殼  (B)地函  (C)內地核  (D)外地核

【標準答案】B

【概念中心】地球內部的分層─地殼、地函、地核。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地科第二章、第二節。

【試題解析】板塊即岩石圈,它浮立在軟流圈(低速帶)之上,而低速帶夾在上部地函之中,因此 板塊的底面位於地函之中。

【未來趨勢】這題算是考驗學生的基本科學知識和概念,學生需了解地球內部的分層構造,外加板 塊構造理論。與這題類似的大氣分層、海洋分層或許是下次命題所在,考生也應留意 16.圖 3 右側的印度-澳洲板塊和馬達加斯加板塊的界限,明顯具有一些鋸齒形狀,這是如何形成

的?

(A)張裂性的中洋脊,伴隨一系列張裂性的正斷層 (B)張裂性的隱沒帶,伴隨一系列聚合性的逆斷層

圖 3

(8)

(C)張裂性的隱沒帶,伴隨一系列錯動性的平移斷層 (D)張裂性的中洋脊,伴隨一系列錯動性的轉形斷層

【標準答案】D

【概念中心】錯動性板塊邊界─轉形斷層。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地科第二章第三節。

【試題解析】印澳板塊與馬達加斯加板塊的界限為印度洋的中洋脊,而題目中所指的「具有一些鋸 齒形狀」乃轉形斷層,在中洋脊的中央斷裂谷之間的破裂帶上為轉形斷層。

【未來趨勢】有關轉形斷層的題目實在是大熱門,幾乎年年都考,值得來年的考生第一優先研讀這 項主題,凡是板塊構造說的理論、板塊的分布、板塊如何移動、板塊邊界類型等等都 應留意。

17.根據圖 3 中板塊和次板塊的移動方向(即箭頭所指方向),下列哪一項推論錯誤?

(A)如果東非次板塊持續移動,有朝一日它會脫離非洲大陸而成為離島

(B)如果阿拉伯板塊的移動速度大於東非次板塊,則亞丁灣也是板塊張裂產物 (C)如果紅海持續張裂,有朝一日它會擴大一如大西洋,甚至像太平洋那樣大 (D)由非洲板塊本身二個箭頭所指方向不同,似乎指示它具有順時鐘旋轉運動

【標準答案】D

【概念中心】板塊的相對運動。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地科第二章第二節、第三節。

【試題解析】由圖中非洲板塊二個箭頭所指方向,似乎指出它具有逆時鐘方向旋轉。

【未來趨勢】此題在考驗學生對於圖表的閱讀能力,能否由圖形看出其意義,及明顯特性,並作出 結論。

18.藉由地震傳抵甲、乙兩測站的地震波記錄,可繪出地震 P 波與 S 波的走時曲線,如圖 4 所示。下列有關圖 4 的敘述,何者正 確?

(A) S 波速度大於 P 波速度 (B)乙測站較甲測站接近震央 (C)甲、乙兩測站都是 S 波先抵達

(D)愈近震央的測站,其 P 波與 S 波抵達時間差距愈小

【標準答案】D

【概念中心】地震波、震央距、走時曲線。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地科第四章第三節與實習三。

【試題解析】(A)由圖可看出,不論甲測站或乙測站,P 波均比 S 波先抵達測站,因此 P 波波速較 S 波快。

(B)由圖的橫軸可看出甲測站距震央50公里,乙測站則為100公里。

(C) P波較S波先抵達測站。

【未來趨勢】題目本身並不難,即使不曾學過地科,靠著正確的判斷能力也能解出。考生平日宜培 養閱讀圖形的能力,如果連橫軸、縱軸的意義也不了解,更別談解題了。

19

. -20 . 為題組:

19.住台灣嘉義北緯 23.5°的小明,某天夜晚在住家附近進行星象觀測。他看見 X 星與北極星在天 圖 4

(9)

空張開角度(即由上述兩星視線構成的夾角)屬於下列哪一種情形時,X 星的周日運動永遠都 在地平線上進行?

(A)小於 23.5°  (B)介於 23.6°和 50°  (C)介於 51°和 89°  (D)等於 90°

【標準答案】A

【概念中心】北極星的高度是當地的緯度。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地科第九章第一節與實習七。

【試題解析】在北緯 23.5°的位置觀測星象,北極星在北方地平上仰角 23.5°,因此任何恆星和北 極星在眼睛視線上構成的夾角小於 23.5°的話,那恆星的周日運動永遠在地平線上 進行。

【未來趨勢】這個題目主要在測驗考生的推理能力,根據一個基本的科學現象、事實來作合理的推 斷。

20.承上題,若小明改天至赤道進行星象觀測,他所見到眾多星星移動軌跡所構成的圓面,都與地 平面夾有多少角度?

(A) 0°(與水平面平行)  (B) 23.5°  (C) 66.5°  (D) 90°(與水平面垂直)

【標準答案】D

【概念中心】不同緯度見到不同的星空。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地科第九章第一節與實習七。

【試題解析】在赤道處作觀測,北極星位於北方地平,仰角為 0°,眾星則拱繞北極星轉動,因此眾 星移動軌跡構成的圖面與地平面夾角為 90°,即與地平面垂直。

【未來趨勢】透過簡單的觀察而了解自然現象,同學們只要有過天球儀實驗必能輕易解題,因此將 來同學們準備考試時,務必需要熟練實驗,把實驗與課內的理論可以配合著作充分 而通盤的理解。

21.圖 5 為某測站藉著氣象探空氣球,探得高空 1000 百帕和 900 百帕兩等壓面距地面高度的示意圖 如果次日寒流來襲,重新探測上述兩等壓面,並與舊的資料比較,則兩新等壓面在高度和彼此 間距上有何改變?

選項 (A) (B) (C) (D) 1000 百帕等壓面距地面高度 不變 升高 降低 不變 900 百帕等壓面距地面高度 不變 不變 降低 升高 二等壓面的間距 不變 增大 減小 增大

【標準答案】無答案

【概念中心】寒流、冷空氣下沉、等壓面。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地科第七章第二節。

【試題解析】寒流來襲,此地地面附近來了不少冷空氣,其比重大,容易下沉在地表附近,因此同 樣數值的等壓面會降低高度;反之,若地表附近因日照受熱而出現不少熱空氣,其 比重小,利於對流上升,可使同一數值的等壓面在較高的高度出現。

【未來趨勢】題目提供一種假設,考生需要推理,根據事實作推斷。除外,對於圖形的閱讀能力,

等值線(此題為等壓線)的閱讀也是同學們未來需加強者。

圖 5

(10)

22.下列有關壓力的敘述,何者正確?

(A)高空 500 百帕等壓線的大氣壓力,通常都大於 1 大氣壓 (B)緯度 45 陛 B 氣溫 0°的海平面上,大氣壓力等於零大氣壓

(C)水的平均密度是水銀的 1/13.6,所以海水面下 10 公尺處的壓力約為 2 大氣壓

(D)岩石的平均密度約為 3.3 克/立方公分,所以地表下 3 公里處的岩壓比海面下 3 公里處的水 壓小

地球科學解答

【標準答案】C

【概念中心】壓力、大氣壓力。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地科第七章、第二節。

【試題解析】(A)高空 500 hPa 等壓線的大氣壓力約 0.5 atm。

(B)緯度45°,氣溫0℃的海平面上,大氣壓力等於1 atm。不可能為0 atm,地球有大 氣存在。

(D)由P=hd的公式可知因為岩石平均密度大於水的密度,同一深度(地表下3 km)

處岩壓大於水壓。

【未來趨勢】此題在測驗學生基本的科學知識和概念,另有一部分在考驗學生的推理能力,基本上 可算是相當「平易近人」的考題。

物理解答

【標準答案】C

【概念中心】壓力、大氣壓力與等壓線。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物理課本第二章第三節(二)大氣壓力、南一版物質科學物理篇(下)第十章 第一節、第三節。

【試題解析】(A) 1 大氣壓= 1013 百帕。

(B)緯度45°、氣溫0℃的海平面上,大氣壓力等於一大氣壓。

(D)岩石的平均密度大於海水的密度,所以地表下3公里處的岩壓比海面下3公里處的 水壓大。

【未來趨勢】結合物理與地球科學相關概念是一題統整的題目。

23.太空梭在重返地球時,會與大氣層的空氣劇烈摩擦,產生超過攝氏千度的高溫,因此太空梭外 殼必需使用最佳的耐熱材料。下列何種材料,最適合做為此用途?

(A)金屬材料  (B)玻璃材料  (C)塑膠材料  (D)陶磁材料  (E)有機高分子材料

【標準答案】D

【概念中心】材料與化學之耐熱材料。

【命題出處】南一基礎化學5-3材料與化學。

【試題解析】陶磁一般的製備均在高溫下完成,故精密的陶磁較能耐高溫。

【未來趨勢】超導材料、含矽成份的物質。

24.鴉片是一種容易上癮的毒品,其毒性主要是來自下列哪一個化合物?

(A)海洛因  (B)安非他命  (C)嗎啡  (D)尼古丁

【標準答案】C

【概念中心】毒品的認識。

【命題出處】南一基礎化學5-4藥物與化學。

(11)

【試題解析】(A)海洛因:化學結構類似嗎啡,屬白色晶體純度較嗎啡高,比嗎啡更易上癮,屬於 植物鹼。

(B)安非他命:白色,無臭有苦味晶體,沸點為320℃;化學式為:C9H13N。

(C)鴉片中含有20多種植物鹼,其毒性主要由嗎啡所造成。

(D)尼古丁的分子式為:C10H14N2,尼古丁是一種興奮劑,刺激腎上腺素,使心跳加速 血壓上升。

【未來趨勢】去年考胃藥,今年考毒品,接著該注意止痛藥;以及常見毒品的認識。

25.在硬水中,合成的清潔劑比肥皂更具有洗滌能力,其主要原因為何?

(A)合成清潔劑的鈉鹽溶於水,而肥皂的鈉鹽不溶於水 (B)合成清潔劑會與酸作用,而肥皂不與酸作用

(C)肥皂會在硬水中分解,而合成清潔劑不會分解 (D)合成清潔劑的鈣鹽溶於水,而肥皂的鈣鹽不溶於水

【標準答案】D

【概念中心】合成清潔劑與肥皂在硬水中使用的比較。

【命題出處】南一基礎化學5-2衣料與化學。

【試題解析】(A)鈉鹽所形成的肥皂與清潔劑均可溶於水中。

(B)肥皂與酸作用生成難溶於水的游離高級脂肪酸,洗滌效果降低,合成清潔劑在酸 中沒有變化,清潔效果不變。

(C)(D)肥皂在硬水中形成鈣肥皂與鎂肥皂,降低洗滌效果,合成清潔劑則不會,且 洗滌效果佳。

【未來趨勢】清潔劑與肥皂的比較,衣料(植物纖維、動物纖維與人造纖維)的比較。

26.乾電池是市面上最為常見之電池,圖 6 為其簡單之剖面構造。下列有關乾電 池的敘述何者正確?

(A)鋅殼為負極 (B) MnO2為催化劑 (C)石墨棒為還原劑 (D)石墨棒為氧化劑

【標準答案】A

【概念中心】乾電池的組成分析。

【命題出處】南一基礎化學4-2化學電池。

【試題解析】(B)二氧化錳當去極劑也當氧化劑。

(C)石墨當陰極。

(D)當氧化劑者有氯化銨與二氧化錳。

【未來趨勢】鉛蓄電池、氫氧燃料電池與丹尼爾電池及常用電池電解液屬於氫氧化鈉者。

27.鎂離子是海水中含量次多的金屬離子。自海水中提取鎂,通常需經過三個步驟,如下表中的 (Ⅰ)、(Ⅱ)、(Ⅲ)。下列哪一選項正確給出此三個步驟所屬的反應類型?

步驟 (A) (B) (C) (D)

圖 6

(12)

(Ⅰ)加入氫氧化鈣以形成氫氧化鎂 酸鹼中和 沉澱 酸鹼中和 沉澱 (Ⅱ)加入鹽酸以形成氯化鎂 氧化還原 氧化還原 沉澱 酸鹼中和 (Ⅲ)電解液態氯化鎂而得到鎂 酸鹼中和 酸鹼中和 氧化還原 氧化還原

【標準答案】D

【概念中心】海水中重要物質的提煉。

【命題出處】南一基礎化學2-1水。

【試題解析】加入氫氧化鈣的目的是產生沉澱的氫氧化鎂,加入鹽酸的目的為進行中和反應產生氯 化鎂溶液,然後將水分蒸乾,可得氯化鎂,再利用電解反應,在陰極產生金屬鎂,

可知此反應屬於氧化還原反應。

【未來趨勢】海水淡化與電解反應的檢驗。

28.X2+與 Y都具有 18 個電子及 20 個中子,下列有關 X、Y 兩元素的敘述何者正確?

(A) X 之質量數為 38 (B) 17Cl35為 Y 之同位素

(C) X2+和 Y為同素異形體  (D) X 和 Y 具有相同的質子數目

【標準答案】B

【概念中心】原子構造之中子數、電子數與原子序。

【命題出處】南一基礎化學3-1物質的形成。

【試題解析】X2+與 Y均具有 18 個電子與 20 個中子,可推得 X 的原子序為 20,中子數為 20,質量 數為 40,Y 的原子序為 17,中子數為 20,質量數為 37。

(A)應為 40;(B)正確;(C)不正確;(D)不相同。

【未來趨勢】了解何謂:同位素、同素異形體、同分異構物。

29.小華進行了一個簡單的實驗,以測定金屬 M 之原子量。他將該金屬之氧化物(化學式 M2O3)1.6 克在高溫下分解,剩下的金屬質量為 1.12 克,則 M 之原子量為多少?

(A) 28  (B) 42  (C) 56  (D) 70  (E) 84

【標準答案】C

【概念中心】化學當量

【命題出處】南一基礎化學3-2物質的質量;物質科學化學篇下冊7-1化學反應。

【試題解析】反應前後金屬 M 的重量不變。

3 M

12 . 1

2 16

12 . 1 6 . 1

,得 M=56

【未來趨勢】對克分(原)子數的認識,以及相關題型如:不純物經分解後產生氣體,求純度的探 討,結晶水加熱去除結晶水,探討結晶水的數目。

30.市面上有所謂的健康低鈉鹽,下列有關低鈉鹽的敘述,何者最合理?

(A)低鈉鹽含有少量的金屬鈉,故稱為低鈉鹽

(B)低鈉鹽其實就是一般的氯化鈉鹽類,沒有什麼不同 (C)低鈉鹽中的鈉離子比氯離子少,所以不是電中性的

(D)低鈉鹽含有鉀離子,所以比相同莫耳數的氯化鈉含較少的鈉離子

(13)

【標準答案】D

【概念中心】對低鈉鹽的認識。

【命題出處】南一基礎化學2-1水與5-1食品與化學。

【試題解析】市面上低鈉鹽的產品大部分以 47%±5%之氯化鉀來取代氯化鈉,另並添加微量的乳酸 鈣、檸檬酸鈉等成分,以緩和及隱蔽氯化鉀所產生之苦澀味。

【未來趨勢】健康食品的認識,如:人工甜味的認知;不沉之海(鹽鹵海水的濃縮物,具高滲透壓 可溶解皮下脂肪)的認知。

31.化學需氧量是指用化學方法氧化耗氧有機物所需消耗氧的量,常用以表示水受到耗氧有機物汙 染的程度。若化合物的莫耳數相同,則下列何者的化學需氧量最大?

(A) C5H12  (B) C5H11OH  (C) C4H9CHO  (D) C4H9COOH

【標準答案】A或B

【概念中心】對化學需氧量的認知。

【命題出處】南一基礎化學2-1水。

【試題解析】(A) C5H12 + 8O2 → 5CO2 + 6H2O (B) C5H11OH + 2

15O2 → 5CO2 + 6H2O

(C) C4H9CHO + 7O2 → 5CO2 + 5H2O  (D) C4H9COOH + 2

13O2 → 5CO2

+ 5H2O

;因反應物等莫耳,所以可推知氧的係數愈高者,化學需氧量愈高。

【未來趨勢】了解 BOD(生化需氧量),以及常見的水汙染。

32.當高速前進的汽車緊急停下時,利用安全帶與安全氣囊,可以降低車內乘客可能受到的傷害。

下列有關這兩種安全配備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充氣後愈難壓縮的安全氣囊,愈能保障乘客的安全 (B)安全氣囊比安全帶更可以有效的使乘客留在座位上 (C)安全帶須能伸縮,才可使乘客緊急停下的時間增長 (D)安全帶的寬度愈窄,愈能保障乘客的安全

【標準答案】C

【概念中心】力的作用。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物理課本第二章第二節力的作用。

【試題解析】(A)充氣後很難壓縮的安全氣囊,當受到撞擊時,無法提供適當的緩衝時間,會使乘 客受傷。

(B)安全帶可以有效的使乘客留在座位上。

(C)安全帶須能伸縮,才可使乘客緊急停下的時間增長,安全帶作用的力會較小。

(D)安全帶的寬度愈窄,施於人的壓力愈大,未能理想保障乘客的安全。

【未來趨勢】生活機能上的一些設計,均有不少物理原理可以說明其設計的理由,應多觀察及了解 身邊工具的基本原理。

33.汽車的安全氣囊在汽車發生車禍時,會利用疊氮化鈉的高溫分解反應,迅速產生氮氣(2NaN3 (s) → 2Na(s) + 3N2(g)),以達到保護駕駛的目的。若在常溫常壓下,要產生 73.5 公升的氮氣,

則需完全分解多少克的 NaN3?(NaN3的分子量為 65.0 克/莫耳,常溫常壓下理想氣體的莫耳體

(14)

積是 24.5 公升/莫耳)

(A) 6.5  (B) 65.0  (C) 130  (D) 260

【標準答案】C

【概念中心】化學反應。

【命題出處】南一基礎化學3-2與物質科學化學篇下7-1與10-5(安全氣囊的介紹)。

【試題解析】2:3=

65 W

5 . 24

5 .

73  ∴W=130克

【未來趨勢】化學平衡與限量試劑的認識。

34.埃及的古夫(Khufu)金字塔內有一條狹窄通道,盡頭處被一塊鑲有兩個銅製把手的石塊堵住,

如圖 7 所示。考古學家想知道石塊後面藏有什麼秘密,於去年九月,利用一具機器人,配備了 (甲)測力計、(乙)超聲波回聲探測器、(丙)導電性感測器、(丁)可穿透石塊的雷達,沿著通道到達石 塊,從事下列探測工作:

(i)兩個銅把手在石塊背面是否彼此連接   (ii)石塊是否能夠移動 (iii)在石塊後面的是空氣,還是其他物體  (iv)石塊的厚度

下表哪一選項所列的配備,最適合用來完成表中左欄的各項探測工作?

(A) (B) (C) (D)

石塊的厚度

石塊是否能夠移動

石塊後面有何種物體 兩銅製把手是否相連

【標準答案】C

【概念中心】力的測量、回音的應用、不同物質的導電性質、雷達波的反射。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物理課本第一章第二節、第四章第三節、第六章第四節。

【試題解析】(A)石塊的厚度利用超聲波回聲探測器確定。

(B)石塊是否能夠移動利用測力計測量。

(C)在石塊後面有何物體利用可穿透石塊的雷達確定。

(D)兩個銅把手在石塊背面是否彼此連接利用導電性感測器確定。

【未來趨勢】將四個概念統整在一題,並利用事件貫穿整題,是一題非常漂亮的考題。而利用何種 工具測量何種物理量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35.古夫金字塔是用大約 230 萬塊巨石建成的,塔尖高度約為 146 公尺,塔底寬度約為 230 公尺,

故其體積約為 257 萬立方公尺。利用以上數據來估計,此金字塔每塊巨石的平均質量,與下列 何者最為接近?

(A) 500 公斤  (B) 1000 公斤  (C) 2500 公斤  (D) 6000 公斤  (E) 9000 公斤

【標準答案】C

【概念中心】體積、質量與密度的關係。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物理課本第一章實驗活動(一)密度的測量。

探 測工 具

圖 7

(15)

【試題解析】每塊體積佔257÷230=1.12 m3,岩石密度可依22 題題目中所給數據為 3.3 克/立方公分 則每塊巨石的平均質量=(1.12×106立方公分)×(3.3×10-3公斤/立方公分)=3.7×

103公斤。岩石密度也可利用地球平均密度為5.5 克/立方公分估計,會使岩石不可能 大於5000 公斤,而推測為 2500 kg。

【未來趨勢】簡單的物理概念計算,只要熟知體積、質量與密度三者的關係即可做答。

36.將粗細均勻的金屬圓棒,插入盛水之圓形透明玻璃杯內。當人眼由杯外略高於水面的位置,透 過水面與杯子側面觀看水中的圓棒時,圓棒看似折斷,粗細也不均勻。若以灰色線段代表看到 的水中圓棒,則下列哪一圖是人眼看到的景象?

(A)   (B)   (C)   (D)

【標準答案】A

【概念中心】水的折射。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物理課本第五章第四節光的折射。

【試題解析】人在外面看杯中的物體會有視線上的偏折,稱為視深,題目中的圓棒會看似折斷,而 且在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視覺深度。本題規定人眼必須由杯外略高於水面的位置 觀察,可觀察到兩個面的折射影像,透過水面會看到一段圓棒、另外透過杯子側面 觀看水中的圓棒會有另一段圓棒,這兩段的傾斜程度不同,故答案選擇(A)。

【未來趨勢】同學們在學習物理概念時,應隨時養成做簡單實驗驗證的習慣,此題未實地操作過的 同學容易錯誤。

37.如圖 8 所示,在已接地之電路上,有甲、乙、丙三個可為通路或斷路的接點。若人站在地上,而 手碰觸到金屬外殼形成通路,則當此三個接點為下列何種情況時,此人會有觸電之危險?

選項 接點甲 接點乙 接點丙 (A) 通路 通路 通路 (B) 斷路 通路 斷路 (C) 斷路 斷路 通路 (D) 通路 斷路 斷路

【標準答案】B

【概念中心】火線、接地線、觸電與用電安全。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物理課本第六章第八節家庭用電與安全。

【試題解析】人會有觸電之危險,是因為電流經乙處、金屬外殼進入人體,由地面再回到電源。所以 甲、丙必須為斷路,電流才會流經人體。

圖 8

(16)

【未來趨勢】近年來,每年都會考觸電的迴路,家庭電器的接地線與電源提供的火線、中性線的接 法與原因應該完全了解,及人體觸電的迴路如何形成。

38.在大氣中飛行的民航飛機,與在太空中沿圓形軌道運行的人造衛星,都受到地球重力的作用。

下列有關民航飛機與人造衛星的敘述,何者正確?

(A)飛機在空中飛行時,機上乘客受到的地球重力為零

(B)人造衛星內的裝備受到的地球重力為零,因此是處於無重量的狀態

(C)人造衛星在圓形軌道上等速率前進時,可以不須耗用燃料提供前行的動力 (D)飛機在空中等速率前行時,若飛行高度不變,則不須耗用燃料提供前行的動力

【標準答案】C

【概念中心】力的作用、重力與人造衛星。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物理課本第二章第二節力的作用、第三節(三)人造衛星。

【試題解析】(A)飛機在空中飛行時,機上乘客必會受到地球的重力,因地球重力為超距力。

(B)(C)人造衛星內裝備受到的地球重力,作為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

(D)飛機在空中前行時,須耗用燃料提供前行的動力抵消向後的阻力,才會維持等速 率運動。

【未來趨勢】太空船、人造衛星在太空中環繞地球飛行所需的力、速度、加速度是常考的重點,尤其 對失重概念的了解更應加強。

39.當地球重力與氣壓產生的作用力達成靜力平衡時,一地區上 空的大氣,其溫度隨高度每公里下降約 6.5℃,如圖 9 中的直 線 W 所示。有一乾燥的熱空氣塊 X 與一潮濕的熱空氣塊 Y,分 別從該區地面上升,在絕熱下因體積膨脹而降溫,其溫度隨 高度的下降率分別為 10℃/km 與 6 ℃/km ,如圖 9 中的直線 X 與 Y 所示。若只考慮重力與浮力的作用,則下列敘述,何者正 確?

(A)高度超過 1.5 公里時,氣塊 Y 即無上升加速度 (B)只要高度低於 3 公里,氣塊 X 就有上升加速度 (C)只要高度低於 3 公里,氣塊 Y 就有上升加速度

(D)該區氣溫隨高度而降低,故大氣一定做垂直上升的運動 物理解答

【標準答案】C

【概念中心】熱脹冷縮、浮力原理。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物理課本第三章第二節(二)熱膨脹、南一版物質科學物理篇(下)第十章第 二節浮力。

【試題解析】1. 高度在1.5公里以下時,空氣塊X與Y的溫度皆高於大氣,故空氣塊密度皆小於外界 大氣,使空氣塊X與Y皆加速上升。

2. 高度在1.5公里以上時,Y仍加速上升,但空氣塊X的溫度低於大氣,故空氣塊X密 度大於外界大氣,使空氣塊X的加速度向下。

【未來趨勢】此種題目不易讀懂,且不易看懂圖形蘊含的物理意義,但此題為未來趨勢,利用物理 所學習的概念解釋其他相關科目或其他非課程內的自然現象。

地球科學解答

圖 9

(17)

【標準答案】C

【概念中心】氣溫的垂直變化─大氣穩定度。

【命題出處】南一版物質科學地科篇下冊第四章第二節。

【試題解析】在 3 公里高度內,Y 氣塊只要上升,不管在哪一高度,其氣溫均比該高度之大氣氣溫 為高,比重為小,就有上升的加速度。而 X 氣塊則只有在約 1.5 公里的高度內才有上 升的加速度。

【未來趨勢】多留意閱讀圖形的能力,圖形中曲線變化的比較,將來判圖的題目仍是命題的重點。

40.人體因觸電而遭受電震,其嚴重性隨電流的頻率而異,圖 10 中虛線表示在各種頻率時,能引 起人體感覺觸電的最低電流;實線表示觸電後無法憑藉自力脫離電路的最低電流。依據此圖資 料,並假設觸電者的身體,在皮膚乾燥時相當於 100 kΩ 阻,而在全身溼透時相當於 5 kΩ 阻,

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頻率愈高的電流,愈容易使人感覺觸電

(B)此圖資料徹底否定了愛迪生有關直流電比交流電更為 安全的說法

(C)全身溼透的人若誤觸 110 V、60 赫的交流電路,將不 能憑自力脫離

(D)利用頻率 100 赫左右的交流電,進行人體通電特技表 演,才是較安全的

【標準答案】C

【概念中心】交流電、用電安全中的觸電。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物理課本第六章第二節交流電與直流電、第八節二‧(一)觸電。

【試題解析】(A)超過 100 赫後,頻率愈高的電流,愈不容易使人感覺觸電。

(B)此題並未說明直流電與觸電的關係。

(C)全身溼透的人若誤觸110 V、60赫的交流電路,此時流經人體的電流為110÷5=22 mA,超過實線部分,表示不能憑自力脫離。

(D)頻率100赫左右的交流電,最容易使人體觸電。

【未來趨勢】用電安全是每年考試必定測驗的項目,未來仍十分強調讀取圖形及對文字解說的理解 能力。

二、多重選擇題

 說明:第 41 至 48 題為多重選擇題,每題均計分。每題選出適當的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上。每 題答對得2 分,答錯不倒扣,未答者不給分。只錯一個可獲 1 分,錯兩個或兩個以上不給 分。

41 . -42 . 為題組:

「非洲草原中常可見到高三、四公尺的土丘,其實這是白蟻建築出的蟻塚。蟻塚內住著幾百萬隻的 白蟻家族。它們大量在草原上收集乾草等植物碎屑,帶回蟻塚,再將這些碎屑攜入蟻塚底部儲存。

儲存的植物碎屑是培養菌類的原料,菌類長出的菌絲是白蟻的食物。如此才能養活整個家族的白蟻 白蟻排泄的物質滲入地底後,又讓蟻塚週圍的植物長得好。這些植物養活了更多的有蹄類動物;

而豐富的有蹄類動物資源又供應了獅子足夠的食物,維持了獅子的存活及族群量。」

圖 10

(18)

根據上文所述,回答41.-42.題。

41.本文中提到了許多不同類型的生物間的相互關係及生態系中能量流轉方式。下列哪幾種關係是 文中提到的?(應選三項)

(A)掠食  (B)競爭  (C)寄生  (D)食物鏈  (E)互利共生

【標準答案】ADE

【概念中心】生物間的互動關係。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第一章第四節。

【試題解析】(A)掠食:植物→有蹄類→獅子

(D)食物鏈:植物碎屑→真菌→白蟻;植物→有蹄類→獅子 (E)互利共生:真菌 白蟻

【未來趨勢】生物間的互動關係可以整理成下表

A B 互動關係

寄生、掠食

互利共生

片利共生 有利+

競爭 不利-

互容 沒影響○

42.現在若有一種殺蟲劑,只會殺死白蟻,但對植物或其它脊椎動物都沒有影響,則持續使用這種 殺蟲劑來殺白蟻,對當地生態的影響為何?(應選二項)

(A)獅子數量減少    (B)植物碎屑減少    (C)植物生長增快 (D)有蹄動物數量增加  (E)碎屑分解速度變慢

【標準答案】AE

【概念中心】生物間的互動關係,元素循環。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第一章第三節、第四節。

【試題解析】當白蟻數量減少後,其排泄物質減少,蟻塚周圍的植物數量亦會減少,使得有蹄類及 獅子數量亦隨著減少。另外,白蟻數量減少後,菌類的數量亦減少,使得植物碎屑 分解速度變慢。

【未來趨勢】此題主要是考食物鏈中,生物之間互相的影響。將來請同學特別注意元素的循環:包 括:C、N、S、P 四種元素循環。

43.當人在浴室內唱歌時,由於回聲效應,歌聲常會明顯地變得比較連貫而響亮,聽起來更為悅耳。

下列哪兩項因素是浴室能使歌聲引起明顯改變的最主要原因?(應選二項)

(A)浴室的地板與牆壁表面鋪有瓷磚  (B)浴室的空間狹窄,門窗也都關閉 (C)入浴時,人的精神較為愉快振奮  (D)在浴室中的空氣聲速較快

【標準答案】AB

【概念中心】聲波的反射與聲音的傳播。

(19)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物理課本第四章第二節聲波、第三節聲音的反射。

【試題解析】浴室為封閉空間時,聲波只在浴室內傳遞,不會散失至外界,並利用地板與牆壁表面 不易吸收聲波的特性,讓聲波較不易消失。

【未來趨勢】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可以透過簡單的概念解釋,同學應多留心。

44.法國畫家莫內(Monet)與塞拉(Seurat)發展出來的印象派畫法,畫像所要展現的色彩與明暗,

並不是先在調色盤上將顏料調成所需顏色,然後再畫上去的,而是將不同顏色的細線條或小點,

密集畫在一起,利用反射的各種色光合成的。如果稱他們的畫法為「甲畫法」,而先將顏料調成 所需顏色再畫上去者為「乙畫法」,則下列有關甲與乙兩種畫法的敘述,何者正確?(應選二 項)

(A)以甲畫法完成的畫,當觀賞者距離畫像太近時,會較難看出其顏色效果 (B)以乙畫法完成的畫,其顏色效果會隨觀賞者與畫像的距離,而有顯著變化

(C)使用黃(略帶綠)與藍(略帶綠)兩種顏料作畫,在遠處觀看時,甲畫法可得到較明亮的 綠色

(D)只使用紅、綠、藍三種顏料作畫時,乙畫法可比甲畫法展現更多的顏色變化

【標準答案】AC

【概念中心】光的反射、光的三原色。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物理課本第五章第五節光的三原色。

【試題解析】當距離較遠時,甲畫法會使光線往四面八方散去,造成觀察者在不同角度會呈現不同 的色彩。利用乙畫法中的顏料會吸收部分光線,只將特定顏色的光線反射出來,造 成光的強度減弱。

【未來趨勢】光的三原色與顏料的三原色必須區分清楚,此兩個重點會輪流命題。

45.圖 11 中曲面上各點的座標代表一純物質的體積 V、溫度 T 與 壓力P。甲、乙、丙均為等溫線,其粗線部分與 V 軸平行,圖中 虛線為此物質兩態共存區之邊界線。下列有關此物質三態的敘 述,何者正確?(應選二項)

(A)在甲溫度時,此物質之固態與液態可以共存 (B)在甲溫度時,此物質之固態與氣態可以共存 (C)在乙溫度時,此物質之液態與氣態無法共存 (D)在高於丙溫度時,此物質無法三態共存

【標準答案】BD

【概念中心】物質三態變化與壓力、溫度、體積的關係。

【命題出處】南一新超群基礎物理第三章第二節重點三:一般物質的P-T圖。

【試題解析】(A)(B)在甲溫度時,此物質之氣態與固態可以共存。

(C)在乙溫度時,此物質之液態與氣態可以共存。

(D)在高於丙溫度時,此物質無法區分為氣態或液態,丙溫度稱為臨界溫度。

【未來趨勢】利用三相圖可以區分物體在何壓力、體積、溫度下的狀態,臨界溫度以上的流體性質也 有特殊用途。但在物理上常出現的是P-T 圖及 P-V 圖,至於三度空間的 P-V-T 圖也許可以稍做講解。

圖 11

(20)

46.當以 mpmn分別代表質子與中子的質量時,一個由Z 個質子與N 個中子組成的穩定原子核,其質量 M 與質量 A=Z+N 的關係,可表示為 M=ZmP+Nmn-AE/C2

(C 代表光速)。若 E 隨 A 的變化如圖 12 所示,則下列 敘述,何者正確?(應選二項)

(A)穩定原子核的 Z 與 N 必須相等

(B)穩定原子核的質量,必小於其所含質子與中子的質量 總和

(C)兩個5626Fe 原子核融合為一個原子核時,質量會減少而轉變成能量 (D)兩個12 H 原子核融合為一個原子核時,質量會減少而轉變成能量

【標準答案】BD

【概念中心】穩定原子核的質量、核分裂與核融合時的質量與能量的關係。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物理課本第七章第二節核能。

【試題解析】(B)由 M=ZmP+Nmn-AE/C2,可看出穩定原子核的質量M 必小於所有質子與中子的 質量總和(ZmP+Nmn)。

(C)兩個5626Fe原子核融合為一個原子核時,由圖上看出能量減少,表示總質量應增加 (D)兩個12H原子核融合為一個原子核時,由圖上看出能量增加,表示總質量應減少

變為能量。

【未來趨勢】核融合與核分裂的不同是命題重點,核能電廠的原理與核廢料的處理是未來考題的趨 勢。此題的困難是對圖形不易了解以及對物理的數學式子解讀不易,此題型仍是出 題者所好。

47.氮的氧化物(包括 NO、N2O、NO2等)是主要的大氣汙染物之一,下列有關氮的氧化物之敘述 何者正確?(應選二項)

(A) NO2遇水形成鹼性物質

(B)光化學煙霧中常含有氮的氧化物

(C) NO 之電子點式表示法,氮和氧可同時符合鈍氣之電子排列 (D)汽、機車排放的廢氣常含有 NO,是汽油燃燒不完全所產生的 (E)汽、機車淨化廢氣所安裝的觸媒轉化器是要將氮的氧化物轉為 N2

【標準答案】BE

【概念中心】空氣的汙染物-氮的氧化物。

【命題出處】南一基礎化學2-2大氣與物質科學化學篇(下)7-3。

【試題解析】(A)二氧化氮遇水,變成硝酸,水溶液成酸性。

(B)一氧化氮與因汽油不完全燃燒所排放的有機物過度汙染,在空氣中會經光化學反 應產生新的汙染物質,再加上地形及氣候關係導致通風不良,則會造成空氣中瀰 漫煙霧的現象。

(C)氮不符合鈍氣的電子排列,尚含有一個單電子的自由基。

(D)一氧化氮最主要是因空氣中的氮與氧在內燃機中燃燒所產生。

(E)觸媒轉化劑利用Pt、Rh或V2O5使燃燒不完全的CO及有機物轉化成CO2H2O,並使 氮的氧化物轉變成N2

【未來趨勢】對空氣與水汙染比較的認知,防治方法以及催化反應。

圖 12

(21)

48.甲烷(CH4)是家用天然瓦斯的主要成分,下列有關甲烷的敘述何者正確?(應選二項)

(A)在甲烷分子中,氫所占的質量百分比為 25%

(B)甲烷具有臭味,因此瓦斯外洩時容易被察覺 (C)每 1 莫耳的甲烷完全燃燒須消耗 3 莫耳的氧 (D)甲烷燃燒時,反應物的能量比產物的能量高

【標準答案】AD

【概念中心】對甲烷的認知。

【命題出處】南一基礎化學4-2能源與生活。

【試題解析】(A) C%=16164×100%=75%,H%=16164×100%=25%。

(B)無臭、無毒,燃燒不生有害氣體;為優良氣體燃料。

(C)由 CH4 + 2O2 → CO2 + 2H2O,可知完全燃燒的甲烷需 2 莫耳的氧氣。

(D)因燃燒屬於放熱反應,所以反應物的位能比生成物的位能高。

【未來趨勢】對天然氣、液化石油氣、水煤氣、汽油成分的認知與反應熱的相關問題。

第貳部分

 說明:第 49 至 68 題,共 20 題,均為單一選擇題,答對 16 題以上則第貳部分即得滿分(32 分)。

每題選出最適當的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上。每題答對得2 分,答錯不倒扣。

49 . -51 . 為題組:

  紫外線波長在280到320奈米(nm)的部分稱為「紫外線B」,人類長期暴露在紫外線B下,能 造成免疫系統的傷害、能引起白內障、還能增加罹患皮膚癌的機會。太陽輻射線中的紫外線,通常 會被臭氧層吸收,只有少量會照射到地表。

  科學家從1970年代開始,發現全世界許多兩棲類的種類,族群量都大幅減少,甚至完全消失。

因而懷疑兩棲類族群滅絕的原因之一,是地球上空的臭氧層消失。為了要証實這個假說,科學家 在美國西部山區,採了蠑螈、蛙、蟾蜍等三種在當地水池中繁殖的兩棲類動物的卵,分別放在紗網 作成的籠子中,每一籠各100顆卵,置於原地的池塘中。籠子共分成三組:甲組的籠子上方,加了 一層透明的塑膠板,用以隔絕紫外線B;乙組則沒有任何隔離,卵可接受完全的日光照射;丙組 則是用無法隔絕紫外線B的透明塑膠膜蓋住。該實驗共進行三次,實驗的結果如下表。

卵或胚胎死亡率

蠑螈 青蛙 蟾蜍

甲組 40±5% 10±1% 12±3%

乙組 90±6% 40±4% 38±3%

丙組 88±4% 37±5% 39±4%

  但研究人員經過檢查,發現造成這些卵或胚胎死亡的原因,都是因為受到原本就在池塘中的 水黴菌的感染。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09 年度臺中市政府所屬機關及學校護理人員聯合甄選,緊 急救護科題本,題本採雙面印刷,共 100 題,測驗時間 90

[r]

美國高中數學測驗 AMC 12 由 1950 年舉辦至今 (2009) 已有 60 年歷史, 為近幾年備 受 重視的世界性大型數學測驗。

104 年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所屬學校護理人員甄選,綜合護理 學科題本,題本採雙面印刷,共 100 題,測驗時間 90

104 年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所屬學校護理人員甄選,緊急救護 學科題本,題本採雙面印刷,共 100 題,測驗時間 90

國小中高年級組:第一階段比賽將出 10 題國中等級單字,完成後將審查現場學生之分數,取 前 100 名繼續進入第二階段比賽,並列同分者得佔一個名額,若有與第 100

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委員會於 108 年 11 月 1 日公告「考試科目及測驗範 圍調整說明—111 學年度起適用」,本案業經教育部 108 年 10 月 29

將基本學力測驗的各科量尺分數加總的分數即為該考生在該次基測的總 分。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自民國九十年至九十五年止基測的總分為 300 分,國文科滿分為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