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傳統中國醫學的傳染觀念研究─以漢宋之際的醫者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傳統中國醫學的傳染觀念研究─以漢宋之際的醫者為例"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計劃編號:NSC89-2411-H-002-029 執行期限:88 年 8 月 1 日至 89 年 7 月 31 日 主持人:張嘉鳳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 Email: ccfchang@ccms.ntu.edu.tw 計劃參與人員:劉巧明(專任研究助理) 計劃名稱:傳統中國醫學的傳染觀念研究─以漢宋之際的醫者為例 The Conceptions of Contag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uring the Han and Song China

一、中英文摘要: 本計劃旨在研究漢宋之際醫者的 「傳染」觀念,一方面了解當時醫學 如何應對傳染性疾病的衝擊,建立出 哪些相關的醫學理論與假說;另一方 面則是深入發掘醫者之間對於傳染性 疾病見解的異同,以及他們之間的爭 論,並且藉著此一爭論,鳥瞰當時社 會對於傳染性疾病的認識與態度及其 異同。 漢宋之際的醫者,常以「相染」、 「染易」、「度著」、「傳染」等詞,形 容與分類大規模流行的疫疾,而這裡 所謂的大規模流行的疫疾,根據漢宋 之間的醫學典籍,實則包括今日流行 病學中所稱的「流行病」-包含傳染 性與非傳染性疾病。 在疾病的分類方面,大規模流行 之疫疾,往往隨其證分別在不同的類 別中出現,漢宋之際的醫者並無一致 的看法。其次,疾病是否具有「相染」、 「染易」或「傳染」之特質,並非醫 者分類疾病之主要標準。此外,值得 注意的是,多數醫者傾向於相信「一 病多源」之說,「染易」或「傳染」只 是某些疾病的病因之一。 漢宋之際的醫者多相信特定之疾 疫有「相染」的可能,其致病原因, 主要包括鬼神之力、品質邪惡的氣、 男女性接觸以及所謂的「邪」等等; 至於其「相染」的途徑亦多,乃以近 距離接觸病患或其尸,甚至還包括參 與喪禮或前往特定地點等等。 並非所有的漢宋醫者均深信疫疾 具有「相染」的可能,由於一般世俗 多相信侍奉病人將可能「染易」疫疾, 因而在大規模疫疾來臨時,往往棄親 故於不顧而逃疫,遂引發當時社會之 爭論。由於此一爭論觸及儒家思想核 心之一的倫理孝友之道,醫者之中不 乏力爭無所謂「傳染」者,其最著者 之一當屬宋代儒醫程迥,著書立論讜 伐「傳染」觀念,惟此並未蔚為主流, 亦未能一改當時之社會風氣。 關鍵詞:染易 相染 傳染 疫疾 醫者 醫學 漢 宋 English Abstract:

(2)

This research project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by way of examining the doctrines and concepts of contagious disease during the Han and Song dynasties. This project also delves into various medical concepts concerning the aeotiology of contagious disease and related debates between medical practitioners. Those debates that entangled with political,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concerns provide us a closer look into the changing knowledge of contagious disease over centuries in pre-modern China.

During Han and Song dynasties, medical practitioners created many terms of "contagion" and classified contagious disease into various categories. Although medical practitioners tended to believe that "contagion" was one of possible factors causing a certain disease, and they assumed that other factors could also resulted in such particular disease. Medical practitioners attributed contagious disease to the demon and ghost, heteropathic qi (xie qi) and heteropathy (xie). They also asserted that nursing, contacting or coming close to patients or their corpses, or even attending funerals or wandering around a certain places would have contracted contagious disease and led to devastate consequence.

During the Han and Song periods, when an epidemic struck, healthy laymen were likely to abandon their sick

relatives and escape. This caused social problems and, most importantly, contradicted the Confucian norm. Therefore, some physicians, ru-yi (Confucian/literati physician) in particular, and political elites conscientiously not only denounced the ideas of "contagion" but also set examples to care for patients in an attempt to reverse the prevailing customs. Yet their efforts achieved little.

Keywords: contagion epidemics medicine aeotiology medical history 二、計劃緣由與目的: 本計劃之目的,在於分析漢宋之 際的醫學典籍,研究當時醫者有關傳 染性疫疾的認識,特重醫者如何分類 與建構傳染性疫疾的病因病機學說。 本計劃所提出的問題,不在於以現代 生物醫學為中心或標準,懷疑傳統中 國醫學是否有所謂的「傳染」觀念, 或是評量傳統中國醫學的價值,本計 劃 乃 在直 探 傳統 中 國 醫 學 之 發 展 脈 絡,提問並尋求解答,更重要的是, 同 時 兼 顧 當時 政 治、 社 會與 文 化 情 境。 本計劃之研究方法,兼重史料之 蒐集與文獻之分析,強調醫學典籍與 一般史料之間的異同,從而了解不同 人群對於傳染性疫疾的見解,此一方 法,是本研究計劃與前賢研究主要的 不同處之一。

(3)

三、結果與討論: 「傳染」觀念與理論的建立,是 近代西方生物醫學迅速進步與發展中 的重要環節,與之相較,古代中國醫 學雖然未見以「細菌」為中心所建構 之醫學理論,但是大規模流行之傳染 性疾病,卻是古代中國醫者經常面臨 的考驗,因此,重要不是古代中國醫 學是否有近代西方醫學所謂的「傳染」 觀念或理論,而是古代中國醫者如何 面對傳染性疾病,他們如何診斷與治 療這些疾病 , 他 們 如 何 分 類 這 些 疾 病,以及它們如何理解與詮釋這些疾 病的病因病機。據此,本計劃與過去 的研究不同之處,首先在於提出的問 題不同。 其次,本計劃進行研究的角度與 方法,也與前賢的研究有所差別,本 計劃特別強調,在分析史料之際,必 須區分醫者與一般人對於疾病之認知 的異同,以便進行更精緻而深刻之歷 史研究,而不是草率的將所有的史料 一視同仁,不講究其書寫者及其時代 與地理環境之差異。 再者,本計劃在研究的過程中, 嘗試對照醫者與一般人有關「傳染」 觀念的異同,並藉此揭櫫當代對於傳 染性疾病的多元見解。 中國古代歷史文獻,關於傳染性 疾病的記載相當頻繁,醫者遂擁有許 多機會觀察與面對這些疾病。醫者多 以「疫」、「疫疾」、「疫癘」、「瘟(溫) 疫」等詞,描述大規模流行的疾病。 醫者使用上述語辭,實則包含今日流 行病學中所謂的「流行病」,兼容傳染 性與非傳染性的疾病。 漢代到宋代之間,醫學典籍中記 載不少傳染性的疾病,醫者不但對於 病患的臨床症狀與病程發展,頗有詳 細的紀錄,同時,醫者也將他們的臨 床觀察與經驗,具體的呈現出來,更 重要的是 , 他 們 嘗 試 著 分 類 這 些 疾 病,並從而建構出重要的醫學觀念與 理論,提供後世醫學發展的重要參考 基礎。因之,透過研究這些醫學典籍, 一方面不僅能紀錄當時特殊的醫學環 境以及醫學發展趨勢,另一方面還能 藉此深入醫者之間的個別差異。 漢宋之際,醫者多主張疾疫之所 以「相染」、「染易」或「傳染」的原 因,或由於鬼神之力,或乃鬼神之氣, 或為邪氣所中,或時氣不合,或為邪 所影響,或因風寒、暑濕、勞倦或飲 食所致,或因男女性接觸。其中最嚴 重的疫疾,例如所謂的「注病」,甚至 可能轉相染易,造成「滅門」之悲劇。 漢宋之際,醫者多認為疫疾所以 「相染」、「染易」或「傳染」的途徑, 或 因 為 疫 鬼之 力 所 致; 或 乃疫 氣 所 及;或由於照護病人,與病人直接接 觸;或是參加喪禮,觸見喪柩的影響; 甚或前往宴饗場合卻為邪氣所中;軍 事作戰也有「染易」疫疾之虞。 此外,藉著有關「傳染」觀念的 研究,學者得以在一窺漢宋之際的醫 學理論之外,尚能進一步觀察當時的 政治、社會與文化脈絡。漢宋數百年 間,頗見疫疾大規模流行,根據資料 顯示,大多數人往往拋棄患病之親友 而逃亡避疫,引發社會問題,更重要 的是,此舉引發嚴重的倫理困境,招 致 社 會 精 英的 譴 責, 以 及政 府 的 干 預,雖然頗有醫者提倡並無「傳染」 之事,甚至若干官員以身作則,親自 侍奉患者,澄清疫疾絕無「傳染」之

(4)

虞,但是這樣的例子相當少見,並不 足以取信於世人,或是因而徹底改變 社會風氣。 四、計劃成果自評: 無論是慢性疾病或急性傳染病史 的研究,昔日的研究成果絕大多數集 中 於 明 清 時 期 與 近 現 代( 靳 士英 , 1996 ; C. Benedict, 1996; C. Chang, 1996,1996),本研究計劃以漢宋之際的 醫者為中心,探究他們如何面對大規 模流行之疫疾,及其應變之道,足以 增益前賢研究之不足。 前賢研究疾病史之重點,往往以 近代西方生物醫學為標準,著力於傳 統中醫病名與當今西醫之差異、變遷 與對照,藉以宣揚古人卓著之成就(史 仲序,1984;靳士英,1996;李經緯、 張志彬,1996;楊小明,1997;余永 燕,1998);或以現代醫學與流行病學 之角度出發,檢討古代中國傳染性疫 疾出現的原因(張志彬,1990)。上述 的研究成果,最明顯的特點,在於其 忽略古代醫學與社會文化之間的密切 關係,本研究計劃則著重傳統中國醫 學自身之觀點,結合當代社會與文化 情境 , 深 入分 析 漢 宋 之 際 的 醫 學 典 籍,了解醫者如何因應傳染性疫疾的 衝擊,從而建構相關之醫學理論與治 療原則。 本研究計劃嘗試指出漢宋之際醫 者對於傳染性疫疾的普遍理解,同時 也強調表現個別醫者對於傳染性疫疾 的見解,並且對照時人對於疫疾的了 解,從更多元的角度,立體的觀察漢 宋之際的醫學發展。 本研究計劃以傳染性疫疾為例, 提 出 與討 論 漢宋 之 際 醫 學 倫 理 之 論 爭,將醫者、儒家與政治精英同時帶 入歷史的舞 台, 藉 以 指 出 疾 病 與 政 治、社會與文化重要的互動關係。 五、出版計劃: 本研究計劃目前已經完成單篇論 文-〈「染易」與「傳染」-以《諸病 源候論》為中心試論漢唐之際醫籍中 的疾病觀,並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 研究所主辦之「疾病與社會」學術研 討會中宣讀(June, 2000)。該文之修訂 稿將於近期內完成,並投稿於學術期 刊。 六、參考書目: 一、醫學典籍 漢•張機,《傷寒論》 漢•張機,《金匱要略》 晉•王叔和,《脈經》 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 晉•葛洪,《肘後備急方》 晉•褚澄,《褚氏遺書》 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唐•孫思邈,《千金翼方》 唐•王燾,《外台祕要方》 宋•王懷隱,《太平聖惠方》 宋•曹孝忠編,《聖濟總錄》 宋•王貺,《全生指迷》 宋•龐安時,《傷寒總寎論》 宋•楊士瀛,《仁齋直指》 宋•楊士瀛,《仁齋傷寒類書》 宋•嚴用和,《濟生方》 宋•許叔微,《傷寒發微論》

(5)

宋•許叔微,《傷寒十九論》 宋•韓祗和,《傷寒微旨論》 宋•不著撰人,《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宋•陳文中,《小兒病源方論》 宋•劉昉,《幼幼新書》 宋•張杲,《醫說》 宋•陳言,《三因極一病源論方》 宋•劉溫舒,《素問入式運氣論奧》 宋•劉溫舒,《運氣論奧疏鈔》 二、近人研究 中文著作: A.專書 1. 范適(行準),《中國預防醫學史》,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3。 2. 方藥中、許家松,《黃帝內經素問五 運六氣七篇講解》,北京,人民衛生出 版社,1984。 3. 宋鷺冰,《中醫病因病機學》,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 4. 權依經、李民聽,《五運六氣詳解與 運用》,蘭州,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8。 5. 王琦、王樹芬、周銘心、閻艷麗,《運 氣學說的研究與考察》,北京,知識出 版社,1989。 6. 范適(行準),《中國古代病史新 義》,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9。 7. 馬繼興,《中醫文獻學》,上海,上 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8. 王玉川,《運氣探祕》,北京,華夏 出版社,1993。 9. 嚴 世 芸 ,《 宋 代 醫 家 學 術 思 想 研 究》,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 1993。 10. 朱偉長,《中醫病理學史》,上海, 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 1994。 11. 馬伯英,《中國醫學文化史》,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2. 鄢良,《人身小天地─中國象數醫 學源流•時間醫學卷》,台北,明文書 局,1994。 13. 裘正,《《黃帝內經》五運六氣的探 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6。 B.論文 1. 李友松,〈曹操兵敗赤壁與血吸蟲病 關係之探討〉,《中華醫史雜誌》第 11 卷第 2 期 (1981),頁 87-88。 2. 謝學安,〈中國古代對疾病傳染性的 認識〉,《中華醫史雜誌》第 13 卷第 4 期(1983),頁 193-198。 3. 林富士,〈試釋睡虎地秦簡中的「癘」 與「定殺」〉,《史原》,第 15 期(1986), 頁 1-38。 4. 張志斌,〈古代疫病流行的諸種因素 初探〉,《中華醫史雜誌》第 20 卷第 1 期(1990),頁 23-35。 5. 李經緯,〈《諸病源候論》的病因學 研究〉,《中華醫史雜誌》第 21 卷第 3 期 (1991),頁 129-134。 6. 馬伯英,〈中國古代主要傳染病變 異〉,《自然科學史研究》第 10 卷第 3 期 (1991),頁 280-287。 7. 蕭璠,〈漢宋間文獻所見古代中國南 方的地理環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 言研究所集刊》第 63 本第 1 分(1993), 頁 283-367。 8. 林富士,〈試論《太平經》的疾病觀 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 刊》,第 62 本第 2 分(1993),頁

(6)

225-263。

9. 李經緯,〈中國古代免疫思想、技術 與影響〉,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Vol. 4, No.3 (1991),頁 169-175。 10. 李建民,〈祟病與「場所」:傳統醫 學對祟病的一種解釋〉,《漢學研究》 第 12 卷第 1 期 (1994),頁 101-148。 11. 蕭璠,〈關於歷史上的一種人體寄 生蟲─曼氏裂頭蚴病〉,《新史學》第 6 卷第 2 期(1995),頁 45-66。 12. 林富士,〈 東漢晚 期的疾 疫與 宗 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 刊》第 66 本第 3 分(1995),頁 695-745。 13. 李經緯、張志斌,〈中國醫學史研 究六十年〉,《中華醫史雜誌》第 26 卷 第 3 期(1996),頁 129-136。 14. 傅芳,〈中國古代醫學史研究六十 年〉,《中華醫史雜誌》第 26 卷第 3 期 (1996),頁 162-169。 15. 李良松,〈略論中國古代對傳染病 人的安置及傳染病院〉,《中華醫史雜 誌》第 27 卷第 1 期 (1997),頁 32-35。 16. 朱建平,〈關於我國疾病認識史研 究的思考〉,《中華醫史雜誌》第 28 卷 第 1 期 (1999),頁 47-49。 英文著作:

1. Lu G. & Needham J., 1980, Celestial Lancets: A History and Rationale of Acupuncture and Mox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Porket, M., 1974,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of Correspondence, Mass: The

MIT Press.

3. McNeill, W., 1976, Plagues and Peoples, Garden City: Anchor Press.

4. Chang, C., 1996, Aspects of Smallpox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History, PhD Dissertation,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evidence presented so far suggests that it is a mistake to believe that middle- aged workers are disadvantaged in the labor market: they have a lower than average unemployment

Peppard, J.,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 in Financial Services”,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Vol. H.,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test on the emphasizing degree with different factors according to grouping by genders shows that girls and boys attribute differences to the factors, such as close friends,

It finds the water-leaking factors for structures, and then discusses prevention methods and measures from design and constructional point of views.. It was found that

Shinar, "Effects of an in-vehicle collision avoidance warning system on short- and long-term driving performance," Human Factors, vol. Abdel-Aty Mohamed, “Investigating

本研究以河川生態工法為案例探討對象,應用自行開發設計之網

本研究以河川生態工法為案例探討對象,應用自行開發設計之網

In addit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mood, stress, leadership and decision-making will affect the employees’ job satisfaction1. In other words, those factors increasing 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