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慧思禪觀思想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慧思禪觀思想之研究"

Copied!
2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南. 華. 大. 學. 宗 教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慧思禪觀思想之研究 A Study of Huisi's Meditation System. 研 究 生:鄭素如(釋正持) 指導教授:黃 國 清.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博士. 年. 五. 月.

(2)

(3) 摘. 要. 慧思是天台宗的先驅人物,也是原始天台學的創始者之一,其禪法思想 與止觀實踐的基礎,影響了智顗而創立天台宗。欲了解天台宗的思想源流, 有必要對慧思的思想進行詳密的研究。本論文主要探討早期天台學的禪法- 慧思的禪觀思想,一窺其思想所展現的開創性與特殊性。 慧思的禪觀著作有三部,即: 《隨自意三昧》 、 《無諍三昧》 、 《安樂行義》, 也是本論文所探討的核心。 《隨自意三昧》的禪觀特色是動中禪修,亦即於日 常生活的六威儀中起修。 《隨自意三昧》是以六威儀為組織架構,再以每一威 儀配合六波羅蜜來修行的禪觀,顯示了與《大品般若經》所注重的六波羅蜜 之相關性。其中六波羅蜜觀是《隨自意三昧》的核心思想,貫穿了整部《隨 自意三昧》。 《無諍三昧》分卷上、卷下二卷,卷上主要讚歎禪定的功德,卷下則闡 釋四念處法門。慧思受到早期禪法的影響,使用許多小乘禪法之名稱,但以 大乘經論來詮釋其禪觀內容,故其兼融大小乘之禪觀,但主要精神是以大乘 為主。《無諍三昧》的核心思想是「一身、一心」之觀法,其中「一身觀法」, 只談到十法界的眾生,尚未發展到十界互具的關係;但「一心觀法」中,一 念心包含萬法,則已經奠定了智顗「一念三千」之雛型。 《安樂行義》是慧思《法華經》的專著,對於提升《法華經》的地位至 最高點,慧思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安樂行義》主要介紹頓覺的《法華經》 觀,其核心思想是六根清淨、無相行的四安樂行。慧思已將六根清淨的功能 神通化,所見同於佛的境界,具足佛果的一切功德。無相行的四安樂行,是 一種禪定法門,其禪定已結合般若空觀思想,也是慧思所證悟的法華三昧。 慧思將安樂行的重心放在三忍,三忍成為實踐法華三昧無相行的重要思想。 從三部禪觀著作中,可發現慧思所依據的主要經典是《大品般若經》的 中觀學說,與《法華經》的實相理論相結合的思想體系。慧思認為這二部經 典,具有相輔相成的功能,故以之做為天台教學的基礎。慧思還依據此二部 經典做為分判修行法門之次第,以《大品般若經》代表次第法門,《法華經》 代表頓覺法門,可見其對二部經典的重視。. 關鍵詞:慧思、智顗、隨自意三昧、無諍三昧、安樂行義、次第法門、頓悟法門. i.

(4) Abstract H u i s i is a pioneer of the T i a n t a i School (天台宗), as well as a founder of early Tiantai Teaching (天台學). The conception of the way of meditation and the basic practical way of wamatha and vipawyana meditation has influenced Zhiyi’s the Tiantai School.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ion of Tiantai School,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Huisi’s views elaborately. The thesis mainly explores meditation method of the earlier Tiantai Teaching-Huisi’s medit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novations and uniqueness of Huisi’s thought. Regarding the Huisi’s meditation method, three editions, are applied to reveal it, which are named Sama dhi of Freely Following One’s Thought (Suiziyi sanmei 隨 自 意 三 昧 ), Sama dhi Without Dispute (Wuzheng sanmei 無諍三昧), and Meaning of the Course of Ease and Bliss (Anlexing yi 安樂行義).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Sama dhi of Freely Following One’s Thought is to practice meditation in the movement and to practice meditation on “six forms of noble deportment” (六威儀) in the daily life. Indeed, Sama dhi of Freely Following One’s Thought is one arranging of truss by using “six forms of noble deportment”, furthermore, every part of the noble deportment can be coordinated with the six perfections (six paramita 六波羅蜜) in practicing meditation. The above meditation method show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is edition and the Large Perfection of Wisdom S u t ra (大品般若經). The meditation of those six perfections are the central view of Sama dhi of Freely Following One’s Thought and this meditation method is emphasized Sam a dhi of Freely Following One’s Thought. Sama dhi Without Dispute includes two volumes, the upper one and the lower one. In the upper volume, samadhi’s merits are praised and in the lower volume, the “four stations of mindfulness” (smrty-upasth a na 四念處) is explained. Owing to being influenced. ii.

(5) by early meditation method, Huisi uses many names of Hinayana meditation method. However, the contents of these meditation methods are renewed by Mahayana Sutra and theory. Though Huisi recruited the meditation methods both from the Mahayana and Hinayana, yet his major concern is Mahayana meditation one. The main point of the Sama dhi Without Dispute is the meditation way of “one body” ( 一 身 ) and “one mind” ( 一 心 ). Concerning the contemplating of “one body” only sentience beings of the ten realms are discussed, the concept that every realm comprises not only itself but also the other nine ones is not developed. As for contemplating “one mind”, the theory that all Dharma are included in one thought has developed, which is has the base of Zhiyi’s “three thousand realms replete within an instant of thought” (一念三千). Meaning of the Course of Ease and Bliss is Huisi’s monograph about Lotus S u t ra (法華經). In promoting Lotus S u t ra to the uppest, Huisi played a key role. Meaning of the Course of Ease and Bliss introduces the view of the Lotus S u t ra in “sudden enlightenment” (頓 覺), whose main conceptions are “purity of the six sense faculties” (六 根清淨), and the “four practices of ease and bliss of practice devoid of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無相行的四安樂行). Huisi stated that those. with. the. “purity. of. the. six. sense. faculties”. have. superknowledges, what they see is the same as what Buddhas see and they possess the all merits of Buddha. “The four practices of ease and bliss of practice devoid of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is a meditation method. This method has integrated with the conception of wisdom and emptiness, this is what Huisi realized, Lotus Sama dhi (法華三昧). For Huisi, in conducting “the practice of ease and bliss”, “three forms of forbearance” (三忍) is vital. Hence, “three forms of forbearance” become the main view of Lotus Sam a dhi practice. From the above findings, it is found that based on the Ma dhyamika (中觀) philosophy of Large Perfection of Wisdom Su t ra and the theory of true character in the Lotus S u t ra, Huisi’s thoughts iii.

(6) developed. Huisi thinks these two sutras can assisting each other, so they are used to be the foundation of the Tiantai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se two sutras, Huisi establishes different stages of practice: the Large Perfection of Wisdom S u t ra represents the Dharma-gate of sequential order, the Lotus Su t ra represents the Dharma-gate of sudden enlightenment. To sum up, thinks highly of the Large Perfection of Wisdom S u t ra and the Lotus S u t ra.. Keywords: Huisi, Zhiyi, Sama dhi of Freely Following One’s Thought, Sam a dhi Without Dispute, Meaning of the Course of Ease and Bliss, Dharma-gate. of. sequential. order,. enlightenment.. iv. Dharma-gate. of. sudden.

(7) 【目錄】 第 一 章 緒 論 ........................................................................... 1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與 目 的 .................................................................. .2 一 、 研 究 動 機 ............................................................... .................2 二 、 研 究 目 的 ............................................................... .................4 第 二 節 當 代 研 究 成 果 之 評 介 ...........................................................5 一 、 文 獻 、 教 觀 思 想 整 體 研 究 ......................................................5 二 、 著 作 或 思 想 之 考 察 ............................................................... ..6 三 、 禪 法 之 整 體 研 究 ............................................................... ......8 四 、 特 定 著 作 之 研 究 ............................................................... .... 11 五 、 其 他 ........................................................... .......................... 18 第 三 節 研 究 範 圍 與 方 法 ................................................................. 1 9 一 、 研 究 範 圍 ............................................................... ............... 19 二 、 研 究 方 法 ............................................................... ............... 22 第 四 節 全 文 結 構 述 要 ............................................................... ...... 26. 第 二 章 慧 思 生 平 與 著 作 考 察 ............................................... 30 第 一 節 時 代 環 境 ........................................................... ................. 30 一 、 地 論 宗 的 流 傳 ................................................................ ....... 30 二 、 神 仙 、 神 通 思 想 ............................................................... .... 32 三 、 彌 勒 信 仰 的 流 行 ............................................................... .... 33 四 、 當 時 流 行 禪 法 的 差 異 ............................................................ 35 第 二 節 慧 思 的 生 平 .......................................................... .............. 38 一 、 青 少 年 時 代 ................................................................... ....... 40 二 、 河 南 遊 學 時 代 ................................................................ ....... 41 三 、 光 州 教 化 時 代 ................................................................ ....... 43 四 、 南 岳 隱 棲 時 代 ................................................................ ....... 45. v.

(8) 第 三 節 著 作 考 察 ........................................................... ................. 46 一 、 古 代 經 錄 與 現 代 著 作 考 察 .................................................... 46 二 、 真 偽 著 作 之 考 察 ............................................................... .... 49 第 四 節 小 結 ............................................................. ...................... 53. 第 三 章 《 隨 自 意 三 昧 》 禪 觀 之 研 究 ...................................... 55 第 一 節 《 隨 自 意 三 昧 》 的 思 想 淵 源 .............................................. 55 一 、 隨 自 意 三 昧 的 意 義 與 淵 源 .................................................... 55 二 、 隨 自 意 三 昧 與 諸 大 三 昧 、 首 楞 嚴 三 昧 之 關 係 ....................... 56 第 二 節 六 威 儀 的 六 波 羅 蜜 觀 ......................................................... 61 一 、 行 威 儀 的 六 波 羅 蜜 觀 ............................................................ 61 二 、 住 威 儀 的 六 波 羅 蜜 觀 ............................................................ 63 三 、 坐 威 儀 的 六 波 羅 蜜 觀 ............................................................ 65 四 、 眠 威 儀 的 六 波 羅 蜜 觀 ............................................................ 68 五 、 食 威 儀 的 六 波 羅 蜜 觀 ............................................................ 70 六 、 語 威 儀 的 六 波 羅 蜜 觀 ............................................................ 74 第 三 節 《 隨 自 意 三 昧 》 禪 觀 之 所 緣 .............................................. 77 一 、 二 運 心 .......................................................... ........................ 77 二 、 中 道 第 一 義 空 ................................................................ ....... 79 三 、 十 八 界 之 觀 法 ................................................................ ....... 81 四 、 三 識 的 差 別 ................................................................... ....... 82 第 四 節 小 結 ............................................................. ...................... 86. 第 四 章 《 諸 法 無 諍 三 昧 法 門 》 禪 觀 之 研 究 ......................... 89 第 一 節 無 諍 三 昧 釋 義 ............................................................... ...... 89 一 、 無 諍 三 昧 的 意 義 ............................................................... .... 89 二 、「 無 諍 三 昧 」 與 《 大 品 般 若 經 》、《 大 智 度 論 》 之 關 係 .......... 90 第 二 節 慧 思 對 大 小 乘 禪 法 的 重 新 詮 釋 ........................................... 92 一 、 禪 的 無 量 名 字 ................................................................ ....... 94. vi.

(9) 二 、 四 念 處 觀 ............................................................... ............... 96 第 三 節 禪 觀 實 踐 之 特 色 ............................................................... 107 一 、 持 淨 戒 修 禪 定 ................................................................ ..... 107 二 、 空 慧 的 禪 觀 ................................................................... ..... 110 三 、 重 視 如 意 神 通 ................................................................ ..... 112 四 、 心 性 與 心 相 思 想 ............................................................... .. 116 第 四 節 圓 頓 的 真 理 觀 ............................................................... .... 120 一 、 一 身 、 一 心 之 觀 法 ............................................................. 12 0 二 、 佛 智 與 佛 果 功 德 ............................................................... .. 121 第 五 節 小 結 ............................................................. .................... 127. 第 五 章 《 法 華 經 安 樂 行 義 》 禪 觀 之 研 究 .......................... 129 第 一 節 頓 覺 的 《 法 華 經 》 觀 ....................................................... 130 第 二 節 慧 思 對 《 法 華 經 》 經 題 的 詮 釋 ......................................... 132 一 、《 法 華 經 》 相 關 概 念 的 闡 明 ................................................ 132 二 、「 妙 法 」 之 詮 釋 - 六 根 清 淨 ................................................ 133 三 、「 蓮 華 」 之 詮 釋 - 一 乘 妙 法 ................................................ 138 第 三 節 法 華 三 昧 之 修 行 法 門 ....................................................... 140 一 、 有 相 行 .......................................................... ...................... 141 二 、 無 相 行 .......................................................... ...................... 142 第 四 節 三 忍 慧 ............................................................ .................. 147 一 、 眾 生 忍 .......................................................... ...................... 148 二 、 法 性 忍 .......................................................... ...................... 152 三 、 法 界 海 神 通 忍 ................................................................ ..... 154 第 五 節 小 結 ............................................................. .................... 158. 第 六 章 慧 思 禪 觀 思 想 對 智 顗 的 影 響 .................................. 160 第 一 節 智 顗 受 慧 思 的 啟 迪 而 開 展 的 著 作 ................................... 1600 一 、 慧 思 《 隨 自 意 三 昧 》 與 智 顗 《 覺 意 三 昧 》 之 比 較 ........... 1600. vii.

(10) 二 、 慧 思《 安 樂 行 義 》與 智 顗《 法 華 三 昧 懺 儀 》 「 有 相 行、無 相 行 」 之 差 異 ............................................................ .................... 166 第 二 節 次 第 法 門 的 關 連 與 差 異 .................................................... 169 一 、 二 十 五 方 便 之 關 連 ............................................................. 16 9 二 、 禪 法 次 第 之 差 異 ............................................................... .. 172 三 、 等 覺 地 之 不 同 ................................................................ ..... 173 四 、 空 觀 之 比 較 ................................................................... ..... 175 五 、 行 法 次 第 之 差 異 ............................................................... .. 176 第 三 節 圓 頓 法 門 之 差 異 ............................................................... 177 一 、 六 根 清 淨 之 同 異 ............................................................... .. 177 二 、 圓 頓 思 想 之 開 展 ............................................................... .. 179 第 四 節 小 結 ............................................................. .................... 181. 第 七 章 結 論 ....................................................................... 184 第 一 節 修 行 次 第 的 差 異 ............................................................... 184 一 、 慧 思 三 部 著 作 的 修 行 次 第 .................................................. 186 二 、 次 第 法 門 與 頓 悟 法 門 的 分 野 ............................................... 187 第 二 節 禪 觀 的 內 涵 .......................................................... ............ 190 一 、 四 念 處 .......................................................... ...................... 191 二 、 心 意 識 .......................................................... ...................... 196. 【 參 考 書 目 】 ..................................................................... 199. viii.

(11) 第一章 緒論 智 顗 (538-597)是 天 台 宗 的 實 際 創 始 者 , 建 構 了 一 套 義 理 精 深 的 天 台 教 學 體 系,這 是 眾 所 周 知 的 事 實。只 是「 天 台 宗 」之 名 稱 正 式 問 世 , 則 可 能 至 中 晚 唐 時 期 才 出 現 。 在 中 唐 時 期 , 荊 溪 湛 然 (717-782)的 著 作 中 已 稍 見 端 倪,於《 止 觀 輔 行 傳 弘 決 》云: 「 智 者 二 字,即 是 教 主。… … 法 名 智 顗。」1「 天 台 宗 」一 詞 最 先 表 明 於 文 獻 上,可 能 是 宗 密 (780-841) 《 禪 源 諸 詮 集 都 序 》云: 「 故 天 台 宗 依 此 三 諦 修 三 止 三 觀,成 就 三 德 也。」 2. 此 外 , 日 僧 圓 仁 於 其《 入 唐 求 法 巡 禮 行 記 》一 書 中 , 就 曾 記 載 唐 文 宗. 開 成 三 年 (838)的 一 些 事 蹟,其 中 提 及「 長 安 千 福 寺 天 台 宗 惠 雲。」 「可 見 至 遲 在 唐 文 宗 時 ,『 天 台 宗 』 一 名 已 正 式 在 佛 教 界 通 行 。 」 3 雖 然 , 天台宗之名稱,不是在智顗時代就使用,可是後代學者皆沿用智顗創 立天台宗之說法。 慧 文 、 慧 思 (515-577)二 位 禪 師 , 一 向 被 稱 譽 為 天 台 宗 的 先 驅 者 , 也因為有二位禪師的禪法思想與止觀實踐的基礎,才使得智顗能夠創 立天台宗。欲了解天台宗的思想源流,有必要對二位先驅者的思想進 行了解與研究。只是慧文因沒有著作流傳於世,在唐朝也沒有祖師為 他 立 傳 4 , 所 以 欲 了 解 慧 文 生 前 的 史 料 , 只 能 從 道 宣 的 〈 慧 思 傳 〉、 智 顗、灌頂等人的著作、志磐的《佛祖統紀》中,略見片言隻字。想要 追溯天台宗的源流,慧文方面幾乎欠缺探討的資料,所以只能從慧思 的傳記,及其流傳的著作中去尋找,也是本論文所要探討的部分。 本 章 是 全 篇 論 文 的 導 論,共 分 四 節: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與 目 的 」, 說明研究慧思禪觀思想之因緣,以及欲達成的目的;第二節「當代研 究成果之評介」,說明目前學界對於慧思研究之概況,以及研究之成. 1. 《 止 觀 輔 行 傳 弘 決 》 卷 1 之 1,《 大 正 藏 》 冊 4 6, 頁 1 4 2 中 。 此 處 的 「 教 主 」 是 指《摩訶止觀》是智顗所創說,故為說教之主。不是指其為獨立教派之祖師的 「 教 祖 」。 參 考 林 志 欽 :〈 天 台 宗 祖 師 傳 承 之 研 究 - 從 初 祖 到 五 祖 〉, 收 錄 於 《 第 二 屆 法 華 思 想 與 天 台 佛 學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台 北 : 中 華 民 國 現 代 佛 教 學 會 , 2005 年 12 月 ), 頁 159。. 2. 《 禪 源 諸 詮 集 都 序 》 卷 2 ,《 大 正 藏 》 冊 4 8 , 頁 4 0 7 上 。. 3. 藍 吉 富 :《 隋 唐 佛 教 史 述 論 》 ( 台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 1 9 9 8 年 ) , 頁 1 8 5 。. 4. 唐 代 道 宣 的 《 續 高 僧 傳 》、 惠 詳 的 《 弘 贊 法 華 傳 》、 僧 詳 的 《 法 華 傳 記 》, 都 沒 有 記載慧文的傳記。. 1.

(12) 果與不足之處;第三節「研究範圍與方法」,說明研究題材的選擇、 研究進路;第四節則是對於全文結構之述要。.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筆者在閱讀天台相關資料時,發現學界間研究智顗的著作相當 多,研究慧思的也不少,只是學界對於慧思禪觀思想的研究尚缺乏全 面、深入的探討,於是引發了想進一步探討的動機。產生了研究動機 之後,於是開始對文本做進一步的詳細閱讀,經過詳讀之後發現慧思 的禪觀思想與當時流行禪法截然不同,蘊含其個人的思想特色,值得 深 入 研 究。此 外,慧 思 指 導 智 顗 禪 觀,智 顗 因 而 悟 入 法 華 三 昧 前 方 便 , 之後又建構一套義理體系精深的天台學,因此,慧思之禪觀思想實具 有重要的意義與價值,值得深入探討。 慧思既然是一位先驅者,其思想就有一些開創性或特殊性且異於 常 人 之 處,也 引 發 筆 者 想 要 探 究 其 特 殊 思 想 的 動 機,大 概 有 以 下 四 項: (一 )慧 思 是 在 什 麼 環 境 下 想 要 結 合 止 觀 法 門 ? (二 )結 合 止 觀 法 門 是 一 項創舉,這對其往後的弘法生涯是否有影響?弘法生涯的遭受迫害, 是 否 又 有 創 新 的 思 想 出 現 ? (三 )慧 思 的 弘 法 生 涯 , 其 所 依 據 的 經 典 為 何 ? (四 )慧 思 結 合 止 觀 法 門 , 從 其 著 作 的 那 些 地 方 可 以 看 出 ? 又 如 何 影響智顗而創立天台宗呢?以下將針對四個面向予以說明。 慧思生於南北朝末年,當時南、北兩個朝代社會環境與思想文化 背 景 不 同,因 而 在 佛 教 發 展 上 亦 有 明 顯 的 差 異。北 朝 佛 教,重 視 禪 定 、 誦經、持戒的具體修行,以及建寺、造像等宗教活動,故稱北方重實 踐;而南方佛教,則注重「佛義與玄學之同流,繼承魏晉之風,為南 統 之 特 徵 。 」5故 稱 南 方 重 義 理 。 慧 思 面 對 著 當 時 南 北 朝 時 期 佛 教 , 不 是偏義理就是偏禪定的二元對立情況,如何普攝南北二朝學風,使之 獲 得 根 本 統 一 的 局 面 ? 慧 思 決 定 由 北 而 南 下, 「 而 思 慨 斯 南 服,定 慧 雙 5. 湯 用 彤 :《 漢 魏 兩 晉 南 北 朝 佛 教 史 》 ( 上 冊 ), ( 北 京 : 昆 侖 出 版 社 , 2 0 0 6 年 ) , 頁 367。. 2.

(13) 開 , 晝 談 理 義 , 夜 便 思 擇 。 」6慧 思 看 到 當 時 佛 教 的 弊 病 , 便 結 合 了 南 方 重 義 理 、 北 方 重 實 踐 之 不 同 學 風 , 而 形 成「 定 慧 雙 開 」。 亦 即 白 天 講 解二部經典,是屬於佛教理論;夜晚則注重禪定修持,是屬於修行實 踐。此二法門「糾正了南方輕禪重講和北方重禪輕講的偏失,遂成了 中 國 佛 教 發 展 過 程 中 的 一 座 嶄 新 的 里 程 碑 。 」 7所 以 慧 思 的 「 定 慧 雙 修 」, 使 得 南 北 朝 學 風 統 一 。 慧 思 能 夠 統 一 南 北 朝 學 風,開 創「 定 慧 雙 修、禪 教 一 致 」的 禪 法 , 其背後的艱辛、為法忘軀的精神,更能顯現出他的悲願。慧思的禪觀 思想,是一種創新的禪法,與當時的南北朝學風不相容,故於講摩訶 衍 時 , 屢 次 的 遭 諸 惡 論 師 惱 亂 、 迫 害 、 及 毀 壞《 般 若 經 》、 斷 絕 檀 越 飲 食供養等,但只要有論師、護法居士請求說法,他仍然不捨一切眾生 而為說法,顯現出為法、為教忘軀,在所不惜的大無畏精神。由於慧 思屢遭諸惡論師的迫害,而意識到末法的來臨,並將其表明於文獻, 故他是中國佛教界末法思想的濫觴。慧思雖然強調「佛法將滅」的末 法觀,但他仍積極為佛法留存於世間而作努力,故集積奉造金字《般 若 經 》 與 金 字 《 法 華 經 》, 希 望 此 二 部 經 典 , 能 夠 流 傳 於 後 世 。 慧思的禪觀思想,除了將重點著力於禪觀的實踐外,又結合了般 若的空慧、實相的觀照,也就是慧思所依據的經典是《摩訶般若波羅 蜜 經 》 (以 下 簡 稱 《 大 品 般 若 經 》 )的 中 觀 學 說 , 與 《 妙 法 蓮 華 經 》 (以 下 簡 稱《 法 華 經 》)的 實 相 理 論 相 結 合 的 思 想 體 系。慧 思 曾 多 次 講 說《 大 品 般 若 經 》, 且 於 著 作 中 一 再 引 用 《 大 品 般 若 經 》, 視 此 經 典 為 次 第 法 門 ; 由 於 長 期 誦 持 《 法 華 經 》, 因 而 悟 入 法 華 三 昧 , 並 且 視 《 法 華 經 》 為 圓 頓 法 門。慧 思 相 當 注 重 此 二 部 經 典,在《 南 嶽 思 大 禪 師 立 誓 願 文 》 (以 下 簡 稱 《 立 誓 願 文 》 )中 曾 說 :「 為 護 正 法 發 此 願 , 故 造 金 字 《 般 若 經 》; 為 護 眾 生 及 己 身 , 復 造 金 字《 法 華 經 》。 」 8 這 二 部 經 典 具 有 相 輔 相 成 的 功 能,可 從《 小 品 般 若 經.序 》看 出: 「《 法 華 》鏡 本 以 凝 照, 《般 若 》 冥 末 以 解 懸 。 」 9《 法 華 經 》 是 透 過 顯 理 , 來 引 導 觀 照 ;《 般 若 經 》 6. 《 續 高 僧 傳 》 卷 1 7 ,《 大 正 藏 》 冊 5 0 , 頁 5 6 4 上 。. 7. 朱 封 鰲 :《 天 台 宗 概 說 》 ( 成 都 : 四 川 出 版 集 團 巴 蜀 書 社 , 2 0 0 4 年 ) , 頁 2 。. 8. 《 立 誓 願 文 》,《 大 正 藏 》 冊 4 6 , 頁 7 9 2 上 。. 9. 《 小 品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卷 1 ,《 大 正 藏 》 冊 8 , 頁 5 3 6 下 。. 3.

(14) 則是透過觀照,來顯現真理,故兩者具有互補價值,所以慧思結合了 兩部經典,做為天台教學的基礎。 天台宗素有「教觀雙美」之美名,追溯其源流,則是來自慧文、 慧思兩位先驅者的提倡理論、實踐兩方面的並行;亦即止觀法門的定 慧雙開。慧思結合止觀法門,可從其著作《隨自意三昧》的經名中看 出 ,「 隨 自 意 」 是 觀 , 也 就 是 慧 ;「 三 昧 」 則 是 止 , 也 就 是 定 。 慧 思 的 止觀法門,如何影響智顗而開創第一個中國佛教宗派-天台宗呢?可 從 兩 個 佐 證 中 看 出 : 1、 在 智 顗 的 《 摩 訶 止 觀 》 云 :「 天 台 傳 南 岳 三 種 止 觀 : 一 、 漸 次 ; 二 、 不 定 ; 三 、 圓 頓 。 」 10由 此 可 知 , 智 顗 傳 承 了 慧 思 的 漸 次 、 不 定 、 圓 頓 等 三 種 止 觀 。 2、 在《 修 習 止 觀 坐 禪 法 要 》序 文 云 :「 天 台 大 師 靈 山 親 承 , 承 止 觀 也 ; 大 蘇 妙 悟 , 悟 止 觀 也 。 」 1 1 亦 即慧思與智顗昔日同在靈鷲山的七寶淨土,佛陀當時所說之法,即止 觀 法 門 ; 在 光 州 的 大 蘇 山 慧 思 座 下 所 悟 者 , 亦 為 止 觀 法 門 。 12由 以 上 兩個佐證可看出,智顗繼承了慧思的三種止觀,亦在慧思的座下證悟 了止觀法門,因而將止觀法門發揚光大,且形成了天台宗的止觀學說 的理論體系,而創立了天台宗。 基於以上的關聯,於是引發筆者想要進一步深入探討慧思的禪觀 思 想 的 特 色 與 內 涵,以 及 從 其 著 作 中 所 展 現 的 開 創 性 與 特 殊 性 的 思 想。. 二、研究目的 本論文是對慧思的三部禪觀思想做研究,擬在當代的研究成果之 上,進一步詳密的闡發慧思禪觀思想的文獻、考據及思想等問題。希 望藉由慧思的時代環境與生平的考察,能夠更加了解其思想的形成與 著作的產生。從三部禪觀著作中,能夠找到早期天台學較原始素樸的 禪觀風貌,也可看出慧思在三部著作中,所展現的禪觀思想,他如何 10. 《 摩 訶 止 觀 》 卷 1 ,《 大 正 藏 》 冊 4 6 , 頁 1 下 。. 11. 《 修 習 止 觀 坐 禪 法 要 》,《 大 正 藏 》 冊 4 6 , 頁 4 6 2 上 。. 12. 參 見 《 續 高 僧 傳 . 智 顗 傳 》:「 思 每 歎 曰 : 昔 在 靈 山 同 聽 《 法 華 》, 宿 緣 所 追 今 復來矣!即示普賢道場,為說四安樂行。顗乃於此山行法華三昧,始 經三夕 , 誦 至 〈 藥 王 品 〉, 心 緣 苦 行 , 至 是 『 真 精 進 句 』, 解 悟 便 發 , 見 共 思 師 處 , 靈 鷲 山 七 寶 淨 土 , 聽 佛 說 法 。 」 (《 大 正 藏 》 冊 50, 頁 564 中 。 ). 4.

(15) 結合止觀二法,而影響天台宗、中國佛教,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今將本論文所要探討的相關課題說明如下: (一 )慧 思 注 重 禪 觀 思 想 , 與 其 學 思 歷 程 之 間 有 什 麼 關 係 ? (二 )慧 思 現 存 的 著 作 中 , 有 那 幾 部 是 值 得 深 入 探 討 與 研 究 ? (三 )在 這 些 著 作 中 , 分 別 表 現 出 什 麼 禪 觀 思 想 ? (四 )這 三 部 禪 觀 著 作 中 , 所 共 同 討 論 的 主 題 為 何 ? (五 )慧 思 的 禪 觀 思 想 , 對 智 顗 有 什 麼 影 響 ?. 第二節 當代研究成果之評介 目前學術界對於慧思的著作、思想、禪法等專門研究者,大約可 分為五類:. 一、文獻、教觀思想整體研究:一部書評,一部學位論文。 ( 一 ) 山 野 俊 郎 對 Paul Magnin 的 著 作 進 行 概 略 性 的 介 紹 。 1 3 Paul Magnin 於 其 著 作 中,分 別 就 六 世 紀 中 國 的 政 治 與 文 化 史、慧 思 的 生 涯 與慧思傳、慧思著作的真偽、中國佛教的誕生、慧思的思想與諸學派 的 關 係、 《 南 岳 思 大 禪 師 立 誓 願 文 》等 六 個 章 節,主 要 偏 向 文 獻 方 面 的 考察,以及禪定、智慧的探討。 (二 )杜 曉 玫 的《 慧 思 教 觀 思 想 研 究 》, 分 別 就 慧 思 的 生 平 著 作 與 思 想淵源、教相思想的基本觀點、禪觀思想的根本內容、教觀思想的實 踐 方 法 進 行 討 論 。 14 以 上 二 部 著 作 中 , 已 解 決 的 問 題 : 1、 Paul Magnin 在 “La vie et 13. 山 野 俊 郎 : 〈 書 評 : P a u l M a g n i n , “ L a v i e e t l ' oe u v r e d e H u i s i 慧 思 ( 5 1 5 - 5 7 7 ) ” - L e s o r ig i n e s d e l a s e c t e b o u d d h i q u e c h in o i s e d u T i a n t a i - 〉 , 收 錄 於 《 佛 教 學 セ ミ ナ ー 》第 3 6 號 ,( 日 本:京 都 ,大 谷 大 學 佛 教 學 會 ,1 9 8 2 年 1 0 月 ) ,頁 7 8 - 8 5 。 此 篇 論 文 , 是 山 野 俊 郎 對 P a u l M a g n in 的 《 慧 思 之 生 平 與 著 作 - 中 國 天 台 宗 的 源 流 》 做 簡 略 的 介 紹 。 Paul Magnin 的 巴 黎 大 學 博 士 論 文 , 已 於 1979 年 由 極 東 學院出版。. 14. 杜 曉 玫: 《 慧 思 教 觀 思 想 研 究 》( 輔 仁 大 學 哲 學 系 碩 士 論 文,2 0 0 1 年 ),頁 1 - 1 4 3。. 5.

(16) l'oeuvre de Huisi 慧 思 (515-577)” - Les origines de la secte bouddhique chinoise du Tiantai - 一 書 中 , 詳 細 且 徹 底 的 調 查 慧 思 的 生 涯 與 著 作 , 在一至四章主要以文獻考察為主,且考察了十部經錄,發現慧思的著 作 共 有 十 二 部;五、六 章 則 為 思 想 內 容 的 分 析、概 略 介 紹《 立 誓 願 文 》。 從 前 人 研 究 成 果 中 發 現,Paul Magnin 的 著 作 可 堪 稱 是 研 究 慧 思 文 獻 中 最 詳 盡 者。2、杜 曉 玫 從 慧 思 的 五 部 著 作 中,論 述 慧 思 如 何 從《 法 華 經 》 的 一 乘 思 想 與《 般 若 經 》的 諸 法 實 相 來 貫 穿 其 教 相 思 想;在 觀 行 方 面 , 以 心 識 觀、般 若 實 相 觀、首 楞 嚴 定 等 三 方 面,為 禪 觀 思 想 的 根 本 內 容 ; 於教觀實踐上,則以戒行、願力、安樂行等功夫,來落實教觀思想。 從這三個環節可看出:慧思以《法華經》的一佛乘為觀點,開展出實 相 為 主 的 禪 觀 法 門,最 後 以 安 樂 行 落 實 其 菩 薩 行 處。從 文 脈 上 扣 緊《 法 華經》一佛乘主題,是著作之成果。 不足之處:杜曉玫雖對慧思的整體教觀思想做研究,其所涉獵的 慧 思 著 作 不 只 是 三 部 禪 觀 著 作 , 還 包 括 《 立 誓 願 文 》、《 受 菩 薩 戒 儀 》 這二部具有爭議性的著作。這二部著作的真偽問題在中、日皆有學者 探討,且於作者論文中也沒有看到當代研究成果之評介,可見得作者 沒有關注到此問題,而使得其教觀體系很龐大。若能對具有爭議性的 著作進行考察,從而抉擇可靠的文本進行研究,則可縮小研究範圍, 而使研究成果更豐碩。. 二、著作或思想之考察:主要從慧思的傳記、著作、思想等方面 來考察。 (一 )佐 藤 哲 英 的〈 南 岳 慧 思 の 研 究 〉,從 慧 思 的 傳 記 與 五 部 著 作 來 考 察 15, 其 最 大 的 貢 獻 是 對 已 經 佚 失 的 《 四 十 二 字 門 》 做 研 究 ; 以 及 考 察 「 慧 思 三 部 作 」 的 成 立 次 第 , 及 成 立 時 間 。 16. 15. 五 部 著 作 :《 立 誓 願 文 》、《 四 十 二 字 門 》、《 隨 自 意 三 昧 》、《 無 諍 三 昧 》、《 安 樂 行 義 》。. 16. 慧 思 的 《 四 十 二 字 門 》 共 二 卷 , 主 要 解 說 《 大 品 般 若 經 》 的 「 四 十 二 字 門 」, 並 將 四 十 二 字 門 配 於 大 乘 菩 薩 修 行 的 四 十 二 個 階 位。佐 藤 哲 英 的《 四 十 二 字 門 》 分 四 節 討 論 : 四 十 二 字 門 の 逸 文 、 證 真 の 四 十 二 字 門 略 鈔 の 檢 出 、《 瓔 珞 經 》 と 四 十 二 字 門 、 四 十 二 字 門 略 鈔 の 本 文 と 出 典 。 參 見 佐 藤 哲 英 :《 續 . 天 台 大. 6.

(17) (二 )玉 城 康 四 郎 的〈 慧 思 に お け る 心 把 捉 の 經 驗 と 超 越 性 〉,探 討 戒定慧三學、掌握心的經驗背景、關於掌握心的諸問題。欲達到心的 超 越 , 即 須 徹 底 的 空 觀 、 頓 覺 、 眾 果 具 足 、 眾 生 妙 等 圓 頓 思 想 。 17 (三 )釋 慧 嶽 的 《 天 臺 教 學 史 》, 分 別 就 慧 思 的 傳 記 、 著 作 、 法 華 思 想、緣起思起來探討,且將緣起分成十二因緣觀、如來藏緣起觀。其 中 的 緣 起 思 想 ,「 十 二 因 緣 」即「 真 如 」,「 如 來 藏 」即「 十 如 實 相 」的 特 異 緣 起 的 見 解 。 18 (四 )董 平 的《 天 台 宗 研 究 》 ,敘 述 慧 思 的 事 迹、著 作 及 其 主 要 思 想 、 對天台宗的啟導,說明慧思對天台宗的創立具有啟導之功;其思想, 可 視 為 天 台 宗 核 心 觀 念 的 先 聲 。 19 (五 )釋 見 聞 的《 天 台 教 學 綱 要 》, 從 傳 記 、 法 華 思 想 二 方 面 探 討 慧 思的法華實踐,且認為慧思時期的學說,未論及教判思想,為原始天 台 時 期 。 20 (六 )安 藤 俊 雄 的《 天 台 學 根 本 思 想 及 其 開 展 》, 在 第 一 章 第 四 節 標 題 訂 為〈 南 岳 慧 思 之 法 華 思 想 〉 ,主 要 敘 述 慧 思 的 法 華 思 想,又 旁 出 了 一 些 過 渡 時 期 的 「 唯 識 思 想 」。 2 1 以 上 六 部 著 作 中,已 解 決 的 問 題:1、佐 藤 哲 英 考 察「 慧 思 三 部 作 」 的成立次第,及成立時間。慧思的三部禪觀著作,於史料中並沒有記 載其成立的先後順序,還好有學者對其成立順序,以及成立時間予以 考 察,有 助 於 了 解 慧 思 禪 觀 思 想 的 前 後 期 發 展。2、佐 藤 哲 英 對 已 經 佚 失 的《 四 十 二 字 門 》做 研 究 。《 四 十 二 字 門 》雖 然 已 經 佚 失 , 但 學 者 儘 量 將 其 佚 文 找 全,也 就 是 輯 佚 的 方 法。其 佚 文 到 何 處 去 找 呢 ? 主 要 有:. 師 の 研 究 》 ( 日 本 : 京 都 , 百 華 苑 , 1 9 8 1 年 11 月 ) , 頁 1 8 4 - 2 4 0 。 17. 玉 城 康 四 郎 :《 心 把 捉 の 展 開 - 天 台 實 相 觀 を 中 心 と し て - 》 ( 東 京 : 山 喜 房 佛 書 林 , 1989 年 2 月 第 三 刷 ), 頁 63-168。. 18. 釋 慧 嶽 :《 天 臺 教 學 史 》 ( 台 北 : 財 團 法 人 佛 陀 教 育 基 金 會 , 1 9 9 3 年 1 2 月 ), 頁 31-54。. 19. 董 平 :《 天 台 宗 研 究 》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 2 0 0 2 年 初 版 ) , 頁 6 - 1 4 。. 20. 釋 見 聞: 《 天 台 教 學 綱 要 》( 台 北:世 樺 國 際 股 份 有 限 公 司,2 0 0 2 年 ),頁 4 1 - 5 1 。. 21. 安 藤 俊 雄 著.蘇 榮 焜 譯: 《 天 台 學 根 本 思 想 及 其 開 展 》( 台 北:慧 炬 出 版 社,2 0 0 4 年 ), 頁 19-29。. 7.

(18) 圓仁從我國請來,至鎌倉初期比叡山的殘存、寶地房證真的《法華三 大 部 私 記 》共 41 回 引 用、坂 本 西 教 寺 及 叡 山 文 庫 的《 四 十 二 字 門 略 鈔 》 寫 本 的 查 出 等 。 22將 佚 失 的 四 十 二 字 門 還 原 , 更 能 掌 握 慧 思 的 菩 薩 行 位 論 之 輪 廓 。 3、 釋 慧 嶽 提 出「 實 相 論 」、「 緣 起 論 」是 一 法 的 兩 面 。 學 界一般都將「實相論」與「緣起論」分為兩大體系,且認為這兩者是 各立門戶,並不相關之錯誤觀念。其實兩者,是同一法的兩面觀,它 不是各別分離的。也就是欲追究諸法的實相本體,必須從迷界的十二 因 緣 流 轉 , 以 觀 照「 緣 起 」思 想 為 前 提 , 才 能 得 到「 實 相 」的 顯 現 。 2 3 故兩者具有前因後果之關係,是互為因果,而不是各別獨立。 不足之處:釋慧嶽、釋見聞、安藤俊雄等學者的著作中,對於慧 思 生 平 的 考 察 , 所 依 據 的 版 本 是 《 佛 祖 統 紀 》。《 佛 祖 統 紀 》 是 在 宋 朝 編撰,成書較晚,又增添了許多新的內容,故對於史料的選擇必須謹 慎,才能得到可信的史實。池田魯參在〈南岳慧思傳の研究-《大乘 止觀法門》の撰述背景-〉中,就曾對《佛祖統紀》所記載,慧思寂 年 「 壽 六 十 三 」 提 出 討 論 , 列 舉 三 個 版 本 皆 是 「 壽 六 十 四 」 之 說 24, 故對於史料的選擇,應優先考慮較早期的著作,其真實性亦較高。. 三、禪法之整體研究:主要探討止觀實踐、禪觀思想。 (一 )福 島 光 哉 的〈 南 岳 慧 思 の 禪 觀 〉,學 界 一 般 認 為 慧 思 的 禪 學 特 色是空觀色彩很強烈,但其禪學思想中還包括假觀的思想。本文主要 考 察 慧 思 的 空 、 假 二 觀 之 思 想 , 並 說 明 慧 思 三 種 止 觀 的 組 織 內 容 。 25 (二 )幣 道 紀 的〈 南 嶽 慧 思 の 禪 觀 〉,從 慧 思 的 禪 觀 體 系 中 的 周 邊 問 22. 佐 藤 哲 英 :《 續 . 天 台 大 師 の 研 究 》 ( 日 本 : 京 都 , 百 華 苑 , 1 9 8 1 年 11 月 ) , 頁 184-240。. 23. 參 考 釋 慧 嶽: 《 天 臺 教 學 史 》( 台 北:財 團 法 人 佛 陀 教 育 基 金 會,1 9 9 3 年 1 2 月 ) , 頁 48。. 24. 三 個 版 本 :《 續 高 僧 傳 》、《 弘 贊 法 華 傳 》、《 釋 門 正 統 》, 皆 記 載 慧 思 寂 年 「 壽 六 十 四 」; 只 有 《 佛 祖 統 紀 》 記 載 「 壽 六 十 三 」。 池 田 魯 參 :〈 南 岳 慧 思 傳 の 研 究 -《 大 乘 止 觀 法 門 》の 撰 述 背 景 - 〉,收 錄 於《 天 台 教 學 の 研 究 》 ( 日 本:東 京 , 山 喜 房 佛 書 林 , 1 9 9 0 年 3 月 ), 頁 5 。. 25. 福 島 光 哉 : 〈 南 嶽 慧 思 の 禪 觀 〉 , 收 錄 於 《 印 度 學 佛 教 學 研 究 》 第 14 卷 第 1 號 , (日 本 : 東 京 , 日 本 印 度 學 佛 教 學 會 , 1965 年 12 月 ), 頁 201-205。. 8.

(19) 題 26, 去 探 討 慧 思 的 三 種 止 觀 。 27 (三 )新 田 雅 章 的〈 慧 思 に お け る 禪 定 思 想 の 展 開 〉,說 明 慧 思 禪 觀 思 想 的 中 心 問 題 是 諸 法 實 相 。 其 中 《 隨 自 意 三 昧 》、《 無 諍 三 昧 》 是 屬 於「 漸 悟.次 第 」的 立 場;《 法 華 經 安 樂 行 義 》則 詮 示「 頓 悟.不 次 第 」 的 立 場 。 28 (四 )佐 佐 木 憲 德 的 〈 慧 思 の 禪 觀 〉, 從 法 華 三 昧 、 戒 禪 主 義 、 如 來 藏 與 禪 觀 、 四 念 處 觀 、 隨 自 意 三 昧 等 五 方 面 論 述 禪 觀 思 想 。 29 (五 )大 野 榮 人 的〈 南 岳 慧 思 の 禪 法 と そ の 背 景 〉,探 討 慧 思 的 求 道 與 末 法 觀 、禪 法 組 織 背 景 、 《 大 品 般 若 經 》以 及《 大 智 度 論 》所 說 的 禪 觀與慧思的禪法。說明慧思是中國末法自覺最初之人,以及《隨自意 三 昧 》、《 無 諍 三 昧 》 二 部 著 作 , 受 到 《 大 品 般 若 經 》、《 大 智 度 論 》 的 影 響 。 30 (六 )釆 睪. 晃 的〈 慧 思 の 禪 定 思 想 の 背 景 〉,說 明 慧 思 受 具 足 戒 後. 居止中岳嵩山、大蘇山、南岳衡山等三個據點,其選定的據點皆與道 教 有 關 連 , 故 其 思 想 多 少 受 其 影 響 , 而 有 神 仙 、 神 通 的 思 想 。 31 (七 )潘 桂 明 . 吳 忠 偉 的 《 中 國 天 台 宗 通 史 》, 從 止 觀 實 踐 、 末 法 思 想、性 具 染 淨 說 來 探 討。說 明 慧 思 的 禪 學 核 心 是 教 禪 並 重、定 慧 雙 開 , 其 佛 教 思 想 的 經 典 背 景 , 主 要 是 《 大 品 般 若 經 》 和 《 法 華 經 》。 3 2 (八 )釋 達 照 的〈 天 台 禪 修 方 法 及 其 沿 革 〉, 將 天 台 宗 的 禪 修 方 法 分 26. 周 邊 問 題 : 從 《 高 僧 傳 》、《 續 高 僧 傳 》 的 〈 習 禪 篇 〉 去 探 討 當 時 禪 者 是 大 小 乘 禪 觀 並 修,以 及 受 到 鳩 摩 羅 什 所 翻 譯 的 禪 經 影 響,還 有 慧 思 的 禪 法 著 作 等 方 面。. 27. 幣 道 紀 :〈 南 嶽 慧 思 の 禪 觀 〉,收 錄 於《 印 度 學 佛 教 學 研 究 》第 1 8 卷 第 1 號 , (日 本 : 東 京 , 日 本 印 度 學 佛 教 學 會 , 1969 年 12 月 ), 頁 217-219。. 28. 新田雅章:〈慧思における禪定思想の展開〉,收錄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第 2 1 卷 第 2 號,( 日 本:東 京,日 本 印 度 學 佛 教 學 會,1 9 7 3 年 3 月 ),頁 5 8 4 - 5 9 0 。. 29. 佐 佐 木 憲 德 : 〈 慧 思 的 禪 觀 〉 , 收 錄 於 《 漢 魏 六 朝 禪 觀 發 展 史 論 》 (東 京 : ピ タ カ , 1978 年 7 月 ), 頁 247-263。. 30. 大 野 榮 人 : 《 天 台 止 觀 成 立 史 の 研 究 》 (京 都 : 法 藏 館 , 1994 年 7 月 初 版 ), 頁 37-82。. 31. 釆 睪 晃 :〈 慧 思 の 禪 定 思 想 の 背 景 〉 , 收 錄 於 《 印 度 學 佛 教 學 研 究 》 第 4 6 卷 第 1 號 , (日 本 : 東 京 , 日 本 印 度 學 佛 教 學 會 , 1997 年 12 月 ), 頁 212-214。. 32. 潘 桂 明 . 吳 忠 偉 :《 中 國 天 台 宗 通 史 》( 南 京 : 江 蘇 古 籍 出 版 社 , 2 0 0 1 年 初 版 ) , 頁 62-86。. 9.

(20) 為三期:萌發期、圓熟期、沿革期,其中慧文、慧思的禪修方法,屬 萌發期。 ( 九 ) 王 晴 薇 的 〈 慧 思 禪 觀 思 想 中 之 「 四 念 處 」〉, 以 慧 思 的 三 部 禪 觀 著 作 , 分 析 「 四 念 處 」 在 慧 思 禪 觀 中 的 重 要 性 。 33 以 上 九 部 著 作 中 , 已 解 決 的 問 題: 1、 佐 佐 木 憲 德 具 體 地 指 出, 慧 思 禪 觀 思 想 特 色 之 一 「 戒 禪 主 義 」, 這 是 學 界 較 少 人 提 出 的 觀 點 。「 戒 禪主義」是《無諍三昧》的重要思想,說明文字法師迷失佛法的根本 原因是輕視戒律;闇證禪師,雖坐禪持戒,但因生起增上慢心,而墮 入邪禪,因而犯下謗佛重罪,墮入地獄。所以,慧思再三強調「持戒 修 定 」的 重 要 性 , 亦 即 戒 禪 兩 者 雙 運 兼 行 。 2、 大 野 榮 人 探 討 慧 思 的 著 作 :《 隨 自 意 三 昧 》、《 無 諍 三 昧 》, 受 到 《 大 品 般 若 經 》、《 大 智 度 論 》 的 影 響 , 皆 立 足 於 「 空 」、「 般 若 」 的 思 想 。 若 能 對 這 兩 部 經 論 有 所 掌 握,就能解明慧思的禪法思想。作者又對比《大智度論》的「四念處 觀 」, 與《 無 諍 三 昧 》相 近 部 分 , 以 說 明 慧 思 的 四 念 處 觀 是 受 到《 大 智 度 論 》的 影 響。 3 4 所 以 考 察 慧 思 的 思 想 來 源,有 助 於 解 明 其 禪 觀 思 想 。 3、潘 桂 明.吳 忠 偉 提 出 天 台 先 驅 者 的 禪 法 與 早 期 楞 伽 禪 相 近 之 處:二 家禪法在北方皆受到迫害;為了謀求生存,都由北向南轉移,因而創 立 天 台 宗 、 禪 宗 。 35可 見 一 種 創 新 禪 法 , 要 讓 一 般 人 接 受 , 必 須 經 歷 相 當 長 的 一 段 時 間 , 甚 至 遭 受 毀 謗 、 迫 害 、 地 域 的 轉 移 等 。 4、 王 晴 薇 以 慧 思 的 三 部 禪 觀 著 作,加 以 分 析「 四 念 處 」在 慧 思 禪 觀 中 的 重 要 性 , 而且提出慧思、智顗皆以「小乘修法」如「四念處」或「四禪」為修 法 目 標,但 是 對 這 些 修 法 的 詮 釋,皆 取 自 漢 譯 的 大 乘 經 論 之 間 的 矛 盾。 36. 對此問題的釐清,也可確定慧思的四念處,是大乘禪法,有別於小. 乘的四念處。 33. 王 晴 薇 :〈 慧 思 禪 觀 思 想 中 之 「 四 念 處 」〉, 收 錄 於 《 佛 學 研 究 中 心 學 報 》 第 1 3 期 , (臺 北 : 臺 大 佛 學 研 究 中 心 , 2007 年 6 月 。 ). 34. 參 考 大 野 榮 人:《 天 台 止 觀 成 立 史 の 研 究 》( 京 都:法 藏 館 ,1 9 9 4 年 7 月 初 版 ) , 頁 61-72。. 35. 參 考 潘 桂 明 :〈 天 台 先 驅 者 的 止 觀 實 踐 〉, 收 錄 於《 中 國 禪 學 》第 1 卷 ,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 2002 年 ), 頁 55-56。. 36. 王 晴 薇 :〈 慧 思 禪 觀 思 想 中 之 「 四 念 處 」〉, 收 錄 於 《 佛 學 研 究 中 心 學 報 》 第 1 3 期 , (臺 北 : 臺 大 佛 學 研 究 中 心 , 2007 年 6 月 。 ). 10.

(21) 不 足 之 處 : 1、 釋 達 照 指 出 , 慧 思 的《 無 諍 三 昧 》的 四 念 處 觀 , 既 不是純粹的小乘四念處觀,也不是完全的大乘般若畢竟空觀,此說法 則 有 待 商 榷 。 37與 慧 思 同 時 代 的 禪 師 是 融 合 大 小 乘 禪 法 , 慧 思 是 繼 承 其 思 想 ? 抑 是 有 所 創 發 呢 ? 則 有 待 進 一 步 考 察。2、潘 桂 明.吳 忠 偉 提 出 天 台 先 驅 者 的 禪 法 與 早 期 楞 伽 禪 相 近 之 處,主 要 表 現 在「 重 智 輕 悲 」 方面,其中「輕悲」的說法,仍有待進一步釐清與說明。. 四、特定著作之研究: ( 一 ) 《 隨 自 意 三 昧 》: 大 致 可 區 分 為 禪 觀 思 想 、《 隨 自 意 三 昧 》 與 《 釋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覺 意 三 昧 》 (以 下 簡 稱 《 覺 意 三 昧 》 )之 比 較 , 或外加《摩訶止觀》三者之比較、以及「無明與空」與「當代意義」 等三類。 1、坂 本 廣 博 的〈 四 種 三 昧 - 特 に 非 行 非 坐 三 昧 と 隨 自 意 、覺 意 三 昧 に つ い て - 〉, 主 要 介 紹 隨 自 意 三 昧 、 覺 意 三 昧 、 非 行 非 坐 三 昧 。 3 8 文 中 出 現 「 四 運 推 檢 可 從 《 隨 自 意 三 昧 》 看 出 」 39之 觀 點 , 此 說 法 有 待進一步說明。 2、 陳 英 善 的 〈 慧 思 的 禪 觀 思 想 與 首 楞 嚴 三 昧 〉, 探 討 慧 思 之 禪 觀 即是實相觀法,也涉及了對首楞嚴三昧之探討,進而論述其對慧思禪 觀 之 影 響 。 40 3、 釋 如 虛 的 〈 慧 思 大 師 《 隨 自 意 三 昧 》 之 研 究 〉, 主 要 說 明 《 隨 自 意 三 昧 》之 思 想 特 質、以 及「 隨 自 意 三 昧 」與「 非 行 非 坐 三 昧 」 、 「覺 意 三 昧 」 三 種 三 昧 之 比 較 。 41但 於 比 較 三 者 之 同 異 時 , 出 現 了 三 處 的 37. 釋 達 照 :〈 天 台 禪 修 方 法 及 其 沿 革 〉, 收 錄 於 《 中 國 禪 學 》 第 2 卷 ,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 2003 年 ), 頁 231-256。. 38. 坂 本 廣 博 :〈 四 種 三 昧 - 特 に 非 行 非 坐 三 昧 と 隨 自 意 、 覺 意 三 昧 に つ い て - 〉, 收 錄 於 《 天 台 教 學 の 研 究 》 (日 本 : 東 京 , 山 喜 房 佛 書 林 , 1990 年 3 月 ), 頁 159-177。. 39. 坂 本 廣 博 :〈 四 種 三 昧 - 特 に 非 行 非 坐 三 昧 と 隨 自 意 、 覺 意 三 昧 に つ い て - 〉, 收 錄 於《 天 台 教 學 の 研 究 》( 日 本:東 京 ,山 喜 房 佛 書 林 ,1 9 9 0 年 3 月 ) ,頁 1 7 1 。. 40. 陳 英 善 :〈 慧 思 的 禪 觀 思 想 與 首 楞 嚴 三 昧 〉, 收 錄 於 《 佛 學 研 究 中 心 學 報 》 第 3 期 , (台 北 : 台 灣 大 學 文 學 院 佛 學 研 究 中 心 , 1998 年 ), 頁 151-185。. 41. 釋 如 虛 :〈 慧 思 大 師 《 隨 自 意 三 昧 》 之 研 究 〉, 收 錄 於 《 佛 教 青 年 論 文 集 》 ( 高. 11.

(22) 錯 誤 。 42 4、 楊 麗 莉 的 《 南 嶽 慧 思 《 隨 自 意 三 昧 》 禪 觀 思 想 之 探 微 》, 探 討 慧 思 禪 觀 思 想 之 緣 起、 「 隨 自 意 三 昧 」禪 觀 思 想 之 特 色、 「隨自意三昧」 觀 法 之 結 構 。 4 3 以 及 《《 釋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覺 意 三 昧 》 之 研 究 》, 其 第五章就智顗的《覺意三昧》與慧思《隨自意三昧》做比較,從而探 求 二 者 的 共 通 特 質 與 相 異 性 。 44 5、 劉 朝 霞 的《 天 臺 宗 隨 自 意 三 昧 研 究 》, 探 討 慧 思《 隨 自 意 三 昧 》 的思想來源與內容、觀行方法、智顗的《覺意三昧》與《摩訶止觀》 中 「 非 行 非 坐 三 昧 」, 對 《 隨 自 意 》 的 繼 承 發 展 與 創 造 性 發 揮 。 4 5 以 及 〈《 隨 自 意 三 昧 》 中 的 無 明 與 空 〉, 探 討 無 始 無 明 與 有 始 無 明 , 以 及 無 始空與畢竟空,提出慧思《隨自意》思想的核心,在於對無明的剖析 與 對 空 觀 的 重 視 。 4 6 再 者 ,〈 淺 析 《 隨 自 意 三 昧 》 的 觀 行 方 法 〉, 提 出 隨自意的具體修行方法以發大乘心為觀行基礎,觀諸法實相為正式的 觀行,金剛喻定斷煩惱為初步成就的標準,觀諸法利用與觀諸法實相 的 圓 融 為 圓 滿 六 度 萬 行 的 心 要。 4 7 此 外, 〈 智 顗《 覺 意 三 昧 》對 慧 思《 隨 自 意 三 昧 》的 繼 承 發 展 〉, 從 智 顗 的《 覺 意 三 昧 》中 , 可 看 出 智 顗 繼 承 了慧思的思想並予以發揮,可從四個面向來說明:經典來源與文章結 構的改換、理論與概念的純淨化、以四運推求統率全部觀行、觀行次 第 的 明 晰 化 。 48 6、 釋 寬 慧 的 《 智 者 大 師 覺 意 三 昧 之 研 究 》, 第 二 章 第 四 節 「 從 慧 雄 : 元 亨 寺 妙 林 雜 誌 社 , 1999 年 6 月 第 2 版 ), 頁 223-240。 42. 參 見 釋 大 寂 :《 非 行 非 坐 三 昧 之 修 學 - 以 《 摩 訶 止 觀 》、《 覺 意 三 昧 》、《 隨 自 意 三 昧 》 為 文 獻 依 據 》, ( 台 北 : 百 善 書 房 , 2 0 0 4 年 5 月 ) , 頁 1 7 1 - 1 7 3 。. 43. 楊 麗 莉 :《 南 嶽 慧 思 《 隨 自 意 三 昧 》 禪 觀 思 想 之 探 微 》, h t t p : / / w w w. y i n s h u n . o rg . tw / 9 0 th e s i s /9 0 - 0 3 . h t m 楊 麗 莉 :《《 釋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覺 意 三 昧 》 之 研 究 》, 南 華 大 學 哲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2002 年 6 月 , 頁 61-95。. 44. 45. 劉 朝 霞: 《天臺宗隨自意三昧研究》 ,四 川 大 學 碩 士 論 文,2 0 0 2 年 1 月,頁 1 - 4 9。. 46. 劉 朝 霞 :〈《 隨 自 意 三 昧 》 中 的 無 明 與 空 〉, 收 錄 於 《 中 國 哲 學 史 》 ( 四 川 : 四 川 大 學 , 2004 年 第 4 期 )。. 47. 劉 朝 霞 :〈 淺 析 《 隨 自 意 三 昧 》 的 觀 行 方 法 〉, 收 錄 於 《 覺 群 》, 2 0 0 4 年 。 h t t p : / / w w w. p l m. o rg . h k / q i k a n /j u q u n /2 k 0 4 / 2 k 0 4 f 3 5 . h t m 劉 朝 霞 :〈 智 顗 《 覺 意 三 昧 》 對 慧 思 《 隨 自 意 三 昧 》 的 繼 承 發 展 〉, 收 錄 於 《 宗 教 學 研 究 》 第 2 期 , 2004 年 , 頁 168-170。. 48. 12.

(23) 思三部著作考察」 ,主 要 考 察 智 顗 覺 意 三 昧 與 慧 思《 隨 自 意 三 昧 》 、 《無 諍 三 昧 》、《 法 華 經 安 樂 行 義 》 三 部 著 作 之 關 係 。 4 9 7、釋 大 寂 的《 非 行 非 坐 三 昧 之 修 學 - 以《 摩 訶 止 觀 》 、 《覺意三昧》 、 《 隨 自 意 三 昧 》為 文 獻 依 據 》 ,其 中 第 四 章「 非 行 非 坐 三 昧 與 隨 自 意 三 昧之異同」 ,主 要 探 討 隨 自 意 三 昧 釋 義、六 威 儀、六 種 威 儀 歷 六 度 之 情 形 、 二 種 三 昧 之 異 同 。 50 8、 程 群 的〈「 隨 自 意 三 昧 」及 其 當 代 意 義 〉, 主 要 解 析「 隨 自 意 三 昧 」 觀 修 法 要 、 在 動 用 中 觀 修 及 其 當 代 意 義 。 5 1 文 中 「『 隨 自 意 三 昧 』 以 『 四 句 推 檢 』 (依 《 中 論 》『 無 生 四 句 偈 』 )觀 析 『 四 運 心 』 為 入 手 門 徑 。 」 52此 說 法 仍 有 待 進 一 步 的 說 明 。 學界對於慧思禪觀著作中,以《隨自意三昧》最多人研究,且其 研究重心偏向於《隨自意三昧》與《覺意三昧》之比較,或外加《摩 訶 止 觀 》 三 者 之 比 較 。 以 上 十 二 部 著 作 中 , 已 解 決 的 問 題 : (1)楊 麗 莉 提出《隨自意三昧》中,六威儀觀法的中心要素:如實緣事作意、增 上作意、作大悲想、空觀為指歸。這些特色在大乘經論中皆可見,只 是 慧 思 、 智 顗 將 其 系 統 化 、 次 第 化 , 運 用 於 動 中 修 禪 觀 而 已 。 53由 此 可 看 出 , 此 觀 法 亦 是 菩 薩 禪 法 的 展 現 , 與 聲 聞 禪 法 有 所 不 同 。 (2)釋 大 寂指出《隨自意三昧》中,是觀前二運心-未念心、欲念心;智顗將 慧思的二運心擴充為四運心,且提出一般學界於比較三部著作時所容 易出現的問題點。 不 足 之 處 : (1)學 界 間 雖 將 《 隨 自 意 三 昧 》、《 覺 意 三 昧 》、《 摩 訶 止 觀 》三 者 做 比 較 , 但 於 比 較 過 程 中 , 往 往 忽 略 了 慧 思 的《 隨 自 意 三 昧 》. 49. 釋 寬 慧 :《 智 者 大 師 覺 意 三 昧 之 研 究 》, 圓 光 佛 學 研 究 所 畢 業 論 文 , 2 0 0 3 年 6 月 , 頁 43-50。. 50. 釋 大 寂 :《 非 行 非 坐 三 昧 之 修 學 - 以 《 摩 訶 止 觀 》、《 覺 意 三 昧 》、《 隨 自 意 三 昧 》 為 文 獻 依 據 》, ( 台 北 : 百 善 書 房 , 2 0 0 4 年 5 月 ) , 頁 1 3 7 - 1 7 3 。. 51. 程 群: 〈「 隨 自 意 三 昧 」及 其 當 代 意 義 〉 ,收 錄 於《 禪 與 人 間 佛 教 學 術 研 討 會 》( 高 雄 : 佛 光 山 文 教 基 金 會 , 2007 年 ), 頁 188-197。. 52. 程 群: 〈「 隨 自 意 三 昧 」及 其 當 代 意 義 〉 ,收 錄 於《 禪 與 人 間 佛 教 學 術 研 討 會 》( 高 雄 : 佛 光 山 文 教 基 金 會 , 2007 年 ), 頁 190。. 53. 參 考 楊 麗 莉 :《《 釋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覺 意 三 昧 》 之 研 究 》, 南 華 大 學 哲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2002 年 6 月 , 頁 82。. 13.

(24) 中,只 有 觀 未 念 心、欲 念 心,屬 於 四 運 心 的 前 二 運 心。其 中 坂 本 廣 博 、 釋如虛、程群等三位學者皆提出類似的觀點,慧思是以「四句推檢」 觀析「四運心」為入手門徑之說,此說法是有待釐清的。因為在慧思 的 著 作 中 , 只 有 前 二 運 心 ; 四 運 心 是 在 智 顗 的 著 作 中 才 出 現 。 (2)劉 朝 霞 於 〈 淺 析 《 隨 自 意 三 昧 》 的 觀 行 方 法 〉、〈 智 顗 《 覺 意 三 昧 》 對 慧 思 《隨自意三昧》的繼承發展〉兩篇著作中,皆論及慧思「四運推檢觀 寂 滅 」、「 觀 四 運 寂 滅 」的 說 法 , 但 又 加 了 註 腳「 關 於 四 運 的 分 法 ,《 隨 自意》中沒有明確說明,這一點是由智者《覺意三昧》完成的。」顯 現 前 後 矛 盾 的 說 法 。 (3)陳 英 善 在 分 析 慧 思 《 隨 自 意 三 昧 》 的 第 六 識 、 第 七 識 、 第 八 識 時 ,「 識 之 與 心 二 用 各 別 」中 ,「 識 」是 指 第 六 識 (或 藏 識 ) ,「 心 」 是 指 自 性 清 淨 心 , 此 說 法 有 待 商 榷 。 5 4 慧 思 由 於 受 到 《 地 論 》、《 攝 論 》 學 說 的 影 響 , 已 有 了 八 識 思 想 , 但 對 於 第 六 、 七 、 八 識 的 說 法 不 太 明 確,雖 有 些 是 繼 承 當 時 流 行 的 學 說,亦 有 其 創 意 的 見 解。 故 對 於 三 識 的 解 明 , 有 其 困 難 度 。 (4)慧 思 《 隨 自 意 三 昧 . 食 威 儀 品 》 的偈頌,為後代祖師所引用,且將其另外獨立二個偈頌,取名〈受食 呪 願 偈 〉 55, 與 現 今 佛 門 中 的 佛 前 大 供 雷 同 。 由 此 可 知 , 慧 思 的 食 威 儀,至今仍影響中國佛教界,且為佛教界所沿用,此點並未受到學界 的 關 注 。 56. (二 )《 無 諍 三 昧 》: 大 致 可 區 分 為 經 典 引 用 的 考 察 、 思 想 詮 釋 、 與 「四念處」之關係三類。 1、 坂 本 廣 博 的 〈 諸 法 無 諍 三 昧 と 大 集 經 〉, 說 明 《 諸 法 無 諍 三 昧 法 門 》(以 下 簡 稱《 無 諍 三 昧 》)引 用 了《 大 方 等 大 集 經 》(以 下 簡 稱《 大. 54. 陳 英 善 :〈 慧 思 的 禪 觀 思 想 與 首 楞 嚴 三 昧 〉, 收 錄 於 《 佛 學 研 究 中 心 學 報 》 第 3 期 , (台 北 : 台 灣 大 學 文 學 院 佛 學 研 究 中 心 , 1998 年 ), 頁 158。. 55. 《 施 食 通 覽 》 云 :「 此 食 色 香 味 , 上 供 十 方 佛 , 中 奉 諸 賢 聖 , 下 及 六 道 品 , 等 施無差 別,隨感皆 飽滿,令 今施 主 得,無量 波 羅蜜。」以 及「 念食 色 香,如栴 檀風,一時普熏,十方世界。凡聖有感,各得上味,六道聞香,發菩提心,於 食 能 生 , 六 波 羅 蜜 , 及 以 三 行 。 」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 冊 57, 頁 106 中 。 ). 56. 參 見 拙 著 :〈 慧 思 《 隨 自 意 三 昧 》 禪 觀 之 研 究 - 兼 論 慧 思 與 智 顗 禪 觀 之 比 較 〉, 收 錄 於 《 第 十 八 屆 全 國 佛 學 論 文 聯 合 發 表 會 . 會 後 論 文 集 》( 桃 園 : 圓 光 佛 學 研 究 所 , 2 0 0 8 年 ), 頁 2 4 。. 14.

(25) 集 經 》 )的 「 一 念 十 二 因 緣 」、「 三 乘 人 的 法 行 觀 念 」、「 心 念 處 」 等 , 故 《 無 諍 三 昧 》 受 到 《 大 集 經 》 的 影 響 。 57 2、釋 仁 朗 的〈 慧 思 大 師「 諸 法 無 諍 三 昧 法 門 」詮 般 若 體 用 之 研 究 〉 , 說 明 慧 思 的 無 諍 法 門 實 依 般 若 為 體,依 般 若 起 修,證 般 若 實 相,顯 興 般 若 大 用 - 行 菩 薩 行 悲 願 度 生 。 58 3、 王 晴 薇 的 〈《 諸 法 無 諍 三 昧 》 及 《 法 華 經 安 樂 行 義 》 中 的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主 要 分 析 慧 思 的 二 部 著 作 中 , 對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之 引 用 與 詮 釋。5 9 另, 〈 論 中 國 早 期 天 台 禪 法 中 之 四 念 處 - 由《 念 處 經 》到《 諸 法 無 諍 三 昧 法 門 》的 比 較 研 究 〉, 主 要 透 過《 中 阿 含 . 念 處 經 》、 南 傳《 大 念 處 經 》、《 大 品 般 若 經 . 廣 乘 品 》、《 大 智 度 論 . 釋 四 念處品》中所提到的四念處,與慧思的《無諍三昧》的四念處,進行 比 較 研 究 。 60 學界對於慧思禪觀著作中,以《無諍三昧》較少學者研究。以上 四部著作中,已解決的問題:釋仁朗說明「無諍法門」是在詮釋般若 的體用關係。禪定生般若,而且修禪定時實際上是依般若慧起觀照, 融合禪定、般若之定慧雙修。所以無諍法門是依般若為體,般若妙慧 既 顯 , 則 能 興 起 大 悲 , 起 般 若 大 用 悲 願 度 生 。 61此 問 題 解 決 了 修 持 禪 定的內容即是觀照般若,所以慧思的禪定與般若二者是合一的,也就 是修禪定與所成就的空慧是合一,不可分割的。 不足之處:王晴薇於二年間發表了二篇與《無諍三昧》相關的論 文,可見得她已經關注到學界對於《無諍三昧》研究之不足。學界間 57. 坂 本 廣 博 :〈 諸 法 無 諍 三 昧 と 大 集 經 〉, 收 錄 於 《 印 度 學 佛 教 學 研 究 》 第 2 8 卷 第 1 號 , (日 本 : 東 京 , 日 本 印 度 學 佛 教 學 會 , 1979 年 12 月 ), 頁 366-368。. 58. 釋 仁 朗 :〈 慧 思 大 師 「 諸 法 無 諍 三 昧 法 門 」 詮 般 若 體 用 之 研 究 〉, 收 錄 於 《 華 梵 佛 學 年 刊 》 第 2、 3 期 合 刊 , (台 北 , 1984 年 ), 頁 33-36。. 59. 王 晴 薇: 〈《 諸 法 無 諍 三 昧 》及《 法 華 經 安 樂 行 義 》中 的《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收 錄 於 《 第 三 屆 法 華 思 想 與 天 台 佛 學 研 討 會 會 議 論 文 集 》 (台 北 : 中 華 民 國 現 代 佛 教 學 會 , 2007 年 6 月 )。. 60. 王 晴 薇 :〈 論 中 國 早 期 天 台 禪 法 中 之 四 念 處 - 由 《 念 處 經 》 到 《 諸 法 無 諍 三 昧 法 門 》 的 比 較 研 究 〉, 收 錄 於 《 漢 學 研 究 集 刊 》 第 2 期 , ( 雲 林 : 國 立 雲 林 科 技 大 學 漢 學 資 料 整 理 研 究 所 , 2006 年 6 月 ), 頁 19-38。. 61. 釋 仁 朗 :〈 慧 思 大 師 「 諸 法 無 諍 三 昧 法 門 」 詮 般 若 體 用 之 研 究 〉, 收 錄 於 《 華 梵 佛 學 年 刊 》 第 2、 3 期 合 刊 , (台 北 , 1984 年 ), 頁 33-40。. 15.

(26) 雖然從上述三個面向進行研究,至於思想淵源、禪觀思想的特色、思 想核心的掌握、禪法的重新詮釋等,仍有進一步考察與研究之必要, 才能達到總體觀照慧思禪觀思想之目的。. (三 )《 法 華 經 安 樂 行 義 》(以 下 簡 稱《 安 樂 行 義 》): 大 致 可 區 分 為 法 華 三 昧 思 想 、《 安 樂 行 義 》 與 《 法 華 經 》 之 關 係 、 禪 觀 思 想 三 類 。 1、鶴 田 大 吾 的〈 慧 思 の 法 華 三 昧 前 方 便 の 考 察 〉,主 要 對《 安 樂 行 義 》的 法 華 三 昧 、無 量 義 三 昧 、普 現 色 身 三 昧 做 考 察 ,其 結 論 為《 無 量 義 經 》 、 《 普 賢 觀 經 》 二 經 , 是 理 解 法 華 三 昧 的 前 方 便 。 62 2、 橫 超 慧 日 的 〈 南 岳 慧 思 の 法 華 三 昧 〉, 主 要 探 討 法 華 三 昧 的 開 悟 、 法 華 三 昧 的 教 義 。 63其 中 法 華 三 昧 的 證 悟 過 程 , 於 《 續 高 僧 傳 . 慧 思 傳 》有 詳 細 的 記 載 ; 法 華 三 昧 的 教 義 , 見 於《 安 樂 行 義 》, 是 慧 思 對 末 法 的 自 覺,特 重〈 安 樂 行 品 〉 、〈 普 賢 勸 發 品 〉二 品,而 說 無 相 行 、 有相行。 3、 韓 子 峰 的〈 法 華 三 昧 的 修 學 原 理 與 實 踐 (上 )一 以 慧 思《 安 樂 行 義 》為 中 心 〉 ,主 要 說 明 法 華 三 昧 的 意 涵 與 特 色、修 學 原 理、修 學 工 夫 、 修 學 成 果 。 6 4 以 及 《 天 台 法 華 三 昧 之 研 究 》, 與 《 安 樂 行 義 》 相 關 的 是 第五章第一節,法華三昧之特質,從「佛法、心法、眾生法」三個角 度 觀 察 , 其 中 慧 思 所 說 的「 眾 生 法 」, 即 是「 如 蓮 妙 法 . 實 深 圓 頓 」。 6 5 4、 菅 野 博 史 的 〈 慧 思 《 法 華 經 安 樂 行 義 》 の 研 究 〉, 主 要 考 察 慧 思的法華經觀,其最大的優點是慧思所引用的經典,菅野博史皆能追 溯 其 原 典 與 之 參 照 。6 6 Daniel B. Stevenson and Hiroshi Kanno(菅 野 博 史 ) 62. 鶴田大吾:〈慧思の法華三昧前方便の考察〉,收錄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第 5 4 卷 第 1 號 ,( 日 本:東 京 ,日 本 印 度 學 佛 教 學 會 ,2 0 0 5 年 1 2 月 ) ,頁 4 3 - 4 6 。. 63. 橫 超 慧 日 :〈 南 岳 慧 思 の 法 華 三 昧 〉,《 法 華 思 想 の 研 究 》 第 一 , ( 日 本 : 京 都 , 1986 年 5 月 ), 頁 265-278。. 64. 韓 子 峰 :〈 法 華 三 昧 的 修 學 原 理 與 實 踐 ( 上 ) - 以 慧 思《 安 樂 行 義 》為 中 心 〉,《 第 九 屆 國 際 佛 教 教 育 研 討 會 專 輯 》, 1 9 9 5 年 。. 65. 韓 子 峰: 《天台法華三昧之研究》 ,國 立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國 文 研 究 所 博 士 論 文,1 9 9 9 年 6 月 , 頁 126-133。. 66. 菅 野 博 史 :〈 慧 思《 法 華 經 安 樂 行 義 》の 研 究 〉,收 錄 於《 中 國 法 華 思 想 の 研 究 》 (日 本 : 東 京 , 春 秋 社 , 1994 年 3 月 )。. 16.

(27) 合 譯 的 The Meaning of the Lotus Sutra’s Course of Ease and Bliss, 主 要 分 為 四 部 分 : 慧 思 的 傳 記 、 著 作 、 思 想 ,《 法 華 經 安 樂 行 義 》的 法 華 經 觀 , 對 《 法 華 經 安 樂 行 義 》 做 註 釋 、 翻 譯 , 對 文 本 正 確 標 點 。 67 5、 黃 國 清 的〈 慧 思《 法 華 經 安 樂 行 義 》對《 法 華 經 》的 引 用 與 詮 釋〉 ,說 明 慧 思 的《 安 樂 行 義 》中,特 別 重 視〈 安 樂 行 品 〉的 四 安 樂 行 、 〈法師功德品〉的六根清淨的詮釋,此二品彰顯了依大因證大果的圓 頓 意 義 。 68 6、 釋 仁 聞 的 《 天 台 慧 思 《 法 華 經 安 樂 行 義 》 之 研 究 》, 提 出 如 來 藏、禪定、忍辱是《安樂行義》所具涵的三大要素,以此三大要素為 架 構 來 處 理 十 項 論 題 。 69以 及 〈 天 台 慧 思 《 法 華 經 安 樂 行 義 》 之 研 究 -以禪定思想為論題〉 ,將 分 別 探 討 有 相 行 與 無 相 行 的 二 分 法 門、次 第 淺 深 ;《 隨 自 意 三 昧 》與《 首 楞 嚴 三 昧 經 》的 關 係 、 隨 自 意 三 昧 的 特 性 及 在 安 樂 行 的 重 要 性 。 70 以 上 九 部 著 作 中 , 已 解 決 的 問 題 : (1)菅 野 博 史 將 《 安 樂 行 義 》 譯 成英文-國際共通的文字,使得慧思的著作跨入國際性,相對地提昇 慧 思 在 國 際 佛 學 界 的 地 位。菅 野 博 史 又 對《 安 樂 行 義 》的 文 本 做 注 釋 , 亦 即 對 難 解 詞 義 進 行 解 釋 , 有 助 於 掌 握 慧 思 著 作 中 文 本 的 涵 義 。 (2) 黃國清關注到《法華經》的發展過程,認為慧思在《安樂行義》著作 中將焦點凝聚在〈安樂行品〉的四安樂行,以及〈法師功德品〉的六 根清淨。由於慧思對這兩品進行創造性的詮釋,彰顯依大因證大果的 圓 頓 意 義 , 因 而 使 《 法 華 經 》 推 升 到 判 教 體 系 中 的 最 高 地 位 。 71此 問 67. 68. D a n i e l B . St e v e n s o n a n d H i r o s h i K a n n o ( 菅 野 博 史 ) 合 譯 : T h e M e a n i n g o f t h e L o t u s S u t r a ’ s C o u r s e o f E a s e a n d B l i s s : A n A n n o ta t e d Tr a n s l a t io n a n d St u d y o f Na n y u e H u i s i ’s ( 5 1 5 - 5 7 7 ) F a h u a j i n g a n l e x i n g y i ,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f o r A d v a n c e d Bu d d h o l o g y , S o k a U n i v e r s i t y, 2 0 0 6 . 黃 國 清 :〈 慧 思 《 法 華 經 安 樂 行 義 》 對 《 法 華 經 》 的 引 用 與 詮 釋 〉, 收 錄 於 《 普 門 學 報 》 第 38 期 , (高 雄 : 佛 光 山 文 教 基 金 會 , 2007 年 ), 頁 103-123。. 69. 釋 仁 聞: 《 天 台 慧 思《 法 華 經 安 樂 行 義 》之 研 究 》 ,佛 光 大 學 宗 教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 2007 年 。. 70. 釋 仁 聞 :〈 天 台 慧 思 《 法 華 經 安 樂 行 義 》 之 研 究 - 以 禪 定 思 想 為 論 題 〉, 收 錄 於 《 第 十 八 屆 全 國 佛 學 論 文 聯 合 發 表 會.會 前 論 文 集 》 ,( 桃 園:圓 光 佛 學 研 究 所 , 2007 年 )。. 71. 黃 國 清 :〈 慧 思 《 法 華 經 安 樂 行 義 》 對 《 法 華 經 》 的 引 用 與 詮 釋 〉, 收 錄 於 《 普 門 學 報 》 第 3 8 期 , ( 高 雄 : 佛 光 山 文 教 基 金 會 , 2 0 0 7 年 ) , 頁 1 0 4 - 11 7 。. 17.

(28) 題的解決,讓學界了解《法華經》地位的提昇,慧思扮演著關鍵性的 角色。 不足之處:釋仁聞提出無相行的關鍵在於隨自意三昧,其根據是 慧 思 於 《 安 樂 行 義 》 云 :「 無 相 行 者 , 即 是 安 樂 行 , … … 行 、 住 、 坐 、 臥 、 飲 食 、 語 言 , 一 切 威 儀 心 常 定 故 。 」 72此 段 引 文 中 說 明 安 樂 行 為 無相行,這種無相行是指深妙禪定與般若空慧結合的法門,其中的六 威儀皆可表現甚深禪定。若根據此文就推定「要達到無相安樂行就必 須 修 習 隨 自 意 三 昧 」 73, 此 說 法 則 有 待 商 榷 。. 五、其他:大致可區分為實相論、佛學思想特徵、心意識三類。 (一 )演 培 的〈 天 台 先 驅 列 祖 的 實 相 論 〉, 認 為 慧 思 教 學 的 特 色 , 最 顯著的在攝入緣起論思想。雖無阿梨耶識之名,卻有自性清淨心,故 受 到 當 時 南 道 地 論 宗 的 影 響 。 74 (二 )呂 澂 的 〈 天 台 宗 〉, 論 及 慧 思 的 實 相 說 , 即 是 《 法 華 經 . 方 便 品》的「十如」實相;慧思也受到《大智度論》的影響,諸法的實相 即「 如 」, 分 作 兩 類 : 一 類 是 各 各 相 即 別 相 , 一 類 是 共 相 即 通 相 。 因 而 十 如 有 別 相 、 共 相 二 種 。 75 (三 )張 風 雷 的 〈 天 台 先 驅 慧 思 佛 學 思 想 初 探 - 關 於 早 期 天 台 宗 思 想的幾個問題〉 ,認 為 慧 思 佛 學 思 想 的 特 徵 有 二:一 是 慧 思 所 謂 的「 定 慧 雙 開 」, 實 際 上 是「 由 定 發 慧 」的 路 子 ; 二 是 以《 大 品 》為 宗 旨 會 通 《 法 華 》, 特 重 空 諦 。 7 6 72. 《 安 樂 行 義 》,《 大 正 藏 》 冊 4 6 , 頁 7 0 0 上 。. 73. 釋 仁 聞 :〈 天 台 慧 思 《 法 華 經 安 樂 行 義 》 之 研 究 - 以 禪 定 思 想 為 論 題 〉, 收 錄 於 《 第 十 八 屆 全 國 佛 學 論 文 聯 合 發 表 會 會 前 論 文 集 》, ( 桃 園 : 圓 光 佛 學 研 究 所 , 2007 年 ), 頁 14。. 74. 釋 演 培 : 〈 天 台 先 驅 列 祖 的 實 相 論 〉 , 收 錄 於 《 現 代 佛 教 學 術 叢 刊 》 57, (台 北 : 大 乘 出 版 社 , 1979 年 初 版 ), 頁 150-153。. 75. 呂 澂 : 〈 天 台 宗 〉 , 收 錄 於 《 現 代 佛 教 學 術 叢 刊 》 31, (台 北 : 大 乘 出 版 社 , 1978 年 5 月 ), 頁 275-278。. 76. 張 風 雷 :〈 天 台 先 驅 慧 思 佛 學 思 想 初 探 ─ ─ 關 於 早 期 天 台 宗 思 想 的 幾 個 問 題 〉, 收 錄 於 《 世 界 宗 教 研 究 》( 北 京 , 2 0 0 1 年 第 2 期 ), 頁 5 1 - 5 8 。 h t t p : / / w w w. w u y s . c o m/ n e w s / a r t i c l e _ s h o w. a s p ? a r t i c l e i d = 2 0 4 5. 18.

(29) (四 )陳 英 善 的 〈 慧 思 與 智 者 心 意 識 說 之 探 討 〉 , 認 為 慧 思 對 心 意 識之處理,可說並不明確,由於其重視禪觀之修行體證,視阿黎耶識 為 淨 識 , 藉 由 金 剛 智 (第 七 識 )之 覺 了 , 了 知 意 識 即 是 藏 識 (淨 識 )。 7 7 (五 )劉 朝 霞 的〈 南 岳 慧 思 心 識 論 簡 析 - 以《 隨 自 意 》、《 安 樂 行 》、 《無諍門》為範圍〉,探討慧思三部著作中別具特色的心意識說,分 成 三 個 部 分 來 討 論 : 心 性 與 心 相 、 意 、 轉 識 與 藏 識 。 78 以上五部著作中,已解決的問題:呂澂提出慧思的十如實相說, 受到地論師、《大智度論》的影響,特別是《大智度論》的別相、共 相 二 種 實 相 說 。 79十 如 的 各 個 面 向 是 個 別 的 相 ; 十 者 皆 是 如 , 指 慧 思 對實相的體認,即是共同的相。只有別相、共相二法具足,才是實相 的意義。學界對於十如實相說的解明,有助於了解慧思的諸法實相理 論。 不足之處:一般傳統觀念認為,慧思佛學思想的特色之一是「定 慧 雙 開 」, 但 張 風 雷 提 出 不 同 的 看 法 :「 定 與 慧 雖 須 雙 修 , 但 二 者 的 地 位並不是等量齊觀的。……因此,必須走『由定發慧』的路子,禪定 乃 是 智 慧 的 根 本 。 」 80此 說 法 有 待 商 榷 。 必 須 再 對 慧 思 的 禪 觀 思 想 , 做進一步的探討,才能釐清定慧二者之關係。.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一、研究範圍 本論文的研究範圍,主要集中於慧思的三部禪觀著作。為何選這 三部著作為研究範圍呢?在本論文的第二章第三節「著作考察」的第 77. 陳 英 善 :〈 慧 思 與 智 者 心 意 識 說 之 探 討 〉, 收 錄 於《 中 華 佛 學 學 報 》第 1 1 期 , 1998 年 7 月 , 頁 155-179。. 78. 劉 朝 霞: 〈 南 岳 慧 思 心 識 論 簡 析 - 以《 隨 自 意 》 、 《安樂行》 、 《 無 諍 門 》為 範 圍 〉, 收 錄 於 《 四 川 師 範 大 學 學 報 》 (社 會 科 學 版 )第 34 卷 第 4 期 , 2007 年 7 月 , 頁 26-32。. 79. 參 考 呂 澂 : 〈 天 台 宗 〉 , 收 錄 於 《 現 代 佛 教 學 術 叢 刊 》 31, (台 北 : 大 乘 出 版 社 , 1978 年 5 月 ), 頁 277。. 80. 張 風 雷 :〈 天 台 先 驅 慧 思 佛 學 思 想 初 探 ─ ─ 關 於 早 期 天 台 宗 思 想 的 幾 個 問 題 〉, 收 錄 於 《 世 界 宗 教 研 究 》( 北 京 , 2 0 0 1 年 第 2 期 ), 頁 5 1 - 5 8 。 h t t p : / / w w w. w u y s . c o m/ n e w s / a r t i c l e _ s h o w. a s p ? a r t i c l e i d = 2 0 4 5. 1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okyo: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 2006.. “A Preliminary Study on Meditation and the Beginnings of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Miroslav Fiedler, Praha, Algebraic connectivity of graphs, Czechoslovak Mathematical Journal 23 (98) 1973,

(2) Buddha used teaching of dharma, teaching of meaning, and teaching of practice to make disciples gain the profit of dharma, the profit of meaning, and the profit of pure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It adapts to the needs of the modern society, progressively establishing a system of cultivation which encompass the paths of preparation, accumulation, morality,

™ ™ When ready to eat a bite of your bread, place the spoon on the When ready to eat a bite of your bread, place the spoon on the under plate, then use the same hand to tak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