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題目:新興溫泉區開發區位評估之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題目:新興溫泉區開發區位評估之探討 "

Copied!
10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題目:新興溫泉區開發區位評估之探討

-以尖石地區為例

系 所 別:土木工程學系碩士班

學號姓名:E09204011 林秀霞

指導教授:楊朝平 博士

中華民國 九十四 年 六月

(2)
(3)
(4)
(5)
(6)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建立新興溫泉區位開發潛力評估指 標,而研究範疇著重在溫泉資源潛力與環境品質二方向。經由 文獻回顧及溫泉產業特性,本研究擬定,資源條件、基地條件、

土地使用及環境景觀四個評估構面與17項評估指標。

本 研 究 應 用 分 析 階 層 程 序 法 (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求得與每一影響因子之權重,由專家問卷分析 結果發現不同角色(學者/專家、公部門、業者)與專業背景呈 現不同關注方向,在評估構面專家學者及公部門較重視資源條 件,但民間業者則認為環境景觀條件較為重要。在評估指標重 要性分析上,「資源條件」方面以「岩性岩層」佔相對權重最 高值,「基地條件」應以「公共設施」評估指標最為重要,「土 地使用」及「環境景觀」則分別對「土地可利用程度」及「人 造物景觀」最為重視。

由分析階層程序法之權重統計與評價尺度得點交叉分析 可得各評估指標之相對權重排序,其結果顯示評估指標因子排 序影響基地開發區位選擇優先次序。本研究成果除提供相關基 地開發評估模式參考基礎外,在建立之評估程序架構上可供後 續相關研究之參考。

(7)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reate evaluation index on the new development site of hot spring area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wo aspects including resources potential and environmental setting quality analysis. According to literature / historical documents review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ot spring industry, this study made four evaluation phases, including Resources Potential、

site condition 、 land use 、 Environmental Setting Quality ,and seventeen evaluation indexes.

We obtained the weights of each influential factor by using 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From the result of questionnaire that the role and background of experts review different aspect, we found the factor of “Resources Potential” on the evaluation phases was paid more attention by experts / scholars and public sector, but private sector indicated that the factor of

“Environmental Setting Quality” was most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er.

On the evaluation indexes, the major index of “Resources Potential”

should be weighted highest degree on “Rock Type” factor; “Site Condition”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on “Public Infrastructure”;

“Land Use” and “Environmental Setting Quality” should be focused on

“Land Utilization” and “Man-made Landscape”.

By ranking evaluation indexes among new development site, we could found the results through the weighting calculation of AHP method.

Through the case studi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ritical factors by ranking evaluation indexes influenced the judgment on site selection. The study result not only provides reference basis on development site evaluation model, but also establish the process for future relative research.

(8)

馳騁於二高3年終於到達了目的地,期間承蒙恩師 楊博 士朝平先生,悉心指導,從思考概念、研究方向、研究架構 及方法建立,讓研究得以順利完成,在此致上最高的敬意與 感謝。

論文研擬期間,亦承蒙李煜霖老師與吳淵洵老師提出許 多寶貴的建議予以指正並撥冗審閱,令學生得以發現錯謬、

有所長進,使本研究論文能夠更趨嚴謹與完整,同時也要感 謝土木工程學系諸位教授老師的愛護和栽培,讓學生在學業 及為人處世上都受益匪淺,特此致上由衷謝忱。

感謝一起共同成長的同窗好友專業知識的砥礪,也要感 謝交通部觀光局的長官與同事給予工作上鼎力相助與生活 上的關懷,協助我能兼顧家庭、工作與學業,謹獻上最深之 謝忱與敬意。

最後要感謝外子及寶貝女兒們的關懷與支持,另外尤其 要感謝的是好友阿娟,在這些年來如同家人般的關懷,在忙 於工作之餘,不辭辛勞的協助家中大小事務與照顧女兒,謹 表衷心的感謝於萬一。

再次銘謝於修業期間所有曾惠賜協助的師長、前輩、至 親及益友,願與各位共享榮耀與喜悅。

著者學植未深,見識尚淺,疏漏缺失在所難免,祈望先 進賢達不吝指正,無任銘感。

林秀霞 謹誌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六月

(9)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緣起………01

1.2 研究動機與目的………02

1.3 研究範圍界定………03

1.4 論文架構………0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溫泉定義………05

2.2 溫泉觀光產業現況………06

2.3 溫泉區開發管理………09

2.4 區位潛力評估探討………13

第三章 研究地區環境概述 3.1 研究地區………21

3.2 發展區基本資料………23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研究架構………41

4.2 影響因素層級之建立………47

4.3 問卷設計………53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5.1 溫泉區開發評估模式之建立………57

5.2 發展區評選分析………6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

附 錄

附錄一 溫泉法及溫泉法施行細則………附-01 附錄二 文獻回顧………附-07 附錄三 研究問卷………附-10

圖 目 錄

圖 1.1 論文架構………04

圖 3.1 研究區位圖………21

圖 3.2 區域地質圖………22

圖 3.3 各村鑽井孔標定分佈圖………25

圖 3.4 嘉樂發展區現況圖………31

圖 3.5 新樂發展區現況圖………31

圖 3.6 那羅發展區現況圖………32

圖 3.7 小錦屏發展區現況圖………32

圖 3.8 地質災害敏感區圖………34

圖 3.9 自然景觀敏感區圖………35

圖 3.10 地表水源敏感區圖………35

圖 3.11 優良農田敏感區圖………36

圖 3.12 限制發展區圖………36

圖 3.13 生態敏感區圖………37

圖 3.14 地下水補注區圖………37

圖 3.15 嘉樂發展區說明圖………39

圖 3.16 新樂發展區說明圖………39

圖 3.17 那羅發展區說明圖………40

圖 3.18 小錦屏發展區說明圖………40

圖 4.1 AHP 分析流程圖………45

圖 4.2 操作流程思考………46

圖 4.3 評估層級架構………47

圖 5.1 整體權重分配樹狀圖………61

圖 5.2 整體權重分配長條圖………62

(11)

表 目 錄

表 2.1 溫泉泉質標準彙整表………05

表 2.2 相關溫泉使用量計算說明表………08

表 2.3 溫泉法整理說明表………11

表 2.4 溫泉評估條件說明表………15

表 2.5 國內溫泉資源研究彙整表(一)………15

表 2.6 國內溫泉資源研究彙整表(二)………18

表 3.1 發展區地質概述表………23

表 3.2 發展區溫泉資源概述表………24

表 3.3 環境敏感度分析說明表………33

表 4.1 評比尺度表………43

表 4.2 AHP 階數與隨機指標關係表………44

表 4.3 資源條件說明表………48

表 4.3 基地條件說明表………49

表 4.4 土地使用說明表………49

表 4.5 環境景觀說明表………50

表 4.6 評估指標尺度說明表………51

表 5.1 AHP 有效問卷一致性檢定表………58

表 5.2 不同背景之填卷者一致性檢定表………59

表 5.3 有效問卷評估構面一致性檢定表………59

表 5.4 背景專家構面權重分析表………64

表 5.5 背景專家指標權重分析表(一)………65

表 5.6 背景專家指標權重分析表(二)………66

表 5.7 背景專家指標權重分析表(三)………67

表 5.8 背景專家指標權重分析表(四)………67

表 5.9 發展區現況評估彙整表………68

表 5.10 發展區現況加權統計表………71

(12)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緣起

台灣地區受到地質結構特殊、加上平均年雨量豐沛之影響,

使得國內溫泉密度名列世界前茅(何逢洲,2003)。交通部觀光局 為因應週休 2 日,以及近年來台灣正在流行溫泉熱之泡湯需求(民 國 92 年 6 月 3 日立法院完成溫泉法 32 條文 3 讀通過,同年 7 月 2 日總統公佈),結合休閒與文化旅遊,且北二高通車後,因交通 便利,雖為溫泉遊憩據點帶來新的觀光發展契機。然此得天獨厚 之地理環境並未因此塑造出台灣特有溫泉文化,甚為可惜(何逢 洲,2003)。

結合政府對溫泉休閒產業之推動,民眾對健康養生之觀念逐 漸提升,台灣國家溫泉協會於 90 年 11 月加入隸屬聯合國 W.H.O.

之國際溫泉組織(FEMTEC),台灣溫泉業界對此產業資源開發利用 更趨加積極,因此溫泉區規劃與環境管理更顯重要。由於現有台 灣溫泉區有過度開發使用之情形,不僅嚴重破壞景觀,也可能造 成溫泉源頭枯竭。因此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配合產業政策走向 規劃有效管理的開發程序,然而在溫泉發展區除依都市計畫體系 擬定特定區計畫外,現存大部分非都市土地,溫泉發展區在整體 土地與環境利用上,未來將依溫泉法及其子法作為開發規範,但 現有溫泉區之問題,是政府與民間業者必須共同面對及解決之課 題。

(13)

本研究及基於溫泉區資源開發之最佳利用為觀點,以新竹縣 尖石地區為例,透過文獻回顧之歸納選定最適溫泉區劃設開發條 件評估,做為未來新興溫泉區開發區位評估選定之研究方法,以 結合目前國內溫泉水資源調查與開發利用技術,配合檢討溫泉區 開發中有關資源條件與環境條件之評估,作為未來開發區位選定 及擬定開發順序之分析依據。

1.2 研究動機與目的

溫泉區之開發儼然已成為觀光風潮之趨勢,上至經濟部水利 署、交通部觀光局,下至地方縣市政府,積極投入拓展溫泉或地 熱遊憩開發之商機、無論是水資源調查、溫泉法令配套之研擬或 開發利用研究建議,更凸顯產官學界對溫泉區開發之重視。從溫 泉法之角度看溫泉區開發,未來新興溫泉區開發角度,更嚴謹地 衡量環境條件的保育課題;溫泉區之劃設即是政府對溫泉保育與 開發實質執行面之規範,相關溫泉子法目前仍處理草案階段,而 國家推動溫泉觀光政策仍持續進行,使現有溫泉區之開發與管理 難以規範,影響衝擊現存或新興投入溫泉業者之經營模式。由於 溫泉區之開發,依過去發展之經驗除既有溫泉區過度開發外,新 興溫泉區之區位選定常為需考慮政策引導性及區域均衡發展之因 素而左右。因此,研究動機在試擬新興基地開發條件因子評估,

因此評估因子影響互相權重之探討選出最佳之發展區位,做為公 私部門對投入溫泉產業建設理性評估之依據。

(14)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有三:

一、透過產官學界對溫泉區開發之相關文獻回顧,掌握溫泉區開 發之操作條件與評估原則。

二、結合 AHP 多評準評估分析,解構資源開發結構之影響因素構 面,反映空間發展條件,提供實質空間規劃上之參考依據。

三、以新竹縣尖石地區為例,結合溫泉探勘資源基礎資料,進行 本研究實證之探討,作為新興溫泉區開發區位之決策依據。

1.3 研究範圍界定

台灣溫泉之開發與利用,早始於日據時代,至今之溫泉區發 展型態與土地發展強度不一,在既有成熟溫泉區開發下,部分因 早期都市計畫實施與管理不盡理想,必須透過都市計畫通盤檢討 及重製等方式,調整溫泉區都市計畫內涵;在民國 92 年 7 月溫泉 法公佈實施後,溫泉區劃設以〝溫泉區管理計畫擬定及審議管理 辦法〞草案及相關子法以作為未來都市土地或非都市土地在溫泉 發展區上之相關規範。基於現有法令對土地管理體系不同,本研 究以非都市土地之新興溫泉發展區為範疇,在溫泉區劃設作業 前,以溫泉資源潛力及實質環境條件為主要考量,建立新興溫泉 發展區之區位選定評估作業,以新竹縣尖石地區為例作為本研究 實證探討,基本假設如下;

一、研究評估不受政治、社會文化及經濟因素之影響。

二、研究區域同屬一觀光遊憩帶,不受既有觀光潛力之影響。

(15)

1.4 論文架構

本論文內容之架構如下圖所示。

圖 1.1 論文架構 研究動機與目的

文獻回顧

溫泉資源相關研究

溫泉產業發展與特性

‧ 溫泉定義與產業 現況

‧ 溫泉資源管理與 觀光趨勢

區位潛力評估指標探討

‧ 影響構面

‧ 指標因子

‧ 指標評估尺度

研究方法

問卷設計與分析

結論與建議 開發評估模式建立

實證分析

(1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溫泉定義

溫泉為一種珍貴的自然地下水資源且具備了稀有性、獨特 性、與耗竭性,我國溫泉法中對溫泉的定義為符合溫泉基準之溫 泉水及水蒸氣(含溶於溫泉水中之氣體)。國內一般認定則係溫泉 水包括自然湧出或人為抽取之溫水、冷水及水蒸氣(含溶於溫泉水 中之氣體),在地表量測之溫度高於或等於攝氏 30 度者;若溫度 低於 30℃之泉水,其水質符合溫泉水質成分標準者,亦視為溫泉。

根據民國九十四年經濟部水利署擬訂中之「溫泉基準」草案指出,

溫泉基準包含冷泉、泉溫未滿攝氏 30 度但泉質符合標準及溫泉孔 或露頭溫度逾攝氏 30 度。其泉質成分如下表說明:

表 2.1 溫泉泉質標準彙整表

成分依據(mg/L) 符合下列其中一項 總固體容量 TDS 總溶解固體量 ≧500

HCO3- 碳酸氫根離子 ≧250 SO4= 硫酸根離子 ≧250

主 要

含量陰離子

C1- 氯離子(含其他鹵

族離子) ≧250

CO2 游離二氧化碳 ≧500 HS-+S2O3-2+H2S 總硫化物 >1

Fe+2+Fe+3 總鐵離子 >10 特 殊 成 分

Ra 鐳 >一億分之 1(curie/L)

引自:經濟部水利署民國九十四年溫泉基準草案,本研究整理

(17)

地下水若有適合的地質通路(即所謂的斷層破碎帶、褶皺及 節理等地質構造)、熱源及水源的穩定供應條件,其湧出地表即形 成所謂的溫泉(引自夏龍源等人,2004),為人們最廣泛利用的溫 泉資源。工研院能資所(2000)調查指出台灣地區溫泉目前共有 128 處,甚至還有一些未被發現的溫泉,顯示台灣具有豐富的溫 泉資源。

2.2 溫泉觀光產業現況

台灣之溫泉開發與利用,係由德國人 Quely 於 1894 年首度 在北投發現;台灣割讓日本後依其溫泉使用之經驗影響台灣溫泉 之使用。1896 年日本大阪人在北投開設台灣第一家溫泉旅館「天 狗庵」,開啟了台灣溫泉之年代,也成為台灣溫泉文化的濫觴。但 是 1945 年抗戰結束後,台灣溫泉由盛極轉衰,進而沒落,1999 年 在觀光單位及民間業者的推動之下,台灣溫泉風華才又重現,掀 起一股溫泉熱效應。(曾干育,2004)溫泉資源具有休閒遊憩、觀 光事業、地熱利用或農業栽培等多元化功能。台灣的溫泉資源利 用甚早,泉質優、泉量豐富及交通便利之地區早已開發利用;民 國 88 年為台灣觀光溫泉年,政府為了促使溫泉成為振興台灣觀光 事業之瑰寶,積極制定且推行溫泉相關法規。

交通部觀光局所公布之觀光統計資料中顯示,92 年度以溫泉 為遊憩型態的據點有紅葉溫泉、多納溫泉、寶來不老溫泉、烏來 溫泉、蘇澳冷泉、清泉溫泉、東埔溫泉、關子嶺與知本溫泉,總

(18)

計遊客人數達 400 餘萬。然而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台灣的溫 泉已有上百處,實際泡溫泉的人數遠遠超出觀光局所公布的遊客 量。部分業者更樂觀地指出 1999、2001 近三年來溫泉總產值增加 近 1000 億台幣,泡湯族也以每年 15%的比例持續成長,且參與 溫泉活動者之年齡逐漸下降,大專青年已成為台灣溫泉發展的主 力人潮,目前據統計泡湯族約為 500 萬人(台灣溫泉協會,1999)。 交通部觀光局「來台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中,針對外來遊客從 事之活動有概估的統計。從其內容描述中了解,國際觀光客在台 灣從事泡湯活動之比例大約有 20%左右。就國民旅遊市場的發 展,開發溫泉遊憩的活動已漸漸深植人心,成為部份遊憩區獨特 的觀光資源,發展出頗具特色的泡湯文化(黃志成、賴珮如,

2001)。

以國內發展溫泉旅遊業之趨勢來看,在有限的溫泉資源蘊藏 下,應更有效的規劃溫泉水資源以滿足日以遽增的遊憩需求。遊 憩區的經營時常需慮到遊憩利用、遊憩設施服務水準、遊客擁擠 及生態保育之目標(曹勝雄,1999);爰此,未來溫泉遊憩區之開 發經營更需思考遊憩承載量之概念作為資源開發評估之準則。而 目前國內溫泉發展之相關研究,在環境工程領域中,多探討溫泉 水資源生態層面之利用與管理、於環境規劃領域內,則偏重於空 間面、設施面或實質空間面的因素探討,較少同時考量遊憩品質 與環境資源之永續性分析。而溫泉是可再生的耗竭性資源,過度 使用將導致溫泉泉溫下降與供水量的不穩定;然若經由妥善規劃

(19)

之利用,則溫泉資源取用不竭(張寶堂,2004);隨著泡湯活動參 與的需求增加,溫泉區資源遭受程度不一的人為干擾或改變,對 當地產生相對上的衝擊。以下茲國內外溫泉資源於泡湯遊憩中使 用量研究綜合整理,如表 2-2-1。

表 2.2 相關溫泉使用量計算說明表

計畫名稱 研究單位 研究結果摘要

台灣南區重要 溫泉地區遊憩 開發潛力評估 之研究

引自日本室 井渡、小幡勝 利(1983)

溫泉浴耗泉量(公升/人/回)=232.22-12.22n×0.85

(n 表人數)

台灣溫泉水資 源調查及開發 利用

工研院 能資所

(2002)

‧溫泉旅館及個人浴池用水量(水溫 45℃):

-以房間為單位:平均 250 公升/人/次 -以個人浴池為單位:平均 500 公升/人/次

‧大眾池用水量(水溫 45℃):

-大池≒30 噸(60 ㎡*0.5m),平時每年換水 130 次、

例假日每年換水 110 次

-中池≒15 噸(30 ㎡*0.5m),平時每年換水 130 次、

例假日每年換水 110 次

-小池≒5 噸,(10 ㎡*0.5m)每天換水一次

‧溫泉游泳池用水量(水溫 30℃):

分成大、中池,大池面積平均以 300 ㎡計,中小池平 均以 150 ㎡計,泳池深以 1.2m 計;平均營業時間為 9 小時、水池補充率為 5%,每年換水次數約 50 次 -每年用水量=(游泳池面積*1.2)*營業時間*0.05*

使用率*營業天數+換水次數*(游泳池面積*1.2)

本研究整理

(20)

2.3 溫泉區開發管理

本節茲就溫泉區之定義與內涵、溫泉區之開發管理兩層面說 明,溫泉區開發之注意面向。

2.3.1 溫泉區之定義與內涵

溫泉法第十三條第四項說明 溫泉區之劃設,係由直轄市、縣(市)

政府主管機關基於有效利用溫泉資 源,得擬定溫泉區管理計畫;並會 商有關機關,於溫泉露頭、溫泉孔 及計畫利用設施周邊勘定範圍,需 報經中央觀光主管機關核定公告。

依溫泉法界定溫泉區之範圍,乃包 含二種土地使用類型:溫泉露頭保 護區(詳右圖)及溫泉使用事業之 遊憩使用區。

2004 年全國溫泉觀光發展研討會中水利署亦提出溫泉地區 所面臨之問題,認為溫泉管理事權層級廣泛,加上水權申請管道 機制尚未建立,多數業者任意鑿井擷取、無法有效統籌規劃管理,

造成資源普遍非法利用、泉源枯竭之問題;同年溫泉子法及案例 講習中,2004 年觀光局主張溫泉區管理計畫擬定原則有四,分別

引自經濟部民國九十二年「溫泉法授 權子法之研究」

(21)

是有效利用溫泉資源、保護溫泉之永續經營、輔助復健養生事業 發展及促進觀光。因此,本研究就該兩種土地使用類型之內涵解 釋,溫泉露頭保護區乃基於露頭周邊至少 10 公尺範圍之自然景 觀,在泉源端點處進行管制保護行為;而溫泉使用事業之遊憩使 用區則針對溫泉區環境景觀規劃、溫泉遊憩使用設施及溫泉取用 量進行合理性的經營管制。

2.3.2 溫泉區之開發管理

就多數台灣溫泉區之開發情況,普遍有設備老舊、衛生管理 不善、管線任意架設,影響到濫墾濫建情形嚴重、整體景觀凌亂,

常造成地權、環境保育、水土保持不良及公共安全等問題。經濟 部水利署(2002)提及溫泉地區既存之問題複雜,故未來溫泉區 之開發應從事權、基礎資料、水權、規劃與土地利用等 5 個管理 面向來規劃設計;以下茲將整理溫泉法內文,溫泉法共分為六章,

分別是總則、溫泉保育、溫泉區、溫泉使用罰則與附則;一般溫 泉區既存問題複雜,依據溫泉法內容可整理為三個面向:資源保 育、水權開發及事權窗口,說明未來溫泉區開發之管制與因應方 式。

表 2.3 溫泉法整理說明表 溫泉保育面

條文 內容說明 影響檢討 備註

3、6 溫泉基準之依據、限制溫泉 露頭之開發行為

一般以資源探勘方式檢視溫泉基 準,判定溫泉、溫泉露頭、溫泉 區之劃設

(22)

7、9 開發許可制之申請 防止溫泉取供事業之移轉或有損 公共利益之情形

10 泉質資源資料庫建置

於開發期間應掌握溫泉水蘊藏 量、地下水質資源儲集量、地下 水補注量之調查

水權開發面

條文 內容說明 影響檢討 備註

4 水權登記申請 以取供事業組織為申請窗口,以 溫泉集中管理模式進行開發 5 溫泉取供事業申請 明載溫泉開發使用計畫書、開發

條件、期限與程序等事項 事權窗口面

條文 內容說明 事權窗口 備註

3、10、

11、19

溫泉基準之訂定、溫泉水權 之管理;溫泉資源保育與永 續利用、溫泉事業發展基金

需報陳經濟部水利署,作為建立 溫泉資料庫之基礎

13、17、

18、20

溫泉區景觀規劃管理、劃 設、溫泉標章認可機制

需報陳交通部觀光局,研擬溫泉 區使用事業之環境規劃、經營管 理計畫

5、7、9、

10、17

溫泉開發許可、取供事業經 營許可、溫泉標章核發、溫 泉區及露頭保護區劃設 13、15、

17、18、

20

溫泉區之劃設、經營管理、

拆除私設管線、徵收溫泉取 用費、建立溫泉資料庫

需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申請,規範溫泉區開發行為與管 制環境管理

本研究整理 早期由於溫泉供需尚能平衡,故溫泉問題並不嚴重,但隨著 溫泉業者評估、溫泉商機潛力無限之市場,不斷加碼投資,造成 資源供需失調所衍生之問題一一浮現。而溫泉法之法制設計基本 理念,從國家溫泉資源保育利用的層面切入,確保溫泉水量及永 續利用,對於溫泉泉源之開發有一定程度的限制與罰則,預期藉 由這些措施的執行,以減少民間無止盡的濫墾濫挖,防範泉脈枯

(23)

竭。

未來無論舊溫泉區之整頓或新興溫泉區之開發,溫泉事業之 開發強調溫泉區的劃設作為政府執行溫泉環境永續利用之強力後 盾;但溫泉法第十三條明訂溫泉區之劃設,應優先考量現有已開 發之溫泉使用地區;乃有別以往者溫泉區之開發經營。目前的土 地法規中,除對擬定特定區計畫外,非都市土地並無相關溫泉用 地之編定;而溫泉法規定係由中央觀光主管機關會同土地使用中 央主管機關依溫泉區特定需求訂定溫泉區土地及建築物使用管理 辦法;對業界生態帶來結構性的影響,因此在溫泉區之劃設與使 用管制程度尚無法令依據以施行之下(何逢洲,2001),對業者而 言在未來開發經營上,造成無所適從之問題。因此,本研究期望 透過溫泉遊憩發展及資源發展之應用,進行溫泉區開發準則之評 估,溫泉區劃設條件之探討。

(24)

2.4 區位潛力評估探討

遊憩是休閒時間所從事的活動或經驗,通常必須是自願選 擇、令人愉快的。這些活動也許是為了達到個人或社會的目標,

因為參與而產生感動的狀態,遊憩場所的本身或許是一種社會機 構、或是一種專業服務的領域、或是一種企業經營(如遊樂區)

(Kraus,1990 引自張馨文)。侯錦雄(1995)簡單定義遊憩區乃 以遊憩使用為目的而開放公眾使用的地區。任何遊憩事業,以提 供必要之場所與設施為達成滿足遊客之遊憩體驗為目標,清楚掌 握遊憩區開發工作,才能使計畫臻於完善。

2.4.1 開發區位選擇與評估構面

近年來,休閒旅遊為台灣興起一股風潮,遊憩資源發展的特 性與地理資源是密不可分的,許多天然的地方資源大多被運用在 觀光產業上;觀光資源是為旅遊者提供娛樂、休息、觀賞、知識、

渡假、療養、探險、獵奇、研究等之客體(盧雲亭,1988),而溫 泉就是早期遊憩區開發選擇的主要觀光資源;因此如何有效選擇 開發溫泉區實為一項重要考量課題。有關觀光資源評估之方法眾 多,可從不同面向切入,其範圍可由環境、市場、法律、社經等 構面所組成(王鈞平,2004)。

至於溫泉區開發之研究,從早期「台灣南區重要溫泉地區遊 憩開發潛力評估之研究」(1988)中,得知其對於溫泉區開發之評 估,係以承載力之觀念作為資源潛能評估之基礎,再從溫泉資源

(25)

開發面及溫泉區環境開發限制條件來探討,利用因子分析法及群 落分析溫泉法評估區開發之型態,作為投資決策之參考。至近期,

翁祖炘等專家學者(2004)認為溫泉資源開區,需重視兩種環境 問題,一為人為環境、二為自然環境;自然環境常見崩塌地、地 盤下陷、有害毒氣體、斷層活動或溫泉資源衰竭等問題、而人為 環境則造成超抽地下熱水而造成地盤下陷、生產井的完井與維護 不當、因廢棄毀損溫泉井缺乏維護管理,任由熱水湧流成結垢,

污染至水源,甚而高溫熱水或蒸汽危害遊客安全。因此,在溫泉 區開發環境對策上,翁祖炘等專家學者(2004)建議因應上述課 題,在溫泉區開發之環境構面上,需強調建立珍惜資源觀念、詳 實調查與規劃、開發技術與設施改進與公共井及聯合供水系統。

綜合上述文獻,得知整體而言在觀光資源開發區位選擇評估 之構面,可由資源特性、環境、市場、法律、社經等構面所組成。

2.4.2 溫泉資源開發評估因素

綜觀產官學界之開發計畫報告內容,概述溫泉資源潛能評估 之方式與內容;2002 年交通部觀光局委託辦理之「花東縱谷安通 溫泉區資源調查報告」,即說明溫泉的開發利用一般分為三個階 段,一為溫泉調查評估階段、二為溫泉鑽井生產階段、三為溫泉 營運利用階段,及其資源評估條件,如下表 2.4 所示。

(26)

表 2.4 溫泉評估條件說明表

評估階段 主要工作 評估條件

溫泉調查評估階段

‧地球科學調查

‧探勘井鑽探分析

‧溫泉儲集層分析

‧地質構造

‧岩層、岩性

‧地下水補注區

溫泉鑽井生產階段

‧井場位置選擇

‧鑽井深度決定

‧水溫與泉質測試

‧井口與套管材質選擇

‧水權申請

‧井場位置選擇

‧鑽井深度決定

‧可供水量推估

‧開發鑽鑿深度

溫泉營運利用階段 ‧溫泉特色創造

‧溫泉主題打造

‧開發工程評估

引自「蘇澳冷泉資源調查與保護計畫」,本研究整理 對於溫泉法講究溫泉區開發之資源保育角度,近年溫泉開發 模式逐漸與一般風景遊憩區不同,結合產官學界之技術為溫泉開 發做先期資源評估,以下茲將整理國內溫泉資源開發相關案例或 研究內容之說明。

表 2.5 國內溫泉資源研究彙整表(一)

個案文獻 委託單位 執行單位 相關內容簡述 台灣省重要溫泉

資源之調查研究 報告,1988

台灣省交 通處旅遊 事業管理

亞東造景 公司

調查台灣各個溫泉區之環境及溫泉本身之 性質因子,根據各溫泉區之資源資料加以 探討評估,並根據評估準則挑選具有優良 發展潛力之溫泉區,研擬適當之遊憩計畫 發展方針及開發建議

東埔溫泉及鄰近 地區地質環境與 溫泉利用調查研 究,2000

內政部 台灣師範 大學地球 科學系

對南投縣東埔溫泉及其鄰近地區之環境地 質及溫泉利用進行調查分析,期望對於該 地區之溫泉開發利用及自然災害區域提出 建議和預防方案

台灣溫泉水資源 之調查及開發利 用,2000

經濟部水 資局

工研院能 資所

針對台灣十八處溫泉區水資源利用概況調 查,建置溫泉基礎資料,包含溫泉區位置、

交通、地質、泉質、景觀、利用現況及周 遭遊憩區等資料。

(27)

金崙地區溫泉資 源調查分析之研 究,2001

- 林士哲 藉由地表與地下水文地質調查、現地踏 勘、地表河川流量分析與地球物理探勘等 方法,推估金崙地區溫泉成因、地下水補 注區範圍、地下水補注量和溫泉可用水 量,並利用 TOUHGH2 模式模擬研究區之地 溫、地下水流場與熱流場情況

台灣溫泉水資源 之調查及開發利 用(2/4),2001

經濟部水 資局

工研院能 資所

延續 89 年度計畫,針對陽明山馬槽、奧 萬大、北投、礁溪、知本等五處溫泉分佈、

地質及水資源現況作調查,並研擬溫泉開 發利用策略、溫泉水資源管理調配及永續 經營原則

台灣溫泉水資源 之調查及開發利 用(3/4),2002

經濟部水 資局

工研院能 資所

包括 6 處溫泉區之溫泉分佈圖及溫泉地質 圖之繪製,水資源儲集量、可用水量、使 用量,以及溫泉開發利用策略研擬,並給 予溫泉定義

台灣溫泉水資源 之調查及開發利 用(4/4),2003

經濟部水 資局

工研院能 資所

溫泉基礎資料調查與建置、透過溫泉地質 調查與水文地質調查推估可用水量,檢討 90 年度及 91 年度調查區溫泉水可使用量 及耗損量評估,做為未來經營管理、開發 或核定開發許可之參考依據

溫泉資源開發技 術與保育管理研 討會論文集,

2002

經濟部水 利署等

成功大學 資工系

主要含括溫泉主管機關、技術與管理專 家,探討有關溫泉政策、溫泉資源探勘技 術、溫泉水權管理方式及各種相關於溫泉 開發使用之議題

全國溫泉觀光發 展研討會,2004

台中市政 府等

靜宜大學

本研討會研討議題包含從法規面看溫泉業 者管理及永續經營之方式、溫泉區空間景 觀規劃、溫泉產業發展與國內外溫泉基準 之討論、溫泉觀光發展策略。

交通部觀光局溫 泉子法及案例講 習,2004

交通部觀 光局

中華民國 溫泉觀光 協會

講習包含溫泉水權及開發許可、溫泉取供 事業申請經營許可辦法、溫泉標章申請使 用辦法、溫泉區管理計畫擬定審議及管理 辦法、行義路溫泉區經驗介紹、溫泉區土 地及建築物使用管理辦法等草案內容說明 新竹縣內灣、堅

實地區溫泉泉源 調查開發計畫,

新竹縣政

夏龍源應 用地質技 師事務所

利用地球物理探測技術,調查新竹縣境內 地熱溫泉地質調查、研選探勘井位,推估 溫泉蘊藏量,設計規劃供水系統。

(28)

2004

本研究整理 從表 2.5 得知,在經濟部水資局委託工研院資能所之一系列 溫泉資源調查與開發利用計畫中,已明確表述溫泉水資源的開發 需導入資源供給使用量之觀點,做為溫泉遊憩區開發之基礎依 據;因此,未來新興溫泉區開發之重點,係朝向水資源之可使用 量來規範管制環境遊憩的規模與型態。

2.4.3 區位潛力評估準則之建立

溫泉區之規劃不同於一般風景遊憩區,其遊憩資源評估宜將 固有屬性與可變屬性分開,固有屬性指其資源價值,而可變屬性 則為開發現況;因此溫泉區可從泉源的利用、人為的設施與可及 性等評估(林晏州,1988,引自規劃學報第十五期)。

以下茲歸整各種溫泉區相關遊憩研究或業界相關開發計 畫,掌握遊憩區開發在資源條件、法令條件、基地條件、現有基 礎設施與環境景觀條件內之操作因素,作為本研究評估因素選定 之依據,詳表 2.6 說明。

(29)

表 2.6 國內溫泉資源研究彙整表

資源條件 法令條件 開發

計畫 委託 單位 計畫

性質 計畫內容概述

金崙溫泉區 觀光度假基 地開發計畫 (1989)

台東 縣政

非都 市土 地變 更編

本計畫預定執行之主要工作內容

1. 金崙地區公、私有土地整合利用方案可 行性分析。

2. 該區地區設立大型溫泉休閒度假基地 最適開發規模與願景。

3. 金崙溫泉區法定地位取得

4. 該區獎勵民間興建渡假旅館及休閒設 施之參與招標開發及審查作業程序與 投資契約規範。

▲ ▲ ▲ ▲ ▲ ▲ ▲

紅葉溫泉風 景特定區景 觀遊憩設施 之規劃與研 究(2000)

內政 部營 建署 市鄉 規劃

都市 土地 特定

為促進紅葉風景特定區之觀光遊憩發展,

營建署市鄉規劃局特進行本研究計畫,期 能以觀光遊憩經營管理角度檢討本區土地 利用方式,提供合理並具特色之遊憩資源 開發方式與公共設施興建,以助於紅葉溫 泉風景特定區能展現其特有遊憩風貌。

▲ ▲ ▲ ▲ ▲ ▲

陽明山國家 公園全區溫 泉水資源利 用調查與管 理規劃-以龍 鳳谷地區為 整建示範 (2001)

陽明 山國 家公 園管 理處

國家 公園 特別 景觀

整合現有資源,配合形象商圈及總體營造 之導入,對區內據點溫泉做完整串接,整 合公司部門合作機制,提出整體管理策 略,誘導陽明山溫泉區之發展。

1. 開發與保育兼籌並顧 2. 提升溫泉水質利用價值

3. 提升溫泉區景觀與生態環境品質 4. 提高規劃案之可行性與執行效果

▲ ▲ ▲ ▲ ▲ ▲ ▲ ▲ ▲ ▲ ▲

不老溫泉地 區綜合開發 計畫(2002)

茂林 國家 風景 區管 理處

非都 市土 地變 更編

加強不老溫泉區整體視覺品質、提供遊客 完善的公共設施、土地取得合法化、區域 遊憩據點之整合。

▲ ▲ ▲ ▲ ▲ ▲

行義路溫泉 區整體規劃 (2004)

台北 市政 府都 市發 展局

都市 土地 特定

行義路溫泉地區因土地大部分都是山坡地 保護區,在沒有合理的規劃開發行為下,

造成土地使用、交通、景觀、生態等環境 的破壞。有鑑於此,本案期在溫泉法架構 下,提出行義路溫泉地區整體規劃建議,

以作為後續本區開發建設參考。

▲ ▲ ▲ ▲ ▲ ▲ ▲ ▲ ▲ ▲

中崙風景特 定區溫泉開 發計畫 (2005)

嘉義 縣觀 光旅 遊局

都市 土地 特定

在目前中菕風景特定區資源與使用分區劃 設完備的基礎下,對於溫泉區發展做更進 一步的規劃外,並納入空間的發展概念,

將用地、基盤設施劃設、社區參與、遊憩 潛力點與未來的投資經營等一併考量,期 以完整的溫泉開發與管理,創造中菕地區 成為台灣溫泉觀光新興遊憩據點。

▲ ▲ ▲ ▲ ▲ ▲ ▲ ▲ ▲

(30)

續上表

基地條件 現有基礎設施 環境景觀 開發

計畫 委託 單位 計畫

性質 計畫內容概述

宿

使

使

金崙溫泉區 觀光度假基 地開發計畫 (1989)

台東 縣政

非都 市土 地變 更編

本計畫預定執行之主要工作內容

1. 金崙地區公、私有土地整合利用方案可 行性分析。

2. 該區地區設立大型溫泉休閒度假基地 最適開發規模與願景。

3. 金崙溫泉區法定地位取得

4. 該區獎勵民間興建渡假旅館及休閒設 施之參與招標開發及審查作業程序與 投資契約規範。

▲ ▲ ▲ ▲ ▲

紅葉溫泉風 景特定區景 觀遊憩設施 之規劃與研 究(2000)

內政 部營 建署 市鄉 規劃

都市 土地 特定

為促進紅葉風景特定區之觀光遊憩發展,

營建署市鄉規劃局特進行本研究計畫,期 能以觀光遊憩經營管理角度檢討本區土地 利用方式,提供合理並具特色之遊憩資源 開發方式與公共設施興建,以助於紅葉溫 泉風景特定區能展現其特有遊憩風貌。

▲ ▲ ▲ ▲ ▲

陽明山國家 公園全區溫 泉水資源利 用調查與管 理規劃-以龍 鳳谷地區為 整建示範 (2001)

陽明 山國 家公 園管 理處

國家 公園 特別 景觀

整合現有資源,配合形象商圈及總體營造 之導入,對區內據點溫泉做完整串接,整 合公司部門合作機制,提出整體管理策 略,誘導陽明山溫泉區之發展。

1. 開發與保育兼籌並顧 2. 提升溫泉水質利用價值

3. 提升溫泉區景觀與生態環境品質 4. 提高規劃案之可行性與執行效果

▲ ▲ ▲ ▲ ▲ ▲ ▲ ▲ ▲

不老溫泉地 區綜合開發 計畫(2002)

茂林 國家 風景 區管 理處

非都 市土 地變 更編

加強不老溫泉區整體視覺品質、提供遊客 完善的公共設施、土地取得合法化、區域 遊憩據點之整合。

▲ ▲ ▲ ▲ ▲ ▲ ▲ ▲

行義路溫泉 區整體規劃 (2004)

台北 市政 府都 市發 展局

都市 土地 特定

行義路溫泉地區因土地大部分都是山坡地 保護區,在沒有合理的規劃開發行為下,

造成土地使用、交通、景觀、生態等環境 的破壞。有鑑於此,本案期在溫泉法架構 下,提出行義路溫泉地區整體規劃建議,

以作為後續本區開發建設參考。

▲ ▲ ▲ ▲ ▲ ▲ ▲ ▲ ▲

中崙風景特 定區溫泉開 發計畫 (2005)

嘉義 縣觀 光旅 遊局

都市 土地 特定

在目前中崙風景特定區資源與使用分區劃 設完備的基礎下,對於溫泉區發展做更進 一步的規劃外,並納入空間的發展概念,

將用地、基盤設施劃設、社區參與、遊憩 潛力點與未來的投資經營等一併考量,期 以完整的溫泉開發與管理,創造中菕地區 成為台灣溫泉觀光新興遊憩據點。

▲ ▲ ▲ ▲ ▲ ▲ ▲

本研究整理

(31)

2.4.4 小結

本研究即歸納整理國內外有關遊憩區或溫泉區開發相關文 獻,在新興溫泉區之區位選定評估著重在溫泉水資源蘊藏與潛 力、基地周邊開發條件、基地開發之土地可使用度及自然人文環 境景觀四個面向,作為本研究評估之主要構面;再分別從產官學 界計畫或研究中之挑選適合本研究區之各構面評估因子,作為本 研究之操作性指標。

(32)

第三章 研究地區環境概述

3.1 研究地區

3.1.1 區位選定

本研究之溫泉資源資料係以「新竹縣內灣、尖石地區溫泉 泉源調查開發計畫」成果為研究基礎,研究區位以行政區界、土 地屬性、水系、交通動線及觀光遊憩帶為考量。

選定非都市土地為研究範圍,以同類型之土地使用考慮因 素;本研究係以縣 120 道路觀光遊憩帶、油羅溪上游嘉樂、新樂 兩村及那羅溪及其支流之梅花、錦屏兩村(那羅、小錦平)等四 處已開發或未開發區塊,作為研究範圍;見圖 3.1。

圖 3.1 研究區位圖

(33)

3.2.1 研究區地質特性

本研究區位於新竹縣尖石鄉境內,依據台灣遙測與側視雷達

(劉進金,1983)判釋結果,新竹地區有一明顯之西北、東南方 向剪力帶,屬張力裂隙構造型態,若有其他相關條件配合,將有 利地下深處熱水,沿此管道上昇至地表淺處。新竹縣境內溫泉產 狀基本上屬「裂隙溫泉」,亦即溫泉泉源產狀(occurrence)是產 自「深入地底的岩石裂隙」(引自新竹縣內灣、尖石地區溫泉泉源 調查開發計畫)。

圖 3.2 區域地質圖

出處:引自新竹縣內灣、尖石地區 溫泉泉源調查開發計畫

引自「新竹縣內灣、尖石地區溫泉泉源調查開發計畫」

(34)

3.2 發展區基本資料

3.2.1 發展區資源概述

溫泉開發最適當的機會,即節理分佈特性、向斜軸、背斜軸 附近或斷層附近等岩層的裂隙處,尤其是張力型與延續性佳的裂 隙係地下應力場較低處,皆是溫泉較佳的通路位置。為求土地劃 設之一致性,研究發展區範圍之界定係以「新竹縣內灣、尖石地 區溫泉泉源調查開發計畫」之建議發展區為劃設點,加以實地勘 查。各區地質構造特性係各溫泉區構造趨勢之指標,以下茲就四 個發展區分別整理說明。

表 3.1 發展區地質概述表

發展區 地質構造

嘉樂發展區

嘉樂斷層為區內主要地質結構;本斷層為逆斷 層,由六畜山西側沿著油羅溪北岸往西南方向延 伸,斷層面傾向東南方向,趨勢大致呈現北東-南 西走向。

新樂發展區

尖石向斜是控制本區地層位態之主要地質結構;

由圖補川東北方山地往西南方向延伸至新樂國小 東南方 560 公尺處;向斜軸線大致呈現東北-西南 走向,東側翼部傾角緩於西側翼部。

那羅發展區

錦屏斷層為主要地質結構;為高角度逆斷層,由 第 119 林班東側沿山溝經柿山橋往西南方向延 伸。因位於河谷兩側之地層走向為東北-西南方 向,河谷北方各地層整體呈現往西北方向傾斜之

(35)

趨勢,故推測兩者接處河谷沖積層下方有一構造 帶之存在。

小錦屏發展 區

羅山斷層與尖石向斜為本區主要地質結構;羅山 斷層由第 107 林班進入,往西經過小錦屏地區往 西延伸;尖石向斜則通過天打那地區的錦屏一號 橋南側,斜切梅花道路續往西南方向延伸。向斜 東側因有羅山斷層通過而有利於溫泉形成與開發 潛力。

引自「新竹縣內灣、尖石地區溫泉泉源調查開發計畫」,本研究整理 各發展區透過地球物理探測、地下溫泉蘊藏量推估及評估探 勘井選區位,推測出嘉樂發展區、新樂發展區極小錦屏發展區內 各有一處預定鑽井孔後選區,那羅發展區有兩處,以下茲整理各 發展區鑽井候選區資源概要。

表 3.2 發展區溫泉資源概述表

發展區 鑽井 孔數

溫泉可使用量

(噸/日) 位置 目標層 目標深度

(m)

嘉樂發

展區 1 199.69 A.嘉樂派出所東南方約

250m 石底層 1000~1200 新樂發

展區 1 453.65 B.煤源方約 750m 澳底層 1000~1200 那羅發

展區 2 486.90

C.錦屏二號橋東方約 950m

D.錦屏國小南方約 550m

C 石底層

D 澳底層

C.800~1000

D.1100~1300 小錦屏

發展區 1 259.31 E.二號橫橋南方約 900m 石底層 800~1000 引自「新竹縣內灣、尖石地區溫泉泉源調查開發計畫」,本研究整理

(36)

圖 3.3 各村鑽井孔標定分佈圖

3.2.2 發展區基地概述

排除現行法規不可開發之範圍如林班地、河川治理線外及環 境敏感地或限制開發區,配合發展區地形坡度適宜性予以考量劃 設。研究發展區概述如下:

一、嘉樂發展區

1.區位:縣道編號縣 120 之 32.5K 處 ~ 33.7K 嘉新大橋 2.交通現況:

縣 120,路幅寬度八米(雙向車道加左右各一米排水溝),

發展區出入口處沿線兩側皆設有「新竹客運」之公車站牌 引自「新竹縣內灣、尖石地區溫泉泉源調查開發計畫」,本研究整理

(37)

可供居民或遊客搭載轉乘。

3.土地使用現況:

發展區位於 32.25K 處、油羅溪北側,已經私人自行整理地 上植生林木為平坦之地用;發展區東側之聚落為嘉樂村第 七鄰,多沿縣 120 兩側發展、規模小多以 2F、RC 建物為主、

聚落外圍夾雜部分田地使用,聚落景貌缺乏特色;但周圍 景緻優美溪流景觀壯闊、環繞林相多屬竹林或闊葉雜木林。

4.公共及服務設施狀況:

發展區內已舖設簡易水、電設備,聚落內有學校、警局、

教堂、村辦公室及活動中心等一般原住民聚落之公共設 施;遊憩服務設施部分則係 32.25K 處設有石上溫泉與嘉樂 村第七鄰招牌,入口意象顯著;道路兩側有數家餐飲小吃、

兩間雜貨商店之服務,32.5K 處已有一間私人經營小規模 之民宿。

5.腹地地形坡度:

可發展腹地屬河階地形,坡度多屬 0%~15%之坡地。

發展區

N

本研究繪製

(38)

二、新樂發展區

1.區位:縣道編號縣 120 之 36K ~ 37.8K 新樂村第八鄰處 2.交通現況:

縣 120,路幅寬度八米(雙向車道加左右各一米排水溝),

新樂休閒農漁園區入口處設有「新竹客運」之公車站牌可 供居民或遊客搭載轉乘。

3.土地使用現況:

發展區以油羅溪西南側沿岸山坡地為主,天然植生以雜木 林與竹林為主,林相視域相當遼闊,尤其是 36K~36.3K 處之多為山景、石壁景觀,景觀壯麗素有「鐵嶺」美稱。

37.7K 處為新樂村第八鄰聚落,發展規模小僅有零星幾戶。

4.公共及服務設施狀況:

新樂村第八鄰入口處僅有零星幾戶雜貨商店,聚落內之公 共設施僅有教堂一處,其他幾戶皆為私人住宅。而遊憩服 務設施部分則係以 36K 處、油羅溪南側之新樂休閒農漁園 區、鐵嶺基地等遊憩使用地區之闢建,其設施包括露營區、

小竹屋、戶外展演場、烤肉區等,大部分設施尚未完全受 到溪水沖毀,但其他私人搭建之魚塭養殖場已完全遭受損 壞,無法繼續營運。

5.腹地地形坡度:

可發展腹地之地形坡度多屬 15%~30%之坡地。

(39)

三、那羅發展區

1.區位:鄉道編號竹 60 之復興煤礦一坑之礦坑口 ~ 8.0K 柿 山橋

2.交通現況:

竹 60 為聯外道路,路幅寬度為六米雙向車道,沿線兩側設 有「新竹客運」之公車站牌可供居民搭載轉乘;發展區需 從那羅大橋產業道路進入,路幅寬度僅有 3.5 公尺寬,道 路坡度較為陡峭。

3.土地使用現況:

發展區位於竹 60 上 7.0K 處、油羅溪上游南側田地,現為 農業使用。6.5K 處因遭受那羅溪洪水沖刷,兩側河床地多 受溪水侵襲沖毀、需調整界定河川治理線範圍。那羅溪北 側之聚落為錦平村第九、十鄰,規模較大、依地勢緩降、

呈梯狀發展,多為 2F 或 3F 之 RC 建物為主、聚落外圍與那 羅溪兩側多為農田使用,聚落景貌普通;周圍山林景緻優 美、環繞林相多屬竹林或闊葉雜木林,但聚落東北側有部 分土石崩塌、山坡地呈裸露樣態。

新樂 N

本研究繪製

發展區

(40)

4.公共及服務設施狀況:

6.9K 於聚落入口處有一鄰里公園,竹 60 支線北上進入聚 落,聚落內已舖設簡易水、電設備,沿線設有學校、派出 所、教堂、托兒所等公共設施;遊憩服務設施部分則係 6.2K

~ 6.3K 設有那羅社區之入口意象,那羅溪支流西側及過柿 山大橋東側已開發「那羅休閒農業區」,目前服務設施並 受到溪流沖毀影響不大,設施意象明確醒目。6.5K 至 7.3K 處那羅溪兩側有零星商家經營餐飲小吃及地方特產商店,

但皆位於河川治理線內。

5.腹地地形坡度:

可發展腹地之地形坡度多屬 0%~30%之坡地。

四、小錦屏發展區

1.區位:錦屏橋 ~ 溫泉遊憩區 2.交通現況:竹 60,路幅寬度六米 3.土地使用現況:

沿錦屏溪上游東南側為錦屏村第 5 鄰聚落,聚落規模不 大,聚落內亦有溫泉遊憩設施之發展,部落聚落景觀普通;

那羅

發展區

N

本研究繪製

(41)

發展區位於錦屏溪西北側與東南側,西北側之腹地較大、

東南側之腹地小、零星散佈於聚落內;周圍山林景緻優美、

環繞林相多屬竹林或闊葉雜木林。

4.公共及服務設施狀況:

沿錦屏溪東南側已發展成溫泉遊憩區帶,目前有亞山溫泉

(聚落內)、小錦屏美人會館、朝日溫泉 3 間民營業者經 營,其發展規模分別係亞山溫泉供應 4 個大眾裸湯池(兩 男、兩女)、10 間湯屋、3 間通舖、4 間套房;小錦屏美 人會館供應 3 個大眾池、男女各 1 間裸湯屋、22 間套房;

朝日溫泉則是供應 2 個大眾池(含水療池、附加蒸氣室、

烤箱)及 11 間湯屋。

5.腹地地形坡度:

可發展腹地之地形坡度多屬 0%~30%之坡地。

發展區

N

N

本研究繪製

(42)

圖 3.4 嘉樂發展區現況圖

圖 3.5 新樂發展區現況圖 本研究繪製 本研究繪製

(43)

圖 3.6 那羅發展區現況圖

圖 3.7 小錦屏發展區現況圖

本研究繪製

本研究繪製

(44)

3.2.3 發展區環境敏感度分析

依據內政部營建署「台灣地區環境敏感地劃設與土地使用適 宜性分析」,就四個發展區境內所涉及之各類土地敏感性分析,包 括地質災害敏感區、自然景觀敏感地、地表水敏感地、優良農田 敏感地、限制發展區、生態敏感地與地下水補注區,標定各發展 區之腹地是否含括土地敏感性分析。

表 3.3 環境敏感度分析說明表

項目 內容說明 嘉樂 新樂 那羅 小錦屏

地質災 害敏感 區

包括地震災害與坡地穩定度兩種主要項目,有 關地震災害之分佈以斷層帶為其潛在地震災害 區,而坡地穩定度則綜合考慮地質、地形與土 壤等三種因素

- - ▲ -

自然景 觀敏感 區

分為以自然資源元素為主的自然組成,及以文 化景觀為主的人文組成,自然景觀方面,主要 利用自然環境特性進行分析,分析元素為:特殊 地形之陡坡(大於 45%)、植被之樹林(未經擾 動之土地使用)、及地表水文之河谷

- - - -

地表水 源敏感 區

劃設依據包括水量品敏感地、水質敏感地、水 質水量敏感地(有限度開發)、及非地表水源敏 感地、重要水庫集水區等五項

▲ ▲ ▲ ▲ 優良農

地敏感 區

土壤之屬性:質地、有機質含量、陽離子交換 能力、土壤排水性來劃分等級,並依據水田及 旱田不同之需求,劃設高生產力土壤

- - - -

限制發 展區

以因人類之不當使用而造成資源環境不可回復 的破壞,或因生活環境品質與安全之考量,除 國防與國家重大建設外,不允許作非保育目的 之發展;故不適宜任何開發行為,並透過各項 管制法令以達到資源保育與環境境保護的目的

- - - -

引自「台灣地區環境敏感地劃設與土地使用適宜性分析」,本研究整理

(45)

續上表

項目 內容說明 嘉樂 新樂 那羅 小錦屏

生態敏 感區

依據林務局與農委會所劃設之保護區與自然 保留區、省林務局所劃設之國有林自然保護 區、內政部所劃設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沿海 保護區、農委會所劃設之保安林地,並依照溼 地特性畫設之溼地。

▲ (1)區

地下水 補注區

主要以自然環境資料如地質、土壤、地形及土 地使用現況等條件,分析地下水補注區之分佈 情形,並配合所能掌握的現有地下水補注區調 查資料來劃設

▲ ▲

引自「台灣地區環境敏感地劃設與土地使用適宜性分析」,本研究整理

引自「台灣地區環境敏感地劃設與土地使用適宜性分析」,本研究繪製 圖 3.8 地質災害敏感區圖

(46)

引自「台灣地區環境敏感地劃設與土地使用適宜性分析」,本研究繪製 圖 3.9 自然景觀敏感區圖

引自「台灣地區環境敏感地劃設與土地使用適宜性分析」,本研究繪製

(47)

引自「台灣地區環境敏感地劃設與土地使用適宜性分析」,本研究繪製 圖 3.12 限制發展區圖

圖 3.10 地表水源敏感區圖

引自「台灣地區環境敏感地劃設與土地使用適宜性分析」,本研究繪製 圖 3.11 優良農田敏感區圖

(48)

引自「台灣地區環境敏感地劃設與土地使用適宜性分析」,本研究繪製 圖 3.13 生態敏感區圖

引自「台灣地區環境敏感地劃設與土地使用適宜性分析」,本研究繪製 圖 3.14 地下水補注區圖

(49)

3.2.4 小結

綜合上述條件,以下茲整理各發展區之開發腹地與週邊環境 之關係;各發展區圖說詳圖 3.15、圖 3.16、圖 3.17、圖 3.18。

一、嘉樂發展區

發展腹地面積,排除河川區域、現有聚落及林班地,可發展 腹地有 1 處,位於聚落東南方,面積約為 1.6 公頃。

二、新樂發展區

發展腹地有兩處,一為現有田地,位於油羅溪東側,面積約 為 7.9 公頃;另一處則以新樂休閒農漁園區與鐵嶺基地為發展腹 地,面積為 2.6 公頃。

三、那羅發展區

發展腹地有兩處,一為那羅溪南側之現有田地,面積約為 5.0 公頃;另一處位於聚落東側之農地發展腹地,面積為 3.2 公頃。

四、小錦屏發展區

排除河川區域與林班地,較為平坦之地區已開發飽和,目前 發展腹地有三處,鄰近錦屏村聚落內田地約為 0.4 公頃、朝日溫 泉旁一處約 0.4 ㎡,錦屏溪北側田地約 3 公頃。

(50)

本研究繪製 圖 3.15 嘉樂發展區說明圖

本研究繪製 圖 3.16 新樂發展區說明圖

(51)

本研究繪製 圖 3.18 小錦屏發展區說明圖

本研究繪製 圖 3.17 那羅發展區說明圖

(52)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研究架構

4.1.1 分析階層程序法概念

多評準決策(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主要用 於處理有限資源的分配問題,以使資源的運用達到最佳化,以專 業角度評估符合眾數利益者,進而解決多目標之複雜問題的決策 方法,多評準決策可針對不同的特性,解決各種不同的決策問題。

多 評 準 決 策 方 法 中 , 分 析 階 層 程 序 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由 T.L.Saaty 於 1972 年提出,主要運用在問題 具不確定性及具有多個評估準則的情況下,以系統化的方式求解 問題,簡化問題之複雜性,建立具有相互影響關係的層級結構,

由不同的層面加以層級分解,並透過量化的判斷加以綜合評估,

經常運用於規劃、預測、判斷、資源分派及投資組合方面,以提 供決策者選擇適當計畫的充分資訊,同時減少決策錯誤的風險性。

首先建立一垂直與橫向關聯之階層,藉由專家學者的專業經 驗、直覺或價值的判斷,將所得資料計算不同層級中相關元素之 相對權重或優先比率,最後再檢定其一致性得出其特徵量。適用 於多目標決策及最適決策選擇使用,是一種常見的專家決策法 則。對於決策者而言,層級結構有助於對事物的瞭解,但在面臨 選擇適當計畫(或方案)時,必須根據某些基準進行各可行計畫的 評估,以決定各可行計畫的優勢順位(priority),找出適當的計

(53)

畫。(引自莊卜瑾,3002)

4.1.2 分析階層程序法進行步驟

一、確認影響問題的所有要素

透過文獻的整理、德爾菲法(delphi method)或經由對此 問題學有專長、累積相當經驗的個人、學者、實際執行管理人員 或政府相關部門官員,藉由群體討論等方式,匯集各方意見,將 可能影響問題之因素,加以合併考量(引自李上妤,2003)。 二、建立階層體系

層級為系統結構的骨架,將影響系統的要素加以分解成數個 群體,每個群體再區分成數個次群體,逐級下去建立全部的層級 結構,用以研究階層中各要素的交互影響,而層級的多寡,端視 系統的複雜性與分析所需而定。基於個體可加以組成並形成不同 集合體的假設下,各層級要素具有獨立性。惟層級的多寡,則視 其問題的複雜性及分析之需要。

三、建立對偶比較矩陣(Pairwise Comparison Matrix)

當層級結構建立以後,即要執行評估工作,而 AHP 的評估是 將某一層級內的任兩個要素,以上一層的要素為基準,分別評估 該兩個要素對基準的相對貢獻或重要性,同時賦予一定之數值。

AHP 係採名目尺度(nominal scale)作成每一階層要素間的成對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