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體育專業人員之市場歧視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體育專業人員之市場歧視研究"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中文摘要

體育專業人員的經濟劣勢,可能是導因於市場歧視,也可能是基於角色歧視。市場 歧視的成因是人們的偏見情感或偏見認知,表現在市場決策行為中;角色歧視則是因為 資訊不對稱,基於理性所做出之統計歧視決策。本研究透過對十位運動產業專業人士之 焦點訪談,發現我國確實具有角色歧視,且具體表現在平等獲得工作權的問題,並非同 工同酬的問題。本研究建議,應加強體育相關科系學生在綜合性管理的基本能力,以漸 進方式豎立體育相關科系之文憑的品質,破除角色歧視的困境。 關鍵字:市場歧視、角色歧視、人力資本理論、資訊經濟學、體育專業人員

ABSTRACT

The economic disadvantage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s probably arises from either market discrimination or role discrimination. The former is caused by the affective or cognitive prejudice, and appears in the market decision behavior. The latter is reasonably 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 decision since people face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After focused-interviewing ten sport industry professionals, the researcher found that there is role discrimination indeed. However, it is the problem about the equal access to work, but not the problem about the equal pay for equal work. The study suggeste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the basic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ability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related department student. It wil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iploma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lated department, and help the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s to escape from the effect of the role discrimination.

(3)

壹、 前言

在科舉制度的影響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根深蒂固,而民間流傳 的俗語:「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諺語大家也耳熟能詳,如果說當兵被認為是著 重體能術科訓練而接近於體育或習武一途,則此一俗語便直接反映社會中大家對「體育 專業」的歧視;總和而言,「重文輕武」的現象似乎普遍存在於我們的社會之中。身為 體育界的從業人員,自然關心此現象對國內體育專業人員之影響。 也許有人覺得用「歧視」來描述對體育專業人員的偏好差異太過嚴重,而覺得「歧 視」一詞一定要和「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等用語相連結較為正常。但事實上, 歧視(discrimination)其本意為1「非因個人條件,而是基於種類或特徵不同所為的差別 行為或對待。」在此定義範疇之內,社會學家通常喜歡根據不同的社會階層、性別與種 族…等特徵,探討其間的社會行為(Giddens,1991);心理學家則習慣從不同人的內心 性格類型,區辨其可能的行為差異(Gleitman,1991/1995)。經濟學家則擅長將擁有不 同生產因素(例如:資本所有者或勞務所有者)、商品(包括各種產品與服務)或其他 特徵(例如:市場區隔後的消費者,或此處所欲探討的專業背景差異)的個體列入不同 群體,進而探討群體間經濟行為的互動關係。由於本研究所欲探討者為「對體育專業人 員之市場歧視」,採用經濟學家所慣用的方法,可能更有助於我們瞭解過去所忽略的面 向。 探討體育專業的市場歧視在此時間點有更重要的價值。國內一些大專院校近幾年對 體育室或體育相關科系之教師聘任,開始採用所謂「專案教師」的方式聘任2。專案教 師的地位與敘薪與大學講師相仿,但卻明訂無法升等且為一年一聘之規定。此制度相較 於過去對體育專業教師的聘任制度顯然對體育專業人員更為不利;此制度其中之原因雖 然可能是學校師生比或課程需求的考量,但是否有市場歧視的因素在其中,也是值得深 入研究的方向。傳統體育專業人員必須警惕的是:連軍公教體系的公立大專院校都可能 會產生市場歧視的現象,更遑論在民間單位團體中發生的可能性了;尤其臺灣已經加入 世界貿易組織,經濟體制上已經更走向全球化與自由化,運動產業不但將面對國際與國 內的競爭,傳統體育專業人員與非體育專業人員在國內運動產業中,也將競爭白熱化。 我國運動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是否會因為傳統文化或社會因素所可能造成之市場歧視, 而產生對傳統體育專業人員在經濟面向的不利結果,是值得加以深入研究的。

貳、 市場歧視理論

1

線上大美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Americana Online)對 discrimination 的解釋為”treatment or consideration based on class or category rather than individual merit”;線上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Online) 對discrimination 的解釋則為”a: the act, practice, or an instance of discriminating categorically rather than individually, b: prejudiced or prejudicial outlook, action, or treatment”。就以上解釋看來,歧視是一種行為, 而偏見(prejudice)是一種態度;兩者有關但不必然相等,只是歧視的產生通常和成見、偏見等有害的主 觀態度有關。故歧視一詞本身應為中性的外在行為,不必然有情緒性的價值判斷在內。

(4)

為了瞭解歧視對體育專業人員的影響,先瞭解市場歧視(market discrimination)理 論是必要的。市場歧視的觀念最早是由 199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貝克(Gary S. Becker)所提出。貝克認為,若市場上存在兩個群體 W 和 N,假設 W 的成員和 N 的成 員在生產上是完全替代要素,在勞動市場完全競爭的前提下,W 和 N 的均衡工資率應 該相等;若W 和 N 的工資率存有差異,則表示有市場歧視存在3(Becker,1971)。

(5)
(6)

但為貨幣價格,且為淨價格。由於假設此市場為完全競爭市場,故在消費者所面對的淨 價格呈現Pn(1+dk)>Pw之情形下,Pn將被迫調降以滿足消費者。又由於工資率=邊際產 值=產品價格×邊際產量,在假設邊際產量固定的前提下5,Pn的調降將導致N3 的工資 率下降,也就造成市場歧視的現象6。大致說來,當 Pn愈高,市場歧視程度也愈高,反 之成立。另一方面,當N3 在每單位產品或服務的投入單位愈高,或是其工資率愈高, 市場歧視程度則愈低,反之亦成立。

參、 角色歧視與資訊不確定

深入來看,貝克的市場歧視理論是根基於人力資本理論(theory of human capital) 的邏輯:亦即人力的市場價值是取決於其生產力與所生產商品的價值而定。若兩人的生 產力與所生產商品的價值相等,則按照人力資本論的邏輯,其薪資應該是相近的;反之, 若有因為情感(affective)或認知(cognitive)因素,而導致產生薪資相去太多的市場行 為(behavioral)結果7(Aronson, Wilson & Akert,1994),則為貝克所述之市場歧視。

(7)

的社會文化因素。但相較於歐美國家,我國體育界較無族群的歧視問題8,其可能產生 歧視問題的地方,反而是在整個社會可能對體育運動專業人士存有歧視的這個層面上; 以市場歧視的觀念來探究此問題,應具有本土化色彩的特殊意義及國際化研究的相對優 勢。將貝克的市場歧視觀念用來檢視我國社會對體育專業人員的歧視,除了可凸顯體育 專業人員在我國經濟社會中的弱勢地位外,其細緻的分析方法,更有助於我們瞭解歧視 的現象與影響。 然而與貝克市場歧視理論相對的是資訊不確定下,依據統計指標(如文憑)理性選 擇下的角色歧視結果。到底前述何種理論的效果在我國社會中比較強烈,是本研究想要 先瞭解的。

伍、 研究方法

為了瞭解我國市場上對於體育專業人員的歧視現象,本研究界定所謂的「體育專業 人員」為「我國體育相關科系畢業之人」,進而想瞭解體育相關科系的畢業生在進入就 業市場後,是否遭遇工作上的不平等待遇。由於按照前述的文獻整理,市場歧視是對於 相同生產力與所產出相同商品價值的人,給予不同薪資的結果;由於不同產出商品的市 場結構不一,其市場價格當然不同,所以要瞭解有無歧視,必須分就不同產業或行業觀 之,不可貿然單從薪資差異來看。基於以上原因,本研究選擇七個和運動產業有關的實 務界人士、一個政府官員、一個產業競爭管理學者,與一個曾在數個運動產業相關公司 工作過的體育相關科系畢業生作為訪談對象,想瞭解我國市場對體育專業人員有無歧視 的狀況與原因? 本研究採取焦點訪談法(focused interview);採此方法是因為焦點訪談主要有四點 特徵(Merton & Kendal,1946):

(8)
(9)

歧視」。且歧視結果主要導致平等獲得工作權的問題(例如:大部分企業不信任體育生 從事腦力性、綜合性、企畫性工作),而非同工同酬的問題。本研究認為,要提高體育 專業人員的經濟狀況,應該發揮自己優點,並加強體育相關科系學生在綜合性管理的基 本能力,以漸進方式豎立體育相關科系之文憑的品質,破除角色歧視的困境。

參考文獻

王凱立(2001)。臺北市市立國民中學學校游泳池設施經營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 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 毛慶生等(1999)。經濟學(二版)。臺北:華泰文化。 邱金松、劉照金(1999)。我國體育專業人力供需、運用及管理制度之研究(初稿)。臺 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陳建志(2002)。人力資本差異或性別歧視?就業市場性別階層化之探討。人文及社會 科學集刊,14(3),363-407。 曾敏傑(2001)。臺灣地區兩性薪資差異與變遷:1982、1992、及 2000 年的比較。人口 學刊,23,147-209。 黃啟煌(1999)。體育專業領域與市場開發。大專體育雙月刊,44,10-11。 黃鈺婷(2002)。我國體育運動休閒相關學系專業人力供給面之探討:以大學相關係所 為例。運動管理季刊,2(2),98-105。 楊國政(1995)。我國體育人力政策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桃園。 葉憲清(2001)。新世紀我國高等體育人力之教育體制回顧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30 (1),4-17。 蔡秀芳(2001)。我國體育院校體育專業人力資源培育現況分析。國民體育季刊,30(1), 57-64。 劉鶯釧、謝欣玲(1998)。臺灣的工資差異:1941-43 年的實證。經濟論文叢刊,26(3), 259-292。

Alchian, A. A. & Kessel, R. (1962). Competition, monopoly, and pursuit of money. Aspects of Labor Economics: A Conference of the Universities-National Bureau Committee for Economic Research, 157.

(10)

New York: HarperCollins.

Arrow, K. J. (1973). The theory of discrimination. In Discrimination inLabor Markets, edited by Orley Ashenfelter and Albert Rees.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 Press, 1973. Ayres, I. & Siegelman, P. (1995). Race and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bargaining for a new car.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5(3), 304-321.

Becker, G. S. (1971). The economics of discrimination. Chicago: Univ. Chicago Press.

Biddle, J. E. & Hamermesh, D. S. (1998). Beauty, productivity, and discrimination: Lawyers’ looks and lucre.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16(1), 172-201.

Borjas, G. J. & Bronars, S. G. (1989). Consumer discrimination and self-employment.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7(3), 581-605.

Coate, S. & Tennyson, S. (1992). Labor market discrimination, imperfect information and self employment. Oxford Economic Papers, 44(2), 272-288.

Cornell, B. & Welch, I. (1996). Culture, information, and screening discrimination.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4(3), 542-571.

Darity Jr., W. A. & Mason, P. L. (1998). Evidence on 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 Codes of color, codes of gender.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epctives, 12(2), 63-90.

Giddens, A. (1991).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New York: Norton.

Gleitman, H. (1995). 心理學(洪蘭譯). 臺北:遠流.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91)

Gwartney, J. & Haworth, C. (1974). Employer costs and discrimination: The case of baseball.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2(4), 873-881.

Kahn, L. M. & Sherer, P. D. (1988). Racial differences in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players’ compensation.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6(1), 40-61.

Lang, K. (1986). A language theory of discriminati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1(2), 363-382.

Leeds, M. & Allmen, V. A. (2002). The economics of sports. London: Pearson Education, Inc..

(11)

Merton, R. K. & Kendal, P. L. (1946). The focused inter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1, 541-557.

Milgrom, P. & Oster, S. (1987). Job discrimination, market forces, and the invisibility hypothesi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2(3), 453-476.

Nardinelli, C. & Simon, C. (1990). Customer racial discrimination in the market for memorabilia: The case of baseball.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5(3), 575-595.

Pitts, B. G. & Stotlar, D. K. (2000). 運動行銷學(鄭志富、吳國銑、蕭嘉惠等譯). 臺北: 華 泰.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96)

Posner, R. A. (2002). 歧視問題的法律經濟學(蘇力譯). 載於正義/司法的經濟學(頁 353-363). 臺北:元照.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95)

Sasaki, M. (1999). An equilibrium search model with coworker discrimination.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17(2), 377-407.

Szymanski, S. (2000). A market test for discrimination in the English professional soccer leagues.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8(3), 590-603.

Varian, H. R. (1993).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3rd ed.). New York: Norton.

Wright, R. E. & Ermisch, J. F. (1991).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the British labour market: A reassessment. The Economic Journal, 101(406), 508-522.

(1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ex Discrimination, Change Leadership and LMX on Female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研 究

職務再設計專業人員在職場訪視的過程,實際就事業單位的要 求、作業人員的困難及其業務內容進行瞭解,並對職場作業環境進 行檢測,如以下說明:.

市、縣 (市)政 府或其 委託計 畫之社 工人員 訪視評 估確有 經濟困 難,且有 就業意 願之失

市、縣 (市)政 府或其 委託計 畫之社 工人員 訪視評 估確有 經濟困 難,且有 就業意 願之失

共計 271 人提出申請,通過 233 人。102 年度 5 月提供在校生個案申請 102 學年 度專業人員服務,計有 2,557 人提出申請,通過 1,863 人;102 年度 8 月提供

The accuracy of a linear relationship is also explored, and the results in this article examine the effect of test characteristics (e.g., item locations and discrimination) and

By correcting for the speed of individual test takers, it is possible to reveal systemat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tems in a test, which were modeled by item discrimination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