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團體動力學在教學行動研究之應用探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團體動力學在教學行動研究之應用探究"

Copied!
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團體動力學在教學行動研究之應用探究

摘 要

行動研究的傳統是受到Kurt Lewin團體動力學的強烈影響,相信行動的 觀點需要聚焦在團體合作和研究過程的再循環以及回歸的本質之中。團體雖 然是個人的集合體,但絕非是烏合之眾,是需要一個完整個體的形成過程。

而團體之所以存在是有一定的理由,其目的主要是集合眾人的力量,共同追 尋一個目標。

因此,本文之目的主要是探討團體動力學在教學行動研究的應用,以 Kurt Lewin團體動力學的涵義、應用基本模式、研究範疇,以及行動研究傳 統的背景、方法、以及應用模式為基礎,探討團體動力學在行動研究上的團 體決策、問題解決、溝通互動上之應用。最後,以國內博碩士論文的實證研 究為例,分析並探討目前國內教學行動研究在團體動力學之應用,以及其構 想之可行性。

綜以上所述,本文發現Kurt Lewin的團體動力學已成為教學行動研究的 一種研究範疇。而目前國內許多實證行動研究皆採用此模式來進行研究。因 此我們可知此教學模式是一個可實際運作的方式,其可提升教師的思慮以及 教師決策的能力。 因此,本文建議團體動力學之教學行動研究可作為目前 國內課程與教學的引導教學架構,並建議可作為國內行動研究之重要研究範 疇之一。

關鍵詞:行動研究、團體動力學、Kurt Lewin、團體決策、問題解決、溝通 互動

湯梓辰

國立臺北教育大㈻課程與教㈻研究所博士生

(2)

Abstract

The traditions of action research has received the huge influences from Kurt Lewin’s group dynamics, which believes the group cooperation and the action research process should start in a circulated and returnable way.

In the theory of group dynamic, a group can be an individual aggregate, but it cannot be a motley crew. A group needs to see itself as a complete individual. A group, which can exit, always has certain rationales. The main reason of being a group is to gather people’s power and track down to a main goal together.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idea "how can we implement group dynamics into action research?" This paper used Kurt Lewin’s idea of group dynamic as a basic to discuss group dynamic’s meaning, application formats, and research. Then, the paper has analyzed action research’s themes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explores action research’s background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Finally, the paper explored the group dynamic’s application into action research’s decision-making, problem solving, and interaction.

According to the above statements, this paper had found that Kurt Lewin’s group dynamics already became one of the categories in action research. Presently, there are lots of empirical studies which used this category of action research to conduct an instruction.

We can know that this category is a feasible way. It can promote teachers’ thinking and decision making. Therefore, this paper is suggested that we can use group dynamics in instruction and curriculum.

Keywords: action research, group dynamic, Kurt Lewin, decision-making, problem solving, interaction.

Tzu-Chen Tang

Doctoral Student, Graduate School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Group Dynamics in the Action research

(3)

壹、研究動機及目的

團體是個人的組合,在團體形成的過程之中,個人的想法及行為是影 響團體的關鍵因素之一。團體可視為一個動態的整體(a dynamic whole),其 先備條件則是個人與團體之間彼此是相互相存的(interdependent)(Lewin, 1951)。人是群居動物,個人無法脫離團體獨自生存,團體與個人之間都 隨時相互牽伴著、互動著,也因此才能產生出所謂的「團體行為」(Lewin, 1951)。

教師在學校的工作中,所面對的團體成員應該是行政人員、教職員工、

學生、以及家長。但是目前臺灣的教師,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教室,對 於教師與教師間、教師與行政人員、或是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互動稍顯不足。

Lewin(1951)在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書中提到,團體雖然是個人的 集合體,但絕非是烏合之眾,是需要一個完整個體的形成過程。而團體之所 以存在,是有一定的理由,其目的主要是集合眾人的力量,共同追尋一個目 標 (林振春、王秋絨,1992)。

綜合以上所述,本文希望以團體動力學以及行動研究的理論觀點為基 礎,探究團體動力學在行動研究上之應用,盼能以此文激勵臺灣行動研究者 在團體動力學的應用以及做出相關連結。

因此,本文之目的如下:

一、以Kurt Lewin的團體動力學為主,探討其理論之涵意、應用基本模式、

以及研究範疇。

二、以行動研究的歷史背景為基礎,探討行動研究的背景、方法、以及應用 模式。

三、探討團體動力學在行動研究上團體決策、問題解決、溝通互動的應用。

四、以國內博碩士論文的實證研究為例,分析並探討目前國內教學行動研究 在團體動力學之應用,以及其構想之可行性。

(4)

貳、探討團體動力學之理念

團體是具有分別獨特性的個人所組成的,當個人相聚在團體活動的時 候,個人不同的經驗和思考是否可以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團體行為

(Lewin, 1951)。而團體動力學發源於Kurt Lewin在1930年的末期所發展的 社會心理學領域中的想法 (潘政德,1995)。其理念是相信個別的團體成員 在團體內會互相影響(Johnson & Johnson, 1992),而團體可成為一個整體,

會形成動力來影響個人的思緒以及經驗。

本文之第一目的為探討團體動力學之理念,以下將針對團體動力學的 意涵、應用基本模式、以及研究範疇,分項說明之:

一、團體動力學之意涵

自從Kurt Lewin所泛指的團體動力學之後,許多國內外學者開始針對團 體動力學展開一系列的研究及定義,每位學者所解析的重點不一,不過整體 概念有四點重要涵意如下(Lewin, 1936& 1951; Cartwright & Zander, 1968;

Johnson & Hoshson, 1992;潘正德,1995; 林坤輝,2002;宋鎮照,2000)。

(一)團體動力是指任何時間內,發生在團體裡有察覺或是未被察覺 的現象。換言之,團體動力是指團體中所存在著各種動力。

潘政德(1995)在團體動力學的一書中指出團體動力有分為動態、靜 態兩個層級。靜態層級包含團體名稱、組織、最終目標、和一些不變的特質,

而動態層級就有如正在進行的運作、改變、互動、反應等(潘政德,1995)。

這些團體運作的方式不管是動態,還是靜態都存在著力量。這些力量 會由互動作用在團體中產生影響力。以Lewin的觀點來看,團體動力是一個 自然的現象,不是由任何單一一個人所發明或創造而成的(Lewin, 1951)。

(二)團體動力是社會科學的研究領域,主要是以科學的方法來辨別 團體運作的各種行為現象。

在一般的研究領域中,團體動力學可以提供社會科學研究者一些原理 原則,比方社會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或是教育學等(林振春,1992)。

(5)

許多大學研究機構中,團體動力學會是一個很好的主題,因為他的範疇可以 涵蓋了工業團體、教育機構、義工組織、社會福利、和社群裡發生的種種現 象。而團體動力學的研究步驟,就有如一般的傳統研究步驟,先有假設,再 以實作的方式來驗證假設,最後在將資料收集整理分析成一套理論(潘政 德,1995)。

(三)團體動力學是用來說明團體行為的基本知識和技巧。這些知識 是透過過去的許多研究累積而成。

團體動力學受到很多研究者的青睞,而行動研究也經常使用團體動力 學的原理套用在研究之中。團體動力學在許多多元的研究中所產生的知識是 可以轉化、演變、或相互影響成一套新的知識以及技巧。

(四)團體動力學強調研究成果的實際應用,主張團體動力的理論與 原則轉為實際有力的生活技能。

最後,團體動力學正興起的是比較實用性知識或是專業性理論。研究 方法是將基本知識驗證後,變成實用的原則和方法。雖然如此,我們依舊不 能稱它為團體動力學的研究方法(林振春,1992)。而團體動力學的基本知 識與應用知識之間,應該有著密切關係存在著。正如,Kurt Lewin(1951)

指出:團體動力學的理論和實際應用需要有組織、有秩序的發展,在這種觀 念下,只要有系統的研究都可以對團體動力學作出深入的研究;同時,對實 際社會問題,也能提出基本的解決方案。

綜合以上四點,可得之團體動力學的主要概念和涵義是著重於理論以 及實務雙方面的相互配合(Lewin, 1951)。其他學者,如Johnson & Johhson

(1991)也強調團體動力學的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三者之間的的為有著 同等的重要性。

二、團體動力學應用的基本模式

自從Kurt Lewin 的團體動力學的理論開始,許多相關研究正式展開。在 此,國內外學者陸續出現了不少相關於團體動力學的應用基本模式。這些模 式可以導引團體工作者完全的了解團體過程的變項因素,以此了解自己的團

(6)

體,以及知道如何應用團體動力學在團體之中。

整體而言,眾多團體動力學的運作模式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輸入 階段(entry level)、過程階段(process level)、輸出階段(outcome level)

(楊極東,1992; Ellis & Fisher, 1994)。以下將針對此三階段的應用論點,

加以說明之:

(一)輸出階段(entry level)

輸出階段所含的因素是指那些可以幫助建構團體的條件以及資源,有 包含個人方面、以及團體方面兩個部分因素(Ellis & Fisher, 1994)。

個人方面的輸出因素為人格特質、使用的技巧方法、處理事件的態 度、以及一些所擁有的資訊消息。團體方面的輸出因素較為有形的資源,

如財力、設備﹔較為無形的資源,如活力、經歷、美意、好意。團體因素也 包含了團體的大小,以及團體的目標等方向(Ellis & Fisher, 1994)。

輸出階段的因素都可以成為團體動力的因,有什麼的因,就有什麼的 結果(楊極東,1992)。團體動力的輸出各項因素都會影響整個團體的運作 和成果,因此每一個因素都有其特質和重要性,都是不能忽略的基本要素。

(二)過程階段(process level)

過程階段通常透過一些實際活動來產生對團體的影響。這些活動包含 溝通、團體凝聚力、工作與參與規範、團體決策的程序、以及領導(Ellis &

Fisher, 1994)。

溝通在團體過程中是主要的核心,團體透過溝通或互相了解可以產生 出一個凝聚力,這凝聚力會使團體有歸屬感、向心力。而團體的工作規範以 及參與力也是主要的方向,如果團員是屬於積極的參與,這將會促使團體成 長。另外一個重要活動:團體的決策,通常是透過在團體中的互動中所獲得。

綜合以上所述,一個優秀的團體領袖應該知道如何使用領導的技巧,

像是,如何制定良好的團體規範;如何鼓勵團體產生互動以及積極的參與力;

如何讓團體成員互相信任以及對團體產生凝聚力(Ellis & Fisher, 1994)。

(三)輸出階段(outcomes level)

透過團體的輸出、過程以及整合之後,最後進入團體的最終階段:輸

(7)

出階段,目的在檢視團體動力的結果。其中包含的重要因素如:

1.團體決策的品質﹔

2.團體成員的滿意度﹔

3.問題解決方法﹔

4.個人價值觀的形成﹔

5.個人新生活技巧的獲得﹔

6.人際關係成長﹔

7.團體凝聚力的提升。

綜觀以上團體動力學的基本模式,我們得知從事團體動力學的工作者 需要首先描繪出一個團體運作的整體輪廓,這樣會掌握團體工作的進行,以 及得知如何應用團體動力在各個研究之中。

三、團體動力學之研究範疇

團體動力學的研究範疇,不一樣的學者看法,皆有不同之處。以下引 用Forsyth(1990)所提出的研究範疇的論點加以說明之:

表1 團體動力學研究範疇(Forsyth, 1990, p21)

類別(Category) 主題(Topic)

(一)導論和方法

(Orientation and Methods)

(1)團體動力這門科學(the science of group dynamics)

(2)團體方面的研究(studying groups)

(二)團體形成與發展

(Group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3)團體形成(Group formation)

(4)團體發展與社會化(Group development and socialization)

(5)團體結構(Group structure)

(三)影響和互動

(Influence and Interaction)

(6)一致性和影響力(conformity and influence)

(7)權力(power)

(8)領導(leadership)

(四)團體表現

(Group Perormance)

(9)團體表現(Group Performance)

(10)團體決策(Decision making in groups)

(五)相關的問題與應用

(Issues and Application)

(11)環境的過程(Environmental processes)

(12)衝突(Conflict)

(13)團體之間的衝突(Conflict between groups)

(14)群眾與集體行為(Crowds and Collective behavior)

(15)團體與改變(Groups and Change)

(8)

綜合以上所述,我們得知團體動力學的研究範疇主要是探討團體如何 發展、以及團體中可造成發展的各種因素。在研究團體發展的過程中,每一 個階段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務和行為特徵。而這些研究範疇都可以幫助我們了 解團體的重要性及可用性。

參、探討行動研究之理念

行動研究的定義十分廣泛,一般而言行動研究所指的是在場域中所發 生的事情(Noffke, 1997)。行動研究主是以問題導向,受到實踐者的影響,

而非是以專家的定義去影響研究(Zeichner, 2001)。

本文之第二目的則是以行動研究的歷史背景,探究行動研究之背景、

方法、應用模式為基礎,探討行動研究之基本理念。以下針對行動研究之背 景、方法、應用模式,分項說明之:

一、行動研究之背景

在探討行動研究的歷史背景時,可發現早期行動研究通常是著重在種 族運動、女性主義、或其他社會運動的發展(Zeichner, 2001)。而「行動研 究」這個名稱的起源於團體動力學家Kurt Lewin和美國印地安事務委員會成 員Collier(Noffke, 1997)。當初是藉由使用研究來對抗社會中種族偏見的問 題,想藉此改革農工領域中,為更為民主的領導機制(Noffke, 1997)。

因此,以下將針對John Collier以及Kurt Lewin在當時的研究工作的背景 及影響,分項說明之:

(一)John Collier的印地安重組法案研究工作

John Collier在1933-1945年間擔任印地安事務部門的主管,主要在執行

「印地安重新組織法案」,其法案之主要概念是希望促使美國原住民教育內 容進入社區之中,並且同時保留住原住民原始文化(Noffke, 1997)。

在這個時期的研究中,Collier指出研究形式需採用「行動研究、研究行 動」來進行。這個研究形式是重視社會福利需求,而研究歷程是以行動來引

(9)

起研究,研究參與者須包含行政人員和外部人員(Noffke, 1997)。

Collier 意識到研究的本質需有助於社會控制,也可以透過民主性在場 境中改善社會。而以此觀點為首,Collier開啟了行動研究是「社會計畫」的 想法(Noffke, 1997)。

(二)Kurt Lewin的團體動力學研究

Lewin與Collier有共同的觀點:相信民主的信念是為了解決問題(

Noffke, 1997)。而Lewin所更強調團體動力學在行動研究的應用(Lewin, 1951)。

Lewin本身是一位從納粹主義逃亡的猶太人,關心的議題大多導向於種 族不平等的關係(Zeichner, 2001)。Lewin與他的研究夥伴在愛荷華兒童福 利中心,試圖利用民主的議題來改善教育(Lewin, 1951)。此民主概念強調 的是效能,相信民主與計劃之間需要有強烈的相互依賴關係(Lewin, 1947)。

而Lewin所使用的行動研究架構以採取行動、收集成效的資訊,加以評估,

進而改變或改善問題,以完成行動研究的步驟。

Lewin的理念融入了社會行動,認為行動研究需關注在團體合作和強調 研究過程的再循環、回歸等本質(Corey, 1949)。在此,Lewin的觀點又開 啟了行動研究需符合社會需求以及改善社會等觀點。

二、行動研究之方法

行動研究的概念一直到Stephan Corey 才開始發展出一套具體方法 ( Zeichner, 2001)。Stephan Corey是美國哥倫比亞師範學院的教授,在1943年 時領導了行動研究的機構,其目的式改進學校課程,和減少教室中教學和實 際學習之間的落差(Zeichner, 2001)。

Corey(1949)在Action Research to improve school practices的一書之中 具體的指出行動研究的過程須包含四個步驟—計劃、行動、觀察、反思 ( Corey, 1949)。而每個循環都會影響到下一個循環,在此Corey將行動研究 的方法整理如以下五點(Corey, 1949):

(一)確認問題的範圍是屬於個人或團體,是否可以採取行動?

(10)

(二)選擇一個明確的問題,並形成預測和假設,包含目標和過程。

(三)記錄行動和收集資料,判斷是否可到達所假設的目標。

(四)從行動和假設目標的關係去收集證據,進而研究推論。

(五)可以在這些歸納中的行動情境中持續再測試。

這些研究程序與Lewin所宣稱的過程是相似的,主要是聚焦在團體 合作,和強調行動研究過程的再循環、回歸(Corey, 1949)。但Corey所 強調的行動研究更著重於教師在研究中,必須進行假設測試、資料收集(

Noffke, 1997)。而不同與早期的行動研究,Corey的行動研究非常工具導 向,也因此開始有了具體的行動研究方法的產生。

三、行動研究應用模式

過去的行動研究,任何的實踐者為中心的研究活動,如教師所進行 的學校本位評鑑、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和實驗都可以稱之「行動研究」(

Grundy, 1982)。但是這些研究活動雖然有共同的基本要素,它們不一定被 歸納為真正的「行動研究」。

澳洲學者Shirley Grundy(1982)在three modes of action research一文中,

開始提出了三種行動研究的應用模式。其為技術性(technical)、實踐性 ( practical)、以及解放性(emancipator)的行動研究(Grundy, 1982)。此三 種行動研究模式的發展,是以研究觀點為基礎,而非是研究方法。Grundy相 信在進行研究之前,研究者之立場需要明確了解,因為不同的行動研究,皆 有不同的觀點模式(Grundy, 1982),而此三點應用模式代表了不同的三個 研究觀點,以下將分項介紹說明此三個應用模式的不同:

(一)技術性行動研究(technical action research)

「技術」通常有如木匠技巧的基礎,這種技術的行動屬於的是「執行 行動」,像是蛋糕師傅會做蛋糕、木匠師傅會做衣櫃等。

技術性的行動研究通常出自於行動者的想法或意念。雖然特定的行動 也許會允許選擇,但是這選擇還是受到行動者的想法所限制。因此,技術性 行動研究主要是以行動者的想法為出發,並且決定事件的發展。而在這想法

(11)

中,也同時規畫了未來計畫(Grundy, 1982)。所以,技術性的行動研究就 有如木匠師傅的原理,主要是來自行動者的想法和技術所決定。

圖1 技術性的行動研究(Grundy, 1982, p355)

�� �� ����

�� ��

��

��

(二)實踐性的行動研究(practical action research)

不同於技術性行動研究,實踐性行動研究並不是執行行動,而是判斷 行動的實踐性。這實踐並非是隨意的行動,是需要依據人類的「善念」出 發,而這善念並不是所謂「對的」行動,而是一件事情的「道德意識」。

技術性的行動研究選擇屬於產品取向,而實踐性的行動研究選擇則是 過程取向,允許較大的審思,產生其中的意義。因此實踐性的行動研究主張 的並非是一件事情的結果,而是其中所代表的意義。

圖2 實踐性的行動研究(Grundy, 1982, p357)

�� �� ����

��

�� �� ��

� ��

(12)

(三)解放性的行動研究(eman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解放性的行動研究主旨在希望實踐者在行動時,能從傳統、慣例、或 是習慣的自我欺騙中解放(Grundy, 1982)。此種行動研究主要是以社會批 判的方法,透過理論和實務的調和來發展,包含了理論、啟蒙、行動這三個 步驟(Grundy, 1982)。

解放性的行動研究,跳脫了技術的指導和實踐的行動,是以批判的意 圖來行動。而批判的意圖並非是去批判一個人的實踐,它屬於一種社會意 識,是在社會環境中發現任何可以阻礙善意之處來進行批判。批判是可以解 放在社會中發現的狀況,並以行動來探討其價值(Grundy, 1982)。

圖3 解放性的行動研究(Grundy, 1982, p359)

��

��

��

��

� ��

��

��

以上三個行動研究的應用模式並非是要討論研究方法論的不同,而是 以研究者的根本假設和本身世界觀之不同來區分。這其中的差異可以依照著 權力的問題來解釋(Grundy, 1982)。技術性的行動研究,行動的權力是來 自主導者,因為主導者可以控制方案的決策。實踐性的行動研究,行動的權 力是來自團體成員,是依照平等關係的成員共同分享出個人行動的權力。而 在解放性的行動研究,行動的權力是來自團體之中,這不屬於主導者,也不 屬於個人,而是解放社會中阻礙善意的議題(Grundy, 1982)。在此,我們 得之,行動研究的權力關係的改變,會導致不同行動研究的應用模式的改變。

肆、團體動力學在行動研究的應用模式

教學的行動研究,雖然是以行動做為研究主軸,但是依舊深深受到團

(13)

體動力學的影響,特別是教學行動研究的環境本身是在一個互動的團體中進 行(在班級中、學校中、或是家長會中進行)。在此,我們可推論:團體動 力學與教學行動研究是密切不可區分的。

因此,本文之第三個目的則是探究團體動力學在行動研究上之應用,

以下將針對團體動力學在行動研究之團體決策、問題解決、以及溝通互動模 式之應用,分項說明之:

一、團體動力學在行動研究團體決策之應用

行動研究其實個人面向是相當明顯的(Zeichner, 2001)。因為教育的 行動研究是涉及在教育實務中參與者所關心的研究,通常是關於學生如何及 學到什麼的問題,這類的研究其實是具有個人化,它不僅要呈現出學校課程 和教室教學的一般原則和理論,更要讓教育工作者了解如何改進每天的教學 實踐(Zeichner, 2001)。

Fischer(1996)認為執行行動研究的教師通常會把他們的興趣帶入教室 中,在此Fischer(1996)列出幾種人們會希望投入在行動研究之中的不同理 由。

(一)老師有興趣想知道學生如何學習,

(二)老師想要嘗試一些新的東西,或是進行課程創新,

(三)老師想要改變自己的教學,

(四)老師想和自己的工作所連結,並產生意義。

綜以上所述,我們得知,行動研究主要是希望能夠改變實務工作,這 會提醒我們如何將教育工作放入一個社會脈絡之中。然而,一個行動研究的 決策要如何制定呢?如何利用團體動力學的理論觀點在行動研究的決策中 呢?針對這類的問題,以下將分項說明之:

(一)一個行動研究的決策要如何制定呢?

一個行動研究的決策,所指的是對行動過程方案的選擇(Zeichner, 2001)。這是行動研究者的基本職責,行動研究需要透過計畫、行動、觀 察、反思的螺旋循環下(Zeichner, 2001),產生出重要決策。Corey(1953)指

(14)

出行動研究的程序如同Lewin所宣稱的理念是相同的,是需要聚焦於團體合 作和強調行動過程再循環、回歸的本質。而Elliot(1997)所提倡的觀點「

教師即研究者」,指出教師本身是以局內人(insider)的想法在教育實務面 上採用行動觀點,而教師本身是教育過程的管理者,具有教育決策制定的權 力,但不是專制的教學權威。

因此,綜合以上所述,一個行動研究的決策應該要如何制定呢?

如同以上學者的觀點(Zeichner, 2001; Corey, 1953; Eliiot, 1997),一個 行動研究的決策需要由局內人(比方: 老師)在環境中(比方:學校或班 級),透過螺旋性的循環過程,在過程反思中所產生出決策的制定,而這決 策是可以透過團體動力學的力量來影響一個決策的動力。

(二)如何利用團體動力學的理論觀點在行動研究決策中呢?

依據潘正德(1995),在團體動力學的決策過程中舉出的六個步驟,

而這也可以幫助行動研究決策者產生一個理性的決策選擇過程,以下歸納出 了六個步驟如下(潘正德,1995):

1.確認問題:透過診斷瞭解預期情況的差異,並確認決策的需要。

2.確定預達到的目的:根據決策的需要,確定決策預達到的目的。

3.發展選擇性方案:可以利用團體溝通,以及與專家互動思考出欲達成 的目的和選擇性的方案。

4.列出重要的考慮因素:根據目的,確定與決策有關的選擇標準和原則

,以作為價值判斷的標準。

5.依考慮原則,評估各選擇方案的優劣:依據所定之決策原則,對各項 選擇性方案加以評分,以斟酌一個方案的優勢或劣勢。

6.選擇一個方案,並付之執行:依照上述的原則,針對最適當的方案採 取行動。

在團體決策的環境中,自己除了受到自己的偏見、習慣、偏好所影響,

也需要跟其他成員進行溝通和交換意見,這同時需要考量到社會的、情感的、

團體的影響(宋鎮照,2000)。在行動研究中,研究者與參與者需要在同一 陣線上,意思就是,一個行動研究的團體是需要包含研究者和參與者,而研

(15)

究者跟參與者他們都需要有共同的團體目標,這樣才知道做甚麼樣的決策才 是最適當的。有時候在共同目標下,也會有不同作法,以及不同看法,但這 不會質疑到整體團體決策的目標有所不同(宋鎮照,2000)。而行動研究是 可以透過團體決策的方法聚集各位參與者之意見,進而產生出適合於團體目 標及團體定義的決策。

二、團體動力學在行動研究問題解決之應用

許多學者指出行動研究的起源是來自Lewin和Collier在對抗種族主義 的壓迫和改善族群之間的相互關係所產生出的研究(Zeichner, 2001; Corey, 1953; Elliot, 1997)。因此,我們得知,一個行動研究的產生通常是透過一 連串的問題,加以定義後,並且決定研究的起點(McTaggart, 1997)。

依照McTaggart(1997)在Guiding Principles for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一文中指出: 行動研究不僅是問題解決,它還包含了找出問題的觀 點。但是並非把起點當作是一個病症,而是在人們的工作中、文化研究中看 見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研究動機主要是改善社會、改進工作效率的期望。

綜合以上所述,我們得知,行動研究的發生通常是會起源一個問題的 產生。但是,如何解決問題?這是行動研究以及團體動力學所要致力探討的 議題。在此,我們是可以依賴著Johnson & Johnson(1991)所指出的: 團體 動力學的七個問題解決方法來運作,而這七個階段的問題解決方法是以系統 分析的思考概念,以最初的問題界定到最後的問題解決,共分為七個步驟,

而針對這七點重點步驟簡介如下所示(Johnson & Johnson, 1991):

(一)建立積極的相互依賴性:團體的問題如果能得到解決,先決條 件是要確定團體是否有相互的依賴感,是否有共同的共識以及 共同的目標和決心。

(二)界定問題: 該階段的工作是要釐清期望達成和實際情況之間可 能產生的矛盾、不一致,在此可助於問題的界定。

(三)收集有問題的各方資訊:當問題界定之後,便是收集問題的本 質、重要性、存在等有關的資訊。Johnson & Johnson(1991)

(16)

在書中有建議可運用到Lewin(1951)所提出的立場分析(force field analysis)的原理去分析問題存在的阻力(restraining forces)

和助力(helping forces)。如何排除阻力,增加助力? 如何將不 利的因素消除,將有力的因素發揮? 這些議題將可使問題得以解 決,目標可以達成。

(四)系統的陳述各種選擇方案:資料收集完成之後,可以進行系統 性的陳述及評估各種可能的選擇方案,並分析其優、缺點,以 作為最後決行的依據。

(五)決定解決方案: 當所有選擇方案在團體間充分的討論之後,可 以採用一個完全被理解的、最為適合的實踐行動。解決方案最 好產生的方式是以團體一致的意見為主。也許這需要耗費一些 時間去討論和修正彼此的看法,但是這卻可以使研究者與參與 者產生共識,進而在團體互動中共同產生出問題解決方案。

(六)解決方案再修訂: 解決方案確定之後,必須將結果提交給方案 執行相關的人員,讓相關團體有機會去表達修改意見。該作法 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最後方案執行的時候,能獲得所有參與人員 內在承諾的一致性,以及獲得有關人員的全力支持和一致的肯 定。

(七)評鑑執行的程度與成果:最後則是評鑑結果。如果評鑑結果能 達成團體的預期目標,表示已完成團體欲完成的目標,這些問 題已得到了解決,反之,如果無法達成團體的目標,則是需要 明確的表示哪些問題需要獲得解決,哪些沒有,之後再回到螺 旋循環的方向,再去重新界定問題跟一系列的探討過程。

從上述的說明,我們可以發現Johnson & Johnson(1991)的問題解決的 模式提供了一系列且明確的問題處理方式,這對行動研究者來說是一個很值 得參考的方式,來應用在團體動力學的問題解決模式。

(17)

三、團體動力學在行動研究溝通互動模式之應用

行動研究到底需不需要溝通互動模式呢?

以MaTaggart(1997)的觀點來看,行動研究是可以透過團體互動來產 生,而任何團體的文化都是由語言的論述、活動與實務、社會關係與組織來 定義 (MaTaggart, 1997)。依照MaTaggart(1997)對於團體文化的定義,有 三個重要面向:

(一)語言:個體是語言的持有者,語言的使用可以使社會大眾與研 究意涵的觀點改變。因此,語言的形式是團體文化的第一面向。

(二)互動:個體是行動者,個體與他人互動的形式受到了社會脈絡 的影響。因此,互動的形式是團體文化的第二面向。

(三)人際關係:個體瞭解自己的方向通常是透過理解與他人的關係 來定義。因此,人際關係的形式是團體文化的第三個面向。

MaTaggart(1997)指出可以透過以上三個面向(語言、互動、人 際關係)在三個最會影響行動研究的社會文化中影響一個決策的產生,

而這三個社會文化為:學術團體、參與行動研究的團體本身、場域內的 工作者。而這些團體間的交互作用必須仔細檢視,才能揭示教育行動的可 能性(MaTaggart, 1997)。

綜合以上所述,我們得知要改變一個團體的想法,需要透過語言、互 動、人際關係三個面向在社會團體中形成。而此觀點與團體動力學的想法是 相同的。以下將針對潘正德(1995)在團體動力學一書中,所指的有效的團 體動力溝通策略的如下:

(一)善於回饋:潘正德(1995)在書中指出,回饋不僅僅是「是」

與「否」的回答,而是針對訊息內容提出一些相關問題,查看 收訊者是否已完全了解發訊人的訊息。這種方式針對團體運作 的狀況,可以減少問題以及誤會的發生。

(18)

(二)簡化語言:如同MaTaggart(1997)的觀點,語言是溝通的第一 面向,但有時候太過複雜的語言會成為表達上的一種障礙。潘 正德(1995)在書中指出,語言是要讓對方完全「瞭解」,這 樣才能達成溝通的目的。

(三)積極聆聽: 「聆聽」的定義是主動的搜尋對方話中的意涵(潘 政德,1995),但是光是「聽」是被動的,「聆聽」是需要發 訊人與收訊人雙方都要思考。潘正德(1995)指出如果能以「

同理心」融入溝通互動中,會使聆聽的效果提高。而「同理心」

是將自己置身在對方的立場,來了解對方的感受與看法(潘正 德,1995)。

(四)控制情緒:假使溝通融入了人的情緒,有時會大大的影響到訊 息的意義。當我們情緒激動時,不僅進來的訊息會遭到扭曲,

我們同時也很難正確的表達我們想傳達的訊息。在團體組織 中,溝通互動需要在控制情緒下,才能有成效的成果出現。

(五)重視雙向溝通: 雙向溝通又可以分為往下溝通、往上溝通、橫向 溝通,等不同方向(林振春,1992)。而不同方向的互動都需 要雙向互動,達到發訊人和收訊人之間的交流,才能使溝通互 動成為團體組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林振春,1992)。

綜以上所述,我們可得知溝通的功能就是要流通資訊。在團體動力學 中,溝通是主要的應用項目之一,這會協助團體訊息傳遞、決策制定、以及 問題解決。而在行動研究上,溝通也是重要的議題之一,溝通可以透過語 言、互動、以及人際關係等面向來產生。良好的溝通可以使我們心智成長;

適當的溝通可以使我們認識對方的想法。因此溝通的重要性,都是團體動力 學以及行動研究中互相著力的地方。

伍、國內團體動力學之行動實徵研究

行動研究在國內的教學泛起一陣風潮,特別是以團體動力學為基礎的

(19)

行動研究,更是產生出行動研究的一種研究典範。行動研究不再只是教師關 起門來一個人的教學研究,而是透過互動、溝通的力量,促使教師在行動中 求成長。

本文之第四個目的主要是以國內博碩士論文的實證研究為例,分析並 探討目前國內教學行動研究在團體動力學之應用,以及其構想之可行性。本 文將探討三篇國內三篇博士論文、三篇碩士論文,探討分析各論文之研究目 的、研究方法、研究結果、以及團體動力學之應用方法,最後在列表探討團 體動力學在行動研究之應用之可行性。

綜以上所述,以下將分項說明之:

一、國小教師發展數學提問能力之合作行動研究

(國立臺南大學 教育經營與管理博士研究生:陳淑娟)

(一)研究目的:透過合作行動研究,試圖將理論與實務結合,描繪 出國小數學教師運用提問的實際面貌,瞭解教師所面臨的困難,

數學題問能力演變的歷程,尋找提升教師數學提問能力的策略(

陳淑娟,2008,p.7)。

(二)研究方法:研究採用 Lewin的合作行動研究法(cooperative action resarech),主要強調學校老師與大學教授之間的合作關 係,將焦點聚焦於個別教師或試實務性的問題(陳淑娟,2008,

p.65)。研究共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文獻探討,主要是找 尋理論的數學提問定義及類型;第二階段為找尋合作教師、尋 求夥伴關係;第三階段為行動研究的螺旋循環(陳淑娟,2008,

p.79)。

(三)研究結果:

1.新增加數學提問方式:合作教師(王老師)數學提問增加了新 的提問方式,除了文獻分析五種類型之外,在現場觀察中又發 現了七種提問類型;

2.數學提問教學流程的轉變:王老師數學提問教學上,在課程步

(20)

驟雖然沒有明顯改變,但是每一階段(共有三次階段),皆有 發現提問方式的質變;

3.王老師數學提問能力成長:研究觀察發現,王老師有增進了數 學教室的對話、促進兒童數學思考層次,研究發現第三階段王 老師有明顯成長,成長圖顯示,王老師的成長並非是線性發 展,而是曲線不規則的(陳淑娟,2008,p.251)。

(四)團體動力學之應用方法:陳淑娟同學的實證研究,明顯的採用了 Lewin的合作行動研究法,強調專家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中展生專 業成長。研究中,專家與教師為夥伴關係,在討論互動之中,

共同找尋教師的教學方向。

二、精進國小教師數學專業知能之行動研究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研究生:吳金聰)

(一)研究目的:透過實務反省行動研究之歷程,帶領教學者進行數學 教學知能的專業成長(蔡金聰,2007,p11)。

(二)研究方法:研究者定義此研究為實務反省行動研究(蔡金聰,

2007,p11),主要依據Schon的五個省思模式: 1.分析診斷;2.

慎思熟慮;3.協同反思;4.監控反思;5.評鑑回饋。雖此言就被 定義為實務反省行動研究,但主要還是依據合作以及協同行動 研究之方法,在教師專業對話、專業成長團體互動歷程之中,

尋求教師之間的互省,以及對實務的反省活動。

(三)研究結果:研究結果分為教師初期、中期、及末期的認知,結果 採用記錄的模式,記載教師間的活動與實務的改變、描述開會 的各種面貌。但研究結果並未定義出一個明確的結果,只透過 研究資料分析,探討教師之間的互動模式。

(四)團體動力學之應用方法:吳金聰同學的實徵研究,雖在研究中並 未定義出教師教學是否有明顯改變,但透過教師的互動、以及 互省之間,發現團體動力學除了促使教師專業成長之外,也可

(21)

以透過團體的力量,反省自己的教學知能。

三、國小教師諮詢之行動研究:一位輔導工作者的實踐故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學系博士研究生:王瑞吉)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透過對經驗的敘說來理解工作現場與隱 含的行動知識,透過對經驗與行動的反思尋找突破輔導工作的 困境。

(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依照故事撰寫的方式,寫出了輔導人員個 人,以及其他教師的故事,研究中研究者為故事的主要述說者,

透過與輔導的教師對話中,發現參與者在學校權力之下的無奈。

雖研究者並未明確說明採用何者研究方法,但依照文本的敘述,

應該屬於解放性的行動研究,透過一個輔導者輔導教師的過程 中,發現問題所在。

(三)研究結果:研究結果為許多令人可共鳴的小故事,本研究並非 表達一個明確結果,而是讓讀者能夠藉由故事發現目前社會以 及學校可能發現的權力相爭的問題。

(四)團體動力學的應用方法:本文主要是由一個輔導者與七位教師 之間的故事,每一個故事其實都屬於個人的故事(大部分故事 屬於老師與學校之間權力不平等之故事)。研究透過輔導者與 個別教師間的互動中,記錄出輔導者與教師之間團體間的互信 以及互賴之間的關係,而此也是團體動力學所要注重的團體間 的關係。

四、生命教育創造思考教學策略行動研究—以小學生關懷老人方 案為例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生:粱桐仙)

(一)研究目的:研究目的試圖去回答四個關鍵問題:1.生命教育課程 設計是否符合創造思考教學之精神?2.實施創造思考教學之生命

(22)

教育課程之後,學生生命教育關懷老人的態度、行動有何改變?

改變知情形為何?3.實施創造思考教學之生命教育課程之後,學 生創造行為有何改變?改變情形為何?4.教育實踐過程中之檢討 與修正情形為何?(粱桐仙,2007,p.6)。

(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採用的行動研究方法,作者稱之為「反省 實踐歷程之行動研究」(粱桐仙,2007,p.63),主要教學研究 流程為 1.教師先做好創意情境佈置以及創意性思考學習單。2.與 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並分享經驗。3.教師觀察學生反應並適時給 予回饋。本研究所提之「反省實踐歷程之行動研究」主要是在 教學後,研究者與協同教師一起討論回饋,並以學生的訪談、

問卷、學習心得去思考如何新編創造思考的省思依據。

(三)研究結果:研究主要是利用學生的訪談、問卷、學習心得去探 討是否此教學符合四點目標。經由這些質與量之分析顯示: 學生 一開始對創造思考表現極度兩極化(粱桐仙,2007,p.137),一 是充滿信心,另一是充滿懷疑。但在課程反覆調適之後,越來 越多學生認為自己是有創意的。而從許多問卷以及訪談中發現:

學生義士到自己有創造力的變化,這些變化都是正面的,而都 可以表現在創作、繪畫、思考、閱讀和分析等各方面。

(四)團體動力學的應用方法:本研究之研究者是以一個行動者的身 分進入一個班級之中,研究者定期觀察並紀錄老師與班上的互 動,並與老師做深入探究教學方式。在研究中,老師、研究者、

學生這三者關係都可以影響一個教學的方案。因此,在這研究 之中,團體包含了老師、研究者、以及學生。

五、多元智能融入國小低年級生命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應用 繪本為例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生:洪昭岑)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之目的旨在探討在多元智能的理論架構之下,

(23)

教師運用繪本為教學策略發展國小低年級生命教育課程,以及 在實施生命教育的過程中,了解教師的行動歷程,和學生的學 習歷程及學習成果。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室以行動研究的方式,並導入行動與反思的 循環: 行動、在行動中反思、實踐理論、行動的意念四大步驟來 做行動的循環歷程,研究資源包括教學攝影、訪談錄音、觀察 紀錄、反思札記、活動學習單、家長及學生回饋單等。

(三)研究結果:研究者在最後定義了四個結果: 1.以多元致能為教學 和評量的方式,以及應用繪本為教學策略建構生命教育課程,

是有助於生命教育的實施。2.教學在實施課程的行動歷程中,透 過行動、反思、再行動的過程,有助於提升教師在生命教育上 的成長。3.經由生命教育的教學,有助於學生在生命教育上的學 習與改變。4.生命教育的課程獲得家長及學生的肯定。

(四)團體動力學的應用方法:本研究之研究限制即是雖然是藉由研 究者親自參與進行,但是卻無其他夥伴的參與,只有請了三位 在生命教育和多能領域上都有深入研究之教授,擔任研究顧問。

此團體之定義即是研究者、三位教授,明顯與其他行動研究之 團體動力學應用相比下,略顯不足。

六、增進國小高年級學童意志控制力之課程教學行動研究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碩士生:劉妙錦)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之目的旨在發展出一套「增進國小高年級學 童意志控制力課程教學」,協助國小學童學習,期待藉由初步 性的日常教學行動研究探討,淬鍊出學生意志力的品質。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採行動教學探究方式,透過行動—反思的運 作,在計畫、行動、觀察和反思等四步驟中循環前進。研究者 依據質性描述分析(如,學生的學習表現、學習單、小日記,

以及與師生間的對話等),及量化評量(如,國小學童意志控

(24)

制策略量表),綜合分析學生在意志行動教學中的學習情形。

(三)研究結果:本研究經由資料分析,獲致以下結論與發現:有關 學生的學習成效方面: 在學生參與學校活動競賽成果、課堂學 習表現、期末問卷調查等質性描述分析資料方面,研究顯示 學生整體學習有進步;但在意志量表得分,後測總分較前測降 低。有關意志教學之議題 研究之重要發現有五:1.教學行動涉 及轉化,師生都得經歷一段從懷疑到投入到肯定的成長歷程;

2.教、學行為需要主動;3.意志行動追求的成功定義,有待澄清;

4.意志學習行為需要鼓舞;5.團體活動模式有助個人意志行為展 現。

(四)團體動力學的應用方法:本研究參與研究人員包含研究者(該 班導師) 、行動研究夥伴(13位級任老師、6位科任老師)。在 教學中共分為兩大階段,以收集學生的資料為主,並與團隊討 論其解決方案。在此,團體包含了研究者、行動研究夥伴,共 計19名團員。

七、論文分析

以上三篇博士論文、三篇碩士論文皆使用了行動研究,在這些研究中 可發現團體動力學在行動實徵研究之應用。以下將針對各研究之團體動力學 之團員以及應用方式,列表分析說明之:

表2 團體動力學之分析表

研究 團體團員 團體動力學應用方式

國小教師發展數學提問能 力之合作行動研究

專家與研究者(教師) 研究採用 Lewin的合作行動研究法(

cooperative action resarech),主要強調 學校老師與大學教授之間的合作關係,

將焦點聚焦於個別教師或實務性的問 題。

精進國小教師數學專業知 能之行動研究

研究者(教師)、協同教 師、專家

合作以及協同行動研究之方法,在教 師專業對話、專業成長團體互動歷程 之中,尋求教師之間的互省,以及對 實務的反省活動。

(25)

研究 團體團員 團體動力學應用方式 國小教師諮詢之行動研究:

一位輔導工作者的實踐故事

研究者(輔導員)、被輔 導的老師、專家

研究透過輔導者與個別教師間的互動 中,記錄出輔導者與教師之間團體間 的互信以及互賴之間的關係。

生命教育創造思考教學策 略行動研究—以小學生關 懷老人方案為例

老師、研究者、學生 研究者是以一個行動者的身分進入一 個班級之中,研究者定期觀察並紀錄 老師與班上的互動,並與老師做深入 探究教學方式。在研究中,老師、研 究者、學生這三者關係都可以影響一 個教學的方案。

多元智能融入國小低年級 生命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

以應用繪本為例

專家與研究者(教師) 研究主要採用專家與研究者諮商的方 式,協助研究者產生正面的教學模式。

增進國小高年級學童意志 控制力之課程教學行動研 究

本研究參與研究人員包含 研究者(該班導師) 、行 動研究夥伴(13位級任老 師、6位科任老師)

在教學中共分為兩大階段,以收集學 生的資料為主,並與團隊討論其解決 方案。

綜合以上分析得知,行動研究並非是關起門來自己做的研究,而是需 要透過團體的動力,影響研究以及教學的方針和方向。而在此分析後,我們 可證明目前一些國內行動實徵研究是有受到團體動力學的影響,而在這些研 究之中發現:這些研究應用團體動力學的方式,皆採用團體討論等方式來做 為依據,影響整個研究及教學本身的成長。在此,可證明團體動力學是可以 著實的應用在行動研究的情境之中。

陸、結論

團體動力的應用深深受到兩股力量的影響,其一是實務工作者的耕 耘,其二是團體動力研究者的發現,這兩個力量強烈的支持了實務工作者 在行動上之努力成果(潘正德,1995)。實務工作者,如學校老師、諮商 師、社會工作者等等,都盡可能的使用團體動力學之理念在自己的行動之 中。目前,國內有諸多關於團體動力學的行動研究範疇在中小學以及博碩士

表2 團體動力學之分析表(續)

(26)

論文之中(潘正德,1995,pp319-329)。在這些研究中發現團體動力學在 行動研究範疇中,是可以應用且融入在行動現場。

團體動力學並非一個理念或是一個工學,它應該是一種學習和實務的 領域,與其他的理論或工學的原則不盡相同。而行動研究起源於Kurt Lewin 團體動力學的想法,主要概念為「教師即研究者」,指出教師本身是局內人

(insider)在教育實務面上採用行動觀點(Elliot, 1997)。

因此,本文之主要目的為探討教師如何應用團體動力學在自己教學之 行動研究之上,也希望能以本文之模式激勵更多臺灣行動研究者在團體動力 學之應用以及連結。

參考文獻

方德隆(2007)。精進國小教師的數學專業知能之行動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

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瑞吉(2007)。國小教師諮詢之行動研究:一位輔導工作者的實踐故事。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宋鎮照(2000)。團體動力學。臺北:五南文化。

林坤輝(2002)。小團體動力學。臺北:揚智文化。

林振春、王秋絨(1992)。 團體輔導工作。臺北:師大書苑。

洪昭岑(2006)。多元智能融入國小低年級生命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應用繪本

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梁桐仙(2007)。生命教育創造思考教學策略行動研究—以小學生關懷老人方案為

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極東(1992)。團體輔導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陳淑娟(2008)。國小教師發展數學提問能力之合作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

經營與管理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潘正德(2005)。團體動力學。臺北:心理出版社。

劉妙錦(2008)。增進國小高年級學童意志控制力之課程教學行動研究。國立臺北

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Cartwright, D. & Zander, A. (1968) Group dynamics: Research and theory (3rd ). New

(27)

York: Harper & Row.

Corey, S. M. (1953). Action Research to improve school practice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Elliot, J. (1997).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action research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 S. Hollingsworth (Ed). International Action Research (pp. 17-28).

London: Falmer.

Ellis, D.G. & Fisher, B.A. (1994). Small Group Decision Making-Communication and the Group Process (4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Inc.

Fischer, J (1996). Open to ideas: 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your research. In G.

Burnaford, G. Fishcer, & D. Hobson (Eds). Teachers doing research: practical possibilities (pp.33-50). Mahwah, JK: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Forshyth, D. R. (1990). Group Dynamics (2nd ed). Pacific Grove, Californi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

Grundy, S. (1982). Three Modes Of Action Research. As cited in Kemmis, S. and McTaggert, R. (eds) (1988). The Action Research Reader (3rd ed). Geelong: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D. W. & Johnson, F. P. (1991). Joining together-Group theory and Group skills.

Englewood. Cliff.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Lewin, K. (1951).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Harper.

Lewin, K. (1936). Principles of Typological Psych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MaTaggart R. (1997). Guiding Principles for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In R.

McTaggart (ed.), Participatory action consequences (pp25-43).

Noffle, S (1997). Themes and tension in US action research: Towards historical analysis.

In S. Hollingsworch (ed.) International Action Research (pp. 2-16). London: Falmer.

Zeichner, K. & Nofflke, S. (2001). Practitioner research.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4th ed., 298-332). AERA: Washington, D.C.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fter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Master Juzan's experiences for the reform of Chinese Buddhism, 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new Buddhism"

This paper follows Mou T'zun-san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very concept of the one single mind embracing ignorance and dharma-nature simultaneously", the central. concept

If he divided them equally into several groups, each group has the same number of pieces of blue paper and green paper respectively and no paper is

To convert a string containing floating-point digits to its floating-point value, use the static parseDouble method of the Double clas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important and satisfaction analysis of experiential marketing in traditional bakery industry by using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d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ree questions (1) whether there is interaction between stock selection and timing, (2) to explore the performance of "timing and stock

In this paper, a decision wandering behavior is first investigated secondly a TOC PM decision model based on capacity constrained resources group(CCRG)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ed wireless network, rapid response to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the Code (QRCode) and smart phones, build a low -cost "smart public b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