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驗四 梅爾得實驗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實驗四 梅爾得實驗 "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實驗四 梅爾得實驗

目的

觀察在弦上形成的駐波,並且研究繩子張力與波長、線密度間的關係。

原理

一、駐波:

設有兩列振幅、頻率完全相同的波沿相對方向在介質中行進,在某些特定情 況下,當兩行進波重疊時會產生駐波(standing wave)。描述波動的波函數通 常可用 sin(kx±ωt−φ±) cos(kx±ωt−φ±) 來表示,其中,k =2π λ 稱為波數

(wave number) ;ω =2 vπ ,v 為 波 動 的 頻 率 ,ω 稱 為 角 頻 率 (angular frequency )。ωt 之前若取負號,表示向正 x 方向傳遞的行進波;取正號時則 表示向負 x 方向傳遞的波。φ±

R e (eiθ) sinθ

表示對應的起始相位(initial phase)。由於

, , 。為了演算方便,我們往

往採用複數 e ) e =cosθ±isinθ c o s

±i kx( ± −t ±

± θi

θ = = Im (eiθ)

ω φ 來表示波函數。可是虛數是無法在實驗中量得的,因此運 算完成之後取實數部份,即得到所要求的結果。現在,我們以複數的方式來討 論在一條兩端固定且張緊的弦線(或細繩)上,行進波產生駐波的條件。

音叉 固定端

0 l x

假設在長度為 l 的弦線上,有一個橫波(可藉音 叉產生之)自 x=0 處 +x$ 方向傳遞(見圖1)。其 數學形式可寫成:

( )

y+ = ym⋅e− ⋅i kx− −ωt φ+ 圖1

, (1)

= ym ⋅ei(ωt kx− +φ+)

式中 ym 為振幅,這個波傳遞至

x = l

處時,會產生一個反射波。如果在 x=l 處,是個固定端,波的能量可以完全反射(即不被吸收),反射波的振幅應該 與前進波的相同,但是相位可能改變,故可將反射波表示為

。 (2)

( )

y = ym ⋅ei kx+ωt+φ

弦線上的波是由前進波與反射波的線性重疊所形成,即 y= y+ +y

。 (3)

( ) (

=ym⋅e− ⋅ − −i kxωt φ+ + ⋅ym ei⋅ + +kx ωt φ) 如果 x =0 處是個固定端,表示 y x( =0)=0

=

,則 ym⋅ei(ωtφ+)+ym⋅ei(ωtφ) 0 ,

eiφ+eiφ+ =0 ,

(2)

eiφ = −eiφ+ =eiπeiφ+ =ei(φ++π)

⇒ φ φ+ = π (4)

因此,我們可以將 (3) 式的波函數化簡為:

。 (5)

ym = yme (eiωt ikx−eikx) eiφ+

假定 x=l 處也是個固定端,即 y x( =l)=0 ,即 eikl−eikl = ⋅2i sinkl=0 ,

由此可得 kl 必須滿足的條件:

kl= πn n=1 2 3, , ,L (6)

由 於 波 數 k≡2π /λ , 所 以 在 定 長 的 弦 上 形 成 的 條 件 是 k⋅ =l nπ l=nπ/k=nπ⋅λ/ π( )2 = ⋅n (λ/2),即弦線長為半波長的整數倍。此時合成波之數 學形式為

y=2 iymei(φ +ω+ t) sinkx

+

取其實數部分,可將 (5) 式之波函數改寫為

y=(2ymsin ) sin(kx ⋅ ωt φ+) (7) 式中 2 為合成波的最大振幅。由(7)式可看出合成波在 處 產 生 節 點 (node) , 即 弦 線 振 動 時 , 弦 線 上 不 隨 時 間 移 動 位 置 的 點 ; 在 處,弦上各質點隨著時間在 之間做正弦變化的位移運 動,稱為波腹(antinode),如圖2所示,圖中 N 為節點,A 為波腹。

ym 4 / ,

x = λ 2 λ 3λ 2/ , , / ,L

x= λ 3λ 4/ ,L ±2 ym

T 4

T 2

3 4

T :入射波與反射波經同一位置

:合成波

:反射波

:入射波

0

A A

A

A

N N N

N N N

(a)

(b)

(c)

(d)

圖2張緊的弦上行進波的合成

(3)

二、波傳遞的速率與弦線所受張力的關係:

以一個在弦線上傳送的脈波為例,弦線相 對於靜止的觀測者並沒有移動,但觀測者看到 脈波向右傳遞。現在想像成弦線很長,而且整 個系統以脈波的速率向左平移則觀測者所看到 的現象如同脈波停在空間不動一樣,如圖3所 示。設 µ 為此弦線單位長度的質量,弦線上 張力 使長為 之弦線段的質量做半徑為 R 的圓周運動。圓周運動之向心力為

F ∆l

R

l

F F

0

v

θ

圖3 2F⋅sinθ≈2F⋅θ ,

這裡討論的 θ 很小,亦即 ∆l / R 很小。

按 照 牛 頓 第 二 定 律 , 向 心 力 F =mam 為 長 l 之 弦 線 質 量 , 即 m= ⋅µ ∆l,故

向心力= ⋅µ ∆lv2

R

由圖3知 ∆l= ⋅R 2θ,因此

2F 2R R

2

⋅ ≈ ⋅θ µ θ⋅v

化簡後可得圓周運動之速率,即脈波傳遞之速率。

v= F

µ (8)

三、弦線振動頻率與其張力的關係:

假設線長為 l ,在弦上生成的駐波有 段,(如圖4),則 。由

(波速=頻率×波長)的關係得:

n l= ⋅n λ/ 2

v= ⋅f λ

f F n

= ⋅1 = ⋅ λ µ 2l µ

F , (9)

若音叉的頻率是固定的,而且弦線單位長度的質量也固定,由 (9) 式知道

F f

λ2 = ⋅µ 2 (10)

張力與波長平方的比值恆為一常數,這個關係在本實驗中可以驗證。

(4)

儀器

梅耳德(Melde)裝置(包括一個電音叉及直尺,參考圖4a.),電子稱,直 流電源供應器,滑輪,砝碼(共 14 個)與砝碼吊盤,線A,線B。

b.

E

K

P K'

S

P'

W

F C

a.

圖4

方法說明

圖4b. 為儀器裝置示意圖,弦線 S 之一端固定在音叉 F 的一腳 P 上,另一端 跨過滑輪 P' 懸一重物 W。音叉的振動利用電磁鐵來激發,電源 E 的一端通過開 關 K、電磁鐵的線圈 C 和可調螺絲 K',調節 K' 可使之與音叉接觸,此時電路相 通(音叉本身為導線的一部分),電磁鐵吸引音叉。音叉一被吸動後,螺絲與 音叉即分開,電流中斷,此時電磁鐵失去引力,不吸引音叉,音叉又回到原來 接觸的位置。這樣反復作用的結果,就使音叉開始按其固有頻率振動起來。

步驟

1. 如儀器圖示裝置好,將電源供應器接通(電壓應小於 4 V),調節螺絲 K' 使 音叉振動。

2. 調節托盤上的重量 W(即張力),使駐波產生。

3. 稍微增加或減少弦的張力,使駐波波腹的振幅約有一公分寬(你也可試著調 整 PP' 之距離)。

4. 反覆步驟 2 ∼ 3,使產生駐波波腹數為 2,3,4 及 5 個,並記錄波長 λ 與張F 之值。

5. 剪下受張力作用的線,量其長度並以電子稱測其質量,計算線密度。

6. 由式 (9) 計算頻率 f 之值。

7. 在全對數紙上畫出 F 與 λ之關係圖,由其斜率及 (10) 式,求頻率 f1 並和步 驟 6 之結果比較。

圖5 8. 將 裝 置 改 成 音 叉 與 線 垂 直 , 重 複 步 驟

1 ∼ 7。(音叉裝置如圖5)。

9. 以線B替代原來的線A,音叉與線保持垂 直,重覆步驟1~7。

(5)

預習問題

1. 如果線上有打上不同間隔的數個結,問是否會產生駐波?為什麼?

2. 兩個波傳遞方向相反,而產生一駐波,其各波函數如下:

) 2 3 sin(

1 4 x t

y = −

y2=4sin(3x+2t) , 其中 xy 的單位為 cm ,t 為 sec。

問: (1).這兩個波的方向各為何?傳遞速度多大?

(2).求出位置在 x =2 3. cm 的最大振幅。

(3).求出波節與波腹的位置。

記錄

1. 音叉與線平行─線A

(a)線長: cm;線質量: g

波腹數 1 2 3 4 5

張力 ( )F 波長 ( )λ 頻率 ( ) f

(b)在全對數紙上畫出 F- λ關係圖,由圖中決定 F=αλβ中之α及β之值,你所 得之β值和理論值誤差多少?並由α值計算頻率 f1

2. 音叉與線垂直─線A

(a)線長: cm;線質量: g

波腹數 1 2 3 4 5

張力 ( )F 波長 ( )λ 頻率 ( ) f

(b)在全對數紙上畫出 F- λ關係圖,由圖中決定 F=αλβ中之α及β之值,你所 得之β值和理論值誤差多少?並由α值計算頻率 f2

3. 音叉與線垂直─線B

(a)線長: cm;線質量: g

波腹數 1 2 3 4 5

張力 ( )F 波長 ( )λ

(6)

(b)取一張方格紙,以 F y軸,λ2 x軸,將紀錄2(a)及3(a)的數據繪在同一張 圖表中,比較兩者的斜率。

(c)利用2(b)所得之 (10)式,計算出線B之線密度,和你用電子秤測得之結果 比較,相差多少百分比?

f2

思考問題

1. 實驗中,“音叉與線平行”和“音叉與線垂直”有何不同之處,試解釋之。

2. 步驟 6 和 7 所得之 f 是否相同?若不同,請解釋誤差來源?你認為那個較準 確?為什麼?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8.1.1 包括所有與實驗室設施相關資訊(例如實驗室平面設計 圖或文件、用於維持保全機制之電氣或通訊設備控制等

[r]

精稱 精稱 精稱柳酸 2.0 克及醋酸酐 5.0mL(也要精稱 精稱 精稱 精稱 精稱) 置於乾淨乾燥的錐形瓶中。(醋酸酐 醋酸酐 醋酸酐 醋酸酐遇水則成醋酸 遇水則成醋酸 遇水則成醋酸

這個實驗是做最久的一個實驗。第一,做實驗的時候 pH

實驗四

實驗十一

[r]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