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文獻回顧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文獻回顧 "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文獻分析與理論建構

戰爭是人力與物力最大量的消耗,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史上最激烈 的戰爭之一,幾個帝國主義強國爭奪區域及世界霸權的鬥爭是二次世 界大戰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它不僅僅是重新改造世界的版圖,也逐 步整合西方歐洲並促進殖民地自治化。有些學者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 其實是延續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所遺留下的問題,國際聯盟的功能未能 實際彰顯,發揮仲裁效果、對巴黎和會的不滿等原因,使得德意志納 粹與義大利法西斯黨得以集權、日本大東亞共榮圈意識興起;一方面 因為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之結局無法在國際間 取得共識,另一方面由於一戰後政治與經濟之重新調整,世界集體安 全制度徹底崩潰,國際間在道德上與政治上處於無政府狀態,和平依 然存在,各國亦認為有維護和平與保持國際公法之必要,只是發展至 一九三0年間,國際公法已逐漸被各國所揚棄,和平亦受到動搖。

第一節 文獻回顧

本論文研究主要是歷史研究途徑,採取歷史研究途徑最主要的目 的就是以某一個特定的時間或空間為期範圍,去探究當時所發生的事 件,並且根據事件的前因後果及資料將過去現象整合成為一個有系統 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主要收集兩岸相關學者諸多有關於蔣宋美齡的論 文、傳記、期刊、媒體報導、蔣宋美齡訪美期間的電報、蔣夫人言論 集等,加上蔣介石日記、國際關係理論、羅斯福與邱吉爾、中美關係、

二次大戰期間美國對華政策等文獻;依照文獻內容分析比對,加以歸 納,配合時間自然演變之歷史與傳承,文獻中以中文為主,英文為輔,

期能以接近客觀性、整體性之角度探討蔣宋美齡從一九三六年至一九

四九年在中美關係史上所扮演之外交角色,此乃本研究論文之重點。

(2)

一、專書部份:

(一)林博文 著《跨世紀第一夫人─宋美齡》

本書這本厚達 500 餘頁的傳記出版於 2000 年,參考著名的《紐約 客》雜誌作者項美麗(Emily Hahn)所寫的那本《宋家姊妹》 (The Soong Sisters)或八十年代因為耶魯大學中國史講座教授史景遷(Jonathan Spence)一席品評而洛陽紙貴,轟動一時,史特林‧西格雷夫(Sterling Seagrave)的《宋家王朝》(The Soong Dynasty)。本書前後共十二章,

約數十萬言,本書最主要的精神乃是在下列一段話(林博文,2000:6):

宋美齡在時代的風雲際會中光芒四射,非僅憑恃其出眾的才華和超卓 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妻以夫貴」的幸運。她是一個「不世出」的政 治人物,具有多重性格和不同的行事標準。她以國家和民族的安危為 重,卻不忘袒護孔宋家族營私與外戚干政。她以愛心光照國軍遺族與 孤兒,自己亦樂享錦衣玉食和榮華富貴。

這一段話,既說明了時代的客觀制約,也不忽略個人的主觀能 動;承認生命的偶然所鍛鑄而出的歷史的必然;更不排斥「性格的矛 盾決定命運的歧途」這一說法。本書所參考引用的專書、期刊、口述 資料,多達數百種,參互搜討,在加上作者筆削敘述,兼顧其文學性,

使本書更具參考意義。全書以宋美齡家世、成長、婚姻、嗜好、脾性、

事業、成敗等為骨架,客觀探討蔣夫人與諸如新生活運動、抗日戰爭、

夫人外交、開羅會議、蔣介石與史迪威失和、馬歇爾調處國共內戰等

重大歷史事件的關係,使人瞭解「個人 v.s.時代」的互動影響。

(3)

(二)張紫葛 著《我在宋美齡身邊的日子》

一九九四年張紫葛根據回憶完成了其書名原為《抗戰時期的宋美 齡》一書,其後更名為《我在宋美齡身邊的日子》,分别在台北、香 港出版繁体字版本。主要是宋美齡在抗日戰爭時期的部份活動、工作 和生活情景。有宋美齡主持全國婦女指導委員會和戰時兒童保育會時 的工作、活動細節:有訪醫、煎藥、家宴、野餐、村鎮並肩漫步的家 庭生活記敘;有談及自己婚姻,對社會各種流言、議論的坦率談話;

有與盧作孚、史良、鄧穎超、郭沫若等名人的交往;有協調將領關係,

面斥外國秘使的政治、外交秘記;更有從未披露的解中共新疆出獄人 員西安之圍的各種秘聞。張紫葛先生在其書中所述都是他所親身經 歷,「一概本其原貌」(張紫葛,2003:463),可信度很高。

(三)包奕誠 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史論集》

本書內容力求以詳實、豐富的史料,就試論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 點、起因、性質、綏靖及納粹戰爭的特殊反動性以及日本經濟危機與 九一八事變,進行獨立的思考,以期能提出不同見解,使得研究者對 二次大戰的發生與結果能有不同層面的思考方向。

(四)Andrew J. Crozier 著《The Cause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本書提供研究者有關於二次大戰當時的歷史、政治、國際關係的 介紹,將影響二十世紀、支配世界歷史發展的地理分區化(歐洲各國 如德、英、法、美洲的美國、亞洲的日本與中國),逐一進行討論。

由於歷史是一連串演進的過程,因此本書亦由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國 際體系談起,包含凡爾賽條約、華盛頓體系、德、義帝國主義的興起、

戰爭的爆發等,都有完整的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凡爾賽條約、

(4)

國際聯盟以及正在興起中的帝國主義如何影響著戰後的世界,更重要 的是美國戰前與歐洲各國的關係,二次大戰時在不同時間點美國所扮 演的角色為何,本書都有詳盡的探討。本書重點依據本論文研究者整 理約有下列幾項:

1. 提供研究者瞭解歐洲與亞洲戰場發生戰爭的起因。

2. 對於戰時提出的「姑息主義」再更深入地評估。

3. 提供研究者關於戰爭發生的年表、史料分析以及關鍵戰役完整的 系統。

(五)席來旺 著《美國的決策及其中國政策透析》

在中美關係發展變化的歷程中,美國無疑處於一種優勢地位。無 論在國際政治層面,還是從國際經濟、文化方面來看,美國都處於一 種世界「領導者」的地位。綜觀兩國關係的發展歷史,雖然存在雙方 互動的一面,但美國的對華態度與政策應該居於主導地位。在過去,

我們忽視了中美關係中美國對華決策的國內因素的分析,而對國會在 中美關係中的作用與國會對華決策更是很少涉及。本書著重從兩個層 次對國會對華決策的效能與制約因素進行分析:縱向歷史和橫向因果 關係考察。伴隨著美國二百多年的對外政策的「府會」之爭,至今美 國對外決策越來越多元化、多因素。國會成為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也是中美關係發展的一個新變數。

二、論文部分:

(一)珠海書院中國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富蘋所撰寫之《宋美齡訪美 與戰時中美關係》

此論文主要針對這段時間內,最引人矚目的一段歷史:宋美齡訪

(5)

美與戰時中美關係,作一研析,希望由這一角度,對宋美齡在現代中 國的地位,能有一客觀的評價。此論文時間主要是從一九四二年時一 月到一九四三年七月期間,宋美齡訪美之行對於戰時中美關係的影 響。由於戰時中美關係錯綜複雜,並不能完全侷限於一個橫切面,而 論中美關係亦不能不探討戰時歐洲相關重要盟國,故此研究論文之研 究方法即是以宋美齡訪美為主軸,與此有關之重要問題作骨架,分析 探討對戰時中美關係及戰後中國的影響(賴富蘋,1997:1-5)。

《宋美齡訪美與戰時中美關係》一文對本論文研究者而言具有相 當高的價值,然而此論文主要重點乃是放在蔣宋美第一次訪美,僅以 一年多為討論空間,對於二次大戰的國際體系轉變亦沒有加以探討,

在研究上似嫌稍短;因此本論文希望從時間點上加以延長,往前延伸 至西安事變時的國際與中國情勢,向後比較蔣宋美齡在一九四三年與 一九四八年兩次訪美之成果如何?以期對蔣宋美齡所在中國歷史上 擔任的外交任務有更詳盡的瞭解。

(二)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雪英《宋美齡對中國 政治的影響─1927-1945》

此論文主要研究宋美齡早期面臨軍閥割據、日本侵華戰爭、中國 被徹底破壞,中國名列四強、日本投降;採取中庸、客觀及女性的角 度切入探討宋美齡在抗戰前及抗戰時的思想、演講以及其作為,包括 宋美齡思想言論集的論著篇及演講篇中的思想精華,探討其所達成的 任務及其對中國的影響(鄭雪英,2004:1-3)。

不同於《宋美齡對中國政治的影響─1927-1945》一文從中國政治 的角度來為宋美齡定位,本論文擬從討論國際關係的角度尤其是中、

美關係來對宋美齡定位,更探討美國對華政策制定的背景及其過程,

(6)

以期能更加瞭解蔣宋美齡訪美的實質意義與貢獻為何。

第二節 理論建構

通常學者將一六四八年西發里亞條約(Treaty of Westphalia)簽署當 時視為現代國際體系誕生之日,根據該條約,主權獨立的原則受到確 認,直到今天,這項原則仍然是國際體系的運作基礎(.歐信宏、胡祖 慶合譯,2003:24)。要研究國際關係,對於歷史的理解與研究是必要 的,因為任何國際政治環境都要用時間來定位,這種環境處在什麼位 置、它在何種環境背景下發展出來,以及與先前發生的事件關聯的連 續性、不同性為何?欲研究二次大戰期間的國際關係,就必須對各國 當時所處的情勢有所研究,才能對當代國際體系作有系統、完整的瞭 解。根據學者研究將一九二 0 年代至一九六 0 年代之國際政治劃分為 三個連續的理論浪潮(秦治來,2003:197-227):

(一) 支配著二 0 年代至三 0 年代初期的「理想主義」或進步主義學 說;

(二) 三 0 年代末期至四 0 年代作為對理想主義的回應而發展起來的

「現實主義」或保守理論;

(三) 五 0 年代末至六 0 年代的「社會科學理論」 。

一、理想主義(Idealism)

理想主義的內涵是人類對現實的永不滿足,對未來堅持一種更高

的追求和更美好的嚮往,而為了這種追求和嚮往去作艱辛的探索和不

懈的努力,去承受不盡的磨難和無數的犧牲。在一次世界大戰後,理

想主義者普遍相信,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國際格局能夠變成一個本

質上更和平、更正義的社會秩序;她們相信,隨著民主意識的覺醒、

(7)

「國際觀念」的增長、國際聯盟的發展,透過他們的傳播,告知人們 愛好和平的觀念,他們更強調國際利益高於國家利益,這些都有助於 國際關係格局發生變化(秦治來,2003:201)。在一次大戰結束到二次 大戰開始期間,理想主義曾經盛極一時,由於一次大戰的慘痛經驗,

美國總統威爾遜等理想主義者將維持和平的希望寄託於新成立的國 際聯盟。

然而理想主義在強調國際道德下卻忽略了一個事實,當國際道德 與民族主義、帝國軍國主義或反帝國主義作用後,將面產生什麼後 果?因此,在理想主義一再強調國際道德、國際和平的同時,德、義 的法西斯主義、日本的帝國主義正在肆無忌憚地攻擊理想主義所建立 的和平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再次凸顯出人類遭受的災難,戰爭波及 六十多個國家和五分之四的世界人口,死亡人數高達五千萬以及財產 損失四萬億美元。殘酷的現實使人們進一步遠離了理想主義,崇尚國 家利益和權力的現實主義學派開始取得國際關係理論的主流地位。

二、現實主義

1(Realism)

現實主義的理論浪潮主要始於二十世紀三 0 年代末期,有些學者 認為現實主義的出現,是對於理想主義者的回應。與理想主義者對國 際合作、協調的希望相反,現實主義主要在使人們注意衝突與無政府 狀態的現實,強調的是國際政治循環或反覆出現的模式;不同於理想 主義者所提出「權力政治是一種引導完全屬於邪惡的舊世界的國際體 系方法」,現實主義者則認為權力政治是一切國際生活的規律。一九

1 現實主義的派別,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系譜;葛漢(Robert O. Keohane)在其所編著的「新 現實主義及其批判」(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一書中,便將現實主義區分為傳統現實主 義與新現實主義(又名結構現實)。前者以摩根索(Hans J. Moregenthau)所著之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為主要論著;後者則以華茲(Kenneth N.

Waltz)所著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一書所揭示之觀念為代表(蔡政文,1998:49)。

(8)

三 0 年代,隨著國際聯盟並未能夠制止德國與日本的向外侵略,在二 次大戰的教訓當中,現實主義不斷批評理想主義將過多注意力放在國 際關係的應然面,而非實然面,因此力圖瞭解權力政治的運作原則,

歸納出幾點共同看法(歐信宏、胡祖慶合譯,2003:51):

(一) 國家是自主的行為者,在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體系中,國家根 據理性,採取行動追求國家利益。

(二) 若干學者將現實主義理論架構歸納為三項法則:

1. 國家是國際體系最重要的成員;

2. 國家會理性追求國家利益;

3. 國際體系屬於無政府狀態。

綜合言之,現實主義理論的基本觀點是:

第一,國際關係理論應建立在實際的歷史過程和實際的人性的基 礎之上,而不應像理想主義那樣建立在主觀願望和抽象道義原則之 上。因此,這種理論注重經驗和實效,靠歷史先例而不是道義原則來 說明道理。它的目標是實現弊端較少的社會,而不是要達到十全十美 的境界。

第二,現實主義以悲觀的態度來理解人性,主張性惡論,而理想 主義以樂觀的態度看待人性,也就是偏向性善論。現實主義認為,人 在本質上是自私自利的,同時人們普遍具有支配他人的強烈慾望,即

「權力意志」。自古以來世界上存在的各種弊病,如人與人之間、國 家之間的戰爭和衝突等,都是由人的這種本性所導致。政治是受來源 於這種人性的客觀規律的支配的。

第三,在當今世界上,存在著各種互相對立的利益,利益對立的

個人之間、集團之間和國家之間不斷發生相互衝突和鬥爭。不同的利

益永遠只能暫時妥協,相互的衝突永遠只能勉強解決。而在無政府的

(9)

「自然狀態」的國際社會裏,主權國家更注重保護和擴大自身的國家 利益。

第四,國際實力和強權是國家利益的基本保證,利益是由權力來 定義的。國家要謀求自身利益,就得謀求權力,就必須支配別國。獲 得了支配他國的權力,就可以實現本國的利益,反之,本國利益就會 失去。政治家不管是按宗教的、哲學的、經濟的還是社會的理想來規 定目標,但只要他們力求通過國際政治手段來實現這些目標,就總要 爭取擴大權力,國家之間因而不斷爭權奪利、爭雄稱霸。如果對權力 的慾望不能在世界各國取消,那麼,打消了權力慾望的國家就只能成 為他國權力的犧牲品。因此,國際政治的本質就是衝突,即無政府狀 態下國家之間爭奪權力的鬥爭。

第五,國家權力是以一國所具有的經濟、政治、文化及自然條件 等實力為基礎的。國家戰略的實質,就是如何運用各種實力來實現既 定的目標。按照現實主義的邏輯,在無政府狀態下,生存和安全是最 基本的國家利益和最低戰略目標,而奪取和維持霸權,則是國家的最 大利益和最高戰略目標。

第六,摩根索把國家間的權力鬥爭分為三大類:維持現狀政策,

帝國主義政策和威信政策。外交政策趨向於保持權力,而不是改變權 力分配,使之有利於自己的國家,會執行維持現狀政策。推行帝國主 義政策的國家力圖改變現狀、擴大本國權力。他認為,國際政治和一 切政治一樣,也勢必是強權政治學。

第七,在主權國對國家利益和強權的追求已經成為推動一切力量 的情況下,和平只能用兩種方法維持:一種是社會力量按自己規律發 生的制約作用,其表現是國際舞臺上爭奪權力而形成了權勢的均衡;

另一種是存在於權力鬥爭之上的以諸如國際法、國際道德準則、世界

(10)

輿論等方式實行的規範性限制。他認為後一種方法的效果很微弱。摩 根索很重視外交的作用,希望通過外交調停來實現和平。

對現實主義而言,「權力」的重要性是無可比擬的,學者摩根索 (Hans J. Moregenthau,1904-)主張國際政治受限於客觀及普遍適用的原 則,無論決策者的心理狀態為何,他們都必將追求國家利益,也就是 國家權力(歐信宏、胡祖慶合譯,2003:51)。現實主義影響著二次大 戰前的世界,並且延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冷戰時期,其觀點經過摩 根索闡揚,國家利益和權力政治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兩大基本觀念 (林碧炤,1997:43)。首先,美國的政治與外交一開始就具有強烈的 理想主義色彩,因為美國在早期移民的理想就是希望建立一個新秩 序,使得平等與自由能生根於新大陸。然而在摩根索提出權力政治與 國家利益原則後,有學者指出,美國外交傳統係於若干基本原則,具 有歷史傳承意義,美國聯邦所展現出的協調和共事精神遠比歐洲權力 平衡更實際;因此美國外交政策的目的和特性就圍繞在理想主義與現 實主義間運作。而從美國外交演變中可以發現,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 並存、道德與理想兼顧其實並不相衝突(林碧炤,1997:44)。

從國際政治的層次來看,現實主義所強調的權力、利益、均勢和

衝突仍有其缺點,首先,現實主義過分強調權力與國家處於不安全的

環境,而使軍事擴張與武器競賽成為合理化的藉口;再者,現實主義

者沒有給予利益或權力很明確的定義,只著眼於國家能力與構成國家

能力的要件;第三,國際政治的運作並不會依照現實的原則,國家互

動包含衝突、妥協、合作等情形,在不同互動過程中,權力與利益並

非唯一原則。因此,在五 0 年代後,漸漸發展出新的國際政治理論浪

潮。

(11)

(三)政治系統論(System Analysis)

依照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研究指出,一個體系就是一組持續 互動的因素,通常體系呈現幾個特性(林碧炤, 1997:119):

1. 表示固定與明確的時間及空間,例如二十世紀的歐洲體系或美 國體系;

2. 體系隨著環境的變化,在結構與過程上有所改變;

3. 體系所描述的環境通常很繁雜,包括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變 化。

系統分析乃是研究政治結構、制度、與過程的一個途徑,它與大 衛‧伊斯頓(David Easton)關係密切。依照伊斯頓分析政治的焦點放在 強調體系,他提出的體系是一種建構性的體系,是被選出來解釋和描 述的任何一組,選擇變數的標準在於社會權威性價值的分配,何於這 項標準者及與政治體系有關;體系必定要面臨要求與支持,這些就是 輸入項,而他的政策與決定則為輸出向,一旦輸入與輸出能夠達到平 衡,體系生存就不成問題。在系統論中,學者試著探討為何不同的政 治系統成員,在決策過程中,會做出相似的行為,或者是出身於相似 政治系統的成員,在決策時會做出不同的行為,究竟所受到的外來自 變項與依變項為何?

在蔣宋美齡兩次訪美的過程當中,面對不同的政策決策者,本文 擬從政治系統分析的角度切入,探究造成羅斯福與杜魯門不同政策的 原因,進而討論蔣宋美齡兩次訪美的貢獻。

第三節 二次大戰前後國際權力結構之變動

一、一次大戰至二次大戰期間的世界版圖

(一)巴黎和會與凡爾賽體系

(12)

國際會議是一種解決國際糾紛或是處理國際戰爭等問題的方式 之一,十九世紀以來,各國基於事實的需要,逐漸發展出以國際會議 的方式處理國際間相互關係,解決共同之問題(黃希珍,1967:135)。

第一次世界大戰把歐洲帶入空前混亂的狀態,更對戰前世界格局所造 成一系列變化與衝擊,於是在經歷了這一場空前浩劫的戰爭之後,戰 勝國對戰敗國以締結和約的方法安排戰後的世界,便成為當務之急。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各個戰勝國,使他們對戰後世界 的安排形成了一些共識。一九一九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與戰 敗國在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宮召開國際會議,由法、英、美、義、日主 導了整個和會的進行,著手擬訂解決戰後問題的計畫。會議中各個國 家關心的是如何在有利自己的條件下瓜分戰後世界,它們之間矛盾重 重,既互相利用,又互相爭奪。

1.法國

一次大戰結束後,法國在歐洲軍事上成為最強的國家,也就因為 憑藉這種威勢,法國提出了一個內容廣泛的重分世界的龐大計畫,其 最主要目的是要瓜分德國,以確立自己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它要 求在萊茵河西岸建立由法國控制的萊茵共和國,更希望佔有德國的薩 爾煤礦,收回被德國在普法戰爭中奪去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奪取德國 在非洲和亞洲的殖民地,還要求德國付出巨額戰爭賠款。但是因為法 國在戰後受到全球通貨膨脹的影響還有戰時對美、英負有巨額戰債,

再加上戰後人口銳減,這些種種的困難都逐漸削弱了法國的地位,迫 使它不得不向它的盟國讓步。

2..英國

英國在戰後提出的計畫是希望要求取得德國的殖民地和土耳其

的屬地,摧毀德國艦隊,以確保自己的海上霸權。但是英國反對法國

(13)

瓜分德國的計畫,力求戰後可以在中歐保留強大的德國,藉由法德均 勢,使它們互相牽制,彼此制衡。英國此時所依靠的首先是它長久以 來之海軍優勢,儘管英國海軍艦隊在戰時損失慘重,但因為實力相當 雄厚,仍然在國際間佔有一席之地。只是英國必須面臨經濟上之重重 困難,世界市場上敵不過美國和日本,更在財政上淪為美國的債務 國。這種情況使英國政府也難以實現其全部計畫。

3.美國

美國在戰後成了歐洲最主要債權國。它不僅因參戰較晚、戰場遠 離本土而損失輕微,並且利用戰爭機會使自己一躍而成為世界第一經 濟強國。作為協約國及交戰各國軍需物資的主要供應者;一次大戰期 間,歐洲各國都靠美國供應武器、裝備、原料和糧食,因此到戰爭結 束時,美國集中了世界黃金儲備的 40%左右,使世界金融中心開始從 倫敦向華爾街轉移。

4.義大利

義大利於一九一五年與英、法簽訂了倫敦密約,在獲得後者允諾 戰後滿足其領土要求的條件下加入協約國一邊作戰。作為一個沒有打 過多少勝仗的戰勝國,它的經濟及軍事實力已相當薄弱,但擴張野心 卻很大。它不但要求英、法履行倫敦密約,索取南斯拉夫和土耳其的 大塊領土,還要使自己在亞得里亞海和東地中海處於支配地位。義大 利的爭霸野心必定要與美、英、法的計畫發生矛盾與衝突,並且不可 能全部獲得滿足。

5.日本

日本是一次大戰中另一個獲利者。它在與英、俄訂有密約的情況 下,以對德宣戰為名,趁列強忙於歐洲戰場,無暇顧及遠東戰區之時,

出兵中國,不但奪取了德國在山東的全部利權,並佔領了德國在太平

(14)

洋上的島嶼屬地。戰後日本的首要戰略目標是力圖使它在戰時所侵吞 的利益合法化,更進一步企圖獨佔中國,稱霸亞太地區。只是日本此 一企圖與美國希冀在戰後攫取世界領導權政治野心發生了嚴重衝 突,更威脅到原本在遠東佔有較大利益的英國;為了對付主要勁敵美 國,日本希望利用英日同盟,以在歐洲問題上支持英國換取後者對它 在亞太地區的支持。

巴黎和會,經過五個多月的討論,終於在一九一九年六月二 十八日於凡爾賽宮(The Palace of Versailles)簽訂凡爾賽和約(The Treaty of Versailles),這個和約又重新分配歐洲甚至於世界的國際關係(黃希 珍,1967:157)。巴黎和會表面上的任務是戰勝國對戰敗國制訂和約,

建立戰後世界和平;實際上,帝國主義召開和會的目的,是要按照戰 後新的實力對比瓜分戰爭產物(方連慶、王炳元、劉金質,2003:47)。

會議中作成幾項協議:

第一、英、法、美等主要戰勝國都要求戰敗國承擔發動戰爭的責 任,並對它們在戰爭中對協約國造成的全部損失進行賠償,從而使戰 勝國可以堂而皇之地掠奪戰敗國,使自己獲得最大的利益。這是它們 進行這場帝國主義戰爭的根本目的。

第二、蘇俄問題是帝國主義戰勝國處理戰後國際問題時的一個無 法擺脫的重要因素。由於它們都認為社會主義的蘇俄是對資本主義制 度的致命威脅,這便迫使它們在嚴懲戰敗國的同時適當地手下留情,

從而使戰敗國尤其是德國成為日後反蘇反共的屏障。

第三、不管動機是出自於抵銷蘇俄的「和平法令」中有關於民族

自決權思想的影響,亦或是是出於對戰敗國的懲罰和實現在戰爭期間

對盟國所作的秘密許諾,主要戰勝國都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以符合

它們自己根本國家利益為前提,在處理戰敗國的領土問題方面有限地

(15)

承認民族自決權,重建一批民族國家。

第四、建立一個具有約束力的國際法準則和超國家的常設國際組 織,以保護戰勝國的既得利益,維護主要根據戰勝國的意志而建立的 戰後國際政治新秩序。這個組織便是國際聯盟

2

國際聯盟主要是由美國提出,在一九一八年一月八日由美國威爾 遜總統向國會提出的「十四項和平條款」。這是一個以號稱維護和平 為目的,但卻希望稱霸世界的計畫,其中心條款是建立一個國際性的 組織。其實美國打算透過國際聯盟的運作來加強自己在國際事務中的 影響力。美國不直接要求瓜分殖民地,卻提議建立國際聯盟的委任制 度,換言之,以國聯的名義將戰敗國殖民地委託給戰勝國統治。美國 政府同時還要求「海上航行自由」、「門戶開放」、「貿易機會均等」,

以便取得最有利其進行經濟擴張的條件。而在德國問題上,美國並沒 有過分削弱德國實力,反而是力圖使德國變成反對法國、削弱英國的 工具,希望以德國達成制衡法、英的作用。

(二)世界經濟危機與戰債問題

有學者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包含三個因素,帝國主義的 掠奪本性、三○年代的世界經濟危機及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規律(包奕 誠,2002:38)。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因受凡爾賽條約(Treaty of Versailles) 之嚴厲制裁,造成國際貿易停滯,引發經濟大恐慌,進而引爆第二次 世界大戰。一般而言,學者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所面臨的經濟危機在 時間上的劃分是從一九二九年到一九三三年,此次的經濟危機是資本 主義歷史上最深刻、破壞性最大的一次生產過剩危機,可以歸類出幾 項特質(方連慶、王炳元、劉金質,2003:171-174):

2 國際聯盟建立於一九一九年,主要之原則為國際團體有權力而且有責任干涉各種國際衝 突,當時各國相信若干國際組織能夠克服全球無政府狀態將面臨之種種問題。國際聯盟 是一個全球組織試圖促進各種合作,以提供當時社會與經濟之各種需要目標。

(16)

第一、危機持續的時間最長,從一九二九年到一九三三年結束,

一共有四年之久,而這次的危機使得整個資本主義世界之工業生產平 均下降了 40%,倒退了三十年之久,回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 的水平。

第二、因為大批企業破產倒閉,使得失業人口猛增。在這次危機 中,美國有十三萬多家企業破產,即使沒有倒閉的企業開工率也是很 低的,危機期間,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失業人口達到三千五百萬人。

第三、農業危機、工業危機與貨幣信用危機同時發生,相互激盪,

隨著工業危機的不斷加深,對糧食及農業原料的需求迅速減少,造成 農產品大量「過剩」,價格一落千丈。工業危機的尖銳化,必然促使 貨幣信用的危機加深,在一九三一年到一九三三年,歐、美、日等各 國銀行紛紛倒閉,整個資本主義信用制度瀕臨崩潰,各國不但實行貨 幣貶值,更先後廢止了金本位置。美國的信用危機雖然到一九三三年 三月才爆發,但是其情勢比別國更為嚴重,而這次規模空前的貨幣信 用危機,在工、農業危機中發揮了推波助欄的作用。

第四、國際貿易額與資本輸出量急遽下降,在經濟危機時期,由 於每一個國家的資產階級都加強了對國內市場的壟斷因而使國際市 場縮小到極點,各資本主義國家進出口貿易和資本輸出都受到了嚴重 的打擊;國際貿易額的急遽下降,使得生產「過剩」的問題更加尖銳。

由於爆發了全面而深刻的經濟危機,間接導致了嚴重的政治危

機,工人面臨失業、農民破產更激化了國內的階級矛盾,日漸高漲的

革命運動震撼了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使得各國資產階級面臨嚴峻的

挑戰。為了擺脫嚴重的經濟、政治危機,日本在遠東悄悄地點燃了侵

略的戰爭,德國也在歐洲建立了法西斯的獨裁統治,因而歐、亞兩洲

形成了兩個戰爭的策源地。

(17)

在資本主義各國深深陷入經濟危機的情況下,一次戰後賠款與債 戰問題無庸置疑地成為相關國家急需解決的問題;以德意志為例,其 在世界經濟危機中越陷越深,對外貿易不斷惡化,經濟瀕臨破產,德 意志政府實施高壓手段及強制措施縮減工資、增加賦稅,不但不能緩 和危機,反而是激起革命運動。一九三一年,美國發表《延債宣言》

聲明:「美國政府建議,在一年期內延付一切政府間的債務、賠款、

和救濟借款的本息」強調「德國賠款與協約各國所欠美國戰債之間沒 有關係」 ,更反對「取消對美國債務」(齊世榮主編,1983:76)。雖然 如此,德國政府已無力緩和失業人口的繼續增加、以及社會、經濟情 況持續惡化,因此在一九三二年的選舉中,極端的民族主義者希特勒 (Adolf Hitler 1889-1945),納粹主義(Nazi, National Socialism,納粹國家 社會主義)逐漸成為德意志共合國第一大黨(楊逢泰,2003:81)。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九三九年-一九四五年)是迄今爲止,人類社 會所進行的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造成破壞最大的全球性戰爭。戰 爭最高峰時期,全球有 60%的國家參戰,戰火遍及亞洲、歐洲、美洲、

非洲及大洋州五大洲;交戰雙方同時也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 北冰洋四大洋展開戰鬥。二戰的交戰雙方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 國、法國等國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國集團與以德國,日本,義大利等 國組成的法西斯國家軸心國集團。

一九三三年的國際裁軍會議上,德意志不滿英國建議其可以建立

一支二十萬人的軍隊,宣布退出國聯及裁軍會議,同時也宣告了德意

志將走上公開擴軍備戰的道路(楊逢泰,2003:85),之後德國就開始

進行實際的領土侵略活動。在義大利,戰後的形勢同樣嚴峻。中央政

(18)

府無法控制地方,全國無政府狀態,共產黨人與社會黨人控制著工 會,很多人擔心布爾什維克式的共産革命將席捲義大利。一九二二年 十月三十日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1883-1945)以及他所領導的法西 斯黨組成政府,在一九三五年,義大利與衣索比亞軍隊發生衝突,國 際聯盟仲裁無效,使得義大利正式侵占衣索比亞,再次宣告國際聯盟 的無能(楊逢泰,2003:87),一九四 0 年德國和義大利又接受了日本 加入軸心國,簽署《三國公約》 ,羅馬-柏林-東京軸心就此形成。而在 歐洲的全面戰爭於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國侵略波蘭後正式爆發。

表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國統計表

法西斯軸心國 參戰國家 宣戰時間

德國 一九三九年一月

義大利 一九四 0 年六月

匈牙利 一九四一年四月

保加利亞 一九四一年六月

芬蘭 一九四一年六月

日本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

中國偽滿洲國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

(19)

反法西斯同盟國 參戰國家 宣戰時間

波蘭 一九三九年九月 英國 一九三九年九月 法國 一九三九年九月 印度 一九三九年九月 澳大利亞 一九三九年九月 蘇聯 一九四一年六月 美國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 中國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 蒙古人民共和國 一九四五年八月

三、戰爭的影響

由於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學到的慘痛教訓,西方國家在二戰後並 沒有向戰敗國要求索賠。相反,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George Marshall,1880-1959)的「經濟復甦計劃」(即「馬歇爾計劃」 )要求美 國國會撥款上百億美元,用於歐洲的重建。

但是被蘇聯控制的歐洲部分並無法享受「馬歇爾計劃」的援助。

在《巴黎和約》中,蘇聯的敵人匈牙利、芬蘭和羅馬尼亞必須向蘇聯 及其衛星國支付三億美元的賠償,而義大利則必須賠償三點六億美 元。義大利的賠款主要在蘇聯、希臘和南斯拉夫三個國家之間分享。

蘇聯是這麽解釋賠款要求的:蘇聯遭到了戰爭的最大蹂躪。俄國 在冷戰前的一百五十年中三次遭到侵略,分別是:拿破侖戰爭、第一 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在這些戰爭中上千萬俄羅斯人喪生。

蘇聯也依此爲全面佔領東歐,以創造一個防止西歐進犯的「緩衝區」。

(20)

與此同時,美國和蘇聯加強了兩國在歐洲的軍事力量,以防備可能的 侵略。用邱吉爾的話來說,鐵幕已經在歐洲降下,蘇聯與民主國家之 間的一場新衝突、也就是冷戰,已經開始。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國際體系有了幾個重大的改變:

1.超級大國的興起

由於二次大戰嚴重影響歐洲經濟,結束歐洲在世界上的領導地 位,美國和蘇聯各自領導資本和共產集團,由於彼此的不信任,導致 泠戰的出現,事實上,雙方的分歧在戰時己經顯露出來。

2.國際合作

二次大戰使全世界陷於一片混亂,戰後,大部分國家都醒覺到有 必要成立一個更有效的國際性組織,以維護世界和平,戰時,各國已 決定成立一個名為「聯合國」(the United Nations)的組織,以取代國際 聯盟。

3.殖民地制度解體

二次大戰後,殖民地制度解體,擁有最多殖民地的英國和法國在 二戰時受重創,無力控制殖民地,世界之領導地位已被美國、蘇聯取 代。二次大戰前,民族主義於亞、非兩洲興起,若干印度和阿拉伯人 領袖極欲擺脫歐人的統治,他們鼓勵人民從事解放運動。美國在戰後 成為民主國家的盟主,一改其孤立主義政策,塑造其維護正義、和平、

自由之形象;蘇聯的國力在數十年間大大增強,竭力推行共產主義,

號召各地加入共產集團。二次大戰結束後,聯合國成立,基於民族自 決的原則,聯合國亦協助若干國家爭取獨立。

二次世界大戰對人類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戰爭所帶來的血腥殺

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壞,長久的反映在戰後人類的社會生活各個方

(21)

面。戰爭的結果使得法西斯這一人類社會的毒瘤被剷除。戰後世界的

政治、經濟格局很大程度上是戰爭結果所帶來的。在軍事領域,戰爭

發展了現代軍事技術,並産生了大規模使用裝甲部隊進行作戰的主要

方式,同時,戰略轟炸也成爲一種直接影響戰爭結局的重要軍事手

段,戰爭後期,核武器第一次投入戰爭並體現了其巨大的殺傷力。二

戰的結果充分證明,在現代技術條件下,戰爭的勝負與交戰雙方的科

技實力,經濟實力,工業技術水平,人員素質有著直接的關係。二戰

也對軍事武器的發展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雷達,噴氣戰鬥機,火箭

及導彈,電子電腦,核武器等高科技武器都在戰爭中投入使用並發揮

了重大作用。而這些軍事領域的突破又直接催生了戰後人類的第三次

科技革命。在這場血腥的戰爭中,無辜平民的傷亡是歷史上最慘重

的,其中包括了納粹德國針對猶太人和其他東歐人種的大屠殺、日本

對無數中國與朝鮮平民的屠殺,以及戰爭末期盟軍針對德國與日本境

內民用目標的轟炸。第二次世界大戰總共導致了全球五千萬人的死

亡,超過歷史上任何一次戰爭。

(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月月行三百九十七度四分度之二。日行三十度。一遍與月合會。其宿四世界眾生所

Grupo etário Sexo 2001 2002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Age group Sex

三、第二項係參照原優存辦法第二條第二 項規定,明定於九十九年十二月三十

從現存史料來看,圓瑛與太虛的第一次會面,可能是在一九○四年冬月間。那時,太虛

我國「國民教育」之實施早期為小學六年,57 學年度以後延伸為九年,民國 86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月一日勞職特字第 0960501957 號令訂定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十日勞職特字第 0970503244 號令修正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月一日勞職特字第0960501957號令訂定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十日勞職特字第0970503244號令修正

一九八八年,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六屆大會由美國西來寺主辦,星雲大師在一九八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