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妮基的異想世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妮基的異想世界 "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妮基的異想世界

張釋月整理

年級: 班級: 姓名:

妮基是一位風格獨特的女性藝術家,她透過藝術創作釋放自己的情緒,更用不同的角度來看 待世界和人生。就像一隻蝴蝶破繭而出,追求夢想和實現夢想,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進入妮基的心 靈城堡!

小朋友,請閱讀完以下資料,回答下方問題:

問題一:請問妮基是哪一國人呢?

妮基一生足跡遍及各地,和世界各地的關係~

*法國:出生地方(妮基 1930-2002)72 歲

*法國尼斯:首展、精神療養、新寫實主義

*美國:成長、紐約畫廊長期贊助、逝世

*西班牙:高第-奎爾公園的啟蒙

發源地、結識人生的伴侶、創作發光

*瑞典:1966 大型 NaNa 發表轟動

*日本:1994 那須妮基博物館

*瑞士:1996 丁格利博物館

*義大利:1978-1998 塔羅公園

*德國:2000 捐贈藝術品

旅行:印度、摩洛哥、印尼

問題二:

(1)二十世紀是一個什麼樣的年代呢?

(2)你認為對於妮基的藝術表現有什麼影響?

*時代背景:18、19 世紀反動理性主義及浪漫主義。20 世紀則選擇呈現真實的社會、人性與行 為。

*20 世紀知識爆炸的年代、機械文明發展、工業文明對人類生活產生了變化,帶來大量的生產,

資訊發達、科技產物運用、商業消費文明,顛覆傳統。現代文明追求創新,科技的進步為社會提 供更佳及便利的生活環境與及大眾文化。

*20 世紀普普藝術(美)、新達達主義、歐普藝術、集合藝術(美 1961)、新寫實主義(法),以上彼此 難劃定,代表普遍藝術的精神。

(2)

問題三: 請問妮基的人生角色轉換多變對於創作是否有影響?

NIKI 人生歷經角色(模特兒、妻子、演員、母親、藝術家精神崩潰、環境遷徙…)

Niki de Saint Phalle 生平

*1930 年凱薩琳.瑪麗-艾聶絲.德.桑法勒(Catherine Marie-Agnès Fal de Saint Phalle)於 10 月 29 日出生於法國賽納河畔納伊(Neuilly-sur-Seine), 5 個小孩中的老二。父親與家族七兄弟共管家 族銀行,但在 1929 年股市崩盤後破產。瑪麗-艾聶絲(Marie-Agnès)被送至法國與外祖父母共住 了 3 年。

*1933 年她與父母在美國康乃狄克州的格林威治團聚,每逢暑假則回外祖父在法國城堡渡假。

*1937 年德.桑法勒舉家遷至紐約,從此以妮基(Niki)為名,進入聖心修道會學校就讀。

*1941 年妮基被學校開除,旋即被送往紐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而離開法國 ,進入當地的公立學校就讀。

*1942 年妮基回到父母身邊,就讀紐約的布里爾利(Brearly)學校。她非常喜歡閱讀,尤其對愛 倫坡的恐怖小說、莎士比亞的劇本與希臘悲劇十分著迷,她參與學校的表演,開始嘗試創作個人 的劇本與詩作,此時期的作品包括《瘟疫》。

*1944 年妮基因為將學校操場的希臘風格雕像上,用來遮蔽裸體私密處的無花果葉塗成紅色,被 女校長要求退學或接受精神治療。父母將她送往紐約舒芙朗(Suffern)教會學校繼續升學。

*1947 年妮基自馬里蘭州的奧德菲爾(Oldfield)高中畢業。

*1948~49 年開始模特兒生涯,照片見於《時尚》(Vogue)、《哈潑時尚》(Harper’s Bazaar)、等雜 誌,並登上《生活》(Life)雜誌的封面。18 歲與比她長一歲的哈利.馬修(Harry Mathews)私奔,

兩人於 1949 年 6 月 6 日在紐約公證結婚。

*1950 年妮基與哈利答應母親要求,在紐約的法國教堂舉行婚禮。幾個月後隨即遷居麻賽諸賽州劍 橋市,哈利前往哈佛大學研讀音樂。妮基開始創作她最早期的油畫與水彩畫作。

*1951 年長女蘿拉(Laura)出生。

*1952 年一家三口遷至巴黎,哈利為圓指揮家之夢,進入巴黎師範音樂學院繼續攻讀音樂,妮基 則在戲劇學校進修。暑假時他們至南法、西班牙、義大利旅行,沿途遍訪博物館與教堂。當時的 妮基深受「大教堂乃集體理想之體現」觀念的啟發,對其日後之作品影響很大。

*1953 年妮基經歷一場嚴重之精神崩潰後,前往尼斯一家精神病院接受治療。發現繪畫有助於病 情康復之後,妮基決意放棄表演事業改當藝術家。幾乎同時,哈利也放棄音樂,開始創作其第一 部小說。

(3)

*1954 年妮基夫婦返回巴黎,與美國爵士音樂家兼作曲家安東尼.波內(Anthony Bonner)同住,

因而結識美國畫家休.衛斯(Hugh Weiss)。後者成為她往後 5 年之良師益友,鼓勵她以自學者 的自然個人風格從事創作。同年 9 月全家前往西班牙的海岸邊馬洛卡(Mallorca)島居住。

*1955 年兒子飛利浦(Philip)出生。妮基前往馬德里與巴塞隆納旅遊,首次發現高第(Gaudí)的 作品,其中以奎爾(Güell)公園之旅改變了她的一生,啟發了創作自己的雕塑公園的想法。

*1956-1958 年舉家前往法國阿爾卑斯山區小住了數月,妮基創作出一系列油畫。

*1956 年在聖加侖(St. Gallen)的山城舉辦個人首展。8 月遷回巴黎。夫婦二人經常參觀羅浮宮與 巴黎其他的美術館,發現保羅.克列(Paul Klee)、馬蒂斯、畢卡索與盧梭(Douanier Rousseau)

的作品。因為哈利立志從事文學著述,妮基因而經由他結識了包括約翰.阿胥貝利(John Ashbery) 與肯尼斯.考克(Kenneth Koch)在內的一些當代作家。

*1956 年妮基透過哈利結識了藝術家尚.丁格利(Jean Tinguely)與其妻伊娃.阿普莉。日後當她 嘗試第一件雕塑時,丁格利答應妮基請求給予協助,來建構鐵製支架,以便讓她能在作品外層 包覆熟石膏。妮基在法國小鎮參觀約瑟夫.斐迪南.謝瓦勒(Joseph FerdinandCheval)的作品

《理想殿堂》(Ideal Palace)。

*1959 年在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發現傑斯伯.瓊斯(Jasper Johns)、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傑克森.帕洛克(Jackson Pollock)與羅伯特.羅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等美 國藝術家的作品。

*1960 年妮基與哈利分手,哈利與孩子搬往另一所公寓,她則繼續藝術實驗,利用熟石膏與靶子 (target pictures)創作各種集合藝術作品(assemblages)。年底與丁格利一同搬至宏桑巷共用一 工作室並與其他藝術家密切往來。

*丁格利把她介紹給斯德哥爾摩現代美術館(Moderna Museet, Stockholm)館長彭杜.于登(Pontus Hulten)。于登於其後幾年請她參與數個重要展覽並為博物館購藏妮基的作品。

問題四:請問促使妮基接觸創作動機是什麼?

關鍵事件

*社會:二次世界大戰 1939-1945、知識爆炸、資訊網路發達、媒體傳播、女權運動。

*家庭:經濟蕭條→家庭破產、父親侵害、抵制家庭的古板保守和傳統觀念。

*情感:與哈利私奔、精神崩潰、與丁格利相遇。

*創作:1955 高第奎爾公園的啟發、法國聖加崙個人首展、1961 第一件集合藝術/射擊繪畫、認 識杜象、參與編劇舞台服裝設計、丁格利博物館、日本那須妮博物館。

(4)

問題五:

(1)請問妮基創作是如何開始呢?

(2)妮基從抗爭到反動並且自信的關鍵在哪?

(3)妮基在塔羅公園系列作品中希望傳達什麼訊息?

妮基創作與藝術表現及作品

妮基的藝術針對個人處境的省思,抗議與治療性行為出發,作品反映她對自身的心理狀態,妮 基的創作內容隨著社會變遷影響,自我省思到正視自我覺醒;主題從生活實物拼貼、社會權力、娜 娜、怪獸怪物、塔羅牌等主題。

妮基藝術創作歷程

1、 集合藝術(射擊繪畫)階段:射擊系列起始於 1961 年的浮雕創作《鏢靶肖像》 (Dart Portrait) 和《愛人肖像》(Portrait of My Lover),她邀請觀眾對著象徵男人的圖像投射飛鏢;在《射 擊繪畫》中隨著個人反父權行動的評論,這個立場越發鮮明,妮基寫道:「這幅繪畫是受 害者,誰是這幅繪畫呢?父親、所有男人?矮男人、高男人、大男人、胖男人、我弟弟 約翰?或是我自己?我是不是在儀式中射死我自己,以便讓我能在自己手中死掉、然後重 生?我因而不朽了?」

*妮基提出對「戰爭、社會、生活、生命」的疑問、摸索探討與反動。她和第二任丈夫丁 格利,聯手進行「射擊」藝術實驗,她將蕃茄、雞蛋等放置在她剛完成的集合藝術作品 前,以來福槍射擊,也射擊著象徵「祭壇」的著名藝術仿製品「米羅的維納斯」,讓美神的 身上和臉頰,布滿彈孔和油彩,法國在當年進軍奈及利亞,同情奈及利亞的她,以射擊維 納斯抗議。藉以宣洩她內在的攻擊性,進行「一個沒有被害人的謀殺」。

2、秘密日記:表達自己的感受轉化成作品。

3、娜娜 NaNa 的誕生:

(1)、「娜娜」(Nana) 這個法國方言中指稱為女孩的詞彙,意味著愉悅的女人,所有女人 的特色都合併在妮基深情稱為「娜娜」的原型人物上,妮基創造眾多的娜娜作品,並成為 他最具個人特色的藝術形式。從挖掘自我到社會反動,最後取而代之的是她包容各種族群 及對幸福生命的期待。

(2)、藉藝術反省女性諸多角色的代表,例如:作品「瑪麗蓮夢露」,以舊報紙、毛線、塑 膠花等打造的性感巨星,看來像蕩婦又如女巫,而她身上黏著的一群洋娃娃又暗示她是位 母親;她身上戴著的花朵原本象徵生命,但它的塑膠材質隱喻的卻是死亡。

4、怪獸雕塑:

(1)、童話與傳說(中世紀祈禱書、東南亞傳說、美國哈維沙漠動物寓言),存在夢境 與同化的邊界,喚起孩子從害怕,恐懼到成長後變成歡樂怪獸,也看到妮基心理狀態與 觀念的改變。

(2)、妮基晚年常擷取各國神話與傳奇,自創想像世界的生物。她從「聖喬治屠龍」的故 事獲得靈感,常以龍的形象創作,虛龍與實龍象徵世界平衡「既危險又充滿能力」。 (3)、作品「虛龍與實龍」是她自己的寫照,布洛姆說,兩件一套的陶瓷畫「實龍與虛

(5)

龍,像是妮基自己的寫照;早年很陰暗、充滿憤怒與攻擊性,中年以後的她胸襟開闊又 在創作中充滿艷麗繽紛色彩。

5、實現夢想的塔羅公園:晚年的妮基在義大利創作「塔羅公園」系列,以塔羅牌的人物與圖 騰發想、創作廿二組各約一層樓高的巨型雕塑塔羅牌主題,正與逆的屬性,正如命運一 樣禍福相依,對立的相互矛盾,如生命美好與醜陋,正義與不公不義…,創造出寄託夢想 與歡樂的國度(色彩與造型)。

(6)

問題六: 請問妮基開始社會反思(集合藝術、射擊繪畫)對於創作生崖是否有影響?

*1961 年開始創作第一幅射擊繪畫作品,共創作了超過 12 次射擊創作。這些作品被命名為《射 擊繪畫》新寫實主義(Nouveau Réalisme)發言人皮爾.雷斯塔尼(Pierre Restany)深為欣賞,

立即邀請她加入會員。當時全部成員均為男性。

*杜象(Marcel Duchamp)將妮基和丁格利介紹給達利(Salvador Dalí)認識。他們在西班牙旅程 中,應達利之邀為費格拉斯的鬥牛賽創作一隻“火之牛”;妮基和丁格利設計了一隻儀式用的

“牛”將一隻與真牛同大的紙製牛填滿爆竹和熟石膏,帶進場內,在火光和色彩的喧鬧中引爆。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為丁格利在內華達沙漠拍攝名為“世界末日之研究第二號”的偶發藝術。妮 基策劃了她在美國首度的兩場“射擊藝術”:一場在 3 月 4 日於馬利布的海灘小屋前舉行,另 一場則於俯瞰馬利布的山中進行。

*妮基、丁格利和其他幾位藝術家在紐約參與演出肯尼斯.考克的戲劇《建造波士頓》當中的表 演包括妮基演出射擊《米羅的維納斯》。

問題七: 請問妮基創作娜娜作品是否有著特殊的原因呢?

女性議題娜娜創作

*妮基與丁格利製作系列雕塑,抨擊社會將婦女的角色塑造為生育孩子的工具、貪婪的母親、巫 婆等。

*1964 年妮基在洛桑市附近度過夏季,她用羊毛和紙漿創作了幾個大型的頭像及《新娘》作 品,並完成《聖喬治和龍》。

*1965 年 4 月,妮基創造出第一個以布和毛料為材料的娜娜。

*丁格利、妮基斯德哥爾摩當代美術館的入口大廳,裝置大型的雕塑。3 位藝術家最後創作出全 長 28 米,寬 9 米,高 6 米以瑞典語命名為《她》(Hon)的大型臥姿娜娜。

*妮基和丁格利在法國 Soisy 結緍,隨即前往摩洛哥。妮基第一個孫兒在印尼巴里島出生。

*1974 年妮基在漢諾瓦裝置三個龐大的娜娜,以卡洛琳、夏洛特和蘇菲為名,紀念該市的三個 皇后。

(7)

問題八: 請問妮基創作塔羅公園作品是否有著特殊的原因呢?

雕塑公園

*妮基向馬雷拉透露建造雕塑花園的夢想。馬雷拉的兄弟卡洛和尼可拉.卡拉喬洛因而贈送給她 一塊在意大利托斯卡尼的土地,以助她實現夢想。

*1976 年妮基在瑞士開始素描未來的雕塑花園。

*1978 年妮基開始在卡拉喬洛兄弟位於意大利托斯卡尼的加拉威兆鎮的土地上,籌劃她的《塔羅 公園》。

*妮基對塔羅牌圖形和符號的著迷,創作共 22 件巨型雕塑,作為她個人對塔羅牌人物的詮釋。

*1980 年妮基為《塔羅公園》製作頭兩尊雕塑──《魔術師》與《女祭師》。

*雕塑作品《詩人與他的繆司女神》(Le poète et sa muse)在德國烏爾姆大學校園揭幕,妮基 的風濕性關節炎首度發作。

*增田靜江(Yoko Masuda)在日本東京成立了「妮基空間」,展開為一系列以妮基作品為主的展 覽。妮基博物館開幕,以妮基作品和生活為主題。

*丁格利和妮基攜手為巴黎龐畢度中心附近的史特拉汶斯基廣場製作 15 件噴泉雕塑作品。

*妮基遷入《塔羅公園》中名為《女皇》的獅身人面形的建築內,此處將成為她往後七年的工作 室與居所。除了鏡子和玻璃之外,她決定也使用陶瓷為材製作《塔羅公園》的雕塑。

*1984 年妮基全心投入《塔羅公園》的創作。

*1985 年完成《魔術師》、《塔》、《女皇》及《女祭師》幾座建築物。

*丁格利在《巴別塔》頂端安裝了一個機械裝置。

*妮基在倫敦的金培爾菲斯畫廊舉辦《神祇》展,展出了一系列受印度、美索不達米亞以及埃及 諸神啟發的雕像。

*丁格利逝世。妮基首次製作動態雕塑,以《形而上丁格利》(Méta-Tinguely)為名。保羅.薩 徹爾(Paul Sacher)提議在瑞士巴塞爾(Basel)建造丁格利博物館。

*妮基與理治.尤力高(Lech Juretko)簽約成立一個負責切割鏡子、玻璃、石頭的工作室,以 因應她在雕塑作品的材料運用上,日益注重讓大眾體驗觸感的需求。尤力高在聖地牙哥設立了 一個六人團隊,專門協助妮基從事艱鉅的大型計畫。

(8)

*妮基受耶路撒冷基金會委託,合作建構《諾亞方舟》大型建築雕塑計畫。

*妮基獲頒卡蘭達什獎(The Prix Caran d’Ache)。

*1995 年彼得.夏慕尼(Peter Schamoni)完成一部關於妮基生活的紀錄片《誰是怪物?是你還是 我?》。

*1996 年妮基建構高 3.63 公尺,長 9.09 公尺的龍形作品《蜥蜴》,上面鑲嵌由鏡面、石頭、陶瓷 和玻璃組成的馬賽克,作為聖地牙哥一所私人住宅的兒童玩具屋。

*《蜥蜴》的製作過程中很重要的是電腦化的放大步驟,這成為妮基日後委託沙世界公司 (Sandworld Inc.)的蓋瑞.克可(Gary Kirk)執行大尺寸作品的契機。這是妮基移居加州後 所發現及採用諸種技術升級的一例。

*丁格利博物館在巴塞爾開幕,主要館藏是妮基捐贈 55 件的丁格利主要雕塑以及逾百件平面作 品。

*妮基捐出自己和丁格利的作品,在瑞士弗里堡建造《尚.丁格利和妮基.德.桑法勒之空間》。

*1997 年瑞士國家鐵路局(CFF)委託妮基為蘇黎世鐵路總站,建造一個名為《守護天使》的 10 米高雕塑,於 11 月揭幕。

*馬里歐.博塔為《塔羅公園》建造入口以及環繞公園的牆。妮基設計由戴爾.蓋法和迪夫.凱 爾製作的馬賽克鑲嵌之木製蛇-椅系列。

*1998 年 5 月 15 日,《塔羅公園》正式對外開放。

*妮基為耶路撒冷一所遊樂場內的《諾亞方舟》,完成最後 22 件大型動物雕塑,聖地牙哥市建造 了一具 5 米高的《頭顱》,外部鑲嵌馬賽克,內部佈滿鏡子的冥想室。

*2000 年妮基於東京榮獲相當於藝術界的諾貝爾獎的「日本皇室世界文化獎」。

*妮基捐贈了多件作品給尼斯市,存放於尼斯現代與當代美術館中一間永久典藏室,計有 190 件 作品,包括 63 件雕塑及畫作,18 件直刻版畫、40 件石版畫、54 件絹印版畫,另外還有多份原 稿。

*尼斯市長雅克.佩拉和美術館館長吉伯特‧貝爾蘭,在政府官員、眾多觀眾與妮基之代理人見 證下簽署文件,而妮基則在當時由聖地牙哥致電市長,現場氣氛感人。2002 年 3 月 16 日,妮基 回顧展在尼斯現代與當代美術館正式開幕。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世界銀行將從國際開發協會(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之信貸與贈與款項撥出 3.79 億美元協助布吉納 法索、維德角、象牙海岸、迦納、賴比瑞亞、獅子山共和國 及多哥等

布國政府近年來,持續實施稅制改革,簡化公部門行政流程,改善 投資獎勵條例,積極鼓勵外商投資,協助農牧產業發展等,已獲得

布吉納法索位處於西非內陸,以農立國,棉花、乳木油及畜 牧為其最大產業,提供全國 84%就業機會。布吉納法索國土 面積約 27

Vaccination contraindications: Individuals with a history of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 to elements in the vaccine or who experienced a severe adverse reaction to the

[r]

2018 IMU General Assembly Meeting 於 7 月 29、30 日於巴西聖保羅舉行,本會由陳榮凱 監事代為出席。IMU GA

天文學家哥白尼於 1473 年二月十九日在波蘭北部的桑城(Thorn) 出生,父

「菸害防制法」已經 13 年未修,最新修正草案於 5 月 29 日出爐,有兩大修法重 點:一是跟進國際,提高禁止吸菸年齡以及購菸年齡限制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