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地方菁英的民主價值取向-1993 與2001 調查結果之比較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地方菁英的民主價值取向-1993 與2001 調查結果之比較分析"

Copied!
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台灣地方菁英的民主價值取向

*

── 一九九三年與二

○○

一年

調查結果之比較分析

趙永茂**

摘 要

本論文為「台灣地方菁英政治文化及決策影響力之研究」的一部份, 目的在比較民國八十二年與九十年兩次對台灣省地方菁英的調查研究結 果。其研究發現如下: 一、民主價值取向方面 綜合而言,在比較一九九三年與二○○一年台灣縣級地方菁英的民主 價值取向之後,發現參與取向與多數決取向有明顯下降的現象,而平等取 向與地方分權取向則有顯著的上升。此外,亦發現一九九三年第一波的四 個民主價值取向,在強度位置上略顯分散;而二○○一年第二波的四個民 主價值取向則較為集中。 二、個人基本背景與民主價值取向之關係 綜合而言,依據這兩波有關台灣地方菁英民主價值取向的比較研究, 我們發現各個基本背景變項與四種民主價值取向,均具有某種程度的關聯 性,但不可否認的,教育程度是最具有影響力的基本背景因素,尤其在二 ○○一年的調查結果更為明顯。 關鍵詞: 地方菁英、民主價值取向、民主化

*

本文 分感謝兩位審查教授的指正。

**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2)

壹、前 言

民主政治理念或價值,能否為政府官員、各類菁英與民眾所瞭解與接受;而瞭 解與接受後,又是否內化成一種內在的追求價值,成為人格與態度的一部份,進而 指導其政治行為,更值得研究。其中尤以政治菁英對民主價值認知與態度的問題, 最為重要。誠如 Eisenstadt 所言,現代化有賴更多現代化及親民化菁英(populistic elites)去執行現代化的架構與符號(frameworks and symbols)。Eisenstadt 認為尤 其 重 要 的 是 應 發 展 出 一 些 較 為 可 行 的 結 構 與 制 度 , 以 及 解 決 衝 突 的 各 種 共 識 (consensus)和過程規則(procedural rules)去實踐它(Eisenstadt, 1966:137-157)。 在社會文化變遷過程中,有一些社會價值或個人的心理建構必然會轉變,這種 轉變為促成經濟發展和社會現代化的主要原動力。在政治、社會、經濟、文化朝向 現代化的變遷過程中,個人民主政治的價值取向亦在逐漸轉變;如上所述,這些價 值的轉變正是一個國家政治現代化及民主化的原動力。在此變遷與轉化過程中,地 方政治菁英處於關鍵角色,而如 Almond、Verba 及 McClosky 所言,菁英份子應比 普通公民更能了解及遵守民主原則。(Almond、Verba, 1963: 16-21; McClosky, 1964: 361-384);Milbrath 甚至認為這些菁英必須信仰民主價值(democratic value),並 且嚴格遵守競爭規則(rules of game)(Milbrath, 1965: 151-160)。 在台灣過去四十幾年地方民主化與自治的經驗過程中,台灣省縣市長、縣市議 員及其他縣級政治菁英扮演至關緊要的角色。尤其自民國六十年以降,台灣地區正 面臨普遍而巨大的社會變遷,其中包括都市化、家庭變遷、經濟發展、政治發展, 造成各縣市鄉鎮人口結構類型的轉變,地方派系與地方選舉暴力以及金錢選舉問題 的嚴重。在此環境之下,這些縣(市)菁英之民主信念與作為,是否會受到影響, 頗值得深入探討。而檢驗台灣縣市政治與社會菁英的民主價值結構,不但有助於剖 析與了解地方政治社會菁英的民主認知,尤其如能整理出對這些地方菁英年齡、性 別、教育程度等個人基本背景與這些民主價值認知的相關性,亦將有助於探討影響 這些地方菁英民主等價值取向的相關因素(趙永茂,1995:74);從而有助於理解 及進一步探究增強台灣地方菁英民主價值取向的相關途徑。 本研究為「台灣地方菁英政治文化及決策影響力之研究」的一部份,目的在比 較民國八十二年與九十年兩次對台灣省地方菁英的調查研究結果。而研究對象方 面,民國八十二年間的調查研究,主要係針對台灣省各縣市內立法委員、國民大會 代表、省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以及縣市工會、商會、 農會、教育會等理事長、總幹事或秘書長等縣市各級政治社會菁英,研究其民主價 值取向。基於城鄉發展、大小均衡、東西平衡與政黨平衡等原則,研究調查的縣市 則包括基隆市、新竹縣、台中縣、台南市、高雄縣、花蓮縣等六縣市。調查訪問期 間為民國八十二年七月至九月。有效樣本約為 372 人。而民國八十九年七月至九十

(3)

年二月間的調查訪問範圍更廣大至嘉義縣,共計七縣市,有效樣本並增加為 659 人 (廖達祺,2001:4-8)1。經由對這兩次間隔近八年的調查結果的比較分析,尤其 在這八年內,台灣地方社會經歷黑金及地方派系政治的頑強反撲:一九九四年省長 的民選;一九九七年民進黨的地方執政;一九九九年地方制度法的制訂;二○○○ 年民進黨的中央執政;以及台灣經濟社會的衰退等大規模政經社會浪潮的衝擊,是 否造成台灣地方菁英民主價值取向的變動,並造成這些地方菁英的民主價值取向與 其基本教育、年齡、性別間相關性的變動,頗值得經由這些比較的途徑與長期觀察 的方法加以探討。希望有助於剖析民主化(democratization)過程中,台灣地方菁 英民主價值變動及其相關意涵的探索。

貳、理論基礎與分析架構

研究一國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嬗變,一方面要追溯到該國的歷史傳統,另一方面 也須要檢視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所處的環境,和所接觸的文化傳遞媒介。尤其是處在 急遽變遷的地區,由工業所帶來的個人經濟生活的改善、教育程度的提昇、接觸大 眾傳播媒介機會之增多、人口移動的頻繁、職業結構的改變、資訊流通與交通的便 利等,必然會深遠地影響到許多人對政府的認知、情愫和評價。對政治菁英的研究 亦同,早在 Mosca 研究政治菁英時,就曾提出一項假設:政治體系中的菁英具有不 同於社會大眾的構成因素,而這些構成因素是源於他們的出身背景。Putnam 亦曾 指出菁英與社會結構(elite and social structure)為政治菁英研究的第一個研究途徑, 其重點即集中在探討菁英的社會背景,包括教育、職業、社會地位、宗教、家庭背 景,地理區位、社會出身等(趙永茂,1989:153-155)。一般對影響政治文化的 實證研究,在社經與個人因素方面,包括的範圍則更為廣泛,尚有收入、年齡、性 別、籍貫、黨籍、種族等。

所謂個人背景,一般社會科學的實證研究涉及甚廣,在 S. Verba, N. Nie, Jae-en Kim 以及 M. Rokeach 等人對美、英等國選民及韓國民眾的研究中,常以性別、年 齡、教育程度、社會流動、黨籍、職業等為其分析指標2。國內學者如袁頌西、江 炳倫、楊國樞、雷飛龍、胡佛、陳德禹、陳義彥、廖達祺等教授之研究,亦常以年

1 本研究之抽樣方法比較接近配額抽樣,與隨機抽樣法相同,配額抽樣也具有代表性,雖然二個 方法的理論並不相同。近年來,很多人都企圖將機率抽樣方法和配額抽樣方法加以整合,本研 究抽樣方法即是一例。 2

參閱 S. Verba, N. Nie and Jae-on Kim, Modes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Publication 1971). M. Rokeach, The Open and Closed Mind: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Nature of Belief Systems and Personality System. (New York: Herconrt Brace Jovonouich, Inc., 1983).

(4)

齡、性別、教育程度、職業、宗教信仰、收入、社經地位流動、居住地區之流動、 黨籍等為其研究之獨立變項3。 M. Rokeach 認為價值乃信念的一種型式,係居於一個人整體信念系統的核心位 置;故價值乃是一個抽象的理想(ideals)(積極或消極的),而不與任何特殊的 態度對象或情境相聯繫。此外,價值又代表一個人關於理想的行為模式(modes of conduct)及理想終極目標(terminal goals)的一些信念。理想的行為模式,例如: 追求真(truth)與美(beauty);企望清明與秩序;舉止言行要誠實、正義、理性、 同情、謙恭、尊敬、榮譽及忠誠等。而理想目標或終極狀態(end state)的例子則 如:安全、幸福、自由、平等、忘我(為公)、聲譽、權力救世等。Rokeach 認為 價值與態度雖然皆為一個人內部體系的重要部份,但是,價值先於態度,並且是決 定及指導態度與行為之重要變數(determinant)(Rokeach, 1968: 15-16)。可見政 治之價值概念(value concept)實為政治態度研究者的核心概念(core concept)。 價值的本質原本就非常複雜,這種複雜性,部份是以價值與它的經驗性質之間 的關係而來的。Risieri Frondiji 甚至認為這些價值及其經驗形成了價值複雜的完形 (configuration)。此外,R. Frondiji 還認為價值具有兩極性(polarization)、層級 性(hierarchy)(黃霍,1984:125)。不少政治學者在研究民主政治時亦提出類似 的看法,Darothy Pickles 即認為民主政治應涵蓋理想與達到此理想的方法兩者。他 認為其目的和手段之間有極密切的關係,要將兩者分開實在是很不可能。Pickles 強調民主政治應一方面將理想化的各種民主原則牢記於心;而同時又得適應現實中 各種環境來建立民主政治(朱堅章,1978:64-67)。此外,民主政治既是一種政 治制度與規範體系,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套有關政治權力分配的價值體系。 而這些民主行為規範體系的建立,通常應經過漫長的嘗試,錯誤與糾正的程序,才 能逐漸演進而成(郭秋永,1980:1-9)。足見民主政治價值之內部結構或內涵上 實包括了民主政治之規範理念與運作手段,兼容目的與手段兩個面向,並在環境變 遷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變化。 胡佛教授等人,在多項研究中,即以政治系統內的權力概念,來建構民主價值 的分析架構。胡教授以所據的權力地位、政治權力的來源、統治權的範圍與統治權 的制衡等四項基本權力關係概念,進而曾將價值取向分為五類:即泝平等權的取 向;沴主權取向;沊自由權的取向;沝多元權的取向;以及沀分權的取向(胡佛,

3 請參閱袁頌西、李錫錕、郭秋永:台灣地區政治參與之研究,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專題 選刊(六 一),民國七 三年一月。江炳倫:台灣地區人民政治文化與投票指向之調查研究, 中央研究院中美人文社會科學委員會委託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研究,未出版(民國六 二年 六月)。楊國樞、瞿海源:中國“人”的現代化──有關現代性的研究,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 研究所集刊,第三 七期(民國六 四年)。雷飛龍等:民國七 二年台灣地區增額立委選舉 之人文區位研究,政治學報,第二 期(民國七 三年 二月)。胡佛、陳德禹、朱志宏:政 治系統的權力價值取向及交互作用──內湖地區個案的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會研究報告,未 出版(民國六 九年)。

(5)

1978:411-412)。或將之分為平等權、參政權、自由權、多元權、制衡權等價值 (胡佛,1984:4)。 而袁頌西教授等人在幾項有關台灣省鄉鎮(市)級與縣(市)級政治菁英民主 價值取向的研究中,則嘗試將民主價值結構分成泝基本價值取向,其下包括了自主 取向、自由取向、參與取向等;沴結構價值取向,其下包括制衡取向、分權取向與 多元取向等;沊程序價值取向,其下包括理性取向、法治取向、規則取向、多數決 取向等(袁頌西,1988:1-12)。 本研究基本上係採取袁頌西教授的分類方式,如表一所示,係將民主價值體系 分為三大部份,每一部份又均由許多相互關連的核心價值構成一個次級體系。而這 些次級體系彼此之間又形成一個層級關係。詳言之,最上一層為最基本的一層,稱 之為基礎價值(basic values)或系統價值(systematic values),其核心價值,有主 權在民、平等取向、自由權取向、參與取向等。第二層為結構價值(structural values), 如政府權力是有限的(limited government),政府應分權相互牽制、權力多元與分 散等,包括中央政府的權力分立,以及中央與地方的分析。第三層則為程序價值 (procedural values or instrumental values),如少數服從多數、讀會制、審級制、依 法行政、人與人之間的容忍、尊重、折衷等均在內。本研究有關民主價值之參考結 構,如表一所示。

表一:民主價值取向之內涵與性質

類 別 民主之基本價值與原則 民主之權力運作結構 民主之程序價值取向 內 涵 杕自主取向 杌自由取向 杈參與取向* 杝平等取向* 杍代議政治 杚憲政主義 杕制衡取向 杌分權取向 杈多元取向 杝政黨政治 (多黨政治) 杍地方分權* (上下分權取向) 杕法治取向 杌理性取向 杈容忍取向 杝責任取向 杍讀 會 制4 杚責任取向 杋多數決取向* 毐尊重少數取向 氙溝通取向 本研究有關台灣地方菁英民主價值的研究,在基本民主價值與原則上係採用參 與取向(participation orientation)與平等取向(equality orientation)加以檢測;權

4

讀書會制係指一般議會的三讀程序,它代表代議民主(representativism)社會中重要的程序規

(6)

力運作結構民主價值方面則採取與地方權益關係較為密切的中央、地方分權取向 (decentralization orientation);而有關程序民主價值取向方面則採取多數決取向 (majority orientation)加以檢驗。此外有關台灣省各縣市菁英的個人背景方面,則 採取年齡、性別、教育程度、黨籍與籍貫五個獨立變項。經過電腦分類,年齡則分 為 20∼29、30∼39、40∼49、50 以上四類;教育程度則由於樣本分佈的關係亦分 為國小及其以下、國初中、高中、大專以及研究所以上五類;黨籍由於有效樣本的 限制,一九九三年的調查只分為國民黨與非國民黨兩類,其中非國民黨主要包括了 無黨籍者與民進黨。而二○○一年的調查,則因精省及總統大選後的特殊發展,而 增加民進黨、親民黨、新黨、建國黨等項。籍貫則分為閩南、客家、原住民與大陸 各省四項。在分析方法上係採取以百分比顯示各民主價值及其他價值取向題目的分 佈,並將地方菁英的五項個人背景與參與取向、平等取向、地方分權取向之關係予 以卡方檢定。以檢驗台灣地方菁英在民主價值認知及及其與個人背景因素間的關 係,檢驗其差異是否顯著(significance),同時比較一九九三年與二○○一年調查 統計的結果,並分析其意義與特質。(請參閱附圖一本研究之分析架構) 年 齡 性 別 參 與 取 向 教 育 程 度 平 等 取 向 黨 籍 地方分權取向 個 人 基 本 背 景 籍 貫 民 主 價 值 取 向 多 數 決 取 向

圖一:分析架構

參、一九九三年與二

{{

一年兩次

民主價值取向調查結果的比較

本研究有關台灣省各縣市菁英民主價值取向的檢驗共計十六題,雖然如前節所 述,民主價值取向有其複雜性,因此若干民主價值取向的性質有時會有某種程度的 重疊與相關,因而在題目屬性與分類上偶會造成困擾與爭議。但為便於進一步的統 計分析,在某種程度上主觀的分類似乎是必要的。基於此,我們將這十六題有關價 值取向的問卷共分成參與取向(二題)、平等取向(七題)、地方分權取向(五題)、 多數決取向(二題)。茲比較及討論一九九三年與二○○一年有關台灣地方菁英民

(7)

主價值取向的強弱、異同與特質如下:

一、參與取向的比較分析

由表二顯示,在參與取向的兩個子題中,一九九三年的調查百分比顯示大多數 的人不同意「只有簡單的問題才能分開討論」,佔 79.6%。但根據表三二○○一年 的調查結果則顯示不同意「只有簡單的問題才能公開討論」的則由 79.6% 下降為 66.9%;而針對「任何人有權建立政治團體,即使會損害現存的政治體制」的問題, 持反對意見者則由一九九三年的 63.5% 上升為二○○一年的 65.2%。第一子題為負 向問題,第二子題則為正向問題,但這兩項研究結果均顯示八年來,台灣地方菁英 的參與取向反而有稍微弱化的現象。 除了百分比的差異辨識之外,為求更精確的解析,如表三所示,就兩次參與取 向就平均值的差異而言,我們以表格內數值 1 表民主價值取向正向程度極強,3 表 程度普通,5 則表正向程度極弱。結果正如表三所顯示的,參與取向由一九九三年 第一波調查的 2.807 升為 3.003。亦驗證了台灣地方菁英的參與取向出現弱化的現 象。 此外,由圖二一九九三年與二○○一年台灣地方菁英民主價值平均值之比較 圖,則能更清楚的顯示兩波參與取向調查研究之差異。如圖二所顯示,參與取向二 ○○一年第二波調查結果,有向中移動之弱化現象。 另外,由一九九三年(第一波)的調查統計及比較研究得知,台灣省縣級地方 菁英支持公民參與的價值取向為 68%,遠低於美國的 83% 及瑞典的 80% (沈明 明,1993:10-12)。事實上,我們如再與一九八五至一九八六年間一項針對台灣 省各鄉鎮市長及市民代表民主價值取向的研究調查結果比較,一九八六年基層鄉鎮 市民代表的參與取向,就百分比強度而言,其正向積極取向為 54.5%,距離 McClosky 75%的高共識水準尚遠,但已超過 50% 低共識的水平(趙永茂,1989:178)。我 們如將一九九三年與二○○一年本研究計畫兩波調查研究的結果與一九八六年有 關台灣省鄉鎮市長及鄉鎮市民代表類似參與取向相比較。似乎可以在第一子題上發 現有較高及積極的參與取向,達 79.6% 及 66.9%,但第二子題上,其正面或積極 取向則僅達到 34.7% 及 32%,仍然十分偏低,可見這些地方菁英對於參與權如遇 上衝擊現有政治體制時仍有所顧慮,也顯示台灣地區地方菁英參與取向仍有待加 強。如此對台灣的民主發展與鞏固應會有所助益。尤其這八年間兩波有關參與取向 的調查,發現有減弱的現象,尤其值得再觀察與研究。

(8)

表二:一九九三年與二

{{

一民主價值取向百分比分析表

價值 取向 題 目 年 度 非 常 同 意 (%) 同 意 (%) 不同意 (%) 非 常 不同意 (%) 1993 3.5 15.9 62.9 16.7 現代社會的問題都非常複雜,但只有簡 單的問題才應該交付公開討論 2001 3.1 28.2 58.7 10.0 1993 3.5 31.2 53.8 9.7 參 與 取 向 任何人有權建立自己的政治團體,即使 會損害現存的政治體制 2001 1.7 31.2 54.2 13.0 1993 43.5 45.2 10.2 0.5 有 錢 人 應 該 比 窮 人 負 擔 更 多 的 地 方 建 設經費 2001 18.2 60.8 19.4 1.4 1993 4.8 18.5 62.1 14.0 為 了 不 使 任 何 人 的 收 入 太 超 過 其 他 人,所以應設定所得的上限 2001 1.4 12.4 65.8 20.4 1993 5.4 41.7 49.5 3.0 只 有 那 些 對 某 一 問 題 有 充 分 了 解 的 人,才有資格對該問題投票 2001 4.9 37.5 48.9 8.7 1993 1.3 23.4 66.7 7.3 由少數有勢力、有能力的人來做所有事 情總是必要的 2001 1.5 26.7 60.8 10.9 1993 1.3 9.9 67.5 21.0 某些人因傳統家世背景好,是比較夠資 格做國家或地方領袖 2001 0.6 10.5 71.1 17.7 1993 29.3 63.4 6.5 0.8 政府有責任保護所有弱勢團體的權利 2001 23.4 73.5 2.9 0.2 1993 6.5 30.1 58.6 4.3 平 等 取 向 只有對問題真正了解的人,才有發言權 2001 4.4 47.7 45.7 2.3 1993 16.1 46.0 34.1 3.0 國 家 的 目 標 不 能 犧 牲 地 方 的 利 益 來 完 成 2001 12.4 55.3 29.4 3.0 1993 4.3 37.4 54.3 3.0 儘管國家的事很重要,但人們首先應該 考慮本縣(市)的事情 2001 4.8 49.6 40.4 5.2 1993 4.0 26.1 65.3 4.3 如果總是優先考慮國家目標,地方將不 可能進步 2001 3.3 29.4 62.7 4.6 1993 1.9 3.2 75.5 19.4 本縣(市)已有如此多的問題,不需要 太過擔心國家的問題 2001 1.4 7.1 75.7 15.9 1993 11.8 60.2 24.7 2.2 地 方 分 權 取 向 即使對地方不利,地方決策者也應該使 地方的政策配合國家的目標 2001 6.9 62.7 28.5 1.8 1993 20.7 48.7 26.9 3.0 公共決策應該得到大家一致的同意 2001 11.8 54.1 31.1 3.0 1993 21.2 65.6 11.6 0.5 多 數 決 取 向 少數人有權利反對,但無權抗拒多數人 作的決定 2001 13.0 72.4 12.9 1.5 註:表格內數值 1 表價值取向正向程度極強,3 表程度普通 6.5,5 表程度值極弱。

(9)

表三:一九九三年地方菁英民主價值取向平均值一覽表

民主價值取向 年 度 樣本數 平均值 標準差 下界限 上界限 Prob>F值 T 值 1993 372 0.96 3.81 0.57 1.35 參 與 取 向 2001 658 −0.02 3.81 −0.31 0.28 0.9989 −3.95*** 1993 372 1.67 2.23 1.44 1.90 平 等 取 向 2001 656 2.08 2.28 1.91 2.26 0.6107 2.82** 1993 372 −1.78 2.94 −2.08 −1.48 地方分權取向 2001 656 −1.21 2.94 −1.43 −0.98 0.9909 3.00** 1993 372 3.82 3.56 3.45 4.18 多 數 決 取 向 2001 662 3.03 3.54 2.76 3.30 0.9066 −3.44*** 註:杕**p<0.01,***p<0.001。 杌 Prob>F 值係 F 檢定之 p-value 值。 杈表格內平均值之計算,係各題之算術平均數;其中,數值愈向 10 靠近,則價值取向愈明 顯,反之,愈向−10 靠近,則則價值取向愈不明顯。由於四個民主價值取向變數為等距變 數,亦即區間資料,可任意設置原點。故筆者將原點改設為 0,以茲區別正反價值取向。 資料處理:筆者將各題「無意見/不知道」者重新 recode 為「0」,「同意」者為「5」,「非常 同意」者為「10」;以此類推,不同意者為「−5」,非常不同意者為「−10」。而一 九九三年中,因為樣本過少,加上問卷中並無「無意見/不知道」選項,故本文特以 將「不回答者」recode 為「0」,其餘 recode 方式同二○○一年。

圖二:一九九三年與二

{{

一年台灣地方菁英民主價值平均值之比較圖

一九九三年 多 數 決 取 向 平 等 取 向 參 與 取 向 地 方 分 權 取 向 1 極 2 強 3 中 4 弱 5 極 總平均 二○○一年 多 數 決 取 向 平 等 取 向 參 與 取 向 地 方 分 權 取 向 1 極 2 強 3 中 4 弱 5 極 總平均

(10)

二、平等取向的比較分析

由表二顯示,在平等取向的七個子題中,一九九三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大部份的 人皆認為「有錢人應該比窮人更支持地方建設」,佔了 88.7%,不過,對於「應該 設定所得的上限」,多數人卻持反對意見,佔 76.1%。「只有對問題有了解的人才 有資格對該問題投票」,持反對意見的人佔了 52.5%,正反意見相差不多。「由少 數有勢力的人做所有的事總是必要的」,在此問題上,多數人持反對意見,佔 74%。 大 多 數 人 亦 不 認 為 「 家 世 背 景 好 的 人 比 較 有 資 格 做 國 家 或 地 方 的 領袖」,佔了 88.5%。大多數的人認為「政府有責任保護弱勢團體」,佔了 92.7%。而「只有對 問題真正了解的人才有發言權」,多數人是不同意的,佔了 62.9%。同樣的問題, 表二顯示二○○一年的調查結果,大部份的人認為「有錢人應該比窮人更支持地方 建設」,佔了 76.9%。在「應該設定所得的上限」的問題上,大多數人則卻持反對 意見,佔 84.4%。「只有對問題有了解的人才有資格對該問題投票」,持反對意見 的人只佔了 56.6%。「由少數有勢力的人做所有的事總是必要的」,在此問題上, 多數人持反對意見,佔 70.3%。而且,大多數人亦不認為「家世背景好的人比較有 資格做國家或地方的領袖」,佔了 87.7%。大多數的人認為「政府有責任保護弱勢 團體」,佔了 96.4%。而「只有對問題真正了解的人才有發言權」,有 51.8% 的人 是同意的,這一子題和第一波的結果有較明顯的背離。 綜合而言,就七個子題中,除第七題外,地方菁英平等取向八年來有普遍上升 的現象。在部分較為簡單的平等議題,均高達 75% 以上的正面、積極取向水準。 比較表三有關平等取向的平均值,則顯示二○○一年平等取向的平均值為 2.583 較 一九九三年的 2.665 有更高的正向程度。此外,由圖二亦顯示,比較一九九三年及 二○○一年兩波地方菁英的平等取向,亦可發現二○○一年有稍強的平等取向。我 們如將此兩次對台灣省縣級地方菁英平等取向與一九八六年對鄉鎮市長與代表會 代表的平等取向做一比較,當時鄉鎮(市)長及代表們的平均平等取向之正面或積 極取向只有 51.2%,因此,一九九三年與二○○一年似乎均有較高的平等取向(趙 永茂,1989:189)。但如與 James W. Prothro 在一九六○年代對美國民眾有關平等 取向的調查研究,發現已有超過 94% 的平等取向相比(Prothro, 1960: 110-137), 我們仍然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地方菁英的平等取向仍有待加強。

三、地方分權取向的比較分析

本論文有關地方分權取向方面,共有五個子題;一九九三年第一波的問卷調查 結果顯示(如表二),有 62.1% 的人認為「國家的目標不能犧牲地方的利益」; 而有 57.3% 的人則不同意「國家事很重要但人們應先考慮本縣的事」,而在「如 果總是先考慮國家目標地方將不可能進步」的問題上,多數反對,佔 69.6%。對「本

(11)

縣 問 題 已 經 很 多 不 需 要 太 擔 心 國 家 的 門 題 」 , 大 多 數 人 亦 是 持 反 對意見,佔了 94.9%。而對「即使對地方不利,決策者也應配合國家目標」的問題,則有 72% 的 多數人表示同意。同樣的問卷題目,二○○一年第二波的調查統計結果(如表二所 示),則有 66.6% 的人認為「國家的目標不能犧牲地方的利益」;然而有 53.2% 的 人同意「國家事很重要但人們應先考慮本縣的事」,這和第一波的結果有明顯差異。 在「如果總是先考慮國家目標地方將不可能進步」的問題上,多數不同意,佔了 65.3%。「本縣問題已經很多不需要太擔心國家的問題」,這一題大多數人亦是持 反對意見,佔了 90.3%。「即使對地方不利,決策者也應配合國家目標」,在這一 題上,有 67.9% 的人同意。比較這八年間地方菁英的地方分權取向,除了第二子 題第二波比第一波調查結果,出現倒退的情形外,大體而言,地方分權取向均有向 正向提升及強化的現象。 此外,比較表三兩次地方分權取向的平均值顯示,二○○一年地方分權取向的 平均值為 3.241,稍低於一九九三年地方分權取向的平均值 3.355。正顯示二○○一 年的台灣地方菁英的地方分權取向較一九九三年為稍強。兩者間的差異,由圖二所 示,可清晰的看出二○○一年的地方分權取向在其他取向均偏弱的情況之下,有轉 強的現象。而我們如將此兩次對台灣省地方菁英地方分權取向與一九八六年鄉鎮 (市)長、代表會代表的地方分權取向做一比較,則一九八六年鄉鎮(市)長與代 表們有 55.1% 的積極或正面取向(趙永茂,1989:183)。因此,一九九三年與二 ○○一年平均而言則似乎亦有較高的地方分權取向。但如圖二所示,無論是一九九 三年的地方分權取向或二○○一年的地方分權取向,在本研究四項民主價值取向之 中係惟一在中間線以下,為最偏弱的民主價值取向。可能是我國長期實施中央集權 政策下所產生的影響,也顯示我國地方分權工作在走向民主政治的發展與鞏固路程 上,亟待努力加強。

四、多數決取向的比較分析

本論文關於多數決取向方面,只有二個子題;一九九三年第一波問卷調查結 果,如表二所示,對於「公共設施應該得到大家一致的同意」的問題,有 69.4% 多 數同意;而對「少數人有權反對但無權拒絕多數人的決定」的問題,則有 86.8% 的 多數人表示同意。同樣的問卷題目,二○○一年第二波的調查,統計結果如表三所 示,對於「公共設施應該得到大家一致的同意」的問題有 64.9% 表示同意;而對 於在「少數人有權反對但無權拒絕多數人的決定」的問題,則有 83.9% 的多數人 表示同意。兩者比較結果顯示多數決取向有減弱的現象。 此外,比較表三兩波多數決取向的平均值顯示,二○○一年多數決取向的平均 值為 2.395,稍高於一九九三年的平均值 2.236。亦即顯示二○○一年台灣地方菁英 的多數決取向較一九九三年為弱。兩者之差異,經圖二顯示,可見二○○一年地方 菁英的多數決取向,有較一九九三年稍微減弱的現象。但總體而言,如圖二所示,

(12)

多數決取向在本研究所探討的四種民主價值取向中,其總平均值為最高,呈較接近 強積極取向的水準。可見多數決取向,已漸漸成為地方菁英所普遍認知及共識的民 主價值取向。 另外,綜合表二可以發現這兩波民主價值取向的程度皆有所增減,參與取向、 多數決取向程度有下降的現象,平等取向、地方分權取向程度則有上升的現象,是 否存在顯著的差異,有待進一步兩波平均數的 T 檢定,方可得知其差異程度的顯著 與否。 由圖二、第一波以及第二波地方菁英價值平均數之比較圖可以看出在兩波四個 民主價值取向的強弱順序都是相同的:多數決取向>平等取向>參與取向>地方分 權取向。第一波的四個民主價值,在強度位置上則略顯分散,而第二波的四個民主 價值則較為集中。此外,經由對兩波民主價值四個取向分別的平均數差異性進行 T 檢定,以確定兩波的民主價值取向增減程度是否顯著。

表四:一九九三年及二

{{

一年地方菁英民主價值取向差異性之檢定

第 一 波 第 二 波 平均值 標準差 平均值 標準差 Prob> F 值 T 值 P 值 參 與 取 向 2.8078 0.7622 3.0030 0.7620 0.9899 3.9496 0.0001* 平 等 取 向 2.6659 0.4456 2.5832 0.4563 0.6107 −2.8164 0.0049* 地 方 分 權 取 向 3.3559 0.5874 3.2415 0.5879 0.9909 −3.0004 0.0028* 多 數 決 取 向 2.2366 0.7122 2.3950 0.7087 0.9066 3.4445 0.0006* * P 值<0.05 由於檢定兩獨立常態母體平均數是否相等,必須先進行兩常態母體變異數之檢 定。因此,由上表 Prob>F 值欄位中可以發現每個 P-value 值皆大於 0.05,故可接 受第一波和第二波各價值取向的變異數相等之假設。其次,分別對每個價值取向進 行第一波和第二波平均數差異進行 T 檢定,結果發現四個價值取向的 P 值皆小於顯 著水準 0.05,故顯現兩波之比較有顯著差異。換句話說,地方菁英民主價值取向, 以參與取向、平等取向、地方分權取向、多數決取向四個面向分別來看,在第一波 和第二波之比較上,兩者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四、個人基本背景與民主價值取向相關性之比較分析

許多學者把社會背景的研究視為菁英研究的重要工作。歸納而言,當代政治學 者認為社會背景研究途徑的重要性約有下列三點:泝政治菁英的行為與決策,可確 信是受到他們個人社會生活經驗的影響。也就是個人生活的社會團體,諸如:性別、 種族、宗教、階級、地區、教育、職業、黨籍等都可能影響到政治菁英的態度及行

(13)

為。此外研究政治參與的實證研究,也間接證實了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沴有關「誰 統治」的問題,已超越古典菁英理論的範圍;換言之,它不應是「規範性」的問題, 而應是「經驗性」的問題。我們若不能對統治菁英的組成成員,其出身的社會背景 予以實證的研究,實無法進一步發展解釋政治菁英的經驗理論。沊社會背景分析所 得的資料,在時間序列上的改變,是研究政治體系變遷的重要指標。學者透過政治 體系內菁英背景因素的變化資料,將可對民主政治以及政治體系的穩定、持續及一 般特質,有明晰的了解(Putnam, 1976: 20-44)。如本文第二節分析架構所示,本 文擬分別採年齡、性別、教育程度、黨籍與籍貫等五項地方菁英背景因素與其各類 民主價值取向分別做卡方檢定,以檢視各背景因素內部如各性別間、各年齡層間民 主價值取向差異的顯著度(significance),以便進一步比較分析各背景因素與民主 價值間的關係與特質,做為分析台灣地方菁英民主價值取向問題的參考5。茲依地 方菁英個人背景順序,比較分析其與各民主價值取向的關係如下: 比較表五與表六,顯示就一九九三年與二○○一年地方菁英民主價值平均值個 人背景因素分佈的差異而論,以年齡的變動而言,地方菁英的參與取向在 30∼39 歲及 40∼49 歲兩級均有顯著弱化的現象;20∼29 歲者則有增強的現象。其次就平 等取向而言,除了 20∼29 歲有轉弱現象之外,30∼39 歲、40∼49 歲乃至 50 歲以 上的地方菁英均有增強的現象。就地方分權取向而言,20∼29 歲組不變,30∼39 歲組地方分權取向有減弱的現象,而 40∼49 歲及 50 歲以上的地方菁英,第二波地 方菁英比第一波地方菁英的地方分權取向均較強。就多數決取向平均的變動而言, 20∼29 歲、30∼39 歲、40∼49 歲乃至 50 歲以上者普遍均有弱化的現象。 其次就性別的差異而言,比較表五及表六,則可發現一九九三與二○○一年間 參與取向、無論男、女均有弱化的現象;而就平等取向而言,則不論男、女,均有 弱化的現象。此外,就地方分權取向而言,亦不分性別,男、女均有增強的現象。 最後就多數決取向而言,亦不分男女性別,均有普遍減弱的現象。 另外,就教育程度的差異而言,比較表五與表六,我們可以發現一九九三年與 二○○一年間地方菁英的參與取向,除了高中職及研究所以上者有增加趨勢外,國 小及其以下、國初中及大專畢業者均有減弱的現象。其次就平等取向平均值而論, 自國小至研究所以上八年來均有增強的現象。此外,就地方分權取向的平均值而 論,除了國初中畢業者這組其地方分權取向較八年前有減弱的現象之外,其餘國 小、高中職、大專及研究所以上各組均有增強的現象。最後就多數決取向的平均值 而論,無論是國小至研究所以上各組菁英的多數決取向均有減弱的現象。

5 本研究在分析過程中,曾多次嘗試將各民主價值取向量表經由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再 進行變異數分析(ANOVA)。但發現各因素組合(grouping)效果不佳,命名及分析均有困擾, 最後還是放棄,只做百分比及卡方檢定的分析。而卡方檢定係採取主觀抽取各組民主價值取向 題目中,較為明確的題目(參考因素分析後各題目組合的結果)與各背景因素做交叉分析。

(14)

就黨籍的差異而言,經比較表五與表六,我們可以發現一九九三年與二○○一 年兩波之間台灣地方菁英的參與取向,無論國民黨、民進黨籍乃至無黨籍的地方菁 英均有弱化的現象。此外就平等取向的平均值的變動而言,我們可以發現除了民進 黨籍地方菁英的平等取向八年來有減弱的現象外,國民黨籍與無黨籍者菁英的平等 取向,八年來均有增強的現象。就地方分權取向平均值的變動而言,我們則可以發 現無論是國民黨、民進黨籍或無黨籍的地方菁英,其地方分權取向,八年來均有增 強的現象。最後就多數決取向平均值的變動而言,我們則可發現無論是國民黨籍、 民進黨籍或無黨籍的地方菁英,其多數決取向八年後均出現減弱的現象。 最後就籍貫的差異而言,經比較表五與表六,我們可以發現就參與取向平均值 的變動而言,除了大陸各省市籍以及原住民籍的地方菁英有八年來參與取向有增強 的現象外,閩南籍與客家籍地方菁英出現減弱的現象。此外,比較平等取向平均值 的變動而言,除了原住民籍地方菁英有減弱的現象外,閩南籍、客家籍及大陸各省 市籍地方菁英的平均取向,八年來均有增強的現象。另外,就地方分權取向平均值 的變動而言,無論是閩南籍、客家籍、原住民籍及大陸各省市籍地方菁英,其地方 分權取向,八年來普遍均有增強的現象。最後就多數決取向平均值的變動而言,無 論是來自閩南籍、客家籍、原住民籍或大陸各省市籍地方菁英,其多數決取向,八 年來普遍均有減弱的現象。 綜合而論,依據這兩波有關台灣地方菁英民主價值取向的比較研究,我們發現 各個基本背景變項與四種民主價值取向,雖然具有某種程度的關聯性,但不可否 認,教育程度是最具有影響力的基本背景因素,尤其在二○○一年的調查結果更為 明顯。其中縣市、鄉鎮市民選代議菁英更為低落(趙永茂,1994:105-106),無 法充分反應五十年來台灣的教育發展水準。而西方相關研究文獻亦印證高教育程度 為菁英的有效工具(Eldersveld, 1995: 47),可見教育程度低落因素可能正是台灣 地方菁英或地方政治菁英民主價值取向,乃至公共政策以及治理品質低落的重要原 因之一,有待進一步再研究、探討。 為了確保卡方檢定結果有效,本文將價值程度由原本五個等級,縮編為強、中、 弱三個等級,以確保各個卡方方格中的次數值大於或等於理論次數,而在年齡、性 別、教育程度、黨籍等基本背景變數皆略作合併調整。經卡方檢定結果由表七及表 八顯示一九九三年台灣地方菁英之參與取向與年齡(p-value=0.020)及教育程度 (p-value=0.028),其 p-value 皆小於 0.05,呈現顯著相關,其相關係數見表八, 參與取向和年齡的列聯相關係數 r=0.175,即表示參與取向程度會依年齡的不同而 有所差異。參與取向和教育程度的列聯相關係數 r=0.192,亦即參與取向程度會隨 教育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由表七,亦可看到參與取向和黨籍的 p-value=0.006 亦小於 0.01,呈現極顯著相關,其列聯相關係數 r=0.193,表示參與取向程度亦會 因黨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程度差異。此外,參與取向和性別以及籍貫相關性皆不 顯著。而由表九及表十可以看出二○○一年第二波的地方菁英的參與取向和年齡、 性別、黨籍、籍貫之間皆無顯著相關(p-value 皆大於 0.05)。參與取向和教育程度

(15)

之間則存在極顯著相關(p-value=0.001),其列聯相關係數見表十,r=0.279,亦 即參與取向會隨教育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此外,由表七及表八顯示一九九三年第一波地方菁英的平等取向只和黨籍變項 之間有顯著相關,其 p-value=0.002<0.01,而列聯相關係數 r=0.210,亦即表示平 等取向會因為黨籍的不同而在程度上有所差異。但由表九及表十,卻顯示二○○一 年第二波台灣地方菁英的平等取向和年齡、教育程度兩個變項之間有極顯著相關, 其 p-value 值皆小於 0.01。其中和年齡列聯相關係數 r=0.198,和教育程度之列聯 相關係數 r=0.177。亦即表示平等取向會分別因為年齡及教育程度的不同而在平等 取向的程度上有所差異。 另外,表七及表八同樣顯示,一九九三年第一波地方菁英的地方分權取向和基 本背景各變數均不具顯著相關性,其個別 p-value 值皆大 0.05。這代表地方分權取 向程度不會因為地方菁英的基本背景不同而有所差異。而由表九及表十則顯示,二 ○○一年第二波台灣地方菁英的地方分權取向和性別間呈現顯著相關,p-value= 0.022<0.05。和教育程度、以及籍貫間則具極顯著相關性其 p-value 皆小於 0.01。 此正表示地方分權取向會因為地方菁英教育程度(r=0.183)的不同或籍貫(r= 0.176)不同而有所差異。 其次,由表五及表六顯示,一九九三年第一波台灣縣級地方菁英的多數決取向 和教育程度的 p-value=0.013<0.05,故表示多數決取向和教育程度之間有顯著相 關,其列聯相關係數 r=0.205。其餘如年齡、性別、黨籍與籍貫等基本背景因素與 多數決取向間並無顯著相關。但由表七及表八則顯示,二○○一年第二波台灣地方 菁英的多數決取向和教育程度的 p-value=0.001<0.01,故表示多數決取向和教育程 度之間有極顯著相關,其列聯相關係數 r=0.233。此外多數決取向和黨籍的 p-value =0.007<0.01。這亦表示多數決取向和黨籍之間有極顯著相關,其列聯相關係數為 r=0.176。表示台灣地方菁英的多數決取向與年齡、性別及籍貫間,並無顯著相關 性。

(16)

表五:一九九三年地方菁英民主價值取向平均值一覽表

年齡 年 齡 20∼29 歲 30∼39 歲 40∼49 歲 50 歲∼ 參與取向平均值 3.00 2.56 2.68 2.94 平等取向平均值 2.36 2.61 2.61 2.72 地方分權取向平均值 3.60 3.29 3.33 3.39 多數決取向平均值 2.00 2.21 2.36 2.16 性別 性 別 男 女 參與取向平均值 2.81 2.81 平等取向平均值 2.67 2.63 地方分權取向平均值 3.35 3.40 多數決取向平均值 2.24 2.22 教育程度 教 育 程 度 國小及以下 國初中 高中職 大 專 研究所以上 參與取向平均值 3.14 3.12 2.93 2.68 2.72 平等取向平均值 2.95 2.72 2.68 2.63 2.71 地方分權取向平均值 3.29 3.16 3.26 3.42 3.51 多數決取向平均值 2.09 2.07 2.14 2.31 2.35 黨籍 黨 籍 國 民 黨 民 進 黨 工 黨 無 黨 籍 參與取向平均值 2.88 2.28 3.00 2.69 平等取向平均值 2.68 2.42 2.21 2.75 地方分權取向平均值 3.38 3.10 3.60 3.32 多數決取向平均值 2.22 2.25 3.00 2.32 籍貫 籍 貫 閩 南 客 家 原 住 民 大陸各省市 參與取向平均值 2.76 2.92 3.30 2.84 平等取向平均值 2.65 2.75 2.63 2.66 地方分權取向平均值 3.31 3.42 3.16 3.60 多數決取向平均值 2.25 2.28 1.75 2.18 註:表格內數值 1 表示民主價值取向正向程度極強,3 表示程度普通,5 表示程度 值極弱。

(17)

表六:年地方菁英民主價值取向平均值一覽表

年齡 年 齡 20∼29 歲 30∼39 歲 40∼49 歲 50 歲∼ 參與取向平均值 2.78 2.86 2.96 3.06 平等取向平均值 2.49 2.52 2.47 2.69 地方分權取向平均值 3.6 3.37 3.22 3.23 多數決取向平均值 2.71 2.44 2.42 2.36 性別 性 別 男 女 參與取向平均值 3 3.08 平等取向平均值 2.59 2.57 地方分權取向平均值 3.25 3 多數決取向平均值 2.4 2.34 教育程度 教 育 程 度 國小及以下 國初中 高中職 大 專 研究所以上 參與取向平均值 3.25 3.22 3.1 2.91 2.5 平等取向平均值 2.79 2.71 2.59 2.51 2.48 地方分權取向平均值 2.94 3.24 3.15 3.35 3.37 多數決取向平均值 2.16 2.32 2.27 2.48 2.73 黨籍 黨 籍 國民黨 民進黨 親民黨 新 黨 建國黨 無黨籍 參與取向平均值 3.07 2.74 3.15 2.63 2.3 2.96 平等取向平均值 2.62 2.46 2.42 2.54 2.46 2.59 地方分權取向平均值 3.21 3.33 3.34 3.45 3.72 3.25 多數決取向平均值 2.37 2.46 2.12 2.75 2.4 2.41 籍貫 籍 貫 閩 南 客 家 原 住 民 大陸各省市 參與取向平均值 3 3.04 3.26 2.83 平等取向平均值 2.59 2.56 2.73 2.51 地方分權取向平均值 3.24 3.26 2.75 3.44 多數決取向平均值 2.4 2.34 2.15 2.6 註:表格內數值 1 表民主價值取向正向程度極強,3 表示程度普通,5 表示程度值 極弱。

(18)

表七:一九九三年地方菁英基本背景與民主價值取向卡方分析一覽表

價值取向 基本背景 參 與 取 向 平 等 取 向 地方分權取向 多 數 決 取 向 年 齡 X2=11.640 df=4 P=0.020* X2=1.612 df=4 P=0.807 X2=2.719 df=4 P=0.606 X2=8.352 df=4 P=0.080 性 別 X2=0.282 df=2 P=0.868 X2=0.204 df=2 P=0.903 X2=0.702 df=2 P=0.704 X2=0.196 df=2 P=0.907 教 育 程 度 X2=14.147 df=6 P=0.028* X2=8.988 df=6 P=0.174 X2=9.834 df=6 P=0.132 X2=16.208 df=6 P=0.013* 黨 籍 X2=14.319 df=4 P=0.006** X2=17.048 df=4 P=0.002** X2=9.410 df=4 P=0.052 X2=2.897 df=4 P=0.575 籍 貫 X2=8.308 df=6 P=0.216 X2=5.055 df=6 P=0.537 X2=4.462 df=6 P=0.614 X2=6.459 df=6 P=0.374 註 1:*P 值<0.05 註 2:**P 值<0.01 註 3:為確保卡方檢定有效,故將價值程度選項合併為強、中、弱

表八:一九九三年基本背景與民主價值取向列聯相關係數一覽表

價值取向 基本背景 參 與 取 向 平 等 取 向 地方分權取向 多 數 決 取 向 年 齡 P=0.020* R=0.175 性 別 教 育 程 度 P=0.028* R=0.192 P=0.013* R=0.205 黨 籍 P=0.006** R=0.193 P=0.002** R=0.210 籍 貫 註:表格內取卡方檢定顯著相關之 P-value 值及列聯相關係數

(19)

表九:二

{{

一年地方菁英基本背景與民主價值取向卡方分析一覽表

價值取向 基本背景 參 與 取 向 平 等 取 向 地方分權取向 多 數 決 取 向 年 齡 X2=5.734 df=4 P=0.220 X2=26.595 df=4 P=0.001** X2=4.752 df=4 P=0.314 X2=3.042 df=4 P=0.551 性 別 X2=3.248 df=2 P=0.197 X2=0.043 df=2 P=0.979 X2=7.59 df=2 P=0.022* X2=0.468 df=2 P=0.791 教 育 程 度 X2=55.848 df=6 P=0.001** X2=21.403. df=6 P=0.002** X2=23.041 df=6 P=0.001** X2=37.962 df=6 P=0.001** 黨 籍 X2=15.505 df=8 P=0.050 X2=14.372 df=8 P=0.073 X2=8.350 df=8 P=0.400 X2=21.188 df=8 P=0.007** 籍 貫 X2=11.012 df=6 P=0.088 X2=6.178 df=6 P=0.404 X2=21.060 df=6 P=0.002** X2=11.338 df=6 P=0.078 註 1:*P 值<0.05 註 2:**P 值<0.01 註 3:為確保卡方檢定有效,故將價值程度選項合併為強、中、弱

:二

{{

一年基本背景與民主價值取向列聯相關係數一覽表

價值取向 基本背景 參 與 取 向 平 等 取 向 地方分權取向 多 數 決 取 向 年 齡 P=0.001** R=0.198 性 別 P=0.022* R=0.108 教 育 程 度 P=0.001** R=0.279 P=0.002** R=0.177 P=0.001** R=0.183 P=0.001** R=0.233 黨 籍 P=0.007** R=0.176 籍 貫 P=0.002** R=0.176 註:表格內取卡方檢定顯著相關之 P-value 值及列聯相關係數

(20)

伍、結 論

一、民主價值取向方面

杕經由百分比的辨識與平均值的檢驗,驗證了台灣省縣級地方菁英的參與取 向,自一九九三年至二○○一年八年間,有顯著減弱的現象。 杌經由同樣的方法驗證台灣省縣級地方菁英的平等取向有顯著轉強的現象,但 仍有待加強。 杈本研究亦發現台灣縣級地方菁英的地方分權取向在二○○一年第二波的研 究中,有較一九九三年增強的現象。但也發現縣級地方菁英的地方分權取向 在本研究四項民主價值取向之中,係唯一在中間線以下,為最弱的民主價值 取向。也顯示我國地方分權工作在走向民主政治的發展與鞏固的路程上,正 亟待加強。 杝本研究亦發現二○○一年台灣縣級地方菁英的多數決取向有顯著較一九九 三年的調查減弱的現象。多數決取向在本研究所探討的四種民主價值取向 中,其平均值為最高,呈較接近強積極取向的水準。 杍綜合而言,在比較一九九三年與二○○一年台灣縣級地方菁英的民主價值取 向之後,發現參與取向與多數決取向的明顯下降的現象,而平等取向與地方 分權取向則有顯著上升的現象。此外,亦發現一九九三年第一波的四個民主 價值取向,在強度位置上略顯分散;而二○○一年第二波的四個民主價值取 向則較為集中。

二、個人基本背景與民主價值取向之關係

杕經卡方檢定,顯示一九九三年台灣地方菁英的參與取向與年齡、教育程度與 黨籍呈現顯著相關;但與性別及籍貫相關性皆不顯著。而二○○一年第二波 的調查則發現地方菁英的參與取向與年齡、性別、黨籍及籍貫之間皆無顯著 相關,惟與教育程度間仍有顯著相關性。 杌同樣,本研究發現台灣縣級地方菁英一九九三年時,其平等取向只和黨籍變 項之間有顯著相關,顯示其平等取向會因為黨籍的不同而在程度上有所差 異。此外,本研究亦發現二○○一年第二波台灣地方菁英的平等取向與年 齡、教育程度兩個變項間有極顯著的相關。 杈研究結果顯示,一九九三年第一波地方菁英的地方分權取向和基本背景各變 項均無顯著相關性。而二○○一年第二波地方菁英的地方分權取向與性別間

(21)

呈現顯著相關。與教育程度及籍貫間則呈現極顯著相關。 杝研究結果亦顯示,一九九三年第一波台灣縣級地方菁英的多數決取向與教育 程度有顯著相關,與年齡、性別、黨籍與籍貫等基本背景因素則無顯著相關 性。而二○○一年第二波的調查結果則顯示此波研究之台灣地方菁英,其多 數決取向與教育程度與黨籍均有極顯著相關,但與年齡、性別及籍貫間並無 顯著相關。 杍綜合而言,依據這兩波有關台灣地方菁英民主價值取向的比較研究,我們發 現各個基本背景變項與四種民主價值取向,雖然具有某種程度的關聯性,但 不可否認的,教育程度是最具影響力的基本背景因素,尤其在二○○一年的 調查結果更為明顯。其中縣市、鄉鎮市民選代議菁英更為低落,無法充分反 應五十年來台灣的教育發展水準。而西方相關研究文獻亦印證高教育程度為 菁英的有效工具,可見教育程度低落因素可能正是台灣地方菁英或地方政治 菁英民主價值取向,乃至公共政策以及治理品質低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待 進一步再研究、探討。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Pickles Dorothey 著,朱堅章等譯,1978,民主政治,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 司。 沈明明, 1993,「兩岸地方菁英的價值取向」,陳文俊主編,海峽兩岸地方 政府與政治,高雄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 胡佛等, 1978,權力的價值取向:概念架構的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論叢, 第二十七輯。 胡佛等,1984,“台灣價值分歧的結構及對統獨立場與投票抉擇的影響”, 民主化、政黨政治與選舉學術研討會,七月八日,於台灣大學。 胡鴻仁等 ,1982,「新一代的政治領袖」,聯合月刊,六期,頁 12-14。 袁頌西等 ,1988,台灣省縣市民選公職人員民主價值取向之研究,國科會研 究計畫研究報告。 郭秋永,1980,政治科學中的價值問題:方法論上的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政 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明通, 1994,「尋找派系與選民」民主化、政黨政治與選舉學術研討會, 七月八日,於台灣大學。 Frodizi Risieri 等,黃霍譯,1984,價值是什麼──價值學導論,台北:聯經出

(22)

版公司。 廖達琪、 沈明明,1998,「台海兩岸地方菁英比較」,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 兩岸地方制度比較學術研討會,頁 1-261。 廖達琪, 2001,「民主與地方政治:第二波台灣地方菁英之研究」,蔣經國 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委託研究,期中報告,頁 1-62。 趙永茂, 1987,台灣省基層政治菁英之民主價值取向,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 所博士論文。 趙永茂, 1994,“台灣地方自治發展中政治生態的轉變及其特質──一九八○ 年代的分析”,政治科學論叢,第五期,頁 99-120。 趙永茂, 1995,「台灣地方菁英的民主價值取向」,政治科學論叢,第六期, 頁 73-108。 趙永茂,1989,「台灣省基層政治菁英之民主價值取向」,社會科學論叢, 第三十七輯,頁 153-193。

二、英文部分

Almond G. and Verba Sidney. 1963. The Civil Cultur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ahl R.A. 1961. Who Governs? Democracy and Power in An American City (New Haven: Yale).

Eisenstadt S.N. 1966. Modernization: Protest and Change (N.Y.: Prentice-Hall). Eldersveld, Samuel J., Stromberg Lars and Derksen. 1995. Local Elites in Western

Democrac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Urban Political Leaders in The U.S., Sweden, and The Netherlands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Key V.O. 1961. “Public Opinion and the Decay of Democracy, The Virginia Quarterly Review, 37 (1961), pp.481-494.

Lasswell Harold D., Lerner Daniel and Rothwell C. Easton. 1952.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Elites: An Introduction and Bibliorgraphy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evin Michael. 1992. The Spectre of Democracy, (London: Macmillan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LTD).

McClosky H. 1964. “Consensus and Ideology” i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LV III (June), pp.361-384.

McMahon Christopher. 1994. Authority and Democrac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ilbrath L.W. 1965.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hicago: Rand McNally).

(23)

Bases of 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 Journal of Politics, Vol.22 (Spring), pp.276- 294.

Putnam R.D. 1976.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tical Elites (N.J. Prentice-Hall Inc.).

Rokeach M. 1968. Beliefs, Attitudes, and Values,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 and Change (California: Jossey-Bass, Inc.).

Somers margaret R. 1993. Citizenship and The Place of The Public Sphere: Law, Community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8 (October), pp.587-620.

Walker Jack L.1966.“A Critique of the Elitist Theory of Democracy,”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LX 2, (June, 1966), pp.285-295.

(24)

The Democratic Value Oricentation

of Local Elites in Taiwan

--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1993 and 2001

Yung-mau Chao

*

Abstract

1.

The democratic value orient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on the democratic value orientation of county-level

elites of Taiwan between 1993 and 2001, it is found that the participation

orientation and majority orientation are obviously getting declined. But equity

oricent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orientation are getting risen apparently during the

past 8 years. Besides, this survey approve that these four democratic value

orientation are less stronger than 2001.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sonal background and

the orientation of democratic value

Comparing to the relationship of personal background and the democratic

orientation of participation, equity, decentralization and majority between 1993

and 2001, this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personal background of age, gender,

education and political party all are very significant. But, it is not doubted that

the education factor are the most powerfully affected variable than any other

personal background factor, especially in the year of 2001.

Key words: local elite, democratic value oricentation, democratizatio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 order to reveal the real purpose of this important work, the present paper discusses both Dau-shr's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fierce competition between Buddhist and the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Muller, Emmanuel and Andrea Zenker , 2001, Business services as actors of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the role of KIBS in regional and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 Research

(2001), “The Place of Social Capital in Understanding Social and Economic Outcomes.” ISUMA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cy Research 2

本研究是以景觀指數進行對 1993 年、2008 年與擴大土地使用三個時期之評 估,其評估結果做比較討論。而目前研究提供研究方法的應用-GIS 與 FRAGSTATS 之使用方法。從 1993 年至

E., “Characteristic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Implication for Purchasing and Logistics Strateg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1993. “Quantif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