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Copied!
7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從社會資本觀點探討社群網絡於創新環境中之角色 扮演-以新竹科學園區為例

The role of social network in innovative milieu via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 A case of HSIP

系 所 別: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班 姓名學號:賈秉靜 M09405009

指導教授:胡太山 副教授

中華民國 九十六年七月

(2)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理論基礎 第一節 社會資本相關理論………. 8

第二節 社群網絡相關理論……….13

第三節 創新環境相關理論……….17

第四節 國內外相關研究現況……….23

第五節 小結……….25

第三章 新竹科學園區創新環境現況 第一節 新竹科學園區發展沿革………26

第二節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創新環境現況………29

第三節 新竹科學園區周邊創新環境現況………34

第四節 小結……… 38

第四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40

第二節 研究假設………41

第三節 變數操作性定義與衡量………47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問卷設計………48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49

第五章 實證分析 第一節 信度分析………50

第二節 樣本資料敘述性統計分析………51

第三節 卡方檢定………5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61

第二節 研究建議………63 附錄一

參考文獻

(3)

圖 目 錄

圖 1-1 研究範圍圖 ………..3

圖 1-2 研究概念圖 ………..6

圖 2-1 社會資本建立關係圖 ………..9

圖 2-2 在社會裡的社會資本基本概念 ……….…11

圖 2-3 創新環境與創新網絡 ………...19

圖 3-1 新竹科學園區設置前後主要聚落分布圖 ………...29

圖 3-2 新竹科學園區歷年入區家數與營業額 ………...29

圖 3-3 新竹科學園區與學研機構之創新氛圍 ………...38

圖 4-1 研究概念架構圖 ..………...40

圖 4-2 研究觀念性架構圖 ………...41

圖 6-1 研究結論概念圖………...63

(4)

表 目 錄

表 2-1 社會資本定義一覽表 ………...12

表 3-1 新竹科學園區各產業歷年營業額與就業人數 ………...30

表 3-2 研發經費投入與核准專利數統計表 ………...31

表 3-3 新竹科學園區各產業歷年研發經費占營業額百分比……...31

表 3-4 新竹科學園區各產業之研究性質 ………...32

表 3-5 工研院科專技術移轉表 ………...35

表 4-1 研究假設擬定 ..………...46

表 4-2 研究構面與變數操作型定義彙整表………...47

表 5-1 研究變數之信度值 ………...51

表 5-2 研究問卷回收統計表………...51

表 5-3 廠商建立合作關係信任感的合作次數………...53

表 5-4 廠商建立合作關係信任感的合作廠商條件………...53

表 5-5 社會資本研究構面之敘述統計表 ………...54

表 5-6 廠商建立網絡關係的時間距離與交通成本………...55

表 5-7 廠商研發活動與創新統計………...56

表 5-8 創新環境研究構面之敘述統計表………...57

表 5-9 創新環境研究構面之敘述統計表………...60

(5)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 研究動機

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帶動整體競爭環境的改變,企業必須以快速的 步調完成創新,而知識在此成為一重要的關鍵,唯有能快速取得知識、管理知 識、使用知識並且轉知識為成功的新產品與技術的企業,才能夠在知識經濟下 競爭生存。社會資本正是一個獲取知識的最佳管道;一方面,企業可透過與顧 客、供應商與競爭者等所形成之事業網絡作為立基點,與關係網絡中的廠商建 立頻繁的互動、共同的目標與信任關係,來藉此累積社會資本,並獲取豐碩的 知識;另一方面,藉由不斷地累積知識的基礎,進而提高自身進行知識探索的 能力,並運用這些知識基礎轉化成新的產品與技術,增加企業創新的能力。

在知識獲取者的角色上,以企業與供應商、顧客和競爭者間形成的事業網 絡為基礎,來探討企業如何從此關係網絡中,藉由社會互動、關係品質與關係 網絡廠商的網絡連結度三大構面來累積社會資本,增加對於知識的獲取,並且 運用這些知識來促進知識探索活動的進行。

而在面臨全球化與劇烈的科技競爭,絕大多數的國家與企業都認為不斷地 追求創新才是維持競爭力與持續成長的唯一途徑。在享有政府各種的優惠措施 與研發資源之下,新竹科學園區已成為我國重要的高科技產業群聚,近年來受 到全球化與激烈競爭影響下,逐漸朝向研發導向發展,形成創新環境的溫床,

這也是與其他國家相比更容易進行高科技產業研發。

新竹科學園區結合了產官學研等的研發資源,其所形成的群聚效應正逐漸 發酵,對於群聚內的高科技廠商來說,群聚效應有利於各園區廠商獲得創新的 知識與資訊,並建構企業的創新能力,保持競爭優勢。加上隨著高科技產業聚 集與創新導向的影響下,地區產業結構與社群網絡關係也隨之改變,因為在面

(6)

對需求快速變動與時間壓力的競爭環境,網絡組織是最有效的資源統治機制。

對於產業環境具有產品生命週期短、市場需求變動快速、強調時基競爭的高科 技產業來說,企業如何與上中下游的合作廠商緊密結合,以快速回應市場,是 決定競爭優勢的重要關鍵。

企業利用外部關係以為知識資源之取得及創新活動的程度,實取決於根植 在這種關係中的社會資本存量。此外,企業與其單一最大顧客之間的知識交換 關係對企業產品與技術的創新占有重要地位。將由社會資本的角度來探究組織 知識創造與分享,進而促進智慧資本的創建。因其隨著科技進步,管理組織扁 平化,企業關係由網路取代階級,社會資本對於組織的重要性亦與時俱進。在 網路經濟時代,組織虛擬化的傾向益發彰顯了「社會資本」說作為管理新典範 的合理性。並且基於社會資本觀點、社群網絡與創新環境理論,探討新竹科學 園區暨週邊地區在區域營造的創新環境,企業如何利用網絡關係中的社會資本 取得外部知識,將之應用於產品與技術的創新活動。

社群網絡的連結是台灣過去產業發展的優勢來源,在面臨外移壓力前,產 業網絡形成的社群關係及彈性的優勢為廠商提供足夠的「合作」基礎 ; 然而,

當外移壓力逐漸浮現後,過去網絡中所累積的社會資本的力量未必能克服廠商 在滿足本身利益動機下的「競爭」本質。而台灣產業在全球化的趨勢下,究竟 是否還有競爭力,對此學者專家的看法不一。本研究將以社會資本概念作為本 次研究之方向,透過相關文獻理論的研析,及社會資本、網絡、與空間組織的 交互關係,建構本研究中心論點,並藉由以新竹科學園區及其周邊學研機構為 個案分析,探討目前廠商及科技人才如何利用與顧客或廠商及科技人才之間的 關係取得外部知識,並將之應用於產品與技術的創新活動,及在全球化與知識 經濟時代之創新環境中所扮演之角色,也藉此檢視在產業群聚內科技社群網絡 構連的重要性,同時亦可做為產業環境建構與廠商區位考量之另一項重要指標。

(7)

圖 1-1 研究範圍圖 二、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之目的可歸納於下:

(一)探討社會資本與創新環境(社群網絡、創新活動)兩者之間相互關係與 影響。

(二)以社會資本檢視科技產業網絡關係中的資源累積與創新產生,並說明特 點與優勢,並作為日後產業再生政策與相關研究的參考。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一、 研究範圍

本研究所指的高科技地區為高 科技產業聚集之地區,並且以有科 學園區設置的區域為主要研究對 象。

基於研究科學園區設置為影響周邊 區域發展之顯著因素前提下,本次 研究範圍以新竹科學園區鄰近區域 所形成的科技聚群與創造的創新環 境為主要研究範疇。

本研究主要的時間軸將以 1986 至 2005 年為主,其中包含新竹科學園區 1989-1993 年之穩定發展階段,以及 1994-1998 年之快速成長階段。從科技社群 網絡與創新環境探究經由研發、培育而再衍生新創廠商之區域創新環境與創新 鏈結網絡。

(8)

二、 研究內容

1980 年成立及規劃新竹科學園區的開發建設、產業環境與都市發展,並且 一路發展歷程中受到經濟學者與空間規劃者的關注,對其發展成效與策略性功 能提出研究,從研究中檢視園區周邊之發展進程包含量產、培育與研發機能之 網絡鏈結(胡太山等,2002)。其中科學園區所營造的創新氛圍,在知識經濟 下具備(Audretsch, 1998; Feldman et al. 1994; Saxenian, 1994)在於強調空間鄰 近性、地方化學習網絡、面對面互動等之特性,使得相關高科技事業逐漸向新 竹科學園區周邊集聚,

創新環境是發展高科技創新技術產業的社會文化環境,在其創新網絡中,

含括有技術創新設施(包括大學、研究機構、企業研發、政府機構等)的設置、

政府具體政策的配合執行、以及廠商等作用者,而其藉由(或政府政策鼓勵)

學研機構與廠商間的積極之間長期正式與非正式的合作交流,產生持續性的衍 生效果,而基於創新知識之諸多特性與空間因素,導致此衍生效果在一特定地 區內持續積累

於是,藉由在創新環境中之作用者的互動,使創新聚群逐漸形成,廠商進 入該聚群中就是要爭取無形的新知識流與運用相關的技術基礎設施,以產生最 大的利益;甚至在此一環境中,新的地方廠商與創新相互依賴,而新廠商的設 置經常是創新過程的結果,且新廠商產生創新會更進一步再促成新創新的形成

(Ritsila, 1999)。而如此新創廠商的衍生,促使新知識在地方持續的擴散、積 累與再生成。基於空間距離的鄰近性,是維持與促成科學園區及周邊產業聚群 做為產學連結互動機制的重要因素。

創新對於專業與經濟的重要性已經受到許多研究理論的探討與注意,社會 資本對於創新的決定及重要性在前幾年開始被注意,其支持者認為企業有建立 和分享改進知識的創新能力,認為企業獲取知識不僅取決於市場或是階級,而 是在社會資本中透過相互作用和學習於地區網絡累積。

(9)

創新的社會網路理論根據二個舊想法和新洞察力。舊想法是創新由研究確 定,並且在企業和其它角色之間形成複雜的交互作用過程。新的洞察力為知識 在促進創新的過程中的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知識的成長是重要成長因素,

累積的知識與與技術,透過全球規模的通信技術使得知識運用更加快速。與創 新的技術網絡理論相比,社會網絡理論的創新主要重視更多相對關係,以及作 為技術網絡創新的無形因素,而不是技術工具上的戰略與網絡。以知識為基礎 的創新發展要求實現能力和技術的相關工具:新訊息和通信技術的獲得與使 用。這些技術工具不僅造成競爭優勢,其他人也是可以利用的。

這樣的演變使創新技術網絡理論對社會網絡理論,由越來越緊迫的挑戰帶 領變成資訊轉變成知識,由上下文探討產品或是其生產過程的發展與改進的資 訊,得知以知識為基礎的創新並非單一種知識而是多種知識一起,它需要很多 不同的角色帶來不同的資訊交換及匯集。根據Lengrand 和Chatrie提出生產力不 再看作為操作的"另外的生產力' ,而是作為聯繫的" 系統生產力',企業競爭取 決於相互作用之間。這些新的標準需要取決於網絡和合作關係(其他公司、供 應者、金融家、研究機構、教育、地區發展等等),因此知識網絡代表一步步 在企業之外被開發。

在這些理論中,知識被實現在網路和社區中,並且社會資本成為在創新中 一種基本成分。在社會網絡理論中,創新結果上從資本有形形式的組合與資本 無形形式為複雜交互作用發生在企業和多樣化的角色之間。這些互作用全部由 歷史、社會價值、機關和相互依賴影響((Landry et al., 2002)。

(10)

在面臨外移壓力前,產業網絡形成的社群關係及彈性的優勢為廠商提供足 夠的「合作」基礎 ; 然而,當外移壓力逐漸浮現後,過去網絡中所累積的社會 資本的力量未必能克服廠商在滿足本身利益動機下的「競爭」本質。本研究將 以社會資本概念作為本次研究之方向,透過相關文獻理論的認識,及社會資本、

網絡、與空間組織的交互關係,建構本研究中心論點,並藉由以新竹科學園區 為個案分析,探討目前廠商及科技人才如何利用與顧客或廠商及科技人才之間 的關係取得外部知識,並將之應用於產品與技術的創新活動,及在全球化與知 識經濟時代之創新環境中所扮演之角色,也藉此檢視在產業群聚內科技社群網 絡構連的重要性,同時亦可做為產業環境建構與廠商區位考量之另一項重要指 標。

周邊地區

量產 園區 大學研發

技術創新、研發 研究機構

企業研發

培育

再研發

新創 廠商 創新環境

社群網絡

社會資本

圖 1-2 研究概念圖

鄰近性 鄰近性

(11)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一、 研究方法

(一)相關文獻探討:包括相關文獻之蒐集、閱讀、分析與整理,其成果 即成為研究之基礎及論文之一部份。本研究主要回顧社會資本、社 群網絡、產業群聚與創新環境相關文獻之蒐集、回顧與論述等相關 文獻。

(二)創新環境分析:是利用社會資本理念與觀點,對於現有的創新環境 進行剖析,分析科技產業聚集,研擬創新環境中的社群網絡關係與 架構。

(三)圖示法:本研究以圖示法展現研究及作業流程、相關數據變化、評 估體系及體系架構等。

二、 研究流程

執行步驟 說明

z 國內外社會資本、創新環境與社群網絡相關之期刊 與理論,與其他研究相關文獻

z 產業群聚與再生發展關係等相關之期刊與理論

z 國內外對於社會資本理論應用之研究方向

擬定研究 架構

z 依據文獻資料取得研究取徑

z 假設社群網絡於科技創新網絡中所扮演的角色

z 擬定創新環境中社群網絡的互動關係,並藉由社會 資本理論為基礎,研擬研究架構

竹科區域社 群網絡初步

探討

z 竹科暨週邊地區創新環境之營造

z 創新環境中所形成之社群網絡架構

z 科技聚群與產業再生的相關性分析

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

資料、文獻蒐 集與研析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理論基礎

自1990 年代起,資訊科技快速發展,突破國界的限制,促進知識與文化的 流通,促成社群網絡(social network)的發展,此種現象不但促使國際合作的關 係逐漸見提升,且知識與訊息也加速傳遞與交流,轉變以知識為主要生產要素 的經濟概念。社會資本發揮網絡聯繫的功能,促進知識創新、生產合作,成為 知識經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本章節利用文獻回顧,由實證文獻調查中,以社會資本理論為主要理論基 礎,建構一個以社會資本與創新環境為主要核心之概念理論與發展模式,並藉 此說明社群網絡的角色扮演。有關社會資本、創新環境與科技社群網絡之探討 與實証文獻研析上,本研究將蒐集期間與對象設計為 1990-2006 年,並且蒐集 期刊內容主要針對社會資本、產業聚群、創新與網絡發展關係等面向研究報告 理論蒐集針對研究主題的文獻,可藉由其被引用的頻率來証明目前對此研究方 向的相關論證及研究情形。為了確認此些文章,本研究依據摘要,蒐尋有關下 述關鍵詞的文獻:創新系統( innovation system)、都市創新(urban innovation)、

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社群網絡(community network)以及科技聚群(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然而由這些文章中解析社會資本、社群網絡與創新環境 之關聯,建立相關定義、概念理論與發展模式,奠定研究分析理論基礎。

第一節 社會資本相關理論

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泛指一種關係資源(relational resources),此種關係 乃是根植於個人、社群、網絡或是整個社會中。Coleman 認為,個體之行為受 社會系統所導引、塑型與限制,並進一步形成社會網絡及社會組織。在社會網 絡當中,個體會透過他人互動而建立超獨特的社會關係,例如彼此之間的友誼、

規範、信任、尊敬等等,是個體本身的一種財富,此一種財富無法由個人獨自 擷取,必須由持續性正式或是非正式社會互動或連結來蓄積,經由長期穩定的

(13)

社會關係所產生的個人和集體資源,將之稱為「社會資本」。1

在1993 年 Putnam 的「Making Democracy Work」一書中,認為社會資本 是指「社會組織內能夠促成合作以致於增進社會效率的要素,例如信任(trust)、

規範(norms)和網絡(network)」。Bourdieu 則是從階級和網絡關係的角度來定義 社會資本,他認為社會資本是一種真實或潛在的資源的總和,而這種資源是源 自於網絡關係,可以發生在各種不同的行為與場合(王中天,2003)。在 Fukuyama 的眼中,社會資本是人們在團體中或組織中為了某一集體目標或是共同努力的 能力(ability),這個能力存在於非正式價值觀或是規範當中的信任,它可能根植 於最基礎的社會團體裡,也可能存在於規模最大的國家裏面,如果團體成員期 望他人行為能夠可靠與誠實,那麼人與人之間將彼此信任,社會若存在高度的 信任,就能夠促進大規模的企業產生,愈高信任度的社會,組織創新的可能性 就越大。

1游宗憲,2005,從社會資本的觀點談知識分享,立法院院聞。

個體 友誼(Friendship)

規範(Norm)

信任(Trust)

尊敬(Respect)

建構 網絡(Network)

制度(System)

社群(Community)

社會關係 社會資源

正式社會互動

非正式社會互動 圖 2-1 社會資本建立關係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14)

不管社會資本怎樣被確定,社會資本的資源是難以捉摸的,並且不能被看 見或者接觸是明顯的,因此它只能顯示連結社會的特徵與測量指標及累積的過 程。在社會裡的社會資本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徵包含社會的正式(社區活動、協 會)與非正式(透過網路朋友,鄰居,家庭與工作同事)、信任程度、容受力、相 互關係、公民權利、社會認可與社區聚合性(Woodhouse, 2006)。即由一行動 者與另一行動者因某種特定關係而產生互動行為,並藉由此過程中交換彼此的 資源或資訊,行動者藉此互動關係而獲得的資源或資訊,便是一種「社會資本」。

90 年代以後才成為學界所廣泛重視的”社會資本”問題,主要是指建立在信 任和互助合作基礎之上的社會組織,它是社會發展所必須的資本之一。1995 年 左右,美國社會科學學派開始發覺廣泛以經驗及觀察為依據的證據,證明公共 生活的品質和社會制度的結果的確強烈的受到居民所承諾或約定的規範及網絡 所影響。教育、都市貧困、失業、犯罪及藥物濫用,甚至是健康研究的領域都 發現成功的結果較可能發生在有居民參與的社群中。這些研究也再次證明社會 網絡在關於地方就業分派及經濟發展結果的重要性(Putnam 1995)。對經濟增 長快速的東亞地區的研究幾乎也總在強調密集的社會資本的重要性,以至於這 些經濟有時被認為代表了一種新形式的”網絡資本主義”。這些網絡常常是以家 族或者向海外華人這樣聯繫密切的種族社群為基礎,他們培養了信任、降低了 交易成本、並且加速了信息的流動和創新(Putnam 1993)。

(15)

將社會資本的定義與概念整理為表 2-1,歸納其定義發現有的同時包含社 會關係、網絡、信任與規範,有的則否,因信任與規範不必然產生於社會網路 中,也可由法律等正式合法制度產生,人必然存在於某種社會組織中,且信任 與規範不必然是因為社會關係或是網絡而存在;網絡自身便可以傳遞訊息藉以 提高效率與產生有力的結果,無須存在分享的規範或是價值觀,因此部分學者 定義有的只包含社會關係網絡、有的僅涉及信任與規範或有的包含社會關係網 絡與信任規範等三種方向。

圖 2-2 在社會裡的社會資本基本概念

資料來源:Woodhouse, 2006

Level 2 –行為準則

Level 1 –資本結構 信任程度(高/低) 容受力

連結的社會資本 結合的社會資本

正式組織 非正式組織

工作 家庭

相互關係(廣義) 社會認可 公民權利 社會聚合性

(16)

表 2-1 社會資本定義一覽表

作者 定義 社會關

係網絡 信任 規範 Flap(1989) 是一個人的社會網絡以及他透過直接或間接接觸能動員資

源之總體。 ◎

Coleman( 1988) 從在於社會結構中,能創造價值、幫助網絡成員在社會結構

下行動的任何面向或元素。 ◎ ◎

Bourdieu et al. (1992) 實際或潛在資源的集合,這些資源與相互默認或承認關係所

成的持久網絡有關,而這些關係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 ◎ Wacquant(1992) 個人或組織藉由長久的建立的關係網絡,而取得資源總合。 ◎

Putnam(1993)

社會組織的幾個特徵像是信任、規範和網絡,可以促進社會 效率藉由幫助協調活動;會生活的特徵—網絡、規範和信 任,使參與者一起活動變得更有效率與繼續分享的目的成為 可能。

◎ ◎

Fukuyman (1995、1999)

是人們在團體或組織中為了某一集體目標而合作或是共同 努力的能力,而這個能力就是存在於非正式價值觀或是規範 當中的信任,其根植的範圍可能小至家庭大至國家,越高信 任的社會,組織創新可能性就越大。

◎ ◎

Nahapiet&Ghoshal (1998)

根植在個人或社會所擁有的關係網絡中,現有與潛在資源的

總和,包含關係網絡本身及潛在動員網絡所產生的資源。 ◎ Gabbay&Leenders

(1999)

透過參予者的社會關係,累積而成的一組有形與無形的資

源,來促使目標達成。 ◎

Woolcock &

Narayan(2000)

從社會資本與經濟發展的關係角度,認為社會資本可區 分為四種廣義的觀點2

z 社群觀點(communitiarian view):將社會資本視同地區 性的組織,例如,社團、俱樂部,及公民團體等。

z 網絡觀點(networks view):強調人際之垂直與水平關係 的重要性,以及社區團體與企業等組織實體之內部關係及 之間關係的重要性。網絡觀點主要應用於社群經濟發展、

經營網絡、企業績效、小型地區企業的凝聚網絡(solidarity networks),以及較大型區域企業的創新網絡等之研究。

z 制度觀點(institutional view):主張社群網絡與公民社會 的發展動力大部分是政治、法律,及制度環境影響產生,

亦即將社會資本視為依變數;同時亦強調國家及企業的績 效須視其本身內部的凝聚力、信用與能力,以及對外部公 民社會所負責任而定。制度觀點主要應用於巨觀政策議題 之研究,缺乏微觀層面的探討則是缺點所在。

z 綜效觀點(synergy view):是網絡觀點與制度觀點的綜 合,主張國家、企業部門與公民社會若能透過共同對話機 制,建立並追求共同的目標,便能共存共榮。綜效觀點係 將社會資本視為中介變數,是由公、私機構所形塑,且對 經濟發展績效有重要影響。此觀點主要應用於社群網絡,

以及國家與社會關係的研究。

◎ ◎

Putnam(2000) 個人之間的連結-社會網絡與由此些網絡所產生的互惠與可

信任性等規範。 ◎ ◎

Sobel(2002) 描述人們能使用團體與網絡成員身分而取得利益的環境。 ◎

2王明安,2005,社會資本、知識取得與創新活動之研究—以台灣上市及上櫃資訊電子產業為例,高苑技 術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在創新環境中,組織若有良好的社會資本,同時意味著擁有良好的內部流 程運作與與外部環境競爭的優勢,藉由的社會資本的養成與累積,除能夠促成 組織成員間的相互了解信任,也能促進團體間的知識分享,幫助企業創造價值。

3本研究將採納Putnam(1993)的「社會組織的幾個特徵像是信任、規範和網絡,

可以促進社會效率藉由幫助協調活動;會生活的特徵—網絡、規範和信任,使 參 與 者 一 起 活 動 變 得 更 有 效 率 與 繼 續 分 享 的 目 的 成 為 可 能 。 」 與 Fukuyman(1995、1999)的「是人們在團體或組織中為了某一集體目標而合作或 是共同努力的能力,而這個能力就是存在於非正式價值觀或是規範當中的信 任,其根植的範圍可能小至家庭大至國家,越高信任的社會,組織創新可能性 就越大。」等兩者的社會資本觀點做為本研究的基礎。

第二節 社群網絡相關理論

經濟社會學家Mark Granovetter 於 1985 年提出一個中間概念即一個網絡在 市場和階層之間。在他的關聯裡面,網絡為經濟作用者和其他代理和個人之間 的關係,而關係是在彼此接觸並且穩定的一段時間後,所保持與相互信任上所 形成,除此之外,也論述經濟的作用者不取決於市場或是階級的單一決定,經 濟的作用者在做出決定時依靠地方社會經濟與環境的複雜網絡。

社會資本乃源自於社會關係(social relations)(Alder & Kwon, 2002),即由一 行動者(actor)與另一行動者因某種特定關係(如親屬、同學、同事、師生、朋友….

等)而產生互動行為,並藉由此過程中交換彼此的資源或資訊,行動者藉此互動 關係而獲得的資源或資訊,便是一種「社會資本」。每個行動者皆是一個節點 (node),而兩個行動者之間會形成一個連帶(tie),可由一條連結兩個節點的直線 來代表他們的關係,而由眾多節點之間的關係所形成的網狀結構,即稱之為「社 會網絡(social network)」(Kilduff & Tsai, 2003)。而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全球 化經濟的快速發展,網絡化社會遍及全球每的角落,企業生產模式轉向利用知

3游宗憲,2005,從社會資本的觀點談知識分享,立法院院院聞。

(18)

識與創新研發,結合社會網絡,發揮自身特有利益,創造新的競爭力優勢。知 識經濟與社群網絡成為相互結合且強化的發展趨勢。

企業組織外部所建立的合作關係,如策略聯盟、合資等,稱之為組織的「外 部社會網絡」;而企業組織內部的各部門之間、成員之間的互動關係所建立起來 的關係結構,稱之為組織的「內部社會網絡」。這兩種不同類型的社會網絡可分 別為企業組織帶來外部社會資本及內部社會資本,前者強調的是資源的獲取,

後者則強調資源的內部流動及運用,兩者皆對企業競爭優勢有相當的影響力。

若以企業組織內的部門為分析的單位,則某部門對外與其它部門之間的關係連 結,彼此能相互溝通、合作、協調,即形成該部門的「外部社會網絡」,進而能 獲取外部社會資本,或稱之為「自我中心(ego-centric)」觀點的社會資本。某部 門內部的成員之間,因正式或非正式關係所建立的互動連結,則可視為該部門 的「內部社會網絡」,而能為此部門帶來內部社會資本,或稱之為「社會中心 (socio-centric)」觀點的社會資本(陳榮德,2004)。

創新的社會網路理論根據在企業和其它角色之間形成複雜的交互作用過程 (從創新的技術網路理論被借用)。新的洞察力為知識在促進創新的過程中的扮 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知識的成長是重要成長因素,累積的知識與與技術,透 過全球規模的通信技術使得知識運用更加快速。與創新的技術網絡理論相比,

社會網絡理論的創新主要重視更多相對關係,以及作為技術網絡創新的無形因 素,而不是技術工具上的戰略與網絡。以知識為基礎的創新發展要求實現能力 和技術的相關工具:新訊息和通信技術的獲得與使用。這些技術工具不僅造成 競爭優勢,其他人也是可以利用的。

(19)

這樣的演變使創新技術網絡理論對社會網絡理論,由越來越緊迫的挑戰帶 領資訊轉變成知識,由探討產品或是其生產過程的發展與改進的資訊,得知以 知識為基礎的創新並非單一種知識而是多種知識一起,它需要很多不同的角色 帶來不同的資訊交換及匯集。根據Lengrand 和 Chatrie 提出生產力不再看作為 操作的"另外的生產力' ,而是作為聯繫的" 系統生產力',企業競爭取決於相互 作用之間。這些新的標準需要取決於網絡和合作關係(其他公司、供應者、金 融家、研究機構、教育、地區發展等等),因此知識網絡代表一步步在企業之外 被開發。

創新的社會網絡理論(the social network theories of innovation)所彰顯的特 徵是:(1)認為知識在促動創新方面扮演著愈趨重要角色;(2)加強了以社 會成份解釋創新的重要性,而原先僅以有形資本解釋創新。同時亦假設企業知 識的取得不僅依賴市場或層級關係(the hierarchy),亦須依賴許多區域內經由 互動與學習網絡所累積的社會資本。Nahapiet & Ghoshal(1998)亦持有類似觀 點,認為社會資本蘊含著促進效率,以及促進創造力與學習的角色。

綜上所述,創新的社會網絡理論認為知識係根植於網絡與社群當中,透過 企業之間互動過程所形成的社會資本已成為一種取得外部知識的關係工具

(Lengrand & Chatrie, 1999),並成為企業創造競爭優勢與從事創新活動的基 礎(Fountain , 1997;Chaminade & Roberts, 2002)。4

在這些理論中,知識被實現在網路和社區中,並且社會資本成為在創新中 一種基本成分。在社會網絡理論中,創新結果上從資本有形形式的組合與資本 無形形式為複雜交互作用發生在企業和多樣化的角色之間。這些互作用全部由 歷史、社會價值、機關和相互依賴影響。(Landry et al., 2002)。

4王明安,2005,社會資本、知識取得與創新活動之研究—以台灣上市及上櫃資訊電子產業為例,高苑技 術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一、 社群網絡對廠商的影響

學者Granovetter(1973,1985)提出,社會關係網絡本身並不是經濟資源,

而是取得資源的渠道,經濟學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研究物質資源和人力資 本,忽略了社會資源對經濟發展的作用,直到80 年代隨著新制度經濟學的興起 才受到重視。此觀點的學者認為廠商間的網絡關係是建構在網絡成員之間彼此 的承諾與信任關係之上(王如鈺、曾淑婉,1992),而這種信任與承諾關係則是 須靠廠商之間的社會關係來建立,故廠商之間的社會關係是維繫網絡安定的主 要力量;而此社會關係乃是由同原體所建立的,由同家庭、同家族、同鄉、同 學、同事、同袍…等所形成的「擬似家族團體連帶」在無形中規範與維持了網 絡內的運作秩序,故整個網路其實就是一個「擬似家族廠商」(張瑞育,2006)。

在創新環境中,社會網絡在相同廠商中的個體間被建立,以及在不同廠商 中的個體間被建立;此些網絡是建立在過去一同工作的經驗基礎上,因此網絡 內之信任感就應運而生。此類型的聚群傾向於座落在都市地區,在此些地區廠 商與個人間所建立的關係有時是既存的;就如Capello (1999)所指,積累與集體 的學習過程,經由非正式之資訊與專殊知識的交換,強化了地區創意與創新的 產出。因此在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相互合作、結 盟、整合,進而截長補短、互蒙其利,已形成一股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企業間 為了資源與資訊的交換,必須身處複雜而多重的網路關係中。任何形式的合作,

其實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強化競爭,並希望經由合作提升本身的競爭力。

二、 社群網絡對研發體系的影響

在地區產業聚群中,學研機構與產業廠商有關科學技術之互動,是廣義技 術基礎設施的一部份,此些技術基礎設施被安排於進行知識、資訊、技術的產 生、轉移與運用。而學研機構與產業互動間之論證已產生相當大量的研究與文 獻,其中一個有趣的面向為經由對機制(此些機制能促進與強化產學間的互動)

有關文獻的回顧來探索,而在這些可用的機制中,科學園區所衍生的產業聚群

(21)

特別受到絕大多數的注意。科學園區具有最成熟與積極的機制去設置基礎設 施,此些基礎設施能使學研機構與廠商間、以及科技人才社群的互動被形塑與 強化(Bell, 1993)。

再者,區域的技術基礎設施,此一途徑是創新與技術系統分析的核心,尤 其區域內大學、研究與技術設施的能力,以及與廠商之間的學習互動,以使技 術基礎設施之地方化效果產生,例如唯有與研發或創新者一起工作、或經由一 同在實驗工作,則受轉移者才可能學習到(Zucker et al.,1994);這也使得在 資訊技術發達的時代,縮減了空間交易成本,但創新活動卻必須藉由空間鄰近 性來面對面溝通。然而此空間聚群不同於傳統聚集經濟所強調著重交易互動成 本降低與價格競爭,其區位競爭在於獲得更多的資訊與發展成熟的技術基礎設 施等匯集成之大環境,因應生命週期越趨縮短的市場競爭。因而,由技術基礎 設施面向反而強調創新活動所需倚賴各種不同資源與組織的構連,而所謂不同 資源與組織則包括地方長期發展良好之相關產業廠商網絡的製造能力、廠商與 大學之研發投入與能力、專殊商業化支援服務的集結程度(Feldman and Florida, 1994);換言之,此些特定地區會為創新而發展不同技術能力與容量。此外對於 一般技術基礎設施除學研機構外,Feldman and Florida(1994)指出尚包括有相 關產業之廠商、產業的研發投入、大學的研發投入、以及生產者服務業的提供 等;且此些技術基礎設施對地區產業聚群發展的進程中,將創新培育導向、研 發導向、與量產導向之各種支援空間、以及有關之生產者服務業間加以鏈結,

而形成一維持地區聚群持續發展的產業網絡(胡太山等,2003)。

第三節 創新環境相關理論 一、 創新環境概念與創新重要性

Landry, Amara, & Lamari(2002)認為創新的概念在過去 40 年已相當快速 的速度逐漸形成。1950 年代期間,創新被當作一個不連續事件,多發生於孤立 的發明家和研究人員所衍生出的知識,而在現今,創新被認為是成功的重要因

(22)

素之ㄧ,並且是知識相互作用交換的成果,而在這樣相互信賴的過程中,創新 的概念已經產生兩種結果:首先,創新不再只被視為只是利用技術解決的辦法,

也是與社會相互作用有關的一個過程:其次,創新由資本不再由有形的形式(財 政…)來做解釋,而是由無形的形式來做探討。創新的概念在過去,依知識為基 礎的概念不在只是個人的單一事件,而是被認為:

一、 一種解決問題的過程。

二、 一種在企業內部發生的過程,不是在政府或是政府其他單位發生。

三、 一種企業在不同角色和環境中的交互關係的過程。(這些關係既正式又非 正式並且將企業引導至網絡中)

四、 一種多樣化的學習過程,學習可能起因於從內在的或外部從知識來源 五、 一種外在及內在的知識交換的過程。

六、 一個學習與交換的互動過程。彼此互相信賴成為一個系統,一個創新系統 或創新體系。

知識和技術的創新是社會的過程。當代的很多新技術都是由原有技術重新 組合而成的。技術創新速率的提升和產品生命週期的縮短,使創新不再是在單 個企業內部發生後擴散到其他企業,而是需要行為主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在這 裡,除了使用和處理編碼化知識以外,還需要傳播和交流隱含經驗類知識。因 此,當代合作研究或開發新產品往往不是透過正式的合約,而是有一些默契的 技術轉移和知識交流,這種過程是不能用道統的所有製來控制和管理的。這就 需要一種新的制度性的手段,以創造區域創新環境,活化資源和訊息,增加靈 活性,減少不確定性,增強企業創新能力。(王缉慈,1999)

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唯有營造創新環境,才可以創造競爭力的產生。創新 與技術改變的系統方法強調一個觀念,即多數的創新活動不是分散在各國的合 作,而是聚集在高科技創新的區域。而創新的績效視廠商與其所在環境的互動 而定,此一環境包括廠商互動的作用者網絡、廠商行動的一般架構,如機制架

(23)

構、社會價值與文化等。換言之,創新系統可能依據互動,而將真實的經濟與 技術的變動與流動及遊戲規則予以概念化。當地方廠商的運作管理是根植於外 部資訊來源緊密關聯的各種網絡,而且當廠商所在的地區因地方化與都市化使 其聚集經濟程度愈高時,透過地區創新學習網絡使廠商學習愈佳,則廠商使用 新技術機率也愈高,進而營造區域創新環境(解鴻年,2006)。

二、 創新環境之網絡方法理論5

(Innovative milieu and network appoaches)

創新環境的網絡方法理論是

區域經濟學家者於 1980 年代中期 所發展出來,強調環境並不是限制 在一區域內,而在空間上的接觸頻 繁,將增加彼此互動。至於區域的 決 定 則 包 括 資 本 在 區 域 間 的 流 通、廠商間的連結和共同的文化、

精神及政治背景所建構的網絡。亦 即在產業生產環境中,資金流動、

技術支援將成為一網絡(network) 的型態出現。區域間的網絡長久以 來被視為廠商間一微小經濟體,如 此並增加網絡說明區域創新過

程。環境創新和網絡方法提供了解釋區域革新過程的理論,並且區域創新網絡 有著從屬的關係。一方面。新產品和技術經由區域的利潤而產生了網絡;另一 方面創新網絡的產生需要特殊的區域環境,若將此應用在矽谷的新資訊科技地 區,則創新環境的建構有下列的條件存在:(1)嚴格的必備條件,如大學和教

5 係參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新竹科學園區與區域空間結構變遷互動關係之 研究」,計畫編號:NSC89-2415-H-305-007-SSS。

區域1 和區域 2 的界線 區域1 和區域 2 的創新環境界線 創新網絡的連接線

創新環境的區域

廠商 研發機構 大專院校 地方政府、團體 金融部門

區域1 區域2

圖 2-3 創新環境與創新網絡

資料來源:新竹科學園區與區域空間結構變遷互 動關係之研究

(24)

育機構、政府研發機構、公/私立研究部門和研發機構網絡;(2)充分的專家 技術人員;(3)投資者對新科技,有深入認知與奮鬥精神;如此生產環境形塑,

除了因應高科技發展外,且在空間上形成一網絡系統。

三、 科技社群衍生與區域鄰近性

由知識經濟所依賴的創新活動之特性,強調空間鄰近性、地方化學習網絡、

面對面互動等,使得相關高科技事業產生聚集的現象。科技條件並非均質地分 布在各廠商、各產業、各區域或各期間中,但產業與空間的創新型態應密切相 關,因為其間具有一些共通的因素。因而科技條件或機制特質將影響創新活動 的區位,包括:研發投入、知識基礎、創新數量以及契合條件。而創新活動一 般集中在特定產業之科學知識基礎較雄厚之地區,促成創新更有效率的被產生 與轉移,使立基於新知識的經濟活動高度傾向於集結在同一空間區域,進而產 生新的科技社群(胡太山,2006)。

在一些科學領域例如組織研究、創新研究和區域研究中,理解到鄰近性有 助於經濟互動與績效;而鄰近性經常被提出做為包含諸多不同向度之概念,例 如包括有認知、實質、組織、和制度等的鄰近性,而Boschma(2005)更進一 步充分探討多面向之鄰近性 。廣義而言,鄰近性之概念主要把焦點從作用者間 互動汲取出不同的基礎,亦即經濟作用者當嘗試去合作與提昇其經濟績效時,

會建構在不同之鄰近性向度基礎上;而更進一步的問題是,是否此些互動基礎 在不同社經時空背景下會有所不同。本研究採用的思考面向包含 Boschma

(2005)其中五種鄰近性面向:

z 認知的鄰近性(Cognitive proximity)

藉由互動之有效學習,可能伴隨著為固守認知鄰近性(亦即為了溝通的緣 故,必須有充分的認知重疊)而維持一些認知距離(限制認知的重疊)。空間群 聚如Maskell (2001) 所定義,會執行這些需求條件;Maskell 主張在群聚中知識 產生,係經由勞力差異與勞力深度分工所形成,在水平面向,具類似能力之地

(25)

方競爭者間的差異會刺激新的實驗,其在一個透明的群聚中準備接受,此意味 著學習過程有助於認知距離與鄰近性二者間有效的結合。因此,作用者需要認 知鄰近性係為了在分享知識基礎上去溝通、了解,並成功的運用新資訊。

z 組織的鄰近性(Organizational proximity)

組織鄰近性必須去控制組織內外於知識產生時的不確定性和投機取巧;然 而 , 過 度 的 組 織 鄰 近 性 因 為 閉 鎖 和 缺 乏 彈 性 , 而 損 害 互 動 學 習 。 而 依 據 Nooteboom(2000)以及其他研究者指出,在組織內外寬鬆的連結系統,則反 映出組織鄰近性之層級的控制與彈性毋庸擔心;而如此的治理結構也會導致洽 到好處的認知層級,此則隱含組織與認知鄰近性彼此互補。

z 社會的鄰近性(Social proximity)

社會鄰近性基於信任和約束會刺激互動學習,但是,過度的社會鄰近性基 於閉鎖效應和低估投機之風險,而可能對互動學習有所損害;而依據Uzzi(1996) 所指,一個兼具市場關係(即保持社會距離)與著床關係(即具有社會鄰近性)

之網絡,會規避此些問題且提高其創新績效。事實上,此並非與其他向度之鄰 近性沒有關係,例如,社會鄰近性在一段時日後會降低夥伴間的認知差距。一 如前述,漸增的認知鄰近性會刺激互動學習,但也降低了互動學習的潛力;而 組織鄰近性也依循社會鄰近性所欠缺的,因為人們之間的關係並非立基於信任 之上。然而,組織鄰近性與社會鄰近性雖然其中牽涉到不同的機制,但二者皆 由夥伴間強烈結合來呈現其特徵;空間鄰近性最易刺激社會鄰近性,因為緊鄰 的空間距離有助於社會互動和信任的建立。

z 制度鄰近性(Institutional proximity)

社會鄰近性則依據『個體層級之作用者間社會面的植根關聯』來加以定義

(立基於友誼、童年玩伴、和過去經驗),制度鄰近性與總體層級之制度架構

(institutional framework)有關。Edquist and Johnson (1997, p.46) 將制度定義『共 通的習性、例行事務、已建立的實際操作、規則、或法令,此些用以調節管制

(26)

個人和團體間的關聯與互動』;制度機能視為是一種集體行動的『黏著劑』,因 為他們減少了不確定性和交易成本。正式制度(如法令與規則)和非正式制度

(像是文化規範與習性),會影響作用者或組織在協調其行動上的程度和方式;

基此,制度是向上提升的機制或是抑阻的機制,此機制會影響知識移轉、互動 學習和 (因而) 創新的層級。此外,制度鄰近性的概念尚包括『經濟作用者共 享相同制度的遊戲規則、以及文化習性和價值』此二想法(Zukin and DiMaggio, 1990);共通的語言、共享的習性、法令系統保障所有權和智慧財產權等,所有 此種種為經濟合作與互動學習提供一個基礎。

z 空間鄰近性

空間鄰近性所表達的是里程的距離,其在地理空間上區分為兩種單元,亦 即個體與組織/市鎮;首先空間鄰近性相對於運輸方式,是以鄰近性和距離的區 分為基礎,里程距離係受旅行時間和運輸成本予以權衡;其次,鄰近性不僅是 一客觀資料(公里、時間、價格),其也形塑自個體對空間距離切割之本質的判 斷,此一判斷含括在影響距離之參數、以及將此些參數轉換成遠近之陳述的過 程。這些客觀參數資料,會因個體之年齡社會背景性別職業等差異,而使其感 受認知有所不同;然而,雖然此具社會與主觀之本質,但空間鄰近性相對於時 間上也可能被視為一種實質的空間資訊,所顯示的是對作用者在發展其行動上 的限制(Torre and Rallet, 2005)。而為了分析的目的,基本上對空間鄰近性以嚴 謹態度界定,且從其他向度中獨立出來,例如可區別單純的知識移轉情形是受 空間範圍所侷限,然而地方廠商需有吸收和運用外部知識的能力。

因而理論上,空間鄰近性結合了某種層度的認知鄰近性,方能充分促使互 動學習發生,而其他形式的鄰近性也可能扮演空間鄰近性之替代角色;雖然空 間鄰近性促進互動與合作,但其非互動學習產生的先決條件(Malecki and Oinas, 1999),因為先進的資訊與通訊技術,經由學習所產生之網絡不必然會受空間之 設限。

(27)

第四節 國內外相關研究現況 一、 國外研究現況

經濟學家關於經濟發展中社會資本的所扮演的角色感到興趣,在Kormendi and Meguire (1985), Baumol (1986), Grier and Tullock (1989), Barro (1991) and Mankiw et al. (1992)所建立的首創研究中,成長的經驗主義已經轉變為機構和文 化的角色,不久之後社會資本的概念逐漸被具體化。縱使此方式概念用在經濟 發展可能被批評,但是社會資本可能是經濟學過去十年可能是最成功的新概念 之一。

社會資本文學回顧開始出(Nahapiet and Ghoshal, 1998; Portes, 1998;

Sandefur and Laumann, 1998; Woolcock, 1998; Foley and Edwards, 1999; Lin, 1999; Adler and Kwon, 2002),社會資本文獻中核心論點為,關係網絡組成或導 致資源形成,此資源被加以運用成為個人或集體的好處;首先,就個人層級,

社會資本已被界定為根植在彼此關係中的資源,此強調實際或潛在的利益,此 利益係來自彼此緊密結合之正式與非正式網絡中。第二,在組織層級上,社會 資本被界定為一種對組織的價值,此價值係依據其組織成員為了在集體行動中 置入其目的而形成的關係。第三,社會資本的角色也在一種更為總體的層級上 被加以檢視,係根據他對區域或社會的福利衝擊,在對社會資本文獻的回顧中 與皆強調,社會資本的角色已在人力資本中產生。之前的研究也已檢視產業結 構對區域與社會發展的衝擊,並且如何解釋『產業區』所描述的地方結構,其 社會資本(呈現出的特徵是相互信任、合作、企業精神、以及多數的地方小型 廠商具有互補之專殊化競爭力)是深厚的。換言之,一些學者已指出,具有大 量較小型但密集互動廠商(較大型廠商可能根植在此些小型廠商的網絡中)之 區域,與大多是大型廠商之區域相較,可能較容易享有經濟繁榮與企業競爭性。

同樣地,Putnam (1993a, b, 200) 將社會資本概念化為社會組織之特徵,例如網 絡結構、規範、與信任,而此些能促使一社會內協調與合作的相互利益。其進

(28)

來有關美國社會資本衰退的論點,以及此一衰退所造成負面的結果,已激起密 集的論辯社會資本的重要性以及其與社會福利之關係。

在經濟發展和社會資本之間的關係最有影響力討論的是 Putnam et al.

(1993),提出有關聯繫經濟發展與社會資本的理論。這些學者研究義大利地區 並且發現社會資本可以解釋地區經濟不同於政府。Putnam et al. (1993, p. 167)定 義社會資本在社會組織中包含特徵像是信任,規範和網路,可以促進提升社會 效率。根據世界銀行對社會資本的定義,社會資本使集體行動成為可能的準則 和網路,及塑造社會的社會互作用的質量和數量的機關、關係和準則。

除標準經濟變量外,社會資本被認為一個重要因素在解釋經濟成功,

Putnam、Fukuyama 強調了社會資本的重要性。其爭辯社會資本以非家庭的形 式或廣義信任為先進經濟成功的關鍵。更清楚了解社會資本的的信任與網絡的 定義可以被看作社會資本的特點,Putnam 等強調網路的角色,Fukuyama 強調 信任的角色。

許多研究有關於社會資本概念開始出現(Fukuyama, 1995b;; Knack and

Keefer, 1997; Paldam and Svendsen, 2000; Putnam, 2000;…..),不過經驗研究上

多著重的問題在於 Putnam 假說可以更廣義與加強。雖然社會資本概念被高度 重視,但是以經驗主義來作為測量卻是困難的,並且在社會資本或是概念中幾 乎沒有量化的論述(Beugelsdijk&Schaik , 2005)。

二、 國內研究現況

過去五年,研究者警覺連結網絡及組織的實質機制在發展上通常是不被了 解的,而從社會空間觀點來看,這些分析都發現社會資本是具備的資源。社會 資本與網絡的概念近年來通常被一起使用,國內對此概念的相關研究較明顯的 出現在近五年的研究中,而研究的領域多為教育、青少年問題、社會現象、組 織學習、知識創新、產業群聚、企業(廠商)創新等,其中組織學習、知識創 新、企業創新近而塑造之創新環境尤其是近三年來被高度關注的領域。

(29)

第五節 小結

在社群網絡中,知識與技術等要素特質改變,重新界定組織與市場間的關 係,在生產過程中,知識與專業具有複製、創新及不會毀滅、折舊的特質,可 重複利用、學習擴散及加值創新。既有知識普遍使用會蛻變成新創知識,附加 價值繼續提升,進而提升產品附加價值。知識與專業技術也能透過資訊科技,

得以快速跨越時空,成為高流通性的經濟資源,具有生產資源流用、互補的特 質。綜合這新特質的影響,形成新的生產模式,市場機能已非生產過程考量的 唯一因素,企業合作與競爭的關係可以並存,創造新的經濟結構特質,社會資 本已成為知識經濟發展不具形體的重要生產要素(左珩,2002)。

因此本研究利用 Putnam、Fukuyman 所提出的社會資本理論為研究基礎,

並綜合相關理論提出社會資本定義為「經網絡鏈結衍生之社會關係資源,並奠 定了互信、合作及團體行動的基礎,主要包含信任(trust)、網絡(network)與規 範(norms)等構成要素」。另外以新竹科學園區及其周邊學研機構為案例,以社 會資本觀點角度檢視及深入探討由新竹科學園區營造的創新氛圍中社群網絡的 角色扮演,及如利用網絡中社會資本累積創造新的創新價值。

(30)

第三章 新竹科學園區創新環境現況

雖全球化與通訊技術進步的今日聯繫成本雖已大幅減少,但高科技事業創 新活動在空間集結過程基於新創知識之模糊性與不確定性等因素,仍必須強調 面對面的互動,使知識積累於特定空間潛移默化中流動,於是地點仍是重要的;

因而於研發投入愈集中之空間範圍內,為爭取新技術與新產品的發表時間愈 早,所獲取新技術與新產品之利益越高,此而激發愈多的創新成果。其次,科 技條件並非均質地分布在各廠商、各產業、各區域或各個不同的時期中,但產 業與空間的創新型態及屬性應存在某一密切相關,因為其間具有一些共通的因 素。因而科技條件或機制特質將影響創新活動的區位,Baptista (1999)指出技術 機制的概念是四種影響創新率因素的結合,被用以做為廠商所面對之技術環境 的特質,包括:研發投入、知識基礎、創新數量以及契合條件。因此,本章將 以研發投入經費、科技專案技術移轉以及專利生成,來解析新竹科學園區內外 的創新環境特質。

第一節 新竹科學園區發展沿革

在過去研究文獻及相關理論研究中,解鴻年等(2006)與蔡淑韻(2003)提出有 關新竹科學園區時間發展的歷程,以及檢視新竹科學園區現今發展狀況,可主 要歸納分為4 個階段:

一、 萌芽期(1980 年以前)

1980 年以前新竹地區整體的聚落發展主要是以舊城區市中心為主要的發 展;在產業上,玻璃與照明相關等產業則是從日據時期便興起發展的重點項目 延續至當時。整體的發展上,新竹地區由於緊鄰高速公路和交流道的節點便利,

許早已有工業進入裡面,廠商數目不多,並多為勞力密集性工業。新竹科學園 區在設立之前,新竹地區的產業結構主要是以塑膠製品、成衣製品與食品業的 從業人員為最多,當時電子業雖尚未興盛,新竹地區已具有工業規模,而當時

(31)

的產業取向為傳統勞力密集產業仍具有極大優勢。

二、 發展期(1981-1990 年)

新竹科學園區早期設置的目標有三:第一是再工業化—透過科學園區引發 全面的發展方向;第二是促進健全自主的工業發展;第三是改善科技工業園區 的發展及其投資環境。,此外,考量到當時國內的產業發展及新竹地區的地方 特性,因此將發展重點放置在放射技術、電子技術、玻璃製造、食品製造等方 面。在設立的初期僅有17 家廠商與新竹地區並無太大差異。

新竹科學園區在規劃時期,依據『新竹科學園區發展十年計畫』(1981-1990 年)將科學園區發展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1981~1982 年),著重引進廠商科 技與製造經驗,為科學園區的宣傳階段;第二階段(1984~1986 年),確立國 際市場的競爭力,並培養研發人材及專業技術,將零件及材料供應網加以建立,

與學術及研發單位相配合,增加就業機會,確立園區發展方向;第三階段

(1987~1990 年),主要鼓勵國內企業將資本投資於更高階及更專門的產業類 別,並建立自有品牌及生產網絡,為科學園區的自立階段。

三、 成熟期(1991-2000 年)

新竹科學園區歷經萌芽期以及發展期長達近逾十年的發展,所帶動的成長 除了區域的發展之外,最明顯的莫過於整體產業營業額呈現倍率的增加,主要 的還是以積體電路、電腦週邊、光電與通訊產業等產業為整體營業額的最大貢 獻者,而進駐的廠商家數也已達289 家。此時,六大產業型態已相當穩固,但 此時周邊舊有工業區已面臨衰退之趨勢,新竹地區的製造業出現以電子業來支 撐地區產業的現象。雖然傳統產業遷離,但在園區外圍的新興產業,主要是對 園區做原料的供應以及產品的加工。

由於有先前十年努力,對於創新環境空間中聚集的過程存在這一些不確定 性,直至90 年代,因為全球化競爭的推擠以及國家政策的高度著重等環境的優 勢,使得1991~2000 這一個十年的週期成為快速發展的成熟期,園區內的專利

(32)

數核准數件與六大產業的營業額亦同時成長,使得新竹科學園區的成功不僅奠 定了在台灣科技產業的先驅外,也是國際上競相爭取模仿的科技園區成功案例。

四、 再生期(2000 年至今)

新竹科學園區內科技產業大量發展之後,隨著科技環境變化快速,高科技 產業迅速成長,然而受到廠商將業務和部分製程外部化的影響,過去製造業依 靠的物質、土地、資金等要素,已被知識、技術、科技、創新、研發等觀念所 取代。新竹科學園在研發上的質與量逐漸改變,加上近幾年來中國及東南亞一 些其他已開發中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相對容易獲取的廉價原、物料和勞動 力成本,逐漸吸引原來投注於科學園區廠商的投資外移,並影響外來投資的意 願。故此,面對全球化和產業的開發以及國家經濟之下,未來科學園區的方向 如何降低彼此間之競爭態勢並強化其合作關係,在網絡、創新以及信任之間提 高資源使用之效率,是再生期階段中相當重要的關鍵課題。

在新竹市的整體聚落發展中,在園區尚未正式設置之前是以舊城區市中心 為主要的聚集地;在園區開始設置的階段,則帶動起人口定住以及住宅的需求,

使得鄰近科學園區、清大、交大、等產業暨學研機構與高速公路一帶的聚落和 快速成長。直至近年來,新竹市在多年科學園區的發展之下,科學園區所帶動 的效應不僅是區域間發酵,更在空間發展中可一見創新、生產網絡所帶動的現 象。

未來提昇新竹科學園區整體發展再創高峰,即不受限於現今的發展模式為 新的經濟發展目標,所以希望透過廠商聚集及網絡連結,與相關公私立學術研 發機構,利用研發創新來帶動科學園區再生,由原來的代工生產走向創新研發。

(33)

新竹科學園區歷年入區家數

17 37 50 77

105 137 150

180 245

292 312 369 382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1981 83 85 87 89 91 93 95 97 99 01 03 05 年代

家數

入區家數 新竹科學園區歷年營業額

0 30 105 275 559 777 1,290

2,992 3,997

6,509 6,625 8,578

9,879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981 83 85 87 89 91 93 95 97 99 01 03 05 年代

營業額

年營業額

第二節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創新環境現況

新竹科學園區自 1980 年設置二十年來,園區內聚集了近 400 家廠商,至 2004 年達到 11209 億台幣;其中近十年發展尤其快速,主要產業之年營業額成 長約10 倍、廠家數約 1.5 倍、就業員工數約 3 倍,其中積體電路的成長成效是 在這創新環境網絡中表現的佼佼者,從1991 年至 2005 年就業人數不僅成長了 將近6 倍,營業額的成長也逾 30 倍;整體上就業員工數,因區內近 400 家廠商 形成一個強大的技術人力吸引源,更形強化在素質上的提昇。

圖 3-2 新竹科學園區歷年入區家數與營業額

0 1300 2600 M

650 1950

園區發展前聚落分佈 園區發展早期聚落分佈 園區發展後期聚落分佈 圖 3-1 新竹科學園區設置前後主要聚落分布圖

萌芽期 (1980 年以前)

萌芽期 (1981-1990 年)

成熟期 (1991-2000 年)

再生期 (2000 年至今)

(34)

表 3-1 新竹科學園區各產業歷年營業額與就業人數 單位:百萬元(人) 產 業 類 別

積體電路 電腦及週邊 通訊 光電 精密機械 生物技術 年

營業 額

就業 人數

營業 額

就業 人數

營業 額

就業 人數

營業 額

就業 人數

營業 額

就業 人數

營業 額

就業 人數 1991 23317 9364 37344 8644 13565 3097 1821 1090 1046 817 578 279 1993 55839 12778 54177 9538 1347 327 3564 1689 1622 896 287 250 1995 1,47950 22485 1,21544 11151 17002 4067 10029 3267 2492 1043 201 231 1997 1,99884 37714 1,40962 17254 27132 4880 27849 6997 3414 1293 404 299 1999 3,60801 48300 2,00896 16535 32399 5303 51388 11099 4795 1164 665 424 2001 3,75719 58432 1,61071 13367 56123 6972 62355 16154 4797 843 1335 710 2003 5,63275 61359 1,34771 12285 56459 3107 94335 19410 5789 947 1841 844 2005 6,85110 64572 1,01880 12547 48527 5812 1,37264 26146 9818 1425 2997 1013 資料來源: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

一、 研發投入經費

1990-2005 年,全國製造業研發投入經費成長 4.4 倍;而新竹地區則成長 10.2 倍、新竹科學園區內廠商更高達 13.6 倍,且新竹地區之研發投入經費佔營 業額由2.1%成長至 5.2%,而新竹科學園區之研發投入經費佔營業額約維持在 4.2 – 7.1%。在研發經費的投注來源方面(表 3-2),新竹地區於 1987 年僅佔 全國7%,佔北部區域的 11%,但至 1998 年全國有 76%研究發展經費來自於 北部區域,其中50%位於新竹地區。新竹地區之主要研發經費是由園區廠商所 投注的,並且由1990 年竹科內廠商僅佔新竹地區的 56%,至 2002 年已增加至 95%。以 2004 年以及 2005 年兩年的數據中可以發現,新竹科學園區的專利件 數佔了全國總件數的約20%,而研發經費佔了全國製造業的約 39%。從園區的 設置與發展到2002 年為止,隨著新竹科學園區的周邊群聚效應及向外拓張,始 至新竹地區整體的研發經費呈現跳躍式的成長,相較於 2000 年成長了 29%;

同期北部區域整體發展相對於新竹地區的成長幾乎是同步的成長,證實了新竹 科學園區所產生的創新生產環境氛圍不僅帶動了全國的發展,而引發的效應也 是帶動著周邊鄰近區域的顫動。

(35)

表 3-2 研發經費投入與核准專利數統計表

年別

竹科國內核准 專利數

(件)

全國核准本國 人專利總數

(件)

竹科廠商研發 經費

(百萬)

新竹地區廠商 研發經費

(百萬)

北部區域廠商 研發經費

(百萬)

全國製造業廠 商研發經費

(百萬)

1990 74 11108 3429 6118 -- 38933

1991 186 13555 4204 -- -- --

1992 94 12298 4458 6720 32508 46512 1993 143 15414 6293 9659 34129 56750 1994 226 12563 8346 12223 39573 63552 1995 532 20717 12570 16579 46753 70162 1996 621 19410 17824 -- -- -- 1997 1021 19551 23526 29025 65603 93786 1998 904 16417 32322 38590 79455 108331 1999 1260 18052 35454 41650 91642 117307 2000 2366 23737 40064 48661 102974 132094 2001 2991 32310 58938 -- -- 119898 2002 2688 24846 59907 62527 127303 128946 2003 3026 30955 58866 -- -- 140070 2004 3101 15916 63397 -- -- 155970 2005 2343 -- 67510 -- -- 173790 資料來源:科學技術統計要覽、工業統計調查報告、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以歷年研發經費占營業額來看,生物技術產業所佔比重為其它產業之冠,

明顯高於其他產業類別(表 3-3),因其技術方面仍為發展階段不如電子產業成 熟,附加價值相對偏低,大部分經費多用於儀器設備及研發人力成本為主,相 對在研發型態上(表 3-4),積體電路、通訊及光電以技術發展為核心,量產為主 的型態較強,創新機會較少。

表 3-3 新竹科學園區各產業歷年研發經費占營業額百分比 單位:%

產 業 類 別

年 積體電路 電腦及週邊 通訊 光電 精密機械 生物技術

1991 6.8 6.2 3.8 7.4 11.4 3

1993 6.3 3 5.2 6.5 10.4 16.7

1995 5 2.3 7.1 7.8 8.9 42.8

1997 7.8 3.4 5.3 5.1 5.1 33.2

1999 6.2 3.6 6.7 6.2 2 34.5

2001 11.8 4 6 7.1 2.1 19.9

2003 8.3 3.4 3.9 4.9 4.4 24.1

2005 7.9 4.6 4.8 3.9 6.2 14.6

資料來源: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

(36)

新竹科學園區的發展成熟期中,截取連續三個年份的應用研究與技術發展 的數據觀察,應用研究比例最為穩定而技術發展最高的即為積體電路,其應用 研究呈現逐漸提高而技術發展性質比例都有8 成以上。其他六大產業來說,總 的來看還是以應用研究和技術發展佔各半的發展為主,這樣有別於工業區還有 量產型園區來說所不同的,而能夠持預應用研究和技術發展兼顧的原因,主要 還是仰賴於科學園區周邊的學研網絡系統與園區產業生產網絡的結合。

表 3-4 新竹科學園區各產業之研究性質 單位:%

1997 1998 1999 產業類別

應用研究 技術發展 應用研究 技術發展 應用研究 技術發展 積體電路 11.5 88.5 18.9 81.0 20.0 79.9 電腦及週邊 46.2 53.8 50.6 49.1 35.7 62.5 通訊 12.4 87.6 20.3 78.3 20.3 79.2 光電 23.3 76.1 23.8 72.1 23.4 76.5 精密機械 54.9 45.1 10.4 89.6 47.7 52.3 生物技術 47.8 52.2 24.5 75.5 37.4 60.7

資料來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NSC89-2415-H-305-007-SSS)成果報告

二、 創新生成數量

在創新數量上面,由經濟部工業局統計 1995-99 年台灣在美國專利局登記 的軟體專利,以上市半導體廠商的資訊硬體為主,而前十大廠商與機構中,即 有 70%是集中於新竹地區6。而研發投入經費聚集更激發廠商或作用者間的競 爭,而其研發活動成效也顯著的可由園區廠商與工研院之專利數呈現;自 1994-99 年我國於國內外核准之專利數成長 53%,而同一期間竹科內廠商其國 內外核准之專利數則增加6.7 倍;另方面,於 1994 年竹科廠商專利數僅佔全國 近2%,但至 2000 年竹科廠商專利數佔全國則已近 10%,其中國外核准專利數

6 經濟部工業局依 1995-1999 年統計,國內在美國核准軟體專利前十大為聯電(24 件)、工研院(24 件)、旺宏(18 件)、

台積電(13 件)、華邦(13 件)、致伸(8 件)、國科會(7 件)、合泰(7 件)、英群(6 件)、英業達(6 件)等。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Schools can administer APASO-II scales/subscales at diff erent times of the school year to achieve different purpose s, e.g..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rvention progra

• How social media shape our relationship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breaking news events. – How do we know if information shared on social media

y Define  clearly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  growth  can  simply  be  defined  as  a  rise  in  GDP  or  GDP  per 

Topic 4 - Promo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4CAspects of risk assessment and

between the roles of the individuals (private sector) and the public or government in the provision of social care and health services respons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e.g.

• How social media shape our relationship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breaking news events. – How do we know if information shared on social media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1) social context, self-perception, school engage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were antecedents of dropping out; (2) students’ self-factor was a

This research sets different backgrounds as variables of consumers of Miaoli County residents and whether their different life styles and corporate 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