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
研究环境问题的四大步骤:
特点 分布 概念
原因 危害
防治措施
人为, 自然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
森林: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 森林资源:指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土地和生
物的总称,包括森林、林木植物、野生生物、
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
一、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
1、概念
2、森林的 特点
陆地上最强大、最复杂 、最能长久 存在的生态 系统
最丰富的物种库:全球物种的一半 乃至 2/3 以上,
可能存在于森林生态系统中
保护森林、植树造林 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
3、
森 林 的 破 坏
自然原因
:
人为 原 因
气候变化等——地质时期
时期 主要原因 变化趋势 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和游耕制
度
原始森林有所破坏,
但仍有更新的机会 农业社会 无计划垦殖和大量
使用薪柴
森林面积之间减少 工业社会 大规模商业性机械
采伐
世界森林尤其是热带 雨林面积锐减
读图说出①森林的种类②每种森林的具体分布地区
③探究种类数量(多少)和分布地区之间的关系
热带雨林
亚寒带针叶林带
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
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北部
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开发较晚,才保持了大片森林
4、世界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大 兴 安 岭
长 白 山 地
小兴安 岭
喜 马 拉 雅 山 脉
横断山 区 雅鲁藏布江
台 湾 福 建 江 西
5、我国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5、我国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东北林区——最大的天然林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林木蓄积量占全国1/3)
西南林区 ——
第二大的天然林区(喜马拉雅山南坡、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横断山区)
(林木蓄积量占全国1/4)
东南林区 ——
人工林和次生林比重大(赣、闽、台)
三大林区:
缺林地区:
广大西北和黄河中下游的晋、冀、豫
分布在交通 不便的深 山区和边 疆地区,
开发利用 困难
自然 原因
气候
6
、影 响 世界 森林 分布 的因 素
草原气候、沙漠气候、苔原气候、高山气候→ 少
热带雨林气候、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 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多
地形 高原、高山地区少,
平原、低山丘陵地区多 其他 森林火灾、病虫害等
人为 原因
人口增长
工农业的发展:林地转化为耕地和其他 建设用地,
对木材的需求量增加也使森林被大量砍伐 另外还有历代战争破坏
“思考”向导
应该辩证的看待森林减少与工业化的关 系。森林减少与工业化之间没有必然的联
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发是必然的,
但人类如果认识到森林的环境效益,在开
发过程中注意保护森林,加强植树造林,
不会造成森林的锐减。开发要有一定的限
度,现在的结果是过度开发,造成了森林
的锐减
图4.2森林的生态功能示意
本图直观的反映了森林的生态效益,
由于森林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方面 具有的巨大价值,因此,人们把森林 比作“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7、森林的价值
森林的重要性
一亩树林一天的作用
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排 出48千克氧气
吸附120万立方米空气中的 粉尘
蒸发水汽300吨
保护100亩农田免受风灾
净化空气
调节大气成分 防风护田
增加空气湿度
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
心土 表土层
河流
泥沙径流 微量清
水入河
“十”
字
架
的
沉
重
8、毁林灾难
生态失调 、环境恶化
洪水频发、水土流失 加剧 土地沙化 、河道淤塞
全球温室效应增强
物种多样性锐减
案例探究
教材本章案例①滥伐森林与洪水加剧 教材以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的特 大洪水灾害为例,说明了滥伐森林与洪 水加剧的关系。
1998年灾情加剧的原因多方面的,主 要原因之一是对长江中上游水源林的破 坏。
长江洪水灾害的原因如下表所示:
自然 原因
洪水 来量
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 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 来量大,特别是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 滞洪能力: 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泄洪能力: 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不足
人为 原因
滥伐 森林
中上游滥伐森林,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
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少,水土流失加,大量泥 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造成河道泄洪能力 降低,湖泊淤积,蓄洪能力降低
围湖
造田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 洪峰的能力减弱
二、:保护森林
世界: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 发展大会上,就森林保护问题通过了
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中国:1984年我国政府公布了 , 2002年又公布了森林法实施条例,
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我国大型国有林场的主要功能育
《森林法》
已经从森林采伐转为森林培
《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