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哲 金蜀卿 「互聯網+」的網路弘法思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哲 金蜀卿 「互聯網+」的網路弘法思惟"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學碩士。畢業於北京大學,原任 人 間 福 報 社 社 長 。 旅 居 北 京 多

年,曾擔任TVBS駐京特派記者、中天新

聞大陸中心主任,長期關注兩岸發展,

且在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所進修。專長 於採訪寫作與新聞傳播、分析兩岸關係 與大陸情勢,曾榮獲第三屆兩岸關係暨 大陸新聞報導獎。二○一四年出席在北 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召開的「首屆佛教媒 體編輯研討會」,並發表〈星雲大師的文 字編寫因緣〉和與會大眾進行交流。

金蜀卿

人間福報社社長

(2)

一七.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以文化弘揚佛法﹂是佛光山的四梁八柱之一,數年前星雲大師對徒眾開示佛光山第

二個五十年弘法計畫,前瞻性地將佛光山媒體事業群包括:電視台、報紙、通訊社、廣播

電台、網路、雜誌等,統合在﹁佛光山文化傳播事業委員會﹂,該委員會還有大藏經、翻

譯中心、出版事業等,對外統一形象為﹁佛光文化﹂。佛教洞悉緣起法,因果脈絡如網際

網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所以佛陀說法非常適合在網路上傳播。﹁互聯網+﹂於二○一五年三月正式成為中國國家戰略,筆者試以﹁互聯網+﹂與人間佛教發展,探討網路弘

法的可能思路。

一、「互聯網+」學佛生活化

從程式工程師撰寫程式編碼的思路來看,﹁佛教﹂欄目放在互聯網上,與﹁國學﹂、

﹁文化﹂或﹁教育﹂的分類是一樣的。早在數年前,入口網站與寺院官網已將佛法線上傳

播,例如︽新浪佛學︾︵http://fo.sina.com.cn/ ︶、︽騰訊佛學︾︵http://foxue.qq.com/ ︶、

︽大公網宗教︾︵http://zj.takungpao.com/ ︶、︽佛教在線︾︵http://www.fjnet.com/ ︶、

︽鳳凰網佛教︾︵http://fo.ifeng.com/ ︶、︽龍泉之聲︾︵http://www.longquanzs.org/ ︶、

(3)

︽人間福報︾︵http://merit-times.ne

t/ ︶

、︽禪風網︾︵http://www.ichanfeng.com

/ ︶

、︽中

國宗教學術網︾︵http://iwr.cass.cn/ ︶、︽網易佛學︾︵http://foxue.163.com/ ︶、︽佛教導

航︾︵http://www.fjdh.cn/ ︶、︽佛弟子網︾︵http://www.fodizi.com/ ︶、︽戒幢佛學教育

網︾︵http://www.jcedu.org/ ︶、︽西部佛學網︾︵http://www.china2551.org/ ︶、︽智悲佛

網︾︵http://www.zhibeifw.com

/ ︶

、︽八萬四千佛典傳譯︾︵http://84000.co/ch ︶等等,由

於其核心價值在於佛法的線上共享,本身就與人們對互聯網的應用方式保持了高度一致。

起初,網路弘法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屬於輔助性工具,多以線上教材、線下活動視頻重播等

形式提高學習便捷性,未有徹底變革。

台灣網路弘法思惟尚未升級到Web2.0 ,即由使用者主導來創造、協同合作、分享各

種資訊與內容的分散式網路現象。太多前車之鑑,以為與網路沾上了邊,如架設網站、

APP ︵應用程式,Application 縮寫︶、電商平台、運用社群媒體等,就理所當然地覺得數

百萬網友都將關注它、下載它,這是互聯網思惟的一大誤區。另一種是勇於嘗試互聯網的

人未專注於經營的本益比,以至於當營運資金燒完後,驚覺苗頭不對,可惜為時已晚。二

○○○ 年﹁.com 泡沫化﹂的情景,確實造成之後多數傳統產業想要發展網路事業時,有不

少顧慮,遂將互聯網束諸高閣,視為不可輕易嘗試的一門技術。

(4)

一七.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線上教育呈現出多型態的創新,不再

局限於依賴線下學修的一個資源分享平台,更改變著傳統佛教以法師開示為核心的固定模

式,進入了由使用者自主學習、問答與互動、虛擬實境等新的模式。以行動裝置為載體,

網站內容同步到手機版上,實現了學習佛法的生活化。所謂學佛的生活化,就是在生活中

學習,透由﹁互聯網+佛教﹂,用戶的學修就不再是一種被排除在生活時間之外的額外學

習,而成為日常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這與﹁人間佛教﹂生活化,無論在形式與內容上,

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二、網路弘法新常態「普門大開」

﹁互聯網+﹂時刻進化,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產業各領域中,提高創新力及生產力,形

成全新思惟方式、商業模式及生活型態。根據騰訊︽中國新媒體趨勢報告2017 ︾指出,中 國網民每天用在新聞資訊上的時長二○ 一七年約為六十七分鐘,其中日均超過二小時的用

戶,占比達到

14.6APP %。超過七成的網民目前主要通過新聞類網站和獲取資訊。社交應用

的占比排在第二位,電視排名第三。三者之間已經形成了較為明顯的階梯差距。而廣播在

網民中的用戶增長迅速,比去年成長

367%,成為最大的一匹黑馬。

(5)

對比二○ 一六和二○ 一七的數據,中國網民在電視和視頻網站上獲取資訊的人數占

比,均有明顯增長,視頻網站增長達到了

228%

。另外,資訊網站和APP 上也有大量的視頻

類內容,用戶對視頻資訊的需求將得到進一步釋放。有約四分之一的用戶使用手機瀏覽器

作為看新聞的管道之一,尤其在三四線城市用戶中覆蓋率更高。所有使用這一管道的用戶

中,有約八成用戶主要看瀏覽器推薦的信息流新聞,而非主動搜索。

大部分用戶會選擇在家裡時用手機看新聞,尤其在床上看新聞的用戶占比率最高,接

60%

,其次是在家裡的客廳等活動區域。也有約三成的用戶選擇在外出時零碎時間、公

共交通工具上看新聞。總體上,用手機看新聞填補了用戶的空閒零碎時間。

移動互聯網族群年輕化,新媒體敘事方式比傳統媒體做得更有特色。與佛教相關

的新媒體公眾號如:﹁菩提公園﹂︵bodhipark ︶主要是漫畫形式,用詞相對活潑,深

受年輕人喜歡。﹁賢二機器僧﹂︵xianerjiqiseng ︶,這個平台置入了人工智能技術,內 存佛學問答數據庫,用戶可以和賢二對話逗禪機,引發話題。﹁龍泉寺龍泉國際LQI ﹂

︵bjlongquansi ︶多語言分享學誠大和尚和北京龍泉寺的點點滴滴,粉絲遍布全球。﹁索達

吉堪布﹂︵sdjkb2014 ︶公眾號經常有活動現場照片與開示,網友可掌握第一手訊息。﹁騎 著藍色獅子﹂︵zhengjian2007 ︶由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透過問答開示,與網友直接互動。

(6)

一七.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光明佛壇﹂︵gmfotan ︶有五十萬餘網友關注,分為佛學殿、實修殿、念佛堂,整理佛教

經論典籍與歷代大德法語,號召網上念佛共修。網路上已有數百萬條目與星雲大師相關文

章,今年註冊的﹁佛光文化﹂︵fgsfgpg ︶精選星雲大師簡體字版書籍內容,透過顯正,以

破斥為數眾多的假冒偽劣公眾號,以正視聽。

由於自媒體基因植入,網生文化與次文化融匯,傳統新聞式敘述產生變遷,新媒體說

故事方式改變,出現﹁個人意見表達﹂、﹁網生詞入侵﹂、﹁質疑式表達流行﹂、﹁幽默

勝過苦口婆心﹂、﹁次文化逐漸主流化﹂、﹁品味割裂審美對立﹂等現象。網路弘法面臨

網路環境改變,不得不做出適應性的調整。各寺院開始注重智慧財產權保護,同時推動佛

教數據庫共享。﹁中國知網﹂︵http://www.cnki.net/ ︶是一學術界發表論文的專業網站,包

含佛教方面的專業學術論文。﹁企鵝智庫﹂︵http://re.qq.com/ ︶匯總各種大數據分析,預

測人類思想行為與世界未來趨勢。

三、「互聯網+」人的價值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已可模擬法師誦經,甚

(7)

至與人互動。負責﹁賢二機器僧﹂項目的北京龍泉寺賢度法師表示,﹁知識庫主要是來自

於學誠大和尚多年來在微博和博客上和網友互動,持續回答用戶問題積累下來的數據,對

於知識庫之外的問題,龍泉寺僧團法師剛開始時會親自回答,後來又組織了義工團隊,法

師培訓指導義工回覆問題,然後進行審核,之後再提交給後台數據庫。這個數據庫經過對

話機器人、自然語言理解等技術,給用戶提供問答服務。﹂

多數人對﹁互聯網+﹂的想像是極其有限的。二○ 一六年三月一日,騰訊推出企鵝媒

體平台。媒體/自媒體在企鵝媒體平台發布的內容,通過手機

QQ流覽器、天天快報、騰

訊新聞用戶端、微信新聞外掛程式和手機

QQ新聞外掛程式,進行一鍵分發,各平台同步

更新,訊息更多、更快地曝光。以﹁佛學﹂頻道為例,內容維護由各寺院道場自行更新,

成為眾多企鵝號當中一艘小船,一篇貼文在眾多文章中不斷被稀釋、碎片化。企鵝媒體平

台推出一年後,︽騰訊佛學︾僅需三名工作人員即可運作。

敏感的人可能會問:﹁互聯網+﹂的終極連接是什麼?米格爾• 尼科萊利斯︵MiguelA Nicolelis ︶提出了一個大膽預測,他在︽腦機穿越:腦機介面改變人類未來︾書中說,

人類將超越脆弱的靈長類軀體以及自我的束縛,從而迎來一個全新的﹁人機一體﹂的時

代。網龍首席知識官兼高級副總裁唐兆希表示,科學家們的努力已經讓我們知道人類的大

(8)

一七.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腦是怎麼樣工作的,我們類比大腦學習模式設計出了愈來愈強大的超級電腦,比如戰勝世

界國際西洋棋冠軍的深藍電腦。

人們對科技開始產生恐懼,擔心被取代或消滅,甚至有人提出應當讓

AI學習佛法。蘋

果公司執行長庫克︵Tim Cook ︶表示:要致力於讓科技幫助人類,不怕科技搶人類的工

作。科技本身沒有好或壞,但人類要做的是確保科技有人性,不擔心機器像人一樣思考,

而是擔心人像機器一樣思考。相信科技帶來很多可能性,人工智能可以在工作、教育、醫

學等各方面幫助人類。

北京大學樓宇烈教授對﹁互聯網+﹂表示疑慮,實驗讓兩個人工智能聊天,你一言

我一語,一整晚聊得挺好。隔天打開房門,他們已經在吵架了。超級電腦學習力比人腦強

上數千倍,若主體變作是一個超級電腦,儲存人類所有記憶的大數據庫,分析人類思想行

為,進而影響人們的決策判斷。人類會犯錯,會修正行為;超級電腦一旦犯錯,就世界大

亂了。﹁三才者,天地人﹂,他認為宇宙運作的主體是人,互聯網如同人體神經元細胞一

樣,連結著大腦與各個器官。﹁+互聯網﹂思惟,例如﹁佛教+互聯網﹂,互聯網像因陀

羅網,光光相照,沒有妨礙。

VR虛Virtual Reality 擬實境︵︶大量應用在電玩遊戲中,體驗者明明知道六根所接觸的

(9)

境是假的︵空︶,戴上眼鏡後,仍被眼耳鼻舌身意所騙,執以為實︵有︶。﹁夢裡明明有

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科學家每一次的突破與發現,一再驗證佛教經典所言不虛。網

路弘法把口耳相傳、文字般若等傳統聽經聞法方式,結合音樂、動作,調動六根深入至大

腦潛意識層。人類大腦如何才能不像機器人般思考?可透過佛法與禪修,激發心的力量。

四、總結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求法者依照各自相應的形式接收,無論文

字、聲音、影像、音樂、舞蹈、建築、體育,甚至素齋……。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以人間

佛教佛陀本懷,將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最大化地與人間生活結合在一起學

修。佛光山宗委會編輯出版︽星雲大師全集︾,可以看到大師不斷創造出當代人最喜聞樂

見的弘法方式,﹁+ 互聯網﹂,透過各類網路︵人際網路、傳媒網路、出版網路、網際網

路等︶弘揚人間佛教,令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

(10)

人間佛教語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企業 指單一的法律實體 具有組織主權及擁有運用資源的決策權 在一個或多個地點從事經濟活動。當 同機構單位存在於 同一地點 但只要每一個機構單位

 區域網路 (Local Area Network, LAN) 為規模最小 的網路, 範圍通常在 2 公里內, 例如:同一層樓的 辦公室, 或是同一棟建築物內的網路。...

了解電腦網路的原理,學習使用 個人網誌及簡易的網頁設計,具 備電子商務的觀念、網路安全以 及網路犯罪與相關法規.

如 2011 年,美國航太公司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所研製的 F-35 戰 機數據資料遭網軍竊取。其攻擊的流程,便是先以洛馬所採用的動態密碼供應 商 RSA 為目標,將惡意程式偽裝成

當物聯網上的應用服務由電信業者提供時,資訊的傳送已在網路層經過認

當然, 他們彼此間需要交換訊息, 這一個處理 器 間 (也可以是儲存器間) 的網路就是一種電 腦網路。 同時公司的辦公大樓裡也不僅已有 一台電腦為滿足, 而是每個桌上有一台。 這時

「互聯網+」時刻進化,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產業各領域中,提 高創新力及生產力,形成全新思惟方式、商業模式及生活型態。根 據騰訊《中國新媒體趨勢報告 2017》指出,2017

由於較大型網路的 規劃必須考慮到資料傳 輸效率的問題,所以在 規劃時必須將網路切割 成多個子網路,稱為網 際網路。橋接器是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