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智度論》無生法忍之探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大智度論》無生法忍之探究"

Copied!
10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福嚴佛學院教師 釋厚觀

摘要

《大智度論》將菩薩道的歷程分成「般若道」與「方便道」,

「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

而得「無生法忍」,正好立於「般若道」與「方便道」的中介 點。若此時放捨度眾生願而急入涅槃,便與二乘無異;若能進 一步不忘本願,增強慈悲心,致力於淨佛國土、成熟眾生,將 來便有可能圓成佛道。

「無生法忍」的內涵是什麼?應如何修學才能得無生法 忍?得無生法忍菩薩與二乘的「智慧、斷惑」有什麼異同?得 無生法忍菩薩是否有欲入涅槃的危機?或是得無生法忍一定 能得佛授記將來必定成佛?《大智度論》中存有各種異說,筆 者試著加以彙整並予以解說會通。

關鍵詞:無生法忍、柔順忍、菩薩位、不退轉、授記

本文為特約稿。

(2)

目次 一、前言

二、無生法忍之語意及其內涵 三、得無生法忍菩薩之特徵 四、如何得無生法忍

五、無生法忍與不退轉 六、無生法忍與授記 七、結論

(3)

一、前言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說七地菩薩具足二十法,1其中包 含了「無生法忍」2;另外多處提到,若菩薩得無生法忍,則超 越聲聞、辟支佛地,3得不退轉,4能得佛授記將來必定成佛。5

1 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6〈發趣品 20〉(CBETA, T08, no. 223, p. 257, b9-20)。

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6〈發趣品 20〉(CBETA, T08, no. 223, p. 259, a19-20) 云何菩薩無生忍?為諸法不生不滅,不作〔忍〕故。

※〔忍〕-【宋】【元】【明】【宮】(大正25,259d,n.1)

3(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2〈三善品 73〉(CBETA, T08, no. 223, p. 380, a27-b1):

是菩薩摩訶薩知諸法自相空,無生、無定相、無所轉,雖行是助道法而 過聲聞、辟支佛地。須菩提!是名菩薩無生法忍。

(2)《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3〈六喻品 77〉(CBETA, T08, no. 223, p. 391, a5-11):

菩薩摩訶薩成就是忍,勝一切聲聞、辟支佛。住是報得無生忍中行菩薩 道,能具足道種智。具足道種智故,常不離三十七助道法及空、無相、

無作三昧,常不離五神通。不離五神通故,能成就眾生、淨佛國土。能 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已,當得一切種智。

4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6〈不退品 55〉(CBETA, T08, no. 223, p. 341, b1-6) 是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以是自相空法,入菩薩位,得無生法忍。何以故名無 生法忍?是中乃至少許法不可得,不可得故不作,不作故無生,是名無生法 忍。菩薩摩訶薩以是行、類、相貌,當知是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

5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夢誓品 61〉(CBETA, T08, no. 223, p. 355, b15-17):

是名菩薩摩訶薩無生法忍。菩薩摩訶薩成就是忍,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4)

《大智度論》說:「菩薩過聲聞、辟支佛地,得無生法忍、

授記,更無餘事,唯行淨佛世界、成就眾生。」6又說:「無生 忍,是助佛道初門。」7

菩薩得無生法忍,斷盡一切煩惱,自利已經具足,8更無餘 事,唯有行「淨佛世界、成就眾生」等利他事業,直到圓滿一 切佛功德之後才能究竟成佛。由此可知,在菩薩道的修行過程 中,「無生法忍」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是超越二乘、真正趣 向佛道的初門。

那麼,什麼是「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菩薩具有哪些特 徵?應如何修學才能得無生法忍?是否必須證得「無生法忍」

才能得到佛的授記?本文希望以《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智 度論》為線索,針對這些問題加以探討。

關於「無生法忍」的相關研究,在此略舉數篇如下。

(一)武田浩學

日本學者武田浩學於〈『大智度論』における『得無生法 忍』の意義──所謂『七地沈空の難』をめぐって〉9中主張:

記。

6 《大智度論》卷 75〈夢中入三昧品 58〉(CBETA, T25, no. 1509, p. 590, c11-13)

7《大智度論》卷5〈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97, c3-4)。

8《大智度論》卷50〈20 發趣品〉(CBETA, T25, no. 1509, p. 419b17-18):

菩薩住七地中,破諸煩惱,自利具足。

9 武田浩學,〈『大智度論』における『得無生法忍』の意義──所謂『七地沈 空の難』をめぐっ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卷42–1(總號 83 號),1993 年,頁211–213。

(5)

《大智度論》中提到的「菩薩得無生法忍」,是根據佛傳 所記載的「釋尊之成道」,採用其同質的意義作為大乘菩薩道。

至少就《大智度論》而言,「菩薩得無生法忍」與「釋尊的成 道」,其質是相同的。《大智度論》有三處提到所謂「七地沈空 之難」,亦即得無生法忍菩薩不欲利他,只是停留於自利,這 是取自《十地經》的說法。值得注意的是,《大品般若經》中 關於「得無生法忍過二乘,住阿鞞跋致,入菩薩位,成佛的授 記,得般舟三昧(僅《大智度論》中才有),知諸法實相(僅

《大智度論》中才有)」之說明甚多,並提到自利的究極。由 此看來,菩薩得無生法忍,絕不會墮二乘,應該知道「墮二乘 之說」僅限於談到「七地沈空之難」之說而已。

回到《大智度論》卷 10「七地沈空之難」原文,此處以釋 尊的傳記作為譬喻,引出一節佛傳,值得注意。

復次,是十方佛世世勸助釋迦牟尼佛。

如七住菩薩,觀諸法空無所有,不生不滅。如是觀已,於 一切世界中心不著,欲放捨六波羅蜜入涅槃。譬如人夢中 作筏,渡大河水,手足疲勞,生患厭想。在中流中夢覺已,

自念言:「何許有河而可渡者?」是時,勤心都放。

菩薩亦如是,立七住中,得無生法忍,心行皆止,欲入涅 槃。

爾時,十方諸佛……。(中略)

如是等初得佛道時,得是佐助。

又佛初得道時,心自思惟:「是法甚深,眾生愚蒙薄福,我 亦五惡世生,今當云何?」念已,我當於一法中作三分,

(6)

分為三乘以度眾生。10

眾所周知,「釋尊在菩提樹下成道後,曾猶豫是否應對眾 生說難解之法,決定獨自受覺悟之樂,經梵天數次勸請之後才 初轉法輪」,這是釋尊從自利移向利他的部分。

無生法忍之內含「不生不滅」,如《中論》開頭的偈頌所 說,是「釋尊所證悟的緣起」,這也是眾所周知的。由此可知:

「釋尊菩提樹下成道」與「菩薩得無生法忍」對應,「(釋尊)

猶豫說法」與「七地沈空」對應,「梵天勸請」與「諸佛勸助」

對應,「初轉法輪」與「利他(進入第八地)」對應。

以上是武田論文的要義。對於武田之說,筆者有幾點不同 的意見。

1、《大智度論》所說的大乘菩薩道,基本上還是依《摩訶 般若波羅蜜經》而建構的,並非都依據「佛傳」。

2、武田認為:《大智度論》所說的「菩薩得無生法忍」與

「佛傳」所談的「世尊成道體悟的內容」,其質是相同的,並 主張「釋尊猶豫說法」對應「菩薩七地沈空之難」,「梵天勸請 佛轉法輪」對應「十方佛勸助菩薩勿入涅槃」,「佛初轉法輪」

對應「菩薩進入第八地開始利他」。

筆者認為:三乘皆能證悟諸法實相,如《大智度論》所說

「得諸法實相名為佛;得諸法實相差別故,有須陀洹乃至辟支 佛、大菩薩」。11武田僅強調「菩薩得無生法忍」與「世尊成道

10 《大智度論》卷 10〈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132, a18-b8)。

11 《大智度論》卷 99〈曇無竭品 89〉(CBETA, T25, no. 1509, p. 747, a26-28)。

(7)

體悟的內容」同質,但其實就「諸法實相」的「質」上來說,

也是與二乘相同;可是智慧有利鈍,悟入有深淺,且「本願、

悲心、所修法門、果德」等,聲聞、菩薩、佛還是有很大差別,

12作者卻都略而不提。

「釋尊猶豫說法」,依《大智度論》所說,是「我法甚深,

難 解 難 知 ! 」13基 本 上 還 是 考 慮 如 何 才 能 使 眾 生 獲 得 實 際 利 益,並非是為了「自利」而想要獨享法樂或入涅槃。而「菩薩 七地沈空之難」,依《大智度論》所說,是「七住菩薩,觀諸 法空無所有,……欲放捨六波羅蜜入涅槃」14,這是由於菩薩 方便不足,空慧強、悲心弱而引起的想法,與「釋尊猶豫說法」

的性質不同。

「梵天勸請佛轉法輪」,依《大智度論》所說,是「諸佛 雖必應說法,不待人請」15, 「又復外道宗事梵天,梵天自請,

則外道心伏」。16釋尊等梵天勸請之後再初轉法輪,那是因為外 道崇拜梵天,一般人也信仰梵天,奉梵天為最高的神;如今梵 天竟然還請佛轉法輪,可見釋尊比梵天崇高偉大,更能令外道 與一般人民信服,這是釋尊高超的智慧與善巧方便,不能與「諸

12 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習應品 3〉(CBETA, T08, no. 223, p. 222, a10-b13)。

13 《大智度論》卷 7〈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109, b28-c1):

我法甚深,難解難知!一切眾生縛著世法,無能解者,不如默然入涅槃樂。

14 《大智度論》卷 10〈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132, a19-22)。

15 《大智度論》卷 7〈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109, b18)。

16 《大智度論》卷 7〈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110, a1-2)。

(8)

佛勸助菩薩勿入涅槃」等同看待。且「梵天勸請佛轉法輪」是 下位勸請上位,「諸佛勸助菩薩勿入涅槃」則是上位勸助下位,

立場也不相同。

另外,《大智度論》卷 10 所提「諸佛勸助」,其實是有人 問「釋迦佛為何散花供養東方諸佛」而引來的一段回答。論主 舉兩個例子來說明「十方佛世世勸助釋迦佛,釋迦佛知恩重故 供養」。第一個例子是引《十地經》說,七地菩薩欲入涅槃,

諸佛勸助;第二個例子是說,佛剛得道時心想:「佛法甚深,

眾生愚昧、福德淺薄,我又生在五濁惡世,我該怎麼做才能令 眾生得益?」當這麼想的時候,釋尊決定依眾生的根性,將一 佛乘法分為「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法來方便度化。這時,

十方諸佛皆現光明,讚歎釋迦佛:「善哉!善哉!我等亦在五 惡世中,分一法作三分以度眾生。」如《妙法蓮華經》卷1〈方 便品 2〉(CBETA, T09, no. 262, p. 9, c13-27)云:

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

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

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

作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梵音慰喻我:「善哉釋迦文!

第一之導師,得是無上法,隨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

我等亦皆得,最妙第一法,為諸眾生類、分別說三乘。

少智樂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別說諸果。

雖復說三乘,但為教菩薩。」

依《妙法蓮華經》所說,「佛默然不說法」的意思是,如 果佛只讚歎一佛乘,而致眾生破法不能信,恐墮入三惡道。釋

(9)

尊心想:「與其會讓眾生墮三惡道,那寧可不說法。」不過,

釋尊又思惟:「過去佛以方便說三乘,因此我也應分別說三乘;

雖然說三乘,但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教授菩薩令其成就無上菩 提。」從第二個例子看來,十方諸佛勸助釋迦佛,主要是十方 諸佛以過來人的經驗,隨喜釋尊為眾生分別說三乘的信心,與

「佛勸菩薩勿入涅槃」之意趣不同。

關於「佛初轉法輪」,《大智度論》所採的立場是「諸佛說 法,不待人請」,不宜看成是「從自利移向利他」的轉折,因 此也不能與「菩薩進入第八地開始利他」同等看待。

又,武田浩學於《大智度論の研究》中,花了很大篇幅摘 錄《大智度論》所論及的「無生法忍」,並譯成日文,17可惜有 些地方解讀錯誤。18

17 參見武田浩學,《大智度論の研究》,第一章,第二節〈無生法忍──大智度 論の空思想における基本概念〉,頁36–88。

18(1)例如《大智度論》卷 49〈發趣品 20〉(CBETA, T25, no. 1509, p. 416, a16-21) 福德大故,信力亦大,深清淨信敬諸佛;具足六波羅蜜,雖未得方便、無 生法忍、般舟三昧,於深法中亦無所疑,作是念:「一切論議皆有過罪!

唯佛智慧,滅諸戲論,無有闕失故,而能以方便修諸善法。」是故不疑。

案:這一段文是說,第六地菩薩應具足六波羅蜜,應遠離「懷疑深法」等 六法。原意應該是第六地菩薩雖然具足六波羅蜜,但尚未得方便,也未得 無生法忍、般舟三昧,不過對於「佛智慧這樣的深法」能確信無疑。換言 之,第六地菩薩未得之法應包含「方便、無生法忍、般舟三昧」等三法才 對。

但武田卻斷句為「雖未得方便,無生法忍、般舟三昧於深法中亦無所疑」,

解讀為:「雖然尚未得方便,但無生法忍與般舟三昧二者在深法中亦無疑

(10)

(二)印順法師

華嚴十地中得無生法忍是在「第七地」或「第八地」,學 者間有異說。印順法師主張現存《華嚴經‧十地品》說第八地

惑。」(武田浩學,《大智度論の研究》,頁57,引用 28)

(2)《大智度論》卷100〈曇無竭品 89〉(CBETA, T25, no. 1509, p. 753, c20-23) 得一切種智者,所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六波羅蜜者,從初地乃至七地得無生忍法;八地、九地、十地,是深入佛 智慧,得一切種智,成就作佛。

案:這段文是解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7〈法尚品 89〉:「諸菩薩摩 訶薩若欲學六波羅蜜,欲深入諸佛智慧,欲得一切種智,應受持般若波羅 蜜。」(CBETA, T08, no. 223, p. 423, c15-17)其中,「六波羅蜜」是從初地 到七地得無生忍法的菩薩所學,「深入佛智慧,得一切種智」是八地、九 地、十地菩薩所學。

但武田認為:這一段是說明「無生法忍即是般若波羅蜜(六波羅蜜成就) 的文證。(武田浩學,《大智度論の研究》,頁55,頁 57,引用 29)

(3)《大智度論》卷 27〈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262, a18-27):

菩薩位者,無生法忍是。得此法忍,觀一切世間空,心無所著,住諸法實 相中,不復染世間。

復次,般舟般三昧是菩薩位。得是般舟般三昧,悉見現在十方諸佛,從諸 佛聞法,斷諸疑網,是時菩薩心不動搖,是名菩薩位。……

復次,入菩薩法位力故,得名阿鞞跋致菩薩。

案:原文應該是說明:菩薩位有「(1)無生法忍,(2)般舟三昧,(3)具 足六度生方便智,(4)入菩薩法位力得不退轉,(5)閉三惡道,初生菩薩 家,(6)住頂不墮,(7)知心相真空,諸有無等戲論滅」等七種不同的說 法。

但武田解讀為「得無生法忍時,同時得般舟三昧(見十方諸佛)」。(武田 浩學,《大智度論の研究》,頁57–58,引用 30)

(11)

得無生法忍,如《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云:

「華嚴十地」,是一部長於組織的經典,內容豐富,秩然有 序,所以能成為菩薩行位的準繩。……〈十地品〉說:第 六現前地,「入緣起理,聲聞果證咸在其中」;第七遠行地,

「獨覺果證咸在其中」。八地所得的無生法忍,是「此忍第 一,順諸佛法。……一切二乘,亦能得此無分別法」。得無 生忍以上,不再是二乘所能知了。19

印順法師認為:「華嚴十地」中八地菩薩所得的無生法忍,

與二乘所得的無分別法有共通的部分;得無生法忍以上,則非 二乘所能及。

印順法師又提到《大智度論》所引用的華嚴十地,同上書 中云:

《大智度論》卷一〇(大正二五•一三二上——中)說:

「菩薩……立七住中,得無生法忍,心行皆止,欲 入涅槃。……汝今始得一無生法門,莫便大喜!是 時菩薩聞諸佛教誨,還生本心,行六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四八,也有相同的文句,內容與〈十地 品〉的第八地相合。龍樹所見的是七地,而現行本在八 地。「華嚴十地」的原本,與「般若十地」、「華嚴十住」

相近,而後來有了變化,時間在龍樹以後。……十住中,

七住名「不退」,八住名「童真」;十地說中,得無生忍 屬於第八地,所以第八名「不退地」,又名「童真地」

19 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 1090。

(12)

了。20

印順法師認為:現行本的《華嚴經》是說「第八地」得無 生法忍,而從《大智度論》引經說「立七住中,得無生法忍,

心行皆止,欲入涅槃」看來,《大智度論》作者所見的版本是

「第七地」得無生法忍。

後期經論也有主張「第八地得無生法忍」21,而《摩訶般 若波羅蜜經‧發趣品》則說「七地菩薩得無生法忍」。22《大智 度論》解說〈發趣品〉或引《華嚴經》說菩薩得無生法忍欲入 涅槃,都說是「第七地」。

20 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 1079–1080。

21(1)《大乘入楞伽經》卷 2〈集一切法品 2〉(CBETA, T16, no. 672, p. 599, c17-20):

如是觀時,若內若外一切諸法皆不可得,知無體實遠離生見,證如幻性,

即時逮得無生法忍,住第八地。

(2)龍樹本,自在比丘釋,〔隋〕達磨笈多譯,《菩提資糧論》卷 1(CBETA, T32, no. 1660, p. 518, a22):

得無生忍者,住第八地。

※案:此處所說非龍樹之偈頌,而是自在比丘之註釋。

(3)無著菩薩造,〔唐〕波羅頗蜜多羅譯,《大乘莊嚴經論》卷9〈梵住品 20〉

(CBETA, T31, no. 1604, p. 636, a9-10):

無緣慈者,以如緣故,八地無生法忍時得。

(4)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辯中邊論》卷1〈辯障品 2〉(CBETA, T31, no. 1600, p. 468, b2-3):

第八地中所證法界名不增不減義,由通達此圓滿證得無生法忍。

22 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6〈發趣品 20〉(CBETA, T08, no. 223, p. 257, b9-20)。

(13)

(三)平川彰

平川彰於《初期大乘と法華思想》中,有多篇文章討論了

「三乘共通的十地」、「共十地與不共的十地」、「《十地經》的 十地」、「十住與十地的關係」,23其中對於華嚴十地中哪一地得 無生法忍,看法與印順法師不同。

華嚴第七地觀身口意無相,依此得無生法忍。第七地於 十波羅蜜中多修「方便波羅蜜」,依此深化「方便慧」。

所謂方便慧,第七地能自由入滅盡定,但不證滅;成就 不可思議身、語、意業,行於實際而不作證;以大方便 雖示現生死,而恒住涅槃;……雖示隨順一切世間,而 常行一切出世間法。如上這種統一兩面性的智慧即是

「方便慧」,第七地成就方便慧,能出過二乘。24……

遠行地得無生法忍,所有異譯本都有說到。25……

依第八地的說明,也提到:「菩薩成就無生法忍,即時 入第八不動地。」依此看來,無生法忍是依超越聲聞、

辟支佛而得;又完全具足無生法忍的話,依此能進入第 八地。26

平川教授主張:《華嚴經》說「第七地遠行地」得無生法 忍;完全成就無生法忍時,即時入「第八不動地」。

23 平川彰,《初期大乘と法華思想》,頁 141–246。

24 平川彰,《初期大乘と法華思想》,頁 199。

25 平川彰,《初期大乘と法華思想》,頁 239,注 68。

26 平川彰,《初期大乘と法華思想》,頁 203。

(14)

(四)林崇安

林崇安於〈《大般若經》中菩薩無生法忍的探討〉27中,引

《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華嚴,〔東晉〕佛馱跋陀羅譯)為經 證,主張:「六十華嚴認為『第七遠行地』的菩薩獲得無生法 忍。」

今引原文如下:

菩薩住七地,過貪欲等諸煩惱垢,在此七地不名有煩 惱,不名無煩惱。何以故?一切煩惱不起故,不名有煩 惱;貪求如來智慧未滿願故,不名無煩惱。菩薩住七地,

成就深淨身、口、意業,是菩薩所有不善業隨煩惱者,

悉已捨離,所有善業常修習行。……菩薩住遠行地,於 念念中具足修集方便慧力及一切助菩提法,……如是具 足百萬三昧,淨治此地。是菩薩得是三昧,智慧方便善 清淨故,深得大悲力故,名為過聲聞、辟支佛地、趣佛 智地。是菩薩住是地,無量身業無相行,無量口、意業 無相行,是菩薩清淨行故,得無生法忍,照明諸法。28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六十華嚴」亦說「菩薩得無生法 忍,入第八地,入不動地,名為深行菩薩」29;而此處所說的

27 林 崇 安 ,〈《 大 般 若 經 》 中 菩 薩 無 生 法 忍 的 探 討 〉,

http://www.ss.ncu.edu.tw/~calin/article2008/9r.pdf。登入於 2018 年 12 月 5 日。

28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25〈十地品 22〉(CBETA, T09, no. 278, p. 562, a11-b3)

29(1)〔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26〈十地品 22〉(CBETA, T09, no. 278, p. 564, b15-16)。

(2)〔姚秦〕鳩摩羅什譯,《十住經》卷3〈不動地 8〉(CBETA, T10, no. 286,

(15)

「得無生法忍,照明諸法」,如對照〔姚秦〕鳩摩羅什譯《十 住經》,是「顯照無生法忍」;30〔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 華嚴經》(八十華嚴)則是「得無生法忍光明」;31尸羅達摩譯,

《佛說十地經》作「無生法忍之所顯發」;32天親菩薩造,〔後 魏〕菩提流支等譯《十地經論》是「得無生法忍光明」33,並 解釋為「無生法忍光明者,相現前故」34;梵本《十地經》作

p. 520, c18-20):

菩薩得無生法忍入第八地,即時得是第八不動地,名為深行菩薩。

(3)〔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8〈十地品 26〉(CBETA, T10, no. 279, p. 199, a9-12):

離一切心、意、識分別想,無所取著猶如虛空,入一切法如虛空性,是 名得無生法忍。佛子!菩薩成就此忍,即時得入第八不動地,為深行菩 薩。

30 《十住經》卷 3〈遠行地 7〉(CBETA, T10, no. 286, p. 518, c3-5):

是菩薩住是地,無量身業無相行、無量口業無相行、無量意業無相行,是 菩薩清淨行故,顯照無生法忍。

31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7〈十地品 26〉(CBETA, T10, no. 279, p. 197, b7-9):

佛子!菩薩住此地,善淨無量身業無相行,善淨無量語業無相行,善淨無 量意業無相行故,得無生法忍光明。

32 《佛說十地經》卷 5〈菩薩遠行地 7〉(CBETA, T10, no. 287, p. 557, b3-6):

於是菩薩住此菩薩第七地者,無量身業離相隨轉,無量語業離相隨轉,無 量意業離相隨轉,極善清淨,無生法忍之所顯發。

33 《十地經論》卷 9(CBETA, T26, no. 1522, p. 177, b3-5):

是菩薩住此第七菩薩遠行地中,無量身業無相行、無量口業無相行、無量 意業無相行,是菩薩善清淨行故,得無生法忍光明。

34 《十地經論》卷 9(CBETA, T26, no. 1522, p. 177, b19-21):

(16)

「anutpattika-dharma-kṣānty-avabhāṣita 」35( 依 無 生 法 忍 而 顯 發)。〔唐〕澄觀撰《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解釋為「後得無生 法忍光明,對上彰入過。是彼八地無生法忍明相現前故,下地 未得故」。36

如依《十地經論》及《大方廣佛華嚴經疏》的解說,第七 地「得無生法忍光明」(得無生法忍照明諸法)是「無生法忍 的明相現前」,這樣的「無生法忍光明」是彰顯將入八地而說,

屬於「得無生法忍的前相」,還不是真正得「無生法忍」。不 過,有些學者還是將此視為第七地得無生法忍。

此無量勝餘下地事故。善清淨行者,修方便行滿足故。無生法忍光明者,

相現前故。

35 Daśabhūmikasūtram. edition by P.L. Vaidya, Darbhanga: The Mithila Institute, 1967.(Buddhist Sanskrit Texts No. 7)p.39 l. 14-16:

tasya asyāṃ saptamyāṃ bodhisattvabhūmau sthitasya bodhisattvasya apramāṇaṃ kāyakarma nimittāpagataṃ pravartate / apramāṇaṃ vākkarma ... manaskarma nimittāpagataṃ pravartate suviśodhitam anutpattikadharmakṣāntyavabhāsitam /

36(1)《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41〈十地品 26〉(CBETA, T35, no. 1735, p. 817, c23-25):

善淨之言顯過下地,謂修方便行滿足故。後得無生法忍光明,對上彰入 過。是彼八地無生法忍明相現前故,下地未得故。

(2)參見〔明〕袾宏述,《阿彌陀經疏鈔》卷 1(CBETA, X22, no. 424, p. 611, c24-p. 612, a3):

僅名現相者,華嚴地地皆曰無生,而正得乃歸八地。其七地云:「淨無 量身口意,得無生法忍光明。」

疏謂:「無生法忍,八地所得。今茲七地,於彼法忍明相現前,未為真 得。」

(17)

林教授又說:

菩薩行者成就無生法忍,是否一定不退轉而成佛?這要 依據菩薩的不同根器來判定,《現觀莊嚴論》中將菩薩 行者分成利根、中根和鈍根三種根性:

(a)利根的菩薩行者,從加行道「暖位」開始,就能 一路邁向成佛而不退轉;

(b)中根的菩薩行者,從獲得菩薩正性離生(初地)

開始,就能一路邁向成佛而不退轉;

(c)鈍根的菩薩行者,從獲得無生法忍開始,就能一 路邁向成佛而不退轉。

這三種根性的菩薩行者,證得無生法忍後將去佛前受 記,必不退轉而成佛。

「鈍根以下」的菩薩行者,雖已入無生法忍仍可能選擇 轉往聲聞或獨覺道,證得阿羅漢果。

《現觀莊嚴論》是《二萬五千頌般若經》的釋論,《大智 度論》所注解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也是屬於《二萬五千頌 般若經》的系統,37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智度論》

中雖提到菩薩行者有利鈍之別,但只說「於柔順忍、無生忍中 間所有法,名為頂;住是頂,上直趣佛道,不復畏墮」38,沒 有說「利根菩薩從煖位開始就得不退轉」,也未見「已入無生

37 《大智度論》說所註釋的《般若波羅蜜經》是「二萬二千頌」,參見《大智 度論》卷100〈囑累品 90〉(CBETA, T25, no. 1509, p. 756, a27-29):

摩訶衍甚多無量無限,如此中〈般若波羅蜜品〉有二萬二千偈。

38 《大智度論》卷 41〈勸學品 8〉(CBETA, T25, no. 1509, p. 362, a6-8)。

(18)

法忍仍可能證阿羅漢果」之說。

(五)其他

山本啓量撰〈仏教認識論に於ける無生法忍とその周辺〉

等數篇關於「無生法忍」的短文,39但如依《大智度論》所說

「滅諸戲論,言語道斷,深入佛法,心通無礙,不動不退,名 無生忍」,40真正體證無生法忍時,心行處滅、言語道斷,而作 者從「認識論」來談無生法忍是否恰當,似有待商榷。

其他還有幾篇相關論文,限於篇幅,恕筆者無法一一介紹。

以上研究多少都提到「無生法忍」的部分內容,但筆者認 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智度論》存有多種異說,有必要 再予彙整、釐清。又如《大智度論》卷 27〈序品 1〉說:「無 生忍法,即是阿鞞跋致地。」(CBETA, T25, no. 1509, p. 263, c6)

但《大智度論》卷 10 卻引《華嚴經》說「菩薩……得無生法 忍,心行皆止,欲入涅槃」41?究竟菩薩得無生法忍時,是否

39(1)山本啓量(1966),〈仏教認識に於ける無生法忍とその周辺〉,《印度學 佛教學研究》卷15-1,頁 378–381。

(2)山本啓量(1966),〈仮思想における無生法忍に就いて〉,《印度學佛教 學研究》卷14-2,頁 215–221。

(3)山本啓量(1967),〈仏教認識論に於ける無限性と無生法忍〉,《印度學 佛教學研究》卷16-1,頁 249–252。

40 《大智度論》卷 5〈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97, c2-3)。

41(1)《大智度論》卷 10〈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132, a19-26):

如七住菩薩,觀諸法空無所有,不生不滅。

如是觀已,於一切世界中心不著,欲放捨六波羅蜜入涅槃。譬如人夢中

(19)

即是不退轉?或是「得無生法忍菩薩欲入涅槃,經佛勸助,才 能得不退轉」?是否證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一定會得到佛現前授 記?若未得無生法忍,佛絕對不會為眾生授記嗎?本文希望針 對這些問題一併加以探討。

二、無生法忍之語意及其內涵

「無生法忍」(anutpattika-dharma-kṣānti)42,有時又稱為

「無生忍」(anutpāda- kṣānti)4344「忍」的梵文 kṣānti 包含有

作筏,渡大河水,手足疲勞,生患厭想。在中流中夢覺已,自念言:「何 許有河而可渡者?」是時,勤心都放。

菩薩亦如是,立七住中,得無生法忍,心行皆止,欲入涅槃。

(2)另參見《大智度論》卷 29〈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272, a5-8)

《大智度論》卷48〈四念處品 19〉(CBETA, T25, no. 1509, p. 405, c26-p.

406, a9)《大智度論》卷50〈發趣品 20〉(CBETA, T25, no. 1509, p. 418, a21-23)。

(3)參見《十住經》卷 3〈不動地 8〉(CBETA, T10, no. 286, p. 520, c10-p. 521, b15),《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26〈十地品 22〉(CBETA, T09, no. 278, p.

564, b7-16)《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8〈十地品 26〉(CBETA, T10, no. 279, p. 199, a1-14)。

42 Kimura Takayasu(1990)。Pañcaviṃśatisāhasrikā Prajñāpāramitā IV, p.80.

43 Kimura Takayasu(1990)。Pañcaviṃśatisāhasrikā Prajñāpāramitā IV, p.153.

44(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6〈大如品 54〉(CBETA, T08, no. 223, p. 336, a27-b3):

舍利弗說是如相時,二百比丘不受一切法故,漏盡,得阿羅漢。五百比 丘尼遠塵離垢,諸法中得法眼,生天人中。五千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

(20)

意志上的「忍耐、忍辱」,及知見上深刻的「體認、確認」等 義;「無生法忍」重在知見上的體認,是「對於諸法不生不滅 的透徹體認」或「透徹體認諸法不生不滅」的意思。

「無生法忍」的內涵是什麼?《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及《大 智度論》有多種解說,今分別敘述如下。

(一)不生少許不善法,斷盡一切煩惱,知一切法不生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3〈六喻品 77〉(CBETA, T08, no.

223, p. 390, c23-27)云:

須 菩 提 白 佛 言 :「 世 尊 ! 云 何 為 無 生 法 忍 ? 是 忍 何 所 斷?何所知?」

佛告須菩提:「得法忍,乃至不生少許不善法,是故名 無生忍。一切菩薩所斷煩惱盡,是名斷。用智慧知一切

六十菩薩諸法不受故,漏盡,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十=千【元】【明】【宮】*。(大正25,336d,n.3)

(2)《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47〈真如品 52〉(CBETA, T07, no. 220, p. 255, c4-8):

當說如是真如相時,二百苾芻諸漏永盡,心得解脫,成阿羅漢。復有五 百苾芻尼眾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五千菩薩生天人中得無生 忍,六千菩薩諸漏永盡,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3〈六喻品 77〉(CBETA, T08, no. 223, p. 390, c23-27):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為無生法忍?是忍何所斷?何所知?」

佛告須菩提:「得法忍,乃至不生少許不善法,是故名無生忍。一切菩 薩所斷煩惱盡,是名斷。用智慧知一切法不生,是名知。」

(21)

法不生,是名知。」45

這裡提到,即使是非常少分的惡不善法都不生起,能令一 切煩惱斷盡永不再生起,能如實知一切法不生,是名「無生法 忍」。從這段文看來,無生法忍同時具有「知一切法不生」與

「斷盡煩惱」之功用,不是只有「知」或單有「斷」而已。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3〈一念品 76〉(CBETA, T08, no.

223, p. 388, a24-26) 又云:

云何名無生法忍?知諸法相常不生,諸煩惱從本以來亦 常不生。46

知諸法實相畢竟常不生,亦知諸煩惱從本以來常不生,沒 有煩惱的實在自性,是無自性空,47是名「無生法忍」。

45 參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 467〈無雜品 75〉(CBETA, T07, no. 220, p. 365, c2-7):

具壽善現白言:「世尊!云何名為無生法忍?此何所斷?復是何智?」

佛告善現:「由此勢力,乃至少分惡不善法亦不得生,是故名為無生法忍。

此令一切我及我所慢等煩惱畢竟不生,如實忍受諸行如夢乃至如化。此忍名 智,得此智故說名獲得無生法忍。」

46 參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 467〈無相品 74〉(CBETA, T07, no. 220, p. 361, a21-23):

云何名為無生法忍?謂令一切煩惱不生,微妙智慧常無間斷,及觀諸法畢竟 不生,是故名為無生法忍。

47 參見《大智度論》卷 6〈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101, c22-p. 102, a5) 如《德女經》說:

德女白佛言:「世尊!如無明內有不?」佛言:「不!」

「外有不?」佛言:「不!」

(22)

(二)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

《大智度論》卷 50〈發趣品 20〉(CBETA, T25, no. 1509, p.

417, c5-6)云:

無生法忍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

不退,是名無生忍。

《大智度論》卷 77〈夢中不證品 61〉(CBETA, T25, no.

1509, p. 602, a3-6)又云:

是法本自無、畢竟空、無所有,是法有無等戲論已滅,

云何有生?

佛語須菩提:「若菩薩於是法中通達無疑,信力、智慧 力故,能住是法中,是名無生忍。」

上面提到無生法忍具有「知」與「斷」的功用,此處又提 到以「信力」信受「諸法實相」無生無滅,對於諸法本無、畢 竟空、無所有能通達無礙,滅除一切有無、生滅等戲論,是為

「無生法忍」。

什麼是「諸法實相」呢?如《中論》卷3〈觀法品 18〉(CBETA, T30, no. 1564, p. 24, a3-4)云:

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

「內外有不?」佛言:「不!」

「世尊!是無明從先世來不?」佛言:「不!」

「從此世至後世不?」佛言:「不!」

「是無明有生者、滅者不?」佛言:「不!」

「有一法定實性是名無明不?」佛言:「不!」

(23)

48

諸法實相(dharmatā),如涅槃一樣不生不滅,此非意識所 能尋思,也非語言文字所能表達,不可思、不可議,唯有親證 乃知。

《大智度論》卷 18〈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190, b10-18)亦云:

問曰:云何是諸法實相?

答曰:眾人各各說諸法實相,自以為實。此中實相者,

不可破壞,常住不異,無能作者。如後品中佛語須菩提:

「若菩薩觀一切法,非常非無常,非苦非樂,非我非無 我,非有非無等,亦不作是觀,是名菩薩行般若波羅蜜。」

是義,捨一切觀,滅一切言語,離諸心行,從本已來不 生不滅,如涅槃相;一切諸法相亦如是,是名諸法實相。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觀一切法非常非無常,非我非無 我,離苦樂、有無等相待,亦捨一切觀,心行處滅、言語道斷,

知一切法從本以來不生不滅如涅槃相,是為「諸法實相」。49

48 月稱,梵本《淨明句論》;參見三枝充惪,《中論偈頌總覽》,p.524:

nivṛttamabhidhātavyaṃ nivṛtte cittagocare / anutpannāniruddhā hi nirvāṇamiva dharmatā //

(在心所行境止息時,言語的對象即會止息,法性(dharmatā,諸法實相)

如涅槃一樣,不生不滅。)

49 參見《大智度論》卷 34〈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313, a10-13):

諸法實相名為佛法。是實法相,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

不受不動、不著不依、無所有,如涅槃相。

(24)

三乘聖者皆學般若波羅蜜,都能得諸法實相,但隨著根性 利鈍、智慧不同,所證深淺有別。50如《大智度論》卷 60〈挍 量法施品 38〉(CBETA, T25, no. 1509, p. 485, c7-10)云:

般若波羅蜜是諸法實相51,正遍知名為佛,小不如是大 菩薩、辟支佛、阿羅漢,轉不如是阿那含、斯陀含、須

50(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3〈勸學品 8〉(CBETA, T08, no. 223, p. 234, a15-21):

善男子、善女人,欲學聲聞地亦當應聞般若波羅蜜,持誦讀正憶念如說 行;欲學辟支佛地亦當應聞般若波羅蜜,持誦讀正憶念如說行;欲學菩 薩地亦當應聞般若波羅蜜,持誦讀正憶念如說行。何以故?是般若波羅 蜜中廣說三乘,是中菩薩摩訶薩、聲聞、辟支佛當學。

(2)《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5〈成辦品 50〉(CBETA, T08, no. 223, p. 328, c9-13):

信行法行人、八人學是深般若波羅蜜,得成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

阿羅漢、辟支佛,學是深般若波羅蜜得成菩薩摩訶薩,是深般若波羅蜜 中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大智度論》卷85〈菩薩行品 72〉(CBETA, T25, no. 1509, p. 655, a18-21) 佛告須菩提:「知諸法實義故名為佛。復次,得諸法實相故名為佛。復 次,通達實義故名為佛。復次,如實知一切法故名為佛。」

(4)《大智度論》卷 79〈66 囑累品〉(大正 25,618c3-5):

智慧分別利鈍,入有深淺故,皆名得諸法實相,但利根者得之了了。

51 參見《大智度論》卷 43〈集散品 9〉(CBETA, T25, no. 1509, p. 370, a21-24):

般若波羅蜜者,是一切諸法實相,不可破,不可壞;若有佛、若無佛,常住 諸法相、法位,非佛、非辟支佛、非菩薩、非聲聞、非天人所作,何況其餘 小眾生!

(25)

陀洹。52

如《妙法蓮華經》所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53, 其次是「得無生法忍以上的大菩薩」54,再來依次是辟支佛、

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55等。得無生法忍的菩薩雖 然所體悟的實相不及諸佛,但對於佛的實相智慧卻能信受不 疑。56

(三)一切結使、一切魔民不能動搖;離生滅智慧入無 生

《大智度論》卷41〈勸學品 8〉(CBETA, T25, no. 1509, p.

52 參見《大智度論》卷 99〈曇無竭品 89〉(CBETA, T25, no. 1509, p. 747, a24-28) 般若波羅蜜名諸法實相;若能如是行,是為行般若波羅蜜真佛弟子。真佛弟 子者,得諸法實相名為佛;得諸法實相差別故,有須陀洹乃至辟支佛、大菩 薩;須陀洹等乃至大菩薩,是名真佛弟子。

53 《妙法蓮華經》卷 1〈方便品 2〉(CBETA, T09, no. 262, p. 5, c10-11):

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54 《大智度論》卷 29〈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275, a16-17):

菩薩若能知諸法實相、不生不滅,得無生法忍;從是以往,常住菩薩道。

55 參見《大智度論》卷 32〈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300, c28-p. 301, a2):

「須陀洹」名流,即是八聖道分;「般那」名入。入是八聖道分流入涅槃,

是名初觀諸法實相,得入無量法性分,墮聖人數中。

56 參見《大智度論》卷 18(大正 25,196c23-27):

諸法實相者,不可以見聞念知能得。何以故?六情、六塵,皆是虛誑因緣果 報;是中所知所見,皆亦虛誑。是虛誑知,都不可信;所可信者,唯有諸佛 於阿僧祇劫所得實相智慧。

(26)

362, a6-21)云:

於柔順忍、無生忍中間所有法,名為「頂」。……頂增 長堅固,名為「菩薩位」。

入是位中,一切結使、一切魔民不能動搖,亦名「無生 法忍」。所以者何?異於「生」故。愛等結使雜諸善法,

名為「生」。復次,無諸法實相智慧火,故名為「生」。

有諸法實相智慧火,故名為「熟」;是人能信受諸佛實 相智慧,故名為「熟」;譬如熟瓶能盛受水,生則爛壞。

復次,依止生滅智慧故得離顛倒,離生滅智慧故不生不 滅,是名「無生法」。能信、能受、能持故,名為「忍」。

菩薩於「柔順忍」與「無生法忍」之間的階段稱為「菩薩 頂」,當頂法再增長、堅固,方名為「菩薩位」(菩薩正性離生)。

入菩薩位中,一切煩惱、一切魔民都無法再動搖菩薩了,

也可以名為「無生法忍」。菩薩修善法若夾雜染愛等煩惱就名 為「生」;與「生」相違則名為「熟」。又如泥瓶,如果是火燒 過的熟瓶,可以安穩地盛裝水;若是沒有經過火燒過的生瓶,

一盛水就會爛壞;同樣地,如果沒有諸法實相智慧火就名為

「生」,有諸法實相智慧火就名為「熟」。雖然菩薩此時尚未達 到佛的智慧,但對於佛的實相智慧卻能信受不疑,這也名為

「熟」。

又,菩薩有二種智慧:先以「生滅智慧」離常見等顛倒;

其次以「離生滅智慧」體悟諸法不生不滅57,能信受奉持,名

57(1)智慧:一、生滅智慧———離顛倒;二、離生滅智慧——入無生。

(27)

為「無生法忍」。

順便一提,「無生法忍」的「生」(anutpatti)是指與「滅」

相待的「生起」;而愛等結使雜諸善法、無實相智慧火的「生」

(āma),則是與「熟」相待的「生」(不熟),二者梵語不同,

意義也不一樣。

(四)觀一切世間空,心無所著,不復染世間

《大智度論》卷 27〈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262, a18-20) 云:

菩薩位者,無生法忍是。得此法忍,觀一切世間空,心 無所著,住諸法實相中,不復染世間。

這裡提到,得無生法忍的菩薩,能觀一切世間空,安住於 諸法實相中,對於世間不會再起任何的染著了。

《大智度論》中,對於「菩薩位」提出了七種解說58,有 的說「菩薩位」就是「無生法忍」;有的說「菩薩位」是「住 頂不墮」、「初生菩薩家」,其階位比「無生法忍」低一些;又 有的說「菩薩位」是「般舟三昧」、「具足六度,生方便智」等,

其階位可能比「無生法忍」高一些。詳細內容筆者已有專文探 討59,這裡不再重述。

(印順法師,《大智度論筆記》〔B002〕p.106)

(2)無生法忍:一、依生滅慧,得離顛倒;二、離生滅慧,名無生法。

(印順法師,《大智度論筆記》〔B003〕p.110)

58 《大智度論》卷 27〈1 序品〉(CBETA, T25, no. 1509, p. 262, a18-p. 263, a20)。

59 參見釋厚觀,〈正性離生、菩薩位之探究〉,《正觀》,第 88 期,南投:正觀

(28)

由於《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智度論》所說的菩薩位內 容不一,階位也高低不同,所以有的地方說「若不入菩薩位,

不得無生法忍」60,另有的地方說「得是無生忍故,即入菩薩 位」61,應依前後文才能判斷「菩薩位」的內容而定,不能一 概而論。

(五)得解脫,捨相待、滅戲論,言語道斷,心通無礙,

不動不退

《大智度論》卷5〈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97, b26-c4)云:

如偈說:

「諸法不生不滅,非不生非不滅,亦不生滅非不生滅,

亦非不生滅非非不生滅。」

已得解脫(丹注云:於邪見得離,故言解脫也),空、

非空(丹注云:於空不取,故言非也),是等悉捨,滅 諸戲論,言語道斷,深入佛法,心通無礙,不動不退,

名無生忍,是助佛道初門。

《大智度論》卷 27〈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263, c2-6)亦云:

雜誌社,2019 年 3 月,頁 5–74。

60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2〈遍學品 74〉(CBETA, T08, no. 223, p. 382, c14-15)。

61 《大智度論》卷 86〈遍學品 74〉(CBETA, T25, no. 1509, p. 662, c22-24):

得是無生忍故,即入菩薩位;入菩薩位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及習。

(29)

若菩薩能觀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不生不不滅、不共、非 不共。如是觀諸法,於三界得脫,不以空,不以非空;

一心信忍十方諸佛所用實相智慧,無能壞、無能動者,

是名無生忍法。

龍樹菩薩造的《菩提資糧論》卷3(CBETA, T32, no. 1660, p. 528, a10-23)也有類似的文句:

此菩薩云何得無生忍?

答:不生亦不滅,非不生不滅,非俱不俱說,空不空亦 爾。……

隨何所有法,於中觀不動,彼是無生忍,斷諸分別故。

菩薩雖知諸法不生不滅,但也不取著「不生不滅、非不生 非不滅」或「空、非空」等,離四句、絕百非,捨離一切相待,

滅除一切戲論,言語道斷,深入佛法,信受認可十方諸佛的實 相智慧,通達無礙,不動轉、不退墮,是名「無生忍」。這樣 的無生忍是超越二乘、真正邁向佛道的初門。

(六)常不生惡心;心心數法不生;過二乘智,捨生滅 觀,入不生不滅中

《大智度論》卷 86〈遍學品 74〉(CBETA, T25, no. 1509, p.

662, b29-c13)云:

無生忍者,佛後品中自說:「乃至作佛,常不生惡心,

是故名無生忍。」

論者言:得是忍,觀一切法畢竟空,斷緣,心心數不生,

是名無生忍。

(30)

又復言:能過聲聞、辟支佛智慧,名無生忍。

聲聞、辟支佛智慧,觀色等五眾生滅,心厭,離欲,得 解脫。

菩薩以大福德、智慧觀生滅時,心不怖畏如小乘人。菩 薩以慧眼求生滅實定相不可得,如先〈破生品〉中說。

但以肉眼麁心見有無常生滅。凡夫人於諸法中著常見,

是所著法還歸無常,眾生得憂悲苦惱,是故佛說:「欲 離憂苦,莫觀常相!」是無常破常顛倒故,不為著無常 故說,是故菩薩捨生滅觀,入不生不滅中。

《大智度論》這裡對於無生忍列有三說:

第一說:引《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喻品》所說「乃至不 生少許不善法,是故名無生忍」,認為菩薩修行一直到成佛,

這期間常不生惡心,才能稱為「無生忍」。

第二說:觀一切法畢竟空,觀「所緣的對象」不可得,亦 觀「能緣的心心所」不可得,這樣能緣與所緣都是畢竟空,才 是「無生忍」。

第三說:二乘人怖畏生死,厭離心重,觀五蘊無常生滅,

證無我急求解脫;而菩薩以大福德、智慧觀生滅時,心不會像 二乘人那樣感到怖畏,能以慧眼觀察生滅沒有決定相可得,只 是破常顛倒而不取著無常,能捨生滅觀,入不生不滅中;菩薩 這樣體悟諸法不生不滅的智慧,能勝過聲聞、辟支佛智慧,是 為「無生忍」。

(31)

三、得無生法忍菩薩之特徵

上一節提到,得無生法忍的菩薩,有「智慧力」能知一切 法不生,以「信力」信受佛的實相智慧;捨一切有無、生滅等 相待戲論;心行處滅、言語道斷;斷盡煩惱,常不生惡心,不 生少許不善法,一切結使、一切魔民不能動搖;觀一切世間空,

不復染世間;過二乘智,心通無礙,不動不退。

得無生法忍的菩薩除了「智慧力」、「信力」及「斷煩惱、

戲論」等之外,還具有什麼特徵呢?以下依《摩訶般若波羅蜜 經》、《大智度論》所說,再列出幾項。

(一)無生法忍菩薩與二乘的「智慧、斷惑」

或許有人認為,得無生法忍的菩薩能知一切法無生、能斷 盡一切煩惱,而二乘能證得滅諦不生不滅,亦能斷煩惱,那麼 二乘的智慧、斷惑,與無生法忍有什麼不同?如《摩訶般若波 羅蜜經》卷 15〈成辦品 50〉(CBETA, T08, no. 223, p. 328, b22-24)云:

是信行法行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 漢、辟支佛若智若斷,即是菩薩摩訶薩無生法忍。

從字面看來,似乎是說:信行人、法行人、第八人須陀洹 向、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及辟支佛的智慧與斷惑「即是菩 薩摩訶薩無生法忍」;但如對照玄奘譯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444〈成辦品 48〉(CBETA, T07, no. 220, p. 239, a4-6)則說:

諸隨信行若智若斷,乃至獨覺若智若斷,皆是已得無生 法忍諸菩薩摩訶薩忍少分故。

(32)

玄奘譯的《大般若經》明確地說,二乘的智慧與斷惑只不 過是得無生法忍菩薩摩訶薩的「少分」而已。

《大智度論》也說「二乘人於諸佛菩薩智慧得少氣分」,

並說明二乘的智慧與斷惑與無生法忍的菩薩有別,如《大智度 論》卷 86〈遍學品 74〉(CBETA, T25, no. 1509, p. 662, b16-29)

云:

佛示須菩提:「二乘人於諸佛菩薩智慧得少氣分,是故 八人若智若斷乃至辟支佛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 忍。」

智名學人八智,無學或九、或十。斷名斷十種結使,所 謂上、下分十結。須陀洹、斯陀含,略說斷三結,廣說 斷八十八結。阿那含,略說斷五下分結,廣說斷九十二。

阿羅漢,略說三漏盡,廣說斷一切煩惱。是名智、斷。

智、斷皆是菩薩忍。

聲聞人以四諦得道,菩薩以一諦入道。佛說是四諦皆是 一諦,分別故有四;是四諦、二乘智斷,皆在一諦中。

菩薩先住柔順忍中,學無生無滅、亦非無生非無滅,離 有見、無見、有無見、非有非無見等,滅諸戲論,得無 生忍。

先從「智慧」來談,有學的聖者最多有八智,即苦智、集 智、滅智、道智、法智、比智、世智、他心智;無學的聖者得 九智或十智,即鈍根的時解脫阿羅漢多一盡智成九智,利根的 非時解脫阿羅漢除了盡智之外又多一無生智成十智。不過,十 智中的「他心智」,必須具有根本禪才能得到,因此說有學聖

(33)

者最多可以得八智,無學聖者最多得十智。62七地菩薩得無生 法忍,定、慧均等63,也有十智。十智之外,還有一「如實智」,

這是佛獨有的智慧,如《大智度論》卷23〈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234, a8-11)云:

十智中有法眼、慧眼,如實智中唯有佛眼。

十智,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共有;如實智唯獨佛有。

所以者何?獨佛有不誑法。以是故,知如實智獨佛有。

雖然十智是阿羅漢、辟支佛與無生法忍菩薩所共有,但「無 生法忍菩薩」所得的十智都是「以不可得故」而獨稱為「摩訶 衍」64(大乘)。

關於十智與如實智的內容,《大智度論》卷 23 有詳細解說。

65

62 詳見《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07(CBETA, T27, no. 1545, p. 552, a7-p. 554, b24);《大智度論》卷23〈1 序品〉(CBETA, T25, no. 1509, p. 233, b6-29)。

63(1)七地菩薩具足無生法忍、等定慧地等二十法,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6〈發趣品 20〉(CBETA, T08, no. 223, p. 257, b9-20)。

(2)《大智度論》卷50〈發趣品 20〉(CBETA, T25, no. 1509, p. 417, c22-26):

「等定慧地」者,菩薩於初三地慧多定少,未能攝心故;後三地定多慧少,

以是故,不得入菩薩位。今眾生空、法空,定慧等故,能安隱行菩薩道;

從阿鞞跋致地,漸漸得一切種智慧地。

64 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5〈廣乘品 19〉(CBETA, T08, no. 223, p. 254, c19-p. 255, a4)。

65 參見《大智度論》卷 23〈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232, c18-p. 234, a14)。

(34)

無生法忍菩薩的智慧除了與「空、不可得」相應之外,在 觀四諦時也與二乘不同。

聲聞人將苦諦、集諦看成是有漏、有為的世間,滅諦是無 漏、無為的涅槃,道諦是無漏、有為的道法。66由於聲聞人將 四諦作差別觀,所以於世間觀無常、苦等,而厭離世間,急著 欣求涅槃。

菩薩能通達四諦皆是空、無自性,剛得道時就知道「苦諦、

集諦」是有漏法,且是有為虛誑不實,不會取著;將入無餘涅 槃時,也知「道諦」是有為虛誑,如說栰喻,借舟渡河,既渡 了河,就不會再取著舟船了;而「滅諦」無為的涅槃,只是相 待「有為的世間」假名安立,因此「滅諦的涅槃」也不應取著。

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三假品 7〉所說:「離有為不可 說無為,離無為不可說有為。」67

由於菩薩能將四諦全部觀空作四諦平等觀68,就能夠觀世

66(1)《大智度論》卷 22〈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223, b6-8):

無常即是苦諦、集諦、道諦。……說寂滅涅槃即是盡諦。

(2)《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分別界品 1〉(CBETA, T29, no. 1558, p. 1, c6-13) 有漏法云何?謂除道諦,餘有為法。所以者何?諸漏於中等隨增故。緣 滅、道諦諸漏雖生,而不隨增故非有漏。……

無漏云何?謂道聖諦及三無為。何等為三?虛空、二滅。二滅者何?擇、

非擇滅。此虛空等三種無為及道聖諦,名無漏法。所以者何?諸漏於中 不隨增故。

67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三假品 7〉(CBETA, T08, no. 223, p. 232, b22-23) 離有為不可說無為,離無為不可說有為。

68(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差別品 84〉(CBETA, T08, no. 223, p. 412,

(35)

間即涅槃69、煩惱即菩提70,就不會要急著厭離世間,也不必去

a16-19)。

(2)《大智度論》卷94〈四諦品 84〉(CBETA, T25, no. 1509, p. 720, c20-28):

問曰:二諦有漏,凡夫所行法故,可是虛誑不實;道諦是無漏法,無所 著,雖從因緣和合生而不虛誑;又滅諦是無為法,不從因緣有。云何言

「四法皆是虛誑」?

答曰:初得道,知二諦是虛誑。將入無餘涅槃,亦知道諦虛誑,以空空 三昧等捨離道諦,如說栰喻。滅諦亦無定法。如經中說:「離有為,無 無為,因有為故說無為。」苦滅如燈滅,不應戲論求其處所。

(3)《大智度論》卷94〈四諦品 84〉(CBETA, T25, no. 1509, p. 721, a29-b2):

知是四諦藥病相對,亦不著是四諦,但觀諸法如實相,不作四種分別觀。

69 參見《大智度論》卷 19〈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197, c29-p. 198, a9):

聲聞、辟支佛法中,不說世間即是涅槃。何以故?智慧不深入諸法故。菩薩 法中,說世間即是涅槃,智慧深入諸法故。如佛告須菩提:「色即是空,空 即是色;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空即是涅槃,涅 槃即是空。」

《中論》中亦說:「涅槃不異世間,世間不異涅槃。涅槃際世間際,一際無 有異故。」

菩薩摩訶薩得是實相故,不厭世間,不樂涅槃。

70(1)《大智度論》卷6〈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107, c21-p. 108, a1) 婬欲即是道,恚癡亦如是;如此三事中,無量諸佛道。

若有人分別,婬怒癡及道;是人去佛遠,譬如天與地。

道及婬怒癡,是一法平等;若人聞怖畏,去佛道甚遠。

婬法不生滅,不能令心惱;若人計吾我,婬將入惡道。

見有無法異,是不離有無;若知有無等,超勝成佛道。

(2)《諸法無行經》卷下(CBETA, T15, no. 650, p. 759, c13-p. 760, a14):

(36)

欣求另外的涅槃了!

再從「斷惑」來說,須陀洹略說斷三結:有身見、戒禁取 見、疑,廣說斷八十八結,即八十八種見惑。71斯陀含除了斷 三結之外,再薄貪瞋癡。阿那含,略說斷五下分結:有身見、

戒禁取見、疑、欲貪、瞋恚;廣說斷九十二結,即斷見惑八十 八結之外,也斷了欲界修惑貪、瞋、癡、慢,由於已斷欲界修 惑,不再來欲界故又稱為「不還果」。阿羅漢略說「欲漏、有 漏、無明漏」等三漏72盡,斷五上分結73,廣說斷一切煩惱。74

貪欲是涅槃,恚癡亦如是,如此三事中,有無量佛道。

若有人分別,貪欲瞋恚癡,是人去佛遠,譬如天與地。……

若人無分別,貪欲瞋恚癡,入三毒性故,則為見菩提,

是人近佛道,疾得無生忍。

71(1)《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3〈沙門果品 4〉(CBETA, T26, no. 1537, p. 464, c24-26):

所言無為預流果者,謂於此中三結永斷及彼種類結法永斷,即是八十八 諸隨眠永斷及彼種類結法永斷,是名無為預流果。

(2)見惑八十八使,參見《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50(CBETA, T27, no. 1545, p. 257, a18-25)。

72(1)《長阿含經》卷 2(2 經)《遊行經》(CBETA, T01, no. 1, p. 12, a22-24):

得等解脫,盡於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已得解脫生解脫智:生 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2)另參見《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 4〈三法品 4〉(CBETA, T26, no. 1536, p. 383, a4-9)《大智度論》卷25〈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243, b27-28)。

73 五上分結:色貪、無色貪、無明、慢、掉。參見《阿毘曇毘婆沙論》卷 27

〈使揵度 3〉(CBETA, T28, no. 1546, p. 197, b1-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8 The most pertine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texts that extoll the three pilgrims who traveled to India in search of the dharma and translat- ed sacred

Finally, when it came to Faxian, who strictly adhered to Buddhist precepts and whose efforts to translate Buddhist texts at Daochang monastery were supported by Meng Yi and Chu Shudu

千」的法界觀。智者大師依《法華經》十如是,《華嚴經》十法界,《智 論》三世間,立如來法身實相之境的「一念三千」。《智論》說法界有三 類世間 :

卷 1

development consequently results in the rising of such Buddhist sects as Shelun zong and Weishi zong in China. Lévi the French scholar corrected and published the Sanskrit

智者大師根據《大品般若經》 、 《大智度論》 、 《成論》 、 《毘曇》等較早期的大乘經 論對禪法的演繹及修行,使我們聯想起近代西方學者 Paul Harrison

2-1 化學實驗操作程序的認識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計劃與執行 2-2 化學實驗數據的解釋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2-3 化學實驗結果的推論與分析

Master Taixu has always thought of Buddhist arts as important, the need to protect Buddhist arts, and using different forms of method to propagate the Buddha's teachings.. How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