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法華經之弘傳者「法師」的詮義探研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法華經之弘傳者「法師」的詮義探研 "

Copied!
5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法華經之弘傳者「法師」的詮義探研

永本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主任

緒論

《法華經》乃天台宗所依之根本聖典,智者大師依此經而深獲自內證,得法華三大部的 名著問世,並且成為天台宗傳承史上重要之依據論疏。故研究之首先,必以此為目標。閱讀 之初,發現《法華經》的菩薩道,竟然是以五種法師──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的五種 行門,作為其成佛方法,此為其他經典所沒有之特點(一般經典亦強調受持、解說的功德殊 勝,但無此經如此明確點出,此五行乃成佛之要道),促使我想探討之動機。

研究組織及其方法與範圍

《法華經》是菩薩道之理論與實踐並重的經典,其中心思想,是顯明:本門──久遠實 成,迹門──一乘妙法。故闡揚菩薩道的展開,亦依此二門為核心。本文在探討菩薩道之法 師之時,依《法華經》的中心思想,為理論依據,且以各品的主旨內容,來說明「法師」的 內涵。

探討的過程中,主要即以漢譯本《法華經》為主,故雖涉及信仰之實踐面,但也只以中 國佛教為範圍。對於日本崇尚信仰《法華經》盛極的日蓮宗及其論說,不在此研究之內。本 文裡,某些涉及原典的考據問題,即收集日本學者研究之文獻作為輔助;其餘對於「法師」

之探討,擬以分析、歸納、演繹之綜合方式,在藏經及相關著作中,對法師的傳承、意義、

實踐規範、弘法方式等問題,作一探研。

一、法師的尊稱由來及其背景

在《法華經》中,對於稱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的法華教法之行者,稱為法師。

這種被尊稱為「法師」的資格,係《法華經》獨有的觀念!縱然同是大乘經典的其他經典,

(2)

如《華嚴經》中所稱的「法師」,在實際上還與《法華經》中所言的「法師」有所不同。然

《法華經》中所謂的「法師」,究竟有何意義呢?

(一)佛陀時代的傳誦

佛陀時代,尚未用文字書寫來傳持教法,只有口誦傳承的方式來傳法。在當時的婆羅門 教,吠陀聖典的傳承也是如此。在《阿含經》中,還可以尋出佛陀時代,對法的傳承,分為 傳誦、合誦。佛弟子們也有以誦經作為學習方法(誦習),而找尋其含意的修行。如《中阿 含經》卷八十五(《大正藏》第一冊,第五六一頁中),就是傳誦的方式;《長阿含經》卷 九(《大正藏》第一冊,第四十九頁中)的眾集經,就是合誦的方式。古昔曾有一比丘,常 在林中誦經,一日停誦,林神問何故?他回答說:「已得道故。」乃以前未得道,所以要誦 經,今已得道了,即無病了,故不需藥方了[註 1]。這種情形,即是誦習。

因為佛弟子的個性專長不一,佛陀說法的傳承,就分為持律者(Vinaya-dhara)和持法者

(dharma-dhara)二大系統。在王舍城的第一結集,就由優波離誦律,由阿難誦法。在還沒有 文字經典之前,對教法的內容,漸漸因能力而成為專門化了。即佛陀的弟子中,舍利弗是智 慧第一,目犍連是神通第一,阿那律是天眼第一,大迦葉是頭陀第一,富樓那是說法第一,

迦旃延是論議第一,須菩提是解空第一,阿難是多聞、具悟解、具堅固第一,優波離持戒第 一,羅睺羅密行第一。因此,對法的傳承,就有了經的奉持者(dharma-dharaorsutra-tika),

甚至有了對法的解說者(dharma-kathika)[註 2]。在法的解說者上,特別是上座部系統更形成 了有論母的奉持者(matrka-dhara),或是論藏的奉持者(abhidharmika)及說法者(bhanaka)

的形態而出現為特色[註 3]

(二)梵文、巴利語文獻中的法師

最初期的教團,對教法的傳持內容,唯有法和律,而慢慢地隨著教團的擴展,佛弟子對 法和律的解說、論究,就形成多樣性的傳持方式,即有持經者、持法者、持律者、持論母者、

持論者多種。依日人塚本啟祥的研究,在巴利文獻中,所出現受持三藏的系譜,如下圖[註 4]

(3)

除此之外,對於弘法者的傳持存在狀況,從僧伽的供奉銘文,明顯地可以看得出來。如 前二世紀頃的石柱銘文、欄楯銘文,或二世紀左右的菩薩像銘文、傘蓋柱銘文中,都可以發 現,具有精通三藏,或精通五部、持律者的紀念文之出現[註 5]

在梵文的文獻中,「說出世部」所傳的律藏《大事經》中,聖典的諳誦者、誦經者(bhanaka)

的原文是與手品師、宮廷彈唱詩人、舞蹈家、歌手、藝人、樂器演奏家等是同一名詞,但在 後來的文獻中,即慢慢加上法(dharma)成為複合詞而使用,如持法者(dharma-dhara)、說 法師(dharma-kathika)[註 6],就成為佛教術語的專有名詞。

其次,在《普曜經》中,說明「說法師」是大法施主,捨棄一切錯誤的言語,讚歎說法 師的無量功德,書寫經卷,宣說如來正法。《華嚴經‧十地品》中說:菩薩是聽聞如來教誡 而出家的,從聽聞之後自修,尚且為他人說,能夠記憶,而成為說法師。更進一步,詳細地 聽聞,連儀軌都能受持。尤其菩薩住難勝地時,由無量劫之間所生起的善根,悉皆清淨;住 善慧地時,成為說法師,護持如來法藏。這些是在說明「說法之師」的無量善巧方便,成就 四無礙辯,才能成就「說法師」的條件[註 7]

(4)

其他在《金光明經》中,說法師是依佛力及四大天王之勸說,才廣說此經;又在說經的 地方,皆應先向「說法師」頂禮膜拜。《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中告誡,如有輕蔑、嘲笑、

調弄「說法師」者,得無量罪[註 8]

以上是由梵文文獻中,由其語義的變遷,從部派時代的經典諳誦者,屬為音樂家等名詞 之一種的當時,是不行供養、禮拜,純然是以善友之教的受持,進而至大乘經典之後,則與 菩薩思想發展相關連,等同菩薩的難勝地、善慧地而護持法藏,進而被世人所稱揚且告誡不 能蔑視,實是「說法師」語義演變中的一大進展。當然,在歷史紀念的碑銘上,亦皆有記載[註 9]

(三)法華經歷史演變中的法師

對教法的護持,在僧團中是非常重要的課題。未曾有用文字以前,即佛陀時代的傳誦、

合誦,到佛滅後,聖典諳誦的專長化,形成了持法者及持律者、說法者的形態,而維持傳承 正法。有了文字記錄經典以後,這種聖典的諳誦家,在銘文的史跡上,也證實它的功德。南 傳的巴利文獻上,更清楚地顯示其歷史的傳承之存在。前二世紀左右的當時部派佛教,主張 護持教法的正統性,卻疏忽了所謂「說法者或持法者」之尊貴,致使那些與佛塔禮拜信仰有 關的一般信者,除了巡禮佛塔外,也進行說法,此乃促成在家菩薩之團體,即大乘佛教的興 起的原因吧!由此,大乘經典中,把護持正法(持法=自利行)和經典的流傳(說法=利他行),

遂和菩薩道結合,才開始另有「說法師」的出現而予以分別。

大乘經典中的「說法師」,注重對法的解說、了解,必須具有般若智,以四無礙辯來宣 說正法,始能堪其稱呼。故雖承襲初期大乘佛塔之信仰,但較重視經卷受持,如《般若經》

即是。而在《法華經》各品的結構上,亦從佛塔信仰而轉至經卷受持,在〈法師品〉可明顯 地窺其端倪。在「法師」的含義上,仍從對經卷之受持,強調五種法師之受持方式,甚至由 菩薩轉化,落實到出家、在家、善男子、善女人乃至無限人等。茲對於《法華經》中的「法 師」含義,依次在本論文中,一一探討。

二、法師的含義

在《法華經》中,〈法師品〉、〈法師功德品〉所提示的受持、讀誦、解說《法華經》

的人,稱為「法師」,原語為:dharmakathika。所謂「法師」,具有無上的功德,且受世間 一切人所尊敬,又稱為「如來使」、「大菩薩」。因為傳持《法華經》的人,能開示正法,

利益他人,故堪稱為真佛子而無愧。但據日人靜谷正雄,對法師dharmabhanaka 的研究[註 10], 其原語唯出現在大乘經典中,而且連阿含、律藏都看不到。筆者認為,也許是原始佛教時代 的佛教徒們,偏重於自己實踐,以解脫為目標,而忽略了弘宣佛法的工作吧 直降至婆羅門 教復興,當時的佛教,受了嚴重的毀損,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非將大乘正法搬出來不可,

(5)

有法師的出現及其稱呼。再說,佛教能流傳至現在,且發展至全世界,豈不是義學沙門的法 師們,盡身命投入奉獻,弘宣佛法所換來的成果 故法師們的功不可沒。

(一)法師在經典中的地位

關於佛教聖典中的法師,茲就譯來的經典,即指一般經典,與《法華經》對「法師」的 解釋,還略有所不同,著重於對「法」的理解、體悟、條件是其特色。如:《雜阿含經》卷 一:

若於色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若於受、想、行、識說是生厭離欲 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註 11]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二十六:

是菩薩住此地(第九善慧地)為大法師,守護諸佛法藏,入深妙義,用無量慧方便、

四無礙智言辭說法,是菩薩常隨四無礙智,而不可壞。何等為四:一、法無礙,二、

義無礙,三、辭無礙,四、樂說無礙。[註 12]

以上二經所說的法師,在其本質上必須要於色、受、想、行、識皆生厭離,欲滅盡,才 能稱為法師。又須知法、知義、知時、知足、知大眾、知我、知眾生種種性、知諸根利鈍,

方名為法師。故堪稱法師者,要能以四無礙智,所謂法、義、辭、樂說無礙,才能守護佛法,

入深妙義。

還有,《十地經論》第十一中,舉出二十種,能作法師事,一者時,無八難;二者正意,

正威儀住(自立他坐,不應為他說法,令他生尊重心,聞法恭敬,攝心聽故);三者頓,為 一切眾說一切法,離慳法垢故;四者相續,說無休息,捨諸法中嫉妒意;五者漸,如字句次 第說;六者次,如字句之次第義,亦如是說;七者句義漸次,說同義法,不說不同義法;八 者示,示所應示等故;九者喜,喜所應歡喜;十者勸,怯弱眾生,幫助他令其勇猛;十一者 具德,現智比智阿含所證具說;十二者不毀;十三者不亂;十四者如法,具說四聖諦;十五

(6)

者隨眾;十六者慈心;十七者安穩心;十八者憐愍心;十九者不著利養名聞;二十者不自讚 毀他[註 13]。能具足這二十種條件,是名為住大法師。

(二)法華經中的法師

《法華經‧法師品》中說:實踐修行《法華經》的人,所謂受持、讀、誦、解說、書寫 者,都稱為「法師」。經云:

若復有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乃至一偈,於此經卷,敬視如 佛。[註 14]

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法華經》乃至一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種種供養經卷,……

[註 15]

上列舉中,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的五種方法,勸導世人以資信仰、修持《法華 經》為旨趣。以下就其意義說明之。在《法華文句》卷八,即:

法者,軌則也;師者,訓匠也。法雖可軌,體不自弘,通之在人。五種通經,皆得稱 師。舉法成其自行,皆以妙法為師,師於妙法自行成就,故言法師。[註 16]

這裡的「法」指妙法,「師」是指以此妙法教導他人者。所謂五種通經的法師,即在〈法 師品〉中詳說的「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的五種法師。

(7)

慈忍為福德,空觀為智慧,福慧兼習,大道可弘,謂福慧法師。……能破三乘異執為 能問,巧顯一乘同歸為能答,能問能答佛教宣流,故名大法師也。又,慈忍為行,空 慧為解,解行雙備,說必利人,謂解行法師。……又,經云兼除老病死菩薩之謂也。

譬如勝怨,乃可為勇,具慈忍故則能利他,心修空觀名為自行,俱濟之德,名為雄勇 法師。又,以慈忍故不滯涅槃,由空觀故不著生死,以無所染,謂無著法師。又,以 慈忍故,越二乘地;具空觀故,越凡夫境。非凡夫行,非賢聖行,名道行法師。……

依二諦說法,所言不虛,謂誠諦法師。……入佛法中,無所執著,不相違背,謂無諍 法師。……定慧圓備,名具足法師。又,如經言:安住二法,魔不能壞,知諸法空及 不捨眾生,謂難壞法師。又,如論云,以空觀故,名為菩薩,具大悲故,名摩訶薩,

謂菩薩摩訶薩法師。……以三業無礙故得六根清淨,備六千功德,謂根淨法師。……

遠離二邊,名為中道,謂中道法師。……內具三觀,外說法者,名說法中王,謂諸王 法師也。又,二諦為二,中道為不二。經云:不著不二法,以無一二故。如此,卷之 則不留一毫,舒之則彌綸法界。[註 17]

上述舉列的法師之定義,可以肯定的是從慈悲、忍辱、空觀的立場,而說明「法師」的 基本內涵。也唯有具足空慧、慈忍,才能以法為師,以法教人。又在〈如來神力品〉中,還 說明法師在法義上,是一切無所掛礙,而唯以利生為事業,弘法是家務的超越實踐行者。經 云:

能持是經者,於諸法之義,名字及言辭,樂說無窮盡,如風於空中,一切無障礙。[註 18]

在《法華經》中的法師,從行法上來說,具有五種修持門,由表面上看來,似乎是易行 的、方便的、捷徑的方便法;但依其本質觀念而言,豈是泛凡之輩的無信、無解、無行、無 智之流所能行持的 另外,依經文的顯示,「法師」還包含了二種意義:

(8)

1. 如來使:經上說,誦持《法華經》、說《法華經》者,即使只是說一個偈頌,「當知 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註 19],「是人一切世間所應瞻奉,應以如來供養而 供養之」[註 20]。而且,「其有讀誦《法華經》者,當知是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則為如來 肩所荷擔。……」[註 21]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法華經》者,自身不但要以「如來」而 自要求,教化眾生,而且世人也應以供養如來的恭敬來供養之。竟於有無意間,處處提昇「法 師」的尊貴,而且為讓人信之、實行之為原則!這也算是佛陀的另一種慈悲說法,更為是樹 立佛法慧脈的傳持,鞏固三寶的圓備為旨趣。

2. 受持《法華經》的法師,實際上,在過去世已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為了濟度眾生,為 了佛法的傳持不斷,才再於佛滅後的今天,復現凡夫相的法師而濟世。經云:

當知此人是大菩薩,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哀愍眾生,願生此間,廣演分別《妙 法華經》……。藥王!當知是人,自捨清淨業報,於我滅度後,愍眾生故,生於惡世,

廣演此經。[註 22]

故「法師」在《法華經》的立場來說,是現實世間人群的歸依處,更是為教法弘傳的實 踐者,故能在佛陀滅後,提倡人人皆可成佛的「一佛乘」之殊勝思想,是針對「法師」之具 體的含義內容。故法師在宗教奉獻的層面上,得奉待遇與尊敬是應當的事實。這是一點也不 誇言的。

三、信與法師旳關係

信,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要件,也是神和人或人與佛之間,溝通的基礎。信,有信用、

信賴、信仰、信念的意思。佛教中的「信」是實踐,入道之門,所謂「佛法大海,唯信能入,

唯智能度」[註 23],《法華經》更是以「信」而得入。茲從「信」的角度來探討「信與法師」

的有關問題。

(一)信的含義

佛教實踐門,「信」是入道根本,含有澄淨、決定、歡喜、無厭、隨喜、尊重、隨順、

讚歎、不壞、愛樂義等[註 24],裨能成就慈悲心,故「信」在佛教經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

(9)

位。在阿毘達磨佛教中,「信」是修行的重要德目,例如五根、五力(信、勤、念、定、慧),

七力(五力加上慚、愧),七正法(信、慚、愧、多聞、勤精進、念現前、具慧)等,都是 以「信」得慧的修持為殊勝,也即是一般所謂的四不壞信(佛、法、僧、戒)。在《俱舍論》、

《婆沙論》中,對「信」的解釋亦非常詳細。大乘經典中,給予「信」很高的評價。如《華 嚴經》卷六:

信為道元功德母,增長一切諸善法,

除滅一切諸疑惑,示現開發無上道。

淨信離垢心堅固,滅除憍慢恭敬本,

信是寶藏第一法,為清淨手受眾行。

信能捨離諸染著,信解微妙甚深法;

信能轉勝成眾善,究竟必至如來處。[註 25]

《華嚴經》中的「信」,強調能滅除煩惱,能理解甚深的法,能到達究竟的如來處。又

《大乘起信論》中,也略說信心有四種:

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 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 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故。[註 26]

在《無量壽經》也強調「信」,它的十八大願,信樂乃是生淨土因之一。《法華經》中,

還極力的宣揚「信」,且對一乘教法能信解的菩薩眾,「信」是其成佛之鑰,透過「信」而 受持、讀誦……,乃至成佛為旨趣。

(二)法師與信

(10)

在《法華經》中,作為信受、信解、深信、敬信的觀念,是以「受持、讀、誦、解說、

書寫」為焦點,就是說「信」是依「行」而確立,「行」又是依「受持……」等而確立實踐,

故《法華經》的受持經卷,可以說是以「信受」《法華經》為具體實踐的行動表現。所以能 受持《法華經》者,稱為法師。依此推之,法師與信的關係之密切可知。然究竟什麼是「法 師」與「信」的主要內容呢?茲分為三點而說明之。

1. 一佛乘的思想 〈方便品〉中,佛陀說明「一大事因緣」後,接著說:

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舍利弗!

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註 27]

當知,佛陀出現世間的「一大事因緣」,乃是引導一切眾生,走向成佛的智慧境地,故 以方便將「一佛乘」分為三乘,即聲聞乘、辟支佛乘、菩薩乘,而加以解說。所謂菩薩是一 面追求佛的智慧而上進,另一面是教化濟度眾生為目的,因此在「追求佛智,教化眾生」上,

菩薩乘即是不異於「一佛乘」的。故說「菩薩乘」時,是主張二乘不能達到佛的智慧,但也 不否定二乘,且把他們包攝於「一佛乘」中為旨趣。

大乘佛教興起時,是大小乘對立的。尤其,《般若經》、《維摩經》之類的大乘,不僅 捨棄小乘佛教,而且對於小乘教徒也不肯設法去救濟。特別是力斥聲聞為「敗種」的《維摩 經》,竟將成阿羅漢的聲聞,永遠地排除於大乘之外的[註 28]。而《法華經》的大體上,雖是 繼承大乘經典的批判小乘為立場,卻把二乘融入「一佛乘」的思想中為特色。也就是說,以 前的大乘經典,認為聲聞、辟支佛二乘,是不能到達佛的境界,而《法華經》卻強調說,聲 聞、辟支佛的二乘,還能到達佛的寶所,故依之實踐,以修持菩薩行為旨歸,即證明二乘也 能得到佛的世界[註 29]。事實上,二乘也好,菩薩乘也好,都只是佛的方便示現。故所謂到達 佛世界的大道,本來就是唯一真理之莊嚴大道──一佛乘。

有關「一佛乘」的理念,作為迹門中心思想的〈方便品〉中,佛陀不斷地再三強調,這 一方面是佛陀的慈悲,另一方面是在這種「大小乘對立」的時代中,相信此「一佛乘」的妙 旨,畢竟是難於被接受的!故宣揚、受持、信奉的法師,可以說是盡身命而向此坦途邁進!

以自他兩利而努力,以到達寶所為旨趣。

(11)

2. 萬善皆能成佛 即《法華經》視成佛不是困難的思想。在《阿含經》中,針對修行 的方法,有三學及四雙八輩。三學是指戒、定、慧,順著三學的次序,而達到開悟的境界。

四雙八輩,乃指修行過程中,以斷除煩惱的聖者階位,即所謂的四向四果,此為南方「上座 部」所承襲下來的修道方法。北方「說一切有部」,就以四諦十六行相,作為邁向無學道的 修持。以大乘佛教來說,普遍以六度或十度為成佛的修行。在聖人的階位上,就有菩薩的五 十二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如《華嚴經》、《菩薩瓔珞 經》等是。而《法華經》中,所舉出的成佛方法,卻是獨樹一幟的論調。

如:〈方便品〉敘述以善良柔軟心對待眾生,可以成就佛道。積土成廟,或童子戲的聚 沙成塔,皆已成佛道。雕刻各種佛的形像,此人皆已成佛道[註 30]。以膠漆布嚴飾作佛像,皆 已成佛道。以彩畫、草木、指爪甲畫作佛像,諸人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乃至散亂心,

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註 31]。如是不斷地闡述造佛塔、造佛像、或禮拜 佛塔、禮拜佛像,都可為「成佛道者」,即是以提倡雖小善就能成佛的方法,而配合小乘的 妙有為對象。又〈常不輕菩薩品〉就有常不輕菩薩,禮拜一切眾生,道以「汝等皆行菩薩道,

當得作佛」[註 32]。又有聞此《法華經》者,即「疾成佛道」[註 33]。這些的啟示,其實是依

「信」而成佛道的顯示,故不求以嚴格的苦行,唯只倡申「信」而成佛!但當知「信」中,

妙具戒、定、慧三學,既然有「信」,即三業清淨,三業清淨即是佛,乃符《般若經》所提 倡的空中具妙有的特殊。故《法華》與一般經典,迥然不同的立場,是值得留意。這當是身 為「法師」者,應予以盡身命而奉持才對。

3. 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在《法華經》中,常提到不少聽聞經法的功德。在成立史上,

被認為屬於第三類的部份〈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至〈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即 極致地強調現世利益、消災祈福、信仰靈驗為主流。如:〈隨喜功德品〉說,五十輾轉隨喜 的功德,比隨順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道四生的一切眾生的欲望,施予金銀等七珍萬寶、

宮殿樓閣、飲食衣類,到飽足為止,不止一年,不止二年,乃至滿八十年行布施。於財施之 外,又以法施教導他們,令得小乘四向四果,如是大施主的功德,不及聽聞《法華經》一念 隨喜第五十個人的百千萬億分之一。一念隨喜的功德就如此,何況是聽聞者呢 且還說勸伴 聽法者的功德,有利根、智慧、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見佛等五十種功德[註 34]

又《法華經》的教理,如〈方便品〉偈中所說:「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諸餘眾生 類,無有能得解,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註 35],即使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也不能理解。

這除相信佛陀引導眾生,入「一佛乘」的慈悲以外,沒有其他成佛的好方法。故相信一佛乘、

萬善皆能成佛外,種種功德、利益,都是由聽聞、相「信」《法華經》而得來的殊勝。即〈法 師功德品〉所說「五種法師」之行,都是以「信」作基礎,而立「信」為實踐行。故「一念 信解」的「信」之極致,就在其中了。欲為成就《法華經》之法華行者的「法師」,當應該 是以「一念信解」作具體實踐的妙法門為旨趣!

(12)

四、法師的弘經三軌

《法華經》中說,如來於三世宣說經教,猶以此經的教理,最令人難以相信。而且說,

此經乃諸佛秘要之藏,不僅不可妄授與人,就是在佛世,亦多有怨嫉,更何況是在佛滅後呢?

當然更是難信不可思議的法門!依此,此經乃係勸說如來滅後,而宣說《法華經》的法師,

當應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而為四眾弘經。所謂的「如來室」,是指大慈悲心;「如 來衣」,是指忍辱不怨恨的心;「如來座」,乃指法空無我的境界。此三法,是一般所稱的

「弘經三軌」,還專指如來滅度後,受持、弘揚《法華經》的法師所應當遵守的規則。茲分 別而述:

(一)愍念眾生的慈悲心

慈悲是佛教實踐門的中心德目之一,與智慧是相並而重視的,如鳥之雙翼,不能缺少其 一的。在佛教整體思想來說,一切萬行更是不能沒有它的引導。如《大智度論》卷二十七說:

「慈悲是佛道的根本、一切佛法的根本名大慈大悲。」《法華經》中,以譬喻的方式,巧妙 地顯示佛陀的慈悲,這也是它廣受尊重的理由之一。

所謂慈,乃慈愛眾生,能給予眾生快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能拔除其苦,

稱為悲。換言之,能拔苦與樂,就是慈悲。佛陀的慈悲,就是以眾生苦為己苦之同情心、同 感受的狀態,故稱「同體大悲」;又因佛陀的慈心廣大無盡,遍及至所有的有情,並無情的 眾生,故佛陀被稱為「無緣大慈」的至尊。

對於慈悲的觀念,是初期佛教以來,所重視之修持門,即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之二。

且在大乘佛教的菩薩道行持門,還特別強調對眾生的慈悲!故慈悲,除了拔苦與樂之外,更 有消除煩惱的功能。如《八十華嚴》卷五十九:「菩薩慈悲的水,能洗滌諸煩惱。」又如《大 智度論》卷二十所言:「慈能消除心中的憒濁,所謂瞋恨慳貪的煩惱,皆能去除。譬如淨水 珠在濁水中,水即清也。」[註 36]

菩薩行道,以大慈悲護於十方,化度眾生無窮無盡,令眾生長安穩。菩薩以法權智,行 大慈悲,勸化愚冥,使發道心!是以弘經的法師,自行及化他,更要以「慈悲」為其根本。

又《法華經‧普門品》也提到菩薩的慈悲: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註 37]

(13)

在〈譬喻品〉中的偈頌,更極致地敘述佛陀大慈大悲之心力。經云: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常有生死,病死憂患,

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今此三界,皆是我有,

其中眾生,悉是吾子,

而今此處,多諸患難,

唯我一人,能為救護。[註 38]

又〈信解品〉的「窮子喻」或〈如來壽量品〉的「良醫喻」等,皆是顯示佛陀在在處處,

都是憫念眾生之極致的慈悲。

(二)柔和忍辱的心

《法華經》的菩薩道是一條被逐放、迫害的道路。由於《法華經》的主要思想,乃提倡 積小善可以成佛;邁向解脫涅槃的路,唯「一佛乘」,無二亦無三乘;甚至主張「惡人、女 人皆能成佛」的理念等,都是造成在弘傳上,與一般教法相違而被誹謗的原因。故《法華經》

的行者──弘經的法師,所對治的方法,是徹底地行持「柔和忍辱」,以避免流血、悲慘的 事件發生。要保有堅強的「忍辱」,如果沒有真正「信」法、「敬」法的勇氣,又如何能做 得到呢?

一般對於行菩薩道的菩薩們,說有十種忍:

(14)

1. 若他罵辱悉能堪忍,護彼心故。

2. 若他刀杖加害亦能堪忍,護彼我故。

3. 知一切瞋恚忍,自然不動故。

4. 自在處忍,能害不害故。

5. 眾生歸趣忍,不惜身命故。

6. 遠離我慢忍,不輕末學故。

7. 割截肢節忍,觀察如幻故。

8. 一切惡事忍,離自他想故。

9. 煩惱忍,遠離煩惱境界故。

10. 隨順一切菩薩方便智忍,得無生法忍,於一切智境界不由他悟故。[註 39]

上述提到十種淨忍,也說明了一位菩薩行者,應如何行持「忍辱」的方法。故弘法之法 師們,亦當如此行持為妙。而弘通《法華經》的法師們,對於外界的種種迫害,應如何忍?

〈勸持品〉上說:

我等於佛滅後,當奉持、讀誦說此經典,後惡世眾生,善根轉少,多增上慢,貪利供 養,增不善根,遠離解脫,雖難可教化,我等當起大忍力,讀誦此經,持說、書寫、

種種供養,不惜身命。[註 40]

茲將偈頌中,種種忍辱之事跡,列述如下:

1. 於佛滅度後,恐怖惡世中,我等當廣說,有諸無智人,惡口罵詈等,及加刀杖者,

我等皆當忍。

2. 惡世中比丘,邪智心諂曲,未得謂為得,我慢心充滿。

(15)

3. 或有阿練若,納衣在空閑,自謂行真道,輕賤人間者。

4. 貪著利養故,與白衣說法,為世所恭敬,如六通羅漢。

5. 是人懷惡心,常念世俗事,假名阿練若(阿蘭若),好出我等過。

6. 此諸比丘等,為貪利養故,說外道論議。

7. 自作此經典,誑惑世間人,為求名聞故,分別於是經,常在大眾中,欲毀我等故。

8. 向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及餘比丘眾,誹謗說我惡。

9. 謂是邪見人,說外道論議,我等敬佛故,悉忍是諸惡。

10. 為斯所輕言,汝等皆是佛,如此輕慢言,皆當忍受之。

11. 濁劫惡世中,多有諸恐怖,惡鬼入其身,罵詈毀辱我,我等敬信佛,當著忍辱鎧。

12. 為說是經故,忍此諸難事,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

13. 濁世惡比丘,不知佛方便,隨宜所說法,惡口而顰蹙,數數見擯出,遠離於塔寺,

如是等眾惡,念佛告敕故,皆當忍是事。

14. 諸聚落城邑,其有求法者,我皆到其所,說佛所囑法,我是世尊使,處眾無所畏。

[註 41]

上述十四條,使我們體會到,受持「忍辱」的力量,是對佛陀的敬信,如第九「我等敬 佛故,悉忍是諸惡」,如第十一「我等敬信佛,當著忍辱鎧」,因為敬佛、信佛、念佛的告 敕,所以種種迫害皆能忍。在〈序品〉中,有「增上慢人,惡罵捶打,皆悉能忍」[註 42],〈方 便品〉、〈譬喻品〉、〈法師品〉、〈見寶塔品〉等,皆有誹謗《法華經》或受持者的文句,

亦都以「忍辱」作為《法華經》菩薩的行持,但還可從中發現,其根本的力量,是對「佛」、

「法」的堅固信念所得來。尤其,〈勸持品〉的偈文,連續舉出對立者的形象,使人看了就 可立即浮現出敵者對《法華經》傳道者的迫害影像!而《法華經》行者,基本態度是要以沉 著、寬容、忍辱去對之!然在無形中,還可意識到為教奮鬥的氣氛特別濃厚之感。

(三)一切法空的境界

(16)

宣說《法華經》的菩薩,除了具足大慈悲心、忍辱心外,其次就是如來的「法空座」。

什麼是法空的境界?〈安樂行品〉中,菩薩的第二親近處,可作為說明:

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 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但以因緣 有,從顛倒生,故常樂觀如是法相。[註 43]

這是一切法空的立場,「不執著」的特徵,也就是對於現象界不執著的狀態!法空,乃 指觀想一切諸法皆空。所謂一切諸法,盡為因緣所生;因緣所生之法,本無自性而空寂無相;

即為法空。所謂空,就是智,故在佛教裡有很深的含義,特別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對於 空,絕對不是指什麼都沒有,也並不否定目前的事實為事實,即目前的現象,乃是率直地接 受事物生滅的事實,唯追問這種事實和現實,竟從如何而發生?如何正確地把握一切事物的 情況為焦點。

人類所執著的心和我執,根深蒂固,執著一切事物,甚至一切現象,都認為是固定、獨 存的。佛教始終一貫強調脫離執著。空的作用,乃是徹底的洗淨「執著心」和棄除「我執」。

所謂空,不只是概念和理論,即從原始佛教以來,係屬可實踐,實修的項目。空可分為我空、

法空。人類自己無其實體和自我之存在,稱為我空(人空);而認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由 因緣所生,亦無實體的存在,稱為法空。菩薩法空的境界,是為了脫離生存欲的觀念,故從 愛欲中,對感覺、肉體的執著與束縛,以真正得到心的自由而證道。大乘佛教之菩薩六度的 修持法門,更要依「空觀」為下手的工夫方能成就。例如,前述的「忍辱行」,亦必須以「空」

為體,才能得到一切無忍地,得一切諸佛無盡無礙的法為旨趣。

又《法華經》中,對「空」的教理闡述極其稀少,只能片斷地見到空的思想。例如:在

〈信解品〉中,四大聲聞敘述自己以聲聞而悟的一節裡,有「但念空、無相、無願」[註 44], 但並沒有很深的含意。其次在〈藥草喻品〉裡,說明如來知「一相一味之法」的文中,有「終 歸空」之語。又於偈頌有「聞諸法空,心大歡喜」[註 45]。然此二者,對空而言,並沒有特別 重要的提示。〈法師品〉中的法師,有「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等。如來座者,

即是「一切法皆空」,是本節所敘述的重點。又〈安樂行品〉中菩薩的第二親近處,「觀一 切法空,如實相……,一切諸法,空無所有,無有常住,亦無起滅」,就是敘述「法空」的 境界。故大慈悲心、忍辱衣、法空座是作為如來滅度後,以修行弘通《法華經》者的規則,

就是「弘經三軌」的殊勝義。這衣、座、室的三軌,可以說是為四眾弘經之法華行者,能以

(17)

真空現妙有,才能真正得入於此心境中,也才是具有化他的資格。由此,不只是弘通《法華 經》的法師,而一般弘經的法師,還是其必備之要件為原則。

五、法師的行持規範

在〈安樂行品第十四〉,對正欲發誓弘通《法華經》的諸位菩薩,宣說四種的實踐規範,

此即經文所稱的「四安樂行」,乃安住於忍辱的修行方法。〈勸持品第十三〉中,具體地宣 說佛滅後的惡世中,有俗眾增上慢(反對弘通《法華經》的俗人)、道門增上慢(指同修佛 道的出家眾中之法敵)、僣聖增上慢(指受世人恭敬的高僧中之敵對者)[註 46]的三種強敵,

更示以身為《法華》實踐者的決心。在〈安樂行品〉承上所宣說──菩薩艱忍於迫害時代,

應安住於忍辱之上,與〈勸持品〉中的菩薩行,與其說是靜的、消極的,不如說是在惡世中 的菩薩們,所過的嚴身、艱苦的修行生活。此品常有「住忍辱地」、「安住不動」、「安住 忍故」、「常柔和能忍」、「常行忍辱」等語,到處可見,更可知此品是直接與〈法師品〉、

〈勸持品〉具相關連接的[註 47]。茲試從相關敘述中,而探討四安樂行,以了知弘揚《法華經》

的法師們之行動規範。

(一)安樂行意

此品稱為〈安樂行品〉,是文殊菩薩為代表,〈勸持品〉中的淺位菩薩,聽說弘經至難,

而請示佛陀,如何於惡世中弘經?

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

此四法即是一般所說的身、口、意、誓願四安樂行,所以有「安樂」之名。何謂安樂行?

身無危險故安,心無憂惱故樂,身心安樂故能進行。更依《法華文句》上說:「所謂安樂,

即是大涅槃,從果而立名;所謂行,是趨向涅槃的道路,從因而得名。……以現在的安樂行 來說,因果皆俱即是安樂行。[註 48]

(二)四安樂行

所謂四安樂行,一般通指身、口、意、誓願的安樂行。天台慧思禪師於《法華經安樂行 義》中,對於四安樂行,他分為:有相行、無相行。四種安樂行,名為第一正慧離著安樂行;

(18)

第二無輕讚毀安樂行,亦名轉諸聲聞令得佛智安樂行;第三無惱平等安樂行,亦名敬善知識 安樂行;第四慈悲接引安樂行,亦名夢中具足成就神通智慧、佛道、涅槃安樂行。[註 49]

又,二種行者,經云:

無相行者,即是安樂行。一切諸法中,心相寂滅,畢竟不生,故名為無相行也。……

安樂行中,……不依止欲界、不住色無色(界),行如是禪定,是菩薩遍行,畢竟無 心想,故名無想行。[註 50]

這是《法華經‧安樂行品》中,「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

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註 51]的境界。又有關有相行,即:

復次有相行,此是〈普賢勸發品〉中,誦《法華經》散心精進,知是等人,不修禪定,

不入三昧。若坐若立若行,一心專念《法華》文字,精進不臥,如救頭然,是名文字 有相行。此行者不顧身命,若行成就即見普賢金剛色身,乘六牙象王住其人前,以金 剛杵擬行者眼,障道罪滅,眼根清淨得見釋迦,及見七佛。復見十方三世諸佛,至心 懺悔,在諸佛前五體投地,起合掌立得三種陀羅尼門。……若顧身命貪四事供養,不 能勤修,經劫不得。[註 52]

這有相行,是慧思年輕時代曾在北地所實行的法門。現在透過各家的說法,四安樂行,

既有如此之名,更須廣知其意。茲從其內容探討,即:

1. 身安樂行

身安樂行,是佛陀所說的:即安住菩薩行處及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什麼是菩薩 行處?

(19)

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

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註 53]

住忍辱地者,菩薩住忍辱地,能生一切佛道功德。譬如大地生長一切世間萬物,忍辱也 是如此。忍辱略說有三種:生忍、法忍、大忍(神通忍)。忍即忍耐之意。生忍,又作眾生 忍,謂菩薩於一切眾生不瞋不惱,如慈母愛子;又若眾生,雖以種種惡害加之,菩薩皆能忍 耐不起瞋恚;或受眾生種種恭敬供養不起欣喜,心亦不起貢高染著。法忍,對於諸經所說微 妙幽深之法義,能不驚怖,且能勤學讀誦,而安住於教法真理中。大忍,具足諸佛大人法,

故名大忍。為度眾生,色身、智慧、對機、差別,一念心中現一切身,一時說法,一音能作 無數音聲,無量眾生一時成道,是名神通忍[註 54]

又柔和善順者,一、自柔伏其心,二、柔伏眾生。和者,修六和敬、持戒、修禪智及證 解脫法。善順者,善知眾生根性,隨順調伏。

不卒暴者,學佛法時,不忽卒暴,取證、外行威儀也是如此。心不驚者,善聲、惡聲,

乃至霹靂、諸惡境界及善色像,耳聞眼見心皆不動,解空法故,畢竟無心,故言不驚。

復於法無所行者,於一切煩惱法上,畢竟空故,無心無處。復於禪定解脫法中,無智、

無心亦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五陰、十八界、十二因緣皆真如實性,無本末、無生滅、

無煩惱、無解脫。

亦不行不分別者,生死、涅槃無一無異,凡夫及佛無三法界,故不可分別[註 55]。 以上是佛對菩薩行處指出六點:⑴住忍辱地,⑵柔和善順而不卒暴,⑶心亦不驚,⑷於 法無所行,⑸觀諸法如實相,⑹不行不分別。其中的第⑴⑵項與〈法師品〉中所說,佛滅後 欲弘此經者,先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之衣、座、室三軌,有異曲同工之妙為旨趣。

也是弘揚《法華經》菩薩們的精神理念。而其親近處?經云:

若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不親近諸外道梵志、尼揵子等,及 造世俗文筆讚詠外書,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亦不親近諸有兇戲相扠相樸,及那

(20)

羅等種種變現之戲。又不親近旃陀羅及畜猪、羊、雞、狗、畋獵、漁捕,諸惡律儀,

如是人等,或時來者,則為說法,無所悕望。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 塞、優婆夷,亦不問訊。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或時來者,

隨宜說法,無所悕求。文殊師利!又菩薩摩訶薩,不應於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為說 法,亦不樂見。若入他家,不與小女、處女、寡女等共語。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

以為親厚。不獨入他家,若有因緣須獨入時,但一心念佛。若為女人說法不露齒笑,

不現胸臆,乃至為法猶不親厚,況復餘事。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小兒,亦不樂與 同師。常好坐禪,在於閑處,修攝其心。文殊師利,是名初親處[註 56]

在初親近處中,可分為十種惱亂:

⑴豪勢 國王、大臣、長官等豪勢要遠離,以免生起驕慢心。

⑵邪人法 遠離外道、世俗文筆等之邪見。

⑶凶險戲 對於相扠相樸等之凶戲,易使心散亂,不可親近。

⑷旃陀羅 不可親近旃陀羅等惡律儀的人。

⑸二乘眾 求聲聞之比丘、比丘尼等不可親近。

⑹欲想 不能於女人身上,生欲想相。

⑺不男 五種不男之人,不可親近。

⑻危害 不獨入他家。

⑼譏嫌 為女人說法,不露齒笑、不現胸臆,乃至為法猶不親厚。

⑽畜養 不樂畜養年少弟子、沙彌、小兒等。[註 57]

當知!親近豪勢,是驕慢的緣;近邪人法,是墮入邪見的緣;諸多凶戲境,是引起惡業 的緣;不可親近惡律儀者,也是避免產生惡穢的緣;不近二乘眾,是唯恐妨求大乘、發菩提 的道心;不親近處女、少女、寡女等,是避免生愛染心;不親不男之人,是屬不定之緣,好 壞難測也;不獨入他家,避免使人生疑而受害。不樂畜養小兒、沙彌、年少弟子等,是使能 專心修道,不散亂。這些都是針對行為,提出十條不可親近之規範,皆是立於實踐自利之立 場而說的。而可親近處是──於閑處坐禪,修攝其心。

(21)

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 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但以因緣有,

從顛倒生,故說常樂觀如是法相,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註 58]

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與〈法師品〉的「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相關連,並提 示弘經者對於諸法應「不動不退……不生不出,無名無相,實無所有」而無所著。且有關菩 薩接待他人原則的親近處,可分為三段與三學相呼應,即:

第一段:弘經者不可親近 ── 十種惱亂………戒 第二段:弘經者可親之初親近處 ── 閑處坐禪………定

第三段:弘經者可親近的第二親近處 ── 觀宇宙法界之真理………慧[註 59]

以此行處、親近處之修行,立身處世,弘揚《法華經》,這是所謂的身安樂行。

2. 口安樂行

口安樂行,指不說他人和法的過失,不令行者憍慢,又不歎毀長短、好壞,不嫌怨。簡 單地說,即指必須謹慎說話,則可安樂地弘通此經。有質問時,不答以小乘法,應以大乘法 解說。經云:

又,文殊師利!如來滅後,於末法中欲說是經,應住安樂行。若口宣說、若讀經時,

不樂說人及經典過,亦不輕慢諸餘法師。不說他人好惡長短,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 其過惡,亦不稱名讚歎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樂心故,諸有聽者,不 逆其意,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註 60]

(22)

此為針對弘經者之口業而說,示其種種說法之相。以動口善心為其行體,可說口安樂行 是以離惡為體。主張在人間教化,必以平等心對待一切人,並令得大乘之一切種智。偈中又 言:「慈心說法,晝夜常說,無上道教」[註 61],以晝夜不停說法,來顯示其慈悲心,此為大 乘戒之本來面目了。

3. 意安樂行

意的安樂,指慎防嫉諂、輕罵、諍競之心,對一切眾生起大悲心,對諸佛世尊,生尊敬 為慈父之念,對諸菩薩發大師之想,平等說法。慎防前四者,勵行後四者,是意安樂行。經 云: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受持讀誦斯經典者,無懷嫉妒、諂誑 之心,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

求辟支佛者、求菩薩道者,無得惱之令其疑悔,語其人言:汝等去道甚遠,終不能得 一切種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

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於諸如來起慈父想,於諸菩薩起大師想,於十方諸大菩薩,

常應深心恭敬,禮拜,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註 62]

從經文中,可看出意安樂行,其主要在離四惡,修四善。四惡指:一、嫉妒、諂誑之心,

二、輕罵學佛道者,三、惱亂學佛道者,四、戲論諸法,有所諍競。四善乃指:一、對眾生 起大悲想,二、對諸如來起慈父想,三、對諸菩薩起大師想,四、常深心恭敬,禮拜十方諸 大菩薩。後段內容相當於〈法師品〉中「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悲心是也」。〈法師品〉

中的弘經三軌,在〈安樂行品〉中,皆可發現其弘經方式上的共通點,只是在〈安樂行品〉

中,較為廣泛說明出來而已。此〈安樂行品〉的行動軌範,也可以說是以〈法師品〉之三軌 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

4. 誓願安樂行

第四安樂行,又可稱為慈悲行。所言的誓願,應該是指一切未信者,住於此法中所發的 誓願吧!誓願的內容,是對在家、出家的人生起慈悲心,對非菩薩的人起大悲心。所謂的慈 悲心,應指為說《法華經》而令住於法的如實智,令他們成佛。經云:

(23)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世法欲滅時,有持是《法華經》者,於在家、出家 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如來方便 隨宜說法,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我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隨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註 63]

上述之誓願安樂行,可分為三點而敘述:

⑴誓願之境 對在家、出家之人起大慈心,對非菩薩之人起大悲心。

⑵發起誓願的來由 因末世之人,沒有聽到如來的方便說法,而且不聞、不知、不信、

不解法華大乘。

⑶立誓願 這些人雖不知、不問、不信、不解《法華經》,但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不論在何處,都要以神通力、智慧力,引導他們入《法華經》,令他們成佛。[註 64]

在四安樂行中,身、口、意乃著重於自利,而誓願則是利他之行。所謂菩薩道是須自己 身正,才能端正他人。要使自己身心端正,只有於身、口、意三業上用心;要正他,亦須以 身作則而行慈悲心為本。故天下萬行,皆包羅在自利、利他二行上。菩薩若能行此四法的話,

上必為諸佛所稱歎,中必為諸天所護,下必為諸人所恭敬。雖在惡世,刀杖不能困,惡鬼不 能惱亂,何況是求名比丘之毀謗、侮辱。所以,如來才勸人實踐行持此四法。當然,依其內 容而言,弘揚《法華經》者,偏指淺位的菩薩,而且應是比丘僧吧!但依其意義、宗旨而言,

弘揚《法華經》的法師,皆應該引此為規範,而約束自己的身心行為,作為成就自利、利他 之修持為旨趣。

六、略釋五種法師

《法華經》是一部行菩薩道的經典,所以在菩薩行的理論與實踐之組織上,是非常圓備 的。在菩薩行的實踐行門中,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的五種行者,稱為法師,更是趨 向寶所而成佛的捷徑方法。故下面對於五種法師,在《法華經》中,所實踐的行持及其含意 作敘述。

(24)

五種法師

五種法師是《法華經》的五種法行。但一般經典的受持,雖有提到十法行或六種法師、

七種法師,都皆不離開此五種法師之行。在《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七〈付囑品第十六〉,

佛陀告訴阿難,受持此修多羅有十種法:

何等為十?一者書寫,二者供養,三者流傳,四者諦聽,五者自讀,六者憶持,七者 廣說,八者口誦,九者思惟,十者修行。[註 65]

受持此十種法,佛陀說譬如大地一切樹林、花藥皆依而生。一切善法皆依十種法而成就。

在《大智度論》卷五十六,更提到六種法師:

1. 信力故受 信指信向,受為領納之義。謂以信向之力聽聞正法,乃至一句一偈,領 納在心。

2. 念力故持 謂所聞之法,由憶念之力執持不失。

3. 看文為讀 謂目視經文,而以口宣讀。

4. 不忘為誦 謂習讀既熟,不假看文,自然成誦,無有忘失。

5. 宣傳為說 謂將自己所得之法,輾轉為他人宣說。

6. 難曉須釋 謂佛所說經教,義趣深遠,難以明暸,須經解釋,方能解悟。[註 66]

茲針對《法華經‧法師品》之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五種法師,略釋其義。

受持法,是佛教中對佛陀的教法,最普遍的一種修持法門,如:《中阿含》二○○經說:

「若我所說法,盡具解義者,當如是受持。」[註 67]

《大智度論》卷五十六:「三世諸佛法寶藏,聞已用信力故受,念力故持。」[註 68]聽聞 佛法以後,有信心故能接受,能念法故能持。要佛法能廣佈、誦習、為他人說,或心念,心 思都要受持。

(25)

又,讀與誦,對聖法的受持來說,並無嚴格的區分。看經文或口受,故言「讀」;為常 持不忘,故言「誦」[註 69]。又翫其意亦曰讀;讀書偶有所得,則書於簡之後,因名曰讀

[註 70]。背文以聲節之曰誦[註 71]。時常學習、溫習叫讀,有聲音節制、陰陽頓挫,就叫誦。

依一般經典來說,讀誦經典,可使1.佛法久存[註 72];2.不墮三惡道,得久存於善趣[註 73];3.

離蓋(遮蔽)[註 74];4.能入法→信→入正法[註 75];5.能由讀誦觀察法義,順從其法而行,能 逐漸由此因緣至涅槃的妙境界[註 76]。佛陀亦曾對誦經提出一些教誡,即:

1. 要常常集會誦經,使正法久住,如誦戒、布薩。[註 77]

2. 誦經不失時[註 78],可隨時誦經,如坐禪前誦經;散亂心,可以整日誦經。

3. 出家前,先令誦習經典。釋尊般涅槃後,外道欲於佛法求出家,先令四月誦習經 典。[註 79]

4. 不堪任行禪法者,可誦經。[註 80]

5. 雖誦千章,不義何益[註 81]。縱然常常誦經,如不解其中意義,否則對自己沒有利益 的,告誡吾等,要能誦經又能了解其義理,才能獲得其實際妙用,否則對自己毫無幫 助。

6. 誦法五失,應當省之:(1)自己愛著聲音;(2)使他人愛著聲音;(3)在家人嫌惡出家者,

如在家人歌詠;(4)練習音調妨定;(5)後人仿傚歌詠。[註 82]

再說,為人「解說」經義,是屬於「法施」的範圍。何謂法施?《大智度論》卷十一上 說:1.常以好語,令人有所利益。2.以諸佛語妙善之法,為人演說。3.以修妬路、毗尼、阿毘 曇三種法教人。4.以四種法藏教人──修妬路藏、毗尼藏、阿毘曇藏、雜藏。5.以聲聞法及摩 訶衍法教人。6.常以淨心、善心以教一切。7.以真淨法施,即以淨心善思讚歎三寶,開罪福門,

示四真諦,教化眾生,令入佛道。8.為清淨佛道,法施眾生,即不惱眾生,善心慈愍是為佛 道因緣;又能觀知諸法真空,是為涅槃道因緣;簡單地說,即不為名聞利養、恭敬而說法,

而必於大眾中興愍哀心,說此二法。[註 83]

在前敘述法師意義中,已明法師、說法者的必具條件。今復明說法者,應注意之心得事 項。如《十住毘婆娑論》卷七所言:1.欲昇高座,先應恭敬禮拜大眾,然後昇座。2.眾有女人,

應觀不淨。3.威儀視瞻有大人相,敷演法音顏色和悅,人皆信受,不說外道經書,心無怯畏。

4.於惡言問難,當行忍辱。又云說法者昇座後,1.對眾生生饒益想,2.於諸眾生不生我想,3.

於諸文字不生法想,4.願諸眾生,從我聞法者,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轉。[註 84]這些 對說法者來說,都是很好的意見。筆者以為,一個說法者,還應注意:1.能說能行,以身作 則而莊嚴;2.常保持謙下柔和的心;3.要遠離慳貪嫉妒;4.見他人獲益,心生歡喜而讚歎;5.

不為權勢、名位、利養、恭敬而所動為旨趣。

(26)

最後的「書寫」行法,完全以信、受持為根本,而書寫經文,乃為流佈廣傳於世。一般 皆以抄經來報恩、還願。例如日本的日蓮宗,對《法華經》之書寫行,最為廣泛、普遍。在 經典上,曾明記書寫經典的功德,可得八大藏:

1. 得意藏,未曾妄捨。

2. 所得心藏,分別經法,無所不解。

3. 得往來藏,普解一切諸佛經法。

4. 得總持藏,一切所聞皆能識念。

5. 得辯才藏,為眾生領宣經典,皆歡喜信受。

6. 甚深法藏,未曾斷絕三寶法。

7. 道意法藏,法中易得道慧。

8. 奉行法藏,得無生法忍。

在《法華經》所言能弘揚佛法的五種法師:受持的法師──要能對如來的言教、經論,

得能堅固而深信受之,且能憶持而不忘。讀經的法師──能正心端坐,眼觀經文而善思惟經 之含義。誦經法師──即於經能背誦而不須對文而攝持實踐。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卷五,

提示讀誦大乘經典,為觀行五品中的第二品。中國歷年來,就有讀誦大乘經典,以祈福消災 為勝事,如唐太宗曾敕請不空三藏,講誦《仁王經》,為衛護國家而祈願。解說法師──即 能教授並解說經中之深造者。書寫法師──能書寫經典而弘通佛法,且可為人師者。再說受 持、讀、誦、書寫屬於自利,能解說之行,屬於利他。能於此五種並行,方為是自利、利他 之法師,還可稱為菩薩摩訶薩的殊勝行。

七、法師與菩薩

《法華經》乃是理論和實踐雙美的菩薩道之經典,這是一般所公認的。當然,它的主要 教說,就是「菩薩行」,當知菩薩行的實踐者就是「菩薩」。在《法華經》的經文中,處處 可以發現世尊對「菩薩」之教化。如〈方便品〉:

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

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

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註 85]

(27)

《法華經》的真理,唯有信力堅固的菩薩才能理解。其次,有名的舍利弗,曾三止三請 佛說法後,而發生五千人離去之事跡,世尊針對在場的大眾說:「如今無復枝葉,純有貞實」

後,開示佛出世的一大因緣,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所以:

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 生。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註 86]

除此,佛陀還宣言:

汝等勿有餘,我為諸法王,

普告諸大眾,但以一乘道,

教化諸菩薩,無聲聞弟子。[註 87]

而且〈如來壽量品〉更是顯現《法華經》的真理特色,以永遠維護菩薩道的重要。接著,

陸陸續續有眾多的菩薩登場,作為法身的具體活動,就是菩薩道的展開。

故大乘佛教,誠是提倡一切眾生皆能成佛!屬於大乘經典之王的《法華經》,即是主張 一切眾生皆可成佛。在〈方便品〉中,有積小善可成佛;〈提婆達多品〉中,示惡人成佛之 授記,畜生道之龍女成佛的傳奇事跡;〈常不輕菩薩品〉有常不輕菩薩禮拜一切眾生,宣說 以「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註 88]依日人苅谷定彥對〈法華經修行道之構造〉的研究

[註 89],而奠下的結論說,《法華經》的成佛方法,即是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的五種修 持。對於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法華經》的人,稱為法師。故法師與菩薩,在《法華 經》中,都是站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然究竟兩者的關係如何,這是本節探討的重點。

(一)堪稱為法師

(28)

法師是《法華經》的修行者,亦是佛所說教法的具體實踐者。但對於「法師」而言,《法 華經》中所言的「法師」,並不是限定在固定的人群上。在經文的表現上,有時是「若有人」,

有時稱「善男子、善女人」,更進一步強調受持、讀、誦、解說等的實踐時,又出現了「大 菩薩」、「在家、出家的《法華經》誦讀者」,即是「說法者」、「法師」是有趣的。

在〈法師品〉的開頭,就顯示在場聽聞說法的人,包括了諸天、龍王、夜叉、乾闥婆、

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 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世尊對於在佛前聽法的大眾宣告:「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

乃至一念隨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註 90]。」此處聽聞者,皆給予 授記作佛,所有的人眾,不管是人與非人、四眾弟子,皆是聞法者,皆可稱為「法師」。

繼之,經文中所指的「法師」者,又指出為「若有人」或「善男子、善女人」。

若復有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乃至一偈。[註 91]

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法華經》乃至一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種種供養經 卷。……[註 92]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 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註 93]

「若有人」,指的對象包括了男女、出家、在家的佛教徒,後二句之「善男子、善女人」

是佛經上,對在家佛教徒的通稱。釋尊在法華會上,對在家信徒等同出家弟子看待,在家眾 弘揚法華教法,仍然是「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另外,經文中所顯示讀 誦《法華經》者,不管出家、在家信眾,一樣是「其所至方,應隨向禮」。經云:

(29)

若人以一惡言,毀呰在家、出家讀誦《法華經》者,其罪甚重。……當知是人,以佛 莊嚴而自莊嚴,則為如來肩所荷擔,其所至方,應隨向禮,一心合掌,恭敬供養,尊 重讚歎。[註 94]

在這意義下,可知在家人也可以弘揚法華教法,也可能是內祕菩薩行的「法師」。這種 身分或資格的確立,似乎是部派佛教以後,在大乘佛教中,對在家人的地位之提昇。談到善 男子、善女人,還蘊含了男女的平等觀念,這也是初期大乘佛教才有的現象。故《法華經》

中,對修持的法師們,乃由出家的僧伽,逐漸地擴展至在家的實踐者。即授持經的態度,也 沒有在家、出家的區別。

故《法華經》在一乘教法平等的主張下,對於比丘尼亦付與成佛的授記[註 95],於未來世 成為大法師。而單獨具體說明授持者是男性比丘眾,即出現在〈安樂行品〉中,第一親近處,

禁止親近寡女、處女等的規範,及「我滅度後,若有比丘,能演說斯《妙法華經》……」

[註 96]。誰是法師呢?即不分在家、出家、男、女,以能受持、讀、誦、解說、書寫者,皆可 稱為具善根的法師。也可以說,唯能弘揚法華教法者,皆是內含美德的「法師」。

(二)菩薩與法師

在《法華經》的經文裡,對一般的當機眾、當事者,皆以「菩薩摩訶薩」稱呼。但談到 經典的受持時,皆以「法師」的稱呼而登場。由此「法師」是《法華經》的受持者,菩薩是

《法華經》行菩薩道的主要對象!兩者與《法華經》的關係,都非常密切,那究竟兩者之間 有何關連?茲試從經典成立史上,以作為探討。

據日人勝呂信靜的看法,他主張《法華經》二十七品是同時成立的,彼此之間的思想都 具互相關連。站在《法華經》菩薩道立場來說,第一類(〈方便品〉──〈學無學品〉)是 聲聞人格之本質上,潛在的菩薩形象,深化著進展的過程。第二類(〈法師品〉──〈涌出 品〉)弘經者的菩薩形象,就具深化進展的過程而敘述[註 97],換言之,從〈法師品〉中的藥 王菩薩開始,到〈勸持品〉中的八十萬億那由他不退菩薩,進展至〈安樂行品〉,到〈涌出 品〉的地涌菩薩,種種所累積的行,是法師的人格形象,得次第而深化進展到理想的菩薩形 象,皆為其轉化過程的說明。

(30)

第一類的各品,是一乘教法而伴著二乘作佛(聲聞成佛)為主題。在一乘思想的內容,

包括了三乘教法,歸入一佛乘的教法統一到法開會,及統一大小乘歸入佛乘(人格形象的統 一到人開會)為終極目標。在人開會上,是以二乘迴心轉向大乘,以菩薩乘行持作為成佛之 道。所以,經文中常出現「但教化菩薩」的文句出現,這是為教化一切眾生,成就為菩薩的 含義。且在第一類中,聲聞人格的本質就是菩薩,例如舍利弗的前生是菩薩,現在退轉為聲 聞,得世尊告訴他,自身是菩薩,應由聲聞再轉向菩薩[註 98]。以舍利弗來說,即是半聲聞、

半菩薩的形象出現。接著,敘述摩訶迦葉等四大聲聞的前生,亦如舍利弗同樣的說明。〈化 城喻品〉以大通智勝如來時,十六王子出家,弘通《法華經》成為法師作媒介;進入〈五百 弟子品〉的富樓那──比丘中說法第一的法師,其前生即是護持正法、教化無數眾生的菩薩,

在本質上,富樓那本身即是菩薩,從聲聞人格轉化,至弘經的大乘菩薩之發展,這可說是《法 華經》的微妙構想吧[註 99]

依第二類來看,以〈法師品〉中的「法師」為弘經的主題。對告眾是藥王菩薩,而此菩 薩不是一般普通的菩薩,乃是以信受《法華經》為基本條件的菩薩,還可以說此菩薩以法師 為代表吧!從經文上,可得如此推測。

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法華經》乃至一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種種供養……

當知此人是大菩薩,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哀愍眾生願生此間,廣演分別《妙法 華經》。[註 100]

並且,也顯示了菩薩人格的普遍有情化。在〈法師品〉以後,菩薩是《法華經》的受持 者,菩薩行為《法華經》的實踐者,自然,在此前提之下,法師可以說是菩薩,菩薩也可以 說是法師的代表。

又〈序品〉中,以妙光菩薩來強調是法的受持者。偈文中有「菩薩是賢明的法師」或「法 師是受持法的出家者」之說明。〈法師品〉中,「若親近法師,速得菩薩道」[註 101],這些 都是在說明菩薩與法師的關係。

再說,菩薩的本質是利益眾生、救度眾生。法師的職責是說法,其說法的目的,乃是為 了讓聽法的人,能去除煩惱得到解脫,這種利益別人的說法之行,也是菩薩行,故站在這個 角度來說,法師也可以說是菩薩。

(31)

又以經文的顯示來說,佛陀說法「但教化菩薩,無聲聞弟子」;依成立各品的立場而觀,

所有聽聞《法華經》者,皆給予授記,即全是菩薩,這是《法華經》獨自的主張。受持《法 華經》者是法師,當然,法師可稱菩薩,菩薩亦可稱法師為旨趣。

八、法師的功德利益

佛教經典中,佛陀說完每一經後,皆會讚歎、說明此經的功德。如《金剛經》:「善男 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 甚多。」[註 102]如《維摩經》:「當知是善男子、善女人,聞是不可思議解脫經典,信解、

受持、讀誦、修行,福多於彼。所以者何?諸佛菩提,皆從此生,菩提之相,不可限量,以 是因緣,福不可量。」[註 103]《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中,讚歎此經能救一切眾生,此 經能令眾生離諸苦惱,此經能大饒益一切眾生的種種殊勝[註 104]。說到受持此經的功德,在

〈分別功德品〉、〈隨喜功德品〉、〈法師功德品〉等,有極致的表現出來為焦點。

雖然是探討「法師的功德利益」,但能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經典之前,亦須先有聞 法、信解,才能受持、弘揚此經。故一併將聞法、隨喜的功德,一概說明之。

(一)聞法的利益、功德

在〈分別功德品〉的開頭,就說明聞佛的壽命長遠時,無量無邊的眾生歡喜得益!對聽 聞本佛壽命長遠的大法門之靈山一會大眾,佛陀為之列舉聞法的功德。經文列舉了十二得益,

即:

1.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

2.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

3.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辯才。

4.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百千億無量旋陀羅尼。

5.復有三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

6.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法輪。

7.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8.復有四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9.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0.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不祥之兆。於諸有情。懷恨惱心。種種邪魔魑魅魍魎。在此界內。或止或遊。一切 等類。因為

即使是輾轉來自西域,其義理也一定與佛經不相違背。而所謂疑偽經,乃後人假託佛之名義 而偽造,或「抄造經典」,或據部分佛教義理而攙雜進虛構的成分,或完全出自編造者的胸

4.支出憑證如有遺失或供其他用途者,應檢附與原本相符之影本,或其他

一方面運用如來藏思想,一方面顯示根本空義,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更為直截的成佛學說和

  諱居簡。字敬叟。潼川王氏子也。以其寓北磵之日久。人不敢名字之。故稱北磵

„ 無線射頻識別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系統近年來越來越普及,應用範圍如供

„ 無線射頻識別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系統近年來越來越普及,應用範圍如供

(一) 四聖諦是佛教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