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幾片飃過的雲彩 蒙肇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幾片飃過的雲彩 蒙肇台("

Copied!
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幾片飃過的雲彩

蒙肇台(1974 級)

2010 年 11 月

最近收到系上寄來的系友返校邀請函,因路遠無法成行而上網到母系溜攬一番,看 到系裏在師資,軟體,硬體各方面都有神速的進步,可喜可賀。另一方面也看到林宜禧老 師過世的消息,又有點傷感,讀了老師及系友們的囘應,激勵我寫下此文以為紀念。

林老師上課非常投入,思路清楚,神采飛揚,信心十足,廣受學生們的歡迎,他是 一位很有潛力的教育研究學者。當時老師是系主任,大二那年第一堂高等代數課,早晨陽 光普照,空氣清爽,令人心曠神怡,微笑的林老師帶著春風滿面的陳珍漢老師到班上來,

介紹說陳老師剛從美國修得碩士囘到系上任教,代數是他的專長之一,要大家好好跟他學 習,言談間流露出無比得意之情,對他培養的學生能更上層樓學有所成,感到十分高興,

可見他是一位不吝於鼓勵提拔後進的長者。充滿朝氣的陽光加上室内泛白的日光燈,使得 噴水池前,那棟深鎖著數學堂奧之美,古典卻又神秘大樓裏的教室,顯得特別明亮,無疑 給這門課一個非常光明的開始。

上下都知道他不但對數學有深刻的功力,對文學藝術也有相當的興趣。有一年我當 系代表,文學院正熱烈討論一位伊朗詩人塔拉吉所寫一本中文翻譯的詩選,我看後覺得很 不錯,在林老師生日那天,代表系上同學買了一本,送他做生日禮物,幾天後,他特別過 來告訴我,說非常喜歡這本詩選,並要把它收入私人藏書裏,印證了他對文學是有一定的 品味。

1996 年過世的國際數學大師 Paul Erdős 生前曾說,上帝有一本數學終極的書,宇 宙中所有已解決和未解決的數學問題,那書裏都有最漂亮的證明。所以這位大師每次看到 別人對某個問題非常精彩的證明,而欣賞不已的時候,都會馬上說:這是從那本書出來的!

想像中林老師現在在上帝的圖書館裏,努力而歡喜地研讀那本書,飽享他在地上所有數學 謎題的答案。

津津有味地讀完陳珍漢老師的大手筆囘憶錄

(http://math.ncku.edu.tw/news/news99/991110.pdf),非常精彩,也勾起許多往事。

那個時代,校風純樸,老師們全力愛護教導,學生們尊師重道,維持傳統良好的師生倫理 之道,可能有一個例外,大四時,唐冬明老師從海外到系裏客座,他雖學有專長卻非常謙 虛隨和,因爲還是單身,課後常與我們同學在一起聊天吃飯,打太極拳,甚至踢足球,我 們也邀請他參加到合歡山的畢業旅行。在火車上大家有說有笑,唐老師又為我們講解地質,

樹木及中國歴史,讓我們不但遊山玩水,也學到很多課外的知識,他除了專業之外,還擁 有很多其它方面的見解,特別他雖在香港長大,到美留學,卻對中國歴史有很深刻的分析,

同學對他非常敬佩,跟我們相處,真是亦(益)師亦(益)友,大家非常愉快。

文中提到早年同學紛紛轉到外系的風氣,當時的確是一個潮流,同學見面都會問:

要不要轉,轉到那裏,甚麽時候轉?在此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現象,我同班同學中,

(2)

到土木系的賴世聲,後來當了台北市捷運局的局長,到企管系的劉維琪,後來當了中山大 學的校長。也有一個不尋常反方向的例子,電機系一位高我兩屆的學長黃俊宗,經常到母 系來旁聽,並對我說,老師們教得不錯,也引起他對數學的興趣。等畢業時,他乾脆放棄 當時最熱門的電機行業,而去考上清華的應用數學研究所統計組,到美國學成後,現在在 著名的康乃爾大學數學系當教授。無論轉出去或留下來的,以後都在不同的崗位,對社會 有不同性質的貢獻,可見按個人興趣傾向去發展,才能發揮最大的潛能。

由於黃俊宗學長上清華的榜樣,激勵母系幾期不少同學報考清華研究所的熱潮,上 一屆的黃壽萱,張德新考上了,我受到三位學長的影響,也僥倖考上了(更有幸成爲剛從 美國囘來的李家同所長,第一位指導的碩士生),下一屆的胡金源,魏守仁兩位老弟,畢 業後也來了,形成一段小小脈絡承傳的插曲。

幾年後,到美國繼續攻讀電腦博士,畢業找到的工作,卻與數學没有關係,但因在 母系四年的孕育薰陶下,養成對數學濃厚的興趣,它一直像個龐大的磁鐵,讓我無法長久 抗拒它的吸引,現在每天都要讀點數學,解幾個問題,滿足一下好奇心,不花錢,卻也得 到很大的樂趣,可說是業餘的數學愛好者,但因沒有考試及發表論文的壓力,反倒更能廣 泛地渉獵,嬉戯在巨匠們所彫塑的藝術之中,『前既有古人,後又有來者,念天地之悠悠,

獨欣然而陶醉』,雖能慢步欣賞不同的風景,但面對快速膨脹浩瀚的數學大海,到現在只 學得一粒小水滴而已,卻又是誠惶誠恐。

特別要藉這個機會,向下面的老師致最高的敬意,感謝您們的教導和傳授,上課 時,學生都很想鑽進您們的頭腦裏,看看您們怎麽能把一些古怪的符號,拼拼湊湊而在黑 板上寫出一個又一個絢麗迷人的公式和定理,您們當年的音容形象,上課時的手舞足蹈,

永留學生心中,可謂一日為師終生為師(按授課的次序列名):李定文老師(微積分);

林宜禧老師(高等微積分, 微分幾何), 陳珍漢老師(高等代數,拓樸),陳明庭老師(數 論);黃德華老師(複變函數) ;張敬源老師(微分方程);顏國勇老師 (數理統計),唐 冬明客座教授(泛函分析)。

這些片段,都成爲個人囘憶相簿裏的珍藏。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辮結理論、 量子群等重大數學學科。 筆者曾 在 「楊振寧與當代數學」 的訪談錄中有過較 為詳細的介紹 (此文的中文版在臺灣 「數學 傳播」1992 年 4 月發表, 內容不全相同的英 文版刊於

貝爾曾說過: “任何一張關於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數學家的名單中, 必定會 包括阿基米德。 另外兩個通常是牛頓和高斯。 不過, 以他們的豐功偉績和所處的時代背景來對

匈 牙利數學奇才 Paul Erd˝os 於 1996 年 9 月 24 日以八十三歲高齡去世, 他一生寫過的學 術論文達 1475 篇, 不只數目多, 而且分量紮實, 其中有許多影響後來的發展甚深。 現在要談的

這是一本歷史性的數學書籍, 談論數學 上的偉大定理及其幕後的數學天才。 涵蓋的 年代從西元前 440年的 Hippocrates 到西元 1874 年的 Cantor。 透過對數學上一些天才

幾乎在每本名為 Modern Geometry 的書中, 我們都可以遇到一個簡潔有力的 定理 — Menelaus 定理, 它是西元前 100 年由亞力山卓城的數學家 Menelaus 所發 現, 但直到近世幾何學興起, 才逐漸地受到重

丘成桐 院士曾就讀於香港中文大 學, 他對香港的數學界有相當的感情和 瞭解。「香港的數學及其發展」 一文, 談 及四十年代以來香港數學的發展。 本 文中, 丘教授對香港數學界發展方向提

美國加州大學 Berkeley 校區教授 Hartshorne 在教了幾年古典幾何之後, 認為 20 世紀 的數學家對於 「幾何原本」 應該有新的看法, 應該繼續發展 「幾何原本」 的數學。 他在參考資料

本問題乃英國數學史家 Ivor Grattan- Guinness 於1995 年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舉 行的一個國際數學史研討會中提出的。 他的 兩篇論文考慮了 α : β = 1 : n 的情況, 並為本文中定理 3 和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