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勾股數與張角長方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勾股數與張角長方形"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勾股數與張角長方形

王文甫 · 鄧仲仁 · 顏士傑 · 羅春光

勾股定理 (又稱畢氏定理) 說明直角三 角形 △ 的邊長 a, b, c 必滿足以下關係

c

2

= a

2

+ b

2

.

在整數論中, (a, b, c) 是為以上方程式正整 數解 (即勾股數) 若且唯若存在正整數 k, m, n(m > n) 使得

(a, b, c) = k(2mn, m

2

− n

2

, m

2

+ n

2

) 或 k(m

2

− n

2

,2mn, m

2

+ n

2

).

但有關 m, n 兩數的幾何意義, 則似乎從未有 文獻提及。 我們證明了 m, n 實為 △ABC 的某一 「張角長方形」 的邊長, 並重新證明以 上定理。 並且探討 「張角長方形」 與直角三角 形的關係。 此關係可推廣至一般三角形。

一 . 前言

讓我們從勾股定理開始。 設 a, b, c 為三 角形 △ABC 的邊長 (見圖一), 則

C 為直 角若且唯若

c

2

= a

2

+ b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A

a B

b c

圖一

又若邊長 a, b, c 皆為正整數, 則稱 (a, b, c) 為勾股數 (又稱畢氏三元數, Pythagorean triple), 例如 (3, 4, 5), (5, 12, 13), (7, 24, 25), (8, 15, 17), . . . 等等。 對於勾股數, 已知有以下的刻劃 (見 [1.]):

定理1: 三元數 (a, b, c) 為勾股數, 若 且唯若存在正整數 k, m, n, m > n, 使得

(a, b, c) = k(2mn, m

2

− n

2

, m

2

+ n

2

) 或 k(m

2

− n

2

,2mn, m

2

+ n

2

) (1) 先定義 {x

1

, x

2

, . . . ., x

n

} 表 x

1

, . . . ., x

n

等整數的最大公因數。 又 x|y 表 整數 y 可被 x 整除。 定理 1 的證明依賴於以 下定理。

48

(2)

定理2 [1,2]: 設 a, b, c 均為正整數, 則 (a, b, c) 為勾股數, a 為偶數且 a, b, c 互質 (即 {a, b, c} = 1) 若且唯若存在正整數 m, n 使得

(a, b, c) = (2mn, m

2

− n

2

, m

2

+ n

2

) (2) 其中

m > n >0, {m, n} = 1, 且

m, n 為一奇一偶。 (3) 定理 1, 2為初等數論兩個基本又深刻的 定理, 尤其是定理 2, 對邊長 (a, b, c) 與整 數 m, n 的要求都很細緻。 定理 2 的證明應 用到整數論中很多基礎的知識, 並需要一個 重要的引理 (見 [1, p.87]和 [2, p.40]), 即 對於整數不定方程 (diophantine equation) uv = w

2

在 u, v 互質的條件下, 通解是 u = m

2

, v = n

2

, w = mn, 其中 m, n 為 正整數, 且 m > n。

可是 m, n 兩個正整數有甚麼幾何意 義? 則似乎從未有文獻提及, 我們證明了 m, n 實為某一 「張角長方形」 的邊長, 並對定理 1 給出一個 「幾何」 的證明。

我們將在第二節中介紹張角長方形, 並 重新證明定理 1。 在第三節中我們將探討一般 三角形的邊長和其 「張角三角形」 之間的關 係。

二 . 張角長方形

若將直角三角形 △ABC 中的邊 BA 和 CA 延長, 使得 RAP B 共線; SAQC

共線, 且 RA = AP , SA = AQ, 這樣 P QRS 必為一長方形 (見圖二)。 我們稱長 方形 P QRS 為三角形在

A 的 張角長方 形 (rectangle at subtending angle)。 設 此長方形的邊長為 α 和 β(α < β)。 並設

BAC = 2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B

C a

b c P

Q R

S

α β

圖二

則有 tan θ =

α β

, 再利用 tangent 函數的倍 角公式:

tan 2θ = 2 tan θ 1 − tan

2

θ, 知

a

b = tan 2θ = 2γ

1 − γ

2

(4) 其中 γ =

α β

。 簡化後得一條二次方程式

2

+ 2bγ − a = 0.

因此

γ = −2b ±√

4b

2

+ 4a

2

2a = −2b ± 2c 2a , 其中因 γ 為正數, 負根不合。 故

α

β = γ = c− b a . 我們已證明了以下定理的第一部分:

(3)

定理3: 設 △ABC 為直角三角形, 其 中

C 是直角, a, b, c 為其邊長, 且 α, β(α < β) 為

A 之某一張角長方形的邊 長。 則

(i)α

β = c− b a = a

c+ b (5)

(ii) 存在實數 t 使得

(a, b, c) = t(2αβ, β

2

− α

2

, β

2

+ α

2

).

證明:

(i) 上面已討論過第一個等式, 第二個等式再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推出。

(ii) 從 (4), 因 γ =

α β

, a

b = 2αβ β

2

− α

2

設 a = 2αβt (t 為正實數), 則 b = (β

2

− α

2

)t, 且

c

2

= (2αβt)

2

+ (β

2

− α

2

)

2

t

2

= (β

2

+ α

2

)

2

t

2

因此 c = (β

2

+ α

2

)t。 故 (ii) 成立。

從定理 3 得知張角長方形邊長的比例決 定了相關直角三角形邊長的比例, 因為從 (ii) 有

a : b : c = 2γ : 1 − γ

2

: 1 + γ

2

(6) 反過來則更明顯了。 對照幾個基本的直角三 角形; 在此, 設對應

A 的張角長方形之邊 長為 α

A

和 β

A

; 而對應

B 的則為 α

B

和 β

B

例1: 若 (a, b, c)=(4, 3, 5), 則

α β

A

A

=

1 2

,

α β

B

B =

1 3

例2: 若 (a, b, c)=(1, 1, √

2), 則

α β

A

A

=

α β

B

B =√ 2 − 1。

例3: 若 (a, b, c)=(12, 5, 13), 則

α

A

β

A =

2 3

,

α β

B

B =

1 5

例4: 若 (a, b, c) = (24, 7, 25), 則

α

A

β

A =

3 4

,

α β

B

B =

1 7

從定理 3 容易得到以下推論。

推論4: 設 △ABC 為一直角三角形, a, b, c 為其邊長; 且 α, β(α < β) 為

A 之某 一張角長方形的邊長。 則 (a, b, c) 與某一組 勾股數成正比若且唯若

α β

是一有理數。

我們可以著手去重新證明定理 1。 先來 一個簡單的引理。

引理5: 若 (a, b, c) 為勾股數, 且 a, b 兩數中最少有一個是偶數。 設 a 為偶數, 則 b, c 的奇偶性質相同。

證明: 假設 a, b 皆為奇數, 令 a = 2x + 1, b = 2y + 1, x, y 皆為正整數。 由勾 股定理知

c

2

= (2x + 1)

2

+ (2y + 1)

2

= 4(x

2

+ x + y

2

+ y) + 2 因此 c

2

必為偶數, 即 c 必為偶數。 令 c = 2z, 則 c

2

= 4z

2

, 是 4 的倍數, 這與上式矛盾。 所 以 a, b 中最少有一個是偶數。

若 a 為偶數, 則從勾股定理知 b, c 的奇 偶性質相同。

定理1 的證明: 若 (a, b, c) 滿足 (1), a, b, c 皆為正整數, 且直接驗算知 (a, b, c) 滿 足勾股定理。

(4)

設 (a, b, c) 為勾股數, 且 a 為偶數, 又 設 d = {a, c − b}。 令

α= c− b

d , β = a d

則 α, β 均為正整數, α < β, 且滿足

α β

=

c−b

a

。 此說明 α, β 乃某一張角長方形的邊長。

這樣, 2αβ =

2a(c−b) d

2 ; 又

β

2

− α

2

=a

2

− (c

2

− 2bc + b

2

) d

2

=2b(c − b) d

2

. 同理,

β

2

+ α

2

= 2c(c − b) d

2

因此, 勾股數

(a, b, c)

= d

2

2(c − b)(2αβ, β

2

−α

2

, β

2

2

). (7) 最後, 讓我們說明 t =

2(c−b) d

2 確實是 一整數。 首先, 由於 d = {a, c − b}, 有 d

2

= {a

2

,(c −b)

2

}。 另外, 從引理5知, c+b 和 c − b 均為偶數。 因此 2(c − b)|(c − b)

2

。 又

a

2

= c

2

− b

2

= (c + b)(c − b).

得 2(c−b)|a

2

。 所以 2(c−b) 是 a

2

和 (c−b)

2

的公因數, 即可推論出 2(c − b)|d

2

, 即 t 為 整數, 因為 d

2

是兩者的最大公因數。

至此, 我們確定定理1的 m, n 實為

A 之某一張角長方形的邊長 β, α。 讓我們將 α, β 對應之勾股數列表如下(參考 [1, p.90]):

α 2 3 4 5 6 7

1 (4,3,5) (6,8,10) (8,15,17) (10,24,26) (12,35,37) (14,48,50) 2 (12,5,13) (16,12,20) (20,21,29) (24,32,40) (28,45,53) 3 (24,7,25) (30,16,34) (36,27,45) (42,40,58) 4 (40,9,41) (48,20,52) (56,33,65)

5 (60,11,61) (70,24,84)

6 (84,13,85)

三 . 一般情況

若 △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而是一任 意三角形, 這時, 張角長方形的邊長比

α β

和三 角形的邊長又有什麼關係呢? 首先, 設 α

A

, β

A

是對應於

A 之某一張角長方形的邊長 (見圖三), 又 α

B

, β

B

對應於

B; α

C

, β

C

對應於

C, 又令 γ

A

= α

A

β

A

, γ

B

= α

B

β

B

, γ

C

= α

C

β

C

定理6: 設 △ABC 為一任意三角形, 其 邊長為 a, b, c。 則

(i) γ

A

=

r (s−c)(s−b)

s(s−a)

=

|△ABC| s(s−a)

, 其中

|△ABC| 代表△ABC 的面積, s =

(5)

1

2

(a + b + c)。

(ii) a : b : c = 1 − γ

B

γ

C

: 1 − γ

A

γ

C

: 1 − γ

A

γ

B

(iii) γ

A

γ

B

+ γ

B

γ

C

+ γ

A

γ

C

= 1 (iv) γ

C

=

1−γ γ

A

γ

B

A

B

.

... ...

. ... ..

.. . .. .. . .. .. . ..

A

B

C a

b c

α

A

β

A

θ θ

圖三

證明: 由於三角函數的半角公式 (參考 圖三),

γ

A

= α

A

β

A

= sin

A 2

cos

A 2

=

s

1 − cos A 1 + cos A 利用餘弦定理,

cos A = b

2

+ c

2

− a

2

2bc , 因此,

α

A

β

A

=

s

2bc − b

2

− c

2

+ a

2

2bc + b

2

+ c

2

− a

2

=

v u u t

a

2

− (b − c)

2

(b + c)

2

− a

2

,

=

v u u

t

(a + b − c)(a + c − b) (b + c + a)(b + c − a),

=

v u u

t

(s − c)(s − b) s(s − a) ,

=|△ABC|

s(s − a),

因為從 Heron 公式,

|△ABC| =

q

s(s − a)(s − b)(s − c).

同理

γ

B

=

v u u

t

(s − a)(s − c) s(s − b) ,

γ

C

=

v u u

t

(s − a)(s − b) s(s − c) . 因此

γ

A

γ

B

= s− c

s = 1 − c s, 又

γ

B

γ

C

= 1 − a

s, γ

A

γ

C

= 1 − b s. 所以

a: b : c

= 1 − γ

B

γ

C

: 1 − γ

A

γ

c

: 1 − γ

A

γ

B

. 並且

γ

A

γ

B

+ γ

B

γ

C

+ γ

A

γ

C

= 1.

從而得到

γ

C

= 1 − γ

A

γ

B

γ

A

+ γ

B

. 證畢。

四 . 結語

本文中一些等式並不陌生, 例如定理 6(iii), 用另一方式表達, 即

tanA 2 tanB

2 + tanB 2 tanC

2 + tanA

2 tanC 2 = 1.

(6)

此恆等式在高中參考書上是常見的。 但本文 卻將這些涉及半角的恆等式賦予幾何意義, 亦即賦予生命。

本問題乃英國數學史家 Ivor Grattan- Guinness 於1995 年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舉 行的一個國際數學史研討會中提出的。 他的 兩篇論文考慮了 α : β = 1 : n 的情況, 並為本文中定理 3 和推論 4, 提供一個幾何的 證明。 有趣的是 Grattan-Guinness 發現與 邊長 3、4、5 的直角三角形對應之張角長方形 為中世紀教堂建築的 「秘方」, 其作用跟黃金 分割比例相似, 但引述的書籍卻不多。 誠如他 說, 本問題簡單有趣, 在文化上和教育上的價 值應受肯定。

感謝 Grattan-Guinness 將他的論文 寄給我們, 也感謝中山大學蔡志賢教授對本 文的興趣和指正。 本文源於鄧仲仁和顏士傑 在八十四學年度的高雄區高中數學科學習成 就優異學生輔導實驗計劃內一個暑期研究計 劃的成果報告, 感謝國科會與教育部對該計 劃的支持。

參考文獻

1. 潘承洞、 潘承彪, 初等數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4。

2. 閔嗣鶴、 嚴士健, 初等數論, 凡異出版社, 1993。

3. I. Grattan-Guinness,“Ad quadratum”

and beyond: Right-angled triangles generate all rectangles with sides in integral ratio, Zentrablatt D. Math.

(1995) no.4, 138-139.

4. I. Grattan-Guinness, A portrayal of right-angled triangles which generates rectangles with sides in integral ratio, Math. Gazette, 84 (2000) 66-69.

—本文作者王文甫任教於高雄縣燕巢鄉明陽 國中, 鄧仲仁和顏士傑分別是陽明大學醫學 系和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系的學生, 羅春光任 教於中山大學應用數學系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學數學宜讀數學史。 本文亦將描述 一些歐拉相關的數學史, 回應108 數學課綱, 「壹、 基本 理念」 中 「三、 數學是一種人文素養, 宜培養學生的文化美感」, 所描述的 「· · ·

例如, 從歷史的角度看, 數學對象的實 在性問題 (本體論問題) 和數學的真理性問 題 (認識論問題) 可以被看成數學哲學研究 的兩個基本問題;

數學史研究已具有很長的歷史, 如何在數學教育中運用數學史的知識, 充分發揮數學史的 作用和價值則是當前數學教 育改革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1998年4月20日至26日, 由國際數學 教育委員會 (ICMI)

本文是指導范同學參賽 2017 年台灣區國際科展作品 : 「格子直線數與歐拉函數之探討與 推廣」, 提及在特定格子圖形中利用喬丹函數來計算格子直線數, 這是一個美妙的發想。 有感指

Fano 引進的。.

《禪學發微 ── 以問題為中心的禪思想 史研究》、《禪史鉤沉:以問題為中 心的思想史論述》、《中國禪學研究 入門》以及譯著《修剪菩提樹 ── 「批

此問題常稱卡拉茲 (Callatz) 問題, 它是德國漢堡大學的卡拉茲率先研究且提出的 (從函 數置換角度), 且於1950年在美國坎布里奇 (Cambridge) 召開的數學家大會上得以傳播。 而後 又有了角谷

中國人 稱畢氏定理為勾股 (弦) 或商高定理。 傳統上, 勾股定理的證明是利用四個一樣的 直 角三角形依序排成一個大正方形, 中間空出一個小正方形, 然後利用面積關係得出 「勾股各自 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