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這些戰俘在韓戰和談期間,是最敏感而棘手的 問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這些戰俘在韓戰和談期間,是最敏感而棘手的 問題"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緒論

江海東在戰俘被釋放前曾三度訪問戰俘營,第一次代表軍人之友社,第二 次則是跟隨著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一同前往,第三次則是隨著賴名湯所率領的接 運聯絡組前往韓國處理接運戰俘的工作。回台灣後將他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

完成了《一萬四千個證人》這本書。1「由於反共義士不惜冒死犧牲的來歸,證 明了自由的可貴,證明了自由的不可一時或缺,同時也證明了人類爭取自由的 力量之偉大,及真理的不會泯滅。」2江海東的文字流露出「反共義士」的時代 價值,1961 年時,華僑公司將韓戰反共戰俘的故事拍成電影,同樣命名為「一 萬四千個證人」,並於第一屆金馬獎上得到了優等劇情片的獎項。韓戰後來台的 這批華籍戰俘對當時台灣而言,除了提供了電影、文學、新聞報導的等「創作 素材」之外,也為國內低迷的民心士氣打了一針強心劑。身為第一代的「反共 義士」,他們所樹立的英雄形象,成為當時政府用以鼓舞民心及宣傳外交最好的 利器。

一、中心議題

1950 年代,籠罩在冷戰氛圍下的台灣,反共的標語被寫在當時最亮眼的旗 幟上,同時也鮮明地留在那一代人的歷史記憶裡。在這股反共浪潮中,最受矚 目的一群人大概就是反共義士了。韓戰結束後歸來的一萬四千多名戰俘,是第 一批也是人數最多的反共義士。這些戰俘在韓戰和談期間,是最敏感而棘手的 問題。民主與共產的敵對,使得這一群人的去向成為聯軍與共黨爭論不休的主

1 江海東,《一萬四千個證人》(台北:新中國出版社,1955 年)。

2 江海東,《一萬四千個證人》,頁 5。

(2)

因之一,南韓總統李承晚擅自釋放反共戰俘的舉動更引發了復戰的危機,成為 當時國際注目的焦點。隨著時間的流逝,反共意識漸漸隱沒在歷史的洪流裡,

這一批反共義士也退出了歷史舞台。他們所扮演的歷史角色和所背負的政治信 念,卻是那個意識型態嚴重對立的時代裡,最鮮明的代表與象徵。

韓戰的爆發,對於台灣而言,如同「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在國民黨政權面 臨中共的威脅逼迫,美國又坐視不理的情況下,這場戰爭等於將台灣從絕望的 深淵裡拉了出來。南北韓的衝突,美蘇的對抗,中共的參戰,讓陷入絕境的台 灣又看到了一線生機。國際的對抗局勢、聯軍與共黨的處理態度、台灣政府的 響應和爭取、中共當局的解釋與召喚,以及整個政治背景的變化等,都和「韓 戰戰俘」轉變成「反共義士」有關。戰俘問題如何成為韓戰談判的絆腳石?韓 戰華籍戰俘超過三分之二大都決定前往台灣,究竟是什麼力量,讓他們選擇了 背離家鄉,前往一個陌生的島嶼?除了「嚮往自由」這個官方說法之外,是否 還有其他「不能說的秘密」?聯軍戰俘營中的生活方式和管理制度,是否對戰 俘形成「集體的壓力」,讓他們失去了「選擇」的自由?台灣政府用什麼方式來 處置這一群歸來的人士?社會大眾又是從什麼角度來看他們?新聞媒體對他們 有什麼評價?這些尚未解答的問題,都是值得探討的議題。

「反共義士」的來歸提供了國府批評中共政權及鞏固自身政權合法性與正 義性的最佳素材,台灣政府計畫性的宣傳活動,嘉年華節慶般的自由日,後來 更將這群義士投奔自由的「義舉」宣傳到國外。這些宣傳如何進行?造成了什 麼影響?是否達成其預期的成效?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時年輕氣盛的反共義 士,如今已過耳順之年。台灣社會幾乎已經遺忘了這一群曾經風光一時的「義

(3)

士」,他們如何面對自己及這段歷史?而當初選擇了遣返的戰俘,回歸「故鄉」

後又面臨了什麼處境?透過對這些「邊緣性」人物的深入探討,更能去瞭解那 個「反共時代」的另一個面向。

二、研究回顧

因台灣實際上並不是韓戰參戰國,加上過去檔案閱覽限制較多,相關研究 亦比較罕見。台灣學界研究與韓戰戰俘研究比較直接相關者,可參考黃克武的

〈一二三自由日:從一個節目的演變看當代台灣反共神話的興衰〉一文。黃以 一二三自由日這個節日來觀察台灣反共運動的興衰,以解構反共的神話。3一二 三自由日的出現便和「反共義士」來台灣有關,民國 43 年 1 月 23 日台北為了 歡迎義士歸來舉辦盛大活動,慷慨激昂的唱著「歡迎反共義士歌」「反共自由 歌」和「自由狂歡歌」。電台宣傳著一二三即是自由日,中國一定會獲得自由等 口號。一二三自由日透過黨政機器的宣傳,甚至影響到亞洲其他國家。到了民 國 49 年,更成為全世界反共陣營的共同節日。但到了「後反共時代」,民眾對 自由日賦予了不同的意義,在報紙上可以看到民眾為殘障同胞,甚至是流浪狗 爭自由的看法。在政治上,自由日也從「反攻大陸、解救同胞」轉化成台灣爭 取「國家自由」的渴望。4這篇論文雖然不是直接討論韓戰的反共義士,但從自 由日出發,來看長期歷史發展下,反共宣傳的建立與消失,是相當有趣的議題。

伍書典的碩士論文〈韓戰與中美關係〉中則提到了戰俘遣返的問題,這本書 關於中美關係的論點並沒有什麼特殊見解,它的特別之處在於作者本身是韓戰 時期的戰俘,故論文之中,記述了不少個人經驗。包括自由遣俘原則讓大部分

3 黃克武,〈一二三自由日:從一個節目的演變看當代台灣反共神話的興衰〉,《一九四九年:中 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0 年),頁 642-677。

4 黃克武,〈一二三自由日:從一個節目的演變看當代台灣反共神話的興衰〉,頁 642-677。

(4)

華籍戰俘都選擇前往台灣,還有印度雖為中立國,但從處理戰俘的態度即可看 出其親共傾向。書中同時也提到了,在三個月的「解釋」期間,中共代表說服 戰俘返回本國時,彼此的交鋒情形。5官方的出版品方面,《反共義士奮鬥史》對 於戰俘被俘或者投誠的經過有較多的描寫,也寫到了戰俘營中的鬥爭情況,及 戰俘的生活和再教育過程,應該是比較完整介紹「反共義士」的書籍。6另外,《反 共義士歸國》這本書則是著重在台灣聲援及接運等方面,也不斷地強調反共義 士經歷了重重考驗,加上台灣政府的努力,才得以歸國。7這兩本書都是以官方 立場為出發點,來詮釋戰俘拒絕遣返的行為。

對台灣而言,被美化為「反共義士」的韓戰戰俘,對中共而言,就是嚴重 的叛逃行為。在兩萬兩千名的戰俘當中,就有一萬四千多名不願遣返回國,對 中共當局來說,是很大的震撼和傷害。大陸對這一批戰俘拒絕遣返的論述,大 都是官方論調,聲稱「蔣匪」政權脅迫他們的志願軍戰士前往台灣,來台以後,

不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禮遇,還過著如階下囚般的生活。對志願軍做的訪問或是 研究,多是強調在美軍戰俘集中營裡的困苦生活,或是台灣特務對他們進行政 治動員的問題,8不然就是強調大部分來到台灣的戰俘都是國民黨員等。9李金明 的文章裡,特別強調鬥爭的部分,戰俘營中不但有「蔣李特務」,還有殘忍的「美 帝」對戰俘加以施暴,選擇遣返的七千餘人都是經歷了千錘百鍊才得以重返故

5 伍書典,《韓戰與中美關係》(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學院中美關係研究所,民國六十五年)。

6 反共義士奮鬥史編纂委員會,《反共義士奮鬥史》(台北:反共義士就業輔導處,1955 年)。

7 中華民國各界援助留韓中國反共義士委員會,《援助反共義士歸國》,(台北:援助留韓意識委 員會,1954 年)。

8 陳浩望、丁才安,〈他的臂膀曾被紋上「頑固共匪」-一個志願軍戰俘的不平凡人生〉《海內與 海外》,第 7 期,2002 年,頁 41-45。

9 徐宗懋、聞達,〈志願軍戰俘去台始末〉,《文史博覽》,第 17 期,2005 年,頁 50-53。

(5)

鄉。10吳金鋒則是志願軍戰俘,他將當年在聯軍戰俘營中情況書寫出來,他認為 美軍特意訓練部分戰俘成為特務,以煽動更多的人拒絕遣返,並且給予傾向國 民黨的戰俘管理權,造成拒絕遣返的人遽增。11王勇、那孝偉則認為台灣未能參 戰,喜歡拿戰俘問題大做文章,刻意阻撓韓戰和談的進行。為了要達到此一目 的,蔣介石便利用特務組織在戰俘營中搧風點火,並與南韓李承晚合作,又發 表文告表示願意接受不願遣返的戰俘,來增加共方和談的困難。12中共方面關於 志願軍戰俘的論文大多都是這種論調,意識型態強烈,就如同台灣官方的出版 品,將戰俘遣返或不遣返的問題歸咎於敵方。

程來儀所著的《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朝鮮戰爭戰俘之謎》一書,13試圖要解 釋共軍戰俘為何拒絕遣返的原因,意識型態濃厚,官方立場鮮明,但對於瞭解 戰俘在戰俘營中的生活仍有所幫助。邊麗君、馮金暉的《朝中遣返內幕》與程 來儀的書性質相近,為中共失去眾多戰俘的結果找個合理的解釋。14 相較之下,

穆正新所發表志願軍戰俘的一系列文章,算是對中共官方立場的嚴厲挑戰,舉 凡美軍甄別、共方解釋、戰俘營待遇以及「蔣李特務」等,他都有與共方完全

「相反」的主張。相較於其他的大陸研究者,他使用較多台灣方面的資料來反 駁中共的說法,試圖打破過去中共建立起來的迷思。穆正新的問題在於他的論 點完全站在中共的反對立場上,有為反對而反對的嫌疑。只要是中共過去所講 的論調,他便採取「完全推翻」的姿態,他的論點似乎著重在「翻案」,因此,

在資料的使用或者論點的闡述,都有偏頗的問題存在。然而,在大陸的志願軍

10 李金明,〈七千志願軍戰俘歸國內幕〉,《湘潮》,第 1 期,2006 年,頁 45-50。

11 吳金鋒,〈志願軍戰俘在美軍集中營的鬥爭〉,《軍事歷史》,第 2 期,2002 年,頁 70-73。

12 王勇、那孝偉,〈蔣介石劫掠志願軍戰俘罪刑大曝光〉《黨史文苑》,第 3 期,2002 年,頁 47-48。

13 程來儀,《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朝鮮戰爭戰俘之謎》(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

14 邊麗君、馮金暉,《朝中遣返內幕》(石家莊:華藝出版社,1990)。

(6)

戰俘研究裡頭,大多採取官方意識型態來解釋戰俘問題,穆正新以反向思考來 提出質疑,也有值得參考的價值。15

大陸另外一種韓戰戰俘研究是關於聯軍戰俘在共方戰俘營中的生活,李豫 生、周宇君所編的《第一等戰俘營 聯合國戰俘在朝鮮》描述聯軍戰俘在共方戰 俘營中的生活景況,強調中共絕無虐俘情事,並交代了拒絕遣返的聯軍戰俘後 來的結果。16王柰慶的《聯合國軍戰俘記事》中,則提到了中共「再教育」的課 程及成效。17干戈‧玉帛、邊震遐所著的《朝鮮戰爭中的美英戰俘記事》,也對 西方指控中共虐俘一事提出辯駁。18以上這幾本書都是以官方立場出發,論點無 新穎之處。黃耀昆的文章中,描寫了聯軍戰俘在共軍戰俘營中歡度聖誕節的經 過,聯軍戰俘還用英文寫下了「美國軍隊從朝鮮、台灣撤出去」「爭取和平、

反對戰爭」等標語。19他的另外一篇文章寫到共方千辛萬苦將戰俘從前線轉運到 戰俘營,卻遭到美軍的轟炸,讓美俘都忍不住咒罵的故事,接著他描述聯軍戰 俘在共方戰俘營中舉行運動會的盛況,他筆下的戰俘彷彿在營中過著相當愜意 的生活。20郭維敬曾在戰俘管理處工作,協助中共管理聯軍戰俘,他提到了大部 分戰俘抵達時都已贏弱不堪,也勉強承認了造成部分戰俘死亡的情況。比較值 得留意的是,他的文章裡頭記載了對不同國家戰俘的觀察,如土耳其、日本、

英國等,是比較難得的資料。21

15 請參閱穆正新〈志願軍戰俘系列〉,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b5/6/2/21/n1231387.htm

16 李豫生、周宇君等編,《第一等戰俘營 聯合國軍在朝鮮》(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

17 王柰慶,《聯合國軍戰俘記事》(解放軍出版社:北京,2000 年)。

18 干戈‧玉帛、邊震遐著,《朝鮮戰爭中的美英戰俘記事》(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4)。

19 黃耀昆,〈在志願軍戰俘營過聖誕節〉,《縱橫》,第 12 期,2002 年,頁 56-57。

20 黃耀昆,〈志願軍戰俘營中的「奧運會」,《縱橫》,第 8 期,2003 年,頁 17-20。

21 郭維敬,〈憶志願軍戰俘管理處〉,《縱橫》,第 2 期,2002 年,頁 19-22。

(7)

大陸方面照顧聯軍戰俘的說法,在美國的相關出版品中可以找到許多反 證。美國有關於聯軍戰俘的歷史已經出版。如Lewis H. Carlson即透過訪問韓戰 時被俘虜的美國戰俘,並利用檔案來重建當時戰俘管理與生活,同時也討論到 這些戰俘回國後重新適應與社會化的問題。Lewis特別提到他寫這本書的目的,

是要改變過去受到電影「諜網迷魂」(The Manchurian Candidate)的影響,22使 大眾對戰俘產生的不良印象。23 Harry Spiller也是透過訪問重現韓戰時期美國戰 俘的生活,但更強化戰俘所受的不人道待遇,及共黨透過教化嘗試改變美國戰 俘政治傾向的企圖。24Lewis H. Carlson與Richard M. Bassett合著的And the Wind Blew Cold: The Story of an American POW in North Korea則是以比較通俗的筆調

來描述戰俘生活,以一個美國士兵的經歷為主軸,從派遣到韓國、被俘到遣返 的過程,勾勒出當時的歷史景況。25 Pac McGrath Avery的著作也是以三個美國士 兵的真實經歷為主。這些書籍比較不像專業的學術著作,重點也著重於記述美 國戰俘的慘痛經驗,但幾乎都是當事者的親身經歷,可以提供歷史研究者更多 的參考文獻與資料。26

The Korean War: Volume 1: Pusan to Chosin: An Oral History是Donald Knox

利用信件、日記及訪問參與韓戰的美國軍人,來重建韓戰歷史場景的著作。27 他的第二本書The Korean War: Uncertain Victory: An Oral History未完成,其便辭

22 1962 年的美國政治驚悚片,主角是一群從韓戰歸來的戰俘,牽涉到洗腦、謀殺與總統大選。

23 Lewis H. Carlson, Remembered Prisoners of a Forgotten War: An Oral History of Korean War POWs ( N.Y.: St. Martin's Press, 2002).

24 Harry Spiller, American POWs in Korea: Sixteen Personal Accounts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mpany, 1998).

25 Lewis H. Carlson, Richard M. Bassett, And the Wind Blew Cold: The Story of an American POW in North Korea (Kent, Ohio: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3).

26 Pac McGrath Avery, They Came Home: Korean War POWs Tell Their Stories (Kimberly City, Missouri: Branson Creek Press, 2004).

27 Donald Knox, The Korean War: Volume 1: Pusan to Chosin: An Oral History (N.Y.: Harvest/HBJ Book, 2002).

(8)

世了,接下來的部分由Alfred Coppel 接續完成。28書中談論到戰鬥的情形、雙方 的裝備及物資等等,可以成為軍事史的題材。另外,這些軍人也談論自己參與 戰爭的疑惑、掙扎與個人的困境等,也可以是研究社會歷史的材料。如過去對 於共黨虐俘的說法,書中的訪談記錄就提供了反證,受訪者提出受傷期間曾受 中國士兵照顧的經驗,推翻過去共黨殘暴不仁的刻板印象。

Bruce Cuming所編的The Origins of the Korean WarOrigins of Modern Wars第二輯的最後一章作者為Barton Berstein,則討論了韓戰戰俘的問題,並重新解 釋歷時近兩年的和談挫敗原因。美國根據 1949 年的日內瓦公約,主張自願遣俘 原則。但實際上,高層內部仍有不同的聲音,如聯合國軍的總司令李奇威

(Matthew Ridgway),甚至連國務卿艾奇遜(Dean Acheson)等人開始時都反對,

但杜魯門(Harry S. Truman)本人倒是非常堅持。杜魯門認為,共黨戰俘不願遣 返回國對民主國家而言是最好的宣傳。Berstein認為,自願遣返原則成為和談進 行時最大的阻礙,並使戰爭延長了將近 15 個月。在談判與戰事長期拖延的情況 下,美國甚至一度想要動用原子彈,又引發了歐洲方面的關注。Bertein從戰俘的 問題出發,談到美國領導內部立場不同的問題,並擴大到整個國際局勢的分析。

29在這些西方著作當中,比較特別的是《歸來的幽靈-朝鮮戰爭俘虜問題內幕》

這本書,由英國和澳洲學者共同撰寫,他們兩人對於聯軍的「志願遣俘原則」

執行以及聯軍管理戰俘的方式,都做了一番批評,並承認在南韓境內的聯軍戰 俘營當中,的確存在著嚴重的暴力控制問題,才會導致大部分戰俘拒絕遣返的

28 Donald Knox and Alfred Coppel, The Korean War: Volume 2: Uncertain Victory: An Oral History (N.Y.: Harvest Books, 1998).

29 Barton Berstein, “Struggle over the Korean Armistice” in Bruce Cuming, eds., The Origins of the Korean War, vol. 2.

(9)

結果,30其關注的重心和論點與其他西方學者不同。

韓戰在西方雖然有「被遺忘的戰爭」(Forgotten War)的稱號,但在 1980 年 代後,仍有許多韓戰研究作品問世,可惜的是大多著重於軍事史與外交史的研 究,論述方式多是美國民主陣營與蘇聯共產陣營的互相指責,追究韓戰的起因、

對方的過失與責任等。大部分的韓戰研究裡面,對於戰俘的討論僅止於描述「志 願遣俘」原則影響和談進度,造成朝鮮戰爭無法結束。對於戰俘本身的研究極 少,少數討論戰俘的文章,也多將焦點集中在受共方管理的聯軍戰俘身上。Ron Robin的書The Making of the Cold War Enemy中,分析了冷戰時期的國際問題,其 中有一小節討論到聯軍戰俘營中華籍戰俘鬥爭的狀況,也點出了當時美軍在教 育政策的盲點,31是少數談到華籍戰俘的研究。整體而言,台灣部分的戰俘研究 較少,大陸方面雖然出版了不少相關專著,但意識型態濃厚,皆為官方說法,

論點無創新之處。美國方面的著作,則以訪談記錄或者回憶錄性質居多,或者 是把戰俘議題當作戰爭史及外交史的延伸,缺乏對戰俘問題的深入研究。一般 來看,這個議題的相關研究,仍有許多未開發卻值得探索的領域。

三、研究架構

本研究企圖跳脫過去戰爭史的框架,從戰爭中的弱勢族群,即戰俘的立場 來重新審視這場戰爭的影響。戰俘在戰爭中的地位、角色、待遇及其生活,在 過去的研究當中很少討論。尤其是關於韓戰中拒絕遣返的這群華籍戰俘,尚未 有學術性的相關著作出現。韓戰戰俘在參戰國的考量當中,本來是無足輕重的

30 艾倫‧溫寧頓、威爾佛雷德‧貝卻,《歸來的幽靈-朝鮮戰爭俘虜問題內幕》(北京:中國青年 出版社,1990)。

31 Ron Robin, The Making of the Cold War Ene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2003).

(10)

問題,沒想到最後卻因為「志願遣俘」的爭議,造成雙方和談的阻礙。聯軍雖 然執行了「志願遣返」的原則,但對於戰俘的「志願」卻沒有明確的調查,等 於沒有徹底落實。而台灣則非正式的參戰國,當時面臨了中國代表權爭議及中 共可能武力犯台的問題。故台灣政府在韓戰對戰俘所做的宣傳和外交工作,背 後有著更深刻的原因。因為資料、時間及語言等限制,本研究的範圍將著重於 韓戰時期拒絕遣返的華籍戰俘,至於其他的戰俘部分,則作為比較討論的對象。

本研究主要分成四章,第一章為背景章,檢視韓戰前夕的朝鮮半島內部權 力角力的過程,接著是韓戰爆發之後,中共參戰背後的因素為何。此外,這一 章也將討論韓戰對台美關係的影響,及台灣在韓戰中所扮演的國際角色。第二 章則進入戰俘的主題,第一節討論的是戰俘問題造成了韓戰和談的延宕,包括 志願遣俘原則的實踐、美國甄別制度的推行以及南韓對於戰俘解決方式的不滿 與反彈。第二節則是進一步觀察戰俘於營中的生活,包括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

以及戰俘「再教育」計畫的執行。第三節則是把焦點放在戰俘之間的鬥爭,透 過對戰俘營鬥爭的瞭解,重新審視「反共義士」來歸的原因。第四節則是志願 遣返的最後一關解釋,檢視此一制度實行所面對的困難和問題,及其對戰俘所 帶來的影響。

第三章則是開始討論戰俘形象改變的問題,國內的宣傳機制如何讓這群戰 場上的失敗者搖身一變成為忍辱負重的英雄。台灣政府又是如何運用他們來進 行內部及外部的宣傳,增進民眾信心,並增加國際能見度。更重要的是,透過

「反共義士」的選擇,來擴大解釋大陸民心依歸及台灣政權的合法與正統性。

第四章的部分,筆者則擬利用訪談和回憶錄來重建不同於官方檔案和媒體報導

(11)

的歷史記憶。本研究的最後一節,筆者想要討論的是「反共義士」這個英雄形 象的創造,從第一代的韓戰戰俘一直向下傳承,並討論後來的反共義士來台的 情況,以及政府的政策、媒體的評價甚至是民眾的對他們的印象,隨著時代的 改變,兩岸關係的改善,對「反共義士」們帶來了什麼樣的變化和影響。時至 今日,反共義士已經成為歷史名詞,筆者希冀能透過本研究來瞭解反共義士的 歷史定位及時代意義,並進一步檢視反共神話的建立與破滅。

四、史料介紹

本研究希冀能圖破過去研究的侷限,以官方檔案、媒體報導、口述訪談等 材料及方式,來做比較全面性的研究。本研究使用的官方檔案包括了國史館及 外交部所藏的相關史料,國史館所藏反共義士相關的資料,大多是外交部情報 司的檔案。近年來在周琇環的整理下,已經出版了三本史料彙編。32內容包括了 台灣對韓戰和談所蒐集的相關資料、台灣政府對於戰俘的相關政策,一直到戰 俘來台後進行宣傳的相關行程等,實為用以瞭解台灣政府對韓戰戰俘處理方式 的中心資料。外交部北投檔案館所藏的檔案,則較少與反共義士直接相關的資 料,但對於瞭解台灣在韓戰中的外交處境及台美關係的轉變,仍有極大助益。

此外,本研究也參考了美國外交檔案(Foreign Re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的相 關資料,有助於瞭解美國遠東政策的變化。33

台灣方面的回憶錄,如駐韓大使邵毓麟即提到了一些關於反共義士策反與 安置的情況,34另外一位經歷過韓戰的駐韓大使王東原,在其著作也有相關記

32 請參閱國史館所出版,周琇環編《戰後外交史料彙編 韓戰反共義士篇》,共三冊。

33 U.S. Dept. of States, Foreign Re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U.S. Govt., 1976).

34 邵毓麟,《使韓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1980)。

(12)

載。35外,顧維鈞的回憶錄對於韓戰時期的篇幅也不算少,雖然戰俘問題不是經 由他與美國交涉,但對於瞭解韓戰時期中美關係的變化,仍然有值得參考的價 值。36高文俊所寫的《韓戰憶往:浴血餘生話人權》算是比較完整的回憶錄,作 者對於其在戰俘營中的生活有相當清楚的回顧。因為作者是國軍舊部,還是黃 埔軍校出身,在戰俘營中擔任重要幹部,來台灣後也參與了國外宣傳的行程,

可以瞭解台灣政府如何利用戰俘議題以爭取宣傳機會。37高慶辰的《空戰 非英 雄》裡則記述國防部派出工作人員幫助美軍對中共心理喊話或管理戰俘等,可 瞭解台灣在韓戰中所參與的工作。38

在韓戰中選擇遣返大陸的戰俘,大部分都沒有得到中共方面的諒解,長期 受到打壓與迫害,直到近年才得以平反。部分的戰俘為了要洗刷過去中共貼上 的「叛國」「投敵」的標籤,也以回憶錄的方式記錄了當時戰俘營中的鬥爭情 況。如張澤石所著的《我的朝鮮戰爭》,不但交代了戰俘營中的生活景況和鬥爭 過程,也描述了他選擇遣返卻遭到中共不公平對待的遭遇。39賀明所著《朝鮮戰 爭戰俘遣返解釋代表的日記》則是他參與解釋工作期間所寫下的日記,是瞭解 共方解釋過程的重要資料。40

本研究的最後部分,將透過韓戰「前戰俘」口述訪談,記錄他們的戰爭經 驗和生命歷程,分析他們最後選擇台灣或者拒絕中共的背後因素。筆者向台北 榮家申請了十位受訪者,分別是金元奎、楊逸之、荀樹德、郭仕高、黃維勛、

35 王東原,《從韓戰看國軍》(中華民國駐韓大使館刊行,1952)。

36 中國社科院譯,《顧維鈞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1989)。

37 高文俊,《韓戰憶往:浴血餘生話人權》(台北:生智文化,2001)。

38 高慶辰,《空戰 非英雄》(台北:麥田,2000)。

39 張澤石《我的朝鮮戰爭》(北京:時事出版社,2000)。

40 賀明,《朝鮮戰爭戰俘遣返解釋代表的日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1)。

(13)

趙大利、孫錫財、李茂仁、郭樹德、龍集賢等人,於 2007 年 2 月 1 號到 5 號之 間完成口述訪談的錄音。其中趙大利的語音資料因為模糊不清,在論文中較少 採用。其餘受訪者的相關訪談,在論文中都有詳盡討論和解說。此外,媒體報 導也是本研究需要參考的史料,除了國史館檔案中的剪報之外,本研究將以《中 央日報》和《聯合報》為參考資料,來探討反共義士的形象改變及台灣官方的 宣傳手法。整體而言,韓戰戰俘的研究雖然成果不多,但台灣所藏的檔案其實 相當豐富,本研究將藉由史料的耙梳,整理出戰俘生活、鬥爭、遣返一直到宣 傳等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並輔以訪談、報章媒體、回憶錄等資料,以豐富研 究的內容與深度。

(1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1  Oleg Benesch, Inventing the Way of the Samurai: Nationalism, Internationalism, and Bushidō in Modern Japa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pp..

Asia,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Racism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Canon, 1780–1830,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3) 等人 的 研 究。Garfield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Mie–Gr¨uneisen equa- tion of state (1), we want to use an Eulerian formulation of the equations as in the form described in (2), and to employ a state-of-the-art shock capturing

Hong Kong: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4.. The Colonial State and Rural Protests in

This Manual would form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chool-based Gifted Education Guideline’ (which is an updated version of the Guidelines issued in 2003 and is under preparation)

Allan (Eds.), Proceedings of the 38th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Group for the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the 36th Conference of the North American Chapter

• Strange metal state are generic non-Fermi liquid properties in correlated electron systems near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s. • Kondo in competition with RVB spin-liquid provi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