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綜合人文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綜合人文科"

Copied!
8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學

課程及評估指引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 學習領域

綜合人文科 課程及評估指引

(中四至中五)

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聯合編訂 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統籌局建議學校採用

二零零三年

(2)

目錄

課程發展議會中四至中五綜合人文科專責委員會委員 i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中學會考綜合人文科科目委員會委員 ii

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中四至中五綜合人文科聯合工作小組成員 iii

引言 iv

序言 1

課程性質 2

課程宗旨 3

學習目標 4

預期學習成果 5

課程架構 7

課程大綱與建議授課時間 8

甲、核心部分 10

核心單元一: 個人成長 10

核心單元二: 香港社會的特徵 12

核心單元三: 現代中國的發展 14

核心單元四: 全球化 16

乙、選修部分 18

選修單元一: 宗教與人生 18

選修單元二: 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20

選修單元三: 大眾傳媒與現代文化的關係 22

學習與教學 24

前言 25

探究式學習模式 25

促進探究性學習 26

學與教的策略建議 27

(3)

總結 28

評估 29

前言 30

學校評估(校內) 30

公開評估 33

參考資料 37

核心單元 – 個人成長 38

– 香港社會的特徵 40

– 現代中國的發展 48

– 全球化 53

選修單元 – 宗教與人生 56

– 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59

– 大眾傳媒與現代文化的關係 62

其他有用資源 65

附錄 66

附錄一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香港中學會考綜合人文科 – 校本評核教 師執行指引

67

附錄二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香港中學會考綜合人文科 – 功課及學科 表現評核等級說明表

72

附錄三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香港中學會考綜合人文科 – 校本評核學 生表現剖象表

74

(4)

課程發展議會中四至中五綜合人文科專責委員會委員

(自2000 年 11 月起)

主席: 陳建熊 先生

副主席: 教育統籌局高級課程發展主任

(李志雄 先生)

當然委員: 教育統籌局課程發展主任

(何慧嫻 女士)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代表 學科部副總監

王兆生 先生 (2000 年 11 月 1 日 至 2001 年 1 月 31 日)

科目主任

盧家耀 先生 (2001 年 2 月 1 日 至2001 年 7 月 31 日)

林天賜 先生 (2001 年 8 月 1 日起)

委員: 區樹強 先生

鄭偉剛 先生 鍾志強 先生 何德琦 先生 關穎斌 先生 許綺瑩 女士 李志華 先生 陸秀英 女士 伍美莉 女士 潘林 珍 女士 陳 岡 博士 王啟銳 先生

祕書: 教育統籌局高級課程發展主任

(姚鳴德 先生)

(5)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中學會考綜合人文科科目委員會委員

(自2001 年 9 月起)

主席: 陸秀英 女士

副主席: 李志雄 先生

委員: 鄭漢文 博士

張國樑 先生

EDWARDS, Thomas Gwyn 先生 許寶強 博士

何慧嫻 女士 廖國雄 先生 羅貴祥 博士 羅天佑 博士 伍美莉 女士 柯孫燦 先生 潘林 珍 女士 王葉強 先生 姚鳴德 先生

祕書: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科目主任

(林天賜 先生)

(6)

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中四至中五綜合人文科 聯合工作小組成員

(自2001 年 10 月起)

主席: 陳建熊 先生

副主席: 陸秀英 女士

委員: 鄭漢文 博士

鍾志強 先生 關穎斌 先生 李志雄 先生 羅貴祥 博士 伍美莉 女士 潘林 珍 女士 陳 岡 博士 姚鳴德 先生

祕書: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科目主任

(林天賜 先生)

(7)

引言

本指引是香港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共同編訂一系列的課程及評估指引之 一,作為科目課程的學與教,以及公開考試的依據。結合課程與評估為單一指引,既可 讓公眾了解評估是學校課程的一部分,亦可推廣「促進學習的評估」文化,以期改進學 與教。

課程發展議會是一個諮詢組織,就幼稚園至中六階段的學校課程發展事宜,向香港特別 行政區政府提供意見。議會成員包括校長、在職教師、家長、僱主、大專院校學者、相 關界別或團體的專業人士、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的代表、香港職業訓練局的代表及教育統 籌局的人員。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是一個獨立的法定機構,主要負責舉辦香港中學會考和香港高級程度 會考。考評局的委員會成員,分別來自中學、大專院校、政府部門及工商界專業人士。

教育統籌局建議中學採用本課程及評估指引,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會提供相應及適切的公 開考試。因此,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會另行編印手冊,說明科目公開考試的形式,以及有 關考試的規則與條例。

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亦會就課堂學習的情況、學生在公開考試的表現,以 及社會和學生不斷轉變的需求,對科目課程作出定期檢視及評價。有關本課程及評估指 引的任何意見和建議,請致函: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13 號 胡忠大廈十三樓

教育統籌局課程發展處

總課程發展主任(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收

(8)

序言

教育統籌委員會在最近的改革建議中提出:「提供一個寬闊的高中課程,讓學生有 機會獲得涵蓋各個學習領域的經歷,建立一個廣博的知識基礎,及加強從不同角度分析 問題的能力」(教育統籌委員會,二零零零年九月)。本課程主要為沒有修讀「個人、

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內其他學科的學生而設計的,是對上述建議的一項回應。這 課程特別為著重理科或科技科的學生,提供在「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內的 學習經歷,藉此擴大他們的知識基礎和發展多樣化的技能與能力。

(9)

課程性質

「人文」一詞有多種含意。通常,此詞是指與文化有關的各種學科,例如文學、歷 史、哲學等等。有時候,此詞又會與「人文精神」緊密連繫。「綜合人文科」可以簡單 地理解為研究人類境況的綜合科目。綜合人文科(中四至中五)並非嘗試把不同的專門 學科共冶一爐;「綜合」一詞,是指本課程在研究人類境況時,雖然會涉及人文學科的 基本概念和知識,但卻不為不同學科的知識領域和界線所限。

綜合人文科(中四至中五)的核心內容是人文世界,其基本關注點是對人類境況的 認識和理解。本科為學生提供一種與他們主修的理科或科技科目迥異的學習經驗,幫助 學生擴闊視野,並且對所處世界更加了解和關懷。不過,本課程的宗旨,並非把不同學 科的理論或不同專科的知識合併,亦不在於使學生成為某課題的專家。

本科從個人、本地、國家、世界四個層次來探討人文世界;學生在探討這些議題時,

可以認識「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內的六個範疇所提供的不同觀點,包括個 人與群性發展、時間、延續與轉變、文化與承傳、地方與環境、資源與經濟活動、社會 體系與公民精神。

(10)

課程宗旨

本科教學宗旨在:

1. 增進學生對自身、社會、國家及整個世界的認識;

2. 裝備學生能從多角度思考具爭議性的議題;

3. 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使他們可以構建知識以應付不斷變化的個人及社會環境;

4. 為學生介紹適用於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的思維和研習方法;以及

5. 幫助學生建立整全和合理的價值觀與態度,以維持健康的個人發展,並成為有見識 及有責任感的公民。

(11)

學習目標

本科的目標是讓學生能夠:

1. 發展自我了解的意識,培養管理自己的能力和習慣,並檢視自己與家人、同儕和社 會其他成員的關係,以及對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期望和準備;

2. 識別本地社會值得珍惜的地方、當中的局限和令人憂慮之處,並能確認本地居民身 分和國民身分的關聯性;

3. 對目前內地改革開放發展策略和我國在發展過程中面對的一些重要課題有基本的 認識;

4. 明白全球化的進程,並反思其可貴和可憂的地方;

5. 知道社會關注的不同範疇,以及認識個人、本地、國家和全球議題的關聯性;

6. 進行基本的人文和社會研究,並能以多角度分析複雜的社會議題;

7. 在探究式的學習過程中,發展協作能力、溝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 力、自我管理能力、研習能力,以及創造力;

8. 察覺和關注個人、人際、本地社會、國家和全球性的議題;以及

9. 理解本身所屬文化、其他文化及普世性的價值觀念,並能夠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12)

預期學習成果

完成本課程後,學生須能夠:

1. 了解自己的感受、情感、價值觀和好惡;

2. 管理自己和處理自己與他人的各種連繫;

3. 察覺他人的感受和體會他們的經歷,理解人類群體所要面對的問題;

4. 明白香港社會的優點和弊端,了解社會公義的重要性;

5. 認識香港居民具備的多重身分,並理解自己的本地居民身分和國民身分的關聯性;

6. 明白中國的發展策略,評估其對國家未來發展的影響;

7. 認識全球化的多元性,並評估其對不同人士和組織的影響;

8. 明白個人、社會、國家和全球議題的關聯性,並能據此來評估人類關注的不同議題;

9. 了解到資訊怎樣影響決策的釐定和有助問題的解決;

10. 認識到不同人士對價值觀和真理會有不同的見解;

11. 辨明當代不同群體所持的觀點,並以此為基礎,確立個人的立場;

12. 進行簡單的研究、社會調查、實地考察,進一步提升其研習能力;

13. 從多種角度思考,尤其是有關人文主義的價值觀;

(13)

14. 對各種資訊、數據、概念、意見作出篩選、詮釋、評估和整合,從已有的證據得出 結論;

15. 清楚表明論證,並以開放和寬容的態度來進行道德的討論;

16. 有效地與人溝通和表達自己,並維持良好的社交關係;

17. 理解本身所屬文化、其他文化及普世性的價值觀念;

18. 覺察到兼顧個人利益和公眾利益的重要性;以及

19. 成為有責任感並對社會盡責的公民。

(14)

課程架構

(15)

課程大綱與建議授課時間

本課程包括四個核心單元及三個選修單元,每單元各有一個選定的主題,以劃定該 單元的範圍,並為探究式的學習模式提供路向。

每個核心單元是根據個人、本地、國家、世界這四個脈絡層次的其中之一設計。這 樣的設計顯示逐漸擴展的探討範圍。然而,這並不是要將每單元的探究範圍局限於某一 層次之內;相反,跨層次的探究是可接受而且是應該鼓勵的,因為這能帶出各層次之間 的互動關係。

選修單元給學生提供選擇,讓他們可以認識更多值得關注的事項。這些單元的探討 範圍不一定局限於任何脈絡層次。

本科學生須修讀全部四個核心單元,和其中一個選修單元。本科建議每循環周設四 教節,假設中四至中五兩學年共有四十五個教學循環周,則本科共有180 教節。以下是 各單元的建議授課時間分配:

內容 修讀規定

及建議授課時間 甲、核心部分

第一單元: 個人成長 必修

不少於三十節

第二單元: 香港社會的特徵 必修

不少於三十節

第三單元: 現代中國的發展 必修

不少於三十節

第四單元: 全球化 必修

不少於三十節

(16)

內容 修讀規定 及建議授課時間 乙、選修部分

第一單元: 宗教與人生

第二單元: 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第三單元: 大眾傳媒與現代文化的關係

任選一個單元 每選修單元不少於四十節

建議全科最少授課時間為160 教節。教師可自決安排剩餘的教節作不同的用途,例 如:照顧興趣較廣泛的學生,輔導能力較弱的學生,給學生機會作深入研究,採用更多 不同的學與教的策略等。

(17)

甲、核心部分 核心單元一:個人成長 本單元幫助同學較深入的了解自我,並培養管理自己的能力和習慣。另一方面,透過將有關人際關係的原則,應用於與家人、同 儕和社會其他成員相處的實況來討論,學生反省自己如何與人溝通和建立關係,並檢視自己對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期望和準備。以 下探討問題建議提供原則性的討論方向;在學與教的過程中,教師須輔以生活實例作討論的內容。 議題重點探討問題建議價值觀及態度 a.培養自覺 如何能夠了解自己?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如何幫助認識自己?怎樣知道自 己的興趣、性向和重視的東西?成長的過程和背景如何塑造一個人?該 如何看自己的優點和限制?個人對未來的期望如何影響今日的生活? b.自尊與他人 認許 人的價值在於甚麼?現代社會按甚麼標準評定人的價值?這些標準是否 值得認同?他人的認許如何影響個人的價值觀和行為?自尊對身心健康 有何重要?具備自尊的人有何表現?

1.我要成為怎 樣的人? c.自我管理 如何明白並處理自己身心的需要?怎樣認識影響自己行為的因素?如何 處理問題、困難和生活的重大轉變?今日的決定如何影響個人的長遠利 益?怎樣學習訂立目標,並付諸實踐以達致這些目標?

人性尊嚴、創作力、 勇氣、自由、情感、 個人獨特性、信任、 互相依賴、自尊、自 省、自律、修身、自 決、思想開闊、進 取、堅毅、樂觀、積 極、負責任、善於應 變

(18)

議題重點探討問題建議價值觀及態度 a.人際溝通 有效的人際溝通包括哪些因素?如何了解自己的人際溝通模式?可以從 甚麼角度了解他人的感受和行為?不同的角度如何影響一個人的人際溝 通和對他人的接納? b.處理衝突 人際間的衝突是如何產生的?這些衝突會帶來甚麼後果?怎樣處理這些 衝突?如何評估處理衝突的不同方式?

2.我如何與人 相處? c.建立關係 家人、友儕、社會其他成員彼此之間有甚麼期望?這些期望是否合情合 理?當這些期望不能被滿足時,彼此的關係有何張力?建立親密關係的 同時,彼此的期望是否必然增加?親密關係是否必然包含互相的承諾? 自己應該如何準備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真誠、個人獨特性、 平等、信任、互相依 賴、思想開闊、敏 感、謙遜、寬容、歸 屬感、欣賞、移情、 關懷、合作、負責 任、尊重自己、尊重 別人

(19)

核心單元二:香港社會的特徵 本單元首先檢視香港社會三方面的情況:政治參與、經濟發展及社會政策,藉以反省香港社會有哪些值得珍惜的地方,並同時探討 當中的局限和令人憂慮之處。單元的目的是讓同學能對香港社會有較全面的了解,並懂得批判和分析現時一些重要的社會問題。此外, 本單元會探討本地居民身分和國民身分的發展,讓同學反思自己的身分,並包容與自己身分不同的人。 議題重點探討問題建議價值觀及態度 a. 政治參與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內,香港人有甚麼參與政治的途徑?香港人的政治參 與機會是否平等?香港人參與政治受甚麼因素影響?實施「一國兩制」、 「港人治港」對港人的政治參與產生甚麼作用?在現時的制度下,政府 是否能積極地回應公眾的訴求?香港市民有沒有足夠的機制去監察政府 和提出申訴? b. 經濟發展和 財富分配香港的發展程度如何?從哪些方面可以顯示出來?有甚麼因素促使香港 成為國際貿易和金融中心?香港特區政府的經濟政策是怎樣的?過往的 經濟增長對貧窮問題產生甚麼影響?經濟轉型帶來甚麼挑戰?邁向高科 技知識型經濟是正確的方向嗎?這方向能否改善或解決貧富懸殊的問 題?

1. 香港社會有 甚麼可貴和 可憂慮的地 方? c. 社會政策與 平等機會香港是否一個機會之都?是否肯努力就必定有成功機會?一個廉潔和誠 信的社會是否重要?香港有沒有不同形式的歧視問題?政府推行的社會 改革及政策,在甚麼程度上確保平等機會和公平的財富分配?

平等、自由、共同福 祉、守望相助、正 義、平等機會、正當 的法律程序、多元 化、民主、樂於參 與、批判性、欣賞、 移情、關懷、積極、 善於應變、尊重別 人、尊重法治、尊重 公平

(20)

議題重點探討問題建議價值觀及態度 a. 本地意識和 身分認同甚麼因素令香港居民產生本地意識和身分認同?本地身分的形成與香港 的社會經濟發展有甚麼關係?港人的身分認同與香港的生活方式有甚麼 關連?不同的社群如新來港人士、新界原居民和少數族裔,怎樣發展他 們的身分認同? b. 國民身分認 同香港人在甚麼程度上認同中國人的身分?香港人在不同的事件和不同的 時期,如何表達對國家的認同?怎樣才是愛國?回歸後,香港人的中國 人身分意識有甚麼改變?甚麼因素導致這些改變?

2. 甚麼因素影 響香港居民 的多元化身 分認同? c. 大眾文化與 身分認同大眾文化(如電視、電影)反映的香港人本地意識是怎樣形成的?有甚 麼特徵?在過去的歲月裏,香港人的自我形象經歷了甚麼改變?在過渡 期及九七回歸後,大眾文化有否反映港人對中國文化及國家的認同?如 何反映?大眾文化是怎樣描述「大陸人」和「新移民」的?傳媒如何刻 畫香港的少數社群?大眾文化有否顯示和促進多元化身分的觀念?

歸屬感、文化及文明 承傳、愛國心、團結 一致、多元化、批判 性、欣賞、尊重別 人、尊重不同的生活 方式

(21)

核心單元三:現代中國的發展 本單元以現代中國的發展(特別在經濟方面的發展)為主題,目的在於使學生對目前內地改革開放發展策略及中國在發展過程中面 對的一些重要課題有更深入的基本認識,並在此基礎上探討中國的發展路向。這單元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策 略和特色,並評估其影響。探討範圍以農村改革、鄉鎮企業、國企改革、民營企業,以及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主,讓學生明白中國 如何由計劃經濟過渡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及中國如何由以農業經濟為主演變為愈來愈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經濟體系。第二部分探討經 濟發展對政治的影響和對中國帶來的各種挑戰,並嘗試探討中國未來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議題重點探討問題建議價值觀及態度 a. 農村改革及 城鄉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濟發展走過甚麼不同的道路?計劃經濟和市 場經濟有甚麼分別?甚麼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自1978年以來經濟改 革有甚麼發展?政府推行了甚麼農村改革?甚麼因素促使中國發展鄉鎮 企業?中國的城市化和城市改革有甚麼特色?甚麼因素導致民工的出 現?民工的出現帶來甚麼問題?怎樣解決民工及其所引發的問題?城鄉 差距怎樣才能縮減?

1. 中國現今的 經濟發展策 略是否可 取? b. 國企改革、民 營企業及中 國加入世界 貿易組織(世 貿)

甚麼因素導致國營企業改革?國企改革帶來甚麼影響?政府對國企改革 帶來的失業問題有甚麼解決方法?民營企業在國家的經濟中發揮甚麼作 用?中國為甚麼要加入世貿?中國以發展中國家的身分加入世貿帶來甚 麼新的機遇和挑戰?國家加入世貿對本港帶來甚麼新的發展機遇和挑 戰?香港經濟在國家的經濟發展中起著甚麼作用?

愛國心、歸屬感、團 結一致、平等、自 由、平等機會、人權 與責任、人性尊嚴、 共同福祉

(22)

議題重點探討問題建議價值觀及態度 a. 政制發展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對中國的政制發展有甚麼影響?內地人民對政制 發展持甚麼態度?中國在農村和各級政府進行了甚麼政制改革?中國 政制發展有甚麼困難與前景?中國未來的政制發展有甚麼可行的方 案?

2. 改革開放對 中國未來的 發展帶來甚 麼影響? b. 可持續發展中國的工業化與城市化對自然環境構成甚麼影響?在經濟發展與環境 保育之間,應如何取捨和作出平衡?「可持續發展」策略是否中國發展 必然而可行的選擇?中國可採取何種策略及政策以確保可持續發展? 經濟發展與文化承傳的保育是否可以並存?

愛國心、歸屬感、團 結一致、平等、民 主、自由、平等機 會、人權與責任、人 性尊嚴、共同福祉、 可持續性(環境)、 守望相助、文化及文 明承傳

(23)

核心單元四:全球化 本單元除了協助學生澄清全球化的基本概念之外,更進一步反省這個社會進程帶來的種種好處和弊端。全球化對大國及已發展的國 家的意義,和對發展中及細小的國家的意義並不相同,中國既是大國但又是發展中國家,它面對的種種問題,更成為重要的課題。此外, 在全球化的進程之中,不同的政治體系、經濟體系、種族、文化及社會結構之間,因並存而產生的融合、對抗和磨擦,又會帶來甚麼後 果?本單元會從當代國際的重要衝突事件及其處理手法,來探討在全球化下人類社會達到永久和平的可能性及日後的發展路向。 議題重點探討問題建議價值觀及態度 a.何謂全球 化?甚麼是全球化?全球化在經濟、政治和文化方面有甚麼特徵?全球化會 否導致單一化?全球化下世界能否保持多樣化?1.甚麼是全球 化? b.全球化的趨 勢推動全球化的因素是甚麼?世界各地如何回應全球化的趨勢?當全球化 成為大趨勢的時候,可能會有甚麼結果?

理性、批判性、互相 依賴、多元化、善於 應變、欣賞、尊重不 同的生活方式、信仰 及見解 a.文化、經濟和 政治影響全球化如何影響不同社會中的個人生活模式?對這些社會來說,全球化 是一種祝福還是詛咒?全球化使不同社會的文化和價值趨向同質還是更 為多元?全球化為各國帶來利益抑或只是利便已發展國家或國際性資金 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剝削?全球化使各國得到公平的對待抑或只是利便強 國對全球的支配?

2.全球化帶來 甚麼影響? b.對內地和香 港帶來的影 響與機遇

在全球化的發展下,內地和香港會面對甚麼影響與機遇?內地與香港正 作出甚麼回應?我們應配合還是抗衡全球化?

理性、平等、公義、 批判性、互相依賴、 人類整體福祉、合 作、尊重

(24)

議題重點探討問題建議價值觀及態度 a. 融和與衝突全球化是否有助不同的政治體制、社會結構、文化、經濟、宗教、種 族融和並存?近期發生的國際危機帶來甚麼啟示?全球化會否使社會 差距擴大而釀成衝突?

3. 全球化會帶 來更多國際 衝突還是世 界和平? b. 地區結盟與 全球性的組 織

要有效地達致世界和平和全球公平的財富分配的目的,應寄望地區結 盟還是全球性的組織?人類社會要達到永久和平,應朝著哪個方向努 力?

理性、平等、公義、 批判性、合作、尊 重、移情、關懷、負 責任、互相依賴、人 類整體福祉

(25)

乙、 選修部分 選修單元一:宗教與人生 本單元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紹宗教的一些特徵,以及它們的意義和價值;第二部分藉著理解宗教對人在生活上的影響,探索 宗教的社會意義;第三部分透過欣賞和分析不同的宗教藝術品,使學生認識宗教的文化價值,感受其中所流露的宗教情懷。 議題重點探討問題建議價值觀及態度 a.宗教、信仰與 信念宗教現象和一般社會現象有甚麼分別?宗教、信仰與信念有何不同?信 奉宗教是否弱者的表現? b.信仰與精神 生活除了物質生活之外,人是否還有精神生活的追求?甚麼是精神生活?精 神生活和信仰是否一定有關?一些宗教活動如禱告、默想、朝聖、告解 等是否可以提升人的情操?

1.甚麼是宗教? c.宗教與科學宗教是反科學的嗎?科學是否一種信仰?信仰與科學是否可以相容? 科學可否驗證信仰?神蹟、轉世、預言、扶乩可信嗎?

理性、真理、修身、 思想開闊 2.宗教如何影響 人的生活?a.宗教的社會 功能不同宗教的節日、儀式和活動,除了宗教功能之外,還有哪些社會意義 及深層價值?宗教對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過甚麼貢獻?宗教如何為人 提供生活目標及道德力量? 在甚麼情況下,宗教會成為人類發展的障礙?為甚麼宗教有時會是導致 戰爭和仇恨的原因?宗教會否使人消極?

人生意義、積極態 度、道德規範、尊 重、尊重生命、思想 開闊、多元化、人類 整體福祉、自省、移 情

(26)

議題重點探討問題建議價值觀及態度 b.宗教與人生 苦難苦難的存在如何影響人對宗教的信仰?宗教怎樣解釋人生中的苦難? 沒有信仰的人怎樣處理人生的苦難?信仰如何幫助人面對臨終與死亡 的問題? c.信仰實踐追求堅忍及純潔生活的宗教,如何面對享樂主義、酗酒、吸煙、賭博、 色情等世俗的價值觀及行為?又如何影響人們對避孕、安樂死及克隆 (複製生物科技)等倫理問題的抉擇? a. 宗教對藝術創 作的影響 宗教對藝術創作的過程和風格有甚麼影響?這些藝術創作的目的是甚 麼?

3. 人類如何透過 藝術表現宗教 情懷? b.藝術作為表現 宗教情懷的 媒介

宗教藝術品有何特殊感染力?這些感染力如何導引人反省生命?不同 宗教的藝術是否各有內涵及不同的表現方式?

美的訴求、創造力、 情感、思想開闊、多 元化、欣賞的態度

(27)

選修單元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本單元首先探討環境及生態問題的緣由,然後引領學生分析人類與環境及人類社會與生態的種種複雜關係。本單元亦引發學生思考 有關環境及生態保護、資源節約及循環再用等問題。最後,學生會探討綠色生活的實踐,和個人、社會、政府、非政府組織和國際的合 作,對保護地球的重要性。 議題重點探討問題建議價值觀及態度 a.人類對環境 的破壞人類對環境造成的傷害嚴重嗎?人類應否創造一個適合自己的人工環 境,還是應將已受破壞的環境還原? b.生態系統的 支持容量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後還可以復原嗎?自然生態本身也有興衰,環境問題 是否完全是人類的責任?

1. 我們的環境 和生態面對 甚麼問題? c.邁向可持續 發展資源可以取之不竭和不受限制地開發嗎?可持續發展是可行的嗎?我 們使用自然資源,是否應對將來的世代負責?誰有權決定如何使用土地 和分配資源的方式?

理性、平等、公義、 批判性、尊重、移 情、負責任、人類整 體福祉、持續性(環 境) a.科技及社會 發展與環保環境及生態問題是否源於落後的生產方式?科技進步可以增加生產和 協助保護環境嗎?如果地球始終難逃毀滅的命運,我們為何還要致力環 保?

2.保護環境是 基於甚麼不 同的價值觀 和考慮? b.保護人類利 益和生態系 統

解決環境及生態問題,應否單考慮人類的利益?還是應兼顧所有生態系 統呢?

理性、平等、公義、 批判性、合作、尊 重、移情、關懷、負 責任、互相依賴、人 類整體福祉

(28)

議題重點探討問題建議價值觀及態度 c.環境與生態 對人類的多 種價值

大自然對人類有甚麼價值?將大自然看成一個大花園(有觀賞休憩價 值)、教堂(有靈性及美感價值)、大倉庫(有資源實用價值)、實驗室 (有求知及發展的價值),各有甚麼不同的含意?大自然是人類的工 具、居所還是伙伴?哪一種觀點比較可取? a.綠色生活個人追求綠色生活,可以達到環保的目的嗎?個人只應做好本分,還是 應該要求別人和自己一樣,保護環境?甚麼是綠色生活?如何可以在香 港的社會中實踐?綠色生活會否阻礙社會的經濟發展? b.政府及非政 府組織的角 色 政府在環保方面有甚麼角色?政府如何推動廢物循環再造及高質素的 生活?政府用稅制及其他政策來推行環保是否可行?又是否合理?非 政府組織在環保方面可以扮演甚麼角色?這是否有效?

3. 實踐環保遇 到很多的困 惑和矛盾,是 否可整理出 明確路向? c. 國際合作國際合作為何重要?已發展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可以如何合作?發展中 國家要發展和已發展國家要環保的矛盾如何解決?已發展國家有義務 協助發展中國家處理環境問題嗎?

理性、平等、公義、 批判性、合作、尊 重、移情、關懷、負 責任、互相依賴、人 類整體福祉、持續性 (環境)

(29)

選修單元三:大眾傳媒與現代文化的關係 本單元旨在探討大眾傳媒的功能和對現代文化的影響,探討範圍包括傳媒對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影響、傳媒與民主社會的言 論自由的關係、傳媒的商業考慮因素與其他價值觀的矛盾及取捨等,並鼓勵學生在複雜的傳媒世界中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和身分認同。本 單元探討範圍以本地受眾接觸到的傳媒現象為主。 議題重點探討問題建議價值觀及態度 a.傳媒與主流 價值觀傳媒有否經常傳遞某些價值觀和生活方式?若有,為甚麼這些價值觀會 成為傳遞對象?主流價值觀如何影響現今社會?我們能否在傳媒中找 到一些另類的價值觀呢? b.傳媒運作的 商業考慮及 其他決定因 素 不同的媒體依靠甚麼收入生存?這些收入來源如何影響它們的製作方 針?各媒體與其他商業機構之間有沒有商業聯繫?除了商業因素之 外,傳媒運作會否受政治立場、傳媒道德或公眾意見等其他因素影響? 這些因素如何影響媒體的製作方針?

1. 是傳媒在影響 我們的文化發 展還是文化主 導著傳媒的製 作方針? c.廣告對社會 的影響廣告對商業社會的運作有何作用?我們的消費行為在甚麼程度上受廣 告的影響?我們在何時、何地及如何接收廣告的信息?在廣告中,「美」 是如何表達出來的?廣告有否/如何把性別角色定型?大部分廣告所 表達的價值觀是怎樣的?為甚麼有些廣告會帶有歧視的意識?這類廣 告普遍嗎?

多元化、民主、正 義、理性、創作力、 美的訴求、互相依 賴、道德規範、思想 開闊、尊重別人、尊 重不同的生活方 式、負責任

(30)

議題重點探討問題建議價值觀及態度 d.傳媒與多元 民主社會傳媒如何能夠促使社會更多元化和民主化?為甚麼我們需要維護言論 自由?多元的媒體文化對社會有甚麼好處及壞處?在民主社會中,傳媒 如何維護少數人的價值觀及生活方式?我們應該如何保持和促進傳媒 的多元化? a. 媒介與流行 文化香港青少年最普遍的消閒活動是甚麼?這些消閒活動是否都跟傳媒有 關?他們有否受傳媒影響而跟隨流行文化的意識形態? b. 流行文化與 商業社會香港的流行文化是否受傳媒操控?為甚麼我們的流行文化會轉變得那 麼快?不同的消費模式如何反映不同人的身分及社會地位?當中可見 有甚麼社會問題? c. 流行文化與 個人成長現在的流行文化與上一輩的有甚麼分別?為甚麼會有這些分別?哪些 是香港青少年最喜愛的偶像?他們的形象有甚麼特點?偶像的形象對 青少年有甚麼影響?

2.流行文化對 青少年的成 長有害還是 有益? d. 個人的選擇在混雜的媒體世界裏,個人如何找到自己的立場?娛樂大眾與傳媒道德 是否必然互相衝突?香港有沒有一些出色的電視或電台節目?香港又 有甚麼好的報章或雜誌?它們的好處在哪裏?作為消費者,我們應否/ 如何保障一些非主流的傳媒節目繼續生存?我們又如何鼓勵傳媒多製 作高水準的節目?

個人獨特性、創作 力、自決、獨立、簡 樸、思想開闊、自 由、批判性態度、歸 屬感、善於應變

(31)

學習與教學

(32)

前言

綜合人文科(中四至中五)的課程,是按探究性學習的原則設計,旨在為學生提供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內的重要學習經歷。本科鼓勵學生對周遭世界有親身體 驗,並主動發問以尋求答案。在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中進行探究學習,目的 在於更深入理解各種變化的關係,學會欣賞不同的觀點與價值觀;這明顯地與旨在發現 普遍定律和原理的科學探究迥然不同。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得以擴闊視野,掌握到終 身學習者必須具備的共通能力,並反思自身所持的價值觀和態度。

探究式學習模式

以議題為本的探究式學習

綜合人文科(中四至中五)以議題為重心進行探究式的學習。學生須明白這些議題具有 不斷變化、複雜和爭議性的性質;與這些議題相關的問題往往沒有既定答案。議題探究 式的學習方式容許並要求學生主導自己的學習進程,建立自己的看法。課程架構中所列 的「探討問題建議」旨在標示對有關議題探究的期望深度和闊度,而不應視為議題的唯 一可行探究路向,或是引向「正確答案」的途徑。

構建個人化的知識

對學生的生活有直接影響的議題,可以帶來大量有意義的學習機會。學生從探究議題而 構建的知識,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也是他們密切關注的事項。要緊的是,學生 在探究這些議題時,須有親身的體會,設法獲得有關的一手資訊,並反思議題對自己有 何相關。

(33)

發展多重視角

議題通常涉及多個向度,包括個人、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環境及技術等不同方面。

議題的影響因人而異,不同人對議題的看法亦莫衷一是,爭議亦由此而起。透過探究議 題,學生學習從不同角度理解事物,並評鑑相抵的意見。這種多重視角在討論涉及價值 觀念的議題時尤為重要。學生應先充分考慮不同意見的優劣,然後才作出判斷。

掌握處理資訊的能力以作出合理判斷

在探究議題時,學生須能鑒定、研究、了解和評估問題,並提出解決的辦法;他們須從 不同形式、不同來源的數據和資訊中構建知識。在探究過程中,學生處理資訊的能力獲 得提升。這些能力令學生能夠有效地處理新的資訊,以致可以準確掌握議題的發展,並 能在面對重要決定時審時度勢而作出明智抉擇。

促進探究性學習

探究性學習的主要責任由學習者承擔,而教師的角色便由知識提供者轉變為學生學 習的促進者。

提供支援探究的資訊

綜合人文科的教師須要判斷學生是否對探討的議題有足夠的基本認識。中四至中五的學 生往往需要教師提供議題背景的資料,以補他們這方面的不足。在過程中,教師亦需要 不時使用一些適合的材料,激發學生探索議題的興趣。這些材料可以是報章的一篇報 導、某官員的一番言論、某學者的一段評論、一幀照片、或其他能為討論的問題帶來新 洞見的資料。教師須運用專業判斷,選擇合適的材料,適時、巧妙地運用,使這些投入 的資料幫助豐富學生的討論,卻不會主導了探究的方向。

(34)

訓練探究的能力

在讓學生完全自主地進行探究之前,須要先訓練他們具備充分的共通能力。在這些能力 中,某些部分可以透過講解而傳授,但大部分卻要經過實踐才能培養出來。所以,課程 的安排上需要為訓練這些能力預留頗多的時間,教師亦要為學生提供引導和支援使他們 掌握這些能力。教師亦應透過學生研讀的課題,向學生介紹一些社會研究的基本原則和 方法。

培養價值觀和態度

缺乏接納和容忍的學習環境會窒礙探究性學習。學生若要學會從多角度審視問題,須在 充滿接納的學習氛圍中,培養廣闊的胸襟,懂得尊重不同的意見和持客觀的態度。綜合 人文科的教師,透過諄諄善誘和以身作則,幫助學生培養出以上的價值觀和態度。雖然,

就教師應否讓自己的立場影響學生對某議題的判斷,仍未有一致的看法;不過,對於教 師應致力避免運用教師的權威向學生灌輸己見,卻已普遍達成共識。

學與教的策略建議

小組討論、辯論、角色扮演、腦力激盪等都是有效的學與教的策略,能鼓勵意見交 流、反思和創意思維。專題研習也是學習綜合人文科的有效策略,不過要以合宜的規模 和在適當的指引下進行。各種全方位學習活動,包括考察、調查、參觀、參與社區服務 等,在教師的悉心安排和組織之下,也可以提供寶貴的機會讓學生實踐和鍛鍊各種研習 技巧。教師也應鼓勵學生應用合宜的資訊科技來搜尋資料、管理數據、溝通和報告等。

(35)

總結

世上並沒有所謂學習某課題的最佳方法。在選擇學與教策略時,應考慮課題的性 質、資源應用、學生的能力和需要。教師應選擇一種配合學校環境和顧及其他限制的教 學方法,以達到本科宗旨。

如欲獲取更多資料,請參考「綜合人文科:教學策略」(課程發展處製作,2003)

錄像光盤。

(36)

評估

(37)

前言

學校在訂定評估策略和標準時,應參照本指引中的「預期學習成果」(頁5-6),以 期達致相關的學習目標。

學校評估(校內)

校內評估,即所謂進展性評估,應以促進學習為主要目的。它所注重的應是學生的 學習過程。在學與教過程中,教師可與學生討論學習的目的,讓他們知道要達到的水平。

教師應對學生作出適當的回饋,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進程(即在本科學會了甚麼、怎 樣學習,和已達致的水平)、強項和弱項。回饋也可來自同儕之間的互評。這種評估模 式可讓學生培養自我反思的能力,從而主動地對自己的學習作出改進。另一方面,教師 亦可從中檢討並改善教學策略,以促進學生的學習,令學習、教學及評估這三個元素成 為互相緊扣、互相推動的過程。

綜合人文科的教師可以透過多元化的活動,例如課堂活動、專題研習、家課、測驗 和考試等,達致促進學習的校內評估的目的。

1. 課堂活動

課堂活動包括小組討論及簡報、辯論、角色扮演、師生互動和同儕交流等學習活動,

這些活動能提供有用的進展性評估數據。綜合人文科著重讓學生從多角度審視富爭 議性的議題,以發展共通能力和建立人文主義的價值觀和態度。教師可採用合適的 準則和標準,從學生的課堂活動中,評估學生在這幾方面的發展。以同儕互評來評 估價值觀和態度是可行的。學生與所信任的同儕討論和互相評估彼此的價值觀和態

(38)

度,繼而共同反思改變的需要和方法,這對他們的成長和學習很有幫助。

2. 專題研習

專題研習令學生獲得多方面的學習經驗,也是有效的進展性評估方式。綜合人文科 為學生提供機會,進行簡單的研究、社會調查、實地考察等,學生學會如何組織這 些活動、如何蒐集、篩選、詮釋和分析資料、同儕間如何相處、如何解決問題、作 出抉擇、如何與人溝通和表達自己的意見,最後達致結論。教師可透過觀察上述活 動來評估學生。透過專題研習進行評估時,教師應向學生清楚指明評估專題研習的 步驟及標準。評估的標準必須包括題目的選取、研究方法、實行研究的質素、資料 的收集和分析、表達結果的方法等。這些評估的標準亦為學生的專題研習提供所需 的指引。

3. 家課

家課不單能鞏固學生在課堂所學的知識,更有助構建知識,從而對有關議題有更深 入的領悟。本課程強調探究式的學與教模式,教師在給予學生的家課中,亦應要求 學生進行調查和探索,以補充課堂所學,例如可要求學生利用互聯網搜尋更多資料、

從報章雜誌蒐集相關的照片和漫畫、或藉訪問調查收集不同的觀點等。只要獲得足 夠的指引,學生便能成為獨立的學習者,可以在班上分享和討論自學所得。教師在 批改家課時,應給予明確而具建設性的評語、回饋和改進建議,讓學生知道自己的 進展和可以進一步改善的地方。

(39)

4. 測驗和考試

測驗和考試是最常用的校內評估模式,但如果評估只集中於考核學生背誦資料,則 會削弱學生學習的動機。教師設計測驗和考試時,必須顧及題目類型是否均衡,以 求在評估學生的理解能力、所掌握的知識、技能和共通能力各方面取得平衡。題目 類型亦可以多樣化,例如資料題、開放式的問題、寫作短劇、繪畫設計圖等,這些 對評估許多種的能力,例如創造力、解難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等都特別適合。

總的而言,有效而能促進學習的校內評估應該符合下列條件:

以學生為本,鼓勵他們成為獨立的學習者,提供足夠機會讓學生表達對學習目的的 意見、解釋他們所使用的學習策略以及見解;

具備週詳的評核學生表現計劃,讓學生清楚知道評估的標準及方法;

包括自評和同儕互評,促進自我和同儕之間的互相反思,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及同 儕的學習進展,從而改進他們的學習;

切合學與教的過程,和學生的學習經驗互相配合,並於適當時候作出修訂。

(40)

公開評估

目標

甲: 筆試部分

學生須能夠

1. 充分理解每單元重點的關鍵意念、概念及詞語;

2. 將每單元重點有關的知識及理解運用於新議題上;

3. 辨明所得各種材料中明示或隱含的觀點、態度及價值觀;

4. 詮釋以不同形式如地圖、線圖、圖表等表達的資料;

5. 展示具連貫性的解釋;

6. 掌握將證據加以分類和表達的基本技巧,以及批判性地分析、詮釋和評估證據;

7. 評估某項陳述、論據或調查方法的邏輯完整性;

8. 基於所得資料,作出有理據的判斷及結論;

9. 以恰當的論據和證據對特定問題作出回應;

10. 對一己有關社會、經濟、環境、政治及其他問題的價值觀有所了解;

11. 在處理不同議題時抱開放、寬容及設身處地的態度;

12. 於處理議題時,考慮不同的角度,並解釋不同動機、不同信念、不同利益可能影響 不同群體在處理某議題時所用的方法;

13. 在研習議題時,了解價值觀及態度如何影響決策;以及

(41)

14. 理解不同文化(包括本身所屬文化)的珍貴元素。

乙: 校本評核部分

學生須能夠

1. 有效地與人溝通;

2. 對各種資訊、數據、概念、意見作出篩選、註釋、評估及整合;

3. 從證據得出結論;

4. 進行簡單的研究、社會調查、實地考察及其他相關活動;

5. 提升研習能力;

6. 清楚展示論據;

7. 管理自己並建立與他人的關係;

8. 理解不同人類群體面對的問題;

9. 維持良好的社會關係;

10. 從多角度思考;

11. 參照不同群體所持的觀點,建立個人的立場;

12. 了解資訊對釐定決策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13. 了解自己的感受、情感、價值觀和好惡;

14. 察覺人類面對的問題和困難;

(42)

15. 體會他人的感受和經驗;

16. 對與價值觀及真相有關的事物的不同看法持寬容的態度;

17. 展示開放和寬容的態度進行關乎道德的討論;

18. 理解包括本身所屬文化在內的不同文化的珍貴元素;

19. 理解兼顧個人利益和公眾利益的重要性;以及

20. 發展公民責任感和社會良知。

規則

1. 本科的公開評核由兩部分組成:一個為時兩小時的筆試,以及一份校本評核報告。

2. 筆試佔整科總分 80%,為時兩小時。筆試分甲、乙兩部分。甲部佔分 60%,乙部 佔分20%。兩部試題均須作答。

甲部設兩題資料題,考生須就題目所示資料作出回應,有關資料形式不一,可為文 章摘要、對話紀錄、書信、地圖、漫畫、照片、圖、表等。兩題均須作答。每題資 料題的涵蓋範圍為一個或一個以上核心單元。此部答題時間應為約一小時三十分。

乙部設六題附有引起討論材料的論述題,考生須選答其中一題。該六題試題分為三 組,每組涵蓋一個選修單元的範圍。此部答題時間應為約三十分鐘。

(43)

3. 校本評核報告佔總分 20%,並包括一份標準格式的學生表現剖象表及一份功課。學 生表現剖象表由老師填寫,記錄學生在四個範疇所得的分數,包括功課表現、中四 期間學科表現,中五期間學科表現,以及校內測驗考試表現。功課類別不限,如論 述短文、辯論會演辭、校外訪問記錄等。學生表現剖象表及有關規則、指引、評核 等級說明將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提供。

(44)

參考資料

(45)

核心單元

個人成長

Allgeier, Elizabeth Rice & Allgeier, Albert Richard. Sexual Interactions (3rd edition).

Lexington, Mass.: D. C. Heath and Company, 1991.

Aristotle, The Nicomachean Ethics, trans. David Ros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Bond, Michael Harris. ed. The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de Botton, Alain. 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2000.

Browne, L. The World’s Great Scriptures. New York: Macmillan, 1946.

Duck, S. Human Relationships (2nd edition). London: Sage, 1992.

Duck, S. & Perlman, D. eds. Understanding 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London: Sage, 1985.

Gensler, Harry J. Formal Ethics. London: Routledge, 1996.

Ginott, Haim G. Teacher and Child: A Book for Parents and Teachers. New York: Macmillan, 1972.

Hamachek, Don. Encounters with the Self (4th edition). Fort Worth: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1992.

Hendrick, Susan & Hendrick, Clyde. Liking, Loving, and Relating (2nd edition). Pacific Grove, Calif.: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1992.

Martin, Mike W. Everyday Morality (2nd edition).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1995.

(46)

Myers, Gail E. & Myers, Michele Tolela. The Dynamic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 Laboratory Approach (6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1992.

Ornstein, Robert. The Roots of the Self: Unraveling the Mystery of Who We Are. New York:

Harper San Francisco, 1995.

Rogers, Rex Stainton et al. Social Psychology: A Critical Agenda.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5.

Solomon, Robert. About Love. Lanham: Madison Books, 2001.

Tannen, Deborah. You Just Don’t Understand: Women and Men in Conversation. London:

Virago Press, 1992.

Ginott, Haim G.著,張天溥、姚宜瑛譯。《如何引導青少年》。台北:大地出版社,1972。

Tooley, Joseph H. & 簡宛。《如何教養負責任的孩子》。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9。

亞里士多德著,苗力田、徐開來譯。《倫理學》。台北:知書房,2001。

林麗珊。《人生哲學》。台北:三民書局,1998。

張老師月刊編輯群。《中國人的愛情觀》。台北:張老師出版社,1987。

傅佩榮。《管理自我的潛能—掌握三大智商:IQ、EQ、AQ》。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2003。

網址

《性教育資料庫》。[在線]。http://www.famplan.org.hk/student/library/edu/index.htm

視像資源

London Weekend Television, The Human Zoo [video], London: Granada International, 2000.

[Three parts, 50 min. each: (1) Brief Encounters; (2) Following the Herd; (3): Crimes of obedience.]

(47)

香港社會的特徵

Alcock, P. Understanding Poverty (2nd edition). Hong Kong: Macmillan, 1997.

Brown, Judith M.& Foot, Rosemary. eds. Hong Kong’s Transitions, 1842-1997.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7.

Buckley, Roger. Hong Kong: The Road to 199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Women and Men in Hong Kong (bilingual edition). Hong Kong: Hong Kong Printing Department, 2002.

Chan, Ming K. ed. The Challenge of Hong Kong’s Reintegration with China.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1997.

Cheng, Joseph Y. S. e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Hong Kong: Theoretical Issues and Historical Legacy. Hong Kong: City University Press, 1999.

Cheng, Joseph Y. S. e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he HKSAR. Hong Ko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1

Cheung, Fanny M. ed. EnGendering Hong Kong Society: A Gender Perspective of Women’s Status.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7.

Chiu, W. K. The Politics of Laissez-faire: Hong Kong's Strategy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Hong Kong: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4.

Chiu, W. K. & Hung, H. F. The Colonial State and Rural Protests in Hong Kong.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8.

Chiu, W. K. & Lee, C. K. Withering away of the Hong Kong Dream? Women Workers under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7.

Chiu, Wing-kai & Lui, Tai-lok. eds. The Dynamics of Social Movement in Hong Kong.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0.

(48)

Faure, David. ed. Society: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7.

Ghai, Yash. Hong Kong's New Constitutional Order: The Resumption of Chinese Sovereignty and the Basic Law (2nd editio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9.

Lam, Jermain T. M. The Political Dynamics of Hong Kong under the Chinese Sovereignty.

Huntington, N.Y.: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2000.

Lau, Chi-kuen. Hong Kong’s Colonial Legacy: A Hong Kong Chinese’s View of the British Heritage.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7.

Lau, Siu-kai. ed. Society and Politics in Hong Kong.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84.

Lau, Siu-kai. e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Hong Kong.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0.

Lau, Siu-kai. ed. The First Tung Chee-hwa Administration: The First Five Years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2.

Lau, S. K., Lee, M. K., Wan, P. S. & Wong, S. L. eds. Indicators of Social Development:

Hong Kong 1988; 1990; 1993; 1995; 1997; 1999. Hong Kong: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ee Pui-tak. ed. Hong Kong Reintegrating with China; Polit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Dimension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1.

Leung, Benjamin K. P. Perspectives on Hong Kong Societ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6.

Li, Pang-kwong. Hong Kong from Britain to China: Political cleavages, electoral dynamics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s. Aldershot, England : Ashgate, 2000.

Li, Pang-kwong. ed. Political Order and Power Transition in Hong Kong.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7.

(49)

Lo, Shiu-hing. The Politics of Democratization in Hong Kong.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7.

Lo, Shiu-hing. Governing Hong Kong: Legitimacy, Communication, and Political Decay.

Huntington, N.Y.: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2001.

Loh, Christine & Civic Exchange. Getting Heard: A Handbook for Hong Kong Citizen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2.

Macpherson, S. & Chan, C. K.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Lifestyles of the Low Income Households in Sham Shui Po. Hong Kong: Dept. of Public and Social Administration,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6.

Mathews, Gordon & Lui, Tai-lok. eds. Consuming Hong Kong.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1.

Miners, Norman J. 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Hong Kong (With Post-Handover Update by James Tang) (5th edition).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Ngo, Tak-wing. Hong Kong’s History: State and Society under Colonial Rul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Pearson, V. & Leung, B. eds. Women in Hong Kong.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ostiglione, Gerard A. and Tang, James T.H. eds. Hong Kong’s Reunion with China: Global Dimensio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7.

Tsang, Steve. ed.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5.

Wong, Siu-lun & Toyojiro Maruya. eds. Hong Kong Economy and Society: Challenges in the New Era. Hong Kong: Centre of Asian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8.

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否想香港 - 歷史、文化、未來》。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

史文鴻、吳俊雄編。《香港普及文化研究》。香港:三聯書店,1993。

(50)

朱燕華、張維安選編。《經濟與社會:兩岸三地社會文化分析》。台北:生智出版,2001。

朱耀偉。《光輝歲月:香港流行樂隊組合研究(1984-1990)》。香港:匯智,2000。

朱耀偉。《香港流行歌詞研究 - 7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中期》。香港:三聯書店,1998。

朱耀偉編著。《音樂敢言 - 香港中文歌運動研究》。香港:匯智出版,2001。

余少華。《樂在顛錯中:香港雅俗音樂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

吳仲賢編。《大志未竟》。香港:樂文書店,1997。

吳俊雄、張志偉編。《閱讀香港普及文化 - 1970-2000》。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修 訂版,2002。

吳萱人編。《香港文社史集初編(1961-1980)》。香港:採集組合,2001。

呂大樂。《唔該,埋單!(一個社會學家的香港筆記)》。香港:閒人行出版,1997。

呂大樂、黃偉邦。《階級分析與香港》(九八增訂版)。香港:青文書屋,1998。

李健正、趙維生、梁麗清、陳錦華合編。《新社會政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9。

周永新。《見證香港五十年》。香港:明報出版社,1996。

林瑞含編。《香港邊緣勞工口述》。香港:樂施會,2002。

邵家臻。《青年 - 建構與解構》。香港:香港政策透視出版,1997。

邵家臻等。《霸權下的號角》。香港:香港政策透視出版,1997。

冼玉儀主編。《香港文化與社會》。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95。

洛楓。《盛世邊緣 - 香港電影的性別、特技與九七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

馬國明等。《路邊政治經濟學》。香港:曙光圖書公司,1998。

馬傑偉。《電視與文化認同》。香港:突破出版社,1996。

(51)

張炳良。《變與不變:危機與轉型下的管治之道》。香港: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2001。

張炳良等。《階級分析與香港》。香港:青文書屋,1998。

張家偉。《香港六七暴動內情》。香港:太平洋世紀出版社,2000。

梁秉鈞編。《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三聯書店,1993。

梁款。《文化拉扯》。香港:香港人文科學出版社,1993。

梁款。《文化再拉扯》。香港:香港人文科學出版社,1997。

莫泰基。《香港滅貧政策的探索》。香港:三聯書店,1999。

陳錦華、王志錚合編。《香港社會政策2000》。香港:三聯書店,2001。

陳錦華等合編。《差異與平等:香港婦女運動的新挑戰》。香港:理工大學及新婦女協進 會,2001。

街角。《窮人係懶人?》。香港:街角出版,1999。

馮邦彥。《香港地產業百年》。香港:三聯書店,2001。

馮邦彥等。《香港英資財團1841-1996》。香港:三聯書店,1996。

馮邦彥等。《香港華資財團1841-1997》。香港:三聯書店,1997。

黃洪、李劍明。《困局、排斥與出路:香港「邊緣勞工」質性研究》。香港:樂施會,2001。

黃洪、李劍明。《香港邊緣勞工近年的發展》。香港:香港樂施會,2000。

黃洪、蔡海偉。《香港低開支住戶開支模式研究》。香港:香港樂施會,1996。

黃洪等。《貧窮與社會發展》。香港:亞洲專訊資料研究中心及香港社會保障學會,2000。

新婦女協進會。《香港婦女檔案》。香港:新婦女協進會,1993。

(52)

葉健民編。《再造香港》。香港:香港人文科學出版社/新思維網絡,2000。

葉蔭聰、林藹雲合編。《沒有小販的都市》。香港:街角出版,2000。

廖光生編。《香港民主化的困境:回歸與民主化之爭》。台北:允晨文化,1996。

趙維生等。《另眼相看 - 九十年代社會政策批判》。香港:香港政策透視,1997。

劉兆佳編。《香港二十一世紀藍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

劉兆佳編。《過渡期香港政治》。香港:廣角鏡出版社,1996。

劉兆佳等編。《市場、階級與政治:變遷中的華人社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 所,2000。

蔡子強。《香港選舉制度透視》。香港:明報出版社,2000。

蔡子強等。《同途殊歸:前途談判以來的香港學運》。香港:香港人民科學出版社,1998。

蔡榮芳。《香港人之香港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

蔡耀昌等編。《叛逆歲月 - 香港學運文獻選輯》。香港:青文外屋,1998。

鄭宇碩、雷競璇。《香港政治與選舉》。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

鄭宇碩、盧兆興編。《九七過渡:香港的挑戰》。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7。

鄭宇碩、羅金義編。《政治學新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7。

鄭德良。《香港奇 — 經濟成就的文化動力》。香港:商務印書館,1992。

盧兆興、余永逸等。《董建華政府管治危機與出路》。香港:明報出版社,2002。

濱下武志等。《香港大視野:亞洲網絡中心》。香港:商務印書館,1996。

謝均才編。《我們的地方 我們的時間》。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

謝傲霜編。《香港情書》。香港:次文化堂,2002。

(53)

魏紹恩、羅敵銳等。《我們是這樣長大的》。香港:明窗出版社,1997。

羅永生編。《誰的城市》。香港:牛津大學出版,1997。

關注綜援檢討聯盟。《窮到極》。香港:關注綜援檢討聯盟出版,2000。

網址

The Basic Law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line]. http://www.info.gov.hk/basic_law/front.html

Cyber Culture Express. [Online]. http://www.hku.hk/hkcsp/ccex.html Hong Kong Voice of Democracy. [Online]. http://www.democracy.org.hk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 [Online]. http://www.octs.org.hk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在線]。http://www.legco.gov.hk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線]。http://www.info.gov.hk/

《平等機會委員會》。[在線]。http://www.eoc.org.hk

《社會保障資料庫》。[在線] 。

http://web.swk.cuhk.edu.hk/~hwong/database/soc_sec_database.htm

《香港人權聯委會》。[在線]。http://www.hkhrc.org.hk

《香港社會民主基金會》。[在線]。http://www.socialdemocracy.org.hk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在線]。http://www.hkcss.org.hk

《黃洪個人網頁》。[在線]。http://web.swk.cuhk.edu.hk/~hwong

《錄影力量》。[在線]。http://www.videopower.org.hk

(54)

視像資源

香港電台電視部。<網中人>。《鏗鏘集》。香港:香港電台,2002 年 11 月 25 日。

香港電台電視部。<香港製造>。《鏗鏘集》。香港:香港電台,2002 年 10 月 14 日。

香港電台電視部。<情歸何處>。《完全學生手冊》。香港:香港電台,2002 年 4 月 13 日。

香港電台電視部。<愛的教育>。《鏗鏘集》。香港:香港電台,1997 年 11 月 2 日。

(55)

現代中國的發展

Beja, Jean Philippe. “Migrant Workers: An Asset for China”. China Perspectives. no.7, pp.58-59,Sept/Oct 1996.

Chau, Tuan & Ng, Linda Fung-yee. “China’s Changing Business Environment: Some Current Issues”. In Lau, Chung-ming & Shen, Jianfa eds. China Review 2000.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0.

Chen, Xiaohong & Lau, Chung-ming. “Enterprise Reform: A Focus on State-own Enterprises”. In Lau, Chung-ming & Shen, Jianfa eds. China Review 2000.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0.

Davin, Delia. “Delinquent, Ignorant and Stupid”. China Perspectives. no.9: 6-11, Jan/Feb 1997.

Davin, Delia. Internal Migr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Macmillan an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9.

Lin, Yifu Justin, Cai, Fang & Li, Zhou.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in China.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1.

Nagle, G. & Spencer, K.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odder and Stoughton, 1997.

Perry, Elizabeth J. & Selden, Mark. ed. Chinese Society: Change, Conflict and Resistanc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Qian, Wenbao. 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Its Impac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Aldershot, England: Brookfield, 1996.

Shih, Chih-yu. Collec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and Legal Reform in China.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9.

Wei, Yehua. “Large Chinese Cities: A Review and A Research Agenda”. Asia Geographer.

vol.14, no.1, pp.1-13, 1995.

Woon, Yuen-fong. “Labor Migration in the 1990s: Homeward Orientation of Migrant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Interior China”. Modern China. vol.

25, no. 4, pp. 475-512, Oct 1999.

(56)

中國城市出版社。《加入世貿意味著什麼?– 影響中國經濟與百姓生活的 22 個方面》。

中國城市出版社:1999。

王旭。〈探求新的民主化模式:鄉村中國的基層民主〉。《當代中國研究》。1997 年第 1 期,總第56 期。

王建民、胡琪編。《中國流動人口》。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6。

王思斌、唐鈞、梁寶霖、莫泰基主編。《中國社會福利》。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 公司,1998。

王耀宗編。《神州五十年:香港的視野》。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

甘陽、崔之元編。《中國改革的政治經濟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

曲克敏、張弢等編。《世紀末大預測:中國最新國情手冊》。香港:明報出版社,1999。

吳國光編。《國家、市場與社會:中國改革的考察研究,1993 至今》。香港:牛津大學 出版社,1994。

李思名、邵一鳴等編。《中國社會的發展:香港學者的分析》。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1995。

阮美賢等編。<中國入世>。《正義和平通訊》。香港: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2002 年3 月號。

明報出版社。《機遇與挑戰 – 中國「入世」全透視》。香港: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國的奇蹟: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995。

段樵、伍鳳儀、黃熾森。《公有企業改革與民營》。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管理及社會政策比較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中國公共政策分析2002 卷》。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2。

孫志東、謝林平、詹頌生。《可持續發展策略導論》。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7。

(57)

徐滇慶、雷鼎鳴、張欣合編。《中國經濟改革:分析、反省、前瞻》。香港:中文大學出 版社,1991。

浦興祖等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香港:三聯書店,1995。

翁杰明、張西明、張弢、曲克敏。《1996-1997 年中國發展狀況與趨勢》。北京:中國社 會出版社,1996。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編寫組。《WTO 大眾讀本》。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

張明亮、詹成付。〈1999 年中國農村村民自治發展報告──新村委會組織法貫徹實施一 年回眸〉。出自時正新主編,《中國社會福利與社會進步報告(2000)》。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莫家豪、余嘉明。《巨龍的翻騰:當代中國政治、社會、外交變遷》。香港:香港人文科 學出版社,1998。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下冊)。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

陳永勤、林健枝編。《邁向廿一世紀的中國:環境、資源與可持續發展》。香港:香港中 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1999。

陳玉明主編。《中國加入WTO 各行業前景分析》。香港:經濟日報出版社,2000。

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

陳述彭。《新經濟與中國西部開發》。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2001。

陸小華。《西部對策:抑制返貧與中西部發展》。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

黃黎若蓮。《邊緣化與中國的社會福利》。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1。

楊汝萬、陸大道。《邁向廿一世紀的中國 – 城鄉與區域發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 港亞太研究所,1999。

楊君實。《現代化與中國共產主義》。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7。

鄔滄萍編。《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最新人口問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Hong Ko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Literacy for the

Cheng, ed., China: Modernization in the 1980s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89), p.161..

Hong Kong’s Chinese history curriculum from 1945: politics and identit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Co-developed by the Hong Kong Palace Museum and the Education Bureau, this teaching resource offers exciting learning content from the Museum's opening exhibitions that bring to

The growth of the Chinese bamboo: Coach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promoting reading literacy in Hong Kong primary schools – Hong Kong students in PIRLS 2011.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