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反思辛島靜志〈說一切有部法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反思辛島靜志〈說一切有部法義"

Copied!
6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篡入」法藏部《長阿含經》的漢譯

《十上經》〉一文的論點

獨立研究者 蘇錦坤

摘要

辛島靜志〈說一切有部法義「篡入」法藏部《長阿含經》

的漢譯《十上經》〉一文,指出漢譯《十上經》於「三法」與

「四法」的經文有《高麗藏》群與「宋、元、明藏」群兩組異 讀,他判讀前者與承襲它的《大正藏》錄文為原譯,「宋、

元、明藏」群異讀為「說一切有部法義」,並「篡入、取代」

本來的《十上經》譯文。

本文譯介辛島靜志此文的論點,將他的主張整理成以下七 項,並且逐一探討以下各項論點:

1. 在「三法」與「四法」兩個章節,「宋元明藏異讀」與

「說一切有部經本」的對應法數完全相同。

2020/12/3 收稿,2021/3/5 通過審稿。

本文承蒙兩位審稿老師細心批閱,糾正錯謬,並且作了一些研究議題的建 議,在此致謝。在初稿期間,吳老擇教授協助筆者訂正辛島靜志「日文 版」論文的部份翻譯,蘇詠詮協助部份梵文經文的詮釋,他們兩位和宋雲 鳳參與了筆者的初稿討論,並提供一些有意義的構想,謹向他們三位致 謝。

(2)

2. 《大正藏》的《十上經》正文為「原譯」,而「宋元明 藏異讀」則是「新譯」。

3. 「宋元明藏異讀」的譯者可能手上有此經的「印度語系 寫 本」 ,他(們)根據此一寫本將「原譯」的「三法」與「四 法」兩章改成新譯,此一「改譯」僅止於「三法」與「四法」

兩個章節。

4. 此一「印度語系寫本」顯然是和「梵文《十上經》」及 安世高《十報法經》隸屬同一部派。

5. 從用詞來看,此一「新譯」應是發生於唐朝之前。

6.「 宋 元 明藏 異 讀」 的「 新 譯」 僅修 改 「三 法」 與 「四 法」兩個章節,其原因尚待探索。

7. 當新到的「印度語系寫本」譯出,而私下去改訂「原 譯」,此一情況也指出還有其他類似的譯例。

關鍵詞:1.長阿含經 2.十上經 3. 跨語言文本對勘 4.佛典校勘

目次 1. 前言

2. 文本對勘與詮釋:「一法」到「四法」

3. 辛島靜志的結論 4. 反思辛島靜志的結論 5. 結語

(3)

1. 前言

法鼓佛教學院於 2013 年 10 月舉辦「長阿含經國際研討 會」,1 隔年將發表的論文結集成《長阿含經研究》一書,2 書 中收錄了辛島靜志(1958-2019)〈說一切有部法義「篡入」法藏 部《長阿含經》的漢譯《十上經》〉一文。3

該文指出目前存世的《十上經》文獻計有四種:4

1. 《十上經》(T1《長阿含經》的第十經),隸屬法藏部。5

1 「法鼓佛教學院」後來改為今名「法鼓文理學院」。

2 Dhammadinnā(ed.), (2014).

3 Karashima (2014: 197-235), 論文題目為:‘The Sarvāstivādins

“Encroachment” into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Daśottara-sūtra in the Dīrgha-āgama of the Dharmaguptakas’,此處篇名為筆者所譯。2015 年 3 25 日「国際仏教学大学院大学日本古写経研究所」與「文科省戦略プロ ジェクト実行委員会」編集、發行的《国際シンポジウム報告書 2014 東 アジア仏教写本研究》157-172 頁又收錄本文的日文版〈法蔵部『長阿含 経・十上経』に見える説一切有部の “ 侵食 ”〉,兩者在此文第五節雖然 未出現不同的結論,但是在敘事內容有顯著的差異,詳見下文的討論。此 文網址為:

(https://www.academia.edu/12853973/%E6%B3%95%E8%94%B5%E9%83%

A8_%E9%95%B7%E9%98%BF%E5%90%AB%E7%B5%8C_%E5%8D%81

%E4%B8%8A%E7%B5%8C_%E3%81%AB%E8%A6%8B%E3%81%88%E3

%82%8B%E8%AA%AC%E4%B8%80%E5%88%87%E6%9C%89%E9%83%

A8%E3%81%AE_%E4%BE%B5%E9%A3%9F_The_Sarv%C4%81stiv%C4

%81dins_Encroachment_into_the_Chinese_Translation_of_the_Da%C5%9B ottara_s%C5%ABtra_in_the_D%C4%ABrgha_%C4%81gama_of_the_Dharm aguptakas_),2020/12/3。

4 Karashima (2014: 200-201).

(4)

2. 巴利《長部 34 經》,隸屬上座部。6

3. 安世高譯《長阿含十報法經》(T13) ,隸屬說一切有 部。7

4. 梵文《十上經》。

辛島靜志將第四項文獻分作4a 與 4b 兩組:

4a. 梵文《十上經》,這是西元 1902-1914 年之間德國探 險隊在絲路北道發現的殘卷,分別由 Kusum Mittel 和 Dieter Schlingloff 編輯出版。8 另外還有一些在中亞發現的梵文殘片,

也屬於同一版本。9

4b. 梵文《十上經》,位於梵文《長阿含經》殘卷的第一 經,可能是隸屬(根本)說一切有部。辛島靜志自敘此篇論文並 未參考此份殘卷。10

5 《長阿含 10 經》(CBETA, T01, no. 1, p. 52, c17- p. 59, b8)。

6 DN 34 at DN III 272,1-292,8.

7 《長阿含十報法經》(CBETA, T01, no. 13, p. 233, b23- p. 241, c19)。

8 Mittal (ed.), (1957), Schlingloff (ed.), (1962), 亦可參考 Tripāṭhi(1980) 和 Hartmann (2011:87). Suttacentral 網站可以讀到此一經文:

(https://suttacentral.net/sf107/san/mittal-schlingoff),2020/11/13。

9 Karashima (2014: 201).

10 Karashima (2014: 201). 根據 Hartmann (2004:119-120),此份殘卷約出現於 西元2000 年,目前知道應是隸屬同一部經的三份殘卷分別存於日本、挪威 與美國。請參考Hartmann, and Wille (2014)。Hartmann (2018) 特別標舉斯 柯衍集藏的梵文殘片,是因這些綴合的殘片雖僅留存十行,卻明確提到

‘Daśottaraṃ’(十上),並且還記載了一些與前三項有相當差異的內容。

(5)

《長阿含十報法經》、《長阿含 10 經》、《長部 34 經》

與梵文《十上經》的主題為「十上法」,各自列舉了 550 個

「法數」,分別以數目為類別從「一法」編列到「十法」,每 一「法」都有相同或相當的「十項綱目」。11 《長阿含 10 經》

與巴利《長部 34 經》「十項綱目」的對應名目在各法之間依次 相同;但是,《十報法經》在「十項綱目」的譯詞顯得相當混 亂。12 關於「十項綱目」的名目,請參考<表 1>,因為《長阿 含十報法經》在「十項綱目」的譯名相當混亂,所以<表 1>

僅列其較具代表意義的譯詞。

<表 1> 《長阿含十報法經》、《長阿含 10 經》與《長 部34 經》的「十項綱目」

《長阿含 十 報 法 經》

《 長 阿 含 10 經》

《長部34 經》 巴利用詞的漢譯

1 行者竟 無為

( 多 ) 成 法13

dhammo bahukāro ( 應 ) 多 做 的 法 、 有 許多利益的法

11 以《長阿含 10 經》的經文為例,此「十上法」可以「除眾結縛,得至泥 洹,盡於苦際」(CBETA, T01, no. 1, p. 52, c29-p. 53, a1),其他三經的行文 與此雷同。因為現存梵文《十上經》為殘本,所以無法確定其是否具足完 整的550 法數。

12 《長阿含十報法經》每一「法」的「十項綱目」,譯詞在「一法」到「十 法」之間並不一致,筆者將在另文討論。

13 《長阿含 10 經》:「諸比丘!有一成法、一修法、一覺法、一滅法、一退 法、一增法、一難解法、一生法、一知法、一證法。」(CBETA, T01, no. 1, p. 53, a2-4),「一成法」,「宋、元、明藏」作「一多成法」。

(6)

2 可思惟 修法 dhammo bhāvetabbo 應 修 習 的 法 、 應 增 長的法

3 可識 覺法 dhammo pariññeyyo 應遍知的法 4 可棄、

可捨

滅法 dhammo pahātabbo 應斷的法

5 可著 退法 dhammo hānabhāgiyo 退分法(退失則導向 利益的法)14

6 多作 增法 dhammo visesabhāgiyo 勝分法(增強則導向 利益的法)

7 難受 難解法 dhammo duppaṭivijjho 難以貫通理解的法 8 可成 生法 dhammo uppādetabbo 應使之產生的法 9 當知 知法 dhammo abhiññeyyo 應熟知的法 10 當證 證法 dhammo sacchikātabbo 應自證的法

辛島靜志指出,《長阿含 10 經》(T1)在「三法」和「四 法」的「十項綱目」呈現兩組異讀,分別對應到下列兩群文 獻:15

14 元亨寺版《清淨道論》的翻譯為:「hānabhāgiya 退分」、「visesabhāgiya 勝分」。可能引自《解脫道論》的翻詞:「復次戒有四種,謂:退分、住 分、勝分、達分。」(CBETA, T32, no. 1648, p. 402, a25-26)。元亨寺版

《清淨道論》卷1:「退分戒[25]」(CBETA, N67, no. 35, p. 27, a1-2 // PTS.

Vism. 15),[25]退分 hānabhāgiya、住分 ṭhitibhāgiya、勝分 visesabhāgiya、決擇分 nibbedhabhāgiya。

15 Karashima (2014: 218).

(7)

A. 「高麗藏」群:《高麗藏》(初雕及二雕本),《金藏》

(廣勝寺本),《房山石經》,《聖語藏》,《金剛寺寫經》,

《天平十二年御願經》。

B. 「宋、元、明藏」群:《宮內廳書陵部本》,《思溪 藏 》( 《 資 福 藏 》 本 ) , 《 磧 砂 藏 》 , 《 普 寧 藏 》 , 《 嘉 興 藏》。

在詳細比對之後,辛島靜志對這兩組異讀的孰前孰後作出 了判斷。該文也論證後起的文本「篡入」了說一切有部法義。16

本文將不討論部派歸屬與篡入他部法義的議題,純粹回顧 與探討異讀的義涵與辛島靜志基於跨語言文本對勘後所作的結 論。

關於《長阿含 10 經》(T1)的議題,尚有妙寬法師〈《十上 經》法數思想研究〉與無著比丘的研究可供參考,但是本文重 點在演繹辛島靜志的論文與反思該文的主張,所以與上述兩文 的關係不大。17

本文經常提及「宋、元、明藏」、「元、明藏」、「明 藏」或「聖語藏」,以單引號(「」)表示,此類稱謂指「引用

《大正藏》頁底註」的「校勘註記」,筆者並未親自去檢閱

《思溪藏》(《大正藏》「校勘註記」所指的「宋藏」)、《普 寧 藏》(《大正藏》「校勘註記」所指的「元藏」)、《徑山 藏》(《大正藏》「校勘註記」所指的「明藏」,或稱《嘉興

16 Karashima (2014: 214-218).

17 妙寬法師(2007),〈《十上經》法數思想研究〉。Anālayo (2017:393-448).

(8)

藏》)或《聖語藏》(《大正藏》「校勘註記」所指的「正倉院 聖語藏寫經」,代碼為「聖」)。

為行文簡潔及指稱方便,本文以《十報法經》指稱安世高 翻譯的《長阿含十報法經》,以「CBETA」指稱「中華電子佛 典協會《電子佛典集成》登錄的《大正藏》」。

2. 文本對勘與詮釋:「一法」到「四法」

《大正藏》在登錄《十報法經》時,正文以《高麗藏》為 底本而附加句讀,相關的「校勘註記」則記載於頁底註;雖然 如此,《大正藏》仍有少數用字與《高麗藏》不同。CBETA 登 錄《十報法經》時,原則上完全遵循《大正藏》的正文,並且 編訂了新式標點符號;在附註不僅全數轉載《大正藏》的頁底 註,也加註了《高麗藏》的異讀及編輯所認定的錯字。18

依照《大正藏》與 CBETA 的編輯體例,兩者均簡單陳列 異讀而未加以抉擇,同時不管是句讀或後加的標點符號,均可 再進一步訂正。本文直接引自《大正藏》,並且重新改訂標點 符號。本文列舉的「梵文《十上經》」為引自辛島靜志所引述 的「吐魯番殘卷」,並參考 Suttacentral 網站的錄文。19

以下本節詳細敘述 T1《長阿含 10 經》 (《十上經》)從

「一法」到「四法」四個章節的對勘。

18 請參考蘇錦坤(2021),〈《大正藏》頁底註的訛誤---以第一、二冊為 主〉。

19 Karashima(2014),Suttacentral 網站的錄文:

(https://legacy.suttacentral.net/skt/sf107?fbclid=IwAR3tv8SGoM5S6X_9LZf he-UqKH0HNc8ghOaznbj7YwaGAQfTWJ04RdS2flw)。

(9)

2.1「一法」

《大正藏》錄文:20

云何一成法?謂於諸善法能不放逸。云何一修法?謂常 自念身。云何一覺法?謂有漏觸。云何一滅法?謂是我 慢。云何一退法?謂不惡露觀。云何一增法?謂惡露 觀。21 云何一難解法?謂無間定。云何一生法?謂有漏解 脫。云何一知法?謂諸眾生皆仰食存。云何一證法?謂 無礙心解脫。

以下依次將《長阿含 10 經》的內容(如有「宋、元、明 藏」異讀,則以小括號附列於旁)、《十報法經》、《長部 34 經》的內容與譯詞、梵文《十上經》的法數列表如<表2>。

《長阿含10 經》正文與「宋、元、明藏」異讀為:

1. 「一成法」,「宋、元、明藏」作「一多成法」。相對 於「成法」,《長部 34 經》為「dhammo bahukāro」,梵文

《十上經》為「dharmo bahukaro」,兩者意為「多成法、有益 的法」;22「宋、元、明藏」異讀較接近梵、巴的對應用字。

20 《長阿含 10 經》(CBETA, T01, no. 1, p. 53, a4-11)。

21 「云何一退法?謂不惡露觀」的「不惡露觀」,「宋、元、明藏」作「惡 露觀」。下一句「云何一增法?謂惡露觀」的「惡露觀」,「宋、元、明 藏」作「不惡露觀」。

22 PED(1925:484): “Bahukāra: (a) favour (b) doing much, of great service,…”

(10)

2. 第二項「常自念身」,《十報法經》作「意不離身」,

梵文《十上經》作「kāyagatā smṛtiḥ」,23 三者都未出現與《長 部 34 經》「sātasahagatā 與樂俱行的」相當的用語或譯詞;此 處梵、巴的對應內容不同。

3. 第三項「有漏觸」,《十報法經》作「世間麁細」,

《長部 34 經》作「phasso sāsavo upādāniyo 有漏的、被執取的 觸 」 , 梵 文 《 十 上 經 》 為 「sparśaḥ sāsrava upādānīyaḥ 有 漏 的、被執取的觸」。24 兩處漢譯均未出現與「upādāniyo 被執取 的」相當的譯詞,而現存的梵巴文獻均有此字。

4. 第五項「不惡露觀」,「宋、元、明藏」異讀作「惡露 觀」,《十報法經》作「不著意本觀」,《長部 34 經》為

「ayoniso manasikāro 不 如 理 作 意 」 , 梵 文 《 十 上 經 》 為

「ayoniśo manasikāraḥ」。25

筆者推測,「惡露」為古漢語詞彙,26 譯者可能以「yoni 子宮」的理解,來翻譯「ayoniso 不如理的」,因此翻譯成「不 惡露觀」。

23 參考 Karashima(2014:202, n. 10)。認為梵文原本作「kāyagatā smṛtiḥ」,

kāyagatā smṛtiḥ śātasahagatā」為 Mittal(1957)所加。

24 Karashima(2014:202).

25 Karashima(2014:202).

26 《一切經音義》:「惡露(上,烏固反。顧野王云:『惡,猶憎也。』《玉 篇》云:『惡露,洩漏無覆蓋也。』形聲字,《經》從人作『僫露』,俗 字,非正體)。」(CBETA, T54, no. 2128, p. 792, c4)。《經律異相》卷 2:

「其母勉身又無惡露。母傍侍婢怖而棄走。」(CBETA, T53, no. 2121, p. 9, a17-18),「勉身又無惡露」,意指「分娩而無血水」。稍後的譯典通常將

(11)

在同一經:「云何三成法?一者親近善友,二者耳聞法 音,三者法法成就。」27

「宋元明異讀」在「法法成就」作「非惡露觀」,對應的 字是「yoniśo manasikāraḥ」(梵文),可見此處譯者對此字的譯 詞與「高麗藏」群的用字相反。

5. 第 六 項 「 惡 露 觀 」 , 「 宋 元 明 藏 異 讀 」 作 「 不 惡 露 觀」,《長部34 經》為「yoniso manasikāro 如理作意」,理由 和第五項相同。

筆者認為「宋元明藏異讀」不是抄寫訛誤,而是刻意的

「改譯」,此一議題詳見下文。

6. 第八項「有漏解脫」,《十報法經》作「令意止」,

《長部34 經》為「akuppaṃ ñāṇaṃ 不動搖的智慧」,辛島靜志 所引的梵文《十上經》為「sāmayikī kāntā cetovimuttiḥ 時愛心 解脫、依時所愛心解脫」;漢譯兩經未出現與「ñāṇaṃ 智慧」

相當的譯詞。此一梵文詞彙為《瑜伽師地論》所列的「二解 脫」:「一、時愛心解脫;二、不動心解脫。」28 《阿毘達磨 俱舍論》與《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均敘述:「又《增十經》作

「不淨觀」譯成「惡露觀」,與此處譯詞的意涵不同。如《道地經》下文 的「惡露觀」即指「不淨觀」。《道地經》:「二因緣方便行得止意:一 者念惡露,二者念安般守意。惡露行云何?是間行者等意,念一切人令安 隱,便行至父樹,便行至觀死屍,…令如本因緣敷意行,念無有異。」

(CBETA, T15, no. 607, p. 235, c16-p. 236, a7)。

27 參考 Karashima(2014:202, n. 10)。認為梵文原本作「kāyagatā smṛtiḥ」,

kāyagatā smṛtiḥ śātasahagatā」為 Mittal(1957)所加。

28 《瑜伽師地論》(CBETA, T30, no. 1579, p. 813, a18-19)。

(12)

如是說:『一法應起,謂時愛心解脫。一法應證,謂不動心解 脫』。」真諦譯《阿毘達磨俱舍釋論》:「於《十增經》中說 此言:『有一法必定應生,謂依時所愛心解脫。復有一法必定 應證,謂不壞法心解脫』。」29 梵文《俱舍論》對應文句作

「daśottare coktam / "eko dharma utpādayitavyaḥ sāmayikī kāntā cetovimuktiḥ /」,即是指此處《十上經》的第八項「dhammo uppādetabbo 應使之產生的法」,請參考<表 2>。也就是說,

所謂《十上經》「一法」的「法應起」項目(第八)為「時愛心 解脫」,原先僅見於《俱舍論》、《順正理論》,而不見於

《長阿含 10 經》、《十報法經》與《長部 34 經》;梵文《十 上經》證實了上述兩論的引述。此項的《長阿含 10 經》、《長 部34 經》與梵文《十上經》三者內容彼此不同。

7. 第 十 項 「 無 礙 心 解 脫 」 , 《 長 部 34 經 》 為

「akuppā cetovimutti 不動搖的解脫」。除了上述第八項提到

《增十經》有「時愛心解脫」與「不動心解脫」之外,「斯柯 延 集 藏 Schøyen collections 」 的 梵 文 殘 卷 帶 有 經 名 「 十 上 經 daśottaraṃ nāma sūtram」,並且保存了「一法」的第十項:

「vā akopyā me cetovimulti(ḥ sākṣātkṛ)t(e)ti ime (bh)i(kṣa)vo daśa dharmmāḥ s(ā)kṣātkarttavyāḥ 諸彼丘!此第十應被證知的法 為無礙心(不動心)解脫」。30 此處《十報法經》的譯詞「令意莫

29 《阿毘達磨俱舍論》(CBETA, T29, no. 1558, p. 130, b15-17) 。《阿毘達磨 順正理論》(CBETA, T29, no. 1562, p. 714, a7-9),此處《大正藏》錄文作

「增一經」,「宋、元、明、宮、聖藏」作「增十經」,應以後者為正 確。《阿毘達磨俱舍釋論》(CBETA, T29, no. 1559, p. 281, c7-9)。

30 Hartmann(2018:250)。

(13)

疑」有可能是「令意莫礙」,「礙」字被訛寫成「疑」字,但 是未出現與「解脫 vimutti」對應的譯詞。

在遵循辛島靜志結論的第六點(「新譯」僅修改「三法」

與「四法」兩個章節)之下,31 我們可以暫時得到以下的結論:

甲、《十報法經》與梵文《十上經》並非完全相同,如第 三項、第八項、第十項。

乙、《長阿含 10 經》的名目與其他三者不同,如第二 項、第三項(僅與梵文《十上經》相同)、第八項。

丙、在《長部 34 經》與梵文《十上經》有差異時,《長 阿含 10 經》的正文大都與《長部 34 經》相同或近似,與梵文

《十上經》相差較大,如第二項、第八項。

<表2> 「一法」對照表 (《長阿含 10 經》的內容之後如 附有小括弧(),意為「宋、元、明藏」的異讀。各經依照次序 排列,未作「對應法義」的編列)

《 長 阿 含 10 經》(異 讀)

《十報 法經》

《長部34 經》 梵文《十上經》

1 於 諸 善 法 能 不放逸

但守行 appamādo kusalesu dhammesu 於諸善法不放 逸

apramādaḥ kuśaleṣu dharmeṣu

31 辛島靜志原文提及「『新譯』僅修改『三法』與『四法』兩個章節」,此 一敘述請參考本文〈3. 辛島靜志的結論〉,該處譯文的第十一行顯示此一 主張。

(14)

2 常 自 念身

意不離 身

kāyagatāsati sātasahagatā 與樂俱行的身念

kāyagatā smṛtiḥ

3 有 漏 觸

世間麁 細

phasso sāsavo upādāniyo 有漏的、被執取的觸

sparśaḥ sāsrava upādānīyaḥ 4 我慢 憍慢 Asmimāno 我慢 asmimānaḥ 5 不 惡

露觀(惡 露觀)

不著意 本觀

ayoniso manasikāro 不如 理作意

ayoniśo manasikāroḥ

6 惡 露 觀(不惡 露觀)

著意本 觀

yoniso manasikāro 如 理 作意

yoniśo manasikāroḥ

7 無 間 定

不中止 定

ānantariko cetosamādhi 無阻隔的心定

ānantaryacetaḥ samādhiḥ

8 有 漏 解脫

令意止 akuppaṃ ñāṇaṃ 不動智 sāmayikī kāntā cetovimuttiḥ

9 諸 眾 生 皆 仰 食存

一切人 在食

sabbe sattā āhāraṭṭhitikā 一切有情是依食而住

sarvasattvā āhārasthitaya

10 無礙 心解脫

令意莫 疑

akuppā cetovimutti 不 動 心解脫

akopyā cetovimuktiḥ

2.2「二法」

《大正藏》錄文:32

32 《長阿含 10 經》(CBETA, T01, no. 1, p. 53, a13-19)。

(15)

云何二成法?謂知慙、知愧。云何二修法?謂止與觀。

云何二覺法?謂名與色。云何二滅法?謂無明、愛。云 何二退法?謂毀戒、破見。云何二增法?戒具、見具。

云何二難解法?有因有緣,眾生生垢;有因有緣,眾生 得淨。云何二生法?盡智、無生智。云何二知法?謂是 處、非處。云何二證法?謂明與解脫。

以下依次將《長阿含 10 經》、《十報法經》、《長部 34 經》的各項內容與譯詞、梵文《十上經》的法數列表如<表 3

>。

《長阿含 10 經》正文、《長部 34 經》與梵文《十上經》

的各項差異為:

1. 第一項「知慚、知愧」,《十報法經》、《長部 34 經》與梵文《十上經》都作「念、正知」;《長阿含 10 經》與 上述三經不同。

2. 第五項「毀戒、破見」,《十報法經》與梵文《十上 經》作「無慚、無愧」,《長部 34 經》作「惡言、惡友」;

《長阿含10 經》與上述三經不同。

4. 第六項「戒具、見具」,梵文《十上經》作「有慚、有 愧」,《長部 34 經》作「善言、善友」;《長阿含 10 經》與 上述兩經不同。

第七項「有因有緣眾生生垢;有因有緣眾生得淨。」,

《長部 34 經》作「諸有情汙染的因及緣、諸有情清淨的因及 緣」,梵文《十上經》為「於『是處』難知此為『是處』,於

『非處』難知此為『非處』」;《長阿含 10 經》與相同,而與 梵文《十上經》不同。

(16)

第九項「是處、非處」,《長部 34 經》作「有為界、無

緣眾生得淨」。

我們可以暫時得到以下的結論:

甲、《十報法經》與梵文《十上經》並非完全相同,如第 三、四、五、六、七項、第十項。

乙、《長阿含 10 經》的名目與其他三者不同,如第一 項、第四項、第五項、第六項、第九項(有此內容,但項次不同)

丙、在《長部 34 經》與梵文《十上經》有差異時,《長 阿含 10 經》的正文大都與《長部 34 經》相同或近似,與梵文

《十上經》相差較大,如第七項、第八項。

<表3> 二法 (經文的項次)

《 長 阿 含 10 經 》 (未出 現 異 讀)

《 十 報 法 經》

《長部34 經》 梵 文 《 十 上 經》

1 知 慙 、 知愧

當 有 意 亦 當念

sati, sampajañña 念、正知 smṛtiś ca saṃprajanyaṃ

ca 2 止

與觀

止 亦 觀

samatha, vipassana 止、觀 śamathaś ca vipaśya nā ca 為界」,梵文《十上經》第九項為「有因有緣眾生生垢、有因 有

(17)

3 名 與色

名字 nāma, rūpa 名、色 nāmaṃ ca rūpaṃ ca

4 無 明 、 愛

癡 亦 世 間 愛

avijjā, bhavataṇhā 無明、有愛 avidyā ca bhavatṛṣṇā ca

5 毀 戒 、 破見

不 愧 不慚

dovacassatā, pāpamittatā 惡 言、惡友

āhrīkyam anavatrāpyaṃ ca

6 戒 具 、 見具

不 當 爾爾

sovacassatā, kalyāṇamittatā 善 言、善友

hrīś ca vyavatrāpyaṃ

ca 7 有

因 有 緣 眾 生 生 垢 、 有 因 有 緣 眾 生 得淨

當 不 爾爾

yo ca hetuyo ca paccayo sattānaṃ saṃkilesāya, yo ca hetuyo ca paccayo sattānaṃ visuddhiyā 諸有情汙染的因及 緣、諸有情清淨的因及緣

sthānaṃ ca sthānato

duṣprativedham asthānaṃ cāsthānataḥ

8 盡 智 、 無 生 智

可 求 盡 點 、 不 復 生點

khaye ñāṇaṃ, anuppāde ñāṇaṃ 盡智、無生智

kṣayajñānam anutpādajñānañ ca

(18)

9 是 處 、 非處

人 本 何 因 緣 在 世 間 得 苦 , 亦 當 知 何 因 緣 得 度 世

sa khatā dhātu, asa khatā dhatu 有為界與無為界

yaś ca hetur yaḥ pratyayaḥ sattvānāṃ

saṃkleśāya | yaś ca hetur yaḥ pratyayaḥ sattvānāṃ viśuddhaye

10 明 與 解 脫

慧 亦 解脫

vijjā, vimutti 明與解脫 vidyā ca vimuktiś ca

2.3「三法」

《大正藏》錄文:33

云何三成法?一者親近善友,二者耳聞法音,三者法法 成就。云何三修法?謂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

33 《長阿含 10 經》(CBETA, T01, no. 1, p. 53, a21-b5)。《大正藏》「謂三 受:[8]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CBETA, T01, no. 1, p. 53, a24-25),

[8]苦受…樂受=生處欲處色處無色處【宋】【元】【明】。此處的標點即 成為「謂三受生處:欲處、色處、無色處」。

(19)

作三昧。云何三覺法?謂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 受。云何三滅法?謂三愛:欲愛、有愛、無有愛。云何 三退法?謂三不善根:貪不善根、恚不善根、癡不善 根。云何三增法?謂三善根:無貪善根、無恚善根、無 癡善根。云何三難解法?謂三難解:賢聖難解、聞法難 解、如來難解。云何三生法?謂三相:息止相、精進 相、捨離相。云何三知法?謂三出要界:欲出要至色 界,色界出要至無色界;捨離一切諸有為法,彼名為 盡。云何三證法?謂三明:宿命智、天眼智、漏盡智。

以下依次將《長阿含 10 經》、《十報法經》、《長部 34 經》的各項內容與譯詞、梵文《十上經》的法數列表如<表 4

>。

1. 第一項「親近善友,耳聞法音,法法成就」:「宋元明 藏異讀」第三小項「法法成就」作「非惡露觀」;《十報法 經》作「事慧者,亦聞法經,亦當觀本」,《長部 34 經》為

「 sappurisasaṃsevā, saddhammassavanaṃ, dhammānudhammappaṭipatti 親 近 善 友 , 聽 聞 正 法 , 法 次 法 向 」 ; 梵 文 《 十 上 經 》 作 : 「 satpuruṣasaṃsevo, saddharmaśravaṇaṃ, yoniśo manasikāraḥ. 親 近 善 人 、 聽 聞 正 法、如理作意」。《大正藏》正文「法法成就」,與巴利經文 呼 應 ; 「 宋 、 元 、 明 藏 」 作 「 非 惡 露 觀 」 , 則 和 《 十 報 法 經》、梵文《十上經》相當。

2. 第二項「謂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

「宋元明藏異讀」作「謂三三昧:有覺有觀三昧、無覺有觀三 昧、無覺無觀三昧」;《十報法經》作「欲念定,不欲但念,

(20)

亦 不 欲 亦 不 念 」 ; 《 長 部 34 經 》 為 「 savitakko savicāro samādhi, avitakkovicāramatto samādhi, avitakko avicāro samādhi 有尋有伺定,無尋唯伺定,無尋無伺定」;梵文《十上經》

作 : 「 savitarkaḥ savicāraḥ samādhir avitarko vicāramātraḥ samādhir avitarko ’vicāraḥ samādhiḥ」。《大正藏》正文「與眾 不同」,「宋元明藏異讀」則和《十報法經》、梵文《十上 經》、《長部34 經》相當。

3. 第三項「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宋元明 藏異讀」作「三受生處:欲處,色處,無色處」,《十報法 經》作「可識:欲有,色有,不色有」;《長部 34 經》為

「sukhā vedanā, dukkhā vedanā, adukkhamasukhā vedanā 樂受、

苦 受 、 不 苦 不 樂 受 」 ; 梵 文 《 十 上 經 》 作

「kāmabhavo, rūpabhava, arūpyabhavaḥ」。《大正藏》正文與

《長部 34 經》相當,《十報法經》與梵文《十上經》相當;但 是「宋元明藏異讀」的「欲處,色處,無色處」則與眾不同。34 4. 第四項「欲愛,有愛,無有愛」,此處未出現異讀。

《十報法經》作「欲愛,色愛,不色愛」,《長部 34 經》為

「kāmataṇhā, bhavataṇhā, vibhavataṇhā 欲 愛 , 有 愛 , 無 有 愛」,梵文《十上經》作「kāmatṛṣṇā rūpatṛṣṇā ārūpyatṛṣṇā」。

《大正藏》正文與《長部 34 經》相當,《十報法經》與梵文

《十上經》相當。

5. 第七項「賢聖難解、聞法難解、如來難解」,「宋元明 藏異讀」作「三摩提相難解、三摩提住相難解、三摩提起相難

34 《長阿含 10 經》(CBETA, T01, no. 1, p. 53, a24-25)。Karashima(2014:205).

(21)

解」,《十報法經》作「定相、定止相、定起相」;《長部 34 經 》 為 「 kāmānametaṃ nissaraṇaṃ yadidaṃ nekkhammaṃ, rūpānametaṃ nissaraṇaṃ yadidaṃ arūpaṃ, yaṃ kho pana kiñci bhūtaṃ sa khataṃpaṭiccasamuppannaṃ, nirodho tassa nissaraṇaṃ 這是欲的出離,也就是捨離,這是色的出離,也就是無色;一 切 有 為 的 、 緣 起 的 法 , 滅 是 其 出 離 」 ; 梵 文 《 十 上 經 》 作

「 samādhinimittaṃ samādhisthitinimittaṃ samādhivyutthāna- nimittam 定相、定止相、定起相」。《長阿含 10 經》正文與眾 不同;「宋元明藏異讀」、《十報法經》與梵文《十上經》三 者內容相當。

6. 第八項「息止相、精進相、捨離相」,「宋元明藏異 讀」作「空、無相、無作」,《十報法經》作「空、不願、不 想」;《長部 34 經》為「atītaṃse ñāṇaṃ, anāgataṃse ñāṇaṃ, paccuppannaṃse ñāṇaṃ 過去智,未來智,現在智」;梵文《十 上經》作「śūnyatā apraṇihitam ānimittam 空、無作、無相」。

此處《長阿含 10 經》正文和《長部 34 經》與眾不同;「宋元 明藏異讀」、《十報法經》與梵文《十上經》三者內容相當。

7. 第九項「欲出要至色界,色界出要至無色界;捨離一切 諸有為法,彼名為盡樂痛、亦不樂亦不苦痛」,「宋元明藏異 讀」作「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十報法經》作「樂 痛、亦不樂亦不苦痛」;筆者認為此處《十報法經》正文遺漏 了 「 苦 痛 」 兩 字 , 原 譯 似 為 「 樂 痛 、 苦 痛 、 亦 不 樂 亦 不 苦 痛」。35 《長部 34 經》為「kāmadhātu, rūpadhātu, arūpadhātu

35 《長阿含十報法經》(CBETA, T01, no. 13, p. 234, a12-13),「元、明藏」

作「樂痛、亦不樂痛不苦痛」。

(22)

欲 界 , 色 界 , 無 色 界 」 , 梵 文 《 十 上 經 》 作 「sukhā duḥkhā aduḥkhāsukhāś ca (vedanāḥ) 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此處《長阿含 10 經》正文與《長部 34 經》第七項相當,

「宋元明藏異讀」、《十報法經》與梵文《十上經》三者內容 相當。

此一段關於「三法」的篇章,彼此的異同請參考 <表 5

>,總共顯示《十報法經》、《大正藏》與「宋、元、明藏」

的《長阿含10 經》、《長部 34 經》等四個版本。

我們可以暫時得到以下的結論:

甲、《十報法經》與梵文《十上經》可以說是完全相同,

微 小 差 異 如 第 八 項 : 前 者 為 「 空 、 不 願 、 不 想 」 、 後 者 為

「空、無作、無相」。如第九項:前者為「樂痛、亦不樂亦不 苦痛」、後者為「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36

36 相當於「vedanā」的譯詞,古譯作「痛癢、痛痒」,如「四念住」,《長 阿含十報法經》:「痛[2]痒、意、法亦如觀身法」(CBETA, T01, no. 13, p.

234, a20-21),[2]痒=癢「宋、元、明藏」。《七處三觀經》卷 1:「如是 痛[12]癢、思想、生死、識如本[13]知諦知」(CBETA, T02, no. 150A, p.

875, b15-16),[12]癢=痒「宋、元、明藏」。[13]〔知〕-「宋、元、明 藏」。古譯或僅作「痛」,如《五陰譬喻經》:「沫聚喻於色,痛如水中 泡,想譬熱時炎,行為若芭蕉,夫幻喻如識…」(CBETA, T02, no. 105, p.

501, b18-20);對應偈頌,如《雜阿含 265 經》卷 10:「觀色如聚沫,受 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CBETA, T02, no.

99, p. 69, a18-20)。

(23)

乙、《長阿含 10 經》正文的名目與其他三者不同,但

「宋元明藏異讀」則與其他三者相同。如第二項、第七項(與

《長部34 經》不同) 、第八項、第九項。

丙、在《長部 34 經》與梵文《十上經》有差異時,「宋 元明藏異讀」大都與梵文《十上經》相同或近似,與《長部 34 經》相差較大,如第一項、第七項、第八項。

<表4> 三法

《長阿含 10 經》(異讀)

《 十 報 法經》

《長部34 經》 梵文《十上經》

1 親 近 善 友 , 耳 聞 法 音 , 法 法 成 就( 親 近 善 友 , 耳 聞 法 音 , 非 惡 露 觀)

事 慧 者 , 亦 聞 法 經 , 亦 當觀本

sappurisasaṃsevo, saddhammassavanaṃ, dhammānudhammappaṭipatti

與 善 士 交 友 , 正 法 之 聽 聞,法隨法行

satpuruṣasaṃse-vaḥ saddharmaśravaṇaṃ yoniśo manasikāraḥ

2 空 三 昧 , 無 相 三 昧 , 無作三昧(有 覺 有 觀 三 昧 、 無 覺 有 觀 三 昧 、 無 覺無觀三昧)

欲 念 定 , 不 欲 但 念 , 亦 不 欲 亦 不念

savitakko savicāro samādhi, avitakkovicāramatto samādhi, avitakko avicāro samādhi

有 尋 有 伺 定 , 無 尋 唯 伺 定,無尋無伺定

savitarkaḥ savicāraḥ samādhir avitarko vicāramātraḥ samādhir avitarko ’vicāraḥ samādhiḥ

(24)

3 苦 受 , 樂 受 , 不 苦 不 樂受(欲處,

色 處 , 無 色 處)

欲 有 , 色 有 , 不色有

sukhā vedanā, dukkhā vedanā, adukkhamasukhā

vedanā 樂受,苦受,不苦

不樂受

kāmabhavo rūpabhava ārūpyabhavaḥ

4 欲 愛 , 有 愛,無有愛

欲 愛 , 色 愛 , 不色愛

kāmataṇhā, bhavataṇhā, vibhavataṇhā欲愛,有 愛,無有愛

kāmatṛṣṇā rūpatṛṣṇā ārūpyatṛṣṇā

5 貪 不 善 根 , 恚 不 善 根 , 癡 不 善 根

本 三 惡 , 貪 欲 惡 、 瞋 恚 惡 、 愚 癡惡

lobho akusalamūlaṃ, doso akusalamūlaṃ, moho akusalamūlaṃ貪不善根,

恚不善根,癡不善根

lobho ’kuśalamūlaṃ dveṣo

moho ’kuśalamūlam

6 無 貪 善 根 , 無 恚 善 根 , 無 癡 善 根

無 有 貪 欲 本 、 無 有 瞋 恚 本 、 無 有 愚 癡本

alobho kusalamūlaṃ, adoso kusalamūlaṃ, amoho kusalamūlaṃ 無貪 善根,無瞋善根,無癡善 根

alobhoḥ kuśalamūlam adveṣo ’mohaḥ kuśalamūlam

7 賢 聖 難 解 、 聞 法 難 解 、 如 來 難 解( 三 摩 提

定 相 、 定 止 相 、 定 起相

kāmānametaṃ nissaraṇaṃyadidaṃ nekkhammaṃ,

rūpānametaṃ nissaraṇaṃ

samādhinimittaṃ samādhisthitinim- ittaṃ

samādhivyutthāna-

(25)

相 、 三 摩 提 住 相 、 三 摩 提起相)

yadidaṃ arūpaṃ, yaṃ kho pana kiñci bhūtaṃ

sa khataṃpaṭicca- samuppannaṃ, nirodho tassa nissaraṇaṃ 欲出離至 色界,色界出離至無色 界;一切有為的、緣起的 法,滅為出離。

nimittam

8 息 止 相 、 精 進 相 、 捨 離相(空、無 相、無作)

空 、 不 願 、 不 想

atītaṃse ñāṇaṃ, anāgataṃse ñāṇaṃ, paccuppannaṃse ñāṇaṃ 過去智,未來智,現在智

śūnyatā apraṇihitam ānimittam

9 欲 出 要 至 色 界 , 色 界 出 要 至 無 色 界 ; 捨 離 一 切 諸 有 為 法 , 彼 名 為 盡(苦受,樂 受 , 不 苦 不 樂受)

三 痛 , 樂 痛 、 亦 不 樂 亦 不 苦 痛

kāmadhātu, rūpadhātu, arūpadhātu 欲界,色界,

無色界

sukhā duḥkhā aduḥkhāsukhāś ca

10 宿命智、

天 眼 智 、 漏 盡智

從 本 來 , 亦 往 生 ,

Pubbenivāsānussati- ñāṇaṃ vijjā,

sattānaṃcutūpapāte-

katamās tisraḥ | aśaikṣī pūrve nivāsānusmṛtijñā-

(26)

爾 無 所 應除

ñāṇaṃ vijjā, āsavānaṃ khayeñāṇaṃ vijjā 隨念宿 世智明,對諸有情之生死 智明,對諸漏盡之智明

nasākṣīkriyā vidyā

| aśaikṣī-

cyutyupapādajñā- nasākṣīkriyā vidyā

| aśaikṣy-

āsravakṣayajñāna- sākṣīkriyā vidyā

<表 5> 各版本「三法」的項次(A:《大正藏》正文項 次, B:「宋、元、明藏」項次, C:《十報法經》項次, S:

梵文《十上經》)

《長部34 經》項次 A B C S

1 與善士交友,正法之聽聞,法隨法行 1 1* 1* 1*

2 有尋有伺定,無尋唯伺定,無尋無伺 定

--- 2 2 2

3 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3 9 9 9

4 欲愛,有愛,無有愛 4 --- 4# 4# 5 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 5 --- 5 5 6 無貪善根,無瞋善根,無癡善根 6 --- 6 6 7 即 出 離 欲 界 , 出 離 色 界 , 出 離 無 色

界,而彼有、有為、有緣、緣生者,由 此出離、滅

9 --- --- ---

8 過去智,未來智,現在智 --- --- --- --- 9 欲界,色界,無色界 --- 3% --- ---

10 隨念宿世智明,對諸有情之生死智 10 10 10 10

(27)

明,對諸漏盡之智明

欲有,色有,不色有 --- --- 3 3

三三昧:空、無相、無作 2 8 8 8

賢聖難解、聞法難解、如來難解 7 --- --- ---

息止相、精進相、捨離相 8 --- --- ---

定相、定止相、定起相 --- 7$ 7 7

附註:

*「宋、元、明藏」作:「親近善友,耳聞法音,非惡露 觀」與《十報法經》作「事慧者,亦聞法經,亦當觀本」相 近。

#《十報法經》作「欲愛,色愛,不色愛」。

% 《十報法經》作「欲有,色有,不色有」;《長阿含 10 經》作「欲處,色處,無色處」(「宋、元、明藏」)。

$「定相、定止相、定起相」。「宋、元、明藏」作「三 摩提相難解,三摩提住相難解,三摩提起相難解」。

2.4 四法

《大正藏》正文:37

云何四成法?謂四輪法:一者住中國,二者近善友,三 者自謹慎,四者宿植善本。云何四修法?謂四念處:比 丘內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外身身 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內外身身觀,精

37 《長阿含 10 經》(CBETA, T01, no. 1, p. 53, b8-24)。

(28)

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受、意、法觀,亦復如 是。云何四覺法?謂四食:摶食、觸食、念食、識食。

云何四滅法?謂四受:欲受、我受、戒受、見受。

云何四退法?謂四扼:欲扼、有扼、見扼、無明扼。云 何四增法?謂四無扼:無欲扼、無有扼、無見扼、無無 明扼。云何四難解法?謂有四聖諦:苦諦、集諦、滅 諦、道諦。云何四生法?謂四智:法智、未知智、等 智、知他心智。云何四知法?謂四辯才:法辯、義辯、

辭辯、應辯。云何四證法?謂四沙門果:須陀洹果、斯 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1. 第一項「四輪法:一者住中國,二者近善友,三者自謹 慎,四者宿植善本」,「宋、元藏」於「四輪法」作:「四天 人輪:備悉具有天人四輪,迴轉生長,莊滿於諸善」:「明 藏」與「宋、元藏」相同,但「莊滿於諸善」作「莊嚴於諸 善 」 。 「 宋 、 元 、 明 藏 」 於 「 三 者 自 謹 慎 」 作 「 宿 曾 發 精 願」。

關 於 漢 譯 「 天 人 輪 」 , 梵 文 《 十 上 經 》 作 「catvāri devamanuṣyāṇāṃ cakrāṇi 四天人輪」,38 唯獨巴利經文與《長 阿含 10 經》正文作:「四輪」;另一方面,《十報法經》、梵 文《十上經》與《長阿含 10 經》的「宋、元、明藏」異讀則 作:「四天人輪」,成為不同的兩類版本。1. 「天人輪:好郡 居,依慧人,自直願,宿命有本」。《長部 34 經》為「Cattāri cakkāni: patirūpadesavāso, sappurisūpanissayo, attasammāpaṇidhi,

38 Karashima(2014:206)。

(29)

pubbe ca katapuññatā 四輪:適當地點的住所、依近善人、自己 正確的願求、以前已作的福德」。39

2. 第四項「四受:欲受、我受、戒受、見受」,「宋元明 藏異讀」作「四受:欲受、見受、戒受、我受」,《十報法 經》作「四𧓲:欲𧓲、意生是𧓲、戒願𧓲、受身𧓲」,《長部 34 經 》 為 「 Cattāro oghā: kāmogho, bhavogho, diṭṭhogho, avijjogho 四流: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梵文《十上 經 》 作 「 kāmopādānaṃ dṛṣṭyupādānaṃ śīlavratopādānam ātmavādopādānam 欲取、見取、戒取、我取」,40 相當於《雜 阿含 298 經》中的「云何為取?四取——欲取、見取、戒取、

我取」。41 筆者認為,可以將《十報法經》的「𧓲」字當作是

「upādāna 取 」 的 譯 詞, 「 欲 𧓲、意 生 是 𧓲、戒願 𧓲、 受身 𧓲」依次與「欲取、見取、戒取、我取」對應,雖然將「見 取」翻譯成「意生是𧓲」有一點特別,42 但是,應可將《十報 法經》譯文當成「四取」的對譯。

39 「patirūpadesavāso」,PED (1925:398)解釋為「living in a suitable region 住於適合的地區」,與《十報法經》的「好郡居」相近。《長阿含10 經》

正文作:「住中國」,譯語和巴利經文有差異。

40 Karashima(2014:225-226).

41 《雜阿含 298 經》(CBETA, T02, no. 99, p. 85, b9)。《阿毘達磨大毘婆沙 論》卷48:「有四取,謂: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CBETA, T27, no. 1545, p. 247, b28)。《長阿含 13 經》:「欲取、見取、戒取、我 取」(CBETA, T01, no. 1, p. 60, c9)。

42 在下文第五項及第六項,《長阿含十報法經》的譯詞「意是」相當於「見 diṭṭhi」。

(30)

此處《長阿含 10 經》、《十報法經》與梵文《十上經》

均和「欲取、見取、戒取、我取」相當,而與巴利《長部 34 經》不同。

3. 第五項「四扼:欲扼、有扼、見扼、無明扼」,「宋元 明藏異讀」作「四枙:欲枙、有枙、見枙、無明枙」,《十報 法經》作「四失,戒失、意是失、行失、業失」,《長部 34 經 》 為 「 Cattāro yoga: kāmayogo, bhavayogo, diṭṭhiyogo, avijjāyogo 四軛:欲軛、有軛、見軛、無明軛」;梵文《十上 經 》 作 「śīlavipattir dṛṣṭivipattir ācāravipattir ājīvavipattir 戒 失、見失、行失、命失」。43 關於「四失」,可以參考《律二 十二明了論》、《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與《舍利弗阿毘曇 論 》 。44 筆 者 認 為 , 《 十 報 法 經 》 「 意 是 失 」 相 當 於 「 見 失」;「行失」相當於「非威儀行」;「業失」相當於「命 失」,意為「邪命自活」。

由此可見此一法數,《十報法經》與梵文《十上經》相 同,而《長阿含10 經》與《長部 34 經》相同。

43辛島靜志稱「B. 『宋、元、明藏』群」的異讀為「再譯 re-translation」,

請參考 Karashima(2014:230) 與 Karashima(2015:167)。

44 《律二十二明了論》卷 1:「於佛正法中有四種失:一戒失、二行失、三 見失、四命失。」(CBETA, T24, no. 1461, p. 666, c18-20),《彌沙塞部和 醯五分律》卷3:「破於戒、見、威儀、正命。」(CBETA, T22, no. 1421, p. 21, c17-18),《舍利弗阿毘曇論》卷 18:「何謂戒衰?若毀戒不護持,

是名戒衰。何謂見衰?若六十二見及邪見,是名見衰。何謂衰命?若邪 命,是名衰命。何謂衰儀?若非威儀行,是名衰儀。」(CBETA, T28, no.

1548, p. 650, b8-12)。

(31)

4. 第六項「四無扼:無欲扼、無有扼、無見扼、無無明 扼」,「宋元明藏異讀」作「四無枙:無欲枙、無有枙、無見 枙、無無明枙」,《十報法經》作「四成,戒成、意是成、行 成 、 業 成 」 , 《 長 部 34 經 》 為 「 Cattāro visaññogā:

kāmayogavisaṃyogo, bhavayogavisaṃyogo, diṭṭhiyogavisaṃyogo, avijjāyogavisaṃyogo. 四離軛:欲離軛、有離軛、見離軛、無明 離 軛 」 , 梵 文 《 十 上 經 》 作 「śīlasaṃpattir dṛṣṭisaṃpattir ācārasaṃpattir ājīvasaṃpattir 戒成、見成、行成、命成」。45 關 於「四成」,可以參考《四分律》、《瑜伽師地論》與《律二 十二明了論》。46

由此可見此一法數,《十報法經》與梵文《十上經》相 同,而《長阿含10 經》與《長部 34 經》相同。

5. 第七項「四聖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宋藏 異讀」作「四聖諦:苦諦、習諦、滅諦、道諦」,《十報法 經》作「四諦:苦諦、習諦、盡諦、受滅苦諦」,47《長部 34 經 》 為 「Cattāro samādhī: hānabhāgiyo samādhi, ṭhitibhāgiyo

45 請參考 Karashima(2014:226) 表格的 (5)。

46 《四分律》卷 58:「有四清淨:持戒清淨、見清淨、威儀清淨、正命清 淨,是為四清淨。」(CBETA, T22, no. 1428, p. 1001, c8-9),《瑜伽師地 論》卷38〈7 菩提品〉:「由諸如來無上無等四種圓滿,謂戒圓滿、見圓 滿、軌則圓滿、淨命圓滿,皆悉成就故,名圓滿最勝。」(CBETA, T30, no.

1579, p. 499, a23-25),《律二十二明了論》卷 1:「四得者,謂:戒、

行、見、命極清淨。」(CBETA, T24, no. 1461, p. 666, c23)。

47 《長阿含十報法經》(CBETA, T01, no. 13, p. 234, a29-b1),「盡諦受」三 字,「宋、元、明藏」作「盡受」兩字。。

(32)

samādhi, visesabhāgiyo samādhi, nibbedhabhāgiyo samādhi 四 定:退分定、住分定、勝進分定、洞察分定」。48 梵文《十上 經 》 作 「 Catvāry āryasatyāni. katamani catvāri? duḥkham āryasatyaṃ, duḥkhasamudayo, duḥkhanirodho, duḥkhanirodha- gāminī pratipad āryasatyam 四 聖 諦 。 哪 四 ? 苦 聖 諦 、 苦 集 聖 諦、苦滅聖諦、向苦滅道聖諦」。

《十報法經》此項譯文「四諦:苦諦、習諦、盡諦、受滅 苦諦」,可能是出自抄寫訛誤。原譯文有可能是作:「四諦:

苦諦、習諦、盡諦、向滅苦道諦」。《十報法經》、梵文《十 上經》與《長阿含 10 經》的「四諦、四聖諦」均位於第七項,

而《長部34 經》的「四聖諦」則位於第九項。

6. 第八項「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知他心智」,

「宋元明藏異讀」作「四枙:欲枙、有枙、見枙、無明枙」,

《十報法經》作「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宋藏」的「集 智」兩字作「習智」)。49 《長部 34 經》為「Cattāri ñāṇāni:

dukkhaṃ ariyasaccaṃ, dukkhasamudayaṃ ariyasaccaṃ, dukkhanirodhaṃ ariyasaccaṃ,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ṃ 四智:法智、類比智、他心智、世俗智」。50梵文

48 漢譯引自《莊春江工作站》(http://agama.buddhason.org/DN/DN34.htm),

2021/1/8,元亨寺《長部 34 經》作「捨分定,止分定,勝分定,決擇分 定」(CBETA, N08, no. 4, p. 288, a8-9 // PTS. D. 3. 277)。。

49 《長阿含十報法經》(CBETA, T01, no. 13, p. 234, b2-3),「黠」字,

「宋、元、明藏」作「點」字。。《長阿含10 經》(CBETA, T01, no. 1, p.

53, b21)。

50 漢譯引自《莊春江工作站》(http://agama.buddhason.org/DN/DN34.htm),

(33)

《 十 上 經 》 作 「 Catvāri jñānāni: duḥkhajñānaṃ, samudayajñānaṃ, nirodhajñānaṃ, marga jñānaṃ 苦智、集智、滅 智、道智」。

以上顯示「宋元明藏異讀」與《十報法經》、梵文《十上 經》相當,而《大正藏》正文與《長部34 經》近似而有差異。

7. 第九項「四辯才:法辯、義辯、辭辯、應辯」,「宋元 明藏異讀」作「知小、知大、知無量、知無邊法」,51 《十報 法經》作「四相:識少、識多、識無有量、無所有不用識。

知、多知、無有量知、無所有不用智知」,《長部 34 經》為

「Cattāri ariyasaccāni: dukkhaṃ ariyasaccaṃ, dukkhasamudayaṃ ariyasaccaṃ, dukkhanirodhaṃ ariyasaccaṃ,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ṃ 四聖諦: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諦、苦 滅道聖諦」,梵文《十上經》作「catasraḥ saṃjñāḥ | parittam eke saṃjānaṃti | mahadgatam eke saṃjānaṃti | apramāṇam eke saṃjānaṃti | nāsti kiñcid ity ākiñcanyāyatanam eke saṃjānaṃti | 四想:少想,多想,無量想,無所有不用想。」52

元亨寺《長部34 經》作「四智。即法智,類智,他心智,世俗智」

(CBETA, N08, no. 4, p. 288, a10 // PTS. D. 3. 277)。

51 《長阿含十報法經》(CBETA, T01, no. 13, p. 234, b4-6),「少識、多識」

四字,「宋藏」作「少識、多」三字。《長阿含10 經》(CBETA, T01, no.

1, p. 53, b22)。

52 請參考 Suttacentral 網站:

(https://legacy.suttacentral.net/skt/sf107?fbclid=IwAR3tv8SGoM5S6X_9LZf he-UqKH0HNc8ghOaznbj7YwaGAQfTWJ04RdS2flw#m4),2021/11/8。

(34)

《十報法經》第九項「四相」應為「四想」,可參考《中 阿含 111 經》:「云何知想?謂有四想。比丘者,小想亦知,

大想亦知,無量想亦知,無所有處想亦知,是謂知想。」53 檢視《十報法經》此項翻譯,應是兩譯並列:「識少、識 多 、識 無有量 、無 所有不 用識 」與「(少)知、多知、無有量 知、無所有不用智知。」54

在此項可以發現《長阿含 10 經》正文與眾不同;《長部 34 經》為「四聖諦」,這是出現在第七項的法數。《十報法 經》、梵文《十上經》與「宋元明藏異讀」三者的內容相當。

8. 第十項「四沙門果: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阿羅漢果」,《大正藏》另有未註明來源的異讀作「有法須身 證、有法須念證、有法須眼證、有法須慧證」。《中華大藏 經》校勘註記載明此一異讀來自:《資福藏》(相當於《大正 藏》校本代號的「宋藏」)、《磧砂藏》、《普寧藏》(相當於

《大正藏》校本代號的「元藏」)、《永樂南藏》、《徑山藏》

53 《中阿含 111 經》(CBETA, T01, no. 26, p. 599, c26-28)。亦可參考《漏分 布經》卷1:「何等為當知思想?謂有四思想:一為少思想,二為多思 想,三為無有量思想,四為無所有不用思想;如是為知思想。」(CBETA, T01, no. 57, p. 852, b28-c2)

54 相對來說,「一詞多譯」在初期漢譯佛典較為常見,「兩譯並列」則相當 罕見。例如,《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卷1:「何謂五道?一謂天道,二 謂人道,三謂餓鬼道,四謂畜生道,五謂泥犁、太山、地獄道」(CBETA, T17, no. 729, p. 516, c28-p. 517, a1),「泥犁、太山、地獄」為「三譯並 列」。《中阿含61 經》:「有襯體被,兩頭安枕,加陵伽波惒邏、波遮悉 多羅那」(CBETA, T1, no. 26, p. 496, b23–25),為「兩譯並列」;詳細解說 請參考蘇錦坤,(2020:9)。

(35)

(相當於《大正藏》校本代號的「明藏」)。55 《十報法經》作

「一法身當知、二法意當知、三法眼當知、四法慧當知」,

《 長 部 34 經 》 為 「 Cattāri sāmaññaphalāni: sotāpattiphalaṃ, sakadāgāmiphalaṃ, anāgāmiphalaṃ, arahattaphalaṃ 四沙門果:

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梵文《十上經》作「catvāraḥ sākṣīkaraṇīyā dharmāḥ | santi dharmāḥ kāyena sākṣīkartavyā santi smṛtyā santi cakṣuṣā santi prajñayā sākṣīkartavyā dharmāḥ | 四應證法:法應以身證、法應 以念證、法應以眼證、法應以智慧證」。56

《十報法經》第十項並未譯出「綱目名稱」,筆者依據梵 文《十上經》擬作「四應證法」,可參考《成實論》:「又有 四證法:身證法.念證法.眼證法.慧證法」。57 「四應證 法」或「四證法」的詳細解說可參考《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卷7〈四法品 5〉。58

55 《中華大藏經》,31 册,112 頁下欄。

56 請參考 Suttacentral 網站:

(https://legacy.suttacentral.net/skt/sf107?fbclid=IwAR3tv8SGoM5S6X_9LZf he-UqKH0HNc8ghOaznbj7YwaGAQfTWJ04RdS2flw#m4)。

57 《成實論》(CBETA, T32, no. 1646, p. 252, b4-5)。亦可參考《瑜伽師地 論》卷14:「又由四行,當知能證明及解脫。由念、眼、慧,能證於明。

又由身故,能證不動及時解脫。」(CBETA, T30, no. 1579, p. 350, c28-p.

351, a1)

58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 7〈四法品 5〉:「四應證法者,謂或有法是身 應證、或復有法是念應證、或復有法是眼應證、或復有法是慧應證。云何 有法是身應證?答:謂八解脫,是身應證。云何有法是念應證?答:謂宿 住事,是念應證。云何有法是眼應證?答:謂死生事,是眼應證。云何有

(36)

我們可以暫時得到以下的結論:

甲、《十報法經》與梵文《十上經》可以說是完全相同。

乙、在《長部 34 經》與梵文《十上經》有差異時,「宋 元明藏異讀」大都與梵文《十上經》相同或近似,與《長部 34 經》相差較大,如第一項、第四項、第七項、第八項、第九 項。

<表6> 四法

《 長 阿 含 10 經》(異 讀)

《 十 報 法經》

《長部34 經》 梵文《十上經》

1 四輪:住 中 國 、 近 善 友 、 自 謹 慎 、 宿 植 善 本 。 ( 四 天 人 輪 : 住 中 國 、 近 善 友 、 宿 曾 發 精 願 、 宿 植 善 本。)

天 人 輪 : 好 郡 居 、 依 慧 人 、 自 直 願 、 宿 命 有 本。

Cattāri cakkāni:

patirūpadesavāso, sappurisūpanissayo, attasammāpaṇidhi, pubbe ca katapuññatā 四 輪 : 適 當 地 點 的 住 所 、 依 近 善 人 、 自 己 正 確 的 願 求 、 以 前 已 作的福德

catvāri

devamanuṣyāṇāṃ cakrāṇi yair deva … yamānā vṛddhiṃ vaipulyam āpadyante kuśalair dharmaiḥ | katamāni catvāri | pratirūpo deśāvāsaḥ satpuruṣāpāśraya

ātmanaś ca samyakpraṇidhānaṃ

pūrve ca kṛtapuṇyatā

法是慧應證?答:謂諸漏盡,是慧應證。」(CBETA, T26, no. 1536, p. 395, a28-b5)。

(37)

2 四念處:

比 丘 內 身 身 觀 , 精 勤 不 懈 , 憶 念 不 忘 , 捨 世 貪 憂 ; 外 身 身 觀 , 精 勤 不 懈 , 憶 念 不 忘 , 捨 世 貪 憂 ; 內 外 身 身 觀 , 精 勤 不 懈 , 憶 念 不 忘 , 捨 世 貪 憂 。 受 、 意 、 法 觀 , 亦 復 如是。

四 意 止 : 自 觀 身 觀 、 內 外 身 觀 , 莫 離 意 知 著 意 , 離 世 間 癡 惱 。 痛 痒 、 意 、 法 亦 如 觀 身法。

Cattāro satipaṭṭhānā:

idhāvuso, bhikkhu 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vineyya loke abhijjhā- domanassaṃ. Vedanāsu

…pe… citte… dhamme su dhamm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 no satimā vineyya loke abhijjhādomanassaṃ 四 念 住 : 此 處 , 諸 友 ! 比 丘 住 於 在 身 上 隨 觀 身 , 精 勤 、 正 知 、 具 念 , 能 調 伏 世 間 貪 憂 ; 在 受… 在 心… 住 於 在 法 上 隨 觀 法 , 精 勤 、 正 知 、 具 念 , 能 調 伏 世 間 貪 憂。

catvāri

smṛtyupasthānāni | katamāni catvāri | kāye kāyānupaśyanā smṛtyupasthānam | vedanāyāṃ citte dharmeṣu

dharmānupaśyanā smṛtyupasthānam

3 四食:摶 食 、 觸 食 、 念 食、識食

四 飯 : 搏 飯 、 樂 飯 、 念 飯 、

Cattāro āhārā:

kabaḷīkāro āhāro oḷāriko vā sukhumo vā,

phasso dutiyo,

catvāra āhārāḥ | kabaḍiṃkāra āhāra audārikaḥ sūkṣmaś ca

| sparśo dvitīyo

(38)

識飯。 manosañcetanā tatiyā, viññāṇaṃ catutthaṃ 四 食 : 粗 或 細 的 摶 食 、 觸食、意思食、識食

manaḥsañcetanā tṛtīyā vijñānaṃ caturtham

4 四受:欲 受 、 我 受 、 戒 受 、 見 受 ( 欲 受 、 見 受 、 戒 受、我受)

四 𧓲 : 欲 𧓲 、 意 生 是 𧓲 、 戒 願 𧓲 、 受身𧓲

Cattāro oghā:

kāmogho, bhavogho, diṭṭhogho, avijjogho 四 流 : 欲 流 , 有 流 , 見 流,無明流

catvāry upādānāni | katamāni catvāri | kāmopādānaṃ

dṛṣṭyupādānaṃ śīlavratopādānaṃ ātmavādopādānaṃ

5 四扼:欲 扼 、 有 扼 、 見 扼 、 無 明 扼( 「 扼 」

均 作

「枙」)

四 失 : 戒 失 、 意 是 失 、 行 失 、 業 失

Cattāro yogā:

kāmayogo, bhavayogo, diṭṭhiyogo, avijjāyogo 四 軛 : 欲 軛 , 有 軛 , 見軛,無明軛

śīlavipattir dṛṣṭivipattir ācāravipattir ājīvavipattir

6 四無扼:

無 欲 扼 、 無 有 扼 、 無 見 扼 、 無 無 明 扼 ( 「 扼 」 均 作「枙」)

四 成 : 戒 成 、 意 是 成 、 行 成 、 業 成

Cattāro visaññogā:

kāmayogavisaṃyogo, bhavayogavisaṃyogo, diṭṭhiyogavisaṃyogo, avijjāyogavisaṃyogo 四 離 軛 : 欲 離 軛 , 有 離

śīlasaṃpattir dṛṣṭisaṃpattir ācārasaṃpattir ājīvasaṃpattir

(39)

軛,見離軛,無明離軛

7 四聖諦:

苦 諦 、 集 諦 、 滅 諦 、 道 諦 ( 「 宋 藏 」 將 「 集 諦 」 作

「習諦」)

四 諦 : 苦 諦 、 習 諦 、 盡 諦 、 受 滅 苦 諦

Cattāro samādhī:

hānabhāgiyo samādhi, ṭhitibhāgiyo samādhi, visesabhāgiyo samādhi, nibbedhabhāgiyo samādhi 四 定 : 捨 分 定 , 止 分 定 , 勝 分 定,抉擇分定。

Catvāry āryasatyāni.

katamani catvāri?

duḥkham āryasatyaṃ, duḥkhasamudayo, duḥkhanirodho, duḥkhanirodha-

gāminī pratipad āryasatyam

8 四智:法 智 、 未 知 智 、 等 智 、 知 他 心 智 ( 四 智 : 苦 智 、 習 智 、 滅 智、道智)

四 黠 : 苦 黠 、 習 黠 、 盡 黠 、 道黠

Cattāri ñāṇāni:

dhamme ñāṇaṃ, anvaye ñāṇaṃ, pariye ñāṇaṃ, sammutiyā ñāṇaṃ 四 智 : 法 智 , 類 智 , 他 心 智 , 世 俗 智

Catvāri jñānāni:

duḥkhajñānaṃ, samudayajñānaṃ, nirodhajñānaṃ, marga jñānaṃ

9 四辯:法 辯 、 義 辯 、 辭 辯 、 應 辯 ( 知 小 、 知 大 、 知 無

四 相 : 識 少 、 識 多 、 識 無 有 量 、 無 所 有 不

Cattāri ariyasaccāni:

dukkhaṃ ariyasaccaṃ, dukkhasamudayaṃ ariyasaccaṃ, dukkhanirodhaṃ ariyasaccaṃ,

catasraḥ saṃjñāḥ |

parittam eke saṃjānaṃti | mahadgatam eke saṃjānaṃti | apramāṇam eke

(40)

量 、 知 無 邊法)

用 識 。 知 多 、 知 無 有 量 、 知 無 所 有 不 用 智 知。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ṃ 四 聖 諦 : 苦 聖 諦 , 苦 集 聖 諦 , 苦 滅 聖 諦 , 趣苦滅道聖諦

saṃjānaṃti | nāsti kiñcid ity

ākiñcanyāyatanam eke saṃjānaṃti |

10 謂 四 沙 門 果 : 須 陀 洹 果 、 斯 陀 含 果 、 阿 那 含 果 、 阿 羅 漢 果( 有 法 須 身 證 、 有 法 須 念 證 、 有 法 須 眼 證 、 有 法 須慧證)

一 法 身 當 知 、 二 法 意 當 知 、 三 法 眼 當 知 、 四 法 慧 當知

Cattāri

sāmaññaphalāni:

sotāpattiphalaṃ, sakadāgāmiphalaṃ, anāgāmiphalaṃ, arahattaphalaṃ 四沙門 果 : 須 陀 洹 果 、 斯 陀 含 果 、 阿 那 含 果 、 阿 羅漢果

catvāraḥ sākṣīkaraṇīyā

dharmāḥ | santi dharmāḥ kāyena sākṣīkartavyā santi smṛtyā santi cakṣuṣā santi prajñayā sākṣīkartavyā

dharmāḥ |

<表7> 各版本「四法」的項次(A:《大正藏》正文項次, B:「宋、元、明藏」項次, C:《十報法經》項次, S:梵文

《十上經》)

(41)

《長部34 經》項次 A B C S 1 四輪:適當地點的住所、依近善

人、自己正確的願求、以前已作 的福德

1 1* 1* 1*

2 四念處:於身隨觀身而住,…

受,…心,…法

2 --- 2 2

3 四食:粗或細的摶食、觸食、意 思食、識食

3 --- 3 3

4 四流:欲流,有流,見流,無明 流

--- --- --- ---

5 四軛:欲軛,有軛,見軛,無明 軛

5 5 --- ---

6 四離軛:欲、有、見、無明軛之 離軛

6 6 --- ---

7 四定:捨分定,止分定,勝分 定,決擇分定

--- --- --- ---

8 四智:法智,類智,他心智,世 俗智

--- --- --- ---

9 四聖諦:苦聖諦,苦集聖諦,苦 滅聖諦,趣苦滅道聖諦

7 7 7 7

10 四沙門果:預流果,一來果,

不還果,阿羅漢果

--- 10 --- ---

四 𧓲 : 欲 𧓲 、 意 生 是 𧓲 、 戒 願 𧓲、受身𧓲

4 4 4 4$

四失:戒失、意是失、行失、業失 --- --- 5 5

(42)

四成:戒成、意是成、行成、業 成

--- --- 6 6

四黠:苦黠、習黠、盡黠、道黠 --- 8# 8 8 四 相 識 : 少 識 、 多 識 、 無 有 量

(識)、無所有不用識。【(少)知、

多知、無有量知、無所有不用智 知】

--- 9 9 9

四辯才:法辯、義辯、辭辯、應 辯

9 --- --- ---

一法身當知、二法意當知、三法 眼當知、四法慧當知

--- 10** 10** 10**

附註:

* A 作「四輪」,B, C, S 作「四天人輪」。第三小項「自 己正確的願求」,B, C, S 與此近似;A 作「自謹慎」。

$ A 作「四受:欲受、我受、戒受、見受」,B 作「四受:

欲受、見受、戒受、我受」;C 作「四𧓲:欲𧓲、意生是𧓲、

戒願𧓲、受身𧓲」相近,「受 vedanā」古譯「痛癢、」。59 S 作「四取upādānāni:欲取、見取、戒取、我取」。

59 單卷本《雜阿含 13 經》:「色過去、未來、今貪起自恚、畏、癡,一切見 惡意,是名為所惡;痛癢亦爾,思想亦爾,生死亦爾,識亦爾。」

(CBETA, T02, no. 101, p. 496, c5-7)。「痛癢」相當五蘊的「受」;「生 死」相當五蘊的「行」。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main interest i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discussion of passages from the sutra is to get a clear picture of how women are portrayed in the sutra and to find out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Students are ask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including materials from books, pamphlet fro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etc.) of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pollution on our

Then, it is easy to see that there are 9 problems for which the iterative numbers of the algorithm using ψ α,θ,p in the case of θ = 1 and p = 3 are less than the one of the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Courtesy: Ned Wright’s Cosmology Page Burles, Nolette & Turner, 1999?. Total Mass Density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