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Copied!
9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以灰關聯探討石門水庫上游河域 遊憩潛力評估之研究

Using Gray Relational Analysis for Assessing Recreation Potential in the Tributaries of Shihmen Reservoir

系 所 別:營 建 管 理 研 究 所 學號姓名:M09416011 賴 旻 佑 指導教授: 朱 達 仁 博士

中華民國 九十六 年 八 月

(2)

誌 謝

本論文得以順利完成,是許多恩情的堆砌。感謝恩師 朱達仁教 授的殷切指導,於論文寫作期間,對學術研究方面給予寶貴見解,為 人處事方面更是不厭其煩地悉心教誨,使學生獲益良多。此外在老師 悉心訓練栽培下,亦大幅提昇學生應有的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方面的 能力,二年的研究所求學生活之可以如此順遂完成,恩師功不可沒,

學生永遠銘記於心。

本論文的完成還要感謝 郭ㄧ羽教授、 葉顯椏教授、 張睿昇教 授、 汪淑慧教授於口試期間給予的建議與指教,使本論文更加完善 與流暢,在此亦表達個人內心最深之謝忱。

在實驗室的歡樂時光,是我最難忘的一段時間,感謝研究室施君 翰學長、宗儒大哥、小芬姐、小宗儒、衡哥、阿盛、木幕、羿文、

God、子禹、柏成,因為有你們,讓研究所生活變得更多采多姿。其 中特別感謝阿盛在我遭遇問題瓶頸時,給予鼓勵、協助與引導,感謝 羿文在我苦惱沮喪時,給予關心及支持,讓我倍感溫馨,謝謝你們!

在這段求學期間,感謝系上老師與系助理對我的付出與關心。感 謝每個星期三都讓我滿心期待上課的 張家瑞老師在統計學上的啟發 與教導,讓我對統計有更深入的瞭解。感謝施君翰學長及木幕在研究 案工作上的協助。感謝那些該感謝而沒感謝到的人。

最後,感謝我最摯愛的父母與家人,謝謝你們一直以來的付出與 包容,默默地支持著我,才能順利的完成學業。僅以此論文獻給所有 關愛我的親友。

賴旻佑 謹誌 2007.7.20

(3)

摘 要

關鍵字:溪流遊憩潛力評估、生態旅遊、灰關聯分析法

生態旅遊一直是國內熱門的休閒遊憩活動之一,也影響著區域經 濟的發展,而其中生物的多樣性、特殊性與環境的良弊,影響著生態 旅遊休閒活動的推展。國內河川甚多,由高山發源流經多變的山林隨 後進入平原,因此河川本身及其兩岸之環境,一直提供多樣性遊憩機 能。國內過去雖有水域活動的相關研究,但對於河域遊憩潛力評估相 關研究則付闕如。因此本研究依據交通部觀光局委託計畫「溪流觀光 遊憩發展之研究」中之評估模式為研究構面,目的在於針對溪流河域 及其兩岸環境,所具有之環境特性,以灰關聯分析法(GRA)進行遊 憩發展潛力評估。

本研究以石門水庫上游四溪流,進行兩年之情勢調查,藉以探討 各溪段遊憩價值潛力。在案例中結果顯示:(1)評估模式中三大構 面項下部份測項呈現沒有區別效度,故予以刪除。而在不同評估者評 判之一致性分析,呈現良好的一致性,顯示高的信度。(2)由可區 別之測項進行評估各溪段價值潛力,顯示不同溪段測點呈現不同的環 境特性,亦呈現不同之潛力與價值。(3)各溪段之潛力與價值比較,

其中以卡拉溪 ST4 評價最高,依序為庫志溪 ST3 及庫志溪 ST4,而 評價較低者為石壁腳溪 ST1、榮華溪 ST4、石壁腳溪 ST3。

綜合研究結果,本評估模式可就各河域環境資源之特性,評析其 遊憩價值潛力,而此可提供作為河域遊憩規劃方面之應用,判斷發展 不同之策略。石門案例中這些資源特色及潛力評價結果,有助於未來 在發展水域遊憩活動時,不同的活動特色與生態旅遊路線之規劃。

(4)

ABSTRACT

Keywords:Evaluation River Recreation Potential , Ecotourism , Gray Relational Analysis

Ecotourism has been a hot domestic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it was also affect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biological diversity, uniqueness and the environment condition impacting on Ecotourism activities promotion.There are many rivers in internal ground, which originates from the mountains and through the changeable forest then entered plain, the river itself and surroundings has been providing a diversity of recreational functions.Although there were relevant research of the water areas activity for home, but for evaluated river recreation potential of related research is lacking. For the Shihmen Reservoir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four streams, two years investigating the situation, to probe into river recreation potential and values for various streams.

The results show that:(1) Assessment model three dimensions under some test items showed no difference validity, and therefore be deleted.

And the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evaluators consistency analysis, showing good consistency, showed high reliability. (2) The difference from the test can take place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value of the river, showing different section of the river showing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has also shown the difference potential and value.(3) Every river section comparison with potential and value, among them Karla river ST4 have the highest evaluation, according to priority Kuzhi

(5)

river ST1, Junghua ST4, and Shibichiao river ST3.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e assessment model based on the river's environmental resource properties, to assess its potential for recreational value, and this offers application to river recreatiion planning, judge that develops different tactics. In Shihmen case, th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otential for resource evaluation results, contribute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fferent activities and Ecotourism routes Planning.

(6)

目 錄

誌 謝... I 摘 要...II ABSTRACT... III 目 錄...V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2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1.4 研究流程...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5

2.1 河域資源遊憩潛力之分析 ... 5

2.2 河域資源遊憩潛力評估的意義 ... 7

2.3 河域之分類與遊憩利用之特性 ... 8

2.4 國內、外河域資源遊憩潛力評估方法 ... 13

2.5 灰色系統理論與文獻探討 ... 24

2.5.1 灰色系統理論概述 ... 24

2.5.2 灰關聯分析介紹 ... 24

2.5.3 灰關聯分析之相關文獻 ...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3.1 河域資源遊憩潛力評估模式 ... 31

(7)

3.2 灰關聯分析... 34

3.2.1 灰關聯空間 ... 34

3.2.2 灰關聯生成 ... 35

3.3.3 灰關聯測度的四大公理 ... 37

3.3.4 傳統灰關聯度之推導 ... 38

第四章 實證分析與討論 ... 41

4.1 石門水庫上游河域環境介紹 ... 41

4.2 各樣點棲地環境概述... 43

4.3 遊憩潛力評估模式項目分析 ... 48

4.4 石門水庫遊憩潛力評估結果 ... 52

4.5「灰關聯分析」評價溪流遊憩潛力結果 ... 55

4.6 討論... 5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65

5.1 結論... 65

5.2 建議... 66

參考文獻... 67

附表 1 石門水庫上游四條支流遊憩潛力原始評估積分表 ... 71

附表 2 石門水庫上游四條支流遊憩潛力評估積分表(1) ... 72

附表 3 參考數列與比較數列之評估值 ... 73

附表 4 評估值生成處理... 74

附表 5 差數列計算結果... 75

附表 6 灰關聯係數計算結果 ... 76

附表 7 石門水庫上游四條支流遊憩潛力評估積分表(2) ... 77

附表 8 石門水庫上游四條支流遊憩潛力評估積分表(3) ... 78

附表 9 雙溪遊憩潛力評估積分表 ... 79

(8)

附表 10 烏溪遊憩潛力評估積分表 ... 80 附表 11 曾文溪遊憩潛力評估積分表 ... 81 附表 12 秀姑巒溪遊憩潛力評估積分表 ... 82

(9)

表目錄

表 2.1 河域自然人文環境特性類分表 ...9

表 2.2 不同類型河域遊憩開發經營特性 ...12

表 2.3 溪流遊憩潛力之評估因子回顧表 ...21

表 2.4 統計迴歸與灰關聯分析比較表 ...25

表 2.5 應用灰關聯分析之相關文獻彙整 ...29

表 3.1 河域資源遊憩潛力評估模式 ...32

表 4.1 石門水庫上游四條支流遊憩潛力之積分值與排名 ...53

表 4.2 石門水庫上游四條支流遊憩潛力之灰關聯度與排名 ...58

表 4.3 不同評量者評估因子差異百分比 ...60

表 4.4 「加法評分法」與「灰關聯分析法」評價結果排名比較 ...62

表 4.5 石門水庫上游河域與其它河域遊憩潛力之比較 ...64

(10)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圖 ...4

圖 2.1 河域人文環境狀況分類圖示說明 ...9

圖 2.2 河域自然環境狀況分類圖示說明 ...10

圖 3.1 局部性灰關聯度之分析流程圖 ...40

圖 4.1 研究區域水系位置圖 ...42

圖 4.2 卡拉溪各樣點圖 ...46

圖 4.3 榮華溪各樣點圖 ...46

圖 4.4 庫志溪各樣點圖 ...47

圖 4.5 石壁腳溪各樣點圖 ...47

圖 4.6 石門水庫上游四條支流自然因子分析圖 ...49

圖 4.7 石門水庫上游四條支流自然因素分析圖 ...54

圖 4.8 石門水庫上游四條支流人文因素分析圖 ...54

圖 4.9 石門水庫上游四條支流美學因素分析圖 ...54

圖 4.10 石門水庫上游四條支流三構面積分總數分析圖 ...55

圖 4.11 不同評量者評估因子差異分析圖 ...61

圖 4.12 石門水庫上游河域與其它河域遊憩潛力之比較分析圖 ...64

(11)

第一章 緒論

二十世紀末期,觀光產業已成為全世界主要的經濟活動之一,其 中又以自然旅遊的成長速度最快,隨著環境意識的普及、保護區管理 觀念的重視以及消費市場的轉變,一種有別於傳統大眾旅遊,將遊憩 活動與生態保育、環境教育以及文化體驗結合的旅遊型態逐漸產生。

因此生態旅遊也就成為國內目前熱門的休閒遊憩活動之一,同時也影 響著該遊憩區域經濟的發展,而其中生物的多樣性、特殊性與環境的 良弊,都影響著生態旅遊休閒活動的推展[1]。

台灣具有高度豐富且珍貴的生態及人文風情資源,深具發展生態 旅遊的潛力,然它亦有高度的脆弱性與稀有性,一旦被破壞,就可能 導致無法回復的惡果,因此在發展生態旅遊時即須審慎的規劃與評估 [2]。在台灣整體遊憩環境之中,溪流、河川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由高山發源流經多變的山林隨後進入平原,河川本身及其兩岸之環 境,一直提供多樣性遊憩機能[3]。它既結合了吸引人的流動性水體 資源,也同時具備了山林綠野之遊憩資源。長久以來提供了相當多的 遊憩活動及令人難忘的親水活動經驗。

另外,近年來由於國民旅遊日漸興盛,各級地方政府也開始對部 分溪流進行遊憩之開發,例如:台灣地區觀光遊憩系統開發計畫,但 環境資源供遊憩使用後多少會造成環境衝擊,甚至導致遊憩品質的惡 化與環境不可回復的破壞,然而一昧的禁止遊憩使用來保育生態資源 的完整性也違反社會公共福祉,是故管理者所面臨的挑戰,即在既要 滿足大眾的遊憩需求,同時又必須維持遊憩環境的生態與景觀資源的 完整性[4];而遊憩潛力的分析,是輔助管理者制定出可兼顧資源保

(12)

育與遊憩使用的管理措施的方法之一,俾以提供對象溪流進行遊憩開 發時所需之各項評估因子及資訊,並界定其在遊憩上之價值,供遊憩 開發上合理之依據。

1.1 研究動機

由於台灣經濟的蓬勃發展,使得國民所得增加,加上周休二日的 施行,促使國民對休閒遊憩空間的需求也相應增加,人們在以往的都 市遊憩項目之外,也開始追求多樣化的自然環境體驗,而自然原野的 溪流具有紓解此項遊憩需求之功能。

國內河川甚多,流域面積廣闊,大、小溪流約 129 條,它既結合 了吸引人的流動性水體資源,也同時具備了山林綠野之遊憩資源。就 河域之遊憩開發利用,如河域風景區設立,該如何定?此類問題均有 賴對不同河域或相同河域之不同河段,比較其間遊憩價值之高低,劃 分其間優越性之等級,而供重點開發上合理之依據;並由評估之結 果,確認其遊憩價值之所在,復配合其他環境保育措施,而得以保護 河域環境之遊憩品質。關於溪流資源遊憩潛力之正確評價,不但對觀 光開發、觀光政策上極具重要性,且對觀光資源之保護及國家之各種 基本措施均有重要之影響作用。

1.2 研究目的

本論文之研究目的,試圖針對溪流河域及其河岸周邊環境,所具 有之環境特性,進行遊憩發展潛力評估,評估方法係依據交通部觀光 局委託計畫「溪流觀光遊憩發展之研究[5]」中之評估模式[6-8]為研 究構面,針對大漢溪上游集水區之溪流環境特性及自然資源予以評 價,研究過程期以探討模式評估的適用性,研析各矩陣項因子之區別

(13)

評估因子及資訊,並界定其在遊憩上之價值,供遊憩開發上合理之依 據。

在應用與研析河域遊憩潛力評估模式時,本研究進一步以灰關聯 分析法(GRA)來作為綜合評估方案(方法)抉擇的最佳選定,由於 河域遊憩潛力評估因子繁多複雜,且存在不完全或不確定的影響因 素,故本研究以具有許多優勢的灰關聯分析法,評估石門水庫上游河 域遊憩潛力,以有效釐清少資訊、不確定的灰色地帶,界定其在遊憩 上之價值,供遊憩開發上合理之依據。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的研究範圍主要以河域資源遊憩潛力評估為主,針對溪流 河域及其河岸周邊環境,所具有之環境特性,進行遊憩發展潛力評 估。案例實證區域的選擇,主要考慮該溪流水文資料的完整性及具有 歷史人文意義、生態價值為選擇標準,同時,案例驗證選擇屬於便利 抽樣,以桃園縣大漢溪上游田野實地調查為驗證對象。

1.4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主要分成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主要是研究 主題及方向的訂定;第二階段為國內、外相關遊憩潛力評估指標進行 有系統化的回顧及整理,以建構本研究之評估構面;第三階段主要是 建構評估構面及資料統計分析方法;第四階段實證分析與結果討論主 要是針對本研究之研究結果進行討論;第五階段為結論與建議,將已 界定之遊憩價值評估結果,提出具體可供遊憩開發上合理之依據,如 圖 1.1 所示。

(14)

研究動機與目的

文獻收集與整理

研究範圍

調查資料收集與整理

溪流遊憩潛力評估

進行灰關聯分析

建立比較數列

計算灰關聯係數 灰生成處理

計算灰關聯度

進行各溪流遊憩潛力排序

結論與建議

圖 1.1 研究流程圖

(1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河域資源遊憩潛力之分析

所謂遊憩資源是構成遊憩環境之自然、人文環境。資源之特性及 其穩定度決定它所能提供的遊憩品質。「遊憩潛力」,簡而言之,即為 資源能提供遊憩品質高低之能力。其中亦包括資源提供遊憩者遊憩體 驗高低之能力[9]。

Jubenville(1976)[10]曾將遊憩潛力分為五點討論:

(1) 遊憩資源四周環境的一般狀況。

(2) 該地對某種類型之遊憩活動是否具有較優越之條件,而提 供遊憩機會。

(3) 該地景觀品質之特性,即其對遊憩者可能產生之影響。

(4) 該地可及性狀況。

(5) 該基地環境的穩定性。

Richerson(1977)[11]曾將水域環境之遊憩潛力分為四點討論,

更具體的說明評估的方向。

(1) 遊憩資源之品質,是為當地環境狀況可提供遊憩使用或發 生的相對價值,是客觀可實測的,而不論及遊憩者在該地 所得之主觀體驗。其中包括對遊憩活動適宜性及環境之承 載量(carrying capacity)。

(2) 景觀資源品質,即為一般之美感品質,此品質是由觀賞者

(遊憩者),對環境所感受引起之美、醜、愉快、不愉快 的感覺,往往是主觀的,因人而異。

(3) 健康品質,即為對遊憩者之安危,衛生方面之基本環境條

(16)

件。例如水質、水溫、水流速等,對游泳者皆為重要之影 響安危之因素。

(4) 經濟品質,即遊憩者至當地活動所需之消費額,意指開發 當地供遊憩使用,所需之投資額。

G. Angus hills 在「資源發展潛力分析模式」(resource development approach)中[12],將土地資源供不同土地使用類別之潛力,考慮不 同土地使用對實質環境之需求條件(physical requirement),而分為土 地開發之適宜性(use suitability),土地之承載量(use capacity)及土 地開發之可行性(use feasibility)三項討論。

Morisawa(1971)[13]之河域資源遊憩潛力評估模式中,以某河 域可供遊憩活動之種類與該項活動可發生之季節性長短,兩者合併,

作為河域遊憩潛力之指標。

在翡翠水庫環境衝擊初步評估中[14]將河域可供水上遊憩活 動、陸上遊憩活動種類之數目與可利用水域之面積及可利用陸域之面 積,分別由水上及陸上合併成水上遊憩潛力指標及陸上遊憩潛力指 標,再將此兩指標合併轉換成河域遊憩潛力之指標,用以說明河域之 遊憩潛力,該模式是作為水資源計畫對環境遊憩功能之衝擊影響評估 時應用。

由此可知,「遊憩潛力」,實因不同觀點,不同目的而有不同之著 重[15]。從遊憩使用者之角度,遊憩潛力,即為「遊憩體驗品質之高 低」;而遊憩體驗品質(recreation experience quality)意指經由個人之 偏好或判斷,所認定之好壞程度。遊憩者對遊憩體驗之好壞程度之判 定有其共通性,亦有其個別的差異存在[16]。個別差異的看法係受遊 憩者個人的教育背景、所從事的職業、經驗、認知及社會化過程的影 響,以及其他各項外界因素,例如:所居住之區域、設施、活動、人

(17)

際關係、經濟及財力狀況、健康狀況等諸多因素之影響,是故難以掌 握。

本論文所討論之「遊憩潛力」,如第一章定義所述,河域遊憩潛 力之評估,目的係針對溪流河域及其兩岸環境,所具有之環境特性,

進行遊憩發展潛力評估,以界定河域環境在遊憩上之價值,故所討論 之「遊憩潛力」主要以河域環境資源能提供遊憩品質高低之能力

2.2 河域資源遊憩潛力評估的意義

河域所呈現的是多方面之用途與風貌,不僅分布廣泛,更支持高 廣度之遊憩活動。河域之環境,從高山溪澗源頭,而漸進入平原,終 至河口出海,其間融合了自然地形、生態及人文環境之ㄧ系列演變,

形成極複雜之系統[17]。其特性包括下列數點:

(1) 河域環境為一生態上之開放性系統[18]。在同一流域言,於 上游地區任何一個影響水文之因素,均可能波及影響該流域 下游之其他地區。如水質污染。

(2) 河域具有多方面之功能,其上之遊憩活動易與其他使用產生 衝突,例如集水區之經營工作[19]。

(3) 一條河流往往因流經範圍過大,沒有專責之行政管轄權。

(4) 河域環境因受洪患之影響,一般之土地使用受限制。

(5) 河域下游,因取水方便,土地肥沃,往往成為人口密集之所 在。

(6) 河域之自然環境受氣候之影響,穩定性低,其水量常呈現規 律之季節性變化[20]。

(7) 河域本身具有線、帶狀之型態,整個河谷走廊具有方向性、

流向性[21]。

(18)

由以上之特性得知,河域環境供遊憩利用,不僅所包括之範圍極 廣,所涉及之相關單位亦多,故不能視為一般風景區單獨處理[22]。

而應配合其他集水區經營工作,如水質保護、供水、水力發電、防治 洪水、集水區水土保持、航運、漁業一併處理。然而同時,河域之利 遊憩用,卻常與彼等相衝突[23];其原因,在於河域之遊憩價值不易 界定,尤其面對工程上之成本效益分析之下,遊憩價值往往遭致忽視 而犧牲。解決之首,即在於如何確立河域之特殊遊憩價值,而予以開 發利用,或保護之。

同時就河域之遊憩開發利用,如河域風景區設立,該如何定?此 類問題均有賴對不同河域或相同河域之不同河段,比較其間遊憩價值 之高低,劃分期間優越性之等級,而供重點開發上合理之依據;並由 評估之結果,確認其遊憩價值之所在,復配合其他環境保育措施,而 得以保護河域環境之遊憩品質[24]。

2.3 河域之分類與遊憩利用之特性

由於溪流流經的區域不同,且其切穿之地質構造不同,造就不同 風貌之河道類型,各種河道類型都具有其不同之遊憩資源及潛力,因 此須對河域型態進行分類。

依據美國 Bennington County Regional Planning 對河域之分類 [25],以自然到都市化程度,共分為原始區、鄉村農業區、城鎮區、

都市及近郊區等四類。其特性如圖 2.1 所示。第二項劃分因子─地形 因子,共分為,溪濁湍流區(torrent),水塘及急流交錯呈現區(pool and riffle),及曲流區(meander)。其特性如圖 2.2 所示。將上述之 分類,做成相關矩陣,共計得到十二種河域類型,如表 2.1 所示。

(19)

表 2.1 河域自然人文環境特性類分表

原始 鄉村 城鎮 都市、市郊

湍流溪澗型 1 4 7 10

水塘急流型 2 5 8 11

蜿曲蜿蜒型 3 6 9 12

資料來源:[25, 26]。

分類

因素 型式 定義說明 圖示

原始區

∗ 通常離人口密集中心遙遠。

∗ 少量或尚未有顯著人類開發行為 如開路、清伐、營建等。

∗ 周圍之環境,河岸林木茂密,地 形險峻。

∗ 通常位於高海拔地區。

鄉村 農業區

∗ 呈現森林、農業等低度開 發景觀。

∗ 零星散佈房舍、農場、

度家小屋及道路、橋樑。

∗ 通常位於中低海拔地區。

城鎮區

∗ 典型的較密集之小聚落。

∗ 呈現開發中狀態。

∗ 顯著的住宅建築群落出現。

∗ 可能發生於中低海拔地區。

人文 背景

都市、

市郊區

∗ 典型的向四周蔓延發展的大型集居處。

∗ 由住宅、社區、工業、商業 等區聯合發展。

∗ 高度開發。

∗ 通常位於低海拔地區。

資料來源:[25, 26]。

圖 2.1 河域人文環境狀況分類圖示說明

(20)

分類

因素 型式 定義說明 圖示

溪澗 奔流型

∗ 坡度陡峻(每哩坡降大於 20 呎)。

∗ 為高山水源地。

∗ 經狹窄之溪谷。

∗ 具陡峻的兩岸。

∗ 河床由卵石、巨石、石塊等組成。

∗ 流量具季節性變動,且變動急速。

∗ 流水湍急,生物棲息不易、僅適合 生存於急流之生物。

池塘、

急流型

∗ 坡度中等(每哩坡降 10-20 呎)。

∗ 由陡急之急流至平緩之小水池,

其流速時緩時急。

∗ 位於山腳或溪谷之上游地帶。

∗ 河流具季節性變動,因具形成多 變之水域,故棲息之生物種類較 前項溪澗奔流型為多。

ㄧ般地 形因素

曲流 蜿蜒型

∗ 坡度低緩(每哩小於 10 呎)。

∗ 具有寬、深之 S 型曲流現象。

∗ 河谷寬廣平坦。

∗ 河床淤積細砂及淤泥。

∗ 流量穩定,乾季仍保持相當持 續之流量。

∗ 生物棲息環境變化少,故棲息 之生物種不多。

資料來源:[25, 26]。

圖 2.2 河域自然環境狀況分類圖示說明

就表 2.1 橫軸,自然─都市化程度之分類,河域環境提供遊憩之 條件不同,亦影響到遊憩利用之型態,將之簡化,可分為三類與之相 對應,即資源依存型區(resource based areas)、使用者取向型區

(user-oriented areas)及介於兩類間之中間型區(intermediate areas)。

(21)

其特性說明如下[10]:

ㄧ、資源依存型區(原始區):

本區所提供之遊憩活動,主要依憑基地周圍的自然環境特性,提 供自然美感、或原始化、孤寂之遊憩體驗,因受自然資源之有限性、

脆弱性之故,一般只提供較少之服務設施,或完全保留其自然原始狀 態,而以保護為經營主要方針。

二、使用者取向型區(都市、市郊區):

本區所在位置為大眾近便易達之地區,主要提供遊憩者一個活動 之場所,及活動所需之設施。以遊憩者之需求主導而偏重於遊憩開發 行為[27]。

三、中間型區(鄉村、城鎮區):

本區其自然條件雖不如第一類資源依存型優越,然而以人為之開 發加強,仍能達成相當的遊憩品質,而提供遊憩機會。

上述分類其間並無絕對的分類標準,然而其對遊憩利用,經營上 確有極大分野。據 Manning 及 Cialis(1981)[25]對不同河流遊憩行 為研究之結果證實前述不同類型河域,其上之遊憩行為(behavior),

有顯著之不同。僅以社會承載量(social carrying capacity)一項討論,

都市地區即較原始地區為大。以自然資源之脆弱性、不可恢復性、而 言,不同類別之河域,其遊憩開發利用上,應有不同之開發利用程度,

與不同之經營發展方向[22]。就此將不同類型河域之遊憩開發方針及 遊憩經營特性於表 2.2 說明之:

(22)

表 2.2 不同類型河域遊憩開發經營特性

遊憩開發分針 遊憩經營特性

原始區

(wild)

∗ 單一目標使用。

∗ 保護重於經營,禁止人為開 發。

∗ 完全國有化。

∗ 確立法定地位,保護之。

∗ 提供原也化之遊憩體驗。

∗ 依密度使用。

∗ 管制遊憩活動種類。

∗ 管制遊客人數。

景致區

(Scenic)

∗ 配合水資源多目標使用。

∗ 開發、保育、管理並重。

∗ 地方政府教育所有,但仍允 許私人產業存在。

∗ 開發遊憩場所,提供相當自 然度之遊憩體驗。

∗ 劃分、區界不相容遊憩活動 間之相互干擾。

∗ 提供外聯式捷運系統。

遊憩開發型

(Recreation)

∗ 配合土地多目標使用,都市 更新、防洪、公園綠地等計 畫。

∗ 管理重於保護,均衡發展,

配合都市福利措施。

∗ 鼓勵私人企業投資戶外遊 憩事業。

∗ 創造遊憩空間,製造遊憩機 會,提供設施。

∗ 高密度使用。

∗ 提供高廣度遊憩活動。

∗ 改善水質污染問題。

∗ 提高大眾運輸系統之可及 性。

資料來源:[26]。

三種不同種類之河域在遊憩開發與經營管理上有各不同之方向 [25],在進行潛力之評估之前應依照評估範圍內河域之類別,而依從 其遊憩開發、經營管理上之指導原則,由此確認所評估「遊憩潛力」

之定義所在,而後方可進行評估工作[22]。在原始區之資源依存型河 域 , 其 遊 憩 使 用 應 限 定 為 對 生 態 破 壞 最 少 狀 態 下 的 體 驗 孤 寂

(solitude)、原野化(wilderness)為主之靜態(passive)遊憩活動 [9];而都市、市郊地區之使用者取向型河域,則應以遊憩開發之潛 力為評估之主要項目[28]。

(23)

2.4 國內、外河域資源遊憩潛力評估方法

溪流資源遊憩潛力之評價,其評估因子選擇主要以操作上之可能 性、可行性、適宜性加以評估,屬於基地現址調查,以下就不同學者 已發展之評估方法簡述之。

1、Craighead(1962)

本評估主要針對遊船、釣魚、狩獵三項遊憩活動,而評估溪流環 境其可提供之遊憩潛力。所評估之因子包括:(1)環境之景觀。(2)可 容納之狩獵、釣魚之遊客密度。(3)遊客對原始化(wilderness)之滿 意程度。(4)使用者之擁擠程度。(5)可及性狀況。(6)過去對此河域所 做之研究、經營管理資料之量(amount of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data collected)。(7)可供遊憩利用季節之長短。(8)遊憩者所受之衝突性(use conflicts)。(9)水域範圍之大小。(10)河岸之狀況。(11)水質汙染狀況。

(12)垃圾之狀況。(13)對遊憩之障礙及危險狀況。

由以上十三項評估因子,調查時憑感覺直接給予評值,分數由 0 至 5,最高為 5 分,代表最理想。由此將所有因子得分總計,依總評 値之高低,分為極好(excellent)、好(good)、普通(fair)、欠佳

(poor)四種遊憩潛力等級即完成評估[29]。

2、Dearinger(1968)

此評估方法,主要用於距離都市 25 哩(40 公里)範圍內之河域,

所評估之活動包括:露營、釣魚、野餐、健行、賞景等。評估因子包 括:氣候狀況、景觀、歷史價值、土壤、水質、水量、水族存量、最 接近都市之人口密度、可及性。再細分為 92 項評估因子。每項因子 以 0 至 5 分予以評値。復依各因子與所評估活動之相關性予以分別權 重,相加後將各評估單元比較之。同時各評估單元對各評估活動亦比

(24)

較,其公式為:某地甲活動之得分╱某地之總評値×100%=該地對甲 活動之適宜性比值,而完成評估[30]。

3、MacConnell(1969)

首先利用前後 10 至 13 年之空照圖,分析比較評估範圍內土地使 用之改變趨勢,由此預估未來土地使用之發展型態。所評估之活動為 野餐、露營。以 1:120000 之航照圖繪製有關農業用地、開放空間、

森林、沼澤、礦區、都市區域、河岸、河床及戶外遊憩設施等使用之 分布狀態。分析可及性、景觀點、水岸之植物狀況、水道之阻礙物等 因子。完全於室內作業,以選出適合野餐、露營之基地,並統計其數 目比較之,即完成評估[31]。

4、Morisawa(1971)

此評估方法,用於現地評估(on-site),所評估之遊憩活動分為 三群組:(1)動態陸上遊憩群組:露營、健行、野餐、騎馬、狩獵及 馴獸旅遊(backpacking)等。(2)動態水上遊憩群組:游泳、划船、

釣魚、遊艇、帆船等。(3)觀賞、欣賞自然之靜態活動群組:野生動 植物研究、賞鳥、地質研究等。

對於此三項遊憩活動群組,其遊憩價值之評估是以河域可提供遊 憩活動季節之長短,與該河域可發生之遊憩活動種類兩項綜合而評 定。活動時間長短分為四級:(1)該河域對所有上述遊憩活動均可全 年操作。(2)該河域對所有遊憩活動均適宜,但受季節性之限制。(3) 該河域僅是一部份遊憩活動,然而不受季節性之限制。(4)該河域僅 適宜部份遊憩活動,而同時亦受季節性之限制。由此而判斷河域之遊 憩潛力等級[13]。

(25)

5、Kuska, Ebstrom and Smithberg(1974)

此評估方法將河流每 25 哩(40 公里)分段,並未特別為某項遊 憩活動而評估。所選之因子包括:

(1) 具有區域性特性之地質、地形、土壤、植被。

(2) 河流本身之特性:長度、寬度、湍流、蜿蜒指數(sinuosity)、

島。

(3) 人文狀況:橋樑、道路、鐵路、住宅區等。

由空照圖、地形圖先行室內作業,而後實地調查以上三項因子,

而依直覺的判斷,是否適合遊憩開發、及設施之設置,由此得知是否 有適合遊憩活動之基地(如露營),而評定其遊憩潛力[32]。

6、Pacific Northwest River Basin Commission(1974)

此評估方法僅限於一河域之水量可以人為控制之地區。主要是評 估在不同水位變化時,河域對不同遊憩活動適宜性之改變,由此而決 定所控制水位、流量之高低。所評估之活動包括:動力船隻、游泳、

水濱戲水、野餐、露營等。所調查之項目包括:流量、最高水位、灘 之坡度、及在不同水位變化時所產生之水坑、湍流地區、露出的沙灘、

河道之寬度、航行狀況、及視覺景觀、聽覺品質的影響,由上述之因 子而評估對遊憩活動之適宜性,由此而判定在不同水位(流量)時遊 憩潛力之等級,將一河域水位變化,對遊憩活動之適宜性,分為五等 級:

(1) 最低可接受水位:在此流量狀況下,僅供極少之遊憩機會。

(2) 低度滿意水位:在此流量狀況下,僅允許河中及緊鄰水岸之遊 憩活動發生。

(3) 適宜水位:在此流量下,可維持一定之獨特景觀品質,且在提

(26)

供之遊憩活動之間,並未產生衝突。

(4) 高滿意度水位:在此流量狀況下,可從事多種遊憩活動,但有 時往往限制了游泳之活動。

(5) 最高可接受水位:在此流量狀況下,仍可從事遊憩活動,但超 過此則易發生意外。

當得知河域此五種等級狀態下之確實水量水位時,即可依此作為 河域水位、水量控制之依據,而使河域得以發揮其最大之遊憩潛力功 能[33]。

7、Chubb and Bauman(1977)

此模式稱之為“RIVERS METHOD",即 River Inventory and Variable Evaluation for Recreation Suitability 的縮寫。用於大區域之不 同河流或同條河流之不同河段,相互比較其對不同遊憩活動適宜性之 高低。

所選之遊憩活動共十六種,包括:河濱垂釣、舟上垂釣、小舟露 營(canoe camping)、乘車遊覽、健行、狩獵、自然研究、野餐、動 力船(大於 10 馬力)、小舟(或小於 10 馬力之動力船)、獨木舟、露 營(trail camping)、汽車宿營、滑水、荒溪行舟等。

首先由地形圖、空照圖,以每一哩(1,600 公尺)唯一單位,橫 寬以河岸兩側各向內延伸 1/4 哩(400 公尺)處,先由室內作業,由 空照圖、地形圖判讀環境因子狀況,而後由河中實地航行,現地調查,

以補足室內作業所不足之資料,並檢驗室內作業所得資料之正確性。

評估的因子分為八大類,共計 67 小項,如下所示:

(1) 基本實質環境特性:

河寬、基地展開之範圍、水面流速、可航性、水位變動、季

(27)

節性、河床質材、主要水系之模式、水面型式、河岸之侵蝕性等。

(2) 特殊實質特性:

池潭、沙灘、牛軛湖(oxbow lakes)、流域出口處(bayous)、

島、航道阻礙、臨水岸高差。

(3) 一般水質狀況:

混濁度、溫度、河床沉積物、懸浮固體、細菌、微生物狀況、

化學污染狀況、寄生蟲、氣味。

(4) 對遊憩活動之ㄧ般土壤限制狀況:

土壤之組成、地質狀況。

(5) 生物性特性:

藻類、水生植物、魚類、水禽、狩獵動物、其他野生動物、

其他鳥類。

(6) 土地使用狀況:

一般土地使用、公共所有權屬、歷史古蹟。

(7) 美感特殊狀況:

景 緻 變 化 度 、 一 般 景 緻 狀 況 、 獨 特 物 、 視 界 之 遠 近

(remoteness)、垃圾狀況、礙觀瞻之人造物等。

(8) 可及性(accessibility):

道路、小徑、所有權屬、其他之可及性狀況。

前述各項評估因子,視狀況予以 1 至 5 評分,將各評估因子對活 動依其相關性,而予以不同之權重値,權重主要依經驗判斷。而後將 評估範圍內之每哩河域單元對各不同遊憩活動之適宜性評値,由此評 估河域之遊憩潛力。最後將各區段河域對各遊憩活動之適宜性値,以 透明圖紙標註在地圖上,製成各遊憩活動適宜性圖,由此供大範圍河 域遊憩開發時,系統性比較各河段之各遊憩活動之遊憩潛力[34]。

(28)

8、鍾士正(1982)

此評估方法主要探討不同類別河域之遊憩利用特性及河域環境 因子與不同遊憩活動間之關係。由河域環境對遊憩活動之適宜性及河 域景觀資源兩方面的分析研究,建立一套河域資源遊憩潛力評估系統 [26]。

(ㄧ)遊憩適宜性之評估

評估的因子分為五大類,共計 37 小項,如下所示:

(1) 水流水體狀況:

水質、水線至水深 1.5m 處之寬度、流速、河道一般狀況、

平均水位、河寬、連續暢通河道長。

(2) 水岸狀況:

濕灘材質、堤岸狀況、水崖狀況、水岸線蜿蜒指數、乾攤至 背岸坡度、岸區主要質材、岸區植被狀況、地質況況、可利用基 地寬度、可利用基地長度。

(3) 生物狀況:

魚族、浮水植物、挺水植物、陸生植物群落、陸生走獸、飛 禽、其他生物。

(4) 人文環境狀況:

鄰近都市之距離、鄰近社區之人口、可及性、上游之水庫、

平行河流之道路、毗鄰岸區之土地使用、河川使用現況。

(5) 美感狀況:

水色澤、灘之顏色、自然反映景緻、人為反映景緻、嗅覺狀 況、聽覺狀況。

其評估系統,首先將各遊憩活動建立其對環境評估因子之適宜性 矩陣,用以評估各項遊憩活動對各項環境因子之適宜性(suitability)。

(29)

其評值系統為數字評估系統,以+3 非常適合至-3 非常不適合共 7 等 尺度進行評量。

(二)河域景觀資源之評估

其評估因子共計 25 項,評值採用數值尺度,各予以正負不等之 評值,其評估因子如下所示:

(1) 陸域狀況:

地形特性(相對高差、水面坡降)、河谷特性(河谷曲折度 及上游景緻)、地質特性。

(2) 空域狀況:

視覺空間品質(視線可及距離、河寬/谷高比值)、嗅覺品質

(空氣品質狀況)、聽覺品質。

(3) 水域狀況:

水流狀況(水中漂浮物、水之色澤)、水陸界面狀態(灘之 顏色、水位變動影響帶、水岸植被覆蓋度、水岸蜿蜒指數)

(4) 生物狀況:

植物狀況(植被覆蓋度、植被林相)、動物狀況(水禽)、其 他生物(擾人,有害人類之生物;無害,有趣之生物)。

(5) 土地使用狀況:

土地使用類別、人造物密度、人造物品質。

(6) 特殊旨趣物狀況:

歷史價值、特殊氣氛感受、象徵代表性之特殊物或珍異生 物、視覺趣味性物。

9、交通部觀光局(1996)

此評估方法主要針對各河段進行遊憩潛力評估,其目的在於決定

(30)

遊憩開發優先順序之參考。評估項目包括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美學 因素三大類,共計 27 項因子,各個因子可以因程度不同予以不同積 分。最後,積分之加總即代表每一基本調查單元之遊憩發展潛力[5]。

其各項因子如下所示。

(1) 自然因素:

支流、植被覆蓋之沙洲或小島、水灣或深水潭、鄰近瀑布、

沼澤或濕地、水岸之遮蔭性、水溫、野生動物、河岸親水之容易 程度、水量變化、安全性、水質。

(2) 人文因素:

特殊的構造物、計劃道路、現有道路等級、行水區外可供利 用之腹地、現有服務設施便利性、消費性之地方產業、風土民情、

相關之發展計畫、離主要都市之車程遠近、鄰近污染來源、鄰近 現有之觀光資源、視覺干擾元素。

(3) 美學因素:

特殊之地景或地標物、植被及林相之美質、整體環境印象。

綜合以上各學者之河域遊憩潛力評估模式不盡相同,其程序互 異。而影響溪流遊憩潛力之因素繁多,可能因為區域、季節、活動之 不同而有所差異,茲將各學者從事溪流遊憩潛力評估時,針對不同的 活動所提出的評估因子整理如表 2.3,以瞭解影響溪流遊憩潛力之因 素。

(31)

表 2.3 溪流遊憩潛力之評估因子回顧表

提出者 針對之活動項目 潛力評估因子

Craighead, F. C.

(1962)

[29]

1.遊船 2.釣魚 3.狩獵

1.環境景觀

2.容許之各項活動遊客密度 3.遊客對原始化之滿意程度 4.使用者之擁擠程度

5.可及性狀況

6.過去對此區所作用之研究、經營管理資料量 7.可供遊憩利用之季節長短

8.遊憩者所受之遊憩衝突 9.水域範圍之大小

10.河岸之狀況 11.水質污染狀況 12.垃圾狀況

13.對遊憩之障礙及危險情形 Dearinger, J. A.

(1968)

[30]

1.露營 2.釣魚 3.野餐 4.健行 5.賞景

1.氣候狀況 2.當地景觀 3.歷史價值 4.土壤狀況 5.水質污染狀況 6.水量

7.水族存量

8.最接近都市之人口密度 9.可及性

Mac Connell and Stall(1969)

[31]

1.野餐 2.露營

1.可及性 2.景觀點

3.水岸植物狀況 4.水道之阻礙物 5.河床之攤地狀況 Morisawa, M.

(1971)

[13]

1.動態陸上遊憩 2.動態水上遊憩 3.靜態觀賞活動

1.該河域可提供遊憩活動季節時間之長短 2.該河域可發展之遊憩活動種類

Kuska, Ebstrom and Smithberg

(1974)

[32]

本評估方法並未 針對某項遊憩活 動而評估

1.區域性特質:地質、地形、土壤、植被 2.河流本身特性:長度、寬度、湍流、蜿蜒指

3.人文狀況:橋樑、道路、鐵路、住宅區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26]

(32)

表 2.3 溪流遊憩潛力之評估因子回顧表(續)

提出者 針對之活動項目 潛力評估因子

Pacific Northwest River Basin Commission

(1974)

[33]

1.動力船隻 2.游泳 3.水濱戲水 4.野餐 5.露營

1.流量與最高水位 2.灘地之坡度

3.水位變化時所產生之水坑 4.湍流地區

5.露出的沙灘 6.航行狀況 7.視覺景觀 8.聽覺品質 Chubb and

Bauman(1977)

[34]

1.河濱垂釣 2.舟上垂釣 3.小舟露營 4.乘車遊覽 5.健行 6.狩獵 7.自然研究 8.野餐 9.動力船 10.小舟 11.獨木舟 12.溯溪 13.露營 14.拖車露營 15.滑水 16.急流泛舟

1.基本實質環境特性:河寬、基地展開範圍、

水面流速、可航性、水位變動、季節性、河 床材料、主水系模式、水面形式、河岸的侵 蝕性

2.特殊實質特性:池潭、沙灘、牛軛湖、流域 出口處、島、航道阻礙、臨水岸高差

3.一般水質狀況:混濁度、溫度、河床沉積物、

懸浮固體、細菌、微生物、化學污染、寄生 蟲、氣味

4.土染限制:組成、地質

5.生物特性:藻類、水生植物、魚類、水鳥、

狩獵動物、其他之動物鳥類

6.土地使用狀況:一般使用、公共所有權屬、

歷史古蹟

7.美感特殊情況:景致變化度、一般景致、獨 特物、視野遠近、垃圾狀況、有礙觀瞻之人 造物

8.可及性:道路、小徑、所有權屬、其他可及 性狀況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26]

(33)

表 2-3 溪流遊憩潛力之評估因子回顧表(續)

提出者 針對之活動項目 潛力評估因子

鍾士政

(1982)

[26]

1.游泳 2.划船 3.河濱垂釣 4.自行車(慢跑)

5.高爾夫練習場 6.夜市

遊憩適宜性之評估:

1.水流水體狀況:水質、水線至水深 1.5m 處之寬 度、流速、河道一般狀況、平均水位、河寬、連 續暢通河道長。

2.水岸狀況:濕灘材質、堤岸狀況、水崖狀況、水 岸線蜿蜒指數、乾攤至背岸坡度、岸區主要質 材、岸區植被狀況、地質況況、可利用基地寬度、

可利用基地長度。

3.生物狀況:魚族、浮水植物、挺水植物、陸生植 物群落、陸生走獸、飛禽、其他生物。

4.人文環境狀況:鄰近都市之距離、鄰近社區之人 口、可及性、上游之水庫、平行河流之道路、毗 鄰岸區之土地使用、河川使用現況。

5.美感狀況:水色澤、灘之顏色、自然反映景緻、

人為反映景緻、嗅覺狀況、聽覺狀況。

河域景觀資源之評估:

1.陸域狀況:地形特性、河谷特性、地質特性。

2.空域狀況:視覺空間品質、嗅覺品質、聽覺品質。

3.水域狀況:水流狀況、水陸界面狀態。

4.生物狀況:植物狀況、動物狀況、其他生物。

5.土地使用狀況:土地使用類別、人造物密度、人 造物品質。

6.特殊旨趣物狀況:歷史價值、特殊氣氛感受、象 徵代表性之特殊物或珍異生物、視覺趣味性物。

交通部觀光局

(1996)

[5]

本評估方法並未 針對某項遊憩活 動而評估

1.自然因素:支流、植被覆蓋之沙洲或小島、水灣 或深水潭、鄰近瀑布、沼澤或濕地、水岸之遮蔭 性、水溫、野生動物、河岸親水之容易程度、水 量變化、安全性、水質。

2.人文因素:特殊的構造物、計劃道路、現有道路 等級、行水區外可供利用之腹地、現有服務設施 便利性、消費性之地方產業、風土民情、相關之 發展計畫、離主要都市之車程遠近、鄰近污染來 源、鄰近現有之觀光資源、視覺干擾元素。

3.美學因素:特殊之地景或地標物、植被及林相之 美質、整體環境印象。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26]

(34)

2.5 灰色系統理論與文獻探討 2.5.1 灰色系統理論概述

「灰色系統理論」(Grey System Theory)是由大陸華中理工大學自 動控制系鄧聚龍教授於 1982 年所提出[35],係針對系統模型中資訊 不明確及數據不完整的部份,進行系統之關聯分析(Relational Analysis) 及模型建構,並藉著預測及決策的方法來討論及分析該系統[36]。其 主要能對事物的“小樣本"、“少數據"、“不確定性"、“多變量 輸入"、“離散的數據"、及“數據的不完整"做有效的處理[37]。

「灰色系統」是指系統存在不完全或不確知的現象,在客觀世界 中,有很多抽象系統沒有物理的原型,系統的作用機制不太清楚,系 統的邊界關係、狀態、結構等難以精確描述,以致無法定量判斷信息 的完整性,人們只能憑邏輯推理,運用某些觀念意識及判別準則,對 系統的結構特性進行論證,然後用各種模型加以表達。諸如社會系 統、經濟系統、生態系統、農業系統、軍事系統以及人體系統等,均 屬灰色系統。

2.5.2 灰關聯分析介紹

灰色理論六大類研究方法計有灰生成、灰關聯分析、灰建模、灰 預測、灰決策及灰控制等方法。本研究僅採用灰關聯分析法,針對石 門水庫上游河域遊憩潛力進行評量。目前灰關聯分析已經成功的運用 在決策方面,以分析系統中各因素的表現所獲得的灰關聯度為依據,

然後經過跟其他的系統之灰關聯度比較做出所需的決策。應用的方向 大致分為幾個方面(1)方案選擇決策;(2)績效評估;(3)因素影 響程度等[38]。

灰關聯分析模型係一「影響測度」模型,具有以下的特點[39, 40]:

(35)

(一) 所建立的模型乃屬非函數型之數列模型。

(二) 計算方法簡便易行。

(三) 不需大量數據。

(四) 數據不需符合典型的分佈規律。

對於兩個系統或系統中兩個因素之間,隨時間或不同對象而變化 的關聯性大小之量度,稱為關聯度。在系統發展過程中,若兩個因素 變化的趨勢具有一致性,即同步變化程度較高,即可謂二者關聯程度 較高;反之,則較低。因此,灰關聯分析方法,係根據因素之間發展 趨勢的相似或相異程度,亦即「灰關聯度」,作為衡量因素間關聯程 度之一種方法[41]。

灰關聯分析是在灰色系統理論中分析離散序列間的相關程度的 一種測度方法,其是根據序列曲線幾何形狀的相似程度來判斷其關聯 是否密切。而傳統上的統計迴歸(Regression)是處理變數與變數之間關 係的一種數學方法,並規定變數與變數之間必須存在著“相互影響"

的關係。其相對比較關係表如下表 2.4 所示:

表 2.4 統計迴歸與灰關聯分析比較表

數據量 數據之型態 變數關係 數學需求 傳統統計回歸 需要大量數據 同趨勢且具規

律性

變化因素不能

太多 中等

灰關聯分析 少量數據 等間距及非等

間距 多因素分析 基本 資料來源:[36]

一般統計迴歸方法需具大量的數據,及函數關係之限制,而灰關 聯分析具有少量數據及多因素分析之特點,洽可彌補一般統計迴歸之 缺點[36]。在本研究中,主要針對河域遊憩潛力評估模式之評價結果 進行方案的選擇,正符合灰關聯分析之特點,茲說明如下:

(一) 灰關聯分析在處理資訊上,不需大量的數據,數據之間亦不

(36)

需具典型函數關係。而在河域遊憩潛力評價系統中,需能在 少量及離散的環境資料中,評量河域之遊憩潛力,故灰關聯 分析為一適用於此類應用之分析方法。

(二) 傳統迴歸方法於處理變數關係上,其變化因素不能太多,而 影響河域遊憩潛力之因素往往是複雜而多變的,所以利用灰 關聯分析之特點,正可解決其缺點。

(三) 應用灰關聯分析方法,可由現有資訊推論出各樣本之灰關聯 度,此灰關聯度之結果代表各樣本與期望值之相對關聯尺 度,而本研究即是以灰關聯度來評選比較遊憩潛力之高低。

(四) 灰關聯分析除較易於計算外,亦不會同時出現一個以上的第 一優先方案,以減少決策者不知如何評選的困擾[42]。

2.5.3 灰關聯分析之相關文獻

應用灰關聯分析法進行研究的相關文獻不勝枚舉,本文彙整如表 2.5 所示,其分述如下:

(1) 葉哲維(2001)

該研究探討嬰幼兒汽車安全座椅之舒適度問題。應用灰關聯分析 方法建立舒適度評價模式,以彌補主觀舒適度評量之不足,並利用 Visual Basic 建立一針對嬰幼兒汽車安全座椅之舒適度評價系統。實 證結果發現以 KR 軟墊搭配角度 30 度可獲得最佳之力學舒適度 [43]。

(2) 顏榮祥、張子明(2002)

該文整合灰關聯分析法與 AHP 建立一套具客觀性與準確性之供

(37)

各評估因素之權重值,顯示甲公司 6 位專家小組認為產品品質、單 價、交期準確性與折扣期限是評選該公司 5 家樹脂供應商時的主要考 慮因素。又根據灰關聯分析之結果,建議甲公司將 E 供應商列為 A 級,並積極與其發展長期合作關係[44]。

(3) 吳怡嬅(2003)

該文運用灰關聯分析法建立產險公司經營績效評估模式之研 究,並探討其績效是否持續穩定,實證結果發現資產報酬率與獲利能 力指標是影響產險公司經營績效較重的財務比率及經營指標,短期內 產險公司整體經營績效顯著具有持續性[45]。

(4) 林士彥、鄭健雄(2004)

該文透過灰關聯分析針對五處生態旅遊地點與其評估因子進行 評量,以得到較適合發展生態旅遊的地區,實證結果發現花東地區所 具之條件在生態旅遊的發展上都較其他地區更為合適[46]。

(5) 林士彥、黃宗成(2005)

該文以多評準決策之灰關聯分析法技術,針對七家軟體廠商的聲 望調查進行相關的評量,以期能得到一個適合投資人、求職者與業者 於做決策時的選擇依據。實證結果發現對一般的求職者而言,前瞻能 力、人力培育與財務能力為三項最重要的指標,趨勢科技和台灣微軟 以較高分領先其他廠商[42]。

(6) 閻克勤、曾國雄、林楨家(2005)

該文以建立海岸濕地績效標準準則為目標,藉由灰色關聯分析模 型來擷取獨立性高且具代表性的績效指標,研究結果顯示從 22 項濕

(38)

地環境功能指標中,擷取了 7 項具操作可行性極具代表性的海岸濕地 績效管理指標,經篩選後之績效指標將可以在環境管理上發揮其功效 [47]。

(7) 黃冠雄(2006)

該文以三個應用案例作為灰關聯分析研究對象,探討灰關聯分析 方法適用於不同情境與結合方法(主成份分析、模糊方法、信號雜音 比與層級分析法)的效益。研究結果指出灰關聯分析方法能有效並明 確的提供結果,並做為決策者參考的依據[48]。

(8) 柯金標(2006)

該文針對上市電機機械公司為研究對象,以財務比率為研究變 數,主要應用灰關聯分析法建構經營績效評估,並探討其績效是否持 續穩定,另外應用 TCRI 分析法及 DEA 資料包絡分析法評估經營績 效排名,實證結果發現短期內電機機械公司年度經營績效具有持續 性。另外,灰關聯分析法與 TCRI 分析法所求得電機機械公司經營績 效具有相關性[49]。

(9) 呂家正(2006)

該論文的目的是發展鐵路平交道設備故障診斷專家系統並建立 整個系統介面以及相關附屬功能。利用灰關聯分析來計算故障項目的 權重及相似度,提高故障診斷的準確度[50]。

(39)

表 2.5 應用灰關聯分析之相關文獻彙整

研究者 年度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結論

葉哲維

[43] 2001

探討嬰幼兒汽車 安全座椅之舒適 度問題

灰關聯分析法 以 KR 軟墊搭配角度 30 度 可獲得最佳之力學舒適度。

吳怡樺

[45] 2003

建立產險公司經 營績效評估模式

灰關聯分析法 資產報酬率與獲利能力指 標是影響產險公司經營績 效較重的財務比率及經營 指標,短期內產險公司整體 經營績效顯著具有持續性。

林士彥 鄭健雄 [46]

2004

針對五處生態旅 遊地點與其評估 因子進行評量

灰關聯分析法 花東地區所具之條件在生 態旅遊的發展上都較其他 地區更為合適。

林士彥 黃宗成 [42]

2005

針對七家軟體廠 商的聲望調查進 行相關的評量

多評準決策之灰 關聯分析法

對一般的求職者而言,前瞻 能力、人力培育與財務能力 為三項最重要的指標,趨勢 科技和台灣微軟以較高分 領先其他廠商。

閻克勤 曾國雄 林楨家 [47]

2005

建立海岸濕地績 效標準準則

灰關聯分析法 從 22 項濕地環境功能指標 中,擷取了 7 項具操作可行 性極具代表性的海岸濕地 績效管理指標。

柯金標

[49] 2006

針對上市電機機 械公司建構經營 績效評估

灰關聯分析法、

TCRI 分析法、

DEA 資 料 包 絡 分析法

短期內電機機械公司年度 經營績效具有持續性,另 外,灰關聯分析法與 TCRI 分析法所求得電機機械公 司經營績效具有相關性。

黃冠雄

[48] 2006

探討灰關聯分析 方法適用於不同 情境與結合方法 的效益。

灰關聯分析法、

主成份分析、模 糊方法、信號雜 音比與層級分析

灰關聯分析方法能有效並 明確的提供結果,並做為決 策者參考的依據。

顏榮祥 張子明 [44]

2006

建立一套具客觀 性與準確性之供 應商評選模式

灰關聯分析法與 AHP

建議甲公司將 E 供應商列 為 A 級,並積極與其發展長 期合作關係。

呂家正

[50] 2006

發展鐵路平交道 設備故障診斷專 家系統並建立整 個系統介面以及 相關附屬功能

灰關聯分析法 該系統經由診斷將故障元 件以圖片顯示,能加深維修 人員對故障元件的印象。維 修 人 員 透 過 本 系 統 的 訓 練,能提高故障判斷的能 力。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40)

由上述文獻可知灰關聯分析法已被廣泛應用於經營績效評估、可 行性方案評選、重要指標篩選、優勢分析等方面,且相關研究結果亦 證明灰關聯分析法是一可靠度極高、簡單易懂、計算方便之分析工 具,其能夠克服傳統統計方法的缺失,例如對樣本數量要求較少、數 據不須符合常態分配等。

有關河域遊憩潛力評估因子繁多複雜,且存在不完全或不確定的 影響因素,準此灰關聯分析法可以有效釐清少資訊、不確定的灰色地 帶,其主要能對事物的不確定性(河域環境不穩定及影響因素不確定) 與多變量輸入做有效處理,故本文企圖以具有許多優勢的灰關聯分析 法,評估石門水庫上游河域遊憩潛力。

(4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共分為兩節,第一節主要介紹本研究所使用之河域資源遊憩 潛力之評估方法。第二節則針對灰關聯分析步驟做介紹,其共分為五 個步驟:確定參考數列與比較數列、數據前處理、計算Δ koj

( )

,Δmin,Δmax 之值、求灰關聯度Γ0j、排出灰關聯序。

3.1 河域資源遊憩潛力評估模式

本研究主要針對溪流河域及其兩岸環境,所具有之環境特性,就 遊憩發展的潛力進行量化評估。評估方法係依據交通部觀光局委託計 畫「溪流觀光遊憩發展之研究」[5]中之評估構面進行研究[6-8],而 評估項目包括: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美學因素三大類。各個因素可 以因程度不同予以不同積分。同時,各評估因子之間依其重要性又可 分成四個等級,分別以*、**、***及****來代表。各因子 高標準之積分數也隨著因子重要性之增加而從 2 分增加至 5 分。部分 具關鍵因子之負面因子,例如水質污濁、鄰近污染來源、有明顯之安 全考量或整體印象差等因子則相對的給予負分,並在評估表之”負面 因子”項目加以註明。最後,積分之加總即代表每一基本調查單元之 遊憩發展潛力。各調查單元在經過河段類別之彙整則可得出各河段之 遊憩發展潛力積分。茲將各評估因素判斷方式如表 3.1 所示。

(42)

表 3.1 河域資源遊憩潛力評估模式

評估構面 評估因子 判斷標準 評分值

0

有小支流 1

支流

有顯著之會流 2

0

小或不顯著 1

植被覆蓋之沙洲或小島

顯著 2

0

尚可或不顯著 1

**水灣或深水潭

特殊或顯著 3

0

小瀑布 1

**鄰近瀑布

顯著之瀑布 3

0

有,但不明顯 1

**沼澤或濕地

顯著 3

0

少部份遮蔭 1

**水岸之遮蔭性

遮蔭情形良好 3

低於 15℃或高於 35℃ 0 15℃~20℃或 30℃~35℃ 1

21℃~29℃ 3

**水溫

註:溫泉或冷泉為例外情形

無明顯之野生動物蹤跡 0

可見部份野生動物 1

**野生動物

(包括魚類、鳥類、陸生動物)

野生動物數量顯著 3

0

尚可 1

***河岸親水之容易程度

容易 4

經常性水量少而緩 0

水量隨季節變化差異大 1

***水量變化

常保持一定程度之水量 4 有明顯之危險性存在 -4

有部份安全顧慮 1

***安全性

無明顯之安全顧慮 4

污濁 -5

普通或含砂量高 1

自然因素

****水質

清澈 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